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科普知识十篇

时间:2023-10-20 17:32:25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1

一、科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我局始终坚持把科普基地建设放在工作中的重点来抓。目前,我局已完成室外3000m2、室内近1000m2科普教育基地的初步建设。首先,我们制作了一整套精美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单,并建成以预防气象灾害(暴雨、冰雹、干旱、雷电、大风等)、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综合防灾减灾知识和气象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天文天象、地质地震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宣传走廊。其次,进一步美化、绿化了气象观测场,增添了自动化观测设备,也完善了综合会商室科普宣传设备,添置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扩音器等必备科普宣传用品,为科普基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科普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科普基地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普基地的发展以及科普教育的效果。一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把提高科普基地成员素质作为科普基地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我们对目前的科普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积极派出人员到北京、南京、成都等地参加各类科普经验交流会和科普短期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我局制订了详细的专业培训计划,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给大家授课,加强全局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三是对科普宣传员和讲解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根据各技术骨干的专长,安排专人负责各类自然科普知识的讲解。

三、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开展

为使广大民众更好的学习了解自然科普知识,提高民众综合防>,!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2

随着电影《2012》的宣传和热播,关于玛雅人预言2012年世界末日的话题又摆在了公众的面前,依照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的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太阳消失,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事实上前4个太阳纪都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得到证实与合理解释,那么为何还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呢?一些歪理邪说之所以在一些人中传播,封建迷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抬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地理科普知识,道听途说,歪曲事实,恶意传播,如将光年当作时间单位,随心所欲地使用核裂变和核聚变等科学术语,却视科学为“万劫之源”,使大多数人在伪科学的幌子下上当受骗,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甚至造成伤亡。

因此,在全国“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形势下,大力加强地理科普教育,是我们每个地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公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歪理邪说,构建和谐社会。

一、地理科普教育的现状

中国科协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步提高,目前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增长近0.6%,比1996年首次调查结果提高了近1.8%,其中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达15.6%,虽然高于其他公众群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调查结果同时显示:电视是公众获得科技知识、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而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

在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地理的地位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对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许多学校的地理课程形同虚设,重知识轻实践,重智力轻能力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阻碍了地理科普工作的开展,另外,学校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上都比较滞后,软件上表现为师资力量薄弱,正规的地理专职教师不足,甚至转行、流失,而少数在职地理教师自感学校地位低,对地理科普教育缺乏热情,这就直接影响到地理科普工作的开展。硬件上,学校相关的仪器设备短缺陈旧,正常的课外活动无法展开,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从而间接影响到地理科普工作的实施,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给地理科普工作带来巨大的阻力。

二、地理科普教育的实施

地理科普教育虽然面临巨大困难,但只要我们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正视现实,自强自立,增强科普意识,认真组织实施,肯定会取得实效。

(一)立足课堂教学是搞好地理科普教育的关键。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科普教育重头戏在学校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因此立足地理课堂教学是搞好科普教育的关键,它对形成学生的宇宙观、环境观、人地观等具有直接的特殊作用。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严守这块阵地,立足于本学科,发挥本学科的特点,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只要地理知识学得扎实,那么各种歪理邪说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处。诸如:“光年是时间单位”、“宇宙的中心是地球”、“彗星是扫帚星,看到它凶多吉少”、“世界末日预言”等胡言乱语,对一个具有地理科普知识的人来说纯属笑科,无稽之谈,不攻自破。

(二)开展课外活动是搞好地理科普教育的捷径。课外活动是我们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另一蹊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协调发展是开展科普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便捷之路,虽然兼顾二者是辛苦的,但面对各种歪理邪说,我们责无旁贷。同时开展课外活动,也得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活动要有计划性。每次活动都得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时间安排要合理,操作要灵活,且内容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前瞻性、时事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地理科普教育工作充满活力,有条不紊地发展下去。比如组织学生暑期集体观测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2010年1月15日的千年难遇的日环食等等,当然事前必须做好宣传和资料收集工作,做到有备而来。

2.形式力求多样化。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1997年,某些人肆意利用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大做文章,声称人类已到未劫时期,这次彗星原本是要撞击地球的,是我施展能量和法术,改变彗星原来的轨迹,让彗星撞到木星上去的,如果我们及时将这一正常的天文现象通过图片或资料在橱窗向大家展示,其歪理邪说自然不攻自破;组建地理科普兴趣小组、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开展知识竞赛;学生对“印度洋海啸”、“汶川和海地大地震”、“2012世界末日预言”等时事性较强的热点问题较为感兴趣,我们可以从地理角度做些讲座,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指导和培养他们成为科普知识义务宣传员,一教十,十教百,我相信这样的科普教育效果肯定是一种指数增长。

