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学理论十篇

时间:2023-10-13 16:54:25

混沌学理论

混沌学理论篇1

[关键词]混沌理论;哲学观;旅游学混沌态;旅游奇异吸引子;旅游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54―05

1 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学科体系等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讨论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专业视角,从各自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旅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系统边界的模糊性,以及旅游学科本身积累的不够,致使在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共识尚未形成,还处于科学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哲学观去看待旅游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厘清发展思路,科学地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运用混沌理论的哲学思想去审视、分析旅游学的混沌状态,从中找出它的有序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哲学支撑。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科学的第三大发现,是当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构成了对现代科学最具影响的三大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混沌理论对科学哲学观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改变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图景和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牛顿和拉普拉斯关于世界的自然图景模式,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示着整个宇宙都在可预测之中,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只要有了方程及初始条件就知道了一切。它描绘的世界图景是一种钟表模式的图景,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像一架钟表,它们按照确定的方式运行,科学的任务就是阐明钟表的结构,揭示它的运行规律。然而,当混沌理论产生时,它提出决定论中的混沌性,揭示了在确定系统中的不确定,从有序到无序,无序中又隐含着深刻的非线性动力机制,体现出无序中的有序。因此,混沌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图景和思维方式,它用混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哲学观念的一大变革。

2 混沌理论及其哲学观

混沌(chaos)一词,又称浑沌,通常指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在我国古代用“混沌初开”来描述宇宙形成之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哲学层面来看,哲学家庄子在《庄子・应帝王》中描述了一个由浑沌到有序的转变过程,是人类对混沌认识的最早哲学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混沌则是指在确定的系统中出现的类似不规则的有序运动。哈肯对混沌曾做过这样的精辟定义:“令人惊奇的是无规律运动来源于完全的决定性方程,为了表征这个新的现象,我们定义混沌性态为来源于决定性方程的无规则运动。”可见,哈肯是从过程的角度指出混沌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混沌理论不仅具有严格的科学体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混沌理论中既包含3种基本的辩证科学范畴,即确定与随机、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又包括诸如线性与非线性、可测与不可测、有限与无限、衰退与创生、整体与部分、同与异、存在与过程、状态与演化、结构与功能等其他的辩证科学范畴。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混沌理论对本文的哲学思想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混沌理论认为简单孕育着复杂,从复杂中可以抽象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复杂性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普遍行为,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事物的复杂整体性中才能真正显现。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混沌的随机性是内在的,是确定性系统自身固有的,被称为“内在随机性”,或“自发混沌”、“动力学随机性”,它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以必然的形式从系统内部产生出来。黑格尔说过,必然性(确定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随机性)。它们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偶然性(随机性)是在分叉点附近起作用,分叉后又是确定性起作用。

(3)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关系。混沌是稳定的,又是不稳定的。一般产生混沌的系统是具有整体稳定性的。混沌与有序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局部不稳定性。局部不稳定性表现为在进入吸引子区时随着进入的初始位置的不同,将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即所谓对初值的“敏感性”。局部不稳定性还明显地表现在奇异吸引子的相空间运行中,这一点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述。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蝴蝶效应”,认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会导致气象系统的极大差异,他还解释道,如果有一只蝴蝶在巴西拍动翅膀,就有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可能性。

(4)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它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周期和对称,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有序,但它却有跨尺度的自相似性。混沌运动的轨道在相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内无穷次的折叠,构成一个有无穷层次的自相似结构――奇异吸引子,奇异吸引子的这种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性,是一种更深刻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

3 旅游学混沌态分析

旅游活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现象,活动内容涉及的面广、领域多,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领域,活动的形式复杂多样,因此,对旅游活动及其现象研究的专业领域也十分广泛,旅游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如从旅游研究的领导性刊物《旅游研究纪事》所刊载的内容就可以得到证实。国内学者吴必虎对1973―2003年《旅游研究纪事》上发表的文章,按各分支学科主题词索引法进行了统计,他认为主题词数出现较多的分支学科,说明该学科的概念、内容丰富,对学科的研究深入,统计结果见表1。

可见,《旅游研究纪事》汇集了对旅游感兴趣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旅游学多学科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时,旅游学的多学科性也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充分体现。杰弗瑞(Jafari)在2001年就对西方大学科系中开设有关旅游课程及其相关研究范围进行了统计,他非常清楚地勾勒出旅游在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状况,见表2(按英文字母排序)。

此外,各学科由于学科范畴、知识谱系、专业视角不同,因而在旅游学科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 呈现出多样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它们的不足。虽然,对于一个分散的、跨学科的领域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各学科的研究者并不太注意学科的“边界性”,对旅游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会毫不犹豫地借用本学科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进入到旅游学的领地,造成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虽然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但仍站在原学科的思维角度,不能从本质上与旅游现象相结合。同样,旅游学科的研究者也忽略了自己学科边缘性的特点,在应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时,则因对这些学科研究方法掌握不够、理解不深,虽然站在旅游学的角度,但却分析、研究得不够深入。这些不足使旅游学科的综合性变成各相关学科的简单集合,跨学科或边缘学科变成各学科内容的直接剪裁拼接,使许多学者对旅游学科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如著名的政治科学家马修斯和里克特(Matthews,Richter)说道:“多年来,对旅游的学术研究被认为是轻浮的,不适合于成熟的学者。”

总之,旅游学科理论建设的不成熟,以及在许多重要学术问题上观点的不一致,都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旅游学科还处于学术上的荒蛮阶段。按照库恩的科学哲学理论,旅游学还处在“前科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科学共同体和公认的范式,存在许多竞争的学派,他们各执己见,学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从混沌理论的哲学观分析,旅游学的混沌态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确定到不确定的发展演变过程。旅游作为一种活动,它其实很简单,就是旅游者想换个环境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放松一下心情,开阔一下眼界,因而目的十分明确。这种现象正如混沌科学中所描述的那样,旅游起源于一个简单而又确定的事件。但是,当把旅游活动过程置于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时,则表现得相当复杂。首先,作为社会的人,他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旅游中的旅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过程,文化交流也成了或几乎成了全球性的文化,“跨文化交流”一词在旅游中应运而生,因而,一切与旅游有关的人类的行为、价值取向、文化背景、旅游观等都有可能对旅游过程和旅游结果产生影响;其次,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则凸显了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等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也将对旅游过程和旅游结果产生影响。可见,旅游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用混沌科学的哲学思想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复杂是由简单分化出来的,确定性中蕴含着不确定性,而且这些不确定性是由于旅游活动本身内在机理所产生的,表现出“内在的随机性”。为此,本文所指的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为此将旅游学科归属于任何其他学科门类,都不利于它的发展,有悖于它的本质属性。

针对旅游学混沌的状态,旅游学界应持怎样的观点呢?美国学者丹尼逊・纳什说道:“一旦出现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物,就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理论或特别的方法论似乎不太可能。目前,最好的总体目标是对旅游现象能形成一些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能使学科之间的学者的研究融合起来。”可见,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混沌理论中称“初值敏感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例如较早进行旅游领域研究的经济学科,则把旅游经济现象作为研究的初始路径(以意大利的马里奥蒂和奥地利的赫尔曼为代表),他们只考察了它的经济外壳,认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旅游经济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从而跳过了旅游现象本质的东西,即旅游现象形成的过程、形成的基础及其形态、结构的研究,直接进入对旅游现象性质和定义等概念的论证。

那么什么是形成这种总体观点的初值呢?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把游客看作是整个旅游研究的中心,是旅游学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由于旅游是因游客的出现而出现的,游客是产生旅游活动及旅游现象的核心要素。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发生误解,对旅游学的研究就注定要走上迷途。

