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1:07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1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组织机制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舆情应对组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调一致行动,是成功应对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组织保障。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专门组织机构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传播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也逐渐成为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舆情的监测、管理也成为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与民沟通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多类以互联网舆情为对象的工作机构,如政府相关部门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构、高校或学术机构主办的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依托主流媒体存在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以及由软件公司或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但我国尚缺乏独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专管政府机构,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处理,往往由多个部委联合交叉执行。从应急预案规定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看,我国地方各级政府还没有普遍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具有综合应急管理”功能的专门常设机构和“具有专业应急管理”功能的临时机构。这种情况使得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工作中显得被动无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当前,正值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都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各种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极易激化,国家和各级政府设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专门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舆情的专门组织机构应履行以下职能:舆情信息的收集与汇总、舆情信息的分析与研判、舆情的传递与服务以及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二、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

面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曾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1]。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网络舆情和有效应对舆情危机的实践要求相比,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由于多为部门规定,缺乏配套性,不能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商、信息提供商和网络群体等行为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使相关规定难以落实,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规章制度主要是针对网络言论和行为的规范,而缺乏权威配套的政府和管理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可以说是舆情应对滞后、处置失当的重要原因。因此,制定和完善面向政府和管理部门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已十分迫切。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权威、规范、配套、可操作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指挥制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制度、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以及热点事件政府及时回应制度等。

三、明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机构责任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然要承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职责。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的过程中,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常设机构,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时临时成立一个班子,采用政治动员方式搞人海战术,而且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期内想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这种非制度化的、运动式的处理就有可能导致另外一场危机。对于以政府为核心、由多个参与主体共同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系统,本着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原则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是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政府是这一系统的核心,通过政府组织内部的横向与纵向分权以及对社会组织及公民等多元主体的权力分配,同时明确这些主体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这样以来,一个由政府挂帅、由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多元参与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系统就建立起来了,系统在处理瞬息万变的危机情况时能够充分共享权力和信息、分担风险和危机、提高效率与效益。责任的履行要靠制度作保证,权力的行使要靠制度来约束,因此,明确职责的要求与制定规章制度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规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流程

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管理,从技术层面上讲,包括“发现分类监控预警引导处置总结”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揭示事件真相,化解舆情危机,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引导舆情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从工作层面上讲,舆情应对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收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重点关注新闻留言版、网上论坛、博客以及播客、维客、个人新闻台等新兴网络形式,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和新闻媒体。[2]第二,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系统信息,是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基础。第三,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传媒环境下,网络信息交流是平等互动的,只有增强“疏”的理念,尊重网民意见的自主性,才能获得网民的认同。为此,必须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制度,处理好即时与实效的关系、即时与全面的关系;要讲究引导舆情方法和艺术,采取灵活机动引导方式,借助门户网站,如人民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浪网等商业门户网站,主动导贴、积极跟帖、善于劝帖、注意收帖、适时结帖,支持鼓励积极向上的帖子,使正确、理性、健康、务实的言论成为网上舆论主流,引导舆情健康发展。

五、保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协调运作

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必须通过设立政府专门机构实现工作的常态化,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工作的协调运作。长期以来,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各地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合作不足。一方面,地方部门的本位主义仍有存在,权力运用不当,导致中央权威弱化;另一方面,地方之间谋竞争轻合作,致使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中舆情等相关信息、经验无法共享,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因此,增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显得极为重要。政府部门之间要互通信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甚至与社会群体包括网络虚拟社团之间都应该建立起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发挥信息的社会价值,减少由于信息闭塞和沟通困难造成的工作整体效率低下。当前,政府各具体职能部门例如公安部、工信部、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等都负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职责。但是在这些部门之间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无法形成管控合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各级党政部门的具有网络信息管理、收集、分析、引导、处置职能的部门,在明确职权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合作,统一政府对外宣传口径,协调一致,打破部门藩篱,采取联席会议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准确把握本地区网络舆情动态,主动预判,及时作出策略调整,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林利.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政府职责及其防控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45.

[2]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104-107.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2

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领域之一,教育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的威力不可小觑。新媒体时代教育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不断发生,舆情应对能力亟待提升,一个科学全面的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是当下舆情管理的突破点

当今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已在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网络舆情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舆情危机事件频发,以往研究中的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已不足以全面应对教育网络舆情,因此,构建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成为当下舆情管理的重要突破点。

(一)教育网络舆情管理要求的提高促使应对指标体系构建

对近年来舆情案例综合分析发现,以高校为主的教育网络舆情主体在应对舆情危机、进行舆情管理的道路上,已呈现出应对能力不断提升、应对方式不断成熟的倾向。在逐渐摸索中,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已初具成效,但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舆论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为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学生占比为25.5%。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较高的学生群体使用率增加了教育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若力求在自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加强舆情应对能力,创建和谐有序的教育网络舆论环境,一个系统合理的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必然选择。

(二)应对指标体系构建将丰富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一直是舆情应对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无体系则无法科学有效、及时全面的应对教育网络舆情。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已有不少针对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的指标体系,如金兼斌基于传播过程,针对单个网站或论坛内舆情传播状况,构建出了五维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吴绍忠、李淑华在综合了舆情传播关键要素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预警等级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戴媛等人基于传播主题,从安全角度对目标主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但是,关于教育网络舆情的应对尚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指标体系,亦少有具体详实的资料可查。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的构建将及时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并大大丰富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三)应对指标体系构建有助于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繁出现。从汶川地震期间“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于师德的争议,到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引发社会媒体及高校论坛的持续关注,再到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车祸事件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教育舆情事件不断发生,并在网络媒体上发酵、演化,提高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主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具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应对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准确把握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引导其良性发展,更快的缓和与平息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舆情危机应对和事件解决的重要突破点。

二、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需把握其依托点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托其自身的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首先要对教育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特殊效应等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依托教育网络舆情的特征

教育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托点。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教育网络舆情在主体、客体、载体、内容及传播过程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育网络舆情主体是广大的网络使用者,其中高校师生作为舆情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表达意愿强烈,思维活跃,因此,教育网络舆情主体具有隐匿性与特殊性。教育网络舆情的客体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管理类问题,国内外时政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与高校学生、教师密切相关的权益类问题等,这些都易引起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客体极具突发性与敏感性。

此外,教育网络舆情载体具有多元化与丰富性的特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高校BBS、QQ群、贴吧等主要传播载体来自由表达观点,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具有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的新兴传播媒介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教育网络舆情内容也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而人们对各个事件的看法也会因其主观因素及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而见仁见智,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教育网络舆情的内容极具分散性与复杂性。

从传播过程讲,教育网络舆情又具有互动性与即时性。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舆情传播交流的即时性。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只有充分认识并紧密结合教育网络舆情各方面的特征,才能使其运用更具针对性。

(二)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体现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

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点。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开始、发展、高峰、消解的波动过程。研究其传播规律,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扩散期、高涨期、回落期四个时期。

首先,在初始阶段,公共事件的发生使部分公众获得若干信息,部分网民及具有相同利益的群体开始关注事件,通过不断地跟帖、转帖等方式参与讨论。

其次,在扩散期,刺激性信息经过网络传播影响不断扩大,网民情绪不断高涨,在意见领袖带领下,信息经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媒等方式得到扩散,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

再次,当传播范围和获知人群已形成相当规模,某个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情绪、态度已经形成,若舆情指向的社会矛盾或教育舆情事件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使强烈的舆论表达变为剧烈的行动,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进入高涨期。

最后,在事件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各大舆情主体情绪较为平复,或经过多方协调得到理想结果后,议题热度逐渐降低,关注人数不断减少,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进入回落期。只有在应对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出教育网络舆情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使之在舆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出重大作用。

(三)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注重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效应

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效应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依托点。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使其产生了一些特殊效应。

第一,舆情主体的同质性易引发同群效应。高校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的特征和心理诉求,可视为“同群者”,在面对选择时,人们较易受到同群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选择结果发生改变,这在教育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更易引发群体危机。

第二,舆情客体的敏感性易加强定型化效应。当发生较为敏感的舆情事件,出于对类似事件的“刻板印象”,人们更倾向于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从而使定型化效应加强,有时不免导致错误的认知与判断,使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更为复杂。

第三,舆情载体的多元化易诱发传播扭曲效应。多样的教育网络舆情传播渠道,使信息在层层传播中极易偏离事物本来的样子,造成不必要的扭曲甚至引起网络谣言的传播,产生传播扭曲效应。

第四,舆情演变过程的互动性易扩散从众效应。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发展加强了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总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即所谓的从众效应。这些效应都在无形中加大了教育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的难度,成为构建应对指标体系的必须注重与依托的因素。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凸显其着力点

为了及时有效的缓解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危机,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应着力于提升舆情应对速度,加大舆情应对力度,提升舆情管理透明度,增强舆情管理整改度,力求实现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从负面效应到正面效应的转化,最终促进教育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一)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架构