3.立足校内,兼顾校外。地理科普工作只有立足校内,才能使其经常化、广泛化,但为了使其深入和提

转贴于

高,有时仅依靠学校还不能达到目的,这就需要走出校门,与校外的科普机构取得联系,寻求支持,如组织学生参观天文台、气象局、地震台、环保局等单位,扩展他们视野,领悟科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搞好地理科普教育的命脉。地理学科是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但由于地理课程“学科本位”倾向较明显,重知识,轻实践,虽然地理课程标准也把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性作为新一轮课改目标,但有些内容往往仅能起到诠释某些地理学术思想的作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地理科普工作才具有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地发展下去,另外注重对乡土地理的研究也是成功经验之一。

三、地理科普教育的注意点

(一)传授科普知识应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坚持普及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基石。”这句话在阐述科学技术重要性的同时,也道出培养科学精神的必要性,因此,我们要高举科学旗帜,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增强全民族的科学意识,要特别重视科学思想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培养公民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明察秋毫,要敢于捍卫科学与真理,对一切反科学,伪科学的“歪理邪说”要坚决予以揭露和抵制。

(二)因陋就简,争创佳绩,赢得支持。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一般学校在地理科普教育上的投入很少,因此我们应不依不靠,因陋就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及时向各级领导展示科普工作的实绩,取得他们信任和支持,在学校硬件和软件投入上予以倾斜,在时间安排,经费来源方面常开“绿灯”,使科普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3

关键词:环保科普;大学;通识教育;融合

1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环保科普是以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播为核心,通过科普研究、知识传播、展览展示、资源开发等活动,借助科普场馆等实体,传播环境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知识,以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第一次真正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1]目前,美国、英国等国家大力倡导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具有国别性、时代性、地域性。尽管如此,通识教育还是有其共通性的内涵,即强调通过学习系统全面的知识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做出总体部署。党的十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将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美丽中国、环保先行”,公民环保素质的提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相融合,是提升大学生环保素质、进而提升全民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2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2.1大学通识教育理念有偏差

2000年前后,我国各个大学都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从形式上看,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通识教育是一种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理念,没有贯穿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专业导向,只是加入了少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使得通识教育的内涵难以渗透到教育实践中。虽然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让学生有较宽的知识基础和视野,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更为简单化。教师将其理解为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或专业导论课,即面向所有学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专业发展概论等作浅显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个性发展、年龄差异等因素。学生则将其理解为发展一点兴趣、爱好,选课时偏向较为简单、有趣味性的课程,考虑的是如何快捷轻松地拿到学分。[3]通识教育课程不免成为调味剂、开胃菜、混学分的课程。通识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对元培班的初步认识最多的选择是自由选专业(83.1%),远高于培养通才(38.8%)。[4]课程的开发及选择中的学科知识融通问题基本上被大学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建构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培养学生通用能力以及促进合格公民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大学通识教育呈现浅显化、趣味化(有时甚至是娱乐化),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中通识教育的地位远不专业课程教育。

2.2环保科普教育浮于形式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也呼吁向大学生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但由于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大学的环保科普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如下:

2.2.1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

许多大学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仅仅停留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常识教育上,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了解甚少,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譬如:对电子垃圾概念、废弃物回收标识的认识、白色垃圾危害等知识很多学生不了解。同时,“十三五”时期,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复杂,环境治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内容应更丰富。

2.2.2环保科普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大学对学生进行环保科普教育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在基础课中极少涉及到生态环保知识,譬如: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中含有生态环保的内容,但该教材中只是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等较少篇幅提到了生态环保问题,有些基础课教师甚至忽略了此章节的讲授。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在课外甚少参加环保科普活动。学校很少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保知识。

2.3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度不高

目前,许多大学存在通识教育理念有偏差、环保科普教育内容简单及形式单一的现状,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结合度不高。没有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环保使命感的培养当成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非环保专业(甚至环保专业)学生没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缺乏使命感和热情,大多数学生生态环保知识肤浅、生态环保目的不明确、生态环保整体意识缺乏、参与环保科普通识教育的热情不高。

3环保科普与大学通识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

大学应摒弃功利主义和狭隘的专业意识,将通识教育与环保科普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环保使命感和责任心、有良好环保习惯、积极参与环保科普活动并能对环保新知识有一定了解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3.1开设环保科普课程

大学课程中,不仅要有专门的环保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环保教育融入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与环保知识的相关性,将环保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要把环保科普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能深刻了解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将《新环境保护法》向大学生普及,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环保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通过环保科普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此外,要把生态环保教育融入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与环保知识的相关性,教给学生不同的环保科普知识。譬如:土建类专业,应教给学生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旅游类专业,应教给学生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知识。同时,环保教育课程内容要广泛,应涉及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科学、环境伦理道德以及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手段、新工艺、信息化等知识。环境法制知识规定了公民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科学知识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知识,它可使学生认识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道德伦理观是社会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能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的价值与权利、责任与义务,以及评判人类行为、意识的生态环保道德标准。[5]环保新知识是让大学生与时俱进地了解环保新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

