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十篇

时间:2023-11-08 17:17:48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节约型高校;学生公寓;节能降耗;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邓东华(1965-),男,四川绵阳人,南京工程学院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副教授;吴顺富(1965-),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工程学院后勤集团水电管理中心经理,高级技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Z201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42-02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科学、文明方面负有引领社会的责任,理应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率先垂范。节约型校园的创建,既要遵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般原则,还要在节约文化的传播、具备节约理念和行为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教师教学科研、校园行政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办学效益。在学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前学校能源利用基本状况

南京工程学院主要耗能形式为电能、热电厂蒸汽和天然气。电能是学校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在学校能源消费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空调系统、热水供应、办公设备、照明、电梯、二次供水等方面。在学校全年能耗中学生公寓热水供应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相当比例,而热水供应系统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改造前主要是由电热锅炉、热电厂蒸汽和燃油燃气锅炉加热产生,损耗大、效率低、运行维护成本高,成为制约学校节能降耗工作的瓶颈,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的引入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猛。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用能状况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等服务并保证节能量或节能率,用能单位保证以节能效益支付项目投资和合理利润的能源效率改进服务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一种节能业务方式。近年来,我国积极引入这一模式,出台了相应的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并于2010年8月正式颁布了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旨在将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加以大力推广。

南京工程学院的用能系统较为复杂,用能规模比较大,且用能系统新老结合,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量较大,个别设备老化较为严重。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后勤服务,由于能源专业技术和专业节能管理人才相对欠缺,尤其是办学资金不足,投入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有限,都是学校进一步搞好节能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此经学校相关部门的调研论证,决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来推动学校节能工作,从而为创建节约型高校奠定基础。

三、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基本方案及优点

合同能源管理类型通常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三种。这三种类型各有特点,通过分析比较,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热水供应系统运行现状,决定采用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该方式是将学校公寓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用能整体打包,运用能源系统综合诊断方法,通过综合节能改造,提升整个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为了确保本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成功实施并获得预期的节能效果,学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厂家、学校和单位进行调研、考察,并在合同签订前与能源管理公司方开展了详细的项目方案研讨工作,制订了全面、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包括:

1.论证项目节能技改方案,评估项目节能潜力

合同签订前,学校要求能源管理公司做出合同期内将实施的主要节能技改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节能潜力进行了评估,确保实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目标。

2.界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范围

即项目边界条件,并对项目界定范围内的主要耗能设备,包括学校电锅炉以及换热器及其附属设备等,进行登记造册。项目界定范围内的各主要耗能设备、能量输运系统以及用能末端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与维修等仍由能源公司方负责,学校具有建议和监督管理权;合同期内实施的所有节能技术改造,必需在改造前出具详尽的改造方案和可行性报告,并报学校审核、批准和备案;合同期满后,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所投资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收益将全部归属学校。

3.确定项目能耗基准条件

为简化操作,忽视一些对项目能耗影响较小的因素,确定基准年度的学校公寓热水温度与供应时间、设备老化和自然天气条件的基准条件。当合同年度内,这些条件与基准条件相比,发生较大的改变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并约定了相应的修正方法。节能改造项目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全额投资、全权运作,并对节能改造的效果负责,学校无需承担相应风险。

4.确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效益分享原则和项目合同期限

为了避免合同期内每实施一单项节能技改项目,合同双方需进行烦琐的节能量测算与确认工作,同时确保学校方不承担任何风险,确定按项目合同年度核算收入总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学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收益。按照能源管理公司对项目的实际投入改造费用,对学校实际年平均用水量,学校规定的收费标准以及合理的收益等因素,经论证最终确定合同年限,这样,既简化了操作,又保证了学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收益。学校在无需太多投入的情况下,从项目启动起即可节省节能改造、能源消耗等费用支出,并且在合同期满后还可得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所投入的节能设备,继续享受项目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节能收益。

5.确定项目结算方法

合同年度内对项目界定范围内消耗的水和电分别装表计量,由能源管理公司按表付费。学校则按照合同年度的合同价格支付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费用。每合同年度末,合同双方根据约定的修正原则对该年度的能耗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的结果进行年度总核算。

6.明确项目管理方法

该项目运行维护由能源管理公司负责,学校派相关部门配合该系统的日常管理并协调与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学校省却对界定范围内能耗设备的节能管理。相对于自主聘请节能专家设计节能方案、采购节能设备、督导施工、聘用工程师操作维护、自行运营,合同能源托管不但避免了学校自主进行节能改造和管理带来的繁冗工作,还降低了学校的运营成本,且更便于学校管理;与此同时,学校可快速提高能源利用整体水平。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通过其专家团队,综合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稳定高效的节能设备进行项目整体运作,相对于学校自行寻找节能设备,分期分散进行单一节能技术改造,托管之后不但可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而且使学校能源利用整体水平提高,节能收益更有保障。

四、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效

2010年5月,南京工程学院和能源管理公司正式签订了《学生宿舍热水供应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用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全面取代原供热系统。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从安全管理角度,因水、电系统分离,解决了传统电热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寒冷季节无需电辅助加热器,系统运行节能、高效、安全、可靠。

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学校基于热水供应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启动后,能源管理公司根据节能诊断结果,在加强管理节能的基础上,先后已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改,组织实施了“空气源热泵系统改造”、“IC卡计量设备更换”及“IC卡计量系统升级改造”、“局部热水管路系统改造”等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从试运行开始至今,系统运行稳定,节能效果良好。如东区8000学生的热供水系统改造前电热锅炉总功率近2400kw,改造后空气源热泵系统总功率为398kw,在服务质量和效果不变的前提下节约电能50%以上。

五、结束语

南京工程学院对学生公寓热水供应系统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的实践表明,实行合同能源管理,不但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深入挖掘学校的节能潜力,使学校集中精力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切实为学校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收益。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借助有资质、信誉好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和节能技术,全面实施系统的综合节能改造和深度的专业节能管理,在享受到专业化节能服务的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节能管理机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学校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双赢。同时也为学校进一步对用能系统进行全面诊断,加强能源消耗计量与控制,正确评估学校能源系统的现状及节能潜力提供了更为详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祭彦加.改革·发展·创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M].南京: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2

由于我校是有60多历史的老校,地下管道陈旧老化,校区分散,管理难度大,管道暗漏非常严重,最高年消耗水量近1100万吨,远远高于同类的兄弟院校;同时,因为管道查漏是一个技术非常强的工作,又没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单独购买设备,仅仅在本单位使用,使用率不高,不划算)。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我们与社会上节能服务公司签定合同,由他们投入资金在我校供水管道上安装远程的监控水表,建立监控平台,全天对我校的用水情况进行监测,依托他们的专业技术力量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采用的是节能量保证型运行模式。通过这几年的运行2012年我校年耗水量已降到610万吨,共累计节约水费支出1500多万元,效果显著。另外在学校教室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引入社会资金安装红外线感应设备,控制教室的照明,也达到了节能目的(节能30%以上),实现了双赢。高校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流程1.项目洽谈学校相关部门与节能服务公司进行业务协商,因为学校不投入任何人力和财力,各节能服务公司的产品,技术力量也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所以不能完全按招标的方式确定合作对象,只能通过不断的协商、实地考察最后确定合作对象,根据节能服务的内容制定合同能源管理的运行模式。上述案例中,由于是对地下管道进行检测,主要任务是全年对管网供水进行监控和查漏,所以在学校用水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要保证降低用水量;因此,我们采用的是节能量保证型运行模式,只有达到一定的节能量,学校才支付约定的费用。2.能源的核定和合作方案的设计节能服务公司对学校能源的管理、使用效率、进行审计核定、监测、诊断和评价,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掌握学校能源管理水平和用能状况,排查浪费环节,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管理和改造方案。上述案例中,节能服务公司从我校的办学规模、学校科研项目用水状况、公共场所的用水器具、地下管线的使用年限及材质、近几年的水耗数据及同类兄弟院校的水耗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审计,并且对地下管线进行了初步的探测,认为我校管线暗漏非常严重,最后合作的方案就是有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在我校部分管线上安装监控设备,对管线供水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全年不间断对我校全部管线进行探测,学校的义务就是尽快组织人员维修漏点,双方合作共同确保降低用水量,改变了以前节能服务公司按检测出的漏点数量收费的模式,实行了现在的节能量保证型运行模式,通过节约达到双赢。3.谈判阶段通过能源审计核定、诊断并通过选择试点进行节能测试,得出项目可行性的分析,最终确定节能量、协商项目日常的管理,达到共识后签定节能合约。总之,我校通过这几年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证明,基本符合我国各高校实际。首先,解决了高校资金短缺、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及风险承担的问题,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最适合高校在缺少资金及专业管理人员背景下节能的实际。同时因为节能服务公司的利益同节能效益挂钩,节省了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减少了学校管理成本。其次,使学校节能由传统经验自我管理转变到专业管理,充分发挥节能服务公司技术先进、管理专业的特点,再次,节能服务公司担负风险获得节能收益,学校无偿得到高效节能设备,长期受益,实现了学校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双赢。

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节能量计算方法的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各高校公共场所的计量设施都不是很健全,特别是一些建校历史比较长的学校,计量设施的改造、安装都还在进行之中,能耗尚未做到分类、分项、分户计量,也没有针对各种能耗类别建立相应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和能源消耗标准成本体系;另外,当前节能量的计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量计算时,将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节能以及其他投入方面的节能也计算到EMC的设备节能之中,而学校则认为这部分的节能是学校管理上和部分投入上的成绩,不属于EMC的项目节能内容,造成不少的纠纷。因此建议应用在签定合同时,明确、细化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减少纠纷。能源消耗统计比较薄弱,节能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待建立虽然学校有专人负责能源消耗统计,但大多是兼职的,同时能耗计量点和监测点不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制度不完算,对一些耗能大的实验室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尚未做到单独计量和监测,尤其是公共场所水能源的计量有很大的缺少,影响了能源消费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学校对节能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不到位,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缺乏第三方评估平台由于合同能源管理中,节能的效果受主观和客观等诸多条件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节能成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应建立第三方评估平台,由独立的第三方(社会上有关能源审计部门和机构)进行节能成果的核定,保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

