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1:10:59

乡土

乡土范文篇1

阅读推广是促进阅读、传递价值理念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阅读推广工作,2014年以来,总理先后多次从国家层面倡导全民阅读,要求图书馆乃至全社会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而实现传承文明、创新知识,提升中华民族综合文化素质的目标。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分支,乡土文化阅读推广不但可以激活读者的阅读兴趣,唤醒乡土情感,还能促进价值认同,实现地方经济文化的有益互动[1]。笔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结合传播营销学原理,以泉州为例,探讨图书馆开展乡土文化阅读推广的路径。精心筛选泉州地方文化元素的精华部分,并根据各种文化元素载体形态的不同特点,创新表达方式,灵活采用纸质阅读、电子阅读、视听阅读和行走阅读等多种分类阅读模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泉州乡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力图在中华文明的整体框架下系统梳理、解读并普及泉州地方文化知识,促进广大读者开阔眼界,感受浓郁的泉州地方文化气息,有序认知、了解泉州辉煌的历史、璀璨的地方文化和先辈们的“帆起共潮生”的开拓精神,进而唤起泉州民众心中的乡土情怀和对家乡的文化自豪感,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2泉州乡土文化阅读推广的内容筛选

2.1乡土文化概述。关于“乡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乡土性的,是基层民众生于斯、死于斯的地方”[2]。因此,“乡土”也成为区域族群和基层个体的终身精神支柱,在人格塑造与自我认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而乡土文化则是指反映某一区域生态空间范围内的物产资源、经济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乡贤名人、名胜古迹的各种文献和物质载体,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文化承载力和教育功能。2.2泉州典型乡土文化元素的选取。泉州地处福建南部,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于2013年获评国内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广受好评的央视读书节目《一路书香》的起始站就是泉州。笔者选取能充分展现泉州的风土人情,彰显和传递泉州传统文化本质精神的典型元素,即泉州“海丝”文化、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泉州历史名人、泉州传统戏曲、泉州特色服饰;结合现代阅读推广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启倡导泉州乡土文化阅读的书香之旅。

3文史类泉州乡土文化的阅读推广

作为泉州社会变迁和泉州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泉州文史类乡土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泉州“海丝”文化、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泉州历史名人。图书馆可将传统图书导读与动态行读模式相结合,为文化赋能,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泉州文化发展的规律,在阅读中获得内心的充盈。3.1泉州文史类乡土文化元素概述。(1)泉州“海丝”文化。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古代泉州同世界60余个国家存在贸易关系,因此泉州存在大量具“海丝”文化特征的古建筑和史迹。如反映泉州古代瓷器生产与海外贸易的梅岭德化窑遗址;反映泉州海神崇拜的九日山祈风石刻、美山妈祖宫等,这些遗址经统计共有14处,共同构成泉州“海丝”文化重要历史资源。此外,围绕泉州“海丝”文化的古代诗词更是不胜枚举。如唐人张循之的《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云山白越路,还珠入贡频。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4],反映了古代泉州“海丝”贸易环境下,各国商贾在泉州往来频繁的景象;又如唐人陆龟蒙的《引泉诗》:“凌风捩桂柁,隔雾驰犀船”[5];宋人王十朋的《提举延福祈风道中有作次韵》:“大商航海蹈万死,远物输官被八垠”[6]等,生动地刻画了泉州人爱拼的商业冒险精神和敢于漂泊四海的英雄气魄……目前,泉州“海丝”研究论著有十几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中国航海学会的《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7]、李玉昆的《泉州海外交通史略》[8]、李大伟的《宋元泉州与印度洋文明》[9]、吴远鹏的《泉州与世界:文化交流与人物掠影》[10]等。这些研究论著从航海、造船、丝织、瓷器、贸易、天文、交通、海图、宗教、华人华侨和海交人物等方面,生动地描绘了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世界东西方的贸易中心,帆榷济济、梯航万国的繁华场景,展现了泉州“海洋文明”在峥嵘岁月里的兴衰交替及其在中国对外“海丝”贸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丝”贸易背景下,大量外国商贾往来泉州,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也随之在泉州播散,伊斯兰教、喇嘛教、摩尼教、印度教等十几个世界各系宗教均在泉州留下印迹,泉州也因此成为多元宗教文化中心。至今,泉州仍有清真寺、草庵、圣墓等保存完整的宗教遗迹以及大量宗教石刻碑文。此外,泉州民间信仰亦是繁盛,除关公信仰、观音信仰外,还有清水祖师、玄天上帝、保生大帝等众多闽南民间信仰,相应的祭祀庙宇,如关帝庙、真武庙、天后宫等更是香火不断。其经典研究著作如吴文良的《泉州宗教石刻》[11]、吴幼雄的《泉州宗教文化》[12]对泉州的各种宗教碑刻做了详尽地分析,展现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世界各系宗教的交汇中心,各系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泉州和谐共处、文明竞争的历史。(3)泉州历史名人。泉州比较出名的历史人物包括朱熹、李贽、李光地、郑成功、余光中等,他们对泉州乃至整个中国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朱熹(1130—1200),宋代著名儒学家、教育家,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读本》等,朱熹早年随父在泉州生活、讲学,其泉籍门人云集,统称“清源学派”。因此,泉州又称“二朱过化”之地。(2)郑成功(1624—1662),泉州南安人,中国民族英雄,作为南明大将军,郑成功率军击败荷兰侵略者,顺利收复台湾,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统一。(3)李光地(1642—1718),泉州安溪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一生清廉恤民,开创了儒家易学派,并著有《象数拾遗》《榕村文集》等数十部经典著作。(4)余光中(1928—2017),泉州永春人,现代爱国诗人、散文家。其作品《乡愁》入选中学课本,象征了两岸民众彼此牵挂、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3.2结合泉州文史类乡土文化元素的载体特点,灵活开展阅读推广。图书馆可围绕以上泉州文化元素,集中采购相关研究论著、泉州名人著作,并结合地方志、人物志、艺文志、宗教志和族谱等泉州地方乡邦文献,分类建立“泉州‘海丝’文化”“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泉州历史名人”专题书架。邀请专家来馆开展泉州文化专题讲座,组织读者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引导读者系统研读各类泉州文献并交流心得;营造品读泉州经典、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氛围。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还可根据各种泉州乡土文化元素的不同特点,灵活开展导读活动。(1)针对泉州“海丝”文化的阅读推广,图书馆可利用“海丝”国际文化艺术节,在馆内开辟朗读室,举办“泉州‘海丝’经典诗词诵读”大赛,让读者在吟诵中赏析和体味泉州人重义求利、勇于冒险的开拓精神;结合泉州“侨批记忆”,展示泉州海外华侨感人至深的回乡书信,感受海外泉州人甘于奉献、不忘初心、回馈桑梓的家乡情[13];进而引导读者深入了解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激发读者奋发勇为的拼搏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针对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的阅读推广,图书馆可围绕该主题开展摄影大赛,以图文的形式在图书馆开展摄影作品展览。展示泉州各大宗教庙宇的建筑风格及内部的楹联、书法、绘画等宗教艺术;引导读者了解不同宗教和民间信仰的教义、教规、宗教仪式及其在泉州的传播过程;感受泉州的多元宗教文化。(3)针对泉州历史名人的阅读推广,图书馆应以延伸阅读的方式,引导读者系统了解泉州历史名人的生平功绩、经典著作、学术思想,培养学生希贤慕善之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再现泉州历史名人在本地的逸闻轶事和重大历史事件,讲述泉州名人与其经典著作的故事。如表演朱熹在泉州传道授课、开启民智的故事;郑成功不畏艰险、力排众议,收复台湾的故事;李光地与康熙深层对话、著书立说的故事;余光中的童年往事与思念故乡的独白……通过这些活动传承和弘扬泉州伟大历史人物的精神品格和人生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由于文史资料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馆员须对其适度加工,将学术性内容口语化、通俗化,并从现代认知格局的角度,客观反映泉州各种文化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面貌,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3.3行走阅读,实境体验泉州文史类乡土文化。在中国人的文化观里,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为了给读者留下更鲜明、直观的知识印记,图书馆还可进一步组织读者开展行走阅读,实境体验泉州文史类乡土文化。走出去,在身临其境的泉州文化旅程中,以亲身所见所闻,与各种泉州文化元素亲密接触;在旷达的世界中,寻访泉州文化的脉络和韵味,感受其美感和情怀。引导读者围绕古老的泉州“海丝”文化印记,实地探访梅岭德化窑遗址、九日山祈风石刻、美山妈祖宫等历史遗迹,感受千年不衰的泉州“海丝”文化魅力。走进清真寺、草庵、圣墓、关帝庙、真武庙、天后宫等各种宗教庙宇,观看泉州各种民间信仰的迎神赛会、集体祈神、祝福仪式,体验泉州的多元宗教文化的情感和温度。徜徉于泉州名人故地,在朱熹讲学的“小山丛竹书院”,探寻朱熹父子“二朱过化”、启迪民智背后的动人故事;在李光地的安溪故居,打开李光地的文学地图,体会李光地廉洁高尚的执政理念和严爱有度的家风家训;到南安的“延平郡王祠”,感受郑成功的铮铮铁骨和乡亲对他爱戴与怀念;漫步于“新坂堂”的余光中故居,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浓厚意境中,重温余先生那道不完的浓浓乡愁……此外,图书馆还可进一步引导读者以“真人图书馆”的形式,走进一个个泉州寻常百姓家庭,与泉州的传统闽南人交流,倾听他们讲述祖辈的艰辛奋斗历程与人生感悟,分享他们与家中藏书的故事,从个体的角度“阅读”泉州的传统生活方式TUSHUGUANXUEKANNO.9,2019图书馆学刊2019年第9期与历史变迁;亲身体验泉州沿海民众养殖海蛎,与海为伴的生活,获取泉州山地民众地瓜采摘与保存技术;了解泉州的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样,在一系列涤荡身心的行走阅读中,读者多角度深入体验泉州历史文化风貌,增强对泉州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4艺术类泉州乡土文化的阅读推广

