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3:16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1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长,我国俨然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之一。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此种发展模式,逐步显露出一种弊端。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一些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我国匮乏高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做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加快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优化我国技能人才结构,解决人才短缺的情况。做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制,开放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框架,构建和谐自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2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分析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机制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法律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简称TAFE,是一个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影响范围较为广泛,有效地解决了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障碍,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学习的典范之一。

2.1法律因素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缺乏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不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缺乏自主性,不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2001年,澳大利亚政府修订了澳大利亚培训质量框架,形成全国范围统一的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令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职业教育法虽将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仍没有真正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职业教育法。通过法律要素,为基础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创造法律基础,促进两者之间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2.2政策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出台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环境相比,仍不容乐观。政策环境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发展后劲,无法与基础教育进行有机衔接。政策因素可以引导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开展一系列的职业教育课程,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部分统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澳大利亚于2005年宣布建立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将培养国民高水平职业技能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灵活性与技能培训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教育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2.3社会因素分析

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影响,职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国民的重视,这影响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笔者认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之间发挥的阻碍作用较大。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面向所有接受再次教育的人群,具有普遍性。这一点需要我们学习,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纠正错误意识,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4学校因素分析

基础教育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良好的学校氛围。可是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阻碍了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前面提高的三要素:法律要素、政策要素与社会要素,都需要学校全面贯彻实施。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学通过证书等衔接。学校建立统一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协调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培训者提供公平的培训平台。

3总结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2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改革的途径;策略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全面进行中,文化基础课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然而文化基础课教学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令人担忧。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训练,而是要重点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也是提高公民素质修养的必然要求。只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略文化基础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低,专业技能发展将受到制约,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所以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一、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改革三个特性的重视程度

1.提高对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性的重视程度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更新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大大提高了职业的转换频率,只是为了学生能够寻求到工作为目的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了,如今的教育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能够自己学习掌握新的职业技能,具有在不同工作职业之间迁移转换的工作能力。如今社会发展变化快,人们除了需要熟练的工作技能,还需要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工作需要。所以这些问题说明了学习文化基础课对学生以后职业生涯发展非常重要,职业教育必须要对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基础性予以高度重视。

2.提高对文化基础课的现实性的重视程度

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其教学是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最终达到就业为目的。任何的工作、学习与实际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基础人人必备,文化是与社会共同发展创新的。文化基础课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性需要得到重视。

3.提高对文化基础课的实践性和灵活性的重视程度

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培育学生具备娴熟的技能和实战能力。而“文化基础知识大多数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生活。”[1]所以文化基础课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要注重文化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文化基础课实践性的重视。根据专业课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因此,提高对文化基础课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方面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方法

1.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为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改变。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增强文化基础不能盲目学习,课程安排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有所选取的在课堂上讲解。可以选择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从容的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迎接新的机遇。文化基础课的教师团队必须要定期召开教研会,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制定教学课程。教师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学习,达到共同的目的。与此同时,可以鼓舞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积极参与教材开发,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文化基础课改革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要认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里的位置,“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2]鼓舞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全面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创新精神。第二、提高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视。定期给教师进行培训,掌握社会最新变化动态,了解工作岗位最新需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效果。以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材施教,结合现代化教育方法,激发创新兴趣,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

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在教学实践课中必须要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文化基础课要对学生全方面特点进行综合评价,一次考试、一张试卷、一个成绩的评判方法是错误的,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重点在综合评价,但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与多样化。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这将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思想水平。充分发挥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非一朝一夕能所成,需要各方面全面努力,同心协力扎实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有效的改革途径与策略,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充分展现出文化基础课的真正价值,为社会培育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余祖光.重建职业教育魅力任重道远[N].天津教育报,2009- 05- 20(3).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3

【摘要】基础护理工作对骨科病人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对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效果。

【关键词】骨科病人;基础护理;职业道德;健康教育

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的病人,由于患者起病急、病程长、活动少,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就非常重要。

骨科病人的特点:

骨科病人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事起突然。因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疾病知识。而且病人年龄跨度大,从婴儿到老人都有。骨科病人多需卧床休息或有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期间护士需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其自理能力,又由于骨科的病种多,手术方案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层出不穷。更是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应引起我们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案,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这样就增加了疗效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复锻炼技巧,同时也对我们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

1 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基础护理工作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有计划系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提高全体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高度认识,自觉认真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2)护士应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要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切以病人舒适为中心,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脚踏实地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3)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这种氛围中,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需求无小事,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可以调和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时解决病人中存在的护理上的问题

(5)以护理质量监控结果,作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尤为重要。任何小的疏忽都有可给病人造成并发证。因此,护士长必须对每一个护士的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做到心中有数。对护士工作应有真对性的进行随时检查、其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到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对低分者应进行末位淘汰制,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护士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责任之重大。

通过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使护士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让每一位护士都认识到骨科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提供给病人清洁舒适的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护理工作减少危重、长期卧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这样,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使护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的。

