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十篇

时间:2023-04-04 01:13:59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篇1

关键词:乡土精神;乡土文学:现代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76-02

一、乡土文学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负荷了沉重的乡土精神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乡土精神不断完善的文明。二十世纪乡土文学以一种富有现代意识的眼光,立足现实,反思历史,洞悉挖掘乡土文化精神,透视展现民族、时代的风骨神韵,形象地表明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具有超常的再生力。

“乡土文学”这个概念是鲁迅三十年代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首先提出的。鲁迅是这样提起的:

寨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G・BranDes)所说的“侨窝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许钦文自命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忆“父亲的花园”,而且是已不存在的花园,因为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的。再看王鲁彦的一部分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但那心情,和许钦文是极其两样的。许钦文的苦恼是失去了他的“父亲的花园”,他挺烦冤的却是离开了天上的自由的乐土!还有湘中的作家黎锦明,他大约是自小就离开了故乡的,在作品里,很少有乡土气息,但蓬勃着楚人的教感和热情。

茅盾在一九三六年二月曾特意撰文论述“乡土文学”,他刊载在《在召文学》六卷二期上的《关于“乡土文学”》中是这样写的: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象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然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膺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给与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眉目。

在笔者看来,所谓“乡土文学”,是根源于乡土,是关于乡土的文学。它是作者以浓郁的乡情抒写乡土这一特殊地域里的人情世态,风俗习惯及地理自然环境,并通过这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再现出时代和社会风貌。形式上她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视电影等一切文学样式。

这里,值得强调的有两点:一是乡情,二是乡土,所谓乡情,不能仅理解为怀乡之情,还应包括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及对故乡传统陋习的憎恨。有人认为所谓乡情,即是怀乡之情,从而认为只有那些怀念乡土的文学作品才是乡土文学。这是对乡土文学的狭义理解。怀念乡土的文学固然是乡土文学,但那些“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文学,同样也应归于乡土文学范畴。所谓乡土,也不仅仅指家乡的某个村寨,它实际上可以指家乡周围在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相类似的一片地域。《辞海》中关于“乡土”解释为:“家乡,故乡。……亦泛指地方。《晋书・乐志下》:“乡土不同,河朔隆塞。”我认为乡土文学与“乡井文学”在题材范围上是大小之别,选材的着眼点不拘于故乡某一村寨,但也不是与故乡完全脱离地理联系的其它乡村,这样一来,就与一般农村题材的文学区别开了。从情感流注看乡土文学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乡土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浓郁乡情,这是儿子对母亲般血肉相连的情感。而农村题材的文学作者对笔下的乡村却缺乏这种深厚的情感基础。另外,乡土文学其目的在于向人们展示故乡之美,传达自己对乡土的强烈的爱憎和怀念之情,而一般农村题材的文学往往缺乏这种强烈的感情因素的灌注。二、乡土文学的现状与发展

作为一大派别和一种文化形态,乡土文学发展中自觉融汇了多种经验以强化个性,无论在生成还是体式上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艺术规范,亦即有别于其它文学现象的自身独特性。

究竟什么是乡土文学内核呢?乡土文学最主要、最特殊、最宝贵的价值质点和审美品格是满熏着土气,这种土气就是指家乡的地域特性,包括地方风物(山光水色、历史名胜、文化遗迹、地理气候、农事耕作、房屋构造、院落格局等)、风尚习俗(守教信仰、村规民约、家风家纪、婚丧嫁娶、节日礼仪等)和世态人情(社会世态、伦理道德、情趣品性等),展示出异国他乡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风俗画、风景画、生括画。

鲁迅作为乡土文学的始祖,写下了许多乡土文学的名篇,展现了故乡浙东小镇一带的风物、习俗、人情。《孔乙己》中曲尺形的柜台。下酒的盐煮笋、茴香豆,长衣衫短衣帮不同的温酒方式,《祝福》中“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杀鸡宰鹅的祝福习俗,《阿Q正传》里的土谷祠、春米场、“龙虎斗”,《社戏》里的戏台、乌篷船,《风波》里用称的斤数命名等等,不胜枚举。赵树理从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开始,几乎篇篇都是家乡太行山区的风俗画,甚至连地名都充满了乡土特有的风韵,青龙背、龙脖上、柿树腰、红土坡、刘家坟、山神庙、旗杆院、刀把地等,都散发出黄土高原特有的山村气味,加之老赵对家乡农民吃住穿戴、起居往来、婚丧嫁娶、民间节日等风俗人情的精致描绘,更加强了作品的乡土气息。

由此看来,乡土文学主要偏向于描绘地方风习以传达独特的“土气息泥滋味”,这同时也构成为乡土文学特色的一个外在标志。一般地讲,所有文学作品都是或多或少地描绘了某些风俗习惯,攀写了各种山川景物的,难怪作家孙犁因此要坚持认为“就文学艺术来说,微观言之,则所有文学作品,皆可称为乡土文学川了。这样一来,就要以这种一般性消解、否定乡土文学的存在,我们必须特别做出明确区分,不能让那种一般性消解和否定了乡土文学自身所以能够存在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就是乡土文学与一般也写乡土的文学相比较而显示出的差异性:乡土文学把展现特有的乡土色彩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独特艺术追求,或者说作为乡土文学存在的灵魂,而不是像一般文学那样把乡土文学这一自觉追求仅仅当作某种点缀。刘绍棠在谈到这一区别时,曾将自己的创作同浩然作了一个比较,结果发现“浩然主要写京东山村,反映农村的重大变化:我主要写京东水乡,描写农村的风土人情”。二者的艺术视角与分野是截然不同的。无独有偶,孙犁、汪曾棋也是典型的乡土文学大家。在《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大淖纪事》、《受戒》这一类优秀篇章中,我们看到诸如战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已经被笼罩上一层淡淡的、甜甜的、柔美的诗情画意的轻纱,清新的田野的风和隐约的牧歌曲调营造了一种极美韵致。

