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03:28:53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1

所谓工业化,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一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一个时刻概念,而是一个时期概念;一个国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比如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经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说先进本身也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与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与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发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不可逾跃。道理很简单,只有工业化,才可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知识经济才能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比如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基因工程等产业的关键设备如芯片等都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工业化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和前提,是经济现代化的体现。道理同样并不深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工业化去装备和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装备和支撑强大的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才能推进技术的更大进步去实现工业化的升级,经济的现代化才能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和这一基础上,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才能最终建立起来,离开了经济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早在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中就将工业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并将此写进了新的之中。环顾宇内,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农业国家可称得上是现代化国家、强大国家、富裕国家。正如台湾经济界强人赵耀东在其《平凡的勇者》一书所指出的,“世界各国,除了资源特别丰富的沙特等国外,没有任何高收入国家不是靠工业化的,——没有工业就没有前途”。此类国家清一色地都是工业国家,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

工业化水平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其中的核心指标有以下几个: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认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1200美元—2400美元,(按1998年美元价值计算),中期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国际上的划分标准认为这一指标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国;

3、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界钱纳理等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中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人均GDP1000美元(1964)以上,一二三产业生产结构为12.7%、37.8%和49.5%;就业结构为15.9%、36.8%和47.3%;

4、城市化水平,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根据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测算出,人均GDP800美元—1000美元(1964),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为60.1—65.8%;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参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表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底才接近1000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2001年我国的这一指标才为51.5%;从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看,而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为15.2%、51.1%和33.6%,就业结构为50%、22.3%和27.7%;从城市化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8%;总的评价,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水平,正因为此同志才在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新的世纪、新的阶段,继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这一问题至为关键,它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的出路和结果。

工业化道路是一国推进本国工业化的途径和办法的总称。一个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要受到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制约。这些一般规律人们普遍认同的有这么几个:一是从价值观念上讲,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业化的灵魂,这是工业化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技术的革新、还是市场的开拓,还是企业规模的扩大,无不是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实现的;二是从社会生产方式上讲,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手工生产方式广为普及,不仅工业,而且农业、服务业等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化、电动化、信息化的机器设备从事生产;三是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上讲,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入,不少企业专注于产品某一部分的生产或流通的某一环节,每一个工人也都成了分工链条的一个结点;规模经济阶段不可逾跃,随着分工日益深化,同类生产的集中不可避免,通过集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工业化过程还往往伴随着结构变动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国的经济结构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往往都要发生重大变动,如产业结构一般要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等演进,从要素层次看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工业化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变迁的过程,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迁是工业化的先导和助推器,反过来工业化又推动着制度和体制的变迁;四是从面临的约束看,推进工业化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重要约束,这些约束都是硬约束,任何国家都饶不开、躲不过,总要想办法应对,应对不好,工业化的进程就会因此受制。受这些一般规律的制约,各国的工业化的道路,有共同性的一面,如都必须推进生产方式的转换、分工的深化、结构的升级,最终都要想办法处理饶过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等。但由于一国家在推进工业化时面临的条件不同,从国际上说包括政治上的态势、经济上的联系和竞争,从国内上说包括、本国的经济水平、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等等,因此各国及一国在不同阶段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很大的个性和差异性,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讲,一国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应该由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本国的具体国情共同决定,不存在一条普适性的工业化道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大命题。

何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怎样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我的理解这一概念涵盖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大特点与三大任务

五大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是指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工业经济活动,从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二是经济效益好,是指各个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较低,以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这一比值;三是资源消耗低,是指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四是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而又山川秀美;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加就业,一举二得。

从这5个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担负的三大任务是:一是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在实现了20年高速增长之后,还能以7%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从而有力地吸纳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生的大量的相对剩余劳动力,确保社会的稳定。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呢?新在那里呢?根据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比照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及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表现在:

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相比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走得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符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亦步亦趋显然不合适宜。那样我们就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帽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以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结合,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有效地改进了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这一新的技术背景,为我们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上,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同时落后国家抓住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机遇,迅速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事例并不鲜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就是抓住从机械化工业化到电气化工业化转变的机遇,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是没有资格挑起世界大战的,再如印度,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如我们,工业化的任务也没有完成,1998年农业人口还占整个国家人口的60%,而我国再这一指标上超过其近10个百分点,但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了历史机遇,近10年来信息业在计算机软件业的带动下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大国,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850亿美元,出口创汇500亿美元,将创造220万个就业机会,并将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前景十分诱人,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一新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新的技术起点上实现高层次的工业化,这是我们可资利用的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只能抓住而不可丧失的机遇;

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形势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数字革命”和基因革命为代表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能独善其身;三是全球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国家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从前苏联—东欧的旧体制解体,到所有发达国家的放松管制,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既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大大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又使得国际需求速度相对放缓慢。这些变化都是英、美、德、日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他们依赖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资源、原材料,倾销其产品,动辄就以坚船利炮打开落后国家市场大门的历史条件,我们也不可能具备。因此在我国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我们的工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了,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养吸引优秀人才,工业化就会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最终我们也进入所谓的后工业化。否则,我们的产品就买不出去,我们的市场就会被别人占领,我们的钱就会被别人赚走,我们的人才就会被别人拐走,我们的工业化就无法实现。