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3

【世界勤俭日活动方案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际和谐型社会已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为进一步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精神,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建筑工程系研究决定,在全系开展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开展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在全系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营造节约氛围,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全体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社会责任感,争做节约的表率,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成为全系师生的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0月24日10月25日)

(1)制定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2)印制《勤俭节约,爱我校园共同建设节约型校园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开展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的倡议。

(3)向各班级发放宣传节约的宣传画。

(4)各班级举行一次以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全班学生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建设节约型校园。

2、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7日11月5日)

1)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征文活动。各班级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可在学校学生刊物上发表。11月3日(星期四)16:00进行评比,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组织部负责(实施方案另行通知)。

(2)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签名活动。10月28日(星期五)16:00;德胜园学生公寓;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组织部负责。

(3)勤俭节约 低碳生活世界勤俭日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10月27日(星期四)14:00至17:00;地点,日照林海小区;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主席团牵头,社会实践部、社团部、外联部负责组织实施,指导教师李建伟、张宁。实施方案另行通知。

(4)第一届我的低碳生活 我来创造废品利用手工艺品制作大赛。11月4日(星期五)16:00;地点,建工系4208;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科技创新部部负责。

3、总结阶段(20xx年11月6日)

认真做好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总结。

希望全系各班级以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为契机,每位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社会责任感,争做节约的表率,增加班级体的凝聚力,把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实际行动相结合,营造学校的节约氛围,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同学们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都有一个新的提高、

【世界勤俭日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中铺张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勤俭节约成了 一个长期的话题,10 月 31 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勤俭日。由此, 我们青协主办了本次勤俭日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了加深我校同学的勤俭节约意识,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的精神。希望大家能意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并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三.活动对象:计算机系学生

四.活动承办单位:**学院计算机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五.活动时间:10 月 31 日。

活动地点待定

六.活动内容:

开始:

1.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包括海报,横幅,宣传单,音响, 开幕词,闭幕词,)

2.做好活动宣传(可通过海报,展板,在 qq 上消息)

3.准备好活动中的节目(演讲,小品,关于勤俭的) 进行;

1.提前布置好活动现场,挂我协会会旗,吸引跟多人注意。

2.主持人致开幕词(关于活动的介绍)

3.会员进行现场宣传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倡导师生积极行动起 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a.节约每一度电,随手关灯。

b.节约每一滴水,水龙头用后及时关闭。

c.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只笔。

d.节约每一粒饭,做到不随便倒剩饭。)

4.进行演讲。

5.演小品(倡导节约,杜绝浪费)

6.乐队演唱关于勤俭节约的歌曲。

7.主持人致闭幕词 结尾:

1.办公室记录每日到场名单

2.打扫好活动现场卫生。

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1.维持现场好秩序

2.会员进行宣传时注意说话的语气

3.在活动期间,本协会会员要在现场值班,切勿迟到早 退。如有特殊情况应该向会长请假

4.活动地点要整洁 干净,宣传时注意宣传单的充分利用,不能乱 人员分工:

1.由宣传部负责绘制海报,宣传单,和开幕词,闭幕词。

2.由文艺部负责演讲和小品的准备

3.由外联部联系乐队和音响

4.网络部负责拍照并整理好照片

5.办公室安排活动人员服务 预算经费:单位/元

活动总结: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4

(1)以“创文明,求和谐,争一流,铸名校”为行动目标,以省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和品牌建设。

(2)政教处、团委将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重点实施苍南中学“美丽人生”德育工程,继续开展以“主题教育月”为德育特色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卫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

(3)教务处、教科室将以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贯彻落实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为重点,以《新教师“一、三、六、九”培养计划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普遍开展为载体,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级“校本教研”的示范校作用,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科竞赛和师资队伍的综合竞争力;要特别重视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发、使用和管理,重视教研、科研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

(4)工会、校办将进一步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和学校重要管理制度的调整工作,提高依法办学水平,为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认真开展发展性教师的评价研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5)严格执行高中招生的“三限”政策,推行教育收费公示与监督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积极推进教育行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等十部委制订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精神,总务处加强食堂、超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狠抓校园文化的硬环境建设工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联合政教处、团委实施助贫扩面和爱心营养餐工程,积极开展“节约型”学校的创建活动,共同构建绿色校园和节约型校园。

(6)工会继续认真实施《苍南中学教工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试行)》,在第22个教师节前夕积极开展教工全民健身运动,打造“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活力校园;政教处加快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步伐,充分整合特长生的优势资源,为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 六西格玛(6%l)地方高校 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首要任务。

1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地冲击。人才培养的质量,撇开生源质量不谈,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培养方案的实施。

首先,人才培养的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的过程就是不同高校差别化发展的过程,不同发展层次的高校如何通过特色定位寻找差别、识别差别并显示差别,即显示自己的发展特色的过程。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应用型高校特色定位差异化发展,目的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定位问题也关系到地方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培养方案的实施。专业培养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培养目标;二是培养路径。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定位,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作出原则性规定,各高校之间即使有些差异也不会很大。而培养路径则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在这一实施环节上,各高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高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紧盯市场就业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路径;有的高校虽然由于机制的原因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慢半拍,但基本上也能跟上市场发展变化的节拍;然而有些学校却不然,固守已制定的培养流程方案,轻易不愿也不敢改变,具体地讲,是领导不考虑改,教师不敢改,学生不可能改。试想,一套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及统编的教材制定的培养方案,且是在新生入校前就拟订好的,怎么能适应4年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冲击。这种缺少柔性的培养方案,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千人一面”甚至“千校一面”,大学毕业生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只有共性缺少个性。这些学子们也许能胜任一个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的工作岗位,但是却很难应对新形势、新情况,甚至是新危机的挑战。其结果必然是一些高校的毕业生不受企业的欢迎,不被社会所接受。

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对我国高校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同样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国高校应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快教育改革与教育体制的创新,根据国内外就业市场的新情况、新需求,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将6%l管理方法引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六西格玛(6%l)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l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l”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l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l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l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l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核心价值的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l来度量后,%l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概括6%l管理方法的特点是:

(1)它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

(2)它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更关注过程的改进;

(3)它是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l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

(4)6%l是一个目标,一个期望的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

我们把大学人才培养过程,视为产品的生产过程,我们期望高校以6%l目标来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即为合格产品,反之,则为不合格产品或半成品。6%l管理方法既着眼于产品的品质、服务质量,更关注过程的完善和改进,其重点是将所有的生产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找出主要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的目的。

引入6%l管理方法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着眼点是,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的不断改进、调整和完善,建立柔性人才培养体系;宗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借鉴6%l管理法,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柔性人才培养方案

6%l管理方法的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依据这一管理原则,学校需要对每一位学生量体裁衣的制订成才计划。从尊重市场多样化人才需求出发,采用柔性人才培养流程,即可调节、可变通的人才培养路径。高校除按有关规定开设公共必修课,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外,各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大二或大三开始(3-5学期),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选择考研方向或就业方向等。学校对每一位学生可采用柔性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2.2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6%l管理法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更关注过程的改进。借鉴这一管理方法实施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学科偏重知识体系的划分,而专业则偏重社会职业领域,通常一个专业可能要求有多个学科综合,而一个学科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应用。高校既然是为社会、为市场培养人才,那么市场需求的变化就是方向标,专业方向的调整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完善来实现的,也就是要对专业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课程群以及选修课程等进行整合、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2.3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西格玛是一种统计评估法,为了达到6%l,企业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l。借鉴这种管理方法,各高校在基于让每一位学子都能获得成功的理念下,制订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需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达标要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不能顺利就业,并不是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水平不够,而是实践能力的缺失,尤其是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为此,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厚知识、宽口径、会动手、有能力的人。

3以市场为导向的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贸易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念,即高校培养的人才,一定是被市场认可的、接受的。因为只有当人有了使用价值,才会有价值。我们认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是:

(1)确立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功的理念,并实施柔性培养方案。倘若我们已确立了“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功”的理念,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因材施教,实施柔性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每一位学生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同需要的人才。

(2)强化证书教育,让学生多一张就业的“门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判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毕业生是否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如注册会计师、汽车维修工程师、二手车评估师等,针对市场这一实际需求,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在课程体系中融合一些职业证书的考核内容,这不仅满足了有意愿拿证书的学生的要求,而且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有明确实训目标、训练内容、考核标准的可操作的实训课,它能较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就业方向结合起来。本科高校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特别强调一个过程,时间上覆盖一个学期,以此要达到以下目的:满足教学基本要求,能充分体现本学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能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选题应与社会、生产、科研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的实际相结合,选题应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难度和分量要适当、适中,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选题,有利于各类学生均能提高水平和能力,鼓励学生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这些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的挑战。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就业方向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4)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强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科技需求,催生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高校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产业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工作,能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接近市场,并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借助实习基地的平台,也能有效地增强师生社会服务的意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5)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取得另一职称,如经济师、工程师、工艺师等;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具备了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具备一定实践教学的素质。但不管是哪种概括,双师型教师都是指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没有合格的教师,就很难有合格的学生。加强对双师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

总之,从6%l管理理念出发,我们可以把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看成是企业的生产流程。为了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引入6%l管理法,以市场为导向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同时也借鉴6%l管理法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目的是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的与市场对接。