除文史类泉州文化元素外,图书馆还可通过泉州传统戏曲、泉州特色服饰等民间艺术瑰宝让读者体验更多泉州乡土文化的美学风韵。4.1艺术类泉州乡土文化元素概述。(1)泉州传统戏曲。优美的旋律往往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比较典型的泉州传统戏曲有南音和梨园戏等,它们均是以闽南方言为载体表演,在泉州驻足生根、传承百世。泉州南音起源于唐代,含“谱”“指”“曲”三大类,曲调典雅、飘逸高扬,是国内较完整保留古代中原文化的闽南地方民间音乐[14],曾入选联合国授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梨园戏也同样产生于唐代,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梨园戏唱腔雍容大气,舞步柔美细腻,服饰艳丽高贵,富含唐风宋韵,其剧种《陈三五娘》还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在世界各地巡演[15]。(2)泉州特色服饰。作为沿海地区,泉州的惠安和蟳蜅两地的妇女以吃苦耐劳著称,福建“三大渔女”,泉州有其二,而惠安女服饰和蟳蜅女头饰更具鲜明的艺术特色。典型的惠安女服饰如下:头戴黄色斗笠、佩花式头巾;紧窄短小的斜襟衫上衣,束银腰带,露出肚脐并搭配宽大的黑色布裤;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色彩感染力。孙中山先生评价其为“解放肚”“保守头”,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曾专题介绍了惠安女风采。在2017年9月的厦门金砖会议上,其舞蹈《惠女风情》还获得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称赞。蟳蜅妇女则喜欢将头发盘到脑后,绾成圆髻,搭配用鲜花串成的“簪花圈”,中间插一根象牙筷,形成独具一格的“头上花园”。在配饰上,年轻的蟳蜅妇女喜欢佩戴“月亮”形饰品,代表披星戴月辛勤劳作;老人则戴宝石圆圈,象征家庭团圆。对此,央视的《一路书香》节目还曾专门介绍。4.2根据艺术类泉州乡土文化元素的属性特征,灵活开展阅读推广。(1)针对泉州传统戏曲,图书馆应着力于开展以视听为主的泉州戏曲阅读推广活动。搜集《四时景》《百鸟归巢》等南音经典曲目和《陈三五娘》《荔镜记》等梨园戏经典剧目的音、视频,建立泉州传统戏曲多媒体库,在图书馆主页及微信平台开设专栏,支持读者在线欣赏。同时,配合传统文化节日,与校办广播电台合作,在图书馆或全校范围内播放泉州戏曲音乐,营造富有泉州韵味的艺术氛围;举办泉州南音、梨园戏的主题展览,展示洞箫、琵琶、拍板等各种古乐器、曲谱和相关研究论著。使读者在“净意、明心”的意境下,愉悦地感受泉州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其对泉州情感的深切共鸣。(2)针对泉州特色服饰,图书馆可邀请民间艺术家现场展示惠女斗笠、服饰、银腰带的制作过程和蟳蜅女头饰的插接工艺;组织学生志愿者举办惠安女、蟳蜅女服装模特“走秀”,并进一步通过舞蹈的形式再现她们的日常生活,展示她们用自己纤瘦的身躯挥汗如雨,肩扛巨石,修筑堤坝,泛舟海上,与海搏击的震撼场景以及渔获丰收的喜悦,让读者沉浸于闽南地区独特的美学文化。

5乡土文化阅读推广深化发展偶得

5.1巩固与传播阅读推广成果。(1)以游戏互动的形式巩固阅读推广成果。在活动后期,读者对各类泉州乡土文化元素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图书馆可进一步利用各种游戏互动环节,巩固阅读推广的成果。如开展与泉州乡土文化元素相关的趣味猜词游戏。针对郑成功、清水祖师、南音、惠安女等一系列泉州特色名词,设计猜词单元,读者根据对方两分钟模仿,获取信息提示线索,猜对该名词即获胜,并邀请泉州捏面艺人“妆糕人”现场捏制该工艺品作为奖励。(2)重视阅读推广的成果典藏,利用大数据微信平台扩大受众范围。阅读推广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应择优将泉州文化讲座视频、读者原创书评、泉州诗词诵读音频、行读泉州各境的照片、记录及各种音乐、舞蹈视频等阅读推广活动成果分门别类地在图书馆主页及微信平台建立专栏加以典藏,支持读者在线点击阅览。同时,鼓励读者以点赞、转发、分享的方式扩大受众范围。此外,为提高阅读推广的可持续性,图书馆还可进一步根据读者的在线浏览记录,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读者的兴趣偏好和关注点,引导其根据个人爱好,灵活加入不同主题的微信群组,如“郑成功研究群”“南音兴趣群”“泉州特色服饰群”等。并在群组内定期推送相关题材的研究成果或活动信息内容,培养泉州文化的“发烧友”。5.2加强区域外联合作。在地方人文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阅读推广能较好地发挥社会教化与价值引导功能,具有区域普适性。在资源获取上,除本校经费划拨外,图书馆应努力争取市文化局、旅游局等地方职能部门的支持。同时,联合泉州本地高校馆、公共图书馆,积极吸引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民间教育团体和商业文化公司等社会力量,在馆藏建设、图文供稿、音视频摄录、软件开发、服务管理、外联宣传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设计出创意突出、贴近泉州地方实际的泉州乡土文化阅读推广方案,并借助泉州地方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力求打造具有泉州区域特色的阅读活动品牌。5.3以文化释放善意,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历史上,“海丝”贸易中的泉州商人往往主动对外弘扬中华文化,积极传播正能量。如明代王羿的《王常宗集•续补遗•泉州两义士传》所载“孙天富,陈宝生者,皆泉州人也,乃共出货泉谋为贾海外。其所涉异国,自髙句骊外,若阇婆、罗斛,与凡东西诸夷,去中国亡虑数十万里”[16],“两人客万里裔夷,动必服中国礼俗,言必称二帝三王、周公、孔子,又能道今国家圣徳神功、文章礼乐与凡天下之人材。异国于是益信吾中国圣王之道,海内外可共行也。”[16]在对外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中,泉州商人的爱国行为赢得了海外友人认同,大大增强了中华文化向心力,成为国人的骄傲。“异国有号此两人者,译之者曰:‘泉州两义士也’!”[16]在阅读推广中,图书馆可利用“东亚文化节”的国际交流机会,主动承接外国政府或民间友好团体的参访活动,展示以“海丝”文化为代表的泉州乡土文化,积极传递“海丝”文化价值观;主动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文化研究中心或海外孔子学院接洽,开展合作推广;进而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认知中华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6结语

乡土范文篇2

关键词刘庆邦;乡土短篇小说;少女形象;悲剧色彩;乡土味

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的刘庆邦是一位乡土意识极浓的作家,在他创作发表的200余篇短篇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取材于乡村生活。他的乡土题材短篇小说坚持平民主义立场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逼真而形象地再现了作者熟悉的乡村生活,在现代文明的视阈下重构传统乡土文明。下面试从少女形象系列、悲剧色彩和独特的乡土色彩三个方面来探讨刘庆邦乡土短篇小说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

一、一个作家艺术品格的形成,离不开他长期关注和思考的对象世界

正如沈从文的湘西乡下、废名的湖北黄梅、芦焚的河南果园城等,刘庆邦把自己的目光视向家乡豫东平原乡村,其作品的中心内容就是对生活在传统乡土文明下的农民形象的塑造,其中最成功的是少女形象。刘庆邦曾说:“如果有这样一道测试题:人类世界最美的事物是什么?我将一笔一划填上:少女。”①小姐姐、梅妞、该、猜小等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少女形象成为刘庆邦作品中最亮丽的风景。纵观刘庆邦的乡土短篇小说创作,他笔下的少女形象有如下特点:

她们是“小母亲”的形象。小说中的女孩子都生活在乡村,大多有幼年丧父或丧母的经历,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年龄很小就在家里承担起本应该属于母亲的责任,既有少女的灵性又有母亲的天性。《眼睛》中的春穗只有十几岁却早在母亲过世后成了一个“小母亲”:早上给鹅鸭喂食,喊弟弟起床上学,在灶里烧锅准备早饭,照顾家里的一切。对于家庭来说她是勤劳的母亲;当她看到篮子里的鹅想起了娘,眼泪都流出来了,又成了一个天真敏感的少女。《小呀小姐姐》中的主角小姐姐在弟弟平路眼里是姐姐也是母亲。身体残疾的平路在生活中无人关爱,甚至连父母也嫌弃他,小姐姐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爱:在早上干活前挤出时间陪孤独的平路玩一会儿,帮弟弟挤虱子,教弟弟唱歌,用泥巴给弟弟捏好看的“媳妇”,甚至为了给弟弟摸鱼失去了生命。作者认为这些处在成长期的少女们成长是“被动的”,是“一种柔软的痛”。

她们还是传统道德的继承者,在她们身上保留着纯真、善良、勤劳等传统美德。由于长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浸染的乡村,传统乡土文明的观念沉淀在她们心灵深处,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传统道德的影响。《梅妞放羊》中的梅妞是一个幼小的女孩子,水羊是她最亲密的伙伴,在她看来人、羊、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这是一个美丽纯净、没有任何污染的世界,所以当她向小水羊敞开了自己母亲般的情怀。还有小姐姐、红裙、守明等,作为传统道德的继承者,作者在她们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情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乡土文明的“乌托邦”。

小说中少女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作者对乡土世界的谙熟和关注。他曾长期生活农村,自幼在母亲和姐妹的关爱下长大,对乡村女性特别是乡村少女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乡村少女自然很容易成为他作品中的人物。此外他继承了由废名、沈从文开启的中国乡土浪漫派小说的传统,少女形象成为刘庆邦在现代文明的视阈重新审视传统乡土文明一个契入点。

二、悲剧色彩是刘庆邦笔下乡土世界的一大特征

出生在农村贫民家庭的刘庆邦童年时代生活贫困,父亲的“历史问题”像阴霾一样笼罩着他的青少年时代,这使他过早的体味到人生的艰辛,而极度贫困的乡村生活在他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苦涩记忆;社会的发展,使他看到传统乡土文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人性的蜕化。在他用如诗如画的语言讴歌乡村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在他的小说中流淌的浓浓悲剧色彩。

一类是人物麻木不仁的悲剧。这类人物如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等缺乏深切的了解,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不以为悲,处于一种麻木不仁、不思反抗的冷漠状态。在《平地风雷》中,在极端政治下走投无路、软弱无能的货郎在张三爹、李四嫂、王二爷的“指导”下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最终真的“做了队长的活儿”,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作为“看客”的张三爹等把别人的不幸当做生活的调味品加以咀嚼,作为一个荒诞的群体他们生命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赏玩别人,他们的精神麻木不仁。《一句话的事》中的玉佩只因十二岁那年在镇上庙会上算卦人“你一辈子要喝五眼井的水”的话就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杳不可知的命运,先后与四个男人生活在一起,直到与第五个男人终老,终于“应验”算卦人的预言。

另一类是悲剧人物自觉不自觉地制造别人的悲剧。《双炮》中的玉环依靠出身大户家庭的传统乡村政治优势为所欲为,在乡俗的掩护下与大炮结婚后渴望吸引二炮,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一次偶然的欲望冲动造成了二炮没了音信、小如自杀的悲剧,“一种本是可有可无的渴望,一个原可以当作玩笑的生活细节,在人性中某些恶的东西唆使下,成为巨大的灾难。”②这是典型不自觉的制造别人悲剧的悲剧,让人感到一种渗透心灵的悲剧感。《不定嫁给谁》中的小文儿相亲时因为“在相亲的问题上应该拿点劲”、“哪能第一次相亲就答应下来”的蒂固根深的乡村价值标准错过了与田庆有的一段好姻缘,结婚后看到了丈夫的堕落,“醒悟”后妄图寻回失去的幸福,主动与找到已婚的田庆有,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小文儿在追寻自己的婚姻主动权的同时不自觉的破坏了别人的幸福,给别人造成了悲剧。

刘庆邦的乡土短篇小说追求“几乎无事的悲剧”,让人在细细品味中体味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剧感,这是刘庆邦对乡土世界的理性思考,是对传统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反思。

三、刘庆邦乡土短篇小说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作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乡村世界的悲剧色彩,还在于它的乡土味。这主要体现在小说对乡村生活场景和乡俗文化的描绘、乡村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和语言艺术方面。

首先是对乡村生活场景和乡俗文化的描绘。作为一个优秀的乡土小说家,刘庆邦的创作十分重视生活经验的直接影响,他描写最为出色的是在农民大地上生活、劳作、繁衍生息的场景,这些构成了一幅乡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刘庆邦曾深情地说:“我在农村长到19岁,对那里非常熟悉。家乡的那块平原用粮食,用水,也用树皮,野菜和杂草养我到19岁。那里的父老乡亲,河流,田野,秋天票的芦花和冬季压倒一切的大雪等都像血液一样,在我记忆里的血管里流淌。”③乡村生活、乡土风景和乡土风情已经融入了刘庆邦的灵魂,成为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通过他的小说可以看到乡村农民的生命史诗:在诗意背景下苦难的生活,强烈的生命意识,成长的烦恼,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新婚少妇对爱情的执著。刘庆邦还很重视对风俗文化的描绘,他认为:“民间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上,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是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丰富的蕴藏,并具有根本性的民族文化特色,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很好表现。”④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被认为是现代乡土小说的重要审美质素,对乡村生活场景和乡俗文化的描绘,不仅体现了刘庆邦强烈的文体意识,还使他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一种自然的美。

其次是对乡村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刘庆邦站在现代文明的视阈通过构筑丰富多彩的乡村世界揭示了乡村世界的独特的文化特征,礼俗是他概括出来的乡村文化的特征。在乡村世界一切都要讲礼俗,礼俗制约着人们生活的全部。《鞋》里定了婚的守明出于礼俗要为“那个人”做一双鞋,把鞋当成向“那个人”表达情谊的象征,在一双普通的布鞋里融进了一个青春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在《嫂子与处子》中,二嫂和会嫂利用叔嫂无大小的乡俗对民儿完成了权利平台上的肉体狂欢。作者不仅看到礼俗里的美好人性人情,还看到了在礼俗的掩护下落后、愚昧、暴力的另一面,这是刘庆邦对礼俗文化特征的揭示。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许多乡土小说家都很重视对语言趣味的追求。赵树理相信“我的语言是由我的出身所决定的”,⑤所以文字的浅切直白通俗化成了他艺术追求的重要目标。刘庆邦致力于一种质朴、本色、富于地方色彩、口语化的语言风格的追求,这与他描写的乡村世界是一致的。刘庆邦曾长期生活在农村,质朴、本色的乡民语言是他小说语言的主要来源。不仅如此,刘庆邦也擅长运用一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俗语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生活感,营造一种独特的乡村生活氛围,展示一幅鲜活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参考文献

[1]刘庆邦:《关于女孩子》,《作家》1993年第2期。

[2]北乔:《刘庆邦的女儿国》,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第149页。

[3]夏榆:《刘庆邦的眼里的矿区生活》,《南方周末》2004年12月24日。

乡土范文篇3

2培养学生研习文本能力

3认识散文问题特点

难点:探讨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和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句顺口溜“星期不过三,过三便转弯”,今天已经是星期四了,过两天就可以回家了,大家高兴吗?

大家都是高一新生,相信有不少女同学可能还哭过鼻子吧。家乡,想家,多美的字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味一下这股浓郁的家乡的味道吧!

今天我们来上《乡土情结》(板书)

看课文,思考:1黑板字的读音

2什么是家乡

1.魂牵梦萦(ying)2酒阑灯(xie)3.忐忑不安(tante)

4.怯生生(qie)5搭讪(shan)6一饮一啜(chuo)

7铩羽而归(sha)8方兴未艾(ai)

“家乡”,新华字典的解释: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你认为还可以有什么补充吗?

明确:还要包括人们所认识的人和环境,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之所。

文本研读:

一.对啊,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吟咏过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大家熟悉的余光中的《乡愁》。

放音

(师):思乡,是个永恒的主题。

其实文章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诗。让我们首先一起来品味第一段。

(师读第一段)要求对几句古诗的理解。

分析诗句(学生):1“无端”一词哪里看见过?什么意思?

明确: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来由的

“又”有的地方做“更”

我来到了更远的的地方,却觉得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明确:比较起来,并州离家乡近点。这样说更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思念之苦。

2为什么不敢问来人?为什么到了家乡还会害怕?怎么理解?

(1)可能是怕家里变故(2)可能是没衣锦还乡,感觉不好

3.她去搭讪,是为了“窈窕淑男,女子好俅”吗?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不是。是为了乡愁,为了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怯生生”说明平时是不会这样的。

小结:问:用了这么多,目的要说明什么?