三是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实行增长第一的战略,走的是一条件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尽管这些国家充分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繁荣,但也较早品尝到了增长第一战略下工业化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大量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发达国家不得不强化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在新的世纪实现工业化,这条老路不能再走,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生活垃圾到处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水的污染,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爆炸的恶果。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与此同时,水污染日益剧增,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3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过度开采是水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如果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预计在50年之后,世界人口的1/4将遭受悲惨的水荒,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2000多种动物物种灭绝、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不能给本以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火上浇油,那样会犯众怒。二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加之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尽管我国某些自然资源的储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综合比较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矿产、森林等基本生存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华北和西北是严重缺水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资源总量却不到全国的20%,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再比如石油,石油是现代大工业的血液,对国民经济发展至为关键,就连美国这样的头号经济强国对此都不感掉以轻心,为什么要打海湾战争,为什么如此关注中东,是为了什么人权吗?是为了什么自由吗?不是,老尼克松一语道破天机,不是为自由,而是为石油。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今后一短时间内,我国的石油年产量只能维持在1.6亿吨左右,根据有关预测,2010年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达50%,2020年前后年进口量将达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风险很大,一遇突发事件,石油战略安全就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不少城市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处于总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酸雨发生面积占全国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严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80年发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等等,总之是天不蓝了,水不清了,土地荒漠化了,草原沙漠化了,酸雨来了,洪水来了,沙尘暴来了,大自然变得可怕了。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每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约3000亿元人民币。由上述因素决定,我们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四是充分考虑就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以此为代价推进工业化进程。尽管从理论上讲工业化与扩大就业存在一定的客观矛盾,发达国家走过的这一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道路的我们也不能走,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将工业化、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理由至少有这么几条,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重要体现;其次我国的就业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发达国家在高速工业化的时期,人口大都只有几千万,美国直到1914年人口才有1亿。英、法、意等直到1999年人口也还不足6000万,还不赶上江苏省的人口,对这些国家来说,10%左右的失业已经很严重了,也就几百万人,但中国就不同了。虽然未来30—40年间,我国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加人口仍将高达3亿左右,其中适龄劳动人口相当客观。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未来5—10年内,全国每年新增加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人,目前城镇结存的失业和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最保守估计也要在1000万以上。此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中的隐性失业会日益突出,光农业就有1.5—2亿需要转移出去,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很多劳动力素质不高,既不能与先进技术结合,也不能“对外出口”;最后,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又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巨大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但总体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杂志刊载的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平均工资率作过测算,按汇率换算后,中国大陆制造业平均周工资30美元,泰国58.3美元,韩国243美元,台湾328.9美元,香港436.6美元。这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在工业制成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锫博士曾这样评论:“全世界都会发现,中国制造的制成品,具有不可思议的低价格,在中低档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中,中国产品所向无敌,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而且,统一的国家保证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中国工业制成品确实具有不可思议的低成本”。根据日本产业经济省的调查,在日本的进口工业制成品中,中国1986年仅占4%,2000年上升到19%,增加了3倍多。中国产的摩托车、家用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产品,行销世界。总的看来,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范围,既注重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又注重劳动对技术的替代,从而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对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内需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相比表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过去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配置。新型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推进,工业化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国有企业,又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社会资源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二是新的内外环境条件下的工业化,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是在大国称霸、闭关锁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条件下展开的,虽然奠定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基础,但精力分散,左的干扰很严重,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的基础上推进的,起点低,底子薄,党和政府不得不化大力气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在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及我们党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三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的工业化,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背离的;改革后,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逐步结合起来,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城市化程度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现在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综上所叙,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提出的一条新世纪、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党的十六大出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20年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怎样的奋斗目标呢?弄清这一点是我们分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主要参照。

结合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及我们现有的工业化水平,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20年我国要起码在下列指标上有明显提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这一指标要达到3000美元(2000年汇率计算);二是在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工业制造业的增加值提高到64%左右;三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大幅度降低,到2020年降低到30%左右;四是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达到55%左右。此外环境保护工作也要有重大进展,生态恶化的态势基本得到遏止,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参照这一目标,反观我国经济现实,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我们具备了20多年改革和发展所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200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5533亿元人民币,比1989年增长近2倍,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34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6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等等,另一方面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剧烈、深刻变革的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在不断产生,社会经济中潜伏的弱点、矛盾和比较劣势逐步暴露出来。这些不利因素的交织和叠加,构成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障碍,这些问题突出的有这么几个:

1、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最直接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提高工业制造业提高其附加值的比重,要有现在的51%提高到2020年的64%左右。实现这一任务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从而制约了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中国没有一家),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主要工业产品80%以上生产能力过剩或严重过剩,冶金行业生产能力只达到1/3,而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却不得不依靠进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设备65%以上靠进口),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是个虚胖子,尤其是配套能力差,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依赖国外技术装备,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家电大国,但绝大多数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依然依靠进口,以至于有人称我们家电大国没心没肺部;更令人关注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占制造业附加值的比重为104%,比美国和日本1997年水平还低4-5个百分点,并且高技术的扩散不够,未能有效地改造传统产业),显而易见,这些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被从空间上划分为界限明显的二大部分,一个是相对发达的城市经济,另一个是相对落后甚至是绝对落后的农村经济。我国这一矛盾比较突出,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是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人多地少,人多水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盲有8500万人、清壮年文盲2300万人,农民的不公平感增强,一位国际经济组织的中国问题专家在我国的战略与管理杂志转文认为“现在谈论“三农”问题,已远远不是解决温饱问题那么简单。“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七、八亿人口,大约有一半的人还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构成了一个不受约束、极不稳定的贫困大军,在今天信息、交通、通信日益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眼中的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政治不平等、利益不均衡、发展机遇不公平、生存环境反差很大的失衡的社会。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六大之后新一届执政集团,首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就是,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尽管此公的言论有危言耸听之嫌疑,但已说明这一问题相当棘手。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使大多数的农民不再是农民)

其二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协调。与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9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1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近1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根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每转移一个劳动力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去第三产业,而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一些地方在就业就学、户口、社会保障方面还在强化对农民进程的限制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农业人口不能很快转移和城市化水平较快提高。

3、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

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一是本身就有那么的下岗、失业职工以及新增的待就业人口,二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还要求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在客观上又将在一定程度遏止就业的扩大,将这两者有机协调起来,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难题,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稳定就无法保障,市场需求也难以拉动。

4、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比较严峻

跟上一个问题一样,这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又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资源利用粗放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总需要一个过程,这会加剧资源短缺的程度,从而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开拓。前面我们说过,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与之相比更严重的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其次,生态恶化的态势不可能一下子遏止住,也需要一个过程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环境污染少,污染少也是污染,遏止生态恶化的态势并最终实现生态的基本改善,任务的艰巨可向而知。

5、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

我们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基本实现工业化,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争夺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及与我们的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的严峻现实。我国经济实现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易。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如何呢?总得看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