三、乡土文学的主题思想

“五四”时期西方人道主义思潮广为流行,加之传统文人鄢种关心国事民虞的社会忧患意识,对苦难的体察成为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的出现,既是对于乡土中国苦难的反映,同时也是苦难深重的乡土中国在新时代中觉醒和奋起的标志。芷是因为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有了尊重和维护个体生命权利的现代观念,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意识,才注入了新的生命,焕发了新的光彩,跃升到新的层次,于是才有了现代作家对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者非人处境的敏感和关注,才有了对于造成这些悲剧的社会环境的愤怒控诉和严正抗议。

乡土文学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00-02

乡土文化以有形可感和无形潜在的方式影响塑造着个体的气质和人格。因此,学校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以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对于增进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了解,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热情具有积极作用。

一、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定位

1.作为材(课程)的补充。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在联系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全面开发、实施乡土校本课程,建立“知识化学习”与“生活化学习”整合的课程形态,以克服基础教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倾向,彰显学校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乡土校本课程理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凸显乡土的特色。直面当前青少年漠视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把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传统文化和美德的乡土文化引进校本、引入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形成具体而微的体系。结合地域实情,不断发掘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构建相对完备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着重从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计划、校本师资体系、学生分类、校本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且可立体操作的校本课程体系,可深入推进学校的人文教育向纵深发展。

4.铸就实用型素质。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心怀家乡的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素养。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力求做到利用乡土校本课程整合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共性,形成二者相统一的文化品格,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土文化的特点及资源选择

乡土文化就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发端、流行并且长时期积淀的,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总和。

1.乡土文化的特点:一是文化标签,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地域性是乡土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它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文化遗存等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道德传统等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二是地域情感的凝聚,具有可传承性。极具人文性的乡土文化,是本地区内人们成长的精神家园,对人的精神滋养和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丰厚的人文性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和自豪感。

2.资源的选择:一是资源分类,利于选择。乡土文化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乡土的地形、气候、动植物等为主的自然环境类,第二类是人类在乡土中如交通、聚落等有形建设和如文化、风俗习惯等无形建设为主的人文环境类,第三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团结、包容、合作等为主的社会环境类。二是注重选择,形成体系。广泛收集乡土文化资源的素材和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选择。以历史为经,以特色为纬,选择、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形成较清晰的脉络及相对完整的体系,做到稳定性与修订性相结合,加强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与传承。

三、结合乡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地方文化以显性的地方性知识和隐性的地方传统精神影响、塑造着个体,因此,开发和实施乡土校本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重应试轻人文的观念。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乡土文化知识的比重仍相对过小,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乡土文化的有意识学习和传承。教育部门对乡土文化的学习未作明确规定,社会各界也普遍缺乏传承乡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意识,导致大量乡土资源利用率低。

2.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基于乡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就是让学生触摸到乡土文化的深层内核,充分认识和挖掘优秀的乡土精神,同时,对落后过时的东西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从而形成一种对待乡土文化的理性态度,形成对家乡持久而有真挚的热爱,让乡土文化精髓在教育中传承。

3.有体系、多途径地推进课程。在收集、把握课程素材和资料之后,进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科学统筹确定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制订较为严密的教学和教材撰写计划,落实各环节的具体任务。务必让学生从乡土校本课程中有体系、多途径的获得提供其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乡土文化资源。

4.课程必须具有可实施性。学校作为传承乡土文化的主阵地,关键是要把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乡土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网络体系,将各学科所涉及的千条万缕的乡土资源整合,再把整合的乡土资源有机融入到各学科之中,选择恰当的方式,灵活多样地推进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将文本阅读与实地体验的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和实地体验中去学习、感悟、体验。

5.加强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管与评估。基于乡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要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和发展性评价体系,把态度、情感、精神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是评价要注重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二是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地方精神品质、情感取向做出客观、公正的点评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陈文强,许序修.立基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0,(0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2.

乡土文学篇3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出版,单从小说的题目上就能看出一种无奈的灰色心情以及乡土文学所进发出的社会感染力,当然,灰色的远不止心情。

有评论家说,在大多数人认为“乡土文学已死”之时,《生死疲劳》掷地有声。

《生死疲劳》是由一个人在不同轮回中看到的片段构成的乡村历史。“土地问题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把钥匙。”莫言说,《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历史大致由两种人物担当,一种人是有价值的个性,而另一种人是无价值的个性。《生死疲劳》中就有这样的两个主人公。

“我相信这种农民在全中国也为数不多。”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位一直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书中,“”的浪潮使他比地主还悲惨,他遭遇来自各方的打击,众叛亲离,但他还是执拗地坚持单干。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的农民回头看他,发现历史转了一个圈,他竟然是有前瞻性的。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一个村支书,他是个正派的基层干部,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看不惯一切,希望恢复,为此他不惜以死相拼,死时还高唱《国际歌》。

莫言曾感叹,当时违背思潮的农民恰恰被历史证明是“有价值的个性”,而以死相拼的村支书恰恰被历史证明是“无价值的个性”。

“这是个性相似的两个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为正负,合起来是一个人,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书名《生死疲劳》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莫言在承德参观庙宇时,偶然看到有关“六道轮回”这四个字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我喜欢莫言的小说,首先是他营造的如梦似幻的情景使我着迷,比如《生死疲劳》就非常成功地将佛教的六道轮回与主题结合起来,在幽默的同时令人心痛。

他的小说都能带给读者理性而冷峻的思考,他总是把主题放在宏大的环境下,也就是社会的波澜壮阔,不管是波澜出了黄金泥沙还是壮阔出了屠刀绞架。

因此,读莫言的小说,我总是很冷静而理性,也许小说中所表达的情感都被我抽成思考了。如果是这样,是否应该说是一种失败的阅读?

