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责任考评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11 11:08:36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1

(一)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对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

(二)责任制考核结合瓜州县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干部绩效考评工作进行,每年年终考核1次。考核应与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对乡镇及部门领导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对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按考核表进行量化打分。

(四)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由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实施。

(五)对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按照中央《关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责任追究的规定》、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和县委发(99)62号《瓜州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文件执行。

二、民主测评制度

(一)民主测评工作由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每年进行一次。

(二)对乡镇及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和个人廉洁状况进行民主测评。

(三)乡镇参加测评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所属单位的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必须达到总人数的80%以上,县直部门参加测评的单位职工必须达到职工总数的90%以上,村、社区参加测评的党员、村(社区)干部必须达到总人数的80%以上。

(四)在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中,不信任票超过总票数40%的,班子取消评优资格,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主要领导写出检查;不信任票超过总票数60%的,或者连续2年不信任票超过总票数50%的,且问题比较严重的,责令直接领导责任人辞职。

(五)在领导干部廉政状况的民主测评中,干部群众意见较大且不信任票超过总票数40%的,给予谈话诫勉;不信任票超过总票数60%的,或者连续2年不信任票超过总票数50%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免职处理。

(六)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民主测评工作参照上述规定,由乡镇党委组织实施。

(七)民主测评情况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三、责任制报告制度

(一)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党组织,应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入年度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并在次年1月底前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上报县委、政府、县纪委。

(二)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全面的陈述报告。

(三)报告的内容按照县委发(99)62号《瓜州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规定内容进行报告。

四、监督检查制度

(一)县委、政府每年对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也可根据需要,对存在问题较多或问题严重的乡镇、部门、行业组织专项监督检查。

(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的监督。

(三)人大、政协、纪检委、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对群众反映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问题和查处情况相互通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

(四)乡镇、部门若发现和接到群众检举、控告班子成员违纪问题,应及时进行研究,并向县委、政府报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瞒,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五)乡镇和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规定,认真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增进团结。同时,要将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情况,书面报告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无故不召开或不按期召开的,或开的不好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五、廉政档案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是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二)各乡镇、各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应建立廉政档案。

(三)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主要内容是:

1、科级领导干部本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完成的考核情况。

2、民主测评的情况。

3、遵守各项廉洁规定的情况。

4、群众来信来访举报和查处的情况。

5、离任审计结论的情况。

6、诫勉谈话的情况。

7、党纪政纪处分情况。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2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指出:为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这一规定明确了对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层面的考核,更对所有的企业在社会责任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理论体系需要有完整、系统、可操作的财务会计报告标准一样,完备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也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则,建立关于计量、报告内容以及报告形式等的统一标准,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完备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体系,更有针对性地为国企改革服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三种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模式进行综述和比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财务视角对评价体系指标进行完善,结合国企改革的背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建议。

一、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综述

(一)国外成熟的评价体系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评价体系。1984年Freeman(弗里德曼)在他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法》中述及,企业社会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仅关注股东或所有者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应该对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这种观点挑战了Friedman的古典社会责任观――股东利润回报的最大化是一个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这种提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管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涉及的对象是不同的,但是对于会计责任和会计系统来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员工、消费者、竞争对手、政府、社区和社会公众。这些利益相关者需要了解自己投入的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的保值增值情况,需要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G3报告标准是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下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报告索引,其中的第一部分,报告原则和指导,就根据相关利益者包容性等原则确保责任报告对于内部和外部使用者的决策价值;第二部分,标准披露,从信息输出的角度涵盖了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社会责任的所有方面,且不断地在充实中。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评价体系。如果说第一种模式是从企业外部出发,继而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那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评价模式就是从企业内部出发,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在负责任的内核、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改进业绩、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模型。这种模式的评价体系的思想就是针对这一战略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实施是否有力,对相关利益者的诉求是否主动响应等项目进行评价。G3报告标准作为目前国际企业最普遍采用的,也被认为是最具体、全面和规范的索引,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披露什么和如何披露这两个问题的始终。AA1000系列作为全球第一个针对组织关于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相关表现的全面、公开的鉴证标准,它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业绩表现,进而提高使用者对社会责任报告的信任水平。

3.两类评价体系的比较及适用性分析。对上述两类评价体系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是以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报告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所以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利益相关者关心的问题和指标,评价也是基于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关注的指标是否提升等等。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体系的核心即为是否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战略的高度,在实践活动中是否体现这种战略思想,所以其评价也是关于这一战略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等等。同时,这些评价体系对报告的信息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提出完整性和相关性要求;对报告信息的质量提出准确性、中立性和可比性的要求;对信息的获取上提出及时性和明晰性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社会责任方兴未艾,要达到某些要求实在太困难,我们应该对评价体系有自己的切合实际的认识和由浅入深的实践。

(二) 3R评价体系

国内学者在研究构建我国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时候,提出了一种可操作的评价体系――3R评价体系(Reliability, Relevance and Responsiveness),实质上就是结合了上述两种模式的精髓,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再结合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该项研究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战略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构架。其次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评价体系对于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的考核原则。如图1所示。最后通过细密的逻辑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R评价体系,为实证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如表1所示。3R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指标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及可比性等原则,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目标不谋而合,但是这个模型仅仅为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至于如何客观地计量并且有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义务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二、基于财务视角对我国CSR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无论是国外成熟的评价体系,还是我国尚待完善的3R体系,都对相关的效益指标提出了评价的要求。国外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绩效指标、环境绩效指标、劳工绩效指标、人权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和产品绩效指标;3R评价体系则列明了要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指标进行衡量以及对历史业绩情况和未来业绩计划进行说明。从财务的角度,结合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绩效评价指标应主要关注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三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指标

1.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在财务上是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指标,经营成果越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企业重视股东、债权人以及企业员工的利益,对他们的收益负责。该数值越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履行的责任越好。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用公式表示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年平均占用额×100%。净资产收益率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是龙头指标,它反映了公司股东投入资产获得利润的情况,该比例越高,说明公司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呈正相关性。

3.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用公式表示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年收入总额÷职工总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能反映企业员工的劳动素质,直接反映每位员工每年为公司收入所作出的贡献,间接反映企业对员工劳动效率提高,改善经济环境所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做得越好,两者呈正相关性。

4.上缴利税额。上缴利税率能反映企业直接为国家所做贡献的大小,此指标越高,说明对国家履行社会责任越好,两者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二)社会效益指标

1.员工教育培训投入。员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对象之一,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需要,更是员工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桥梁。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员工关心、负责的程度,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呈正相关。

2.企业捐赠收入比例。企业捐赠收入比例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捐赠收入比例=慈善与公益捐赠额÷企业收入总额×100%。企业捐赠的对象一般是希望工程、困难人群或者特定的受灾地区,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公民”,坚持做好慈善和公益事业是重要的途径。该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公益责任履行的越好,两者呈正相关状态。

3公司员工对社区提供无偿志愿服务的次数。社区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员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建设和谐社会,是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次数越多,说明做的越好。