从结构分析角度看,一国和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体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体制完善,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反是。从资本看,我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2001年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在2万美元以上;从技术看,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1%,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强,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芯片几乎全依赖进口,因此有的国外专家讽刺我们,我们不给你们出口芯片,你们连一台计算机也造不出来,不少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高技术品种钢每年需进口700—800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不锈钢80%要靠进口。中国自己生产700万吨塑料(折合乙烯),而家用电器需要的塑料要进口800万吨。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出口商品受到严格环保标准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也将受到环保限制),绿色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人才看,前面谈过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比重本来就不高,加之受国外有关单位薪金、发展机遇等方面的诱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出国热热度不减,1997年半数以上的我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计划留在美国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突破27万,只有9万余人学成回国。1996年派出国的留学人数为20905人,而毕业回国的仅6570人;从体制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差,最终体现在中国制造产品上(MADEINCHINA),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种少、价格高等等。(我国制造业规模只有美国的1/5,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5,1999年全球汽车产量为5072万辆,美国1303万辆,日本990万辆,中国只有183万辆,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2000年经营收入只有560亿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通用公司的2.1%,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相比表现是一高一低一少,高价格,一般是国外同档次汽车的两倍,质量低,在首次故障里程、蚝油量、车重、智能化等指标都劣于国外同档次车,花色品种少,大部分是引进车型,自主开发的品种少)。我们就是在先进国家在很多方面占先、压着你、挤着你、打着你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正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还不止,现在的情形不仅是不进则退,而是进慢了,也等于退,

三、中央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主要内容是: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重点谈谈服务业,服务业包括四个方面:产业服务业、企业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个人服务业。这四种服务业在我国有巨大的潜在需要。例如产业服务业需求就很大,那些从石化产业中剥离出来而上市的生产型石化企业,需要有专门为其服务的企业,而那些在重组中分离出来的石化续存公司,恰恰是具有专门为生产型石化企业服务的功能,因而石化产业的产业服务要求,为石化服务业创造了极大的就业机会。又例如,企业有着咨询、培训等方面的巨大服务需求,会创造很大的就业机会。再例如,家庭需要有健康服务、日常家庭生活服务、家庭教育服务等需求,个人需要有工作及生活服务需求等,这些都创造了很大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充分发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从我国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我国有庞大的传统工业,相当一部分具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们应当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使传统产业尽快提高水平,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又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发展虚拟经济要为促进实体经济服务,并防止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实施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是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一套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及人才汇集机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实施人才战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吸引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以及长期粗放经营,我们必须在收入水平较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高收入阶段才面临的资源和生态问题。过去粗放经营,伴随高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顾生态和环境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今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备。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国家和全社会都要加大投入,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健全环境、气象和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3、协调城乡关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必须由两大动力推动,一是内部动力—改革,改革要有新突破。最为重要的是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产权“大锅饭”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贫穷和愚昧同样走不成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推进产权的人格化和经济的自由化,必须进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使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具有采用信息技术的迫切欲望,必须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体制,确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动力建立在保护合法财产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必须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者报酬和消费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绝对贫困,把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够支付能力的基础上。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2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 征地 工业化

一、关于城市化

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

视角做出了回答。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

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和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的研究并不去争论中国目前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而只是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城市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各自的适应性特点。

1、选择依据

我国三种城市化的路径分别是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和乡村工业化型。从城市化的概念出发,三者都应该符合城市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城市化的不同过程表现形式,是实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不同道路选择,因此也使城市化有了不同结果的表现。

(1)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普遍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方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周边土地的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征地成为解决城市扩张的主要手段,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的增加都是城市化的表现。当然,由于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在城市征地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千差万别,在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比如著名的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征地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掠夺式、剥削式的征地方式。因此在性质上与我国采取的征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2)农民工外流型。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农民工进城务工似乎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化的一条路径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工进城,有一部分就留在了城市,并成为市民,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将逐渐享受市民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将成长为城市的新市民。二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影响和扩散。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地受到城市的制度、规则、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也被看作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三是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西方国家是以大批农民破产为代价的,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转变为市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

(3)乡村工业化型。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选择问题上就存在着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之一。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我国制度框架内,特别是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两者并无本质性区别,但城镇居民与农民身份和职业等方面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城镇的发展道路也是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之一。而乡村工业化正是通过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走小城镇的发展之路,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本地的工业、企业的支撑,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密不可分,乡村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

2、路径比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发展也出现了不同路径选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的地方形成了内生性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强调外力的拉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路径均有各自适性特点。

(1)农民工外流型。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填补了城市急剧发展所需的建设力量的空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联,但又没有完全纳入到城市化的概念之中,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到城市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中间过程,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居住。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等相关制度的框架内,他们依然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进城还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新市民的道路还在探索之中,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也存在被继续强化的风险。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在城乡关系中,农村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城市在城市新市民的道路上率先开始探索,开展新市民活动,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制定,农民工与他们所在城市的居民在制度的框架内享受更加公平的权利和待遇。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需要产业和人口的双重集聚,许多经验也表明如果只有产业的集聚而没有人口的集聚势必会造成或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2)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是一种传统型的城市化路径。通过城市发展的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城市处于主动位置,而周边被征地区域处于相对被动位置,因此,这也被视作是外边城市化之路。失地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转型。不可避免遭遇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全方位抵触和冲突,必须接受城市生活秩序和工业文明的规则。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

(3)乡村工业化型。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道路的实践。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则是通过发展自身的工业企业,增强经济势力,带动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型,从就业结构、生产方式到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乡镇工业化型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路径。相对农民工外流之路,乡村工业化之路对城市的依赖较小,而且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和转型,离土不离乡,在亲缘、地缘、业缘等方面的关系成本相对要小得多,农民自身也不存在被城市边缘化的问题,相对征地吸入型,乡村工业化之路则要经历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也相对缓慢,因而整个城市化的转型较为平稳。在城市化水平方面,乡村工业化之路也相对而言较低,征地吸入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城市较集中、较高水平的辐射,而乡村工业化型则要经历更多的探索过程。

三、小结

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多种类型的选择,关键是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目前的三种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对于不同的农村地区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是并行不悖的,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发展实情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创造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值得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应该是发达与落后的竞争并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较为合适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在发展城市、富裕农村的同时,要不断地缩小城乡的差距,而不是强化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化农村对城市的依附关系。不同的城市化发展路径中农民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的城市化,包括身份、职业、观念全面地融入城市生活秩序,接纳现代化的文明理念。

