教育问题十篇

时间:2023-03-30 14:50:40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篇1

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这种在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培养的忽视和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轻视似乎蕴涵着这样一种认识,即课程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和投入也能够取得成功。忽视教师条件而能取得课改成功的认识无疑是荒谬的。美国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结构课程改革,在开始阶段也曾进行得轰轰烈烈,在两年之后开始举步维艰了,实验学校从最初的占全美的90%下降至10%左右,改革的发起者布鲁纳终于在1963年发表“需要一种教学理论”的讲话,指出教师的素质与课改要求的差距以及相应教学理论指导的缺乏是造成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美国课程改革的前车之鉴启示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如果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没有充分了解,对于课程实践的条件没有实际的把握,那么新课改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将存在巨大落差,再先进的体育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只能是“新壶装旧酒”或“穿新鞋走老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与新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布鲁纳在60年代初苦闷于美国教师在推行“结构课程”所表现出的素质问题时,美国教师职业的最低学历标准已经达到本科了。

美英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取消了本科以下的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大部分由高等学校培养,日本也在1970年左右实现了小初教师本科化(或以上)、高中教师硕士化(或以上)。而对照我国,截至1999年,小学专任教师共计5860455人,学历情况为0•74%(大本)、15•52%(大专)、72•89%(中专),初中体育教师152850人,学历情况为12.31%(大本)、64.27%(大专)、23.42%(中专及以下),高中体育教师38502人,学历情况为50.44%(大本)、44.05%(大专)、5.51%(中专及以下)。[1]从我国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整个体育课程框架主要是以借鉴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模式为主,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体育师资条件驾驭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方案,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反应。二是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作为“执行者”,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因为这是行政管理人员和课程专家的事,教师所要做的只是“按照蓝图施工”。

而一旦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型,体育教师有限的体育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以致有教师反映:“以前按体育教学大纲还知道怎么上体育课,现在按照课标都不知怎么上课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所面临和经受的不适和困惑课程改革的照理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任何改革都会存在过渡期的“阵痛”,这不能成为逃避改革的理由,然而,如何克服这一“阵痛”却是不容回避的,否则,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就将最终流于形式。

2“母机”滞后:从遇到的问题反思体育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体育教师所处的困境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培养他们的教育领域的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首先,“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在体育界,尤其在学校体育界,我国在体育教师教育目的论层面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形成这种价值判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水平不高,因为制度化的体育教育以前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无需借助附加的外在力量,而简单的限定好的教学内容也使“教学方法”问题并不突出,现实生活化的模仿与实践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因而,体育教师自身可外显的运动技术技能便成为其职业培养与培训的全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飞速发展,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由传统经验的体育教育演进为科学的体育教育的特殊要求。因为很显然,“学科专业的智慧不同于以学科专业为职业的人的智慧,具体说就是数学教师的数学智慧不同于陈景润的数学智慧,李吉林的语文智慧不同于文学家的语文智慧,米卢的足球运动智慧不必相同于场上球员踢球的智慧”[2]。

将“运动技术技能”作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点,不仅使体育教师“专业”被替代现象的产生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目的论上的“狭隘性”造就的更多的是一批适应新环境能力差、创新乏力的“匠”才,原本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实践智慧被规约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二是体育教师教育部门与体育教师使用部门的隔离形成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位差”。自1903年《癸卯学制》规定设“体操科”以来,中国在近100年的时间里一直把体育学院及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看成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惟一途径和体育教师队伍的惟一来源,并由此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垄断性体育教师市场。体育教育“母机”的先进性、导向性以及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性无从体现。三是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体育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在当前世界各国轰轰烈烈的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继续教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以“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来突显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内涵。即使在北京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有研究表明占62.2%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来自于外部刺激,即把继续教育源于强制性政策及评定职称晋级的需要,而28.4%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推动力来自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只有9.5%的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是出于对自己工作的不懈追求和实现自身人生的价值途径。[5]可以说,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3与时俱进: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策略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个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焦点实现了一次从“课程”向“教师”的范式转变。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称这是一种戏剧性的转换,因为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且近乎空白的教师研究的领域,一跃而为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3]当然,在范式转换之前,教师的重要性并不是没有得到论述,只是没有像转换之后那样形成一种明确的观念:不论倡导什么改革计划,也不论提供怎样的课程,在课堂里实践计划与大纲的是教师。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思想是决定教育成败的要件。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之初,同步或优先改革我国体育教师的教育模式是一项有效的实践策略。