伴随网络舆情事件的频繁爆发,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逐渐被管理者们提上日程,成为日趋重要的课题。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参考政务舆情应对指标和企业舆情应对指标,遵循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几大基本原则,笔者以组织领导、信息透明、动态反应、后期处理四个方面为着力点,并以此作为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我们暂未对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和事件整体应对能力评估分值进行具体的界定。利用德菲尔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并经过统计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表1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组织领导 校方响应 响应速度

应对态度

响应层级

学校公信力 媒体态度

网民支持度

信息透明 媒体报道情况 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对外媒体态度

互联网和移动

通信管理 网络开放度、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

动态反应 舆情分析 舆情走势分析

舆情发展阶段判断

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制定

网络技巧 官方网站信息、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沟通、舆论引导技巧、网络发言人制度

后期处理 行政问责 相关责任人的处置、处理结果的

善后处理 遗留问题处理、监督落实、善后赔偿、行政与司法问责的执行

(二)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解读

在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四个一级指标细化,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设了若干二、三级指标,使得体系更加完整。对指标体系的深入解读有助于在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对其合理有效运用。

1.组织领导指标。组织领导指标指的是校方及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情况,和事件发酵前后公众对学校的信任度、满意度。下设校方响应与学校公信力两个二级指标。校方响应的成功与否可用响应速度、应对态度、响应层级三个指标来衡量;学校公信力可用媒体对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网民支持度来衡量。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以后,主要领导人的重视和及时响应,可以对事件的有效处理和舆情态势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信息透明指标。信息透明指标强调的是舆情事件发生后新闻与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由媒体的报道情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两大二级指标组成。信息透明不仅是舆情应对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也是解决舆情危机、减少社会恐慌的重要举措。其下设的三级指标包括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对外媒态度、网络开放度和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

3.动态反应指标。动态反应指标可通过舆情分析和网络技巧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随着教育网络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在处理舆情应对时,我们也要不断的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以适应每个时期不同的舆情特点,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舆情危机。舆情分析指标可以通过舆情走势分析、舆情发展阶段判断、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制定来评价分析,网络技巧指标的应用可以由官方网站信息、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沟通、舆论引导技巧、网络发言人制度等几个三级指标进行评判。

4.后期处理指标。处理相关责任人和舆情事件的后续问题、遗留问题对舆论的疏导、平息舆论压力有重要作用,后期指标包含了行政问责和善后处理两大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不仅有助于舆情危机的平息,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修复公信力,吸取经验教训之后提高教育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运用

联系具体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合理运用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指导舆情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条不紊的解决重大突发舆情事件,缓解舆情危机,还可以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进而释放正能量,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网络舆论环境。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控 机制

[分类号]D035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但网络作为虚拟社会和开放平台,潜伏着各种人群和各类思潮,因而网络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舆情,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①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博客和维基以及逐渐兴起的3G传媒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②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③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④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网络意见环境”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意义

舆情会在自然或外界干预的条件下产生集聚,进而形成舆论,主导或控制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尤其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使得这种集聚更为迅速,能够产生的影响也更快更大,因而及时有效的管控尤为重要。

2.1 是及时了解民众思想动态的需要

了解民众思想动态,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一方面,民众是网络舆情的主体,舆情中所包含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等都是由民众产生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特征为民众发表观点提供了平台,产生网络舆情的网民是一种统计性群体而不是协商性群体,由于统计性群体比协商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观点多样性,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众的思想动态。

2.2 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

网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但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有意识地传播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国内对西方思维方式无意识的认同以及各种有害或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等因素也给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带来了挑战。在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及时清除网络舆情中所出现的不良信息,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主流,必须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宏观控制力,防患于未然。

2.3 是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需要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舆情中蕴含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由于网民的热情参与,一方面为决策的民主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影响公共决策;另一方面,网络舆情能够及时快速地反映人们的诉求,拓宽了决策信息源,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不过,网络舆情中常常含有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以及情绪化信息等,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手段对其进行过滤,减少对决策的信息干扰。

2.4 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合格的公民,需要对公民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打压公民的积极性,又要使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网络舆情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表现,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使网络舆情不被不良意识形态所侵害。

2.5 是保持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的需要

学术界和政策实践界普遍认同中国已进入社会“高发期”,社会近年频频发生。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社会的酝酿、发生发展和消弭,都有重要的舆情信息表现。因此建立网络舆情管控机制,通过舆情手段预防、干预、应对和处置社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对策

3.1 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当前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还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还存在种种偏颇心理:①偏见心理,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不愿重视网络舆情;②害怕心理,认为网络舆情足“洪水猛兽”,不敢直面网络舆情;③大意心理,认为网络舆情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n向,不需重视网络舆情。

以上三种心理都低估了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必须加以纠正,做到:①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②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③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④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

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等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3.2 完善预警及应急处理方案和网络立法

网络舆情预警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网络舆情中所蕴含的危机苗头,并准确判断其可能概率和爆发时间。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方案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三方面人手:①做好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②基于先进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预警;③建立预警结果准确性度量和评估体系,检验预警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网络舆情危机按照危机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预警。

应急处理方案包括“一案三制”,为构建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借鉴:①构建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分项应急预案、活动应急预案等;②构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领导机构和专家咨询队伍;③构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法制框架体系,努力使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制度化和法制化。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3.3 注重利用网络舆情自身规律

3.3.1 理解网络论坛的运行机制 网络论坛是网络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根据地。网络论坛具有平等和非一一映射的人群体征以及普遍性、真实性、冲突性、纠错性等政治特征,在论坛中,意见领袖、公众人物、传统媒体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内在运行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不良行为。

3.3.2 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 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3.3.3 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 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3.4 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网络体系和制度

3.4.1 建立从上至下的顺畅工作机制 任何大型组织中,都有一些旨在获取组织内外部信息的职能单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多级舆情监测网络。如党委系统的舆情信息机构和政府系统的互联网新闻办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维稳部门也建立了类似体系。这些体系成为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同时也存在部分舆情信息直报点工作积极性不高、舆情信息质量不高、上传下达渠道不通畅、有些地方还没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等问题。

3.4.2 建立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我国对媒体的管理采用“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出现了对网络实行多头管理的现象。但鉴于基本国情,由某一系统单独承担管控工作并不现实,因而需要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一方面要进行协作分工,各系统的职责最好互补;另一方面要确定一个协调机构,负责各级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工作。

3.4.3 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既可以集合各级各部门分工采集的网络舆情信息,有效地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又能避免信息过量,使最需要处理的网络舆情得到最有效的关注。

3.5 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国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5.1 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3.5.2 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 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一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如Kevin通过研究指出是主流媒体对博客议程施加了主要的影响,而不是日益流行的博客议程对主流媒体施加了重要的影响。

3.6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3.6.1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 好的理论指导实践可以事半功倍。当前国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多见,刘毅的专著《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对网络舆情的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引导方式等做了开创性研究,期刊文章中有一些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演化机理和预警机制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其他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网络舆论层面上展开讨论,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基于国情的实证研究。

3.6.2 加强应用和管理技术的研发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舆情管控工作也要以更新的技术和更快的反应速度来应对变化。如发展智能搜索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关防和过滤等网络技术,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和更新的支持力度。

3.6.3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经验总结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是项全新的工作,要注重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交流。平时应注意不断探寻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和介入方式,比较不同类型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及其干预效果,在管控工作实践中学习提高。

3.7 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目前主要采用的监控和分析技术是内容分析法和Web数据挖掘法。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4

【关键词】武警部队 网络舆情危机 应急管理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是网络舆情监控的基础性工作。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络普及率为42.1%,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毫无疑问,网络舆情所催生的公民集体行动的增多,都在呼唤透明、互动、回应性强的应急管理方式。对武警部队而言,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处置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因此,关注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问题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三战”的必然要求。

网络舆情的理论内涵

网络舆情的涵义及其特征。《辞海》将“舆情”解释为众人的意愿和态度。“网络舆情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公共问题、社会管理者、事件当事人产生和持有的自我意识表现、社会政治态度和价值观。”①网络舆情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发突然,无远弗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已将地球连成一个小小的“村落”,使“信息流”从传统的单向直线式变成交叉网络式,网络技术为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来源。网民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方式,譬如网络论坛、微博、QQ聊天等传播信息。同时,网络传播信息交流容易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降低了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②这些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容易聚集社会各方的快速反应,聚焦社会公众关注,形成舆论漩涡,刮起舆情风暴,使事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和热点。

二是虚拟隐匿,意见多元。现实社会中识别个人身份的有效系统,在网络空间中不复存在。这种匿名性有可能导致人性中不负责任以及情绪化、非理性一面的暴露,一些不明事理者借此进行炒作,大出风头。以致舆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匿名性也为不良用心者组织、策划、煽动群众性事件提供了隐蔽的手段。不信任任何权力机构的网络特性促进权力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无所不言、畅所欲言的言论自由市场。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编辑、审查、批准等监管不严,使每一个IP地址都成为了网络舆论源。

