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科普小知识十篇

时间:2023-10-27 17:31:40

少儿科普小知识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1

低龄小学生的知识科普图书,应该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

小学的适龄儿童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是什么”,他们对世界有更多好奇心,更想对其一探究竟。因此,给他们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就应该加入“怎么样”的内容,除了有知识点,还必须有足够的内涵,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发现科学。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阅读能力还不够强,为他们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内容不应该太复杂冗长,通常应该在一两个通版之内完成一个话题,这样有利于小读者的阅读。内容也不要求大求全,而是要从小处出发,做细某一知识点。除此之外,这个年龄段的科普图书中,内容不应该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增加游戏或动手制作的内容,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参与中学习知识,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以前我国常见的知识读物重在知识灌输,轻视参与和操作,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少年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认为青少年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打开亚马逊图书网站,各种DIY图书琳琅满目,内容新奇巧妙,语言轻松活泼,能与读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国外出版的一些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值得国内的编辑参考学习。例如,德国经典儿童科普书《妙趣科学立体翻翻书》系列,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接力出版社从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第一次发现》丛书,就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解剖学原理,采用透明胶片双面印刷,激发孩子们亲身体验探索的热情,也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的编辑也在不断动脑筋,想方设法增加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例如,2008年推出的《小聪仔•自然》,在编辑和出版形式上就别具匠心。阅读《草莓》时,可以在纸上嗅到草莓的清香;阅读《蚂蚁》时,翻动胶片页,可以看到蚂蚁把卵在左右页上来回搬动,用书中配送的小纸片可以看到整个地下蚁穴的秘密……五花八门的道具,让孩子在阅读中手脑并用,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科普图书,应该以培养博物情怀和探索精神为宗旨

当儿童的阅读能力提高之后,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幅度加强,对科普读物的要求也就更高,单纯的“是什么”和“怎么样”在他们眼里就显得很小儿科。此时,他们更愿意以少年老成的眼光挑剔世界,挑战权威,那些揭秘的、质疑的甚至玄幻的科普读物,就很容易为他们所青睐。因此,给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就不能局限于传授绝对正确的知识,还必须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特别是怀疑精神,让孩子们兴味盎然地去探索世界、询问未知、质疑已知,获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同时,科普读物还需要用创新的手法,以博物情怀去感染小读者,引领他们进入科学的角色与境界,去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2

关键词:广州;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教育;科普教育活动

1.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教育

儿童公园最早起源于儿童室外游戏场所。自古以来的儿童教育都强调要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触摸石头、沙子、植物、水等自然要素,尽情嬉戏玩耍。1840年福禄贝尔将自己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儿童的花园”(Kindergarten),孩子们可在花园里种植花草,观察昆虫和小鸟,还可在户外尽情奔跑、玩耍。2008年,“英国游乐”《游戏场设计――营造成功的游戏场设计指南》(Design for Play:A Guide to Creating Successful Play Spaces)阐述了儿童游戏场的10个原则,其中“自然元素的采用”便强调应与自然紧密结合。

随着科技发展,提起儿童游乐项目,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游乐园、马戏表演和各种机械设施。这种费用高昂、人工建造的“玩具城堡”剥夺了儿童在自然空间中的乐趣,根据美国在2008年出版的畅销书《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The Last Child in the Wood)中的观点,远离自然是造成儿童诸多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儿童在享受“快餐式”的娱乐刺激后,并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启迪和积极的心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植物科普教育活动是自然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游戏等形式传播植物知识,使人们学习和掌握植物种植技术,树立环境保护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还可以让现代都市人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亲身感受园区特色文化带来的享乐和情趣。但是,目前我国公共空间(如公园、植物园等)植物科普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悬挂植物铭牌进行宣传,通过书籍、宣传册、宣传栏单方面传播,缺乏与儿童的互动及趣味性,难以吸引儿童参与。

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有着视觉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儿童亲近。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可以让儿童在触摸花草、泥土的同时,在自然环境中去认识、体验自然的乐趣,唤醒儿童对大自然、动植物的热爱,最终促进儿童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植物科普教育应改善单一的“课堂式”“说教式”宣传模式,倡导走进大自然,亲自操作或者体验活动来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多种互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了解自然、土壤、植物的基础知识,寓教于乐,使儿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

2.广州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

2.1总体介绍

广州市于2015年6月全面开放了13个儿童公园,这些儿童公园在功能上涵盖了休闲娱乐、趣味运动、动漫游戏、职业体验、少儿科普等活动,活动内容着重体现了科普性和公益性。

在13个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较为普遍,按组织方式可分为展示型和参与型两种类型。展示型的活动侧重于“观看”,较直观地展示各种类型的植物材料,包括不同品种的植物、植物的不同部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表现,以及举办立体花坛展览等。科普教育方式主要包括野外讲解、植物挂牌、文字说明、多媒体展示等。展示型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番禺儿童公园的“瓜果长廊”、天河儿童公园“农耕园”、荔湾儿童公园的“奇幻自然园”、广州市儿童公园的“百花园”以及春节期间在园内举办的“艺术园圃立体花坛展览”等(图1)。参与型植物科普教育活动侧重于“体验”,让孩子们亲身参与、体验植物种植的过程,从而得到更加直观的知识。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花都儿童公园的“亲亲蔬果园”都属于参与型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

2.2特点

2.2.1植物科普教育活动较普遍

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区域范围较大,重视程度高。活动项目包括挂牌认知植物品种,宣传栏简要介绍和普及植物分类和生长特性,展示农耕器具等景观小品,介绍农业生产的常识,普及各种农作物种植的农业知识等。其中,花都儿童公园和海珠儿童公园还开辟小农场,为孩子们提供参与农事劳作的场地,更加深入地体验种植的过程。

2.2.2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儿童公园中植物资源多种多样,除了观赏性的园林植物,还有生产实用性的农作物,观果观花,品种繁多。其中以天河儿童公园的“农耕园”科普区的植物类型最为丰富,超过100个种类。该场地中的植物随着四季变换呈现不同的面貌,形成春华秋实、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孩子们也能从中认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日常的食品由来,学习到课本以外的农业知识。

2.2.3活动类型有创新

结合植物科普教育项目的设置,各儿童公园组织开展了多种活动。如天河儿童公园的“农耕园”由熟悉农事的农民进行耕种,不同季节轮换种植时令瓜果蔬菜,将农作物分成粮食类、瓜果类、蔬菜类、香料类等进行展示。孩子们由学校组织过来认识植物,开展野外课堂学习(图2)。

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采用认养的方式,划出小块农田,通过摇珠方式抽取认种认养家庭,深受亲子家庭的喜爱(图3)。

部分儿童公园利用园区场地在节假日开展或承办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如广州市少年宫科技部“奇妙科学”课程班的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进行了一场春季科学素养实践活动。孩子们在体验“春播”耕种的过程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3.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需求调查

笔者于2015年6月开始,对广州市13个儿童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儿童公园中科普教育活动项目的使用情况。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了天河儿童公园和海珠儿童公园的植物科普教育项目进行详细调研,分时段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调查时间段为工作日和周末节假日的9:00~11:00,15:00~17:00。每个调研地点调查2~3天。调查主要包括实地拍摄,观察家长及儿童的活动时间及活动人数,记录活动设施的管理情况、人流量等。于2016年3月期间,对广州市14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需求性调查。问卷内容共设置15道题,主要包括受访家长与儿童的基本信息、到达儿童公园的需求和目的、对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偏好、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改进的建设性意见等方面。在两个儿童公园共发出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3份,有效率为93.6%。其中,4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占调查主体的37.0%,4~9岁儿童的家长占33.6%,9~14岁的儿童或其家长占29.4%。

3.1到访儿童公园的需求和目的

数据反映,目前家长和孩子到访儿童公园主要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欣赏美景”为目的,而与科普教育较为相关的“增长知识”却排在末位。由此看出儿童公园中的科普教育并未受到家长及孩子的重视。原因可能为:孩子课业繁重,学科教育已经能够“增长知识”,外出游玩是为了放松与愉悦,再进行知识的灌输会带给孩子无形的压力;也反映了儿童公园的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宣传不足,未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也未能从形式上进行创新,吸引孩子参加。

3.2对儿童公园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喜爱程度

在儿童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会优先选择趣味性强、形式新颖、新鲜刺激的活动项目。在对科普教育类项目的偏好调查中,儿童对涉及花卉、蔬果等植物类项目喜爱程度最高,占34.1%,这与上文提到的“亲近自然”的游园目的相一致。说明孩子们喜欢可以亲近植物、土壤、水等自然因素的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图4)。