3.1重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配套改革当前基础教育体育学科领域所经历的这场变革,对学校体育观念和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解都与以前有所不同。中学体育教师正接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试行,新教材在实验、试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尝试性地运用,这些对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无疑是一个亟需认真面对的挑战。因而,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开展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配套改革显得极为重要。首先,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师”的课改培训,共同实现体育教师内在角色的转变。其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实现体育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对接。最后,深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实现四个转变,即课程结构上实现由“刚性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增强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课程形式上实现由“重外延”向“内涵与外延并重”的转变,强调课程综合化;“术科”的课程目标上实现由“运动训练取向”向“教学能力取向”转变,突出运动技术教学能力;“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要实现由“理论课与实践课彼此隔离”向“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贯通”,重视体育教学案例的诊断分析。

3.2重塑体育教师专业化基点,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体育课程改革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而体育课程的整体水平还不能仅决定于“蓝图”的质量,正如一首好曲子、一部好电影并不单单是因为其歌谱和剧本,往往主要是演奏者高超的技艺和导演出色的创作。体育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体育教师“‘如何教’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能(expertise)应该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所在,因此就应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新的发展基点。换句话说,“学会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对于体育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学类课程则正是体育教师获得这种知能并实现其专业发展中“不可替代性”的理论基础。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在于“体育教育”,相应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支撑课程即专业课则应该为体育教育学类课程。体育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教师的理论前提,而且这种理论支撑和指导并不是局限于本科阶段,而是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体育教育学的构建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或领域。[4]1)从哲学意义和原理意义上探讨体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体育教育目的任务、内容及原则方法的关联性。2)探讨体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和评价问题,即体育课程的编制问题。3)体育教育方法与体育学习方法的统一问题,以及各自的特殊性问题。这样构建的体育教育学将会是一个学科体系,它可能会有体育教育史、体育教育目的论、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研究、体育(运动)学习论、体育方法论、体育教育评价论等多个分支领域。

教育问题篇2

虽然素质教育的进展令人鼓舞,但从整体来看,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任重道远。

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认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太差,很多学校经费严重不足,社会上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舆论界只关注教育个别负面现象,对推进素质教育不利。

社会认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不得力,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某市一位学生家长在孩子没考上大学,沉迷于网吧不能自拔后,将学校告上法庭。其理由是,学校没有实施素质教育,没有尽到责任,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负连带责任,要求退还该学生高中三年的全部费用。

用人单位认为素质教育在学生身上没有体现出来,大学毕业生缺乏诚信和责任心,缺乏交流和合作能力。很多用人单位不敢根据毕业生电脑制作的精美自荐材料招聘员工,改为以现场命题写作作为聘任依据。

学生认为升学压力太大,除了应付功课外根本没有时间去拓展知识面。

素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问题。

推进素质教育,全社会的责任在于让青少年根据自已的爱好、兴趣、特长和潜能等对人生作出多种选择和多元化发展;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办好每一所学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实施奠定基础。

全社会都应当清楚的是,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难度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大。一方面人口压力巨大,据有关专家测算,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2020年将达到15亿左右,然后才会逐步回落。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推进素质教育也好,深化课程改革也罢,都不能脱离这样的现实。基于上述现实,希望素质教育成效立刻体现出来是不现实的。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应当急于求成。

