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精髓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7:45

混沌理论精髓

混沌理论精髓篇1

太极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范畴。“太极”一词,从其通常被使用的意义的角度看,出自于《易传》。《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易”有变易、简易和不易的二层意思,后世用阴阳鱼图将“易”的这二层意思图解,创造了阴阳鱼太极图。太极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统一阴阳、五行观念的最高范畴。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无一例外地都建立在阴阳、五行的观念的基础之上。如果说阴阳、五行是用以描述自然界的规则与秩序的,那么太极则是用来揭示这种规则与秩序的源泉。

太极拳是以周易为依据,以太极来命名的拳术,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而且说明了它的拳法、拳理包罗天地变化,博大精深,是一阴一阳,刚柔相继的高深拳术。太极拳鼻祖是根据《易学》八卦中的卦画、卦名、卦位、卦象、卦与卦的交错,爻位的变化,将其运用和贯穿在拳义、拳理之中,创造出太极拳“十三势”。太极拳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的理论基础和行拳的根本,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2]

(一)太极拳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原初性的宇宙生成观

《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3]太极拳参悟人与天的同一性,具有哲理丰富的“圆、空”特色。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做到活泼自如,循环无碍,变化无穷。在拳技中则表现为“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随屈就伸,引进落空”等,太极拳不仅是一种符合宇宙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规律的运动方式,是一门技艺,而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载道的方式,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

太极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中是阴与阳的共同体或统一体。虽然统一体应当是有序的,但太极这个统一体将无序也蕴藏于其中,无序不过是有序的一种特殊状态。自然界从混沌走向有序,自然界的第一个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在样式是混沌,从自然界存在样式的角度来理解太极,太极的一层意义应是自然的混沌状态。太极是混沌的原初状态,是变化之始,是起造万物,化生天地的根本。太极的自然界混沌存在样式意义,可理解为宇宙产生之初的混沌。《周易正义》引王弼注云:“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极,况之太极者也。”太极无知,无名,是生命万物的起源地,混沌中蕴育着生命的种子,它好比宇宙之基因或者分子,不断裂变,生化万物。《易纬·易乾凿度》将这生化过程说得更为具体:“孔子日: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一,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适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周敦颐称太极亦为无极,《太极图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4],就是这个意思。他试图说明有序之太极与无序之太极有区别,又试图说明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无序不过是有序特别的一种,故说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乾坤凿度》说:“……有开生于无形……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沦。混沦者,言万物相浑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为一。”“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一,故生天地。”“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5]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太极有两种状态,一种即混沌;另一种是“一”,即“易变而为一”之“一”。混沌是气形质万物相浑未离的状态,是气形质万物都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其中的、从它宇宙转变为此宇宙而无序的物质状态。“一”则是此宇宙之始、发展出具有气形质且万物相分离的有序物质状态。虽然“混沌”与“一”、太极与无极其区别若此,但“混沌”与“一”、太极与无极依然是一个统一体。有的思想家们则倾向于将混沌看作一种独立的存在,如邵雍《观物内篇》说:“混成一体,谓之太极。太极既判,初有仪形,谓之两仪。”[6]依据这种理解,就把太极独归于混沌,把有序独归于具体一物,将有序无序判然分离,割断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桥梁,最终有序与无序都变得难以理解。这种理解显然将混沌看作是自然的一种独立存在。

(二)太极拳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动静结合的宇宙变化观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7]太极拳起势这一混沌寂然的无极,在精神理念的作用下引发感应的通遂,即太极。在由静而动将动还静这一状态和趋势下,由太极而产生阴阳两极。

太极之道,有无相生,亦阴亦阳,一动一静。动为运动、变易,静为静谧、休止。在动静的关系中,要一张一弛,一动一静。光动不静,则躁而不宁;光静不动,则伏而死寂。但动静有致之时,亦各有侧重之处,有时应强调动,有时该强调静。老子是强调以静制动的,在《道德经》中经常突出静的功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王弼注曰:“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8]这里,强调虚静制动,是深得老子精义的。老子云:“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我好静而民自正”(五十七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这些,都是深得静的真谛的言论。但老子并没有舍弃动字,而是在以静制动的前提下谈到动,所谓“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是也。王弼注曰:“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9]静之所以能够制动,动之所以起于虚静,是由于虚静终归于无。这便是以无为本来解释以静制动的玄学思想。在《易传》中,也吸取了老子的部分动静观,但却没有全部吸取老子的动静观。如果说,老子强调静,则《易传》却强调动。换言之,《易传》对老子的动静观进行了改造,在重视动静有致之时,更侧重于突现动。之所以如此,是同《易传》十分突出地关注变易的思想息息相关的。《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混沌理论精髓篇2

作者简介:(1978-),男,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计算; 崔逊学(1969-),男,安徽桐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优化; 陈桂林(1965-),男,安徽天长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虚拟化与普适计算、分布式计算。

文章编号:1001-9081(2011)07-1924-04doi:10.3724/SP.J.1087.2011.01924

(1.滁州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 滁州 239012; 2.炮兵学院 二系,合肥 230031)

()

摘 要:大规模传感器网络中常见路由算法耗能严重,不利于网络生命期最大化。在抽象出传感器网络移动路由模型的基础上,将移动路由归结为一个优化问题。为了优化移动路由,结合混沌搜索的全局空间能力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快速寻优能力,设计了一种具有记忆功能和多种邻域搜索方法的混沌模拟退火算法。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随着传感器网络规模增大,算法在优化结果、收敛速度及时间效率方面均优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明显延长了网络的生命期。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优化算法;移动;模拟退火;混沌;数据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3.07文献标志码:A

Mobile Agent-based ro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large-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ZHOU Qiang1, CUI Xun-xue2, CHEN Gui-lin1

(1.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12, China;

2.The Second Department, Artillery Academy of PLA, Hefei Anhui 230031, China)

Abstract: The common routing algorithms tremendously dissipate energy in large-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hich goes against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network lifetime. A routing model about mobile Agent in sensor networks was drawn out, and then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mobile Agent static route was derived. A chaotic simulated annealing with memory ability and various neighborhood search methods we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route of mobile Agent in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other intelligent algorithms in terms of the solutions,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the computation time. It proves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obviously prolonged the network lifetime.

