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篇

时间:2023-11-20 17:54:24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1

动物防疫体系是指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而设立的机构、人员配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有了坚强的动物防疫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促进畜牧业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1.1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基本完善,促进了动物疫病的防控

1.1.1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现已完成了兽医体制改革,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负责全县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下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县畜牧兽医站)、县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中心、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含县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3个机构,各负其责,独立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以县畜牧局管理为主,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辅,对人员、业务、经费由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全县有3个局属单位,2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完善。

1.1.2动物防疫体系队伍建设县、乡两级动物防疫体系共有149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9名,专业技术人员122人,工勤人员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58人,大专22人,中专及高中以下42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55人,初级60人;年龄在50岁以上11人,40~50岁71人,30~40岁35人,30岁以下5人;检疫员85人,动物防疫监督员1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兽医及相关专业人员75人,畜牧39人,草原8人。

1.1.3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按照《民和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以行政村为单位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共设323名村级防疫员,负责全县317个行政村的动物防疫工作,人均承担过万头(只,次)动物的免疫注射、免疫档案填写、疫情普查、消毒、免疫信息录入、动物二维码耳标佩戴及信息录入任务。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50岁以上占35%,40~50岁占51%,40岁以下占14%;劳动报酬低,待遇差,2014年为3,025元,无医保、养老保险等。

1.2县、乡两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省级项目规划,我县实施了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建设及办公设备建设等项目,每个乡镇都建有一幢小二楼办公室,配备有电脑、多功能传真机、照相设备、电冰箱、冰柜等办公设备和冷链设备,极大的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1.3加强应急管理,强化疫情报告制度

1.3.1建立健全了各种预案及制度根据我县的实际制定了《民和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预案》、《马流感防控预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预案》、《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等预案,保障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置。

1.3.2动物疫情报告网络化建设国家开通了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疫情网络化平台,及时、准确上报数据,县上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处置领导小组及专家组,22个乡镇站49名专业技术人员及317个行政村的32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全县的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并做到及时、准确报告。

1.3.3应急处置组建了应急预备队,成员达40余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物资储备充足,储备有扑杀器、消毒器、消毒药、防护用品、免疫器具、疫情处理器械等,处置重大动物疫情有了物资保障和人力支撑。

2存在问题

2.1兽医体制改革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兽医体制改革已结束,要求县级成立兽医局,下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防疫监督所,而我县仍保留原先的体制,下设机构6个—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兽医站、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县草原站、县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导致结构重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仍使用原单位名称,专职防控人员只有6名,工作力不从心。

2.2政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2.2.1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实行“双轨”目标责任制,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只是发发文件而已,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村社干部不配合、不安排“抓畜人”等),措施落实不到位,“双轨”仍然是“单轨”运行,业务部门既是组织者又是干事者,无法确保高质量的防控工作。

2.2.2防疫投入少除省级下达的防疫经费外,县级财政没有一点防疫经费和办公费,更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的专项经费。

2.2.3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防疫队伍不稳定。由于编制、大学生分配体制改革、退休、调动等原因,我局近十年只有新增8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按照编制乡镇站应有98人,而现在只有50人,乡镇畜牧兽医站一人的有6个,且大多为80—90年代的大中专毕业生,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迫切需要增加人员和知识更新。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低,只有3,025元,且劳动日在150天以上,工作条件差,任务重,职责种类多(包括动物防疫、协检、草原管护三大项的免疫注射、建档、疫情普查、消毒、耳标佩戴、免疫信息录入、协检、草原管护等十四个小项)。由于报酬低,使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且大都在45岁以上,年轻人都不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3对策

3.1继续完善兽医体制改革

3.1.1机构改革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议撤销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县畜牧科技推广站(负责畜牧和草原)、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县动物防疫监督所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增加编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应该为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这样符合国家兽医体制改革的精神,又做到精简机构,减少管理人员及内勤人员,使他们充实到专业技术队伍中,增加专业技术力量。

3.1.2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县动物防疫监督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执行《动物防疫法》的主体,他们必须由兽医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且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关任职条件,但我县的人员组成中既有兽医及相关专业人员,又有草原、畜牧、畜牧经济管理、其它非专业人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为此,应合理配置人员,使他们各尽其才,各司其职。

3.2加强领导,依法防治

3.2.1县级人民政府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实施奖惩。将其工作业绩作为领导干部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纳入考核,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3.2.2加大对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培训省、市、县应开展领导干部法律培训班,使县主要领导、乡镇领导干部同志详细了解《动物防疫法》及其相关法规,明确职责,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依法防治。

3.3加大投入,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 动物防疫体系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66-01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防疫体系建设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各乡镇畜牧防疫站是动物防疫体系的基层组织,各村动物防疫员作为辅助补充,起到中间人的作用,是养殖户与上级防疫员的联系人,同时也是防疫技术和知识推广的中坚力量。根据目前乡镇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强化防疫体系建设,找准问题,切入要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防疫工作的整体建设。

一、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工作环境差,基础建设欠账多

由于资金投入不同,各级防疫机构的建设情况存在很大差别,一般乡镇级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严重限制,工作环境相对狭小,大多数防疫站只有一两间房子,即当办公室又当宿舍,防疫设备整体落后。一些地区政府机关进行改革,兽医防疫站首当其冲被革掉,各种资产被挤占,房产用于他处,编制一减再减。目前我国一部分乡镇防疫站只有十几个人的编制,与以往相比编制被裁减掉1/3左右。

2.专业技术人员呈“老龄化”,非专业人员比重较大,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乡镇畜牧站工作人员学历在大中专以上的仅占三分之一左右,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相关专业的,成为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但是也有部分年龄偏大者,不少接近退休年龄,使得一些兽医专业毕业的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由于乡镇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固定时期进行两次普检,因此其他时间内多数工作人员被借调到政府机关从事中心工作,使人员学习荒废,素质普遍下降。不仅人员流动较大,在财务上也存在很大随意性,一些业务经费时常被乡镇机关调用,使基层防疫站基础建设跟不上需要,发展后劲不足,挫伤了防疫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3.职责不明确,管理不顺当,机制不灵活

虽然广大乡镇已经成立畜牧局,负责辖区内的畜牧防疫管理工作,组建了卫生监督机构和疫病防控中心,但是管理仍然不合理,不顺当,政事不明,职责混乱,还有些乡镇将一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调入主管部门工作,使上述两个机构的人员严重不足,责任划分不明,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虽然在权利上划分明确,但事实上经费不明、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严重降低行政能力。

4.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广大地区村级已经建立了防疫员队伍,但是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加上动物防疫工作常态化,任务逐步加重,群众对防疫认识不到位,相应的补贴较小,实际工作很难正常开展。