2 健康教育

(1)实施方法。出面法,将科学技术状况、骨科病人的医学知识、住院须知等制成挂板和宣传栏。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以达到向患难与患者、家属宣传的目的。

(2)讲授法。专业护士利用下病房的各种机会,用口述形式根据具体病情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教育,并鼓励患者提出心中的疑问,就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使教育信息的沟通实现双向性,提高教育效果,时常向病患及家属进行治病常识,自我保健等知识的讲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现身说教法。对患同种疾病的患者,选择康复性的典范现身说教,介绍经验,对解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信心具有很好的效果。

(4)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将用药的情况,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等不易掌握的知识应给予患者具体的示教与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等。使患者获得感性知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随不同治疗时期而不断变化,其健康教育也必须结合这一特点来实施。

(1)入院教育,患者一入院,检查诊断病情后,就要对相关疾病的病因、证状、治疗现状等向患者进行介绍,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一大概了解,并针对患者起病急,心理准备不足的特点给予指导,消除患者心情急躁、怒愤、担心、忧虑等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术前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目的、注意事项、利弊关系及不良卫生习惯影响等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在治疗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术后教育,手术后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注意事项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指导等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4)康复教育,康复期应重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锻炼方法,时机给予具体指导,促进功能恢复,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5)出院指导,包括患者的继续治疗、用药方法、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返院复查的时间,应付疾病变化的策略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医院的护理工作除了应重视基础护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外,护理的范畴正在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全民保健护理的方向转变,因此,只有将健康教育很好地贯穿于骨科护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骨科病人的康复就又多了一层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苏君.基础护理――护理专业内涵.中华护理杂志,2005

[2] 黄津芳,王玉荣.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调适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9

[3] 陆静波.骨伤科护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出版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4

[关键词]东西部 跨区域 职业教育 合作办学

[作者简介]翟悦(1986- ),女,辽宁沈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宁永红(1970- ),女,河北迁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社科研究项目“城乡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02012)和2012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2JY06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09-03

一、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现实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基础不同,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生源不足、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资源闲置与不足的问题。全国592个贫困县,西部地区就有307个。许多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长期滞后,使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大多数的职业学校规模偏小、学校设施有限,掌握的信息较为零散,出现收集信息不准确或收集信息滞后等现象,难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的需求。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升学为导向,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始终不高。尤其是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普通中、高等教育发展较好,学生大多选择去大学就读。东部地区的许多职业学校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如北京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原计划招生3.1万人,在正式录取中只完成了招生计划的57.4%,招收了1.8万人。天津一所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原计划招生1000人,结果只招收到270人。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技工荒”“高级技工荒”的现象。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的熟练操作。职业技术学校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招生人数不断减少。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矛盾,使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职业学校的合作成为可能。

二、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基础分析

1.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政策基础。第一,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依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农业进行反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确定,使城乡统筹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上均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城市反哺农村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根据马晓河的研究方法,对我国1978~2006年的人均GDP、农业GDP比重、工业与农业GDP之比等系数与国际的参照指标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于1997年前后各项指数均超过了国际参照值的反哺临界点,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基础。东西部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办学,正是基于其政策的导向,实现东部职业教育对西部职业教育的反哺,使西部的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筹与共享。

第二,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政策支持。2010年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指出,要发挥东部城市职业学校优势,扩大面向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招生,采取多种方式安排学生到东部城市学校学习,并明确了东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目标任务,即2010~2012年,东部和西部省市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基本建立稳定的对口合作关系,支持3000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合作,每年东西部联合招生60万人,培训与交流教师2000人次。在2011年全国职业与成人教育会议上,教育部对东西部合作办学进行了部署,会后下达了分省指导性招生任务。随后,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东西部合作办学《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跨省招生来源计划》。2012年全国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在张家港举行,会议进一步确定了2012年中职招生800万人、全国中职跨省招生计划达到30万人,形成3000所左右稳定合作的伙伴学校的目标任务。这些政策为东西部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5

一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内涵及学校建设现状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就是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所需的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1]。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目标,是要围绕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中心,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投资引导,调动涵盖职业学校自身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完成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一个多层面、多方面、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主要是继续实施好“四大计划”,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从微观的学校层面来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包括硬件(办学条件)和软件(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三十年来举得了显著地成绩。该校是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创办的全日制普通中专校。学校位于淮安市高教园区,东接部级经济开发区,南邻淮安生态新城,西连中国声谷和淮安软件园,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占地425亩,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在校生近6000人,校舍面积12.9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形成了与地方产业发展基本吻合的建筑、烹饪、财经、加工制造、电子信息五大类16个专业。建有现代加工制造、汽车维修、信息技术、淮扬菜旅游服务、现代财经商贸、现代建筑技术等6个专业类别的实训基地,各类实训室126个,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学校现为淮安建工职业教育集团、淮安餐饮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30年的办学历程,使学校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无论在区位优势、校园建没、实训基地等硬件,还是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软件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特色更加明显、综合办学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二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当下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照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基础能力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第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和社会认知的脱节。从2006年,国家开始部分减免中职生学费,到近年来的中职培养费全面政策的出台,再到近期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计划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但是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强,认可度还不高。以2012年为例,淮安50所高中共招生5.8万,而21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2.9万,仅为高中的一半[2]。值得关注的是,中职和普高的生源比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越发达地区的应届初三毕业生选择中职的选择比例越高,2011年,上海市达到50%,而德国是70%。