4 旅游奇异吸引子及学科体系建设

4.1 旅游奇异吸引子

混沌理论中的奇异吸引子是系统趋于有序的一组“定常子”,是系统总体稳定性与局部不稳定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分形性,具有自相似性结构(如果在吸引子内取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小块放大,将会发现它们在统计意义下是相似的,即具有所谓统计自相似性)。它有内外两种方向:一切在奇异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它靠拢,这是“稳定”方向;而一切到达奇异吸引子内的轨道都相互排斥,对应不稳定的方向。也就是说,系统在混沌区域的相空间行为表现为快趋近一奇异吸引子时突然“跑”到另一奇异吸引子域里,而快要趋近该吸引子时又突然“跑”到原先或其他奇异吸引子域里。可见,奇异吸引子不仅体现了辩证关系中的无序与有序,而且体现了稳定与不稳定的辩证关系。

同样,假如我们把旅游学科系统看作是一个混沌系统,要在该系统中找出它的有序性,则应找到旅游学科系统的奇异吸引子。从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本文认为旅游奇异吸引子有两个:一个是围绕着游客(需求)产生的体验;另一个是围绕着供给产生的服务(即旅游的一切供给都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服务,而且是围绕着游客的体验来提供的服务)。从旅游的本质分析,旅游是旅游者寻求愉悦的一种体验,是一种经历或过程。旅游的这一本质已被大多数旅游研究者所接受。如杜江(2004)提出:“体验,它是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的。就个人经历和体验而言,2000年前欧洲人去埃及金字塔观光,与今天我们去那里的感受并无本质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旅游(需求)起源和旅游业(供给)起源的时滞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旅游本质的解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里不仅明确了旅游体验与生俱来的本质,而且也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即现代旅游是在游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供给)而产生的。同时,从哲学层面也给予了重要启示,即任何系统都是由事物的多方面组成,尽管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但是单凭体验单个因子是不可能构成一个系统的,一定有与之紧密联系的其他因子一起共同组成。可见,体验和服务是构成旅游系统的两个重要因子,这里称之为奇异吸引子,它同样具有类似于混沌理论中奇异吸引子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旅游学混沌系统中体验与服务这组奇异吸引子的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理解,有必要对这一对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因子做进一步的分析。按体验经济的理论,体验是继农业、工业和服务 业之后的又一经济类型,它既是服务经济的一种延续,又是服务经济的深化,是从服务经济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无形附加值,是一种新的价值源泉,是服务经济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必然结果。体验(experience)的原意是“经历”、“阅历”、“经验”、“感受”,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们参加某一实践活动而后得到的印象、感受、领悟的总和。所以,体验是“内在”的,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体验的特点是“个性化”。服务是指向消费者提供的利益满足的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系列活动。对游客来说,服务是“外在”的,是为了获得满意体验的一个平台,服务的特点是定制化,所以,服务与体验是有区别的(相斥性),在相空间有各自的运行轨道。然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当服务经济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服务经济对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所追求的标准化的挑战,它所追求的是差异化,即“个性化”,因为消费者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就必须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为此,服务经济是对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标准化的哲学否定”。由此可见,服务与体验又在“个性化”的价值上得到统一,体现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性,具有相互吸引性。体验与服务这两个奇异吸引子在相空间轨道运行中的这种吸引性和排斥性,正是旅游学混沌系统稳定与不稳定、无序与有序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为我们以体验和服务为核心构建旅游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哲学源泉。

4.2 旅游学科体系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体验和服务是决定旅游学混沌系统无序中的有序的重要因子,也是旅游学科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但是,根据混沌理论,在奇异吸引子域里,为了保证相空间状态的唯一性,即相轨道不能相交(否则在交点有两个运动方向而违背唯一性定律),系统所需的相空间至少是三维以上,所以,从旅游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本文认为旅游学科体系构建除了体验维、服务维外,还有影响维、信息和技术维,由这4个维度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学科体系。

混沌学理论篇2

【关键词】混沌管理理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路径

一、引言

混沌理论认为,世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对其的观察也就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这样的理论也是对“人”的一种肯定,在地位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让人意识到自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混沌管理理论,可以更加真实地展现教师和学生的人性,及其本性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相比较清晰管理理念的现代教学模式,混沌管理则应当归类于后现代教学模式,是对同一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体的有效构建,在教师和学生“人性”都同样得到认可的基础上,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混沌管理的形成依据

1.教学主体的转变要求

在科学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中的物理教学也深受网络的影响。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当学生开始拥有对知识的主观认识和主观感受时,教师也就丧失了管理中的权威性,这同样也就意味着清晰模式在教学中的功能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个人魅力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在教学中,权威是有形的,而魅力是无形的,但是,学生对权威的接受却是外在强加而成的,而对教师魅力的感受则是出于学生的一种内在欣赏,只有两者相互结合,形成教学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2.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

传统的学习方式只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听”、“记”、“背”的功能,而对其的主观性却并不作要求。但随着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和其教学难度逐步加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时清晰管理的教学模式则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反而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高中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混沌管理模式,有效舒缓学生清晰模式下物理学习的压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而和谐的氛围,从而实现其对物理的深度学习。

三、混沌管理理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1.建立混沌教学的主体

在一个新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环境中,一开始教师并不能准确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因此,运用混沌管理理论进行高中物理课堂的管理则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形成管理者的自我定位。相比较清晰化的课堂管理模式,其更加注重的是一种生平的关系,即未来是不断通过对学生这一群体的关心和尊重,形成师生之间的共识,从而进一步实现师生共同体的构建。简而言之,在混沌管理的模式下,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的管理者,更利于加速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形成共同体。

所谓“共同体”,也就是师生在长久的相处中,形成的一种心领神会的相互理解。而在形成共同体的阶段中,教师的管理者身份和学生的被管理者身份的界限都开始渐渐模糊,两者都将同时进入一个管理主体,一个系统之中。以混沌管理相关理论来解释,只有当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时,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才会消失,两者之间也才能形成一个不需要监督和约束的统一的管理系统。

2.混沌管理的教学规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混沌管理理论,也就时刻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学规则: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尤其是语言词汇的使用。在很多的教学实例中都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谩骂和侮辱,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许多的课堂破坏者以及成绩不理想者,其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地与教师的言辞、有其影响。也就是说,在混沌管理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做到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有耐心的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进行教导;其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爱。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比,关爱教学法在意义上也就显得比较混沌,知识的传输是一种理性的过程,而情感的教学则会显得较为感性。但是,这种关爱的教学方式对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沟通以及课堂的有效教学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有助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形成混沌课堂的简单规则。高中物理课程的混沌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只有做到课堂中每一个个体的相互尊重,就可以加强混沌教学的课堂管理功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简单规则的制定者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权威性并无任何关联,它仅仅只是作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的依据。即使当学生在课堂中犯了错,教师对学生的警戒和惩罚也应当置于和谐的氛围中。

【参考文献】

[1]刘徽.混沌课堂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马文焰.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混沌管理[J].广西轻工业.2010(05)

【作者简介】

混沌学理论篇3

关键词:混沌 混沌管理 渊源

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70-03

20世纪初,庞加莱在其《科学与方法》一书中预言了混沌科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气象学家洛仑兹在计算机帮助下发现混沌之后,使得混沌学作为一门科学实现了飞跃发展。作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20世纪物理学第三次革命的混沌,它揭示了混沌与和谐、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统一的新自然科学观,从而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从此,混沌理论影响了包括物理、化学、文学、艺术和经济等众多学科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使得在混沌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混沌管理在现代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外对混沌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卓越的成就。国内对混沌理论的研究也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管理学领域与混沌理论的结合依然是欠缺的,从而导致对现代混沌管理的内涵及其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刻。本文从理论、管理实践与文化三个方面对现代混沌管理产生的渊源进行梳理,以助于加深对现代混沌管理的认识。

一、从混沌到混沌学:现代混沌管理的理论渊源

“混沌”是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一是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二是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三是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因此,“混沌”其本意具有“混乱无序”的含义。但是,究竟什么是混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科学家们也只是通过混沌系统所表现出的一些普遍现象总结出其所谓的本质,而且不同学科对混沌含义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在人类的早期,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大同小异地构造过自己的“混沌创世神话”,如我国《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在西方,希腊神话和《圣经》都有关于混沌的神话。但是,把混沌从传说变迁到科学,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加以研究和运用则是近代的事情。在这种变迁中,对“混沌”的理解上大致经历了原始混沌、传统混沌和现代混沌三个阶段。原始混沌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地不分、模糊一片的状态;传统混沌是在文明的传承中一直留有并内化为一种行为方式的中国式的混沌;而现代混沌则是近代科学中兴起的“混沌理论”,而且也赋予了其不同传统混沌的含义。

