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定义十篇

时间:2023-11-22 17:57:23

教育管理的定义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1

一、教师教育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

1.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育,创新型的教育亟需创新型的师资,创新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教师。因此,教师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处在最前沿、最基层的人民教师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估量。优秀的教师队伍将直接关系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兴衰与成败,进而关系到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是教师教育市场开放态势下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我国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较以往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深刻变革,国家向全社会开放教师教育市场,许多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纷纷涉足师资培养领域,并利用其雄厚的学科力量和扎实的专业背景对师范大学的传统领域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但是,教师在岗位上所接受的教育没有切实的规则或者说是教育培训仅限于其专业,抑或是所任课程,局限性很大,教师的岗位教育制度不完善,教师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职前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岗前教育与岗后教育不连贯,岗后教育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师资的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大幅提升。

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战略定位

1. 牢固确立教师教育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核心、主导地位,稳步推进教师教育“双优先”发展战略。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因此,在新的教育体制下,优先发展教育的同时,优先发展教师教育,确立“双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扶持与改革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振兴教师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教师。

2. 优化学科结构,加强科学导向,全面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创新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培养一直都是以独立定向的师范教育院校为主体的。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扩张,原先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几乎都有大量的非师范专业出现,这对促进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防止过度无序地向非师范扩张,以致主副倒置、失去师范的主体地位与特色优势,这亟需从当前师范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等板块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主干,以通识教育为辅助的相融互补的学科架构。   []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2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教育系统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开始组织专家力量,着手研发和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标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着力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个人的关系,推进管办评分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面对着庞大的教育管理体系,政府如何能够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就应该靠制定标准、出台标准、执行标准和检验标准,制定管理标准是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2013年教育部《标准与指南》的制定和规程,强化对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育质量、仪器设施、专业教学、语言文字等标准,加快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就是近年来教育部制定的诸多标准之一,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发展差距大的问题,探寻办学水平的底线,从管理标准的角度来促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建立,进而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基于现实问题解决的逻辑起点

《管理标准》的制定前后持续近两年的时间,参加讨论和调研的人数达到上千人。历经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经验分析和比较研究等不同阶段,是在对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集教育行政、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逐渐成稿、定稿的。

在前期的调查研究阶段,《管理标准》起草组先后对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分析。通过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问题树”分析方法,对我国当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形成了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水平、质量和存在问题的基本判断。

从总的方面来看,在全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确面临“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存在的办学不规范问题,进一步导致教育不均衡发展,进而导致了“择校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导致了国家课程方案得不到有效落实、违规补课、考试作业繁多、课业负担重等教育教学层面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地区,老百姓眼里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并存,导致学校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甚至出现了优质学校抢生源、抢教师、抢资源的局面。学校之间恶性竞争的存在,破坏了义务教育阶段正常的教育秩序,在学校内部则不同程度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心理压力大,学校违规招生、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义务教育正常办学秩序得不到有效维持,师德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学校纪律问题等层出不穷,甚至引发教育系统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严重损坏了教育系统的社会声誉,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办学行为的不规范又导致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差异,越发促进学校发展的不均衡。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马太效应”,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差的学校越来越差;城市学校越来越优质,超大规模学校不断出现,严重地破坏了正常教育秩序,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管理标准》的出台正是为着力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针对立德树人、规范招生入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校园安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管理任务”、“管理职责”和“管理要求”等形式,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若干策略。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管理标准》不是从教育宏观理念出发的,没有严格的遵从教育管理的逻辑体系,而是从教育现实问题出发,从现实问题中分析提炼教育策略和措施,形成若干教育管理要求,构建《管理标准》的框架和内容体系,成为义务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

二、着力构建学校治理体系的制定思想

一般而言,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关注学校这种教育组织的运行和治理状况,关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关注学校运行的规则体系。二是学校外部治理体系,不仅涉及学校法人的内部治理结构,涉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问题,还涉及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社会(社区)的关系。

建立学校治理体系就是重新梳理和构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五对关系,进一步优化教育秩序,努力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育人为中心,强调教育管理秩序的优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教育部组织力量制定《管理标准》,显然带有国家教育行政决策的意志,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应该考虑办学条件的改善,更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根本靠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制定管理标准,就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相关要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和检验标准,成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从宏观教育管理政策方面讲,制定《管理标准》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校关系的根本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管办评分离,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这是教育系统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需要通过制订管理标准来约束和实现。《管理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监督、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

从学校内部管理层面来讲,制定《管理标准》,要有利于指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发挥管理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制定管理标准,就是要解决学校管理“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为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着力解决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最大限度缩小学校之间管理水平的差异,有效规范办学行为。

三、思想引领与实践导向并重的内容体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标准则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具有强制性,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标准,既应该具有思想的超前性、理念的先进性,又应该具有实践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要能够对办学主体进行思想引领,同时,又要为办学者提供实践依据。教育行政管理者则可以依据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用标准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加强约束,从根本上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

教育部组建了由行政人员、高校教授、专业研究人员和中小学校长等各方面代表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并委托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全程参与具体起草工作。专家工作组力图体现系统、完整、科学、合理、前瞻、引领、切合、可操作、可实现等关键词,确定了每条标准的选择依据:既要体现“关爱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和“公平”、“参与”两大取向,又要面向当前学校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反映中国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管理标准》起草过程中,先后搜集了40余部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基础,充分研究吸纳国家和教育部近年来颁布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提出的新规定和新要求,并对文件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研究,使标准的有关要求有了政策依据,并使《管理标准》内容科学、表述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先后通过正式发函、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将管理标准发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爱生学校实验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督学班和教育部有关司局,征求了教育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高校专家、港澳地区专家学者、教育科研人员等各方代表的意见,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反复修改。确保所提出的92条管理要求是对各地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有关规定的科学总结和高度凝练。