4顾客满意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生产的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企业直接对消费者的需求负责。当顾客对产品满意时,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对他们履行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相反则说明评价的结果不高。现有的对顾客满意度的评价主要采用等级计分法。对顾客的反馈按照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划分5个等级,每个等级依次得分为100分、80分、60分、30分、0分,然后将所得分数利用算术平均值得出顾客满意度指数。指数越高,说明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越好。

(三)环境效益指标

1.节能减排数量。“低碳经济”这个词语最近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它被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从定义上看,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于是衡量一个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该指标应该反映企业每年节约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量,每年减少排放类似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数量。

2.新能源开发投入资金。积极履行环保义务的一项措施就是开发新能源,这是一种治标且治本的方法。一个企业如果在新能源开发上投入相当的资金,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成果,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在环保上不仅有强烈、深刻的认识,更有一种决心和毅力把环保事业做好。

3.污染治理投资率。污染治理投资率用公式表示为污染治理投资率=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当年营业收入×100%。对环境污染后的治理也是改善环境的一种必要的手段,企业对污染治理投资额越大,说明整治的力度越大,对环境履行的责任越好。

4.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用公式表示为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量÷废弃物产生总量×100%。循环使用资源是实施绿色管理的重要思想,对某些可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使用,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更好地对环境履行企业应负的责任。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3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8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结合实际,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度干部提拔情况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8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中的评议范围,2018年度未提拔干部。

二、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院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精神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重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努力培养和锻炼年青干部,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选人用人环境。

1、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我院始终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适时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并学以所用,认真执行选任规定。一是坚持“用发展衡量实绩,凭实绩任用干部”的推荐原则;二是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深入了解干部情况;三是开展个别酝酿和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对拟任用人选充分酝酿;四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不折不扣地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的原则。

2、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我院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严格遵守选人纪律,坚持执行干部选拔“四不准、六不要”,切实做到在干部任免问题上不徇私情、不存私心、不揣私货。同时,把建立健全严格有效的干部监督保证机制作为干部监督的重点,做到该公示的公示、该反馈的反馈、该谈话的谈话,不断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XX县委组织部: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以下简称《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XX镇党委根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对XX镇辖区各级单位今年的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了“一报告两评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委重视,明确责任,确保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会议精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县委组织部《通知》下发后,XX镇党委即时组织、认真学习文件内容,严格按照“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明确了报告评议范围、报告主要内容、报告评议方式及相关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并向辖区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的通知》,明确了“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程序、时间安排和总体要求等。同时细化工作责任分工,确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抓落实、XX镇党建办具体承办的工作责任分工,切实加大对“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力度,为“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汇报2

二、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质量

在报告和评议工作中,我们认真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等内容,在提高对“一报告两评议”工作重要意义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回顾分析近年来在学习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项纪律、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开展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及加强干部人事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存在问题,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我们认真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精神和要求,认真分析总结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XX镇党委在会同被评议单位(个人)党组织实施评议工作前,都事先将报告评议工作的程序、实施时间、应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具体工作要求等,提前1天书面预告被评议单位。

“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汇报

三、认真组织召开“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大会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4

在前面的工作中,已经识别了利益相关方,收集了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分析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和机遇、成绩和不足,并且也找到了企业利益相关方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现在的任务是设计报告撰写提纲。

首先要考虑报告结构。为第一份报告选择的结构方式一般在今后的报告中都会延续下去,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在几年的时间里都遵循这一方式。先准备一份目录和一页报告布局图样,在布局图样中用几个词阐述各章节的内容,标明为每一章节大约留出的空间;同时,为每章的正文配上图表或照片资料,并着手收集它们。因此,对于企业各种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活动的照片,要及时以档案形式保留并配以文字,以备最后报告编排时使用。

报告中通常包含的要素有:

要素一:总论

*高层管理人员的序言或致辞;

*企业概况、编制报告期间的重点;

*报告目标;

*提出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要素二:公司治理

*远景和战略;

* 管理制度、公司文化、员工管理。

要素三:业绩描述

* 过去一年里企业发展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要素三是整个报告中包含内容最广泛的,在许多报告中,它通常占了报告一半以上的篇幅。一般来讲,业绩描述可选择以下几种结构展开:

第一种:三重底线的结构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前后关系,常常引用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环境、社会和经济。三重底线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kington)于1980年提出的。1997年,约翰・埃尔金顿出版了《拿叉子的野人:二十一世纪企业的三重底线》一书,三重底线开始为人们所重视,逐渐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共同基础。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行为不仅要考虑经济底线,还应当考虑社会底线与环境底线。三重底线不只是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量去衡量和报告企业的业绩,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它包括一系列的价值观、问题和过程,企业必须分析所有这些方面,以尽可能减少其活动可能带来的害处,同时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这意味着企业要考虑所有责任对象的需求,包括股东、客户、雇员、商业合作伙伴、政府、当地社区以及公众 。

许多公司采用三章的结构分别来描述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业绩,尽管这样的阐述逻辑性很强,但不足之处是常常失去了三重底线之间的联系。

第二种:按产品和企业部门划分的结构

在详细阐述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部分内容后,有的公司还着重阐述能源、水资源和部分重要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特别是阐述企业的产品有助于减少能源与资源使用的方式。如果报告结构是按照产品划分,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报告变成了一份销售目录。

第三种:按题目划分的结构

在中国最大的国有公司之一国家电网公司第二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报告结构是根据反映公司社会责任的十二个基本方面而展开的,即科学发展、安全供电、卓越管理、优质服务、合作共赢、服务三农、科技创新、员工发展、环保节约、全球视野、沟通交流、企业公民。

这是一个把经典的三支柱报告模式创造性地整合成不同主题的范例。

编制实务: 如何确定主题和结构

最重要一个基础就是分析清楚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分析不透彻,报告结构也难以清晰和确定。因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要处理的是与其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清楚了企业履行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结构关系,整个报告的结构自然可以定下来。比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06可持续发展报告》 的“四个责任”和“四个发展”较好地体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报告的主体结构按照“安全责任――安全发展”、“环境责任――清洁发展”、“经济责任――健康发展”和“社会责任――和谐发展”四个主题构成的章节而展开,主题和结构都非常清晰。

三、撰写报告

此时便是可以开始分工写作的时候了,但在写作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先确定下来:一是写作的风格,二是各章节的篇幅。

在写作风格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杂志式的报告方式,二是报导式的报告方式。

杂志式报告――大众化易理解式

这种风格的报告一般采用激发性语言和积极的语调,报告正文常常包含各种采访和详细的范例描述,还有大量照片资料,并以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读者的注意。通过这些,为读者诠释了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但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报告做成公关宣传册,不要使读者产生纵的感觉。

报导式报告――正规商业风格

这种风格的报告以中立且客观的语调为特点,报告中大量使用图形和表格的形式来提供信息,谨慎使用照片资料。通常侧重于在报告中描述事实,提出解决方案和实现目标,但是没有过多的解释。