3.3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参与情况

将常见的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分为学习型讲座、科普游览活动、动手类活动、大型花卉展和园博会等。从问卷结果得知,前三类植物科普活动受欢迎程度相似,而花卉展、园博会为广州市每年的常规性活动,规模大,宣传广,得到了更多家长和孩子的关注及参与,在调查中所占比例也最高,为47.7%。因此,提升活动知名度、加强活动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活动是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更多家长及孩子参与的重要提升方法(图5)。

3.4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中,近八成的受访者对儿童公园目前的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表示“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表明儿童公园的植物科普设施及活动尚能满足家长和儿童的需求。此外,超过九成的家长及儿童“希望儿童公园建有专门的园艺活动区或植物科普中心”,更有超过五成的家长及儿童希望参与园艺活动和科普中心的植物相关活动(图6)。

3.5对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偏好

调查结果反映,超过八成的受访群体都可能成为儿童公园植物科普活动的参与者。对于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的选择,“公园游赏活动”“动手操作类活动”“室外教学活动”的比例较高且相差不大,而“学习型知识讲座”的比例为33%。说明家长和孩子更喜欢参与型活动项目,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形式应以参观、感受、动手操作为主,通过创新形式、增加互动来提高家长与儿童的参与度。

3.6对儿童公园植物标识的关注度

悬挂植物说明牌有助于家长带领儿童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儿童公园中最常用的植物科普教育形式。在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会关注植物说明牌。当问到“您认为植物说明牌上除了植物名称之外还应展示什么内容?”时,选择“易懂易记的识别特征”比例最高,其次为“植物养护常识”,说明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常见植物的养护常识是家长及儿童较为关注的内容,在植物说明牌设计上应增加相关介绍(图7)。

4.总体评价与完善建议

4.1存在问题

4.1.1宣传力度不足,儿童参与度低

部分科普区设置了警示牌,这些提示对游人爱护植物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但总体来说,植物科普教育活动在儿童公园的宣传不足,园内宣传栏关于环境教育、植物科普宣传的展板较少,部分公园的植物科普区缺少植物说明牌,或者悬挂的高度不适合儿童,不利于园内植物科普活动的开展。

13个儿童公园中,只有花都儿童公园的“亲亲蔬果园”和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提供了家庭参与蔬菜、瓜果种植的活动。但是参与和参观人数相对其他游乐项目少。在海珠儿童公园中,能够参与种植活动的仅为获得认养小农田资格的几十个家庭,知识传播的范围较小。除此之外,“开心农场”的一块农田约8m2,租赁价格为400至500元,且退养不退钱。认养价格过高也是影响家长与儿童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4.1.2开展项目较单一

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项目主要是以园林植物和蔬果的认知以及农作物栽培为主,参与项目类型较为单一。例如,花都儿童公园的“亲亲蔬果园”和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都仅为蔬菜、瓜果的种植,还应包括花卉栽培、植物繁殖、盆景制作等方面。

4.1.3科普区域休息设施不足

植物科普区内缺少休息座椅,造成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家长带孩子参观植物科普区都是绕着园区参观、拍照,不到20分钟就已结束。天河儿童公园的“农耕园”科普区内虽设有2座凉亭,但不能坐下休息,而农田内施肥有异味且蚊虫较多,使得游客无法长时间停留。

4.1.4公园后续管理须加强

部分植物科普活动项目后续管理须加强,如天河儿童公园的阴生植物区位置较偏僻,植物生长杂乱,家长和儿童极少进入参观。又如海珠儿童公园的“开心农场”内部分认养农田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也影响了农场的景观效果。

4.2完善建议

4.2.1丰富植物展示品种和形式

植物科普教育活动首先应立足于植物资源,考虑将常见的岭南乡土树种结合时令花卉、蔬菜瓜果等运用到不同的造景形式中,营造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嗅觉体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植物造型园”,将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修剪成恐龙、大象、长颈鹿、乌龟等趣味的动物造型,营造视觉效果。

4.2.2规划各类科普场地

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会优先选择离家近,车程短的公园或儿童游乐场所。因此,科普场地应分布到各级儿童公园中,每个公园的植物科普活动项目应各有特色,并注重家庭参与。展示型的科普场地如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科普园中的新型植物景点一一“植物小人国”,应用了高新科技技术,通过微缩模型展示童话世界里的“小人国”景观。另外,在公园中设立科普中心,可为参与型的科普活动提供场地,如举办植物科普展览,设立第二课堂,组织各类比赛等。此类活动既能加深儿童对植物构造的了解,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耐心,更能激发他们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

4.2.3积极组织科普活动

儿童公园中植物的魅力除了自身各种特征所赋予的形态美,还在于以植物为主题而构成的各种游戏场所带给孩子们的无穷趣味。常规性科普活动项目种类应多样化,也可结合高新科技展示开展活动。在节假日特别是特殊节日时(如儿童节、植树节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有奖知识问答、科普征文、种花种树、叶脉标签制作、艺术盆栽制作、花艺比赛等活动,通过公园、公益组织、学校等多个平合举办,多渠道宣传来提升活动知名度,扩大活动影响面,打造品牌活动,从而提升家长与孩子对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的参与度。

4.2.4进一步完善公园管理

应重视儿童公园植物科普项目的后续管理,营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增加并完善植物说明牌等设施。说明牌设计的形式和颜色等方面要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悬挂的高度应符合儿童的身高要求,并增加植物辨别特征、植物养护知识等趣味性更强的知识,或通过二维码链接植物百科,加强互动性。

4.2.5培训科普人员

完善青少年科普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儿童公园科普活动中,配备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参观或教学活动。可邀请大专院校园林或植物学专业的学生作为义务讲解员,利用园内植物资源,结合公园游赏活动,为儿童及其他游客系统介绍植物知识。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3

【关键词】儿童 气象科普 天气绘本

一、天气绘本研制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而少年儿童又是防御自然灾害最薄弱的群体之一。在我国,0—14岁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到全部总人口数的20%左右,其中6到14岁学龄儿童占到总人口数的13%左右,这部分人群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及成年人,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不强,如果再缺乏必要的防灾知识,一旦灾害发生,就容易惊慌失措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群体规模和年龄特点,让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不能忽视这部分群体,因此,如何研制出适合这部分人群接受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产品,是气象服务的当务之急。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是中国气象局“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与方式。巧合的是根据2011年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在气象节目附加信息方面,观众对“气象科普知识”提及率也较高,达到39.26%。

以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和参与者的少儿气象科普产品,将会成为气象科普知识在校园中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推进中小学的重要平台。中国气象防灾减灾亟须积累和建立一整套少儿气象防灾的宣传体系和互动模式,与学校、社会科普基地相结合,形成良性、科学的少儿防灾减灾氛围。当灾害发生时,有知识可以依据、有模式可以参考、有标准可以防范。

在国外,日本、智利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把防灾减灾知识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形式对待,非常重视对少年儿童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普及、宣传和培训。例如日本注重经常性的教育训练,编有《危机管理和应对手册》《防灾教育指导资料》;在美国,从小学就开设专门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课程教育,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

少年儿童的视角区别于成人,在对于气象防灾减灾产品的理解上,逻辑性强、结构缜密的气象防灾产品无法引得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兴趣,气象服务需要从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阅读在儿童中的重要影响力来判断,研发趣味性强、可读性强、具有美感的系列产品。

二、天气绘本研制与开发的基本定位

在由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所构筑的科技世界中,孩子与书本的距离愈来愈远。近年来,世界各国所推动的教育改革,几乎都把推广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重点,甚至识字率或阅读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国、日本、芬兰等国,都纷纷发起全国阅读年的活动,希望举全国之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绘本”这个词来自于日文,与英文对应的是“picture book”。从一般意义上讲,绘本或图画书所指的对象是相同的,即那些图文紧密结合的图书。在世界范围比较通行的理解是“为儿童”创作的图书。

“画”是绘本的生命线。儿童凭借图画来读懂故事的脉络或者理解图画提供的知识、信息。通过视觉来吸引孩子,绘本中的绘画可以作为独立的绘画作品来欣赏,但它不仅仅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配合或对于构图和形式审美而引起孩子的愉悦,儿童与绘本中绘画的关系,首先是在画上看出故事或知识、信息。从这一意义上讲,绘本也是孩子了解知识、进入阅读、提升阅读兴趣最早的途径。鉴于此,作为气象科普产品的研发,完全可以借鉴绘本本身所具有的故事性、可视性,让绘本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一种有效途径。

现有气象科普读物中,图解方式的气象科普读物所占比例小,研发空间大;研发手绘版气象科普读物在国内尚属首次。目前关于气象科普的读物共有90余册(查阅范围包括中国气象科普网和当当网的主流科普图书)。检索统计结果显示,通过文字方式介绍气象科普内容的读物占到了93.4%,另有通过实验方式介绍气象科普内容的读物2本,而通图解形式的科普读物只有4本,占全部气象科普读物的4.4%,无手绘版气象科普读物。