这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一个词:乡土情节。也是文章的文眼。

二.我们知道家乡情,乡土情,那为什么要说是“情结”呢?

(一生读,其他同学找)

明确:童年的烙印,却象春蚕做茧,。。。。。。。

师:那乡土给人们打下了那些“童年的烙印”要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分组讨论)

明确: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三.1.(3到5段)离乡的两种情况,请概括(默读)

离家的结果有那些,请概括?

明确:1离家创业。为理想而去,为生存而去。

2流离失所。

明确:1一无所有2锐气耗尽3春风得意

2.5段写战争,灾难,逼人流离失所外,还与“乡土情节”有很干?(齐读)思考

明确:爱国情怀

3哪里还有讲到爱国情怀的?

明确:6。7两段。

6段写了华人,香港,作用呢?一个是因为写作背景。还有什么原因?

从思乡到爱乡,爱国。深化内涵:民族凝聚力

7段点名主旨,完成升华(读)

总结:全文以思乡为线索,从小家到大家,从思乡到爱国,材料上下几千年,顺手而来,而主旨始终不离。可谓是“形散而神不散”

四.听朗读,每个同学用心感受,并拿出笔纸写下自己一时对家乡的感受,一句两句都可以。但要是真的。

(听,)

把他藏到自己心中。

五.作业:收集吟诵故乡的诗歌,并可以试着去写。

乡土范文篇4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农化界朋友们:

大家好!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这是喜获丰收的季节!

渤海之滨,黄河岸畔——这是人杰地灵的土地!!

在这美好的时节里,在这片金黄的土地上,侨昌人与新朋故友共同迎来了公司2004年度产品洽谈盛会。山东**集团董事长***先生、总经理***先生以及全体员工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在各地朋友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本着“诚信务实、互惠互利”的原则,我们进行了愉快而卓有成效的合作。展望即将到来的一年,尽管形势严峻,但商机仍旧无限。为图更好的发展,我们诚邀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滨州,畅谈未来,共谋大计。

通过考查生产基地,审视“**”产品以及心贴心的座谈与交流,进一步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中国人有句古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尽管我们相隔千山万水,但我们的心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谋大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相信今天的汇聚,一定会为明天更好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感谢各位的光临,我们特地准备了一场“乡土晚会”。虽然水平有限,但真情无限。在这短暂的时光里,让我们共同分享浓郁的乡情、亲情和友情,让我们的友谊像陈年老酒一样,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乡土范文篇5

关键词:西南 民族地区 乡土景观 景观设计

一、乡土景观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与“景观(Landscape)”的概念相似,“乡土景观(RuralLandscape)”也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一般认为我国“乡土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研究逐渐兴起并将研究视野关注于传统聚落。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乡土景观的理解大致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聚落中及其周围原本的自然景观,即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的“气象”、“山林”、“土地”、“河川”等所构成的具有视觉性特征的物质承载;另一层面是指反映文化体系特色的文化景观,即当地人为了生存而对自然承载及其之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性改造所形成的景观形式,更倾向于文化层面,是人类行为在环境上的映射,包括空间形态、建筑、道路、服饰、标志物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与旅游开发的深入,“乡土景观”成为包括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社会学、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等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不同学者从自身研究视角出发对“乡土景观”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大致包含以下几种理解:从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的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是有别于异域景观的本土景观,是一种基于特定地理区位的“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着重探讨各种文化现象在地理上的分布及变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乡土景观,主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研究”;建筑学与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土景观主要从村落建筑形态、空间结构、环境构成、生活习俗、民族文化、传统宗教等角度对乡土聚落展开探讨;园林与环境设计视角的乡土景观,结合了多门学科的理论方法,从乡村规划出发,围绕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乡土景观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文化性与社会性研究日益突出。同时,从时代的角度来看,随着传媒与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全媒体(Omnimedia)”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消费社会(ConsumerSociety)”中,当今我国西南地区乡土景观设计出现了以下新的特征:景观设计“协同化”“网络化”与“平面化”趋势明显。例如景观设计与旅游开发并行而产生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及村落乡镇旅游模式;景观打造与传媒并行而产生的“网红村”,如成都天府新区白沙镇的茅香艺村;以及“背包客”模式的典型案例:元阳梯田的开发最早也是以图片的形式在网上传播。以上种种皆显示出了乡土景观设计方式的多元化,因此我们要重新挖掘乡土景观特色,适应新的开发模式的需要。

二、西南地区乡土景观的特征

作为地理概念,西南地区一般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三省两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是典型的山地空间,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形态类型——山地村寨聚落。相对封闭的环境维持了较为稳定的“人—地”关系,也造就了西南地区独特的乡土景观。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影响西南地区乡土景观设计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地”与“人”因素。(一)“地”——地形与气候条件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1.山地、丘陵。在西南五省中,山地面积比重超过了80%。如何最大限度使用土地并充分利用竖向空间,是西南乡土景观的一大特色。有着稻作文化传统的哈尼梯田就是西南山区利用并改造自然环境的一个典型例子。另外,西南山区山地河谷错杂的地形使得当地居民通常择水而居,聚落依山而建,较为分散。主要有带状聚集模式、辐射状聚集模式以及离散点状聚集模式。区域内村落间街道比较狭窄,因此各村交通联系也随之减弱。此外,山区传统建筑在功能组织及空间形态上通常呈现出平面简洁、组合自由、分隔灵活等特点。2.坝子、河谷。西南地区河网密集,河流众多。在澜沧江中下游的宽谷地带,汉族、白族村落建筑呈“簇群”式布置,屋顶鳞次栉比,街巷空间狭窄迂回,呈封闭式聚状景观特质;佤族、傣族村落的建筑呈点状布局,为“开敞式散形”景观特质。干热河谷是西南地区另一种地理景观。主要位于元江、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海拔1500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沿江两岸河谷地带。区域内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突出,当地旱地多于水田。人们在多年的开荒、建房等过程中对区域内脆弱的基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即“基质破碎化”,如何保护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干热河谷地区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3.气候、气象。西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降水较多。由于海拔以及地形的变化,各地呈现出明显的气候差异以及区域内高山峡谷地区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如云南无量山区、藏东南喜玛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以及贵州大娄山山脉北坡。不同的气候类型造就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植物类型和自然景观,如大理“无量山云海”,以及位列中国三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的贵州草海湿地。(二)“人”——多元的民族文化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西南乡土聚落景观。解放前,以宗祠、族权构成的“家族系统”在西南地区的权力支配系统中影响力最为深刻。这种关系影响下的聚落通常表现出很强的聚合力,聚落选址往往以宗族祠堂或祭祀场所为核心空间,并根据族内等级高低由内向外建屋居住。西南地区的血缘型聚落中,以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拉祜族最为典型。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也出现了多姓氏、多民族共同组成的聚落,然而家族观念对聚落的组成形式仍然起着主要作用。2.宗教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在生产力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信仰,同时也渗透到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滇西德宏地区的傣族同时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佛教。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傣族信奉家神、寨神和勐神。表现在传统聚落的格局上,寨子通常呈现出内向、封闭的空间格局。在南传佛教传入后,寨内产生了许多佛教建筑,如佛寺、佛塔。同时受佛教审美的影响,当地佛寺园林中通常也呈现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景观特色。历史上的西藏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藏南河谷地区,大部分的传统聚落都可视为宗教聚落。民居与周围寺院关系密切,通常围绕寺院而布置,或与寺院隔河相望,寺院作为整个聚落的信仰中心,通常地处村落中群山的最高处。3.乡土经验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乡土经验是乡土景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与场所有关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建造经验。从生产技术上来看,成都平原有着悠久的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以及成熟的水网格局,并由此而产生了特殊的林盘聚落景观结构,在成都平原一带的乡土景观中,凿、镰、锄、锸、筒车、龙骨车等物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辉煌的农耕文明。又比如,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农业地区,这里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俗称“渔猎”,围绕此种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如风水树、禾仓、鼓楼、风雨桥等景观,成为黔东南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当代西南地区的乡土景观设计研究