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ro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mobile Agent; simulated annealing; chaos; data fusion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数字物理系统又称物联网,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网络系统。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采集信息的终端工具,体现物联网人和物之间相融互动的精髓[1]。

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分布在某一地理区域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节点测量的数据可看做有一定结构的分布式数据源,这些数据源通过通信接口以无线多跳的方式传送到sink节点。目前硬件技术的局限使得传感器的通信带宽有限,电池能量不足,失效率较高。因此,通常需要部署上千个传感器来组建传感器网络,意图通过冗余来克服传感器硬件上的局限,然而,有限的能量和通信带宽难以传输大量的传感数据,如何有效地融合传感数据以减少网络通信量一直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要课题[2]。

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使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合并多个数据源产生的数据,去除冗余信息,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从而达到节省传感器节点能量、延长WSN生命期的目的。文献[3]提出的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分簇路由策略让簇内节点把数据发送至簇头,然后由簇头对汇总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再通过多跳方式发送给sink节点以节省能量;文献[4-5]采用分布式的数据融合技术,将各个节点的传感数据按一定的路由协议直接发送到sink节点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较为可靠的综合信息。这些方法虽然节省了一定的系统能耗,但仍然存在网络延迟、能量消耗大、带来安全隐患和自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特别是当WSN的规模非常大时,节点数量可能达到成千上万个,例如森林监测[6-7]、活火山活动情况的监控等。即使中间节点采用了数据融合技术,但末端的传感器节点仍会向网络中传递大量的监控数据,极度消耗无人职守区域宝贵的网络资源。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的路由优化算法,使用一种具有记忆功能和多种邻域搜索方法的混沌模拟退火算法(Chaotic Simulated Annealing, CSA)优化大规模WSN移动的路由,和其他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结果和收敛速度,较少的运算时间,实现了减少网络耗能和延时,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

混沌理论精髓篇3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幞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译文]上古时的圣王教导民众的时候,都曾强调说,一切乘虚而伤人致病的外来邪气,要注意适时避开;思想上要清静淡泊,没有欲求,这样,体内的正气就会和顺不乱。

用之有道

“虚其心,实其腹”载于《道德经》第三章,是一句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实际上指的是身心的修炼。历代研究者对于此句大都从字义上解释,缺少身心的体认,故此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失偏颇。笔者认为这句话在养生健身方面还有着另外的一种特殊意义。

前贤认为:虚其心者,使心虚灵湛寂,朗照天下,而清明在躬,不为名利外物一切所动,亦不动于一切,心中无一物,万境自如如,所以受道也。实其腹者,使足其食用,充其内养,含哺而鼓腹,精足、气足、神足,清静自守,而不役于物,所以养内也。

壶子谓:“心不虚则神死,腹不实则命危。”心不虚极,则不能空灵,亦不能清明在躬。心无一物则物泯,心无一念则念泯,心无一理则理泯,心无一事则事泯;如此则自一尘不染,万境诸寂,心法双泯,能所两忘;而人于无何有之乡矣!

无论用空心空境法、存心存境法,或存心空境法、存境空心法,总以求此心之能虚极静笃,空灵神明为要妙。至于“腹”字,乃指丹田,五行之土,为人之命宝。

道家秘传有“积气实腹法”,有“聚气实腹法”,腹实即所谓“丹田有宝”也。丹田有宝后,尚有“采药”、“过关”、“服食”、“温养”、“沐浴”、“还丹”、“神化”诸法,法各有诀。

实腹者“坤”腹,虚心者“离”心,故有“虚心实腹”与“取坎填离”之方;此亦为交合心肾、变换阴阳之诀法。故曰:心处神来合,腹实命不枯。

武术界亦有内家拳法如心意拳的秘传功法七宝丹田功。即是七种专门锻炼丹田的动静兼修的极好方法,通过锻炼能滋养丹田真气,精神焕发,体力充沛,故拳经赞曰: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予人!

虚心实腹的关键在于,虚其心的同时就在实其腹,亦即使修炼者保持和达到一种腹实胸宽的状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其具体的修炼方法就是意守丹田。

丹田是古代养生修炼家的专有名词,一般针灸医籍上也有记载,主要是指腹部脐下的气海、关元两个穴位所在的部位。古人修炼时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以达到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养生效果。意守丹田,是指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修炼方法,然而对于意守的要求前辈们是有所告诫的。前人有一句非常高明的诗句强调在意守丹田时的要求,即“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不要太过于意守,否则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修炼者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养生治疗的效果,早已被实践所证实。

《东医宝鉴》指出:“脑为髓海,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心为绛火,中母田,藏气之府也;脐下三寸为下丹田,藏精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做是“性命之根本”。

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人身精实气充,气充则神旺”,“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

虚其心的意义在于,摄持身心勿使妄动。

清代著名丹道大师黄元吉先生认为:“收摄心身之法,别无他术,惟有一心端坐,万念悉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顷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人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人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聩也一一若使昏聩,适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当灭动心,不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如此久久习之浑身通泰心如迷醉,遍体脉络皆觉活动,暖融融如坐春风之中,即可起到收摄心身之作用。

