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篮球训练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17 17:20:29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1

关键词:篮球;少年运动员;教学

篮球运动是我国青少年特别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美国NBA球员所展示的高超技战术水平更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特别是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登陆NBA联赛,也使得更多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投入到打篮球的行列。在中小学篮球教学中,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是广大教师和教练员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 根据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特点进行教学

1.1以多种方式培养少年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少年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引导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第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文化体育活动非常丰富,学生社会课外活动的选择大为增加,如音乐舞蹈学习、书法学习、足球、跆拳道等,特别是网络游戏更吸引大批学生沉迷于其中,如何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参加篮球活动确实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吸引学生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包括美国NBA篮球联赛、我国的CBA联赛、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比赛,让学生从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中欣赏到运动员的精彩表演,感受篮球的无穷魅力;

对偶像的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的潮流,如歌手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等都拥有大批的歌迷和粉丝,C罗、卡卡、梅西等是足球迷崇拜的偶像,姚明、刘翔则拥有大批的忠诚粉丝,因此大力宣传和介绍世界明星的成长过程和趣闻逸事也是培养篮球球迷的方法,从而吸引这些青少年球迷参加篮球运动;

组织学生多进行各种比赛,班级赛、校级赛,比赛要隆重热烈,服装、场地、组织正规有序,让运动员感觉到光荣感,增加他们打篮球的兴趣;

请高水平的运动员与学生见面,或进行技术辅导,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从而激发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信心。

1.2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要从全面身体训练入手

运动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只有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时期,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在快速生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质机能也在不断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持全面身体发展,才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全面身体发展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建立条件反射和形成运动机能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

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篮球教学中,要加强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年龄越小,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就要更多,要特别注意发展速度、灵敏、柔韧性等少年儿童时期的敏感素质,而对力量素质训练要非常慎重,甚至不必特别安排。

少年儿童的全面身体训练要采用多种形式,这样才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球类活动、体操、田径、游戏等。少年儿童的身体训练不应该和成人运动员一样安排专门的身体训练课,而应该分散到每一节课进行,可以安排在开始和结束部分。身体训练可以采用结合篮球的游戏进行,以提高兴趣。少年儿童不宜做举重或负重练习,也不要做静力练习,力量练习可以利用自身体重或轻哑铃,同时要注意各种肌肉群协调发展。

1.3基本技术是少年篮球运动员学习的重点

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显示出少年儿童的神经处于快速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可塑性,对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非常有利。而经典的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出,学习新的技术动作的过程正是一个建立新的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在少年儿童时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基本技术时,要特别强调动作的正确性。由于少年儿童学习动作很快,很容易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一旦动力定型形成,再进行改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学习的进度和质量,甚至会对今后的运动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时间内学好正确的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不但学习动作快,而且也容易巩固,因此在学习新动作之后要不断练习、强化,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为以后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出,少年儿童的神经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兴奋性高,很容易调动,对新事物敏感;二是兴奋性容易扩散,注意力不易持久。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少年儿童在学习新技术时很容易上手,但是新鲜感不易保持,学习复杂动作时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学习基本技术中要循序渐进,不要过早地学习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动作,否则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有可能形成不准确的动力定型,为今后的学习造成困难。

1.4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控制运动量

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中的运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运动量过大,超过了少年儿童的生理负担量,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损害健康;而另一方面要提高运动成绩,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作为保障,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成绩很难提高。因此如何能在这两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需要教师和教练员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量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运动员有一个适应过程;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大运动量应该从加大强度着手,而不是延长训练时间;

大运动量和中、小运动量结合,适合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

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小运动员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2 少年篮球运动员基本教学内容

2.1身体训练

(1)要重视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掌握基本动作,以及进一步掌握高难度的技术。因此少年篮球运动员要重视身体训练,同时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将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在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要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身体训练的内容。在身体训练中要结合篮球技术和战术进行,发展篮球运动所需要的专项身体素质。其中包括步伐训练、启动训练、冲刺训练、跳跃、身体的空间平衡能力等内容。

步伐是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向前后左右方向的滑步、跨步、攻击步、交叉步、后撤步、前转身、后转身、急停等多种步伐。

快速启动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在比赛中占得先机的重要保证,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高度的灵活性和很好的肌肉爆发力,在身体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这些素质。快速启动训练可以采用向前方、两侧和转身向后的快速启动练习,听声音信号或看手势启动,在静止状态或慢跑中发动。

冲刺跑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见的跑动形式,练习冲刺跑的手段有一般的快速启动冲刺跑、摆脱防守队员后的冲刺跑、急停变向冲刺跑、慢跑中突然加速冲刺跑、连续反复冲刺跑等。

跳跃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跳跃能力,特别要结合篮球技术练习进行,如抢篮板球的冲抢上跳、篮下的连续跳跃抢篮板球、跳起盖帽、向侧方起跳断球、向前(后)跑动中向上跳起接(断)球等。

2.2技术训练

(1)技术训练是达到战术目的的基础。篮球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运动员不掌握良好的基本技术,全队的战术目的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如传球、接球、运球、投篮、抢断、抢篮板球、防守等基本技术,如果掌握得不好,要提高和发展高难度的新技术和在比赛中贯彻预定的战术意图、完成战术配合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少年儿童开始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技术训练,打好技术基础,为将来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2)正确地掌握技术。在技术学习和训练中,教师和教练员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首先。明确技术的正确概念是掌握和提高技术的先决条件,是技术学习和技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技术教学中要抓住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技术的关键。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和教师要不断改进学生的动作和纠正其错误,要注意观察、分析,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或新队员,要耐心指导,以老带新,互帮互学。

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学习技术开始时期,教练员和教师就必须注意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如弱侧手持球、运球、传球,弱侧腿的转身、起跳,弱侧的防守等,使少年运动员从一开始就得到对称发展,这样对今后向高水平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3)学习技术要注意灌输战术理念。教练员和教师在对少年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时要灌输战术理念,即在进行技术动作本身的教学同时,要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这种技术,运用的时机和注意事项,其他队员如何配合,同时可以结合如何防守方法和对抗防守进行教学。这种结合实际应用战术学习技术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尽快地将学习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掌握一定的技术之后,要多组织在有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以适应临场情况和提高战术意识。

(4)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少年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低,但是模仿能力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的示范教学。可以由教练员进行示范,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和高水平比赛录像,直观的示范或录像会给小运动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们模仿和学习动作有极大的好处。

在进行示范和看技术录像的同时,教师和教练员要适时地进行讲解。讲解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起作用,它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规律,让学生知道动作的关键、如何应用等。讲解要有针对性,要清楚易懂、简单明确、形象化,结合示范或录像进行。

由于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强而分析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把动作分解后教学是不适当的,要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方法,它能保持动作的完整性,有助于少年儿童掌握技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