三是群体极化,趋势难测。所谓群体极化,即相同的声音聚集在一起后,会因互相传染影响而趋于极端化。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网络群体极化倾向更容易发生。网络舆情诱因复杂、敏感度高,方式激烈、事态多变,种种原因都可能引导起发骚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分配不均,失业增多。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正在日积月累,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在一定情况下,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极化为网络舆情,成为引发群众性突发事件甚至动乱的一个由头,甚至对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在国外,“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同等概念。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丹尼尔・戴扬主张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舆情内容及网络运行商的法律职责;诺尔・诺依曼的《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中指出政府必须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网络舆情。同时,西方各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网络舆情监管法律,如德国的《信息与通讯服务规范法》等。

国内学者主要从网络舆情的内涵、成因、影响及管理等方面。代表性研究观点主要有:以舆情理论为依托,研究网络舆情的特征、舆情功能以及形成和变动等重要理论问题;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络舆情的内容管理与引导,涵盖了舆情信息、舆情技术监控等多个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网络舆情存在的脆弱性和风险;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社会的治理框架及其制度变迁问题;交叉学科领域大多聚焦于网络舆论管理方面,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总体而言,国内网络舆情研究起步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较晚,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舆情研究理论体系,尤其是关于军队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则更少。譬如白牧川针对军网舆情进行研究,认为“需要持续进行军网舆情信息搜集和分析,建立军网舆情监测系统,重点打造若干名牌网站,加强信息内容建设,颁布网络使用规章,采用先进技术,防止有害信息的肆意传播。”③以上研究成果都涉及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这给武警部队处置突发公共的网络舆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研究意义。网络舆情研究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新兴领域,也是武警军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武警部队作为社会维稳的重要力量,需要高度重视研判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以应对网络。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需要加强武警部队“处突”能力建设,需要切实提高“三战”水平,需要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互动,更需要把握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规律。

近年来,一些社会公共事件、敏感事件容易使网民言论聚集导致网络舆情,进而引发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社会不稳定,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对网络舆论认真分析、判断、预测,提升武警部队掌控网络舆情监控的主动性。在研究网络舆情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武警部队网络舆情快速反应监控机制。这将为我国武警部队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及公共安全事故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能为网络舆情监控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网络舆情对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直接诱发应急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社会的映射,而且网络舆情能够转化为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当网络舆论被许多网民跟帖关注,网民的一些意见和观念,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时,它就引导了公众的看法与意见,我们称之为“潜形舆情”。从形成过程来看,它一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社会事件刺激意见的出现各种网络意见聚集有影响力的舆论。然后由网络舆情进入到社会舆论范畴,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讨论,最终的发展形成民众的共同意见。当公众的意见得不到公共部门的回应,或者得不到利益的需求,民众就会出现不满情绪。此时已经进入危机事件的大爆发阶段,网络舆情转变成为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抗争显,容易造成危机事件突发,引起社会动荡,威胁公共安全。网络舆情具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和负面性等特征,如若处置不当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公共应急事件。

网络舆情助推应急事件恶化。伴随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些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会对信息量有限的网民产生误导,对事件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湖北石首骚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网络舆情所造成的社会风险。在长达80个小时内,警方无法对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合理解释;当地政府的应对举措不利;民众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见不到领导干部的身影,听不见声音;官方的新闻语焉不详,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甚至封锁消息,以致谣言传言四起,使民众情绪迅速升温,导致负面舆情。网络媒体不加过滤,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对民众的思想形成了强烈冲击。加之当地政府既无自责,也无问责,反而一味责怪群众,并滥用警力,以致警民冲突频频发生;终于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打、砸、抢、烧的发生,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政府陷入被动之中。

网络舆情阻碍应急事件处置。网络舆情的快速变化和无界限传播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增加了公共危机事件的控制难度。例如,在2009年9月福建泉州的一起中,在政府抢发报道、对外来媒体渲染“干部重伤”的同时,村民们也没有闲着,每个人都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中学生自愿上网发贴,影响网络舆论。他们在学校连上电脑课的机会都没有放过,有老师还支持他们去天涯等到论坛回贴。④这种网上博弈和舆论造势,形成快,传播广,传受双方角色模糊,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直接或间接地阻滞的应急处置。

武警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原则

党和政府在传统的宣传导向和舆论环境中,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客观上讲,在网络空间中,我们的舆论管理和舆论导向能力还略显不足,提高武警部队的网络舆情处突能力乃当务之急。

快速及时,灵敏反应。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其传播与演变规律通常会经历潜伏期、发生期、高潮期、衰退期等环节。如果没有在高潮发生之前及时、有效应对,一旦网络舆情传播开来,将会演变为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其消极影响将会被最大化。因此,武警部队应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一旦发现网络舆情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快速及时、合理有效地应对,以免错失最佳时机。事实证明,绝大部分网络舆情可以在潜伏期与发生期通过科学引导、正面宣传、细心解释等方式予以化解,进而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的放矢,疏堵结合。处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武警部队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疏堵结合。因为网络舆情传播的传播者网民身份隐蔽,难以有效监督。因此,武警部队在应对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及时最权威的信息,保证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真相,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武警部队还需要注重权威的“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积极培养公民的认同意识,整合舆论话语,加大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行动,保证对网络舆情的准确把握。

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在网络舆情的潜伏期就应该预先策划,积极准备,掌握主动权,有步骤地去推进各项工作,切不可听之任之、一删了之,仓促结论。武警部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大力提升官兵网络媒介素养,主动参与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武警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构建

深入考察网络舆情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它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的与日俱增的影响,网络舆情已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其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危机事件,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策略。针对网络舆情难以预警等特点,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制约和反击。

构建武警部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使网络舆情的预警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构建技术成熟的预警体系。保证网络舆情的准确度是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前提。只有高度重视并建立高效灵敏的预警机制,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当前,我们需要从法律层面保证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合法性。如政府相关部门可出台《公共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武警部队需要完善的网络预报系统,自动对网络论坛的跟帖和回帖实施有效监控。要突出我国处置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浩瀚的网络空间也成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与兴风作浪的平台,这些有组织的反动者动辄将性质并不严重的法律纠纷渲染为民族问题,煽动人们的不满情绪,挑起事端,从而增大了网络舆情危机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几率,严重者甚至诱发大规模群体性暴力事件。”⑤其中,敌对势力已在网上对我国进行不间断的攻击,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对此,武警部队要高度警惕预防,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可能的网络舆情以及网络恐怖活动实时动态监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力反击。

强化应急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一是灵活实施网络管控。未经允许,任何新闻单位不得擅自消息,不得进行公开的事件预测和分析,确保不影响应急行动,不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正面引导,使官兵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积极稳定的情绪、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快速反应的作战能力。

二是熟练进行新闻报道。武警部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人权、民族和宗教的知识灌输,确保广大官兵在网络舆情的欺骗宣传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此外,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和新闻会等形式,宣传我国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政策和成果,力求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从心理上孤立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是妥善搞好公关协调。充分依托和利用当地宣传部门和报纸、广电等新闻媒体,对新闻收集、新闻管制审查、新闻单位的配合协调、采访人员行动范围进行统一指挥、严格管理和有效控制。

四是掌握舆论攻防技巧。积极的防卫手段,并不是只依赖马奇诺防线那样的防火墙,而是需要一种更像是运动战的积极的防御,主动找出并反制互联网上的舆情威胁,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

建立军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是网络舆情处理的中心环节。武警部队可以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合作行为,整合各部门资源来提高应对网络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方面,要注意建设集情报侦察、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从武警总部到各总队、支队直至各重要目标,能够保持实时互通。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与军队情报部门和地方公安、安全、司法、卫生、通信、等部门的联系,依托重要目标单位以及所在地地方政府,广泛搜集情报信息,随时掌握目标周围的敌社情动态,形成横向联合的情报信息共享机制。遇有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必须派出侦查情报人员,深入执勤一线,实地侦察,确保在第一时间实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第一手情报信息,为重要执勤目标防范和处置恐怖事件提供可靠的情报保障。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刘丽丽:“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研究”,《现代情报》,2012年第5期。

②付银生:“网络舆情挑战官员智慧”,《人民论坛》,2010年第8期。

③白牧川:“军网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

④郑东阳:“一座石化港口的暴力抗污记”,《凤凰周刊》,2009年第28期。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5

(一)具体来讲,网络舆情监测就是在网络空间运用相关技术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测与控制,随时把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特点和趋势。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并向理管部门汇报,使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起到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目的。网络舆情监测包括监测、预警、与应对三个环节。

(二)网络舆情监测的必要性。网络是个“自由超市”,由于“把关人”的缺席,网络舆情的局限性比起传统媒体环境中一般意义上的局限更甚,对网络舆情的监测逐步成为大众舆论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针对不良网络舆情的泛滥,必须有效开展监测。舆情表达门槛低、参与主体复杂,导致网络文化良莠不齐,负面虚假、违法有害等网上不良舆情信息泛滥,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上秩序,培育先进的网络文化,构建诚信文明社会,我们有必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导控。其次,为加强网上舆论阵地的管控,搜集掌握社情民意,必须有效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为占领网上舆论阵地,形成主流价值观,加强网上情报信息的搜集研判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必须及时监测网络舆情。再次,开展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政治安全;有利于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丰富社会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维护网络秩序。

