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性流动资产十篇

时间:2023-11-01 17:45:28

金融性流动资产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1

(一)货币供给机制出现趋势性转变

2013年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入阶段性贬值通道,人民币汇率弹性日趋增强,双向波动常态化,单日波幅明显提高。受此影响,人民币单边的升值或贬值预期已被打破,升值预期和贬值预期交替出现成为新的常态。在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新常态下,微观主体的市场预期开始改变,并对自身的外汇资产(主要以美元为主)和人民币资产的配置进行优化调整,而这种调整就直接反映在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外汇占款新增量上。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时间看,2003年之前我国的基础货币主要由央行主动吐出,2003年之后,基础货币不再由中央银行主动吐出而改由通过外汇占款来提供。最近的新变化是,随着201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入阶段性贬值通道,从2011年四季度以来,新增外汇占款出现急剧下降,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规模增速总体下滑,外汇占款作为流动性释放主要渠道的作用有所减弱,央行的外汇资产余额增速也逐步趋缓,由此导致中国货币供给机制发生了趋势性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由双顺差累计的外汇占款占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即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3年至2005年4季度,外汇占款/基础货币持续快速上升,最高时超过110%,外汇占款开始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渠道;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始终保持在120%以上,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了严重的掣肘;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4季度至今,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截至今年2季度末已降至105%,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贡献开始下降,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由此提高。此外,以2011年3季度为界,我们可以将2003年以来新增外汇占款与新增基础货币数据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3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1季度至2014年2季度。相关性分析表明,2003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48;而2003年1季度至2014年2季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则降低至0.21。这充分表明,2011年3季度以后,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间的相关性大幅下降,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影响的重要性发生了趋势性下降。

(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新特征

在货币供给机制发生趋势性转变的背景下,央行持续推进货币工具创新,公开市场操作成为调控货币供给的主要手段。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金融市场状况,综合使用央票、回购、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Liquid-ityOperations,SLO)、定向降准、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Sup-plementaryLending,PSL)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进行调节,以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金融市场流动性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从衡量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角度来看,利率无疑是最合适的指标。具体来看,金融市场利率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货币市场利率,反映的是基础货币层面的流动性状况,主要包括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和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利率;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代表性利率是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反映了无风险利率水平;三是存款市场和信贷市场利率,反映的是货币信贷供给层面的流动性状况,主要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温州民间综合借贷利率。具体来看,金融市场流动性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货币市场利率波幅明显加大。我们回溯了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利率有记录(2004年5月)以来的货币市场利率运行状况,可以发现货币市场利率波幅明显加大。2007年9月、10月和12月均发生过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的情况,但此后的2008、2009年货币市场利率运行相对较为平稳。然后从2010年12月开始,货币市场利率出现大幅飙升的频率越来越高,波幅也越来越大,由此带动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水平发生了明显的上移和下移。特别是在2013年中的“钱荒”事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隔夜拆借加权利率一度飙升至13.83%,成为我国货币市场运行以来的历史性事件。2014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保持平稳运行,8月末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1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4个和0.27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1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30个和0.34个百分点。2、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无风险利率水平居高不下。为便于分析,我们分别选取3个月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观察短期和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从货币供给机制发生趋势性转变的2012年初开始到2013年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一直呈现平坦化发展,直至“钱荒”事件发生,利率中枢开始上移,然后从2013年末逐步下行,至2014年中开始又呈现平坦化运行态势。相比之下,3个月国债收益率曲线波动较大,但从2014年7月份开始也走出了平坦化运行轨迹,目前基本保持在3.8%左右的水平上。通常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可以近似为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目前这一利率水平保持在4.25%左右,虽然较2013年末4.6%左右的高点下降了35个基点,但仍较高于2013年全年平均水平,更是远远高于2013年6月前的水平。由此可见,当前金融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已较以往上了一个台阶。3、存款市场和信贷市场利率总体下行。当前,我国存款利率仍然存在上浮10%的限制,因此真正能反映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利率水平是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总体来看,2012年以来理财产品收益率运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12年初至2013年中,理财产品收益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的态势;二是2013年中至2013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快速上行态势;三是2014年初至今,理财产品收益率总体呈现下行态势。从信贷市场利率运行情况来看,我们主要观察了两个指标:一是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这反映了正规信贷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二是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这反映了民间借贷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具体来看,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走势基本与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一致,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总体呈现下行态势,这表明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之间有着高度一致的联动性。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则呈现了不一样的走势,2012年四季度以前总体和存贷款利率轨迹一致,呈现下行态势,但自2013年1季度大幅飙升至20%以上后,再也没有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总体呈现平稳运行且居高不下的运行态势。

二、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概况

我们使用央行货币统计概览中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来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从图1来看,2006年以来,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变化特征。图1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结构

(一)贷款资产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006年以来至今,除了2009年为了配合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商业银行贷款资产占比出现回升以外,总体上看商业银行贷款资产占比总体上呈现回落趋势。截至2014年6月末,商业银行贷款资产占比为51.3%,较2006年5月时56.5%的最高点下降了5.2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经济转型、监管趋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等趋势的影响,主动压缩了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

(二)同业资产占比持续上升

2006年以来至今,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总体呈现持续、明显的上升态势,已从2006年1月11.7%上升到2014年6月末的23.7%,累计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基本上是顺应了我国金融改革深化背景下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另外可以看出,贷款资产与同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两大资产业务,二者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总体上呈现同步的反向变动关系。这说明,在新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在压缩信贷资产配置的同时,相应增加了对同业资产的配置。其主要原因在于,同业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资本监管、提升盈利、快速提升资产规模、加快结构转型的利器。

(三)资产配置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

除储备资产以外,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和对中央银行债权在所有资产业务中属于风险最低的业务。但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呈现持续回落的趋势,从2006年1月的5.9%下降至2014年6月的3.9%,累计下降1.8个百分点。2014年6月末,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债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为0.6%,创下历史最低水平,较2007年4月8.2%的最高点累计下降了7.6个百分点。目前,商业银行对政府债权和对中央银行债权在总资产中的合计占比仅为4.5%。并且,二者与同业资产占比的运行轨迹也呈现了同步的反向变动关系。考虑到当前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模式中有相当大比例是以短期的同业负债对接长期的、高风险的非标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总体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

三、金融市场流动性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

前述分析指出,由于外汇占款不再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出现了趋势性转变,央行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在此情况下,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也将对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产生影响。为此,本文将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计量分析。

(一)数据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来实现的,而生息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贷款资产、同业资产、债券资产、储备资产为进一步了解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计量分析之间,我们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与商业银行各生息资产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便获得一个初步的理解。为充分反映2011年四季度以来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发生趋势性转变带来的影响,我们将数据分为两段来进行相关性分析:第一个时间段与样本期一致,即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第二个时间段从2012年1月开始到2014年6月。这四大类。从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标来看,考虑到近年来回购操作已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手段,且回购交易量大,与同业拆借利率也有着一致性,因此我们选择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月度)作为衡量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同时,我们选择央行货币统计概览中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同业资产、债券资产、储备资产的月度同比增速数据作为测度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指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选择的数据范围是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2012年开始,金融市场流动性与银行同业资产增速之间的负相关性明显提高,从全样本时期的-0.22提高到-0.42。这说明货币供给机制发生趋势性转变后,商业银行明显加大了对同业资产的运用,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第二,与全样本时期相比,2012年开始,金融市场流动性与银行储备资产增速之间的正相关性有所提高,这表明货币供给机制发生趋势性转变后,商业银行为应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加大的趋势,适当提高了对储备资产的配置;第三,与全样本时期相比,2012年开始,金融市场流动性与银行贷款和债券资产增速之间的负相关性大幅下降,这表明在货币供给机制发生趋势性转变后,在生息资产总量占比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贷款和债券资产的配置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VAR模型分析

下面,我们将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HGRATE)、贷款增速(LOAN)、银行同业资产增速(TYAS-SET)、债券增速(DEBT)、储备资产增速(RESERVE)纳入一个VAR系统中,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进行实证研究。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各变量是平稳的,否则容易造成“伪回归”现象,那么通常的统计推断标准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首先用ADF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稳定性,检验的滞后阶数由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如表2所示,各变量水平值的ADF检验值均大于其相应的临界值,因而是不平稳的,即各存在一个单位根。但各变量一阶差分形式的ADF检验结果却表明,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而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由此可见,所有变量的水平值都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均为I(1)序列,因此上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下面就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分析。2、Johansen协整检验。根据表3,上述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因此,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它们是联合平稳的。所以为避免差分带来的长期效应缺失和模型的自由度损失,我们直接使用上述变量的水平值建立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VAR模型的滞后阶数由AIC和SC信息准则并综合考虑模型的自由度后确定为6,通过对模型的滞后结构进行检验后(图3)发现其特征多项式的根的倒数均小于1,即特征根的模均位于单位圆内,因此模型是稳定的。图4~7为银行的生息资产变量———贷款增速(LOAN)、银行同业资产增速(TYASSET)、债券增速(DEBT)、储备资产增速(RESERVE)对用来描述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HGRATE)一个标准差偏离的脉冲响应函数,它们描述了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动态影响。图中实线表示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虚线则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下面我们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图逐一分析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1)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对同业资产增速的影响。由图4可知,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同业资产产生了即时的负向响应且达到响应的峰值,此后负向响应力度逐步衰减,直至第7个月才开始恢复增长。这表明,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银行同业资产增速立即放缓且达到最大值,并且这一影响持续了6个月;6个月后,随着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的影响逐步消散,商业银行开始调整资产配置结构,适当提高对同业资产的配置以对冲前期调整带来的影响。(2)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对贷款增速的影响。由图5可知,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贷款在最初的3个月内产生了微弱的负向响应,从第4个月开始才开始逐步加大,在第7个月达到最大值并几乎保持到期末。这表明,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由于贷款资产期相对时限较长且流行性差,银行在期初只能小幅减少对短期贷款的配置,此后才能逐步减少对期限较长的贷款的配置以缓解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压力。(3)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对债券资产增速的影响。由图6可知,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债券资产增速产生了即时的负向响应但这一响应很快消失了,从第2个月开始,负向响应才开始持续加大,并到第5个月达到峰值,此后这一负向响应力度逐步衰减直至期末。这表明,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银行立即减少了对债券资产的配置,以缓冲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即时冲击,并在此后根据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逐步减少对债券资产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债券和同业资产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的响应时间体现出了明显的资产组合效应:由于债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但收益率相对较低,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进行债券投资以作为“缓冲存货”(bufferstock),这种资产配置使得银行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能够通过变卖债券以维持对高收益资产———同业资产的配置,从而避免利润损失,这实际上是一种债券对同业资产的融资效应,即从第6个月开始,商业银行继续减少对债券资产的配置,以支持其对同业资产配置的增加。(4)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对储备资产增速的影响。由图7可知,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储备资产从起初开始就产生了持续的正向相应,并从第2期开始以几乎均同的响应力度一直保持到第6个月,从第7个月开始才转变为负向响应。这表明,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商业银行通过减少对同业、贷款等资产的配置来加大对储备资产的配置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储备,用于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这一效应同样持续了6个月。从第7个月开始,当商业银行完成对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后,其对储备资产的配置也开始逐步减少。