编制实务: 编写风格

报告编写风格也是报告编制的一项重要因素。读者对编写风格的喜好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显现差异。根据德国Pleon咨询公司的调查,英语国家的被调查者赞成“大众化的、易理解的风格”占43.3%,而赞成“正规商业风格”占17.3%;在欧洲大陆,其情况几乎正好相反,赞成“大众化的、易理解的风格”占19.9%,而赞成“正规商业风格”占41.6%。虽然在中国还未发现有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但是目前一些公司将社会责任报告按照杂志式的风格,编写成公司宣传手册的方式,甚至是歌功颂德式的方式是受到大众质疑的,因而也是应该避免的。

在报告的篇幅上,究竟该如何确定?德国Pleon咨询公司所做的调查表明,喜欢报告篇幅在50页以上的人只有30%,大部分的人希望在50页以下,看来50页左右可能比较合适。国内公司报告有的长达八九十页,这样的篇幅似乎太长了,让读者阅读起来太累,而没有耐心阅读全文。接受该项调查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花费不超过30分钟的时间去阅读报告,这是该机构2003年、2006年两次调查对同一问题得到的同样结果。为了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信息能够传达到利益相关方那里,企业应该努力使报告通俗易懂。

在决定上述两个问题时,有个问题值得着重讨论一下,即如何把握在企业社会责任或可持续报告中报告经济业绩,这是国内公司在撰写报告经常遇到的问题。为此,首先要了解财务报告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财务报告而言,一方面,它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历史,不管多么及时的报告,财务报告所包含的所有数据描述的是企业的过去;另一方面,财务报告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公司是如何管理有形资产,而且所提供的基本上都是比较僵化的数字。就可持续发展报告而言,一方面,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过去和现状,也反映企业对未来影响的责任,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尽管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也包含许多量化的东西、很多的数字,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系统性的东西,数字也通常是通过技术性的计算而得来的,报告是为了让阅读者了解企业是如何管理无形资产的。

此外,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值得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经济方面的业绩常常与财务报告内容相混淆,甚至等同。但实际上两者有着很大差别,传统的财务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绩效是不一样的。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经济绩效通常是指一个企业对其利益相关方经济状况的影响,因此,这可能是指企业的风险与管理、研究与发展、行贿受贿、对社区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等。此外,也可能包括外在因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投资者常常对此类信息感兴趣,这些因素包括各种不同能力、行为和责任,其中,最常被引用的一些因素是受环境驱动的创新、遭遇的风险和评估未来的竞争优势。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传统财务报告是为读者评估企业当前财务健康状况服务的,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为读者预见企业未来业绩而服务的。

四、 评估与审批报告内容

在报告撰写工作完成以后,首先要进入内部的评估过程,也要同时征求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为提高报告的可信度,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报告后,外部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正式评价,将是检验报告可信度的最重要指标,而报告自身平衡性原则的把握是提高可信度的基础;此外,是否采用外部报告标准如GRI指南也是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同时,通过独立第三方的审验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已成为一种趋势;当然,为提高报告的可信度,也常依赖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

1. 内部评估与审批

在印刷报告以前,在企业内部至少还有两个过程:第一,内容相关部门的审核,特别是为报告不同章节提供信息的专访对象会参与到内部评估过程。第二,最高管理层的批准。报告的印刷最终要由最高管理层来批准。

2. 外部审验和评价

如果希望提高报告的可信度,外部验证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在验证和评价过程中,参与人员包括以下各方:

(1)财务审计机构

他们根据前一年的业绩数据验证数据样本,审计人员应用标准化方法和客观方法,他们不作解释,也不提供建议。

(2)企业可持续发展专家

他们会检查报告是否充分关注了所有相关议题,还会评价企业内的管理制度。他们的意见有助于公司将来采取措施,但为了评价报告,这些专家必须熟悉编制报告企业的工作流程。

(3)挑选的利益相关方代表

这些利益相关方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很高的能力(如科学家、非政府组织等),可以组建一个由各类外部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来探讨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与可持续发展专家相比,利益相关方通常对管理制度或报告本身不感兴趣,他们主要是评价目标、业绩和报告编制组织的外部影响力。

编制实务: 审验日益重要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5

[关键词] 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变化

一、准则名称解读

准则名称由原来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改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由原来的一个准则分成了两个新准则。名称上增加了主体“中国注册会计师”,强调了其责任,同时把审计报告分成了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部分。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解读

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在“第一章:总则”与“第二章: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之间,新增加了一章“审计意见的形成”,对如何进行财务报表评价,形成审计意见做了明文规定。该章包括以下内容:

1.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2.在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是否已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3.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4.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三、审计报告基本内容解读

新准则规定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与原准则相比,取消了范围段,而在引言段和审计意见段之间另加了“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两段。原来在引言段中提及的“会计报表的编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现被分别在上述两新增段落中进行具体表述,加以强调。其中:

1.“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应当说明,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应当说明下列内容:

(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2)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3)注册会计师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此外,新准则中的引言段内容除了取消“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外,还有的变化就是不仅要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还要说明以下内容“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和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四、审计报告类型解读

新准则根据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类,并分别以两个准则加以表述。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的对重大事项予以强调的段落。新准则中明确规定除两种特殊情况(持续经营问题和其他重大不确定事项)外,注册会计师不能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断或任何解释性段落,以免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加上新准则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有效遏制以强调事项段代替发表保留意见甚至否定意见的行为,避免了注册会计师借此操纵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它对规范审计报告,提高审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五、审计报告日期解读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6

如何提高述职报告的写作质量

摘 要: 述职报告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写作者不仅要掌握述职报告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写作结构,而且要掌握述职报告同个人总结、思想汇报、经验材料、演讲演说等文体的本质区别,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面面俱到、评议不分和贪人之功。

关键词: 述职报告; 写作; 质量

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为接受考核,就自己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自我回顾和评估而写成的,是向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或本单位的职工群众进行陈述汇报的书面报告。它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事务文书的一种,也是个人日常应用文体的一种。

述职报告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它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实行新的干部管理体制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管理及考核体系的一种重要工具,便于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干部,发现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 便于群众监督评议、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和人们群众主人公地位; 便于促进被考核干部不断总结经验,明确自身职责,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领导才干和业务素质、勤政廉政、爱岗敬业。尤其是述职报告是要当众宣读,或呈进给特定的上级领导审阅,具有很强的透明性和应用性,其写作质量的高低,包括思想观点、材料内容、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的优劣,都直接反映着述职者的工作实绩、态度和基本素质,以及影响到述职者的形象和前程,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高述职报告写作质量? 笔者认为述职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深刻理解述职报告文体的四个基本特征

( 一) 述职主体的法定性

所谓述职,即指担任一定职务者向特定对象陈述自己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不任职者,则不存在“述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替代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述职,述职主体总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自已的有关情况进行自我述评,而不是从第三者的 角度检查、总结和评价他人的工作情况。