实其腹的意义在于:收摄精力勿使耗散。

混沌理论精髓篇4

关键词:道;有;无

一、老子关于“道”的本质特征

1.1无法命名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的首章所阐述的,他开章便表明,不能给“道”下定义,因为这样的定义并不能精确地描述“道”。“道”如果可以被定义,那就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说明老子勉强把“道”称为大,因为“道”是不能被命名的,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道”,就用了一个“大”字。这个“大”是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正是因为无限大,也就使人感觉不到它,这也正是老子关于“道”的进一步说明。

1.2作为万物本原的“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即万物的本原,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我们不知道“道”的根源是什么,好像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1.3作为物的“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以及“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从这些论述来看,老子明确指出“道”是物,是一种恍恍惚惚、形象模糊的“混成”之物,即混沌之物。那么,“道”作为一种混成之物、混沌之物,自然也就是一种无形之物了。

老子虽然没有说明“道”是如何产生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道”作为一种物首先是无法被下定义的,无法命名的。但它是一种最本原的东西,是一种没有具体规定性的非常抽象的存在,并且派生出万事万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道”构成了老子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二、“有”“无”思想与“道”的关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此两者指“有”和“无”,“无”是天地之始,是万物的本原;“有”是万物之母,是辨别万物的根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来源于“道”。说明了“道”具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即体现了“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即体现了“道”的有规定性和有限性。“无”和“有”都是就宇宙本体来说的。这是老子在《道德经》首章所指出的。

“道”是天地之始,“无名”、“无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混沌虚空的存在,因而“道”具有了“无”的特点。同时,“道”是万物之母,“道”是生“有”了万事万物的初始,因而万物也就具有了“道”的特性,“道”也就有了“有”的属性。这样,就“道”的内部构成来说,它就具有了最主要的含义――有无相生,即事物的“有”和“无”相互依赖、相互比较而存在,若失去其中一方,这个事物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道”就具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这样,老子就将“道”转化为“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老子思想中“无”与“有”的辩证统一

老子的辩证思想就以“有”、“无”为其思维起点,只有全面认识“有”、“无”的内涵,才能把握老子思想的精髓。

3.1老子关于“无”的思想

《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万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而看得见的“有”却产生于本原状态的“无”。老子看来,在“有”和“无”之间,“无”是本原、是真理、是绝对;“有”是派生、是相对的存在。但“无”是借助于“有”来体现的。老子在其十一章说过“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只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明车辆、陶器和房屋都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物,即事物“有”的一面;毂中间的空洞,陶器的中空部和室内的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即事物“无”的一面。如果没有“无”的存在,“有”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任何事物都不能只有“有”而没有“无”。一个事物如果只有“有”而没有“无”,这个事物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在老子看来,事物之所以能体现出价值,主要在于其具备的“无”的属性,因为“无”是该事物的本质;“有”只是该事物所处的状态,必须借助于“无”来体现。

通常,人们把“无”理解为完全的空,理解为没有丝毫的东西存在,而老子从未将“无”解释为纯粹的、绝对的空无、一无所有。《道德经》中的这个作为万物本源的“无”,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真真实实的包含“有”的“无”。“无”既通过“有”肯定其自身的存在和意义,又通过“有”否定自身。正是“无”内在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统一,才赋予了“无”的本源地位。即“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包含着“有”的“无”。

3.2 老子关于“有”的思想

老子的“有”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既是“无”,也包含“有”,是“无中生有”。还以第十一章为例,车轮是毂(有)与毂中的空洞(无)的统一体;器皿是器壁(有)与中间的空洞(无)的统一体;房屋是四周的墙和屋顶(有)与中间的空洞(无)的统一体。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瓶子只有“有”,也就是说是个实心的瓶子,那就失去其作为一个瓶子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买一套房子,只有“有”,也就是说是个实体,没有空间,那也就失去买房的意义。人们关心的不是房子的墙壁,而是关心房子的“无”,关心的是使用空间。正是因为“有”和“无”的有机统一,才有了丰富的世界。正是“有”和“无”的相互融合,才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有”不是“纯有”,而是内在地包含着“无”的“有”。

3.3“无”与“有”的辩证统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即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就有了丑;都知道怎样是善,因此就有了恶。“有”和“无”相互对立而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相互对立而倾依,声和音相互对立而产生协和,前和后相互对立而产生顺序。在这里,老子提出了“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八对矛盾范畴,说明他们矛盾双方是互为依存、相互比较而存在的。“有”和“无”互为根据,“无”是“有”的前提,“有”是“无”的丰富和发展。万事万物正是在“有”和“无”的统一、相生、相化过程中产生。正是“有”和“无”内在的辩证统一,天地万物才得以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混沌理论精髓篇5

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此次展览展出一百五十多件摄影作品,向这位法国摄影大师及前辈致敬。作为玛格南图片社元老之一的马克_吕布是一位真正秉持玛格南精神的摄影家。在他长达50年的职业摄影生涯中,人文主义精神、完美精准的构图以及诗意的节奏感成为其摄影作品中无可取代的特征。他早年的左派经历。与布列松的友情,踏遍世界的足迹都是构成其摄影理念、创作精髓的重要元素。