手绘形式、有趣且富有美感的气象科普传播符合受众接受心理,产品期待度高。资料显示,公众对气象科普趣味性的满意度远低于气象科普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美感性不足是当前气象科普传播的一大瓶颈。从受众接受心理层次,手绘读本具有返璞归真的童趣,在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戏剧性和故事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符合现代社会对回归自然、简约清新格调的心理期待。

气象科普绘本通过图形加简单文字的方式,来营造灾害发生时的场景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间接将面对灾害时的各种情绪与生活切面的经验告知孩子,让孩子借此认识及诠释人类的种种行为与思考模式,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我们每个人的经验和触角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预知每一个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无法将所有灾害提前预知并告诉孩子如何防范每一种灾害,我们只能通过书本传播这种经验,无疑绘本是气象科普与孩子之间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天气绘本的基本形式

在一本绘本里往往是知识性与文学性兼具。美国凯迪克奖把绘本是否具有儿童性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提出来:“评审团必须以儿童的理解力为前提考虑该书是否有杰出的表现”。

作为体现气象科普的绘本,内容编辑、图形绘制的一切出发点是“孩子的理解力”。在围绕孩子理解力的同时,气象科普绘本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气象科普知识如何简单化、情节化?绘图如何在兼具观赏性的同时兼具知识性?如何通过阅读气象科普绘本图书提供给孩子各种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以协助孩子了解人类的行为与思考,并具备面对与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

首先,在选题策划上,气象科普的知识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孩子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不会做过多的知识延展,例如,关于雷雨天气的安全防范,只要告诉他们什么情况下怎么防范,因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基于积累的知识有限,他们对于信息点扩展会比较少;关于海陆风的变化,可以营造一次海边的篝火活动,通过火焰的变化来告诉读者风向的变化。

其次,气象科普信息以结论性的知识点为主,不求大而全。例如,“为什么凡草木花皆五出,独雪花六出?”“为什么下雪之后特别安静?”等等。

再次,绘本中使用的语言需要浅显凝练,将科普信息融入一定的故事情节中,以符合少年儿童阅读习惯和接受习惯。儿童的思维基本是线形的形象思维,缺乏对于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对于气象知识的把握,如果能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将其带入一定的情境中去,然后顺理成章地接受气象科普知识。例如,户外防雷的安全知识,如果知识罗列出1、2、3点,那么读者的接受思路会是1、2、3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形成的记忆也是割裂和分散的,而如果是将1、2、3点融入儿童的郊游情节中,那么这些割裂的知识点便有了相互存在、相互依赖的条件,儿童记忆起来因为有了情境关联,因而也就更容易。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绘本图形需要明快,在强调色调、线条清新明快的同时,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绘本氛围。松居直说:“好的图画书作者会以历历在目的方式来叙述,将要说的主题传达给孩子,同时将插画的细部与整体结合,以图文一致的形态表现整个故事。这种图画书能使孩子确实把握主题,相信作者的描述并产生共鸣。”①

科普绘本在对于绘画的把握上更是要求细节和整体的配合和一致。如果细节过多,孩子缺乏整体的把握,如果整体过多,那对于科普的知识点的掌握又无法达到准确的目的。

例如,关于鹅毛大雪的科普。文字内容:“我们在形容雪花的时候,往往会说到鹅毛般的降雪,不过现实生活中真的有鹅毛一样大的雪花吗?其实,所谓的鹅毛大雪,并不是单个的雪花,我们见到的从天而降的单个雪花晶体的直径一般为0.5至3毫米,几乎微不可见。不过雪花从云中下降到地面,路途很长,多个雪花很容易互相攀附合并在一起,这种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经过多次的合并而形成的大雪片,就是我们所说的鹅毛大雪。最大的直径可达15毫米左右,当然和鹅毛相比还是小了很多,我们更在意的是那一份雪花悠然飘落的意境。”其中“我们见到的从天而降的单个雪花晶体的直径一般为0.5至3毫米,几乎微不可见”,通过图形中放大镜的“细节”展现出来,生动而有趣。

结语

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是中国气象科普的重要工作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体制环境,同时亟须推出一批适合少儿接受心理的气象科普产品。本文所提出的创作天气科普绘本的构想已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类节目中投入实践,并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的重要传播形式。

注释: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4

一、儿童科普读物

儿童科普读物隐含众多开展科学教育的有利因素。从功能上来说,儿童科普图书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给科学概念的学习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情景。科学概念通常比较抽象,而儿童科普图书通过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生动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增加科学的可理解性与可阅读性,把科学融于一定的故事内容中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奇妙的数王国》将许多数字,如分数、小数等拟人化、形象化,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多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说明,这些特殊的处理方式会减少儿童对科学的畏惧,增加他们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来说,儿童科普图书通常都是图文并茂,书中包含的图片与注解能减少儿童的困惑,帮助儿童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美国“神奇校车”系列丛书是将科学融入到故事中的典型代表,实现图画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另外,它还借助侧边栏、对话框等把某些科学故事以附加内容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是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的教育元素。而且,儿童科普读物的呈现形式较为生动直观,与儿童形象思维的认知方式不谋而合。以法国“第一次发现”科普丛书为例,该丛书将高精度的图画与神奇的胶片材质相结合,借助手电筒、放大镜等工具将一个个直观、逼真、生动的世界展示给读者。

从语言方面来说,儿童科普读物的语言特点在于它的浅显易懂,既能表达复杂的科学观点,又兼具趣味性与讲述性。基于语言方面的特性,国外许多科学教师都会借助儿童科普读物开展“大声朗读(Readˉaloud)”课程,许多家长也会选择儿童科普读物作为科学课堂以外的重要科普阅读材料。除以上典型案例的剖析外,一些研究表明,儿童科普读物与科学教材相比,和现实生活的相关程度更高,能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科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儿童科普读物含有丰富多样的科学主题,阅读多种类型的儿童科普图书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内容、主题之间的联系。儿童科普图书与其他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措施(如修建科技场馆、建立科普基地、培训科学教师)相比,是最简便、成本最低、覆盖性更高的科普资源[2]。因此,便捷可得性也是儿童科普读物运用于科学教育的有利元素。

二、儿童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儿童需求的多元化,中国出现了科普漫画、科普童话、科普绘本等形式多样的儿童科普读物。基于对儿童科普读物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帮助读者开阔视野,体验和感受不同的科学文化。科普读物内容涉及世界的方方面面,儿童透过它能够进入一个精彩纷呈的科学世界。由于地域文化存在差异,不同国别的儿童科普读物蕴含不同的科学文化。以“可怕的科学”(英国)、“第一次发现”(法国)、“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为代表的西方儿童科普读物强调科学本身的直观性与客观性,特别关注儿童的观察体验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版)”(中国)、“小牛顿爱探索”(韩国)、“从小爱科学”(韩国)为代表的东方儿童科普读物则更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散发浓厚的人文气息。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孩子能感受到不同的科学世界与科学文化,拓宽眼界。

第二,为小读者提供一种易于接受的探究科学的方式。科学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生硬、难以理解的,但儿童科普读物却是生动的、易于接受的。以“可怕的科学”系列科普图书为例,它的内容风格是“寓学于乐”型的,是学习与娱乐的有效结合体,书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含量较大,但作者却能通过轻松幽默的笔调把小读者的注意力抓得牢牢的。此外,书中穿插许多好玩又简单的实验,小读者只需要借助白纸、土豆、面粉等生活常见材料就能完成,动手实验的过程就是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相比教材而言,儿童科普图书能够更好地激励他们思考与感受科学探究,而教材通常会将科学概念或科学实验步骤等科学内容直接呈现给孩子,并且儿童科普读物设定的一定问题与情景会激励他们主动进行思考探索而非直接接受知识。2001年,国际基础科学理事会建议将图画书、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类型的科普图书平衡地整合到科学课程中,因为每种类型的图书为学生提供不同性质的建构知识的机会[3]。科学家传记能够增加小读者对科学家、科学生活的了解,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将来也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科学发明发现类书籍能够帮助小读者了解科学方法及其运用;科学小说更能使小读者形成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参与科学探究;其他类型的科普图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堂中未涵盖的科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某个科学领域产生兴趣。

第三,为儿童科学学习提供广泛的题材与多样化的视角。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百科类儿童科普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与《DK儿童百科全书》等书籍包含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科学知识。这类图书涵盖的科学内容丰富而广泛,科学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可以借助这些百科全书对所学科学主题做相应的拓展。例如,教师要讲授“动物的蛋”这一主题时,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查阅与“蛋”有关的科普类百科全书,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该主题做资源共享或相关方面的讨论,丰富他们对这一特定主题的认识。《101个有趣的实验》与《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等操作探究类儿童科普图书主要以介绍科学实验、方法为主,科学教师可根据课堂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属于介绍科学发展的科学文化类儿童科普读物,精选大量有代表性的科学人物与事件,以时间和逻辑顺序介绍科学技术演进的历史,借助该图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历程与科学文化。《科学家工作大揭秘》、《影响孩子一生的大科学家》等儿童科普类图书以介绍科学职业为主,科学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图书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职业、了解科学家具备的种种特质。科学教师还可根据科学学习单元与主题的不同去寻找内容相关的科普读物,丰富科学课堂,拓展科学学习资源。

