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11-13 17:50:25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1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自2001年全国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热潮一丈高过一丈,而课程资源的认识、了解、开发和利用也是伴随着进行的,因此,教育界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工作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对于乡土课程的开发工作还是研究甚少,尤其是对农村乡土课程开发的研究更是欠缺,因此,本文针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个简要的研究,希望能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深入研究做一个参考。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由于个人思想、理念不同,因而教育界人士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黄浩森(2009)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宋林飞(2011)认为,若给乡土课程资源下一个通俗易懂和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定义,那就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取自于“乡土”的,有教育潜在价值的内容,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产生活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因素。刘杰(2011)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活动中,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本乡本土的所有素材、条件和精神力量,它包括当地的乡土历史、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物产、人口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等。

在本文里,我采纳黄浩森学者的关于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定义: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二、乡土课程资源的分类

目前,对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学者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分类:如王颖萍(2010)则按照来源不同,分为校内和校外乡土课程资源;按照基本组成要素,分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乡土课程资源;根据呈现方式不同,分为真实生活中和虚拟环境中的乡土课程资源。在具体的地理学科中,周顺心(2006)根据基本组成要素的不同,把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分为自然方面的和人文方面的地理乡土课程资源;按存在地区的不同,分为城市的和农村地区的地理课程资源。宋林飞(2011)按涉及空间的不同,分为社区资源、家庭资源与学校资源。

三、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意识欠缺

我们说,如果一个人对一项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到位,那么就很可能会阻碍其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在农村,由于地理环境闭塞的原因,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都是比较零散的,他们有的只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模糊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次地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意义,因而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进展困难,缺乏支持力度。

(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们知道,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它需要各群体的同心协力,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农村地方偏僻,消息传播相对缓慢,因而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知欠缺,甚至有些地方未曾听说过课程资源一词;由于农村师资紧缺,很多教师都是教多门科目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占用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从而导致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积极性不强,甚至是持反对意见;学校领导由于对乡土课程资源认识的不足,开发意识欠缺,出于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等等,因而学校领导也不是很支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地方各部门对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欠缺,导致课程资源开发经费不足,工作也进展不顺;再者,家长的不支持也是很大一个原因,他们认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考试并没有多大联系,相反还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学习没有帮助,进而缺乏家长这个群体的支持。

(三)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欠缺,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相对缜密的逻辑思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但是,目前,由于农村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导致其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加上目前农村教师大部分属于中年阶层,缺乏年轻有活力、有热情的教师,这部分中年阶层的教师由于还要兼顾家庭的事务,往往抽不开身去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这就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举步维艰。即使已经进行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的,其研究成果总的来说还是肤浅的,缺乏深入的探究。

四、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一)加强培养教师、领导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领导者对它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且要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一种坚定的意识的高度。教师和领导是这项开发工作的关键人物,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了解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明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从而把这种认识发展为一种行动的信念和意识。因此,当地要尽可能多地举行一些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会议和培训,让领导者们明确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学校领导举办具有特色的学校;让教师明确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认识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发。只有让领导和教师对这种认知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使这种深化到达一个行动意识的层面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且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加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支持力度,争取多方支持

首先,争取政府的支持,学校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及科研机构。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日常管理需要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其进行运营,具体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则需要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对其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积极的支持,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只有政府重视起来了,家长、教师和领导们才有积极开发的动力和相应的物质保障。

其次,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知,合理安排教师工作时间。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要抓紧教师的学习进修和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以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加强师资的引入工作,使教师的教学更科学,同时也减轻了其教学负担,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再者,加强校长培训工作,加深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认识。校长培训可以提高校长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层次认识,因此,校长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认识、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应该如何具体展开、如何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及如何对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等。

(三)扩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广度,挖掘深层次乡土课程资源

首先,必须扩大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还有简单的几个游戏等,应该把开发之手延伸到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如民风习俗,历史文化遗产,乡村自然风景等。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定期举办一些体现本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和学生一起体会乡土课程开发的意义,提高家长对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再者,校内应该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科研小组必须是对课程资源开发有一定认识的,知道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且要对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挖掘课程资源的深层价值,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多向价值,让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的更科学、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教师参与课程发展: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

[2] 杨芳英.农村小学生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3] 杨萍.超越界限――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能路径[J].教育科学科学论坛,2007(7).

[4] 包云鹏.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7(3).

[5]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81.