在上世纪50年代,作为少数获批到新中国拍摄的欧洲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所拍摄的中国早已为摄影界及很多摄影爱好者所熟悉。他以冷静,直觉,富于艺术感受和人文气息的视角,捕捉住一个个充满时代风貌的瞬间,并以此向西方世界客观地介绍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不仅如此,他坚持一贯的创作理念把镜头对准了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纯摄影作品,都带有强烈的“马克・吕布式影像气质”――直觉而富于诗意;而马克・吕布纪实的摄影手法和理念,以及“纪实摄影”所突出指向的人道关怀精神,为中国的摄影界带来了新的社会视角,新的摄影语言,新的精神维度,一种被称之为“纪实摄影”的摄影类型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占据主要位置,产生了恒久而巨大的影响。

视觉是心灵的一座乐园

有传言说我一生都不停地去中国又回中国。这不完全准确。但我确实无法掩饰对中国的喜爱:我喜欢回去重游那些自然风光,那些尤其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城市:我喜欢和我的中国摄影师朋友们重逢。如果把我所有的行程加起来。可能会发现,从1957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我在中国的旅行占据了一生中的两到三年。在旅途中,我能够看到主义以及后来中国内部的资本主义是如何使中国转型的。我也力图寻找隐藏在这些变化背后的,一直存在着的历史脉络,寻找正如戴高乐的那句名言所说的――“比历史本身还要古老”的文明所蕴含的永恒。

我曾屡次漫游东方和远东地区,在印度停留过一年,也在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很多国家宣告独立之时摄下过当地的很多照片。我喜欢离家出走。摆脱一切束缚,尽可能近地去观察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些事件。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是我看到了那些启发我灵感的东西后被激发出的热情。我喜爱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那些视觉之上的惊喜和转瞬即逝的快乐。我喜爱某些脸庞以及躯体,姿态或是本性所表现出的和谐之美。13世纪一位权威的眼科教皇曾说:“视觉是心灵的一座乐园。”他说得很对,我也从来不为寻求美而感到疲惫。只要有人了解如何去发现美,它便无处不在:它在我那都兰的花园里,在雪中的紫禁城内,或是在斋浦尔的广场上。你只要睁大双眼便已足够。――马克・吕布2010年1月于巴黎

混沌理论精髓篇6

关键词:复杂性控制理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科技;介入

一、复杂性控制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一)威廉姆・E・多尔复杂性控制理论的主要思想199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威廉姆・E・多尔在其论著(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提出一种以复杂性理论为核心新的控制观――一种由简单走向复杂、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线性走向非线性的复杂性控制过程。

1. 控制的对象是一种复杂性秩序。认为宇宙中的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形成性的秩序。其创新在于将传统的秩序观由“简单”推向“复杂”、混沌化。该理论强调的是层次性和动态性,关注简单与复杂相互贯通、相互生成。

2.控制的运作是在“动态、相互作用之中产生的”。控制是动态过程,是在一定的界域内不断变化、重复、扩展、回归的过程,是自组织与他组织对立统一的结果。系统在不断地变化中体现一定的秩序;这同时又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自身变化、自我控制的过程。

3.控制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既稳定又灵活”的“混沌”系统。当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进入“从分析为主的确定性研究过渡到以整体化为主的不确定性研究”的全新时期。复杂性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它适应了人类认识观的发展,以“既・又”的认识来取代“不是・就是”的思想模式。

在人类控制史上,从无秩序进入有秩序、无程序进人有程序是一种发展;然而,从有形控制走向无形控制,把外部控制与内部组织融为一体更是一种飞跃。

(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多而新控制理论所描述的典型特征

事实上,因信息科技介入而广泛推进的成人高教管理变革恰恰体现了复杂性控制论的精髓。与其他管理行为相比较,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着显著的自我特点,是由决定其发展具备着“简单复杂、集中发散、线性非线性”的显著复杂性控制特征。

首先,成人学员的生源组成复杂,年龄跨度大,他们在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成人学生群体层次更丰富、系统涉及的要素更多样化,系统的复杂性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其次,成人学生具有较全面丰富的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对社会、人生都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独到见解,已具备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系统秩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成人高教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

同时,成人的学习还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美国成人教育专家塔夫研究发现,大约有70%的学习活动是由成人学习者自己着手进行,他进一步归纳,成人学习者常以十三个步骤执行自我计划的学习,包括选择的专业内容、地点以及如何学习等。这种以个人为单位的分散性方式,往往使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硬性控制和过于严密的外部监控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单一的集中管理、单向指挥必然要向互动协商、宏观引导与自觉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过渡,静止孤立的传统性“垂直”管理也转而开始强调利用动态、变通的途径,以应付变化迅疾的现实环境、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和灵活多样的发展目标。

二、信息科技的介入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变革

(一)信息科技的介入适应成人高教管理秩序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成人高教管理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奠定了基础。学年制的一统性被灵活的学分制所替代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突破了系科、专业、学校乃至不同学习行为之间拘囿的新型管理制度,以其灵活性以及承认受教育者差异的性质,更好地适应了成人高等教育成人、在职、分散的特点。作为学分制精髓的选课制,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成人高校中已付诸实践。从传统的统一课程表发展到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向选择课程,正展示了复杂性秩序的建立。由于实行学分制将冲破年级、班级、课程甚至地域等界限,加上基础课程后的学习普遍具有课程选择范围较宽、单课的听课人数相差悬殊、选课交叉量大以及学分绩点计算的精确要求等特点,大大增加了成人高校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以及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量,更加凸现了在成人生源的不稳定与学分制所必须要求的专业设置的延续性之间、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市场需要的复合性灵活性之间、成人学员的分散性与选修的复杂性之间、选修课的开设与成教教师力量的配备之间、选修人数多寡与办学效益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因此,如果没有各种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作依托,成人高校多元、高效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成人学生多学科、复合知识结构的要求就只能成为空谈。