[2]何信夫.论篮球运动中身体素质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2

一、以运球为先导

运球是指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拍按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动作。初学者要学会和打好篮球,必须有很强的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运球方法。

1.高运球

在没有对手阻截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高运球的方法。其特点是按拍球的力量大,球反弹的距离远,身体重心较高,便于发挥跑动速度及观察场上情况。高运球时,球反弹的高度以不超过胸部为宜。

2.低运球

当遇到防守者阻截时,应迅速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运球手臂的异侧脚在前,身体稍侧转,球反弹的高度控制在膝部以下。

3.体前变向运球

当对手阻截运球前进的路线时,突然向左或向右改变运球方向,借以摆脱防守。

4.背后运球

当对手逼近防守,已无法运用体前变向运球时,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手的阻截。

5.运球转身

以右手运球为例,当对手逼近防守并阻截右侧前进路线时,运球队员左脚在前为轴做后转身,同是右手将球拉至身体的左侧方,换左手运球,加速前进。

6.胯下运球

变向时,左脚在前,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两腿之间穿过,反弹到身体左侧,然后上右脚,换成左手运球,加速前进。

运球训练应以原地运球开始,让学生体会运球基本动作和变向时手拍球的部位。接着应以进行高、低运球训练,再进行运球急停、急起以及变向运球及侧身运球。在掌握各种运球技术后,应进行变向、变速及变换方式的组合动作训练。

二、以移动为基础

移动是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为了达到进攻和防守目的,而改变位置、高度、方向和速度时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篮球移动步法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篮球战术的重要手段。篮球步法必须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否则将影响高难度动作和对抗技术的学习。常用的移动方法有起动、侧身跑、变向跑、后退跑、急停、转身、滑步几种。

三、以身体素质为保证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起动速度、动作转换速度,较强的爆发力、强大的弹跳力、持久的耐力、灵敏的协调能力以及较好的柔韧素质。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正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最佳阶段,在训练过程中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1.力量素质

力量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现代篮球比赛身体接触越来越频繁,对抗越来越强。因此,必须具有很好的绝对力量。训练手段是各种跳跃、实心球、徒手体操、引体向上、负重扛铃跳、小哑铃摆臂等。

2.速度素质

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优势的重要条件,是篮球运动员的主要素质之一。速度训练在篮球运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原地快速抬腿、接力跑、行进间跑、下坡跑、顺风跑中提高步频,来发展速度素质。

3.耐力素质

是指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有效抵抗疲劳的能力。篮球运动员具有比赛场次多、比赛时间长、速度快、奔跑距离长、对抗强度大等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强度运动的能力。所以,运动员必须有较强的耐力。少年儿童运动员可以利用心率控制训练强度、密度,来增强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4.柔韧素质

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以及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的奔跑、跳跃、转身、跨步,都要求各关节、韧带和肌肉有大幅度伸缩变化和抗强拉伸的坚韧程度。除了经常做柔韧体操、垫上运动外,还可以穿插一些游戏。

5.灵敏素质

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发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反应、及时应变的能力。可以利用打乒乓球、游泳、体操和各种闪躲追逐游戏等项目进行训练。

6.弹跳素质

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的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求跳得高、跳得快,而且还要具有连续跳、不规则跳和对抗下跳的能力。下肢弹跳力可利用跳绳、跳台阶、跳高、跳远等方法进行训练。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3

一、在篮球业余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首先在篮球运动训练中,要让儿童明确训练的目的。培养他们从事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要使学生明确篮球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兴趣性很强的运动。在运动中,儿童能体验到追求成功的激情及公平竞争的乐趣,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我国的篮球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同时,要使学生明白,只有刻苦训练,积极上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水平,才能实现这一理想。教练应利用训练主要环节,进行常规教育,使业余训练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业余训练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队员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使队员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思想品质。严格要求训练常规,有利于队员形成良好的拼搏风,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使队员的思想品德达到一定的境界,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在篮球业余训练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

体育运动具有明显的团体性。篮球是集体性的运动项目,不是靠哪一个人能完成的。它不像田径、游泳等项目,它是靠集体的智慧和群体的配合来进行比赛的,所以必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这种竞争性和团体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转化出的凝聚力,使学生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学生在体育活动形成的道德规范,有不稳定和易改变性的特点。教练应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引导队员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队员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因此,业余训练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在一场比赛时,场上一名运动员在比赛时,踝关节受伤。当时其他队员不能顶上她这是比赛就快结束了,双方比分差距不大,正是关键时刻。我问他还能不能坚持陛下去,她起勇气,含着泪花说:“没关系,我一定打完这场比赛。”最终我们打赢了这场比赛。在比赛中,我们的队员始终想到的是集体,所以他们互相协作,主动积极地协调配合,无球队员主动掩护有球队员突破上篮得分。她们从不为表现自己,总是考虑整个集体能不能取胜。在训练中,大队员经常帮助小队员,教她们传球、运球的基本动作,上篮的角度、高度……这说明我们的队员有很强的集体主义思想,互相帮助,协调配合蔚然成风。

在日常中,我给学生讲国家优秀运动员成才故事或看他们刻苦训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录像。让他们认识到友谊的珍贵,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体的力量,从而创造一个共同奋进,团结友爱的小集体,为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打下一个扎实基础。

三、在篮球业余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的教育。

训练中我要求学生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因为这不仅反映一个队的精神面貌、思想品德,同时也使教练的训练意图、内容能有效贯彻落实。组织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对队员在训练中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练要及时作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队员奋发向上。对队员在训练中表现出的不良的思想行为和违反训练纪律现象应进行批评,教育队员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提高队员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坚持正面的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组织纪律的管理。

四、在篮球业余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

训练中意志品质的培养也很重要。要特别注意教育学生勇敢、顽强、沉着、果断和勇于克服困难。篮球是竞争性很强的运动,敢不敢拼搏,善不善于竞争,能不能面对失败,都是队员在比赛中能否获胜的关键的心理素质,因此,要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要使学生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上得到真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在体育运动上有所作为。在我担任篮球教练之后,为了迎接各级的篮球比赛,我不得不适当地增加了队员的训练强度。这对于每一个篮球队员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考验。而在训练她们的基本功时,如传球、运球上篮等动作。这种练习乏味枯燥,没有打比赛那样有趣。起初队员们练习很认真,但时间一久队员就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持久地机械练习基本动作。对此我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认清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上取得好成绩,为自己为学校争光的观念。