对于混沌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Edward Lorenz的天气预测模型“蝴蝶效应”。正是这一“蝴蝶效应”模型,揭示了自然界表面看起来杂乱无序的事物中惊人的某种秩序。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普遍认识到混沌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并对各领域的混沌现象进行大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混沌研究在全球迅速推广,物理、生物、化学、经济、管理等领域对混沌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传统上,常用“混沌”来描述混乱、杂乱无章、没有规律性的事物或现象,其与无序的概念相同。而当今科学意义上的混沌却有着不同于传统科学研究的内容,已不再是古代的“混沌神话”或“混沌之说”,历史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和新的思想,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了几千年的成就积淀和创新,已经使混沌学成为一门崭新的科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的洛伦兹教授认为,混沌表征一个动力系统的特征,该系统存在完全混沌和有限混沌两种形式,前者表现为系统中大多数轨道显示敏感依赖性,而后者则是系统中某些特殊的轨道是非周期的。协同学创始人哈肯从过程的角度指出了混沌的含义,他认为无规律运动来源于完全确定性方程,为了表征这个新的现象,用混沌来定义源于确定性方程的无规律运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指出,混沌是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因此,混沌是自然界杂乱无章、不可预测的运动背后隐藏着的不随外界扰动而改变的内在规律性;而混沌学是一门关于过程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状态的科学,是关于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关于存在的科学。当现代混沌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实质、研究方法等渗透到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中,由此逐渐形成了现代混沌管理。因此,可以说在原始混沌、传统混沌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混沌,进而由此产生的混沌学,是现代混沌管理的理论渊源。

二、从混沌学到混沌管理:现代混沌管理的实践渊源

管理理论和思想的演化历史证明,管理范式的转变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革新发展,启发管理者从新的视角研究管理实践活动,提出更加科学化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管理空间的不断延伸、管理对象的日趋复杂、管理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急剧增加与扩大,人的生存和活动环境变得愈来愈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管理者逐渐意识到过去那种确定的、连续的传统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不确定的外部环境,而且也不存在一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且永恒不变的管理模式。同时,在一般系统理论指导下的传统企业管理存在诸多局限性:把企业当做是外部指令控制下的机械系统,缺乏灵活性,管理问题简单化;中央集权的递级的流水线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容易失真,长期的确定战略也束缚了企业发展的自由度;一味重视经济效益,对员工关怀不够,忽视了人是复杂的社会动物,有多方面的需求,致使出现员工惰工、破坏的行为;企业眼光狭隘,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及合作伙伴的利益,企业之间发展不协调等;把确定性当作研究问题的本质,其实不确定性才是非线性系统的本质,如果抗拒企业系统的不确定性,企业就会走入穷途末路,企业的生存和成长就是在不同阶段接受诸多可能性,不断做出适应当时情况的决策。这种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虽然管理过程简单,但不具备个性多元化管理能力,难以应对环境的骤变。

因此,无论是企业管理环境的变迁还是管理实践的客观需要,都需要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来促进传统管理理论和思想的改进,促进企业管理实践的优化。而混沌是指导管理者实施全面系统管理的崭新理论和有效途径,通过混沌可以把许多复杂的企业现象看作是有目的和有结构的行为。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或任何与企业管理有关的理论)不能无视混沌的影响,通过使用更多的战略决策方法寻求正确的监督机制,并与混沌进行交互(不是干扰),可以建立起更好的企业管理系统。将混沌理论引入管理,探讨混沌环境下的企业系统演化的模式、企业计划、组织和控制等问题,使之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是当今管理实践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混沌理论的革命性思想和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正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掀起一场革命。汤姆・皮特斯在其著作《振兴有赖于混沌》中指出,混沌将导致一场革命,向我们自认为熟知的关于管理的一切知识提出了挑战,也向传统的管理实践提出了挑战。因此,将混沌学的相关理论与思想引入管理学领域,是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混沌管理的实践渊源。

三、从传统混沌管理到现代混沌管理:现代混沌管理的文化渊源

现代混沌管理可以说是在中国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确立的。中国传统管理是质朴的,有一整套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在管理心理、组织结构、人际关系和管理文化等方面,均有一些详尽的论述和“案例”。与西方精确、规范和科学的管理相比,可以说中国传统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或人文管理,其主要是运用人文科学通过人的思想、精神、心理、行为等对人和物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是宏、微观混同的,是非逻辑、非量化、非确定性的软管理,是一种传统的混沌管理。这种传统的混沌管理是建立在中华传统管理哲学的基础上的,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稳定性、整体性、自然性是其主要特征。儒家管理哲学是一种稳定的管理哲学,它赞同稳定并追求稳定,依靠其内在的机制保持稳定。儒道学家还推崇整体论观点。整体论哲学重整体、轻局部,重综合、轻分析;重宏观、轻微观。因而,传统混沌管理的方法论,必然是对整体、宏观、全局、全程、战略的管理。儒道两家的文化是互补的,很多儒者具有双重人格,儒道兼而有之,得志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因而,许多儒家人物也赞同道家的“自然”观点,“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的过程是自生、自长、自发展、自复制的过程,任其生物、社会、事物自然生长发展,即“无为”管理。可见,传统的混沌管理是建立在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而小农经济数多且分散,商品交换极少,封建政府管理能力较差,也往往认为没必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似乎任其自然发展反而有利。当然,传统混沌管理的自然性表现并不一定形式地贯穿于“全程”的始终,它可能内在地发挥着作用。

现代混沌管理是以西方混沌管理为基本思想和观念的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人文管理或人本管理后,现代管理思想出现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两条路线,但实际中科学和人文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较早时期泰勒就认识到在原始管理中要加强科学的成分,但当西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达到某种程度后,即又悟出“全靠‘硬’的不行”,反对仅用定量化方法处理管理问题,提出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本管理,即不仅要“见物”又要“见人”,进而模糊了管理问题的边界。管理界线模糊后,管理的宽容度增加了,灵活性加大了,辩证思维增强了,更易于涵盖管理事物,不好定量处理的管理问题变得容易解决了。西方的管理思想从定性到定量又到定性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从重视定量到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实践与思辨的过程。西方管理这种由定性始、经定量又向定性靠拢的演变,是一种上升中的回归、无奈的回归、“理性”的回归和必然的回归,是因管理面临着大量复杂、无法用量化的科学方法予以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即使“可量化”处理的管理问题中,也常出现“病态”问题,它们机理不明、边界模糊,很难确切描述,更难以定量建模。即使变通建模,也无法优化。因而,西蒙提出了“满意解”的模糊概念取代最优解,且其观点很快被管理界普遍接受了。西方的权变管理和经验管理也向管理的规范化“宣战”,权变管理提出不存在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通用的规范管理方式,而经验管理则宣称管理是实践不是科学,是行动不是知识。

由上可见,传统混沌管理是对中国式管理的一种描述,其在中国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积淀而被延续下来,它所代表的是把组织的稳定性作为最高目标的,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或管理哲学。西方管理在经历了科学管理的无视人的物本主义管理哲学和精确性、科学性的管理方法,充分的发展了所有这些确定性的方面之后,开始对东方式的神秘主义和不确定性产生了兴趣,在实践中的管理方式以及发展中的管理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转向混沌,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和模糊、混沌的管理方法发展。当然,现代混沌管理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不同于传统混沌管理的“人本主义”,其植根于西方自身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上,强调从人本身出发去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把人的本质视作人的独特个性的表象,强调人的个体的存在,其以人为本也即以个人为本。而传统混沌管理并不是从“人”这个个体出发,而是从“组织”这个主体出发,把组织稳定的目标超越于个人之上,这种人本主义是“组织的人本”,而非“个人的人本”。因此,源于中国“人本主义”的传统混沌管理和源于西方“人本主义”的现代混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某种意义是可以认为是现代混沌管理的文化渊源。

混沌管理作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了几千年的成就积淀和创新,已经成为一门崭新的科学。它探讨了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运动――混沌,揭示了一个形态复杂、结构新颖、确定又随机的世界,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热潮。混沌理论和协同学等新科学为人类揭示了一个万物共生、彼此间有着复杂联系的真实世界,使过于理想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受到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简单性与复杂性共存、有序性与无序性相伴的世界,它使我们再也不能以简单的眼光来看问题,并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强烈冲击。混沌管理作为建立在混沌学研究成果上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并不排斥规范、界限、定量和技术方法,而只是提出这些东西都不是绝对的,只有在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充分理解事物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才会更合理。可以说,管理世界是混沌的,管理实践是混沌的,管理学无法避免混沌。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李清莹(1990-),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从事金融专业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润生.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黎红雷.儒家思想的管理诠释[J].社会科学战线,1996,(3).