3.2打造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

大学应建设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无害化”为一体、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让教师和学生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天人共泰”的同时,也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去维持和宣传这种和谐。首先,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机能整体性的特征。应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校园里的人、生物、环境、文化等之间相互平衡协调,是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其次,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多样的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譬如:校园内有多样化的植物、有适合鸟类、鱼类等动物栖息的场所等等。再次,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态自组织性的特征。校园的整个生态系统内其结构、功能之间是融洽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网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不需要将校园植物修剪成整齐划一的形状。最后,宜居宜学的生态校园应体现生态景观美的特征。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即是让景观美具有生命力,景观美主要指校园的自然景观,是外在的;富有生命力是指景观具有内在活力,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的传递等,是一种蕴藏生命活力的美感;景观美与生命力具有独立性,两者又相互统一。[6]

3.3建设环保科普基地

开设了环保专业的大学(或有较强环保意识且有条件的大学),或几所大学、企业联合,可建设环保科普基地。环保科普基地可延伸产学研合作的外延,不仅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全日制学生的环保素质,而且将环保新知识、新技术向广大社会民众推广普及。环保科普基地实施“六个一”建设方案,详细如下:“一个科普场馆”,即建设包括生态校园展示馆、环保科普体验馆、环保宣教展馆、环保发展史陈列馆等,学生参与场馆设计,每年向公众开放;“一套宣传册”,即大学生参与撰写,图文并茂地宣传与社会公众衣、食、住、行相关的环保知识;“一支宣传队伍”,即相关专业师生全员参与,吸引合作企业的技能大师参与,组建专兼结合的科普宣传队伍;“一套宣传视频”,即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积极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科普宣传视频,宣传公众身边的环保案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环保等;“一套宣传讲解词”,即由相关专业师生自编、自讲,采取专业讲解员与兼职讲解员结合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向社会公众讲解环保科普知识;“一系列宣传活动”,即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使自身的环保素质得到提升,且能推动环保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在环保科普互动的内容与形式上,改革传统环保宣教形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造视觉与听觉多重效果,凸显环保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

参考文献:

[1]杜志强等.大学通识教育:回顾、反思与追求[J].教育科学,2009,25(6):51-5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胥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112-115.

[4]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0.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3(1):69-71.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4

[关键词]科普策划时机地质博物馆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主要传播自然科学类知识,参观群众以学生及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人群为主。为使知识更生动易懂,启发兴趣,拓展思维,利用馆藏资源及场地开展科普活动,是现今较多此类博物馆在常设展览之外的重要工作之一。“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了解观众、熟悉观众、争取观众、组织观众、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的需求,是博物馆的根本宗旨”。在策划科普活动时,应针对不同观众人群,根据不同时间,制定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类型

(一)亲子活动、游戏互动

主要面向幼儿园儿童及家长、三年级以下儿童,开展简易可操作的绘画、模型制作、拼图等活动,旨在培养小朋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认知和动手能力。如2017年5月母亲节,在馆内开展亲子活动,由10位母亲带领低龄儿童,了解鱼龙以及鱼龙妈妈的生产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参照化石标本画出鱼龙。

(二)科普小课堂

主要面向初中生及小学生,由科普人员进行相关标本的展示与讲解,介绍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等,旨在进一步拓宽知识面。2017年4月4日,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会议室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课程——《小小昆虫的前生今世》,科普工作人员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了昆虫家族的演化发展,并展示大量昆虫化石,将其与现代昆虫进行对比。

(三)科普讲座

主要面向成人及大中学生,由业界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知识讲座,旨在对相关领域知识进行进一步挖掘与提炼。2017年3月25日,邀请中国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傅强开展讲座《改变世界的绿色》;2017年4月22日,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馆长徐世球开展讲座《从宇宙到地球》;2017年5月21日,邀请暂化石》杂志主编郭建崴开展讲座《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四)精品活动

打造科普品牌,有助于扩大活动规模和影响力。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博物馆奇妙夜”和地质研学游等精品科普活动,其中“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内容包括夜游地质博物馆、观看4D科普电影、化石修理、石膏浮雕制作、学习搭帐篷、夜宿地质博物馆及自制地层三明治等。通过一个晚上与恐龙的亲密接触,既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直接交流和感情,也让孩子受到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

地质研学游活动,带领学生前往合肥大蜀山听科普老师介绍地学知识,探访巢湖市的马家山、平顶山和明光市的女山,去探寻“金钉子”,辨认不同的岩石类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学知识,更是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会到了地学的真正内涵。

