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内涵十篇

时间:2023-11-10 17:39:15

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2

一、乡土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结合旅游资源的定义,“乡土旅游资源”是指本地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内涵十分丰富。

二、乡土旅游资源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开发浅化。乡土旅游资源来自本地区,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然而我们却遗憾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反而难以达成好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乡土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深,学生不以为然,不能产生情感共鸣。

2.利用僵化。教师开发利用乡土旅游资源的能力不高,特别是在对乡土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上出现了僵化的趋势。

3.内涵窄化。许多教师认为乡土旅游资源在利用时无需加工,这是窄化了乡土旅游资源的内涵。其实,有些乡土旅游资源虽然看得见摸得着,但取来即用效果却不佳;而无形的文化景观更需深入挖掘,认真研究它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为课程服务。

三、乡土旅游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利用的建议

乡土旅游资源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选题、研究时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综合技能,提升生活经验,培养注意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1.师生共同建设乡土旅游资源库。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可用于开发的素材非常丰富。但要想使之变成为所能用的乡土旅游资源,师生要经过用心观察――分析整理素材――选择加工素材――分类建设资源库几个环节。师生应基于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把握,带着问题和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乡土素材,对观察到的内容及时进行整理,结合经过各种渠道搜集的信息资料对乡土素材进行选择、加工,使之成为可供课程使用的乡土旅游资源,然后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分门别类,以便随时调用、补充、更新信息,形成系列的、不断加深的乡土旅游资源库,以解决“开发浅化、内涵窄化”的问题。

2.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场,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开发乡土旅游资源时,需在立足用好乡土资源的基础上,为“用”而“开”。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激情”的“预设”工作。为了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情”,在确定开发对象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本地旅游资源现状,深层次地分析原因,尝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这样通过亲身参与,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动手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乡土旅游资源的利用,可以综合运用学生的诸多感官,让学生全身心融入乡土旅游资源的亲切氛围中,眼、耳、手、口、脑一起动起来,必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解决“利用僵化”的问题。

3.大胆求新:选择“新视角”,探寻“新资源”,挖掘“新内涵”,开发“新景点”。各地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旅游资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就要求师生平时要做有心人,用心观察,勤于积累,并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选取和利用,必能拓宽乡土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施空间。师生在利用乡土旅游资源时,有必要对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加工,尽可能从新视角去审视,赋予其新意,“老树发新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师生应利用在本土本乡的优势,深入民间广泛搜集整理,沿着历史的脉络、抓住现代的气息探寻到“新资源”,挖掘出“新内涵”,上报至旅游管理部门,给出开发建议,促进“新景点”的开发,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3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39―01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很显然,新课标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上。乡土文化就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涤荡着传统教学理念和运作方式,为传统教学吹进了缕缕春风。而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与自主性于一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澄澈和滋润着心灵。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突显校园文化特色呢?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传承乡土文化,创建特色校园的点滴。

一、品读家乡历史,了解家乡沧桑巨变

笔者的家乡敦煌是一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以家乡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为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乡风貌,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家乡历史知多少”的命题,号召全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家乡历史变迁的史料,完成调查问卷,开展家乡历史知识竞赛。广大师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搜集整理了大量Y料,将搜集到的史料整理成册,开辟专门的课时予以讲授,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家乡的沧桑巨变。目前,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已成为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

二、置身家乡美景,乡土文化接力传承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也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笔者结合校本课程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乡土资源素材,以家乡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家乡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启迪心智。

三、挖掘民俗资源,感受风俗文化内涵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敦煌“浴佛节”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走访知情人,了解敦煌“浴佛节”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挖掘“浴佛节”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浴佛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这样,既可使学生受到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乡土特色文化献计献策,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四、利用丰富物产,激发浓郁爱乡深情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如,教学校本教材《家乡特产》这一课时,学生了解了李广杏的传说,并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把特产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以“特产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查资料、上网搜寻、师生研讨,通过调查农户特产种植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了解特产的种植方法,写观察日记,从而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五、激情展示文化,校本课程已见成效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5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乡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28-02

[1]挖掘乡村饮食文化内涵,开发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川为例,探讨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基本特性

(一)乡土性。乡村饮食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各种风味食品,长期落后的农村经济使乡村饮食仅承担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功能,因而不同于宾馆酒店里的佳肴要求色香味形俱全,它讲究的主要是味道。所以制作方法简易传统、绝不刻意雕塑,原材料也多为就地取材,更有甚者干脆就以野生蔬菜为原料,器皿也多拙朴、实用,具有浓浓的乡土风味。

(二)地域性。乡村饮食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在饮食生产、制作、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表现,无论是有形的食物及其加工制品还是无形的饮食礼俗,都反映了这一地域的特殊环境。如北川平原乡村,广植水稻、蔬菜、养殖鸡鸭鱼等动物,食品原料便以此为基础;而广大山区乡村,除大量种植玉米、土豆、蔬菜、养殖生猪鸡外,山里还有不少野味山珍,因而玉米、土豆、野味山珍便成为其特色食物。

(三)生态性。由于乡村饮食大都是运用本地的食源制作而成,而食物原材料的采集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状况,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就能永续地拥有大量的无公害的、真正的绿色食品,保持着与大自然的真实接触。另外从饮食习俗、礼仪来看,它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弘扬保护。