四、结论与建议

(一)分析结论

根据前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初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金融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配置产生了即时且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前述分析表明,同业资产增速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一个标准差新息(innovation)冲击的卡莱斯基分解效应在期初即达到最大值-0.025。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监管趋严、信贷规模控制等多重负面因素的冲击下,近年来低成本、低资本占用的同业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转型方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模式,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主动负债来对接同业资产来实现。但同业资产尤其是其中的“类信贷”业务,通常期限较长、风险较高,而同业负债一般期限较短,受金融市场资金拆借成本的影响较大。因此,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商业银行会立即加大对同业资产配置的调整力度。2、金融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配置的产生了较弱且较为滞后的负向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贷款增速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一个标准差新息(innovation)冲击的卡莱斯基分解效应的最大值还不到-0.005,这一最大响应值出现在第7个月。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效应还比较弱,商业银行对贷款资产的配置调整更多取决于存贷比、信贷规模控制等外部监管政策,以及资本充足率、信贷政策等内部因素。因此,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商业银行并不能立即对其贷款资产配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而是要等到其他容易即刻调整的生息资产如同业、债券等调整后再进行调整。3、金融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债券资产增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债券和同业资产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的响应时间体现出了明显的资产组合效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债券资产增速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一个标准差新息(innovation)冲击的卡莱斯基分解效应在第5个月达到最大值-0.016。从第6个月开始,商业银行在继续减少对债券资产的配置同时,开始增加对同业资产配置,这体现了高流动性、低收益的债券资产作为“缓冲存货”(bufferstock)对高收益资产———同业资产的融资效应,而这是商业银行面临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时做出的一种主动性的资产组合反应。4、金融市场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储备资产产生了即时的正向冲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储备资产增速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一个标准差新息(innovation)冲击即可产生了正向响应,并且其卡莱斯基分解效应在第5个月达到最大值0.005。其主要原因在于,储备资产主要是商业银行存放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及超额存款准备金,而超额存款准备金则是商业银行出于对未来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预测而主动持有的额外的储备资产,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商业银行会通过减少对同业、贷款等流行性较低的资产的配置加大来加大对储备资产的配置,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储备,用于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5、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后,商业银行能够在六个月内完成对自身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后,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增速从第6个月开始恢复增长;储备资产增速从第6个月开始下降;贷款和债券资产增速均在第6个月左右达到最大的响应值。从总体上看,商业银行对四类生息资产配置的调整时间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发生后,商业银行能够在6个月内完成对自身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

(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结论,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及银行业实际运行情况,我们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持续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协调,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避免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及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通过金融市场的枢纽作用,产生了非常紧密且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进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资本监管、信贷规模控制、存贷比、同业及理财业务监管等监管政策约束下,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也将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其赖以实施、传导的微观基础。建议当局在制定政策时,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协调,将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纳入政策分析和决策框架,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避免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为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提高商业银行快速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的能力。欧美等发达市场的银行业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在其资产负债结构中逐步降低了存贷款业务的比重,盈利模式也实现了从高度依赖利差收入到收入来源多元化的转型。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账户开放等领域金融改革的深化,依托金融市场发展起来的投行、资金市场、同业等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转型方向。但当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来看,占比最大的资产仍然是风险权重高、资本占用高的贷款资产,具有典型“重资产”特征。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促进商业银行积极发展低资本占用的资金市场、同业等业务,以实现资产结构的“轻型化”。这样,不仅能够为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同时也能够提高商业银行面临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时快速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的能力。

3、积极适应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趋势,科学研判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优化和完善流动性管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正在从数量型中间目标向价格型中间目标转型,相应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在此背景下,影响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政策变量和市场变量也在发生着变化,由此导致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及其形成机制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市场运行体现出的新特征中,部分是趋势性的,部分是随机扰动性的,需要商业银行加强研究,尽快熟悉和把握新形势下金融市场运行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研判,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流动性管理。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2

关键词:财务报表, 编制 , 分析

Abstract: to make goo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work, can correct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conditio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ay and risk of the enterprise future; Can check the enterprise budget situation,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ersonnel,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asonable for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help.

Key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s,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25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对通用财务报表的改进

1.管理用财务报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通用财务报表中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这种对经济业务不区分而采用双重计量模式的做法,增加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克服了这个缺陷,按照经济业务的不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计量属性。

2.管理用财务报表提高了报表列报的明晰性和一致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的《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中建议,财务报表列报应区分营业活动和融资活动,要求会计主体提供一套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财务报表,主体财务报表应尽可能相互补充。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对通用财务报表符合国际财务报表改革的趋势,按业务性质将企业经济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都重新分类,统一列报顺序。

3.管理用财务报表更加注重现金流的列报

通用财务报表的一个缺陷是重视利润、轻现金流量,而对企业来说,现金流是及其重要的,很多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的方法操纵的利润很高,但其现金流是枯竭的。通用财务报表注重利润流的理念会导致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注重账面价值而忽视经济价值。管理用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做法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会计主体未来的现金流量。

二、管理用资产报表的编制

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个方面。因此,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需要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一系列调整,具体如下。

1.将资产分解为经营性资产和金融资产

(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本身是金融资产,但是有一部分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理论上,对货币资金的处理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将全部货币资金列为经营性资产;二是根据行业或公司“历史平均的货币资金/销售百分比”以及本期销售额,估算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数额,多余部分列为金融资产;三是将其全部列为金融资产。(2)应收票据:如果是以市场利率计息的投资,属于金融资产;如果是无息应收票据,视同为商业信用产生的应收账款,归入经营性资产。(3)短期权益投资属于金融资产,长期权益投资属于经营性资产。(4)债权性投资: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债券和其他带息的债权性投资都是金融资产。

2.将负债分解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负债

(1)应付票据:如果是以市场利率计息的,属于金融负债;如果是无息应付票据,视为商业信用产生的应付账款,归入经营性负债;(2)优先股:从普通股股东角度看,优先股属于金融负债;(3)应付项目:大多数应付项目属于经营性负债,“应付利息”是债务筹资的应计费用,属于金融负债;“应付股利”中由优先股产生的部分属于金融负债,由普通股产生的部分属于经营性负债;(4)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产生原因一致,应属于经营性负债;

3.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为:

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

其中: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持有净金融负债,这表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购置了经营性资产,企业是债务市场的净筹资人。这种状况下,市场的中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通过企业投入经营活动获得市场先机,经营性投入产生的主营业务利润可以用来回报投资者,也就是通过实业产生利润。第二种情况是企业持有净金融资产。这表明有一部分权益资金被用于购买债务工具,企业是债务市场的净投资人。从投机动机来看,投资损失由投资者承担,投资收益绝大多数归企业所有。

三、管理用利润表的编制

1.区分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并分摊所得税

金融损益涉及以下项目的调整: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总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应将“财务费用”全部作为金融损益处理;财务报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属于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的损益应计入金融损益,其数据来自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中,既有经营性资产的投资收益,也有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前者属于经营损益,后者属于金融损益,其数据可以从财务报表附注中获得;

2.分摊所得税

区分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后,根据企业实际的平均所得税税率计算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应分摊的所得税。

3.管理用利润表的结构

经过以上两个步骤调整,管理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为: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从管理用利润表可以看出:

净利润=经营性损益利润+金融损益利润

对一般非金融企业来说,金融损益利润下的利息费用为负数,如果出现正数,结合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就可以看出,企业是把部分来源于金融负债的资金购买了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如果金融损益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过大,这就表明企业的利润主要不是来自于主营业务,利润不稳定。

四、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区分经营现金流量和金融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流量;金融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和金融市场投资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果,又称为实体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也可以按下述方法计算: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一净经营资产总投资=(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资产净投资+折旧与摊销)=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2.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从实体现金流量的来源的角度看,它是营业现金毛流量超出净经营资产总投资的部分,即来自经营活动;从实体现金流量的去向的角度看,它被用于债务融资活动和权益融资活动,即被用于金融活动。因此:

营业现金毛流量-净经营资产总投资=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通过管理用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净现金余额,以及产生的现金的去处,即多少用于债务现金流,多少用于股权现金流量。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3