二、活动时机

(一)节假日及纪念日

利用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国际博物馆日等纪念日以及节假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2017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地球日主题科普活动。活动利用宣传条幅、展板及丰富多样的實物标本进行“世界地球日”宣传展示,现场发放宣传材料、展示标本修复工作,并有专家及科普宣讲员普及讲解地球科学知识。

(二)寒暑假

每年寒暑假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参观高峰期,可开展较为长期的活动,如夏(冬)令营、训练营等。2016年及2017年寒暑假,开展了四期寒暑期系列科普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共培训小讲解员60多人,丰富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活动保障

(一)活动资源

(1)藏品。藏品是博物馆的基本,博物馆馆藏数量众多、资源丰富。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000多家博物馆,拥有一流的专业藏品,其门类齐全、馆藏丰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持续购置各种矿物精品标本,征集具有研究收藏展示价值的各种古生物标本,挖掘更多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将宝贵资源向社会开放,传播和普及标本藏品科普知识。

(2)场地。博物馆拥有良好的室内及室外活动场地,可根据不同要求开展不同类型活动,使受众感觉更身临其境。地球空间极为广大,内容包罗万象,地质博物馆精心收集丰富的实物标本、图片资料,使人类个体历尽生命历程所不能见到的自然实物在此都能得到观赏,在这里用最小的空间浓缩了大自然的精华。2015年暑假,安徽省首届小恐龙迷电视科普大赛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恐龙厅录制,充分利用展厅中央造型逼真的九具大型恐龙标本及中生代大型高仿真复原场景,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二)活动人员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注重科普队伍人才培养,现有专职科普工作人员15人,负责科普活动研发、策划、实施及推广。每年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广泛吸纳人才,参与科普活动的实施,现有志愿者100多人。加强对科普工作人员队伍的培训,每周一开展集中学习,提高全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能力。

四、结语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5

一、 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溶入到社区科普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社区科普工作,努力增强新时期拉普工作的自觉性的责任感,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使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得到加强,科普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成立科普领导小组,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质,成立了老年合唱队等几个业余文化团队,使科普意识渗透每家每户。同时,充分挖掘辖区内人才资源,将热心于社区科普工作的人员,聚集到社区科普人才资源库上来。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人被吸收。此外,我们还根据社区的自身特点,实施科普工作信息化战略,在社区开通博客,在网上对居民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推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联”机制,即科普教育联抓、科普活动联搞、科普设施联建、科普基地联办;定时定期传播科学知识。

二、 以科技周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公众的参与是科普宣传的主体,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每月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在5月份,我们将开展大型科普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此次活动,并邀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为居民服务。我们还与共建单位联手,以文艺演出、盆景展览、手工制作、宣传画板展等形式,把科技周活动推向高潮。另外,我们还利用青少年节假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带领他们接近自然、拥抱自然,激发他们对科技,对自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这样既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自信心。

三、 抓示范、突特色,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科普工作中,科普墙门、科普家庭的评选,使科普工作更加接近居民,接近人们的生活。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此次评选活动力度,树立典型在社区里推广,以点带面使社区科普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加大社区各个阶层,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文化、养生、环保、科技方面满足不同人员的要求。如我们制作了科普画板,放在居民的楼道上,使居民日日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 反对xx,崇高科学

加大对伪科学,flgxx组织反对力度,我们利用社区已有的宣传阵地,组织居民观看碟片、宣传画等,使居民民自觉加入到反对xx,反对伪科学的队伍中来。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把社区的科普工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学科学、信科学的新局面。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6

关键词 科学传播;地理类杂志;《中国国家地理》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14-02

1 地理的知识传播历程

1.1 从“科普”到“科传”

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在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其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深度和广度。倪延年在《知识传播学》一书中认为,“知识传播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介,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并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

学科知识传播经历了一个 “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科学传播”的发展、演进过程[1]。传统“科普”概念立意偏低,传播者往往习惯于把科普任务等同于具体科学知识结论的灌输,科普被预设成一个科学知识的单向传播过程。《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认为,“传统的‘科普’概念暗含三个前提,一是科普似乎是说科学本身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不需对其自身进行反思,剩下的问题只是普及而已;二是‘科普’这个概念似乎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普及,而不包括新的探索和有争议的问题;三是科普隐含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2]因此,“科普”在机制上是自上而下的,在心态上是俯视的,在内容上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受传者的感受,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科普观念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促使观念发生改变。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前提,强调科学传播双向互动和内容形式多元化[3]。科学传播过程是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的过程,两者的联系和结合是科学传播的应有之意。同时,弥合两者之间看待事物,思考问题中的角度和方法,也为自然科学传播的传播提供的社会人文学科的基础。《中国国家地理》在改刊之初就提出了“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办刊宗旨,就是对科学传播概念的一种诠释。