第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遭遇师资队伍建设瓶颈。在淮安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台资高地的过程中,淮安市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大发展的同时师资问题进一步凸显,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待遇相对偏低、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偏少等问题成为当下我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3]。以淮阴商业学校人才引进和流失的实际事例来看,编制和经费不足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短板。不解决编制和经费问题就会导致紧缺人才不愿进职校,职校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多年的人才留不住。

第三,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与实训设备配套滞后矛盾突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频出,近年来,中职的招生规模有了明显扩大。但当前中职学校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历史欠账严重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实训和后勤设备陈旧老化现象十分普遍,办学条件与发展要求直接的结构性矛盾还没彻底解决。

第四,开门办职教的需求和保障机制单一的矛盾。目前较单一的办学体制,使职业教育还缺乏投入机制创新的活力。另外,中职学校自筹资金能力比较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相应造成贷款偿还能力差,随着银行信贷政策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普通存在着信贷和融资困难。职业教育投入不仅总量小且渠道单一,尚未真正形成政府、企业、民营资本等共同投入的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办学力量比较分散,整合难度大,办学资源分散,直接造成办学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无法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品牌。隶属关系复杂,难以做到统筹管理和资源整合。资源分散影响了基础能力建设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也说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 当下中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

根据有关部门对各行业单位投资效益所作分析,文教事业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均位居前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符合“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有利于迅速扩大培养培训能力,适应危机状态下国家产业升级、行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经营调整的需要;有利于为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民,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结合当前形势,我们建议:

1 将提高基础能力作为统筹职业教育规模、布局、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均衡有序发展。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扶优扶强原则,重点是要将县级职教中心和市直属的中职校尤其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对象、功能定位予以优先确定。以目前淮阴商业学校为例,该校的设计规模是可容纳1.2万学生,可实际在校生仅5000人,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一方面要面对外市职教学校的生源争夺,另一方面又要突破下面县区甚至是乡镇职校对生源的控制堵截。另外,目前县区的职业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大,盱眙县职业教育集团技师学院占地400多亩,淮安区职业教育中心校占地320多亩。同质化竞争是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顶层设计上予以重点关注。要通过建设推动各地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结构,科学定位开展差异化竞争,避免生源减少后出现恶性竞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按照中央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措施和我市产业振兴规划要求,从技能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需要出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加大对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等硬件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培训、人才引进等软件的投入力度,继续买施新一轮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对培养培训能力强、具备建设条件的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给予重点支持。考虑近几年来建筑成本上升,单位造价提高的问题,以及实训没备更新因素,地方政府应适当加大对中职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投资力度。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促进政校行企互融。在重点支持实习实训设施的同时,扩大到校企合作项目、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设内容上以“完善功能,促进沟通、抱团发展”为原则,努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训和学生生活条件。

2通过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培养培训规模,促进就业形势稳定

促进就业是推进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主题。要通过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培养培训规模,扩展招生对象和服务范围,面向初高中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出国务工人员、青年农民招生,把开展行业培训作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同时,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纲要,围绕苏北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变化进行专业调研和论证,调整专业结构和培训内容,更紧密地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相结合,面向行业新员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要重点支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带动完善国家示范校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出国劳务培训力度。

3 坚持政府统筹,破解编制和资金难题,精心谋划职业教育发展,完善保障措施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办学。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建立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实施更加灵活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积极推行学分制、选修制等,按照社会、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方便分阶段完成学业。

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从资金和编制两方面人手,加快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出台支持企业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担任兼职教师的措施,加大对职业学校外聘教师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建议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编制标准、干部选拔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同时,要加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企业、个人、金融机构等投入职业教育,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职业教育培训券措施,加大对企业行业人员、出国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

最后,总量少,投入不足,布局不合理,历史欠账严重,同质化竞争内耗严重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作为建校三十年的部级重点中专校,淮阴商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也必将和政府行业企业一起努力,同时吸收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为更好地发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而不懈地探索。

参考文献

[1]翟海魂,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10(6):5.

