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十篇

时间:2023-10-17 17:24:39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1

【关键词】 急诊;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高,随之而来医院的医疗纠纷事件在全国各地也屡见不鲜。因此医疗护理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如何在日常护理中有效的保护护理人员的权益及患者的疗效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鉴于此,本人进行了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开始在急诊科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选取该活动开展前后2年内急诊科医疗纠纷的案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比较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前后2年内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以人员构成因素、护士因素及患者因素作为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对所有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案例的总数及发生原因的构成比,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 安全隐患分析

1.2.2.1 人员因素 医院往往由于编制的调整等原因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且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护理队伍多为地方院校毕业的护理毕业生所组成,学历较低、工作经验缺乏等均为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

1.2.2.2 护士因素 护士因素为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低年资的护士往往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对护理过程中的医疗纠纷的认识不足,不重视日常护理的记录工作[3],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必要的法律知识;②护理技能欠缺。对于年资较短的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和综合能力的欠缺,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漏洞,增加了护理的差错率;③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部分护理人员由于日常工作较为忙碌,因而导致对患者的态度较差、不耐心解释,甚至发生冲撞,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④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仅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印象草率办事[4],这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严重因素。⑤夜班力量薄弱。夜班护士的人数较少且工作量大,夜班护士长期处于精力不足和生物钟紊乱的状态,因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会出现忙乱现象,影响护理工作的安全。

1.2.2.3 患者因素 患者由于对目前医疗技术的盲目崇拜,期望可以通过一次治疗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一旦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患者便会产生失望、埋怨、愤怒等不良情绪,并将这些情绪转嫁到护理工作者身上,进而不配合治疗,也增加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5]。

1.2.3 防范措施

1.2.3.1 强化相关法律知识 对于年资较少的护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是大家认识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存在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2.3.2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对于年资较少的护理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开展专业知识学习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定期对科室内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

1.2.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科室内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自身权利,增加对患者的关怀,加强病房的巡视工作,做好宣教工作,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

1.2.3.4 落实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 对于科室内的护士,应明确要求日常工作均应按照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于应护士责任心不够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理,从而增加护理的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1.2.3.5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行弹性排班机制,对于就诊人员高峰期及输液高峰期,加强值班人员数量,避免护士出现超负荷工作,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

1.2.4 统计学方法 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医疗纠纷比较结果 我院自从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的临床实践活动以来,医疗事故的发生数明显减少。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 统计学结果 将活动前后的医疗纠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得出:χ2=13.714,P=0.001,P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一般患者对临床治疗的基本需求,更是一所医院生存之根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时刻保持工作的警惕性,做到防范于未然,以高标准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开展[6]。

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和相应防范措施的临床实践活动,我院急诊科的医疗纠纷较之活动前明显下降。其中因人员因素及护士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的下降数最为明显,依次同比下降了57%及61%,从而说明了通过对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相关技能的强化培训,可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疗纠纷总数由活动开展前的468例下降至240例,同比下降48%,进一步说明了在科室内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和相应防范措施活动的必要性;本次临床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因患者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仍然较多,如何有效的降低因患者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将成为后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总之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加,有效的防范措施可降低医疗纠纷事件数量,对于保护护理工作人员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翠琴,穆睿华,李慧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

[2] 温盛瑛,刘晓云.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药与保健,2009,17(12):182-183.

[3] 吴芳兰,应燕萍,崔妙龄.154例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1-63.

[4] 潘爱娣.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407-408.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2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手术室护理过程安全的原因,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9-01

手术室是进行患者手术,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日常工作节律变化快,要求比较高、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具有劳动强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手术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各种高危和微创手术的开展及精密仪器的应用,因此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通过对手术室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改进相关护理管理流程,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关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防止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本文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后,自2011年2月以来,截止2011年8月,我院共实施手术80例,我们根据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然后对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2手术室护理过程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①人员因素: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保洁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使得医院管理者的经济意识得以增强,在医院内部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医务人员的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加上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的增多,导致了护士加班过多,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身心疲劳。因此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②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先进的手术设备不断应用于手术室,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加了复杂程度,随着护理技术要求的增高和护理内容的日益增多,如果护士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或是护理经验不足,都会导致医护沟通不够顺畅,不利于医护配合[2]。因而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有可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仪器设备,造成术前准备不足而延误手术。活着是护士不熟练手术的具体步骤和医生习惯,配合容易出现差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护理操作失误进而引发护理缺陷,甚至是医疗事故。③药物因素:由于手术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比较快,使用药品种类比较多,而且要求时间比较紧急[3],尤其是在进行体外循环或器官移植手术时,患者的输液路径非常多,如果护士缺乏对药品认识,加上不熟悉患者病情,就极易发生用药错误,从而导致了不安全因素。④管理因素: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大量高尖医疗技术的临床使用,随着手术患者的高龄化和病情复杂化,手术室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内容也大幅度增加,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导致原来的规章制度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难以对现代手术室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质量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3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建立合理的劳务费分配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加班时间,实行每日按工作计分发放工资。而且要加强与保洁公司的合作,调肯干,能吃苦,基本素质高的人员到手术室工作。②重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技术向更细微和复杂方向发展,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保洁公司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科室员工的整体素质。③重新修订和完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或潜在因素,重新制定护理工作程序[4]。④加强医护沟通,营造人性化的手术室安全护理文化。由于手术室人员众多,科室来源复杂,因此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重中之重。⑤成立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每月的护理过程和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研究改进的环节,根据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然后将处理问题的过程形成制度,进而形成持续性的护理质量改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X^2 检验,数据记录方式为±s,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2结果

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实施前后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安全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前提。手术室是风险比较高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手术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只有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质量监控,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分析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临床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从表1中的数据看,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相比具有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总而言之,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4―265.