参考文献

[1]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6

1 总则

1.1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落实并规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开展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为校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教育普及等各阶段环节提供管理与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既有学校校园建设的改建、扩建、运营、管理。以高等院校为主要适用对象,供其他各类学校参考。

1.3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应在校园设施的全寿命周期内、在各个环节中统筹考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满足校园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的示范建设,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4 在校园中大力开展节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提倡节约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风尚。

1.5 建设节约型校园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2 术语

2.1 节约型校园 指在学校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的校园。

2.2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指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和材料,节省土地和材料资源。

2.3 循环经济 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4 校园能耗统计 指对校园所有建筑、设施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能源的统计。

2.5 校园能源审计 通过对学校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学校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

2.6 校园能效公示 将学校能耗总量和各部门、建筑物的单位能耗等统计数据,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使用者、管理者和全社会定期公示,以接受公众监督。

2.7 需求管理 指对能源及资源使用方的管理。通过政策制度引导和激励用户节约、合理使用能源及资源。

2.8 分项计量 按不同用途(如空调、采暖、照明、动力等)、不同的能源资源类型、形式(如电、燃气、燃油、水等)分别设置计测仪表实施分项计量,以客观准确地把握学校能源资源消费的状况,为制定有效的节能节约资源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3 基本原则

3.1 建设节约型校园,应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控制各种资源消耗,追求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3.2 学校应高度重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工作,建立和完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组织,为持续地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提供全面协调和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

3.3 应注重建立有效的节约建设审查评估和管理监管体系,完善各种节约管理制度,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4 应使学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将节约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措施贯穿于校园规划建设、运营维护、教育普及等全过程。

3.5 加强资源节约宣传和教育,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培育校园节约文化。

4 监管体系

4.1 组织建设

4.1.1 学校应成立由主要校级领导负责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可由能源管理、基建、房产、资产、设备、采购、学工、团委等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方针,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组织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为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4.1.2 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可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校园节约工作开展咨询、指导、推广工作,审核项目规划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技术方案,建立校园能耗标准体系和用水定额体系,研究制定合理的校园节约管理体系。

4.1.3 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应下设办公室(如节能(节水)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校园节约的具体职能工作,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

4.1.4 建立院系和部门的责任人负责制度,各部门负责人作为该部门节约监管工作的责任人,负责监督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节约型校园建设任务。

4.1.5 学生思想教育部门、团委及学生会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生工作中,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校园节约活动。

4.2 制 度建设

4.2.1 建设项目审查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校建设项目的节约资源评估审查制度。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新建项目的专项审查

校园新建项目应按国家相关规范和程序委托工程设计,并委托审查机构进行节能专项审查。

2)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

既有建筑分为历史建筑和一般既有建筑。

对于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以满足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为基本原则,组织专家论证和评审相适应的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方案,严格参照相关的法规条例实施。

对于一般既有建筑,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设备的管理台帐;建立设备检定与改造的原则、组织和程序。应在优化运营管理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节能改造。改造应当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对改造的必要性、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审,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4.2.2 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

1)建立各级能效管理负责人制度

(1) 学校主要领导作为校园节能工作的责任人,并将校园节能工作与业绩考核挂钩。

(2) 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单位能效管理和节能工作的最终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业绩考核体系。

(3) 对于能耗较大的建筑设施或设备,如含有大型实验装置的实验室,应指定实验室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为能源管理责任人,督促建立或健全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及能耗计量、统计工作。

(4) 应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的能源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熟悉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具有能效管理专业知识,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职称。能源管理人员负责对本校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2)能源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和管理台帐

(1)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文件

明确校园建筑能源管理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及联系方法、记录表格(包括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或责任人的任命或聘用文件)并形成文件。

制定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文件,完善设备运行的管理台帐。如大型用能设备(制冷机、锅炉、大型实验设备)或设备机房的节能管理规定、规程、能耗计量装置(仪表)的校验证明;管理人员接受节能培训的证明文件。

(2) 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文件

包括: 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竣工图纸、计算书等。

(3) 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记录文件

对建筑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运行记录、分析报告、建筑自动化系统存储的记录数据等资料,应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的依据。

3)校园能耗定额管理

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及本地区的用能、用水定额标准和实际能耗统计结果,研究制定合理的校园用能、用水定额及管理制度。

4.2.3 统计审计制度

1)能耗统计

建立校园能耗、水资源利用等基础数据的专项统计制度和方法,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挖掘节约空间,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

建立校园建筑及用能设施分类能耗统计或分项能耗统计制度。

(1) 分类计量:可按照生活服务设施、行政办公设施、教学设施、学科研究设施、实验设施、实习设施等类别实施分类建筑物能耗计量。

(2) 分项计量:根据实际条件按建筑规模、耗能规模并参照《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条例》对大型设施建筑制定能耗分项计量实施方案。列入分项能耗统计对象的新建建筑或设施应按空调、采暖、照明等用途设计独立的电力线路并配置数字计量仪表,对于既有建筑应根据条件逐步配置数字计量仪表,为逐步建立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及网络远程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3) 能源管理人才培训

制订能耗统计实施方案、表式、分类统计标准,开展统计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并纳入能源管理岗位考核制度。

(4) 能耗统计报表及能耗数据库建设

能源管理人员应及时、积极、准确地记录能源消耗情况,建立能源消耗统计表。能源消耗统计表应包括:建筑基本信息表(附表1);建筑物耗电量、耗气量、校园照明耗电量的逐日数据表(附表2);建筑物耗油量、耗水量、耗热水量的逐月数据表,校园维护与维修耗水量、耗油量的逐月数据表(附表3);耗热量的全年数据表(附表4);能耗分项能耗计量系统(附表5)。建筑物用能用水记录或账单,统一按实际月(指每月起始日0:00~每月最末日24:00)折算。

(5) 建立校园能耗数据共享机制

应统一校园能耗统计数据的内容及格式,逐步实现数据采集记录的自动化、电子化系统建设,建立可靠性强、效率高、共享度高的校园能耗数据库。

(6) 高耗能设备设施的专项计量和能源审计

高能耗的实验设备设施应采取专门的分项计量措施,建立设备的运行记录,定期对高能耗的实验设备设施进行能源审计。

2) 能源审计

学校应定期开展能源审计,同时应积极配合并协助国家和本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建筑能源统计和审计工作。

(1) 校内能源审计执行机构

校内能源审计项目须建立如下的执行机构:学校成立能源审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能源审计的领导和具体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能源审计工作小组应聘用校内或校外建筑、暖通空调、给排水、会计、审计等专业人员参与。

被审计的单位应指定或委托专人担任审计项目联系人。

(2) 能源审计程序

召集被审计的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主要运营管理人员工作会议,了解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逐项核实基本信息表。

分析能源费用账单,分类计算出校园各类设施能源实耗值。

随机抽检10%的楼层以及重点耗能建筑,检测室内基本环境状况并记录。室内基本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照度等室内参数;采用巡检方式,在整个审计阶段跟踪连续检测。

(4) 能源审计内容

检查校园建筑的节能管理状况,包括节能管理制度、节能管理文件、所采用的节能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手段。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进步措施;学校应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应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与培训。

收集校园建筑的总能耗和主要用能子系统(空调、照明、办公设备、实验设备用能、特殊功能等)能耗,计算对应的能耗指标,从而判断建筑物整体及各主要用能系统能耗的合理性。

根据用能特征计算相应的单位能耗指标。

(5) 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能源审计结束后应提交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应列出审计的目的和范围、被审计设备(系统)的特性和运行状况、审计结果、确定的节能措施及相应的节能量和费用,提出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最后得出审计结论。

4.2.4 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提高节约意识,强化监督管理,应建立校园资源消耗数据公示及数据共享制度。

1)建立校园能源、水资源消费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数据的共享度,提高管理效率。

2)通过校园网、媒体等公开途径向使用者、管理者和社会定期公示校园能耗、水耗统计数据、分类单位能耗及水耗统计指标数据(包括现实数据和历史对比数据)。

4.2.5 需求管理制度

建立校园能源及资源需求管理制度。

1)制订和完善能源计量、收费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

2)逐步建立校园用能、用水经费的指标化管理制度。校园用能用水逐步实行“全面计量,分类管理,指标核定,全额收费”的水电经费管理方式,加强师生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和节能节水意识。

3)建立校园节能节水奖励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对节能节水管理、宣传、节能技术应用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4)建立校园节能节水目标责任制度。将节能降耗和节水目标任务纳入各院系、部门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水耗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5)建立校园用能用水设施档案制度。定期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用能用水设备和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检测评价,定期维护,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4.2.6 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

学校应建立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制定学校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具体实施办法。大力推动学校节能采购,禁止采购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产品和设备。积极采用能效高的产品。

2)严格控制办公设备、家具、交通工具等的配备标准,完善学生公寓家具的标准化配置。

3)鼓励网上采购、集中采购手段,节省交通、纸张、人工成本费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4)加强对学校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

4.2.7 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校园环境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 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要点

贯彻实施《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78号)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以及现行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相关法规,并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及相关的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条例等,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工作,并将其贯穿于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及用能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按照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建设节约型校园。

5.1 建设阶段

5.1.1 校园规划

1) 场地规划

(1) 树立节约理念、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应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要求,根据学校规模确定用地指标,避免土地资源的不当占用和浪费,杜绝规划设计中追求豪华奢侈之风,注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校园场地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校园选址应保证场地内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校园建设应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注重与社会资源整合和协调。

(4) 合理利用校园土地,规划合理的容积率与绿化率。

2) 环境整治

(1) 合理规划校园交通,应充分考虑人车分流,确保停车场设施和自行车停放场所。

(2) 积极实施透水性道路铺装,合理设置遮阳遮雨设施。营造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3) 针对校园生活垃圾的特点,进行垃圾分类,实行分区收集处理;对于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回收,提高再利用的比例;将无法回收和再利用的废弃物集中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影响。