这里要尤其强调的是,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参考和吸收了 “中国爱生学校标准”。“爱生学校”实验是联合国儿基会和教育部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了近10年的一项教育改革实验,着力建立“儿童友好型学校”。“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的高质量教育模式的一个样板,也是为提高学校质量所广泛采取的措施。“爱生学校”倡导平等的理念,尊重儿童权利,鼓励儿童参与和表达,强调建立健康、安全和有保护的学校环境,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高质量。中国爱生学校标准是这次制定《管理标准》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参考依据之一,确保了思想的先进性和理念的领先性。

《管理标准》的内容框架包括6项管理职责,22项管理任务,92条管理要求,几乎涵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6项管理职责分别是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环境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每项管理职责又由若干条细则化的管理要求组成。比如,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管理职责中,从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四个方面提出了13条管理要求,要求将教育教学是否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教师专业提升、教学方式变革、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资源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实施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标准》的制定并没有刻意追求思想、观念和条文的创新性,而是在分析研究大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甚至汇总了此前所有教育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采用分类、对比、归纳的方法,总结提出了92条管理要求,成为办学行为的基本准则。学校需要依据这样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办学行为,考量和检测办学水平与质量。

《管理标准》充分考虑我国地域的差异。面向全国不同地区,力图从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实际水平和情况出发,提出了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作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底线要求,同时也充分考虑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用先进的理念和较高的要求引领学校发展。《管理标准》既适用于农村学校,也适用于城市学校。比如,在第五项管理职责“营造和谐安全环境”中提出“定期对校舍、食堂、厕所、体育场地和器材、消防设施、饮用水设施等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卫生隐患”、“配备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等管理要求,对大多数城市学校可能是“基线标准”,但对于一些农村学校而言,可能是一项“理想标准”,是一个努力方向。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可以采用等级制和赋值评价等方式,对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又可以结合分值情况,对学校发展现实进行价值判断,指明学校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

依据国际上制定各种管理标准的惯例,这次《管理标准》没有提出一些空洞的教育理念,而是采用了层层分解的方法,把若干先进的管理理念分解成为具体的、细节化的管理要求,力图最大限度做到精细化、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比如,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管理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第57条中提出“合理控制作业量”,在第50条中提出“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在第60条中提出“减少考试次数,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等等,都极为细节化,即可操作又可检测。

应该看到,《管理标准》毕竟是一种行政管理文件,显然,仅通过行政指令来约束学校,效果并不乐观。最终,标准的真正实施,还要依靠学校的创造性工作,学校需要通过专业的方式自主生成管理规范,才是改善学校管理、建立内部治理体系的根本路径。否则,《管理标准》可能成为摆设,最终不了了之,达不到义务教育治理的效果。这就要求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帮助学校树立先进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当地学校治理水平的提升。当然,如何科学地实施《管理标准》,还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结合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实施工作,提出更为具体化、更为细化的标准要求。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3

关键词:全球化;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6-0010-03

一、理论来源及政策理念

“绩效管理”这一概念源于绩效评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首次被提出。随着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绩效管理改革逐渐成为管理主义方案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1]。经合组织将绩效管理定义为组织管理、绩效信息、评估、绩效监控、评价和绩效报告的整合。Bennett和Hill认为绩效管理应是“战略计划、绩效测量、绩效评估、绩效预算”这一动态的过程。Boland和Fowler则认为绩效管理涉及“绩效测量、绩效指标、绩效评估和质量控制”。[2]

随着我国“两基”任务的完成,以及全球化环境下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教育管理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义务教育的发展。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逐渐引起了教育管理者的广泛关注,义务教育绩效管理正成为政府政策导向。将绩效管理这一理论引入到义务教育中,要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指标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必须完善义务教育的绩效管理,使有关公共管理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3]5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体制”。《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也明确表示“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在诸多政策指引下,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管理机制,是落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这一政策导向的具体化行为,且对于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竞争实力的增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战略构建、发展目标分解、办学业绩评价等行为,将绩效结果应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的组织目标管理活动中。在学校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激励教职员工业绩持续提升,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促使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的基点

绩效管理的推行对于义务教育学校工作效率的改进,组织成员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以及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在教育资源总体匮乏的情况下,实行绩效管理是理性的最优选择。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在竞争机制理念指导下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和教育本质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与市场竞争压力之间也存在固有的、难以调和的冲突。故在义务教育学校推行绩效管理之前必须厘清两组关系,即教育的本质与全球化竞争;教育与绩效管理。

(一)教育的本质与全球化竞争

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夸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卢梭则表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3]18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不同学者对于教育理解的侧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教育本质的特性,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均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核心在于“人”的发展。这一共同的认识即为教育本质的特性。他们强调的是,教育所要传达的是灵魂觉醒的本源和根基,而不单纯只是机械性的知识技能。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者应该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授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并加以德育,协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独立的人。而绝非简单意义上传授他们某一学科的知识,以期全部的学生都能成为适应市场化竞争的人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使人朝着道德文明的方向发展,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教育的价值应该上升到,关系民族精神和民族道德的未来,保障整个民族的民主自由和发展。

相对于教育对人的社会身份转变的作用而言,教育更为关键的意义在于人的生活价值与精神世界的建构,教育的任务是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得内在的幸福感。因此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工作应该承担起组织成员生活意义和精神世界培育的责任,并满足全体师生对于文化、情感及价值观的需求。

全球化对于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全球化体系下竞争性的市场体制要求教育系统培养出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人才,这也就必然引起各国政府的教育改革。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在许多国家均具有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经济学领域中,劳动是经济的四大生产要素之一,舒尔茨也指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提高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开发人力资本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根本途径。《纲要》中指出“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应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全球化的竞争导致了市场对于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更高要求,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幸福感的满足,在社会竞争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时代已偏离了教育的真实追求。市场化社会将人简单地视为生产要素,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人”与“人力”的内涵指向并不相同,“人”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为了使“人”转换为“劳动力”,高程度的技能训练已经成为全社会获取资源的必然选择。因此,教育被看作是能一次性完成的,是为求职而准备的[5]6。当人作为生产中被物化的符号,提升全球化竞争力以获取在全球化环境中的职位,是受教育者的最终学习目标。当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期待已不再是教育的本质目的时,学校的管理活动便陷入了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之间的平衡陷阱。