乡土景观是长久以来在自然环境以及各民族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共同作用形成的,反映着一个地区的风俗和文化。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南地区的乡土景观设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一)当代西南地区乡土景观设计的新特点。1.艺术介入下的乡土建筑的变革。在消费社会语境下,传统的乡土建筑在开发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商品”,使得传统的营造过程有了转变,这种转变最大的特征就是“艺术”的介入。对于商品来说,价值的高低来源于其不同于其他同类物品的“标出性”,艺术的介入就是为了增加标出性。因此,从建造方式上来看,房屋的建盖从以往的单纯凭借当地工匠艺人的经验转变为建筑师、艺术家介入到乡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当中。从建筑的材料来看,随着交通的日渐便利和外来技术的不断涌入,乡土建筑突破了材料上的限制,许多新材料如石材的替代品、原木的替代品以及隔热保温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在建筑的风格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房屋的建制不再严格依据当地传统的营造章法,而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来建盖,使得建筑风格变得灵活多样。2.景观要素越发多元。在西南地区传统的乡土景观中,山川、河流、聚落、寨门、庙宇、农田、农具等带有浓厚的农耕文明色彩的景观要素带给人一种世俗生活的宁静与温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地更加频繁的交流,城市的生活状态开始进入乡村,从生活方式上改变着乡土景观的面貌。许多新的景观要素也随之出现,如商业性公共广场、游乐场、生活超市等;随着旅游业应运而生的民俗展览馆、主题公园、民宿、度假山庄等。这些要素在改变着传统聚落乡土景观的形态。3.乡土景观的空间分异:特色旅游小镇的兴起近几年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西南地区有许多依托当地历史文化、乡土建筑的特色小镇逐渐被打造出来,这些原本自然发展的村镇由于旅游的开发产生了特殊的功能,原本生产生活性的景观空间出现了空间分异,其景观空间所服务的对象不再只是当地居民,形成了新的景观形态。如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大理喜洲镇、贵州肇兴侗寨;围绕当地自然风光,以游客体验为主而建的朱砂古镇、贵安新区VR小镇;以当地产业特色为基础而打造的如国酒之乡茅台镇、影视基地毛尖小镇等。(二)当代艺术视野下西南“乡土景观”营造出现的问题。乡土景观的形成通常是当地居民经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在人与自然的相互选择中确定的,村落与周边环境能够形成一种自然而巧妙的契合。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一度受到“标准化”的影响,大量“西化”“雷同化”的环境景观使得原本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一些古城、古镇在风貌整治的过程中,建造了一些并不属于当地传统特色的“古”建筑;另一方面,一些颇具民族特色的乡村,如元阳梯田的一些哈尼人家在房屋更新改建时将罗马柱等“时髦”的物件生搬硬套安装在自家房屋上,显得与传统的蘑菇房格格不入。西南乡土聚落目前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长久以来的交通不便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导致了孤岛型经济的脆弱性。由于近年来政府大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但是保护思路并不清晰,甚至造成保护性破坏。20世纪末以来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西南一些地区开始将目光回归自身,“村寨旅游”“特色小镇”“仿古步行街”等逐渐兴起。在商业的带动下,一方面使得当地的文化特色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受到了重视,旅游确实能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而另一方面旅游的冲击无疑对传统聚落的肌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对新时期西南乡土景观设计的探讨。西南大部分地区长久以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模式其本身就是最基本的文化现象。在聚落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新的产业结构相衔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保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也影响到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在此,结合西南地区乡土景观保护和开发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保护与更新策略:1.利用地形,因势利导。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为了加大空间利用率并且减少工程量,村落的格局通常是依山就势或者沿河展开,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通常是采取就近原则,这其实也反映出低碳的思想。因此在乡土景观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应采取保存传统的民居建筑形态、聚落形态以及采取适度开发的旅游策略等保护措施,并对居住区以及公共区域实施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2.科学发展,活态保护。传统聚落并非一群无生命的建筑体,而居住于其中的居民正是使聚落得以发展的主体,因此对传统聚落、乡土景观的保护不能僵化,要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发展诉求,并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文化特点,搞清当地环境资源的优势及劣势,以及地理区位要素、发展状态等,在此基础上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使乡土景观设计回归“生存的艺术”。3.延续传统、传承文化。精神文化遗产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髓之所在,是聚落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延续传统,并不是一味照搬以前的生产生活经验,而是将当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现代化的建设中,以一种保护更新的方式使之得以传承并发扬,以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出现文化断层,民族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衔接过渡。4.更新模式、着眼未来。运用现代技术与新经济运作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打造,突出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在原有乡土特色的基础上打造一种不同于城市快节奏的“原风景”的生活模式,并利用网络、传媒等手段,在旅游、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的推动作用下,为都市人提供一个清静的休闲场所。在运营模式上,突破传统的“企业+农户”模式,采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优化,形成产业链,从而打造出当地的休闲品牌。

四、结语

乡土范文篇6

关键词:当代;中原乡土作家;文化情结;嬗变

乡土文学是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它始于鲁迅的《故乡》,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文坛上出现。在当代文坛上,一批比较熟悉农村的年轻作家的出现,使得我国的乡土文学创作更加丰富。提到乡土文学,一般会让人们联想到诗意盎然和乡土气味非常浓重的田园诗意生活。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乡土文学具有一定的超然美学特征。有人认为乡土文学是对人心灵净土的一种叙述或者是对田园风光的一种诗意的描写。这其实是不够全面的,很多时候乡土文学所代表的是人们的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种追求美的思想。和乡土文学共同发展起来的,还有乡土作家。乡土作家是乡土文学的主要缔造者,他们的存在使得乡土文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对于乡土作家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同时,他们的文化情结也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嬗变。

1中原家园情结

对于中原乡土作家来说,中原的乡土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情结,并且会慢慢积淀成为一种心理记忆,在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储存,最终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园的内涵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家园不仅仅是人们的生存空间,更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网络,因此,家园情结也会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目当中。从古至今,凡是有着浓厚乡土意识的文人,都会对故土家园进行歌颂,古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典型的代表,体现的是诗人对乡土的浓浓思念。在中原乡土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对中原乡土的浪漫想象体现出他在中原乡土文化中对自己理想家园的找寻。新时期以来,中原乡土作家笔下的家园情结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在新时期广大乡村需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文人墨客来说,他们希望生活能够尽快地走出贫穷与落后。因此,在后续的中原乡土文学当中,家园文化情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经济发展的呼唤。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中原家园文化情结的嬗变不仅仅是中原乡土作家情感的一种变化,更是他们在社会发展背景下自身情感的一种转变和对社会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2反城市文化情结

在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明显地潜藏着一种反城市文化情结,突出体现在作家心理上对城市的隔膜。即便身处城市当中,他们也难以认同和融入城市生活模式。在一些中原乡土作家眼中,城市是一个异己的存在,自己在城市中像是一个漂泊者。这种反城市文化情结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李佩甫的《送你一朵苦揀花》和张宇的《城市逍遥》。这种没有办法融入城市中的异己感会随着城乡之间的对立不断加深,甚至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演变成了对城市的仇恨情结。在这种观念下创作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主人公往往把城市作为征服的对象,对城市产生着歧视,通过侮辱的方式以牙还牙,倾己所能展开疯狂的报复。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还有的作家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把对城市的不满情绪转换成乡下人对城市女人的征服,张炜《古船》里隋见素对周燕燕的征服姿态就是代表。在这里,城市女人已是城市的一种象征,男人和城市的女人恋爱并非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些女人,而是希望通过对她们的征服,最终达到自己报复城市曾经的歧视和侮辱的目的。对于反城市文化情结来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农裔城籍作家的文化怀乡情结使得反城市文化情结的产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使阶层出现心理反应;再者,反城市文化情结和作家的地域环境也是有内在关联的。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城市文化情结,同时,这种文化情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反城市”的原因和“抵触”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情结上的嬗变。在过去,贫富之间的差距和二者之间的摩擦形成了中原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这种情结会更多地在社会中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化情结的嬗变。

3返璞归真情结

对于乡土文学创作来说,返璞归真情结是非常基本的一个情结,也是在乡土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情结,同时它也是在不断的嬗变中。在过去,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这种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一般是对过去自己田园生活的一种怀念。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喧嚣,因此,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物质社会的一种批判。对物欲横流社会的不适应,使得他们更加怀念过去简单的生活,从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产生出了返璞归真情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人们普遍对健康更加关注,产生了健康方面的追求,最终使得乡土文学的创作在返璞归真情结上凸显出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追求。任何文化情结,总是在不同社会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的状态,且会在不同的作家思想引领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乡土文学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贴近人们最原始生活的文学创作,因此,它的文化情结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就返璞归真这个基本的文化情结来说,在过去更多体现的是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怀会不断地提升到品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层面。正是由于文化情结的嬗变,才使得乡土创作更加丰富,所产生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4结语

任何文学的创作都会有着独特的文学情结,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独特的文学情结会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有不同的韵味和特点。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文化情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尽相同,总体上会体现在家园情结、反城市情结和返璞归真情结方面,并且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嬗变,提升了乡土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作者:郑琳娜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裴玲.论90年代乡土小说的家园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李达.当代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88-89.

[3]张丽军,刘雨,国昊芳,佟小杰,张元珂,贺进,缪慧,王菲,孔铎,徐菲,孙琳.追寻人类精神天空的高度、困惑与局限——关于格非《人面桃花》的研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乡土范文篇7

关于鲁迅小说意义的阐发不能脱离对其所展现的社会空间的准确认知。借鉴社会史研究视野来认识小说《离婚》中的人物关系,爱姑与七大人其实处于乡土社会的绅一民关系格局中。围绕爱姑的婚姻纠纷调解事件,小说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尤其是绅权的基础、特征与运作的过程。对于鲁迅小说中“士绅”这一人物类型及其嬗变尚有待系统研究。

关键词《离婚》“士绅”“绅权”乡土社会

《离婚》写于1925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最后一篇。关于鲁迅的每一篇小说的研究都已相当充分,不过贴近《离婚》这一短篇小说来分析,依然有含混模糊的地方。在既有研究中,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慰老爷、七大人一般被视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形象”,“体现出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爱姑则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同时又有局限性的劳动妇女形象,“她对压迫她的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并没有本质的认识,而却又幻想用个人的力量去反抗压迫”。关于小说讲述的故事,林非先生的阐释具有代表性,他指出爱姑找慰老爷、七大人裁决婚姻矛盾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不觉悟”,对于七大人的信任是“多么严重的误解”;而作为封建阶级的代表,七大人“一方面十分腐朽,另一方面又很有权威,这种权威造成了人民群众的一种莫明其妙的畏惧心理。”那么,被压迫者何以“不觉悟”而对统治者抱有信任呢?被压迫者对统治者的“误解”与后者权威的建立之间有何关系?人民群众“莫明其妙”的畏惧心理究竟是怎么回事?