[2] 王燕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吉林医学,2009,30(8):738―739.

[3] 李晓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201―202.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3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省、市卫健委、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到最重要的位置,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我省《实施细则》要求,深刻吸取“3月7日市区酒店楼体坍塌事故”教训,立足县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严肃通报和追责问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工作目标

通过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摸清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做到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县各级各类卫生健康单位全面开展专项行动,杜绝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我县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创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三、排查整治范围

在全县各级各类卫生健康单位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特种设备、有限空间作业、水电油气煤等重点环节、“三合一”、门急诊、住院部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全面排查相关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特别是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投入,结合汛期、夏季高温、冬季冻裂等安全生产特点及“两会”、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问题,做到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问题100%制表列出清单、100%建立台账,100%制订管控措施和整改方案,重大隐患100%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严格安全生产措施,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检查方式

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按照“卫生健康单位自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检查”方式开展。卫生健康单位要按照《县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附件2)和“4个100%”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县总院负责对所属分院开展监督检查;县卫健局将组织督查、抽查。

(一)自查自纠阶段。各医疗单位要组织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要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重点对本单位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以及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责任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认真查找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要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找准问题和短板,定准对策措施,倒排时间表,做到“闭环”管理,及时治理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到位、化解管控到位。

(二)全面推进阶段。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深入排查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隐患,查找薄弱环节,摸清安全风险,细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按照“三个必须”的原则,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坚持安全生产工作抓日常、抓重点、抓长效。在卫生健康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卫生健康行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行抽查,通过调研、走访、抽查等各种形式,认真开展指导帮助,适时组织“回头看”,督促相关单位隐患整改落实闭环管理。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隐患通报制度,强化整改落实。对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要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要求,严格执法,并及时予以公开曝光,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的部门,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纳入年底绩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各医疗单位领导干部要对照《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规定,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抓好统筹,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三)巩固提升阶段。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巩固提升,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反思问题不足,形成长效机制。县卫健局将结合年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各相关单位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适时对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回头看”,进行补缺补漏,确保重要节日、重大会议、关键时段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生健康系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由县卫健局统一部署,县卫健局综合监督股具体组织、协调,各医疗单位要各负其责,统筹协调、推进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专项行动,亲自过问、亲自督促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行动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二)细化实施方案。县总院、疾控中心、监督所要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分析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因素,坚持问题导向,抓紧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细化要求,明确本地、本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任务、标准和要求,落实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制订本单位自查自纠工作方案,明确组织机构、责任人员、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

(三)创新工作方式。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工作中不搞“一刀切”,不搞“兴师动众”。县卫健局综合运用“两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随机走访”等工作方法,重点深入存在薄弱环节、重大风险、安全生产基础差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安全生产基础好、管理规范、多年没有事故的医疗卫生单位少检查多提醒。二县卫健局要加强指导服务,通过调研指导、专家服务等方式深入一线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注重挖掘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示范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4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风险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8-02

神经内科,是独立二级学科,主要治疗偏头痛、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等)、痴呆、癫痫、脑部炎症性疾病(脑膜炎、脑炎等)、脊髓炎、神经系统变性病、坐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代谢病以及遗传病等,因此,其病房内收治的患者多为脑中风疾病患者。由于他们的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致残率高,预后性差,因此,在护理治疗中常常发生一些不安全的隐患或事故,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阻碍。本文选择自2011年08月――2013年06月以来,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60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平均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30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300例)采用预防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风险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1年08月――2013年06月以来,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600例。患者的年龄大约在35岁-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8±7.54岁;女性患者257例,男性患者343例。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300例患者,实验组3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病症类型等方面的资料无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呼吸、瞳孔以及肢体活动等项目的常规性护理观察和记录,并通过积极地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轻松、良性的心理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2 实验组 采用预防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同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药物护理、专科预防护理、危重症患者专科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等。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风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比较 比较分析显示,经过护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风险率为44.67%(134/300),其中,焦虑患者有96例(占32.0%),不良事件发生率有27例(占9.0%),医疗纠纷患者有11例(占3.67%);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总风险率为15.33%(46/300),其中,焦虑患者有32例(占10.67%),不良事件发生率有13例(占4.33%),医疗纠纷患者有1例(占0.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风险率,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比较分析显示,经过护理治疗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0%,其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8例(占16.0%),满意患者有213例(占71.0%),不满意患者有39例(占13.0%);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其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84例(占61.33%),满意患者有116例(占38.67%),无不满意患者。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质量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满意、安全、优质、舒心服务的重要基础性措施。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预防护理方法,即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生理情况,预先给予患者全面的、综合化、系统化、防护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从而尽量地将护理治疗中的风险消除在发生前。经统计显示,在本次抽检中,采用预防护理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100.0%)和风险率(15.33%)方面,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患者(87.0%,44.67%)。因此,应该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广泛应用和推广预防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孔岩.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04):604-605.