二、乡村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问题。饮食文化旅游是一专项旅游活动,它以凸显饮食文化为特色,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注重挖掘乡村饮食中的文化内涵,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将有关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故事典故、风土人情等融入到有关餐饮中,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二)乡土风味问题。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色,乡村饮食以其浓浓的乡土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因此,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保持其鲜明的乡土风味——天然、纯朴、绿色,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地方特色问题。食作为旅游的基本要素,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游客的基本生理需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并根据游客的消费层次设计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切忌盲目引进宾馆饭店菜肴,仿制其它地区的口味,以此来迎合游客的需求。

(四)可持续开发问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2]。在对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中一方面要做好不可再生的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如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地域乡村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饮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

三、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的聚居地,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生活在这里的羌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适应当地环境,总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并传承至今,其“就地取材、方便快捷;干腊为主,风味独特;祭祀性强,原始古朴”的饮食特点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宝贵旅游资源。[3]但饮食文化资源只是旅游吸引物之一,尤其对中长线游客而言,一般并不是其出游的主要动机,[4]因此开发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游产品,也应主要面向中短途旅游者,并作为一种特殊的休闲旅游产品。具体开发构想如下:

(一)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一些特色菜肴的用料、烹饪、营养都很有特色,有的还有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对此应深入民间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以便在主要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备专职人员,在游客用餐间介绍有关食菜品的用料做法、保健功能、历史渊源和羌族用餐礼仪等,还可让游客学习餐饮制作技艺,学唱羌族酒歌等,这样游客可以通过品尝羌家饮食,了解羌家菜肴、特色食品的制作、故事和待客礼仪,领悟羌民的民间文化。

(二)研制乡村饮食文化特色菜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的需求已上升到饱口福、长见识、求特色的层次。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菜肴更应有其特色,这种特色是基于北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而打造形成的。

(三)大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北川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情,使饮食文化资源中的一些食物绿色环保、美味可口,深受游客的喜爱,特别是玉米、洋芋、荞麦、山野菜和药材等可作为重要土特产进行开发加工,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

(四)推出饮食文化专项旅游产品。根据陈传康对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划分,饮食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项旅游活动[5]。结合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推出以下专线产品:

1.羌家饮食风情品尝游。该产品主要面向绵阳城市居民,属周末休闲游产品。如结合小寨子沟的峡谷、瀑布等景观以及羌碉、羌歌等文化,可推出主题为品尝羌族民间佳肴的羌家喜宴品尝游,让游客深度感受羌家“十三花”的搭配形式、绿色的山野菜味道、地道的“猪膘”口感以及羌民饮酒的豪爽和饮食中的宗教文化。

2.羌家山野饮食体验游。该产品也主要是短途休闲游。品尝美食虽然能让游客身心舒畅,但亲自制作一些特色美食则更能生动、形象地让游人了解相关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可结合北川羌族饮食原料就地取材的特点,让游客参与到食物的采集、制作中去,如亲自上山采摘野菜并加工;烤全羊鸡鸭;制作玉米馍馍、荞麦凉粉、豆花、咂酒等。

3.羌家食疗保健度假游。该产品面向绵阳及周边地区城市居民。北川羌族聚居的地区盛产各种山珍、中药材,这些产品绿色天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3]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民间菜品、药膳的技法,结合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食疗保健度假游项目。

(五)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羌族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介绍北川羌族的特色饮食,如腌腊野猪排、羌家扣香碗等,激发游人到了北川一定要品尝的愿望。其次,在羌年节、祭山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可以把羌族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推向旅游市场,通过多方宣传营销,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 何丽芳.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1):167-169.

[2] 王刘刘.论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57-58.

[3] 蔡淑华,鲍蕊.北川羌族饮食文化及其成因探析[J].人文社科论坛,2011(6):65-66.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6

生态困境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瓶颈。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因深受西方“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而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与经济代价,它是直接导致中国“千城一面”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与危害正向农村转移。当前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场改头换面的“乡村美化运动”,这种模仿城市的美化行为导致大量的本土建筑被毁,河流小溪被硬化,古树遭砍伐,乡土文化因失去环境依托而快速消失,生态困境日益严重。对此,主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让居民望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值得警醒与反思。同时这种“乡村美化运动”也导致了审美误区:一是农民热衷于外表华丽、内涵空虚的“高大上”楼房建筑与欧陆风格,这些建筑并非农村土生土长,与乡土环境格格不入,与中国农村的田园风光极不协调。

例如在农村经常能见到“金碧辉煌”的罗马柱式建筑中堆放着中国传统农具,而且在其华丽的外表内部,功能空乏闲置,大而空的室内往往用于堆放粮食与其它杂物等,几乎没有室内装饰,环境内外反差强烈,让人感到怪异且啼笑皆非。另外高昂的建造成本耗尽了农民的心血,降低了生活质量;二是住区布局与建筑风格散乱,要么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房屋犬牙交错,极不美观,要么整齐划一的楼房与冷漠的金属栅栏,生硬的道路与活动广场,“水土不服”的外来植被景观等,整体环境毫无地域特色,“千村一貌”现象日益严重;三是外来的城市人热衷于“乌托邦”式乡村美化与改造,试图构建“田园牧歌”式精神家园,如云南、安徽等传统村落有许多艺术家进驻,收购老房子,改造成所谓的“艺术村”或“艺术酒吧”,但他们往往忽视农民的现实需求,对新乡土中国的农村农民缺乏了解。他们的审美行为与古代不事生产的士大夫们并无本质区别,这种脱离乡村现实的改造行为更像是一场艺术家们独自表演的“乡村艺术秀”,除了打破乡村的宁静外,对乡村的发展影响甚微。