[3] 李红波,刘彩虹.SDN混沌管理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

[4] 李培平,赵红梅,王建国.试论混沌管理的雏型和发展[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5] 李艳艳.传统混沌管理与现代混沌管理之比较[J].人口与经济(增刊),2006,(4).

[6] 刘兴国.混沌与混沌管理[J].企业经济,2003,(10).

[7] 王馨,戴峰.MIS的混沌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

[8] 伊利亚・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 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M].张淑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10] 张金春,王杰.企业系统混沌管理的涵义、特点及方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3).

[11] 张铁山.混沌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The origin of the modern chaos management :Ttheory ・ practice ・culture

LI Yu-ying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Wuhan university,Wuhan 445000,China)

混沌学理论篇4

一、现代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的对象是一个经济系统,对其能否进行预测,可以进行什么样的预测(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取决于系统所处的状态。混沌理论认为,一切系统的行为都是动态演化的,在其演化过程中可能会呈现出有序态、无序态、混沌态、反混沌态和自组织临界态五种类型的状态,不同状态下的系统具有不同的预测特性。研究表明,当经济系统处于无序态或反混沌态时,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预测都可能是无效的;当经济系统处于混沌态时,可以对其进行长期定性预测和近期、短期或中期的定量预测,而不能进行长期定量预测;当经济系统处于有序态或自组织临界态时,可以对其进行长期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但预测的精度不一样,有序态的预测精度要远高于自组织临界态。对于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根据混沌理论,其演化行为既不会总是稳定有序,也不会总是混沌或无序;在某一层次或某一部分是稳定有序的,而在其它层次或其它部分又可能是混沌或无序的;当系统经过内部协同作用和与外部交换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作用时,系统会从一种状态演化到另一种状态。但系统在何时、何处发生变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因此,那种试图对复杂经济系统进行精确定量预测的努力是徒劳的。

对于复杂的经济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建立计算机模拟模型来预测未来。一般认为如果所构造的模型对事物的运行机制刻画得越准确、给定的初始条件和运算过程越精确,预测的结果就会越可靠,预测的精度就会越高。对于平稳有序的经济系统或进行近期预测的混沌系统,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非有序的经济系统,在进行中长期预测时,结论就可能不正确。其原因是无论怎么精确的数学模型,总是对现实问题的简化。总要省掉一些变量,也就是无论模型构造得再完美,总是与实际问题有差异。如果系统平稳有序或预测期限很短,这种差异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但如果系统非有序而且预测期限较长,这种差异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使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

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大的变化,如战争、地震、社会大变革等,肯定要对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系统的随机性加大,按原外部环境条件下所作的预测,自然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混沌理论认为,一个系统的随机性有可能是仅由内部非线性机制作用产生的,而与外部的噪声或扰动无关。这实际说明,即使外部条件没有发生变化,也可能由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作用,使系统发生大的波动,从而导致预测失误。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4年墨西哥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均是资本市场内在的机制而非外部的冲击所致。

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多层次性、互关联性、非叠加性以及动态性使得描述这种系统的预测模型应具有非线性特点。加强对新的非线性预测方法,如混沌动力学预测法、混沌情景预测法、混沌惟象预测法、分形预测法、小波分析预测法等的研究势在必行。混沌理论改变了我们对经济预测的传统认识,使我们认识到了原本认为不可预测的复杂经济系统具有可预测性,而原本认为可预测的简单经济系统具有预测的局限性。由于混沌理论为原来被认为不可预测的复杂经济系统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途径,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混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经济预测的精度也必将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现代经济控制

人们从大量的经济系统中揭示了混沌现象的存在,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混沌控制利用研究的进展,如何消除有害的混沌而对有益的混沌加以诱导也已成为经济混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相比物理、工程领域而言,经济混沌控制研究则起步较晚,工作零星分散。1996年,J・A・Holyst等发表了题为“如何控制混沌经济”的文章,开辟了经济混沌控制研究的先河。

经济混沌控制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混沌等复杂性科学理论在经济管理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的关键环节。这里既包括模型控制即从混沌这个丰富的信息库中获得我们所希望的动力学行为,也包括概念化的混沌系统(如企业组织)的管理控制。这就决定了经济混沌控制研究的方法必须是定性定量相结合,既要充分借鉴、利用相对通用的混沌控制思想、理论与方法,也必须考虑经济管理系统是有人参与的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还要综合利用复杂性科学的其它理论方法。总体上,经济(模型)混沌控制的研究包括三方面内容:

1.经济系统产生混沌的动因。混沌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认为经济系统的波动是系统内生决定的,因此研究经济混沌首先要找出那些可以引起混沌的关键系统参数或变量。

2.比较经济系统在周期态和混沌态的表现这需要根据所考察经济系统的特点提出一些衡量系统表现的指标,如D・A・Belrens在研究两个国家军备竞赛的混沌模型时以“和平与稳定”作为指标来分析评价系统的表现,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累积利润,累积收入,回报率等指标来评价经济系统的表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混沌评价问题。

3.进一步研究为使经济系统在这些指标方面取得较优甚至最优的值,所进行的适当的经济主体行为策略。如果混沌是有害的,即系统在处于混沌态时表现较差,则应根据经济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来控制混沌至某些周期轨道,而且根据奥特等人的研究结果,此时一般只需考虑低周期轨道的控制。如果表明混沌是有益的(Huang在研究有增长上限的蛛网模型时证明,当系统处于混沌态时平均利润较大),那么对这样的混沌就应当诱导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

混沌学理论篇5

【关键词】混沌;混沌理论;电子政务

一、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首次提出,成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比肩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混沌理论最初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混沌理论中的“混沌”一词,在传统意义上,它是指“混乱、紊乱、无序和没有规律性的事物和现象”。但是“混沌”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它又不同于其传统意义的内容。爱德华·洛伦兹认为:混沌这个术语是用来指代这样一种过程,“它们看似是随机发生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时至今日,混沌理论的基本体系日益走向完善,其研究和应用不仅开创了自然科学的新范式,而且其影响已经延伸到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的社会科学领域之中。作为研究复杂的非线性动态机制的混沌理论把偶然性、非线性、非平衡性、不稳定性带进了公共管理的视野。在公共管理领域,我们对混沌理论的理解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混沌理论不仅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并使人们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现实世界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有序与无序的辩证统一。目前将混沌理论与电子政务联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而应用混沌理论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特性,研究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及其过程的管理,对发展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实际指导意义,混沌理论为深入研究现代电子政务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提供新的理论手段和理论范式。

二、电子政务的若干混沌特性

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通过对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以下一些混沌特性:

(一)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耗散性

混沌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混沌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着信息、能量及物质的交换与整合,同时混沌系统与外界也进行着类似的交换整合活动。电子政务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除此之外,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就处于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之中,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既在内部进行交换,又与周围环境也有交换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在不断地“耗散”从外界输入的数据的同时,通过系统内部各种不同的转换机制,再向用户输出信息。电子政务系统的这种耗散性使得系统在保持开放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又能产生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性。