结合对儿童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的角色分析,在实际的科学课堂中,科学教师可以借鉴如下做法。第一,通过给学生列书单的形式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把儿童科普读物合并到科学课堂之中,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材料。陈列书单应包含学生乐于学习的一般话题,如对某一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与某个科学领域相关的职业等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与当前学习单元相关或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阅读包含科学事实热点的报刊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对现实世界的重大意义。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各样的儿童科普读物,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与报告要求,建立自由阅读中心,提供各种科学期刊、图书,学生可自行分组阅读,每组阅读完后,交流其中提到的概念,或每位成员选择一本与阅读话题相关的书进行研究,然后将汇总内容分享给大家。第三,教师可以选择含有现有研究话题的书,把书分为若干部分,然后给不同学生分配不同的章节,最后请每位学生复述分享章节中的重要概念或组织大家讨论。分配的规则是将较长、较复杂的章节分配给能力强的学生,短而简单的章节分配给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又能保证所有同学在同一时间段完成阅读任务。上述做法仅仅是将儿童科普读物融入科学教育的部分路径,还有待课堂实践的检验。

中国关于儿童科普读物在课堂中应用的实例并不多,因此,如何将儿童科普读物更好地应用到科学教育中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需各位研究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期待儿童科普读物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注:本文所指的儿童科普读物主要是儿童科普图书,也包含儿童科普报刊、绘本等。科普图书相当于英文中的“science book”、“science trade book”、“popular science book”等。

参考文献:

[1]Saville, K.Understanding Science Concepts through Trade Books[D].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Retrieved from http://facstaff.unca.edu/jmcglinn/Karthe_whole_paperrev.doc,2005.

[2]张秋林.论科普出版与儿童成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7-07.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5

关键词 外宣;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021-02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原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时至今日,该计划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出版产品“走出去”,并且,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一些出版集团发展的共识。

在国内图书出版市场,少儿图书板块市场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但是少儿图书在国外市场遇冷,与国外少儿图书成功“走进来”相比,“走出去”的步伐有待于进一步加快。本文以少儿科普图书为例,探讨一下外宣少儿科普图书在国外市场遇冷原因以及相应策略。

1 外宣少儿科普图书在国外图书市场遇冷的原因

外宣少儿科普图书在国外图书市场遇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1阅读传统、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差异

众所周知,把握好国外读者的文化特征是实施外宣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战略的关键,而受众的阅读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背景、阅读传统和社会环境。

1)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差异是导致外宣少儿科普图书在国外图书市场遇冷的重要因素。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模式、审美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如:有的少儿科普书里涉及老师与学生对立关系的情节,这与一些国家的价值观相冲突,很难为其所接受;

2)阅读传统的差异。由于历史传统、人文背景不同,因此每个国家的少儿科普书读者习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不同类型的文本资料。而中国少儿科普书往往是过多地运用专业术语,有的表达得过分详细、过分全面,冗长的文字淹没了实质性的信息,有的甚至可以称作是科学论文的通俗版;而且多运用问答模式,忽略了小读者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乐趣,将侧重点放置于灌输知识方面。这使得能在中国热销的少儿科普图书在对象国有可能遇冷。

1.2发展底蕴不足

要实施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战略,首先要使少儿科普图书拥有“走出去”的底蕴。这就要求把复杂、深奥的知识与读者的接受能力与领悟水平结合起来,作品要兼具艺术系与科学性,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原有文本简简单单地翻译出来。

1.3目标受众市场不明确

目前国内很多外宣少儿科普图书的制作是基于上级指定的任务,只要达到上级的要求,拿到国家补贴,对于出版社来讲就算完成任务,并没有注意实际达到的宣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制作的外宣少儿科普图书很少考虑受众群的需求,大部分图书的内容也并非外国读者关心的题材。

1.4对国际市场和行销渠道认识不足

大多数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过程很被动,坐等外界出版商发现。由于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因此错失了许多优秀作品走向国外市场的良机。如何调整宣传公关策略,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国读者的眼球,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2 促进我国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主要路径

实施少儿科普图书 “走出去”战略,首先要从营销方式、合作模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其次要把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输送到国外,以便使国外民众熟悉并接受。从这两方面看,国内的少儿科普图书实现“走出去”战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2.1要了解目标市场

我们过去是有什么产品卖什么产品,而不是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这是个大问题。我们要了解目标客户有什么特点,才能跟他们分享我们能够提供的内容。

1)选题要有针对性。若要让书的内容能激起外国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让国外更多的读者喜欢并乐意购买我们的少儿科普图书,就必须选题对路,用对象国读者喜欢的方式走近读者。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转变思路,区分不同的受众市场,策划有针对性的选题,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

2)选题要有先进性、创新性。客观讲,目前我国少儿科普图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与国外同类图书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文字所占比重太大,缺少精美图片,尤其是震撼性的文图设置和出人意料的设计几乎没有,在版面设计方面也较为固定且带有死板倾向。要改变图片小、文字多的版式,最重要的是在保证自己文化品质的前提下,顾及对方的欣赏阅读习惯。此外,国外有很多人也很关注中国儿童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况,这就要求实施少儿科普书“走出去”战略时,在选题方面除了重点考虑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外,更要加入时代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实践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战略的出版人,首先要把住的是中国文化的根,也就是在实践中要注意突出中国特色之所在。

2.2要进行本土化操作

外宣少儿科普书本土化操作,是指为迅速适应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淡化母国色彩,在产品定位、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从而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1)作者的本土化选择。作者的水平高低是外宣少儿科普图书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不同的作者对选题的理解可能不同,再加上编写能力有所差异、学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作者完成同一个选题时很可能会出现巨大差异。所以,对作者的选择需要扩大选择范围,放眼全球。比如说创作德文图书,如果选择了德语专家,而且这个专家又是在德国土生土长的,其好处自然不用赘述。如《中国日报》就选择了美国本土比较知名的专栏作家、专职评论家来给它供稿,这使得该报的海外覆盖率大大提升;

2)译者的本土化选择。通常我们在确定一本外宣少儿科普图书的选题之后,有时还需要确定译者。如果没有好的译者,那么再好的选题也会遭到冷遇。中国少儿科普图书要打入对象国市场,翻译环节很关键,一定要适合对象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那些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既了解中国文化又精通本国语言的国外汉学家,是最理想的译者。

此外,中国少儿科普书一旦进入海外,为了适应市场化需求,还要顾及经营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实践少儿科普图书 “走出去”战略的中国出版人突破行政范围和合作层次,着眼于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遇,迅速形成规模,结成开拓海外市场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名至实归。

参考文献

[1]龚莉.“走出去”的内涵要丰富.中国图书商报,2009,10.

[2]张凌凌.国际化视野在选题策划中的体现.编辑之友,2010,4.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6

关键词:知识 素质 学习 提高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使学校的科技教育全面开展起来,就要有一支好的科技辅导教师队伍。

科技辅导教师是少年儿童科技知识的传播者,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倡导者,科技辅导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课外教育的渠道,让自己的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学生引领者的科技辅导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首先,科技辅导教师应有多方面的知识。在辅导学生过程中,辅导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这是毋庸质疑的。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这样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就专业知识来讲,也应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其次,辅导教师要能借助不同环境,利用各种形式,培养青少年科技意识。科技辅导教师还应抓住一切时机,借助不同的活动环境,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及时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首先,在认识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组织各种各样的自然小组,通过采集制作标本,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写观察日记等活动,增强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其次,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科技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当今最新科技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为他们提供参加科学考察、科普宣传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其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最后,在劳动实践中培养科技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科技园地,开辟科技实践基地,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三,科技辅导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科技活动离不开实践,小学生科技活动很多都需要动手操作。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科技辅导教师也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果能比较熟练地操作切割、粘接、打孔等,那么在指导学生时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还要配合学校每年举行 “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活动,内容包括小发明展评、参观、讲座、科普知识竞赛、手工制作等。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能力、提高科技素质。

其四,要能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能,又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有了兴趣才能挥发无穷的力量。在实践活动时,才会埋头苦干,不怕苦,不怕累。因此激发和培养、保护和利用学生的潜在兴趣,是我们老师在开展创新教学中绝不能忽视的教育艺术和手段。

其五,科技辅导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全社会的功利性都在逐渐突出,一些心理负担势必影响老师的工作热情,制约才能的发挥。要提高科技辅导教师的科技素质和科技教育能力,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

