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建筑技术十篇

时间:2023-10-25 17:24:31

主动式建筑技术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1

关键词:净零能耗建筑;主动和被动技术;技术对比;系统评估

引言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球建筑运行占全球能耗的比例为30%,而我国的该比例为23%。考虑到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建设时期,未来建筑的运行能耗将占更大比例[1]。因此,降低能源消耗、推进绿色节能技术正逐渐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净零能耗概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者践行这一理念。

一、案例比较

本章节会对中美多个气候区域的净零能耗建筑进行深入比对,重点关注主动式节能技术,相关数据详见表1。当对不同气候区的示范建筑进行横向对比时,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1)年综合能耗目标与建筑面积呈一定负相关关系。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年综合能耗目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种负相关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建筑面积增大时,建筑供冷供暖的能耗在单位面积上的分摊会逐步降低;(2)目前的示范公共建筑集中在办公和教学建筑。且由于建筑整体的规模普遍较大,存在着“净零能耗区域”而非“净零能耗建筑”的情况。

1.主动式节能技术

主动式节能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与建筑使用、人员活动相关的能耗设备。不同气候区域项目选取的主动式节能技术有较明显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采取的冷热源方式的不同。表2总结了各个对比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主动式节能技术:(1)在照明上,高效LED灯是大部分示范项目的首选,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配备了不同的照明控制装置:对于功能区域独立的部分采用分区控制。(2)在冷热源选择上,不同的示范项目根据各自所处的气候区和建筑负荷选择不同的技术。对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采用地源热泵,对于干燥气候区(例如甘肃兰州)适宜蒸发冷却机组,对于建筑周围存在热电厂、太阳能等廉价热源的可优先考虑外部热源。在建筑需求能被满足的情况下,多联机系统可以带来更灵活的设备运行。除去技术的选择,在规划冷热源设备规模上,需要设计者对建筑的使用习性进行预估,从全年的角度统计分析不同负荷程度的时间占比,合理分配各个机组的类型和装机容量,避免长期出现设备供应能力远大于需求的情况。(3)在通风上,很多项目都采用了热回收机组。一些项目利用所在区域独特的气候条件,引入了具有特点的通风模式,如四川成都项目的夜间通风预冷、甘肃兰州项目的新风地道预热预冷。在通风这一项,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还引入了控制手段,通过对需求的感知控制通风的程度。

二、我国建筑技术特点及比较

1.我国建筑技术特点

从中国净零能耗示范建筑项目的现况来看,由于大多数示范建筑刚建成,缺乏实际运行的数据和经验,或已有运行数据和经验公开度不足,暂时导致了示范建筑“信息孤岛”现象。在未来,随着净零能耗建筑的投入使用,通过对运行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反馈已有技术细节存在的缺陷,帮助设计者和研究者进一步完善中国净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从技术角度来看,仅有个别项目探讨了智能控制,但深度不足,仍然局限在建筑群控的角度,这是目前净零能耗技术体系中较为缺失的一部分。

2.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建筑技术特点的讨论和分析,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净零能耗技术将会将更多的精力和研究集中在主动式节能技术的升级上。图1阐述了在净零能耗建筑改造过程中不同技术领域能承担的部分。在现有的普通建筑中,只存在能源的消耗(电力、燃气等)而不存在能源的生成,因此在普通建筑中能源使用严重偏向支出(如图1中实线部分所示)。为了尽可能实现建筑净零能耗的目标,参考西雅图布利特中心的实践经验[18],可以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实现总节能潜力的50%,主动式节能技术实现总节能潜力的45%,其他节能措施实现5%,再加入可再生能源技术,最终达到净零能耗收支平衡的目标。在主动式节能技术中,通过基础建筑群控技术(包括照明系统的声光控制、区域控制,能源设备的基本群控等)可以实现总节能潜力的25%,通过更加智能化的AIoT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总节能潜力的20%。AIoT技术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更加智能化的设备控制技术。它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对控制对象的全方位感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据建筑实时需求改变设备控制参数,从而做到在建筑负荷较低的时段调整制冷设备的温度设定,关闭不需要的末端设备,在负荷较高的时候寻找系统运行参数的组合最优值。这样的AIoT控制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依赖运维人员经验的设定方式,更多通过系统实时运行的数据和状态进行调整。

三、结语

推进建筑的净零能耗,能够极大地促进建筑节能减排,进而减轻建筑能耗对全球变暖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中美典型气候区净零能耗示范项目的资料和数据,在不同技术维度上横向比较各项主动式和被动式建筑技术,分析目前净零能耗建筑技术在我国落地的重点、难点和不足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对未来我国净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的展望。目前我国已将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到净零能耗建筑中,但在主动式节能方面仍缺乏以AIoT为基础的智能化控制,未来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进一步节能。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农村住宅专题)[R].2020.

[2]彭亿洲,欧阳学,刘世辉,杨鑫蕊.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建筑示范研究与实践——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综合楼项目[J].建设科技,2020(409):47-54.

[3]孙冬梅,郝斌,李雨桐,何联涛,牛润卓.夏热冬暖地区办公类建筑净零能耗技术路径研究与时间——以深圳未来大厦为例[J].建设科技,2020(409):37-43.

[4]高庆龙,冯雅,窦枚.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示范研究与实践——以中建滨湖设计总部项目为例[J].建设科技,2020(409):44-46.

[5]彭建明,赵周洋,彭晴.寒冷地区净零能耗建筑示范研究与实践——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1#办公楼[J].建设科技,2020(409):55-60.

[6]李强,张元会,吉柳.寒冷地区净零能耗示范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市未来科学城第二小学办公及宿舍楼项目为例[J].建设科技,2020(409):61-65.

[7]张彧,任立,唐献超.美国“净零能耗”建筑的新发展及启示——以美国教育类“净零能耗”建筑为例[J].建筑技术,2020(03):126-129.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2

【关键词】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应用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大量的人口不断的涌进城市,其建筑的需求也不断的增长,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但是,放眼全球的资源的现状,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紧张的资源状况是未来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建筑行业是一个极为耗费资源和能源的行业,由于受到资源和能源的限制,人们只能找到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才能保证未来对建筑的需求。回溯我国一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其中有许多科学合理的技术,这些技术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相结合,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问题。

一、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形结合的意义

上面已经提到建筑业是一个非常消耗资源和能源的行业,再加上现如今全球面临的这样一个资源短缺的严峻局面,使得建筑业不得不在一些方面做些突破和改变,以适应这个严峻的环境。其实,在建筑业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出合理的改变来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比如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技术,建筑的材料,建筑的装修材料,建筑的设计等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建筑也越来越舒适和先进,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增加能源耗费这样一个问题。要达到建筑和能源之间的一个平衡,最大可能的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是未来建筑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建筑业也必定经历改革才能突破这一瓶颈。

通过研究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可以发现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中,都蕴含着很深的科学原理,其中,都利用了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来降低了建筑的能耗,这些技术在现代的建筑业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在传统的建筑技术中有适应气候的相关建筑技术,根据气候来建造各具特色的建筑。我们把传统的建筑技术与现代的建筑节能设计相结合,这样不同被传统的建筑形式所束缚,从而设计出现代的新型节能技术。

二、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为了应对全球的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在解决我们的需求,保证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估计下代子孙的生活保障。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深入到了建筑行业,一些社会责任心较强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的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当然除了建筑设计师以外,相关的材料供应商也积极的相应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在近些年来的一些新型产品和创新技术中都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在现代建筑节能的技术这一方面,其技术被人们大致的分为了两块,分为了主动式技术和被动式技术。为了更加生动的理解这两种技术,可以形象的把这两种技术成为自然派和机械派。自然派的建筑节能技术就是适应外界自然条件,这是被动的节能技术。另一种是利用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这是主动的节能技术。我们可以看出被动的节能技术是适应自然条件的节能技术是不耗费任何的资源的,这也正是我国传统建筑技术的精髓。

2.2、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建筑节能的问题一直备受各个有关部门的关注和研究,甚至在国内外都普遍关注这一问题,建筑的节能技术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第一,现代先进的节能技术仍是主动式节能技术为主。近些年来,建筑业的节能技术备受关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外也有很多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其中一些零能耗的建筑设计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零能耗的建筑也非真正的零消耗,因为它是一种主动式的节能技术,也是依靠一定的机械和设备的。另一方面,其造价很高,经济性和实用性较差,不利于全面大规模的推广。

第二,以被动式为主的节能技术仍然进展不大。虽然我国的一些有关的研究部门非常的重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参与相关的研究。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但是,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至今为止其收获仍然非常的有限,我们不得不进一步的加强对其的研究。在其研究的同时,要与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相结合,汲取我国传统节能技术的精髓。

三、我国传统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上面已经提到我国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被动式的节能技术。适应自然环境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的目的是我国传统建筑节能技术的精髓。下面我们详细的介绍传统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适应我国的气候为例。

气候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环境,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更是复杂。在早先人们为了适应自然气候,其住宅的设计也充满了特色。在那时人们并不太关注住宅的外部形状,而更注重其实用性,这也进一步的说明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是一种真正的零能耗的节能设计。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往往会注重建筑内部的小气候,用各种的机械设备去人为的打造一个人们人为舒适的环境,这是现代建筑能耗巨大的主要原因。我们对这些传统的建筑技术研究的同时,把握其设计的精髓,把气候适应性设计更好的应用到现代的建筑节能设计中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方面的能耗问题,同时,也为现代的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一个设计的提示和新出口,使得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重新焕发生机,与现代的建筑节能设计相结合,激发更多富于创新的设计。

总 结

在全球的资源能源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建筑业迎来了一次技术以及设计上的考验。如何有效的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的能耗问题,是建筑业的相关部门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把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相结合,更好的把传统的技术应用到现代的设计中去,为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峰. 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3,06:153.