但读《生死疲劳》最后一部(也是整个小说中最短的一部)时,我却泪流满面了,这在我读莫言小说过程中是绝无仅有的。我为人性由恶到善、由压抑到解放而感动,而当读到优秀警察蓝开放发现自己所爱的人竟然是自己奶奶的亲外孙女而自杀的时候,我有一种要爆炸的感觉,尽管悲痛,眼睛里却一滴泪水也没有了,惟有张着嘴,呼吸困难一般。

蓝开放的自杀绝不源于他的爱情竟跌入由长辈的而的悲惨境遇,就象小说展现的并不仅仅是农村生活一样。

小说最后是蓝开放的孩子蓝千岁在新世纪第一天诞生了,但这孩子却是个血友病患者,百药莫治。

这发人深思的结果真令人绝望!

乡土文学篇4

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它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既造成了中学语文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地气”,同时也导致中学生普遍的家乡观念淡薄,缺乏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此,笔者在调查了解厦门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这一现状的对策。

一、国内外现状

1.国外现状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有三十个州的法律明文规定,学校必须开设包括本州的历史、文学、语言等内容的乡土文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提倡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感受”身边的乡土文化,他们经常把他们的课安排在社区博物馆,并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古战场、古工场的遗址、古旧建筑、古代桥梁,观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品、衣服等,以增强历史和生活的真实感。在美国,大多数较大的社区都有针对地方社区或州历史开办的展览,尤其欢迎学校团体去参观,地方博物馆还伴有导游指导。此外,几乎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位或几位老人把他们的大量业余时间花在研究地方文化上,学校鼓励并提供多种机会使学生和他们相接触,这些研究者不仅负责向学生们讲述社区过去的故事,而且还能够指导教师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

2.国内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目标体系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乡土文化资源仍存在着被严重的边缘化的倾向。我们曾把厦门市同安区六所学校的学生和语文教师作为初试对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进行检测。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三分之一的教师对闽南乡土文化知识并不是特别关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很少在教学中融入闽南乡土文化知识的内容,即使有关的课文可以很好地结合闽南乡土文化知识加以拓宽和加深,教师也由于时间的限制或者应试的心态而舍弃。67%的学生对闽南乡土文化知识的了解都比较少,54%的学生的知识只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和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学生们对麦当劳、肯德基越来越喜欢,对粽子、年糕越来越陌生;对情人节、愚人节很推崇,对七巧节、端午节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可能正在无声无息地消逝,或被以欧美的方式“改写”。

二、闽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的主要成因

1.应试教育是其主要原因

应试教育导致教育目标的狭隘化。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习题训练,轻生活实践;重分析讲解,轻形象感染。”这样,学习范围局限在课本的框架内,孤立于自然生活和生活之外,学生所学知识普遍脱离生活实际。其次,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应试教育中,学校成为按固定模式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它为学生提供的只是一个封闭禁锢的、狭窄高压的“牢笼”,这样培养的结果,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

2.教学评价体制的导向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制还是以分数的衡量作为主要标准,在这种评价体制的引导下,学校和老师为了考试取得高分,为了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成绩,只是强调考试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而很少或者根本不教授课本以外的知识,即使它们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闽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1.闽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应得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

目前,发掘乡土文化的语文资源,重视把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重要性在国内的语文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厦门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林成德在十一届市政协三次会议上的建议对我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闽南文化和闽南语培训。他认为语文教师担负着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传播文化的任务,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闽南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和闽南语的兴趣,对闽南文化的传播和闽南语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闽南方言,用它来辅助教学,往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校应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校训、标语、文化墙、知识走廊都可以和闽南文化相结合。提倡课堂讲普通话,课外讲闽南话并帮助外来学生学习闽南语;可以邀请专家或退休老教师开设闽南语讲座,营造浓郁的学习闽南文化氛围。笔者所在的厦门同安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少敏牵头利用同安丰富多彩的教育字眼开发了以同安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同安风情丛书(全六册):同安儿戏童玩、同安儿歌童谣、名胜古迹、方言典故、传统饮食、民间故事》,旨在传承、弘扬闽南文化。笔者所在的学校厦门市五显中学也开设了《答嘴鼓》校本课程。

2.把闽南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把闽南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亲切感人,而且更具有感染力。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多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把对课文的赏析和对“乡土文化”的赏析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乡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师上课前可以利用三分钟时间开展语文小活动,例如:讲述家乡的名人郑成功、陈化成、陈嘉庚、朱熹、苏颂、林巧稚轶事,介绍日光岩、胡里山炮台、万石植物园、梵天寺、北辰山等名胜古迹、让学生唱一首闽南语或表演一段歌仔戏等。每个传统佳节可以让学生谈谈节日的来源,谈谈地方小吃蚵仔煎、芋包、土笋冻、五香卷、烧肉粽、同安封肉……一个个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利用自己积累和了解的闽南乡土文化知识,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语文能力。

乡土文学篇5

关键词:乡土资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需依据本地区自然、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的资源满足多样化及选择性需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教师应据此加以积极利用和开发,激发学生浓厚乡土情结。随着分省自主命题的高考改革,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体现乡土文化内容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如2005年湖北语文高考卷要求考生基于湖北地域特点撰写湖北旅游资源推广广告文案中的广告词;2006年北京卷则要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撰写文章;200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则展示了现代文阅读《乡村的风》,文章中透着浓厚的安徽乡土文化气息,语言应用题第20题则更是乡土特色明显:要求学生写关于陶行知先生的简介,选择人物的某一角度加以评价。由此可见,将乡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使用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入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很多学生总是觉得语文学科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死记硬背,甚至有学生觉得@些内容和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习这部分内容没有用。教师可从课堂学习内容中的乡土资源入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声调上,定远话还保留入声,这非常有利于解释古诗词的押韵。如从柳永所写《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上阕中可以看出其中前面四句均使用了仄声韵。笔者所在地区定远方言“歇”“噎”和“发”“阔”都读入声,使用定远方言读这篇文章时都押韵。但如果使用普通话会发现“歇”读xiē,“噎”读yē,这样这两个字都成了平声。同样,据普通话发音“发”读fā,平声,“阔”读kuò,去声,两字也不押韵。学生们一定会对这种现象充满疑惑,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最后三句诗词为仄声韵。“急”“泣”“湿”定远方言这三个字为入声,但普通话则分别读jí、qì、shī, “急”成了阳平,“湿”成了阴平。