二、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

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性建设,改善防疫检疫和诊断设备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预算防疫的财政支出,但实际上乡镇财政比较紧张,用于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少之又少,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下拨,乡镇政府主要解决用地问题,根据不同区域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防疫站的职责和业务规划其使用地面积。事实上,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工程,需要规划到公益性事业当中,基础设施建立后要明确其使用权和所有权,所有权属于畜牧局,使用权归乡镇防疫站,不受政府改革变动的影响。

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队伍素质

一是要对基层现有的防疫员进行培训教育,科学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式的业务技术和知识培训,丰富防疫员的知识涵养,加强对非专业人员的学历教育,进行职称评定,给与其学历认可。二是要完善考核评估体系,严格考核标准,通过定期考核检验防疫员的业务水平,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辞退或者调离。三是要加强源头管制工作,严格制止非专业人员进行兽医工作行列。要结合地区性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和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编制预算标准,对原有的体制编制重新评定和测算,缺人的职位要及时从对口专业院校毕业生中聘请,通过培训、考核、完善激励机制、聘用机制等多种形式,逐步提升基层防疫员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

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益

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责任制,健全考合评估办法,使内部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利、义务,严格制定工作指标,制定阶段性工作任务、培训任务、财务审核任务,使制度更加规范化,并结合考核奖励制度推动工作开展,提高防疫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4.建立健全村级防疫员的聘用、管理和考核制度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基层防疫工作的主力军和关键者,必须规范其聘用、管理、考核等程序,使村级防疫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首先要严格聘用制度,把好任用关,一般程序使村委会推荐、乡镇畜牧防疫站面试审核,报乡镇畜牧局进行统一考核,最终进行职称认定并发防疫员资格证书,根据水平的高低安排具体的职务。其次要不断完善考核机制,进行动态式管理,根据村级防疫员的主要任务和责任范围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方式,实行百分制考评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发放补贴,对于一些不服从考核规定的人员坚决辞退。三是要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提升基层防疫员的补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各级防疫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服务态度,实现优质。

参考文献

[1] 黄建初,岳仲明.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6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71-76,90.

[2] 武深树,谭美英.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畜牧兽医,2005,(2):3.

[3] 翟西善.浅议基层动物防疫员的选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5.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3

摘要介绍了昭平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供 参考 。

关键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对策;广西昭平

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 发展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1]。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动物疫情形势和艰巨而责任重大的防控任务,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巨大压力。如何建立一支组织健全、队伍精干、技术精良、运转有序的基层动物防疫组织,构建动物防疫屏障,维护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就加强昭平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作一探讨。

1昭平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

1.1昭平县基本概况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属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2个乡镇158个村(社区)委会,其中8个乡(镇)与外县(区)有公路(水路)相连。全县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农户居住分散, 交通 不便。200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41.03万头,年末存栏17.59万头;牛饲养量1.11万头,年末存栏0.74万头;山羊饲养量 6 300只,年末存栏2 500只;家禽饲养量 599.90万羽,年末存栏141.66万羽。长期以来,县(区)间接邻乡镇(村)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频繁,防堵县外动物疫情点多面广。

1.2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至2008年底,县、乡两级动物防疫机构全部落实了“三定”工作,全部定性为财政全额事业单位。昭平县现有国家在编在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75人,其中高级兽医(畜牧)师2人,中级兽医(畜牧)师21人,每个行政村均有1名以上动物防治员,协助县乡科技人员开展预防消毒、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牲畜户口建卡消号等工作,兼做疫情测报观察员工作。12个乡镇渔牧兽医站的管理以县级渔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人、财、物和业务工作由县级渔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协助管理。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到位,县乡的动物防疫硬件设施得到了新建或改(扩)建,办公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县、乡动物防疫机构基本上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基本的办公设施和专业设备。配置了办公桌、档案柜、电话等设备;行政村的动物防治员,其防疫工作报酬也得到财政补贴。

1.3动物防疫运行情况

主要靠政府推动,业务主管部门牵头,以专门工作会议、文件、检查、督查等行政手段,确保动物防疫工作季节性落实。

2存在的问题

2.1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

没有一支稳定的防疫队伍作为动物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村级防疫人员工资待遇过低。就2009年来说,昭平县内村级防疫人员每月补贴仅有80元,相对他们的工作量来说明显偏低,致使村级防疫员参与防疫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现状是,只有一些兼职从事兽医诊疗和年龄偏高、体力较差、 经济 收入不高、文化程度低、常年在家务农人员,作为一项副业而乐意从事动物防疫工作;而一些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则不愿从事这项又苦又脏的工作。另外,存在防疫员工资报酬不易合理确定和工作随意性很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兽医队伍的稳定,制约了昭平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2.2动物防疫管理层次过多

从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到分管乡镇领导及渔牧站长还有行政村主任,存在管理层次多,具体工作还是要落实到防疫员身上,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大多数乡镇领导对动物防疫工作不熟悉,工作重视不够,仅停留在会议布置上,没有深入村、寨检查指导,没有协助兽医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分村委干部则完全没有参与动物防疫工作[2]。因此,动物防疫仍是渔牧兽医部门孤军奋战,没有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动物防疫工作要求。

2.3动物防疫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现在所运行的管理机制难以确保动物防疫的质量,防疫人员很难形成责任追究制度,业务部门无保证防疫质量的有效手段,缺乏约束机制,从防疫人员素质的认证、防疫操作规程的规范到无效失职的追究都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2.4动物防疫预警预报体系不健全

表现为部门仪器设备不完善,防疫人员诊断技术落后,县局兽医实验室连常规项目的检(化)验工作都无法开展,乡镇、村的兽医至今仍靠肉眼、体温表、临床经验诊断病症。在昭平县 农村 ,动物多数为散养,数量少,每户最多十来头(只),如果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损失不大,农民们都不报告,只看也不请兽医诊治。

2.5动物防疫工作经费明显不足

目前,政府投入资金仅解决了疫苗配套经费、物资储备(下转第316页)

(上接第314页)

等开支。村兽医的补助只有80元,开展村兽医的培训及防疫宣传、监督等工作费用还没有很好地落实,达不到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要求。

3对策

3.1认清形势,明确动物防疫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目前,正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强化动物防疫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服务职能”的原则,在稳定县、乡、村渔牧兽医站(室),保证人员工资(补贴)由财政拨付的同时,要不断充实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等专业技术力量,全面提高一线防控能力,确保县乡防疫工作有机构、有能力、有队伍实施各项防疫措施,从而有力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 发展 ,有力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

3.2完善防疫基础设施、设备,增强预报、诊断、控制动物疫情能力

县渔牧兽医主管局要坚持 科学 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编制项目积极向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资金,以县级兽医实验室为重点,加强动物疫情监控体系的实验室建设,建成集动物疫病诊断、疫情信息处理、预警预报、动物及其产品安全追溯,重大动物疫情扑灭协调为一体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增强预报、诊断控制动物疫情的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室高精尖仪器的使用技术培训,落实标准化的诊断试剂与诊断方法,为及时有效地做好动物的防疫灭病和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和技术保障,确保对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种中在县内主要流行的病种基本能进行感染症状的监测、免疫抗体检测和实验室诊断,并可对常用的药物、重金属等添加剂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及国家禁用的“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保证动物疫情的及时预防控制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3]。