[2]尹晓. 浅议节能材料以及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13,18:186.

[3]王何忆. 现代建筑院落中的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特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4.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3

关键词:技术;建筑;技术观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human, has an extremely long process, and each time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architectural form a breakthrough leap all at the time of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gress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an make the houses built more high; span increasing; the use of the performance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play the art of human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How to look at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uilding. As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thoughts we understand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nge and how to make more effective use of these technologies, is our correct understanding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 process and master the way of building knowledge essential.Key words: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view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问题的提出

几千年建筑的发展史也自始至终体现着技术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不寻常关系。然而并不是每座建筑物都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建筑只有在工程技术与工业艺术相融洽之上,才能成为艺术。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对建筑艺术与建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挑

剔,这就要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开发的今天使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成一旷世的艺术品。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观点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进步的建筑技术可以使艺术风格的发生变化且可现。另一方面,有限的技术又制约着艺术形式的自由发挥,而艺术风格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建筑技术革新。总之它们是互动的,是相互制约的。

技术对建筑影响的历史分析

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打制的第一把石器,就蕴含了技术的萌芽,对技术的界定,不能撇开技术的历史过程,因为它既是技术的抽象和概括,也是后即技术概念演化的核心和出发点[1]。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时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出现了梁柱的结构形式,也有了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3种成熟的柱式。柱式构图成为建筑设计的母题,建筑设计体现“数是万物之本”的思想。同时,古希腊由于所处位置和技术的限制,建筑的室内空间并不发达,工匠不得不把经历放在建筑的实体上。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的建筑布局方式,就是充分考虑了几个建筑之间互为观察对象的关系,柱式的使用也是丰富了实体的立面。因此,有人称古希腊建筑是“放大了的雕塑”。

到了古罗马时期,由于新的建筑材料———天然混凝土(石灰、火山灰、碎石),新的技术———拱券技术的出现,使建筑空间设计由室外转向室内,由封闭转向围合,由动态转向静态。出现了“罗马万神庙”这样的旷世之作。但是,万神庙本身也存在着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面的穹顶,下面的墙体厚度过大。

中世纪,在西欧发展了一套近似框架结构的结构体系,以垂直线条为主,强调向上动势的哥特建筑。东欧的拜占庭人根据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创造了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2]。教堂内巨大的穹顶体现着集中式构图的典范。然而,这巨大的穹顶并没有象古罗马万神庙那样覆盖在圆形平面上,而是通过一个重要的中间构件——帆拱为依托与方形平面密切结合,创造了全新的结构形式。人们在教堂内体验的是,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空间。同时,完美的结构体系更令人惊叹在这里技术升华为建筑艺术。

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玻璃和钢铁在建筑中的使用,前者创造了赋予流动性的空间造型,后者主要使建筑在高度的发展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同时,二者在建筑中的使用也是建筑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式。1851年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用预制的方法,建造了“水晶宫”——玻璃的使用和预制方法,1889年埃菲尔铁塔的建成创造了新的建筑样式。

在现代社会,技术的先进性在建筑中的体现更是无处不在。建筑诞生之初就离不开技术,技术是建筑成为可能的有利保障。在日常实践中建筑工人以及建筑机器工具所能达到的精湛工艺同样使人产生美的享受。这是技术带给人们的美感。俄国的构成主义的代表弗拉季米尔.塔特林所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将技术与结构裸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呈现出独特的美感.风格派以及构成主义的影响使现代主义建筑赋予建筑中的窗、柱、墙功能之外的形式因素.因此建筑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抛弃固有的功能观念而将以上的建筑元素作为点、线、面等形式因素来进行处理。这是钢筋混凝土技术对建筑形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4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平,还有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也不再清新,这些都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可见,当今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是不言可喻的,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又命令各个地方政府加强当地环境治理,但是只靠国家治理远远不够,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学会低能、减排、低碳、节能等等,一切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1 建筑低碳设计原则要点分析

建筑低碳设计环节中应遵循与整体设计相协调原则,务必对特色文化内涵要素考虑完备,按照不同类型建筑特点,筛选与其相互适应的新型技能技术,能源选择上以新型能源选取为主,随之可满足低碳环保建筑设计操作条件与需求,日渐完善建筑应拥有的优质功能,以至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环境质量和建筑设计文化品质。其次则是能源消耗节约原则,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运用节能设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采暖能消耗量降低和空调能源消耗量降低,基于自然通风原理前提下使得基础性夏季主导风向可以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本体则需要有力保证自然通风采光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通风质量和采光质量,慎重考虑气候条件因素,建筑物布局模式和对应建筑平面设计模式均应择优而选。节约资源消耗势在必行,建筑材料选用环节应尽量考虑到建筑资源高效实用和建筑资源合理布置,适时进行建筑整体系统结构优化与整改,以至达到资源浪费综合降低主要目的,实现资源可再生利用的终极目标。建筑内部设计阶段,严禁有害建筑材料使用,石块材料和木材材料以及油漆材料等均应通过合格检验后才能正常投入使用流程之中。

2 建筑低碳设计内涵要点分析

建筑低碳设计主要是将建筑节能先进技术运用于实践操作流程之中,之后与建筑节能产品之间完成组合式优化,对建筑本体耗能比例进行合理调节与整改,达成能源有效节约目的。与此同时,也要进行二氧化碳减少,构建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具备低耗能特质和高舒适性特质。低碳建筑理念中,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应用十分有必要,环保建筑材料选取视为首要选项,能源优化组合为最终操作目标,可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模式将建筑新材料运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自身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可持续化间存在紧密联系,碳排放水平和能源消耗以及原材料消耗均是其中重点。特殊提到的一点是,当前低碳建筑理念实践程度不断加深,外墙保温节能技术以及太阳能技能技术得到持续推广与应用,但是此类技能建筑理念与建筑观点仍旧难以达到综合绿色能源使用目标,差距度较大。

3 新兴科学对低碳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分析

技术转向是低碳建筑设计发展必然趋势,新科学观出现对低碳建筑设计造成巨大影响,基于此,建筑技术科学成就日渐增加,低碳建筑设计技术转向意味着此类技术和水品具备高层次特点和新兴特点,主要表现在时间新方面和技术效果佳方面,并且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得到双向提升。受新科学影响,新技术不断更新,低碳技术操作方式和低碳技术操作效率较老旧式建造方式相比要优出许多,理论影响和实践影响跨越度相对较大,所以老旧式建筑低碳建筑发展势必会完成较大跨越。计算机技术以新科学与低碳建筑核心媒介形式产生,现下显著技术特征即为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科技化时代到来,新科学观念出现对建筑设计造成巨大影响。

4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方案要点分析

4.1 合理空间利用

高效建筑空间利用可有效降低总体建筑面积需求,大量居住建筑中,空间分配更加重要,此时需要综合控制住房面积标准,达成空间合理利用,运用此种方式可进行建造能耗合理降低,建造减少手段实际上为能源节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有效性与实用性特凸显。建筑空间再利用是建筑良性循环运作合理模式之一,其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契机与保障。通过数次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户型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灵活可变性特点,其可有效减少建造垃圾,也会进行基本建筑费用降低和能源节约。低碳建筑设计环节,应进行结材方案制定,其最终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建筑垃圾减排操作便可带来上述优良效用,即为达成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一体化模式操作可减少建筑结构系统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过度材料消耗。

4.2 再生能源一体化执行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将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有机整合,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正规多功能建筑构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使用功能充分延伸,最终完成建筑设计节能效果提升与建筑物使用质量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执行可使建筑物本体内在不同类型功能加以完美协调与合理统一,从现下基本态势角度加以分析,风能建筑一体化技术较为常用,此类技术层出不穷,太阳能技术更加适用于新建建筑设计,太阳能转化后也可投入已建建筑改造中,此时主要分为太阳能除湿式制冷内容和热利用形式内容等。太阳能集热器实际上可完成太阳能常规转化,因为集热器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并以建筑组成元素形式产生,在热能结构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可与附近环境之间达成协调统一,可在保证集热效果的同时进行建筑平面屋顶集热器设置,此种方法最为实用。新建建筑中,电能太阳能转化较为实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操作势在必行,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可达到预期优良节能效果,换个角度而言,也就是运用聚光技术电池片进行最终碳减排效果达成,以从种方式来减少能量转换冗余步骤,无需交流电源介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可有效提升再生技术所带来的基本经济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转型已成未来必然发展趋势,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宜居城市建设中,低碳建筑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行业领域中,建筑低碳设计概念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点所在,基于此,应适时进行体制创新整改、机制创新整改、设计观念创新整改,从实际角度出发,做到纵观全局,逐步加强建筑低碳设计理念与建筑操作节能理念。因为低碳建筑发展潜力巨大且是未来建筑行业主流发展方向,具备节电优点和节水优点以及低污染优点等,必将会给大众群体营造一种绿色生活氛围和健康生活氛围以及和谐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5

Wu Zheye; Liu Xiaofeng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Dongyang 322100,China)

摘要:本文综述了技术创新的经典理论及其发展,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含义和产业创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两个过程。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the two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 are described.