1.2 地理知识与大众地理杂志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媒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是用以完成科学知识传播的手段或工具,而且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杂志,最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在知识传播连续性、传播内容的深度和持久性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1888年1月13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创立,宗旨是“增进并普及地理知识”。如果考虑到世界最早的大众科学类杂志《Vokrug Sveta(环球)》1861年12月在圣彼得堡出版。那么,以地理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大众科学类杂志与地理学一起发展、壮大,已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光景。早期,欧美各国的地理学会通过其杂志,以文字和图片展示会员赴世界各地探险和旅行的收获,还刊载一些地理资料汇编的成果。这些内容不但对航海、商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还非常受普通大众的欢迎。其中部分杂志的社会影响增大,读者增多,其中的绝大多数已不再是学者。学会中学术期刊和大众杂志开始分化,这便是大众地理杂志的初形。探险和科考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两者在推进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为大众地理杂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探险以搜集地球上仍然未知或者所知不多的地区的信息为目的,作为传播媒介的杂志则担负着将这些信息以可利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职责。早在1890年,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第一次资助探险队沿着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边境探勘圣伊莱亚斯山的地形,并且绘制地图。这次探险行动发现了加拿大境内的最高峰洛根峰。

进入20世纪,无论地理学的学科门类还是地理知识的总量都明显增多,这使得可供大众地理杂志传播的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尽管探险的描述记录式地理不再是地理学科的代表,其重要性减弱,但这一传统在大众地理类杂志中仍然有所保留。另一方面,科考成为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各种地理学的科学考察活动为大众地理杂志提供了更为专业、前沿的地理知识,丰富了大众地理类杂志的选题。

《中国国家地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背景强大。作为杂志选题策划的顾问,和内容的主要稿源,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在各阶段所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向和项目,专家们研究活动的侧重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杂志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从2003年10月号的“青藏科考50年”专辑到2007年8月号的“西北科考80年纪念”专辑再到2009年10号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中科院进行的大规模、多学科,有的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考察和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为《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扎实而丰富的选题内容,科考在杂志中的重要性足见一斑。2007年第7期“美景出自喀斯特”的特别策划仅有3篇文章,2011年第10期则400页巨厚,涵盖天坑、洞穴、峰丛、石林等7大主题的“喀斯特”专题,在深深感受到《中国国家地理》选题策划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同时,进一步的文本分析说明,“贵州2004”中法联合考察、2005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等科考项目的名字也在字里行间彰显科考对《中国国家地理》的内容提升的重要性。

2 大众地理类杂志的传播特点

2.1 百科全书式的传播内容

区别于数学、物理、化学等数理和实验传统的学科,地理学拥有悠久的博物学传统。博物的本意是“Nature history”即“自然的故事”。自然差异体现了人文过程,人文兴衰包含着自然背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是大众地理杂志的一个重要特点。

获得跨学科的视野和相关的知识对大众地理杂志十分关键。大众地理杂志在内容上往往冲破传统地理概念,包括了重大科学发现、地理区域专题、生态环境、动植物、考古与发现、文化与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但跨地理学、地质学、动物学等自然学科,更是自然与人文有机的结合起来。自然和人文的浩瀚深远,决定了内容的丰富多彩。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杂志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四个方面[4],因此内容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2 新闻话题式的传播方式

让地理知识插上新闻话题的翅膀,及时把握社会热点,重视时效性,是大众地理杂志传播方式上的新特点。由于受众接受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一些相对专业的选题内容缺乏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差异表现在文化水平、观念、职业、求知欲等方面上。因此,将地理知识与受众日常关注相联系,以地理学的视角解读社会现象,说明社会问题,有利于地理知识的传播,吸引读者。

2011年第9期《中国国家地理》抓住入夏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因暴雨导致内涝的问题,适时推出“世界下水道”专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下水道是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专题首先通过三篇文章,从城市建设与环境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巴黎、伦敦、东京三座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进行了介绍。随后,以《中国的下水道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一文,分析造成我国城市降雨内涝的原因。先从概念上辨析了“污水管网”与“下水道”的区别,指出“在中国,没有下水道只有污水管网”,挑战读者常识,引起阅读兴趣。

对专题推出的时机把握也体现了大众地理杂志传播的新闻方式运作。2011年3 月 11 日,日本遭受严重海啸,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泄漏事件,国内一时间“疯抢”碘盐,盐成了大家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中国国家地理》用3、4月两期杂志推出“盐”专辑,正抓住了舆论的最佳时机。通过文本分析,两期“盐”专辑本身的内容与日本海啸以及抢购碘盐事件并无太大联系,专辑的部分稿件可以说是杂志社的备稿。适宜的出版时机,合理的组织编排,不失为成功的传播方式。