(二)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

混沌系统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保留其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的整个系统新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混沌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功能。电子政务系统具有非线性,系统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是非线性的关系。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的四个主体:政府、企业、公务员和公民这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表现为非线性的特点,一方面在服务方面,不同的服务差异可能会导致对最终服务的接受者公众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对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革并不能产生一定明显的效果。而且政府部门同时是以多种身份来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的,政府部门承当了用户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既是所有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者,又是这些公共服务资源的组织者。其它主体则充当着主动提供服务者、被动接受者、信息反馈者等角色,这使得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倾向于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这些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也正是电子政务系统无法用单一数据关系表示的根本所在,如何解决各个环节中的非线性问题,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管理的重要方面内容。

(三)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分形性

混沌系统是一个自相似的结构,在非线性、非平衡的过程中的混沌会产生一种吸引子,系统的状态在吸引区向奇异吸引子汇聚,从而确保了它在整体上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这使得电子政务系统可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同时具有自相似性,也可使系统仅在某一方面具有自相似性;混沌系统的分形性同时提高了整体与部分之间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相关联的方式。比如,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包含若干“自相似”的子系统,即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扩展开来的国家电子政务、省级电子政务、市级电子政务、县级电子政务。在我国,部级电子政务有中国电子政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级电子政务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的电子政务;市级电子政务包括282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的政府网站。纵观不同区域的电子政务,虽然其层次性表现的都很明显,但是不同层次的电子政务系统仍然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具有分形性的特点。

(四)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

从混沌学的观点来看,电子政务系统属于混沌系统,因为它具有混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混沌理论认为,混沌系统的长期行为和结果,会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其长期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初始条件十分细微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相同的初始条件,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美国著名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个特征的形象比喻,他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中国古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就是指这个意思。这种“蝴蝶效应”在现代电子政务建设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运行及控制方式都没有大的改变,而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失误就可能会导致政府信用危机。因此,电子政务的初值敏感性就要求我们不能忽略细小变化给复杂系统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三、混沌理论下的电子政务建设

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永远运动变化的,客观环境也是永远不相同的;面对事物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必然有其深层次秩序在指挥和引导这一复杂系统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运用混沌理论探索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电子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变应变,同时在变化中把握秩序。不管是从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宏观层面还是到每一层、每一部门的微观层面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一)规范、统一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行为

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分形性,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包含若干“自相似”的子系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而且它们都在向一个“吸引子”汇聚,这个吸引子就是“阳光行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各种子系统差异性的基础上,创建一些统一的原则性的规范:既要为各级政府配置合理的行政权力,也需要中央将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建设。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结合该地方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要求,开展适合本地区的电子,满足本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央在赋予地方相应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在尊重各地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方向,从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中找到共同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要做好利益的相协调工作,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中央和政府关系协调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要建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共享系统,还要对涉及到整体利益的信息、应该共享的信息都要做到及时共享,防止“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另外,要注意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即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二)创造复杂性,加强民众参与

混论理论强调组织的复杂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这些特征,电子政务系统都具有。混沌理论的的非线性观告诉我们,将电子政务建设去简单化和明确化,这不仅不可能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而且会产生负面的结果。因此混沌理论要求电子政务建设的转变,由单一管理变为多元管理,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增加其复杂性,要求其必须放松规制,公开电子政务内容,加强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允许和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来。

(三)重视组织的学习能力,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公共管理界的时髦话题,混沌理论强调的是组织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加强对变动组织和环境的适应性。虽然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复杂的环境,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产生创造性的能量,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内部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通过发挥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来打破既有的结构、规范和程序,在面对偶然的事件中能创新处理措施和办法,从而推进电子政务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林江.公共行政中的混沌与复杂性理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刘洪.经济混沌管理——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3]罗章,彭莉,肖云.电子政务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SWOT分析[J].电子政务.2008(10)

[4]陈江,曹兆勇.牛鞭效应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4(2)

[5]相丽玲,蔡华利.电子政务建设的复杂性特征及其发展策略——基于CAS理论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21)

[6]张璋,武玉英.混沌理论与公共行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7]麻晓莉,卢文军.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J].理论导刊.2003(7)

混沌学理论篇6

1混沌理论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混沌并没有严格的定义。通常情况下,它是指和随机性外因无关,却和某种内因有着必然联系,并由此得出的具有随机性特点的一种运动状态。而混沌运动则是指在对应的确定性系统中,那些局限于有限相空间的具有其不稳定特征的运动。由于这种不稳定性的存在,相关系统的长时间行为会呈现出一种混乱现象。就混沌理论而言,它和一系列的混沌现象都属于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充分展现了动力学系统理论的特点,属于混沌学的新分支。为此,混沌理论被人们称之为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的一次历史性的科学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新时代下,由于混沌中具有的秩序性,随机中展现的规律性等特点,混沌理论及其混沌现象已成为新时期科学界探讨的火热话题,混沌理论已逐渐完善,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概述

从某个侧面而言,码分多址这一概念来源于扩频通信,CDMA是它的英文简称。就扩频通信而言,它已有大约三十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扩频通信主要用于军事方面,是重要的通信枢纽,在敌对环境中,可以充分利用扩频技术,来抵抗敌军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干扰,提供具有保密性质的通信。随之扩频技术的逐渐完善,它也被应用到民用通信方面。同时,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码分多址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码分多址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数字蜂房类型的移动通信等领域,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已成为新时代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以陆地蜂房移动通信系统为例,码分多址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缓和无限用户、有限频带二者间的矛盾,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此外,码分多址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具有一定的软切换能力,为经济而高效的个人通信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力量。就其基本思想而言,码分多址是在通信系统发送端调制器的基础上,引入的具有噪声类型的伪随机码。换句话说,它是原信息信号的转换,使对应的信号频谱以迅速扩展。通常情况下,一旦每个通信点都采用不同类型的PN码进行区分,便会形成对应的码分多址系统,也被叫做扩频多址。

3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混沌理论的应用

随着时代不断演变,混沌理论已逐渐完善,逐渐被应用到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主要是因为混沌信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可以使相关混沌系统产生一定的混沌序列。而这些序列在现代化通信领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具有保密功能的扩频通信方面。因此,本文作者对混沌理论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方面的应用予以了分析。就其应用而言,以混沌信号在保密通信方面的应用为例,根据混沌信号的作用不同,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振幅隐蔽类型的通信。对于这方面,主要是以混沌信号为载波,可以将那些等待调制的信息以叠加的方式在上面发送。而在信息数据接收端,会把接收到的信号减去其中那些和调制信号一致的混沌信号。在此基础上,便可以迅速调解出好那些有用的信息数据,使混沌好隐蔽调制通信得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在混沌理论应用过程中,被调制出的信息数据幅度不能超过混沌信号本身的幅度。比如,混沌参数调制通信,也被叫做混沌交换。以混沌参数领域为媒介,对应的元件参数必须在该范围内。以此为基础,对混沌系统所具有的元件参数值进行合理化地调制,并使那些收、发系统实现同步、异步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混沌系统自身的行为需要以两个吸引子为纽带,实现彼此间的交换。最终,使保密通信得以实现。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混沌信号在扩频通信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1)在混沌信号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可用码组。以传统型的伪随机码序列为例,其中的码组数目并不是无限的,会受到相关方面的限制,而其中的优选码组特别少。但混沌信号的应用可以为此提供无限的码组,还有很多优质组,具有一定的自/互相关特性。(2)具有很好的保密性,可以有效防止重要信息数据的泄漏。在传输过程,混沌信号会使所传出的信号频谱像高斯白类型的噪声。在传输过程中,很难引起注意。同时,在混沌信号应用中,混沌序列已不仅仅是一种二元序列,可以使重要信息数据被破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其中的混沌调制编码序列也不会和信息位相对应,即使其中某一信息数据被破译,也不会使传输中的信息被泄漏。