关键词:金融证券化;风险管理;流动性;金融顺周期性

JEL分类号:E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1-0013-05

一、引言

过去几十年,金融市场唯一最显著的发展也许就是信贷与资产价格“繁荣萧条周期性”的增强。尤其是近年来,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已越来越引起政策制定者、学者等的广泛关注。在2009年4月伦敦峰会上,二十国的领导人也一致强调需要采取措施减缓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传统的对于金融顺周期性的分析主要是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但金融加速器机制难以充分说明近几十年来经常发生的,由于金融市场不稳定所引发的巨大冲击,更不能解释为什么近几十年来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要深层次研讨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对近几十年全球金融体系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有所认识。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即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利用发行可对第三者转让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对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有价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各种证券筹集和融通资金。金融证券化导致了各种流动性强的可交易的金融工具不断被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金融资产规模急剧膨胀,金融资产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即金融相关率越来越高。巨量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上流动,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金融证券化的不断发展,从微观角度看。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便成为投资者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从宏观角度看,随着金融证券化的不断发展,流动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使得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和系统性风险增大。本文将着重从以上两个角度,研究金融证券化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影响。

二、证券化、风险管理与金融的顺周期性

(一)证券价格的运动刻画

理论上,证券的价值取决于未来收益流量的贴现值,但由于未来收益流量和利率水平都是不可观察的,因此在实践当中,投资者主要还是根据证券价格的运动走势作出投资决策。根据著名的伊藤公式,证券价格的变化过程遵循几何布朗运动,可表示为:

dS/S=μ(S,t)dt+δ(S,t)dB (1)

其中S代表证券的价格;μ(S,t)代表证券价格运动的漂移率,一般以证券的平均收益率来表示;δ(S,t)为证券价格运动的波动率,一般以证券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它是衡量和评估证券风险的主要指标。

(二)风险估测的下半方差法与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

金融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或方差是衡量金融资产风险的最常用指标。但根据Kahneman D.andTversky等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损失和盈利对风险估测的贡献度是不同的,即风险的方差度量对正离差和负离差的平等处理不符合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感受。方差法在某种意义上将投资风险与总体波动性等同对待,也就是说,高于平均收益率的收益也同样增大了该资产的风险,很显然,这有悖于人们对风险的客观感受,因为任何投资者都不会将高收益看作风险。Markowitz在1959年便阐述了一般均值一方差方法的局限性,指出投资者会对下半方差更感兴趣。因此,Markowitz提出可用下半方差来衡量资产风险。即仅仅计算低于平均收益的收益率的方差。

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他们主要是根据金融资产收益和风险的情况决定投资选择。当某段时间内资产价格向上的趋势比较明显时,根据风险估测的下半方差理论,此时投资者的风险感受大为减弱,其“理性”的投资选择便是“追涨”;而当价格下跌趋势比较明显时,此时投资者的风险感受大为增强,为了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理性的投资选择则是“杀跌”。因此,在金融市场投资中,投资者对风险估测的这种顺周期性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的这种顺周期性。尤其是当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趋势非常明显时。投资者对价格上涨或下跌会表现出一种对价格变动的过度反应,从而使得这种正反馈效应更加明显。

(三)风险分散、市场组合与投资的顺周期性

按照Markowim的资产组合理论,通过有效资产组合能够降低甚至消除其中的非系统风险。理论上,市场证券组合是由所有证券构成的组合,在这个证券组合中,投资在每种证券上的比例等于它的相对市场价值。在实践中,一般是用某种有代表性的市场指标(如证券市场指数)及其回报率来近似替代市场证券组合及其回报率。

随着资产组合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指数基金主要盯住一些著名的基准指数,如75%的美国指数基金都将SP500作为基准指数。当“被动”的投资经理们努力复制市场指标的业绩时,他们就不能偏离市场基准指数太多。这种投资策略提高了投资经理们在投资行为上的同质性,进而放大了资产价格变化的顺周期性,即当指数上升时他们买入其中的成份股票,而当指数下跌时他们卖出其中的成份股票。

(四)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的顺周期性

1、在险价值的衡量与资产价格变化的顺周期性。

在险价值(Value-at-risk)和逐日风险收益(dailvearings-at-risk)已成为风险管理中的基本方法。但当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采取同样的风险评估方法时,微观上的理有时会在宏观上产生非常有害的结果,即个体采取的风险敏感性措施却增加了宏观整体的风险。当投资者的风险评估方法趋于一致时,他们在同一时间往往会采取同样的投资行动。市场繁荣时,在险价值降低,趋于买进,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而当危机发生时,同方向的卖出选择又会进一步放大最初的负向冲击。

2、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价格变化的顺周期性。

金融资产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价格波动频繁,如果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则难以预防和化解相应的金融风险。

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放大资产价格变动的效应。即市场高涨时,账面利润的增加会刺激投资者进一步扩大投资;而市场低落时,由于信心缺失市场低迷,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被低估。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就很容易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继续加大拨备计

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

3、金融资产保证金(margin)交易及银行拨备(provisioning)制度的顺周期效应。

保证金是金融资产交易中所采取的常用风险防范措施,它常常以VAR风险作为保证金计算的基础,因此同样具有顺周期效应。即资产繁荣时期所要求的交易保证金少,进一步促进金融资产交易;而在萧条时期所要求的保证金高,进一步抑制金融资产交易。

对于银行拨备制度的顺周期效应,以往主要是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但随着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业务与交易当中,为应对潜在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的准备金也同样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因为它同样依据对风险的事后估计,经济扩张,风险溢价降低,事后计提的专项准备小于潜在风险;经济衰退,不良证券类资产比例上升,专项准备可能不足以覆盖相关损失。从这次金融危机来看,一些银行由于损失惨重,很多时候能够超出标准模型所预测的好几倍。人们普遍认为,在危机之前,银行没有计提充足的资本以应对证券账户的风险。

三、证券化、流动性与金融的顺周期性

(一)金融证券化对流动性的影响

对于流动性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流动性基本可以用资金的可获得性来衡量。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市场流动性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变化,但在金融证券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流动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因为,在多样化的金融体系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证券来获得资金;另一方面,经济主体可以通过抵押或交易转让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来获取资金。当各种期限金融工具的发行、抵押、交易转让都较顺畅时,金融市场能够根据需要内生地创造出相应的流动性。

从流动性的具体形态来说,流动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票据)、短期债权、黄金、外汇和其他各种流动资产。但对于总的流动性,并不能简单地将各项相加,因为流动性不只是一个存量概念,它还与各项资产的周转效率密切相关。简化起见,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可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M来表示,以Z表示有价证券,T表示其他所有流动资产,以n表示各项资产的周转效率,则总的流动性L可近似表示为:

L=∑nkMk+∑niZi+∑nJTj (2)

由(2)式可知,当金融证券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价证券市场规模大于货币银行市场规模以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对于金融运行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各项资产的周转效率,理论上有:0≤n

(二)证券化、流动性与金融周期

对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资产繁荣时期,预期前景乐观,风险溢价降低;另一方面,资产价格上升,投资收益增加;两方面因素促进金融投资的增加,又会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资产泡沫破灭时期情况则刚好相反,甚至出现流动性黑洞,即金融资产的大量抛售引发恐慌性情绪蔓延,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市场流动性骤然消失,被抛售金融资产的价格急速下跌与卖盘持续增加并存,又会进一步恶化流动性状况,最终出现金融市场和机构的流动性好像瞬间被吸收殆尽的现象,形象地称之为流动性黑洞。因此,在金融证券化时代,金融投资的这种顺周期性进一步放大了金融运行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即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的这种周期性。

四、减缓金融顺周期性的对策分析

(一)促进投资行为的多样化

投资者及投资策略的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资产的均衡价格是带有不同要求的投资者互相作用的结果。投资者的行为越趋于多样化,均衡价格的形成则越公允,市场也越有深度。短期投资行为、羊群效应等都与投资行为的趋同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了促进投资行为的多样化,根据Excerpt(2001)、Jean-claude Trichet(2002)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1、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性。

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是导致投资模范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跟随模仿其他投资者尤其是一些信息更加完备的大投资者是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因此,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总是至关重要的。

2、促进长期投资行为。

一些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从本质上说,他们的投资周期是中长期的,但从当今现实来看,由于同样面临短期投资业绩的压力。他们也被动地趋向短期投资策略。为了鼓励或重新恢复这些特殊投资者的中长期投资策略,监管部门可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专门的会计标准等以减轻他们所面临的短期压力。

3、多样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工具。

当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采用同样的风险管理办法,即使是最好的风险管理策略,有时也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对于一般的投资者,受各种因素制约,他们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使用一些比较标准化的风险管理策略。但对于一些大的、业务比较复杂的金融机构,则应当鼓励和促成他们使用更加复杂或更加贴近他们实际的风险管理方法。

(二)加强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并完善对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

从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来看,对于银行和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的表外机构(SIVs、SPVs等)所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监管者和分析人士都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即使对于表内风险,包括对银行所参与的证券交易风险也都低估了。这部分是由于一些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同时也是由于相关的信息披露缺乏连贯性。这反映出对于风险敞口和集中度以及不同市场之间的关联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数据披露。

(三)发挥好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

虽然中央银行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是责无旁贷的,但识别泡沫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资产泡沫的累积是一个过程,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累积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表现可以加以判定的,关键是如何对待之。资产价格的膨胀是不可连续的,即使通胀压力还不明显,也应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以防患于未然。

(四)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作出更严格的监控

由于表外工具的广泛应用、一些大的系统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杠杆率的增加以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复杂金融产品敞口的增加,使得对于系统性杠杆率的监控和管理非常困难。这次危机中所暴露出的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过高杠杆率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对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投资类机构的资本金作出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以避免过高杠杆率所可能引发的顺周期冲击。此外,从这次危机来看,中央银行也应注意对利