[2]淮安市人民政府主编《2013年淮安年鉴》186.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6

[关键词]MES模式 衔接课程 专业课程 技能课程 模块

[作者简介]毛越华(1965- ),男,浙江桐庐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与管理研究。(贵州 贵阳 5500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22-02]

我国近三十年来,不论是通过选拔方式的中职生升高职,还是保送中职生上高职、5年一贯制高职教育、3+2高职的中职生升高职教育,学生几乎都是从相关中职专业升入相同或相近的高职专业学习,这就出现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和实践课重复设置”①的矛盾。这说明中、高职课程衔接不畅已经严重地制约着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限制了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是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核心。对此,应从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之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职业技能出发,运用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MES)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来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

一、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政策及理论基础

国际劳工组织从1973年开始,历时10年时间,在收集研究世界各国为适应科技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涌现所采用的各种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ES模式;尔后,该模式在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中得到普遍推广使用,并广泛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之中。该模式的课程设计包括某一专业一项操作技能的全部内容,让学习者学习“做什么”“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并涉及“为什么做”的基本理论问题。②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殊历史原因,所以时至今日,MES模式并未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中得到广泛试用,仅有部分教师在尝试使用该模式进行课程组织与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也明确要求要“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初中后五年制和主要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

国内职教研究专家也认为:中、高职衔接要实现中、高职之间目标、层次、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递进衔接,既是遵循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关系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低级向高级培养中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而且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强调服务于人的终身教育,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目标是通过课程衔接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研究者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指导思想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高职发展的整体协调、逻辑协调、有效协调和内生协调。

上述理论和政策要求为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和实践路线。对此结合我国“中职教育是培养终极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国情,遵循MES模式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符合我国国情的中、高职衔接课程的MES模块课程开发模式

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套用了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专业教育。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新科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求学者对高等教育的渴求等,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模块化职业技能教育和进行MES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试验性开发。不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我国全日制职业教育的传统课程设计从达成教育目标层面上说,都各自包含了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具体技能课程模块三大模块结构。由于在21世纪前5年,除了5年一贯制职业教育之外,我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各自独立的“断头教育”,三大模块课程体系在各自层面上都是比较完善的,因而,一旦有“中期选拔”上高职,自然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上就有“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和实践课重复设置”等矛盾。基于MES模式和回归职业教育本身规律的思考,建构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开发模式合理的策略如下:

1.文化基础课程模块的衔接课程。从我国国情和现行职业教育现状出发,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品德、人文修养、公共基础等课程。其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职和高职教育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几乎都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所以中职生升入高职二、三年级没有必要重复开设该课程。

中职和高职的人文修养课程存在着一定差异,究其原因,是不少中职学校认为“中职教育是初中后教育、是等同于普通高中的教育”,所以大量开设类似于高中的文化基础课程。而高职教育招生主体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所以高职文化基础课实际上与普通本科的文化基础课几近雷同。但就课程编制的内容而论,中职人文基础课和类似于普本的高职文化基础课的唯一差异就在其深度、难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基于MES模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高职教育比较高深的人文课程应该归结为专业提升课程,所以鉴于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教育实践的需要,人文课程的专业提升课程应放在高职的二、三学年开设。

中职与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程不存在难易度的显著差异,只存在生源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学力基础差异。就MES模式和教学规律而论,中职课程设计中的中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公共外语等课程事实上也是在中职教育的一、二学年开设。而高职教育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公共物理、大学公共化学等课程虽然在高职不同专业的第一学年有所选择,但这些相关难度的科目已经在中职教育的一、二学年已基本涉及,只是由于学力的差异,才导致了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产生了似乎是课程重复设置的困扰。

基于调研和MES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应是不存在“文化基础课脱节”的矛盾的,产生矛盾的原因是高职教育具体科目教学安排时间欠准确所致。如果再基于“通识教育”理论和“厚基础、宽口径”或“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理念,文化基础课程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是完全可以有效衔接的。

2.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课程。从我国目前中、高职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

根据调研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评价来看,人文社科类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整体教育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专业职教生的整体社会评价中,中职毕业生未必不如高职毕业生,二者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科目、内容几乎没有差异。从中职毕业分流的市场统计来看,除因文凭、经验等社会准入门槛和学生个人高学历教育需求等因素外,人文社科类中职毕业生分流的比例大大高于理工类中职毕业生。当然,从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的视角而论,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设计及实施,必须涉及中职教育已经开设的课程或科目,以及其难度、广度等问题。对此,必须遵循人文社科类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和职业性的基本规律,设置中、高职衔接课程,中职教育注重专业基础,高职教育偏重提高技能和拓展视域。

理工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不同,相关课程或科目及其难易度存在显著差异。中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基本不开设专业选修课)都是基于初中后教育的理念和学生学力偏低而开设基础性极强的内容,在中职生修读中等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的同时,介绍性地开设专业对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中职教育都是实行注重动手技能的“工读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课时量及其知识传授相当有限。所以才有中职毕业生说,“我们名义上是3年制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却根本不会服装设计,只能从事服装基础加工、打包等农民工的工作,我们希望上高职或本科再接受专业教育,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服装设计师……”。③所以,基于MES模式和中、高职课程衔接而论,理工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事实上应在高职教育的二、三学年开设,中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仅是让学生略知一二,根本不可能有课时量和学力基础让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也只能从事相关岗位最基础的技能性、体能型的工作,若要有所提高,中职毕业生只能自学、摸索。因此,基于理工类中、高职衔接课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目前课程实施的事实而论,中职专业课仅仅是注重一线岗位需求的、介绍性的基础知识,只有中职生升入高职后,才有可能真正接受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因此,虽然目前中职与高职专业课程的难度、广度存在显著差异,但衔接课程及其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差异。