(4) 严格管理实验室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回收和处置,减少环境污染。

3)景观规划:

(1) 绿地规划

在绿地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中, 合理保留原有植被、动物栖息地。

科学研究并应用适宜的技术修复和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合理规划校园绿地, 努力实现校园绿地的均衡布局与绿地景观的品质 提升。

(2) 景观规划

校园应结合地域、地形及气候特征,积极营造具有校园人文气息,符合师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交流、休息、运动等需要的校园景观, 水系规划应结合校园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可豪华奢侈建设。

(3) 树木种植

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平衡原则,合理选用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坪种植。

4)能源规划

(1) 科学预测校园建筑的能源负荷,应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因素与校园建筑使用的特点,合理确定校园用能需求量。努力实施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对口利用。

(2) 结合当地供能状况,合理优化校园能源系统的结构。

(3)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应造成对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合理的制定节水规划方案。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

(2) 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充分考虑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回用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校区实施污水的能源化和肥份利用。

(3) 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对于新建校区或新建建筑,产生的暴雨径流量宜小于或等于建设前的水平,以减小对城市暴雨径流的峰值,维持当地生态用水;对于既有校区改造或既有建筑改造,产生的暴雨径流量须小于改造前的水平。

(4) 合理确定节水指标。努力实现浇灌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等传统水源。

6) 新建建筑规划

(1) 建筑布局和平面规划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参照相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

同时还应结合校园特点合理进行设计。

(2) 校园新建建筑应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设计规范。

(3) 校园大型新建建筑的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4) 项目设计应提交节能设计专篇。

(5) 注重与校园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6) 既有建筑改造规划

(1) 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结合校园整体建设合理定位。

(2) 一般既有建筑的改造应基于学校发展的合理需求和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可行性和投入收益比。

(3) 既有建筑的改造应注重与周围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4)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机制,鼓励多元投资。

5.1.2 设计

1)创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采用绿色生态理念,应用现代化计算机环境模拟等先进设计技术,优化校园的声、光、热、风及水环境设计。

声环境:校园总平面规划设计注意噪音源及噪音敏感建筑的合理布局,必要时采取隔离及降噪措施,对校园环境噪音进行预测评价,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

光环境:对校园建筑布局、朝向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避免建筑间相互遮挡,确保日照及采光需求。建筑设计中积极采用自然采光。

热环境:积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校园区域的微气候进行预测分析,优化热设计。积极采用室外绿化、水景、透水型路面铺装等措施,缓解热岛效应。寒冷地区需积极采取防寒抗冻措施,炎热地区应积极采用遮阳设施。

风环境:积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校园区域的微气候进行预测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及风环境设计,积极利用自然通风改善环境,避免建筑风害。

水环境:设计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确保校园的用水安全措施,进行水资源有效利用和雨水、中水、污水的循环利用设计。

2) 建筑本体节能设计

(1) 建筑热工设计

①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指标符合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及所属地域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②根据节能要求优化建筑窗墙比。对空调房间的外窗鼓励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外窗,有条件时外窗玻璃材料鼓励采用low-e玻璃。

③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应根据建筑物功能、地域特性与朝向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方式。

④南方地区鼓励采用综合绿化等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寒冷地区加强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冷热桥节能处理,确保隔热保温性能。

⑤南方建筑屋顶应强调隔热,可采用屋顶绿化、架空屋面、阴棚等设计,北方建筑屋顶则强调保温。

⑥严格执行国家节能规范的建筑的窗地比。

(2) 建筑通风设计

① 鼓励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设计与布局。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夏季自然通风。

② 建筑外窗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① 根据校园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日照分析,尽量满足不同建筑的采光需求,减少人工照明数量。并实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切换控制。

② 教室照明应考虑校园特点安装合理的控制措施。

③ 校园照明应采用节能灯具。

(4) 用能设备系统节能设计

① 暖通空调设备系统

空调设计采用全年动态模拟计算确定负荷,结合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和设备,并满足相关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

根据校园建筑物的功能、特性与寿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形式和控制方式。

冷热源设备系统设计应注重校园用能特点,满足正常教学与寒暑假期不同情况需求和部分负荷运行特点,设备能效指标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的相关要求。

校园建筑的节能设计须满足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② 电梯系统设计

根据校园特点考虑对应平时运行与寒暑假期运行的模式切换的设计。

3)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

配置冷热源设备、照明、空调输配系统、生活热水等用能设备系统的分项计量系统,并预留数值传输接口。有条件的可根据建筑用能规模和特点建立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实时监测系统。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

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供水管网漏损;合理设计供水管网水压、杜绝超压出流现象和爆管现象。

采用高效节水型用水器具,淘汰非节水型器具。

水表等计量装置的设置应保证能对室内管网尤其是室外埋地管网进行分段的水平衡测试。

(2) 非传统水源利用

① 雨水处理及利用

雨水的收集与处理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并宜结合景观进行设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的积蓄、处理及利用方式。

② 污(废)水处理及利用

在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及利用设计。

对于以完全分流式收集系统收集的优质杂排水为原水时,可以采用物化处理,或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在有条件的校园,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湿地等运行维护较为简单的处理工艺。

对于以合流式收集系统收集的污水为原水时,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或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进行处理。

(3) 用水安全

饮用水、杂用水和景观水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避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处理后的雨水、污(废)水回用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回用水管道上不得安装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4) 鼓励校园内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即市政饮用水供水系统仅供给师生饮用、洗浴、洗手等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的用水。而冲厕、绿化、道路冲洗等的用水宜采用回用水。

5)可再生能源利用

因地制宜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主动式或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并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结合建筑条件及当地资源条件采用地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及地热技术。

可根据校园建筑条件和特点积极采用热回收型热泵系统,提高校园空调采暖及热水供应系统综合能效比。

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 用材安全

建筑工程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cai《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

不得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18号公告)禁、限的建筑工程材料。

(2) 节约用材

①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应避免大量装饰性构建。

② 土建与装修及新技术材料应用一体化设计。

③ 采用符合当地地质、气候特点的新型建筑体系,选用工厂化、规格化、多样化、半成品化、装配化和模数化的建筑工程材料与部品。

④ 在保证建筑物性能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型墙体材料。

7)室内环境质量

校园建筑设计应重视改善室内环境、保障室内人员的舒适性和健康,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与环境的友好和谐。

(1) 室内空气品质

① 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新风量及送风方式设计满足室内通风换气卫生要求。

② 对要求空调的大空间建筑宜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气流组织,改善室内空间气流、温度及有害物质浓度分布,提高空调通风效率。

③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复合系统方式。

④ 有条件时设置室内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及显示装置,集中空调系统中利用co2浓度监测控制空调新风。

(2) 热湿环境

①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温度、湿度、风速等设计参数应符合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要求,并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节能运行的倡议。

② 新风需求量大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应考虑过渡季节全新风节能运行设计。

③ 寒冷地区采暖系统应注意管路水力平衡设计,并考虑房间温度调节措施。

④ 高大场馆建筑宜合理采用低温辐射采暖系统、分层空调方式。

3)采光与照明

(1)室内采光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要求。室内采光系数或窗墙比满足当地光气候区要求。

(2) 合理采用天窗、反光板、反光镜、光导集光等自然采光强化和调控措施。

(3) 室内照明设计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的要求。

① 室内照明指标设计和功率限值符合现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要求,室内公共空间照明采用分区照明和自动控制措施。鼓励采用led、无极灯、三基色荧光灯等绿色节能灯具。

② 教室照明应结合校园特点设计节能控制方式。

4)声环境

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建筑设备、机房等采取消声、隔振及减震措施,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及振动干扰。

建筑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要求。

建筑沿交通干道的外墙、外窗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5.1.3 施工与工程监理及验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做到文明施工、节约施工、环保施工;规范工程监理及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1)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控制

校园建设的施工现场应注意场地的生态保护和安全维护;严格控制施工对环境大气、土壤、水资源的污染;努力减少施工的振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产生的光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施工的资源节约

(1) 施工节能

应实施包括施工方案、资源管理以及节能降耗措施在内的施工组织总设计;

应对施工及工地生活用能进行计量、监管;严禁使用非节能型大功率用电器具;实现单位施工面积实际用电量比定额计算用电量节约4%以上。

(2) 材料节约

应通过施工程序的合理化、施工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等措施,实现施工材料的节约;加强施工材料的循环利用,努力实现重复使用的施工材料在现场的使用率超过70%。

(3) 施工水资源的节约

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所有用水部位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和安装计量装置。有条件的工地要充分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施工监理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工程施工监理,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验收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等国家有关工程验收标准和规范。

学校相关部门应尽早介入工程建设及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以利于将来运行管理。

5.2 运行维护阶段

校园用能设备主要为采暖、集中空调、照明设备,应重点强化这些设备的运行维护阶段的技术、管理及行为节能(节水)措施。

对大型物业管理鼓励社会化、市场化,应导入公平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实行物业管理招标。逐步实现专业化、现代化管理。学校应与物业管理公司制定节能减排管理目标。

5.2.1 设备系统节能(节水)

1)集中空调

(1) 根据校园建筑负荷特点有效地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件时空调水输送系统、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

(2) 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节省新风处理能耗。

(3) 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开机能耗。

(4) 实施室内温度节能设定,夏季室内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5)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定期实施空调设备及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品质。

(6) 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计量。

2)采暖

(1) 加强采暖锅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辅机变频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量回收;对于燃煤锅炉,有条件的应采用炉渣二次回烧;加强锅炉的除氧和水处理及防腐阻垢等措施,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2) 按节能标准要求对供热管道进行保温,杜绝供热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3) 改善管网输配性能。做好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试,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力失调。避免“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状况。