[6] 宋林飞.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7] 刘杰.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 王颖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0.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2

1.地方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包括自然风景和城市景观两个大的方面。既包括地方的山川大河、花草树木、地质构造、天气情况等自然因素,也包括城市公共场所、道路建筑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我们生活、学习的最低层的、最为物质化的形式。

2.社会历史传统。

社会历史传统包括社会传统和历史传统两个方面。社会传统是指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为独特的社会现象,历史传统则包括该地区的全部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因素构成我们生活、学习的第二个层次,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资源形式。

3.精神文化资源。

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代的精神文化。历史上的精神文化包括当地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当代精神文化主要指城市的精神风貌、内在的精神品质等。这三种形式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比如一种资源,它既可以是自然景观,同时又传承了独特的社会历史的因素,这样的话,这种自然资源同时也就可以被看做一种精神文化资源了。就安庆市来说,它是禅宗的发源地,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的司空山就是禅宗二祖、三祖参禅修行的地方,这个山作为自然景观,同时又有社会历史的因素,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提炼出精神层面的东西。

二、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哲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乡土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哲学课堂学习的兴趣。

哲学是对世界以及人的存在的终极问题的追问,哲学所探讨的内容即便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如何让“玄之又玄”的哲学理论变得易于接受,如何让那些震铄古今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对同学们来说显得有亲切感,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有效哲学课堂来说都是必须要思考的。王阳明就曾对他的学生说:“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了,都怕得走了,如何讲得行。”(《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116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乡土资源,因为乡土资源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于其中的东西,恰当地利用它,无疑会很快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隔阂心理。

2.本土资源是培养学生学哲学、用哲学的舞台。

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并且必须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深化。中国儒家思想也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说,哲学不是一门纯粹理论性的课程,不单单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而哲学课程也同样不应该是对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理论思想的简单介绍,哲学应该成为学生自觉掌握的一门武器,可以用来对付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哲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观察、分析乡土资源,从中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将所学哲学理论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3.哲学课程可以借助本土资源实现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层面的提升。

哲学在古希腊那里是“爱智慧”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化成对“真理”的热爱,最终形成西方对科学这样“客观知识”的热衷。其实,哲学不仅仅是追求所谓“客观知识”,哲学当中也包含了个体对生命存在的各种感悟以及人对世界的态度等内容。所以,哲学教学在传授“知识”之外,更应该借助哲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而本土资源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资养。比如,陈独秀是安庆近现代史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不是书斋中的构思,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的,通过对他思想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哲学发展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让他们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三、哲学课堂中运用本土资源的几种方式

1.运用本土资源,创设课堂情境。

哲学类课堂相对较为抽象和枯燥,情境教学法无疑能够有效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有研究者指出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教学对学生情意态度的影响特点恰恰就在于充分发挥了教学内容本身的情感教育价值潜能。”孔子本人其实就是以为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大师”,他会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带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所谓“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冠者六七人,童子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便是孔子巧设情境,行不言之教,让学生在游学、嬉戏之中感受自然的生机和美感,进而体验儒家的“仁义”等核心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本土资源,对于课堂情境的创设无疑大有裨益。比如说在《中国哲学史》课程开始时先给同学们介绍桐城派的整体情况以及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对本土思想流派和思想家的介绍,拉近学生和中国古代思想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并进而关注课程内容。

2.用乡土资源,建立实习基地。

很多人把哲学仅仅视作一门纯理论、纯思辨的学问,所以容易忽视对此相关的课程的实习基地的建设。事实上,离开单调的大学讲堂,在选定好的、有针对性的实习基地中的实践教学更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哲学类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其将理论运用到现实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首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哲学基本思想概念的理解。比如,在讲授中国哲学史中佛教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司空山,让学生在那样一种幽僻纯美的自然当中感受佛教“即物离物”、“即相离相”的思想形态,进而理解这些佛教禅修者们脱离世俗、静修心性的追求。其次,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比如,桐城有个有名的“六尺巷”,说的是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故事。“六尺巷”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和”的理念的生动体现。这样的本土资源是对中国古人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的生动体现,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就更能够把握古人的思想和行为处事的方式,促进其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3.用本土资源,编著配套乡土读本。

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就哲学类教材而言,其中介绍的哲学家大多是在哲学史中非常有名的人物,并且重点在思想和概念的分析上。因为前者,学生无法了解一个思想家的思想的影响,从而也就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个思想的全貌;因为后者,学生便不能接触到哲学“言传身教”、“以心传心”等方面的特质,完成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所以,整合本土资源,编著本土特色的乡土读本,无疑是提高哲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研究者认为乡土教材有“文化激活”的功能,“文化激活是文化内化及表达的前提,从而也是乡土教材文化功能机制的起动与感受装置”。