拓展学科视野,借鉴社会史研究成果,或能对小说人物关系有更加明晰的认识:爱姑与七大人其实处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绅一民关系格局中。围绕爱姑的婚姻纠纷调解事件,小说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很重要的权力形态——绅权的基础、特征与运作的过程。在《离婚》这一短篇小说中,亦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史信息。另一方面,对小说意义的阐发应当与对小说所呈现的社会空间的准确认识相结合。

小说开篇,通过船上一群人之间的谈话,得知庄木三和爱姑父女两人要到慰老爷家请求七大人裁决爱姑的婚姻纠纷。而且,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去,这件事情已经拖延了两年多了,一直在找慰老爷进行调解,但是至今没有平息。这里的问题是:爱姑的婚姻纠纷为什么要找慰老爷、七大人来“说和”?慰老爷、七大人的身份是什么?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七大人虽然很有权威,但是他不是“官”。虽然和知县大老爷换过贴,有点平起平坐的意思,但这也显示他不属于知县所属的官僚系统,他并不掌握正式的权力。那么他们何以能够裁决爱姑的婚姻纠纷呢?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社会心理。人民群众中发生了矛盾纠纷,如果不告到官里去,就要请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物出面调解。这同样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不觉悟,不论庄家还是施家,都是这样认识的”。然而,爱姑等人找七大人说和,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风气、社会心理,也不单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觉悟”状况,而是与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相关,慰老爷、七大人之所以成为“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物”,乃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绅权,以此处理乡村事务,实行着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费孝通先生认为,传统社会存在着双轨政治,即其权力系统是由自上而下的皇权和自下而上的绅权所构成,县以上通过官僚实现政治整合,县以下则通过乡绅实现社会整合。社会史考察指出,传统村庄的权力架构的特点是双层权力架构,有着“官方”与“非官方”、“体制内”与“体制外”之分,二者在村庄正常社会政治秩序运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社会秩序正常的运转则由体制外的权力组织——村庄内生的领袖承担并维持。基于这样一种社会秩序,乡里社会倡导“无讼”,一般纠纷都力求在乡村社会内部求得解决。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中,爱姑父女才向慰老爷、七大人寻求调解。

那么,慰老爷、七大人何以赢得赫赫权威,从而能掌握调解乡里社会纠纷的权力呢?小说展现了七大人等人的权势最主要的两个基础,首先是因为他们知书识理;其次,他们凭借其功名地位参与地方事务,并赢得村民们的信任。这体现了“士绅”的典型特征。

知书识理,尤其是要取得功名,这是士绅在乡里社会建立领袖地位的基础,是其地方领袖身份的首要特征。知书识理,一方面提供了处理地方事务、维护乡里秩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是,功名需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才能获取,即需要取得皇权的认可,得到“国家合法性权威”的认定。通过这样的认可程序,从而保证士绅阶层在意识形态上与皇权体制的一致性。以功名为基础取得士绅地位,这样的制度设计保证了体制内与体制外权力格局的衔接,士绅“遂成为沟通城市和乡村、封建皇权与基层地方社区的重要社会力量,使中国基层社会的行政权和自治权奇妙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功名身份仅仅是获得士绅地位的基础,如果不参与诸如乡间纠纷调解这样的地方事务,其身份优势就无法转换为权威。如果将七大人拥有的财富视为经济资本,与知县大老爷的交情体现了他的社会资本,“知书识理”属于文化资本,那么他还需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才能将前述优势转化为象征资本,即赢得士绅的权威。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视为士绅对于乡村社会的责任。在行政能力不能达到的乡村社会,总有社会事务需要有人出面组织。

“士绅”正是凭借功名身份参与地方公共事务,赢得民众认同和个人声望,从而取得的一种社会地位。由此可见,“士绅领袖的权威来自于社区民众认同的合法性权威,其统治力与支配权并非通过‘暴力’方式获得的,而是一种布迪厄所说的‘温和支配力’”。在小说中爱姑等人相信“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正体现了绅权这一典型特征。从爱姑这一方面来讲,找慰老爷、七大人不是因为他们拥有最强暴力,而是因为相信他们会讲“公道话”。这也是她面对七大人的威势一再据理力争、不断给自己打气、坚持自己的请求的心理基础。而且,不但慰老爷多次宣扬七大人是最讲公道话的、是最公平的,这也是与爱姑父女同船的村民们的共同看法。比如汪得贵最先说“他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相信慰老爷不会因为接受施家的吃喝而偏祖对方。对于爱姑父女、汪得贵等人而言,这并非完全是由于自身的不觉悟。社会史考察指出,在具有一定自治性的乡村社会格局中,村民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士绅阶层的统治,毋宁说这一社会格局是在绅一民双方互动关系中形成的。对士绅而言,调解纠纷既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职责;对于村民而言,这既是他们基于实际需要对于士绅阶层的期待,他们也以社会舆论、道德评价等方式对这种权力进行约束。比如爱姑父女、八三哥、汪得贵等人在船上的议论就构成了这样的舆论空间。

爱姑父女到了慰老爷府上,吃完年糕汤后,就开始了又一次“说和”。爱姑眼中所见到的七大人首先在玩弄一个“屁塞”。研究者指出,“这说明七大人精神世界所关心,所引为自豪的,不是什么新鲜的、有意义的事物,而是腐朽的东西”,这一形象显示,“封建阶级威风凛凛,似乎很有势力,但却专门故弄玄虚,虚张声势,说明这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腐朽的阶级。”然而,对于七大人来说,类似这样的小物件却是不可或缺的。读者由此见识到七大人的情趣不高,七大人却是以这样的“道具”来向众人展示其士绅地位。“诸如兴趣、爱好、生活情趣等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村庄领袖区别于其他阶层的又一显著标志”,它们“实际上是一个社区成员外显的地位符号,……人们的社区地位越高,对于他们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则越喜欢展示”。七大人也正是借此谈古论今,向众人显示他的见识。而众人皆诺诺称是,来表达对七大人的恭敬。这个细节充满戏谑,讽刺意味尽显,然而其意义尚不限于此。它对于展示七大人的社会地位、推进叙事亦是重要一笔。这与下文中爱姑突然胆怯的场景相联系就更为清楚了。

正式调解开始的时候,仍然是慰老爷出面。七大人虽不发话,然而很明显居于主导地位。慰老爷特意强调,新的调解方案得到七大人的认可:“现在七大人的意思也这样:和我一样。旧强调这种一致性,既是借助于七大人的权威,也意在加强自己的权威。

由于父亲庄木三一直不开口说话,这让爱姑觉得事情危急起来。于是,她选择直接向七大人申诉。特别是她坚信“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所以她坚持向七大人讲述自己所受的冤屈。慰老爷见状,力图压服爱姑:“打官司打到府里,难道官府就不会问问七大人么?”——这既可以说慰老爷企图以“地主阶级的权力”压服爱姑,然而在其时其地体会,慰老爷这样说主要还是为了强调七大人的权威,也是在维护调解的权威,维护士绅的调解权力,不希望爱姑转而走“打官司”这条路,不愿在乡间事务方面将士绅的主导权让渡于正式的行政权力。假若爱姑不服从调解,转而“打官司打到府里”,这并没有在整体上挑战“地主阶级的统治”,却动摇了慰老爷、七大人的个人权威和士绅地位。

事已至此,七大人终于亲自出面:“……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你要不信,他就是刚从北京洋学堂里回来的,自己问他去。”于是转脸向着一个尖下巴的少爷道,“对不对?”“的的确确。”尖下巴少爷赶忙挺直了身子,必恭必敬地低声说。

七大人开口说话,着重突出的是自己说法的可信性,尤其是自己秉持的道理、调解的理据的普遍性,即着意强调自己的权威性。七大人在此既是压服也有劝服的意思,强调自己的权威而不是展示暴力,这正是士绅权力的特征。这让爱姑“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这不仅仅是因为父兄都不为自己说话,此时此刻她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尤其是七大人的话,更让她有一种深深的孤立感。七大人通过强调自己的说法的普遍性,将爱姑孤立在他所主导的世界之外。这正是绅权的基础,士绅因为知书识理,从而掌握着意识形态、道德伦理规范的解释权。七大人的话,排除了爱姑在这个世界上获取支持的可能。因而,爱姑的抗争,就不仅仅是在和“小畜生”一家“赌气”,不仅仅是在挑战七大人个人的权威,也是在和七大人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对抗。但是倔强的爱姑在惊疑和失望中依然坚持自己的要求。