【参考文献】

[1]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3

关键词:交通,物流,规划,必要性

 

一、背景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准东是新疆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的主战场。准东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是实现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实施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可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论文写作,必要性。

二、编制规划的必要性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自治区定位为资源优先转换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已具备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条件。然而随着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时期和产业带空间的变化,产业带交通需求和设施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道路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论文写作,必要性。

但是准东地区目前的交通运输条件还不能满足大型煤化工产业带建设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需求。

三、编制内容及方法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交通物流规划以已有的上位规划为基础,结合产业带交通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产业带交通物流特征,重点通过对公路网的发展规划、综合交通骨架网络规划这两个方面进行编制。

1、公路网发展规划

公路网布局技术采用交通分析预测确定,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产业带交通量和运输量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对规划路网做了相应的建设安排,确了公路的属性,对产业带公路网进行了功能性划分后,按照国道、省道、县乡公路和专用公路进行了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公路属性,按照相关法规明确其建设投资主体、建设资金的来源、管理养护方式等。

2、综合交通骨架网络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极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运输量巨大。准东产业带位于远离内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抛开煤、渣等的就地运输,光是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运量就相当大。如此大宗的货物运输应作为主要条件来充分论证。

⑴ 外部运输

准东产业带运输量预测表 单位:万吨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4

关键词: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黄宝涛(1975-),男,山东邹城人,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江苏?镇江?212003)袁鑫(1982-),女,河南南阳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3-02

近十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达7.41万千米,车道总里程为32.86万千米。“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已经提前全部建成。沥青路面由于无接缝、行车舒适、施工快捷、维修方便、噪音低成为了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类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决定了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是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是道路建筑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的深化,更是路面结构方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包括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两大部分。“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是集设计理论和试验操作、施工检测、质量评定、养护维修于一体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必修学位课。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新型沥青路面材料、新型施工技术、新型养护维修工艺层出不穷,这些新情况给该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为了实现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本、硕、博三级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能将其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实践,必须不断进行课程教学建设,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新的试验教学方法。[1]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对象是由级配石子组成骨料、沥青胶砂组成粘结料、中间有孔隙气体或孔隙流体组成的固、液、气三相非连续多孔介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是一门研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疲劳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性能的学科,它是土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多个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硕士、博士生的专业必修课,该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集设计理论和试验操作、施工检测、质量评定、养护维修于一体。[2]课程横向跨度大,学该门课程前首先要掌握道路建筑材料、材料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接触力学、石油沥青和细观动力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研究的对象学生没有接触过、比较生疏,材料设计公式繁多以及试验操作、施工检测、质量评定的过程复杂等,因此,本科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沥青的物理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长期路用性能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由于“无法按照需要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沥青路面材料”,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试验手段的革新、新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理论不断更新,但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教材更新速度滞后,课堂教学时学生基本都是单向地接受老师的传授,外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抽象,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研究生更是不能积极主动地自学。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操作和长期路用性能评价的方法是该门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学生深入理解所获取知识的实践手段。但是,目前实验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实验项目的开设受限于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由于实验室设备不足,只能进行演示性实验教学。加上近几年以美国SHARP研究成果为代表的su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需要的试验设备价格昂贵,比如:旋转压实仪、低温弯曲蠕变梁BBR试验仪、动态剪切DSR流变仪、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仪等只有教育部行业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才能配备。一般学校的实验室无法配备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这种新型常规的教学试验仪器,教师只能进行课堂演示实验说明,更无法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这些都跟不上与时俱进的教学新形势,因此,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教学改革方面首先要购买新型沥青混合料试验设备。通过具体的试验操作,激发学生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试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

如何更好地上好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基础理论部分,让学生直观生动地接受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疲劳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性能的相关力学参数指标和性能评价方法及手段等相关的知识结构是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由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基础理论部分涉及的影响因素太多,对于理论课的教学革新不能太着急,需要针对本、硕、博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要求,以及一本、二本、三本等不同素质的学生以及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革新。

1.关于专业要求方面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机场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等交通土建专业的学位专业课,因此,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的革新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改进,对不同特色的专业的学生不能统一传授相同的知识体系。譬如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标准就相对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要低,则讲授过程中需要针对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的要求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教学内容适当精简压缩,学生只要知道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知识体系和什么场合铺筑什么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即可;对于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讲授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时,要详细讲授车辆间歇时间、随机轴载组合,最佳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疲劳性能、老化性能影响的内容;对于硕士研究生教学,考虑学生需要对工程问题出现的机理和工程对策的需要,必需按照“细观认识机理,宏观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学生进行讲授,应该从材料组成、优化设计、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决定其宏观路用性能的观点,将非连续介质力学、接触力学和细观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在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方面

自从开设“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这门专业课以来,课程的理论教学覆盖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的硕士研究生、道路与桥梁专业的一本、二本、三本等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由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授课过程中涉及车辆间歇时间、随机轴载组合,最佳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疲劳性能、老化性能等相关的知识结构,对于理科出身的学生学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要相对容易些,而文科出身的学生由于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浅显易懂地传授相关的知识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到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的实验室和施工现场实地参观调研,通过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对沥青混合料设计、检验、施工、检测、性能评定、维修养护等全过程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本课程关键知识内容。

3.关于任课教师方面

教师首先要具有深厚的知识结构,宽阔的道路与铁道的专业背景、丰富的施工组织管理经验、掌握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检测评定技能、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技巧。因此,任课教师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去“充电”:缺少施工组织管理经验的要经常到施工企业去锻炼学习;缺少检测评定技能的要到有资质的道路检测机构去学习;教学水平欠缺的要去听优秀教师的课,以便掌握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途径不断充实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传授知识方式和方法。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最新情况,结合新型沥青路面材料、新型施工工艺、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新的检测评价指标和评价手段、与时俱进地传授给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目的的搜集国内外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方面的最近研究成果的图片,将高速公路、民航机场沥青道仓的新材料的跑道图片做进课件里面,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关于教材的选择方面