在比赛中,对于自己技术水平的发挥,一般都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实现,通过胜负得到刺激。胜利固然能争强孩子的信心,激励孩子的勇气,会更快地提高运动水平,使她们更有刻苦训练的意志品质。但失败后却容易产生耻辱感和气馁。要通过教师失败原因的分析,增强他们必胜的信心,驱使她们奋发努力,争取转败为胜。篮球比赛是在共同规则下进行地,体现出一种“费厄泼辣”的精神。孩子们可以从中学到公平竞争,学到平等条件下超越别人,学到在规则的约束下去满足自己的好胜心。在不断经受胜利于失败的考验中,孩子们同时能学会怎样正确对待自己,怎样正确对待别人,怎样正确对待荣誉。这样,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成正比例上升趋势,实现思想技术双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及训练中蕴含的诸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小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和德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但它们之间有很多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地方。体育能给德育提供理论实践的场地,德育又能指导体育促进体育的更好发展。一个合格的教师和教练,就要善于抓住各种契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水平,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4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参加篮球训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深入探讨中小学生暑期参加篮球训练的价值,并总结中小学生暑期参加篮球训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宣威市 中小学生 暑期 篮球训练

一、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目的调查

学员参加暑期假日篮球训练有很多动机,有自身的意愿,也有家长的要求,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经过调查了解到,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为个人兴趣、业余放松形式、锻炼身体。

二、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培训班的开展调查

普通型篮球训练班是常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办篮球培训班,有相对稳定的训练环境和固定的训练时间,训练地点在学校,利用学校自身的基础设施,但缺乏较高水平的训练指导。根据调查数据,宣威市暑期中小学生篮球培训班以普通培训班为主,正逐渐向固定型培训班靠近。

三、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内容调查

通过对各个训练点的教练员进行访谈和学员的调查得知,在篮球训练过程中,采取分班教学。分班教学一般都是按照学生对象划分,分为青年班,对象是高中学生,培育目标是各级各类中学生篮球比赛队员、“和谐杯”篮球赛队员;大班,对象是初中学生,培育目标是培养各级各类中学生比赛、“和谐杯”篮球赛队员;中班,对象是小学高段学生,培育目标是“和谐杯”少儿篮球赛队员、省城篮球运动会队员;小班,对象是小学生,培育目标是培养篮球兴趣特长,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四、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时间调查

通过对15名教练员的走访调查,篮球暑期训练模式是按年龄、篮球基础等分班训练教学,每次篮球培训的时长却不是学员能够决定的。

五、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方法调查

在篮球训练过程中,每个教练员在训练方法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对教练员的训练和学生篮球训练有重要意义,训练方法决定着训练效率与质量,合理的训练方法能够让教练员高效率地训练,学生也能够高效率的学习,学习的质量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宣威市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的反馈调查

通过对学员参与篮球培训后满意度的调查,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到学员的需求和培训机构在哪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对更进一步地了解学员、提高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起到良好的效果。。

七、宣威市篮球训练营、篮球俱乐部教练员情况调查

教练员的学历及专业决定了教练员的知识内容及结构,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够使教练在培训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机构的培养目标,能够更好的对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实施的训练计划。

八、宣威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学生暑期参加篮球训练的态度分析

经了解,学员参与篮球培训之前通常要得到家长的支持,通过对298位家长的调查中发现,家长支持学员参与篮球培训的动机首要考虑的是学员的身体、爱好方面,分别占75.17%、68.79%,其次受朋友影响,为升学打算等。这说明部分家长对持学员参与篮球培训的动机认识不清晰,有随大波逐流的现象,这部分家长应该从学员本身的考虑为出发点。

(一)培训机构教练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教练员的素质是指教练员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敬业负责的精神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

(二)培训机构的条件及规模。篮球培训机构在进行培训时的必需因素有教练员、学员、场地等,宣威市篮球培训机构的地点分布存在着不均匀的现象。

(三)培训班的培训特色和训练内容。一个事物存活和延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就是需要有自身独特的一些特色。

九、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宣威区中小学生暑期篮球训练发展前景良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热爱篮球运动的青少年儿童越来越多,从整体来看学员和家长的参训动机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兴趣爱好”上基本一致。2.宣威市青少年儿童篮球训练营、俱乐部训练内容以技、战术训练为主,体能训练、理论、制裁能力内容上有所欠缺,教练员训练方法不新颖,依然以传统训练为主,通过启发、讨论和探究等方法进行训练的训练方法运用较少。3.训练条件多为学校运动场所,训练条件较差,训练场所较为拥挤。

(二)建议

1.开设短期教练员培训班,增强教练员自身业务水平,并进一步引进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提高教练员整体的执教水平;引进人才,加强管理。2.随着训练营运营制度日趋成熟和专业经验的不断累积,训练营和俱乐部应不断拓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建立训练档案,提高篮球训练班的稳定性,充实和完善培训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模式。3.加大对篮球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改善训练环境,发挥篮球运动本身的经济带动功能,使其发展步入一个科学合理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马黎磊.厦门是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7(02).

[2] 何增文.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0.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5

5岁时,林书豪就开始接触篮球了。他被带到一个基督教青年会参加儿童篮球联赛。不过,他并非与篮球一见钟情。“那个赛季,他有一半比赛是站在球场中央吮吸大拇指。”比他年长四岁的哥哥约什・林如此回忆。

后来,母亲不再去看他打球了。林书豪恳请母亲重新回到场边。母亲承诺,只要儿子改变态度,她就会去助阵。“他当即就表态‘我会拼命,努力去得分’。”约什透露,后来母亲真的去了,而弟弟也拿下儿童比赛规则下所能得到的最高分。

虽然只有1.67米的身高,但父亲林杰明疯狂地热爱着篮球。林杰明用各种方法培养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并制订了严格的家庭训练制度:每周训练三次,每次90分钟,风雨无阻。每天一放学,孩子们会迅速完成家庭作业,然后从晚上8点半开始与父亲一起训练,内容包括基础技术训练以及2对2的对抗赛。林杰明确信:成功来自于扎实的基础,从这个年纪开始苦练,这些技术将在他们的肌肉之中根深蒂固。

然而,虽然拥有美国国籍,但歧视和嘲讽一直伴随着林书豪。每当他走进篮球场的时候,就会有人不屑地说:“看他那细长的亚洲人眼睛,能看得见篮板吗?”……林书豪当时的身高只有1.60米,在一群身材高大的美国学生中就像个“小不点”,这更加重了他的自卑。

面对受委屈的儿子,父亲林杰明告诉他:“即便有些人对你品头论足,你也必须保持冷静,绝对不能因此动怒。只要你赢下比赛,人们自然会尊重你。”林书豪果然做到了。高中最后一个赛季,他交出了场均15分、7助攻、6篮板、5抢断的华丽数据,率队取得32胜1负的惊人战绩,并最终在加州二级联赛中成功夺冠。

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赛季,林书豪平均出场时间只有18分钟,场均4.8分,表现一般。