(三)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舆情监测的主要流程大致分为部分,一是制定危机预警方案。二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这个可以通过例如舆情监控系统之类的技术,在第一时间大量来采集、汇总各种互联网上的信息。三是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重要经验。课题组总结了舆情监测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三级巡控,推行舆情监测工作的群防群治。二是健全机制、完善流程、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推动舆情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导控快速反应机制。三是构建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应急联动处置体系和多层次多层级的网络舆情过滤体系。四是舆情监测报告的完善。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

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引导的概念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引导”,“引”有启发、带领之意,“导”有领导、使跟随之意,既有对网络舆情本身的引导之意,又有对网络受众进行启发,使其跟随教育者引导之意。因此,课题组认为为:网络舆情引导就是在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控有效改变网络受众主体的认识和态度,提高网络受众自身辨析舆情信息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氛围、引导价值走向、缓和社会矛盾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二)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第一、责任原则。第二、信息公开原则。第三、真诚对话原则。第四、高度重视,坚持以疏导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第五、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舆论议题原则。

(三)网络舆情引导的方式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不是单一的方式方法手段就可以操作的,要缓解、消除其负面影响,除了硬性的“调控”、强制的“转化”,还需要软性的“引导”,调控、转化与引导并重,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社会影响,抑制其负面社会影响,使网络舆情不脱离正常轨道,符合最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1.舆情因势引导法。网络舆情因势引导,就是针对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特殊属性,按照网络受众的观念、行为的规律和步骤,依照期望网络舆情发展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网络舆情发展的步伐,简单的说,就是在网络舆情预测过程中对于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潜在的正向的网络舆情,要竭尽全力的宣扬、放大,为已经初具规模的网络舆情添一把“火2.舆情顺势引导法。舆情顺势引导方法与舆情因势引导方法都是在顺应网络舆情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引导,但与舆情因势引导强调的客观情境不同,舆情顺势引导更强调对舆情环境、舆情空间走向的引导。3.舆情造势引导法。“造势”过程是有效运用此法的前提和基础,即在还没有形成所需环境的情况下,要创造舆论氛围、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势和环境,尽量扩大正面效应、缩小负面影响,并对事件进行合理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和过程。

(四)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建立健全协调机制(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网络舆情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一样,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保障体制。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2)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传递权威信息,将信息内容归口到权威信息源,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的传播空间。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2.建立健全交流机制(1)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机制。包括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的渠道,是舆情表达的重要渠道,通过,一方面反映问题,表达意见,另一方面也找到不满情绪宣泄的途径。(2)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的和通报机制。3.建立健全舆情管理保障机制(1)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尽快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在学校、社区、家庭,普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人们对网络舆论的识别能力;开展各种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准确把握网络道德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义务,强化公民遵守网络道德规则的意识(2)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行政监管。抓紧建立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完善各级、各领域网络舆论监管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县两级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推行实名登记网站、论坛、博客等认证制度,实施网络新闻、网络记者资格审批制度,使发言者身份最大化真实,尽量避免网民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有目的地进行错误舆论引导。(3)建立网络技术保障机制,加强技术在网络舆情引导控制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网络技术手段依然是实现网络舆论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常用的网络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的监测、跟踪、封杀;网管全天候的值班监测,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运用智能型软件进行敏感词组的自动过滤;对论坛发帖的延时审查及;对国外敏感网站浏览限制等。尽管这些做法会引来种种争议,但至少在短时期内依然是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有效手段。4.建立健全舆情危机应急机制(1)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网络舆情预警,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形成舆情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建立网上舆情跟踪机制、分析上报机制、快速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事先掌握、过程分析和走向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网上舆论危机的能力。(2)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网络舆情应对,是指当网络舆情变为现实的舆论危机事件时,指导有关政府部门采取的具体行动,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以做到有所准备。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采用“预案+协同作战+全方位监测”三合一的立体预警模式,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共同商议,判断危机走向,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危机。

三、结语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6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舆情引导

近年来,国内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已经成为转型期中国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在当下网络时代,“虚拟网络在突发事件中往往是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1],网络民众往往对这一类型的事件关注度较高、舆情热烈。其中,青年大学生群体因其思维活跃、新媒体使用水平较高等缘由,往往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和影响群体。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校内外突发公共事件日益频发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行为倾向,并因势利导,实现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是新时期高校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且,“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互联网治理专栏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方向标”[2]。网络舆情所折射的既有正面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导向,也可能传递出诸多消极的“负能量”。因此,加强大学生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开对青年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并进行细致分析,从中总结未来可行之对策建议,以服务于我国网络舆论及高校教育工作大局。

一、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

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3]同样,网络新媒介不只是简单的传播工具,而是参与了现实社会生活的建构,是人的能力和责任的高层次延伸。因此,“人”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对网络舆情的疏导与治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人”的疏导与治理上来。因此,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水平,我们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行为取向做一个初步了解。为此,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N市大学生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媒介表现进行调查,以期获取研究所需的基本信息。此次问卷调研共设计15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共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400份。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选择J省N市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1所独立学院、1所高等职业学院、1所民办高校、1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以及1所211大学。问卷共回收383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最终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93.5%。

(一)大学生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主要以网络为主,对本地网络平台的关注有限

在可多选的情况下,约83.3%的受调查者主要通过网络获得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选择其余方式获取事件信息的分别为:电视约占27.1%,报纸约占4.9%,广播约占3.3%,其他约占13%。可见,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方面,传统媒介作用十分有限,而网络占绝对优势,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趋势。据悉,目前N市网站(论坛)总数2万多家,基本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政府网站、校园网站为支撑,政务微博微信、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拓展,各类商业网站及APP等积极发挥作用的互联网发展格局。那么,N市大学生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如何?我们的调查显示,近六成左右的大学生并不太关注本地网络媒介。表示“非常关注”“关注”N市本地网站的受访者分别占10.8%和29.7%,而约49.3%的受访者表示“偶尔关注”,另有10.2%的受访者表示“不关注”,这表明大学生在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信息时,媒介的区域效应有限。

(二)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敏感度高,尤其关注涉安、涉政负面事件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深度转型的推进,社会诸领域矛盾多发。我们根据事件发生的领域特性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五大类型,分别是政治领域的涉政突发公共事件、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诱发的社会冲突事件、文化领域的社会道德冲突事件、社会领域的公共安全与突发暴力事件、生态领域的环保类社会冲突事件。在被问及“你对哪一类突发公共事件更感兴趣”时,在可多选的情况下,这五大类型事件的关注度都超过50%,反映了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度敏感性。在大学生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关注值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社会领域的公共安全与社会暴力事件(91.3%)、政治领域的涉政突发公共事件(82.7%)、文化领域的社会道德冲突事件(64.8%)、生态领域的环保类社会冲突事件(55.7%)以及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诱发的社会冲突事件(52.9%),涉及社会安全以及政府官员的事件最受青年大学生关注。

(三)大学生热衷于本校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网络

舆情传播,且Web2.0媒介使用比例高大学生在浏览到本校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信息之后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会转发信息,仅两成多的大学生会对信息进行真实性核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介不断更新升级,区别于早期单向传播主导的Web1.0媒介,Web2.0媒介更强调参与和互动。时至今日,Web2.0媒介已经成为个体传播舆情的主要选择,这一趋势与我们的调查也相契合。针对选择“会转发信息”的网民,问卷设计了“如果你会转发信息,你会选择哪种媒介”的后续问题,在可多选情况下,约33.5%的受访者选择“转发到微信或微博”,约24.8%选择“转发QQ群、发给QQ好友并讨论”,9.2%选择“转发到论坛并讨论”,三者总计达67.5%;此外,约60.1%的受访者选择“线下与家人、同事或朋友讨论”;约23.2%选择“进行真实性核实”;约18.6%选择“发表评论”;选择“其他”的约占9.5%。

(四)不少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认知主观性较强,且受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影响大

人对外部事物的认知无外乎在完全主观到完全客观两个极端构成的区间内波动,选择接受信息的倾向将会反映个体看待问题的风格。在问及关于怎样主动搜索和查询更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调查显示,约41.2%的受访者选择“权威媒体及意见领袖的信息”,28.1%选择“与自己观点基本一致的信息”,仅8.3%的受访者选择“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另有22.4%表示“说不清”。

(五)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等负面网络信息的危害性有清楚认识,但主动压制和消除的比例偏低

一般来说,相对于社会大众,青年大学生受教育水平较高;而相对于其他学生群体,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则较成熟。因此,通常认为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谣言等方面的网络舆情时能够进行正确的事实和价值判断。我们的调查也基本印证了这一判断,调查中,约80.8%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谣言危害大,认为危害一般的占16.4%,表示说不清的仅占2.8%。此外,在问及发现网络谣言后如何处置时,约60.9%表示“置之不理”,29.1%“提醒他人注意”,仅3.1%表示要“举报”,另有约6.9%的人表示“说不清”。可见,在面对负面网络舆情时,不少青年大学生缺乏主动止谣、积极压制和消除负面信息的主观能动性。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面对青年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政府及高校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又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呢?通过访谈调查发现,N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在谈到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时,几乎无例外地提到要高度重视。然而,高度重视和科学认识是两码事。正确认知是有效行动的先决,现实表明,很多突发公共事件及其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正是因为相关部门认识不深、准备不足、处理不当造成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汇总了当前一些典型的错误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传统的消极舆情观,使得舆情引导工作缺乏主动性