3.3加强动物疫情监控,实现县、乡、村动物疫情及时报送

作为县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在村一级设立动物防疫协检员(主要由村级动物防治员兼任),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培训、考核和管理。协检员要按照巡视、检疫规程实施工作,要对所负责村里的所有农户散养的动物进行登记备案;对重大动物疫病,要采取突击防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的办法,按计划做到全面免疫,应免尽免,建立相应的免疫档案,实现100%的监测;对新购入、新生、宰杀、销售的动物要及时入册;对异常死亡的动物要追查去向,防止染疫动物被擅自处理,扩大疫情。当协检员发现有农户散养的动物出现异常死亡、批量死亡、失踪等现象时,应给予高度关注,谨慎调查、诊断。当初步怀疑为传染性动物疫病时,应立即向当地乡镇渔牧兽医站报告,再由乡镇渔牧兽医站上报县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并及时做好相关的隔离、防护措施,保证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处置。

3.4提高动物防疫队伍素质,加强畜牧兽医人员专业培训

乡村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标志。针对目前昭平村级动物防治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青黄不接的状况,县渔牧兽医局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确保事业稳步发展重要保证的思想,通过“竞争上岗制”,让有能力、有技术的年轻人员尽快纳入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中来,淘汰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部分村医。此外,还要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有条不紊、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鼓励村级兽医员参加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的资格学历学习,逐步提高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人员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运转畅通、保障有力、适应当前新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充满活力、有战斗力、有朝气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4]。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各有侧重地加强对县乡两级动物防疫、检疫、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督执法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为动物疫病诊断、预警预报、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培养高素质的人员,在重大动物疫病一旦发生时,能够及时、快速、高效、有效地到位进行应急处理。

3.5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动物疫病控制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追究制和防疫工作经费,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对动物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以防疫、检疫和产品安全监管措施为重点,扎实抓好国家扶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全面落实,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检测、预报、控制措施的全面落实,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解决好农户养殖生产中疫病风险和产品安全问题,为动物疫病防治的长效机制的完善,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保障措施。

4 参考 文献

[1] 谭美英,武深树.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j].动物保健,2005(6):27-28.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4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村级防疫员的身份又是农民技术员,人多,流动性大,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实行“花钱买事,不以事养人”,是摆在我们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的工作实际,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部分人员年龄偏大;二是人员素质偏低;三是部分人员兼职;四是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其工作质量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成效。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深化基层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和调动好村防疫员的积极性,加强和完善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应当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并形成共识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防疫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的工作能否落实取决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监部门必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村防疫员队伍建设,要以争创“三好”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五好”村防疫员活动为载体,巩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成果。

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xx〕46号)规定:在每个行政村聘用1名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承担动物计划免疫或强制免疫注射、佩带耳标、填发免疫卡、填写免疫档案、协助动物产地检疫、消毒、疫情报告、掌握畜禽饲养情况,以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目前需要加强的是动物产地检疫、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

1、抓好产地检疫工作。面对产地检疫工作人少、面广、线长的实际问题,又要切实、有效地全面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村防疫员(协检员)的作用。在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协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消毒工作的职责后,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作规范,明确责任、科学实施、做好落实。保证将疫病消灭在产地,外疫不传入。要建立和完善《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村级协检员聘用委任书》、《村级协检员动物检疫工作责任书》等管理制度。要实行报检和巡检相结合的检疫管理工作机制。

2、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区域畜禽饲养情况,开展人工受精、种草养畜、清洁养殖等技术推广工作。

3、实施相应的兽医服务。因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还做不到专职,因此多数还进行相应的动物诊疗、兽药、饲料经营服务,但必须服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大局,使其在诊疗活动中掌握本村疫病流行状况,为上级疫情预警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4、理顺工作关系。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

三、逐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做好基层动物卫生工作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经费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范围,补贴经费必须进入县级动监局专户,实行每半年发放一次。因此对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管理。市县动监部门应主动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积极落实和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方便条件。要将对防疫员的补贴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立项、评优的先决条件,对于不落实或减少补贴资金的,不予支持。要按照每个行政村一个防疫室和“五有一落实”(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检疫和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的建设标准,并有计划地免费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四、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

县级动监部门和乡镇区域所应按照《村防疫员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细化县级考核办法,配合有关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选聘合格人员。本着绩效挂钩和多劳多得的原则,采取指标考核方式,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质量,对不合格者不予兑现工作补贴。考核的重点主要有:

1、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和免疫合格率,可通过实地检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是否100%进行免疫,通过实验室的血清学试验确定抗体保护率水平,以检验免疫质量。另外也可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确定本地动物防疫工作成绩。

2、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是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检查对免疫标识佩戴和免疫档案填写完成情况,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小区用药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作为考核村防疫员的重要内容。

3、免疫和畜牧业生产相关报表的填写、上报是否完整、按时。

4、产 地检疫工作完成情况,要根据检疫书证使用和收费帐目考核检疫、消毒工作,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处理。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5

1 当前**市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村级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能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得不用年龄大,靠有丰富经验的老防疫员;二是工资待遇太低,很多职高和中专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担任防疫员;三是父子相传或亲友相传,业务素质太低;四是新聘用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属非专业人员。

1.2 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技术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大多数无固定工作用房。全市2071个行政村、160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的仅占三分之二,而其中50%仅是临时挂牌;二是设施设备差,防疫资料无法保管,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多数已挂牌的动物防疫室无资料柜及办公用具,也无消毒锅、电热炉,更无小型冰箱、保温瓶,疫苗保管和使用存在隐患,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技术条件差,器具消毒不严。由于无消毒锅、电热炉,注射器具难以按要求进行消毒;四是服务物资紧缺。常用的酒精、碘酒、消毒药棉不能常备,注射消毒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免疫救治药品紧缺,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

1.3 农村动物养殖方式落后,组织和补偿经费不到位,基础免疫难度大 我市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且禽类养殖很大一部份没有笼舍,栖身于住宅周围或放养于农田,本身给动物免疫带来很大难度。加之免疫反应救治迟缓、免疫反应死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挫伤了农民接受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公开抵制或阻挠免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免疫难度。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待遇低,队伍难以稳定

1.4.1 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春、夏和秋季动物的普免工作以及平时的补免、免疫档案建立、疫情普查和动物健康巡查及报告、参与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协助动物产地检疫,任务非常繁重。

1.4.2 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要面临“四大风险”。一是受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二是意外伤害的风险;三是人为伤害的风险;防疫员在从事强制免疫工作中,由于群众的接受程度不一,个别养殖户对村防疫员无理取闹,甚至还出手伤害村防疫员;四是责任风险大。