率调控政策的把握,以避免过低利率水平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促进金融机构杠杆率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对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无论是在险价值的衡量、金融资产交易中的保证金要求,还是银行的拨备制度,一般都是依据较短时间的历史数据,并且是后顾性的。这样一般是等到风险已发生时才能认识到风险,并且在经济上行周期会鼓励过度的风险资产投资。因此,需要在充分反映近期风险与减少顺周期之间寻求一种最佳平衡。可考虑实行全周期的(through-the-cycle)或前瞻性的风险评估,这样的动态评估能够适当减缓形势发生转折时的波动程度。动态评估的原理是基于风险形成于经济扩张时期,而显现在经济衰退时期。Femandez etal(2000)的研究表明,银行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引入有助于校正风险管理中的市场失灵,从而有助于事前识别风险,降低损失准备的波动性,更好地匹配整个经济周期内的收入和支出。

(六)完善对意外流动性冲击的防范计划

在日常的风险管理中应考虑意外冲击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做好整个周期内的风险防范。尤其在压力测试及远景分析中,对于潜在的意外冲击应有战略性考虑,并制定更加完善的意外融资计划。按照Jochen Andritzky etal.(2009)的建议,可考虑设立对于高流动性资产的最低比例要求,这样在繁荣时期可抑制所持有流动性资产比例的下降,进而在面临意外冲击时可更好应对流动性风险。

五、对我国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启示

(一)中国金融证券化的发展

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我国的实际流动性已经超出传统的银行信贷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同时,也加大了流动性波动的周期性。如2004~2008年,我国的M2/GDP水平分别为1.59、1.64、1.65、1.57、1.58,无论是M2的绝对水平变化还是相对水平变化,都没有明显的波动,但实际流动性已发生了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萎缩的变化。

从结构来看,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虽然规模仍比不上存、贷款类金融资产,但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金融格局。此外,随着我国金融证券化的发展,如何对待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也将是我国中央银行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我国近年来的实践已经显示,当金融资产价格膨胀造成金融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收益率时,大量资金就会流入金融市场,不仅容易形成资产价格泡沫,也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对我国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启示

1、加强对整个社会流动性的监测。

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货币供应量可以大致代表全部金融活动。但随着金融证券化的发展,真正起作用的是流动性或总的流动性状况,它不仅包括货币和各种金融资产的存量,有时更取决于其流量的变化。从流动性角度考察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运作,它要求中央银行不仅要关注货币供应量,同时还要加强对其他各种流动性形式的监测。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不仅要调控货币供应量,还要注意掌握其他各种形式的金融资产或负债。

2、鼓励金融创新,但谨慎对待复杂金融衍生产品。

对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我们应该持审慎态度。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薄弱市场,我们在吸取美国金融危机教训的同时,还需要适度发展那些在交易所交易、标准化、便于有效监管的基础性期货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

3、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预警体系。

可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权威的金融业监管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网络,强化对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和预警体系。

4、加强对资产价格变化的监测。尤其要注重对资产价格泡沫的预防。

美国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通过经济发展来消化资产价格泡沫。

5、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此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充分意识到金融风险监管难度大大增强,单纯依靠监管当局很难完全胜任,因此,应加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性监管功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进行监管,增强金融机构透明度和民众风险意识,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行业自律一起,共同形成强大的金融监管网络。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4

巴塞尔协议相关规定

“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两个统一且互补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前一指标衡量在设定的严重压力情境下,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否充分满足1个月的流动性需要,计算公式为:“流动性覆盖率=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的净现金流出”,计算结果要求不小于100%;后一指标则度量银行在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和表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付能力,计算公式为:“净稳定资金比率=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上述公式中,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资产。这些资产如现金、央行储备以及国家、央行、非中央政府公共实体部门、国际清算银行、IMF等所发行的交易证券,国内和中央银行在国内货币市场上的债务,具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低、容易定价、与高风险资产的关联度低、在广泛认可的发达交易所挂牌交易、有一定规模且在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市场集中度低、存在负责的做市商等特征。

净现金流出量是指在特定的压力情况下,累计预期现金流出量减去累计预期现金流入量。其中,累计预期现金流出包括零售存款的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的流失、担保融资的流失等,是各类负债项目余额与设定的预期流失率的乘积,再加上表外承诺与预设的提取金额的乘积。累计预期现金流入包括零售和批发流入、逆回购和担保贷款、信贷额度和其他现金流入,是应付款项与压力情境下预期流入量比率的乘积。

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存在的压力情景下,在一年内能够保证稳定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来源,包括资本、期限超过1年的优先股、有效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的负债、“稳定”且无确定到期日的存款或期限小于1年且在金融机构发生极端压力情境下不被取走的定期存款。可用稳定资金量等于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各类资产与相应的稳定系数的乘积。稳定系数分为0、50%、70%、85%、100%五个级别,其中,稳定系数为100%的资金来源包括一级资本与二级资本,不包括在二级资本内的有效期限在1年的优先股以及有效期限在1年的负债;稳定系数为85%的资金年来源包括“稳定”且无确定到期日的零售存款和(或)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零售存款、“稳定”且无担保的批发融资、无确定到期日的存款和(或)剩余期限在1年内的定期存款;稳定系数为70%的资金来源包括“不稳定”且无确定到期日的零售存款和(或)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零售存款、“不稳定”且无担保的批发融资、无确定到期日的存款和(或)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定期存款;非担保批发融资、无确定到期日存款和(或)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的定期存款的稳定系数定位50%;其他负债和权益的稳定系数为0。而持续存在的压力情景包括:一是在各种严重的风险暴露情况下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明显下降,这些严重的风险暴露,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二是任何国家认可的评级机构认为金融机构在债务、交易对手风险或存款方面有潜在的降低。三是发生突发事件使投资者质疑金融机构的声望和信用质量。

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是通过银行的资产、表外风险暴露和其他业务活动的流动性风险状况衡量的,其总量等于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资产价值总和与该类资产相对应的稳定系数(RSF)的乘积,再加上表外业务(或潜在流动性风险暴露)与其对应的稳定系数的乘积。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的稳定系数分为8个类型。系数为0的资产包括现金、货币市场工具、有效剩余期限不到1年的证券、金融实体所持有的有效期限不到1年的未偿还贷款。系数为5%的资产包括剩余期限大于或等于1年的无变现障碍的有价证券。系数为20%的资产是指有效期限大于或等于1年的无变现障碍的公司债券(或担保债券),这样的公司其信用级别至少为AA级。系数为50%的资产包括黄金、非金融企业客户所拥有的剩余期限不到1年的贷款,以及在一个主要的交易所上市的无变现障碍的证券、公司级别至少在AA-到A-的有效期限大于等于1年的无变现障碍的公司债券(或担保债权)。系数为85%的资产包括零售客户所拥有的剩余期限不到1年的贷款。所有其他资产的系数为100%。零售客户所拥有的有条件的信用和流动性工具等按未动用部分的10%计算。其他或有债务则根据各国情况决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的一致性,“巴塞尔协议Ⅲ”还规定了四项基本的流动性监控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可以把银行的一些潜在流动性问题的消极趋势反映出来,也可以确定流动性资产头寸的恶化程度,以便监管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遏制这些情况发生。这四项工具:一是合同期限错配。该工具反映了在指定时间内合同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期限差距,显示了银行在特定的时间跨度内需要补充的流动性总量。二是融资集中度。该工具从交易对手、交易工具和交易货币三方面反映银行批发融资的集中度,即当撤出资金时,哪一种批发融资所引起的流动性问题更大,以鼓励融资来源的多样性。三是可用的无变现障碍的资产。该工具衡量了一家银行有多少无变现障碍的资产,可以当作担保融资的抵押物,从市场上或从央行提供的融资便利中融资。四是与市场有关的监管工具。包括关于资产价格和流动性的市场整体信息、信用违约互换利差和权益价格等行业信息、与金融机构批发融资能力相关的特定行业信息。这些可作为流动性的早期预警。

美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方法

美国金融管理当局早期使用“骆驼评级”体系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综合等级评定,其中,关于银行流动性评价的内容主要考察银行存款的变动情况、银行对借人资金的依赖程度、可随时变现的流动资产数量、资产负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借入资金的频率以及迅速筹措资金的能力。不过,对流动性的评价没有确定的标准,只有与同类、同规模的银行横向比较,才能确定优劣与强弱。

1997年,为应对金融风险的增加和顺应国际金融监管升温的趋势,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原有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提出了“骆驼群评级”体系。该体系关于流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金融机构应付目前和未来流动性需求的能力,资产迅速变现而不受损失的能力,进入货币市场或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资金来源的分散程度,短借长用的程度,存款的趋势和稳定性,将某些资产证券化后出售的能力,管理部门的资金管理政策、流动性政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相适应,美国的银行主要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流动性管理:一是缺口管理法。包括计算短期资金缺口和中长期融资缺口。二是指标管理法。包括计算现金头寸比率、政府债券比率、净联邦资金头寸比率、能力比率、担保证券比率、热钱比率、短期投资与敏感性负债比率、中介存款比率、核心存款比率、存款构成比率等指标来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三是与类似规模和地理位置的银行在存贷比、借入资金比率以及贷款承诺与资产的比率等方面对比。

英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方法

虽然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比较关注,但对流动性比例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其通常通过与银行管理层磋商的方式,对其流动性控制情况进行监控。英格兰银行主要通过考核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负债结构,在现金流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的流动性现状和需求做出估价。经过英格兰银行与每个银行的双边会谈,确认一个指导性指标,尽管没有法律效力,但实际上各银行都非常重视。

相对来讲,英国各大商业银行对其流动性问题可能更加重视。如汇丰银行建立了长效的流动性管理机制,具体包括:一是按主要货币预测不同的压力测试得到现金流需求,评估必须的流动资产水平;二是维持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三是根据银行内部和监管机构的规定监控资产负债水平;四是对存款债务的期限和集中度进行分析管理;五是实施及时的债务融资安排;六是制定资金应急计划。