传统的舆情观通常是建立在传统新闻媒体为介质的舆情传播模式上,认为舆情生成易抑、发展易控,甚至主张可以对负面舆情实施“一刀切”式封堵。实际上,自由、开放、多元、匿名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舆情甚异于传统舆情,相对于传统媒介环境的大众导向,网络更加尊重个性,任何个人或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都可能是话题的生产者,话题多元泛在。显然,传统的消极舆情治理思路与方法很难适应网络舆情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现实中不少舆情引导工作者不能辩证看待其影响力,而片面认为网络舆情是“惊涛骇浪”和“惹灾招祸”之物,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是“添乱”“惹是生非”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上存在抵触情绪,由此也导致常常不能够主动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引导。

(二)传统的“对口”负责思维,使得舆情引导工作缺乏合力

走访发现,N市5所高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狭隘认知,即认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疏导与治理工作仅属于学校宣传部门等个别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的“对口”负责思维的影响。这种思维实际上是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事务复杂性的提高,基于效率考虑,需要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负责其所擅长的事务。然而,“我们大部分政府和商业组织建立的原则是劳动分工、专业化、标准化、明确的等级制度、个人责任、可互换的零部件和员工,这些原则产生了以隔离为特征的高度分散的组织”[4]。可见,精细化分工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单项工作的效率和专业化程度。然而,过于细化的分工同时也会增加协调、沟通方面的难度,容易造成彼此隔离,从而难以应对现代社会日渐综合复杂的社会事务。事实上,大学生网络舆情本身纷繁复杂且发展迅速,单靠学校宣传部门单一应对,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学校而言,有效引导往往需要集合学校整体力量,实现多部门、多院系协同应对。

(三)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使得学校舆情引导工作陷入“能小责大”的困境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要加强监管力度。就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而言,既包括学校组织,也有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构成一套多元垂直的监管体系。然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居于最基层一线的仍然是学校。确实,学校直面青年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可以最直接地对实施对象加以引导。然而,事实上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仅包括对象引导,还涉及舆情内容的监控,以及与相关网络媒介平台的沟通协调等一系列的工作。客观上,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艰巨性,学校的权力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片面地强调学校责任,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应对是不现实的。

(四)传统的经验舆情应对方法,使得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缺乏科学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使大学生健康有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当目标逐渐明晰且成为共识,方法的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诚如奥斯本和盖布勒(DavidOsborne&TedGaebler)指出,现代治理之诸多失败,“不在目的而在于手段。”[5]当下,不少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主要依从传统的经验方法,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方法。例如,就网络舆情引导过程而言,在大学生大规模参与舆情的前期,不少舆情工作部门普遍存在科学的预见性不足,这涉及到如何做好舆情监测、研判与预警等;在大学生大规模参与舆情的爆发期,科学的处置手段有限,这涉及到如何做好舆情的疏解、转移、宣传、对冲等工作;在大学生参与舆情的消退期,一些引导部门缺乏科学的反馈机制,这涉及到如何做好总结、评估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

(五)传统的官僚化舆情工作队伍,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弊病重重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①从人员构成看,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偏少,专业化网络舆情引导力量缺乏。②从人员管理看,一方面,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人员挂靠单位多元,包括校党委宣传部、后勤部门、学工处、团委等等,普遍没有设置专门承担网络舆情工作的机构;另一方面,受高校行政化的传统氛围影响,人员管理机制较为僵化,习惯于“命令—服从”的官僚化管理风格也使得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环境时显得灵活性不足。③从人员能力看,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且普遍缺乏定期或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演练,导致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缺乏对网络舆情引导规律的科学认识。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传统的官僚化舆情工作队伍势必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弊病重重,如一些部门和人员存在拖延推脱、欺上瞒下、刚性压制、消极被动、应对不力等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失控。

三、引导的思路与建议

(一)加强与网俱进、主动服务的网络舆情引导新理念建设

21世纪初,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不少政府官员及高校管理人员而言,网络还很陌生,对网络舆情更是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思维观念还停留在“等”的旧思维上,对待传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的应对极为被动。从趋势来看,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和Web2.0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大新变化。新媒体不同于以往一元封闭的、单向输出的门户网站,而是表现为高度开放、去中心化、多元互动式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新技术、新媒介也推动着政府网络舆情工作模式从网站在线办事为主的回应模式,向以微博微信和手机APP等为代表的主动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的互动沟通、主动服务模式不断迈进。相应地,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管理人员的思维观念也要实现再升级,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要放下身段,由积极回应走向平等的互动沟通。

(二)加强优质高能、常态发展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

网络舆情管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目前,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还普遍存在配置严重不足、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人员配置不足问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职能部门在认识到网络舆情工作的复杂性及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建议从人员待遇、编制数量、资金及相关物资配套等方面给予适当提升,在各高校加快打造一支业务素质优秀、能力高超的舆情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当前地方应出台相关规定,在地方范围内统一部署,确保各高校能够安排专人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并明确一位领导具体分管此项工作,以确保对网络舆情监管的多点化、常态化。此外,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变化,还应定期组织相关舆情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三)加强多方协同、场域互动的网络舆情引导新格局建设

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力量很难实现有效治理,当前应着力加强高校、政府、网络媒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力量的有机整合。在加强高校与政府沟通合作方面,有必要建立高校网络舆情联席会商制度。网络舆情联席会可由地方党委宣传部牵头,教育、公安、文化等业务部门参与,各高校相关宣传人员共同组建。建立网络舆情联席会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体会议的方式,交流和沟通网络舆情信息,调查了解问题成因,预测发展趋势,制订网下处置方案和网上引导方案,调动更大范围引导力量。从场域的角度看,网络舆情空间可以大概分为以新华网、人民网等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和以私人社交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前者主要依托正式权威,后者则是草根力量聚合。在网络舆情引导中,既要加强官方网络媒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官方媒介的“权威优势”,也要积极融入民间舆论场,发挥本地民间网络媒介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近身优势”,从而形成良性的场域互动格局。

(四)加强科学有效、灵活快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针对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频繁性、综合性与复杂性,需要政府及高校能够充分准备一个含舆情监控与处置、善后处理等在内的一体化的治理工具箱。首先,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爆发后,在始终保持密切监控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并尽早反应和应对,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前置化。同时要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反应,迅速应对。其次,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消退期,相关部门及高校还必须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包括网络舆情的搜集,对其分析研判是否正确到位;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施与调整是否得到有效施行;引导过程中有哪些难题和缺憾;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过程有哪些失误,等等。另一方面,加强后续的学生宣传与教育工作,使之今后面对类似突发公共事件能形成客观而正确的认识。同时,对一些本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相关各方还应加强对外危机公关,及时削减负面影响。

(五)加强自律和谐、风清气正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的网络空间文明氛围不会自发生成,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培育而成,这通常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营造过程。其中,主动、有计划、系统的宣传工作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地方宣传等部门应联合各大高校宣传部门及人员,广泛开展各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群众性健康网络文化活动,加强互联网法制道德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对近年来关于网络治理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大对《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和“七条底线”的宣传,使“有序参与”的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养成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习惯,最终形成健康的网上舆论氛围。其次,在宣传工作中注意遵守平等尊重原则,打破原有的官方语言体系,更注意“平民语言”的运用,少说官话套话,多用网言网语,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从而发挥宣传工作的最大效能。再次,教育是文明生成之最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将网络精神文明培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教师将网络文明教育引入课堂,使青年大学生养成科学知网、理性上网、文明用网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唐庆鹏.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理性审视、现实困境及政策趋向[J].电子政务,2015(2).

[2]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2012(19).

[3]麦克卢汉M.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0.