根据笔者所在地区地域特点,可以用方言来解释押韵的问题。一方面,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在课堂上时,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调节情绪、活跃气氛;另一方面,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来解释,学生一听就懂,而且记忆深刻。

二、巧用乡土资源,顺利解读课文

在理解发音时,可介绍汉字读音变化的过程。在理解《红楼梦》中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时,课本上的注释:“雪”“薛”谐音,影射薛家。部分学生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提出这两个字并不同音的疑惑。不止如此,“雪”“薛”两个字在学生们所在地定远的方言中的念法也存在差异,两个字均为入声。笔者告知学生,很多汉字的语音变化是长时间演变的结果,学生结合本地这两个字的念法会对教师的解释恍然大悟。

又如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安徽等地“童养媳”的民俗。本地区有首歌谣:“鸡子叫,狗子咬,八岁我,起来早,公婆茶汤要烧好,几房马桶轻巧倒。快到田间去薅草,转到水田扯秧苗。两个时辰转回家,一家早饭快快烧。别人吃饭我洗衣,再到山头把柴挑。脚冷手冷搓搓了,肚子饿了扒个苕。忙到日头落山了,赶回家把夜饭烧。一家人都睡了,我点油灯做鞋帽。”教师可将这一内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朴实的民谣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为直观地了解“童养媳”的凄惨之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出身就是童养媳,其丈夫比她小十来岁,祥林嫂饱受生活折磨。通过这首歌谣,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介绍乡土文化,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据新闻报道,韩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作为韩国文化遗产。端午节本是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竟然被认定为他国文化遗产。这引发国人哗然一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报道,强化乡土文化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与屈原相关的文章时可介绍端午节吃粽子及划龙舟习俗的由来,学生理解了语文知识,在阅读诗词时也更为顺畅,传统民俗的相关常识也得以知晓。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时,我们可以介绍定远的一些祭祀祈福的活动。春节时,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放爆竹,烧时香,敬神祗,“开财门”。这一天忌扫地、汲水、泼水、动针剪等;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元宵,闹花灯,这天晚餐,农村家家习惯用香油炒饭,叫“闹秧根”,象征新一年秧好拔、好洗、好插又好活;农历二月初二是龙灯节,旧称龙抬头,人们祈祷龙王带来“风调雨顺”。晚上做“土地会”,敬香、聚餐……教师在介绍以上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讲解这样做的寓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四、展示乡土名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介绍学生身边的乡土名胜,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在教授《游褒禅山记》时,我们利用投影介绍定远的韭山洞。告诉学生韭山洞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韭山,因盛产野韭而得名,又因群山连绵别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名韭山洞。洞内宽窄不一,有时宽约百米,有时只可一人通行,洞顶有的高达数十米,石幔重重,洞中藏洞,各种乳石、石笋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幻灯的投影、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感到韭山洞丝毫不比褒禅山逊色,从而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语文源自生活,乡土资源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纽带。教师可基于课标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组合,科学设计,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增加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生们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下逐渐具备乡土意识,其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会因此倍增。

参考文献:

[1]陈介刚.充分利用乡土文学作品进行语文教学[J].宜宾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陈太根.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兼谈在高中生中开展饮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6).

乡土文学篇6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沈从文;乡土文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83-02

自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以来,我国作家着迷于自己国家的现象日渐明显。其中,沈从文先生也没有例外。虽然沈从文先生大多数被人广泛阅读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但是在这些作品深处蕴藏的“深深的中国传统”,其实就是沈从文先生着迷于自己祖国的显著体现。[1]故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沈从文先生乡土文学的详细分析,以及该文学类型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具体运用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中国文学中乡土文学的发展情况。

一、沈从文先生的乡土文学分析

沈从文,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极少数的理想主义作家之一。他作品之中,大多体现了极其浓郁厚重的乡土风情。其中最具典型的便是极具湘西特色的乡镇或农村,另外还有各种民间传统小文化。[2]这些典型乡镇或农村不仅典型概括了其他的同类乡镇生活以及村民精神,还集中现实出了一种爱国恋家的乡土意识。这种意识将国家背景之下的地方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还将这些地方对于革命的期待以及盼望深刻反映了出来。但反观其他与之相比更加复杂的乡土文学,如外国福克纳、台湾黄春明等人的作品,其中对于乡土情感的升华更为完全。由此可知,沈从文先生这种对地域的特色服务以及对普遍性的全面揭示,会使得这种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难以被不熟悉的读者所轻易接受并预知。

分析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可以知道,其在运用乡土的同时,表达了对于地方性和普遍性的深切关怀。自此,沈从文先生的湘西成为了一个体现当时国家背景之下的微观世界,这个微观世界里清晰地体现了乡土中国的典型代表,以及人类心理问题、宗教问题的典型代表。正是因为沈从文先生一直密切关注全中国人民的命运,并且始终坚守本心,追求其自身的艺术需求,所以他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地方性”属性明显的作家。对沈从文先生讲,其艺术需求的追求,其实就是投身于真善美的普遍性呼唤。而这一奉献行为的推动力具有十足的必然性,并非偶然建立在任何一种文化或任何一个国家的拯救之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后者与其写作目的相符合的话,沈从文先生或许也有可能彻底投身于对乡土场景的写实描写之中。可以说,沈从文先生在文学上对于乡土的创造性运用,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范例,至少对于共产主义革命以前的中国而言,是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做到这一点的。纵观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沈从文先生为人们提供的乡土文学观察素材,是迄今为止多么丰富灿烂的宝贵财富。