1.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我们不管教的什么学科,里面都有大量的科技知识,我们者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和吸收,加深对学生的科技素质的培养。

2.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在平时中多外出参观学习,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或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讲课,进行专门的科普辅导、技能辅导或观摩各级各类的发明创造博览会,展览会等。

3.从影视中学。现在的许多电视频道都有科技内容,如果我们坚持收看一些科学、科技性栏目的话,是会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的,同时市面上可以购到的科技方面的录像带,影碟、光盘很多,可以购一些作为必备的资料。

4.从网上学习。现在的信息技术已高速发展,由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在大量的信息之中分析挑选有用的加以利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宽,学习范围更广,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7

无论是在少数贵族独享智慧的时代,还是教育普及的今天,要想借书籍亲近智慧,大部分人都不得不从一生中最朴初、对这个世界也最一往情深的生命阶段――童年开始。然而为这些正值童年的读者写书、做书非同小可:如何才能以其心神最可领会的方式引导孩子?幼少出版人该如何反思,才不至于南辕北辙、重蹈覆辙,甚至像哈默林的花衣笛手一样引着孩子们走上不归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一再观察、探索和修行的关键。

2010年至今,少儿出版业的科普书籍市场着实热闹非凡。热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可惜,这喧嚣中一以贯之的思维模式,始终未曾摆脱“十万个为什么”的窠臼;而这一足以称为“隐患”的僵化作风,其弊端迟早或者说正在浮出水面。

说起来,隐患起初本为良药。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应该算做中国第一套普及版的少儿百科全书。就中国当时的国情和普及教育程度而言,此书的确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科普启蒙意义。此前虽说有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题目和体例的基调也由此而来,然而就影响程度而言,该书却远不及后来者。《十万个为什么》显而易见是以“诸多问题汇总”的体例来为孩子们传道解惑的。这种体例简单明了,针对性极强,即便最初仅仅是单色印刷,也颇受欢迎。转眼间50年过去了,《十万个为什么》面貌一日新过一日,版本也一家多于一家,铺天盖地而来,以至于中国家长一听到“少儿科普”四字,便会条件反射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尊名来。就笔者目前在市场调研中所见,“《十万个为什么》症候群”队伍中,发行版本有五六百种之多,并且还有愈演愈烈、愈战愈勇之势。很多版本在最初的体例之上,或添加了学科分类,或以“虹猫蓝兔”、“马小跳”等动画人物做噱头,或标榜“新”、“最新”、“最想知道”、“注音”等,但内容基本大同小异。

除了冠名《十万个为什么》的,还有一大批该书的衍生物,或者说是姊妹篇。在这类科普书籍的浩荡队伍中,有些是中国本土原创,有些则是以《十万个为什么》作为标杆或框架而从国外引进的、有相似体例的外版书。比如《让孩子着迷的133个经典科学谜题》(南海出版社)、《全世界聪明孩子最想知道的1000个问题》(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全世界聪明孩子最想知道的1001个问题》(新世界出版社)……不胜枚举。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十万个为什么》毕竟不是万精油,既然它的体例与模式是应某个时代而生,那么便注定走不出“物壮则老”的规律。一位台湾家长在读《小小牛顿幼儿馆》(贵州教育出版社)时曾说:“当时代的潮流在改变时,我们下一代的精神食粮也需要调整”,如果船渐行渐远,而出版者依然刻舟求剑,那么刻得再认真、再投入,也势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此说来,这些让孩子们日益缺乏阅读饥饿感的“千书一面”,是否意味着少儿科普出版领域的投资价值荡然无存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当前少儿科普沉疴症结之所在,还是缺少“别开生面”的景观,缺少创新。所谓创新,并非指压个模切、做本异形、让少儿书看上去华丽那么简单。2010年秋,北京国际书展中不少国外商家推介的异形“触摸科普书”,例如将人造皮毛嵌入书本中,让孩子感受、认识某种动物的皮毛,不仅造价昂贵,需要大量的纸张、工艺和人力,耗能高碳,而且在当前“地球反扑”的生态环境下,其隐含的教育理念,不能不说充满了朽木之味。对于愈来愈多的以水泥森林为家园的中国孩子们来说,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原本就少得可怜;而路边旮旯里挺立的蒲公英、小区里的流浪猫,甚至夏夜难得一见的萤之光……它们所能带来的启发,远远大于那毫无生命质感的、拘禁在二维平面中的人造皮毛。清醒的出版者,不该单向度看重外版书的华丽外表,而是应该把眼光放在书的内涵本身,发掘其精华并巧妙地引导家长和孩子的阅读,使其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理性。那么,“别开生面”究竟“开”什么?出路究竟在哪里?

首先,出版人应该宕开一笔,尝试创造出能培养孩子“夜气”的幼少科普读物。

各类科学成果今天之所以可以累积成书供给孩子们阅读,的确离不开无数科学巨人肩膀的支撑;然而成人想给孩子的总是太多,每本“十万个”都充斥着一股脑的“写”,巴不得孩子一股脑地“读”――孩子的每一个感官都被匆匆忙忙地开发,最终的实际效果却是:过度地开发反而给孩子造成了新的混乱。孩子来不及用心去体验世界,只能是在填鸭式的课业之外,继续接受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科普阅读。即便是与生活点滴相关联的科学主题,也大多是答案性而非启发性、人文性的阐释。这就造成明明处于智力与情感开发黄金期的孩童,将时间枉费在“你不知道……吧?我知道!”的耽溺之中,由标准答案的一再复述而获得外强中干的成就体验;至于家长方面也更多地赞叹:我家小孩子什么都知道!却较少注意到:这么多知识的获得,孩子实际上未费吹灰之力,也未曾经历任何体力或脑力上的实践;膨胀的知识令他们狂躁、不知感恩,在脱口而出之前没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当孩子愈来愈钟情于“卫星”、“恐龙”这类宏观性的或尚无定论的高端科学问题时,对现实周遭的点点滴滴却愈发无知无觉无担当。如此阅读教育的后果,即是培养出看似什么都知道、却又什么都不知道的一代人――所谓科普之精神,也正是在科学这“授”与“受”中失落掉的。

《孟子•告子上》说:“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孩子的阅读过程,可以是醍醐灌顶的,但也可能是扰乱心智的。如果没有出色的向导和启发者,宏伟的故宫也不过是个大号房子而已。科普要讲的,不一定非得是大飞机大轮船大火箭,我们应该为孩子关闭一些管道,再打开一些,让孩子能沉静下来用心感受一处或几处风景,他们自然能心领神会。既得到人文的熏陶,又学会去尊重所“格”之物,如此发展,未来的自然科学,才不会走上歧途。

目前图书市场销售量居高不下的少儿科普,恰恰是契合或是比较贴近这一规律的典型,每个个案又独具特色。比如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由美国引进的《神奇校车》,以故事脚本演绎孩子们一路发现的科学旅程,脚本设计自然、到位,没有艰涩之感。与此可归为一类的优秀科普,还有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韩国引进的《科学家开的店》,以及中信出版社由韩国引进的《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等等。仔细阅读的话,这类书的“硬件”与传统科普并无二致,但却令人有氧气感,能让孩子感兴趣、记得牢,在会心一笑中有所体悟。其原因即在于,每本书所要讲解的知识,往往作者在创作之前便有明确的思路与方向架构;凡事一定会从源头讲起,对生活细节留心,让平日里不起眼的事物突然在孩子眼前一亮,或者把深奥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有了这些,再加之颇具魅力的、能抓住孩子审美心理的设计和文字,谁会不钟情于这样的好书呢?正所谓“境由心生”,孩子的阅读过程,便是一个在书境中游走的过程,既获得智慧,又有充沛的情感体验。

当然,书籍既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它只是承载、延续和传播人类文化智慧的载体,其本质无法脱离人类自身的实践与思维活动,幼少科普尤其是如此。怎样引导孩子用心体验生活、感受周遭的一切,才是科普书真正的旨归。或者说,能启发孩子获得洞见的,能培养出科学大家的,永远也不可能是科普书本身,而是生存、生活、生命本身。那么,本文要谈的第二点,其实祖先那里早有答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古人最讲求的,便是“知行合一”、“言行合一”。正因为有言有行,中国古人对这世界的认识才圆满了许多,通透了许多。川上正光说:“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句话多少诠释出日本工业高度发达的缘由;如果阅读一下日本的幼少科普类书籍,比如后藤道夫的《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南海出版社),也可获得强烈的类似感受。其实,中国国内现阶段幼少科普书籍的大力推广,与国家对未来一代工业精神的有意培养不无关系。而工业精神的育成,雷达植入式的科普文字顶多是唤醒、是助跑器,更关键的还是要带引孩子动起手来“实证实修”:用不专业的实验器材,让孩子做专业的实验,从而获得专业的科学知识,培养其专业的工业精神,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实实在在地切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凝聚专注的力量。如此,孩子在研究中才可能学会去认真对待这个世界,并尊重周遭的一切。