1.4.3 防疫待遇低。对于从事强制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观察、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风险和利益不相符合,工作量和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部分技术单一、经验尚浅的防疫员,收入更加低下。因此,严重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2.1 指导思想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为基础,以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为重点,建设村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从整体上为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夯实动物防疫基础。

2.2 发展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养等措施,力争到20xx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起运转有效的村级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满足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增强动物防控手段,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

2.3 主要措施

2.3.1 充分认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在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条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水平,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要求,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摆在整个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置,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2.3.2 多条腿走路,提高村级防疫员待遇,增加村级防疫员收入,稳定村级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村级防疫队伍工作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从而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 地位,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加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应逐年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三是增强村防疫员的服务能力。业务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动物健康服务能手,增加服务项目,通过阉割服务、医疗服务、常见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服务、兽药饲料的经营和配种服务等增加收入;四是开展保险。各地要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规定,为村级防疫员买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级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2.3.3 多项投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村级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村级动物防疫室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础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增强村民的防疫意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投入纳入县(区)动物防疫预算资金。各县(区)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列入当年动物防疫财政预算资金,每年从动物防疫预算资金中拿出10%~20%投入到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是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要将村防疫室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将村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代畜牧业园区或养殖专业村的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三是将村级防疫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卫生是世界“三大卫生”之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将村级防疫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多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按每年再建15%的进度,在20xx年前建立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基础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增强村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6

关键词 动物 防疫体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一、林芝县的地理位置

林芝县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天河雅鲁藏布江与工布藏族母亲河在此相汇,与喜马拉雅山脉隔江相望,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峰加拉白垒7249米,最低处雅鲁藏布大峡谷巴玉村海拔不足千米,相对高差6000米,传统上,林芝县是一个半农半牧大县,国土面积为10238平方公里,县府驻地八一镇平均海沷2900米,是林芝地位、行署所在地。地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318国道和306省道,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02公里,距航空港――林芝机场50公里,全县有4镇3乡,6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民族主要有汉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登人等。

二、林芝县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动物防疫宣传力度不够,基层动物防疫意识弱。

在自治区的广大农村牧区,贯彻落实中央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土地和牲畜、草场分到农、户多年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目前看,林芝县建立7各乡镇动物防疫体系不是完善,尤其是村级动物防疫根本没有建设,乡(镇)、村级防疫力量比较薄弱,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较差,由于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宣传不到位,特别是对重大动物疫病如《W》病,高致病禽流感病和猪瘟等的认识及其危害性了解不透,发生疫情不能及时初步诊断,使农牧民群众对牲畜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不影响人的健康,牲畜不出现死亡等现象,就没有太大问题。说明大部分群众对畜产品的防疫卫生知识是十分缺乏的。每年春秋季动物防疫时群众认为防疫影响了家畜的生长发育,部分疫苗注射后牲畜出现奶产量下降等一些不良反应,群众不愿意进行防疫,对强制防疫工作不支持,只在群众家中饲养的部分数量防疫,一年四季在山上放养或饲养的牲畜达不到防疫密度一旦出现家畜各种传染病,就发生大面积流行,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同时经济收入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二)动物防疫体系不完善,基层兽防员不足、专业技术需要提高。

多年来由于县级动物防疫经费少,防疫设施陈旧、设备不全,2011年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县7个乡(镇)建立了100多平方米的乡镇级兽医站,但兽防员办公条件差,每个乡镇目前没有专职兽医工作人员,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暂时由乡政府退伍工人(非专业)人员负责开展此项工作,他们对这项工作不熟悉,最多能在群众中简单的开会或安排工作的重要性。兽医工作比较辛苦、特别脏,特别累,导致每年国家分配出来的大部分大学生基层专业技术员改行,尤其是村级动物防疫员都是当地农牧民,他们的待遇低,工作没有人愿意干,使动物防疫任务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县动物防疫机构,动物防疫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均在一起,既防疫员又监督员,使动物防疫和监督机构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根据2012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表明,林芝县是一个半农半牧大县,有四镇三乡,69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农牧民人口1.7万,全县牲畜逐年增加,现有牲畜总头数111830头只(匹),其中牛57188头,猪43058头(不包括林场、部队、八一周边个体养殖户):羊6966头,马属动物4602匹,能繁母猪17452头。本人从事畜牧兽医专业工作多年经验来调查,目前林芝县拥有115余名基层兽防技术员,林芝县兽医站有7名兽防员,其中中级职称1个,初级职称2个,技术员3个,工人1个。七十年代国家招用各乡镇有12名半脱产兽医工作人员,其中6名人已去世,6名在基层从事兽医工作50多年,现年龄较高体弱多病,无法开展乡镇级动物防疫工作,根据他们实际情况,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正在办理退休手续,现乡镇兽医站没有专职动物防疫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共有108名兽防员,平均年龄大概在25—50岁之间,(大部分藏族、均文化程度小学,不懂汉语文),其中67名村级兽防员由国家财政每人每月生活补贴300元,48名村级兽防员由林芝县财政每人每月生活补贴300元,现有的生活补贴根本保证不了他们的基本生活(2012年开始执行),乡、村技术人员防疫工作量大,大部分村兽防员,连最基本的防疫机械和消毒药品都十分缺乏,难以保证动物防疫密度和质量。同时、乡村防疫技术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动物防疫基础知识培训机会少,动物防疫基础知识薄弱,跟不上现代动物防疫科学技术水平要求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三)动物防疫资金投入不足。

林芝县是半农半牧大县,有530多万亩的冬季和夏季草场面积,11万多头(只、匹)牲畜,牲畜饲养方式均为放养,基础设施薄弱,是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半农半牧县。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工作运转困难,缺医少药现象在县、乡、村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每年动物防疫时期,交通工具、防疫服装、器械、消毒药等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牲畜突然发生疫病,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治疗现象导致了牲畜死亡情况较多,农牧民增收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基层兽防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及措施

(一)加强动物防疫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在我县范围内彻底扑灭牲畜《W》病和控制其他动物传染病的疫情首先要地方人民政府和兽医行政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我县7个乡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兽防员的办公条件,依靠科学技术,依靠广大动物防疫专业人员,依靠人民群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员广大农牧民大力宣传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农牧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不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带来了危害性。不断增强防疫意识,才能有进一步提高我县动物防疫的基础。

二是县级动物防疫人员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至少二次以上深入乡村(群众农闲季节)、深入群众召开各种形式的动物防疫宣传动员大会,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力度,采取有效地措施,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编制防疫基础知识资料(藏文资料)进行举办兽医培训,交流思想感情,解答技术疑难问题,让群众能鉴别那些是重大动物传染病,怎样进行每年动物防疫疫苗注射,对症治疗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防疫管理制度,提高牲畜防疫力度和操作技术水平能力。

(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增补乡镇兽防人员、改善村级兽防员待遇,提高防疫工作积极性。

一是要投入资金加强乡镇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我县严重缺乏各乡镇级兽防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应给予及时解决兽防人员。