二、现代中国文学中沈从文乡土文学的具体运用

在沈从文先生的早期作品之中,表达自我慰藉、自我抒发以及自我辩解的作品很多。起初,沈从文先生尝试过创作极具西方特色的爱情或自然抒情诗,并且还借助其文学好友之一郁达夫的写作风格进行抒情短文的创作,将散漫色彩和主观色彩充分体现,以此表达自己当时既敏感又近乎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观念。[3]无论是湘西地区特色的乡村习惯,还是其家庭生活中间或反映的思想情绪,或多或少会在乡愁方面为沈从文及其读者提供一定的情感慰藉。

从某种程度讲,在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之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这些读者读到沈从文先生对权威的抱怨和埋恨以及对寂寞的表述,读者肯定感触颇深。不仅如此,正是由于这些作品的字字句句都是来源于一个自传性极强的北平愤怒青年,通过这些片段的阅读和理解,人们更加能够深刻了解一位文学青年真实的形象以及其所经历的磨难。在沈从文先生的乡土作品中,对于这种类型兴趣的激发其实很在行,作品之中很多陌生的事或物都能达到这一激发效果。例如,苗族人民的性习俗、边缘区域之间的暴力行为、土匪之间的行业术语、绑架勒索的风气现象、民风淳朴的乡村美景以及异乡地域中的喧嚷码头等,这些都是能够充分激发现代审美趣味的有趣事物。在沈从文先生的文学理念中,其将湘西的主题定义为边疆,在其1929年创作的《会明》中传达出来极其强烈的新资源、新土地等现代开发景象。

然而,除却满足人们好奇心这一特点外,沈从文先生早期作品之中还蕴藏了被认为更重要的东西。沈从文先生创作时,在认真利用五四时期民粹主义者修辞学的基础上,对各地域的方言、民俗以及民歌等进行了详细考察,这无论是对文学表达手法的传播,还是国家民俗民风的弘扬,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传承意义,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另外,作为中国国语文学以及民俗运动的重要贡献,沈从文先生作品中地域色彩的作用和价值并不止于此,其不仅仅只是为伟大的祖国供给了一种特色的乡土贡物,更为重要且有价值的,是为中国在借助全体人民的文学进行新文化复苏时添砖加瓦,不断供应行动能源。究其根本,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发家,主要依靠自身的文学搜集以及文学加工能力。在沈从文先生搜集和加工的问些资料之中,最为突出的三种类型,其一,街头巷语;其二,山歌趣闻;其三,民间故事。[4]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所有的文学资料,都是没有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并且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都一般,没有具体的文学要求。经沈从文先生加工处理后,其成效显著且引人注目的作品有《湘江的夏》以及《镇簟的歌》等。在诗歌方面,沈从文先生格外自豪,因为其自身的诗歌作品和散文诗作品中,没有出现西方当代诗歌中的必需词,如云雀、天使、亲吻、拥抱以及夜莺等。对此,沈从文先生利用苗族的词汇将这些诗歌必需词进行了替换和借代。用沈从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很好地避免了“我们语言的传统生命萎缩下去” 。

虽然很多作品中混合有苗族词汇,但事实上,沈从文先生也创作了很多欧式化的抒情诗,如《薄暮》。作家刘半农对于在民歌中吸取新生活力与创作形式的提倡也对其产生了或大或小的作用。除此之外,周作人也对其有极其明显的影响。这一观点可以在沈从文展示的“哑剧”作品《卖糖复卖蔗》以及《赌徒》中得到充分认证。在这些哑剧之中,其内容大都是沈从文先生家乡的街头小贩与赌徒之间的闲话俚语,既民俗化,又讽刺性十足,颇有周树人的作品风格。不仅如此,沈从文先生还亲自考察了各种民间故事。在其作品之中,不仅曾复述了他的苗族保姆为其讲述的一个故事,还在1926年介绍了一种特殊的类型,名叫JADAKA。直至1933年,沈从文先生为了完善《月下小景》,又将JADAKA做了极大的改写。引其曾对苗语研究有过极为短暂的兴趣,故而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广泛搜集有关苗族礼仪以及宗教戏剧等的文学文化。但是,这一想法终归没有付诸实践,最终也只是通过一位身在湘西部队的表兄的帮助,从大量民歌之中整理完成了近两百首山歌。其中,发表出刊的虽然只有41首,但每一首都有相应的词汇注释以及评语。

然而,让人唏嘘的是,当时的中国不仅没有对沈从文先生的方言故事广泛传扬,反而对其保持一种蔑视轻看的态度。大多数读者也认为这些方言不仅粗野,而且还很难懂。更有甚者,鲁迅先生也曾将沈从文先生使用不规范或不标准的语言嘲弄为“努努阿文”,即幼儿语言。沈从文先生则对自己的方言进行了限制处理,通过添加注释、来源标注等方式升华自己的作品。仅从文学使用的角度分析,沈从文先生早期作品中使用的方言或许自我放纵的气息真的有点过于明显,但是从文学传承的角度理解,一旦放弃这种继承,从某种意义上就等于完全抛弃了自己家乡、自己国家的丰厚馈赠。

虽然在沈从文之后的人生作品中,创作出了《边城》《龙凤艺术》等巅峰之作,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些璀璨之作中,读者仍然可以在其字里行间找到独属于乡土文学的风格气息。这也证明了沈从文先生从未放弃乡土文学,并且,还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成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特色之一。由此可见,随着沈从文先生部分作品名誉的不断恢复,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重要,其缔造的乡土文学也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愈发闪耀且特殊的瑰宝。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现代文学解读观念的深入认知,沈从文先生的许多作品都会受到新的审视。当然,现代乡土作家或其他作家想要从沈从文先生中断的地方进行乡土文学的探索和进步,就需要中国对沈从文先生创作的现代主义表示更多的欢迎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李丹梦.作为认同构造的现代文学“乡土”――以乡土小说派、茅盾、沈从文为核心[J].南方文坛,2013(03):50-59.