第三,实践教育对孩子的教化,除了科学精神,如果能求得及早播种慧根,让孩子一生怀有感恩的心,则会是更为难得的心灵修炼课程――这当是中国幼少科普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笔者认为最值得“别开生面”的一步棋。言及此处,笔者想起了象头神迦尼萨。当广博仙人悟得真理,脑海中浮现出《摩诃婆罗多》的词句,却只能口述无法记录;好在有智慧的象头神用神笔速写,但因为史诗实在太长,写到中途时神笔坏掉了,迦尼萨急中生智折断自己的一颗象牙蘸墨做笔,终于使得这篇史诗巨著能千古流传。如果没有象牙笔,后人根本不会得见《摩诃婆罗多》,但对很多人而言,那只是一本书,一本“对当时历史、社会有百科全书式描绘的书”。然而在这种老生常谈的教材式论调之外,笔者却以为弦外有音。史诗也好,科普也好,都不脱离对客观既往的记录。与其说它们是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籍,莫如说那是“既往”本身借纸与笔栖居于书籍之中。栖居之前它是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搬家”之后也应该依然是。从这个角度说,迦尼萨是个伟大的录入员和编辑家,他懂得不割裂,懂得不毁坏,他懂得生命,自然也就懂得了“怎样书写”智慧。

而这一点“怎样书写”的智慧,足以让出版者研究上一段时间。科普也来自生活。然而说到生活,它从来就是无法割裂的有机整体,从来就是亦言亦行、边走边唱,也从来就不分什么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想分也分不清。当燕太子丹砍下美人手赠与荆轲时,不晓得“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黑格尔);同样的,当出版者将生活中的学问割裂成所谓科普书籍时,不晓得孤单的科学只能走进狭隘的死胡同。这方面尤为典型的书有英国罗伯特•温斯顿所著的《有趣的科学》(科学普及出版社)。书中曾以“狗是由什么组成的?”为题,将一只狗定量分析为65%的氧、18.5%的碳、3.3%的氮……以及少量的镁。笔者百思不解,这些数据的意义以及它们对孩子的启发究竟何在。数字统计固然重要,但数学的终极目的在于应用与思辨;倘若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仅仅被定义为元素的百分比或者对外界刺激的生理反应,丧失一切底线,那么科学便是反科学的伪科学。

坦率地说,中国在外版儿童书籍引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西方思维模式所偏颇或水土不服的一面,中国出版者未能做慎重的选择和考量,上文即是一例。强国盛世之文化,虽说向来兼收并蓄,但那只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水到渠成;况且文化大融合的前提,在于本国的文化内在有足够呼吸吐纳的强大蓬勃之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说说而已,它讲求的天人合一、顺应万物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理念,今天看来丝毫也未曾阻碍明代以前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说到这方面,台湾的《小牛顿科学馆》以及《小小牛顿幼儿馆》(贵州教育出版社)是非常值得大陆出版人借鉴的。每册中的内容看似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内在的思维引导却耐人寻味。譬如在讲到“拜访火星”时,编辑者在同一册中竟然以“看图说话”的形式策划了“清明节祭祖”这一专题(兼具太空知识、异世界中的存在、中华祭祖文化以及“家”的概念、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在为孩子讲述“妈妈的大肚子”时,又会穿插有关蜘蛛的儿歌童谣(兼具儿童对形状的体认、生物学、音乐美育、早期性教育等)。书中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逻辑关联,却始终有一条契合幼童心理发展和想象力的伏线在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让孩子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多了那么一点点想象力,多了那么一点点悲天悯人的情怀,多了一点点中华的味道。虽然说的是科普,却打通了东南西北,实现了一个“和”的境界,着实令笔者拍案叫绝。

其实,无论是来自欧美的还是东亚日韩的国外幼少科普书,无一例外,都是以培养本民族高素质的科学人才、为本民族科学精神不断提供动力为旨归的;在各自的文化优长之上,才谈得上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与科学的交流。中国向来不曾缺少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和外延,但眼下的幼少图书市场,不仅被良莠不齐的外版书占了主导,而且但凡成系列的套装书多会以“我的第一本XX书”标榜,这不能不令人深思。的确,《十万个为什么》独霸天下的局面有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的趋势,故而接连涌出各类“第一本XX书”在所难免;不过在“第一本XX书”之后,我们应该怎么走得长远、而且走得很“中国”呢?我想,成功本土化的《小牛顿科学馆》及《小小牛顿幼儿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此外,“科学松鼠会”的《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甚至在腰封上有意注明了“非译著,非欧美”的字样,尽管这不是专门针对幼少的科普著作,但其在思维模式上所作出的探索,也足以令人欣喜。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8

[论文摘要]在当前科学教育普及热潮之际,对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普教育运动作必要的回顾与梳理,从中汲取其普及科学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式对当前的科学教育普及将不无裨益。这些措施主要有:(1)创办科普教育实体,使之成为推进科学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2)发行通俗的科学报刊杂志,刊载通俗的科学作品;(3)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4)培养科学教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兴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普及热潮,又称科普教育运动。主要表现为:以鲁迅、陶行知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思潮的形成。受其思想的感召与指引,一批教育界、科学界的个体和团体纷纷投人到科学教育的普及中来,遂在实践领域导引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科普教育运动。其影响一直流衍于四十年代末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战后的民主建设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其在实践领域卓有成效的业绩不仅得益于科普教育思想的指导,更得益于一系列有效的科普教育举措。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普教育运动进行回顾和梳理,重温其实施的具体手段与措施,对今天科普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将不无裨益。

一、创办科普教育实体,建立普及科学教育的阵地

科普教育实体多是由热衷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家或科学家汇聚在一起,相约创立的科普教育机构。在科学大众化运动中,这些来自民间的科普教育实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些机构往往集结了一批热心科普教育事业的专家和学者,在发行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以及培养科学教师等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成为科学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

这一时期的科普教育实体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教育家创办的致力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机构,另一类是由科学家创办的注重科学宣传和普及的科学团体或组织。前者以陶行知等人创立的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等为代表,后者则以中国科学社和中华自然科学社及其附设机构为主流。

1.陶行知创办的科普教育实体

1931年从日本流亡归来的陶行知,一方面有感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强在科学之发达”,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当时科学教育的诸多弊端,开始发起科学下嫁运动,倡导把“科学”嫁给人民大众,与农民“喜结良缘”。是年夏,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资助下,陶行知与戴伯韬等人创办“自然学园”,专门从事科学实验、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工作。1932年,陶行知又与上海儿童书局合办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在他看来,“儿童科学通讯学校,是普遍下层科学训练之发端”。其后,伴随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日臻成熟,他开始着手创办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实体。如1932年以后相继创办山海、更晨、萧场、报童、棉花等工学团,力图实现“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目的。此外,为使更多的下层民众,如老妈子、拾垃圾的孩子能了解现代科学成果,陶行知还与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空中学校”。由陶晓光每天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在科学园地节目中演播20分钟的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老少通千字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抗战爆发后,陶行知的科普教育努力也未就此停歇。1938年11月,在香港创立中华业余补习学校。1939年7月,在重庆北磅创建育才学校,专事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抗战建国之人才”。

2.中国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有鉴于中国科学落后,“知科学者有如凤毛麟角”的现状,中国科学社自其成立之初即负起“传播科学,绍介新知”的启蒙之责。1915年,创办《科学》杂志,“专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三十年代以后,在科普教育思潮的激荡下该社进一步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通过设立科学咨询处、建立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来推动科学的普及。

(1)设立科学咨询处。有感于时人有科学难题却无处咨询的情况,中国科学社于1930年7月设立科学咨询处。他们申明:“凡实业团体以及青年学子遇有科学上疑问无处解答者,可经函本社,由本社专家社员详为解答”。起初,所有问题和答案都刊载于《科学》月刊。后来,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创刊以后,科学咨询遂移至该刊。据悉,由于《科学画报》发行量较大,来信咨询者也逐渐增多,有时每月来信询问者达50余件。针对这种情况,科学社还成立了以竺可祯、韩组康等人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解答。

(2)设立图书馆。自科学社迁回中国以后,即开始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筹建图书馆。经过积极而紧张的筹措,1931年1月上海明复图书馆正式开馆,其中馆藏中西图书2万余册,杂志200余种。图书馆除向本社社员开放以外,经过一定的手续办理也可以向非社员的一般民众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普及。