二当代乡土审美语境内涵分析与拓展

当代乡土审美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它既反传统又认同传统文化,既想超脱乡土,又想回归乡愁的一种飘忽不定的审美文化语境,它是当下新农村审美文化的现实写照,它反映当代农民的精神诉求与愿景,是指导农村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美学依据。传统乡土审美语境因空间环境(新乡土)与审美主体(新农民)的改变而不合时宜,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拓展审美内涵,增添新的美学形态:生态美、低碳美与技术美等。生态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主张“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观,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新的审美理念。生态美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它在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因素,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美,欣赏质朴、简洁,反对刻意雕凿[3]。生态美的内涵丰富,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与社会生活等审美内容,生态美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乡土文化意义重大。低碳美主要指通过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实现环境的优化与美化,目的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来实现低碳设计理念,其丰富的水资源、充足的阳光、茂盛的植被与自然通风是城市难以企及的。技术美是反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新的审美形式,其中包含了工业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内容。技术美学应用性强,其核心内涵是改善并美化生活。“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依靠现代技术,比如房屋建造技术、机械化耕作技术、燃气管道与沼气技术、自来水系统与太阳能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几千年以来的中国农村一直处于原始农耕技术模式,其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落后的农耕文化却被不事生产的文人墨客等士大夫所歌颂,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折射出文人墨客的“乌托邦“式审美理念,反映他们对农民现实处境视而不见,是一种娇揉与虚伪的“小脚主义”美学[4]。虽然已进入21世纪,但我国农村并没有全面实现农耕技术现代化,技术落后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短板。长期研究乡土中国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现实处境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我不反对我们能置身当年情境欣赏传统的幽美,但这欣赏不应挡住我们正视现实[5]。他所讲的现实就是指20世纪40年代西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试图启智当时的乡土中国,他的观点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

三当代乡土审美语境中的农村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一)村居规划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

当今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混乱,选址随意,布局散乱,基本背离了聚居模式,同时铲山填塘,滥砍树木,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这样既不利于农村基础建设,也不利于邻里关系构建。反观传统村落选址规划一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保持地域特色,追求“天人合一”的人居理念。比如安徽宏村(古村)选址布局巧妙结合地形地貌,整个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村落依族群聚居,空间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建筑精美,文风昌盛,地域特色鲜明,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画里的村庄”。宏村早已开发成全国著名旅游观光景区,其开发模式比较成功,值得借鉴。宏村采用新旧分区规划发展模式,原旧区作为核心景区维持其原生态特点,一砖一瓦均不得随意改动,新区与旧区隔河相望,新区主要为游客及原住民的生活区,这样可以缓解因生活压力对景区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又比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山脚清澈见底的小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于河流东北侧的两个坡地上,苗族先民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迷人景观。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模式与宏村类似,采用核心景区与生活新区分开的方式,新区主要沿山脚水河两岸展开,避免对山坡上的核心景区造成破坏,同时通过拓宽水河水面,分段跌级筑坝形成相对静态的水流景观,与两岸鳞次栉比吊脚楼建筑形成对比与映衬,实现视觉景观上的变化与美感。

(二)应用新技术,树立新观念,实现农村低碳建设目标

农村传统建设模式因技术水平低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贯彻低碳建设理念,应用新技术,更新审美观。新技术应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风能与沼气技术改善农村能源供给。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能源优势,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缓解能源压力。能源的利用也要因地制宜,比如高原或山区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平原地区也适合利用风能与沼气。当然,农村网络信息技术也要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有可能成为农村未来发展趋势。整体而言,新技术应用属于技术美的范畴,能充分反映新农村新面貌,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另外,改变审美观念也可以促进低碳建设。当前农民因受城市强势文化的影响而陷入审美误区,多喜欢华丽的景观与生硬光亮的建筑材料,摒弃质朴自然的乡土景观与本土材料。其实乡土景观及本土材料有一种迷人的闲野之美,与当地文脉环境相协调,具有年代感与亲和力。遍布乡村的闲花野草,既能保护水土,协调生态,又能营造乡土情调,且不需要刻意维护,让人倍觉亲切。闲花野草应纳入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范围,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低成本的维护是人工种植的奇花异草所不能比拟的,符合低碳美学理念。

(三)提炼乡土文脉,拓展设计元素,传承乡土精神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乡土精神根深蒂固,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本应是一种发展优势,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农村人居环境呈现与城市同质化的发展趋势而失去自身特色。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新农村建设模式,正视农村的变化,表现当代审美语境,拓展设计元素,传承乡土精神。

1、乡土文脉的提炼。在笔者主持的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的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对该村的乡土文脉进行了挖掘与拓展。高原村有标志性的传统文化景观(家族宗祠与古树),该宗祠依坡面塘、古树相依,民居建筑均以此为核心进行分布,符合古人的村居风水理念,自然与人文环境基础良好。在高原村环境规划中首先是对宗祠与古树进行保护性维护,力争恢复原建筑风貌,保留历史文脉,传承乡土精神。同时对宗祠建筑构件与装饰元素进行提炼,形成新的设计元素运用在周边新建筑中,以维持整体风格的统一与协调。