林杰明教育儿子:“不要急于求成,你首先是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是你首要的职责。”“欲速则不达”,此时,林书豪才体会到这句中国成语的深刻意义。他开始合理分配学习与训练时间,该学习时,一定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学习累了再到篮球场上挥汗如雨,这样学习与打球二者相得益彰。

2009年,林书豪在对康涅狄格大学的比赛中独得30分;三天后他又拿下25分,连续第二年击败波士顿学院。7胜2负的开局创下哈佛大学男篮25年最佳战绩。

2012年2月,林书豪征服了美国篮坛。那些曾经对他冷嘲热讽的人也成了他的拥趸者,他终于用成绩赢回尊严。

我来想想

1.林书豪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有几点?(结合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6

“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对身体条件受限的个人,如残疾、健康受损人士或老年人的权益和能力给以特殊重视的体育活动和运动[1,2]。根据特殊教育理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为第一性的缺陷,如盲、聋、哑、智障等,而由生理缺陷导致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缺陷为第二性缺陷。适应体育以其独有的功能在对残疾学生第二性缺陷方面可以进行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或替代[3]。

目前,通过适应体育训练或课程来提高智障人群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4-6]。该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重点关注适应体育对智障人群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一定类型的体育活动(例如:跑步、骑自行车、循环训练等),个体的全身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从而使其心血管功能、肌耐力和柔韧性等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样对智障人群进行恰当的适应体育训练,也可以使其在体能上有显著提高[7-9]。另一方面研究重点关注适应体育对智障人群的心理素质的提高[4,5,10]。然而,关于适应体育对智障学生适应行为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缺少有效的实证研究。

适应行为是区分智力落后和非智力落后的主要参数,即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11]。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关系密切,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损的儿童与青少年通常较不易发挥其潜能[12]。现有的研究表明[13],适当的体育锻炼与适应能力各影响因素是相关联,体育锻炼中的教师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会与父母提供支持的关系相一致,能够培养青少年的适应能力。所以,对于正常儿童,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锻炼对正常儿童的这种提升是否也会在智力落后的儿童中出现?因此,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度智障学生进行适应体育的训练来探讨适应体育对智力落后学生的适应行为的干预作用,以及具体在哪些方面产生作用,从而达到以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目的。

1实验方法

1.1被试

从温州市某特殊教育学校3~4年级的在校智障学生中抽取能合作者123名,由某高校心理评估专业人员在心理评估室进行一对一的韦氏智力测试,在测试过程中,11名被试无法坚持完成所有智力测试项目,112名智障学生完成所有测试,有效率占91%。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为依据,再从112名智障学生中最终选取36名中度智障学生(IQ值35~49)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7人,占总人数的47.3%;女生19人,占52.7%,平均年龄(9.21±1.47)岁。

1.2实验程序

实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评估阶段(1个月),通过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被试进行前期测试。第二阶段为适应体育干预阶段(5个月)。将36名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8名,控制组18名。实验组成员在相同时间、地点并由固定老师指导下进行适应体育干预,项目组成:1)热身活动;2)适应性健美操:共10节,每节一个八拍重复2次,以活动身体关节,熟悉节奏感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在音乐的伴奏下上下肢配合完成动作。3)适应性篮球:通过改变篮球运动的硬件设施、降低动作要求、放宽运动规则,设计合理教学进程,让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篮球运动技巧,参与篮球运动。4)沟通和交流:此环节主要在于和班主任以及学生们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意见建议。整个干预持续时间5个月,2次∕周,40min/次,从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实验干预过程中,实验组除了增加适应体育锻炼课以外,其他的课程设置均与对照组一致,保证每周两组学生体育课的课时量一致。第三阶段为后期评估阶段(1个月),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实施后测,并在适应体育干预后,让老师、学生对适应体育课程进行评价。

1.3测量工具

1.3.1一般人口统计学调查

包括年龄、年级、性别、智力水平、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

1.3.2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14]

此量表是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等人于1993年修订,包括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译码等11/10个分测验,其中前6/5个分测验构成言语量表,后5个分测验构成操作量表。

1.3.3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15]

该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编制,为国内修订版。适用对象为3~12岁智力正常或智力低下的儿童,主要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量表包括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8个分量表,共59个分项目,8个分量表又归结为3个因子: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评定由熟悉儿童情况的家长或亲属完成。

1.4数据分析

以前测和后测为重复测量变量,数据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2×2混合实验设计,对适应行为各项指标进行了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适应行为的同质性检验

表1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适应行为各分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适应行为进行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适应在各个分量表的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的适应行为实验前处于同一水平。

2.2适应体育对中度智障学生适应行为干预效果的分析采

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考察时间的主效应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在适应行为各分量表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感觉运动(F=33.44,P<0.001),生活自理(F=19.74,P<0.001),社会责任(F=22.27,P<0.001),时空定向(F=7.57,P<0.05)和经济活动(F=4.87,P<0.05)五个分量表上的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同时在在感觉运动(F=20.23,P<0.001),生活自理(F=13.93,P<0.01)和社会责任(F=19.09,P<0•001)三个分量表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图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组别受试者在这三个分量表得分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各组别前、后测值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控制组被试的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和社会责任能力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组被试在适应体育锻炼后,其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和社会责任能力有显著提高。

3讨论

经过半年两项适应体育运动项目的实验干预,中度智障学生在适应行为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10]。

从适应性健美操和适应性篮球的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中的健美操结合了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研究目的,通过对传统健美操的再创造,按照全面协调发展身体的要求,组编成的适应性健美操。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美学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人体运动方式,讲究有效的训练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姿势,使人体匀称和谐地发展,塑造健美的自我,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心、健美自然性的整体效应。在健美操的编制中我们涉及到了身体姿态,上肢屈伸动作,上肢举、绕、绕环动作以及下肢动作等。所以通过适应性健美操的锻炼,能有效的提高智障儿童的肢体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行为能力。此外,健美操的练习是开放的,健美操的练习为人们情感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样,篮球运动是一项对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都具有很好锻炼效果的体育项目。由于智障儿童的先天的生理原因,使他们的运动能力低于相应的正常儿童。所以一般的篮球运动练习对他们来说要求太高,不但达不到锻炼效果,反而会使他们自信心降低。因此,本研究设计了适应性篮球。在锻炼过程中,智障学生不但能使他们的上下肢功能以及身体协调性得到锻炼,而且由于适应性篮球考虑到他们的运动能力,所以他们在锻炼中可以不断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些都将有助于他们适应行为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说,适应体育训练通过均衡地加强双侧肢体和全身的训练,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的刺激频率,强化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和调节活动,从而提高智障儿童的适应行为。