( 二) 报告内容的规定性

述职报告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而必须以“职”为其所“述”的对象,即必须以自己对一定时段所在岗位的职责、目标的履行情况作为报告内容。岗位职责和目标是有国家、部门或单位统一制定的,它规定了每一个岗位的职权范围和责任,因而述职报告的内容也是规定的、明确的、可循的。述职报告是述职者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要有定量的证

明,要求从德、能、勤、绩、廉诸方面进行报告。

( 三) 拟写时效的特定性

述职报告是述职者在特定的时限,为接受一定的考核而拟写的。无论是任职期满、试聘期满、年度结束的述职报告,还是上级领导不定期、临时布置的一些述职活动所需的书面材料,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写完毕,否则就会影响对述职者的考核,甚至影响全局工作,迟到的述职报告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时效。

( 四) 实用价值的鉴定性

述职报告既是上级领导考核鉴定的依据,又是群众民主评价的基础,最后的材料将作为述职者升迁、留任、降职或调任等的重要凭据而纳入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档案。述职报告的作用程序和最终目的决定了它非可有可无,而是具有相当的行政约束力,具有鉴定审核的实际价值特征。

二、掌握述职报告同四种相似文体的区别

( 一) 述职报告与单位、个人总结的区别

更多精彩文章请您关注

述职报告和单位工作总结都采用自述的方式,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回顾、反思、总结和评价。但是,他们毕竟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其一,内容范围不同。单位总结是回顾整个单位的工作,重视过程性和全面性,注重展示整个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全方位地反映情况,以便读者清晰地了解什么工作做的好,什么工作做得不好以及为什么。而述职报告重在叙述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着眼于汇报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着眼于汇报个人是否胜任某职,履行职责的能力任何。

其二,写作目的不同。总结作为常规性工作回顾,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寻找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以利于今后在实践中更有效的推动工作向前发展。而述职报告是上级主管领导、人事部门或有关评审组织对述职者进行任职期间业绩和能力的考核,也是群众评议的基础。因此,述职报告写作要比照某一岗位的职责来写,对自己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时所表现出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自觉接收领导的考核和群众的评议。其三,写作主体不同。述职报告的写作主体是个体,单位工作总结的写作主体是集体。那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写作主体,既要对过去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又要对过去履行职务的情况进行述职,很容易混淆两个文种的界限。

( 二) 述职报告与思想汇报的区别

思想汇报是个人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体,是一种抽象的“报告”,其内容主要是汇报思想情况。当然,思想报告也要靠工作或事迹来体现,但被体现的思想终究也是思想,而不是工作或事迹。述职报告是要把任职期间的思想和行为如实展现出来,主要不是想过什么、想得怎么样,而是要实事实说,述职报告拒绝过多地谈思想认识,即使有深刻的思想认识也需要具体实践来佐证。思想认识也不是不可以谈,而是要侧重谈依此思想怎么办的、有什么样的效果、反响怎样。述职报告也需要寻求规律性的认识,但要简洁,要以述职为基础。

( 三) 述职报告与经验材料的区别

经验材料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了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推广经验所写的材料。经验材料侧重成绩与经验,可以谈喜不谈忧。而述职报告必须贯彻事实求是的原则,要如实地反映情况。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工作成绩是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建立威信,赢得良好声誉的有力武器。理直气壮地展示成绩是十分必要的,但大谈特谈成绩,一味地为自己唱赞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视而不见,甚至有意掩饰失误、失利、失败,这是不可取的。成功的述职报告不但善于总结成绩,还要善于归纳问题,做到谈喜又谈忧。

( 四) 述职报告与竞聘演讲、就职演说区别竞聘演讲、就职演说和述职报告文体内容带有共性,都是围绕职责这个中心展开。写作时均应注意以下三点:

( 1) 考虑现场性和听众的多元性,摆正位置,处理好与听众的关系,使演讲内容的表达、称谓、口吻、语气、用语等与自己的身份、角度、与听众、环境、气氛等相协调,以创造有利于信息交流、心灵共鸣的心理环境和情感氛围。比如称谓要体现出理解与尊重,说话的立足点、角度、口吻要体现出平等、友好和坦诚,个体形象要谦虚而不自卑、自信而不骄狂、友善而不献媚、坦诚而不愚鲁。

( 2) 要考虑演讲因口耳相传带来的即逝性,注意主题和结构的单纯性,避免冗长、生僻、复杂的句式和词语,采用明线过渡、前后照应的结构方式和短句式、口语化等语言形式,包括运用幽默、形象化表达等手法,以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 3) 要注意情感因素的注入,处理好事、理、情三者的关系。既直观展示个人的德才风貌,又表现出内在的逻辑力量和情感力量,做到以德赢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给听众留下深层回味的余地。但三者也有明显的区别: 竞聘演讲侧重于说明“我”胜任此职的主观条件和一旦任职的施政构想。就职演说则侧重于宣布施政纲领,告诉人们“我”将怎样履职。

而述职报告则侧重于陈述“我”的履职情况及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质。述职报告因为是“事后”的陈述性演讲,旨在展示述职者履职情况和德能素质,所以,其表述上的突出特征即是紧扣职责用事实说话。

三、正确掌握述职报告的五大写作要素

根据述职报告实际功能的需要和人们写作的实践经验,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束语和落款五大要素组成。

1、 标题。标题通常有两种写法。一种由述职人和文种构成,如《我的述职报告》,另一种直接用文种做标题,即《述职报告》。2、称谓。即述职者面对的对象或呈报的部门或是负责人。3、正文。正文是述职报告的核心和关健。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份组成。

前言: 是整个正文立标定调部份,陈述述职人的基本情况,一般应简要交代任职的自然概况( 何种职务、职称、任职时间) ,岗位职责及个人认识,对个人履行职责的总体评价等。主体。即履行职位职责的情况,内容包括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的成效和经验,要注重介绍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实绩,并写明其起止时间,概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中的失误和改正措施以及努力方向。主体要写得详实有价值,既要避免空洞、抽象地表述自己的政绩或专业业绩,又要防止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对一些难题的应对思路和重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最后的效果和影响,要交代得一清二楚。

主体写作可根据内容的不同需要,选取以下三种中的任何一种: 一是横式结构,即按照事物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组成材料。根据事物的内存联系,把问题的各个方面分别给予具体的叙述、分析,它便于多角度、全方位表现述职人的工作情况。二是纵式结构,即按照时间先后和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安排内容,一般要把整体工作进程分成几个阶段,再分别对每一阶段的情况作陈述、分析。三是纵横交叉式结构。既考虑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在的逻辑联系。有的是先把工作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来,然后再把每一段进程中的若干具体做法分别陈述出来; 有的则是先按逻辑顺序把材料归纳成几个大问题,然后分别围绕着每个问题,按照工作展开的顺序先后加以陈述。运用纵横交叉式结构,尤其要注意条理清晰、顺序得当。结尾。自我批评及努力方向,自我评价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表示自己将更加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愿望和努力目标。

4、结束语。述职报告末尾还应有个明确的结束语作为标志,通常写“以上报告,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谢谢各位”。这些习惯用语既显示了对上级领导或下属群众的尊重,又在一定意义上表示了自己做好工作的愿望,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5、落款。即述职者职务、姓名和成文日期。