2、乡土材料的应用。所谓的乡土材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农村环境,符合乡土文脉的材料,如竹木、土石、砖瓦与鹅卵石等,其粗糙的肌理质感,沧桑低沉与朴实的色彩,蕴含的审美内涵让人倍觉亲切,是冷漠的瓷砖、水泥与金属等材料无法替代的。乡土材料最能体现乡村的历史文脉与建筑肌理,其造价低廉,施工方便,乡土材料的应用在云南丽江与束河古镇的人居环境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乡土植物的配置。乡土植物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代表着地区植被文化与风貌,乡土植被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维护方便,能充分体现乡村生态环境的特色。比如在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中遍布樟、松、杉、柳等树木,围绕房前屋后的是菜园、果树与荷花,池塘小溪中水草丰茂,荷香阵阵,呈现一派祥和安宁的生活美,满足了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4、地域色彩的体现。乡村人居环境在自然山水的映衬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其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色彩的丰富性令人沉醉。但当前农村建筑色彩过于“斑斓艳丽”,浮华粗俗,与乡土环境格格不入。而传统民居建筑呈现灰色的色调,与乡土环境非常吻合,常通过青砖灰瓦、清水墙、青石板、麻石板等材料来表现建筑色彩。因此当前的农村建筑可以适度借鉴传统建筑的色彩智慧,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色彩进行提炼,增强色彩的对比度与明度,改善传统建筑色彩的低沉与灰暗感,这样既可以突出建筑的主体性,又可以与乡土环境相协调。

(四)以当代农民为审美主体,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城市人热衷于乡愁是因为距离产生的美,属旁观者的理想主义审美客体。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生活是现实的,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坚定了农民改变或逃离农村的决心,在此背景下,作为审美主体的农民不可能自觉维护所谓的乡土审美文化。同时,在全球化影响下,当代中国农村已不再闭塞,农民的物质生活也大大改善,农民的精神需求日渐丰富,主观上他们也希望家乡是美丽的,这就构成了城乡人们的共同需求。在此愿景下,以农民为审美主体,尊重其物质与精神诉求,体现乡愁的生产力作用,树立正确的审美导向,增强乡土文化自豪感,并通过推行生产美学与低碳美学理念,让农民在新技术生产与低成本投入中获得审美教育与生活体验,从而实现和谐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笔者在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的新农村环境规划项目中,贯彻了以农民为审美主体的设计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该项目调研中发现,农民对家乡建设的主体意识很强,有超过85%的村民赞同美丽乡村建设,并强烈希望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与生活质量。高原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且存留有乡土精神象征的宗祠建筑,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兼顾乡村休闲观光。我们的设计策略如下:

1、村落环境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高原村为典型丘陵地貌,村落建筑均依山而建,道路纵横相连,期间池塘密布,小河、小溪与水渠蜿蜒流淌,具有聚散结合、动静相宜、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空间形式美。所以该村的环境规划设计基本维持原始格局,避免大拆大建,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如美化道路、设置路灯、垃圾站、公厕等),整洁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品质。

2、修复宗祠建筑,新建村民活动中心,强化乡土文化建设,增进村民凝聚力。宗祠是传统乡土精神的象征,寄托老一辈村民的信仰,有必要传承下去。村民活动中心能满足新生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阅览、上网、跳广场舞、与体育活动等),让村民享受与城市同步的时尚文化活动,对恢复乡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3、通过水系改造与整治,为农作物提供灌溉保障,同时兼顾观光需求。水系改造中尽量避免裁弯取直、渠化与硬化,尽量维持其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美,在此基础上适度扩展水域面积,强化蓄水功能。另外对水塘、水渠、小河小溪的滨水驳岸进行局部处理,丰富跌级层次,满足观光与安全需要。

4、重视室内环境问题,实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针对农村住房“大而空”的问题,在户型设计方面加以优化与精简,吸收城市住宅的现代化优点,兼顾农村生活习俗与劳作特点,采用人畜分居的科学布局理念,实现空间环境的整体优化。室内装饰吸收传统民居的设计元素,加以提炼,使之符合现代审美语境,力求营造乡土文化氛围,传承乡土精神。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阳光充足、自然通风与植被丰茂)来提升环境舒适度,实现内外环境的低碳化与生态美,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四结语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乡土社会;司法理念;构建;路径探析

综观近些年国家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了高层对我国农村问题,尤其是乡村司法的高度关注。2008年,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我国首次司法改革白皮书,具体谈到了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等基层司法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而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结合中国两千多年的本土文化,对乡村司法理念的探究也应接踵而来。

一、对我国传统文化氤氲下的乡土社会的品读

乡土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种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第三种社会形式。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孕育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绚丽的法律文化,开启了欧洲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而身处遥远东方的古老帝国——中国却依然坚守着祖先们留下的印迹,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培植了充满浓厚人情的乡土社会。在这个狭小的村落里,朴实、善良的人们满怀敬畏之心忠实地依照先人的教诲过着无比幸福、快乐的生活,节庆、婚丧、祭祀等乡村大事也在德高望重的耆老主持下有序地进行。这所有美好的印象无不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儒家的礼乐教人向善,释家的因果劝人忍耐,道家的无为则帮人解忧。乡土社会是我国特有的人类社会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凭抽象的道德伦理和原始的惯例习俗维持着,即使发生纠纷,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自己和家人的颜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社会的瓦解似乎已不可逆转,“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我们保守、封闭的民族品格,虽历尽沧桑,但那种叶落归根的乡土情结时刻萦绕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二、浅谈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精神与内涵