此外,科学社还成立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专门负责科学图书的发行和科学仪器的制作,并通过举办各种科学展览等形式推动科学的大众化和社会化。该社生物所于1934年1月29日举行的生物学展览会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展览会原拟展览十天,由于观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又临时决定延长了六天。参观人员除本社社员、科技工作者之外,还有大量的社会民众,各类人员达1万人以上。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同仁们认识到“我国科学之不发达,是由于懂得科学的人太少,以致国家的科学文化很难提高;要提高必须作好普及工作;科学普及了,广大人民就掌握着科学,能利用科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从而提高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水平。因此决定走科学大众化的道路,从事普及科学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后,中华自然科学社还设立社会服务部,主持科学普及工作和科学生产事业,举办战时技术训练班、通俗军事科学讲习班,组织战时科学问题讨论会和战时科学服务团,利用中央广播电台和各地民众教育馆等处所,举行通俗科学讲演,实行科学电影教育,还编纂了《国防科学丛书》,在《科学世界》中充实有关抗战的科普资料,努力使科普教育工作服务于民族抗战的时代主题。

二、发行通俗的科学报刊杂志,铸造科学教育的喉舌

作为科普教育的先驱,鲁迅十分推崇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即指出,“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然而,时至二十年代末期,科普报刊奇缺的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此,陶行知呼吁作一家及出版界“编辑出版一种真正的大众画报”,倡议投稿的人用新文字(拼音文字)写大众文,出版社编辑大众能看得懂的科普杂志。

响应于这些倡议,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后,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或撰著通俗的科普作品,或发行科普报刊杂志,或利用原有期刊登载大量的科普作品,一时间,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个体,鲁迅、陶行知、茅以升等大批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开始积极参与到科普作品的撰作中来。此外,陶行知还亲自创刊《生活教育》刊载大量的科普作品,并于1934年5月,在《生活教育》月刊上专门开辟“科学新知”、“科学生活”和“大众科学”等栏目,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先后登载丁柱中等十余人的科普作品达180余篇。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团体,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11月即率先创办国内第一份通俗科学刊物《科学世界》。这份刊物以中小学教师和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其宗旨在于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新颖的科学知识以造就民族自救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为系统地介绍各门科学知识,该刊还创有化学、物理、医药、儿童科学等各种专号;为使小学生和一般民众了解科学,该社还另行编印了《科学浅说》多种,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通俗教育馆和图书馆。而中国科学社于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也于1934年正式改版后,重新厘定宗旨,以“高中及大学生”、“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专门学者”和“一般爱好科学之读者”为主要对象,“力求科学知识之普遍化”,“务使初学者读之不觉深,专门家读之不嫌浅”。1933年,科学社还创办了专门面向一般民众的科普期刊《科学画报》,其目的在于“把普通科学知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画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于谐谈游戏都介绍给他们,逐渐地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受科学大众化热潮的影响,三十年代以后,不仅像《申报》、《读书生活》等综合性刊物开始陆续刊载科普作品,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批具有科普性质的专门科技期刊。如《电业季刊》(1930),《陕西水利月刊》)(1932),《棉业》)(1933),《无线电》)(1934)等。

三、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使科学走入民间

在寻求科普道路的早期,鲁迅最先尝试的科普教育形式就是翻译和写作科学小说。在他看来,小说这一文体在中国浅文化社会层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是推行科普教育,启蒙思想的重要利器。虽然晚年的鲁迅对小说的编译工作做得较少,但用小说来进行科学普及一直是他从事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且经他倡导,这一形式在同期及三十年代以后为多数科普教育工作者所继承和发扬。

三十年代前后,陶行知开始认识到科学小说、科学文艺于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1931年,他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在创办“自然学园”的同时,不仅亲自撰写科学小品文,还邀集高士其、戴伯韬等翻译或创作了大量通俗科学故事或小品,并邀请陈鹤琴出面编写了《儿童科学丛书》、《大众科学丛书》等共计108册。其中,《儿童科学丛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矿物、数学、农业、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引导小朋友把自己造成科学的孩子”。由于这套书注意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基础上反映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不单小朋友可以看,而且凡是幼时没有学过科学的成人都可以像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并且,这套丛书又“略依年龄学籍排列”,因此教师和家长还可以依照此书来指导不同学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科学,该丛书遂成为当时少有的科普读物和科学教材之一。

此外,受鲁、陶二人的影响,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的三十年代,我国科学小说、科学文艺的翻译和创作活动异常活跃。这一时期,董纯才翻译出版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贾祖璋在推出《鸟与文学》之后,又于1936年后陆续出版了《生物素描》、《生命的韧性》等科学小品集。顾均正于1936年前后相继推出《科学趣味》、《电子姑娘》等科学小品集。同期,高士其也先后出版了《文明的抗敌英雄》、《细菌大茶馆》等科学小品集,并创作了《菌儿自传》这一著名的自传体科学小说。此后不久,郭以实发表了科学童话《太阳请假》,孙铭勋也发表了科学童话《自然太太》,等等。

除上述科普教育推进个体之外,主要的科学团体和报刊杂志也纷纷介人科学小说和科学文艺的创作与刊载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小说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大众化运动。

四、培养科学教师,造就科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科学教师是实施和推广科学教育的基石和灵魂。可以说,无论是造就科学的小孩子从而造就二十年后之科学中国,还是改造乡村教育以改造乡村社会,进而“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都必须依靠科学教师。然而,与科学教师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科学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科普教育需求的现实。有鉴于此,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开始纷纷参与到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来。

1.创办师范学校,培养科学教师

如中华教育改进社继孟禄对科学教育的批评之后,就将调查和改进学校科学教育作为基本的社务之一,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介人科学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事业。

大教育家陶行知于1932年筹建儿童科学通讯学校,除招收中小学生之外,还特别招收小学教师和师范学生,力图通过为期两年的自学和辅导,增进他们从事科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1934年陶行知正式创行“小先生制”,鼓励接受了一定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儿童以“即知即传人”的方式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并对小先生普及科学教育的方式、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和尝试。在战乱不息、经费拮据、正规的师范教育难以维系的情况下,陶行知推行的小先生制可谓“普及科学教育的急先锋”,用陶行知自己的话来讲,它可以攻破“先生关”—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攻破“娘子关”—解决中国女子的初步教育问题,还可以攻破“买卖关”、“衰老官”、“饭碗关”等普及教育的二十七大难关,最终将教育和科学的种子四处撒播开去,“创造新的中华民国”。

2.联合举办科学教师暑期培训班

受孟禄、推士等人批评的刺激,中国科学社等主要的科学团体也“着手把改进理科教学作为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并开始与教育团体联手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1923年8月中国科学社在杭州教育会召开第八次常务会,会上社长任鸿隽在致辞中说明该社今后的工作目标,决意把组织发展科学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会上还就中学科学教授法的改进问题进行了讨论。1924年,中国科学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等团体联合在清华大学举办暑期科学教育研究会。在研究会里,科学教师可以在暑期的数月中,通过专家指导,继续深人地学习研究,以提高教育水平。此外,中国科学社还在江苏省率先实验其科学教育计划。为了改进中国的科学教育,培养和辅助科学教师,中国科学社还特别设立了改良科学教育委员会,专事调查各中等学校的科学设备、教材书籍,并随时提供辅导以期有所改进。

3.面向中小学教师,出版刊载大量的科普读物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9

关键词:小学;科普阅读;分析;对策

近几年,在大好的教育形势下,孩子的阅读也可谓是风生水起,声势渐大。但在很多教育专家的演讲中,在各种推荐书目中,在教师的教学中,似乎都很少见科普读物的身影,往往孩子们认为儿童阅读等同于儿童文学阅读的错觉。殊不知,这种阅读现状的背后,折射出来的却不是简单的问题,恰恰是对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最直接佐证。

一、影响学生科普阅读基本情况分析

1.由于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以至于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普阅读环境,个别家长也许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他们把课外阅读等同于文学阅读,或者是语文、数学等主科教辅补充,往往无法意识到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孩子在科普方面的阅读书籍缺乏,造成学生家里没有科普书读等现状。

2.学校的科普藏书相比较其他科目,数量严重缺乏,品种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借阅时间不够充裕,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自己喜欢看的科普书籍。

3.学生的课外阅读被语文、数学等学科占去了大半时间,能用在科普阅读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生说,只有老师布置了任务的时候他才会进行课外阅读,如果老师没有布置课外科普阅读的任务,就会造成孩子们忽视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更不会去阅读了。

二、科学教师对学生科普阅读指导情况分析

1.教师认识上的片面阻碍着小学生科普阅读的开展。不少老师眼里的科普阅读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班主任认为科普阅读应该是科学教师的任务,干脆把这个阅读任务推得一干二净,而不少的科学老师片面地认为科学知识只在课堂进行。于是,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更有甚者把它当做唯一的阵地,却忽略了科学素养的提升应该是全方位、总动员的,单靠40分钟课堂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给学生渗透更多的科学知识,针对主题性的教学题目收集到许多相关资料,但就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方法,抓住重点内容,开展深入研究,目前并没有一套固定、有效的模式。