从研究结果来看,在评定量表中的感觉运动、生活自理、社会责任三个分量表的得分变化明显。例如感觉运动分量表,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肢体功能、双手控制能力、走和跑以及身体平衡6个方面。实验后,智障学生的感觉运动得到提高。这个由于在适应体育锻炼中对智障学生的肢体功能、双手控制能力、走和跑以及身体平衡都得到的有效的锻炼。又如实验前后智障学生在适应行为中的生活自理效果明显,在生活自理量表中一些项目如饮水、餐具使用技巧、穿衣服、脱衣服、穿脱鞋等都涉及到对他们身体素质的要求,只有他们具有良好的肢体功能和身体平衡能力才可以顺利完成这些活动,而适应体育锻炼正好能使智障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得到提高。此外,在体育锻炼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这都有利于他们在始动性、被动性方面的改变。由于锻炼中学生间的交流增多,这也有利于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所以在就餐习惯、卫生习惯、学习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可能会向表现优秀的同伴学习,从而使他们在这些方面也得到了进步。此外,智障学生的进步还体现在社会责任方面。适应体育锻炼本身就属于一项集体活动,尤其在适应性篮球项目中,它涉及到学生间的互帮互组,通过适应体育锻炼课,他们也将会与更多的同伴认识并进一步熟悉,所以智障儿童在和他人交往、集体活动、了解别人、一般责任感、社会成熟、替别人着想等方面得到提高。因此,适应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适应行为水平。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7

摘要: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使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制进一步科学化、先进化,探索一种适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教结合”的模式,为省队、国家队、国内外高水平的俱乐部队输送现代型人才是我们的研究目标。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体教结合)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和培养制度是发展趋势。

关键词:篮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81-02

Abstract:How to utilize economic resource , culture resources , sports resource of Jiangsu Province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make the reserve talent′s spare time of Jiangsu Province basketball train the further scientific process of system , advanced person, explore that one is suitable for new-type mode that “sports school and school combin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for the province team, national team, the high-level club team sends modern talents it is our goal in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et up “the primary school - the middle school - the university” progressively (sports school and school combine ) the streamlined training system and train the system to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Reserve talents of basketball; sports school and school combine; New mode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8-2009赛季CBA联赛的火爆进行,江苏南钢男子篮球队成绩斐然,其中有喜有忧,从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培养效果、培养数量上应该说,在全国都是名列前矛的,除了引进外籍球员,其他均为自己培养的梯队队员,本课题研究的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使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制进一步科学化、先进化,探索一种适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教结合”的模式,为省队、国家队、国内外高水平的俱乐部队输送现代型人才。

2 “体教结合”的现状

体教结合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在学校获得足够的知识,他们在结束了运动生涯后,往往很难融入到社会中。以欧美一些体育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为例,他们的队员不只是运动员,同时也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拿学位。这种体教结合的模式是世界体育发展的方向。由于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育,都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因此,体教结合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也许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职业俱乐部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体教结合的有益补充。国家教委第一次独立组团参加夏季大学生运动会,使得中国的体教结合迈出了第一步。

国家体育总局认为,做好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需要,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今后要继续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体教结合相关政策;建立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切实推进有关工作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不断改善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投入;促进体教两系统的运动项目设置接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拓宽上学渠道,使两种资源形成合力。

3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的现状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单纯依赖于体育系统进行体教结合困难重重。国家体育总局曾多次下文,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搞好体教结合,但由于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多数地区的体教结合很难落实。例如:许多体校也开设文化课程,但大部分学员因训练后产生的疲劳连最基本的功课也无法应付;一些优秀运动队与高校联手搞“体教结合”,运动员在高校挂名拿文凭,代表高校参赛,但实际上却很少学习甚至从来不学习大学课程;有的运动员甚至认为自己为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付出了青春,应该不经过学习就可得到大学文凭;也有许多运动员确实想学习,但因训练任务繁重以及前期学习的长期中断造成基础差而倍感艰难。

3.1.2 教育系统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力不从心。多年来,教育系统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一直显得“力不从心”,除了资金因素外,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运动员生源。一部分显现运动能力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中小学生早早放弃学习而进了体校,使普通中小学缺少了具有“榜样作用”的人物,体育教师手下无队员可练,缺乏积极性。另一部分初步显现运动能力的中小学生选择了继续接受正规教育的道路,但因学校训练条件不足以及课业繁重,导致其运动才能未被进一步挖掘。在体校学员中,多数在竞技上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人都去了专业队,而进入高校的体校学生通常在竞技上都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职业篮球很少从高校吸收球员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3.1.3 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队伍的规模大幅度缩小。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使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进而谋求美好的人生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重要追求,体育系统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低水平以及运动员出路的不畅使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家长对体校和专业运动队顾虑重重,望而却步。加上很多业余体校由于办学质量不高,经费不足等原因,无法生存而自行解体,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规模大幅度缩小。

3.1.4 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基础薄弱。我国体育课在大中小学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更不用说专项篮球课了。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人们往往只是把体育看成是装点门面或健身娱乐的事情,而忽视其教育功能。在近年来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固有的竞技性被人为地与健身性、娱乐性割裂开来,篮球、田径、体操等项目渐渐被淡出课堂,而一些简单易学好玩的项目却备受学生的青睐,致使许多学生连基本的运球、传接球能力都不具备。而各级体育部门为了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又不得不动用更多的国家资源强化体育系统既有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造成进一步的体教脱节。

3.2 解决的途径

3.2.1 篮球运动的发展目标要科学定位。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夯实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建立基层体育管理组织,广泛开展青少年儿童社区群众性篮球竞赛,鼓励社区企业投资篮球竞赛活动,并进行有效运作,使其得以回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参加篮球训练,扩大后备人才的选择面,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完善竞赛制度,改革赛程,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大学生篮球联赛,把高校变成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后备人才库。

3.2.2 打通运动员进出渠道。运动员进出渠道包括运动员选材和运动员输送。在“体教结合”工作中,由于运行机制和竞技篮球运动自身特点造成运动员进出渠道不畅的现象。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形成有机衔接。“入口”和“出口”不够通畅,使训练出现“断层”现象。由于受行政区划招生限制,致使许多基础条件较好的篮球项目学校无法招收到有培养前途的后备人才;而有发展前途的学生由于高一层次的学校无此项目,无法得到进一步地培养,导致人才资源的流失和财力的浪费。因此,要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之间形成梯次衔接,使运动员的输送渠道畅通。

3.2.3 建立篮球运动员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对篮球运动员梯队的管理。将每年区县以上运动员竞赛成绩输入信息网,对二级以上运动员建立网络个人档案,便于跟踪运动员,了解运动员的发展情况;加强高校篮球队招生制度的规范化与统一性,招收具有学生运动员经历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延长在校学习与运动训练的时间,确保篮球运动员的质量;普通大学可根据教育资源雄厚的综合优势,瞄准社会需求,开办篮球专项与其他专业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如体育营销学、体育环境学、运动生物技术学、运动材料学等,以促进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3.2.4 加强篮球教练员的培训,多为他们创造到国内外访问、学习的机会,提高其业务能力;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实力,推动我国各级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4 新模式的构建