乡村司法,是中国学者常常提及的一个法律词汇,然而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成果尚未达成共识,也鲜有乡村司法理念方面的著作。司法效率、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四个核心内容,作为有着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其特有的精神和内涵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宗族的秩序和威望,在当前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大量文化思潮涌入乡土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司法信仰的培育应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涵。

司法理念本身离不开本土的文化气息,“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饱受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息讼求和”思想浸染的乡土社会的人们,解决纠纷时往往依靠当地权威人士的调解,而很少主动向法院提讼。此外,尽管现代法治社会的文明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的每寸角落,然而当面对我国农村司法的真实情境时,却别是一番滋味。身边无数像秋菊和山杠爷那样可爱的“法律人”向世人证实了现代司法在我国乡土社会所遭遇的尴尬窘境,而这一切无不缘于乡村司法文化基因的缺失,培根在《论司法》一文中发人深省地说道:“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因此,司法权威和司法信仰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所应具备的核心精神和重要内涵。

三、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路径探析

司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基于人类社会对争讼的解决和满足利益的平衡的内在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性活动,抽象的司法理念正是源自人类内心的美好愿望和无数次的具体实践。时至今日,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司法之内,因此,在大力倡导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主旋律的引领下,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司法理念,进而搭建起完整的乡村司法制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立足中国当代的法治土壤,以我国乡村的现实为基准,寻求我国传统司法思想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平衡点,在经验理性的哲学思维中自然演进是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合理路径。只有正视我国乡村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因为“现代审判制度的理念应当是贴近社会、贴近民众,而不是高高在上。在法治比较发达国家的司法改革中,贴近社会是其司法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在现代司法遭遇我国传统司法思想的阻碍时,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对后者全盘否定,而应该理性思考,寻求二者的平衡,因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成分,如汉唐时期的“录囚”制度,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等至今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任何制度的形成和理念的构建无疑都是人类历史客观发展、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经验理性的结构模式是我们构建乡村司法理念的合理路径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

[2] 张卫平.琐话司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5.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8

1、对乡土植物及地域性景观的认知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是指本地原有天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我国华北地区的国槐(Sophora japonica)、白榆(Ulmus pumila)、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 ansu)、荆条(Vites chinensis),均为当地的乡土植物。 地域性景观就是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基础,辅以特定人文因素的特色景观。 因此乡土植物的地域性包含2层含义:第1层是植物观赏习性以及生态习性的地域性;第2层是植物文化的地域性。

2.1 乡土植物生态习性的地域优越性 2.1.1乡土植物适应力强 乡土植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对当地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种植乡土植物容易存活,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广西的乡土树种如木菠萝树、扁桃树、白玉兰、火焰花等;乡土野生草坪如狗牙根、酢浆草、链英豆、三点金和铺地蝙蝠草等。 2.1.2乡土植物群落稳定,抗逆性强 重视乡土树种的利用,可以构筑稳定的自然生物群落,发挥自养功能、保护当地的自然植被。城市生态立体环境相对较差,生态脆弱,这就要求造景植物抗性强。多种乡土植物组合造林,其稳定的群落可提高抗病虫害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乡土植物能最好适生于当地环境,形成当地富有生物多样性的顶极生态系统;其本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提高绿地的总体生态效益。2.1.3乡土植物可突显本土特色 利用乡土树种可突显本土特色,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如广州的木棉、凤凰木,哈尔滨的白桦。秋天的白桦以其白色的主干和金黄色的树叶在哈尔滨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广州的凤凰木六月花开犹如一朵红云,盛情似火;“广州好,人道木棉红。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舟龙。三月正春风。”木棉为木棉科落叶乔木,枝干粗大,每年三、四月叶落花开,开花时满树猩红,艳如山茶。 2.2 乡土植物文化的地域性 华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园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英,凭借着钟灵毓秀的大地山川,深厚沉淀的历史文化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灵气"。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对这些植物的描写,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先民对植物的崇拜心理。同时《诗经》中以大量的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还体现了植物鲜明的感彩和审美倾向,人们常把植物作为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赞美植物充实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一系列美的联想,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植物作为造景的主体,它更是蕴涵着深厚、丰富的文化。3、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原则 植物既是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地域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乡土植物对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一是通过植物形象,二是通过植物文化。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的作用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3.1 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棕榈景观。因此,一提到热带地区、海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棕榈科植物,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3.2 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家将历史文化引入园林。漫步园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外,还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们深层次精神空间的需求。设计者们使用同样浮华的造景材料,同样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没有个性的园林景观,也同样带来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园林的文化性,给城市人一片精神领域。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2.1 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南天竹加南瓜、长春花合成图案,谐音取意可构成“天地长春”、“天长地久”,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3.2.2 结合诗歌、画理营造乡土植物景观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处处都是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取《荀子》:“桃李倩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林幽居旁边植梧桐树和竹子,取唐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显然,诗歌与乡土植物交相辉映,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景观,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设计中运用。