然而接下来出现了突变:她打了一个寒噤,连忙住口,因为她看见七大人忽然两眼向上一翻,圆脸一仰,细长胡子围着的嘴里同时发出一种高大摇曳的声音来了。“来~~兮!”七大人说。她觉得心脏一停,接着便突突地乱跳,似乎大势已去,局面都变了;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但又知道这实在是自己错。

爱姑的突然胆怯和妥协很让批评家失望,并多少有些费解。其实让爱姑终于住口、突然胆怯、进而深感后悔的场面,不过是七大人唤进来一个“像木棍似的”男人恭恭敬敬地接受了七大人的吩咐然后为他捧上鼻烟壶罢了。何以爱姑就突然胆怯了呢?研究者认为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一种莫明其妙的畏惧心理”。从士绅权威的构成因素来分析或可以更合理地解释。与出场摆弄“屁塞”的形象有着内在联系,七大人在这里着力展示的是士绅的威仪。吸鼻烟的习惯,通过颇具表演性的场景呈现,七大人以展示身份化的文化资本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权威地位,也意在凸显绅一民等级格局。拥有身份化的文化资本,这是士绅在绅一民等级格局中居于优势地位的显著体现。前面七大人以言语明确强调自己的权威,爱姑还不屈服,于是七大人进而通过仪式展示这一点。这具有很强表演性的场景所展示的士绅威仪,凸显了绅权的存在,终于惊醒、慑服了爱姑,让爱姑明确意识到了士绅的权威,于是胆怯进而顺从了。因为士绅权威虽然具有个人因素,但是基于乡土社会结构而形成的。爱姑不仅仅是慑服于七大人个人的威势,而且由此意识到她身处绅一民等级格局之中,面对的是士绅所主导的乡土社会秩序。

小说的尾声亦富有意味:他们两面都显出告别的神气,便吐一口气,说。“那么,嗡,再没有别的了。恭喜大吉,总算解了一个结。你们要走了么?不要走,在我们家里喝了新年喜酒去:这是难得的。”

慰老爷此时很畅快,对事情结局很满意,这种满意不仅仅是作为统治者在压迫农民之后的洋洋自得,也包含着作为纠纷调解人的满足之情,庆幸自己的权威、士绅的地位最终得以维护。如果爱姑依然不接受调解,不但慰老爷本人面子受损,而且七大人的权威也将受到损害。在长出了一口气后,慰老爷接着客气地招呼纠纷双方留下来喝新年喜酒。经过士绅的调解和裁决,乡间的一个纠纷解决了,乡间社会又恢复了它的日常秩序。虽然调解过程中,通过爱姑的眼睛和心理活动,一度让人感受到如置身于“公堂”之上,但是事情结束之后,慰老爷的客气又提示我们这里毕竟不是“公堂”,无论是爱姑父女和施家,还有七大人,都是在慰老爷的宅院。纠纷的双方和调解人共同处在乡土社会中。他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等级,阶级地位相互对立,在此之外,他们还是邻居,是乡亲,享有共同的乡土社会空间和日常生活秩序。

只是研究者已经没有从容心境来感受这一点。对于它的批评解读已经处于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中。无论是对它所具有启蒙意义还是阶级革命意义的阐发,无论评论者无意或是自觉,都内在地包含着建构现代国家权力形态的要求。现代民族国家要求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直接面对最广大的群众进行社会动员并从中汲取资源,因而士绅这一中间阶层及其主导的非正式社会权力就成为其批判和打倒的对象。既往对于《离婚》中的事件和人物关系的解读,以不同话语表达着这一内在要求。

在政治革命话语体系中解读这一短篇小说,故事被阐释为一起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农民阶级的政治事件。研究者认定爱姑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然而又有局限性、不彻底性的劳动女性形象,小说的主题即在于由此指出农民以个人力量反抗封建压迫的不可能性。然而,这样的认定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距离。贴近小说来分析,爱姑既不具备反抗压迫的自觉意识,也不具备反抗的主动精神。构成爱姑支撑因素的,一是她个人的家庭背景具有一定的实力;第二,她本人性格中有一份蛮野;第三,她在婆家受到了不平对待,从而要“赌气”;第四,不可忽视的是,她一直坚信“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以上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得她特别倔强和顽强。然而,在她身上其实找不到挑战封建压迫的主观意识。只要她相信所谓“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她可以在这个秩序中求得公正,那么她就不会走上自觉反抗的道路。而事实上,她是相信的,让娘家人为自己出气,向士绅申诉以求得公正,她依然是在既有社会格局中进行抗争。她并非先行抗争,然后突然妥协。她的胆怯表现突然,却并非偶然。因为爱姑富于“反抗”精神的表现,其实是以承认士绅权威、信服士绅权威为基础的。正因为她坚信“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所以两三年来她一直在寻求士绅的调解;而只要她一直在这个权力格局中争取自己的权利,那么她早晚会接受士绅裁决的结果,只是如何接受士绅调解、最终接受什么样的调解结果不同而已。爱姑的倔强性格使得调解过程拖延了两三年,但是并没有对士绅权威构成根本挑战。相反,通过她的最终服从,稳固并加强了乡土社会中的绅权。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于鲁迅小说思想革命意义的发掘中,研究者则认为这是一起反映了农民阶级尤其是劳动妇女的不觉悟状况的事件,进而发掘出爱姑身上其实还内含着“奴性”,小说由此表现了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重要意义。然而,结合以上分析,正是爱姑对于士绅的信服、正是她的“不觉悟”成为了她“反抗”精神的基础,她的“奴性”成为了她挑战封建统治的凭依。这样的批评话语将小说人物置于悖论之中。统治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地位对立,但是处于共同的社会空间中。如果对于他们共处的社会空间本身缺乏充分认识,那么所谓被压迫者个人的不觉悟抑或是时代的局限性,更近乎于一种宣判而不是人物分析,更多是研究者自身理念的展开,却与小说人物形象存在距离。

乡土范文篇8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全洲辖西昌市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美姑、雷波、越西、甘洛、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州,计1市16县。彝族人民生来就会唱歌。在这片热土上孕育着非常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童趣、最富有教育意义的当属少儿乡土歌谣。彝族少儿乡土歌谣是以彝族少儿为对象的歌谣,歌曲通俗易懂、简而易学,歌曲内容包括: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爱长辈、崇尚科学;反对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目无尊长、封建迷信、不讲诚信。彝族人的热情好客、善良质朴的品格也在童谣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着,如《迎宾歌》歌词中写到: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是朋友。

二、凉山彝族少儿乡土歌谣生存现状

为了使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彝族少儿歌曲,本文以凉山彝族地区当地的部分小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以及人物访谈、传承人口述等方式,参与凉山彝族地区部分小学的音乐课,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其中以西昌第四小学、西昌第九小学、西乡小学、盐源小学为调查对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缺乏当地少儿乡土音乐教材。目前,基础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音乐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等等,但一个地区普遍仅限用一个版本,教材使用上不够全面,其中尤其缺乏少儿乡土音乐教材,能够使用该教材的学校凤毛麟角,直接影响了彝族少儿乡土歌谣的传播。(二)缺乏课堂彝语歌曲的讲授。据问卷调查可知,会唱书本上歌曲的小学生占96%,会用彝语演唱书本中歌曲的学生仅占2%,能够完整唱出彝族乡土少儿歌曲的学生不到1%。而且绝大部分音乐老师不懂彝语,只能使用汉语教授歌曲,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习彝族少儿乡土歌曲。(三)缺乏传播彝族少儿乡土歌谣的途径。凉山地区的中小学少有举办专门的彝族乡土少儿歌唱比赛或演出,并缺乏关于少儿乡土音乐的传播媒介,学生无法从电视、广播等媒介中直观感受、聆听、了解彝族少儿乡土歌谣,导致彝族少儿乡土歌谣的传播受到局限。(四)原有的生存状态遭受改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视、手机与网络媒体的普及,凉山彝族的小学生学习汉语歌曲的渠道已经变得畅通,但学习本民族少儿乡土歌曲的方式正在消失,彝族地区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在外务工,严重阻碍了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导致了原有的传承方式遭到改变。

三、有效传承凉山彝族少儿乡土歌谣的对策

(一)开发利用彝族少儿乡土音乐教材。凉山彝族各小学在音乐教学课堂中,除使用国家统一的音乐教材之外,还可以开发一些乡土音乐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来使用,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到传统的彝族少儿乡土歌谣,在学习过程中,即能学习彝语,又能了解本民族的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礼仪孝廉等。(二)定期讲授彝族少儿歌曲。校方可以定期邀请彝族少儿乡土歌曲的相关传承人或者是艺人进课堂,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彝族少儿乡土歌谣;感受其魅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传承彝族少儿乡土歌谣。(三)定期举办彝族少儿歌曲比赛、演出。学校定期组织少儿乡土歌曲的相关实践活动。校方可提供展示舞台,定期举办比赛或者汇演,鼓励传唱彝族少儿乡土歌谣的学生,为歌曲的传承和保护留下相关资料。(四)积极组织参与素材整理。音乐教师可以深入到彝族地区进行采风,寻找当地的民间艺人及传承人,以笔记、录音、影像的方式将彝族少儿乡土歌谣记录下来,进行收集、整理及编创工作,进一步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凉山彝族少儿乡土歌谣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时期音乐历史的长河中了得以留存,让更多人从中体会文化与乡情的厚重。在民族音乐的画卷中,彝族少儿乡土歌谣是十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其独特的音韵魅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承载着历史的传承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保护,让彝族少儿乡土歌谣这支民族之花开的更加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吉合.凉山彝族风情[M].四川巴蜀书社,2005.