因此,传播地理知识,不仅要从科学价值上挖掘,更应当着重从读者的阅读兴趣上挖掘其价值。以读者阅读兴趣为着眼点挖掘新闻价值,唤起了读者的潜在阅读愿望。

2.3作为表现语言的图像

现实中,人们对景观的欣赏会有一种“尽收眼底”的,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展现出来,但若将所见通过文字语言描述出来,就变成了有先后顺序的,线性的内容。因此,将空间事物的共时性和文字叙述的续时性有机地结合,图像无疑是最好的空间语言。因此,对大众地理杂志而言,图像(照片、地图、图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要将图像最为一种独立的表现语言来使用,用图像来讲故事。航拍、俯瞰照片是地理杂志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知的景观展现出令人惊奇的面貌。具体、繁复的内容被抽象成简单明快的线条、色块和肌理,视觉比文字更加地震撼,更有说服力。

图片语言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只阅读图片不阅读文字”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准阅读方式。1904年12月,时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的吉尔伯特·格罗夫纳因下一期《国家地理》急需11页内容,大胆地使用了俄国探险家拍摄的拉萨照片来填补空白版面,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此后,大众地理杂志中图片的比例越来越大,抽象的科学概括被还原为形象的图像,枯燥的数字被转化为图表,庞杂的地理信息被解读在各种专题地图中。一张选用恰当的特写镜头,将充满专业名词、公式、符号的资料翻译成“白话文”。大量的图像正在将地理知识浓缩为更易读者理解的信息符号。

3 大众地理类杂志在知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术语的解释与置换是影响地理知识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科学经过百年的发展,衍生出大量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或并不使用的术语。有的术语难以用普通语言解释或置换,高度概括的抽象,会使传播显得枯燥乏味,直接影响受众的兴趣。前苏联科普作家,《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伊林曾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大众地理杂志面向的是社会普通大众,充分了解受众的阅读特点,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传播地理学知识才能增强杂志的吸引力。

如《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8期中“雪线”和2011年第9期中“林线”两个概念,都是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科技名词。只有概念阐释清楚,读者理解并接受,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相较于“所谓雪线,就是永久性积雪的下限”,林线的概念要更复杂,它还有郁闭型林线、树线、树种线等下位概念。因此,杂志的传受双方,是否就杂志所传播的地理知识处在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中是十分关键的。

4 结论

王云五先生在为《科学大纲》作的序中说:“夫传布科学,似易则实难。一、传布者非自身亦为创造之科学家,则不足以既其深。二、传布者非淹贯众科之科学家,则不足以既其广。二者具矣,而无善譬曲喻引人入胜之文字,仍未足尽传布之能事……” 大众地理类杂志作为地理知识的传播者,其地理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地理学展示其价值的过程。紧跟地理学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资源,做好选题开发,创新地理知识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出“析理以辞,解体以图,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大众地理杂志,才是日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2):63-66,80.

[2]单之蔷.从“科普”到“科传”[J].中国国家地理,2002(12):15.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7

地球日前后,我山围绕世界地球日主题组织开展以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现将地质公园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1、开展社区益民活动。4月19日,xx世界地质公园开展“优化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社区益民活动,打响了xx世界地质公园第4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的第一抢,公园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公园青年志愿者身穿印有“xx青年志愿者”字样的红色马甲,有的沿街或者挨家挨户向社区居民发放“绿色环保知识”、“环保行为规范”等资料,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有的戴着手套不辞辛苦地搬运尖锐笨重的杂物;有的徒手清理垃圾,并一袋袋运至垃圾站。志愿者们团结一心,实打实干,清理社区死角垃圾的活动获得社区居民的高度称赞,同时也吸引了他们的积极参与。

2、举办地学科普讲座。4月20日是xx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第二天,xx世界地质公园管理者给公园近三百名讲解员进行了一场题为“行走在地质、文化、历史与动植物之间”的地学科普知识讲座。公园讲解员是游客全面了解公园一个窗口,是公园的形象代表。讲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xx的地质演变史、xx地质遗迹知识、xx的文化历史和动植物知识,同时主讲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讲解员分享对xx的情感,让讲解员不仅全面了解xx的地质、文化、历史、动植物资源的完美结合的内涵,加深他们对xx旅游资源深度了解,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只有把热爱公园的情感带入平时的讲解中,才能让游客真正的了解并喜爱这个地方。为了让讲解员更具体了解xx的地学科普知识,讲座还为讲解员们提供了公园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当今中国大部分地方被雾霾所侵扰,而xx仍是一块室外桃园。通过讲座讲解员们在感到幸运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爱护xx、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迫切性。他们纷纷表示在做好公园的讲解同时,还要担当环保宣传员,为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作贡献。