四、结语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教学;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中强化乡土地理教学是新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地理课程要与实际相结合,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区域学习选自下列范围:当地社区、本区、本国、本洲、其他大洲和空间组合、全世界、全球结构”“所选区域应包括从本区到全球大小不同的规模……”上海教育学院教授刘善龄认为:地理教育必须经过乡土、国家、世界三个认知层次。

一、强化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由于基础原因,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地理难学。但乡土地理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其内容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结合运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强化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理解难度较大,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从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自然资源,工矿业、农林牧业,人口、民族、农村、城市、交通、风景名胜等方面获大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感性材料,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为地理表象是形成地理概念的基础,是对地理事物认识深化的依据。学习地理,不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学生没有到地理环境中进行实际观察,脑海里的地理表象贫乏;而只在课堂上用地图、图片、幻灯、电影等形象的教具,显然是不够的。

三、强化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全新的课程目标。积极开展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

四、强化乡土地理教学,能增强学生对乡土的认识和热爱的情感

情感是由外界事物给予人们的刺激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情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乡土地理教学活动,结合家乡的特色,走出课堂,到野外,进行调查、参观、访问、观察等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强化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如讲述工业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工业园区,参观西部齿轮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强化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但乡土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中,由于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为密切,教师独立组织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机会更多,对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求相对更高。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地理资料和工作经验,乡土地理教学的功用才会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凸显。

参考文献:

[1]杨光阔.乡上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4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新课程改革将地理课程的实用性与生活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应注重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在地理课程中的渗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地理观念、树立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从而不断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程目标。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概念

根据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相关界定,乡土地理一般是指县区行政区划及以下范围的区域地理。因此,乡土地理就是指本乡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源。理所当然,乡土地理资源是指存在于乡土范围内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家乡的地理风貌,学会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将乡土地理资源和地理教学有效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认为,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应该从课程内容、课堂模式、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

1.利用乡土地理资源丰富地理课程内容

将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教学中,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地理本身,而是应该和地理教材充分融合,使乡土地理资源成为学习的背景或载体渗透于地理原理、概念之中,成为地理课程的有机部分,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应用乡土地理资源教学时,不能生搬硬套或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并将其进行有效加工,将乡土地理资源和教材有效结合,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对乡土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选择和有效加工,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来提高课堂效率。

2.利用乡土地理资源,优化地理教学模式

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课为主,应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应该灵活运用课上与课外的时间,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将地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带领学生学习课堂之外的地理知识,并将地理知识、地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地理教学应该开展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学习书本知识到实地调查、动手实验,透过地理现象去探究本质,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时,组织学生在本地郊游,观察本地的主要河流、山峰、土壤等,让学生了解本地的地形、主要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地形、地貌的成因,评估他们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3.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

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改变以往机械式学习的状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独立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地理教学是一个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更是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优势,提高地理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邢佼琳,张胜前,张朋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4(8):119-123.

[2]李洪刚.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33.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5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6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用的科学教材体系严密,注重科学概念与科学原理的传授,但有一部分事例和材料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小学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知识枯燥空洞的感觉,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但他们对乡土课程资源从小就耳濡目染,熟悉而温馨,我们教师在讲授教材时有机的选择乡土课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可以使课本中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不仅增强了感性认识,而且加深了印象。这样根据教学目标,恰当的引入乡土课程资源,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亲近感,不仅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我们传统的教学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达成学生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培养,但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我们教师会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有计划的安排一些乡土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以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紧密联系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及社会存在问题,探讨趋利避害的措施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是再一次引导学生回归到自己熟悉的那片领地,再一次的重温、感悟家乡的富饶与美丽,爱家乡的情感不仅油然而生,而且升华了爱祖国的情感。另外通过这些乡土实践活动也增强学生对于家乡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他们逐渐学会了关心身边的物,身边的事,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二、提高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理解狭隘,认为课程资源仅仅是教科书,场地也局限于教室,但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合理利用教科书的同时,还要学会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要善于利用乡土材料进行教学。科学乡土课程资源范围广阔,包括社区中的植物、动物、大型真菌、土壤气候、物产矿藏、生态景观、房屋建筑、生产工具等。要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做支撑,所以教师要不断接受各种培训学习,请教相关专家和学者,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使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乡土资料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加工”,我们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在价值,使之转变成有效的课程资源。另外乡土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改变自己的灌输教育,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达成教学目标,在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发展完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多元智能的机会。由此可见,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打造特色教育,促进学校跨越发展