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全社会的责任在于让青少年根据自已的爱好、兴趣、特长和潜能等对人生作出多种选择和多元化发展。而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味追求上重点学校、取得高学历。要从观念上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国人口多数在农村,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城镇化的进展,这些人要就业,要向城市转移,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唯一的出路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办好每一所学校,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增加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实施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主要是由政府创造和保障的。中央政府的责任除了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人,调整教育结构(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外,还要促进教育的公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实际上,这句话主要讲的是政府责任。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主要是由政府创造和保障的。中央政府的责任除了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人,调整教育结构,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制定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标准,改革升学制度等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用人制度。

在地、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中,60%左右是用于教育的。所以在录用公务员时,有关部门应当让他们有这样的认识:中国将要在相当长的时期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仅为1/10,能源仅为1/7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是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例如日本、以色列、“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人均占有自然资源与中国相似,甚至比中国还要低。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重视教育,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使经济腾飞的。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规定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实际投入教育经费情况是,1997年2.5%,1998年2.55%,1999年2.79%,2000年2.87%,2001年3.19%,2002年3.3%,2003年3.28%,2004年2.79%,2005年3.12%,2006年2.82%。面对这样的投入,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国家财政部的官员不仅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还说“4%仅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个经验数据”。据笔者了解,世界平均水平是4.9%,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1%,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4.1%。这样的教育投入,使很多学校要维持教育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开展相关的活动,只能向学生收费。

除了经费方面的影响外,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用人制度到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都应当向重视重点高中和高学历一样,使人才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按个人特长和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分流,这样才能使各级学校升学压力减小,实施素质教育才有条件。政府对学校的评价不能只看升学率,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

政府的另一项重要责任是促进教育的公平。现在国家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分配不均。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全社会各项教育投入中,43%的城镇人口占了教育投入的70%,57%的农村人口仅占投入的23%。一边是农村教育缺钱,一边是花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办示范性高中、重点高中,这在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心目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办学条件方面,应当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由国家规定底线和上限。有钱首先应当用到人身上,例如教师培训。

实施素质教育,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因为家长和学生在情感、利益等方面与学生联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实施素质教育,家长责任重大。

实施素质教育,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因为家长和学生在情感、利益等方面与学生联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实施素质教育,家长责任重大。据有关调查显示,对于素质教育,家长是非常赞同的。因为他们直接体会到了孩子在“应试教育”、升学竞争重压下的种种苦衷。但很多家长在应试、升学、就业的重重压力下,对自己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责任认识不清,最典型的是在就业竞争压力下,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理解孩子的愿望,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只要分数下降,就会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打骂。另外,家长给孩子安排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使孩子视学习为一种压力,一种痛苦,一种负担。其结果必然是厌学,失去探索的兴趣和上进心。第二个严重的后果是,孩子为了暂时逃避因学业压力而受到的惩罚而撒谎。这两方面的问题是最可怕的后果。

另一种现象是,很多家长希望把自己当年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贫困等原因没有实现的愿望,通过子女来实现,完全无视孩子的选择。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要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帮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选择。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教科院联合对上海地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约24%的孩子反映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念头。这些孩子中,约15%曾考虑自杀,约6%的孩子有过自杀的具体计划,其中1.71%自杀未遂。上海属于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地区,中小学生的压力仍如此之大,可见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多么重要。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首先要从课程设置方面着手,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好所有课程,特别要开好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的科学、历史、社会、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使学校开设的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个人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不存在认识不足或者不愿实施的问题,关键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环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从责任出发学校该怎么办。很多学校的实践证明,即使外部条件较差,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空间仍然是很大的。首先从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好所有课程,特别要开好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的科学、历史、社会、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使学校开设的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个人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创新的兴趣,特别是保持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每所学校的责任。简言之,学校的素质教育责任是为了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应当努力尽到以下几方面的责任:

第一,改变以往教育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似乎学的知识越多,记得的知识越多,就意味着人的水平越高、能力越强。把所掌握(或记得)的知识量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缺乏对学生的人性关怀,把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虽然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正如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社会和谐发展一样,高分低能仍然是今天的教育应该避免的。

第二,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这虽然主要不是学校的责任,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校是可以而且应该做到的。

第三,改变教育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对自己学习和发展有用的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学校的重要责任。