二是要明确动物防疫职责,从地方政府到动物防疫部门,层层实行动物防疫责任制,把实行强制免疫,动物防疫监督等各项工作纳入动物防疫目标中来,通过动物防疫效价测定来评定防疫效果,制定切合实际的奖罚措施,对达不到免疫效价要求的乡、村要进行通报批评,达到要求的进行奖励表扬。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村级兽防员的待遇问题需要提高,否则村级兽防员将越来越缺乏,每年的动物防疫任务将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算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动物防疫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地方政府和兽医行政职能部门共同用合理的方法来招聘农牧区藏汉双语文化基础较好的青年干部,通过动物防疫专业知识培训后,尽快补充到乡镇兽防队伍中去,壮大乡镇级兽防员队伍,今后全县范围内根除各类动物传染病等疾病,使畜牧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林芝县兽医站)

参考文献: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 基层畜牧 畜牧兽医 动物防疫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44-01

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建设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主要是自《中国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法律出台之后才基本形成。主要将相关技术标准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在地方上,我市也根据《基层动物防疫法》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我市当地情况的部门法规、技术标准等以完善我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建设,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但是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国家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日益要求严格下,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观念落后,一时较难转变理念,《动物防疫法》因此难以得到贯彻落实,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病死禽畜没有办法正确有效的进行处理,从而无法有效的控制好传染源。此外,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依然十分薄弱,难以对养殖户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做好我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有关基层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

2.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基础薄弱

目前,我市基层很多动物防疫机构不够健全,动物防疫设备落后,防疫定位不够准确,防疫体制建设推进不够不顺利。此外,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大多缺乏基础业务素质。很多县级畜牧兽医院缺乏必要的预防、诊断、检疫和监测手段和仪器,更不用说很多乡村畜牧兽医站了,所以开展正常的日常工作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相当的不规范。由于一些政治因素,畜牧兽医领导缺乏专业知识,对防疫业务不熟悉,导致外行领导内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没有规章可言,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就乡镇防疫所而言,机构内部不统一,对防疫知识更新周期慢,过于陈旧。

3.缺乏防疫基础设备,技术手段落后

根据调研,我市大部门乡镇检验人员业务知识已经老化,因为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知识系统更新缓慢甚至于停滞,部门农村兽医人员技术依然保持在传统的兽医诊疗的水平上。

就防疫基础设备而言,疫病监测仪器设备缺乏,而且老化现象严重,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大部门乡镇畜牧站所的监测设备较为简陋,部门地区至今仍然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村级畜牧站所缺乏基本的防疫器具,冷藏设施和交通工具;一些地方防疫信息网络没有建立,基层动物防疫信息传递慢,疫情测报能力弱。

4.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业务素质低,缺少专业人才

我市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低、专业素质低、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陈旧等问题。大多数畜牧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尽管引进新的检测设备但是不会用、不能用,导致疫病事故常发;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上级明确的基层动物防疫要求,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一些疫病疫情,以至于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5.养殖户防疫意识和风险意识淡漠

一些乡村的养殖户对基层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谋取更多的利益不断地降低养殖成本,没有根据动物防疫的规定定期定量打疫苗,导致一旦发生疫情,难以查清病情源头;此外,在饲养过程中,养殖户为提高养殖收益率而滥用抗生素、生长激素等药物,从而导致牲畜抵抗力差,很容易产生疫病。

6.应急反应机制够不完善

由于动物疫情检测方式和手段落后,导致疫情报告信息量少,更新速度缓慢。从而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早期预警预报工作做不到位。对防疫指挥调度、疫病的诊断控制反应机制不够完善,从而无法快速的采取应急措施,导致疫情的扩大、蔓延却无计可施。

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措施

1.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

一方面要提高动物防疫人员以及养殖户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认识,强化领导、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推动防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理责任制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防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基层防疫部门的管理,提高并丰富其防疫功能。其次,要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做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保证可以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最后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监察机制,联合政府部门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监察部门,成立基层动物防疫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

2.加强物资投入,改进设备水平

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补贴来保障基层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得到完善。笔者建议把基层动物防疫事业体系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计划中,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基层动物防疫事业中,从而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此外,巩固完善好乡镇一级的冷链建设,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强化动物强制免疫,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全面强制免疫。为乡镇、村配备专用的工作场所,如建立防疫站和村防疫服务室。保证基本常规检测设备配备完善。

3.加强防疫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要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防疫队伍的素质,逐步实现防疫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防疫员参与培训,认真学习防疫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技术水平。要通过建立兽医行业协会等形式加强对职业兽医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适当的调整现有的防疫员,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去,大力引进新型防疫人才。

4.加快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化养殖方式的转变

通过转变养殖户的养殖观念,培养养殖户的防疫观念,来形成一种以预防为主的养殖管理模式。推广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区建设,来宣传健康的养殖方式。

三、结论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一方面关系到动物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消费者食品健康安全。在当前新形势下,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等措施,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有效规范,从而为社会稳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毛薇 基层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国证券期货 2012年第7期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8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控 存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91-01

江城县是一个集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特点为一体的部级贫困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东经101o14′-102o19′,北纬22o20′-22o55′之间,海拔317-2207米,总面积3544.38平方公里,有7个乡镇50个行政村,人口12.4万人。地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处。有4个乡镇10个行政村与越南、老挝相接壤,相互间无天然屏障,边境村、组,农户借耕、混牧情况较多,人员来往频繁,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逐年增加,加速了疫病传播、扩散,也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县实际,针对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下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江城县7个乡镇是山区半山区乡镇,村落分布较散,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多为散养。全面实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雄厚的财力支撑,一年两次防疫工作(春秋两防),每次防疫平均一个乡镇按4万元工作经费计算,一年共需防疫经费是56万元。目前市级、县级财政预算和乡镇自筹的经费不能满足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的需要。

2.乡镇技术人员动物防疫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4人以下的乡镇较多,人少事多,即要抓畜牧科技推广,又要抓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同时还要参与乡镇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工作力不从心,基层动物防疫力量有待加强。

3.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基础设施薄弱。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动物免疫注射费用难以收取,村级动物防疫员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难于适应当前的动物防疫工作。

4.我县属边境县,民间通道较多,边民互市频繁,流通渠道多,周边国家疫情复杂,给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防堵工作任务繁重。

5.我县动物免疫反应应激死亡补助没纳入财政预算,畜禽在免疫过程中出现部分应激反应,虽经抢救仍有死亡或母畜流产现象,在补偿不及时的情况下,群众对此项工作思想情绪较大,严重影响防疫密度和质量。

二、建议

1.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预防、诊断、监测、控制和扑灭的能力,使我县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能力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的变化相适应。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按照“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方式,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和市场补针,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保护率。

2.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能力。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3.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县畜牧科技推广中心大楼建设,改善动物疫病检验监测条件,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动物疫病诊断能力。完善县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动物疫病报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村防疫员队伍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