[2] 郭艳霞,陈春梅,李晓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2):725-726.

[3] 周红.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6(04):172-173.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3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481-02

安全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平安、快乐的生活与工作,它涉及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狭义的来说,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医学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仁爱即爱人。对患者进行安全的护理管理是要对其的身体、心理等安全进行管理,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对各项隐患进行防范,以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我科重视护理隐患及护理安全,每月自查隐患,做到防患未然。现对科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如下:1 现今患者的安全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士自身方面的问题

1.1.1 护理人员此方面的责任心不强 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具体治疗中没有根据规范进行操作,只想简单化,其有如下几种现象。①未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②上班时精力不集中;③没有进行三查七对的制度,致使给予患者应用药物出现差错。

1.1.2 与自身的技能不足有关 自身的技能不足,致使进行各项操作时出现差错,其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对患者进行各项观察不够详细,影响对患者的治疗。②进行夜班值班的人员无法操作比较复杂的治疗措施。③缺乏或自身没有学习的意识,对新开展的治疗技术不熟悉,不能单独操作。④缺乏经验,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急救时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无法和其他人员进行配合。

1.1.3 自身的法律法规的意识不足 对各项法规不熟悉,不了解,没有风险意识,其有如下几种情况。①护理人员没有根据医嘱进行治疗,或对医生的口头医嘱进行盲目的执行等。②进行各项操作时没有对患者进行告知,对其的知情权不予重视。③在进行各项操作中没有对患者的隐私权进行保护[1]。

1.1.4 护理岗位人员的年轻化 从事各项操作的经验不够丰富,各项技能均不足,自身的此项意识不足,缺乏防范意识,其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对患者的安全进行管理经验不足,致使差错出现。②疾病严重的患者突然出现的危重表现,护理人员没有给予重视。

1.1.5 文书工作中的问题 对患者的病例进行记录的文书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行记录的内容准确性不够,或进行记录的时间不够及时,其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对患者进行记录的护理文书和医生的病例资料不符合。②对疾病严重的患者进行各项急救工作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第一时间记录工作[2]。

1.1.6 配置人员不足,致使工作繁重 现今各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均配置不足,而患者的数量却逐年增多,致使所有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对其自身的心理、身体都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其在工作中无法集中精力,致使护理差错出现。

1.1.7 对实习人员的带教方面的问题 对实习人员进行带教工作不够细致,带教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不足,致使其自行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引起隐患。2 关于医院的各项制度方面的问题

2.1 医院的各项体制不够健全 ①医院希望节省成本,致使人员不足,导致没有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填充岗位,增加隐患。②只要出现了差错医院只是以金钱惩罚为主,没有找出其发生的具体原因予以改进。③各项管理规范、制度不明确,缺乏系统性,致使无法进行监管,没有明确的质量监督措施。④各项存在的隐患都没有分析透彻,没有进行完善。

2.2 各项治疗及急救的仪器配备不全面 ①在给予患者进行配药时没有合适的工作台进行操作。②各项治疗及急救的仪器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保养工作,在进行治疗时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等。

2.3 各项配置存在隐患 ①如输液架升降失控;②科室中的洗手间中没有配置挂钩,无法放置静点液体。3 患者自身的问题

3.1 其对于治疗不给予不配合 患者自身对于治疗的情况不了解,缺少相关知识,在进行治疗时不和医疗人员进行合作,对于治疗有逆反心理,不遵循各项要求。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对患者进行输液的速度自行进行调整,没有告知医疗人员而自行离开医院。②患者因为自身的动作幅度较大而致使导管、留置针等出现脱落现象。③患者没有服从医疗人员的安排按时进行服用药物治疗,没有进行烟酒的控制等。

3.2 其有进行自我伤害的问题 ①因尿床排便长时间浸渍皮肤,及患者烦躁致床单位不平整,管道被压在身体下面导致压痕、压疮。②因监护仪管路多,患者烦躁无意识抓到仪器或手臂无意识碰到瓶子等危险品而发生的自我伤害。③意识不清、烦躁的的病人易出现如坠床、自行拔管。4 加强质量管理

2010年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使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4.1 建立不良事件畅通上报系统 一旦整个安全系统出现偏差,不管是否造成损害,都要鼓励护士及时填写不良事件上报单,及时上报,争取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使差错或不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改进和处理。

4.2 尊重患者的安全监督作用 ①增强患者参与可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②从强调医疗安全到强调患者安全的变革。③尽可能弥补由于工作繁忙或人员不足而忽视某些不利于护理安全的行为,或由于某些习惯行为而忽视其危害性。