(4) 加强管网系统的调节能力。对于既有建筑,有条件的可采用平衡阀及平衡阀智能仪表取代调节性能差的闸阀或截止阀,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加装热量调节和计量装置,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5) 强化节能运行。根据学校不同建筑、不同使用特点实行分时段供暖,夜间低温运行。

(6) 供暖系统宜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进行调节,确保按需供暖。

(7) 逐步推行供热按热量计费管理方式。

3)绿色照明

(1)对教室等公共照明系统进行有效的分区分时控制。

(2)对学生宿舍照明,鼓励实施定时熄灯制度。

(3)制定寒暑假期间教室等公共场合的节能照明控制措施。

(4)更换非节能灯具,积极采用节能照明灯具。

4)节水

(1) 节约用水

① 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和路面喷洒等用水不使用自来水。

② 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方式,合理安排绿化的灌溉次数及用水量。

③ 对供水系统定期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2) 水质管理

① 对回用水和景观水的水质实施定期检查,确保各项水质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② 对景观用水的水质保障设施应定期检修。保证水体的更新率处于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富营养化发生。

5.2.2 行为节能(节水)

加强校园节约文化建设,树立节约理念,普及节约科技。全员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将节约理念贯彻到每个人的行为中。

1)行为节能

(1) 校园实施对节能行为的奖励和对浪费行为的教育处罚措施,将师生员工节能行动纳入行为规范建设中。

(2) 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节约型校园学生志愿者队伍,巡查、监督并制止校园的能源浪费现象。

(3) 自觉执行室内空调采暖温湿度的节能设定,严格控制空调开启时间。开空调时不开门窗,提倡下班前半小时提早关闭空调。过渡季节尽量不开或少开空调,以开窗通风或使用电风扇为主。

(4) 离开办公室前随手熄灯、人离关机。

(5) 倡导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学校班车的满载率。提倡校园内使用自行车。公务用车采购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车辆,按规定及时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

2)行为节水

(1) 公共用水场合张贴节约用水提醒标示牌。

(2) 实施能源缴费校园一卡通,将水资源消费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

(3) 水龙头随用随开;跑冒滴漏,及时报修。

3)行为节材

(1) 倡导纸张耗材节约行为。节约用纸,推广无纸化办公,废纸重复利用,积极采用可再生纸。提倡双面用纸,减少打印复印次数,节约使用打印耗材。

(2) 严格控制会议铺张浪费。减少或不使用精装请帖,避免礼品过度包装,减少或不使用校园横幅,积极使用电子显示屏及网站。

(3) 废旧资源如废旧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废旧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电子设备和器材应当再生利用。

(4) 鼓励校园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活动,积极回收利用书籍、衣物、文具等。

5.3 各类建筑节约专项措施

5.3.1 教学建筑

1) 照明节能措施

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避免教室白天开灯、无人开灯、人少大面积开灯等电力空耗现象。对物业管理部门应落实岗位责任制,采取适当的方式如根据学生人数分层分区开放教室等措施限制教室开放数量。

2)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1) 根据学校寒暑假特点,制定相应的节能运行策略。

(2) 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教室空调设备的开停,避免课后空开现象。

(3)风扇与空调结合的方式,对于南方的高校,建议采用风扇与空调结合的方式。

3)教学设备节能措施

(1) 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多媒体设备使用状况,减少空开或待机电耗。

(2) 严格管理计算机房设备,采取措施减少待机电耗。

5.3.2 办公建筑

1)减少待机电耗

办公室用电设备(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等)应根据使用情况设置节能模式或及时关机。

2)合理使用空调

过度季节延缓空调开启时间,尽量以电风扇取代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室内制冷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制热温度应设置在20℃以下;提倡下班前半小时提早关闭空调,室内无人时应关闭空调电源。

3)照明节能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晴天时少开灯;人少时少开灯;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或下班后要关闭照明电源。

5.3.3 科研实验楼

1)严格执行办公建筑各类专项措施外,对高耗能、高耗水实验仪器、设备应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做到节约使用。

2)本着“谁用能,谁付费”的原则,能源费用计入科研业务费成本。

3)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可以采取有针对性地空调节能措施。

5.3.4 学生宿舍

1)开展学生宿舍节约型校园建设宣传活动,倡导校园节约风尚。在宿舍公示电耗水耗数据,展开节电节水竞赛等方式,实现加强学生节约水电意识,量化节约成果,并配套实施相关奖惩措施。

2)积极采用节能型供热水、用水设备,应及时改造原有陈旧、能效低的设备。可重点结合校园学生集中浴室等设施实施再生能源利用、废热回收利用、中水利用、节能节水运行管理措施。

3)将节能内容纳入学生宿舍住宿规定中。通过实施定时熄灯,晚间限时断电,插卡用水等措施,强化宿舍能耗管理。禁止学生宿舍使用电炉、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等电器。

5.3.5 学生食堂

1)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制止不文明的就餐行为。

2)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节约和控制采购成本;对食堂员工严格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操作程序,在清洗、烹调、消毒过程中,充分注重节约水、电、气等资源。

3)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筷子,提供经高温严格消毒的餐具,以节约资源。

5.3.6 学生浴室

学生集中浴室是校园生活设施中的耗水耗能大户,应根据地域条件和校园条件合理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积极采用洗浴废水的热回收及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导入ic卡节水管理系统及节水型设备。

5.3.7 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

分类分项计量把握校园设施能耗状况,确定重点用能部位或设施。积极采用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建立校园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对高能耗建筑或设施,以及校园能耗的主要参数实施实时在线监测。

6 宣传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宣传活动,将节约理念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将节能技术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和科技实践,增强师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生活理念,使节能节水成为每个师生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6.1 课程与讲座

6.1.1 课程

1)将节约理念的倡导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提升学生的节约意识与忧患意识,培养一代具有科学发展观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新型人才。

2)教务部门应积极整合和优化校内外资源,开设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授课,增加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

6.1.2 讲座

1)利用高等学校的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定期开展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和观摩活动。

2)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传播和宣传节约理念、节约科技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交流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经验。

6.2 科研与实践

6.2.1 科研

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组织开展校园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建设示范项目,总结经验,积极推广。

6.2.2 实践

以节约型校园建设为舞台和基地,鼓励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结合校园实际,开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发明实践活动。

6.3 宣传与普及

6.3.1 媒体宣传

通过校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型校园宣传活动,倡导良好的节约风气,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舆论氛围。

6.3.2 普及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配合社会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开展如城市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学工部、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节约竞赛活动和社区节能宣传普及活动,制作分发节能节水宣传小册子,在校园和社区普及节能节水科技知识。

7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考核评价办法

7.1 评价打分标准及格式

为配合本导则的实施,特制订考核评价办法。

评价范围基本以“导则”内容为基础,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硬件条件、政策与制度、建设效果、专项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统筹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力争客观公正,并将在实施中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加以完善。

具体评价打分标准及格式参见附表六。

一硬件条件(25分)

1. 节约型设备(10分)

1)节水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

2)节电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

3)节能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

4)学生ic卡的使用(2.5分)

2. 计量设备(10分)

1)院系和部处耗电计量设备(1.5分)

2)院系和部处耗水计量设备(1.5分)

3)学生公寓耗电计量设备(1.5分)

4)学生公寓耗水计量设备(1.5分)

5)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水计量设备(2分)

6)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水计量设备(2分)

3.可再生资源使用(5分)

1)中水回用设备(1.5分)

2)太阳能利用设备(1分)

3)太阳能热利用(1.5分)

4)其他可再生资源设备(1分)

二政策与制度(25分)

1. 管理制度(20分)

1)建设项目审查制度(3分)

2)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4分)

3)统计审计制度(4分)

4)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4分)

5)需求管理制度(3分)

6)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1分)

7)环境管理制度(1分)

2. 组织机构建设(5分)

1)设有各级节约管理负责人(1分)

2)设有校级专门机构和人员(1分)

3)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设置(1分)

4)运行人员素质状况(2分)

三建设效果(30分)

1. 资源节约效果(20分)

1)校园节电效果(4分)

2)校园节水效果(4分)

3)校园节热(冷)效果(4分)

4)中水回用率(4分)

5)其他资源节约效果(4分)

2. 建设项目落实情况(10分)

1)新建项目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

2)既有建筑改造中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

3)设备运行及维护情况(2.5分)

4)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2.5分)

四专项措施(20分)

1. 专项组织实施工作15分

1)教学建筑(3分)

2)办公建筑(3分)

3)科研实验楼(3分)

4)学生宿舍(3分)

5)学生食堂(3分)

2. 宣传教育工作5分

1)课程与讲座(2分)

2)科研与实践(2分)

3)宣传与普及(1分)

7.2 评价办法说明

7.2.1 硬件条件(分)

本项内容包括节约型设备、计量设备和可再生资源使用三个方面。

节约型设备和计量设备项具体打分根据实施范围而定。即全面实施为满分。部分实施可按实施比率打分。可再生资源使用按实施的有无打分。即有实施为满分,无设施为零分。

1 节约型设备(10分)

1)节水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校园设施用水处安装感应节水器、自动冲水器、感应冲洗阀、自动节水器、智能冲水器、节水控制器、节水式水箱冲便器、感应节水产品等节水型设备并能保证正常使用。

2)节电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包括智能ic电卡、照明节电器、节能灯、节能照明控制设备、智能控制开关等节电型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3)节能型设备安装与使用(2.5分):主要指空调、锅炉等大型用能设备的节能控制装置的安装及改造。

4)学生ic卡的使用(2.5分):在浴室、宿舍、教学楼等学生集中用水、用电的场所,安装ic卡计量设备,实现ic卡计量收费。

2 计量设备(10分)