关键词:熊彼特理论 建筑业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创新过程

Key words: Schumpeter Theor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03-02

0引言

近年来,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由于工程技术水平低下,工程进度缓慢。导致部分建筑物不能按时完工,甚至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除取决于各种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择外,还与施工没有技术创新等有关。

1技术创新的理论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数量(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且包括经济系统运行质量(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受到资源的有效供给的限制,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途径。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一靠改进投入要素的质量:二靠改进转换系统的功能和效率。而这一些归根结底要靠技术、工艺、组织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创新的缺乏是我们经济问题的根源。技术创新理论是一种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观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先后产生熊彼特学说、新熊彼特主义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等创新理论。国内外均有许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极大的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的推广和应用。

1.1 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创新”现在己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技术创新已成为全国上下瞩目的热点。但在经济学上的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先为我们区分了“发明”与“创新”这两个概念。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并不觉得发明的作用特别重要,他认为:“只要它们不被实施,发明在经济上就是不相干的”。技术创新理论就是由他开创研究的先河,80多年来,其他学者也同样对“创新”给出很广泛的解释,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付出聪明才智,使它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1.2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现代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883--1950)以技术创新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对创新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然后在《经济周期》中系统地完成,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进一步加以应用和发挥。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熊彼特认为这种新组合应该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利,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企业家是这种新组合的推动者和实现者。他的职能就是引入新组合,实现创新。

1.3 熊彼特之后的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技术创新理论进入分解研究和大规模开发阶段。在经济学界,许多西方学者和经济学家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他们侧重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是其突出特点。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承认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承认经济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迷恋于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毁灭过程”,即创新总是以一种演进的方式重新塑造它由以产生的市场结构。

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共识,世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轨迹印证并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其次,一个国家的贸易地位及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和强度、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性、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创新环境等。

1.4 技术创新的含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运用自然规律所创造出来的,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手段及其方法的总和。技术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原理技术、方法技术、使用技术和管理技术这四个层次。其中原理技术是指通过研究所获得的基础性原理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它是方法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其主要载体是设计和试验方面的原理、计算公式、数据等等。方法技术是指产品的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检验试验方法等等。其主要表现为设计图纸、资料、工艺规程。使用技术是指如何使用某种产品、工艺、设备等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表现在使用说明书、维修程序图。管理技术是如何组织用好原理技术、方法技术、使用技术等力一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它的载体是管理手册、经验总结材料等。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一方面,它包括市场对新产品或新方法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涉及到能否获得有关的技术知识。

1.5 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在总体上告别短缺转入相对过剩,经济体制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探索;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和产业国际竞争强度的提高。这些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使我国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新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居民生活也基本上实现温饱,开始进入小康阶段。表现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急剧变化,消费的高级化、多样化、市场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区域的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国民经济基本性质在整体上开始由生产导向型转变为消费导向型经济。这样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且这种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为产品的高级化、多样化、市场化。从而要求国民生产从数量扩张转为提高产业的素质,提高供给质量,改变原有的组织管理结构。这些都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1.6 产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自从熊彼特开创了创新理论之后,有关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应具有两个层次的涵义: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我们承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技术创新并不只是企业的事情,仅靠企业也不行。现在技术创新己经越来越不是过去的那种起于研究、经过开发、生产、到最后的营销的一个线性的模式,而是形成了网络和系统。因此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而且任何一个产品都是多技术系统的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强烈的依赖于企业和产业之间以及企业和知识机构之间的供应商和用户联系的数量和多样性;也就是说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大环境的支持,就需要形成一个产业创新系统。

2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建筑业有两个主要的创新过程:正式的研究发展活动和非正式的变革过程。

2.1 建筑业正式的研究开发活动建筑业的研究发展活动由一系列与该部门有关的组织发起,包括间接和直接的组件生产商、建筑承包商和设计单位、大客户和公共部门(参见图1)。

图1说明了在建筑系统中研究开发的来源,也同时显示了通向建筑业最终用户的技术流。通过对该研发系统图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在建筑供应行业进行的正式研发活动,都是为了给建筑业的最终用户开发更好的产品,而不是增强建筑过程中的技术本身。但是建筑业在这种多部门的技术融合过程中却起到了关键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业外在的材料、设备,组件供应商等不得不通过建筑业向最终产品提供技术流和产品流。这两个相互矛盾表明,一方面,建筑业是否能导入适当的外部技术对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建筑企业组织内部的创新以获得更强的导入能力亦能极大地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正是目前由于建筑企业在开发新工艺上的失败产生了建筑业创新活动的瓶颈。它使得来自于上游企业所实施的研发活动所产生的优势被侵蚀掉了。总而言之,这种通过“建筑业”将其他部门技术汇集起来,为最终用户提供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性质和本论文前面所述的技术导入内涵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要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技术导入模式,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整个系统研发的有效性。

2.2 建筑业的非正式研究开发活动由于建筑技术的导入特性和部分“公共产品”特性,通常来说,建筑企业一方面极少在企业内部开展正式的技术创新研发活动。另一方面,出于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很少具有率先导入外在先进技术的动力,通常满足于己有的较为熟练的完整技术。所以尽管同建筑业相关的上游企业有着各种各样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好处并没有扩散到整个建筑行业中。更重要的是,许多建筑业的专有技术仍是通过传统的学徒方式和工作群体学习方式加以传播的。许多建筑业的新技术则是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研究和观摩中得到传播。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的非正式性在建筑业渐进性的创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建筑业本身的动态性,如工期要求、竞争需要等,客观上为这种渐进性的创新提供了创新的动力,促使了现有技术以新的方式重组,结果促进了整个系统的创新发展。

总的来说,建筑专有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活动获得了连续的渐进性的发展,但是当建筑组件或材料发生根本性的突破时,这种传统的渐进性创新也就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要将数字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建筑物上的需求时,如何获得必要的能力去满足市场的需要成了制约建筑业创新的主要障碍。在原有的技术平台上,建筑业传统的渐进性创新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加强传统建筑企业同外在技术创新源的合作和导入,确定适当的导入模式,有益于传统建筑业技术的升级,亦有益于整个建筑系统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鲍克,周卫民.技术创新与产业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6

江苏省住建厅副巡视员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建筑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4年,据初步统计,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建筑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江苏建筑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住建部明确江苏省为建筑工业化试点省,江苏以此为契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推动江苏建筑业再上新台阶。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总体设计。江苏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2007年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业化细则》,成为全国第个在省级层面上进行工业化技术规范指导的省份。2011年《关于城乡发展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促进建设生产的节约实效。建造过程中低碳环保,将推进建筑工业化作为衡量建筑企业资信的重要因素。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实施路径作了明确规定,并由省政府成立建筑工业化推进小组对全省进行指导。

分步实施。江苏明确了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建筑工业化为手段、住宅工业化为重点的实现路径,并根据省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试点示范期(2015~2017年),主要是推动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技术和质量等体系框架。第二步推广发展期( 2018~2020年),主要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产品和建造方式,推广至全部省辖市。第三步普及应用期( 2021~2025年),即到2025年来,也就是用10年左右时间,使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

有序推进。在住建部和江苏省政府指导下,各级政府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热情很高、力度很大。部分企业也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投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对全省建筑工业化基地进行了合理布局,防止像光伏企业一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文件,如扬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全市规划投资2~3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从而确保了建筑工业化基地的健康发展。

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统筹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营销自己的建筑产品,推广金螳螂利用020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的先进经验。金螳螂在2014年5月收购了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家庭装饰可以在互联网上订购,然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目前在50个城市展开,以后将逐步发展到200个城市。这种做法,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来推动建筑工业化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建筑工业化的主力军。目前江苏省有10多家大型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业化的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南集团的框架体系、大地集团的世构体系、镇江威信模块的钢混体系、苏州皇家木结构体系等。但江苏建筑企业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企业较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建设能力不足。现在江苏6个城市在建地铁600公里,市场基本被大企业垄断。江苏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像南京一样,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部品生产建造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强制度创新。建筑企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是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这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江苏建筑企业在2000年前后,大部分改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成为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现在是怎么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的问题。有些企业已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南通二建进行了项目部公司化运营的探索,赋予项目部更多的权力;南通四建进行了股权流转的革新,对企业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加快人才培养。要开展多层次的建筑工业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快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以住建部实施新资质标准为契机,努力把建筑工人培育成职业化的产业工人。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工业化发展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14年10月份,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各市县政府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大对建筑工业化的支持。

加大对建筑工业化基地扶持。动员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设计企业以及大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参加建筑工业化联盟。