(二)教育与绩效管理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最突出的表现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行。随着国务院颁布《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了政策保障。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落实是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在学校组织中的运用,尽管它具有推进教育公平的价值,然而其基础性绩效工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师现有的职称职务分配,这将会导致教师为评定职称而更多地提高自身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高效率的能力,而非教育工作本身所应承载的幸福感及精神的充实。

如何在绩效管理所追求的工具理性与教育呼唤的价值理性之间寻求张力的平衡,是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者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中必须关注的焦点。

三、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

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投入的事业,本质上应关注教育投入的长远利益。然而在全球化环境下,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期待更侧重于短期利益,忽视了受教育者个性的培养以及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竞争性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刺激下,各国政府为促进知识性经济的发展,趋同的选择就是通过对教育进行重建,使得教育绩效更具效率。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寻求绩效管理与教育本质之间的平衡状态,是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教育却陷入了功利化的误区,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比较强调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经济科技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促进谋职就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而忽视其作为社会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改变处于不利地位人群的生存状态,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的非功利价值[6]。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在追求教育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的本质属性,关注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的需求。全球化背景下,稀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只有少部分社会群体才具备优质教育的支付能力。公平和正义的教育本质价值观转变为契约和竞争的功利理念。在这种教育大环境下,义务教育学校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时,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阐述就显得尤为重要。重新理解绩效管理所注重的效率与教育内在对“人本”的追求,是在全球化趋势下义务教育学校推进绩效管理的内在需求。

“以人为本”所关注的是学校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内心世界的培育,基于人本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完善以达成教育的本质目的。教育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学生和教师是教育公平的根本。故而义务教育学校的以人为本,应该包括“以学生为本”以及“以教职工为本”。

(一)以学生为本

对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不同社会阶层及利益群体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采取的方法策略、制定的目标方向也各有差异。但其共同的追求应指向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实现“人”的管理,学生权益最大化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面对着全球化环境下的日益复杂的竞争趋势,在推动绩效管理格局构建的同时,从教育的属性出发,强调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构筑,满足学生内心隐性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教职工为本

教职工在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的改善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义务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大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绩效考核成为评判教师工作效率以及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最为有效的办法。然而绩效管理的要义在于充分关注教师的个性特征,考虑教师的柔性渴望。政策制定者及学校管理者应当以教职工为出发点和中心,视人力资源为资源主体,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合作、学习,致力于教师的进步与发展,尊重教职工,保障教职员的权益,使教职工与学校的战略导向相一致,共同为学生和社会创造价值[7]。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政府及教育管理者往往会陷入人本缺失的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情势所迫。不可否认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良性作用,但绩效考核所生成的竞争性亦会带来负面影响。在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从追求教育效率的单一理念中解放出来,转变教育思维,重新定位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是教育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以人本观念推进教育管理改革,落实绩效管理政策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绩效管理和教育属性之间有着紧密不可分的张力,政府和学校管理者应当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教育属性指导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用绩效管理促使教育本质目的的实现。教育的概念应当回归成学习的理念,学校教育应当回归为社会化的大教育[5]6。重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人本关怀,是对教育本质的诉求。

参考文献:

[1][美]欧文・E・修斯.公共管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8.

[2]孙骏.当代西方政府绩效与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宁波党校学报,2005,(4):15.

[3]江野军.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4.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117-121.

[5]张德明.发展远程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J].开放教育研究,2000,(2).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4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首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国家属性,并明确提出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因此,努力缩小并逐步消除我区义务教育的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让全区人民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成为事关全区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更是推进和谐*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部门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办好每一所学校才是最大政绩”的教育政绩观,把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重点要在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上有新突破;要在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推进区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上有新突破;要在缩小校际差距,着力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有新突破;要在促进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协调发展上有新突破。

二、实行政府统筹,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力度

(一)加强经费保障。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推进,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国家性日益突出。要继续坚持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原则,为教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的同时,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对农村学校实行经费扶持政策,所需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根据“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并结合我区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做法,从20*年起,对实行“一校两区”管理模式的学校给予每年10万元的专项经费补贴。同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20*年起,在当年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基础上,农村中小学每生再增加50元。

(二)创新管理机制。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实际,力求在管理机制层面有所更新,并以此为今后*区义务教育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奠定工作基础。一是减少教育行政管理层级。突破“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历史影响,变“教育局管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管完小”的三级管理为“教育局管中心小学、完小委托给市区小学管理”的两级管理,力争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在城区小学全面推行“一校两区”或“一校N区”的教育管理模式,将不做布局调整的农村完小全部纳入城区小学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全区统筹的优质教育资源管理机制。立足宏观、以区为主,主要从“优秀教育教学人才”、“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两个方面入手,以“城乡初中管理共同体”和“名师农村工作室”为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机制,放大人才效应。

(三)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认识“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加大投入,力争在“十一五”末有80%的班级实现“多媒体进教室”;要加大资源开发整合的力度,丰富学科网站,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校际共享提供保障;大力推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要在“以信息化推进城乡教育管理民主”和“以信息化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两个方面再实践、再创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构建“富有现代化色彩的*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来落实。

三、深化人事改革,从核心要素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差距是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我区义务教育事业正处于从“物本建设”转向“人本建设”的历史发展时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突破一些政策瓶颈,已成为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为适应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区实际,充分挖掘师资潜力,提高师资使用效率,统筹使用城乡教师编制,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