按图所示,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模式,包括普通学生、体校学生及运动员的发展过程。2009年1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将积极与教育部协商,从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入手,将小学、初中阶段的县级“少年体校”纳入普教序列,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司其责,共同管理;地市级中专性质的体校所附带的小学、初中部分以“体校附小”、“体校附中”的方式或与其他优质中小学合办的方式,纳入普教序列,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管理;改善体校高中(中专)的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工作,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文化教育。重视对体校学生适时“分流”,对不能成为尖子运动员的学生着重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体校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争取新政策,开辟新途经,包括通过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渠道进入大学读书、通过单招渠道进入大学读书、进入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等。”

根据以上思路,我省体教结合的模式可以大胆进行试点,以发展基础、发展前景较好的篮球项目为例。将小学、初中义务阶段的体校教育并入其他优质中小学,纳入普教序列;体校高中(中专)的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工作,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文化教育,建议和其他高中(中专)合办;高等教育阶段,可通过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单招渠道招收体校毕业生,另建议教育部放开可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体育专业的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项目,不仅开辟了新途径,也为他们拓宽了出路。具体以南京市为例:以南京成贤街小学、渊声巷小学、小西湖小学为小学阶段的体教结合教学点;以九中、五中、宁海中学、金陵中学等中学为初中阶段的体教结合学校;在高中阶段,则以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主,与体校合办;高等教育阶段,建议出路有:尖子运动员可通过特招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其他毕业生可通过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进入高校学习,同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放开诸如南京师范大学等可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项目的限制,充分利用此类院校的教育资源,为能培养出运动技能较强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海燕. 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几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再认识[J]. 山东体育学院学学报,2005,21(1):27-29.

[2] 孙欣荣. 试析我国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中的新突破[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2):79-82.

[3] 李金龙. 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35-137.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8

一、开始阶段应以两个篮球练习为主

运用两个篮球,让孩子们的左右手都能动起来,实践证明,只要坚持长期练习,就能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双手控球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双球训练的形式很多,练习时应考虑到面向全体同学,因此在难度上不宜要求过高,要让孩子们通过练习都能学会动作,获得成就感。通过教学实践,把双球的练结为以下几个动作。

1.双手低运球:左右手各一个球,掌心向上将球托住,开始运球时,屈膝屈髋降低重心,双手同时向内翻转,通过手腕手指的向下按压开始运球,每次运球注意迎球与按压紧密结合,掌握好运球节奏,双运球以低运球为主。

2.上下交替运球:这是双运球的一个变换形式,运球时,一球向上弹起,一球向下按压,两个篮球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双手迎球与按压球交替进行,这个练习能有效训练学生注意力的合理分配。

3.上抛球练习:两脚左右自然站立,左(右)手球上抛经空中落入右(左)手,而右(左)手球在左(右)手球上抛时迅速递到左(右)手,依次进行,循环往复,路线如同等腰三角形,上抛球高度一般在头上半米左右,递球要及时迅速,眼睛看着空中的上抛球。

4.击地球练习:这个动作是上抛球的反方向动作,击地点刚好是两脚之间,路线如同“V”字或者倒立的等腰三角形,练习时眼睛看着击地球。

二、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兴趣、提高技能

1.发挥小老师的大作用

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先从各班选取一些对花式篮球有浓厚兴趣的骨干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女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让他们掌握基本技术,然后在全班进行普及,练习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让骨干同学做小组长,教授新同学,童心相通,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效果较好。

2.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练习花式篮球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进行上抛球练习,练习的基本步骤为:(1)单球在两手间的递手传球;(2)眼睛不看球的递手传球;(3)左右手的抛接球练习;(4)单球的抛接球与递手传接球的衔接;(5)运用双球一次一停的练习;(6)连续多次完成上抛球;(7)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花式篮球的动作很多,除双球外,还有单球、三球的动作,但进行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应该遵循上述原则。

3.制定目标与检查考核相结合

每一个动作在教授过程中都应规定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与质量,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如上抛球,我们规定练习两周后完成20次为合格,40次以上为良好,60次以上为优秀,考核时采取教师与学生组长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多次考核,考练结合,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4.评定“星级小标兵”与设立“校园吉尼斯”纪录

在练习中表现认真刻苦,在考核中成绩优秀或者进步显著的同学,可以评定为训练“星级小标兵”,小标兵先从“五星级”开始评定,随着学习内容及考核难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为“六星级”“七星级”直至“十星级”,让学生在不断追求中获得进步。设立“校园吉尼斯”奖,给优秀的学生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在每周的升旗校会时间进行挑战与展示,我校的手指转球就是由开始的几秒钟发展到现在的14分钟,由单手转一球升级为双手转两球。

三、练习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每次训练前,教师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高效率。

1.准备好打气筒(最好是电动打气筒),把训练用篮球提前打好气,让每个球的气压差不多,这样能保证孩子们的训练质量。

2.布置好场地器材,选择较为平整的场地进行训练,在场内提前打好点,点与点的距离至少为2米,3米最佳,这样能尽量保证某一位同学失误了不影响相邻同学。篮球提前装好箱子,按照分组放在场地前面备用,我校是把篮球放在自制的篮球架上,每个架子能放置100个篮球,非常方便实用。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9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厦门市湖里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把他们分为两个班: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各40人,男女各20名。另外,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成绩、篮球成绩进行局部调整,使两个班在各方面基本保持一致。

(二)研究方法

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法,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两个班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场地以及教师配置上都一致。实验结束后,由5名没有参与实验的体育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

二、研究过程

(一)学生分层

少体校的学生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篮球基础不同,因此,很难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性别分层,男女生的生理差异在篮球教学中有很大不同,应尽可能把他们分在不同小组。其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组成不同的训练小组。A组是初级层,一般由篮球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一般或者较弱,学习主动性较低的学生组成;B组的学生是中级层,主要由篮球基础一般,对篮球有兴趣,有潜力,学习态度端正,有一定自制力的学生组成;C组学生是高级层,篮球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学生分层完成后,让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起点上学习,因为水平相当,学生之间没有自卑或者高人一等的心理,在学习中可以互相帮助,平等讨论,共同提高。

(二)教学目标分层

每个层次的学生在体质、学习能力、篮球基础上都不同,因此,要制定适应各个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初级层次的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让中级层次的学生掌握基本篮球技术,进一步完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激发潜能;让高级层次的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基本的篮球技术后,学习复杂的技术动作,提高其综合运用篮球技术的能力。