[2]赵咏冰.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流变[J].文史哲,2012(03):54-62.

乡土文学篇7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品德与社会课堂引进乡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及地方名人趣谈、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传奇的人物、警世的故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而理解一个童话,游览一处名胜,对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家乡思想感情,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一、让乡土文化成为课堂主渠道

品德与社会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绝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能补充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品位。乡土文化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其他文化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乡土文化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的不同特点,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进行学习。利用课件来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地区的习惯、不同地区的风情,增加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乡土文化的录像、多听一些美丽的传说,开阔视野,充分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离不开搜集与传播,让学生多搜集乡土文化精粹,掌握思想内容,亲身去游历、感受自然,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深入社会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乡土文化的内在美。

二、让乡土文化沟通课外多条线

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不光是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少先队广播站开设乡土文化演讲专栏,班级黑板报有乡土文化一角,校园德育阵地宣传与熏陶也是受乡土文化的感染。每年的“六一”节也有浓郁乡土文化节目汇演,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日参加“游园观光”“乡土摄影展”等活动。虽说不能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对乡土文化的学习达到炉火纯青,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的价值更有意义,培养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更为重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也指出:“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材料有自主选择权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乡土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课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宽、拓深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外延和内涵,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裁剪”“重组”。乡土文化是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乡土文化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它的方方面面,而是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爱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活动中去学习,理解其灵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地成长。

乡土文学篇8

关键词:女性文学 乡土文学 创作转变

引言

本世纪初,女作家林白相继推出《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两部作品,作品的书写题材和风格与其早期作品迥异,创作变化引起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分析。这一效应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

首先是林白变化跨度之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不仅仅表现在那个曾经沉溺个人世界、注重个人体验的林白开始体察他人、关注外部世界,《万物花开》中,在她独具女性特质视角关注下所呈现的“乡土世界”让人惊叹。而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妇女闲聊录》,在这部作品中,林白完全放弃了个人主体的介入,承认“他者”的言说地位,选择站在“倾听者”、“记录者”的位置进行文本呈现,这是写作方式的一种极致表现。

其次则是林白本身所具有的代表性。在转变之前,林白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家,“身体写作”的早期践行者之一;伴随着《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作品的出现,她走进了农村底层世界,进入了“乡土文学”的书写范畴。林白的这一转变在众多评论家眼中有多个层面的意味:表现出女性文学创作的突破可能,涵盖了乡土文学发展的可能性……本文试图结合林白这一典型个案对“女性文学”、“乡土文学”这两个具有历史发展脉络的概念进行阐述和梳理,在明确林白创作转变意义的同时,归纳出“女性”、“乡土”等研究范畴的意义和局限所在。

一、以“女性文学”为考察维度

何谓“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的范围至今没有圈定。根据刘思谦《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归纳,主要有三种界定:1.只要是女性写的就是女性文学;2.女性所写的表现女性生活体现了女性风格的文学;3.女性所写的表现女性意识的文学。刘思谦指出三种界定局限性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一界定抹杀了近代女性文学产生的可能,同时在“现代人文精神”、“女性主体”等概念上陷入本质主义的认定。本文认为,应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当中,从历史角度和审美角度对女性创作文本进行考察和辨认。

自晚清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缺乏独立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先后与个性解放相结合、与抗战救国相结合、与民族复兴相结合。进入到八十年代,在男女平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女性文学开始获得相对自主的发展。“男/女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是初期女性文学创作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维度。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关注自身的创作所呈现的世界,是之前男性作家所不曾表现的。

然而,“关注自身”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对立”模式下的女性文学发展终归存在问题,刻意的对立使得女性创作容易自我束缚,题材风格均受局限。实际上,女性文学创作有其独特的政治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林白所表现出的创作变化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中国女性文学来说,林白的创作转变有着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为女性文学打开新的创作维度

九十年代以来,伴随市场化经济发展,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知识分子逐渐远离农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农村。在这种背景下,林白的创作触角拓展到农村乡土世界,她为女性文学打开了新的创作维度,进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叙事场域。与丁玲的创作转变不同,林白关注乡土世界并没有放弃独特的个体意识;与萧红的创作不同,林白是在明确地获得了女性意识的情况下自觉地关照乡土世界。

(二)为女性文学获取新的精神资源

当林白的创作视野从个人的内心世界拓展到乡土世界之后,关注对象由女性知识分子拓展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广大农村女性时,个体本身所蕴含的孤独和歇斯底里被群体的一种自由自在、包容乐观的精神所渲染,单一的“男/女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被这种新的精神资源所吸纳甚至消解。这对于从对抗要走向多元化建构的女性文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以“乡土文学”为考察维度

“乡土文学”则是本文考察林白转变的另一个范畴,它同样面临界定的困扰。这一概念最早由鲁迅提出,指出“离乡”、“侨寓”的特质;周作人则突出“乡土”的“地方色彩”、“风俗画面”等特质,指向蕴含地方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茅盾更强调民族、国家、阶层的意识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场化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乡土、乡村成为不少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和创作资源所在,“乡土文学”被寄予新的意蕴和期待。有人认为“乡土”指向一个实体的场域,有人则认为“乡土”是独具民族、国家、地域文化意识的共同体,也有人认为“乡土”是一种知识分子介入现实的精神想象体……在笔者看来,“乡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伴随着历史进程发展发生着变化,界定是否属于“乡土文学”必须结合时代、社会、文学等多方面因素。

充满“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的写作不一定能够进入“乡土文学”的考察范畴,如林白以广西南流为背景的早期作品。《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这两部作品让林白进入到这一考察范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林白涉足了这一题材,更为重要的在于,林白自身所给出的姿态,一种“向民间语言学习”的姿态,一种低于大地的姿态。