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信息技术将最大限度降低学习、交流的门槛,信息社会的开放环境将成为多元共生的良性土壤。成人高教管理对象逐日增加的层次多样性与角色交叉性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管理规范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重建,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潮涌般的“原始信息”,只有借助有效的信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之发挥积极的决策参考作用;而管理规范的不断建立与调整,实际上又是管理秩序不断从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程度越高,越能揭示教育活动的自然规律,也越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新要求,管理才不断地在更高的层次上接近它的本质目的。

(二)信息科技介入成人高教管理满足控制从集中走向发散的要求

毫无疑问,发散式控制在当今教育管理中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向。其特点在于改变传统的集中型控制范式,形成多个控制中心,合理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控制,使控制产生一种多元、互补的综合效应。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重视利用非正规教育资源建立学习化社会观念的兴起,使得建立在学校自主和各有关方面切实参与基础上的教育系统的广泛非集中化成为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成人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呈现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规模缩减和组织结构模式的扁平化的特点。过去比较刚性的、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终将被取代,组织模式变得更加精简和有效。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能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使其由分层型变为网络自由型,决策、管理、事务三职能均面对集中管理的数据库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另外,成人学生自主性和自控性强的特点,使其具有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能力,同时成人社会角色的复杂多样性从客观上增加了统一集中管理的困难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集中走向发散的控制思想。网络媒介正在并将继续赋予学生管理工作全新的理念和持续广泛的延拓空间,使成人教育在更深意义上突破樊篱,使成人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三)信息科技介入成人高教管理顺应管理从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趋势

管理方法从线性走向非线性,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方法观上的突破。体现在具体实践中,社会对于教育系统的需求趋于多样,主体的复杂多态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评判角度,为适应这种现实变化,成人高教管理已在突破一种模式、一套格局、一个标准方面表现出许多新趋向。信息技术介入招生、录取、课程管理、学分确认等教务各环节,为多格局管理大开方便之门。例如,学生界限的非线性,终身学习的观念的普及渗透使学生年龄概念拓宽,而且高龄化学生比例日渐增长;学制界限的非线性,针对成人学生学习特点,成人学校的学制变得更有弹性和灵活性,如北京市成人高校规定:学制2年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延长2~6年,学制3年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延长3~7年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界限的非线性,由校内可以实现跨系跨专业学习,逐步发展到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进而在不同性质的学习行为之间实现学分转换,如操作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之间的学分转换。

混沌理论精髓篇7

梳理出他的七种品质。

这七种品质,实际上是

老子在《道德经》第15章

对得道高人的描述。

能够安心“头拱地”的人,

都是得道高人。

华为2014年已然登上了全球电信设备商的巅峰。华为一家的盈利,比二三四名加在一起还要多。当誉满全球之时,任正非在华为2015年市场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华为还担不起世界领袖的担子。一如古人说:“势无常也,仁者勿持。势伏凶也,智者不矜。”任正非的领导力,在当下华为的大转折之中显露无疑。

当梦寐以求的画面就在现前时

当一直梦寐以求的画面就在现前时,任正非诚惶诚恐。首先想到的,过度自信会毁了华为!一个从公司创立之初就设定的目标一旦实现了,旋即,一种倒下去的危险却抓住了他。他立刻思谋摆脱这种命运的路径和方法。这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几乎成了他的特质。

从小在逆境中生长的任正非深知,厄运和压力才是生命的原动力。而那些虚头巴脑的名誉,只是通向死亡的路标。他洞悉生命的律动:一旦华为失去了谨慎、敬畏、居敬、谦卑、包容的品质,就会一夜之间倾倒。

任正非的七种品质

任正非的讲话,首先提起了瓦萨号的典故――因国王的好大喜功和暴躁,虽然建成了17世纪装备最全、武装程度最高的战船,但处女航出海10分钟就沉没了。任正非是在借瓦萨号警醒自己和华为团队。他深知,华为一飞冲天,稍一疏忽就会栽下去!华为团队需要保持七种品质。七种品质不是义理逻辑上理清楚就行了,那是一种修之于身的功夫,是一种生命的活跃状态。

品质一:谨慎。

在今天的数码生态时代,一切都在变动不居之中。任正非对这样一幅画面,心存敬畏。他生怕他的团队,因为登上老大的位置而合不上数码时代的旋律。他说:“我们要接受‘瓦萨’号战舰沉没的教训。战舰的目的就是为了作战,任何装饰都是多余的。我们在变革中,要避免画蛇添足,使流程繁琐。变革的目的要始终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不能为客户直接和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是多余部门、流程是多余的流程、人是多余的人。我们要紧紧围绕价值创造,来简化我们的组织与流程”。

任正非深知,天性的自由需要谨慎来护持。现实中的人们,常常事情就要成功了,却不可挽回的失败了。关键就是缺乏这份谨慎。一如老子所说:

“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品质二:敬畏。

得过两次抑郁症的任正非,头脑中有一幅恐怖的画面:绳索捆绑住了自己的天性,循规蹈矩浑浑噩噩一生。他生怕在数码时代的大变革中,因为满脑子的标准尺度,把生命中许多创造性的力量束缚住了。

任正非有自己的灵魂旨意,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灵魂旨意。他在华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唤醒每个人的生命意识,让每个人有良知,并绽放自我超越的天性。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会把握“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底线。如果一味顺着自己的喜好,不顾惜公司整体力量,不顾惜周边人的利益和感受,看上去是顺应天性,实际上是为恶。

人在做,天在看。当今在强烈的贪欲激荡下,人们忘了敬畏。敬畏一个事物的本真和天性,敬畏自然形成的条理,就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一切事败,多出于轻慢,一切轻慢皆是少了敬畏。