德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方法

德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比较严格。德国《信用业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最高不得超过资本金的8倍,而《关于银行自有资本和清偿原则》规定,银行发放的风险性贷款不得超过其自有资本的12.5倍,其中风险权重的计算方法为:信用贷款100%,不动产抵押贷款、拆放给外国银行的短期资金50%,拆放给本国银行的短期资金20%,购买国债则为0。4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必须有长期资金来源,可用作长期贷款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的自有资本、4年以上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及四年以下定期存款的10%、储蓄存款的60%、养老基金的60%、从同业拆入的6个月至4年以下的资金的20%。

总结与评价

国际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经过了一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虽然商业银行体制在西方出现较早,且西方商业银行也在很早就确立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经营原则,但实际上,对于各商业银行,总是把盈利性放在首位,就连巴塞尔委员会最初所关注的也主要是安全性问题,并没有把流动性放到应有的位置。这从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可见一斑。

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流动性的一系列规定是一项完整的内容。尽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监管要求在不断变革,尤其是关于银行流动性的监管内容经过了多次修改,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了前者。恰恰相反,所有这些规定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监管体系,尤其是2008年9月出台的《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与2009年12月《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正如后者所指出的,后来提出的标准为跨国银行设置了最低流动性水平,银行应达到这些标准,并遵守2008年9月制定的稳健原则。

尽管巴塞尔协议是在金融危机的新背景下颁布的,但也并不能完全考虑和反映现实要求。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各金融机构践行“有风险要规避,没有风险创造风险也要规避”的荒唐原则,新的金融工具和融资渠道层出不穷,这些金融工具和融资渠道的杠杆比率高,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低,市场波动性强,谁也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估其风险,这就使相关金融机构的个别风险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可以预见,巴塞尔协议仍将继续修订和不断完善。

包括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英国北岩银行、德国Sachsen LB(德国第二大银行)等的危机问题以及包括次贷危机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危机等都证明,各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基本上都“靠不住”。既不能迷信“百年老店”的名号,更不能依赖越来越复杂的数理模型。现实与人心瞬息万变,风险与创新同行,靠几个固定的比率不可能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对我国的启示

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如前文所述,虽然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实际上,包括监管机构和各大银行在内,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并没有真正重视流动性管理;同时,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危机的逐步远去,各商业银行也将重拾“盈利至上”的理念。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具有刚性特征,而随着金融创新的加速,银行业的风险越来越大,各种金融危机还将会不断发生。实际上,各种风险最后都会积累为流动性风险。这就要求银行及其监管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特别是银行的监管部门,要时刻高举“严管”的旗帜,经常提醒银行经营者勿忘历史的教训,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此外,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共同改善也是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条件。

要全面管理流动性。这里的“全面”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包括监管机构、银行董事会、银行高级管理层等流动性管理相关方要共同参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在这方面,《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已经作了明确的阐述,要求监督人员应定期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整体框架和流动资金头寸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该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判断该银行对于流动性紧张压力是否有足够的抵抗风险能力;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和流动性头寸进行定期评估之外,监管人员还应对银行内部报告,审慎报告和市场信息进行综合监测;监管人员应介入并要求银行针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或流动资金头寸不足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监管人员应与包括央行在内的国内外其他监管人员以及公共当局进行沟通,促进各方在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督方面更有效的合作。在正常时期,各方应进行定期沟通;在紧张时期,信息共享的水平和频率都应相应提高。董事会要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稳健管理承担最终责任,确定流动性风险容忍度,评估并核准与流动性管理相关的策略、政策和做法。高级管理层要根据风险容忍度制订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做法,持续评估银行流动性变化的信息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二是要把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结合起来管理。在争取资产与负债各自在来源、币种、期限等方面的多样性,避免过于集中的同时,注意做好期限错配。三是要把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结合起来管理。在金融创新的今天,表内与表外业务实际上已很难区分,而且很多风险都是由表外业务引起的,表内与表外风险也可以随时转化。不论是表内风险还是表外风险,都是银行的风险,都会影响到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决不能仅为了一个“好看”的报表而忽视了表外业务的流动性。

要适当限制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身是把“双刃剑”,它既为创新和使用者转嫁风险和带来收益,同时也增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恰恰是金融危机的起点,也将是国家风险的开始。而且,很多金融创新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果说初期的金融创新是为了规避风险的话,后来的金融创新则实际上是在人为地创造风险。这些创新不能为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收益,只能为虚拟经济增添更多的风险。因此,并不是所有金融创新都是合理的。金融监管者要鼓励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创新,同时适当限制纯粹冒险的金融创新。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5

资产证券化是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化融资创新产品,可以降低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和分散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以及增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其中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是,以上这些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均是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也就是对微观主体产生影响和作用,同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作用和功能的研究很少从宏观角度去进行。但从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虽然不是危机爆发的源头,但其确确实实造成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资产的价格泡沫以及内生流动性的扩张等,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微观主体的范畴,因此,资产证券化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影响。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

我们知道,转移风险和扩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资产证券化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开始利用资产证券化来转移信用风险,因此扩大流动性和转移风险成为了资产证券化的两项基本功能,它们可以实现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首先,从转移风险的角度来讲,微观主体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将其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则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在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虽然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能被消除掉,但通过在投资者之间来分担资产证券化转移的风险,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每位投资者承担的风险量,还可以使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分担自己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这样风险可以实现最优的分配;其次,从扩大流动性的角度来讲。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在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同时当经济形势下滑的时候,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因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对整体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正面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

1.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的负面影响

(1)风险转移功能加剧了金融体系中的道德风险。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各微观主体显示出了极强的道德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给转移出去,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是看涨的,证券化就不愁没有销路,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来转移风险。在消除了“风险”这个后顾之忧以后,他们就可以放心的从事“谋利”行为,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道德风险。

(2)风险转移功能导致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者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投资者,然后投资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将初始的证券化进行打包和重组,由此形成了证券化的平方和立方,这些产品又会被其他的投资者购买,风险实现了再次转移。随着监管的放松,这一过程会不断的衍生下去。但是,在风险的不断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风险的放大和扩散,由此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一旦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产生货币政策紧缩,系统性风险就会转化为损失。

2.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的负面影响

(1)扩大流动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随着以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发售,抵押贷款机构获得了大量的流动性,这样他们提供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强,大量的信贷资金就会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形成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

(2)扩大流动导致内生流动性的扩张。发行者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加,而证券化的购买者,比如投资银行业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化进行再次证券化,从而实现流动性的扩张,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方式是在金融市场的内部形成的,而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从金融体系延伸到实体经济,因此这只是附属于金融市场的内生流动性扩张。此外,这种流动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基础资产的价格发生逆转,证券化产品就失去了销路,这样其提供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

(3)扩大流动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在次贷危机之前,随着房价的上涨,扩大流动性的功能为房市提供大量的资金,导致房市出现价格泡沫,由此引起经

济过热。但当央行意识到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抬头时就会采取紧缩政策,由此刺破价格泡沫。房价的下跌导致主要以房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同时市场中又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抛售现象,这又导致证券化的价格和评级下降,这样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不断减值,其已经设计好的证券化产品也渐渐的失去了销路,证券化产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就会骤停,这样市场中就会缺少必要的资金,流动危机就会爆发,并引起了经济的过度下滑,由此可见扩大流动性的功能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放大。

(4)扩大流动导致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抵押贷款机构可以不断的通过证券化来增大流动性,这样流动性的资源增加了,抵押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动机就会提高,进而就会忽视对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并放松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引发道德风险。

三、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影响

金融体系中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发行证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一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市场主导的融资体系”;如果融资方式以第二种为主,则该金融体系被称为“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在资产证券化出现之前,大部分国家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方式充其量只是间接融资的辅助体系。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出现和发展,同时银行体系由于受到“Q条例”的限制,“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频繁,并导致银行与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体系逐渐由“银行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同时,银行的融资方式在“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通过将其持有的各种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转移风险或扩大流动性,从而把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演变成隐藏在证券市场中的融资方式,这种转变使传统的银行功能逐渐消失,导致银行类似于一个“影子银行”。在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证券化,这种融资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还使银行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流动性。由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导致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资结构已经不再仅限于银行的间接融资,而是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存的多层次融资结构转变,同时也导致了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提高,增强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四、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影响在危机爆发之前,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表现在:第一,风险转移功能实现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样风险实现了最优配置,并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第二,资产证券化是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中介机构、评级机构、贷款机构以及投资者都会参与调查最初的信贷活动,这使银行发放信贷过程中的一些隐含风险被公开化,进一步减少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它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首先,资产证券化具有非常复杂的基础资产,可以被用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很多,但不同的基础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就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对资产证券化价值评估的复杂程度就会增加;其次,资产证券化是由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的交易系统,这限制了信息披露的发挥,因为在参与主体众多的情况下,披露信息需要很高的成本,对信息的分析也需要大量的成本。由于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这项功能的限制必然会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再次,资产证券化交易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市场预期的难度,因此当资产证券化的价格发生波动时,投资者很难对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评级以及价值走势进行预测,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投资者产生非理,由此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再次,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导致大量委托———问题的存在,比如抵押贷款借款人和贷款发起者、贷款发起者和贷款安排者、贷款人和服务商以及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委托———问题等,这些委托———问题的存在使金融脆弱性不断提高,引起金融不稳定。

第二,基本功能被滥用。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的初衷是维护金融体系的运转,优化资源的配置,但从次贷危机中,这两项基本功能被滥用了。首先,从转移风险来看。转移风险的目的是使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从而促进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并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一方面,风险并没有转移给合适的投资者,并且大部分风险被转移到了不受监管的市场中,导致透明度降低,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在逐利的刺激下,资产证券化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发起———销售”模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交易链条,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高回报”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高风险”却被大家所忽视。