4.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深化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法制宣传与执法培训工作,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积极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努力实现动物产地检疫乡镇和行政村开展面达100%,屠宰检疫率达100%,实现动物卫生全程监管,确保上市畜禽及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防止动物疫情通过流通环节传播和扩散。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9

首先,我代表温泉县党委、政府向自治区畜牧厅XX巡视员一行莅临我县开展兽医工作督查调研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温泉县兽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足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温泉县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新疆西北边陲,隶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北疆西北部的边境大县,边境线长276公里。北部和西部以阿拉套山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邻,南部以别珍套山和察汗乌逊山为界与霍城县相邻。县境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148.6公里,南北宽71.8公里,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全县辖2镇、4乡、2个国营农牧场,91个行政村(队),驻有兵团农五师87团、88团两个团场。全县总人口7.2万人,由蒙、汉、哈、维、回等19个民族组成,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市617公里、阿拉山口口岸168公里、霍尔果斯口岸205公里。XX县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温凉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年均降水量204毫米,无霜期141-166天,全年平均气温3.6℃。博尔塔拉河和鄂托克赛尔河横穿境内,地表水年总径流量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1亿立方米,理论水能蕴藏量达27.9万千瓦。全县山地面积57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0.69%,平原面积538.1平方公里,有可耕地49万亩,森林55.1万亩,天然草场619万亩。文秘站网

XX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小麦、油料、甜菜为主,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__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3.83亿元,较上年增长5;畜牧业产值1.19亿元,增长7.5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5万元,较上年增长9.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6元。20__年末,全县牲畜存栏达40.68万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存栏14.4万头(只),牧区牲畜存栏26.2万头(只)。全县能繁殖母畜26.7万头(只),母畜比例达65.7%,繁殖成活仔畜28.4万头(只),成活率99。牲畜出栏数29.17万头(只),出栏率71.7;商品畜24.25万头(只),商品率59.6。家禽年末存栏8.71万羽,禽蛋产量683吨。肉类总产量7404吨,奶类产量8198吨,绵羊毛740吨,山羊绒8515公斤,各类皮张21.9万张。

上半年,全县各类牲畜存栏61.65万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存栏21.7万头(只),牧区存栏39.95万头(只)。农作物播种面积35.2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8.17万亩,苜蓿6.01万亩。

二、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一)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自治区、自治州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基本职责,实行了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县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队)、驻村单位干部包户、兽医技术人员包畜群制度以及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奖罚责任,实行出现疫情“一票否决制”,并将此列入畜牧业年终考核的重点。同时加强了对技术人员协调力度,县上统一调配防疫员,通过县兽医站及时抽调技术员驻村、乡上积极调配充实技术力量、乡与乡之间相互支援多种形式,保证了技术人员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防疫意识淡薄的某些“钉子户”,党政领导通过行政措施亲自去做思想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疫情的危害性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最终自觉参与到动物防疫中去。

全面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及时召开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紧急会议,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均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机构和应急预备队,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制定了《XX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操作执行方案》。二是开展全方位畜(禽)普查登记,为下一步免疫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和旬报告制,并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四是加大市场监督检疫力度,制定《XX县上市禽类检疫登记表》,对市场流通环节做好查验力度。五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六是保障物资供给充足。今年,我县对禽流感疫苗和注射服务费用均实行免费,对牛口蹄疫疫苗继续实行免费。州县财政各承担50%,县财政投入5.5万元资金做为动物防疫活动专项经费。七是加大督查检查工作力度。八是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按照“政府保证密度,部门保证质量”的要求,力争做到畜(禽类免疫“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免,免不漏卡)。据统计,截止3月28日,全县购进疫苗50000毫升,完成免疫禽类69787羽(只),免疫率达100%,其中免疫鸡57334只、鸭4354只、鹅3947只、鸽子3866羽、其它禽类286羽(只)。春季牲畜口蹄疫免疫注射工作于4月10开始,截止5月30日,我县共购进口蹄疫疫苗378400毫升,实际免疫牲畜357510头(只),免疫率99.5%,其中已免牛29176头,免疫率达100;已免羊324804只,免疫率99.5%;已免猪2576头,免疫率92%;已免骆、驼954峰,免疫率100%。针对新生仔畜、怀孕母畜适时进行跟踪补免,完成补免牲畜1432头(只)。

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安排。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下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新牧发电[20__]26号)、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下半年畜牧业工作的通知》(博州政办发[20__]60号)文件精神及

县人民政府召开的半年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县秋季重大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一要切实做好秋季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强制免疫工作,及早开展普查摸底,做好疫苗购进,调配充实人力,保证全面完成免疫工作任务。要求从8月20日开始集中进行禽流感免疫工作,9月15日开始集中进行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按照“政府保证密度,畜牧兽医部门保证质量”的要求,继续严格实行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免疫规程,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二要努力完成新建定点屠宰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的任务。目前,我县已建成定点屠宰场2座(博镇、哈镇)、活畜交易市场4座(博镇、哈镇、安乡、呼场)。其中,今年上半年建成了哈镇定点屠宰场、呼场活畜交易市场,现已竣工使用。年底前,计划通过世行项目贷款资金,再建设定点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各一座。使全县牲畜交易集中的乡镇场均建有定点屠宰场或活畜交易市场,将为我县活畜及畜产品交易提供便利场所。三要强化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监督工作,保证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巩固无疫情成果,确保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据统计,20__年秋季全县口蹄疫应免疫易感牲畜37.76万头(牛3.11万头,羊34.34万只,猪0.22万头,骆驼0.08万峰),应免疫禽类11.57万羽(鸡9.78万羽、鸭0.72万羽、鹅0.59万羽、鸽0.41万羽、其它禽类572羽)。

加强防控知识的培训。一是组织县、乡畜牧系统职工开展学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得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了防控技能。二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场、农牧区举办科技培训班,并向农牧民群众发放《畜禽常见疫病免疫手册》、《养牛学及疫病防治》等技术手册。三是组织村级防疫员参加了自治州举办为期15天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1期,培训村级防疫人员16人;我县举办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1期,培训村级防疫人员20人。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举办各种类型畜牧科技培训班13期(技术培训班10期,执法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

防控物资的调运和储备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我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及时建立并得到不断完善。目前,储备库有喷雾消毒器(电动)3台,背附式喷雾器15台,防护服15套,一次性防护服100套,消毒剂8箱,烧碱5桶(500公斤),连续性注射器、20ml注射器、消毒棉球、防护口罩、防护靴等应急物资配备齐全。

(二)不断完善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温泉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建立后,我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对牛结核病、布病、口蹄疫、马传贫等几项疫病的监测工作,并着重加强了对禽流感、口蹄疫的动态监测工作力度,按要求进行了血样采集、疫病普查和信息上报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对全县动物疫情实施了全面的常规监控,实行了较为规范的疫情报告制度。目前,我县动物疫情网络传输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县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正不断向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已逐步健全完善,应变疫情突发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增强,能够及时掌握、控制、报告、扑灭疫情。以边境动物疫情监测为重点,加强检测密度,扩大监测范围,密切注意疫情变化,准确做出预报。