4结语

混沌学理论篇7

【关键词】混沌理论 金融市场 投资决策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环境下,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其规模日渐扩大。金融投资的特点为风险与收益共存,为了保证自身投资的成效,广大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展开了分析。本文主要从混沌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股票、期货及黄金等市场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二、混沌理论概况

在1970年后,非线性科学快速发展,经国内外学者共同努力,完善了其研究内容,具体包括孤立波、混沌及分形,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便是混沌理论。在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其为混沌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混沌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动态系统,其在各个领域均有着普遍的运用,如:自然与社会科学等,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渗透,进一步促进了其发展。当前,各国学者均十分关注混沌时间序列预测,其模型分为两种,一种为动力学方法,另一种为相空间重构方法,前者以已知系统模式为前提条件,借助描述系统数学模型,经过简化与求解,从而保证了预测的有效性;后者借助实际观察数据,构建适合的空间模型,通过观察相点的轨迹运动,从而达到预测目标。现阶段,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分为全局法、局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1]。

在经济学领域中对混沌理论的应用时间较长,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最早提出了混沌现象,此后,有关学者在风险管理、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等方面均引入了混沌理论,但时至今日,关于混沌理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既有理论分析可知,金融市场研究中对混沌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混沌识别、常规预测等方面,缺少关于投资决策的研究报道[2]。因此,本文借助混沌理论研究金融市场投资决策是必要的。

三、基于混沌理论的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决策研究

金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著。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但股票、期货及黄金市场经数十年发展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金融投资属于理财工具,为了规避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效益,国内外学者均十分关注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决策的研究。如果市场有效,最优投资策略为投资与市场组合、采用消极管理,但有效市场假说缺少可行性,随之出现了分形市场假说,它认为投资者行为与两个因素有关,一种为金融市场信息接受度,另一种为投资时间尺度。金融市场作为复杂系统,其拥有混沌、分形等特性,因此,分析过程中可采用混沌、分形等理论。

(一)研究意义

中国金融市场是由股票、期货及黄金市场构成的,其面向大众,拥有固定的场所,可进行集中化交易,具体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此作为新兴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影响力日渐增强。

本文选用混沌理论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理论方面,研究中利用分形、混沌理论,对金融市场展开了非线性分析,从而推动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在现实方面,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投资成败的关键点便是投资策略,该策略涉诸多的内容,包括投资对象、规模及时机等,通过对合理投资策略的推广,利于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思维,使其全面了解市场特性,以此保证其预测、决策的成效,同时也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使其规避了金融风险,提高了管理效率与质量[3]。

(二)研究内容

1.混沌性检验。在应用混沌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市场过程中,因确保其属于混沌系统,为了明确其是否拥有混沌系统的特性,可通过混沌识别,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序列数据。通过调查可知,国内外学者经研究证实了股票市场具有混沌性,中国股票市场为弱混沌,但关于其他市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过程中侧重期货、黄金市场,经检测,确定其具有混沌性,此后再借助非线性确定性混沌模型展开预测与分析,从而满足投资决策需求。

在中国股票市场方面,选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提供的4000个数据为研究对象,其源于Bloomberg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处理、计算发现,二者日收盘价格序列呈现出了尖峰厚尾的特点,不属于正态分布。通过R/S检验分析显示,沪深两市拥有非线性特征,即:价格波动具备分形性与持久性,经递归图分析指出,两市指数的价格时间序列具有确定性[4]。

在中国期货市场方面,虽然国内学者研究了中国期货市场,但仅限于单一品种,也未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检验。由于期货市场的指数缺少一致性,各品种均有着独特性,单一品种的混沌性不具备代表性与典型性,因此,研究过程中应选用不同的方法,以此提高检验分析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实践中选用了三大期货交易所的全部上市品种,首先,利用最大交易量复权法进行采集,以此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代表性,此后进行了处理、计算及检验。此结果为各期货市场的不同品种价格序列具有尖峰厚尾的特点,不属于正态分布。通过R/S、BDS及递归图检验可知,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序列波动具有非线性与持久性特点,同时其价格普遍确定。

在中国黄金市场方面,我国黄金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在21世纪才成立上海黄金交易所,与国外市场相比,其在交易量、影响力等方面均相对较小,但其发展速度较快,与其他金融市场共同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元贬值,我国开始大规模储备黄金,但其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仍相对较小,因此,相关学者要求中央应加大其储备量。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国内投资者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因此,黄金价格预测与分析逐渐成为了热点。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2000个数据为研究对象,采集后对其进行处理与计算,通过R/S、BDS分析与检验发现,中国黄金市场不符合正态分布,具有非线性及确定性,但其非线性特征不够明显,造成此情况的原因为该市场发展时间尚短,难以实现定量检验[5]。

通过对三个市场的分析与检验证实,中国金融市场具备混沌个特性,因此,可利用混沌理论探讨其投资决策。

2.混沌预测。中国金融市场混沌预测是其投资决策的前提条件,最传统的投资策略便是价格预测,即:价格上涨则买入,而其下跌则卖出。为了掌握中国金融市场的预测方法,应利用Lyapunov指数,该指数对系统混沌量及轨道指数发散进行了量化估计,在相空间寻找相似点与相似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经研究证实,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经去噪处理后,其预测性能明显提高;同时,采用自适应预测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涉及的样本量少,预测准确性较高,同时可克服时变困难,并拥有自适应跟踪系统运动轨迹,在分析中国金融市场过程中可选用Valterra级数自适应预测模型,虽然其预测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缺少稳定性,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预测失败。因此,日后,该模型仍需进一步改进。

当前,在金融市场中广泛应用着神经网络模型,其预测精度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将其用于金融市场预测,网络通过对样本的学习,自适应地提取了金融资产价格的动态规律,同时其动态特性、存储能力,有效反应了金融市场的时序特性,从而保证了预测精度[6]。

3.混沌投资。金融市场投资决策流程如下:确定投资战略、分析市场、构建投资组合、品股业绩、改进投资组合等,实践中应注意两个事项,第一为金融资产分析,通过对投资工具风险及收益的评估,以此明确投资时机,为了解决此问题,常年的决策方法为技术分析,结合混沌预测,构建混合交易模型,经验证显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保证高额收益率;第二为最优资产组合,主要是控制投资风险,促进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在处理此问题过程中可利用非线性技术及行为金融理论,其投资组合模型有M-V模型、M-V-S-K模型[7]。

四、总结

综上所述,混沌理论作为非线性技术,将其用于金融投资领域,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预测与决策能力,待有效控制风险后,其投资收益将更加显著。本文借助混沌理论,对中国金融市场展开了全方位的混沌识别,并提出了混沌预测方法及交易、投资模型。

参考文献

[1]刘超,刘丽.系统金融理论研究――兼论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系统金融理论的比较[J].南方金融,2011,12:9-18.

[2]黄腾飞.基于混沌理论的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决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3]张震.基于混沌理论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探讨[J].区域金融研究,2012,08:20-26.

[4]杨新华,施筱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混沌理论的融合――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规律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18-21+30.

[5]梁成.基于异质易者非线性模型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2.