农村小学在师资、设备等方面与城区小学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因素限制着农村小学的发展,导致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下滑,学生流失严重。为了弥补农村小学的这种先天不足,在保证课程基础性、统一性的前提下,农村教师应该着力挖掘乡土课程资源,根据农村的特色、教师的特点、学生的兴趣,因地制宜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乡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名气的扩大。例如我们育太和小学依托社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了以当地植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我们教师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别当地植物、移植野生花卉,协助中年级学生阅读当地植物图谱、制作蜡叶植物标本,引导高年级开发当地植物资源、制作中药饮片等,渐渐的学生有了特长,学校有了名气。总之依托乡土课程资源而举办的特色教育,改变了我们学校“千校一面”的单一办学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四、丰富地方资料,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农村小学所在的乡镇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但由于农村文化的缺失,学生所掌握的乡土知识也仅仅靠家长的口口相传,零散而破碎。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师生一起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土地矿产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整理汇编成册,形成地方性的乡土文献与资料。这些材料在作为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也送到相关政府部门,既可以弥补、丰富地方乡镇的自然与人文资料,也可以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发展服务。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7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必将对这里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对政和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令今人流连感怀。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被称为“中国活化石”的四平戏,融汇着乡土情感、民族智慧的40多座古廊桥,黄巢营寨的弥漫硝烟,千年寺院的旷古钟声,跨越历史时空悠悠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过往……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学校和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发掘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资源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促使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关注和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学生兴趣倾向和心理特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等这些基本认识,更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此时我给学生引入极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现行思想政治课程建构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课程,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将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现行统编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这正为乡土教学资源价值的体现提供了空间。乡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上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政和目前完整地保存着洞宫花桥、后山廊桥、洋后廊桥、赤溪廊桥、杨源廊桥等,大大小小有40多座。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的概念时,我改变以往讲解概念贯用的做法,不惜发费较多的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又能调起大家兴致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的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严肃的课堂不再刻板,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解决从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政和茶叶生产有着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政和东平一带曾是“建安北苑贡茶”的主产地之一。政和又是白茶的故乡,白茶因其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独具一格,尤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驰名,如今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质特色的条型茶。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与引导下,政和功夫红茶十年磨一剑,正进入一个飞跃期,逐渐做大做强。政和茶产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学生学完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政和资讯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的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政和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等角度,学生可以任选其中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的文学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培养了对家乡的感情也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文化生活”模块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更加凸显了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努力挖掘其中积极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学生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高层次的深入思考。课堂上适时引入政和古代先贤的乡土素材,就能避免老声重谈的平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物?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如南山岗下的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兄弟二人于唐大和年间同朝为官。他们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后因奸人谗害同时被贬,南下福建山区隐居。做为政和早期的开拓者,他们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兴建寺庙、传播宗教文化、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为政和民风开化做出重要贡献;忧国忧民陈朝老,为人刚直,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陈朝老回到故乡,隐居故里著书立说,教育故乡子弟。他胸怀大局,心怀百姓,做了不少益于国民的事;此外还有忠国殉国吴廷用,贤孝楷模陈文礼,诗人朱松,名宦贤吏陈桓等等。师生在交流这些古圣先贤的事迹之后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圣贤故里深感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8

[关键词] 美术教学;概念主题;学习事件;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71-04

[作者简介]张屹(1968―),男,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校务部主任,中学高级。

美术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1]。这些资源也都是本土文化的主要内容,它们常常富有生动的故事情境。如果我们将其作为概念主题进行运用,并结合教材内容巧妙设计情境,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本文中“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本土文化本身,包括了风土民情、民间艺术、礼俗好尚、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流传的故事”。这些对当地学生而言充满温情亲切感的故事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概念主题。本文的“概念主题”是指“学习事件、学习情境,通过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事件全过程,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关于概念本质的感性经验”。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每课教学内容确定符合要求的本土美术文化的概念主题,通过创设主题情境,使教学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样安排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目前的美术教材的课题着重从适合儿童的主题内容着手编排。较之新课程标准实施前的以美术技法为主线的编排方式,更加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学乐于学。但是这样的内容也常常让学生感觉过于“大、空”而画不出具体生动的主题,如《难忘夏天》让二年级小学生不知从哪些具体图景入手画,绘画出的作品容易出现空洞。二是本土文化中有很多主题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很多是学生们听过、见过、做过的事,有生活气息和故事情节。只要教师一引思绪就爆发开来,“啃秋”就让学生立即想起自己在立秋时节和家人一起比赛吃西瓜的习俗。此情此景立刻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画起来就更富有感情。以情感人是美术创作的核心,所以本土文化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是本土文化中许多是以与美术相关的元素传承下来的,也只有通过美术活动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认真学习、代代相传。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项工作就显得更为紧迫。“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要承认城乡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特点差异,尊重差异,彰显差异,鼓励城乡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特色发展,优势互补,整体提升。”[2]