加大建筑工业化产品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知度。积极宣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的引导

加强技术指导。省住建厅成立由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理论、性能论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7

关键词: 节能技术;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社会经济化大浪潮发展的大背景下,工民建建筑行业也随之得以蓬勃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同样不可避免。但是我们理应考虑的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必然会将人类逼入发展的死胡同。只追求短期的高速发展,与忽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因此,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一个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其中,节能技术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方式之一。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则很中的应用可以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科学的控制资源利用率、减少施工中的各种污染,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质量。在具体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上,从能源的选择、材料的运用、施工技术的改进、建筑结构的优化等几个方面规划建筑工程,并不断的创新技术,同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全面的提高技能技术水平。

一 、节能技术的概述以及主要特征

工民建建筑建筑工程的节能是以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借以实现建筑行业长远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设绿色、健康、环保、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于工民建工程来说,就是要确保工程用材、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将节能理念作为首要观念,促进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可持续发展。【1】

节能技术从其本质意义上讲就是结合各方面的技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现代化的绿色、环保建筑,其主要特征体现在:

1、环境与工程的和谐。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建筑工程的实施上建立有机的结合点,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建筑本身的居住性和功能性。在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利用自然资源的能源供给,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木材资源、金属资源、人工资源等各个方面,同事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污染体又作用与环境,传统的建筑技术在对环境资源不断的消耗的同时有破坏了资源的可再生持续发展体系。节能技术的目的是实现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维持建筑与环境之前的共生关系,二者之间能够有机结合。

2、施工技术上的低能耗。在施工技术方面选择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可循环利用的技术和施工方案。施工队伍的选择要与建筑技能的指标相匹配,以人的节能素质为主体地位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实现工民建建筑节能施工。

3、节能建筑材料的运用。建筑施工之前的建筑设计方案要结合节能建筑材料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运用新型节能建筑结构材料、墙体复合高性能材料、智能可再生材料、绿色装饰材料,建筑各个阶段的施工技术选择上与节能材料的功能实现相匹配。

二、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1、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技术

墙体节能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主要采用玻璃幕墙和双层幕墙。玻璃幕墙是当下较为先进的新型墙体节能技术,在进行节能热工设计时,玻璃幕墙的总体趋势主要是采用取暖供热的形式,从而促使玻璃幕墙起到温室效应作用,若是以采用空调制冷为主要形式,则必须促使其努力符合制冷的标准,从而达到冷房效果;双层幕墙结构的选择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是挂板式幕墙,主要起到遮阳、挡雨、防风等作用。【3】采用开放式幕墙系统能为周边环境及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一个有效缓冲区域,为人们的安稳舒适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

双层幕墙体系又称为主动式幕墙。主动式幕墙采用内外双层结构体系,外层采用单层较大的点式幕墙,而内层采用中空玻璃幕墙。【4】主动式幕墙的节能原理是:在冬季,关闭排风与进风设备,促使双层幕墙经太阳照射而提升温度,从而形成温室效应;在夏季,双层幕墙的内外层间的温度相对较高,此时开通进、排风设施,形成热烟囱效应,利用气流的运动将通道中热量带走消散,有效降低内侧幕墙温度,降低室外温度对室内的影响。将主动式幕墙的内外层幕墙设计成封闭式与开启式,再合理利用进、排风口的调节功能,通过对压差与开启扇的合理运用,实现通风与换气的目的。采用该方式,能充分利用可再生太阳能源,有效节约其他能源。

2、采用计量供热促进建筑节能。

计量供热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以集中供热或分散供热为前提,以用户提供“热”能量需求、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的利益为目的,主要通过供热控制与调节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用热量的具体计量和收费。计量供热是促进供热节能的途径之一,其节能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温控阀利用太阳辐射、人体和室内电器散热、炊事散热等“免费热”;二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室温,尤其对于上班族,在白天家中无人时调低室内温度,节约能源和热费。

3、建筑工程中屋面节能技术的运用

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因此,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其中主要采用的屋面节能技术可分为倒置式屋面设计、屋面绿色工程、屋面蓄水设计、屋顶坡面设计等。倒置式屋面,就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颠倒,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的上面。一、倒置式屋面的定义中,特别强调了“憎水性”保温材料,工程中常用的保温材料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矿棉岩棉等都是非憎水性的,这类保温材料如果吸湿后,其导热系数将陡增,所以才出现了普通保温屋面中需在保温层上做防水层,在保温层下做隔气层,从而增加了造价,使构造复杂化;二、当平屋面上的找坡层平均厚100mm,再加上覆土厚度为80mm的屋面,其传热系数K

结语

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科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都十分巨大,实施建筑节能,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施工技术的革新、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上仍需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求将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崔攀. 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2(03)

[2] 卢翔辉,吕向东.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0(14)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8

随着1984年美国哈特福德市中第一栋智能型建筑的诞生,“智能建筑”成为建筑行业、信息通讯行业以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所关注的热点课题,同时也成为人们日常家居生活中渴望并追求的生活环境。所谓的智能建筑主要是依照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作为最基本平台,以建筑设备的管理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等组成系统中心,对建筑的系统、结构、管理及服务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可以说是一种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的一种产物,要完成智能建筑的构建,必须具备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电脑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等技术基础的支持。那么,在智能建筑中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呢?本文主要围绕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通信技术;智能建筑;设计施工

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智能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持,而这其中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中,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探讨这一问题,首先要对智能建筑及现代通信技术进行简单的了解。

一、智能建筑与现代通信技术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主要是依照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作为最基本平台,以建筑设备的管理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等组成系统中心,对建筑的系统、结构、管理及服务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中“智能”的实现依赖于智能化的集成系统,即综合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等等。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的日渐发展普遍,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将越来越成熟,而其对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基本技术组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在国际上称之为远程通信,在我国一般是指电信。现代通信技术其实就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如何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对通信方式的优化方式,它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就当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包含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N-ISDN/B-ISDN)、异步传输技术(ATM)、宽带多媒体网技术、接入网技术、同步数据系列技术(SDH)、IP通信技术、互联网、卫星通信技术、个人通信及移动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等各种现代化技术,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技术也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综合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从以上都智能建筑及现代通信技术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随着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智能建筑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都具备较大的潜力,而两者之间的结合也将更加紧密,就当前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相对广泛的,而且在智能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业内相关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具体到通信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专网设置、通信配置、自动控制、快捷通信四个方面。

(一)专网设置

专网设置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是对那些专业性较高的大型会议室或者是汇报大厅等各种新型的、高级的写字楼。通常情况下,这一类的建筑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不是以舒适健康、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其智能化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信息传输及处理能力方面。作为特殊的智能建筑,在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内进行专网的设置,利用N-ISDN/B-ISDN技术、SDH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在最大的限度之内发挥专网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强、传送速度更快的优势,以满足建筑的实际应用需求。

(二)通信配置

这里所谓的通信配置主要是指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的时候,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建筑内的综合布线。要保证智能建筑中信息化、网络化的建筑需求,实现智能建筑中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布线工作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布线出现问题,智能化很可能出现局部瘫痪或者是整体瘫痪的状况,而建筑也将成为不智能的“智能建筑”。但将现代通信技术与布线技术相结合,将布线系统接入到网络系统当中,实现综合性的布线,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与管理,满足当前智能建筑的建设需求,同时也便于日后智能化的扩充。

(三)自动控制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建筑主体的人性化、多功能化以及智能系统中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网络化、自动化是当前智能建筑切实实现智能化的基本组成要素,而要使智能建筑更加人性化,就必须使建筑所有者对建筑内部一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操作行为更加便捷、使建筑内可自动化的管理更加全面、保证每一项智能效果的实现都处于安全的状态中,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使得智能系统中终端操作系统与各执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保持快速、稳定的状态。总结来看,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必须借助于信息的交换,而要实现信息的交换离不开系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利用。

(四)快捷通信

智能建筑中在设计施工中要实现建筑内的数据、图像及语音的传输,可以说离不开通信系统的基础支持。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中ATM技术、IP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等具体的技术手段将内部网络信息与其他的通信网络相连接,可以确保信息在多信道中实现大范围的可靠性传输。通过这种信息的传输,利用相应的传感设备,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接收设备使建筑主人或者是其他所有者对建筑内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以便于通过远程控制的手段对建筑内相关设备进行一定的调整,便于其对建筑进行管理与控制。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9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复合绝缘子

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是建筑工程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广泛应用和水平提高都有了更高的期待。充分利用自动化的优势、挖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潜力,从而开发更大的发展市场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1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概述

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即自动化系统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抗干扰设备、设备接地信号处理设备、传输信号屏蔽以及监控设备等多个部分,以上各部分的相互协调能够有效地实现建筑工程的自动化。二十世纪后期,建筑电气工程的主要控制手段是计算机集中控制。相较于自动化控制,传统的计算机集中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缺点:可靠性差,运行速度慢。因此,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控制技术已然不再使用,新的控制模式应运而生。上世纪九十年代,集散式控制模式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计算机集中控制模式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之后,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以及各种控制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对于集散式控制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无异于锦上添花。二十一世纪初,集散式控制模式逐渐成熟,发展成为如今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虽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建筑领域。