4.3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教育和培养 ①通过会议、查房、讲座等形式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知,自觉按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执行。②工作时尽快进入角色,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护理文书的记录。③保护患者隐私,对患者一视同仁。④注重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4.4 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①患者入院时做好安全指导,正确评估每位患者的状况,与病人签订住院病人服务指南,为危重及术后病人佩戴腕带,悬挂各种安全指示牌。②对本病区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归类并重点讲解。③对病房内重点观察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处理突发事件有条不紊,才能遏制隐患于萌芽之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4.5 其他方面 ①培养护士“慎独”精神,用制度管人。②要随机抽查护士节假日、夜班及中班工作完成情况,有无违反规章制度,掌握护士工作动态。③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④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建设,护理人员为减少风险就应当掌握风险管理四要素:

4.5.1 能力 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

4.5.1 交流 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交流,医护交流、护护交流;

4.5.3 同情 对患者要表现出同情;

4.5.4 表格化 随时书写规范记录,并保证记录清楚、连贯、完整。

4.5.5 增强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水平。

4.5.6 医疗设备仪器的健全,仪器不足时提出申请及时购买。5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5.1 坠床 易发因素:①受伤后有神志障碍的患者,陪护人员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②老年患者对病床高度不适应。③夏天使用凉席时,在凉席外移。防范措施:①按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不要依赖陪护人员。②加强评估,对有坠床隐患的病人要加床挡并检查床挡是否安全牢固。③杜绝家属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

5.2 压疮 易发因素:①长期卧床的患者,如肢体活动受限,不能自行翻身者,特别是脊髓损伤的患者存在感觉、运动障碍。②老年患者全身抵抗力差,某些牵引设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等均容易发生压疮。③长时间坐轮椅、夹板内置不当等,也可造成组织受压而引起压疮。

防范措施:①为病人解除或减轻局部受压,定时更换,并按摩受压部位。建立翻身卡,每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②减少剪切力的损害,剪切力可使病人的局部组织受损淤血、水肿,对取半卧位、坐位、抬高床头的病人腿下应垫海绵垫,防止下滑。③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④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无碎屑、杂物。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周给予背部护理2次。⑥慢性消耗性病人卧床时予以海绵垫缓冲重力压迫或使用气垫床。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安全的护理管理是要对其的身体、心理等安全进行管理,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对各项隐患进行防范,以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3.

[2] 徐忠琴,叶丽花,蒋小燕.从法律角度分析护理记录缺陷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9(5):72-73.

[3] 孙阳.加强护理隐患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2):52-53.

[4] 黎东眉.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29-31.

[5] 唐建波.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64-66.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6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室;感染隐患;防范措施

医院计划生育室是重要的手术科室之一,肩负着各种类型的大小妇产科手术。医院计划生育室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感染隐患,以及手术风险极高,工作任务艰巨等特点[1]。而且,手术之后非常容易出现呕吐、晕厥、出血等继发性感染情况[2]。故此,针对医院计划生育室需提高防范措施,以及降低感染隐患,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本次研究为探讨医院计划生育室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并取得满意结果。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本院计划生育室进行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200例,并按照盲选方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女,100例;年龄:20-35岁,中位年龄(25.45±2.50)岁;手术类型:15例清宫术,65例人工流产术,5例诊断性刮宫,15例药物流产术;对照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女,100例;年龄:21-36岁,中位年龄(25.65±2.63)岁;手术类型:15例清宫术,65例人工流产术,6例诊断性刮宫,14例药物流产术;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均积极配合。研究组施行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具体为:结合本院计划生育室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相关条例,并执行到位,执行护理风险管理工作[3]。护理人员基础知识需扎实巩固,同时,鼓励并督促护理人员对法制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加强认知,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人员的排班班次,使护理人员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降低护理差错的出现情况[4]。给予护理人员定期培训手术室相关护理技能,以及定期对护理人员考核及护理工作的优化,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几率,护理质量得以提升[5]。

1.3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收集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以及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的数据整理并作分析,采用χ2校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00%(76/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中出现1例护理差错,3例护理纠纷,4例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中出现5例护理差错,9例护理纠纷,12例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计划生育室[6]需要接诊各种类型的大小妇产科手术。同时,医院计划生育室存在有各种感染隐患多,以及手术风险极高,工作任务艰巨等特点。故此,医院计划生育室需要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各种隐患[7]。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认知,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76/100),另外,研究组的护理纠纷明显比对照组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得以缓解,护理差错的出现情况以及切口感染情况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综上所述,医院计划生育室应用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有效防范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切口感染等隐患[8],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慧玲 刘宝丰 单位:江西赣州章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江西于都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

参考文献

[1]王珍华,王亚霞.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80

[2]沈映红,项轶燕.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03):427-428.

[3]徐艳敏,王丽娜,李术平.医院计划生育室感染隐患与防范措施[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04):64-65.

[4]王静.浅谈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和管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2):247-248.

[5]李玉兰,鄢定玉.基层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J].全科护理,2012(05):447-448.