品质三:居敬。

适应数码时代的大变局,适应今天的“班长战争”,华为要做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这是一种深切的合规意识,即合上数码时代混沌灰度的法则。

这个时代通行的生命法则是:“无依则生,有一则活”,对一事一物、对一人一言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居敬品质,一种对人对事心存敬意的生命状态。犹如到人家做客,合乎人家成文不成文的要求。让一头狮子闯进瓷器店的做法肯定不行。合规意识是一种恭敬心,渗透到行动的方方面面,也是诸种关系的油。而对于公司和社会的运行,合规意识的居敬尤其重要。

品质四:精进。

任正非时时刻刻念想着精进。聚焦当下,聚焦有限生命的瞬间,聚精会神于当下现场,无限的可能性就出现了。甚至无穷宇宙的奥秘,都在当下的精进了。这样你也就拥有了勇猛精进无限的驱动力。任正非要给他的团队注入这样一种勇猛精进的力量。他说:

“面对着未来网络的变化,我们要持续创新。为世界进步而创造,为价值贡献而创新。创新要有边界,我们要继续发扬针尖战略,用大压强原则,在大数据时代领先突破。要坚持不在非战略机会点消耗太多的战略竞争力量。成功的美国公司,大多数是非常聚焦的。难道他们就不能堆出个蚂蚁包?为什么他们不去堆呢?当前,不是我们超越了时代需求,而是我们赶不上,尽管我们已经走在队伍的前面,还是不能真正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是可以引领潮流的。但,只要我们聚焦力量,就有希望做到不可替代”。

压强,聚焦,勇猛精进。精进只在当下。在这个毫无保留地投入当下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奇妙的力量在你身体上集聚和汇涌。那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一种一个个极限突破后的爽朗。

品质五:素直。

“无依则生”的任正非并不是一无所依。他凭借素直连通员工、客户与未来。

素直,是指做人做事不弯弯绕的纯粹。人们做事,常常拘泥于许多结论、框框和假设。结论与假设,有着很强劲的逻辑,我们就被那些逻辑给拘押了。

素直,可以与万事万物的机理相通,也就是随顺自然。纯然以他人心为心,以万事万物的心为心。

任正非看重素直。他把素直当做了胜利的基础。素直在华为有具体含义:“我们持续成功的三个要素。1.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这个核心集团,必须听得进去批评。2.我们应该有一个严格有序的规则、制度,同时这个规则、制度是进取的。这个规则制度的重要特性就是确定性,这是我们对市场规律和公司运作规律的认识,规律的变化是缓慢的,所以,我们是以确定性来应对任何不确定性。3.要拥有一个庞大的、勤劳的、勇敢的奋斗群体。这个群体的特征是善于学习”。

作为华为的领导集团,必须是开放的,必须是无私、无功、无名的践行者。一遇事,私我就出来弯弯绕,那就当不了领导。必须是像孩童那样打开心扉拥抱世界真相。

品质六:广大。

人有了素直,就一定是广大的。不素直,不广大。广大了,必素直。广大,也就是不为一己的私利、功德、名声所侵染。任正非已经站在了行业之外看行业,有了不一样的生命自觉:

“我们一定不要用在高速公路上扔一个小石子的办法,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要像大禹治水一样,胸怀宽广地疏导。我们不能光关注竞争能力以及盈利增长,更要关注合作创造,共建一个世界统一标准的网络。要接受上世纪火车所谓宽轨、米轨、标准轨距的教训,要使信息列车在全球快速、无碍流动。我们一定要坚信信息化应是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网络的核心价值是互联互通,信息的核心价值在于有序的流通和共享。而且也不是一两家公司能创造的,必须与全球的优势企业合作来贡献”。

在任正非话语的背后,有一种自然的美。寡头习惯于维系垄断。维系垄断传统的手法是掌握一大批Know how的专利,给通行的管道设置一些别人无法拆解的障碍。任正非素直,他看到的是在一片混沌之中的实相:共融与共享。除了共融与共享,没有人可以垄断。

任正非有一颗广大的心,他可以跳出华为、行业、国家,俯瞰数码时代大系统的演化,那是一幅涉及文化、哲学等领域深刻变革的大画面。

一如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品质七:包容。

任正非曾经向国企保证要好好做,但国企容不下他。一个44岁创业的中年男人,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来到了人生的正午,有了别样的视野。他豁然顿悟,生命力与生命的光环全然是两回事,回归生命力,就是回归原初“柔软的中心”。由这个“柔软的中心”,苦难和资源,恐惧和喜悦,危险和契机,都可以被觉察、包容和接纳。任正非说:

“我们在吸引社会高端人才的同时,更要关注干部、专家的内生成长,不要这个看不顺眼,看那个看不顺眼,对做出贡献的员工,放手让他们发挥作用,试试看。我们要能接受有缺陷的完美。没有缺陷,是假的”。

常人只看到任正非火暴的性格,偏执狂似的创生,刻骨铭心的超越,却不知道,偏离只是表象。真正活在他内心的,是一刻接一刻的回归,一刻接一刻的平衡。做人,办企业,绝对不会是沿着一条既定的坦途走大道就行的。

一如走钢丝的平衡,任正非不是按照既定的模式或套路,而是在混沌、颤抖中把握节律和平衡的实际体验,是很多尝试和失败的精华。你或许会感觉到某些东西在那里,但它是难以捉摸的,更无法指出它,无法描述出它。

马有四种。最上等的马一看到鞭影,就知道主人的心思是快还是慢、向左还是向右,次等的马要等到马鞭接触到皮肤表面才会知道主人的心思,下等的马要等到感觉皮肉痛了才会跑,而最下等的马则非要等到痛入骨髓才会听话。