2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主要作用

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本质就是通过利用单元机组,结合电气控制对抗干扰设备、电源、变压器设备、设备接地信号处理设备、传输信号屏蔽以及监控设备等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信息传输使得以上各系统能够相互协调,进而有效地实现建筑工程的自动化。通常意义下,我们认为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主要作用是操作电源、变压器设备以及高压器、发电机组等系统的运行;通过各个系统的协作保护励磁变压器以及发变组的正常运营;利用抗干扰设备、设备接地信号处理设备、传输信号屏蔽控制操作建筑工程的监控设备;利用监控设备保证LPS系统以及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信息传输操作各个设备的开关等。总而言之,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人体的大脑,不仅要协调信息的传递,更要对各种信息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反应,进而保护人体系统或者建筑工程大系统的正常运转。

3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信息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建筑电气工程领域,传统的控制技术已然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新的控制模式应运而生。上世纪末,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支撑下,集散式控制模式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之后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各种控制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集中控制模式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本世纪初,以集散控制为主要特征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环保、成本、监测系统以及结构等多个方面。

3.1环保方面

建筑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影响广泛的大型工程。环保问题就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工程的实施往往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改造工程要想取得更好的结果势必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势必得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噪音污染和建筑不合理改造两个方面。第一,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会导致一些异常噪音出现,影响周围群众的正常作息;第二,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并不是在所有建筑之初就存在的,因此为了使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就要对原工程进行改动,可能就会存在滥用土地资源、浪费了资源的现象。

3.2成本方面

建筑工程的规模通常大小不一,因此并不是每一项建筑工程都能够适应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电气系统自动化,建筑工程的施工可能会进行大的改动,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作为支撑。此外,电气自动化所需设备的引进也是一项大的财力消耗。这样一来,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真正落实在资金方面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也是目前该系统在建筑领域应用有限的关键原因之一。

3.3结构方面

建筑工程中的电能传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传统电气工程控制模式中,为了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消耗,电能在建筑工程中的传输必须首先升高电压,等到传输至用户区域再对电能进行降压处理。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设备质量以及工程结构方面的要求十分高。比如,必须充分考虑接地线的布局、保证各站点中螺丝是否松动等,即必须保证站内布局没有任何危险患,以保证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虽然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于设备的要求,但是结构方面依旧不能忽视。

3.4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核心,对于维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绝缘监测、雷击监测以及环境三个方面。绝缘监测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子受到任何损伤,从而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雷击监测的目的则在于保证电气设备不受到静电雷击的伤害,同时减少直击雷对设备的伤害;第三,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对环境温度、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的监测,从而保证环境因素不对电气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的常用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的常用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三个方面。传感技术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的关键,传感器的安装能够有效扩大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的监测区域,并且能够极大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因此相关人员在建筑工程中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时要尤其注意传感器的安装,并及时监控传感器的运行状态,对其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分析,从而及时判断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状况。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不断增大,因此通信技术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比如,通信技术能够使得系统控制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及时了解建筑电气系统的真实运行状态,从而及时进行判断和反应,从而实现及时检测的目标。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操作时,相关人员要要努力提高电气设备相关信号的传输速度,从而有助于系统异常信号的及时传达、维修人员的及时反应。如上所述,信息社会中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而计算机技术也是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的常用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自动化实现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处理设备感应信号,即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对传感器和通信系统传达的信息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短时间内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5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和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使用时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但是同时该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还不够成熟,在结构、成本等多个方面依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此可见,未来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还有着巨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丁大为.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河南科技,2013(06).

[2]何薇.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9).

主动式建筑技术篇10

(征求意见稿)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经济社会作用显著、发展提高潜力大的特点,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影响深远。为推动我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建筑业向工业化升级,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制定《东莞市建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2021-2025年)东莞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我市由建筑业大市向建筑业强市发展,打造“东莞建造”品牌提供政策依据。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建筑业快速发展,为未来五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规模效益快速提升。2019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562.68亿元,同比增长18.7%,2016-2019年年均增长26.3%;2019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83.03亿元,同比增长9.6%,2016-2019年年均增长7.88%,对我市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实现利税总额49.1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2.27%。建筑业在集聚技能人才、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业人员数超过20万人,技术工人达13万人。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0.68万元/人,位居第二产业前列。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根据省厅三库数据统计,全市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达2195家,其中总包一级资质企业26家,总包二级资质企业166家,总包三级企业738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1265家。建筑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排名前20名企业产值占全市纳入统计900多家企业产值的比重接近50%。初步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依托、劳务分包为辅助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以建筑施工为中心,建筑材料、构件、机械设备等关联生产制造以及勘察、设计、审图、监理、造价、检测等建筑技术服务领域加快集聚,全市有勘察设计、监理领域甲级资质企业16家、乙级资质企业34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建筑工业化步伐加快。我市先后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的通知》(东建节能〔2016〕16号)、《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17〕103号)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及相关配套细则,积极推动以绿色节能、装配式、环保、信息化为主的建筑业现代化。2016-2019年,共有绿色建筑约22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4%;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均达100%,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4600万平方米。编制《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东建节能〔2018〕13号),麦德龙东莞商场项目获得全国首个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运行标识案例。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2018年共落实新项目11个、175万平方米;2019年共落实新项目15个、390万平方米,有1个项目被评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有4家生产企业被评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品牌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6-2019年共获得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获得广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5项、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13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111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58项、“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省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83项。2016-2019年共获得部级设计奖项4项、部级勘察奖项1项;获得省级设计奖项14项,省级勘察奖项6项。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代建制等新型工程组织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本地建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业务范围拓展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国内其他省市以及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范围不断扩大。2019年,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63.17亿元。2016-2019年,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年均增长27.87%。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住建事项网上审批率达93.3%。2019年,我市开展新一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断压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3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已压缩至43日,比我省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压缩了47%和28%。其中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由96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管理制度,创新试行承包商预选库、评定分离、简易招标等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代建模式,全面实施用工实名制、银行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筑市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全市建筑业总部经济加速发展,越来越多高资质建筑企业正在落户东莞。

(二)存在问题

我市建筑业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占主导地位,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强,创新发展动能偏弱,关键领域与环节仍不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离“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建筑业要求还有差距。

——产业支撑能力偏低。2016-2019年建安投资平均达到1000多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全市每年在监在建项目约1500项、6000万平方米,但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仅为建安投资的45%左右,本地企业市场占有率仅在25%左右,大部分建筑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2019年,建筑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比重的1.93%,远低于全国7.16%、全省3.95%的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仍有待提高。

——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本地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足,科技创新投入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工程项目获得部级、省级荣誉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反映城市形象的精品工程很少。我市建筑设计领域获奖数目远远落后于广州和深圳,排在珠海、佛山的后面。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使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网络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项目成功应用的案例较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基础较弱。

——要素供给制约明显。企业对高端建筑人才的招引投入不足,招引条件偏弱,自身培养能力不强,现有本地高级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建筑业新一轮发展的需求。区域间人才竞争激烈,本地企业引进人才难度加大,面向建筑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问题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形成明显制约。

——企业竞争实力偏弱。本地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航母型”“旗舰型”领军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大部分企业产值低于1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较少,还没有产值过百亿的企业。高资质企业数量少,没有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受业绩、资质、规模等因素制约,本地企业高度依赖本地建筑市场,走出去的能力较为欠缺,难以独立或通过联合体方式获取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成长能力有待提高。

——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多层级、多部门监管问题依然存在,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市、园区(功能区)、镇街纵向联动仍需加强。基于网络化、大数据的现代监管方式、监管平台、监管机制亟待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仍有优化空间,规模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培优导向,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东莞以制造业立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业发展,但在建筑业顶层设计方面仍有较大完善空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在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意识仍需提高,在产业扶持措施方面与周边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二、发展环境

(一)宏观环境

——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未来五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也迈入中后期阶段。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为主体,大力推进“新基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区间经济、交通的互联互通,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大任务。

——“双区”建设承载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将推进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间在产业、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连绵发展,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区叠加”建立东莞发展新格局。随着我市迈入“万亿元俱乐部”,未来全市发展质量将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广东“双区”建设加上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形成“三区叠加”的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有利于加快我市从“通道城市”转变为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同时,我市将打造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格局,全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通过住房、出行、通讯、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大力度投资,大项目支撑,大规模建设,实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目标。

(二)产业新趋势

——大数据应用和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业将加快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环节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全国和省、市层面将加大建筑业服务和决策信息系统和平台的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应用,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建筑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将加速融合推进智能建造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要求加大智能建造在工厂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明确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确定了系统化集成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精益化施工、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科技支撑、专业人才培育等重点。以信息化技术应用为重点,提升建筑品质和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良好市场环境是建筑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随着建筑市场的完全放开,良好市场环境有助于形成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专业特色企业做特做精、产业联盟进一步发展的市场格局。优化建筑业市场环境,推进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将为提高监管水平,实现行业公平竞争和良性竞争,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是我市建筑业扩规提质增效,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加快促进建筑业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1.机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激发建筑市场活力。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进入大配套、大建设、大提升时期,建筑业在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2020年全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鼓励支持本土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全市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激励我市建筑业活力的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都有广阔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新基建建设方面,包括东莞在内的大湾区将大力推进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东莞建筑企业发展提供新市场空间。新型城镇化方面,《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广东各地市以及东莞城市更新和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将为本地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全市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面积达到25.8万亩,相当于我市20多年的新增用地规模。城市功能提升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将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提升、园区开发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从2020年开始,我市大力推进教育扩容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新建或改扩建公办中小学两百多所,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六大体系”建设,涉及交通配套项目逾百项,投资金额数千亿,以及推进轨道交通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东莞松山湖、水乡功能区以及滨海湾新区扩容提效。