[6]李清,彭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评估及护理方法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875-1877.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7

医疗系统信息安全需求与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是一种需要,是人们生存的需要,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安全是一个目标,它需要人们为此做出努力。信息安全目标是指防止意外事故和恶意攻击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属性的破坏,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不可否认性、可核查性、可靠性[2]和可控性等。对医疗卫生行业来说,患者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临床诊疗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需求是最重要的。另外,个人医疗健康信息是患者的隐私内容,随着《个人隐私法》的出台,对医疗信息系统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安全需求主要源于两方面的驱动:一是内部自身信息安全需求,二是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的患者具有隐私权,为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医生、护士和其他员工都有为病人保密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电子病历基本规范》,以及即将出台的《个人隐私法》等相关法规中都对保护患者隐私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2.1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现状随着信息环境越来越复杂,以及医疗卫生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患者信息泄露事件、数据泄漏、知识产权与医疗机构科研成果被盗用现象频频发生,大规模的DoS侵入、信息系统遭黑客攻击、蠕虫病毒与垃圾邮件泛滥等安全事件逐渐增多,不仅严重影响到医疗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威胁到患者的隐私,甚至是患者的生命安危。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在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工作刚刚起步,虽然部署了一些安全产品,但仍处于“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落后,没有专门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更没有建立规范成套的管理制度。从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管理来看,医疗信息系统面临着多方面的信息安全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在于:1)医务工作者信息安全意识淡薄,领导不够重视,认识不够全面,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医疗机构高投入地进行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而在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方面考虑、投入却严重不足,管理措施严重滞后,相关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手册严重缺乏。2)信息安全需求分析不够全面,信息安全风险估计不足。业务信息系统、设备的获取、采购与检测程序不够健全与重视,以及在与第三方的合作时也没有识别出相关的风险,对第三方人员(如软件外包人员、工程建设总包)的审查和管理方面做得不够,没有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控制。3)医疗信息系统的运营缺少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审计机制,存在账号滥用、业务数据被非法读取的风险。另外,医疗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与合作单位甚至互联网都存在接口,存在被黑客入侵、网络攻击的风险。4)医疗卫生行业内外网划分不清晰,内外网隔离安全防范措施缺失,网络安全漏洞比其他行业更加严重,导致可能存在医疗信息系统的核心业务信息通过互联网泄密与被黑客入侵的风险。随着医疗手段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故障可以像电源故障那样导致医生手术的中断,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2.2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是指对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及重要信息资产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要识别信息系统的价值、内在的脆弱性及所面临的外部威胁,进而确定威胁利用弱点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确定风险的大小或等级。为了便于实际分析工作,根据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功能的不同,依次划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综合管理系统、医疗诊断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硬件信息系统(包含网络设备)、重要信息载体以及掌握重要信息的医务工作者等。虽然由于医疗系统各系统独立性强的特点,孤立地分析单个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对医疗机构而言意义重大,但同时更要综合考虑整体业务的正常运营。医疗结构的重要业务是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应考虑以患者健康安全为中心来进行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医疗机构的整体信息安全风险是各个业务的风险与其相应的业务重要性加权值之积的和。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结果可以作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有力的支持与依据。

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体系化实施

(1)等级保护实施计划阶段即信息系统识别定级与备案,在此阶段:1)要明确的是医疗机构的信息安全需求与国家针对医疗行业等级保护的要求。2)要明确医疗机构等级保护的范围或要保护的对象,谈到信息安全时,许多人的视野往往停留在数据化的信息本身,这无疑过于狭窄。医疗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的对象是应用业务信息系统、主机与主机系统、网络与通信设备、环境与设备、患者信息数据、科研成果与知识专利等。3)针对各医疗系统进行科学的定级,应根据各科室的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定级,在信息系统的定级过程中可以参考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情况,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并找出系统安全现状与等级要求的差距,形成完整准确的信息安全需求。信息系统定级针对不同的安全域确定不同的等级,在同一个系统里,还允许划分不同的安全域,在每个安全域可以分别定级,遵循“谁建设、谁定级”的原则。安全技术框架包括:安全技术设施体系、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维护体系、安全运维体系、数据系统安全体系、网络与通信安全体系、访问控制安全体系以及计算机环境安全体系等。安全管理框架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物理环境安全体系、合规性安全体系、安全事件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析体系以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等,并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安全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两方面工作的落实程度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建立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是否满足预期的效果,及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符合性、有效性、充分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包括信息系统主机审计与应用审计。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在改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逐项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结果,对部分保护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改。调整应以不降低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强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原则。

作者:陈晓雷 单位: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8

摘 要 通过分析在我院产科的护理管理实践,总结了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最终认为实施质量控制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实践中要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优质、安全。

关键词 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68

随着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产科的护理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1]。产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整体性较强,对医务人员的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医护人员承担着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任,因此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专业素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或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具体实施内容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患者及家属方面 (1)对疾病的期待值过高。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医疗知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多抱有治愈的心态,期待药到病除,但一旦治疗结果与预期值产生偏差,易出现拒绝治疗、违背医嘱的情况,导致医疗纠纷。(2)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治疗。患者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或接受医嘱;或听信民间风俗、土方、偏方等,当医嘱与民间风俗发生冲突时,对医师产生怀疑,不配合治疗;缺乏医疗常识,当自身身体状况不宜服用药物或服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时,不能及时向医师或护理人员反应,从而延误病情。(3)患者或家属的不良心境。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尤其是突发疾病给患者的家庭、工作以及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心境。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将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引发护理纠纷。(4)缺乏育儿知识。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育儿知识,出现误用、滥用药物的情况;对产前症状缺乏认知,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孕产妇饮食搭配不当,导致新生儿营养缺乏;对产前健康知识缺乏了解,未能及时发现胎儿异常等[2]。