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期间,启动县乡村三级网络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畜牧行政部门、政府系统三条线的疫情报告机制,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理。建立健全疫情预警机制,加强重点地区疫情监测和巡查工作力度。针对疫情监测范围广的特点,我县形成了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严格按照《XX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履行职责。年初,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自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温防重办字[20__]01号),要求各成员单位开展自查,县畜牧兽医部门负责禽类普查登记、疫情监测等工作,设立疫情监测点8个,即每个乡镇场1个;县水利部门负责博河流域\水库、山溪等水网地带的自查工作;县林业部门负责全县河谷林带、湿地、林区的自查工作,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温泉县监测站(自治区级),设立了3个监测点(即呼场监测点、查乡监测点、河谷监测点);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全县人间禽流感预防、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水利、林业部门定期通报河谷林带、湿地的检查情况,查清候鸟种类,在第一时间发现死亡禽类及时上报,并做好档案记录。通过监测,我县未发现有异常死亡禽类、候鸟。

配置和落实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情况。20__年末,根据自治区畜牧厅的要求,我县对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进行了配置、落实和登记,全县共配置、落实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91人,达到了一名观察员负责一个行政村队的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工作,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大多由村队两委班子成员或村级动物防疫员兼任。目前,各项管理制度正在完善,疫情的逐级报告机制基本形成。

(三)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

加强检疫,以检促防。加强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了防止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一是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配强配齐“两员”(检疫员、监督员)队伍;二是在全县实行了产地检疫,凡没有免疫耳标和免疫卡的牲畜一律不准上市出售;三是在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四是发挥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传入。在强制免疫和牲畜转场时期,设立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坚持24小时值班,对进出县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查证验物和车辆消毒,确保外地动物疫病不传入;五是按照统一部署,审换了《动物防疫合格证》,全面使用动物检疫新“五证”。上半年,我县屠宰检疫牛390头、羊36000只;市场检疫各类上市牛960头、羊420__只;产地检疫牛3300头、羊59000只、猪130头、禽类13000羽、羊毛190吨。

(四)其它相关工作情况

开展全方位、大规模、多形式的动物防疫知识宣传活动。一是利用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播放领导讲话,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了农牧民的欢迎。二是深入乡镇村队进行广泛宣传。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利用“动物防疫法制宣传月”、“科普宣传月”、“科技之冬”、乡村集贸日、牧业

总结会、那达慕大会、年度剪毛季节、牧区牲畜转场、集中药浴等时机,通过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发放传单、法制咨询、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防控知识。上半年,全县开展动物防疫法大型宣传活动2次,在乡镇场集市日开展了2个轮回的宣传活动,电视播放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法律条文和高致病禽流感防控知识专题节目,做到每日播放1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__0余份,悬挂横幅25条,办板报16块,出动宣传车65次,播放录音126次,面对面咨询人数约360余人次以上。加大防控经费财政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把畜牧业发展列入财政预算,在牲畜疫病防治、品种改良、青黄贮制作、技术培训、引进种公牛、购进农牧业机械、挤奶器、储奶罐等方面给予补助。二是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每年安排15万元,实现牛口蹄疫和禽流感免疫全部免费。

加强防控工作的督查和自查。年内自治区、自治州多次来我县开展督查、检查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对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工作进行了多次重点专项督查、检查,由于我县上下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同。同时,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我县四套班子主管牧业领导组成督查组,包片负责,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场防疫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暗访,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进行统一部署和合理安排,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年内我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加强各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做好防控工作。20__年,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我县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指挥长,八十七团、八十八团、边防军队、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温泉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各级领导层层抓,各部门紧密协作合力抓防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组织体系。各相关部门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协作,同时通过定期的会商制度,与林业、卫生等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互通信息,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三、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自治区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XX县党委、政府立足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新政发[20__]102号)、《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新政发[20__]103号)、《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意见》(新政发[20__]104号)等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XX县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乡(镇、场)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上划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明确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经摸底调查,全县共有1个县级兽医站,8个乡镇场兽医站;现有人员99人,其中技术人员56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42人),占总人数的56.6%,非技术人员38人。根据温泉县《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机构设置方案为:XX县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内部增设兽医股,设行政编制3名。在县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基础上组建温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副科级)和县畜牧兽医站(副科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编制15名,其中领导职数2名;县畜牧兽医站设编制16名,其中领导职数3名。

目前,县编委已下文批复,原则同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及乡(镇、场)动物防疫检疫站、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更名挂牌。县畜牧、编委、人事、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联合,对乡(镇、场)畜牧兽医站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人员事务交接等工作,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各项防疫经费和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2个国营牧场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工资按照企业标准由财政统一发放,乡镇场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工作已基本完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的领导任命和分工由县组织部门近期按有关程序予以确定,此项工作正在开展。

初步建成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村聘乡管制度,由村民委员会面向社会择优招聘或推荐,经乡镇(场)人民政府(管委)审核上报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聘用。目前,我县共招聘了3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并全部参加了州、县举办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掌握了兽医基本操作技能,可基本满足我县动物防疫工作需要。针对村级防疫员的收入问题,我县将现有的36名将村级防疫员按村队牲畜规模实行划片承包,村级防疫员主要负责农区牲畜的防疫、改良、诊疗等工作,其劳动报酬主要通过实施动物防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获得。收费按县物价管理部门核定标准执行,实行明码标价。据粗略计算,我县村级防疫员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目前,我县正在研究制定《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争取将村级防疫员依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其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一支“招得来,能服务,有收入,稳得住”的农牧民技术队伍。

在防疫费的收取方面,实行牛口蹄疫、禽流感免疫防控经费由政府全部承担的政策。自20__年起对牛口蹄疫免疫全部实行免费,20__年起对禽流感免疫实行免费,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我县每年安排15万元资金,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资金和

物资保障。目前,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收费的仅有羊、猪、骆驼的口蹄疫免疫注射费,其中:羊为0.5元/次,猪、骆驼为1.0元/次。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县、乡(镇、场)畜牧兽医站的标准化建设力度,通过利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世行项目等项目资金,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软硬件建设和巩固完善工作。从20__年起,动物防疫体系设施设备累计投入180万余元,其中乡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46万元(塔秀乡兽医站建设17万元、安乡兽医站改造15万元、呼场兽医站改造7万元、查乡兽医站改造2万元、昆场兽医站改造2万元、扎乡兽医站改造3万元)、活畜市场建设55万元(博镇活畜市场建设15万元、哈镇活畜市场建设17万元、呼场活畜市场建设11万元、安乡活畜市场建设12万元)、定点屠宰场建设48万元(博镇定点屠宰场建设13万元、哈镇屠宰场建设35万元)、新建药浴池6座15万元、黄牛改良冷配器材设备投入15万元,另外还完成了县畜牧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采购。目前,大部分基层兽医站的各项业务工作均能正常有序的开展,达到了标准化兽医站建设基本要求。