(二)统筹优秀教育人才。立足全区,统筹区域内的优秀教育人才,积极营造一种变“一校所有”为“全区所有”的人才使用模式。以完小层面的“教育托管”,农村初中层面的“管理共同体”和农村中心小学、初中层面的“名师农村工作室”为载体,建立和完善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区教师支教服务农村”等制度。帮助农村学校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同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高级专业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不断壮大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和管理人员是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进一步推进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以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强化任期目标考核。继续推行校级领导任期制和定期交流制,推动城乡学校管理人才的流动。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依法加强教师的培养工作,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保障与审核机制,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区级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广泛性;帮助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强化校本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创新培训手段,推动城乡教师的广泛互动与共同提高。

四、依法保障就学,维护弱势群体的受义务教育权益

(一)落实好免费就学政策。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好国家和省政府有关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学工作,维护每一位适龄儿童的入学权益。

(二)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衢委发[20*]15号),对取得《*市区居住证》的居民,给予同等政策待遇。对于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就学对象,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和“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完善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档案和学籍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读工作。

(三)依法保障特殊教育。要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之中,不断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就学保障,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增强普通学校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跟班就读的能力,积极创办培智学校,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范运行

(一)明确政府及各部门的职责。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开展督导评估,将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由区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发改、财政、人劳(编制)、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要求,在各自职能范围内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区教育局:负责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区发改局、区建设局:负责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和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乡(镇)村幼儿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区财政局:依法将教育事业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列入预算,拔付到位;指导、监督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

区人劳局(编委办):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做好教师核编定岗工作,合理制定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资源配置方案,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率。

区国土分局、规划分局:负责依法制定或协调学校布点规划和用地规划,确保规划用地不流失、不随意调整,确保全区中小学的布局科学合理,既能服务于城市化进程,又能保障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乡镇政府教育职能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若干意见》(衢政发〔20*〕40号)的要求,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的基础上,承担起发展当地学前教育的责任,制订规划,落实专项经费,建设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立健全乡镇幼教管理体系和业务指导网络,合理布局和建设幼儿园。

(二)强化教育督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校发展目标评估体系,引导学校“自主发展、差异合作”,以促进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要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三)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认真执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区发展的决定》、《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市与城区部分管理权限的通知》,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依照学校校址所在城区的行政区域,相应划入所在城区人民政府管理。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权关系,构建完善的义务教育以县(区)为主的教育管理新体制,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移交对象和内容

1、除*市天桃实验学校、*市盲聋哑学校和*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外的原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成建制划归相应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移交内容包括全部学校资产、人员和学校档案。

2、原由市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的企事业办学校、幼儿园全部移交相应城区(开发区)的教育部门负责其业务指导。移交内容为学校基本情况。

3、原由市教育局审批的民办学校、幼儿园全部移交相应城区(开发区)教育部门管理,移交内容为学校基本情况和档案材料。

交接后,对以上三类学校的管理、业务指导权责等由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三、领导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顺利划归城区管理,成立*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划归城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资产核查组、人事核查组、学校档案核查组。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施日全副局长兼任,办公地点在市教育局。资产核查组由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和相关城区(开发区)的对应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移交学校的资产核查工作。人事核查组由市教育局、人事局、编委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和相关城区(开发区)的对应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移交学校的人事核查工作。学校档案核查组由市教育局、档案局和相关城区(开发区)的对应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移交学校档案核查工作。

各城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开发区管委会要成立接收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交接工作。

四、工作步骤

1、2004年9月上旬,市人民政府召开市直有关部门和城区(开发区)领导会议,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划归城区(开发区)管理方案,并将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2、10月下旬,市人民政府审定方案,成立工作组。

3、11月中下旬,市人民政府召开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划归城区管理工作会议。市教育局与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移交协议。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与移交学校负责人对接,完成交接仪式。

4、各工作组逐校办理移交手续。移交工作于12月30日前结束。

5、市教育局召开直属、企事业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座谈会,欢送他们移交各城区(开发区)管辖。

五、有关事项

1、关于办学经费

(1)原市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移交城区(开发区)管理后,市财政相应调整各城区(开发区)的财政基数,以确保城区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2004年12月31日前的办学经费仍按原来渠道由市财政拨付,2005年市财政相应调整各城区(开发区)的财政基数后,学校的事业经费预算由各城区(开发区)负责。市和城区(开发区)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附加费的安排使用由市和城区(开发区)财政、教育部门商定调整。各城区(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基本建设经费安排由市教育、财政、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与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商定。移交后学校在建项目的经费仍按原计划执行;学校移交前的债权债务仍按原渠道承担。

(2)原由市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的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和原由市教育局审批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移交城区(开发区)管理后,由城区(开发区)教育部门负责其业务管理和指导。其办学经费仍由举办单位或举办人负责。

2、关于人事管理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归城区(开发区)管理后,各城区(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的人员编制可相应适当进行调整;各城区(开发区)教育局人员编制的调整问题由各城区(开发区)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调济解决;各城区(开发区)教研室人员编制的调整问题可由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提出方案报市编委审批后实施。

(2)原市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移交城区(开发区)管理后,学校、幼儿园的人事安排工作服从当地人民政府(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

(3)原由市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的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和原由市教育局审批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移交城区(开发区)管理后,其校(园)长、教职工的聘(任)用等人事问题仍由举办单位或举办人负责。

3、关于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

市教育局和各城区(开发区)共同负责对本辖区内新增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进行规划,并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来源按原渠道执行,具体建设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市教育局和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实施。建成后由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接管。规划新建的幼儿园由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政策监督实施。

4、关于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的管理

市教育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民办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府发〔2004〕6号)的要求,统一规范民办学校办学标准、申办、年检等程序和手续,各城区(开发区)要认真审核民办学校的办学资格和条件,依法审批,规范其办学行为,保证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

新建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由所在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管理和指导,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5、为了便于管理,将有关学校更名如下:*市矿务局中学更名为*市第三十九中学;金光实业公司中心小学更名为*市金光小学;金光实业公司中学更名为*市金光中学;那龙矿务局职工子弟学校更名为*市城北区那龙镇邓东学校。

6、今后从企业剥离出来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由市教育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所在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接收,接收后移交所在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管理和改造。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6