3.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课程。技能模块课程是MES模式的核心课程,也是中、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中职教育的基础职业技能课程实施及其效果非常显著,而高职教育整体上似乎还没有跳出“大学教育”“高等专业教育”的框架,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亟待提高与加强——不少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最后一学年集中校外技能实践训练,此前的一、二学年很少有技能训练,有也仅是具体科目的课堂演练或实习基地的见习。

针对职业教育技能课程实施的现状而言,中、高职职业技能课程衔接的开发与实施应充分尊重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位规律。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从广度、深度层面进行了有效的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所缺的是高级技能对口训练这一事实;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第一学年强化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训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中职生升入高职之后的二、三学年进行同步的高级技能课程实施。因此,基于MES模式的中、高职技能衔接课程,不存在课程设计的中、高职衔接的矛盾,而是高职教育的第一学年应如何落实职业技能打基础的问题。如果高职教育还是实行高等专业教育,不仅升入高职的中职生不能得到高级技能的有效训练,就是升入高职的高中生也只是获得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缺乏有效的高级技能,甚至是基础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MES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与开发应规避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与开发,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更要遵循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同时要规避一些特殊问题:

1.既要重视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存在的已有职业技能实践基础的差异,也要重视他们之间存在的学力基础的差异。就我国目前的课程实施效果来看,进入高职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之间,确实存在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学力高于中职毕业生,但高中毕业生职业动手技能远不及中职毕业生——中职教育是注重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的就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而且中职3年教育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就是在一线岗位实践。对此,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中职教育在注重动手技能训练的同时,应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高职教育也必须基于“职业性”的本位,从第一学年开始就必须加大学生具体专业对应岗位的基础动手能力的培训。必须坚决规避高职教育集中在最后一学年实习、而一、二学年无见习、实习的高职课程实施模式。

2.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必须遵循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必须重视衔接课程的有效性、可操作性、职业性。人本主义课程开发理论指出,课程开发必须以相应哲学理论为指导,由专家、教师、学生、相关行业用人单位的管理者等共同来开发。基于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建设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定,必须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需求,也就是MES模式的职教生的教育本位是提升其“做什么”“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等的动手技能及至善职业道德。

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必须以教职成[2011]9号文件为指导,根据区域(省域)经济发展对中、高职人才的需求,以省教育主管部门为责任单位,以职业教育课程论专家为统帅,以既担任中职教学又担任高职教学的具体科目的教学专家为主体,充分吸纳用人单位及具体岗位的高级技能的行家里手的有效建议,充分考虑中职生升入高职后的教育需求,等等,来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中职课程、高职课程。必须规避“专家课程”“专家学科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具体科目教材的设计、开发、编撰主体群,必须是兼任中职和高职具体科目教学的专家学者。同时,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保证实践实训课程不得低于50%的比例,否则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其“职业性”“动手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本质规定。

总之,我国当代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以及中职生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已经不允许中、高职衔接课程还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而是必须进行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实践、落实等。

[注释]

①鲍伟.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2):144.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7

关键词:尚法理念 职业道德 结合培育

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实用人才,而高素质包含众多内容,其中基础素质是其中基本的构成素质,而基础素质中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应属于底线型的基础素质。高职教育阶段,教育者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与人沟通的技能,适应环境的技能等,而维持一个实用人才生存的基本素养中理应包括维持其正常生存的尚法理念和保持其事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职业道德。

尚法理念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理想、精神深刻理解而形成的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并心悦诚服地认同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态度。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一、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高职教育共有三年时间,而在校教育一般不超过两年半时间,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教育者不可能包办所有教育的职能,必须有选择地布局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因此,把培育学生法意识的尚法理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为一门课程,有利于压缩课程数量,节约教育时间,而且这两项内容都属于基础和长期形成的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授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还要和大量专业课实践、课外实践等结合,在活动中体验、领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培育效果。

2.可行性

一是两种教育内容具有结合的先天基础,均带有底线教育、基础教育的特点;二是实践中,过去和目前多数院校开展的“两课”课程的基础模式既包括了法律内容,也包括了德育内容,虽有一定不足,但也有一些成功运用的实证,只要略加调整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两种教育内容都要围绕高职教育的培育目标展开,尚法理念作为公民基础素质在高职教育中体现职业法理念特点,与学生职业道德虽同为职业行为基础素质,但尚法理念为最底线素质,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持续性底线素质,分属两个层级,共同构成高职实用人才的就业、发展的基础素质体系,违法则往往意味着职业行为立即中断或终结,职业道德缺失则意味着职业行为难以持续或发展高度、空间受限。