1.2 护理人员方面 (1)缺乏责任心[3]。护理人员每天工作量繁重,超负荷的任务量易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不能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面对患者多表现为缺乏耐心,服务态度恶劣等,甚至出现脱岗或疏忽产程观察的情况。当孕产妇出现产程停滞的情况,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将造成严重的后果。(2)专业技能不足。护理人员没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理论知识匮乏,临床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孕产妇及其家属沟通,无法处理应急抢救或者特殊事件等,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3)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面临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正确地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给医院的公众形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应急措施,风险意识薄弱,极易忽视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各种隐患和风险因素,不能有效地维护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等,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4)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和热情,不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个别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耐心,服务态度恶劣,对患者的提问不予理睬,不积极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以及观察记录,各种病症的出现和恶化,对患者病情缺乏预见性,从而导致护患纠纷。

1.3 管理层方面 (1)科室管理不当。护士长对潜在的风险缺乏预见性,未能定期分析总结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指定常见急症、重症的护理流程,缺乏科室管理标准,存在安全隐患。(2)忽略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导致职业技能不足,不能有效地处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人力资源配置不当。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患者的需求不符;没有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新人进行培训,导致分配不均,新人经验不足,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1.4 其他 此外,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院基础设施、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不当等也是产科护理工作的常见不良因素,易导致护理风险。

2 防范措施

2.1 注重护患交流 产妇若缺乏分娩及育儿相关知识,易出现恐慌心理,从而不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引发产科并发症,诱发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护理人员应向产妇讲解相关的产科知识,促使产妇认识到积极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对于产妇下床行走,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搀扶,避免出现摔倒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且极具风险,故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护理技能的同时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定时观察并记录产妇病情的变化,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2.3 加强法律意识 加强对护士的护理安全和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责任心,认真学习和了解《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4],同时严格遵守,积极主动维护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等,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相关病例备案,注重自我保护。

2.4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有一定组织结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制定专科护理制度,进行人才培训计划。成立护理人员工作考核小组,确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根据患者意见调整护理模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2.5 构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2.6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作为医院管理层,要针对产科的实际状况,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的,科学合理的配置医护人员,提高护患比例,保证护理质量,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5]。同时,科室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和新生儿交接制度,提高护理效率。

3 小 结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严格控制、协调、监督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产科的实际状况实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学辉.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845-1846.

[2] 黄孝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267.

[3]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76-2777.

[4] 高 辉,董慧杰,鲍俊兰.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63-264.

[5] 李月芳.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42-43.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9

【关键词】 门诊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患者安全是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以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的结果或伤害,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从医院行为、流程、抢救设备、环境、建筑、法律意识等方面考虑是否存在危害患者的因素,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现将影响门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1 不安全因素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来门诊就医的患者多、病种复杂、流动性大,患者踏进门诊大厅就诊前就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危重患者起病急,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出血、潜在高风险等,患者不知道通过快速、短时直接去急诊科就治,而去排队挂号耽误救治时间;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不知道去总服务台找导医帮助,存在着跌倒的隐患;需要做胃镜检查的患者不按照医嘱和检查前要求注意事项,检查前当日隐瞒进食做胃镜,如果发生呕吐引起窒息的危险;做肠镜检查前不按照医嘱要求注意事项,清理肠道准备服过量泻药,造成重度脱水的危险;门诊地滑,卫生间湿,上下楼梯、电梯造成患者跌倒的潜在风险。有的患者难以准确选择就诊科室,加上初诊者不了解自己的病情属于哪科范围,存在盲目就医;有的患者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挂了号找不到相应科室,或者需要多项检查,不能选择最优先检查程序延误就诊治疗时间病情加重;有的患者病情复杂,例如1位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患者来泌尿科就诊,分诊护士为患者测血压发现患者的血压高达190/120 mm Hg,如果不及时降压治疗是很危险的。

2 加强患者安全因素的预防措施

2.1 预防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笔者门诊大楼每层都设有导医服务,导医用准确的语言、热情、主动、敏捷的动作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帮助,引导患者及时救治,避免了许多安全隐患。例如发现危重患者和潜在高风险的患者,导医主动引导急诊科,使患者在最短、最快时间得以救治,避免了危险发生;发现年老体弱的患者,导医主动提供轮椅安排优先就诊治疗;行动不便的患者导医主动搀扶,避免跌倒的危险;导医发现地滑卫生间湿,就不断提醒患者,同时提醒保洁员拖干地,并放上“小心地滑”的标志避免了滑倒患者的危险;对那些不了解自己病情属于哪科范围,不知道挂哪科的号,导医根据患者的主诉、病状等初步判断所患疾病,为患者介绍不同专家,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门诊医生,避免了患者就医的盲目性。

一些初诊者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挂了号找不到相应的科室,需要多项检查,不能选择最优检查程序;需住院患者找不到办理入院手续及住院科室在何处;交费时大部分患者不知道每层楼都设置了交费窗口等,导医都会热情、主动、周到的接待,指导和护送患者,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