力求做到三个“避免”一是避免面面俱到。述职报告要围绕你所在的岗位、履行的职责,说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着重反映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的具有个人特色、个人优势的领导、决策和实践活动,这是述职报告的写作重点,是述职报告的精华之所在,也是组织和群众对述职者进行评议的主要依据。有一些述职者在写述职报告时,担心遗漏了自己的工作成绩,事无巨细,象流水账一样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似乎成绩不小,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所有的工作都平分秋色,毫无主次之分,甚至岗位职责以外的也大写特写,虽然一般来说做出较多成绩的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是能干的,有能力的,但这也不等于说成绩和称职是一回事。因为,一个人离开职责干的事情越多,也不能证明其履行职责越好,反而证明其不务正业。

二是避免议评不分。述职报告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述”,即叙述,就是要谈情况、摆材料、讲事实,给人们的印象应当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同时,也需要有适度的“评,评即评议,就是得出经验,引出教训、鉴定工作、评价自我。这应当合情合理,水到渠成。这里“述”是“评”的坚实基础,“评”是“述”的必要升华。在实际写作中,多为先述后评,

也可先述后评或边述边评。但都应当做到观点统率材料,材料印证观点,两者高度和谐,有机统一。在“述”作为述职报告基本或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所“述”内容也应当有详有略。尤其是在述职任职时间长,头绪多,工作重的情况下,更要观照全局,疏理清晰,突出重点,做到纲目有序、主次相宜。

三是避免贪人之功。述职报告的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准确,不夸大自己的成绩,不弄虚作假,避免把下属的工作成绩写入自己的述职报告,“贪人之功,据为己有”。现代社会中,一项工作往往是大家分工合作完成的,在写自己的工作成绩时,应当写清楚自己在这项工作中所担任的具体工作、所起的作用、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主要担负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工作,具体任务主要由下属完成。所以,在讲述工作成绩时要分清那些是属于下属的工作成绩,那些是属于自己的工作成绩。其中自己独创的,具有实际效果和推广价值的做法应重点写好,包括自己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自己如何安排并指导实施的,无“我”之事不提,无“我”之策不说。只有讲清个人所起的作用,才能看出述职者与政绩的关系。总之,对于述职人来说,述职报告写得如何,直接影响组织、领导和群众对自己工作的正确评判。

因此,述职者必须了解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掌握述职报告的写作技巧,正确理解述职报告的“四大”特征,弄清述职报告同相似的“三个文种”的区别,注意“三个”避免,定能写出高质量的述职报告。

参考文献;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7

自2007年开始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以来,浦东新区以“创新驱动,责任引领”为出发点不断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向深入,并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由“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与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并重的格局。由浦东新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系会议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WTO经济导刊》作为支持机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康桥工业园区编制并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较为全面系统的展示出了两家开发区区域责任竞争力的优势、潜力以及提升方向。

探索将责任竞争力融入区域发展

当前,伴随这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潮流,责任竞争力理念在企业、区域和国家层面被广泛接受。2011年,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与《WTO经济导刊》率先开展了“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研究,并提出了区域责任竞争力评价的六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浦东新区还在同年成为了第一个应用该指数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的地方政府,并《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的标志着浦东新区自2007年开始推进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入到区域整体发展态势。在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的推动下,金桥、康桥两家开发区成为应用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评价的首批试点区域。

出席会的浦东新区副区长刘正义在讲话中指出,指数系统地评价了浦东新区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的理念、措施、绩效和典型实践,既为其他地区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又为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和国际化浦东”,实现浦东“二次创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黄任刚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浦东新区近年来以先行先试的勇气与智慧,以及构建和完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探索。黄任刚认为,由经济发展责任、区域管理责任、商务服务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和社区发展责任六个方面构成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以及浦东新区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在本质和内涵上与十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并且结合了区域发展的特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指导意义。

探索科学评价区域发展方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二大贸易国,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任。发展方式的转变既需要在理念上变革,同时也需要在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上进行探索,摆脱过度依靠GDP等经济指标评价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局面。

浦东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不断将责任竞争力理念从理论推入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和完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体系”。黄任刚认为,“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人手,在区域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上进行了大胆尝试,除经济发展指标外,将地区的发展措施、发展潜力融入到考察范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评价体系,对于构建科学的区域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刘正义副区长提出,浦东新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以金融、航运、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转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转向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率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浦东新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浦东新区新一轮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自主创新作用的重要战略举措。金桥和康桥两个开发区各自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为提高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起到先锋示范作用。金桥、康桥两家开发区对于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应用,顺应并进一步引领了社会责任发展的潮流。

探索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未来应用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8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规范社区管理为引擎,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努力实现社区事务决策民主化、公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要求。

社区规范化建设相关制度及要求

(一)健全完善社区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

对于需要公开的事项,各社区必须按照规定向全体居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形式公开。

一是公开内容通俗化。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确定(见附件2)公开的内容,确保公开事项要素完备、内容真实,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便于党员群众明白和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二是公开形式多样化。要按照“全面、真实、及时、规范”的要求,公开形式必须以固定的公开栏(见附件3)公开为主,同时可以采取召开社区党员、居民代表会议,民情沟通日等形式,对党员群众面对面公开。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采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公开,并鼓励创新其它公开形式,推进社区党务、居务、财务公开的全覆盖及公开形式的现代化、信息化。

三是公开时间具体化。社区常规性党务、居务、财务情况必须在每月15日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应当保留1个月的时间。动态性、阶段性事务的公开时限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并根据公开事项的内容和特点确定更新周期,对涉及社区和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专项公开,及时公开,一事一公开。其中,对社区财务要按照《关于实行社区财务收支逐笔公开的实施意见》文件规定,对收支情况每月实行逐笔公开。

对于应公开而未公开或者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内容不规范的社区,每发现一次,从该社区年终目标绩效考核总分中扣除2分,并进行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视情从该社区年终目标绩效考核总分中扣除5-10分。

责任部门:纪工委、组织科、社会事务办、经管中心

(二)健全完善社区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落实社区重大财务事项事前报告制度

要严格按照《街道办事处关于实行社区重大财务事项事前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坚持事前报告、一事一报的原则,对文件确定的9大类重大财务事项和新成立社区全资或参股企业、已成立社区全资或参股企业的重大财务事项,必须实行事前报告制度。对需报告的重大财务事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要事前上报街道片区党委进行审查,并经街道党工委或办事处批准后,社区履行相关民主程序方可实施。

对于重大财务事项事前报告制度不落实的社区,一经查实,街道党工委将予以通报批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要做出书面检查,并按照财务管理制度限期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在年终目标绩效考核中给予该社区“一票否决”。

2、严格执行社区财务预决算制度

社区财务收支实行预决算制度。年初,各社区要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障优先”的原则,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方案(见附件5),经社区“两委”会研究后,报街道经管中心审核并经街道办事处批准后,提报党员、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形成正式的预算方案。方案经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主管会计、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片区党委书记签字后,附社区“两委”会议记录和党员、居民代表会议表决记录,报街道经管中心监督执行。年末,社区根据预算方案按实做出财务决算报告,并将财务收支决算情况向党员、居民代表大会报告,通过财务公开栏向全体居民公开。