二、科学开展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的培育方式

1.合理界定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边界

目前很多院校的法律基础课、品德课等,但就一门课程而言似乎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不强,与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发展目标缺乏直接的联系,往往是搬到本科院校、成人院校,甚至公众教育中都能通用。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基础素质,简单说起码应包括把学生培养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具有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规范的专业人士,只要符合这两个基本标准,高职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就达到了教育目标。而目前多数院校的法律、品德教育实际仅将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定位在培养一个有一定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的人,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一个高度差,这直接导致这两种内容教育的目标泛化,模糊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边界。因此,应首先明确界定高职教育阶段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合理边界,要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使基础素质培养成为专业素质培养的合理助力部分,共同构成高职教育培养实用专业人才的整体。法律教育应着重进行尚法理念培育,努力使学生形成崇尚法律、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和行为模式,同时侧重传授与职业行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技能;道德教育则应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明晰的界限,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结合职业习惯、职场环境的适应、职业纪律、职业交往的技能等内容。

2.明确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1)结合培育的主要方向

一是采用目前比较普遍的“两课”模式,在课程内容方面加以改进,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将职业行为必须的法律内容与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行为加以有机融合;二是在毕业前的就业教育阶段将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列为必要内容,强化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育;三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就业技巧方面的课程,将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作为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培育;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或开展各种相关主题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培育。

(2)培育的主要内容

要突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课程内容应涵盖尚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有所侧重和选择,重点是要通过学习培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尊法意识、守法习惯和职业法律底线意识,对职业法律边界有敏锐的警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精神。

(3)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有效形式

①改进课堂教学

首先要改进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要改变单纯的理论为主的模式,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注重实践价值。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大量实践案例。其次,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把以讲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领会、体验、操作为主的模式,要根据学生的组成结构、兴趣爱好、职业取向等进行科学分析,并设计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②丰富课内外实践

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采取主题实践活动、对抗性竞赛、生存体验、职业体验、社会调查、职业环境、职场人物模拟等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

③加强就业教育

要将就业教育作为专门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要在充分分析当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建立合理就业预期,要通过聘请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和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和就业的质量,在这项教育过程中要包含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但可以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④规范实习期间的结合培育

很多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效果难以评估。要提高教育质量,实习是很重要的内容,因此首先要重视实习的作用,要规范实习行为。

(4)科学建立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体系

一是形成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方案;二是组成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组织;三是明确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内容;四是根据评价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并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到教育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邓立强.法律基础与公民道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树青.《法律基础》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公共文化基础课;人文教育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成功的劳动者与创业者便成为新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因此,在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特色简介

日本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公共文化基础教育与学生人格培养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是由高中开始的5年一贯制的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连续进行的教育制度。其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设置比例大于专业课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修养方面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意识培养是日本职业教育的特点。以长冈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为例,其课程分为一般教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一般教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总学分分别是111和97.5。一般教养课程主要开设国语、保健与保育、英语、数学(包括课题数学、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分非常高,分别为9、9、17、16,占一般教养课程的1/2。一般教养课程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史地、人文、技术史、专利法等各个领域的课程。由于受国际化教育观点的影响,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外语教育,外语必修课的总学分为17,占整个一般教养课程必修课学分(77)的22.1%。同时还开设德语、英语、汉语、韩国语等外语课程,总学分为20,占整个选修课学分(34)的58.8%。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还开设了企业实习、创造研究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职业意识。日本的高职教育特别注意保持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均衡,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有个性的人格,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大量的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韩国高职教育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特色是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就业者”为目标的韩国高职教育是韩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韩国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这是韩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以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2年的仁川技能大学为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职业道德课程为必修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总学时为80学时,与计算机、英语、数学、生产管理的学时一致。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就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课程。韩国职业教育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目标,所以韩国人的职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十分强烈。虽然韩国的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但根据教育人力资源部法律规定,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应包括普通和文科教育课程,其中有国文、至少两门外国语、哲学入门、文化史、一般科学理论和体育等基本科目。

美国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是把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美国职业大学是建立在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上,因此,强调能力培养是美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公共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美国的职业教育从来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目的,而是将文化基础课程转化为能力课程。如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开设的讲演课,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从美国高职院校的入学条件要求学生要有高中文凭或相当高中学历的成绩证明这一点来看,美国职业大学对学生所具有的基础文化知识是十分重视的。美国职业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实用性课程两部分,基础性课程占总课时的32.94%。如在美国加州社区学院中,一般2年内要修满60个学分,其中基础课占39个学分,基础课中,自然科学有9个学分,历史学等社会科学有9个学分,艺术、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也有9个学分,文化课至少3个学分,开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人的发展以及语言、人文学科这些与工作匹配程度相对较低的人文科学等文化基础课程,这反映出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但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国“双元制”教育不降低对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使其课程设置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很高,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仍十分重视学生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这从以下四点可以看出:一是入学的条件严格,学生需完成高中阶段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方可入学;经过“双元制”培训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需补修所缺少的文化基础课程并通过考试方可入学。二是职业学院的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分别占总课时的15%和35%。三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的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大学毕业,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范训练,掌握教育理论,这保证了基础文化理论课程教育的质量。四是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基础课程,一般为三个学期,只有通过了基础学习考试的学生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