第一条为了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推进本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义务教育经费,是指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渠道筹措的经费。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逐年增长。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的检查监督,依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畅通和合理的使用。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应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勤俭办学,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接受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二章来源与筹措

第五条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

(二)国务院规定开征的教育费附加;

(三)用于义务教育的附加费;

(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收入;

(五)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

(六)社会捐赠、教育基金和救灾款项等。

第六条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包括:

(一)教育事业费;

(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三)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中用于城市中小学校舍的维修补助。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的一点五个百分点,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使按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重点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建设。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部分,不得低于上一年的水平。

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应划出10%至15%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第十条国务院规定开征的教育费附加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教育费附加。

第十一条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应纳税额的3%交纳的教育费附加,由税务部门随同正税同票征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开征用于义务教育的附加费。

第十三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减免或拒交依照本办法规定应交纳的义务教育费。

第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必须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收取。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应全额上交学校。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的收入,除了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应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第十六条鼓励设立教育基金,用于义务教育事业。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

第十七条依法筹措的义务教育经费,有关部门和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克扣、侵占、挪用、贪污义务教育经费。

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不得顶抵财政拨款。第十八条教育事业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

教育事业费由教育主管部门编制本部门年度预算草案,依照法定程序,列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对经常性经费按月拨付,对专项经费按进度拨付。

第十九条用于义务教育的专项经费,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方案,会同级财政部门安排下达。

第二十条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项目计划,按基建程序审批后,有关部门应按照项目进度拨款。

第二十一条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由老区建设管理机构会同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用于贫困乡镇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建设。

第二十二条城市维护建设税中用于城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维修补助的部分,由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建设部门安排下达。

第二十三条随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征收的教育费附加纳入预算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方案,经财政部门同意后及时拨付,用于改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第二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收入,应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应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部分,应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十五条使用捐赠款物应尊重捐赠者意愿。

捐赠款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应由接受者在使用范围内张榜或采取其他方式公布。

第二十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筹集资金的,必须将资金数额和使用情况在筹集范围内向出资者张榜或采取其他方式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七条设立教育基金的,应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合理使用,发挥效益。

第二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标准、经费开支定额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开支标准。

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合理调整学校网点布局,按标准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

第四章考核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使用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三十条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应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汇报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

第三十一条财政、审计、监察、发展和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督导机构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监督。

第三十二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并在每学期开学及学期终了前3日内在学校张榜或采取其他方式如实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批准机关,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禁止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擅自扩大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费用。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对依照本办法筹措、使用和管理义务教育经费成绩显著的,以及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四条采取威胁、暴力等非法手段,妨碍依法筹措义务教育经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负责征收的部门如数追缴其减免或拒交的义务教育经费,并由税务部门依法处罚或由负责征收的其他部门按每逾期1天加收应交额1‰的滞纳金;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对擅自减免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责任人或主要负责人应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或不按本办法规定征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三款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追缴其克扣、侵占、挪用、顶抵、贪污的义务教育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罚款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款金额上交同级财政。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公民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义务教育事业所需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财政经常性收入,指财政总收入扣除列收列支项目的收入和一次性收入后的各项财政收入。

(二)教育事业费,指从财政预算中直接划拨给教育部门的用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正常开支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教育事业费包含地方机动财力和专项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

(三)教育费附加,指依照国务院规定,以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附加率为3%,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的教育资金。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7

 

一、基本情况

**市共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7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西安交大**学校、新蕾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博文学校),初级中学1所(实验中学),完全小学3所(特区小学、河之畔小学、育德学校)。现有学生5675 人,在全市的占比为17%。在职教师416人。

二、自查情况

一是落实政策支持。**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实施意见》(韩政发〔2016〕32号),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健全市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教师的合法权益。**市教育局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十三五”教育专项规划,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原则落实民办学校法律地位。

二是规范招生制度。**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和《2018年**市教育局加强随迁子女入学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助学工作实施方案》,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一体纳入全市招生工作安排,严格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和消除“大班额”工作要求。同时,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列入经费支出,按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及时足额向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拨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享受与本区户籍学生同等政策。目前,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在校生6255人,随迁子女人数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的15.3%。全市已完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三是严格教材审定。市教育局严格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成立全市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领导小组和选用委员会,组建专家评审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家长代表进行监督,充分参考学情、吸纳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在省厅规定目录之内选用教材,确保选用工作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要求,与公办学校采用相同教材与教辅资料。

四是提高教学质量。将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纳入全市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在常规管理、质量检测、业务培训方面与公办学校共同评比。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分配一定比例指标安排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走出去”,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技术。西安交大**学校、新蕾中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五是强化师德建设。贯彻落实中省师德建设要求,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严格规范师德考核工作,把上班着装、言谈举止、积极参加大型活动等纳入师德师风考核的范围,在职称评聘、评优晋级、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六是健全监督管理。制定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年检工作方案,不定期对民办学校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检查并通报,每年下发民办教育年检、放心上民校等通知文件,充分利用年检,从办学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等方面给予评估,并下发年检结果通知。7所中小学全部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并配有责任督学。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市民办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对民办义务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民办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扶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在民办教育自身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内部管理不规范、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加大对民办教育在政策、经费方面的支持,在内部管理上,严格落实国家管理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升民办学校管理水平。

二是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收费标准、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民办学校规范化水平。

三是提升教育质量。加大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力度,继续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全市质量检测评比体系,常态化开展赛教比武、观摩示范、学科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民办义务学校教育质量。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8

 

一、基本情况

**市共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7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西安交大**学校、新蕾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博文学校),初级中学1所(实验中学),完全小学3所(特区小学、河之畔小学、育德学校)。现有学生5675 人,在全市的占比为17%。在职教师416人。

二、自查情况

一是落实政策支持。**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实施意见》(韩政发〔2016〕32号),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健全市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教师的合法权益。**市教育局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十三五”教育专项规划,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原则落实民办学校法律地位。