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对超出预算范围和标准的支出,须报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同意后,经党员、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否则不予列支。

3、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制度

一是合同签订要履行民主程序。社区凡涉及出租、转让、承包、拍卖集体资产(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对外投资、基本建设等内容,均需按照民主决策、分级审签的程序以社区名义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实施方案及合同条款必须经社区“两委”会集体研究,社区财务人员要列席会议并参与研究制订。合同标的额在10万以上的经济合同,在社区“两委”研究同意的基础上,作为重大事项(附两委成员签字的会议记录),报街道片区党委进行审查,并经街道办事处批准后,社区召开党员、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方可签订实施。合同签订后三日内,社区须将合同(复印件)、会议记录(复印件)报经管中心备案。合同到期后,合同双方仍继续履行合同权力义务的,需按照新签订合同的有关程序进行续签。凡是合同不履行民主程序的,其收支一律不得入账。

二是合同管理要规范有序。各社区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台帐,将所有合同纳入账内管理,并由专人负责,社区财务人员必须掌握合同情况,如有人员变动,要按规定进行交接。每年年底要及时归档,并对本年内有效的经济合同及合同签订时间、标的在公开栏进行公开。

三是要提高合同履约率。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要定期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督促履约方履行责任,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对无力履约或恶意拖欠的,要及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防止合同资金沉淀流失。对发生重大合同纠纷案件的,要及时报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凡不按规定程序签订或续签合同的社区,每发现一次从该社区年终目标绩效考核总分中扣5分,并由直接责任人承担一切责任。因公章管理人员私自盖章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直接责任人相应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直接责任人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经济合同台账登记不及时不完整的,每缺一项从该社区年终目标绩效考核总分中扣2分。

4、严格落实社区投资参股企业监管制度

一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凡社区出资参与社会投资的,必须经民主程序,报街道批准后方可出资或参股。已成立的社区参股企业,要接受街道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规范经营行为。

二要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凡是社区单向向参股企业出资、转让等,事前必须经相关民主程序,并依次向经管中心、片区党委、街道党工委报告资金拨付的用途明细,街道党工委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社区每半年向街道经管中心提报社区社区全资及参股企业经营报表,街道相关部门将根据报表进一步核实资金使用情况。

三要严格执行检查制度。街道将社区全资及参股企业列入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任期及离任审计范围,并定期(每年8月份或次年1月份)和不定期进行财务检查,检查人员由街道和社区财务人员组成。检点包括企业收入来源、支出及盈亏情况;是否存在将集体收入列入企业收入、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社区集体资产增值保值情况。对将社区收支转移到企业、不经规定程序审批资金、逃避街道财务监管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影响的违法、违纪行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要严格执行公开制度。社区要将全资及参股企业经营情况每半年(年)向居民公示。公示结果须经公司法人、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公司财务负责人签字公示后,报街道经管中心备案。同时,社区于每财务年度的下一个季度前召开全体居民(代表)会议,通报社区全资及参股企业上年度经营情况,包括企业盈利(亏损)、收益分配方案、留存收益、下年度发展计划等,并将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街道党工委。

对未经批准实施的经济往来或未按报批用途违规使用资金的,一经查实,街道立即停止办理社区一切经济事项。对将社区收支转移到企业、不经规定程序审批资金、逃避街道监管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严肃追究社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造成严重影响的违法、违纪行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不按规定时间提报全资及参股企业经营情况报表、不公示、不报告经营情况的,每发现一次,从社区目标绩效考核总分中扣2分。

责任部门:经管中心、审计所

(三)严格执行社区事务民主决策制度

社区要建立和落实民主决策机制,社区事务民主决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按程序办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民主决策事项和程序(见附件6)。

对于未经民主决策程序决定的社区事务,由街道办事处责令社区限期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因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责任人承担,构成违纪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一年内,未按要求履行民主决策两次以上(含两次)的社区,取消该社区年终评先资格,并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进行通报批评,取消个人评先资格。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落实决议不力或擅自变更执行内容的,由街道党工委对社区主要负责人及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在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会议上做出检查。

责任部门:社会事务办、包社区干部

(四)建立社区民情沟通日制度

一是民情沟通日活动开展的时间及范围。各社区原则上将每月15日定为“民情沟通日”,活动由“两委”班子组织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主持。活动范围主要是社区户代表(包括党员、居民代表和普通群众代表等),原则上每次参加人数不低于社区总户数的5%—10%。

二是民情沟通日活动开展的形式及内容。民情沟通日分为全面沟通和点题沟通两部分。全面沟通主要是通报上级最新的政策法规,对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干部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点题沟通主要是通过会前走访调查,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后,召开社区“两委”会议,进行归纳梳理,并研究确定沟通的主题和内容,在活动中提交与会人员共同参与讨论。活动中,社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群众向干部进行咨询、反映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

三是民情沟通日反映问题的办理及反馈。民情沟通日活动中居民提出的问题原则上由社区负责解答,简单事项当场予以解决或答复,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内答复,重大事项7个工作日内答复。对群众提出问题的办理结果和意见落实情况,要通过召开会议或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通报,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处理民情的公信力。

责任部门:纪工委、包社区干部

(五)健全完善会议及外出请销假报告制度

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必须按规定参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上级召开的相关会议,如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要及时填写《社区主要负责人请假报告单》(见附件7),经片区党委和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同意后,报街道党政办公室备案。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因公(私)离开市(包括节假日、法定休息日),必须严格遵守请销假报告制度,未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外出时,要填写《社区主要负责人外出请假报告单》(见附件8),报片区党委和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外出。社区“两委”及其他工作人员工作日期间外出,要填写《社区工作人员外出登记表》(见附件9)。

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未按规定进行报告或报告未获批准的,一律视为擅自不参加会议或擅自外出,视情给予批评、责令检查、通报处理;对年度累计6次未按规定报告的,按照《关于设立社区干部岗位风险金的若干规定》要求,扣除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当年岗位风险金街道缴存部分,并扣发全年绩效工资和奖金。对于社区“两委”及工作人员工作日期间外出不登记的,每发现一次,按旷工一天处理;对于年度内累计超过3次外出不登记的,扣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责任部门:组织科

(六)健全完善社区每周一例会及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各社区要按照《关于实行社区周例会制度的通知》要求,每周一召开社区“两委”会(可吸纳部分党员、居民代表列席会议),汇报上一周工作进展情况,并制定本周工作计划。研究重大事项,片区党委和包社区干部必须参加,会议记录“两委”成员均须签字。各社区除每半年和年终召开的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外,年度内召开的其他党员、居民代表会议要不少于2次。

街道相关部门通过现场督查、查看会议记录等形式,定期督查各社区会议召开情况,对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街道党工委将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于年度内召开的社区党员、居民代表会议次数不达规定标准的,每少一次,从该社区目标绩效考核总分中扣除10分。