——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建筑产业竞争力。我市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正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5大新兴领域,这为建筑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技术,推动生产装备、施工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培育具有产业竞争力的新业态。

——区位优势有利于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东莞处于香港、深圳、广州的轴线上,面临“三区叠加”重大机遇。这有利于东莞把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转移到建筑业上,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金融、产业金融优势嫁接到东莞建筑业,发展建筑金融,培育建筑业总部经济,建设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2.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挤压本地企业发展空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元大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业支撑作用、经济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以及我省多个地市出台扶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建筑业培育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众多拥有高资质的外地大型建筑企业在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抢夺市场的局面。在市场竞争中,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对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我市建筑企业在尚未完成规模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就已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虽然有部分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这些企业同样面临极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不足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新型建筑工业化水平是我市建筑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机械化、装备化等工业化建筑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我市建筑业虽然从业人数众多,但是层次与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业工人短缺,技术工人的“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对建筑业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东莞建筑业中高端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将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统领,发挥东莞产业优势,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建筑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构建以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以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为载体,上下游产业环节贯通的建筑业全产业链;不断提升东莞建筑业品质和标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建筑强市,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1.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把建筑产业发展与全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结合起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对内推动“东莞建造”量质齐升,对外增强“东莞建造”品牌优势,促进建筑业发展全面服务于我市城市建设品质提升。

2.全产业链升级发展

发挥建筑施工优势,筑牢建筑业的发展基础,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探索建筑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现代建筑业产业集群,构建涵盖科研、设计、施工、装配、制造、物流、运营管理和服务融合一体的建造产业体系,形成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把建筑业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来,结合本地现有基础和优势,积极推广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构建良好的建筑产业创新生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源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建筑业绿色供应链,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努力推动我市建筑业实现绿色发展。

4.关键领域优先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挖掘本市建筑市场空间和内需潜力,培育一批高资质、高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建筑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环境;推进建筑业“强链”“建链”,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优先培育壮大建筑业的重点环节和高技术环节,增强我市建筑产业竞争优势。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建筑产业全产业链,新型建造方式取得突破,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技术水平和建造资质明显提高,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和“东莞建造”品牌优势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以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建筑产业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监管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

1.产业规模

建筑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20%。

培育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1-2家,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8家。培育年产值超200级亿元级企业1家,100亿元级企业3家,超50亿元级企业5家;超10亿元级的专业承包企业3家,形成龙头骨干企业强、专业企业精、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良好格局。培育以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2.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2025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成10个以上广东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中有2个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培育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智能建造新业态。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0%。

3.科技进步

全市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建筑技术体系。总承包特级企业及年产值超50亿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主编、参编国家或者行业规范、标准1-3部,新增省级以上工法30-40项。特级和一级企业基本掌握智能建造新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应用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在本地企业中培养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管理专家30名以上;引进国家或省级高等级人才10名。新增300名以上一级建造师。

5.品牌培育

打造精品工程,走品牌发展之路,创建自有特色品牌,形成“东莞建造”品牌竞争优势。争取创鲁班奖、国优工程3-5项,部级勘察、设计奖10项;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40项;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50项;省省级勘察设计奖30项以上。

6.质量安全

坚持质量优先,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成质量安全监管智能平台;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品质持续提升。

五、主要任务

(一)做强建筑全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1.壮大建筑施工优势行业

提高建筑施工能力和水平,拓展建筑施工领域。鼓励工程施工企业以公共项目和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为重点,发展村镇和市政建设工程施工领域,扩大园林工程、道路桥梁和水生态治理工程数量和规模,形成新的工程施工业务增长点。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大力提升高端工程施工项目的承接能力,积极参与滨海湾新区、教育园区、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和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为施工企业创造条件,培育建筑施工工业化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包括装配式在内的新型建造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提高我市高技术工程施工能力,打造东莞建筑施工品牌。支持以专业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工程施工和相关业务企业,承接东莞和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项目,以及绿色、节能、资源可循环利用的高新技术工程施工项目。

2.做强建筑技术服务业

优化建筑技术服务结构,提高建造设计技术和服务质量。鼓励东莞设计企业创新设计理念,提升精品项目和大型项目设计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东莞提供优质服务。新增甲级资质勘察设计院5家;培育产值超5000万元设计院6家,产值超亿元设计院2-3家,以及一批有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建筑服务企业。推动建筑技术服务业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提升建筑技术服务业市场竞争体系,创新建筑技术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东莞勘察设计、造价、招标等企业积极探索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建筑技术服务业竞争力。推动设计、造价和监理等技术服务企业联合工程施工企业组建“东莞建造智库”,建设东莞建造咨询服务平台,以创新的设计理念,研究东莞城市空间布局、公共服务功能、资源节约利用、地域文化与建筑和谐共生等课题,以我市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求为导向,为水乡功能区建设、滨海湾新区建设、高等级公共建筑提供高水平咨询服务,提升我市建筑品质和城市建造特色。

3.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鼓励和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适度、稳健多元化发展,向相关产业环节延伸。鼓励大型施工企业收购有较高资质的勘察设计院、市政公司等,将并购企业转移到东莞注册并实体化运作。培育能够打通投资策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招标、工程咨询、原材料供应、工程检验检测、维护维修、运营的全产业链核心骨干企业团队,大力发展建筑幕墙、钢结构、园林工程、装饰装修等中小企业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专业承包商。推进建筑服务行业本地市场差别化竞争,外地市场抱团式合作,在错位发展中形成比较优势。打造有东莞特色的全流程现代建筑业产业链。

4.发展特色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鼓励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与创新运用,提高智能建筑、建筑流程和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选择若干家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培育成为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引导本市电子信息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建筑业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开展面向智能建造的技术合作,建立跨产业组织,构建智能建造工程项目多方协同智能建造研发平台,提供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的智能建造产品和解决方案,带动以新型智能产品和服务平台开发为中心的智能建筑制造业发展。推动发展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专业领域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有东莞特色的智能建造、智能建筑设备部件制造、智能建筑服务新业态融合发展的智能建筑产业体系。

5.培育东莞特色建筑新业态

充分发挥东莞的制造业优势,建立建筑工业化合作平台,对制造业行业进行建筑工业化赋能,推动我市地墙砖、卫浴、家具、五金卫浴、建筑铝材建筑装备等建材制造业适应建筑工业化标准,向绿色环保产品升级。推动产业招商引资与创业企业孵化相结合,引进拥有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行业领先建筑企业及部品部件企业,为建筑新业态发展培育新兴力量。适度发展高质量新型墙体材料。培育一批能够提供建筑材料和构件供应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新电商,提升东莞建筑建材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着力推进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进入智能建造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培育智慧建筑新业态。鼓励专业化建筑工程骨干企业增强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与制造业企业合作投资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快布局绿色建造上下游产业链环节,培育东莞特色的绿色建筑新业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提高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全方位服务能力,逐步实现由建造建筑产品向建造和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二)大力培育产业基地,发展建筑产业集群

1.加快建筑产业集聚发展

整合建筑业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鼓励本地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构建产业发展联盟,实现龙头企业、核心环节、关联产业有效集聚,形成技术领先、配套齐全的特色建筑产业集群。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导向,打通建筑产业链上下游,培育集建筑项目管理、规划设计、新型材料研发、造价咨询、中介服务、金融平台等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建筑技术服务园区,大力吸引科研机构在园区开设工作站、研究室,打造“东莞建造”的高端发展平台;推动建筑研究、科技创新、建材生产等相关企业合作创建“产、学、研、商”一体化发展平台和示范基地。支持具有产业优势的建材、装饰、智能、幕墙、园林等企业走“专、特、精”道路,做大产业规模,整合专业建造上下游产业链,建立绿色建造产业链创新联盟,推动建设绿色建造研发中心、绿色产品生产中心、绿色产业服务中心。

2.培育建筑产业化基地

发挥东莞制造业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建筑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工程应用类(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部品生产类(构件生产、配套产品、装备制造等单位)基地。利用各镇现有的产业基础,扩大、提升相关的装配式部件、铝模板、爬升脚手架等产品的生产、供给,形成规模化的建筑制造产业链。支持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带动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企业发展,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和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以及央企和大型建筑企业在东莞建设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厂和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心,打造一批省级和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推动科研教培类(咨询教培、科研院校等单位)和综合产业类基地的协调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装配式建筑工厂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推动建立智能建造基地。支持有港口和铁路站场镇区,发挥资源、交通优势,提升石材、家居、上下游产业的配套能力,规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将与制造业相关的装配式建筑业态列入先进制造业的范围,享受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择优向市科技创新部门推荐申报重点扶持对象,积极向省和国家推荐申报省级和部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3.培育建筑企业总部基地