3、走进xx中学。 一是《我眼里的xx》征文、征画比赛。经过近半个月的时间,《我眼里的xx》征文、绘画比赛顺利在xx中学结束。此次比赛分为征文和绘画两个项目,评出了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四个奖项。学生们通过想象,用文字、图画的方式描绘出心中绚丽多彩的xx蓝图,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热爱xx、保护地球----我们共同家园的决心。4月21日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在学校举行颁奖仪式。二是赠送科普读物,举办科普讲。xx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近两年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普读物,其中包括:《行走在地质、文化与历史之间》、《石头的故事》、《老别墅的故事》,3D动画《石豆豆神奇xx之旅》等。为了让学生们更进一步了解xx,公园工作人员把十多种科普读物捐赠给学校。捐赠活动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三是举办科普展览、主题班。公园工作人员把xx地学科普知识展板摆放在校园操场上,课间时间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公园志愿者现场讲解地学科普知识,并现场给学生解答有关地学科普知识。同时,根据公园管委会要求,学校组织班级以地学科普为主题的班报,同学们在网络上查询地学科普知识,并以班报的形式展现,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科普知识,同时增强校园内学校地学科普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更丰富的科普知识。

4、xx植物园“手捧绿色、保护地球”系列活。 4月22日,“手捧绿色、保护地球”系列科普活动在xx植物园举行。中国植物园联盟公众科普计划项目组工作人员和xx世界地质公园志愿者以及100多名学生和教师参与这次活动。一是“珍稀濒危植物”科普。此次 “珍稀濒危植物”科普展是中国植物园联盟——“公众科普计划”项目的重要内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展览启动仪式后,学生们在植物专家的讲解下观看展板,30多块展板介绍了世界多种濒危植物与地质和环境的关系,并指导大家如何去保护这些高危的植物。二是专题科普讲座。植物园科学报告厅举办题为“美丽的花朵”的科普讲座,这是xx植物园举办的首场科普大讲堂。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专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了花的世界。三是亲近自然—植物贴画创作。科普讲座后,xx植物园植物专家指导学生进行了植物贴画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植物的奥秘。学生们在园内寻找、捡拾花草和树叶,通过想象力把它们在卡纸上展现出来。最后学生们把用花草、树叶制作的美丽的图画请植物学家签名并盖纪念印章。通过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激情。四是地学科普知识宣传与咨询活动。身着世界地质公园logo的xx世界地质公园志愿者也积极参加这次科普活动,他们带来科普宣传资料分发给学生和老师,并现场给学生解答科普知识。这次准备的科普资料包括系列科普读物和地质旅游地图等,其中印有xx地质遗迹点的胸牌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5、走进大学校园。 xx世界地质公园开展“世界地球日”走进大学校园活动,宣传第46个“世界地球日”,倡议“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分发了大量“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册,并布置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位专家教授受邀分别为公园内的大学生们做科普讲座。大学生们热烈关注、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他们在科普展览板前边参观边查找相关科普资料,并在讲座现场与专家交流互动。

6、其他活动。在街心公园设咨询台,展览主题活动的展版,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向全山居民发送地球日宣传短信,并于4月23日参加全山的登山比赛活动。

二、活动成效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8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程中,还有一部分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科普阅读教学。找准科普阅读教学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科普阅读教学有助于完善科学课程,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

科普阅读教学;科学课程;科学素养;学习策略;创新意识

除探究学习外,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科普阅读教学也是小学科学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它包括对科学教材、教材资料库及教材外那些以知识、经验、科技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找准科普阅读教学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科普阅读教学有助于完善科学课程,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一、科普阅读教学与科学课程

1.科学课不能完全摒弃科普阅读教学。小学科学课开设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从最早的常识课到上世纪末的自然课、再到本世纪初轰轰烈烈开设起来的科学课,课程名称的不同,不是仅仅一个叫法的变化,更体现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从昔日的以知识为目标任务的常识课,到如今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体现出了人们对科学素养认识的不断演变。但我们在追求科学课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导向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科普阅读教学。

2.科普阅读教学仍可以纳入探究活动。通常,学生在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精华,丰富自己的心智与灵魂时,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建构,但也不是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仍可以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之中。

二、科普阅读教学与学习策略

科学课中的科普阅读教学要利用科普材料设疑激思。教材中有些科普材料往往文字较多,但课上教学时间有限,科学课又不同于语文课,阅读教学花时间多了,会影响科学课自主探究的核心教学。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要对科普材料精加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使学生进入“产生和思考问题的亢奋状态”,让其达到提出问题并努力地去解决问题的状态。具体地可采用比较性阅读教学、求解性阅读教学、质疑性阅读教学。

1.比较性阅读教学。比较性阅读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比较性阅读,可以说是一切阅读理解和阅读思维的基础。

2.求解性阅读教学。根据一定的要求,带着若干个问题从中寻找答案,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能否打开思路,关键在于问题的难易程度。科学课中往往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求解性阅读学习。