(三)按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分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比如,在学习投篮技术时,初级组的学生学习基本的投篮技术,中级组的学生学习投篮技术和传球技术;高级组的学生除学习投篮技术和基本的传球技术外,还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竞赛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传球、投篮技术,还需要有一定战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是相互对应的。每个层级的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分层。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两项篮球技术水平成绩分析

表1显示,实验前后实验班在绕杆运球和运球投篮两个项目上的P值都小于0.001,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班这两个项目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在采用分层教学法后,实验班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表2显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绕杆运球项目上,平均数与标准差实验班是19.19+-4.65,对照班是21.62+-5.23,F值是1.322,P值是0.032。可见,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绕杆运球上显著差异,分析后发现,实验班学生的绕杆运球成绩高于对照班学生。在运球投篮上,实验班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是42.87+-9.23,对照班是47.43+-8.52,F值是0.585,P值是0.025。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运球投篮技术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后看出,实验班学生的成绩要高于对照班学生,说明分层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二)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篮球成绩的对比分析

表3显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篮球成绩有很大差距。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是89.7分,对照班的是81.2分,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8.5分,说明实验班的学生体育综合成绩要比对照班好;90分以上的人数,实验班是12人,对照班6人,实验班比对照班多5人,表明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班比对照班优秀率更高,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实验班60~69分的人是2人,对照班5人,60分以下的实验班0人,对照班3人,表明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班不及格的人数和低分段的人数减少了,分层教学法能够提高差生转换率。

(三)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

表4和表5显示,实验班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篮球学习兴趣都有很大提高。实验前,实验班喜欢常规教学模式的学生是64%,运用分层教学法后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比例上升到90%,提高了26%;对照班实验结束后表示喜欢常规教学法的比例为67%;实验前,实验班表示不喜欢当时常规教学法的比例是21%,实验后不喜欢分层教学法的比例降低到4%,对照班不喜欢常规教学法的比例为17%,这些数据表明分层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前,实验班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是49%,实验后这一比例上升到78%,提高了29%,而对照班实验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比例是50%。实验前,实验班学生主动学习的比例为45%,实验后提升到78%,提高了33%,而对照班实验后主动学习的是50%,远远低于实验班,这说明分层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前,实验班愿意在课余时间参加篮球训练的学生占38%,实验后上升为68%,提高了30%,对照班在实验后愿意参加篮球训练的比例是40%,比实验班少28%。实验前,实验班不愿意在课余时间参加篮球训练的百分率是35%,实验后不愿意参加篮球训练的是12%,比例下降了23%,而对照班在实验后不愿意在课余时间参加篮球训练的比例是36%,比实验班高24%。这说明,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

儿童篮球训练方法篇10

姚明----他们的儿子,出生时,足足重10斤,方凤娣很吃了些苦头。那是1980年9月12日。

没能当上升旗手真遗憾

童年时的姚明,绝对是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但在小朋友偶然发生的小小争斗中,姚明总会吃点小亏。小伙伴在回忆小时候的姚明时总说:“没想到小时候‘木答答’的一个男孩,如今成了世界闻名的大球星。”

小时候的姚明,没有太多的表现欲,“我从小就害怕上台表演。”没想到日后,姚明却成为了万人瞩目的、闪光灯下最熠熠生辉的一颗明星。姚明在高安路小学的班主任龚老师回忆说,姚明小时候个子就很高,但他从来都不欺负别的同学,相反倒是老被比他矮小的同学欺负。龚老师对姚明说,“要是别人欺负你了,就到办公室向我告状!”

父亲姚志源也回忆说,小时候的姚明很少给他们添麻烦,“男孩子一般很顽皮,但姚明却从小就懂事。记忆中,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老师上门来告状。”很多人跟他的妈妈方凤娣说,“你儿子太老实,长大了肯定要吃亏的。”但姚明的父母却坚信:“姚明‘以诚待人’,今后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对待。”

正因为姚明小时候性格内向、不好表现,他一直都没能成为学校里的“升旗手”。那时候能当一名升旗手,对那些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姚明说:“我入围了三次,最终却一次也没当选。那成了我人生的一个遗憾。”

独自憨笑的童年

姚明是个怀旧的人。直到现在,他的眼前还时常会浮现出上海康平路95号的老房子。那里记载着他的童年,还有他与伙伴们快乐嬉戏的笑声……

姚明与张、王佳音、孙怡、孙家传一起长大,张最大,也最调皮,像个男孩子,有一次她与王佳音闹得太厉害,家长们无奈只得用铁门将两个女孩子“隔离”起来,她们便隔着铁门玩牌;论年龄,姚明在5个孩子中排第二,但姚明却温顺得像个女孩子。大家一起玩牌,姚明脸上贴的纸条最多,因为其他几个人联合起来整他。姚明知道了,也不急,一脸憨笑。

他挨了张的打,不还手,也不争辩,而是去找张的爸爸:“张爸爸,张又打我了。”

“她打你一下,你还她两下。”

“不行啊,我妈妈说,不能打人的。”

当年在一条走廊上追逐打闹的小伙伴,后来一个接一个随着父母离开了康平路,一个个长大了,但童年情谊却未见消减,谁也没有忘记一年一次聚会的约定,聚会时,大家还是喜欢敲敲姚明的大脑袋,但只有等他坐下来时,才能敲得到了。

生活中很多东西,人们只有长大了,才慢慢懂得它们被赋予的意义。孩童时代,恐怕只会想到好不好玩。就比如第一次爬长城,姚明回忆道:“五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去北京,当时我父母正好在北京参加全国工人运动会。我也不管爸妈打出什么成绩,我就是玩。听大人说过很多遍长城,可那时小啊,也不懂,总感觉那个长城在山上建起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以为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积木一样。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有点爬不动了,就想让爸妈抱我上去,还哭了。”

小的时候,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容分说。这样的姚明,因为不太喜欢表演,一到“六一”就躲后台去。哪像现在拍广告,“哪怕多少有些勉强,也只能等拍着拍着习惯了。”他说。

看着现在伶牙俐齿,面对各种媒体应对自如的姚明,哪里想像得出,小时候的他居然那么不喜欢跟陌生人说话。“小的时候爸爸带我出去,路过一个冷饮店,我说我想吃。我爸说你自己去买,我很害羞,我说您帮我去买。我爸爸说你要吃自己买,不吃就走了。我自己就哆嗦着过去了,当时那个阿姨以为我磨蹭半天是在要钱,还说你爸爸那么小气,五毛钱都不给。她不知道其实是我不敢。”

从小至今,时间带走了很多东西,但带不走的是真挚的友情。三男三女,每年一次聚会,是姚明和儿时伙伴们的约定。“和他们在一起,我挺放松的。毕竟,我曾经比他们矮过。”姚明说。