对于“乡土文学”来说,林白的创作转变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为“乡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在现代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我们不禁会这样担心,现在书写乡土的作家大都有自己的乡土经验。伴随城市化的推进,当自我的乡土经验消失之后,“乡土文学”如何继续和发展?当林白转向“乡土文学”的创作,我们看到,她所拥有的极具个人特质的思想带给乡土世界新的色彩,充满想象力的《万物花开》生机勃勃。而《妇女闲聊录》是一种新的尝试,它的乡土书写建立在“他者”这一主体的个体生活经验之上。

(二)提供了一种新的进入乡土世界的路径和姿态

以往进入乡土世界的作家,大多以一种代言或启蒙的姿态,他们往往局限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用自身的生存逻辑和生命理念进行覆盖。对此,林白有自己的思考:“对底层的关注是必须的,但我们希望不是站在外面的一种张望,而是置身其中……”对于她所关注的“底层”,即在《妇女闲聊录》具体书写的乡土世界,她采取了一种“倾听”、“记录”和“自白”的姿态。

三、“女性文学”和“乡土文学”研究范畴的意义与局限

当依托“女性文学”、“乡土文学”等坐标对林白作品进行考察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样的考察方式有何独特的意义?这需要回到坐标本身进行讨论。

文学史并不是简单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排列,它是一个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它要绘制一个文学的空间,展示发生过的文学现象,并为他们的产生和联系提供合理的解释”,谁来提供解释?依据何种标准进行解释?文学史本身的排列不得不包含某种意识形态的作用,文学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将不得不接受收编和利用。当“女性”、“乡土”等研究范畴对文学史进行划分梳理时,这一作用体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女性文学”承担着女性主义呼唤女性精神独立自主和独特审美表现的期望和寄托,“乡土文学”在当下则主要承担着知识分子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现实担当。

明确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握“坐标”即研究范畴梳理的作用和意义。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面向丰富的文学文本,它们能梳理出更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条理划分;它们所具备的针对性能呈现部分被整体文学史所忽视或湮没的文本;它们能依据新的视角对某些文学作品重新解读,赋予它新的意义。它们是整体文学史有效的补充,是文学多元发展的一种体现。当然,这种研究范畴的划分存在局限,往往会牺牲文本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多样化的文学研究范畴在努力展现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当范畴与范畴交叉是否能获取文学发展的真相,或者把握文学的本质性因素?当以林白为个案将“女性”和“乡土”两者相较时,我们可以看到:

(一)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女性”,还是“乡土”,当放置在二元分化的视角下进行关照时,它们都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女性”――“男性”,“乡村”――“城市”。这种边缘挑战中心的模式往往蕴含着一种“力”,“反抗之力”、“自在之力”。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林白才能从“女性”走向“乡土”。

(二)无论是“女性文学”,还是“乡土文学”,他们都存在“代言”的困扰。从中产阶级“女性主义”到“后殖民女性主义”,女性的集体概念支离破碎,谁能代表女性?谁能为女性说话?女性文学走向了“基于个体女性经验”的书写。而“乡土文学”的书写同样充满争议,当知识分子从农村进入城市,当他不再是作为一个农民,他如何为农村、为农民代言?他们只能采取回忆或想象的方式。

不同的研究范畴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然而,研究范畴的意义并不能成为文学研究的唯一衡量标准。“归根结底,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既不可能仅仅决定于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性别,也不可能只关乎批评者的性别观念、性别立场,而是取决于作品本身丰富深厚的生活内涵能否在尽可能高度的程度上得到完美的艺术表现。”这句话适用于任一文学研究范畴。语

参考文献

[1]刘思谦.女性文学这个概念[J].南开学报,2005(2):2.

乡土文学篇9

关键词:乡土文化 人文内涵 写作创意

2011年,广州成为新兴的移民城市,人口格局主要由新兴移民和本地人构成。游子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本土情怀成为了我们写作教学的创作前提。本文中的“乡土文化”,“乡”是指乡情,“土”既可指故土,也可指本土。所谓“乡土情怀总是诗”,乡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地区特色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风土人情等广阔的内涵,这一切为我们的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捕捉写作素材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一.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分析

据一个权威机构(青岛师范学院)就“影响中学生作文困难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写作素材比较匮乏,作文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具体情况如下:

表格:作文内容和形式

表格反映学困生作文常写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生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事,选材单一;关于作文类型,初中学生主要喜欢写人记事,选材普遍,立意低浅。能写景状物的最少,能掌握用景物烘托人物内心技巧的就更是凤毛麟角。本论题就是针对中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选材单一,立意低浅”的状况提出的,主要是通过人文内涵的渗透进行环境描写。

二.渗透乡土文化的优越性

本论题是基于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小说单元中景物描写要求而提出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九年级表达与交流部分就有关于“写景状物的文章能做到以理观物,能在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有自己的感悟,体悟出一些理思。体悟要实在、自然”的叙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力求有创意”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要求。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现今很多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大部分过的是足不出户,养尊处优的小皇帝生活。这些掌上明珠的成长缺失主要表现在亲情的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不懂得如何跟别人正常沟通交往,更别说感恩了。因而让孩子在写作构思中渗入乡土文化元素,有利于孩子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助健全孩子的人格。

三.乡土写作渗透技巧点拨

选材一直是制约中学生写作中最大的拦路虎,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治学境界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乡土文化的写作渗透必须要有长期的人文和工具的积淀,本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学有规律,教有优法”为原则,主张写作渗透由浅入深地进行,从课内向课外迁移,并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技巧:

㈠环境烘托

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初中语文中的小说和散文时,会指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对炎热的天气的描写为下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情节作铺垫;《孔乙己》、《变色龙》和《范进中举》等课文都是靠社会环境为读者展示了世态炎凉的时代背景。我们在讲课时要及时把握住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环境描写进行渗透,下面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展示对“语文学科教材本土文化渗透点及实施建议”的研究成果:

同样我们可以发问来自异乡的学生,关于他们家乡风土人情的问题。这种乡土文化的渗透方式立足文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记忆向理解迁移。