3.质疑性阅读教学。学生在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情况下阅读学习,往往能在阅读中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说。如《地球的运动》的阅读学习中,学生质疑人类在从没有看到地球运动的情况下为什么就能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并自转。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质疑:我们每天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设想地球和太阳之间可能的相互运动有多少种;排除那些不可能的,剩下了“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自转”都可以看到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那为什么说是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人看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呢?进一步的质疑、分析这种假设的合理性,得到了合理的推断后,还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需要严谨,为使结论得到验证,还需要证据证明。目前,科学课的科普阅读教学开展得还不是很理想。存在于教师的认识和指导水平,还有存在于科普材料的可读性、启发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科学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努力从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的高度注重学生的科普学习。

三、科普阅读教学与创新意识

科学课中科普阅读教学,如果仅以比较性阅读教学、求解性阅读教学、质疑性阅读教学,那还只是达成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还缺少基本的科学方法和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些“方法”与“能力”同样需要科普阅读教学,学习有关创新的技法,并自觉地应用于实际问题、公共事务,提升为创新意识。

1.科普阅读教学可以掀开“创新”的面纱。在大多数人看来,“创新”是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帮助学生从小了解创新的涵义,认识到创新并不神秘,可在科普阅读教学中经常提供一些青少年小改小革的成果及科学家小时侯的创新故事。如牛顿小时侯制作太阳钟、鲁班发明锯子等。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创新并不神秘,鼓励、激发、肯定学生的创新,珍视创新的火花,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普阅读教学可以形成创新的思维。通过科普阅读教学,学生得到大量事例,还需要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哪些事例有价值,哪些事例没有价值,然后进行选择性的收集,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条件的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分析,还要进行综合,推断出一定的结论。

3.科普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创新的精神。创新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这一科学启蒙的阵地上,教师通过科普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当然还需要激起创新的热情,创设良好的氛围,呵护创造萌芽。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9

阅读是人们了解事物的最佳途径,科学课除了实验课、操作课外,进行科普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普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内外进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深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结合科学学科特点,谈一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普阅读。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和了解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些科学术语和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才能认知与了解,且能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认识的深度。如:细胞、受精卵、胚胎等科学词汇,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中仅仅作为概念出现。而细胞分裂,生命的来源对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尤其是克隆技术,仅靠阅读课本“资料卡”的介绍是无法让学生对这种生物繁殖新技术理解到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播放本册教学资源中“生命起源电子书”外,还提供给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的资料――《地球生命溯源》《破解身体密码》《人体的奥秘》《我们的身体》等学校图书室配发的图书,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书籍。使学生从科普阅读中掌握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

二、以阅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科普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和与科学有关的科学家、科学发明、科学故事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史,结合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科学发明的动手操作项目,能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熏陶,达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与地表的变化》时,虽然岩石、矿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更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五年级的学生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知道的并不多,对矿物的用途可能知道和关注的就更少。而实验室中配备的岩石、矿物标本则不配套,像一些很有名的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古生物化石根本就没有,仅通过看课本和一些不配套的标本,是难以展开地质科学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播放了维苏威火山爆发、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从这些科普资料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恐龙化石视频资料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化石是人类研究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阅读班级书柜中《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科学之谜纵横谈》《地震的奥秘》《地震的自救与互救》《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火山监测与减灾》《奇异的岩石》等科普书籍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与之相关的科普图书,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知道目前地球资源的紧缺和保护岩石矿产的紧迫性。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以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自然科学科普知识篇10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1-0007-03

作者简介:吴颖文(1961-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社科普及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科学普及。

2004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真正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好《意见》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既需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和普及力度,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只有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工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哲学社会科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和普及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主体的科普职能和行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力繁荣与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动和巩固。

一、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理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哲学社会科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强大武器;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历史经验表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既同经济发展、自然科学进步有直接关系,又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有极大关系。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介入,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人文支撑和精神动力。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就难以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人类社会。我们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华民族、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只有通过宣传和普及,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接受、掌握和运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进入新世纪以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任务更加重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任务更加突出。国民素质已经成为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最根本因素。我们必须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作为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全面加以推进。

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宣传和普及基本处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尚未被全社会所充分认识和重视,一些人将“科普”仅仅理解为自然科学的普及。尽管很多有识之士近年来都在呼吁,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力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往往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整合,其宣传和普及仅限于一定范围,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专项经费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制度建设和长期发展计划难以得到完善和落实,普及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也难以得到必要保证,人民群众获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渠道不够畅通,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产生的种种疑虑和困惑得不到有效疏解。

因此,无论从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是从宣传和普及的重要性及现实需要来说,都决定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法制建设,特别是尽快制定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通过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立法,才能明确政府及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各级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领导,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有关部门与社会团体的作用,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统领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同时规范、督促全社会方方面面重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让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和学习、宣传、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首先,《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党和国家有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不仅为新形势下搞好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提供了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