第一次接触并不亲密

姚明与篮球的第一次接触很偶然。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校运动会,其中有个项目是罚球。同学们都知道姚明的父母是打篮球,因此“罚球”的任务责列旁贷地落在了小姚明头上。从来没有摸过篮球的姚明被同学们推举出来后,非但没有紧张,上场的那一刻竟然还表现得信心十足。然而信心无法补救他对篮球的陌生,他连一球也未罚进,被另一个小同学用了一种近似侮辱的罚球方式――“倒马桶”淘汰出局。

也许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姚明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徐汇区少年业余体校的篮球班。

邻家有男初长成

刚刚触摸到篮球的姚明没有从中体会到太多的乐趣,自己单薄的身体加上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使他第一次体味到了什么是篮球。

“当时的训练很苦,每天早晨眼都睁不开的时候就要出早操了,热身就得跑四五公里,接下来就是防守的基本步法训练,每一组练下来你都想蹲在地上不起来。早训结束后,大多时候只能穿着被汗水浸过的球衣去上课,那滋味真难受!”说到这些往事,姚明缩了缩脖子,仿佛在脖领子处又感觉到了那股因汗水冷却而带来的凉意。

1994年,身高突飞猛进的姚明从体校进入上海青年队, 1997年,CBA开始的第二个赛季,已经长到2.12米的姚明加入了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此时他刚满18岁。1998年春天,姚明盘点自己第一个职业联赛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盖帽技术统计仅排在自己的偶像王治郅的后面、名列CBA全联盟的第二名。他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4月份姚明顺利入选了王非执教的国家队。

此时的姚明在CBA立足的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已故的中国篮球届元老白金申老先生初次见到他后就大胆预言:这是一个篮球天才!假以时日,必定成为中国篮球的代表和骄傲!

这一年还有一件让姚明兴奋的事情,5月份他应邀远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参加了耐克篮球训练营。在此期间,他有幸与“飞人”乔丹同场打了一次教学比赛。比赛中他连续两个三分球中的,给乔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如果在NBA打球,或许会成为最优秀的中锋。”拍着姚明的肩膀,乔丹微笑着对他说。

也许正是从那一刻起,姚明去NBA打球的决心开始萌生。

真正喜欢上了篮球

在1998―1999年赛季的季后赛中他发挥出色,依旧让对手感到震惊。弹跳、判断、力量比上个赛季更胜一筹的他在内线所向披靡,最终带领上海大鲨鱼取得了联赛第五名的好成绩。在这一年,姚明获得了联赛最有进步球员奖,还入选了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并获得了亚锦赛冠军。

数年之后,姚明在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不无感慨地说:“在那段时间我才开始真正喜欢上了篮球。以前的篮球仅仅让我学会了努力和拚搏,而现在篮球更让我学会了思考和永不放弃!”

1999―2000年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使姚明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个赛季里能够给他制造麻烦只有两个人和一支球队,那就是巴特尔、王治郅和CBA霸主八一火箭队。在赛季结束的时候,姚明一人独揽了联赛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也为了令人瞩目的偶像级明星。

经过三年卧薪尝胆,姚明终于在2001―2002年赛季后长舒一口气。长年屈居老二的压抑在老对手八一队的主场尽情爆发了,中国篮坛新老霸主在那个雨夜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替,姚明也实现了赴NBA前最后一个愿望。

夺冠后的姚明,心情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张扬,因为他知道登上这具高度仅仅是一个向另一顶峰冲击的起点。

在NBA的第一“学期”

尽管大多数的球迷对于“状元秀”抱者极高的期望,而高强度的NBA比赛也让姚明倍感压力。但是,他在NBA赛季的第一份“战绩单”相信可以让许多球迷感到满意。

2003年10月31号,NBA常规赛第一轮休斯顿火箭队对印地安纳步行者的比赛中,姚明上演了“处子秀”,于第二节和第四节替补上场,首次出手,但未投中,抢得2个篮板。

11月2日,姚明在对掘金队的比赛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拿下两分,6个篮板。

11月18日,“不巨人”便以20分刷新了中国球员征战NBA的个人得分记录,此役火箭队也以93:89战胜湖人队。

11月29日,火箭队虽客场90-103败给达拉斯小牛队,但姚明出场33分钟攻下30分,16个篮板,取得NBA个人得分最高分,并首得“两双”。

2003年4月17日,NBA常规赛火箭队最后一场比赛,89:84击败掘金队,取得了三连胜,姚明13分16个篮板,再得“两双”。

对于首次征战NBA的球员来说,第一赛季俗称“第一个学期”。姚明虽没有率领火箭队进军季后赛,但应该说“状元秀”一年级顺利毕业。

严谨而好玩的大男孩

生活中的姚明是一个严谨自律又活泼好玩的大男孩儿。他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某些职业运动员生活不规律的恶习,只是有点“沉迷”于电脑游戏。

一次有位记者带着一位“久仰”姚明的美国朋友去采访他,敲开姚明的房间才发现他正在摆弄自己的手提电脑,一进门还没有聊上句,那位美国朋友就感觉出来姚明的态度有点敷衍,于是他就迫不及待想请姚明合影和签字。这一贸然举动显然让姚明有点不习惯,他推说“等一会儿”便走出了房间。

过一会儿,走进房间的姚明手里多了一张游戏软件的说明书,让同来的那位美国朋友帮他翻译一个陌生的单词,美国朋友欣然应许,而且还不厌其烦地帮助姚明纠正口语发音。找到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后,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大伙就“电玩游戏”的事情足足讨论了30分钟,反而将采访的正经事情搁到了一边。等到记者想要提几个问题的时候,姚明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手表:“对不起!休息的时间到了,下午还有训练任务,明天可以吗?”

姓名:姚明

属相:猴

位置:中锋

高度:2.26M

生日:9/12/80 体重:134.3kg 球衣号:11号

籍贯:上海

手掌:21CM

臂长:221CM

血型:A型

星座:处女座

家庭: 篮球世家 百米速度:15秒左右

鞋号:53号

喜欢的食物:肉肠、西红柿

喜欢的作家:叶永烈,老舍

讨厌的事情:吹捧

害怕的事情:孤独

崇拜的人物: 刘备

业余爱好:打电脑游戏,上网冲浪 音乐 看书

座右铭:相信自己 年轻不应平凡

外号:沪上天棚,小巨人,遮天小巨人,巨无霸,状元郎,潜龙

个人精彩时刻: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1999年5月,获99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最有进步球员奖。

・2000年2月,入选1999年亚洲全明星队。

・2000年3月入选1999-2000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阵容。

・2000年3月,获1999-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

・2003年2月,入选 NBA 全明星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