[2]刘福荣.社会变迁中的音乐-----连山彝族歌曲的音乐社会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胡彦敏.乡土音乐与乡土音乐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白狼.火焰与柔情之地--凉山彝族乡土纪实[M].重庆出版社,2007.

乡土范文篇9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民间乐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对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制作乐歌。经过修改后,这些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易于记诵,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的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交织成一幅立体的历史画卷。接下来主要谈谈诗经中的乡土情韵。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从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从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来看,周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历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定居农耕文化。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韵。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体现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韵。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所体现的对故土的眷恋。

《诗经》中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韵,首先在周族史诗和祭祀诗这种特别典雅庄重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如《周颂?载芟》: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有??其?@。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m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A畀祖妣,不洽百礼。有??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除草又除杂树,接着耕田松土。千双农夫锄草,走向低田小路。家主和他的长男,跟着许多子弟,个个都是好汉。送饭的说说笑笑,妇女人人美好。男子干劲旺盛,犁锹锋利有刃。开始耕种南亩,播下各种禾谷。种子生气内蓄,苗儿连续出土。杰出的苗儿特美,一般的整整齐齐。薅草频繁细密。收获累累众多,众多粮食堆积,堆积千亿万亿。用来酿造酒醴,奉祭先祖先妣,供应各种祭礼。祭筵酒气芬芳,邦家光大盛昌。酒香伴着椒香,老人长寿安康。这景象超过希望,有今天何曾料想,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从开端到“绵绵”句都是写农夫力田和禾谷成长的情形。他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收,在宗教仪式上表演关于农业生产的舞蹈,从春天的垦荒一直写到秋天的收获。他们在祭坛上献上最好的粮食贡品以娱乐祖先和神灵,乞求神灵明年带给他们更好的收成;他们在故乡的土地上编织着理想生活的花环,描绘着事业兴旺发达的图画。

农业生产培养了周人安土重迁的文化品格,反过来,由于战争、徭役等造成的远离故土家园的痛苦的事件,也成了诗人笔下丰富的题材。翻开《诗经》,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国风》和《小雅》中那种浓浓的相思怀归之情。这里有在外的游子征夫的思乡之曲,如《击鼓》、《式微》、《鸨羽》、《扬之水》、《匪风》、《东山》、《破斧》、《小雅?四牡》、《采薇》、《出车》;也有家乡的妻子思念在外的征人,如《卷耳》、《汝坟》、《草虫》等等。如此众多的作品,尽管各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抒发的不同情境,却又共同指着眷恋故土家园的乡思之情,这不能不说是农业文明所培养起来的特殊民族情感。又如《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W,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W,不能??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W,不能??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胆小谨慎的鸨鸟,会集于那柞树丛。王爷差事没停息,使我不能种植粮,我的父母有何依仗?悠悠在上苍天啊,何时才能有归所。胆小谨慎的鸨鸟,会集于那棘树丛。王爷差事没停息,使我不能种植粮,我父母有何食物?悠悠在上苍天啊,何时才能有尽头。胆小谨慎的鸨鸟,会集于那桑树丛。王爷差事没有停息,使我不能种植粮,我父母有何可尝?悠悠在上的苍天啊,何时才能有正常。)写远行在外的征人久役不归,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田园的荒芜,然后想到父母无人奉养,并为此而一遍遍地呼喊苍天,这不是农业民族所培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情感吗?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韵,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眷恋故土的思乡之情,它更培养了周民族安分守己,不事扩张、不尚冒险的品格。即便是抵御外族入侵一年二年的离乡光景,似乎也难以让他们忍受,“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在周人看来,如果至岁暮还不见还家已经不符合生活的常情。诗人之怨,早已经充盈于字里行间,“我心悲伤,莫知我哀”。更有甚者,甚至在他们出征离家的那天,就已经带着满腹的哀怨与眷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回乡时仍然有着不尽的忧愁,“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植根于农业文化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韵,在这些诗句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类似的例子还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乡土范文篇10

关键词:乡土文化;地域性;乡土景观;保护传承

1乡土文化的概念、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1.1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在我国古老的农业文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乡土文化,那就不能和其他的民族有所区分,就失去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特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从而忽略了乡土文化的发展,在这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人们追求西方的文化,导致“西方化”的色彩比较严重。

1.2乡土文化的特征

乡土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的语言、生活方式等有所不同,如在福建,有的人说闽南语、福州话,不仅语言上有所差别他们在饮食上也有所不同。乡土文化历史的延承性,如我国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二者就有所不同,由于南北方不同的文化特色构建出了不同的园林景观,北方园林的豪放,南方园林的小巧,南北方园林在方位选择、造景布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南北方的文化存在的差异所决定的。

1.3乡土文化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物质空间形态的破坏。由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中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田地被不断地掩埋,植被也在逐渐减少。人们在原来的土地上大肆建造工厂、住宅等使原来的土地空间有所变化。二是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道路建设蒸蒸日上。有些比较宽广的道路会横穿农村,这样就让农村原来的乡土气息变得支离破碎,破坏了乡土景观。三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免不了对原本村落的拆迁,让其成为聚居的村落。虽然这样能够节省很多的空间,但却对原来的乡土文化造成了破坏。一些旅游地区的村落居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大力建设洋楼,忽视了原有的乡土文化。

2乡土文化的景观保护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同年又公布了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还颁布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这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我国政府针对一些历史文物、历史名城等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法规,如《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这个政策就是专门针对苏州古村落进行保护而颁布的政策。在国家进行这些乡土保护的同时,我国的一些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清华大学的教授楼庆西、陈志华。目前,我国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因而,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我们还得从保护那些具有价值的村落、建筑着手,而不是对所有的村落都进行保护。

3保护乡土文化的原则与建议

3.1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

原真性是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文化,在进行乡土文化保护的时候要做到原真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不仅要保护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还要保护与传承和原有历史风貌有关的因素,达到整体性的景观保护,这样就能让乡土文化景观得到延续和发展。

3.2地域性与差异性保护

在我国地域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村落景观都有地域性与差异性,同时又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在对不同区域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进行保护,提出不同的保护策略。

3.3利用与传承式保护

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不是只把保护的对象看作“标本”只保护不利用,这样就失去了保护乡土景观的意义。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每个能利用的资源,在保护中传承和发展,增加其经济效益。

3.4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建议

一是要对重点保护的文化进行保护,对那些非重点的文化要取其精华进行保护,同时相关部门要对全国范围内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二是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时候要加大宣传力度,仅仅靠专业人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促进城乡文化的发展和保护。三是在对乡土景观进行保护的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避免在城市化的今天乡土范围越来越小,人口不断流失,导致保护乡土景观和文化成为空谈。

4在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传承乡土文化的方法

4.1空间肌理

乡村景观自然与城市景观的肌理不同,如果一味地强求城镇化,把城市的模式运用到乡村景观中,这样做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景观,并且也不利于传承乡土文化。设计师只有全面分析乡土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不同之后,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延续乡土景观。

4.2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主要包括空间与环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不同的空间尺度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会让人感到高大,有的会让人感到温馨,有的会让人感到舒适、自然,在环境中空间的尺度会让人对空间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4.3空间界面

从界面的方向性看,乡村环境中的界面被分为水平的界面和垂直方向的界面,平衡方面的界面主要包括道路、河流等水平方向的景观,垂直界面主要是指建筑围合物以及竖直方向的景观。乡村景观是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需要休闲娱乐,这样景观场所就显得非常重要,乡土景观不仅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精神的聚集场所。

4.4乡村庭院

乡村庭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乡村景观,一般乡村庭院包括三合院、四合院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土景观,这样的院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另外,可以在庭院中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布置一些景观墙,提供一些可以休闲的坐凳以及小品设施,这样不仅美化了庭院的环境还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让乡土景观成为一个充满特色的活动场所。

5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乡土文化的概念、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景观的措施,以乡土景观的地域文化、景观载体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乡土景观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是设计师在面对城镇化建设时对如何发展和保护乡土文化这一问题所作的思考。对设计师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对其设计知识的考验。

作者:王静静 孟东生 贺城 张璇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

[2]李金萍,等.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人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