在具体做法方面,教师可以在课中贯穿本土实物概念,吸引学生的广泛注意,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全身心参与,充满感情地投入美术创作,产生出情景交融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教学层层深入,为教材中的主题内容添加上了浸润本土文化的概念主题事件,使教学维度更适中,宜于教师引导,也宜于学生表现,相辅相成,收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江苏省著名美术特级教师黄黎敏老师认为美术教师就应该争当本土美术文化的“代言人”,为这些千百年流传至今的瑰宝而鼓与呼。她的广为流传的《琅琊浓荫》一课则是将该校周边的民国建筑和沿街树林的写生内容搬至课堂上,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和古树的历史及其价值,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建筑和树木对于人的重要性。虽然时隔四年,至今让笔者记忆犹新。

一、捏“方山大鼓”,玩转美术教学

《小乐队》(五年级下册)内容是“小乐队吹拉弹唱,好一组优美的群像”,学习建议是“画和塑你想象出来的小乐队,注意人和乐器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很多学生平时没有集中注意过一个乐队的表演,更想不起那些乐手的动作。我校所处的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方山大鼓”的发源地,“方山大鼓”又名“麻雀蹦”,是江宁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相传当年闯王李自成在河南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千里之外的陶家庄人为了欢迎闯王进驻方山,根据秋收后麻雀在稻场上欢蹦啄食的情态编成舞蹈。于是,笔者就结合“方山大鼓”的起源故事,播放区文化馆提供的鼓手表演敲鼓动态与麻雀在秋天丰收田地里欢快地啄食跳跃的情境对比专题动画片,让学生对本来就耳濡目染的“方山大鼓”表演更加具体了解,为用彩泥塑“小乐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人物造型素材。这种仿生式的敲鼓动态也是作为省级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山大鼓”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研究一下鼓的形状,让学生通过教师带进教室一只腰鼓及鼓槌模拟表演与图片、教师范画相比较,分析“方山大鼓”的外形与腰鼓之间的异处――腰鼓是长形的,而“方山大鼓”高宽基本相等的,共同处――由鼓身、鼓皮、鼓圈、把手和鼓组成。然后教师示范绘画,并指导鼓的形状的绘画要点,学生跟着画一下,掌握其基本特点。接着根据泥塑“鼓”制作的范图步骤,师生共同用泥塑做一只红色鼓。教师说:“刚才我们看到‘方山大鼓’分为张翅、啄食、亮翅、抢窝等部分,表演者用10面大鼓,边舞边奏,欢蹦雀跃,反映农民渴望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同学们的鼓做好了,现在就缺少人了,没有人鼓是无声的,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人是鼓的灵魂。那么,现在大家泥塑一个自己,我们也来敲起方山大鼓吧!”于是学生在听着鼓乐声的情境中做着鼓、捏着人,别提多开心了!最先做好的同学小手直举,情不自禁地说:“我做好了!”教师拿起泥塑的鼓棒在做好的泥鼓上敲起来,并说:“做好的直接学鼓手们模仿麻雀一样站起来敲起来,动作轻点,可不能把它敲坏了,我看到你敲就知道你做好了。”学生做的积极性更高了,这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一下,可谓一举两得。大部分学生做好后,教师又让他们六人一组地将泥塑的鼓和人放到背景是方山的儿童表演“方山大鼓”的折式展台上去,使泥做的小鼓乐队与拍照的鼓乐队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场景的震撼力量。最后,在鼓舞人心的“方山大鼓”鼓乐声中,全班学生循环绕一圈欣赏八个展台的全班每位学生作品,大家也不约而同地边走边舞蹈起来。这样一个富有本土文化的“方山大鼓”鼓乐队表演情境贯穿整节课,亦情亦境,相映成趣。学生也通过欣赏制作较深入地学习了“方山大鼓”这一独特的江宁本地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充分了解了这一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二、“金字塔”上贴“金箔”,趣化美术手工