通过培育一批、招引一批、提升一批等方式,支持建筑企业在我市设立企业总部或大湾区总部。探索培育国际建筑展览平台,加快建设建筑市场信息、科技创新、建造人才配置平台,把东莞发展成为建设资本密集,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具有高度活力和创造力的建筑企业总部基地。支持我市贡献大、能力强、有需求的龙头企业建设总部大楼,提升龙头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引导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申请认定为总部企业,享受我市鼓励和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央企和省内外优质建筑企业到东莞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本地建筑企业提升特级资质或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企业拓展经营建设总部大楼,给予用地等政策优惠。

4.培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打造建筑业与建材制造业深度合作平台,鼓励建筑企业积极采购应用和推广东莞建材产品,与本地建材企业共同开发建筑技术和产品,优化提升本地建材市场。促进东莞建材产业及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链向上下游优势环节延伸,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品壮大发展。通过资本、技术、项目和市场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强强联合,以强带专,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培育新型建材龙头企业。以东莞为经营中心、市场中心和技术中心,以物流成本和生产资源优势为重要因素,在惠州、河源和粤北、粤东地区投资生产中心,发展跨区域的幕墙、玻璃、铝型材、陶瓷和预制混凝土产业集群,支撑东莞建筑全产业链发展。强化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科学规划和优化搅拌站布局。

(三)内强外引共同发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1.培育建筑施工龙头企业

坚持培优扶强,着力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资产规模大、社会信誉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内生动力,拓展优势业务环节,向建筑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成为集投资、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立本市重点骨干企业库和日常联系服务制度,协助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对入库企业在资质升级、上市融资、工程担保、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产值和税收排名靠前的企业给予信用分值等奖励,为企业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提供服务。支持已上市建筑企业通过融资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形成示范效应,加快推进本市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争取上市机会;鼓励本市龙头骨干企业学习央企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主动和央企、国企结成联合体,参加本市和大湾区大型项目投标,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支持企业整合优化业务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优化业务,解决承揽工程、融通资金、分担风险、提高效益等难题,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供支撑。鼓励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企业并购有较高资质和人才储备的设计院或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建筑业相关行业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库,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革,优先支持库内企业挂牌上市。对开展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动、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融合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给予奖励。

3.招引一批高质量企业

围绕“强链”、“补链”目标,招引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到东莞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围绕提升资质水平目标,设置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和奖励标准,争取引进2-3家有特级资质的企业落户东莞。积极吸引大型央企、省属国企和优质企业将总部基地落户东莞,或在东莞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开展经营活动。鼓励重特大项目中标单位落户东莞,或在东莞开办企业。推动市镇两级招引项目机构对招引企业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对已招引企业持续实行一对一、多对一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良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到东莞后的经营场地、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进落户等问题。对为东莞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招引企业给予奖励和宣传,扩大知名度。

4.推进企业晋升资质等级

制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激励政策,为申报施工总承包特级、专业特级、施工总承包一级以及工程勘察设计行(专)业甲级的企业提供政策和专业指导,对晋升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给予经济奖励。成立由省内外专家团队组成的建筑企业资质申报提升专家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辅导和申报资料组织的技术支持;由相关部门牵头,鼓励高级资质企业开展对中小企业升级资质资格的辅导。制定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提升计划,设计东莞建筑产业链相关资质关系动态发展信息图,为企业组团合作、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和鼓励企业制订资质晋升计划,提高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打好晋升资质的基础。

5.支持中小建筑企业发展

鼓励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经营有特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专业企业。支持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包括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内的新型建造技术安装专业分包业务,培育特色分包能力。在建筑幕墙、地基基础、园林设计、装修装饰和钢结构等专业领域着力培育为龙头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群,支持一批有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为大型骨干企业。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清理对民营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设置的不平等限制条件,清除各部门和镇区针对中小建筑企业直接或变相设置的各种障碍,保证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地位。在省级工法评审、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创建各类优质工程等方面,加强对中小建筑企业的指导帮助。

(四)公共建设项目引领,推广新型建造方式

1.发挥公共建设项目示范作用

积极推动公共建设项目采用新型建造方式,提高工程建造标准,全面提升公共工程建造品质,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和经验的建设单位以及具有设计、生产、施工等综合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参与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打造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南城CBD区建设等为试点区域,选择一批政府投资工程和部分社会投资项目,采用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一批在设计施工质量提升、智能施工管理、减少材料浪费、缩短行政审批、降低建设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的优质工程。

2.加快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和运营管理,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建材选用、绿色施工和安装、绿色一体化装修、绿色运营,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推动绿色建筑量质齐升,在公共建筑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更多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深入开展《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应用评估研究。大力发展和使用绿色建材,鼓励建筑企业优先使用资源化利用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的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推广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适用技术,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提升绿色施工水平。

3.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编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指引,制定适合我市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构建与国家技术体系相衔接、适合本地特点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支持企业研究开发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工法。成立装配式建筑专家库,以科研院所和设计院为载体,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服务中心。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建立装配式建筑设计一体化集成系统,促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生产单位进行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制定我市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制造的规格标准,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提高装配式施工水平,引导施工企业对装配施工、安全防护和质量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作业标准书模板,提升施工流程的标准性和组织性。推进建筑全装修,新建住宅项目率先推行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配式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和协同施工。

4.加快推动智能建造

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智能建造快速发展,发挥重点项目以及大型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拓宽各类技术的应用范围,探索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模式,研究制定我市智能建造的实施意见及评价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工程项目积极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公共建设项目中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项目提质增效。推动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鼓励中高级建设项目以“互联网+”为基础,推广智能建造中的传感器、物联网、动态监控等关键技术使用。

5.优化提升建造组织形式

支持我市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合作、兼并等调整升级组织形式,健全管理体系,增强竞争优势,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龙头企业。引导大型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企业积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鼓励相关单位通过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拓展业务范围;支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建立全过程咨询平台,提升咨询企业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能力,承接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探索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全过程咨询合同示范文本。推动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

(五)构建建筑技术平台,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1.支持企业推广应用建造新技术

支持企业开展建筑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推广,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进工程项目采用建造新技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优势。以科研院所为依托,推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基础共性技术的应用。利用我市的制造业优势,推动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战略合作,突破一批建筑核心技术,形成东莞建筑技术优势。加快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梳理已经成熟应用的建造技术,定期成熟技术目录。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应用新型建造成熟技术,培育具有新型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2.建立建筑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招引高端人才及团队到我市建立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重点研发平台,加快关键适用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建立部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选择一批有技术积累、有人才优势、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多出技术成果,优先申报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鼓励总承包特级企业及年产值超50亿的一级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项目,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建筑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培育和组建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支持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发挥技术创新和建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优势,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围绕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型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3.加强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重视专业人才队伍、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育人、引人、留人机制。关心关爱企业家团队建设,壮大东莞建筑企业家力量,提高我市建筑业企业家整体水平,培育和奖励一批有素质、爱东莞、能力强、业绩优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激励优秀企业家成长。加大建筑人才招引力度,深化校地合作,引进创新人才,把引进建筑业技术管理人才纳入我市鼓励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范围。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宽松的工作氛围,创造承接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建筑人才资源外溢到东莞的条件,吸引广州、深圳和内地建筑人才到东莞工作和落户。以提供比广州和深圳更优惠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补贴为前提,加大东莞发展和品牌宣传,引导东莞常住人口的建筑和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回莞就业。以东莞建设“技能人才”之都为导向,大力推进建筑技能人才建设。大力培养建筑工匠型高技能人才,打造立足东莞的高素质建筑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的财政投入,组织建筑产业现代化、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信息化管理等高端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新型建造方式的实践与经验积累,培训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要求的技术管理团队和高级技工,提升本地建筑业企业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提升东莞建造品质,创新质量安全体系

1.增强高品质建筑设计能力

提升建筑规划设计理念,聚焦东莞城市建造品质提升,着力培育一批精品建筑和品质设计优秀项目,打造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相匹配的城市建筑。加强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统筹引导,高定位、高标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协调建筑与城市空间及公共活动关系。推动建筑设计方案编制城市设计衔接专篇,充分落实城市设计内容。鼓励设计企业以东莞城市建设品质提升为目标,融合岭南建筑特色,融入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创立东莞建筑设计新模式、新风格,切实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重要或大型公共设施项目在前期策划阶段组建管理运营团队,引入高水平技术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创新建筑方案设计优选制度,结合建设项目特点,鼓励采取设计招标、设计竞赛和直接委托行业知名专家团队评选等方式优选项目设计方案。建立高水平城市建筑设计专家库,为我市高端标志性建筑项目提供设计技术咨询服务,推行设计竞赛和设计招标的“阳光评审”。吸引业绩优、水平高、信誉好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设计单位或团队,积极参与或与本地勘察设计企业组建联合体参与东莞的设计竞赛或设计方案招标。