为了培养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硕士研究生、本一、本二、本三和成教等五个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编写不同层次的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层次不同而确定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宽度。譬如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要多增加些如何从材料组成、级配优化设计和细观动力学、随机荷载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动力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土木工程专业重点介绍些适合住宅小区轻型载荷下彩色沥青路面的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等方面的知识特性。定期组织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专业教师对所选用的教材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使教材的选用更趋于人性化、合理化、学习效果高效化。[3]由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与道路建筑材料、材料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接触力学、石油沥青和细观动力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联系密切,交叉较多,在讲授时应将教学内容有侧重地精选和融会贯通,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精华。譬如新型环氧沥青路面材料方面,一些教材增加了长大钢桥面环氧沥青表面铺装层等现代新型沥青材料的内容,在教材选订时优先选订有关我国高速公路、汽车专用道、二级干线公路,三级、四级县乡道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的新版教材。[4]

5.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背景和工程实践管理经验摸索出符合不同层次对象、不同专业特色、不同深度要求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多介绍一些新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新型民用机场道面、长大纵坡重型交通沥青路面、耐疲劳抗退化的新型路面等工程实例,涉及的新型及设计方法和试验操作技能、施工检测手段、质量评定方法、养护维修新技术等概念都以工程实例图片进行讲解。另外,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首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通过专题视频短片的放映,让学生通过图像音频讲解,深化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校内部修建沥青路面试验段,理论课堂知识讲授完后,带领学生到沥青路面试验段参观,让学生近距离对课堂所传授的知识通过实物消化吸收,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对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实验教学来讲,教师对沥青混合料的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再实地操作,这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整理测试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若发现新问题,则请教师指点,这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以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如果实验室暂时没有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通过虚拟实验手段将实验过程给学生演示一遍,效果更形象直观且生动。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实验基本项目包括石油沥青的性能、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环氧沥青的技术标准以及评价方法,沥青混合料矿料的设计方法及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动态特性及疲劳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性能等实验。[6]

随着高校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转变和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的开展,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高校缺少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可以利用企业的试验仪器设备来弥补,做到优势互补和双方共赢。另外,以美国SHARP研究成果为代表的su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所需的各种新仪器设备和各种先进的实验方法的诞生,要求实验教师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组织感兴趣的学生一起参与沥青混合料研究项目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进行相关实验时,体验科研的乐趣、分享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欢愉。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具有交通工程甲级资质的相关企业高管或实验技术主管,来做关于实验的学术报告,让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气氛中掌握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最新成果和试验技能。

四、结论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革新是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本文主要是根据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每一教学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教学革新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对象、不同专业特色、不同深度要求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增减和优化教学的具体内容、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的开展,任课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验实践等环节方面不断地创新与实践,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以培养我国交通行业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高速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丽娜.《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84-87.

[2]汪海年.《道路建筑材料》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6-109.

[3]李锐铎,王宇斌.新形势下道路建筑材料试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内江科技,2010,(1).

[4]丁华.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04-205.

[5]张彩利,李宁利,等.《道路工程材料》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5

关键词: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52-02

一、引言

道路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国家日益重视交通特种材料的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多项技术难题的科技攻关和研究团队建设,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所要求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体制,限制了广大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交通材料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工程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素质的水平不仅制约着工科科学与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还决定着工程实践的开展乃至工业化进程的推M。同时,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熟模式很少。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与建设的需要,本论文结合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并根据长安大学材料学院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推进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首先从当代公路交通建设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性出发,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形式,依赖创新学、材料学理论,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同时调查分析目前我省各高校道路交通领域研究生的创造能力表现,采用对比分析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在创新力上存在的差距,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外的差异,从中研究分析研究生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教学机理,制定适合我校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教学机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和系统设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行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首先,在全国分别选取5所不同类型的兄弟院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依照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内在结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机理以及其三要素驱动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依照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量表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素质发展现状量表,并选取研究样本进行测量。再次,依托测量数据,从整体视角和分类视角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体把握。

四、实践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和系统设计

结合我校传统专业特色与教学经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接近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工程实际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实验教学项目与教学大纲,实行因材施教。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沟通与有机结合,联合领域内具有优质资源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其中,“长安大学―青海交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已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如图1所示)。

并且,已建立严格的校外实践管理细则。将负责人听课制度,以任课教师考勤为基础、负责人听课为辅助、管理部门不定期抽查为重点、学生评课为补充的方式,构建考勤、听课、查课、评课四位一体的教学检查制度。要将教学检查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及中期考核等环节挂钩、与教师考核评价挂钩,督促学生与任课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按照学校及设站单位制定的文件要求加强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工作,严格工作纪律,对未通过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者,提出学业预警,给予延期开题、补修、延期毕业等相应处理,不允许其进入研究生培养的下一阶段。研究生院组织工作人员对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审核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力度,对重复率超过15%的,研究生院将通报导师、约谈学生并要求限期整改。还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盲审比例,尤其加大未参加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校外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加快科技转化,还将大幅提升我国交通领域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创新性综合素质,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软件建设

根据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现状,制定或修订《高等院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管理条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规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开放管理条例》等管理文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人员考核、培训办法;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基本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制度等。

六、Y语

通过研究与国际交通建设发展水平实质对等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探索了新途径。本文提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要求,为我校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一切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内涵建设、重视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伟,王殿君,申爱明,林顺英,陈亚,代峰燕.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36-138.

[2]王振军,李辉,俞鹏飞,陈华鑫.材料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J].教育教学论坛,2016,(9):48-50.

[3]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23-226.