二是规范招生制度。**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和《2018年**市教育局加强随迁子女入学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助学工作实施方案》,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一体纳入全市招生工作安排,严格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和消除“大班额”工作要求。同时,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列入经费支出,按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及时足额向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拨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享受与本区户籍学生同等政策。目前,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在校生6255人,随迁子女人数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的15.3%。全市已完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三是严格教材审定。市教育局严格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成立全市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领导小组和选用委员会,组建专家评审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家长代表进行监督,充分参考学情、吸纳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在省厅规定目录之内选用教材,确保选用工作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要求,与公办学校采用相同教材与教辅资料。

四是提高教学质量。将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纳入全市质量检测评价体系,在常规管理、质量检测、业务培训方面与公办学校共同评比。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分配一定比例指标安排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走出去”,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技术。西安交大**学校、新蕾中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五是强化师德建设。贯彻落实中省师德建设要求,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严格规范师德考核工作,把上班着装、言谈举止、积极参加大型活动等纳入师德师风考核的范围,在职称评聘、评优晋级、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六是健全监督管理。制定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年检工作方案,不定期对民办学校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检查并通报,每年下发民办教育年检、放心上民校等通知文件,充分利用年检,从办学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等方面给予评估,并下发年检结果通知。7所中小学全部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并配有责任督学。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市民办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对民办义务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民办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扶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在民办教育自身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内部管理不规范、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加大对民办教育在政策、经费方面的支持,在内部管理上,严格落实国家管理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升民办学校管理水平。

二是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收费标准、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民办学校规范化水平。

三是提升教育质量。加大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力度,继续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全市质量检测评比体系,常态化开展赛教比武、观摩示范、学科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民办义务学校教育质量。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9

一、工作目标

(一)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市级政府统筹、指导、督查力度不断加大,辖市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

(二)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全面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执行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经费财政拨款高于省基准定额10%的政策,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平均水平。

(三)办学标准全面达标。严格按规定标准办学,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班额,大规模学校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加完善。新建学校均按《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配置建设。到2020年,所有学校校园建设、教师队伍、教育装备均达省定要求。

(四)队伍建设更加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缺口得到有效缓解;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地区差距大等问题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专业发展机制逐步建立,校长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五)教育公平有效保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5%的政策,留守儿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残疾儿童少年100%享受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按省定补助标准获得帮扶。实行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

(六)教育品质整体提升。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成效日益显现,学生身心健康、学业发展等综合素养整体较好,学校内涵品质进一步提升。

(七)群众满意度保持高位。入学机会均等、校园生活丰富、教育理念先进、评价方式多元、教育装备现代、学业负担合理、办学行为规范、校外培训有序等方面获得较高的群众满意度。

二、重点任务

(一)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1.修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省定办学标准,及时修订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明确分年度建设计划,报市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依据。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未按规划和时序配建的不得发放后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对老城区未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的学校,通过优化规划、新建、改扩建等措施保障标准的办学空间,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

2.保障义务教育用地供应。采取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等方式,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用地。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新建配套学校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应征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严格用地环评程序,不得将污染、地质灾害易发等地块及其周边作为教育用地,对违规行为一律追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任。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闲置校园校舍要优先用于义务教育事业,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的现象。(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3.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交钥匙”工程,配套学校须与住宅地块同步规划,当地块开发建筑面积总量完成50%时,配套学校必须建成,验收合格后产权无偿移交给教育部门。新建学校设计、建设、竣工验收,现有学校实施改扩建工程、运动场地建设等,均应安排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全程参与,保证其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满足内涵发展需要,符合环保等相关标准。(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4.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正确处理就近入学与保障质量的关系,审慎撤并农村学校,严格先建后撤制度。梳理确认保留的村小和教学点名单,实施村小质量提升工程,明确建设进度,确保村小和教学点在改善办学条件、理顺办学体制、健全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等方面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对因学校撤并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

(二)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5.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由各辖市、区政府负责,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评估机制,动态掌握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园建设、教育装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状态信息。对新建学校,要严格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设计建设;对现有学校,要组织全面核查,逐一建立台账,列出区域内未达标学校的具体指标,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加大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提升送教上门服务质量。每年做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工作,并将年度监测报告及时报送市教育局。确保到2018年9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到2020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

6.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改扩建)校园校舍,推进中小学更新改造加固工程,加强城乡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扩大增量、用好存量、合理分流,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严格控制因择校产生的大班额现象。要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对大班额学校实行销号管理,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班额严重超标的学校要责令限期整改,并从严限制招生人数。到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消除国家规定的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到2020年,基本实现按省定标准班额办学,基本消除大规模学校,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小班化教学。(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三)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7.健全“城乡统一、重在农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辖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使乡镇学校经费投入增幅总体高于城区学校经费投入增幅。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文件精神的通知》(镇政办发〔2016〕131号)要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基准定额高于省财政基准定额10%,各地要按照省确定的各级分担比例,足额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经费同时,及时足额安排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性经费,重点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包括教师培养与发展、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探索、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举办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辖市、区层面要突出精准扶贫,强化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充分调动乡镇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适当提高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凡是义务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的辖市、区,一律列为市政府教育督导重点对象。(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四)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8.注重师德建设。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多形式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志愿导学等公益品牌服务活动,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私自到社会培训机构授课,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9.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加强教师教育,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和教学能力训练,把好教师“入口关”。完善分级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实施5年一周期不少于45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重点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确保到2018年所有辖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全部创成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为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合格校、优秀校、示范校创建活动,5年内建成市级教师发展合格校及以上层次学校100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10.稳步推行“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各辖市、区政府要建立编办、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推进并全面落实“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现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编制调配要向小规模、寄宿制等学校倾斜,对村小、教学点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调配编制。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设置总量内,根据学校教师人员结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等情况,编制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报同级人社部门备案。各地教师自然减员指标要确保用于新增教师,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临时代课人员。对学科结构性缺员或教师因重病、生育、脱产培训等短期缺员严重,随迁子女激增造成编制紧缺等问题,通过区域内统筹调剂教职工编制、清理回收编制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安排经费按岗位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解决。(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