3.学校科学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科普知识少得可怜。在推荐、指导学生开展科普阅读上就有了很大的限制,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学生没有阅读任务,阅读时间没有保证,导致目前科普阅读很难有效推进。

三、科普阅读的意义

科普读物有它自己的优势,它有效地传递了科学知识,并且以温和而中性的语言为读者建立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文字空间,并使这个空间不失童心的魅力。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做不到的,而且它的教育内涵和趣味性的结合更是儿童小说、童话无法做不到的。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科学教材里去。因此,阅读科普类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让少儿阅读科普读物,实际上是引领他们走进科学的世界,接受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科普读物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小学生开展课外科普阅读的价值是值得重视的。

四、现状背后的对策思考

科普读物相对其他种类的儿童读物来说,阅读难度偏大,需要大人的扶助,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士,责任更多,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该了解科普作品,知道向孩子推荐哪些好书,并能引导孩子去阅读。

面对小学生科普阅读缺失的现状,本人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究和实践,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积极推荐课外科普读物。在平时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以教学中的内容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将这种阅读的兴趣保持下去,笔者认为在推荐科普读物时,我们要讲究:

(1)推荐的科普读物能给孩子准确、先进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作出取舍。

(2)科普读物要求有丰富的图片进行说明。最好是用漫画和照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

(3)科普读物的语言非常重要。很多孩子不喜欢阅读科普读物,常常就是因为叙述的语言难理解。推荐的科普读物最好是有着丰富生动的语言介绍,这样,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2.以制作科学手抄报为契机,深入落实学生科普阅读。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科学手抄报,鼓励小学生从身边生活和阅读积累出发,通过各种形式,阅读和收集相关科普知识,仔细观察,深入探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精心设计制作,将他们在科普阅读活动中收集的信息以文字、图片、感悟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孩子科普阅读活动的成果。让孩子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感悟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和重要意义,并从中体验科普阅读与创造的乐趣,这样的活动对激发小学生科普阅读、全面推进科普阅读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通过科普剧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科普剧这种快乐的科普形式的确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和欢迎,科普剧活动也将作为一种独特的科普方式向其他学校推广。笔者坚信:以这种方式带动科普阅读,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这支快乐的科普阅读队伍中来。

4.以科普知识竞赛为载体,切实普及小学科普阅读。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科普读物,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以杰出人物为榜样,认识自然科学的无穷奥秘,从小树立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远大志向,从而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普常识,以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同时也推动科普阅读进校园、家庭的进程,逐步形成一个共同关注小学生科普阅读的平台。

科普知识竞赛分为书面笔试和现场口试,内容丰富,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的特点,紧贴时事,普及前沿的科学理念,比赛中设置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地雷题、简答题等等,竞赛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人文、地理、物理、化学、天文、历史等等。参赛的同学能够领略无穷的科普阅读乐趣,在比赛过程中犹如沐浴在浩瀚的科普知识海洋之中。

信息时代需要的人是具有创新思维的智慧人,而不是那些仅仅会记住课本知识的“好孩子”。阅读科普读物不但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课堂学习的不足,而且还可以真正达到科学普及、知识形塑和审美教育的目的,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本人真诚希望通过以上几种策略的实施与推进,能够使课外科普阅读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的重视,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在广大学校得以顺利地落实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桂兰芬.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S1):21.

[2]黄金梦.培养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37.

[3]李艳荣.新课程理念下的儿童文学阅读建构[J].广西教育,2004(25):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少儿科普小知识篇10

听自己说

首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自己对科学感兴趣吗?

第二,我们重视孩子的探索了吗?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对所有新鲜事物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每一次对未知事物、周围环境的探索,都是一次新鲜的科学体验,重点是,我们重视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了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从地上捡起一样什么东西,我们是跟他说“很脏,赶紧丢掉”,还是蹲下来和他一起研究这个新鲜玩意儿。或者,当孩子提出了一个你也不太确定的问题,你是回答“不知道”,还是和他一起去找答案?

第三,我们对孩子进行的科普教育,超出他的年龄所能接受的范畴了吗?每个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达到一定的接受能力,如果我们提供的是他能接受的东西,他当然乐于接受,但是,如果他听不懂、看不明,如何能让他感兴趣?就仿佛让一个识字不多的孩子看一本百科全书,怎样能看懂?

听他们说

这是我身边两个孩子和家长的故事,或许可以给你启发和借鉴:

小小昆虫学家:尚尚年纪不大,却已经是幼儿园里知名的小小昆虫学家了。原来,从两三岁起,他就开始看一些启蒙类科普杂志,随之对昆虫产生浓烈的兴趣。尚尚妈本来很害怕昆虫,但是为了尊重尚尚的兴趣,就带他到昆虫馆看标本、去野外采集昆虫回来养。到现在为止,从卵或幼虫开始,尚尚和妈妈一共喂养了螳螂、独角仙、锹甲虫、竹节虫以及七八种蝴蝶,每一种都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记录,尚尚近距离地观察到这些昆虫是怎样成长、蜕皮、成蛹、破蛹。大家都夸尚尚妈计划周到,但她说:“我们并无明确的识别昆虫计划,一般都是走到哪儿,看到了,就停下来观察、研究,想了解的就回来查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尚尚和妈妈也因此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有时候尚尚有一些疑问,就会让妈妈上去求教专家。现在全家都变成了昆虫迷,尚尚别提有多自豪了。

小小科学家:艾丽刚上大班不久,幼儿园里开始有一些动手实验课。有一段时间,她经常在家里把花瓣、树叶、碎纸片泡在一起,说看看第二天纸片会不会变红、变绿,还说这叫实验。家人发现后,爷爷给她买了幼儿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爸爸则带她去体验书里介绍的一些有意思的小实验。比如,书里有一段介绍路灯下影子变化的文字,晚饭后,爸爸就带着艾丽到路灯下感受:迎着路灯走,影子变短;在路灯下,影子在脚底;背着路灯走,影子变长。然后,爸爸简单讲书里的原理。当然,这些原理艾丽可能并不能听懂,但是没关系,这样的体验已经让艾丽感受到了乐趣。

现在,爸爸时不时地从网上搜索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并在家里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室”,和艾丽一起实验,如镜子反光、阳光通过放大镜能起火、曲别针怎样能在水里浮起来……每一次实验,都让艾丽惊喜连连,还会试着带领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参与。她说:“我的志愿是当科学家。”

该怎么做?

从上面两位小朋友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家庭中的幼儿科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家庭中开展幼儿科学教育,首先,家长本身要对自然科学有兴趣,才能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孩子是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不要低估了他们潜在的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果家长表现得热爱科学,那么孩子就会被吸引,耳闻目睹后也会跃跃欲试。

其次,陪伴很重要。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父母的陪伴都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其实,在很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上,我们家长并不见得比孩子懂得多,我们跟孩子是在一条起跑线上的,是需要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和孩子一起去研究和探索,不仅加强了亲子互动,也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备受重视。

再有,不要轻易错过孩子的兴趣。当孩子提出一个疑问,或是对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时,家长要抓住时机,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去找问题的答案,深入挖掘孩子这方面的兴趣。这跟敷衍了事,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会是一样的。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如果无法回答孩子的某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把提问的过程变成探索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一句 “我不知道,这个有什么好问的,你去问老师”,就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会使他丧失行动力。

也许有些家长会认为,幼儿园、学校可以更系统全面地教给孩子科学知识。但是,请别忘了,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和认知。一般孩子在父母面前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而父母可以一对一地解答孩子的疑问,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帮助孩子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能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积累知识,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6个实用的简单做法

培养孩子的科学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早可以从绘本开始,尽可能给他多提供实践的机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可慢慢增加难度和深度。

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发现新鲜事物;

可以建一个“家庭科学实验基地”,创造条件给孩子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自然、生命、科学的乐趣;

可以一起读一些适合幼儿的科普书籍。无需冗长的知识文字,更多地是在用精彩的图片展现生命发展、大千世界的每个细节,文字简单,富有童趣,却又不失真实。拿到这样的书,家长和孩子都会被吸引,自然就会产生探索的欲望;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可动手操作的材料,如电筒、遥控小汽车等,孩子会通过组装、拆卸这些结构简单的东西了解相关知识;

可以适当陪伴孩子观看《比克曼的科学世界》(《Beakman 's world》)等有趣的儿童科学知识节目;

可以经常带孩子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让孩子参与馆内的各项活动。

亲爱的爸爸妈妈,或许现在市面上的幼儿自然或者科技类的科普书籍越来越多,或者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已经陆续开展科普特色教学,或许很多幼儿科普网站已经存入了你的家庭网站的收藏夹……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现在,就请你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从各个方面一起观察、了解、感知每一件新鲜事物,探索世界。家庭科学教育,是幼儿科学教育的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