第四,学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列入教育计划。职业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阶段,帮助学生从小就正确认识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等。以前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很多学生(包括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升学选择上是盲目的。例如,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非北大、清华不上,考不上就复读再考。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或者说做人方面的问题。首先,北大、清华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一流。其次,选择如此极端,对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好处。再次,如果自己家庭经济困难,能上大学(包括除北大、清华之外的其他一流大学)不上,还要选择高中复读,实际上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包括父母)的自私表现。学校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在人生路上的关键时刻作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发展都有利的正确选择。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学这些东西的个人意义是什么,社会价值是什么;要帮助学生确立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选择、利用有利于自己学习的资源;要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恰当有效的学习方式;要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心理氛围;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这些,可以说是从事任何学科、任何学段教学的教师的重要责任。

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实施。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应该更多从师德方面体现和衡量。

第一,按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负有尊重学生的责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管学生是优秀生还是所谓的差生,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尤其要注意尊重智力发育迟缓、学业成绩不良、被孤立、犯过错误、有严重缺点、有严重缺陷、与教师意见不一致这几种学生。

第二,、在师德要求上,教师负有其职业活动的底线责任。

当学生出现问题甚至是严重问题时,教师的底线责任是不体罚、不辱骂、不训斥、不冷落、不羞辱、不嘲笑,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第三,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教师的责任是赏识。

教师应该赞赏每一位学生。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成长中的、脆弱的、可塑性很大的未成年人。因此教师的职业责任要求他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微小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和权威的质疑。很多人询问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他总是用1975年母亲节他寄给他妈妈的一句话回答人们的提问:“我爱你,妈妈。你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你总是在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孩子赞赏的作用有多大。

第四,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教师的责任是帮助。

教师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学这些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价值是什么;要帮助学生确立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选择、利用有利于自己学习的资源;要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恰当有效的学习方式;要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心理氛围;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这些,可以说是从事任何学科、任何学段教学的教师的重要责任。

第五,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方面,教师的责任是引导。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劳动特点,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用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方法引导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把引导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首先传授给学生的不是某门学科的具体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六,在学知识与学做人的关系方面,教师的责任是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偶像”、“道德传播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健全人格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在成长中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今天,全社会对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没有争议,那么我们就应当从不同角度强化素质教育的责任,各负其责地为推进素质教育共同努力。也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负责,中国的人口压力才能通过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杨春茂)

教育问题篇3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转型 德育

当小学生懵懵懂懂的进入中学后,由一系列心理发展变化所引起的德育教育问题更为凸显。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把握好学生心理,应用好心理引导,积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大辞典上说:“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既凸显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讲明了德育教育的急迫性。“科学”、“有效”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虽然我国教育在新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在德育教育这一块仍有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转型时期德育教育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初中学生德育问题的心理成因

(一)紧张与焦虑

学生进入初中一年级大致年龄为13岁或者14岁,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能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

(二)行为对抗

由于身体急剧变化,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要来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因为处在转折时期,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很容易自以为是。既怀念童年又想与幼稚割裂,既依恋父母(或成人)又想独立于成年人,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做出一些对抗行为一般表现为思想绝对化(非黑即白),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的意愿服从性降低,经常与父母顶撞,有时会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对抗父母;喜欢作弄别人,有时有破坏行为等。

(三)性格基本形成

女生在12岁后、男生在13岁后,大部门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迅速发展,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并未完全成熟,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气质的本能表现渐少,开始打上社会影响的烙印。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逐步定向,导致他们开始以地位对等、态度一致、情趣相投等原则来选择交往对象和朋友。有个别的已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由于这个时期比较缺乏青春期知识、自制能力和社会道德意识,所以相对高中时期来说,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格”的较多,也更加的容易形成早恋。

二、 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德育工作者过于强调“师道尊严”的做法,甚至有教师这样对学生说:“哪怕我的想法是错的,你们也必须按照我的思路去做,如果哪位学生对我的想法有意见,以后再向我指出。”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是谆谆善诱,而是讽刺挖苦,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无视德育主体的存在。这种注重单向灌输而轻视启发引导,突出统一要求而忽略个别差异,强调外在管理而弱化主体作用的简单化的“强调性”德育方法无法激发学生道德认知的积极性,难以引起道德情绪体验,进而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 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高,甚至部分学校缺少专门的德育工作者