2.2 完善工作流程 医院一切工作流程应以方便患者为原则,在门诊大厅的醒目位置或电梯旁设立各楼层分布科室的路牌指南以方便患者查找。为方便患者可将划价收费二合一收费一次过,功能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设在同一楼层,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往返奔波。对于做特殊检查的患者,如次日做胃镜、肠镜检查的患者,当患者拿上检查申请单,划价计费预约护士应详细认真做好检查前指导。将检查宣教内容制作成规范的指导宣教塑封卡片,规范宣教内容,包括给药目的,风险告知,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医生检查并让患者签名记录,检查时医生护士认真做好查对制度及检查前注意事项及要求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为了患者的安全分诊护士马上向就诊医生汇报后,用车护送患者到心血管科提前就诊,并把高血压危险性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

2.3 抢救车及抢救设备完好备用 笔者门诊各诊区及特殊检查室、治疗室,门诊手术室等都配备抢救车,抢救设备。并固定地点放置,专人负责管理,将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逐项核对数量齐全,在抢救车用物登记本相应项目下打“√”。建立急救药品物品日交接周核对,周内失效的药品物品立即取出补齐。另外,在抢救结束后,领取补齐药品物品,并在抢救用药登记本上签字。抢救车抢救设备检查完好处于备用。

2.4 急救复苏技巧的熟练 门急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几率较小,但医务人员必须经常熟练掌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尤其是气管插管,使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在最短时间抢救。

2.5 提高导医的素质 导医不仅要有专业的护理技能,还应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是为患者做好安全服务的前提,在分流、分诊、回答疑问,健康教育等方面导医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才能快捷准确地判断出患者需要哪方面的服务和指导。同时,让每位导医意识到细节就在身边,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是认识和训练[2],做到训练有素。才能真正为患者服务,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避免安全隐患发生。

2.6 医护人员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罚条例》 在确保每位患者安全,同时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罚条例》的实施,为了减少差错,防范医疗纠纷。笔者所在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提高防范意识,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解决办法。保护患者安全的同时,医护人员要增强保护自身的意识。

综上所述,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3],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4]。患者到医院门诊就治,保证患者安全顺利的就诊,对患者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对医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医院的立足之本;对全社会来讲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共创医患双赢的局面,是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5]。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多年来的门诊护理实践,把门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并进行人性化的主动服务,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对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普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肖云华.导医护士在门诊中的作用和应具备的素质[J].河北医药,2010,32(1):119-120.

[2] 许勤,王荣.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65.

[3] 裴秀菊.35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9(7):62-63.

[4] 陆莹.护理行为与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2,2(4):11-13.

医疗安全隐患及措施篇10

 

神经内科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可存在身体虚弱、肌肉功能衰退、运动障碍和较低的机体反应能力,存在心理和意识障碍问题[1-2]。如果不加强护理管理,会出现相关安全隐患而导致意外发生,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并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个性化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1 常见安全隐患的种类及其发生原因

 

意外跌伤、坠床、压疮、舌咬伤、医院感染、误吸、静脉炎等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意外跌伤

 

神经内科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行动相对迟缓,视觉和听觉能力和平衡性较差,易摔倒、晕厥。如果地面湿化、不平稳以及坐凳倾斜等可能摔伤患者。

 

1.2 坠床

 

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存在躁动和不安的情绪,如护士经验不足或忽视预防性护理活动的开展,未设置护栏,未采取约束措施,患者可能会从床上坠落或跌落而发生意外。

 

1.3 压疮

 

神经内科患者长期被限制无法活动,易发生压疮。如环境潮湿,会提高压疮的发生机会或加重病情。

 

1.4 舌咬伤

 

护士如果巡视不到位,患者抽搐时未采取口腔保护措施,会导致舌咬伤。

 

1.5 医院感染

 

脑血管疾病相对较重,侵入性的诊治较多,护理复杂,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护士未严格遵守和落实护理操作规程、各种消毒措施和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可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安全隐患的患方和护理因素

 

2.1 患方因素

 

①患者合并症较多,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合并症;②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视力和(或)听力减退,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瘫痪患者活动更差,生活不能自理;③疗区以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为主,多伴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误吸风险;④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难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时易造成液体渗出、静脉炎甚或皮肤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⑤由于家属没有很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活动,可能引发护理隐患;家属对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不一定理解,就可能引发护理安全隐患;⑥患者约束力差。插管患者往往具有较差的耐受性,较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之并存不当的护理操作、未妥善固定等护理因素,可能导致自我拔管或自行脱管的发生,出现护患纠纷。

 

2.2 护士因素

 

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且护士需要完成大量护理记录工作,可能贻误病情观察环节;②经验不足的科室内年轻护士有时不能做到密切观察并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护士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年轻护士对危重患者观察不到位,急救技术掌握得不熟练,可出现安全隐患;④由于护理工作量较大,护士数量不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部分带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发药、注射等护理操作,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⑤医护记录尤其在描写意识状态时记录不一致;书写不及时,记录完整性较差;不连贯的记录,未标明重点问题,均可引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⑥不重视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和隐私医疗和非医疗信息,没有充分认识和评估产生护理纠纷或导致安全隐患的行为和相关问题或现象。