[4]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T大学为个案[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5]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道桥方向;课程体系;实际工程;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8103

1996年国家教委进行改革,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4个专业合并成为一个大专业,称为“土木工程专业”。一般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上设置建筑工程和道桥两个方向。如何保证学生在学习了大量为拓宽就业口径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后,还能保质保量完成主攻方向的专业课程,既对大土木“通”又对小方向“精”,是许多高校力争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社会需求制定适合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需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拓宽是可能的,但拓宽的方向和步伐需考虑国内目前

的情况,取决于社会需求的迫切感和校内条件的创造[1]。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实践性极强,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然而多数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偏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文章立足于面向实际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以道桥工程课程体系作为对象,着力于研究实际工程与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力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 道桥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不同高校相同专业课程设置略有不同,不同教学目标下的课程教学内容也有一定差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土木工程专业下的道桥专业课程体系包含8门课程,即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施工、桥梁电算、路基路面工程、道路CAD、道路施工和道路勘测设计。8门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均属于知识链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包含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以及桥梁方向毕业设计、道路方向毕业设计。

二、道桥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文章列举部分主干课程的改革措施,研究其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方向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关系。

(一)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课程改革措施

1.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课程特点

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桥梁工程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施工、桥梁电算等课程的基础,具有知识点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2];还需兼顾由于大土木平台课未顾及到的相关桥梁知识点,如桥梁设计荷载等课程本身需要在知识点设置上结合工程实际来安排;还需要考虑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及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搭接和深化。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大跨度桥梁的追求,预应力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课程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该课程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其知识构成里,部分内容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专业课程)重复,课程安排上与桥梁工程产生矛盾: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在桥梁工程之后开设,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却需要预应力

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知识才能完成,而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可能由于受到教学学时安排限制并未开设或未学完。

因此,需要对以上课程进行系统的内容整合,在遵循科学的专业教学体系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形成完善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内教授更多的专业知识,避免出现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学校在新版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并入桥梁工程,课时由“56+32”并为72学时,使其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布上更合理,不同课程分工明确,形成稳定的教学体系。

同时,对桥梁工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增加课内实践环节,如在简支梁桥相关内容介绍完后,增加简支梁桥施工图识图环节,为学生提供工程实际案例的施工图纸或标准图集,使其能够看懂图纸,提高识图能力,并了解施工图的规范布局和制图标准;在连续梁桥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增加连续梁施工图识图环节,向学生展示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连续梁桥施工图纸,使其熟悉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连续梁钢筋构造的区别,通过识图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教学、事故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使专业知识立体化呈现给学生。

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3]。除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外,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行课堂外教学,例如结合学校“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的桥梁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现场讲解,结合施工图纸让学生了解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法的构造和配筋特点、熟悉预应力材料及设备等,甚至让学生亲自体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

有如亲临施工现场,有助于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当前一些部级、省级及高校组织举办的结构模型竞赛活动对专业课教学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桥梁工程教学中一种开放的实践环节[4]。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中南地区结构设计竞赛。在2015年举办的“中辰杯”中南地区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由学生独立设计计算并制作的桥梁结构模型承受住了荷载考验,获得二等奖。类似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亦有促进作用。

(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措施

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设有理论教学、实验和上机三大环节,特点是知识点繁杂、难度大,与前期多门专业基础课联系紧密,同时对后期的施工课程有重要影响。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对理论教学环节进行知识点梳理以外,重点对实验环节进行改革,以实验室为基地,加强实验大纲要求中的基础实验部分教学,并通过增加新型演示性实验内容,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研究该课程的考试环节,建立适应课程需要的新型考试形式。

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院校将教学内容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制作可视化操作模型,并辅之以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5]。然而看似立体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却不能完全达到路基路面实体结构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为此,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下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特开辟路基路面工程专区,设置一批与施工现场高度一致的路基路面模型和材料设备,提供给学生参观学习。

(三)桥梁施工、道路施工和桥梁电算、道路CAD课程改革措施

这些课程分别为以施工企业和设计企业为就业去向的学生设置,致力于提高其专业核心能力中的“设计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前者偏重施工,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对施工知识的学习要求,需进行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改进。施工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工程实例和施工图纸为载体,理论知识由实际案例引出,加强学生识图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其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后者以纬地、桥梁博士和MIDAS等市场上常用的设计软件为工具,以建成的各类型道路、桥梁实际设计案例为向导,使学生具备常规道桥设计软件应用能力。

(四)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教学环节仅流于形式,毕业设计质量急剧下滑,学生未能通过毕业设计真正提高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6]。

为解决这一共性问题,利用学校所在城市拥有多家大型设计、施工企业这一有利条件,将企业的实际工程引入设计环节,真题真做,突出面向工程实际的主旨。

同时,本环节还致力于使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关联体,改变原来实践环节独立分离的局面。以桥梁方向为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简支体系―连续体系”两种方案进行关联性规划。

另外,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忙于考研或就业实习等工作,难以专心做设计。若能将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演练,按毕业设计的深度来要求课程设计,则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由于对设计内容已十分熟悉,论文质量上有所保障,不至于因时间不足而降低标准。

为提供更好的毕业设计指导,2013年初,学校已建成功能全面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涵盖结构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三方向。网站内容包括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设计指导书、优秀范例等,并设置互动师生平台、网上答疑等功能。该网站已用于学校近两届学生的毕业设计,符合毕业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效果良好。

三、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整合优化措施,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建立面向工程实际的道桥课程体系,使其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趋势挂钩;优化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基础教学,围绕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中的“设计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方面顺应国家“大土木”的方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其专业素养,适应高校对“双师型”人才的需求。参考文献:

[1]陈以一.需要与可能: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宽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19-22.

[2]汪时机,李贤,蒋运忠.《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73-276.

[3] 金生吉,白泉,徐金花,鲍文博.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109-113.