责任部门:组织科、社会事务办、包社区干部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社区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由街道纪工委牵头,组织科、社会事务办、经管中心、审计所等部门具体负责,要做好指导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片区党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社区要成立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小组,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组成人员要包括社区书记、主任,分管党务的社区党组织委员,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等。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9

通过考核,全面了解和掌握县(市)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领导科学发展实际成效,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能力作风建设年开展情况,领导干部在思想建设、抓发展能力、工作作风、业绩

表现、精神状态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试用期干部以及市派挂职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依据考核情况,对班子和干部进行量化评定,分类划档,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意见,使班子整体

功能明显增强,思想政治建设水平明显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二、考核对象

1、重点考核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法、检、公”三长(公安局含政委,城区为“法、检”两长,下同)。对其他处级干部谈话了解情况。

2、至2009年底试用期满干部;

3、市派挂职干部。

三、考核内容

1、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主要考核20*—2009年度班子建设情况和发挥职能作用情况。按照中组部印发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对党委班子的考核,主要包括政治方向

、科学决策、改革创新、维护稳定、党的建设、选人用人、团结协作、反腐倡廉、完成重点工作(班子重点工作由考核组征求本地意见后确定,下同)等9个方面;对政府班子的考核,主要包括大局观念

、推动落实、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行政效能、团结协作、反腐倡廉、完成重点工作等9个方面;对人大、政协班子的考核,只进行总体评价。

2、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主要考核20*—2009年度领导干部现实表现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对党政正职的考核,分为政治坚定、执行民主集中制、道德品质、工作思路、统揽全局、精神状态与工作投入、

抓班子和队伍建设、维护稳定、履行职责及工作成效、群众公认度、廉洁自律等11个方面;对党政副职的考核,分为政治坚定、坚持原则、道德品质、团结合作及组织协调、推动落实、精神状态与工作

投入、履行职责及工作成效、群众公认度、廉洁自律等9个方面;对人大、政协班子成员及“法、检、公”三长的考核,只进行总体评价;对谈话了解的干部,掌握工作情况,存在比较突出问题的重点考

核。

3、试用期满干部考核,主要考核任职试用以来在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的情况,是否具备正式任职条件。

4、市派挂职干部考核,主要考核挂职以来在工作表现、参与决策、组织协调、团结协作、工作纪律、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的情况。

5、县(市)区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测评,主要对党政班子在“驾驭全局、科学发展、开拓创新、执行落实、沟通协调、处置突发事件”六个能力,“刻苦学习、争先创优、求真务实、联系群众、清

正廉洁、民主集中”六种作风方面群众满意度进行测评。

四、考核程序

年度考核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县(市)区委于11月19日至12月20日组织实施。

(一)准备工作

考核组于11月18日,与各县(市)区进行联系,提供相关材料,指导做好考核前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组织参加测评人员对本次考核工作方案、考评标准及建设意见进行学习;形成党政班子总结及领导

干部、试用期满干部、市派挂职干部述职材料,对总结及述职材料内容要求、网上述职办法及参加测评人员查阅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形成能力作风建设年开展情况的总结;形成领导干部、试用期满干部

廉政鉴定材料;准备好考核对象、参加测评人员名单和其它工作。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在年度总结前,采取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区分班子的不同职能及任职岗位和分工不同,结合干部群众的意见,逐项对照考核内容要求,撰写班子工作总结及个人述职报

告,并对个人年度工作档次做出自评。试用期满干部及市派挂职干部也要依据考核内容,形成任职、挂职以来述职报告。个人述职报告由主管领导审核把关。

(二)公示

考核组于11月19日,通过党建网、电视台、报纸、张贴公告等形式,将考核有关情况在县(市)区公示,具体公示内容:一是考核工作方案、考评标准及建设意见;二是县(市)区20*年及2009年前三

季度主要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三是考核对象名单;四是参加测评人员名单;五是网上查阅总结及述职材料地址、时间及相关事项;六是考核组成员名单、工作地点及联系方式。考核组要明确专人接待群

众来信来访。

(三)网上述职

11月20日,各县(市)区将领导班子工作总结及领导干部个人述职报告在本地党建网上进行公示,并由各地通知参加测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上网查阅领导班子工作总结及领导干部述职材料,全面掌握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情况,为参加测评和谈话作好准备。

(四)考核

1、召开民主测评大会。考核组到县(市)区组织召开民主测评会议,由县(市)区委书记主持,考核组长讲话,参加测评人员同时填写年度测评票、试用期满干部民主测评票和开展“六个能力、六种作

风”群众满意度测评票,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试用期满干部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同时征求对试用期满干部正式任职的意见。参加测评人员:县(市)区四个班子领导成员

、其他现职副处级以上干部(A层面);从县级四个班子正职领导岗位退休的老同志、近三年从县级四个班子成员及其他县(处)级领导岗位退休的老同志(B层面);纪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直属

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和街道党政正职(C层面);驻地中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D层面);来自基层的县(市)级“两代表一委员”各10名(E层面),具体人员可由考核组从有关名单中随机抽取。对测

评结果要按照上述层次分别统计,重点掌握A、B两个层面测评票的填写情况,“两代表一委员”的测评结果供考核组参考。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测评,分为总体评价和单项评价两个方面(人大、政协班子及成员和“法、检、公”三长只进行总体评价),单项评价内容与考核内容相同。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单项评价意见

按好、较好、一般、差四个档次进行评定。领导干部总体评价意见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评定;单项评价意见按好、较好、一般、差四个档次进行评定。试用期干部评价意见按

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评定,是否同意正式任职分为同意、不同意两种意见。“六个能力、六种作风”群众满意度总体评价和单项评价意见按好、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档

次进行评定。

2、个别谈话。谈话主要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成员、“法、检、公”三长、试用期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作风、履行岗位职责、发挥作用、团结和谐、廉政勤政、群众威信等情况,要重点听取党委主要

领导和离退休正县级老同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谈话提纲主要包括班子及干部在执行上级政策、履行岗位职责、思想作风状态、重点工作、团结合作、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质量是否符合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廉政建设、综合形象、群众口碑等方面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建设、推动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预告提前一至两天发给参加谈话人员。

对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谈话中要进行了解各方面情况,存在比较突出问题的重点考核。

对市派挂职干部,重点同四个班子主要领导、组织部长、分管领导及工作中联系紧密的领导进行谈话,了解相关情况。

谈话人员范围:县(市)区四个班子领导成员、其他现职副处级以上干部(A层面);从县级四个班子正职领导岗位退休的老同志(B层面);纪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和

街道党政正职(C层面)。

3、延伸考察。对“法、检、公”三长及区分试用期满干部的不同任职情况,要在面上考察基础上,到干部所在单位进行延伸考察,深入了解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德才素质、现实表现以及存在不足和问题

的情况。延伸考察包括考察预告、会议测评、个别谈话等程序,参加会议测评人员范围为被考察单位全体机关干部、所属单位班子成员,谈话人员范围为被考察单位中层正职以上干部、所属单位主