㈡感官切入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内化过程。掌握课文中环境烘托的妙用与实施乡土文化的教材渗透仅仅是读写结合的第一步,进而我们要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把自己熟悉的生活转变成文字表达出来。人有视、听、嗅、味、触五感,通过这五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自己儿时所听到的传奇故事、嗅到的自然气息、尝到的亲人味道,以及看到的家乡风貌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感官切入是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有效途径,它只需要用质朴的语言去追求“一草一木系故土”和“一颦一笑念亲恩”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实现语文学科人文和工具价值的最大化。

㈢前后对比

鲁迅的《故乡》中,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前后的环境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揭示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其实,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道德观和价值观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无论是家乡还是本土都无可回避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黄菲的《正在失落的故乡》展现的正是两位作家所描述的各自的故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正如2007年浙江语文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所诉说的那样,快乐或痛苦的童年、美好或丑恶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转而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们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要关注时代的变迁,肩负起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渗透乡土文化的中学语文写作课程,提出“一草一木系故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运用环境烘托技法善于表达;“一颦一笑念亲恩”则要求运用多感官切入,让质朴的语言充满感恩之情。让环境描写返璞归真,富时代气息,还原生活最本色的一面。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种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写作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形成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飞龙《乡土情怀总是诗》[Z]《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1-03

[2]陈继伯《乡土作文的内涵及其意义》[J]《文学教育》2012.06

[3]张晨怡《现代性叙事下的“乡土中国”》[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3期

乡土文学篇10

关键词:学校历史 地域文化 体现特色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相对较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形式简单。一些农村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仿佛就是写几句标语,出一两块黑板报。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学校,除了一两句标语和口号外,基本上感受不到什么文化气息。二是内容陈旧。一些农村中小学尚保留着一些与现时代不符的理念。三是投入不足。现在的农村,适龄儿童少了,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小。一所学校往往只有十几个学生,两三个老师,农村教师通常一个星期要上几十节课,一天到晚都呆在教室,他们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文化建设?其次是物力和财力投入不够。从前,随便找点石灰,用水搅拌,就可以用来刷写标语,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都面临资金难题。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思路上,往往以赶超城市学校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而本身的“农村特色”却体现不够。人们往往习惯看他人的“有”和自己的“无”,而善于超越的校长却更注重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有”。

学校的本土资源中孕育着自身的优势和机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孟母三迁”就是环境熏陶人成功的范例。具有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德育教育家汪广仁说:“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农村小学不同于城市小学的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校舍比较简陋等诸多因素,开发和利用我们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使校园文化生活化、形象化,提高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历史性。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不同,如若真正办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历史足迹进行回顾,进而提炼、整理,去粗取精。

让师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树立自豪感,“我以我的学校为荣”。以我任教的“英石小学”为例,我就曾与大家一起研究设计了学校的校徽:

“1924”为建校时间,这是学校的伊始和基础;中间的图案为“英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y s”的组合成一个向前奔跑的人身,头为初升的太阳,红色寓意着激情与活力,诠释着我们的学生就如那初升的太阳,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追求不休。整个图案富有动感而寓意深刻,极大的展示我们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同时,在校门两边的门柱写上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对联:“英才辈出桃李满,石山韬玉四海晖。”取“英石”二字作为这幅门联的首字,表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就像那石山里藏着的美玉,一定会发出光芒,走向世界;一定会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这种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和创造,既可以让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又彰显出学校的显著个性和无限魅力。

二、倡导从学校的所处的地域环境中汲取营养。

我国区域辽阔,地区之间社会风俗和文化相差很大,这种差异和特色的乡土特征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名人故里、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等。[1]

例如在我们家乡,就有古建筑黄田湖南会馆,其整体结构雄伟壮观,形式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湘桂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门面墙上镶有多幅石浮雕图案,内容是大禹治水故事和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还配以龙狮等陪衬图案;而国宝级文物青铜麒麟樽,更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商周文化的余韵,在岭南回响”;以及宋代的周敦颐是在贺州出生和长大,考取进士,写出了举世名篇“爱莲说”,后来成为了我国理学的开山祖等等。这一系列极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著名历史文化资源,在校园内通过文化墙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及引导学生与家长利用节假日一起参观体验,开展乡土文化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和家长对自己家乡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从而陶冶情操,激发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培养优良品德,提高精神境界,这也使学校具有显著的地方区域性特色。

三、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

欣赏影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在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的同时把剧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蕴和风俗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如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春蚕织梦》,电视单本剧《月光光》,电影《冰雪同行》等,这些影视作品都是在贺州拍摄,充满贺州元素的影视资料。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勾勒出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画卷,展现了贺州人民从命运多舛走向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塑造富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人物形象,渗透了异彩纷呈的本土民俗风情,再现贺州人们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场景,折射勤劳朴实的贺州儿女的人生百态、风俗习惯,凸显其精神面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彰显贺州的自然和人性美。这些丰富多彩的影视媒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作为贺州的莘莘学子,在熟读经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影视剧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一方面使自己了解所生活区域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民风民俗等显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走千走万,不如贺江两岸”的乡土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使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

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乡土特色。

在校园建筑、休息娱乐场所和校园设施设备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民族体育设施、乡土设备,悬挂乡土名人名像名言、乡土风景画等,展示家乡风土人情。贺州具有众多旅游名胜景点,如4A级景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贺州玉石林奇峰突兀,石笋、石柱、地槽、漏斗、暗井密布,不但有多彩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路花温泉等。通过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橱窗,把故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习、欣赏。也如汪广仁所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让美丽山水与校园文化共塑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自豪感。不但充实和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而且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师生们在课余很自然地融入到学校文化的氛围之中。

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的精神之水,涵养人的文化之源。一个人如果不知家乡的历史人文,无疑是一种教育上的缺失。因此,如何就地取材,把握特色,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引导学生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为构建和谐社会献策出力,是新时期农村学校文化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相信,农村学校也会走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因为,根植乡土,就会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