[4] 林春姣.浅谈桥梁结构模型竞赛对桥梁工程教学的促进[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34-35.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7

关键词:房地产;新型城镇化;企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17-02

一、十指引新方向——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201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报告对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为区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无论是十报告本身,还是十代表的发言,都有着大量对新型城镇化问题的关注。一时间,新型城镇化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无论是政府官员、房地产商领军人物还是社会大众,都纷纷加入了对其讨论的队伍中。

十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就曾在北京团小组会上表示,经济结构调整应以城镇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城市的规模和布局。未来北京的产业空间要提高承载能力,生活空间要优化宜居,生态空间要山青水绿。陈刚发言时表示,经济结构调整要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吸纳人口聚集功能,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常住人口的全覆盖。陈刚援引数据说,根据专家测算,每增加城镇化一个百分点,就能新承载1300万人口,带来投资和消费5.2万亿元,可以支撑4%至5%的GDP增长。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其中还有15%是长期在城里打工的流动农民工,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中国未来发展机遇还很巨大。[1]

对政策风向标十分敏感的中国房地产商,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并以此为动力,紧密联系实际,为加快推进试点小城镇建设添砖加瓦,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商而言,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十高瞻远瞩,为其指引的新的发展方向。当务之急,中国房地产商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抓住“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新机遇,为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对策。

二、回顾——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汇。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城镇化由三个方面来定义:第一个方面是人口转移,即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导致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的,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城镇规模与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城镇数量增加,乡村融入城镇,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过程。上述三个方面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来定义,而从微观角度来说,城镇化的过程是乡村文明、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迈向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因此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与城乡文明转化过程的协调统一。

城镇化其实是城市化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刻意发展大城市,而是更重视中小城镇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农村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小城镇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二元结构一体化,并最终达到城市文明的全面普及。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城镇化战略更符合实际,可以说,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2]

(二)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不同的政治经济特点,中国城市化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5年)为动荡阶段;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萧条阶段;第四阶段(1977~1996年)为发展阶段。[3]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历史分期,体现在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镇化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0年)为“爆发性”的工业化所引起的超高速城镇化阶段;第三阶段(1961~1965年)为工业调整时期的第一次逆城镇化阶段;第四个阶段(1966~1977年)为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镇化阶段;第五阶段(1978~1993年)为改革开放时期的高速城镇化阶段。[4]

综合有关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 是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5年)是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第三阶段(1966~1977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第四阶段(1978~1993年)是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第五阶段(1994~2011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第六阶段(2012~至今)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三、展望——房地产商应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尽管写入中共十报告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如何实施尚无定论,但对政策十分敏感的中国房地产商,都已经将其视作了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因此,房地产商应结合自身情况,及早制定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企业战略。

(一)“抢占先机”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中国房地产商应尽快着手研究和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重点研究分析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创造出多大的住房需求。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甚至可以尝试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企业战略,抢占有利先机,以便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占据先发优势。

对于“久经调控”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而言,虽然“城市化”与“城镇化”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意味着迎来了一个范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大量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城镇化过程所释放出的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则被认定为房地产行业新的增长点所在。

在此之前,恒大地产依靠在全国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县级城市的大规模开局,在开发面积和成交面积上,已经赶超万科成为“全国第一”。现如今,已经写入十报告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一定能给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带来跨越式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二)“调整自身”主动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房地产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对本企业产品线进行适当的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保持和巩固在新型城镇化这一领域的自身优势。

据媒体报道,除了恒大地产和绿城建设两家企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着“超前思考”外,包括万科、首创置业、北大资源集团等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已经在切实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并已开始考虑依据“新型城镇化”调整自身的开发模式、业务布局和产品线,主动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保持和巩固在新型城镇化这一领域的自身优势。

(三)“占领新需求”领航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于房地产企业整体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统计局201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1.27%,首次突破50%大关,而在改革开放启动的1978年,这个比例仅有不到17%。正因如此,与飞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比例伴生,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属于自身行业的黄金十年。而在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特大型城市,人口与资源矛盾不断突出,城市人口增长开始触碰天花板。此时,“散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带来继续增长的城镇人口和连带的住房改善需求。

通过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可以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更为均衡地配置到原有的中小城市,不但能够保证城市人口的增加,形成新的市场消费能力,而且能够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住房改善的新需求,都是巨大的市场契机。谁能“占领新需求”,谁就能笑傲未来的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 姜葳.经济结构调整应以城镇化为重点[N].北京晨报,2012-11.

[2] 苏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研究[J].商情,2011,(11).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8

关键词:车辆工程 应用型 创新 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日益呈现出其“实践、应用、综合和创新”的特点,迫切需要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和管理工作中能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工艺水平和营销管理水平提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26.5%,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重组、合并与中心定位,办学形式多规格、多层次、多样化,学校的办学个性和特色也逐渐突显。为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一、当前国内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高度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世纪50-60年代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提高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德国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都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德国约有2/3的工程师毕业于应用科学大学,是名符其实的工程师摇篮。其培养目标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采用“3+1”的教学模式,其中一个学年的实习期是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完全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校和企业相互依存,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企业,强调实践性与实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常去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企业的工作状况及实际工作程序。实践教学环节占总课时的2/3,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来自企业的需求,并在企业中完成。

美国大学和技术学院中存在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士学位教学计划旨在培养技术师。技术师具有较强的甚至比工程师更强的能力,对操作、程序和规划都有详细的了解,在把工程师设计的装置和系统转变为实际产品的过程中,起着解决整个工程设计中的技术核心问题的作用。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非常注重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当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我国许多工科院校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尚不能按照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准确、客观地定位,在学校类型和办学层次上追求“高、大、全”。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后劲足”精英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重点培养人才的学术性,而不太注重其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方面造成企业难以招到所需求的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大学生就业困难。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工科院校试点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许多高等院校开始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理工大学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提出了构建“知识面宽、综合性强、选择性大、课程模块化、短学程化、主辅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培养体系,构建以“明事理、有教养、会干事”为目标综合素质拓展体系,构建以实验教学平台、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为载体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宁波大学提出了“平台+模块”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改模式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必修课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整体的专业方向模块组成。这些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与研究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开拓与探索,必将是今后高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方向。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资料显示,至2010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1万公里,里程长度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11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9.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随着京沪、武广开通运行时速350km/h的高速列车,我国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已开始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至2010年10月,全国已有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1270公里,预计到2015年前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87条,运营里程将超过2500公里。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迎来我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生产、运用与维修的需求高峰,也必将带来对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传统铁道机车车辆相比较,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这对运行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往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因此,开展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三、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构建“宽平台、模块化、多类型、多方向”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及实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维修及运行管理三个方向。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设置模式。采用“3+1”的教学计划模式,理论教学分成三个大的模块: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设置相应的限选课程。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每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都安排1~2周集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现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所教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构建基于“宽平台、模块化、多类型、多方向”的课程体系。