11.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面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完善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和公示制度。区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应大体相当并逐步向农村适当倾斜,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城区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贯彻落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镇政办发〔2016〕154号),优先统筹配置乡村教师,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全市每年培养100名左右乡村教师。探索培养小学全科乡村教师,探索乡镇域内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到2020年,音乐、体育、美术专职教师比例小学、初中分别不低于60%和80%。(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12.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各地要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教师倾斜,使农村学校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同职级城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适当提高村小、教学点教师的补贴发放标准,具体实施范围及标准由各辖市、区政府按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并确保落实到位。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优秀中小学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教学、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不同特点实施分类考核,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提高课时工作量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算。(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13.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倡导教育家办学,实施定期轮训制度,加大校长研修力度,引导校长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治校能力。加强名校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校长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校长职级制试点,健全校长选聘制度和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委组织部)

(五)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相关措施

1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德育研究实践基地为载体,着力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成长环境。建好用好课程基地、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推进研学旅行,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科技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消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委、团市委、市科协)

15.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持续推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镇教发〔2017〕1号)的落实,全面提升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评价方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公开学生文化学科成绩及其排名,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和作业量。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行动教育培养孩子。各辖市、区政府建立由教育、工商(市场监督)、法治、公安、民政、人社、物价、税务、文广新、体育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属地内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各地统一部署专项执法行动,工商(市场监督)部门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审批部门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依法取缔非法办学机构。切断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关联,规范各类媒体和平台对教育培训机构招生简章和广告的行为。(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物价局、市地税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16.加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各中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配备达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I类要求,卫生室(保健室)建设符合相关要求。体卫艺师资配备满足课程实施需求。严格按国家新课程标准落实课时,开足开齐上好规定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定期开展各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丰富校园体艺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挖掘社会资源充实体艺教学和辅导力量。设立体卫艺特色学校奖励资金,积极开展体艺“1+X”试点工作,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力争每所学校至少有1个特色项目,每名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艺术素养明显提升,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5%、优秀率1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卫计委)

17.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高学校管理标准化水平。实施薄弱初中和小学质量提升工程,发挥好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的示范作用,推进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基于教学案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推进区域内、跨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托管、集团化办学工作;统筹本地区教科研力量,采取定点定人联系挂钩等办法,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鼓励名校长到薄弱学校挂职。(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六)切实加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18.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流入地政府责任。各辖市、区政府要统筹解决区域内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需增加的教育用地、教师编制、财政经费等。出台《市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意见》,落实公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就学,保证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免费和资助政策,不得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物价局)

19.关爱保护留守儿童。落实辖市区、乡镇政府属地责任。乡镇政府负责建立详实完备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并不断更新,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乡镇寄宿制学校提供工勤和教学辅助服务。支持经批准的学校和社会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学校要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提供电话、视频通话等工具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支持适龄儿童随同已取得居住证的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妇联)

(七)全力保障校园和学生安全

20.加强校园及其周边安全管理。按照“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标准要求,逐条对照,逐校落实,进一步优化长处,补齐短板。出台学校警务室、食品安全、消防、危化品、欺凌等各专项安全管理标准。完善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保险理赔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局、保险公司三方精准对接。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作用,联合综治、公安、食药监、卫生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安全教育实验区”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综治办、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

21.严格学生集中接送安全管理。贯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集中接送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7〕10号)精神,大力发展镇村公交和专用校车服务,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在学生集中接送管理的14个环节,共计126个节点,逐点明确目标,逐点领取责任,逐点落实到人,逐点实施到位,确保我市规范学生集中接送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安监局)

22.严防学生欺凌和暴力。普遍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格校园日常管理,密切家校沟通,及早发现欺凌和暴力苗头。开展防止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依法依规及时处置欺凌和暴力事件,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科学有效地实施追踪辅导,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辖市、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将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按期实现。

教育管理的定义篇10

[关键词]现代与后现代 教育管理理论 应用

[作者简介]陈云(1971- ),女,江苏海安人,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高教所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02)田广东(1968- ),男,吉林长春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和管理信息化。(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202092)和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校级资助课题“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高职教育管理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13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45-03

一般来说,“现代”指不同于古典和中世纪的时期,人们不再盲目崇拜古典,而对现代性的新生活方式表示欢迎。著名社会理论家吉登斯指出,现代性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它可粗略定义为17世纪前后出现在欧洲并逐步向全世界蔓延的那种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后现代通常指继“现代”而来,也有学者用来指“二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后现代性显示出20世纪下半叶后工业社会的独特风格或色彩,凸显了后现代社会转向的主要特征,标志着对现代性的质疑、批判和扬弃。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人们真正系统地研究管理问题,则始于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之后,直到20世纪初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管理才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理论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在充分总结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身的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或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黄崴把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分为古典教育组织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科学理论以及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按照时间的分期和现代内涵的把握,本文把古典教育组织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归类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流派,大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时间较晚。

一、古典教育组织理论及其应用

古典教育组织理论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出生在美国,在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为使企业管理由一种随意的、经验式的管理变成科学的管理,泰罗从研究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开始,对生产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计件工资制,科学地培训和选择工人,协调作业人员和管理者,使企业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大都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高校管理仍然可以应用泰罗的管理理念,讲求效率和科学,利用标准化的手段进行考评和过程管理,实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行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分工协调,使行政管理人员充分高效地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服务。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对教师采取聘任制的管理方法,择优录取教师,建立竞争机制。同时,高校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培训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的提高,通过考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是法国科学管理专家,他在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着重讨论管理原则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重视组织这个整体,认为“管理就是预测和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高校作为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其管理活动也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例如,高校要制订本校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配备、招生人数等做出预测和谋划,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制订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教师制订学期和学年教学计划等。高校的组织管理始终围绕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协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预测、控制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最终达到让学校这一组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其中公平原则、首创精神、团队精神等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应用。