一般都会以为最上等马最好。它最有方向感,最具备使命感,是第一等大才。可是当真如此?好训马师都知道,最劣等的马最好。第一等大才到达一定的瓶颈,就难以突破。而最劣等的马,最劣等的人才,经历过苦痛,反而反者道动,愈加坚挺。

当你下定决心要做企业时,你会发现,最下等的马才是最有价值的。故此,最上等的马有时就是最下等的马,而最下等的马有时就是最上等的马。所以谈到有价值人才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资质很棒”、“他资质很差”这一类的话。

上面,我们从任正非最近的讲话中,梳理出他的七种品质――如履薄冰,严密周祥的谨慎;如登高峰,慎终如始的敬畏;如做贵客,进退合度的居敬;如泄瀑布,积极向前的精进;如大草原,抱素守朴的素直;如旷山谷,空虚无边的广大;如初混沌,无所不容的包容。

这七种品质,实际上是老子在《道德经》第15章对得道高人的描述。能够安心头拱地的人,都是得道高人。老子说:

混沌理论精髓篇8

要 中国传统美学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概述,然而其又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颇深。具有“和合之美”、“和谐之美”、“中和之美”特点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来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国画和雕塑等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 传统美学 书法 山水画 雕塑

在中国古代,即使没有一个现代意义所谓的美学学科,但其美学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传统美学蕴涵丰富,其思想精髓主要为:和合之美、和谐之美和中和之美等。

“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观点,其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性。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是一个整体。整体由要素组成,要了解要素,必须要了解整体。《周易大传》中有:“观其会通”;汉代后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和合之美的第二大特点是“兼收并蓄”,即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汇,扬长避短。

“和谐之美”是中华民族美学始终的价值取向。和谐需要事物各组成要素之间协调统一。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是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万事万物都需协调有序的发展。《荀子》中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德经》中亦有:“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白云不扰鸟儿的飞翔;石头不阻河流的奔跑”。

“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美学思想中最高的审美境界。中和可以理解为中庸之道,即在人类观察和认识问题是要不偏不倚,适时适度。《易经》有:“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论语》中有:“中庸之为德也”;《礼记》中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渗透下,中和之美成为了我国历代艺术家最为膜拜的美学标准。

一、传统美学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枚醒目的瑰宝,必然不能脱离中华文化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产物,其中凝聚了异于别国的物化形态和意识思想。

我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道两家,即自然和社会纷纭复杂,但是其组成元素却至纯至简,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法度运行,古人称之为“道”。汉字经由图、符号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再到草书,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书法艺术。“混沌”生“两极”,“两极”生“四相”,“四相”生“八卦”。乾天坤道,演变生成万事万物。阴阳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融合,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之美”。在书法艺术中,中和之美被视为最高理想和指导原则,我国古代著书者尤为重视书法的情理合一、意法合一和形神合一。书法艺术中线条的轻重,行间的疏密,墨色的浓淡等都需达到中和之美,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二、传统美学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自然山水审美和国传统山水画中都得到最好的体现。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魏晋以前,该思想占主导地位。魏晋后,文人墨客皆“以玄对山水”、“寄情于山水”,通过肉眼将湖光水色即所谓的“天”“合”入“人”的审美中。

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虚实结合,即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合之美”,“虚”为虚白,“实”为色彩形色。通过虚实结合,将观画者既看到画幅中的青山峻岭,流水荡漾的实,也进入灵动幻想的虚中。再者,中国山水画不可以追求形似,而更加注重神似。不仅在外在讲究透视,也更加精心雕琢于对自然山水的内在意境。马远绘《雪》中有:银装裹素锁群山,猛兽无寻数迹难。千里冰封岂罩住?一行白鹭依旧还。情景交融,有虚有实。画者,文之极也。传统山水画讲究“求大同,存小异”,苏轼曾有文赞王维“观摩诘画,画中有诗;味摩诘诗,诗中有画”,此各种感情交替融合,相互呼应,早就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和经典。

三、传统美学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

《老子》中著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古人对万物发生发展规律的总结。汉代哲学著作《i冠子・泰录》:“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周易》中“保合太和”是核心思想,“太和”汲取了儒道两家的和谐思想。这些都是讲求和谐之美的重要性。和谐是中国哲学论中基本元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因此,和谐之美必然表现在我国古典艺术作品中。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最能展现“和谐之美”的,当举雕塑艺术。

雕塑家在构思创作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运斤成风,要讲究局部与整体和谐,讲究个体与集体的统一。雕塑时更要一笔塑一笔雕。雕塑“拟书法性”,讲求起承转合,雕塑也“拟绘画性”,讲求行云流水。要达到“和谐之美”,这必须拥有高超的技法和统筹全局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天道:《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2]马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及其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混沌理论精髓篇9

关键词:波德莱尔 应和之美 艺术美感

中图分类号:I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94-01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现代诗歌的先驱。波德莱尔的诗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强化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感应。诗人善于通过诗歌主体与现实的相似性,完成精神与自然的感应。后人将波德莱尔的这一创作思想概括为波德莱尔的应和之美。

1 波德莱尔诗歌应和理念的由来

波德莱尔的应和理念最早通过他的一首十四行小诗《应和》体现出来,这首诗篇幅短小,但是它真实体现了波德莱尔的“应和”创作理念,如诗人在诗中写道:

如悠长回声遥相应答的和歌,

终汇入一个混沌深邃的整体;