(二)改革考核方式与人才评价体系

考试机制是建立在教育机制体系基础上的一种促进和发展教育的手段,主要作用于检查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予以客观评价,起到一种激励和竞争作用。以往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一般都采用闭卷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以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强调记忆、理解能力。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主干专业课程的考核中,改变了以往以闭卷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采取了以专题论文、实际操作考核和笔试考核三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实际操作项目考核中,教师针对所任教的课程实验项目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由学生随机抽取实验项目进行考核,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专题论文攒写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重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拟定了论文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某一专题的理解与研究自主选题,通过资料的查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独立完成专题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笔试考核中,采取闭、开卷相结合考核的形式,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出色的个人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融入团队,积极参与团队建设,能够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学生的考评体系中还应考察学生能否建立一致团队目标,能否协同合作相互信任,是否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及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企校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模式。

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现场用人单位的联系,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011年5月我校与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协议。同时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聘请现场有经验的技师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 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2] 刘晓保.“应用型本科”辨析 [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17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1-0048-04

当今世界,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趋势。因而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发展,作为本国应对多重危机、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现在,全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潮流正在改变着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即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及其世界科技、贸易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这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历史机遇与严重挑战

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率先发起了“低碳革命”。2009年夏,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并了国家战略文件《英国低碳转换计划》,把低碳经济作为英国后危机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今年初,瑞士达沃斯论坛呼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再加上西方国家的“碳关税”、“碳标签”等措施,逐步步入实践阶段,可以说,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使人感到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碳时代。对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低碳陷阱”。今年8月11日,太原日报以“新起点、新高度、新跨越”为题发表了“

前世界范围内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导

新型工业化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新型工业文明的经济还是一种高碳经济与高碳文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文明,走低碳发展之道,必须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综合为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内在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一种工业化同生态化、低碳化同时进行与有机结合跨越式低碳发展,体现着工业文明与高碳文明向生态文明与低碳文明的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绿色市场化和绿色信息化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第四,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运行机制问题。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篇10

一、新形势下交通职工思想道德

建设现状青海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公路交通仍然是青海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公路大多穿行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点多线长,自然环境艰苦,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3-60%,大多数地区被医学界称之为“生命禁区”,很多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由于公路行业的自身的特性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公路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适应当前形势变化的能力较弱。为此这个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表现为1、政治意识淡化。从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来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邓--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支持改革开放,仍然是思想主流。但是在部分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中存在着一种政治意识淡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谈理想、信仰的人少了;关心政治、热心政治理论学习的人少了;讲社会奉献、关心集体利益的人少了。对此,我们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正确分析引导,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道德标准模糊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价值取向、人格定位等问题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产生部分交通职工道德准则模糊甚至发生偏移的问题,如部分职工以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以拜金主义取代奉献精神等等,使得人们对目前的道德状况深感担忧。

3、价值取向利益化。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由政治目标化趋向经济利益化,这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导致部分职工过份重视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也会奉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比如有的人会崇尚金钱至上,奉行拜金主义。有的人会把享乐作为人生的最大目的,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也有的人会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唯利是图,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利益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和尺度,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干,不利的事就不干。这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4、生活目标盲目化。现在,人们的生活日益充实,生活追求越来越实在,从目前职工生活目标追求来看,主要有四大趋势,即求知、求新、求美、求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想开拓创新,但又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追求高品位生活,但又有盲目攀比的倾向;追求生活享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由于受舶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有一定的奢侈之风、享乐主义的出现。这些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二、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针对交通职工思想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趋势,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开拓新思路、新途径,才能正确把握和引导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找到和当前新形势的“联结点”,为做好“三个服务”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那么,应如何加强交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呢?个人认为,至少应做到五个结合。

第一,将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同职工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要充分调查职工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首先,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巩固和发展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报告会、讨论会、演讲会、简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科学理论武装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理论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职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判断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势教育、促膝谈心、个别交流等有效办法,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以及公路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教育。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纪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要重点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加强对公路干部职工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职业思想、职业职责、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培养,使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准,正确区分

课堂作文网: 美与丑、善与恶、取与舍,不断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防止“一切用钱管”的做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在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倡导自我牺牲精神。再次,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交通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

常性、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觉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在动力,发展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第二,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典型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推出符合历史时代的要求,体现高尚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是被现实证明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有效方法。积极开展正反典型教育,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弘扬正气、遏制歪风最有效、最直接、最现实的一种方法。要积极培养和树立体现时代精神和行业风尚的先进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营造深厚的“比、学、赶、帮、超”气氛,使广大职工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在行为上效法模仿,从而形成一种弘扬正气、人人争当先进的文化氛围。在正面典型教育中,要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模范典型事例去感染、鼓励广大职工,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不断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的示范引导作用,领导干部要运用具体真实的道德形象的示范,向职工群众提供现成的道德活动方式,从而增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在反面教育中,要选择对单位有普遍影响和有代表性的事件,公开曝光,使广大职工看得见危害,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而使思想道德建设在正反面典型的幅射下得到潜移默化,不断转化和升华。

第三,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同交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交通文化是交通系统在长期的交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具有交通行业特点的物质形式、管理制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的总和。构建良好的交通文化,其遵循的是人本理念,不管是营造一流的环境,制定严格的制度还是塑造文明的形象,培养崇高的精神,其根本目的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引导人、激励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构建交通文化,就是美化交通环境,为交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发展提供好的平台和载体。在构建良好的交通文化,促进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过程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一要把弘扬时代精神和交通行业精神纳入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弘扬时代精神和“铺路石”精神,把潜散于职工思想中的认识、信念、理想和追求凝聚为统一的的群体意识,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交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二要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创建学习型行业和单位,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习活动,以文化人,通过学习陶冶人、提高人,使干部职工在学习教育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体现自身价值。三要以创优工作为动力。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目标,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积极推动交通行业创优工作。把创优工作与强化科学管理、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交通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展示交通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四要以增强活力为手段。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和需要,是交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的。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既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陶冶职工情操,培养职工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底蕴。因此,要不断组织职工开展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摄影、诗歌朗诵、唱咏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有利于职工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共铸诚信”、“诚信交通”等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基本道德规范,用社会公益、无偿服务等公众性活动,引导职工树立大公无私、勤政爱民的高尚情操,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