法国大学技术学院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开设情况法国从20世纪40年代起提倡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普通文化课程的选择,注意拓宽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其职业技术教育在保持自身特点和职能的同时,能够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协调,从而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法国大学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的课程一般由普通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占总课时的比例分别为17%、33%、50%。普通课程、基础课程占总课程的50%,由此可见其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南特大学技术学院的数据处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为学生提供三方面的课程:其一,专业培训课程,共900学时,占总学时的50%。其二,基础培训课程,共600学时,占总学时的33%,其中数学类课程(含几何、分析、算术、数值运算、概率、逻辑、语言、图形、计算图形学、自动化等科目)与英语类课程(含实用英语、书面英语以及专业英语)150学时,表达与交流类课程(含综合记录、起草报告、就业技巧等科目)150学时。其三,普通培训课程,共300学时,占总学时的17%,包括经济组织、企业管理、妇女通讯等科目。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实施以职业为目标的各种灵活多样的培训,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课、指导课和实践课三种,而且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已不再泾渭分明。

英国职业教育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与发展概况英国在1956年发表的题为《技术教育》的白皮书中明确提出:“技术教育不应只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万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必须是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应变能力的培养又是以掌握普通科学文化知识、通晓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英国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强调普通文化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在侧重职业教育课程的同时,不断加强普通文化课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很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反对实行时间过早、范围狭窄的专门化训练。英国各高校的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为30%~40%,平均为34.98%。英国大学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第一年是以一般教育为中心的基础学年,学生通过基础学年的学习,加强普通知识教育,为进入主要学年的专门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英国也十分重视人文课程的开设,英国学者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然用人文科学来粘合”。

国外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趋势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各有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中公共文化课程的设置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教育成为越来越重视健全人格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上几个发达国家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发展态势给我们提供了如下启示:

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始终指向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也是这样。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开放化、国际化的良好态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尤其要摆正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位置,要以人为本,结合时代、社会、地域等各方面的需求开设出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课程在满足不同职业需要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如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衡量与评价,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朝着社会发展所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那种急于求成,一味强调市场需求,重技能、轻素质的做法是错误的。

拓宽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范围,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课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应开设哪些课程是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全球化、网络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竞争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此,加大人文课程的分量,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各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日本、韩国、美国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分在日本占28%,在韩国占30%,在美国占13%~25%。21世纪的新文化以融合化、网络化为特点,必然会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因此必须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人才规格的要求设置课程,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

遵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重新调整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课时的比例学习年限、总学时是个常数,因此,要充分地调查研究,在了解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文化课、基础课的比例,要遵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注意保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均衡,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有个性的人格,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要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孟雅杰.中外工科院校几种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2]王艳玲.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3]阮艺华.培养“就业者”为目标的韩国高职教育模式[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5,(3).

[4]施雨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基本特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5]北京高校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专家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0,(3).

[6]马庆发.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面面观[J].外国教育资料,1998,(3).

[7]杨近.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长春),2000,(5).

[8]乐传永.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5).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类型。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速度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会成为国家教育的奇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弊端: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现实,不注重教师的课程开发核心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更不注重学生作为课程主人的地位和课程开发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1.高等职业教育定位。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坚持不解的努力,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并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明确指出:“为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的愉陕满意的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就是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它既是培养人才层次类型的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素质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人的个性优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各级各类实践型人才,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实践性、职业性,注重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最好的教育是适应个性和社会发展的教育。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基础性。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需要强化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如外语、计算机、强调普通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重视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学科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正力图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因素影响下朝专业基础化的方向发展。课程设置必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

2.针对性。课程设置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以职业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切实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课程设置要克服传统的单一、封闭模式,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与行业、企业相结合,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群.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3.实践性,课程设置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以理论“够用”为度,理论知识做到少而精,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沦知识。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通过生产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4.实用性。高等职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就业教育,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经过实践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高职特色,理论“够用”,技能“实用”。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基础的,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技能训练课程更应针对学生所从事的岗位要求,组织开展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课程内容要强调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同时,还应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取向