本土文化中的许多民间美术工艺是经过手工艺人代代相传下来的,都凝聚着本地艺人的智慧和匠心,有其独特的工艺步骤,也有其历练的工夫经历。虽然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师都是经过美术专业培训过的,但是,对这些民间美术工艺过程还比较陌生,需要平时留心向本地的民间美术艺人虚心学习,掌握基本的工艺流程和技巧,以便在向学生介绍这些本土民间美术时,能够说到做到,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

江宁被誉为“金箔故乡”,《金箔之光》是我校美术校本课程中的一课。上课前,笔者特意去校旁的“中国金箔艺术馆”参观学习,得到该馆赠送的介绍光盘,还向一位熟悉的贴金箔的艺人学习贴真金箔,并购买了几块真金箔和专用胶水等材料。

导入新课:

1.师:去过中国金箔艺术馆的同学请举手。

(放录像)

师:参观完中国金箔艺术馆你想了解金箔的哪些方面呢?

2.师:这两只镇纸(一只贴了金箔另一只没有贴)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切换视频)

(教师示范涂胶:贴金箔首先要涂胶,等他干一些再贴。胶要涂得薄均一些)

3.(金箔知识介绍:等胶干的时候,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金箔的历史吧。把书翻到“金箔之光”这课)

师:金箔生产多长时间了?为什么要生产它呢?

讨论完这些问题,教师就现场示范贴金箔。教师全神贯注屏住呼吸地贴,学生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看,不一会儿金灿灿的真金箔贴到了有马浮雕的镇纸上了。这一过程对学生认识金箔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看到了真金箔,感受到了用薄如蝉翼、轻似鸿毛、柔若丝绸来比喻金箔一点不过,并对金箔是如何打得这么薄的产生了由衷的好奇。于是,接下来学习金箔的制作程序就成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最后,作业要求是“模仿贴金箔的方法,用金色彩纸做一只金字塔,欣赏金色的美丽”。让学生体验贴薄纸难处,并感受贴好后的成就感,大家共同赞叹“金箔之光,灿烂辉煌”,并为自己是勤劳智慧、心灵手巧的江宁人而感到自豪。

“金箔之光”本来是按图索骥的抽象概念主题,通过教师的直观示范、视频观看、学生亲手仿贴,学生对它就有了更加真切直观的认识。“金箔之光”是金箔文化的概念主题要素,只有通过还原“贴金箔”重要事件,才能让学生真实了解其中的匠心之处。本课就通过老师先贴,学生再贴这样的情境事件,让学生真正认识了金箔。这也是一次激发学生了解家乡本土文化、热爱家乡的教育。

三、“啃秋”主题事件,激活《诱人的瓜果》

民俗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具有乡土人情、时令节日、约定成俗的习惯和做法。它与当地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也是美术表现的鲜活概念主题资源之一。

《诱人的瓜果》(二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教师设计了《啃秋大赛》主题绘画,观看本地“横溪西瓜节”啃秋大赛的视频,再看一组精彩的特写镜头,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家人吃西瓜比赛的场景。学生的绘画热情一下就调动起来,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怎样表现西瓜皮的纹路,观察西瓜瓤被啃后的形状,了解秋天吃西瓜有可以防当地气候“秋燥”,预防疾病的益处,这也是农民伯伯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学生争先恐后地画起来,最后也模拟“啃秋大赛”的多项奖评比,在设立学生作品大赛的多个奖项评比中完成了本节课。在南京,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这一课不仅介绍了江宁区横溪西瓜节,而且也介绍了南京民间有立秋日吃西瓜“啃秋”的习俗以及吃西瓜对人的益处,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政府宣传的旅游主题。“啃秋”的概念主题内涵在本课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西瓜汁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在回忆“啃秋”的喜悦情境之中。这样的心境必然给他们以绘画的快乐,也是把民俗巧妙融入美术课中,让“啃秋”的优良民俗代代相传。

当然,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各不相同,但都有其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们美好愿望并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这些也是新课标中所大力提倡要传承和发扬的内容。把民俗作为“概念主题”融入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画“水八鲜”,印象《难忘夏天》

每一个民俗的流传和典故的形成都有着传奇的故事和特定内涵,教师在用这些本土文化内容时需要认真去探究其准确概念,不能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否则就会贻误学生。

在上《难忘夏天》前,笔者准备让学生围绕江宁的“水八鲜”概念主题进行创作。这些都是当地夏令时节的佳肴,学生更是常常吃到。但这“水八鲜”到底是哪“八鲜”有很多版本,为了弄清楚,笔者走访了本地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请教其由来。最后,确定荸荠、菱、茭瓜、鸡头果、莲蓬、水芹、藕等八种水产品为江宁的“水八鲜”。它们都是夏天的水鲜,美味可口。笔者又得到区文化馆和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师提供的精美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确凿和丰富。