韦伯的理论重视组织的制度建设,重视下级服从上级的科层制建设,而人在组织建设中并不重要。在他看来,传统的管理主要凭借的是“世袭权力”或“魅力权力”,而现代社会管理则凭借以法律为基础的权力,所有的人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事,是职位规定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行为规定职位。当前韦伯的科层制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现实痕迹较深,中国高校的机关化、科层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行政人员的级别设置与政府机关的科层模式十分相似,致使高校成为一个追逐名利的行政化场所。中国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呼声虽然很高,但成效甚微。“去行政化”要去除行政级别,实现“教授治校”,由学校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行使为教授服务的职能,教授民主决定学校的重大事情。另外,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成组织协调、运转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因此,高校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要强化依法治校,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合理利用并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高校发展的理性和稳定。

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1927~1932年美国西方电器公司进行的“霍桑试验”,证明了工人的积极性更多地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关,奠定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试验显示,当工人发现自己被关注时,尽管物质条件没有被提高,但工作效率却明显提高。霍桑实验以及梅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学说,提高了管理中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认识,为人文主义管理思潮拉开了序幕。教师是高校这一特殊组织中与知识和文化打交道的特殊群体,以传承知识、创新文化为己任,往往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获得。被尊重、被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教师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共同的理念和道德标准形成了独特的教师文化,对学校文化的营造和认同是他们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更多地来自于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资待遇和物质条件因素在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中不占主导地位。他们更重视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重视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工作软环境。因此,在高校管理中利用人际关系理论,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和校园氛围,让教师在一种愉悦的文化气氛中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作为早期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杜威的民主教育管理理论以“民主”为核心,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提倡学生自治。杜威认为,教师既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引导者,学校要尊重教师对于管理的参与,尊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给予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力和自由,改变传统的权威主义领导方式。传统的管理用权威、命令、集权的领导方式,与高校教师的管理愿望相背离,不利于教师对学校组织运作方式的认同和积极参与。相反,高校的分权式管理、民主管理能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聪明才智,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度,有利于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全校的人力资源,共同应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民主管理目标还要与教师及学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到20世纪70年代,具有不同哲学背景的人文主义学者形成了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流派,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相对立,如格林菲尔德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霍金森的教育管理价值理论、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萨乔万尼教育管理文化理论。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更关注组织中的人以及人的非理性方面,如人的意志和情感、动机等;更专注人的价值理性和伦理理性;批判阻碍人的自由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强调高校教育管理要研究人的主观性的表达。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必定是人的活动,而且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意志、目标、动机和价值的表达。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价值取向以及非理性、情感、动机、智力、体能、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重视教师及学生的个体生命、个性特征,是高校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所在。

三、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及其应用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凭借经验对教育进行管理。教育管理科学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成果。西蒙的“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是科学主义管理理论的起点。他提出一种“价值无涉”的科学方法,认为人的选择行为只是以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以价值和情感为基础。科学注重事实,而价值和伦理命题说的是应该而不是事实。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它重视人的理性和组织的结构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使管理人员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提供了对事物“确定性”进行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使人们对未知的世界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促进人们不断地探求。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缺点是:否定教育管理的价值,将人看作没有情感的事物,忽视对教育问题和人的关心,不重视人的情感、动机和非理性因素。管理者运用管理的客观科学,使教育活动变成只关心方法不关心目的、只关心组织不关心个人、只关心技术不关心价值伦理、只关心事物怎样不关心事物。在物欲横流、精神道德滑坡的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管理在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的同时,应更关注人的非理性因素,关心高等教育中的价值与伦理问题,在思考“如何做”的时候更要思考“应该不应该这样做”的问题,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敬畏和尊重。

四、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20世纪50年代末之后,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向后现代社会迈进。70年代末、80年代初之后,科技发展有机化、知识信息化、政治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均彰显了后现代社会的特征。把后现代主义运用到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学者众多,著名的有格林菲尔德、霍金森等。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否定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反对理性至上,主张以差异性、多元性、非理性、随机性等为核心建构新的认识理论,重视用民主对话、合理授权、文本解构、意义重建、非线性变革等方式解决面临的教育管理问题,强调个人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发挥以及主体的自由和解放。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教育组织是人创造的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创造,也就没有统一的形式和本质,不同的教育组织有不同的性质,即使是同一类的学校也有不同的特点。教育组织的形式和性质不是唯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也应是多元的,而不是执行唯一的标准。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认为,领导者与跟随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提升,互为管理和被管理。在高校民主管理中,很难绝对分清谁是领导者、谁是被领导者,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们共同研究和推进学校的发展进程,制定并执行管理制度和法规,承担不同的职责又相互协作。后现代主义管理理论认为,教育组织的主要目标不是效率而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在管理中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如何参与管理。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在管理和教育中积极地运用合理的对话,让所有的教师得到公正的待遇,让男女学生均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这样教师可以自由教学,学生可以自由学习,以达到解放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的目的,推动学校等教育组织的全面发展。诚然,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边缘性、模糊性等理念也不利于对教育问题的把握与解决,不利于对教育实际的判断与决策,容易把人带进一个不可捉摸和不可预测的世界,这是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经过产生、发展、演变、综合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理论也应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和先进性。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我国的文化发展也是多元化的。借鉴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解决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新的多元化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和多元化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2]黄巍.西方后现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0.

[3]李金杰.杜威的民主教育管理思想和实践之研究[E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6153770.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Dk5NjExMjdHTEs5SGRiTHI1RWJQ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tZVorUm5GeTdrVTc3QVY=,2006-06-30.

[4]孙绵涛.西方当代教育管理流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张小山.后现代社会理论相关概念辨析[J].理论探讨,2007(3).

[6]Derek Layder.Understanding Social Theory[M].London:Sage blication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