3.2.3 乡土植物景观和设施景观相结合表现文化性 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荷为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泽清丽,花叶均有清香。当荷叶枯萎的时候,叶下的藕还生机勃勃,所以荷象征着坚贞的精神。苏州拙政园留听阁借残荷象征坚贞,并从建筑上予以呼应,阁内有银杏木雕,松竹梅扇挂落和飞罩,图案中松、竹、梅生机勃勃,鸟雀欢悦,这些都是傲世、坚贞和生命不息、精神不败的写照。竹为禾本科植物,枝干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竹叶四季常青,它象征着坚忍不屈,高风亮节的操行。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紫竹、方竹、凤尾竹等。这些竹子或以花窗为漏景,或以粉墙为背景,如入画境,令人不禁想起古人咏竹的诗句。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饱含着文化意味。亭台楼阁因植物的点缀而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性,植物文化则在亭台楼阁的烘托下缓缓散发出来。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乡土植物与匾额、碑刻等具有文字说明的园林小品组合,不仅可以普及乡土植物知识,还可以传递乡土植物文化。

3.2.4 乡土植物提炼出装饰图案的应用 植物形象被提炼出图案而运用到园林中也可以表现园林景观的文化性。例如大明湖改、扩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体现景区山水园林的特点、弘扬荷花文化的原则,使新建设施与景区风貌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主游路两侧的花钵,由整体石块雕刻制作而成,上部巧妙地设计成荷花、荷叶的造型,用以种植四季花卉。底座较纤细的部分以同一块石材雕刻成盘旋的藕瓜,既起到了牢固的支持作用,又不显得臃肿粗笨。整体设计独具匠心,融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体现了大明湖的荷花特色。在园林小品的游路上,有用鹅卵石精心组合成“映日荷花”、“出水芙蓉”等图案。各类建筑上的彩绘、石雕栏板,也多以荷花、荷叶、莲蓬为主题。就连随处可见的指示牌,也是荷花、荷叶的卡通造型,在细微之处尽显大明湖荷文化的丰富内涵。 3.2.5 乡土植物与自然景物的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常借自然景物来凸显植物景观意境。自然界的风声、鸟语、流水、斜阳、日光、晚霞,在古典园林中都是表现诗情画意的背景元素。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因此,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将松、竹与风声相结合,借松、竹等物来听风,或在风的情景下赏景,不仅极好地诠释了植物的“性格”,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大妙境,还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听风文化。梅,落叶乔木,生性耐寒,花蕾于隆冬绽放,率万木之先。梅花神清骨爽、娴静优雅、与遗世独立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在两宋时期,人们已经赋予梅花崇高的文化象征,仅《全宋诗》中咏梅诗就达4700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对梅花景观最美的描写之一。水边植梅,清浅的溪水与高洁、疏瘦的梅花形成一致的审美意向,水面上疏朗、雅致的梅影,加上水中晴朗、悠远的月影,不仅极好地体现了梅花的美感,而且梅花的品格在水、月的烘托中得到升华[6]。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9

Peng Jin

(Xianning University,Xianning 437000,China)

摘要: 通过对鄂南乡土植物功能及应用优势的分析,阐述了咸宁乡土树种的资源特点及在园林中配置组合设计的运用,提出了在园林应用中利用乡土树种,运用美学的视角营造城市园林景观。

Abstract: By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native plants resource in Xianning, the author advanced how to make use of the native plants with the plants aesthetics principle in garden design.

关键词: 鄂南乡土植物 城市绿化 园林美学

Key words: native plants in Southern Hubei province;Urban Greening;landscape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097-02

0引言

随着城市园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乡土植物与许多外来植物的组合配置设计满足了城市绿化的需要,以本地的乡土植物为主的城市园林绿化形式,不仅具有改善气候、减弱噪音、涵养水源、休闲娱乐等多种功效,而且能营造自然与风土文化协调的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形成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

1鄂南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的特殊性

乡土植物是在特定地域内固有的植物种类,而外来植物是指从外地引入的植物种类。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来看,过多地运用外来植物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存在许多不足,而乡土植物的应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易于养护管理且能自衍成林的优点。因此,多选用本地乡土植物营造人工绿化景观,发挥咸宁乡土植物的地理环境标识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在绿化中多反映鄂南地理环境的特色,使城市园林体现独特的人文风土氛围。如湖北咸宁的桂花代表了一定的鄂南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充分利用乡土树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满足标志性建筑旁、小区入口、城区中心、道路节点等重点区域的绿化,营造体现鄂南地方特色的景观。如咸宁市人民广场二期建设中的选用多种乡土植物,包括榆树、朴树、枫香、苦楝、刺槐、杨梅等树种,已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地域景观。

2鄂南乡土植物的园林美学特征

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乡土植物配置组合设计的园林景观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因此它不仅仅为游人提供游憩玩赏的优美环境,而且使人们能够陶冶情趣、丰富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自然美的特征是反映自然事物的美。乡土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风雪竹林、云雨松涛、鸟语梅香都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它的特点偏重于形式,往往以其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自然美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美。

地域文化内涵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侧重点,城市园林都少不了乡土植物,用乡土植物打造环境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造园方式,植物不仅可以减弱噪声,防高温、防风沙,而且植物的配置可以美化环境、渲染环境、调节环境气氛,能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美丽画面。春天鸟语花香;夏日绿荫遮阳;秋日万紫千红,果实累累;冬日雪压树枝,银装素裹,婀娜多姿。通过一年四季的植物成长变化及时告诉人们季节变化的信息,人们迫切希望生活在充满大自然色彩和活力生态环境中。如咸宁市银泉大道的绿化设计因周围环境以村庄、农田为主导,路基两侧栽植带状树形优美的四季桂、香樟、栾树等乔木,有效屏蔽与合理显露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考虑乔灌草有机搭配,通过枸骨、紫薇、海桐、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腊梅、栀子花等植物,使树下绿化带枝叶繁茂,形成以小距离低矮的变化隔断,达到了丰富的空间景观层次和自然景象的季相变化,使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道路自然绿化景观,减缓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