1)院系和部处耗电计量设备(1.5分):校内行政办公楼安装耗电计量设备。

2)院系和部处耗水计量设备(1.5分):校内行政办公楼安装耗水计量设备。

3)学生公寓耗电计量设备(1.5分):学生宿舍楼、公寓安装耗电计量设备。

4)学生公寓耗水计量设备(1.5分):学生宿舍楼、公寓安装耗水计量设备。

5)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电计量设备(2分):校内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设施安装耗电计量设备。

6)校园公共建筑、设施耗水计量设备(2分):校内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设施安装耗水计量设备。

3 可再生资源使用(5分)

1)中水回用设备(1.5分):建设中水回用校园污水处理站。

2)太阳能光伏利用设备(1分):太阳能发电装置。

3)太阳能热利用设备(1.5分):集中式太阳能热水装置系统。

4)其他可再生资源设备(1分):包括地热、风能、生物质能等。

7.2.2 政策与制度(分)

本项内容包括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两方面内容。

1 管理制度(20分)

1)建设项目审查制度(3分)

学校建设项目节约资源评估审查制度主要包括新建项目专项审查制度和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制度。一般打分标准为(个别注明项除外):完全实施为得分,否则不得分。

(1)新建项目专项审查制度(1分):按国家相关规范和程序委托工程设计,并参照建筑节能节水政策和标准对设计文件委托审查机构进行节能专项审查。

(2)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评审制度(2分):对于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以满足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为基本原则,组织专家论证和评审相适应的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方案,严格参照相关的法规条例实施;对于一般既有建筑,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设备的台帐管理,建立设备检定与改造的原则、组织和程序,同时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对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投入收益比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审,提高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2)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4分)

主要包括各级能效管理负责人制度、能源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及管理台帐制度、校园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1)建立各级能效管理负责人制度(分):学校主管领导作为校园节能工作的责任人;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单位能效管理和节能工作的最终责任人;对于能耗较大的建筑设施或设备,如含有大型实验装置的实验室,指定实验室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为能源管理责任人,监督建立或健全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及能耗计量、统计工作;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熟悉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具有能效管理专业知识、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职称,负责对本校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2)能源管理文件、报表、记录及管理台帐制度(分):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文件,明确校园建筑能源管理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联系方法、记录表格(包括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或责任人的任命或聘用文件),制定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文件,完善设备运行的台帐管理;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竣工图纸、计算书等;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记录文件,对建筑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运行记录、分析报告、建筑自动化系统存储的记录数据等资料,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备注:本项可根据实施状况打分:完全实施为满分)

(3)校园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分):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本地区的能耗、用水定额标准和实际能耗统计结果,研究提出合理的校园能耗水平,制定校园能耗、用水定额及管理制度。

3)统计审计制度(4分)

主要指建立校园建筑及用能设施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制度。

(1)能耗统计(分):建立校园建筑及用能设施分类能耗统计和分项能耗统计制度。(备注:分类及分项全面实施为满分,部分实施为1分)

(2) 能源审计(分):定期开展本校的能源审计,设立校内能源审计执行机构,按生活能耗、教学服务能耗、科研办公能耗、特殊用途能耗、供热基本能耗等类型分类审计,分析能源费用账单,计算出能源实耗值,并检查校园建筑的节能管理状况,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4)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4分):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校园能源、水资源消费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媒体等公开途径向使用者、管理者和社会定期公示校园能耗、水耗总量统计数据、分类单位能耗及水耗统计指标数据。

5)需求管理制度(3分):主要内容包括制订和完善能源计量、收费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校园用能、用水经费的指标化管理制度;建立校园节能节水奖励制度;建立校园节能节水目标责任制度;建立校园用能用水设施档案制度。

6)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1分):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学校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具体实施办法;严格控制办公设备、家具、交通工具等的配额标准;鼓励网上采购、集中采购手段,节省交通、纸张、人工成本费用;加强对学校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

7)环境管理制度(1分):建立校园环境管理制度,鼓励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 组织机构建设(5分)

1)设有各级节约管理负责人(分):学校主管领导为校园节能工作的责任人,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单位能效管理和节能工作的最终责任人,并列入业绩考核内容。

2)设有校级专门机构和人员(分):由校级有关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校园节约的具体职能工作,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

3)设置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分):成立由主管校级领导负责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可由能源管理、基建、资产、设备、采购、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方针,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组织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

4)运行人员素质状况(分):包括空调、锅炉等用能系统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工作态度等内容。

7.2.3 建设效果(分)

本项包括资源节约效果和建设项目落实情况两部分内容。打分标准:根据自身纵向对比效果打分。年度节约效果超过10%为满分,无效果为零分,以次推算其他情况得分。

1 资源节约效果(20分)

1)校园节电效果(分):按生均耗电量指标

2)校园节水效果(分):按生均耗水量指标

3)校园节热(冷)效果(分):按生均耗热(冷)量指标

4)中水使用量(分):指中水在校园道路洒水、浇灌绿地、冲洗厕所等方面的用水量比例。

5)其他资源节约效果(分):包括节地、节材等方面内容。

2 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分)

1)新建项目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包括执行国家相关节能设计规范;落实能耗分项计量措施;提交节能设计专篇;注重与校园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内容。

2)既有建筑改造中节约制度落实情况(2.5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可行性和投入收益比;注重与周围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协调。

3)设备运行及维护情况(2.5分):包括空调系统的变频控制及运行情况、锅炉采暖系统及管网的运行情况、照明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水系统的管理及维护等内容。

4)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2.5分):分类分项计量把握校园设施能耗状况,确定重点用能部位或设施;积极采用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建立校园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对高能耗建筑或设施,以及校园能耗的主要参数实施实时在线监测。

7.2.4 专项工作(分)

本项包括专项组织实施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两部分内容。

1 专项组织实施工作(分)

1)教学建筑(分)

(1) 照明节能措施(分):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避免教室白天开灯、无人开灯、人少大面积开灯等电力空耗现象。对物业管理部门应落实岗位责任制,根据学生人数分层分区开放教室。

(2)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根据学校寒暑假期间特点,制定相应的节能运行策略;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教室空调设备的开停,避免课后空开现象。

(3)教学设备节能措施(1分):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多媒体设备使用状况,减少空开或待机电耗;严格管理计算机房设备,采取措施减少待机电耗。

2)办公建筑(分)

(1)减少待机电耗(1分):办公室用电设备(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等)根据使用情况设置节能模式或及时关机。

(2)合理使用空调(1分):过度季节延缓空调开启时间,尽量以电风扇取代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室内制冷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制热温度应设置在20℃以下;提倡下班前半小时提早关闭空调,室内无人时应关闭空调电源。

(3)照明节能(1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晴天时少开灯;人少时少开灯;离开办公室一小时以上或下班后要关闭照明电源。

3)科研实验楼(分):本着“谁用能,谁付费”的原则,能源费用计入科研业务费成本。

4)学生宿舍(分)

(1)强化学生行为节能宣传活动,倡导节约型校园风尚。在宿舍公示电耗水耗数据,展开节电节水竞赛等方式,实现加强学生节约水电意识,量化节约成果。

(2)积极采用节能型供热水,空调系统和用水设备,更新、改造原有老旧的设备。

(3)将节能内容纳入学生公寓住宿规定中。通过实施定时熄灯,晚间限时断电,插卡用水等措施,强化宿舍能耗管理。禁止学生宿舍使用电炉、电暖气、电饭锅、热得快电器。

5)学生食堂(分)

(1)倡导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制止不文明的就餐行为。

(2)加强食堂内部管理,从源头上节约和控制采购成本;对食堂员工严格要求,在清洗、烹调、消毒过程中,充分注重节约水、电、气等资源。

(3)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筷子,提供经高温严格消毒的餐具(或可重复使用的碗筷),以节约资源。

2 宣传教育工作(分)

1)课程与讲座(2分):开设节约相关课程、讲座,将节约理念的倡导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开设以节约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并定期开展以节约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和观摩活动。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7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 财务分析评价 财务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29-03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为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体系,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政策的修正和变革力度,2011年国务院正式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个方面保障措施,并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中央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规划》提出的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其中就包含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

为贯彻落实国家规划,各省省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市能源局积极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方案保证节能减排工作得到落实。其中,《湖南省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别强调:国家机关和科教文卫体系具有单位数量多、用能人数多和节能潜力大、公益性和社会影响力强等特点,应在全省各级机关、学校、医院、科技场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机构中选择能耗总量大、节能工作基础好、管理措施到位、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单位,重点推进建筑围护结构及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方面也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节能奖励、融资优惠利率等。

高校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出现资金匮乏局面,且向银行贷款受政策限制,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校园节能,能切实减少学校经费压力,改变学校因技术力量不足造成的节能无可行方案、不能有效节能的状况,同时可提高师生员工的节能减排参与度,学生毕业融入社会后会将节能理念带入社会,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一次投入的设施在合同期满后会长期使用,大大节约传统灯泡的更新维护费。

二、合同能源管理类型与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是70年代由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以减少能源成本为目的的财务管理办法,其实质是服务对象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来实施节能改造,为能耗设备升级,从而降低目前运行成本。它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融资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为企业实施和管理节能效益,并与企业分享项目运行后产生的节能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有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设备租赁型四种模式,国家主要提倡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业主方的资金困难问题。所谓节能效益分享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在合同期内,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合同期满后,全部节能设备和节能收益归企业所有。

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在现行价格下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资金回收期会很长,而学校后勤技术薄弱,对历史用能统计不详尽,没确切数据,所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较难核定节约量,如果因此与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产生分歧,分歧产生的经济损失会是学校。因此,高校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比较慎重,笔者试图通过下面案例为其应用可行性提供一些财务分析意见。