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社会发展对德育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德育工作者闭门造车,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观就显得相对滞后,认为德育就是说“大道理”的教师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他们与学生平等对话、提高学生道德选择力、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洞察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这也是阻碍德育实效提高的一个原因。再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在有些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仍然反映出来,工作未做先讲待遇,整天抱怨社会不公平,工作缺乏热情与责任心,对待学生不是不闻不问,就是横加指责,事事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这些都在潜意识地影响着德育。

三、 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 对学校的建议

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搞好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管理者要把好德育工作者的选聘关,提高他们的起点素质,并为他们创设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及合理的待遇,同时向他们提供各种培训机会,让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成就感。

整合德育资源,放大合力。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就地取材,挖掘德育活动基地,发挥基地育人的特殊作用。德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因此,当前农村初中还应从优化家庭环境,优化校园环境、优化社会环境三方面着手,整合三方面的力量,齐抓共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护航。

(二) 对教师的建议

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德育问题。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做到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若指掌。在班上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预防德育问题的产生,若个别学生产生了这类问题教师就应该迅速反应、快速解决。

教育问题篇4

关键词:德育;学习情况;德育课程;德育的方法 

随着我国搞个的深化,我国职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职业院校办学多样化造成学生生源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差异也相差甚多。要想知己知彼解决德育问题,首先要分析当前学生的学习及道德情况: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道德状况 

(一)学习基础差、缺乏兴趣缺少主动性。中职生多数因未考进高中,父母看其年龄小不希望过早进入社会因此选择了职业学校。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属于后进生,在学习方面很少得到老师家长肯定,厌恶学习同时由于家庭的宠爱往往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意志力薄弱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 

(二)无视纪律,德育欠缺。中职学校学生多数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管,爷奶溺爱,老师管不住进而在初中阶段形成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等坏习惯。到了新学校,明知不可以违反校规但自控能力差又开始违反纪律。 

二、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现状 

(一)德育的课程单一化,内容重复性。一方面德育的教学单一化,目前职业中学德育的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来完成。采用的教材,使用周期长,教材的内容滞后于时代,很多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未能纳入教材。另一方面课程重复性,首先职业院校的德育课程与初中阶段的课程重复,其次已有的课程内容重复,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与《职业生涯》还有《邓小平理论》与《经济政治基础知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复性。 

(二)德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中职德育教科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无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而开展教学,对经常困扰他们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友情等这样的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要么是点到为止,要么是回避,这种脱离实际的宣讲,会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德育工作内容要不断更新要转变思路,要跟上时代跟上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德育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缺乏专业性。多数职业院校对于德育课教学不重视:首先,任课老师由班主任及后勤人员担任,缺乏专业老师影响教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工作方法单一,手段落后,采用“我讲你听”“一根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引起学生的反感更谈不上教学效果。 

(四)德育体系不健全。德育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完成。在中职学校,家庭和社会却成为盲区,中等职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寄宿制,周末又倾向集体生活,因此很难保证定期回家,缺乏家庭的德育教育。社会的教育,对中等职业学校往往是凤毛麟角,能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之类的社会活动机会甚少,德育工作收效甚微。 

三、德育问题的解决 

鉴于学生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内外一些经验,德育的教育应坚持社会家庭学校为一体,采用各种方式深入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进而提升道德修养。 

(一)学校领导重视,成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为保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计划和部署,并进行督导、检查和总结,小组每季度召开德育工作布置、分析、检查总结会议,从而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有人查的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校园德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德育工作从德育教师团队抓起,增强教学的专业性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以专业的德育老师为主体,并且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才能担任,并要定期对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和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增长知识,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三)德育工作从德育课教学改革创新入手,不断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1.创新德育教学新教法。德育课堂教学的设计围绕“创新”二字,把德育课教学渗透到各专业的教学中,根据各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德育课课堂采用情境教学、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关注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社会实践课的内容。德育课应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利用周边资源,带学生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少年犯管教所等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情操。 