正如“概念主题式课程”创始人谷力博士所言,“小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及其本质内涵。为了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认识,概念主题式教学提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教学策略――引入学习事件、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事件过程,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关于概念本质的感性经验”。美术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要求关注文化与生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1]浸润本土的概念主题式美术教学就是教师结合学校所处地域本土的美术、民俗文化,抽取其中与教学内容相切合的概念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又把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教材教学内容中去,打破两者分设和割裂的现状。

参考文献: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9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问题 对策

一、石家庄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石家庄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开发主体和内容存在偏差。调查发现,有51.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培训,有53.7%的教师认为开发的主体应当是地理专家,认为是地理教师的仅占31.5%。

地理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主体,而且也是开发的主体。由于教师熟悉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能够选择与教材知识对应准确的乡土地理知识,对于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调查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时,只有16.7%的教师选择开发自然地理,更多的教师选择的是开发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重点和难点很多,对学生的思维建构和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并且石家庄具有地跨两个地貌单元的自然地理特色,因此,自然地理也应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

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调查发现,仅有24.1%的教师选择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主动开发。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是地理教材重要的知识补充,要紧密联系教科书[1],丰富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大部分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不强,主动参与的很少,因此,影响了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渠道单一。调查发现,77.8%的教师在获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渠道上选择了互联网,其他渠道选择率低,说明石家庄市高中地理教师在获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渠道上较单一,这就导致了一个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被多个知识点反复利用或重要的知识点无乡土地理资源可用。因此,这种单一性就会限制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而少量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利用方面也会捉襟见肘。

2.石家庄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能力较差。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只是简单地融入到地理教材相关内容中,这是最简单、最普遍的利用方式。而对于怎样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全过程,怎样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紧密与理论相结合,怎样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教师怎样和社会交往和沟通等这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能力较差。调查发现,51.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因此,要提高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力,就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

缺少统一的乡土地理教材。调查发现,61.1%的学校没有乡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落后于乡土地理教学,而且没有专人进行编写[2]。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大多数学校没有统一的乡土地理教材,在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没有统一的规范或者依据,导致利用时杂乱无章。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和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3]。调查发现,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的却很少,大多是在课堂上学地理。

石家庄市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地很多: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科技馆、石家庄市气象局等等,但被成为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地的确很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和相关部门联系,加强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乡土地理教学。

二、石家庄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对策

强化教师培训,增强开发意识,提高开发能力。教师应该是课程资源的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然而,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十分淡薄,严重存在着课程和教学相分离的思想。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培训,以提高地理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能力。培训方式:一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以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建立多层次交流合作平台,交流平台有校内地理学科内部的教研活动和不同学科的交流平台,有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特别是建立城市和农村学校的交流合作平台;三是请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庄家教授进行培训;四是培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带头人,实施传帮带,促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总之,通过培训既要增强教师的开发意识和能力,又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实施者,更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教师的职责。要让教师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调查研究能力、野外考察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等能力真正有所提高。

制定开发目标和计划。目标明确,行动就不盲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目标:通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责任。

怎样进行开发,开发什么,开发从何入手,开发的理念和方法及结果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开发计划,提前予以考虑,而且协调一致,否则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会出现盲目开发的混乱局面。开发计划应包括:开发的理念和目标、开发的意义、开发内容、开发原则、开发方法和途径、实践安排、任务分工和开发结果等。

成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了多个部门,综合了多个学科,仅靠教师个体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可由当地教研机构成立一个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由当地地理教研员负责,成员由地理骨干地理组成,形成联合开发,多效共享的良性开发机制。

大力开发校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师可到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如到经委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到民政部门了解当地的人口、民族状况,当工业、农业、交通、商业部门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到地质、水文、气象部门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到环保部门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到教育、旅游、文化部门了解当地的文教、名胜古迹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等。

积极开展乡土地理实地调查活动。家乡的地形、河流、植被、农田、养殖场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接触熟悉的地理事物。这些都是重要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但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的决心。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这些教学资源。

2.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对策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丰富课程资源内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经过分析处理,在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编写理论指导下,可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乡土地理教材要遵循地理新课程理念,要以乡土性、时代性、实践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区域地理特色是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根本。石家庄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貌种类、气候、河流、农业分布、工业区域划分、铁路交通、特色文化、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但是在编写中不宜堆积罗列,要突出特色。重点编写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逻辑顺序、不同的表述方式,可采取要素排列式、特征叙述式、分析综合式和中心问题表达式等。通过一个区域多方面的探讨,构建特色鲜明、功能明确的乡土地理教材,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概念,并对石家庄市乡土地理和地理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正确的认识。