三、案例分析

某高校七教学楼使用灯具为T8/40W传统日光灯管297支,T5/28W节能灯管1790支,现有功率为61.8kw,年耗电量约为20万度;图书馆使用灯具T5/28W节能灯管3357支,T8/20W传统日光灯1347支,3U节能灯332个,T8/36W传统日光灯管257支,现有功率为134.2kw,年耗电量为43.5万度;主马路路灯165支,现有功率为41.1kw,年耗电量为16.5万度;现当地一家知名EMC服务公司拟与学校合作进行一项同时包含上述灯具改造和利用节电器进行动力电路节能改造的综合能源管理项目,从更换灯具和安装节电器两个方面出发对学校进行双重能耗控制,以期达到最佳节电效果,同时为节能服务公司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1.节约电费的分成比例。合同期限为10年,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能源管理合同,采用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合作。

合作利益分配方式:合作期内双方按比例分享节能收益,学校按改造后所节约电费的一定比例回报给节能服务企业。前5年二八分成,即学校得节能费用二成,公司得八成;后5年四六分成,即学校得四成,公司得六成,学校每半年向节能公司支付一次节能费用。

2.项目经济数据分析表(见表1)。

3.有关材料市场报价。室内节能灯20元/支,路灯500元/盏,1200mmLED灯管180元/支,600mmLED灯管150元/支,球泡120元/个,室内安装运输费15元/支,大功率路灯2000元/盏,安装运输费260元/盏。

四、节能服务公司收益分析

本项目财务评价确定计算期为10年。

(一)投资计算依据和方法

1.计算方法。本项目属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方案,运用现金流量法进行分析判断;

方案本身不产生财务收入,所以财务分析只测算项目年运行成本,比较改造前后节约的成本。

2.假定。本方案计算依据上述提供的数据资料分析,存在如下前提假定:

(1)折现利率采用5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4%;

(2)现有节能灯处置残值收入因为不确定,假定为0;

(3)原节能灯维修人工因为是学校集团员工,其人工成本是学校固定工资,所以本方案的维修人工忽略不计,学校年运行成本主要考虑能耗和原节能灯更新维修材料费;节能服务公司年运行成本主要指人工等本例估算为4万元/年;

(4)2013年节能财政补贴标准有望提升至500元/吨,本方案暂按300元/吨计算,每年财政补贴收入为210吨折合标煤X300元/吨=63000元;加上节能奖励资金假定每年有10万元。

3.投资判断标准。如果更新方案带来节约的年运行成本(主要是能耗)大于项目投资额,则本方案可行。

(二)投资总额构成

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226.2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180.6万元,占80%。

建设期利息45.6万元,占20%。

(三)资金筹措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筹措节能改造资金和技术安装,改造后项目现金流由节能收益比例分成及补贴收入保证,建设项目总投资按节能效益比例分成的方式收回。按财税[2010]110号文件规定,本项目享受相关税费的减免,所以计算时相关增值税、营业税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按免三减三处理。

(四)节能服务公司成本分析

本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包括初始投资额、年维护成本、财务费用等。

1.初始投资额。灯具一次性投资=Σ单价*LED购置数量=180*4309+150*898+332*120+165*2000=1280160(元)

安装费=ΣLED灯数量*安装运输费单价=5539*15+165*260=125985(元)

2.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主要为长期借款利息,借款年利率按5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4%计算。

3.年维护成本:维护人员费用年工资约4万元。

(五)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损益情况分析。本项目年平均利润总额约为8.286万元,损益情况详见表2。结果表明:该项目计算期末累计盈利82.86万元。

2.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利用内插法求得内部收益率为16.18%;

根据现金流量分析,计算求得结果(见表3):

(六)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结论

经综合测算,本项目在达到预期投入产出情况下,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18%,高于基准收益率,以7%为折现率计算的财务净现值为196.69万元,大于零。全部投资回收期为4.05年,符合投资回收的期限要求。

以上从节能服务公司角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项目既能保证投资的合理收益,又能确保正常运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五、学校收益分析

1.假设每支灯管使用时间从上午8点至晚上10点用时14小时,这里按日均12小时计算,学校改造前能耗为237.1kw,耗电量为800056.5度,改造后能耗降为62.85kw,耗电量降为208942.25度,年节电量为591600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年节约电费=总功率×年使用天数×日使用时间×节能率×电价(依国家电网对该大学现行电价0.6元/度计算),得出年节电费为35.49万元,按合同约定节能分成比例前5年节电费的20%加上后5年节电费的40%计算,学校10年节约能耗106.44万元;

2.每支LED灯管平均使用寿命超40000小时,一般可使用12年左右,而普通节能灯平均使用寿命为2年,合同期内学校可节约原节能灯更新维修材料费约(5539*20+165*500)*6=1159680(元);

六、小结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投资机制,近几年以新兴产业的形式在我国大范围兴起,并已逐步进入高校,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能源管理方式,在资金不足情况下采用节能效益分享方式,但如何选择能源服务公司存在合同风险,学校要对各种能源服务公司进行筛选,对其已实施项目情况、财务状况、技术水平、信誉等要全面了解,在具体谈判时,除注重技术可行性外,在经济可行性上应重点关注合作期限的确定、节能利益分配比例与方式、节能量的计算方式等。在签订合同时,对自身能耗情况及实施改造后达到的节能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权衡利弊,笔者试图从财务可行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为高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参考文献:

[1] 党书国.海尔管理模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8

认真落实学校201x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即:狠抓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干部党性修养,有计划性并规范有序的实施维修工程,深化节约型校园创建和规范能源管理,继续优化常规运行着力改进日常服务,健全日常工作规范和业务开展的流程,为学校平稳有序运行和改革发展大业做好后勤保障。

二、主要工作

(一)狠抓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干部党性修养

1.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以处领导领学形式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集体交流形式研读以系列讲话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篇目,形成“学研讲用”相结合的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后勤处全体人员四种意识即:政治、大局、核心、看齐,做到时刻把规矩和纪律时刻挺在前面,严格“按规则、按程序、按制度”办事。

2.实施党风廉政处内自下而上逐级承诺。完善风险点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同时切实杜绝“小金库”。

3.切实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试行党务、财务、重大事务三公开制度,加强党支部建设、搞好工会小组活动。

4.全面梳理后勤工作的廉政风险点,结合校纪委廉政约谈和学校财经纪律大检查自查情况,切实做好廉政教育,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健全规矩、规范程序等,使工程实施、能源收支、账务报销等环节在监督制约下,遵守规矩,拒腐防变。

(二)有计划性、规范有序的实施维修工程

1.做好本年度维修项目的立项、预算、施工监管和结算工作。加强维修项目预算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严把工程初审关,为学校节约资金。

2.全力以赴,严把“三关”(质量、造价和工期),确保主楼维修工程二期按调整后工期计划(201x年7月31日)完成。倒排时间表,严控预算执行,规范现场签证,动态把握实时进度。

3.积极稳妥的推动后勤维修工程遗留问题的解决。在分类梳理、整理资料基础上,加强与纪监审、财务内控等部门沟通,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交学校研究。

4.规范实施国拨资金维修项目。依据201x国拨资金实际批复到位情况,尽快制定年内实施计划、时间表,特别是立足学校招投标工作归口统一管理的实际,早做准备,早排时间表,确保按期保质执行完毕。对于北校区电力增容工程等重点项目,提早完善调整方案,确保按预定计划有序实施。

5.完成节约型校园节能综合改造项目。确保按照立项要求,做好主楼节能改造、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维修、供暖节能改造项目等,年内执行完毕。

6.提前谋划,完成20xx年中央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中有关维修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

(三)深化节约型校园创建和规范能源管理

1.制定年内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和时间表。依托节能监管平台和实施节能改造等,深度挖掘节能空间;强化日常用能督查和节能教育;继续引导行为节能,积极筹备节能宣传月系列活动。

2.进一步规范校内用能监管,杜绝私拉乱接,加强能源回收的同时消除用能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学校及政府各部门以及校内各物业之间的协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3.做好供暖期结束后的成本核算工作,及时公开采暖核算情况,在供暖收费环节充分公开透明有关事项。

4.筹划南校区供暖模式改革工作,邀请相关单位参与供暖模式改革的调研过程、立项及供暖方案制定等过程,完善方案并提交学校研究。

5.每月汇总并及时分析水电收支数据,加强统计分析,调整改进节能举措和管理制度,确保完成改革方案确定的节能任务目标。

6.积极完善水、电、气等的市场化调价机制,确保调价过程的信息公开和程序合理。

7.实现改革方案确定的能源净支出下降4%的目标。

(四)继续优化常规运行,着力改进日常服务

1.继续落实三年期(201x-201x)后勤改革方案,认真总结201x年、201x年后勤常规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修订完善后勤常规运行合同和日常考核监管、费用支付等。

2.与后勤服务集团共同组织好“后勤与师生面对面”活动,对于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或是师生广泛聚焦的问题,主动沟通、积极回应,履行好民主程序,传递后勤服务正能量。

3.强化日常运行经费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报销制度规范做好经费开支,特别是严格落实各个经费科目支出的规范要求。

4.以改进服务、高效管理为目标,着力打造“智慧后勤”平台。将综合服务管理、公寓信息管理、收费信息系统、节能监管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校园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等逐步纳入学校统一平台,适应时展,加强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5.认真落实学校和机关党委“办结”有关要求,对于来信来访来电等渠道反馈的意见建议和投诉等,积极回应。

(五)健全日常工作规范和业务开展的流程

1.严格规范财务收支管理,严格日常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后勤常规预算的科学性,动态控制预算执行的准确性、规范化和精细化。

2.依据学校管理工作规则等文件,制定处内收发文件、文件流转、督查督办有关流程规范,严格行政资料及各类工程资料按照要求归档。

3.完善后勤处制度废改立。修订后勤处内的工作流程、督查督办等;校内的维修工程管理、教学及住宅物业管理、物业监督考评奖惩、能源收费(供暖)、节能考核指标等制度。

4.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外聘岗位的职责、薪酬、考勤、考核体系以及在编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规范体系。