 

2.3 护理技术因素

 

2.3.1 管道护理因素 ①气管插管护理不到位。护士未妥善固定未向患者交待清楚,未针对患者实际开展心理护理活动,未及时处理因痰液黏稠或痰液较多而堵塞气管插管,可导致拔管或脱管的发生;②因工作不到位,未做好胃管、导尿管、引流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护理,患者可能拔管、自行脱管或堵塞管路的发生,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2.3.2 护理制度 未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未严格贯彻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难以落实护理职责等,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2.3.3 抢救药品和设备不到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可能瞬息万变,应抓紧时间在规定时限内全力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但如果抢救设备和药品未妥善准备好,抢救设施未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护士操作不熟练,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会对抢救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3.4 医患沟通 神经内科疾病病情千变万化。这需要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避免护患纠纷或人际矛盾的发生。有的神经内科患者语言表达能力丧失殆尽,其特殊性无形之中增加了沟通难度。如果家属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病情,对医院的相关制度持排斥态度,一旦病情恶化患者或家属可出现拒绝、愤怒或抑郁等强烈的心理反应,有可能迁怒于护士。

 

3 护理管理措施

 

3.1 强化安全意识

 

提升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定期举行护理培训,考核护士的护理操作,注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提高临床输液技术能力,掌握不同疾病的输液浓度和速度,熟悉和掌握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护士的护理服务思想,评价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感受评价指标,了解患者的需求,重点保护行动障碍患者,防止其出现独立行走引起的跌摔伤;合理划分和强化护士的护理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给需要的患者以保护牙套,设置防护栏来保护长期卧床的患者,为患者翻身、按摩等避免压疮发生的措施。临床护理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诚恳和蔼,不要引起患者的不悦,能够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和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充分考虑患者的安全问题[3],通过护理程序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3.2 加强科室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是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根本。①落实规章制度,逐一落实到位;②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提高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③强化双向和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和教训;④主动沟通患者家属,消除家属顾虑。要完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和安全隐患防范工作。要完善科室护理操作规程,采取责任制度,完善流程,护士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要科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每个班护士技术力量均衡,护士上岗不得疲劳过度,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不仅要考核基础护理技能,也要考核专科设备操作和仪器使用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医疗意外发生。科室要成立质控小组,每月一次的护士例会上总结,找出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整改措施。带教老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学生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有带教老师在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3 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提高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的关键在于学习前瞻性护理知识和技能。这要求医院要重视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常抓不懈,形成常规化、制度化,保证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①完善入院风险评估表,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程度、意识、肢体活动等,对高危人群使用警示标识,对燥动患者根据情况使用约束带,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发生意外应采取的措施,对重危患者及活动障碍者要求家属24 h看护;②为避免跌倒摔倒、等意外的发生,离床活动的活动障碍患者应在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或扶持下进行功能锻炼;③要应用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价新入院和危重患者,及早发现高危压疮人群,并协助患者采取多翻身等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发生。④提高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要做到基础护理、专科技能及其前沿知识培训两不误,提高护士的理论和专业水平;⑤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前,要认真观察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和穿刺针,以高超的技术保证一次穿刺成功;⑥加强监护与管理。神经内科常见病症为脑部疾病,为便于观察和抢救有时需要安排在监护室。为避免出现急危重症发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并保证其中抢救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杜绝各类差错事故;⑦行动不便的神经内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所以入院时护士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摔伤坠床可能,根据评估结果注意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增加防护栏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发生意外[4];⑧心理护理指导。神经内科疾病多数不易治愈,疾病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维持良好心态,保持心理健康是稳定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情的基础。因此护士应实施责任制护理,确实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针对患者心态采取不同的措施缓解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模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切实规范护理记录

 

护士必须应用专业术语和具有逻辑性的语言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疾病转归和预后等护理记录,必须认识到护理记录在护理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应通过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5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①加强易导致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处理和原发病的治疗;②要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情况下进行必要的侵袭性诊疗,应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③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并维持良好的微小气候,指导卧床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基本技能;④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超剂量使用,已有感染性疾病应在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基础上合理用药,避免交叉感染;⑤密切观察高龄和住院时间长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并及早发现医院感染;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重视医院感染,通过健康教育避免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6 注重重症患者病情观察,适当进行预见性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具有特殊性,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重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与思维动态,避免在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患者做出逃离医院、自杀或伤害他人毁坏物品等过激的行为。护士应多观察患者非正常病情,及时向医生和患者家属反映,尤其是在交接班过程中要交代应注意的患者,适当进行预见性措施,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7 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

 

护士护理能力直接影响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与程度,这不仅要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相对于专业的护理方法,患者更需要的是护士的真情投入,对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和责任使命感,这是有效防止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因素。不排除有患者在发生意外状况时,护士态度冷漠,消极怠工影响治疗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可见,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护理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

 

3.8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

 

科室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症状,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多参加康复治疗活动,坚强锻炼身体,按时服药。教会患者发现病症发作的先兆,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预防病症突发。科室也要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督促患者家属多来医院看望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有益于患者增强自信心,减少精神病症的发病几率,可以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