3.融入中华德育故事。德育课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合理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播放中华德育故事,并联系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四)德育工作从开展多项校园活动入手,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可以采用各种活动如艺术演出、文明风采、校徽校歌征集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育问题篇5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交际法教学强调的则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初、高中)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本文将结合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高中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大纲》第二大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中,不论是一级教学目标,还是二级教学目标,都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指标。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文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2.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3.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4.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分、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分的话语;5.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读、写的能力),出现交际失误,最终也就达不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

通过对交际中错误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与语用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后一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语法形式掌握得越规范,就越容易引起误解。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高中新大纲对语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以上议论了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o/Hi/Sory/Pardon/Thank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 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

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教育问题篇6

高校“三自主”体育改革不是无条件的,反而对各个高校体育师资等有严格的要求,要求高校教师能够胜任多个体育专业技能工作,这是实现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先决条件。由于我国受前苏联学科教学影响较为深刻,过去的体育教学基本围绕各项专业技能配备体育教师。但教育部2002年提出了“三自主”教学要求,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有些项目虽然锻炼价值较大,但因其技术性过强,缺乏运动的趣味性,学生很少选择,健美操、羽毛球等成为学生选择的主要项目,造成学生学习的需求与教师技能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体育教学专业训练化趋势明显

我们体育教学很长时间里走的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老路,过分强调掌握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比重,忽视了学生锻炼的效果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三自主”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变成学生主动的行为。同时强调学生得到身体锻炼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但有的高校在实行“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时,把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技术要求提高了,把学生当专业运动员一样训练,忽视了普通学生身体机能的局限性,大大超出了学生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这反而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感,上课缺勤或者不认真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些学生因无法适应高强度、高难度的体育课,频繁调换学习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打击,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无从谈起。

3建议与对策

3.1正确理解

“三自主”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是“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不能为了迎合“三自主”体育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忽视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也不能固守传统的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把体育课堂变为学生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作为体育教学的目的。

3.2开发课程资源

不能再把“三大球”等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要开设学生喜欢,兴趣爱好浓厚的体育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不断地挖掘与开发新的课程内容,只要锻炼价值高、学生喜欢、学校有能力开展的体育活动,均可以开发为新的体育课程。

3.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由于学生需求与爱好较为广泛,传统的几大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每个体育教师具备多个技能岗位的要求,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三自主”体育教学的要求。

3.4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育问题篇7

    作为老师,要特别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青少年最大的行为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行举止,这样就产生了“严师出高徒”的佳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等学府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等等名言佳句来熏陶规范全校师生的原因。表现在家里也就有了所谓的”将门出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说法。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率先垂范,不论学识、气质、品质和职业道德,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育他们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必须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人

    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我们教师在工作中要多注重给予赏识教育,要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们。当然,要把关爱与溺爱区别开来,学生犯了错误总是要酌情处理和批评教育的。笔者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效果很好。

    三、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关爱他们

    为人师者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或信得过的任课老师,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他或者跟他推心置腹交心时,他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一定很高兴;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为了能使你周围的同学都喜欢你,你必须要做到:

    1.服饰整洁美观。第一眼看上去就爽心悦目的装扮有助于增强老师的亲和力。

    2.善于面含微笑。因为笑脸迎人,就会给人以一种温暖亲切之感。呆板的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它就象一块挂在路口的木牌,告诉人们此路不通。别人会有意回避你,有话少说,无话不说。可见,笑是一种交际手段。

    3.注意言谈,避免粗言秽语,跷二郎腿、过于倨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都会引起同学对你的反感。

    4.生活中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连讲到哪儿都不知道,当然牛头不对马嘴。笔者对其施以微笑,并幽默地说:”你辛苦了,快坐下吧!”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得很认真。