五、结束语及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也可以宏观的角度上也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时必须慎重使用它所带来的各项功能,同时也要考虑资产证券化在宏观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我们在本文中以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讨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影响,资产证券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协调,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此外,如果不能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其就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和认识,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过度积累和扩散。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6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危机;银行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继续表现疲弱,系统性风险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好转。这场始于美国房价暴跌的信贷危机已经触发全球经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将进一步延长,次级贷款损失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原则中,流动性处于关键的地位,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巴塞尔协议和现行的监管规定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对银行业的要求虽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并未强调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现在,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代价是惨重的。因此,中国银行业应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即使是在目前存贷比都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应做好充分准备,完善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的流动性管理工作。

一、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剧了银行业资金回收的困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金紧缩,从而引发其对外放贷更加谨慎,贷款总量也由持续稳定的增长转为呈现出近年来首次大幅减速的趋势。据美联储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美国商业银行对国内工商业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约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放贷紧缩使得美、欧等国的进口商融资难度增加,资金周转情况比以前明显恶化,而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货款收回的风险加大。据调查,信用较好的进口商在过去交货后20~30天内会将预付款以外的货款结清,但自金融危机以来,付款周期普遍延长到了40~50天。这极大地影响了出口企业资金流动性,甚至波及国内供货商,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影响到我国银行资金的回收,加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

另外,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减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企业尤其是对危机的严重程度没有准确预测的企业,生产的大批产品出口无路,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资金回收更加困难。

(二)金融危机加大了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风险性

1.银行资产组成方面

从资产组成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和存放同业、托收未达的现金等。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固定资产流动性最差,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贷款和证券视期限和性质而具备不同的流动性。一些针对基本客户发放的短期流动性资金贷款,虽然期限较短,但往往不具有流动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结构单一,基本没有流动性二级储备,一级储备的大部分又滞留在中央银行里,银行很难根据流动性需要,随时抽回,做自主性调剂。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的贷款回收难度加大,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银行资产期限方面

从资产期限上看,由于信贷资产占据了资产的绝大部分,该部分的资产的期限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收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企业的经营进入一个“寒冬”阶段,货款回收困难,企业在短期内都不可能筹集大量资金,而有可能靠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过冬”;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行业骤然降温,国家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支持房地产消费。结果,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并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是不断上升的。

(三)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

从理论上讲,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一种既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竞争就越激烈,对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就会越困难,但从流动性来源来讲商业银行可以更加容易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取得流动性资金来源和变现自己的流动性资产以弥补自身流动性不足。

之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远远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现在,金融危机使我国的政策制定者更加偏于谨慎,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束缚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相应对策分析

(一)透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的目的

宏观经济顺应经济形势适时的调整,是避免经济和金融市场过度波动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救市举措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势和最新变化,努力应对并化解次贷危机风险和负面效应,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救市和治市,包括建立平准基金或暂时以汇金公司代行平准基金职责,财政政策刺激方案,以减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冲击。银行业要及时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抓住调整的实质,以预测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走向。

例如,面对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随后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央行又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力度,自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自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调控货币供给。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双降”表明政策操作已经由“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上述降息举措无疑放松了银根,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配合全球央行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房地产等资金链紧张的行业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一货币政策的调整也预示着未来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开始,包括减税刺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降低印花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等财政政策的出台。

(二)加强预警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现状,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并及时预警:

首先,外汇管理方面。汇率变动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要实时关注手持主要外汇的汇价变动情况,必要时通过调整资产组合的种类或者比率及时止损。

其次,抵押信用债券市场方面。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抵押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保持对相关风险的敏感程度,及时评估,审慎计提相应减值准备,相机抉择出售相关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资产支持债券等,最大限度维护资产安全,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次,对国际游资的关注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对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保持警惕,关注其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的加大,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另外,也要注意美元反弹后游资回流美元市场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降泡沫破灭的风险,合理分析和判断利率、汇率走势,为把握投资和交易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

作为银行自身,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要充分利用社会征信系统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完善贷前审查评估和贷后跟踪程序。在评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系统的相关规定,避免任何“地下贷款”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2.推行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结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业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一要求下,资本充足率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很大问题。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在暂时不能有更好外来资本补充渠道的时候,推行资产证券化,不实为降低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的有效方法,能相对提高资产充足率,同时对盘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导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高速增长,加上国际游资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对银行房信资产价格的潜在影响,建立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的法律法规,稳步推行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实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开端,也是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结构的有效方式。

但是同时我国银行业应该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注意证券化资产的质量以及杠杆比率,把资产证券化变为银行业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孙迎芬.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财政金融.2008第9期.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7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资本市场;金融结构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现象,也是本币升值背景下的一种货币现象,是中国经济金融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2007年6月达到了1.3万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巨大的外汇占款,银行不得不发放相应的基础货币,加上实际存款利率过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加速扩张等因素,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与2004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流动性增多不同,随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膨胀,流动性过剩已经从银行体系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金融资产的膨胀速率可远远超过物价膨胀。

一 流动性过剩原因

(一)外汇占款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的外汇占款增加是流动过剩的直接原因。在现行的结售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不断攀高,为保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走势,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力干预外汇市场,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从而给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导向及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经常项目顺差快速增长。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烈,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入中国,我国资本项目也持续出现了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不断攀高,这是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使得中央银行为避免境外资金大量融入,只能做低利率政策的现实选择。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中,发展中间业务的利润空间有限,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盈利目标,势必将扩大信贷规模作为其实现短期利益的手段,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二)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失衡。我国长期存在的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的内在原因。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如货币市场资金积压,资本市场资金短缺,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难以流通;银行存差过大的同时许多社会资金需求却得不到有效满足,全国东中西部各省区的贷款占存款比重差异并不明显,但事实上,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以下存在人为压缩信贷的现象,资金流动到城市、发达地区和垄断行业,又形成了银行可贷资金过大,甚至进一步流入高风险金融资产市场的局面;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比重过小。高储蓄,高投资及高储备形成的流动性过剩是以间接融资格局为前提的,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中,银行体系的融资比重占80%左右,而债券与股票的直接融资比重仅为20%,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金融风险进一步向银行积聚。这充分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它使社会资金供给结构与社会资金需求结构很不适应。

(三)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资本市场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投资渠道过少,导致储蓄存款非正常增长是流动性过剩的体制性原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具有单一性和极端性,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市场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太少,加上资本市场处于转型时期,从而导致了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居民只能在高风险的股票资产和低收益的储蓄存款间进行选择,两类资产间缺乏连续的中间过渡产品。因此,景气高涨时则资本市场泡沫迅速累积,反之则银行储蓄持续上升,金融市场处于持续的大起大落之中,企业的闲余资金和居民的储蓄存款无法有效分流,这也导致银行体系的资金过剩。

二 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一)流动性过剩将风险过多集中在银行,导致了银行的过度竞争,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流动性过剩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使货币政策传导不顺,加大了公开市场的操作成本。

(三)导致局部经济过热,出现资产泡沫。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一是导致某些行业投资增长难以控制,生产能力过剩;二是资产泡沫出现,房价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暴涨,居高不下,股票市场虚火显现,证券价格产生泡沫,而这一系列问题若处理不好,会进一步导致资产价格的严重高估,引起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甚至会引发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

(四)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又加大了通货紧缩的风险。

三 缓解流动性过剩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融资过分集中于银行体系,直接融资比重小,间接融资比重高;资金在货币市场积压,而在资本市场短缺;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问题突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却资金不足;因而必须加快调整金融市场结构,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股票市场,进一步疏导资本市场微观主体利益传导机制。

(二)做好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我国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比较薄弱,与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处于不稳定波动期。虚假信息披露和政策的缺乏联系性都是资本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因而要在制度建设上加大力度,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工作,强化市场对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加大稽查力度,依法严惩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内在制度的完善来维护资本市场的良好秩序。

(三)深化我国的网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外汇市场建设。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造成了极大困扰,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在进一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因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外开放形势客观上需要加快国内外汇市场建设,释放境内外汇需求。而我国现有外汇管理体制是在外汇紧缺时建立的,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要积极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企业和居民的用汇自由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由国际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外汇转变,由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向有条件的对外投资转变,这样才能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缓解流动性过剩应紧密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推进。从不同层面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不断丰富金融工具和投资品种,通过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来完善金融市场的功能,以缓解流动性过剩,并以此作为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张晋生:《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成因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4期.

[2]吴晓求:《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9期.

[3]刘震 张慧:《解决银行业流动过剩的根本——改善金融生态》[J],《财经科学》2006年第7期.

[4]李成 姜柳:《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论坛》2006年第9期.

[5]闫晓梅:《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是合理疏导流动性过剩压力的有效途径》[J],《新疆金融》2007年第3期.