[4]林登LM.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7

关键词: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07-03

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领域之一,教育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的威力不可小觑。新媒体时代教育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不断发生,舆情应对能力亟待提升,一个科学全面的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是当下舆情管理的突破点

当今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已在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网络舆情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舆情危机事件频发,以往研究中的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已不足以全面应对教育网络舆情,因此,构建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成为当下舆情管理的重要突破点。

(一)教育网络舆情管理要求的提高促使应对指标体系构建

对近年来舆情案例综合分析发现,以高校为主的教育网络舆情主体在应对舆情危机、进行舆情管理的道路上,已呈现出应对能力不断提升、应对方式不断成熟的倾向。在逐渐摸索中,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已初具成效,但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舆论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为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学生占比为25.5%。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较高的学生群体使用率增加了教育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若力求在自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加强舆情应对能力,创建和谐有序的教育网络舆论环境,一个系统合理的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必然选择。

(二)应对指标体系构建将丰富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一直是舆情应对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无体系则无法科学有效、及时全面的应对教育网络舆情。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已有不少针对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的指标体系,如金兼斌基于传播过程,针对单个网站或论坛内舆情传播状况,构建出了五维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吴绍忠、李淑华在综合了舆情传播关键要素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预警等级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戴媛等人基于传播主题,从安全角度对目标主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但是,关于教育网络舆情的应对尚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指标体系,亦少有具体详实的资料可查。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的构建将及时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并大大丰富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三)应对指标体系构建有助于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繁出现。从汶川地震期间“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于师德的争议,到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引发社会媒体及高校论坛的持续关注,再到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车祸事件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教育舆情事件不断发生,并在网络媒体上发酵、演化,提高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主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具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应对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准确把握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引导其良性发展,更快的缓和与平息教育网络舆情危机。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舆情危机应对和事件解决的重要突破点。

二、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需把握其依托点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托其自身的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首先要对教育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特殊效应等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依托教育网络舆情的特征

教育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托点。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教育网络舆情在主体、客体、载体、内容及传播过程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育网络舆情主体是广大的网络使用者,其中高校师生作为舆情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表达意愿强烈,思维活跃,因此,教育网络舆情主体具有隐匿性与特殊性。教育网络舆情的客体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管理类问题,国内外时政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与高校学生、教师密切相关的权益类问题等,这些都易引起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因此,教育网络舆情客体极具突发性与敏感性。

此外,教育网络舆情载体具有多元化与丰富性的特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高校BBS、QQ群、贴吧等主要传播载体来自由表达观点,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具有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的新兴传播媒介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教育网络舆情内容也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而人们对各个事件的看法也会因其主观因素及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而见仁见智,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教育网络舆情的内容极具分散性与复杂性。

从传播过程讲,教育网络舆情又具有互动性与即时性。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舆情传播交流的即时性。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只有充分认识并紧密结合教育网络舆情各方面的特征,才能使其运用更具针对性。

(二)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体现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

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点。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开始、发展、高峰、消解的波动过程。研究其传播规律,教育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扩散期、高涨期、回落期四个时期。

首先,在初始阶段,公共事件的发生使部分公众获得若干信息,部分网民及具有相同利益的群体开始关注事件,通过不断地跟帖、转帖等方式参与讨论。

其次,在扩散期,刺激性信息经过网络传播影响不断扩大,网民情绪不断高涨,在意见领袖带领下,信息经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媒等方式得到扩散,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

再次,当传播范围和获知人群已形成相当规模,某个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情绪、态度已经形成,若舆情指向的社会矛盾或教育舆情事件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使强烈的舆论表达变为剧烈的行动,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进入高涨期。

最后,在事件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各大舆情主体情绪较为平复,或经过多方协调得到理想结果后,议题热度逐渐降低,关注人数不断减少,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进入回落期。只有在应对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出教育网络舆情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使之在舆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出重大作用。

(三)应对指标体系构建需注重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效应

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效应是应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依托点。教育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使其产生了一些特殊效应。

第一,舆情主体的同质性易引发同群效应。高校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的特征和心理诉求,可视为“同群者”,在面对选择时,人们较易受到同群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选择结果发生改变,这在教育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更易引发群体危机。

第二,舆情客体的敏感性易加强定型化效应。当发生较为敏感的舆情事件,出于对类似事件的“刻板印象”,人们更倾向于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从而使定型化效应加强,有时不免导致错误的认知与判断,使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更为复杂。

第三,舆情载体的多元化易诱发传播扭曲效应。多样的教育网络舆情传播渠道,使信息在层层传播中极易偏离事物本来的样子,造成不必要的扭曲甚至引起网络谣言的传播,产生传播扭曲效应。

第四,舆情演变过程的互动性易扩散从众效应。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发展加强了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总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即所谓的从众效应。这些效应都在无形中加大了教育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的难度,成为构建应对指标体系的必须注重与依托的因素。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凸显其着力点

为了及时有效的缓解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危机,在构建应对指标体系时,应着力于提升舆情应对速度,加大舆情应对力度,提升舆情管理透明度,增强舆情管理整改度,力求实现教育网络舆情应对从负面效应到正面效应的转化,最终促进教育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一)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架构

伴随网络舆情事件的频繁爆发,教育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逐渐被管理者们提上日程,成为日趋重要的课题。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参考政务舆情应对指标和企业舆情应对指标,遵循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几大基本原则,笔者以组织领导、信息透明、动态反应、后期处理四个方面为着力点,并以此作为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我们暂未对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和事件整体应对能力评估分值进行具体的界定。利用德菲尔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并经过统计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表1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组织领导 校方响应 响应速度

应对态度

响应层级

学校公信力 媒体态度

网民支持度

信息透明 媒体报道情况 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对外媒体态度

互联网和移动

通信管理 网络开放度、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

动态反应 舆情分析 舆情走势分析

舆情发展阶段判断

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制定

网络技巧 官方网站信息、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沟通、舆论引导技巧、网络发言人制度

后期处理 行政问责 相关责任人的处置、处理结果的

善后处理 遗留问题处理、监督落实、善后赔偿、行政与司法问责的执行

(二)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解读

在教育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四个一级指标细化,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设了若干二、三级指标,使得体系更加完整。对指标体系的深入解读有助于在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对其合理有效运用。

1.组织领导指标。组织领导指标指的是校方及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响应情况,和事件发酵前后公众对学校的信任度、满意度。下设校方响应与学校公信力两个二级指标。校方响应的成功与否可用响应速度、应对态度、响应层级三个指标来衡量;学校公信力可用媒体对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网民支持度来衡量。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以后,主要领导人的重视和及时响应,可以对事件的有效处理和舆情态势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信息透明指标。信息透明指标强调的是舆情事件发生后新闻与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由媒体的报道情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管理两大二级指标组成。信息透明不仅是舆情应对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也是解决舆情危机、减少社会恐慌的重要举措。其下设的三级指标包括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对外媒态度、网络开放度和移动通信设备开放度。

3.动态反应指标。动态反应指标可通过舆情分析和网络技巧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随着教育网络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的激化或转移,在处理舆情应对时,我们也要不断的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以适应每个时期不同的舆情特点,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舆情危机。舆情分析指标可以通过舆情走势分析、舆情发展阶段判断、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制定来评价分析,网络技巧指标的应用可以由官方网站信息、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沟通、舆论引导技巧、网络发言人制度等几个三级指标进行评判。

4.后期处理指标。处理相关责任人和舆情事件的后续问题、遗留问题对舆论的疏导、平息舆论压力有重要作用,后期指标包含了行政问责和善后处理两大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不仅有助于舆情危机的平息,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修复公信力,吸取经验教训之后提高教育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三)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运用

联系具体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合理运用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指导舆情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条不紊的解决重大突发舆情事件,缓解舆情危机,还可以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进而释放正能量,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网络舆论环境。

2012年6月的“甘肃农大制止加藤嘉一赴该校访问”事件曾引发舆论热潮。2012年5月末,有网友指出加藤嘉一在其新书会上质疑南京大屠杀,引发强烈关注。6月初,新浪微博网友称加藤嘉一近日将在甘肃农业大学举办讲座,随即多数网友呼吁甘肃省教育厅采取措施予以制止。6月7日,甘肃农业大学网站贴出公告称,“大学生微博协会联系的加藤嘉一励志报告会取消。”由此看来,在舆情开始升温阶段,校方响应相对及时,态度也较为良好。6月7日17时23分,甘肃省教育厅官方新浪微博公告进一步澄清。在舆情发展初期,官网信息的及时和微博等新媒体的运用有效的遏制了事态的恶化。6月8日11时48分,新浪网新闻中心报道了《甘肃教育厅称甘肃农大坚决取消加藤嘉一访问》的新闻,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等众多社会网站纷纷转载报道,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较高的网络开放度有效保障了信息透明,避免了因信息模糊、表意不清等可能造成的舆情危机。在了解到舆情走势及其发展阶段后,甘肃省教育厅再次充分运用网络技巧进行舆论引导,6月8日13时55分,甘肃省教育厅官方微博消息表明态度并感谢网友,多数网友在转载和评论中表示支持和肯定。这一针对性措施缓解了正不断高涨的网络舆情。同时,客观理性的善后处理工作也使得舆情处于可控可引导的局面。6月10日,加藤嘉一分别在各大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发表道歉声明并解释整个事件,表示自己会反思。至此,网民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开始下降,舆情走势渐趋和缓。在整个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公开透明的媒体报道,科学的舆情分析和合理的网络技巧以及适当的后期处理工作,都成为教育网络舆情引导、管理与应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教育网络舆情应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的工作。本文根据舆情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对典型舆情案例的分析设计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应对指标体系,并细化了二三级指标,力图准确全面的应对舆情危机。但教育网络舆情具有动态变化、影响因素众多等特性,构建更为完善更具科学性、实用性的应对指标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 王青,成颖,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1(7).

[3] 洪小娟,吴美蓉,杨小进.基于I-Space模型的高校网络舆情评估体系构建[J].市场周刊,2011(10).