    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教育问题篇8

【关键词】“问题儿童” 不良现象 成因简析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159-01

所谓“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如果“问题儿童”的问题得不到矫正,顺其发展,不仅给家长造成烦恼,严重的还会危害社会;如果对“问题儿童”针对的问题,引导有方,教育得法,同样可以把他们教育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有利于家庭,有益于国家。教育好问题儿童功德无量。研究“问题儿童”的教育很有必要。 1 问题儿童的不良表现

(1)自制能力差,上课不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做事拖拖拉拉,学习成绩差,无心向学。

(2)活动过度,行为粗暴,经常打架,不遵守纪律,随意破坏公共财物,欺骗老师、同学或家长,喜欢小偷小摸。

(3)羞怯胆小,性格内向,孤僻,神经过敏,过度焦虑,遇到困难退缩,有事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

(4)自卑,对人对事冷漠,缺乏爱心,不关心集体,自私自利,我行我素。

2 “问题儿童”的成因简析

(1)家庭原因。“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的是由不良需要或开始主要是由好奇、试探等幼稚的心理引起,有的是由于遭受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引起的,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主要根源。“隔代教育”是产生“问题儿童”的直接因素。具体地说,“隔代教育”的儿童从小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分地溺爱也导致了不良习俗的形成。如自私、任性、暴躁、冷漠、极端等等。这种性格缺陷对儿童的成长极其不利。

(2)学校原因。教育主体的教育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直接原因。学校是教育儿童的主阵地。比喻儿童有了问题行为,老师却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这部分孩子成绩普遍较差,如果老师对其冷眼相待,置之不理,就会让他们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激发起反教育的情绪,长此下去他们就会与老师的教育背道而驰,就会丧失最基本的道德认识、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问题儿童”。

(3)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现也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认为读不读书将来一样可以出去打工挣钱,还有的甚至认为父母在外打工,家里不缺钱,读书无用。游戏厅、网吧等对约束力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诱惑力,那里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场所,甚至逃课、逃学,再加上没有父母的监管,逐渐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3 “问题儿童”的教育策略

(1)培养“问题儿童”的自信心。这些儿童一般都丧失了自信心,成绩跟不上,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爱与帮助,所以自暴自弃,对老师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自信心是转化问题儿童的基石,只有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问题儿童”。要强化学校对“问题儿童”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加以表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也要引导“问题儿童”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3)老师要对“问题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问题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谈。要对这些儿童有充分的了解,要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但千万不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要与孩子交谈,交谈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采之以行,要让孩子从内心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的放失的进行教育。

4 老师要包容“问题儿童”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对他们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

教师从思想上必须树立起转化一个“问题儿童”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的观念,要给“问题儿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要允许他们在接受教育中有反复、有回潮。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改错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为的,随着教育的不断进行,学生的道德认识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能够逐步得到克服和改正。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有诚心、爱心、耐心,只要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克服了缺点和错误,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5 家庭、学校互相配合

教育问题篇9

1.资金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全面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加大了公共财政中教育的投入,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另外就是目前农民的收入来源仍比较单一,且收入有限,无法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杜琳娜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观念"城市化",教育经费投入短缺,农民教育负担重,师资流失较严重。柳方提到当前我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存在着县级财政份额过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难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等诸多问题。邵锋也提到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多级分担,规范高效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范先佐发现: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中小学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不能得到较好解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本解决县级政府的财力结构与其负担的义务教育责任不相称问题。针对农村教育财政短缺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其次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和完善测算制度及经费监管机制,将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使用置于公共监督之下,进一步调整加强政府责任意识和能力。第四: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间接提高农民教育可投入资本。

2.教育公平问题。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城市学校资源雄厚且“人满为患”,而一些边远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差,生源少,师资缺,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平。何东亮认为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上学机会。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问题涉及到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等多个方面,而在教育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等方面的城乡差异问题是影响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正最为显著的因素。李方强认为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优质中小学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不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使原本就尖锐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发突出。袁犬提到应当下农村教育公平难题亟待破解,它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教育越不公平,人才外流现象越严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将“城乡一体化”确立为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政府就必须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其次保证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还要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各级政府要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3.农村教师问题。