1.以人为本。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1)具有持续开发实践型人力资源的功能,是开发实践型人才资源的基本手段;(2)具有转化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是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桥梁;(3)具有对人的职业能力的调适功能,是劳动就业、转岗的重要途径;(4)具有促进人的智能优势发展的功能,是促进一大类人的个性优势发展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2.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可根据社会对职业的新要求调整课程,将教学课程及内容与能力一一对应,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能力本位取向是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形态。一般包括如下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课程:进行灵活的教学和培训,通常采用适应个别化差异的个别化教学;以能力标准为参照,评价学生多项能力,即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分。

3.就业目标。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以就业为目标的课程设置要求做到:(1)宽基础。“宽基础”就是所设置的课程不是针对某一专业而言的,而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言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必要、够用、实用”,即满足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前瞻性,即未来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2)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通过综合化,冲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把理沦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提高,(3)多方向。“多方向”是为就业服务的。它是指学生在进行1—2年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加以学习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要求,根据学生个人的发展方向、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设计,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强化训练,以“多方向”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4)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模式。它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它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致力于完善学生的人格。笔者认为,就业目标取向是促进学生从职业人走向社会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人格、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

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教学,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专业适应性与相近专业的转移性),又要考虑到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合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课程应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素质课程、岗位技能类课程组成。

1.基本素质类课程。基本素质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的一类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政策、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篇10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 构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稳步发展。早在2000年,全国就已有中等职业学校7655所,在校生达414.5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如何?我们带着此问题对河北省117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场地、器械陈旧;体育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重实践、轻理论,重竞技、轻健身,忽视职业特色体育内容;忽视体育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学生成绩评价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掌握为主要内容,以“时间、距离、数量”为评定标准,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打击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我们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构建了以“学生为本、加强基础,发展个性、突出职业”的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专项课+体能课”,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研究目的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教育体系。根据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我们构建了三段式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和手工查阅1998―2002年国内外职业教育专著7部、期刊30余篇。

2.2.2专家访谈法

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和试点学校教导处主任、体育教师研究讨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与实施方案。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一个进口,多个出口”加以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特点:三年必修课;学生特点:体能基础较低、体育兴趣广泛;教学环境特点:体育氛围较差、场地器械陈旧。因此我们构建了“基础课+选项课+体能课”的三段式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

3.1.1基础模式

基础课是对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体育基础教育课,它主要是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基础较差,体能水平较低的情况而制定的,以发展基本体能、增强体质、培养体育兴趣为主要目的,按学生体能进行分层教学。

3.1.2选项模式

选项课是对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个性教育课,它主要是以尊重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体育兴趣和爱好等个性而制定的,使学生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掌握两个完整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按学生体育兴趣进行分项教学。

3.1.3体能模式

体能课是对三年级学生开设的职业体育教育课,它主要是在前两年体育基础上,为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有针对性地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和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按原班进行模块教学。

3.2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劳动后备力量,它所培养的人才不需要有高超的运动技能,而是通过各种体育项目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体能基础,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加强基础,发展个性,突出职业为指导思想,为学生“会锻炼”奠定基础,增加学生获得“终身体育”的知识储备和获得“终身健康”的体能储备。为此,我们构建了与模式配套的教学内容。

3.2.1理论知识内容

体育教育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容量和文化底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体育基础知识、科学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体育生物学知识和医学知识、体育保健学知识、运动处方知识、体能评价知识等。

3.2.2基础体育内容

基础体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心肺功能3方面的内容。基本活动能力内容主要是安排一些发展走、跑、跳、投、攀、爬、搬运等能力的练习内容;运动能力内容主要是安排一些与运动有关的速度、力量、灵敏、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练习内容;心肺功能内容主要是安排一些能发展心肺耐力、肌肉耐力的练习内容。

3.2.3个性体育内容

个性体育内容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学校传统项目、场地器械、学生爱好、教师专业水平等实际情况,开设少量的大众体育项目和竞技体育项目。

3.2.4职业体育内容

职业体育内容主要是根据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特征(伏案型、站立型、综合型),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部分去农村、乡镇),社会文明病等,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内容、体育保健内容、民间体育项目。

3.3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是为了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体育意识,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学生成绩评定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掌握为主要内容,以“时间、距离、数量”为评定标准,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这可能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站在学生的视角,以调动学生锻炼积极性为目的,重新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个体动态评价体系(见表1)。

这种评价体系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励进步,特别是注意了个体差异和体弱学生的特殊情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那些水平一般,学习和锻炼刻苦的学生是一种鼓励,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培养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已从原来的以学习竞技技术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开始向加强基础,发展个性,突出职业的多元教学模式方向转变;教学内容以由原来的以竞技项目、达标内容为主,开始向个性、健身、职业、娱乐方向转变;评价体系由原来的过分强调显性指标的时间、距离、数量,开始向注重隐性指标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体育行为、体育能力等方向转变。新构建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模式促能力,以内容促知识,以评价促提高,从实现学生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健康”,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基础上的“会健康”,最后到意识努力基础上的“终身健康”。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教育,2002,(16).

[2]李会增,汤生玲,袁淑娟等.对河北省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年体育论文特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