作者简介:李婷,女,(1979.7-),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8

财务分析管理用财务报表杜邦分析体系

管理用财务报表相关理论是近年来财务管理类教材引入的新内容,也是未来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用财务报表理论体系逻辑严密,编制方法科学,打破传统的财务报表编制思路,难度较大,需要财务管理相关人员深入解读,正确编制和运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理财和财务分析。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企业经营业绩需要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反映。财务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报告的分析,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传统的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传统会计报表数据的分析,通过比较、比率分析及因素分析等方法得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后续发展能力等。但是,传统的报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一)传统财务报表本身的缺陷

传统财务报表受到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的影响。财务报告没有披露企业的全部信息,管理层拥有更多的信息,披露的只有其中一部分;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使财务报表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二)传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缺陷

1.横向可比性

财务报表的信息来源于不同的会计主体,受不同会计主体行业、规模的影响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导致相同财务报表项目中的计算口径不同,常见的有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金融资产的分类等。如此以来,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便不具有横向可比性,这妨碍了潜在投资者挑选投资对象,潜在债权人挑选放贷对象,妨碍了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做出公允评价,缺乏可比性也成为走向国际化的障碍。

2.纵向可比性

纵向可比性是指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要保持一致。但是,由于不同时期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财务战略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和计算口径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同一企业的会计报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

(三)杜邦分析体系中相关指标的缺陷

1.财务比率数据确定问题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对权益净利率分解时,权益净利率分解为总资产净利率与权益成熟,其中总资产净利率为“总资产”与“净利润”的比率。“总资产”是时点指标,反应企业总资产在某一个时点的状态,而“净利润”是一个时期指标,反应企业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创造的利润,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即使我们假设期末总资产能够代表整个会计期间的水平,事实上我们在做财务比率分析时通常这样处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总资产”为全部资产提供者享有,而“净利润”则专属于股东,两者不匹配,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的报酬率。

2.没有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经营活动的目的是生产经营,而金融活动的目的是筹集和利用资金。大多数企业的金融活动是为生产经营筹集资金。而有些企业除了筹集资金,还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投资收益。比如一些国有企业频繁买进卖出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获得投资收益,甚至有些企业会发生投资损失。签于此,我们衡量一个企业的费用及利润到底是由于生产经营产生的或者是由于金融活动产生的非常重要。而在杜邦分析体系中的损益并未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故无法进行详细透彻的进行财务分析。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

管理用财务报表时在通用财务报表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目的是适应财务分析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是将企业的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经营活动涉及的资产为金融资产、涉及的负债为经营负债,金融活动涉及的资产为金融资产、涉及的负债为金融负债,据此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在区分经营活动的基础上,企业的损益也区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据此编制管理用利润表;将企业的现金流也区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据此编制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一)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从财务分析和内部管理角度看,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投资活动。金融活动包括筹资活动以及多余资金的利用,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这些金融活动。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要求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分类,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两类。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负债,是指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涉及到的资产和负债。金融性资产和负债是指在筹资过程或资金利用过程中涉及的资产和负债。传统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经过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分类,基本的会计等式变为:经营资产+金融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股东权益。移项后,等式变为: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股东权益。

经营资产减去经营负债的金额为净经营资产,又叫净投资资本。金融负债减去金融资产叫净负债,是企业用金融资产偿还金融负债后的实际负债。上述等式变为: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根据此等式,按照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二)管理用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在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利润也区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经营活动的利润反应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经营损益是企业的日常业务产生的损益,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增加股东财富的主要途径。金融损益是企业通过利用闲置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获得的金融收益弥补了筹资成本后的损益,金融损益是由金融活动过程产生的,不是企业的利润目标,即使一个企业的金融损益很可观,也不能据此说明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优秀。因此,管理者要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并据此编制管理用利润表

(三)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在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区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即使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经营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融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管理用财务报表编制案例分析

根据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结合A公司的具体情况,编制管理用财务报表。A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所示:

根据A公司具体情况,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和管理用利润表如下: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息不对称 市场摩擦 流动性冲击 放大机制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F.S,1999)。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传统周期理论已然不具备说服力。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为人们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同时对现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回顾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 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在繁荣阶段过后, 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宋玉华、李泽祥,2007)。

Fisher(1933)等人提出的信贷周期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存在金融市场缺陷的条件下,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等外生冲击,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由于“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显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摩擦会放大金融冲击,解释了货币或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里两个最重要的放大传导机制,通过市场摩擦发生作用(Campello,M,2003)。金融市场上起初较小的冲击,被这两个机制不断放大,致使流动性加速收缩,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或由不完全市场和合同造成的不可证实的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市场摩擦使得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市场上的市场摩擦一方面限制了最优风险分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机会可能是真实项目,也可能是由于金融资产定价错误造成的市场套利机会。

比如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比较严重。由于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其价值依赖于违约事件的相关性结构,这本身就难以估算。对资产抵押证券定价也很困难,其打包抵押的资产池里包括抵押贷款、学生贷款等资产,要准确定价就必须对资产池里每一项资产的质量核实、估价。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能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给以正确估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变得格外严重。

市场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从“贷款发起到最终证券化销售”链条上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美国分散的监管体制使得没有一个机构能全程监管并负责整体风险状况。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体系)在危机发生前几年发展迅速,但美联储对结构投资载体(SIVs)、投资银行等重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实现金融安全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这样的监管真空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推向深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市场摩擦阻碍了市场自我调整,限制了市场套利活动。套利的速度因为受到套利者资金和知识的限制而降低,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筹集资金,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理解如何投资复杂的资产,因而市场摩擦本身消失得很慢。当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市场摩擦的长时间存在阻碍了价格修正,并且成为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

(一)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变化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会贯穿于整个金融危机。通常在危机以前信贷条件宽松,流动性充裕,筹措资金容易。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已存在。美联储认为科技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及时应对,在2001-2004年期间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当成功地化解了这些外部冲击后,美联储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过多的流动性继续留在货币市场,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长时间处于低位,以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从而产生危机。Berger和Bouwman(2008)研究发现银行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危机之前都会有不正常的正的流动性创造。这一特征完全符合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危机之前资本积聚和借贷标准的放松。

在危机发生后,市场上流动性骤然逆转,从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紧缩。而流动性紧缩状况迅速蔓延,最初出现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的情况恶化扩散到杠杆融资和与抵押贷款有关的结构性信贷市场,并传递至全球货币市场,随后影响到从低信用等级到高信用等级的公司信贷市场,并影响到优质居民房屋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最后威胁到新兴市场资产。当流动性紧缩情况继续恶化,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时,货币当局开始干预市场,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受困的金融机构和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其职能的正常运行。

金融性流动资产篇10

关键词:跨市场;资金互通;资产选择;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28-05

收稿日期:2007-08-29

作者简介:张会清,(1979-),女,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

王剑,男,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一、资金跨市场流动的路径机制

在我国,资金跨市场流动主要通过机构业务、金融工具、混业组织三种途径来实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是全市场资金流通的关键环节,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行为直接或间接引发了资金跨市场流动,金融控股集团下属公司的业务往来有可能成为未来资金跨市场流动的主要渠道。

(一)基于机构业务的资金跨市场流动

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业务互相渗入对方市场,实现资金的跨市场流动,例如证券公司的货币市场融资业务和保险公司的证券投资业务等。在我国,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中的回购拆借业务是资金跨市场流动的核心渠道,以货币市场作为融资平台间接实现资金转移。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跨市场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同业拆借市场融入资金,然后将资金投入到交易所债券市场或者股票市场。证券、保险、基金公司主要通过这种渠道实现资金跨市场流动,在新股或新债发行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目的是利用货币市场的低成本资金获取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高收益产品。

(二)基于金融工具的资金跨市场流动

金融工具是资金流动的载体,金融工具创新为资金跨市场流动提供了广泛渠道。特别是各类理财产品的大量涌现,带动银行存款流向债券、股票等高收益市场。其中,基金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是最主要的间接分流渠道,证券和保险公司发行的集合理财产品也分流了一定规模的银行存款,信托产品的高门槛限制了分流存款的能力。除期货市场之外,居民和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理财产品间接进入几乎所有的金融市场。

(三)基于混业组织的资金跨市场流动

金融控股集团下属公司的业务往来所引致的资金在金融市场间的转移也是一种可能的跨市场流动渠道。虽然我国目前维持“分业经营”的金融业格局,但是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已经涉足金融的多个领域,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格局,比如金融机构控股的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非金融企业控股的首创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其中中信集团控股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信诚人寿保险,平安保险控股平安证券、平安银行,招商局集团旗下控股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这些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旗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有可能成为未来资金跨市场流动的主要渠道。

二、资金跨市场流动的影响因素

(一)新股发行

自2006年6月恢复新股发行以来,每当大盘股或者新股集中发行时,都会引发逐利资金从各个金融市场向股票市场转移。货币市场作为最主要的融资场所,这种资金流动直接表现为货币市场的短期波动,因此,可用货币市场交易情况来检验新股发行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影响。图1和图2直观显示了几次冻结资金较多的新股发行与货币市场代表性指标――7天质押式回购交易之间的关系(括号内为冻结资金量)。

图1新股发行与货币市场交易量的关系

图2新股发行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新股发行对货币市场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新股申购所需的短期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货币市场融资,导致新股发行期间的货币市场交易量骤然放大,大规模资金的短期交易又引发货币市场利率的飙升。而新股发行结束之后,申购资金迅速回流银行体系,货币市场在短期内又恢复正常状态。由此可见,新股发行对资金跨市场流动具有显著影响。

(二)监管政策

监管政策对于资金跨市场流动具有最直接的影响。自2003年以来,各种旨在促进市场融合、鼓励资金互通的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为资金跨市场流动消除了制度障碍。宽松监管政策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允许和鼓励金融产品的跨市场流通,增加资金跨市场流动载体。例如,财政部和监管部门为推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相互联通,在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发行跨市场国债品种,由于该券可以跨市场自由转托管,目前已成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乃至股票市场资金流动的主要载体。(2)放宽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便利与资产配置有关的资金跨市场流动。例如,2007年保监会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由5%上调至10%,理论上相当于增加了1000亿元的跨市场流动资金。(3)扩大金融市场的机构准入,增加资金跨市场流动的主体。例如,监管部门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后,货币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间资金流动将会通过保险公司的跨市场操作而加速。

(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资金数量和资金价格的决定因素,对资金跨市场流动具有两方面的影响:(1)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改变了基础货币的供给,使资金跨市场流动的规模发生相应变化。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增加,资金增值的考虑必然会促使商业银行将其融出给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扩大信贷投放,或者投资于债券,这些都会使资金跨市场流动的规模扩张。反之则会规模收缩。(2)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改变了资金成本和金融产品的相对收益,引起金融机构和居民企业对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资金跨市场流动。特别是存款基准利率的政策影响更大,它是保险、债券、股票、基金等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定价标准和收益参照,存款利率的调整对于金融市场收益率的非对称影响,诱使市场主体调整其资产配置。但是,基于我国的存款利率仍然偏低、市场资金总体过剩以及市场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货币政策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影响还很有限。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资金跨市场流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而上调存款利率的政策影响则微乎其微。