如黑夜又如光明般浩漫无际,

芳香、色彩和声音在互相应和。

诗中的“和歌、应和”强调了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符、相通和相应,这些词不但能够传达诗人心中那种你唱我和、相互应答的意味,还为诗歌与现实的沟通提供了比喻和形象性的暗示。我们知道,神圣本质一直占据西方传统思想的主体地位,西方文人善于通过对现象世界的解读将自身观念表现出来,这是柏拉图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基础,也是波德莱尔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

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世界中,世界是一个神圣范本的图像,大自然不过是自我思想的映射,各种思想的激情碰撞,可以形成如泉水一般涌现的灵感,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上帝的眷顾。因此,在波德莱尔看来,上帝就是精神的太阳,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肉体精神之间都有着互相对应的关系,这一想法给波德莱尔无限的激励与力量,于是他在《万物感应》中写道:好像琥珀安息,以及麝香,欢声歌唱,灵魂和官能的交畅,直把无穷的万物,向无限延长。诗人既有万物应和的感想,就毫不保留的用自由的笔法和呐喊声将这种想法唱了出来。

2 波德莱尔诗歌的应和之美

2.1 象征主义诗歌的基石

波德莱尔坚信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即事物的相互感应和互为象征,因此,这位历经各种情感折磨、有着异常感应力的诗人最善于用熟识的目光去洞察生活中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然后将其用独特的、隐秘的、交感的方式表达出来。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各种自然现实不过是一种表象,另一个世界才是精神和宇宙的起源,作为诗人,要勇于去世界的底层去发现新奇”。

精神宇宙的不可企及的蔚蓝

为了那梦想并痛苦的沮丧着

带着深渊的吸引力洞开,深不可测

亲爱的女神,澄明纯洁的生命……这是波德莱尔的诗歌《精神的黎明》中的一个段落。通过女神、蔚蓝等带有明显古典美和象征意义的事物,诗人开创了诗歌的另一个意境。在诗歌中,诗人的视觉、感觉通过声音、色彩的相互沟通交感,破译了“混沌而深邃的统一体”中蕴含的秘密,进而使山水草木都给诗人带来了体味、洞悉世界的契机。诗人心灵与隐秘世界的交流、相通,就是通过象征和交感的暗示来完成的。波德莱尔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奠定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基石,给后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2 颓废美学理念

波德莱尔不仅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也是颓废美学的倡导者,其颓废美思想的核心是以丑为美。波德莱尔之前的西方文学界对丑的态度主要是敬畏和批判,还有就是以丑衬美,即通过对丑的批判表达对美的热爱。波德莱尔则不同,他对丑持直接审视、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因为他认为“永恒不变的美是不存在的,美的特殊性、现代性和过渡性多种多样,每一种美都包含有特殊的激情成分,通过对抽象外表的升华可以找到真正的美。且与美相比,丑更具真实性和丰富性。”可以看出,他的以丑为美的思想与应和理论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因此,即使波德莱尔的诗歌中大量出现地狱、死亡、腐尸、蛆虫、等灰色词语,他的诗歌的艺术性和美学力量仍不见半点削减。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波德莱尔《快乐的死者》中的一个片段:

我痛恨遗嘱也痛恨坟墓,

与其苦苦哀求世人的泪眼,

我宁愿活着的时候邀请乌鸦,

把我那丑恶的骨髓吸干。

蛆虫,黑色伴侣没眼睛没耳朵,

看那,来了个死者自由又快乐,

享乐的哲学家,腐朽的子孙们。

这首诗对死亡的描写给人带来窒息的感觉,但是我们能从这看似荒谬之极、令人匪夷所思的描写中,感受到诗人对死亡的清醒认识和冷静态度。诗歌通过生与死、善与丑的呼应,给人来带来了无穷的想象,让人对自身原罪和精神迷惘有更深的认识。波德莱尔的诗歌既能窥视、体察世人激情与感受,又能给人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官刺激,这是他的诗歌备受赞誉的根本原因。

波德莱尔在自己的诗歌中大量运用通感手法和应和理论,从而为自己诗歌的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在对波德莱尔极其诗作进行研究、学习时,应重点研究诗人对应和观念的认知、运用及诗人此基础上形成的简明、形象的语言表达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悟波德莱尔诗歌的艺术美、意境美和形式美。

参考文献

[1] 刘文博.关于波德莱尔与应和论[J].外国文学,2010.

混沌理论精髓篇10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世界设计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来之时。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海报设计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认识、再发掘。

1.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对于现代手段与智灵手法的协调,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

3.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辨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辨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朴质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辨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中国的绘画理论和设计原理与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回转,青铜器纹饰的抽象多义,国画中大写意虚实相生中无不透出这种思维方式的精髓。我们知道思维方式转化到海报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国海报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体系。

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

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要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倾向,认为套几件古装或搬出典故神话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就有了文化内涵,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仿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

那么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关键之一。我们认为,首要的就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与时代变迁的种子,根植于国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所要努力把握的不仅是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它转化到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例如余秉楠1995年创作的《海峡两岸一家亲》是为台湾印象海报会设计的“汉字”海报。作品选用了最古的篆字“家”,家是屋顶下的猪,一个多么美好的形象,多么安定和幸福的家庭,它虽然经历长期的形制更叠,繁衍出行,仍离不开造字的初衷,隐喻出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主题。刘小康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背景是北京故宫九龙壁中的一条栩栩如生,威武动感,再加上一个跑步人形及科技感的线条造型,重叠龙形和人形,把传统文化,现代思维和运动精神结合起来,表达新时代北京的气象,还有很多成功作品,陈幼坚1987年设计的《Hello香港》,李永铨1993年设计的《现代香港设计师八人展——八仙过海》海报等等,都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这对于发现具有新时期民族特色的海报设计艺术具有启发的意义。

2.“全球化”中的现代中国海报设计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

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