今年,自治区下拨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资金15万元,其中7万元用于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8万元用于设备采购。我县按照《自治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管理办法》中的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哈镇畜牧兽医站办公楼,建设标准为两层楼房,目前建设用地已落实,设计图已完成,并对外招标公告。经初步预算,该办公楼建设资金在30万元以上,县财政将落实补贴资金25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国营牧场畜牧兽医站的经费全部为自收自支,职工工资低,办公条件差,建议自治区在进行兽医体制改革的工作中,把国有农牧场畜牧兽医站与乡镇畜牧兽医站同等对待,人员编制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编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实行全额拨款。

二是我县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人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人才断档现象严重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安排培训经费,充实师资力量,并尽快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增强行政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活力。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10

一、××县重大疫病防控体系现状

(一)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体系

经过近几年冷链体系项目建设,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有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1个,负责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的整体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1个,县动物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兽医站7个,主要承担疫苗供应、动物防疫、产地检疫、活畜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设有1个省级临时动物检查站,因土地问题,2005年建设项目至今未实施。负责流通流域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管工作。全县有村级动物防疫员51人同时兼任着疫情信息员,能够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严处理。

(二)春秋两防免疫注射情况

2009年初,县疫控中心购进猪蓝耳病疫苗18万毫升,禽流感疫苗14万毫升,猪w多肽苗9万毫升,羊、牛w双价苗13万毫升,猪瘟脾淋苗9万头份,仔猪副伤寒0.4万头份,鸡ⅰ、ⅱ系50羽份3000瓶,禽霍乱弱毒苗6万羽份,牛出败3万头份,气肿疽3万头份。通过强制免疫与常规免疫,共完成口蹄疫免疫注射12.0754万头(只),其中,牛免疫注射4.3442万头,免疫密度88%,猪免疫注射7.3865万头,免疫密度92%,羊免疫注射0.3447万只,免疫密度96%;禽流感免疫注射17.9803万羽份,其中,鸡免疫注射14.5233万羽,免疫密度90%,鸭免疫注射3.1876万羽,免疫密度89%,鹅免疫注射0.2679万羽,免疫密度9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注射7.3956万头,免疫密度92%;猪瘟免疫注射7.5915万头,免疫密度95%;鸡新城疫免疫注射14.065万羽,免疫密度88%;猪肺疫免疫注射0.6835万头,免疫密度9%;猪丹毒免疫注射0.0899万头;猪付伤寒免疫注射0.0899万头;禽霍乱免疫注射9.0656万羽,免疫密度46%;牛出败免疫注射1.7788万头,免疫密度36%;气肿疽免疫注射1.1519万头,免疫密度23%,保证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三)边境动物疫情监测情况

从2002年××县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成立以来,一直对境内外动物疫情紧密跟踪,密切注意,切实做到预警预测,并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期间,启动县乡村三级网络疫情报告机制,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着力保护国家人民群众公共安全与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2006年到2008年冷链体系项目建设,实验室已基本完成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补充,现有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2008年,监测站对645份家畜血清、488份家禽血清,90份猪全血开展了口蹄疫感染及免疫抗体效价监测、猪瘟带毒状况及免疫抗体效价等相关的血清学实验,监测结果为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有397份(其中猪72份,牛157份,羊168份),免疫合格率61.6%;猪瘟免疫抗体合格141份,免疫合格率为62.1%;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份,合格率76.5%。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384份,合格率78.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重要性认识不足

动物防疫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安全生产发展为核心,还没有转变到动物防疫工作是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上来,没有把人类发生的一些新疫病与人畜共患病有相当大的联系来看待,如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国外发生的猪流感,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另外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历来都有重畜牧业经济发展轻动物防疫的观点。再加上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只有在疫情暴发时才能显示出重要的保护作用;没有发生疫情时,一些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认为防疫工作是业务部门的事,对此置之不理,一推了之,认为畜牧部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是为了增加收入,把动物防疫工作与技术服务工作等同起来,甚至于有的乡镇把动物防疫收费当成减轻农民的负担加以处理,提出减免动物防疫收费的问题,因此,防疫工作在畜牧业经济工作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没有改变。如果把各级动物防疫监督站与同各级卫生防疫站相比较,无论从重视程度、社会地位、设备配置还是人员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悬殊的差距。

(二)动物防疫体系机制不清

近几年来,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疫情发生,但是,真正通报的没有几个,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是因为没有通过正式途径,致使疫情流通泛滥,采取措施不得力,紧急预案无法启动,如,现今在绿春、宁洱、思茅等发生的口蹄疫因为没有通报,当地政府不作适当处置,给我县的动物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三)动物防疫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今年县委政府虽然把动物防疫的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下拨防疫经费二万元,但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不要说全年,只是上半年的春防工作就得不到正常运转,“无钱防治”的问题较为突出,快速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的能力大大减弱;动物重大疫情的防制所需经费不落实,无法保障日常工作所需储备物资;动物安全风险储备资金缺位,政府要求100℅强制免疫并免费提供疫苗,但疫苗过敏可导致牲畜死亡,牲畜死亡政府就要赔偿,这笔风险基金没有专项保证,甚至连疫情处置费(扑杀、坑埋、药品等)都没有落实。遇有突发疫情和突发事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不仅造成疫情流行的隐患,而且极易引发农民和各级政府的矛盾冲突。

(五)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在动物防疫基础建设上,虽然经过了3年的建设阶段,县乡基础设施也初见规模,但一旦动物疫情紧张时,就显现出了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村级兽医室的空缺,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相应的储存设备,没有相应的物资储备,其次是乡级畜牧兽医站,虽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一些设备相应老化,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据调查,全县5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防疫包,还有的没有整套的防治工具,没有贮藏设苗的设备,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

三、对××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领导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各级政府对当地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同志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动物防疫工作置于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树立“防疫事关全局,丝毫不能疏忽”的观念,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应在动物防疫工作结束后,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验收,充分体现政府负责制。从而真正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政府部门负责防疫密度、畜牧部门负责防疫质量的防疫原则

(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前提,切实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经费

各级政府要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鼓励对动物防疫事业的投入,计划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调整财政资金结构,逐年提高对防疫工作的投入。应保证各级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头经费和必要的事业经费,要确保相关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受损的是政府,受害的是百姓。要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环境,提高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后防疫工作的实施者不再是技术部门,而是向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步转变,正是由于如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村防疫员的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建立强大而牢固的防疫网络,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地位,从而确保全县畜牧业的生产安全。

(三)完善疫情预警机制是手段,创新机制是动力

提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疫情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准确,反馈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通过媒体对外宣布,做到资源共享,确保能及时启动预案,保证群众经经济损失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