[4] 曾润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8

1.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广大网民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态度、言论和观点的总和,它是舆情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形式——由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六大要素构成。

网络舆情的形成源于三个主要原因:①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公众对于社会事务有发表自己主观愿望的权利,这种社会意见的汇集和发酵即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②意见领袖的引导。意见领袖指的是在舆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先导性作用的个体,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了网民对舆情的思考和观点。③网络自身实时性、匿名性的特征为舆情传播提供了最佳土壤,促成了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

2.辽宁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现状

当前,辽宁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主要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应急处理模式,集中表现为:①根据基层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召开相关会议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②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新发现、新问题再次召开会议协商,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③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确定新闻的原则、口径和内容以及确定负责舆情新闻及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④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等级制组织原则严格落实上级交办的事项。

3.辽宁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①辽宁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A处理速度迟缓,导致不实的网络舆情蔓延,影响民心。网络舆情要经历潜伏期、扩散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在潜伏和扩散阶段中需要政府部门对舆情事件第一时间做出客观响应。辽宁省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上却忽视了“响应时机”的重要性。

B处理手段单一,往往采用回避、压制、强制删除等手段来抑制网络舆情的传播,造成网民的好奇和抵抗。出于人们的好奇心理,人们对越是受到隐瞒和压制的事物而越发感兴趣并越具有抵抗心态。

C处理过程具有偏向性,导致处理结果不公。在网络舆情,部分政府部门为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在某种情况下只是“为了应付而应对”,采用欺骗的方式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以消除社会影响,处理结果的不公引发公众更多的质疑和不满,甚至爆发“二次舆情危机”。

②辽宁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A监测和预警机制不完善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网络的采集分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过滤软件系统相对落后,加之辽宁省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发展重重受阻,在个别舆情案例的处理上,官方信息迟缓,处理方式简单、滞后、不公等现象层出不穷。

B缺乏技术开发机制

辽宁省的信息采集系统和过滤控制系统在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体现为:信息量不全、信息不准确、信息监测不及时,归根而言:我省缺乏对网络舆情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C传统官僚习气浓厚,缺乏以民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

“官本位”的思想导致政府公务人员在处理网络舆情时“官官相护”,或认为网络舆情中反映的问题无关痛痒,或认为舆情影响政府绩效和“面子工程”,大多选择将政府和官员的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背离以民为本的理念。

4.建立健全辽宁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措施

①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响应机制

从网络舆情的潜伏期到扩散期,其影响扩大迅速,网民的关注度会达到顶峰。事件经过网民的转发,尤其是对意见领袖的转发和评论,会扩大网络舆情的影响度。对于真实正确的网络舆情给予肯定的答复,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平息事件的影响;对于虚假不实的网络舆情,政府要及时否定并且说明事件的真相,消灭虚假舆情滋生的土壤。

②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

建立政府发言人制度,目的是确保新闻的主动、准确、及时与权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和外部形象,满足网民知情权的需求[2]。政府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包括网民进行沟通的平台,它拉近了两者的距离,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和这么做的原因,增强网民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同感。

③建立和完善针对网络舆情的立法规范,应对网络舆情有法可依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舆情若不受法律约束,不在法制的框架下运作,就很难形成良性循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权。针对网络舆情的立法,要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立场,让网民参与到立法中来,提高网民对于网络立法的认同感,有利于网络法律文件的执行,实现立法民主化。

④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A要追究散布谣言、虚假信息的网民的责任

既然网民们拥有言论自由权,那么相应的就应该承担由言论自由产生的责任。网民的言论要有据可依、有理可依,客观的看待和陈述事件,而不能任由个人的主观想法而随意扭曲事实或者恶意中伤他人。

B要追究网络舆情指向的政府官员的责任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情对于监督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日益成为社会公众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舆情曝光的事件和相关政府官员,要认真调查其行为是否违法,严肃处理违法的政府官员,以正视听,树立政府的权威、公正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⑤建立网络舆情工作保障制度

在财政支持方面,要加强对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投入,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等应对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增加对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办公经费、技术开发经费、设备建设经费和奖励扶持经费。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这方面的财政支出用在了“刀刃”上。

⑥建立和完善网络听证制度

近年来从中央最高领导人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利用网络问计于民、听政于民,并且切实解决了许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网络听证已经有力地推动了党和政府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服务群众,改进工作方式与执政方式。网络听证制度的优点在于: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网民只要在家中即可进行网络听证,没有空间上人数的限制;网络听证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网民可以随时留言发表看法,系统都会记录下来,方便官方给予回复,而且网民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交流,甚至可以在主持人的组织下进行辩论,各抒己见,这让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

参考文献:

[1]董希琳、付丽秋.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情报,2012(5):17-20

[2]汪大海.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15-216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9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2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扩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媒体不仅具备强大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而且极大地赋予了人们的话语表达权,从根本上重塑了社会的舆论环境格局,使得网络逐步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战场”。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最广泛和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对学校的意见诉求能借助新媒体发声,通过其强大的传播功能迅速形成网络舆论。因此如何增强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向性传播逐渐转变为交互性传播。借助新媒体,大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途径获取网络海量信息,同时也能够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发表意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让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课堂延伸到网络。但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的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无束缚网络行为考验高校舆论引导的能力

大学生热衷尝试新鲜事物,能够迅速成为新媒体的推崇者。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政府和学校为主导的单向性传播方式,呈现多样性、非线性的传播。所有网民使用新媒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起者和传播者,都有可能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网民拥有了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与自。这正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特性,因此新媒体能够迅速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理想舞台。但是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对网民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力减弱,部分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容易迷失自我,毫无约束,不仅给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增加了高校舆论引导的难度

新媒体是建立在无线通信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的一种媒体形态,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新媒体作为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可以让人们自由开放地、无时间地域限制地进行交流,使得社会热点事件在很短时间内传播范围变得更广,影响更为深远。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频率最高的群体,由于在年龄、生活环境及心理特征上大致相当,使得他们在某一事件上的看法产生共鸣。在一些热点事件和对学校突发事件的看法上很容易“一拍即合”,借助于新媒体的裂变式传播,迅速点燃舆情的导火线,形成有影响力的网络舆情,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高校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大大压缩了高校应对网络舆论的时间和空间,无疑增加了高校舆论引导的难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处理无固定模式加大了高校舆论引导的复杂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身突发事件的传播范围更广,高校获得公众对事件的看法的难度加大,信息变得更加不对称。而且各种网络舆情根源、性质、影响程度等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事件影响升级扩大,高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要做出决策,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决策时间短、实施难度大、效果不确定性强等特点,这是一个没有固定模式的处理过程,也很难成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的固定模式。

二、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的基本原则

从本质上讲,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与传统媒体条件下现实社会舆论引导是一致的,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网络平等开放的舆论环境,高校需要在第一时间以真诚平等的态度,用真实可靠的内容回应网络舆论并积极落实网络诉求和意见,这样才能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获取广大网民的价值认可,提高自身的网络舆论引导力。通过对舆论引导原则的概括,可以表述为及时、真诚、平等、落实。

及时是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首先必须把握的关键因素。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间,往往先获取的信息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后来的信息对人的价值判断的影响作用会削弱。这种信息先入为主的特性就要求高校舆情发生以后,学校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分析和评估舆情,拿出应对措施,抢占网络舆论高地。如果高校对网络舆情回应滞后,让负面虚假信息先入为主,那么高校会陷入被动局面,即使后期做出更多努力,也收效甚微。所以高校要学会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处理。

真诚是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自始至终必须持有的态度,它是高校与网民的沟通的基础。高校以真诚平等的态度,才能够引起网民的感情认同,让网民愿意接受所提供的信息,愿意通过网络进行意见交流,只有这样,高校的舆论引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高校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面对网民,会导致网民内心排斥与抵触,疏远了高校与网民的距离,导致网民不愿意接受来自高校的声音,网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算高校在舆论引导力上做了一定的努力,却因为网络个体拒绝接受而使得公众影响力变小,那么高校的舆论引导力也无从谈起。

真实是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自始至终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高校只有用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让网民信服,实现舆论的引导。网民在网上对高校的意见建议往往来源于现实中对学校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满和不理解,同时又缺乏对高校工作规章制度的了解。那么高校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就必须公开真实可靠的信息,让网民认可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校提供真实可靠信息与公众的价值判断保持一致是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如果高校企图用虚假的信息去欺骗公众,很容易被网上大量的信息和广大网民的智慧所揭穿,反而使得高校的公信力降低,名誉受损。

落实是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回归现实的工作要求。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表达的意见诉求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高校只有用实际行动去解决网络反映的问题,才能树立起高校在网民心中的公信力,实现长久的舆情引导。因此高校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回应网民的诉求,更应该在现实工作中去落实网络诉求。要将网络舆论引导与高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以实际的工作效果作为舆论引导强有力的武器。如果只说不做,那么加强舆论引导就是一纸空文,对舆论引导毫无作用,舆论引导也无法坚持下去。

三、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的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舆论引导要根据舆情的产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时间点,实施相应的对策,要做到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完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和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一)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准确把握和及时预警网络舆情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海量涌现,传播速度也十分迅速,高校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当下新媒体的聚众性特性可以让网民瞬间为一个话题聚集起来交流,一个小话题也可以成为热门话题,并且迅速升级成舆情。据调查,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来源是国内热点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和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对高校舆情管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大数据信息中心和舆情分析机构,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网络舆情收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筛选关键字加上人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舆情来源、走势、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做出不同的预警等级,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启动相应的工作机制,抢占网络话语权,同时通过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可以更加密切关注负面信息,避免其影响力扩大。