5.按照学校财务内控、纪检审对合同制度的要求,细化工程类合同、服务类合同、货物类合同等的具体管理细则。规范合同管理。所有合同一律编号,所有合同纳入系统管理,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资金来源、立项批复、合同内容、处科责任人、合同金额、付款方式、执行情况、付款进度、质保金情况等;无合同的各类采购、维修等费用支出时,必须提供立项依据,否则不予支付。

6.抓好学生宿舍常规管理工作,如年初毕设宿舍申请、延期学生宿舍、租赁空调、新生网上选宿舍等,规范日常退、调、转的网上操作流程,与财务协商规范学生宿舍用电补贴制度。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9

【2016世界勤俭日活动方案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际和谐型社会已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为进一步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精神,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建筑工程系研究决定,在全系开展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开展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在全系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营造节约氛围,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全体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社会责任感,争做节约的表率,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成为全系师生的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10月24日10月25日)

(1)制定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2)印制《勤俭节约,爱我校园共同建设节约型校园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开展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的倡议。

(3)向各班级发放宣传节约的宣传画。

(4)各班级举行一次以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全班学生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建设节约型校园。

2、具体实施阶段(2016年10月27日11月5日)

1)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征文活动。各班级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可在学校学生刊物上发表。11月3日(星期四)16:00进行评比,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组织部负责(实施方案另行通知)。

(2)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签名活动。10月28日(星期五)16:00;德胜园学生公寓;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组织部负责。

(3)勤俭节约 低碳生活世界勤俭日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10月27日(星期四)14:00至17:00;地点,日照林海小区;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主席团牵头,社会实践部、社团部、外联部负责组织实施,指导教师李建伟、张宁。实施方案另行通知。

(4)第一届我的低碳生活 我来创造废品利用手工艺品制作大赛。11月4日(星期五)16:00;地点,建工系4208;活动具体组织由系学生会科技创新部部负责。

3、总结阶段(2016年11月6日)

认真做好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总结。

希望全系各班级以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主题系列活动为契机,每位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社会责任感,争做节约的表率,增加班级体的凝聚力,把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实际行动相结合,营造学校的节约氛围,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同学们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都有一个新的提高。

【2016世界勤俭日活动方案二】

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并且今年会达到65.6亿。仅就地球资源消耗来说,人类也必须做到勤俭节约。这也是确定每年10月31日为世界勤俭日的深远意义所在。

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为了增强幼儿的勤俭节约意识,同时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和能力,让勤俭节约的美德带带相传,更让全体同仁切实做好勤俭节约工作,特开展此次勤俭日活动

活动主题:

世界勤俭日,我们在行动

活动时间:

10月30日(星期四)

活动口号:

勤俭在我心中,文明从我做起

活动举办单位:

德州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地点及负责人:

地点:德州市直机关幼儿园

负责人:青志部部长:刘明联系方式:18315911710青志部副部长:刘倩联系方式:18315910309

活动步骤:

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向德州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进行活动申请

2.设计、复印宣传画

3.动员志愿者、安排活动内容

活动实施:

1.10月31日下午召集志愿者前往德州市直机关幼儿园等待园长安排合适的教室,由一名主持人主持义演等开场活动

2.开场活动结束之后,由志愿者代表向小朋友们介绍并解说一下勤俭节约的好处,随后由志愿者用宣传画给小朋友们普及勤俭节约的知识。

3.新闻部做好宣传和新闻的采集工作

活动后的交流总结

1.进行简短的活动小结会议,交流活动感想,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进行表扬,并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争取下一次做到更好2.参加活动的所有青志部成员完成自己的活动总结

3.整理最终的活动总结材料

活动细节的安排与设置:

新闻部细节安排:

由新闻部在活动后写相关新闻以扩大影响力新闻主题重点:勤俭与节约

新闻内容要求:让人们认识到浪费现象的严重,形成勤俭的高尚素质。

注意事项: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启动以来,已先后有两批共194所院校入选教育部试点高校。可以说,“卓越计划”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其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改革发展的成效。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轻工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行业特色优势传统及“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与空间。

一、行业特色优良传统奠定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坚实基础

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学校立足“轻工”,强化特色立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渐形成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多课堂”的人才培养理念,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与动力工程、艺术设计等专业,尤其是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三个专业,在河南省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色。郑州轻工业学院建校30多年来,面向行业,紧跟时代步伐,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为“卓越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1.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秉承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校风,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注重质量、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通过增加见习实习、确保实习时间、严格规范毕业设计等环节,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立课外学分制度,加强第二、三课堂建设,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与学分挂钩,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积极探索尝试组建本科教学实验班,试行以两大一小为特征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坚持和发扬工科院校面向行业、重视实习实训的教学传统,不断加强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校内实习基地等硬件平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借助于学校构建的机构创新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IT创新工作室等平台,给学生提供自主设计、自由探索的机会,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条件,设有专项资金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2.从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保障

学校非常注重校企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源于轻工、服务轻工的优势,利用与企业长期在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中形成的“亲缘”关系,与红塔集团、河南中烟集团、上海中烟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新飞集团、许继集团、宇通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并尝试与企业联合培养,进行“订单式培养”、“无缝对接”等多种工程教育改革实验,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和通道。学校不断完善学科性竞赛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性竞赛活动,通过资金支持、对获奖师生奖励、开设竞赛选修课等方式激励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这些措施使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智能车”、“节能减排”、“广告艺术”、“电子设计”等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学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探索实践

自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来,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积极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通过各类专题研讨会,明晰思路,完善方案

为了深入了解“卓越计划”的意义、内涵及相关核心问题,从学校和相关专业两个层面派出人员,连续参加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三期全国高校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尤其是在第三期专题研讨会上,学校作为被推荐的3所高校之一,立足于“学校整体工作推进”层面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扎实有效推进‘卓越计划’,着力彰显工科教育特色”的主题发言。通过参加部级专题研讨会,学校对“卓越计划”的发展方向、建设思路、标准体系、整体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及申报程序等核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研讨会、汇报会、评审会等多种途径与方式,对学校“卓越计划”的工作思路、进展情况、难点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谋划,对学校相关政策制定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对“学校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公共平台建设方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方案”、“企业培养方案”、“专业平台建设方案”、“学生遴选方案”和“试点班运行方案”等进行了反复地论证和研讨,为学校“卓越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借鉴经验,查找不足

为了更好地推进“卓越计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对外出调研工作统筹规划,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任务分批次安排学校相关人员有针对性进行。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后,学校教务处及“卓越计划”相关专业负责人,对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5所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学校,就“卓越计划”工作方案当中涉及的校企合作、实验平台建设、试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培养方案的体系构架等进行了调研学习;学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科学与工程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三个专业正式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后,主管教学的领导、教务处及“卓越计划”相关专业人员,分三批次赴广东、武汉、南昌、西安等地考察,紧紧围绕学校“卓越计划”工作实施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公共实践平台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学生遴选方案、课程架构等具体实施问题,对广东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深入调研学习。通过实地参观、集中访谈、个别交流、收集材料等多种方法,获得了较多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政策保障,稳步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卓越计划”工作,专门成立了学校、院(直属系)两级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卓越计划”的试点工作。学校设有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与“卓越计划”相关的各项改革措施。为确保“卓越计划”的稳步实施,学校相继出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办法》、《关于教师进企业从事工程实践的暂行规定》、《外聘企业教师暂行管理办法》、《本科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等,从机构设置、平台构建、过程管理、师资队伍等各方面全方位保障了“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4.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创新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客观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反映了行业企业在“卓越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校紧密结合“卓越计划”要求,在与现有企业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和延伸合作项目,先后与许继电气集团公司、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许昌帝豪实业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等20多家知名企业正式签订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协议。学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署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协议,学校进入了省局共建行列,跃上了新的发展台阶。学校也将在长期致力于国家和河南省烟草行业的人才培养、在烟草行业人才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烟草及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内涵建设,扩大与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挖掘特色、创造特色、放大特色,全面提高烟草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家和河南省烟草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行业特色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思考

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轻工行业特色明显的地方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行业特色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及“卓越计划”实施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1.更新工程教育理念是前提

“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卓越计划”强调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其中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类型,这就无疑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狭隘理解。因此,“卓越计划”的实施,高校必须增强办学理念的创新意识,增强观念更新的能力,不断地与时俱进,以工程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打破之前狭隘的工程教育观,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定位不明、目标趋同、面向工程实践不足、缺乏特色等问题。“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必须认真审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执行“卓越计划”本科试点专业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教育“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参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或专业认证标准),科学制定各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构建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卓越计划”的主要特征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高校与企业可以考虑以重大合作项目为依托、企业委托定向培养学生、依托学科性公司培养学生等方式或途径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3.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是保障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念,启迪创新思维,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工程环境的熏陶和工程实践,要使学生能获得较全面的工程素质,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从布局到使用的设备、提供的场地、加工的材料、指导实训的教师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贴近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要讲经济效益,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建设效益。二是要建好学校的公共实践教学平台,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三是要建设好学科竞赛平台。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四是要建好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卓越计划”所提出的工程教育目标无法通过单纯的课堂培养达到,必须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突出工程特色,注重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领先,以培养现代工程师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4.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关键

实践教学环节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的必须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积累实践能力的过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进行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推动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是要构建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行业特色地方高校应积极构建集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注重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教育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二是要打造“创意工厂”、“模拟工厂”等亮点。创新能力就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产生的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并有一定社会价值,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出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

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1-02-20.

[2] 李培根.未来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意识[J].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2010,(6).

[3] 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4] 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J].中国高等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