在地理教学中,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直接或间接融入到地理教材的相关章节中,这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丰富了教材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使学生学习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目前,这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中最常见、最实用而又简便易行的一种方式。

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走出课堂,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践教学或考察,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如指导学生考察地形、地貌、植被、河流等。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帮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工业,以及工业区位的选择和生产条件等。

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全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可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导言中,可恰当地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程导言,因为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说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激发学生思维,构建思维对话的课堂。可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案例教学,便于学生分析案例,说明地理基本原理。也可让学生搜集岩石、植被、标本等带入课堂,或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拍照、录像等多媒体设备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实物展示给学生,以创设生命课堂。在结课中,可适当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结课,以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和学以致用。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释疑解惑。在地理教学中,有些地理知识难以理解,若不注重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富有说服力的事实,学生就难以理解,或被动接受知识。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或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事例,或进行观察分析,就会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爱群.地理课中乡土地理的教学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1999(3):83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篇10

一、借用乡土地理知识,使地理课堂教学“生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乡土地理资源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点拨,便可言传,所以乡土地理资源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进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地理问题的意识。比如,在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中“多样的地域文化”一节时,正好春节刚过,我借用英都每年都会举行的“拔拔灯”民俗活动,提问:“今年春节,哪些同学亲身参加过拔拔灯活动?”(每一个班级都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参加过拔拔灯活动)接着拿出课前准备好绳子,问,“参加过的同学中,有没有人愿意到台上来表演一下呢?”学生异常兴奋,争先恐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表演完后,问:“这项民俗活动与古代哪一种劳动方式相似呢?”生答:“纤夫拉船。”问:“为什么古代英都会有纤夫拉船呢?”接着讲解古代英溪流量大,英都的丝绢、藤艺等通过英溪运往泉州再远销东南亚各国。由此导出当地文化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的关系。可见,乡土地理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形象化,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不再枯燥、死记硬背,而是在旺盛的求知欲、饱满的兴趣激情中进行学习。

二、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使地理课堂教学“变易”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规律。这些专业性太强,书面语言远离学生的感性基础,教材中的实例虽然较为典型、实用,但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就是教师讲述再到位,学生也难以理解掌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果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且有切身体会的乡土地理实例来讲解,那么效果较为明显。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时,首先提问“古代的英都有什么美称?”“英都有很多很有趣的地名,如‘大古仓’,‘许仓’等,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一下兴奋起来了,特别是家在几个地方以及附近的同学争先回答。接着问:“为什么古代英都农业发达,能成为南安的粮仓?大家知道为什么吗?”通过分析家乡农业来导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学生更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变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运用乡土地理知识,使地理课堂教学“变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资源,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时,首先让学生回忆:“每年夏天收割稻子时,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是焚烧稻秆带来的大气污染”。然后,我让一学生再来描述当时的情况,“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飘着稻秆灰烬,傍晚出门时烟雾刺眼,眼痛且流眼泪,呼吸憋闷,咽喉痛。在家时都得关闭门窗。”通过回忆,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空气质量,甚至危害地理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再如,在学习《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我以学校内还没搬迁的“红砖大厝”为例,分析为什么闽南的民居屋顶的坡度大,而且墙体高?利用学生亲身感受、现实中的实例来解决抽象的地理问题,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四、引用乡土地理知识,使地理课堂教学“有情”

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的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变化等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的事实。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乡土地理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的热情。如,在学习完《我国的工业发展》后,我播放一段英都的宣传视频“印象英都”。看完后,很多学生为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家乡而自豪,老师总结:同学们,古代的英都有“金英”之美称,现代的英都有“全国水暖阀门基地镇”之誉。现在的中国水暖阀门基地即将为英都创造更加灿烂的历史。请大家结合刚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水暖阀门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不利条件是什么?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阀门基地的科学长远发展提几点你个人建议。在交上来的建议中,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水暖阀门基地的发展,既没有资源上的优势,也没有消费市场的便利,靠的是英都几万个长期在外经商的‘水暖供销大军’。基地的发展,更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不会被淘汰。”由此,我们看到了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心之情,对建设美好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地理知识活学活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乡土地理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它贴近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更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灵活性,使学生能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接受社会的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也能为更多的学生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