(二)完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众可以通过微博、博客等渠道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高校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及时主动发声,第一时间抢占舆论高地,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领导权。面对网络舆情,高校应该坦诚承认发生的事实,避免刻意隐瞒,尊重公众知晓权,满足公众对事情真相的探究,这样才能获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公信力。新媒体虽然是网络舆论的策源地,高校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官方真实权威的信息从正面积极回应各种不实猜测。对不实信息的及时辟谣,有助于高校及时消除对自身形象的负面评价,防止出现新的网络舆情。同时,高校要加强同媒体的联动建设,学会善用媒体,通过与媒体的持续互动,引导媒体报道的舆论方向,利用媒体的优势增强自身的舆论引导力。在通过网络及时信息的同时,更应该及时回归到现实工作中,通过启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查明事件的原因、相关责任人,提出明确的处理方案,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向网民公布,并认真总结教训,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动员全校力量共同参与

在新媒体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已经在高校和谐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可以让大学生安全有序地从事网络活动,通过网络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同时也预示着高校内外关系和谐,负面的网络舆情减少。因此,高校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要充分发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努力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平台,调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性。

高校的校园网站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站的建设和运行,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加大投入,做到专人负责,时刻更新,要求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舆论高地,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从正面宣传引导,由被动变为主动出击,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高校的BBS是大学生从事网络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策源地。高校的BBS活动主体是本校学生,他们在相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会遇到类似的经历,部分学生将对学校的意见诉求发到BBS上能够引起共鸣,形成网络舆论。借助于其他新媒体,这种舆论的影响范围会迅速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因此高校要重点建设一支有较高政治觉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熟练使用网络语言的网络舆情引导评论员队伍,在BBS中针对热点话题,发出主流声音,引导舆论走向。同时,高校要善于从学生中挖掘意见领袖,这部分学生对网络热点的认识深刻,见解独特,同龄人的身份更容易影响其他学生的思想观点,能对舆论引导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学校老师和权威人士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参与热点话题讨论,实现舆论引导。

高校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微信,一方面可以正面宣传高校,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上网的相关法律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同时搭建高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畅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反映渠道,积极落实和处理学生诉求,让学生有强烈的学校荣誉感,自觉筑起抵制负面舆情的思想防线。另一方面,当出现网络舆情的时候,高校可以借助官方微信、微博发声,及时抢占网络话语权,孤立负面舆论,实现舆论引导。

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作。它需要学校各部门沟通协作,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在舆情出现的时候从容面对、科学处理,实现高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篇10

【关键词】 新疆民族关系;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占总人口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网络已成为人们发表意见、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网络舆情是近六年(2005-2011) 兴起的研究领域。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特征以及新疆与周边地区存在大量跨国跨界民族等历史遗留与现实问题,加之复杂的国际势力的干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建立以来,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最重要因素。“”等组织把网络作为反华渠道,建立网站和专门机构,雇佣网络,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热点和敏感新闻进行恶意炒作,散布反动言论,在意识形态、 思想文化领域制造事端。社会不满分子抓住网络热点问题造谣生事、煽风点火,妄图挑起社会矛盾破坏社会政治稳定。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过程说明了网络舆情在暴力恐怖事件中所起的消极作用。

一、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差距。新疆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且与内地的差距越来越大,这造成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心理不平衡。

2、风俗习惯。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易造成摩擦。

3、民族情绪:对于民族关系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一个民族处于弱势时,这种情绪在新的其它民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可能上升为一种极端的民族意识而膨胀起来。

4、人口的地区流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新疆地区,新疆少数民族认为内地人挤占了他们的工作,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5、跨界民族: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有7个跨界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中亚、西亚、南亚地区。中亚一些国家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提出了“民族回归历史故乡”等民族复兴政策,并相继召开了世界哈萨克人大会、世界吉尔吉斯斯坦人大会、世界土库曼人大会,以此号召境外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土库曼人回国

6、国外敌对势力:由于新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点,新疆地区一直是国外“”分化瓦解中国的切入点。

二、建立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1、确立网络舆情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精神,坚持“三贴近”,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省内大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网络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决策服务。

2、建立网络舆情的原则

协调原则:网络舆情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作战。建立由宣传部门领导,公检法部门、民宗部门、综治部门等协作参与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各部门要加强有效的联系、沟通和信息交流。制度原则:加紧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尤其要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工作,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大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力度,督促网络媒体控制信息传播活动。长效原则:该机制应起长期的效果,因此包括信息机制、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

3、建立健全三种机制

(1)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府信息机制。①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制度。通过网络、社区和其他途径,广泛收集民意,提炼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社会需求。实行网络举报人保密等制度。②建立网络信息制度。政府机关利用政府网站,真实、客观、全面、及时的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感。③建立网络舆情跟踪制度。突发事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发展态势瞬息万变,因此信息的要连续。

(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①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在众多的舆情信息中进行甄别、筛选,去伪存真,深入发掘舆情信息的内容和价值,为决策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重大事项、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社会敏感问题,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社会利益矛盾的事件,要从内容、范围、程度进行及时的定性定量分析,形成专题性的舆情分析报告;主动设置议题,深入研究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认真研究舆情引导的现状和趋势,对一些容易激化社会利益矛盾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前期调查和前瞻性研究。②采取多种舆论引导方式;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快速应对,充分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答疑解惑,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纠正认识偏差,反击错误言论,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③在网络中培养意见领袖和发展盟友。所谓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上能够对网民意见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左右某方面舆论的网民。政府部门一方面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监督和良性引导的同时,还应当着力培养理解政府工作、支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引导网络舆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强化主流舆论,孤立反动舆论,用网民自己的声音引导和感染网民,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

(3)建立健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①实行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制度。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重要经验。以上海为例,无论在涉日舆情、地铁调价,还是普陀城管打人等“网络热点舆情”处理上,各部门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共同商议,判断危机走向,对预案进行适当修正和调整,以符合实际所需是危机应对的重要措施。②建立各级各类应急机构间的联动制度。各个相关机构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形成联动,产生危机应对的合力。③采取措施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从群众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群众的需求、利益,注意方式方法。及澄清事实,有讲究情理。④建立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后的系统评估制度。当每一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平息后,相关部门应根据舆情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以及处置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梳理反思,要对舆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对处理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应对网络舆情水平。

三、确立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1、建立新疆地区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构

成立新疆地区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对网上与民族关系有关的舆情和信息进行全天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积极开展网上新闻跟贴、音视频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网上舆情动向,要特别重视对电子公告板和各类网络论坛的监控, 密切关注损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和可能诱发社会动乱的信息源,及时以正确的渠道和形式引导舆论导向,控制不良影响的进一步扩散。

2、运用先进网络技术

运用智能搜索引擎获取信息,运用舆情监测技术进行舆情信息监测,舆情应对顾问服务,运用信息关卡堵截和控制有害信息。概括起来网络舆情关键技术包括各种信息采集技术、特征抽取、数据挖掘、文本分析、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自动摘要、智能检索等,仅聚类分析方法又有概念语义空间与相似性度、基于支持向量机与无监督聚类相结合的网页分类等。网络舆情分析需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上也需要采用多种分类判别方法,如距离判别法、Bayes判别法、Fisher判别法等。

3、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构成、指标的层次、指标值的评价准则、指标的等级等。基于指标的预警过程包括:决策者或使用者提出信息需求,设定主题和目标,从相关的网络平台收集舆情信息,并对这些舆情信息进行分析、过滤,把相关的信息存储下来,从中提取出网络舆情事件的指标。根据指标值评价准则,按照指标表现出的不同层次综合划分指标等级。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预警指标:根据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因素设计指标。一级指标有:政治指标;经济指标;宗教文化指标;生态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有二级指标;舆情等级指标:根据网络舆情危机的预期影响和发生概率将危机预警分为四个颜色等级,分别是蓝、黄、橙、红四种。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危机影响值和发生概率计算出事件所属网络舆情晴雨表的象限后,确定等级,不同的等级可以采取不同的应急预案或应对策略来处理危机事件。

4、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立网络舆情政府工作办公室。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制度。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舆论压倒负面舆论。

5、加强维吾尔文网站建设与管理

提高网站建设者的素质。目前大多数维吾尔文网站是由网络爱好者自己建设的个人网站,一些网站的建设者虽然在网络技术方面有着较强的水平,但是他们的政治素质、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筛选与证实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网站上的不良信息较多。如广东韶关旭日玩具厂6.26聚众斗殴事件发生后,一些维吾尔文网站大量转载视频资料,导致了7.5事件的发生。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定期培训网站建设者,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制定网络规则。不容许破坏民族关系,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出现;实行网络实名制。

6、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网络舆情的应对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素质:网络舆情的应对需要专业技术,信息技术属于新技术,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少;文化素质:既要会母语,又要会汉语;既要熟悉中国文化又要熟悉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素质:在舆情发生之前,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在舆情发生以后,要善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