混沌学理论篇8

[关键词]混沌理论;幼儿园课程;蝴蝶效应;自相似;奇异吸引子

19世纪牛顿一迪卡尔的机械科学、简单秩序、系统封闭的世界观影响了整个工业化的历史。这种世界观强调数量的精确化,不接受矛盾和不确定知识,强调绝对不变的恒定和单一,认为只有一种思维方式、一个真理或一个最好的过程。自20世纪以来,这种世界观在宏观和微观世界都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问题。随着自然学科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被称为“20世纪物理学第三大革命”的混沌学形成,它彻底击碎了关于可控制可测量过程的牛顿式梦和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可预测的幻想,由此展开了科学领域范式的重大转移――由现代主义范式走向以开放、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范式。[1]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其他领域学者以此为基础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开展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领域,幼儿园课程当然也处于这场范式转移之中,封闭的、追求形式化的传统幼儿园课程受到了极大挑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从混沌理论视角对幼儿园课程进行重新审视。

一、混沌理论的基本观点

混沌理论亦称“非均衡理论”或“动态系统理论”,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与相对论、量子论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学理论。传统对“混沌”的理解是“乱七八糟,混乱无序”,今天科学的“混沌”是指在确定的系统中出现貌似不规则的有序运动。现代关于混沌的研究还揭示了另一种“混沌”,即非平衡的混沌,这种混沌出现在有序结构之后,是有序结构进一步演化的结果。混沌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中提出的,即一只蝴蝶在世界上某个地方振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风暴。它强调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在宏观上将会产生系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从更深的层次看,混沌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系统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在我国,妇孺皆知的成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是与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相关联的,因为初始条件是不稳定的、不为人知的。

2.自相似结构

混沌运动会表现出非周期性和非对称性,但这并不能说明混沌运动是无序的。相反,它表现了一种混沌之序,是一种整体稳定、局部不稳定的运动状态。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系统会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从层次关系上看,部分与整体具有结构上的相似,从而表现出有序性。这种有序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有序,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有序形态。

3.奇异吸引子

在混沌运动过程中,对行为运动范围的控制和限制体现三种不同吸引子:吸引不动点、极限环和奇异吸引子(即混沌吸引子)。吸引不动点将系统的行为收敛为一个静态的平衡点,而极限环则将系统的行为收敛为一种周期,两者使系统形态呈现静态的平衡性特征。奇异吸引子不同于前两者,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行为运动偏离静态固定区域而导向不同的形态,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总之,正是以上两种相反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张力,触发了一个局部丰富多样的复杂的巨大模式。[2]

4.非线性

“线性”指小起因引起小结果;“非线性”则是指不起眼的小原因可能引起巨大的、具有震撼性的结果。线性因果关系――般被视为常态,混沌理论却认为“非线性”才是自然和社会的常态。因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间常因纠葛而形成错综复杂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是非线性系统长期演变的结果,且每种行为都只是暂时反映当时系统的状态。混沌理论认为,系统的变动情形都是非线性的、动态的和暂时的,永远平衡并不存在。[3]

二、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

混沌理论采取对现象作整体诠释和解析的研究范式,提供“非线性”典范的思考方式,强调混沌和秩序并存,主张以整体、全面和易变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件和现象。该理论以开放系统的动态、不稳定为探索重点,将混沌状态和不可预知行为视为主要特征,这为我们研究幼儿园课程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模式。[4]

1.课程目标要整体规划,统整各方资源,同时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关键能力”

幼儿园课程本来就是一个复杂、混沌的系统,不仅涉及自身教育观、当代教育思潮、国家教育方针、学科知识发展、幼儿心理等方面内容,也与社区发展及家长的观点等因素密切相关。课程目标可视为整个课程的初始条件,目标基础上的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及评价都依赖于初始的目标制定。因此,在进行幼儿园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其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即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时,宜采取整体规划方式,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促进社区、家园积极互动,统整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课程得以顺利实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能力”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幼儿进行智力活动的核心技能和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性能力,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关键能力。混沌理论的“自相似结构”观点强调整体稳定、局部不稳定、层次上非周期性的有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尽管课程目标是多层次的,课程方案是多元的,但都必须围绕自相似结构中的吸引中心来确定课程目标,即目标的设定要以培养幼儿的“关键能力”为核心。

2.课程内容应具有开放性、建构性、生成性

传统幼儿园课程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严格按照计划好的、确定的内容进行,不允许有“干扰”或“破坏”,较少顾及教学模式或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混沌理论认为非线性是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常态,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会形成错综复杂的混沌状态,这一状态处于永恒的变化中。幼儿园课程作为一个混沌系统,也应体现其非线性特征。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不应是完全预成的,应注意“生成”,充分体现开放性和建构性。[5]幼儿园课程应不断生成新的内容,以符合不同时期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混沌理论强调非模式化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幼儿突发奇想、教师随机应变等奇异吸引子的存在,课程内容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应是死的、固定的“教材”,而应体现出开放性和动态变化性。幼儿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应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因此课程内容不再仅仅是教师本人的价值观的反映,不再是预先设计好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教师、幼儿、家长及社区人员等多种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特定活动和特定幼儿等奇异吸引子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诱发生成的非模式化的内容。

3.课程的实施是师幼在平等基础上不断对话的过程

混沌运动中的奇异吸引子通过诱发系统向不规则方向发展,使系统产生复杂、丰富、多变和不确定性。在把幼儿园课程视为混沌系统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将课程实施看作是一种对话。对话的原始意义专指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方式,这里是指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交谈。在这种对话中,说话者能够完全敞开心扉,有一种要去经历一场有趣的冒险的感觉。[6]师幼通过平等对话和相互交流,不断激发和寻求课程实施中的奇异吸因子,创造课程革新的动力。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不再是教师“独白”与“自言自语”,而变成师幼在平等交往过程中不断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而非真理的拥有者和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7]

4.课程评价要体现多元性和发展性

混沌理论对幼儿园课程建构多元性和发展性评价有许多方面的启示:首先,混沌理论认为每种行为只反映当时系统的状态,不存在永久的平衡。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应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应在评价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以保证活动内容及时更新。评价中的每一次循环,都是在前一次评价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都会增加新的信息。[8]其次,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评价过程中价值关涉的复杂特征,幼儿园课程评价也可看作是一种混沌现象。因此,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不再以园长和专家为权威和标准,而应是教师、家长、幼儿对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不仅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而且评价的内容应综合考虑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可以分别把它们看作是课程评价的吸引中心,围绕这些吸引中心进行多重评价。[9]第三,多元性和发展性评价在强调评价结果的同时更应强调评价过程。非线性系统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系统变化过程中偶然性的特殊作用,要求对评价过程给予特殊关注,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10]由此可见,多元性与发展性评价充分体现了混沌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文献:

[1]陈建翔.量子教育学: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教育研究,2003,11

[2]李桂元.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混沌理论及方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8

[3]朱云东.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电化教育研究,1999,5

[4]黄娟.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冲击和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5,5

[5]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的新进展.全球教育展望,2001,7

[6]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4

[7][9]卒子建.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混沌学理论篇9

论文摘要: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运用了混沌理论,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但伯顿·克拉克忽略了对作为中层结构的院校层级的分析。本文试运用混沌理论对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混沌理论的提出是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之一。作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齐名的一个重大科学理论,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混沌理论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即便对高等教育系统来说也不例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正是运用了混沌理论。以下先对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和哲学蕴意做一简单介绍,并据此出发,试对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一)混沌理论的涵义

混沌,亦写作浑沌,英文是“chaos”。根据大英百科全书,“chaos”一词来自希腊文“xaos”,原意指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广袤虚无的空间。混沌理论衍生了一支被命名为“复杂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混沌和复杂性的精深思考,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结构、新的秩序,也明白了在无秩序中隐藏着潜在的秩序。混沌理论揭示:世界是确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时又是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有序的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的运动又包含着更高层次的有序;一种有序状态的失序允许以相当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秩序,而且无序能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最终是有序本身,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有序都是有价值的或好的。所以,简单的对立的说法如“失序是坏的和有序是好的”应该被避免。

(二)混沌理论的特征及其哲学蕴意

混沌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把“表现”的无序与内在的决定论机制巧妙地融为一体。混沌理论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状态的科学,是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它未对世界的终极状态作出完整描述,不是一门哲学学说,但它为科学与哲学本身的新结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信息,弥补了传统哲学思想的不足。具体而言,混沌理论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和哲学蕴意。

1. 内禀随机性

内禀随机性,或称内在随机性(inner randomness)是非平衡非线性混沌系统产生的类似无规的非周期。强调随机性完全是系统自身的属性,而与外在因素无关。简单地说,混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任何事物都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混沌的机制在于系统与环境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子系统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都会不自觉地导致混沌,只不过混沌的程度不同罢了。