艺术美是自然美的升华。园林艺术的美不仅反映在具体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实体上,还通过种种艺术造园手法和技巧,合理布置,巧妙安排,灵活运用,传达人们特定的思想感情,创造艺术美的园林意境。例如位于咸宁市茶花路中段的市畜牧局旁小游园,以石为主要元素,通过空间布局形式以小高台中点为圆心,形成视觉核心,在它周围分布若干绿化景观,形成以点带面,以线为主的布局形式。运用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物配置设计,围合成自然式人工景观,选用桂花、三角枫、榆树、朴树、火棘、南天竹、枸骨、绣线菊、春杜鹃、箬竹、美人蕉、十大功劳、鸢尾花、鸭趾草、吉祥草等植物组团配置,满足植物的高低、疏密、层次、质感、色彩、个体形态、轮廓线、以及群体组合等方面协调统一,使有限的空间里,缩影无限自然,产生“小中见大”的艺术境界美,拓宽艺术空间。另外,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将石头与植物的完美结合,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体现出神奇且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拓宽了艺术时空的造园手法,并强化了园林美的艺术性。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与社会事物的美,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内容,表现了人们的思想倾向。从咸宁市近几年的城市园林建设成果来看,通过社会实践反映了乡土气息的园林自然特征,充分表现了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园林作品特点,反映了满足人的个性在园林中全面充分的体现,使社会美表现为实践成果的时代美。

社会文化性在城市空间的植物组合反映上,体现文化的交流地和地域性,因此,植物景观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性的重要体现。鄂南具有多种特色的乡土植物,反映了特定区域内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而城市高品位的园林设计作品散发出的人文内涵,形成一个城市的独特氛围,突显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咸宁乡土植物的配置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合理配置植物,才能合理地增强植物空间的文化多样性,满足城市园林空间的生态适应性,形成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咸宁市火车站广场植物配置遵循生态学和美学原理,采用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以体现自然植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植物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在植物造景方面,充分考虑了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的因素,根据不同主题选用不同树种配以不同风格的花坛、树池、观石,形成春花、夏华、秋叶、冬姿四季延续的景观效果;体现出季相分明、造型丰富、意境优美的景观效果,展现了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较高品位的城市广场。

3鄂南乡土植物的园林艺术性原则

3.1 美化环境,意在景为人用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愈发强烈,即便是再壮丽、再雄伟的建筑,没有花草树木的衬托,都是缺乏生机的。而乡土植物的优美形态、彩色树叶、独特清香给人们心灵、感观上的愉悦,达到养目清心、精力充沛的效果,营造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是人们真正回到熟悉的大自然环境中。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考虑用乡土植物表现出的绿色来统一全局,辅以一年多变的其他植物色彩,营造美的景观。城市街道环境中一年四季植物都少不了绿色,绿色是整个环境色彩的基调,虽然植物的绿色随着季节和光线的变化而出现改变,但是整体上的绿色在明度和色相上没有根本改变。例如咸宝路两侧建筑密度高,店面经营行业污染较严重,因此,沿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主要种植阔叶、冠幅较大的本地乔木,配合落叶冠幅小的乔木,以便夏季遮荫,冬日漏光。同时在部分人流密集居民较多的区域布置树阵,既打破原有规划的束缚,方便行人休憩,同时丰富景观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如濒临淦河的双鹤路柳树形成一条“清绿垂丝”街,柳树叶初发时,叶随季节变化由黄变浅绿,夏秋季为浓绿,到了深秋则为黄绿,色彩变化复杂。通过掌握柳树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形成植物色彩美学的搭配的协调形式。

城市广场以观赏性乡土植物强调对比色的应用,可形成城市园林色彩中的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的和谐环境。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因为补色对比从色相等方面差别很大,对比效果强烈、醒目,在园林设计中使用较多,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对比色在园林设计中,适宜与广场、游园、主要入口和重大的节日场面。在广场布置花坛,可按照桂花花篮、楠竹竹筒等形状的几何形轮廓,满足鄂南特色寓意的范围内,形成花卉群体的色彩美以及由花卉群体所构成的图案美。花坛植物的选择及配植,可以同时选用观花草本的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所选用的花卉必须观赏期较长而且花期一致。在有绿树群组或开阔绿荫草坪组成的大面积的绿色空间内点缀红色小乔木或灌木,形成明快醒目、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

游园园林景观强调以观赏性乡土植物来强调同类色的应用。同类色指色相差距不大比较接近的色彩,如红与橙、黄与绿等。同类色包括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粉红、深绿与浅绿等。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在植物组合中,能体现其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心理上能产生柔和、宁静、高雅的感觉。进行树群设计时,不同的绿色配置在一起,形成宁静协调的艺术效果。例如靠近一号桥的小游园与“中华第一泉”牌楼比邻,依临淦水,靠近温泉,绿化配置采用高乔低灌,绿树香花的同类色,呼应绿化水岸,坐雅亭远眺几座清山,意境幽远。