(四)其他因素

除上述三大因素之外,宏观经济形势与涉及市场相对收益的其他因素都会对资金跨市场流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资金跨市场流动一般都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涌动热潮是与宏观经济的良好走势分不开的。另外,还有一些因素会改变金融产品的相对收益,经由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调整引发资金跨市场流动。例如,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上调印花税后,资金在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间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这种随机性的政策冲击成为资金跨市场流动和金融市场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三、资金跨市场流动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一)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由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在流动性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资金跨市场流动对各自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金跨市场流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为银行的闲置资金找到了出路。在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巨额的存款利息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但资金跨市场流动渠道的拓宽使商业银行得以将闲置资金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从中赚取较为可观的利差。(2)为银行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在资金流向严格管制的条件下,银行的资产配置只能局限于信贷投放,银行资产面临较大的风险,也不利于保证必要的流动性水平。而资金管制的放宽使得银行可以投资于债券、外汇、黄金等各类金融市场产品,在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能力。

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存款分流的影响。为追逐基金、股票等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存款大规模流失迫使商业银行要么在货币市场融资以增加负债项目,要么减少相应数额的资产项目,两者都会提高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而存款结构呈现出的“活期化”趋势,意味着存款分流还有可能进一步强化。(2)新股发行期间大规模申购资金流出流入的影响。由于我国新股申购可获取无风险收益,每当新股发行期间,大量短线申购资金快进快出引起商业银行存放资金的巨量波动,对其流动性管理形成严重冲击。(3)“第三方存管”制度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在实施第三方存管制度以后,少数大银行凭借网点、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争取到大量存管业务,客户资金逐渐向大银行集中,导致中小银行存款流失。而且制度规定客户的银行结算账户和保证金账户联结,不能通过其他银行账户将资金转入转出,这种资金分配的“绑定效应”使得中小银行的客户存款一旦流失便难以回补,对其流动性管理乃至长远竞争力都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对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资金跨市场流动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其利好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拓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来源,这是最重要的利好影响。缺乏存款渠道的金融机构得以从各个金融市场便利地获取所需资金,特别是货币市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开放使其得到了有力的流动性支持,从而大大降低了出现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2)有利于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效率。与商业银行单靠信贷业务便可维持经营不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完全依赖于多市场产品的组合投资。资金跨市场流动不仅增加了投资获利的市场机会,而且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也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另外,基于流动性来源渠道的广泛性,流动性管理所需要的储备金数额相应减少,在不影响支付能力的条件下增加可供投资的资金数量,流动性管理的盈利能力也随之提高。(3)有利于增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一方面,以存款分流为代表的资金跨市场流动刺激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以满足资金的逐利需求。而资金跨市场流动则提高了这些创新产品的流通性能和市场认可度,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延续和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扩充了资金在各个市场间相互流通的载体,在绕过监管限制的同时促进了资金跨市场流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然而,我国的金融市场监管还比较严格,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能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跨市场操作,实现资金在有限范围内的跨市场流动,上述利好影响未能得到充分展现。

(二)对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资金跨市场流动对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有利有弊,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但长期而言对于改善流动性管理乃至货币政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短期内:(1)资金跨市场流动可能使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面临“倒逼问题”。资金跨市场流动经常引起商业银行资金的急速流失,特别是新股发行冻结资金动辄上万亿元,商业银行很有可能因此陷入流动性困境,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为其补充流动性,从而出现流动性管理的“倒逼问题”。但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回收流动性,于是稳定金融市场的目标与紧缩货币供给的目标便产生冲突,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2)资金跨市场流动的大规模、随机性使中央银行难以进行有规划的流动性管理。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调控的重要内容,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通过对宏观经济、货币供应、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分析预测来制定流动性管理计划,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仍处在转型过程中,金融市场也还处在发展规范过程中,政策制度的出台经常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在中央银行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的条件下,政策法规颁布所引起的资金大规模、随机性的跨市场流动,导致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经常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

2、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在长期内体现:(1)有利于强化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地位,便利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由于货币市场是媒介资金跨市场流动的主要场所,资金流转的规模越大、频率越高,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也就越强。同时,货币市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是中央银行流动性调节的主要渠道。通过发达的货币市场既可以快速调节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可以有效传达货币政策信号,合理引导金融机构的市场预期,使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为货币调控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造条件。当前由于货币市场尚不发达,货币市场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对其他金融市场的传导能力有限,公开市场操作只能以数量操作为主。然而,资金跨市场流动的逐渐发展将会促进数量操作向价格操作的转变。资金跨市场流动在强化货币市场核心地位的同时,也加速了市场化基准利率的形成,并通过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行为将货币市场利率迅速延伸到整个金融市场中,成为金融机构普遍认可的基准利率,这就为货币调控由数量调控模式向价格调控模式转换奠定了市场基础。(3)有利于疏散银行体系流动性,降低信贷扩张速度,减轻央行调控压力。由于我国的国际收支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顺差状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随之不断增加,相伴而生的便是难以遏制的信贷投放动机,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目标也就难以实现。而资金跨市场流动则通过存款分流、回购拆借、资产配置等渠道将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疏散到其他金融市场,一方面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在不损害银行利益的条件下完成货币调控任务。

四、推进资金跨市场流动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一)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进资金跨市场流动的建议

1、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推动分业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虽然我国已出现金融混业的趋势,但监管体制仍然是典型的分业监管,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求尽快确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减少资金跨市场流动的障碍。从中国金融业的实际出发,美国的“功能监管”模式可能更具借鉴价值。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建议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成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委员会”,委员会直接受国务院领导。人民银行作为总协调人,对金融市场实行全面综合的风险监管,以使其金融稳定职能与货币政策职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由三家监管部门按金融机构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

2、适时适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较为严格的准入限制,资金跨市场流动面临诸多或明或暗的制度瓶颈。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放松管制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金融机构资金运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也使这些限制条例显得有些过时。建议先放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跨市场运作,再逐步放开自有资金的跨市场业务;在适当时机允许基金公司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发挥其资金定价的专业技能;适度放开券商一般性短期信用贷款,放宽其抵押融资的质押物范围,加快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适当提高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比例上限等措施。

3、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增加作为融资载体的债券供给。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联结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企业债规模过小。这一方面导致资金跨市场流动缺乏足够的融资载体,另一方面导致资金主要是在金融市场内部流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建议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市场环境下适时增加各类债券的供给,重点是增加企业债的供给,为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抵押债券的品种范围,允许保险公司提高债券投资的比例,以此增强债券的市场流动性,在促进资金跨市场流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债券流动性。改变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的转托管方式,统一对两个市场的国债进行托管,提高债市运行效率。

4、改进金融交易与支付结算体系,加快市场资金流动速度。

虽然我国的金融交易与支付结算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已较高,但这些系统大多独立运行,没有发挥系统整合的优势。同时,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引发证券结算的效率和风险问题。建议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当局和证券结算机构着力研究证券结算系统接入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可行性,以提高证券结算效率和资金流动速度。采用逐笔结算与净额结算相结合的方式,证券以逐笔全额方式,资金以净额方式交收,降低券款对付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成本。商业银行应当加快电子支付系统建设,如通过ATM进行理财服务和账户服务,借助移动支付工具提供电子凭证或凭证的影像截留服务等,尽可能地使社会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此外,还要研究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电子票据登记交易系统,改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服务等。

(二)在资金跨市场流动背景下改善央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短期流动性支持机制,平抑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

考虑到股票市场可能继续维持牛市行情、海外上市的红筹股陆续回归以及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等因素,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短期性紧缺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振荡波动将会是一种常态。因此,从稳定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必须建立有效的短期流动性支持机制,平抑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一方面要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除了常规性的例行操作之外,还要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随时实施临时性的操作,平抑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另一方面要求建立短期的流动性窗口。例如建立自动质押融资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紧急融资渠道,以缓解短期资金流动的瓶颈限制,避免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市场波动。

2、建立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

资金跨市场流动背景下的金融市场趋于一体化,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有赖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建议在现有的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增加财政部列席会议。会议内容以政策通报和交换意见为主,特别是涉及到资金跨市场流动的政策通报,目前最重要的是事先通报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计划。在一些重大政策出台之前甚至可以不定期召开紧急会议,为人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留出一定的准备空间,避免事后操作的效率损失。待时机成熟时,可建立由国务院指导的金融协调机制――金融协调委员会,在更高层次进行沟通协调,以提高政策信息的权威性和及时性。

3、强化资金跨市场流动的监测分析,提高流动性管理效率。

建议中央银行进一步加强经济金融的监测分析工作,当前尤其要关注跨市场的资金流动情况。可以依托银行间市场的监管职能,并借助支付结算系统的信息优势,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规模、路径、主体等内容进行跟踪监测,填补由于监管制度的不足所形成的信息空白,以便于中央银行从整个金融市场来把握资金供求形势,合理确定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和价格水平。

4、适应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上升趋势,适时调整货币统计口径。

资金跨市场流动增加了金融产品的市场流动性,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对于货币的替代性能越来越强,导致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弱化,货币调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在新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中增加国债、短期融资券、商业票据等高流动性金融资产,以反映金融市场真实的流动性水平,并且还要随着新型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的出现不断加以修正。虽然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只能直接调节基础货币或货币市场利率,但流动性管理应当着眼于包含各类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总量,通过有效的数量和价格操作对其施加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一萱、屈文洲.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连通问题研究 [R],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5年2月。

[2]巴曙松.保险资金拓展运用与金融市场发展”[J].中国金融,2007;4

[3]周金黄.支付体系发展趋势与中国支付体系的未来发展”[J].上海金融,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