要负责人。

此外,考核组还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核实问题等形式,了解考核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考核的有关情况进行补充、印证。

(五)综合分析,认定考核结果

1、年度考核情况。考核组重点依据20*年度及2009年前三季度县(市)区主要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考虑县(市)区的发展状况,同时对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兼顾民意和公论,

对照去年年度考核中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一年来的变化和情况,参照其它涉及“一票否决”的内容,按照考评标准,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分别进行量化评定

和分类划档,形成年度考核意见。

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评定,以年度主要责任指标考评、本地民主测评、考察组评分三方面为量化打分依据,按40:30:30的权重计分(人大、政协班子以本地民主测评、考察组评分两方面为综合评定依据

,按50:50的权重量化计分),根据综合得分情况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分类划档;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定,以本地民主测评、考察组评分两方面为综合评定依据,按50:50的权重量化计分(“

法、检、公”三长以本地本单位民主测评、考察组评分两方面为综合评定依据,按50:50的权重量化计分),根据综合得分情况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分类划档。

2、能力作风年活动开展情况。考核组以“六个能力、六种作风”群众满意度测评为综合评定依据,根据综合得分情况确定是否达标。

(六)考核情况汇报

考核组在认定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形成汇报材料,主要包括考核工作基本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民主测评情况,试用期干部的表现及是否同意正式任职的意见,市派挂职干部

的工作情况,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方面。按照考核工作要求,分别向部长办公会、市委主要领导、市委常委会汇报考核情况。

(七)市委讨论研究

市委常委会议对县(市)区考核情况进行集体研究,评定班子和干部考核档次,研究具体调整建设意见。

(八)情况反馈和结果运用

考核组依据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的意见,形成考核情况反馈材料,并根据不同班子和干部实际,由主管副部长、干部一科、考核组向被考核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集体反馈,“法、检、公”三长

、试用期满干部由县(市)区委主要领导代为反馈。对评定为优秀档次的班子和干部要在全市通报表彰,干部优先列为提拔重用对象;对评定为基本称职档次以下的干部,除区别情况给予警告以及免职

、责令辞职、降职等组织调整外,实行待岗培训,经考核合格或通过竞争、比选重新上岗。

五、有关要求

1、要摸清实情。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科学安排,规范操作,准确把握班子情况和干部的德才表现,尤其在谈话过程中要谈细谈实,善于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掌握实情,防止考核失真失实。民主测评

和个别谈话参加率均应达到85%以上。

2、要坚持标准。市委组织部依据本方案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标准及建设意见》,明确考核分类划档的依据,各考核组要严格依此执行,不能随意更改、擅自突破,打人情分。对班子和干部的

综合评价、认定档次要有依据、有理由、有标准,经得起推敲,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两个责任考评报告篇10

一、关于党政正职必须遵守的各项纪律

1.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带头遵守政治纪律,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市委的权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指示、决定、决议和工作部署,切实保证政令畅通。不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得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

2.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有违背原则、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行为。

3.必须严格遵守宣传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宣传工作纪律,不得发表与宪法、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政策相违背的言论。

4.必须严格遵守财经工作纪律。不得有违规插手和干预拨款、贷款、借款等财经金融工作以及个人擅自决定减免税收、有关规费等行为。

5.必须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得有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

二、关于规范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

6.落实党政正职“六个不直接分管”规定。党政正职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经(务)、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品采购、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等事项,应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明确副职分管,党政正职对副职分管的事项要加强监督。本单位因领导班子人员较少、确需党政正职直接分管的,须事先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同意。在确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后7日内,应将班子成员分工文件分别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遇有干部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变动时,应将变动情况及时上报。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定期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落实党政正职“三重一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除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外,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应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凡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要依法举行听证会。党政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时,党政正职应末位表态,不得对议题事先定调,不作引导性发言。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应有专门的会议记录并存档备案。

三、关于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制度

8.党政正职必须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不得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指定提拔、调整人选;不得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不得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不得将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和民主推荐票未过半数的干部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并通过;不得在会上抢先定调或不听与会人员的不同意见;不得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不得在机构变动或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除领导班子换届、机构改革外,一年内调整干部数量不得超过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总数的20%,或一个月内调整干部2次以上且未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应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未得到书面批复前不得擅自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或不按批复意见办理。

四、关于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9.严格执行党政正职职务消费专项审计、定期公示制度。各级党政正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培训考察等开支情况,每半年在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上通报一次,年底在本单位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干部职工监督。财政、审计部门要实行定期检查和专项审计,并向纪检监察机关写出专题报告。

10.严格执行党政正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各级党政正职每年要集中报告一次上一年度本人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以及收入、房产、投资等个人有关事项。

党政正职对所列情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按规定报告,如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11.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对按规定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一律依法进行公开招投标。对可以不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应按有关规定,由招标主管部门确定相应的招标形式进行招标,党政正职个人不得推荐或内定项目承接单位。

12.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坚持离任必审、任期届满必审。对在同一地方或单位任职满3年的党政正职,原则上安排一次任中审计。党政正职在任期内调任、晋升、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审计部门要对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涉及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的部门或群众负面反映较多的单位,实行重点审计。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门要对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并将审计结果报告报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实行追踪问效。情节严重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13.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各级党政正职因工作不实、执行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和单位存在“浮、庸、懒、散”等问题,严重损害本地本单位声誉的,要按有关规定对其作出组织处理;对经济发展环境造成损害的,要按照《市损害经济环境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追究党政正职的责任。

建立党政正职生活作风案件线索移交制度。各级公安机关、妇联、计生、以及新闻媒体掌握的党政正职违主义道德的线索和行为,要及时报告纪检监察机关,并由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查证属实的,要追究党政正职的责任。

五、关于改进党政正职监督方式

14.开展廉政测评和民主测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年度考核等工作,每届任期内,对党政正职普遍进行一次廉政测评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党政正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党委(党组)书记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为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民主评议“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到三分之二的,经上级组织部门考核以后,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调整岗位。“一报告三评议”满意度排位连续两年靠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连续两年合计不到三分之二的单位,上级组织部门要责令其制定整改措施,作出书面说明,并对其党委(党组)书记进行诫勉谈话,或调整岗位。

县区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将离任时,由上级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离任检查。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到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到三分之二的县区委书记,经组织考核认定,予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或通报批评处理,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取消其提拔资格并调离。检查发现即将离任的县区委书记在任职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问题的,以及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要进行调查核实并严肃处理。

15.健全廉政档案。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政正职个人廉政档案,及时将党政正职的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民主评议、廉政测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举报、案件查处、学习培训、出国出境、个人财产申报等资料归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六、关于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的组织领导

16.认真抓好《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贯彻落实《若干规定》实行市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方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市级领导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对分管和联系范围内的党政正职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各级党政正职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特别要认真研究、领会、掌握其中的新规定和新要求,逐条比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行做法,查缺补漏,建立完善执行《若干规定》的配套制度,提出有关落实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明确分工,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