3.2 科学设计,注重生态效益在选择植物时,既要考虑植物的个体美、群体美,更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从生态效益上讲,“复合混交层”的运用更为合理。

科学的配置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更有利于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树群在组合时,高度喜光的乔木层应该分布在中央,亚乔木在其四周,灌木在外缘,这样不至于互相遮掩,并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既有生态性,又有观赏性。

取借和模拟鄂南自然山谷、溪流、泉边典型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本土植物景观特色群落结构。形成上层乔木参天,下层灌木围合,地被理水造景。利用常见本地乡土植物如丝栗栲、厚皮香、马尾松、檫木、杉木、三角枫、黄檀、乌桕、山合欢、杨梅、漆树等常绿阔叶树种,突出园林植物的季相、色相变化,丰富空间层次,稳定生态系统,体现出咸宁四季常青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自然风貌。

3.3 植物造景,展现文化内涵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要在满足生态植物习性的前提下,设计创意要巧借鄂南乡土植物营造独特文化意境,并赋予植物深深的美学特征。

咸宁素有“桂花之乡”美称,在居住区绿地规划时,可充分考虑这一城市文化特征,创造特色的意境植物景观模式。如常青乔木桂花(金桂、银桂),种植房前屋后,形成园林中 “蟾宫折桂”的赏月开敞空间,营造地方风土人情的美妙意境。

运用鄂南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营造移步换景原生态文化景观。咸宁市人工湿地公园位于淦河与玉泉街之间,湿地公园总体布局保留原有自然山林,以曲径将岛、桥、石合理串联,整个环境表达出对原有山地植物的尊重,并通过点缀如花叶芦竹等外来植物分别种植于水中、沿水和水岸丰富湿地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文化空间,体现出“风清鱼影显,花静鸟天翔”诗情画意。

4结语

总之,合理运用鄂南乡土植物配置,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水平,是构建当今城市园林美学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初梅.园林规划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树华.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2005,21(1):47-50.

[3]谭益民,曹基武,祁承经.中国中部城市发展乡土彩叶树种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2):171-175.

[4]李光,张规富.咸宁“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41-142.

乡土文化的内涵篇10

一、引进乡土文化,拓展课程内容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乡土文化,品德课教学要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

我们的家乡在苏北,濒临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滨江滨海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加之丰厚的“二郎神灌江口大战孙悟空”的文化积淀,迷人的水乡风光,孕育了醉人的从汉朝李广利执政海西时就造就的“盐河地域文化”。在教学《我来做个小导游》前,我要求家长带领孩子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纵览家乡的风景,如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美丽的沂河风光、幸福林海、张店古镇……课堂上,我让学生做“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美丽风景、历史文化景点等。由于学生课前都有了亲身经历,讲起来头头是道;由于介绍的是自己家乡独特的风景,学生讲起来是满腔热忱。

乡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乡土文化资源,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将品德教材内容和乡土文化进行整合学习,适时、适度地把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品德教学中,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品德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

二、研究乡土文化,提升课程内涵

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有的品德课堂缺乏吸引力,就是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致。发掘乡土资源,并在教学上适当地运用,能更清楚地解析品德教材,弥补教材之缺陷。乡土资源里面包含的文化底蕴是滋养本土乡风文明的精神养料,因地制宜地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并优化组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家乡的文化多姿多彩,让我们的学生浸润其中,吸收丰腴的营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眼光更加远大,热爱家乡之情更加浓烈。

张店地处沂河南岸、盐河东岸,境内还有义泽河、龙沟河、六塘河、武障河等入海河流。在教学《生我养我的地方》一课时,我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于课堂的教育形式,组织学生研究“家乡的河文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家乡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从江河开始的……我们的家乡张店镇就是在“六横二纵”的八条河流的环抱中孕育成长与发展的。千百年来,古镇倚河而建,持续发展,繁华依旧。一条条流淌不息的河流,记录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给张店的历史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我们开展了“关于家乡的河文化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让学生变得更独立、更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心也随之增强。

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它是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在互相作用中积淀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结晶,最能反映民族的风土人情、生存心态和精神内涵,乡土文化是本土本乡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更热爱家乡,我们要从乡土文化入手,结合品德课程特点,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表现家乡文化。

三、传承乡土文化,发挥课程功能

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热爱家乡是品德课程的基本功能。乡土文化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让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审视家乡的历史,用虔诚的心灵感受家乡的温馨,用洁净的双手抚摸家乡的面容,用铿锵的鼓点奏响家乡的华章,在活动中增长见识,传承乡土文化。

在教学《民风民俗知多少》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挖掘了“张店锣鼓文化”。学生了解到张店古镇“锣鼓各打各”的文化源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传说后,心中多了一份热情;学生明白了这句话是形容各人做各人的事,并都做到了一个点上,形成了一种和谐之音,心中一片释然;受张店锣鼓第七代传人林爷爷奏响的锣鼓声的感染,学生们自发组建起小锣鼓队,传承了这一地方特色;近年来打响的“锣鼓”牌西瓜、“锣鼓”牌葡萄、“锣鼓”牌大米、“锣鼓”牌西红柿,让学生看到了家乡的未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是童年的烙印,“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是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辽阔的空间,悠远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多数学生将来还是家乡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发挥品德课程的功能,传承乡土文化,对于引领学生认识民族文化传统,走向经典人生,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