2.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对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订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技术规范,编制设计图集,逐步建立国内一流水准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完善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BIM应用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积极推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安全标准化、防范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图集指引,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适度提高安全、质量、性能、健康、节能等强制性指标要求,逐步提高标准水平。支持企业积极参加行业标准、地方规范的制定,主编或参编国家、省级行业标准。

3.建立创建优质工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争先创优,积极争创优质工程、标准化星级工地和科技示范工程,力争获得更多的部级和省级奖项。建立创优质优秀工程激励机制,制定创优质优秀工程表彰奖励办法,每年定期召开全市建设工作会议,对获得部级、省级奖项的工程项目进行表彰奖励。支持有经验的科研院所为企业工程项目申报优质、星级和科技示范工程提供咨询服务,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对获得优质优秀工程奖项的单位进行奖励。

4.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完善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强化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标准化工地管理体系和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探索建立建设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失职追责和清出机制,构建施工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工程质管理制度的执行,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建立以过程检查记分评价为主的动态监管机制。落实政府监督执法责任,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和工程质量抽检,加强工程双随机抽查。进一步理清市与镇(街)、功能区与镇的监管职责,制定“阳光监管”制度,建立联动机制,提高监督效率和质量。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与建筑市场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和资质资格管理等有机联动。探索对企业的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完善危大工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动态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工地”质量安全监管技术开发应用,建设和优化东莞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推进完善建筑机械设备服务和施工的技术安全服务标准体系,优化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管制度,提高我市建筑装备现场生产技术和安全水平。

5.深化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治理

深入开展房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法人管安全、带队检查制度,对隐患排查整治不落实的予以追责。突出关键环节、关键部位治理,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建机一体化企业的监管,强化企业对设备的维保和日常检查责任。加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加大力度整顿检测市场不良行为。整顿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完善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机制。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对工程检测全过程动态管控,规范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

(七)壮大本地核心市场,积极拓展湾区空间

1.大力支持企业深耕本地市场

充分利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加大对我市“三心六片”组团联动发展的城市建设市场研究,分析我市构建高水平轨道交通建网络、打造国际空港中心、建设东莞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水利、市政、5G基站、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本地建筑项目市场信息。引导本土企业加快适应本地重特大项目建设标准,支持本土企业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建筑融合发展,向市政、路桥、水利等领域拓展,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资质等级,适应重大项目招投标方式的变化,努力扩大本地市场份额。把深耕本地市场作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地和跳板,支持本地企业在公共建筑工程、科技含量高、建设难度高的中高端建筑领域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做出样板项目,为进入东莞以外的大湾区建筑市场提供示范工程。

2.提升本市建设市场供给标准

引导公共项目投资建设经营机构在建设内容明确、技术方案成熟的前提下,对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用建筑信息模型项目,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式,每年明确一定比例,并逐年增加国有资金投资占主导的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培育东莞特级总承包企业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提供平台。鼓励建设单位根据咨询服务节约的投资额对咨询单位予以奖励。推动市城建局、市水投集团、东实公司和交投集团等政府投资机构在建设学校、医院、水务、轨道交通、道路桥梁、高速公路等重大公共设施的过程中,适应我市建筑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突破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提高建设项目的建造标准,整合创新项目立项条件,优化招投标程序和标准,提供招投标政策咨询服务,支撑“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和东莞建筑市场优化发展。

3.积极拓展大湾区市场空间

利用我市处于大湾区核心圈内、“三区”叠加,并处于香港-深圳-广州轴线的区位条件,鼓励企业培植以大湾区为核心的主力市场,以抱团竞争的形式,探索“投建营一体化”的东莞做法,形成智力、技术、资金、装备、管理、标准和劳动力等联动参与的市场竞争优势,拓展市场空间和业务范围,积极承接大湾区的省重点项目和城市水生态治理工程。鼓励企业加强与央企、国企的合作与协作,通过项目合作、组建联合体等方式,投标大中型项目,实现“靠大联强”拓展市场。借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深港科技合作区的建设契机,主动对接深圳建筑产业链条、技术标准和建造方式,跟踪深圳,对标国际一流,建立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模式,鼓励嵌入深圳建筑产业链条中的施工、专业装修装饰、设计、建材等环节,在工程建造中不断学习建造技术,提升质量安全和品牌竞争优势。

4.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

高点谋划,提前布局,加快建筑“走出去”步伐,力争开拓境外建筑市场形成突破。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市场的研究,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市场和法律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组织推介对接活动,为企业海外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过程风险防控和服务,为我市企业赴省外、境外承接工程业务提供优质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引导企业通过合作资金、技术、产品、人才等,与大型央企、国企建立战略联盟,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全链条参与海外项目。鼓励企业开展省外、境外市场条件研究,围绕主业选择和拓宽市场,形成市场适应性强、专业覆盖宽、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市场开拓和工程承接体系,积极走出去布局新市场,设立新机构,承揽新业务。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梳理可下放事项,推动“数字住建”建设,深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事项要件,压缩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能。推行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级分类审批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以及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集成服务模式,按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推行审批事项一窗办理,推动全程网上无纸化、一网通办。

2.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推动工程总承包实施和完善。加快推进全过程电子化招投标,研究探索电子化监督,实行招标人首要责任制,试行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加大择优力度,落实招标人权责对等。倡导招标人适度择优,加大公平竞争力度。创新改革设计招标制度,鼓励国内外优秀设计企业团队与本地设计企业联合,组建联合体参与投标项目。

3.完善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平台对全市建设项目开展监督登记、联合验收、施工图抽查、质量安全监督等事中事后监管过程,实施远程动态监控与监测预警。推进BIM的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审批平台、“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智慧建造、智能监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整合优化升级,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完善工程计价依据机制,优化概算定额、估算指标编制和动态管理。搭建市场价格信息平台,统一信息标准和规则,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市场价格信息。加快建立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造价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为概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引导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造价数据库、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和确定最高投标限价,按照现行招标投标有关规定,在满足设计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益。探索根据合同造价实施差异化监管,为建筑品质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和价款支付监管,引导发承包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工程款支付和结算,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探索工程造价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

5.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动态化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和科学化信用评价体系,与国家和省建筑市场信用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实现数据共享,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信用评价信息在市场准入中的作用,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在企业承接业务和差异化监管等方面的运用,加大企业纳税、评优、科技进步等加分比重。依法完善建筑业质量和安全管理执法标准和措施,建立质量安全档案和公开不良行为信息,筑牢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防线。探索建立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快速处理制度。

6.强化行业协会发展和自律

加强对建筑行业组织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承担相应的行业管理职能,提高行业协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发挥协会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市场参考价和最低保障价,制定禁止通过恶意降价进行竞争的自律公约,抵制恶意低价、不合理低价竞争行为,探讨差异化行业监督和行政监管,维护行业发展利益。支持行业组织研究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行业管理模式和技术,鼓励行业组织开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开发、专业研讨会和技术培训活动。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功能,支持行业组织对发生建筑质量安全事故、供应假冒伪劣建材设备、不合法的转包挂靠、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或者其它社会影响恶劣行为的市场主体进行通报和纠正行动;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与行业组织合作,打击恶意竞争等不良的从业行业。鼓励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诚信自律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合理竞争。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将建筑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加强建筑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建立完善指导建筑业发展的工作机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设立由相关部门分工落实的建筑业发展协调机构。完善规划衔接机制,分解建筑产业发展质量、规模与效益目标,压实主体任务和责任。

探索设立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筑业、电子信息、建材制造、金融服务业等企业和行业组织以及科技部门参加的东莞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建筑新业态的形成发展和建筑产业与科技、金融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对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勘察设计、工程咨询服务等中高端环节企业招引的领导;积极组织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主要建筑市场开展推介活动,让更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以及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熟悉、了解、信任东莞建筑企业,增进沟通交流,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平台和服务。

(二)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政策制定与规划实施协同推进机制,形成有效的政策预期和导向。

着重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出台建筑产业建链强链补链政策,以及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市场培育、人才支撑、融资上市等支持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支撑。

设立东莞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提供支持。推动持续开展“东莞建造”优质施工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的量化评价。

以发改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导,加大公共设施投资项目的信息化、工业化的成本投入,提高我市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补贴标准。推动工业和科技部门加大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研发的支持,把“东莞建造”技术创新项目纳入东莞重大科技项目,出台鼓励建筑业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技术中心,以及优先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建筑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形成新业态的政策;推动人力资源部门研究引进建筑业高端人才和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政策。

整合优化市内市政、交通、水利、片区开发、城市综合体以及公共领域项目和工程的供给市场,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优化调整资信、业绩、报价等发包条件和评分标准,用好优质企业名录,鼓励在同等条件下,建设单位优先选取本市优质企业作为承接任务单位,支持我市优质建筑企业单独或组建联合体承接项目。探索建立小额工程预选库、联合体投标企业库。

创新和完善建筑业安全质量监管体系,引进智能化管理技术,建设覆盖全市工程项目的全天候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优化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东莞建造质量水平。

各区镇、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吃透省、市对建筑业的支持扶持政策,认真落实,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三)纳入绩效考核

围绕加快我市建筑业在上规模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建筑业全产业链的目标导向,制定建筑业发展规划任务实施的分部门分级考核制度,把考核指标纳入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