农村教育的开展落实到根本还是要靠教师去实现。因此农村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也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核心。廖其发总结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为:量少质弱,待遇较差。王世忠,王一涛认为农村教师的总体素质不高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问题严重。针对农村教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刘勇认为要清醒认识农村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愿景中的重要地位。把好入口关,健全培训、轮训、互访制度,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健全培训、轮训、互访制度,使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秦玉友提到要让农村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第一,严格农村教师准入标准;第二,审查当前教师的任职资格;第三,重新确定教师编制标准;第四,要普遍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综上,我国政府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农村教师的招聘工作,并为之落实编制。其次通过政府组织考试、严格筛选,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再之,各级政府要保证落实教师待遇和保障机制,切实维护教师权益。最后各级政府还要实行教师统一标准,消除城乡教师待遇差异。

二、农民职业教育是新世纪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

我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大量在中国登陆,国内的农产品竞争力增加,而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和农业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这也是农村教育顺应时代为农服务的根本途径。余永德认为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看法现在也已得到了农民和农村工作者及广大教育者的共识。

王贤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大的生源市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李水山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中农民的职业教育是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首先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投入和宣传投入都需要加大,保证和鼓励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其次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部门要注意使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一种渠道,开展远程教育。还可以开展农民的岗前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农民接受到教育。

三、目前的研究成效和不足

首先,研究者对政府管理视角下的农村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已经分析比较全面,对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解题之道。其次,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各个方面比如教育资金,教育公平、教师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等,研究者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极具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建议。再次,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保证。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和分析都是建立在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但是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理论的证明必须靠实践靠时间。

教育问题篇10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是一个很大的、也是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作为一个在县级乡镇上的山区小学教师,我在教育教学中收获更多的是辛勤劳动之后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像别的教师一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我们共同的心声就是希望地方县市从而到整个国家地区的教育越办越好,师乐教,生乐学。下面就我县实施国家教育体制试点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改革难点和接受良好教育需求提出我个人肤浅的看法。

教育需要改革,这是我们共同的认识,那些回到历史中找答案的人也好,投入于现实研究人员也好,向前展望未来的人也罢,我们承认“改革是中国人最大的红利”,但我们也不回避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一、素质教育深入较为艰巨

长期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以数字数据评价老师,从而导致重教轻育的现象较为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的现状、历史的现状、人口的现状、教育的现状,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很长时间内很难发生大的变化,人人都知道现在的考试评价体系,人才选拔机制存在这样那样的的问题,但也没有提出更好的评价机制,这样的机制长期存在,重教轻育现象很难发生改变。我们都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作为教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生平台,学会生存、生活、做人。但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被我们忽略,父母关心的是孩子上名牌学校、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出路,于是相应的教育也只能这样,把教育引入误区。我们老师为了升学、成绩、分数都直奔一个主题――教书,所以教育中的德育方面就做得很不够,甚至被忽视,于是学生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懂的宽容;如何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让孩子敢于梦想;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等教育就被忽视了。因此,一些不尊重教育规律、违反教育规律、简单粗暴的教育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教师作为施教者都深受其害。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很难发生改变

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思想不积极,顽固僵化的现象较普遍,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跟不上时代要求的步伐。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的普及越来越快、越来越广。现在很多学校(山区学校)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教室里都装上了白板,可以说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都知道正确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功效,然而流利的使用这些东西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由于长期教育教学依靠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一张嘴,再加上观念更新慢、学习新事物的思想不主动,很多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积极,很被动、甚至有抵触的情绪。我们都知道当教师不容易,教学任务繁重,各种压力大,再加上这样那样的培训、学习,对教师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但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高新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运用,特别是在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高新技术在社会中的运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分享方式。若是我们不了解、掌握这些新技术,我们的思想就落伍了,那么我们如何和学生交流和沟通,我们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中教师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不是那么积极、互相观望、得过且过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中年教师),这是教育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难题。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三、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适应性差,转变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