2. 初值的敏感性

对初值的敏感性是混沌系统的又一显著特征,此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一只蝴蝶在北京振翅时搅动了空气,也许很久以后能使纽约产生暴风雨。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混沌的特性告诉我们: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初始成长;原因与结果是非对称的,简单的原因可以引起复杂的结果,反之亦然;传统的方法论必须改变,即做到: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转变。

3. 混沌序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即它是对周期运动的否定,是周期性运动的破缺。混沌研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秩序的存在,这就是介于已有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混沌序”。它在时间上是非周期性的,在空间上也不规整,蕴含着丰富的随机性,但却绝对不是那种完全无规律可言的混乱和无序。如果说以往的有序是一种无序性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有序,以往的无序是一种有序因素可以忽视的简单无序,那么,“混沌序”则是一种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都很明显、哪一方面都不能忽略的秩序,是有序与无序有机地统一。

二、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及其不足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将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1)底层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faculty)。(2)中层结构,即第三层级。这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3)上层结构,包括第四、五、六这三个层级。它们是日益包罗万象的行政管理实体。第四层级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最高级层级,即一国的政府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伯顿·克拉克教授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这些矛盾看作是有序状态和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并找出了四类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矛盾:“由学科构成的系统底层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系统上层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本身产生的矛盾;基层单位所特有的矛盾;有序倾向和无序倾向互相转化的演变。”[1]这些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可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混沌。伯顿·克拉克运用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打破以往被多数人认为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序才为合理的思维定势,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后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伯顿·克拉克在分析高等教育系统三大层级的矛盾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层结构的分析。窃认为,在高教系统有序与无序的矛盾之中,中层结构恰恰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层级。底层和上层并不是直接产生矛盾的,而是分别通过中层结构的传递而产生或者调和矛盾的。在此传递过程中,矛盾直接演化成了上层与中层、中层与下层的矛盾,而中层结构的自身也同样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矛盾。因此,窃认为,伯顿·克拉克引用混沌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系统,在其分析中应该增加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与院校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作为上层结构的系统,伯顿·克拉克对其特征的阐释令人信服:“总之,上层结构的特征是统一,它的最高信条是:系统化,再系统化,不要让任何不规则现象逃过你的眼睛。”[2]相较系统而言,院校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以及相互竞争的个体,则更趋向于松散与无序。

首先,大学自治作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理念的支柱,驱使着大学“摆脱国家和外部集团的控制,寻求自治权”[3]。大学自治要求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办学自。大学的任务在于提供最有利于思维、实验和创造的环境,大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模式等等都是大学自,属于大学自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写道:“如果所有学校都由一个政府机构来管制,就很难有真正的学术自由。”[4]因此,基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出发点,院校相较系统而言,表现出以无序为主的表征。

此外,市场竞争作为外部对大学控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驱使着院校层级的无序倾向。初始的竞争一般都是无序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必要的规范增加,无序又会走向有序。“世界的经验证明,竞争,而不是政府管制,才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有效力量,实现大学理念的保证。”[5]如比较欧洲大学以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便可知,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欧洲大学便因过于的有序而失去了活力,而高度竞争化的美国大学却在竞争中激发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超越欧洲大学而成了世界主导。出于竞争的需要,无序的特征总是在院校层级萌动。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的传统理念还是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来看,院校层级相较系统,以无序特征为主。在与以有序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系统的博弈中,两者的角力决定着混沌的发展变化。

(二)院校与学科之间的有序与无序

院校层级在与系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无序;但若与学科相比较,它却摇身一变,变作了管理者的身份。从系统的要求中附加而来的威权以及自身治理的需要,使得院校在面对学科之时,更多地倾向于有序的特征。

在以松散无序为主的学科结构面前,大学扮演坚定的领导者以及有序的管理者角色。对此,密歇根大学前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在其《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一书中有相当周到的论述:“经常地,所有大学往往只是对外部压力和机遇作出反应(甚至是反抗),而不是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决定和追寻它们自己的目标。它们往往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重视‘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6]因此,“大学计划的实施经常被教师和工作人员抨击为官僚作风”[7]。以“自由”为名的大学教师一般“高度分裂,只在自己狭窄的学科领域工作,并反抗那些动摇他们舒适地位的变革,即使这些变革明显地能使大学从中获益”[8]。“很多教师对将大学与公司及政府机构相提并论非常恼火,他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无政府运行状态极为自豪。”[9]现实的情况是:在学科的面前,院校扮演了“系统”的代言人的角色;学科的无序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抗系统的有序,而是表现为与“系统”的代言人——院校的对抗上。

(三)院校自身的有序与无序

从以上分析可见,院校作为中层结构,因其角色及职能的缘故,使得其本身就成为一个矛盾体。占优势的到底是有序的逻辑,还是无序的逻辑?似无定论。究竟是以有序的逻辑为主更能促进大学的发展,还是以无序的逻辑为主更为大学增添活力呢?世界各国情况也并不一样,只能说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国家,其有序的特征会相对更强,但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其无序的特征可能会更加突出。但这又不是绝对以及一成不变的,初始的无序也会导致有序,初始的有序也会走向无序。事实上伯顿·克拉克所用的美国的研究生层级大学的建立过程的例子用在此处颇为适合:当时美国新兴大学为了在长达200年之久的学院地盘上为科研和高级职业培训谋取一席之地而自由地进行实验、模仿和竞争。在这场无序的竞争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脱颖而出,老牌的哈佛大学吃了苦头,有名望的教授纷纷离哈佛而去,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别处的著名教授在调换工作时,也不再选择哈佛。随着研究生院的普及,各高校界定了新的任务———研究生教育。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上级行政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混乱的竞争和随波逐流的行为竟然导致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局面。[10]最初的无序导致了有序,并且是更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有序本身。

参考文献:

[1][2][3][10]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9,232,279,237.

混沌学理论篇10

[关键词]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哲学;混沌理论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位理性的导演。他对情节的调度、线索的收放、速度的把握,乃至音响的个性运用,都表现出一个理性主义者特有的自信。进一步说,他的每一部电影无不建立在某个确定的理性框架之上,影片的全部情节皆据以有条不紊地展开。不独如此,他甚至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刻意安排角色对主要规则发表专门解说:《追随》的主人公比尔向警察坦白了追随者的活动守则;《记忆碎片》中主角莱尼在电话中讲述了一套短时记忆缺失者如何替自己保持记忆的生存法则;《致命魔术》开篇就是老卡特向小女孩解释魔术行业内部的核心规则;《蝙蝠侠III》里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对猫女强调过惩治罪犯时的基本原则;《盗梦空间》更是由盗梦者柯布及其搭档分几次向他们的团队阐述盗梦理论。这种共性印证了这位导演对秩序的热忱。

诺兰是秩序的热心建造者,但并不是秩序的刻板遵守者。他了解复杂系统的不稳定性,熟谙潜藏在秩序之下的混沌。实则混沌理论正可以看成是诺兰所有影片背后统一的理论语境。

一、混沌之使——诺兰电影的哲学语境

混沌理论源于现代科学对世界复杂性的全新认识。人们发现世界的本质并不像传统科学所描述的那样是个封闭的、稳定的有序的系统,可以归结到简洁的规律原则。相反,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和混沌是它的灵魂。[1]混沌理论作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齐名的20世纪三大科学理论之一,已经在西方思想界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克里斯托弗·诺兰则是它在电影艺术领域的大祭司。他在《蝙蝠侠II》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角色小丑以“混沌之使”为名,这本身就是对诺兰电影哲学背景的现身说法。

具体看,诺兰的电影作品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混沌理论的相关学说。

(一)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混沌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洛伦兹曾这样总结复杂系统的特征:“初始条件的细小差异可能最终会导向迥异的结果。……预测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接受随机的结果。”[2]这种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被形象地命名为“蝴蝶效应”——从气象学角度说,巴西雨林中一只蝴蝶的振翅,也可能会引发北美洲的飓风。只要仔细揣摩,就会发现,诺兰每一个人物的秩序大厦都暗含着崩塌为混沌的脆弱性,同时,他又深得“蝴蝶”比喻的精髓,善于将此种敏感的初始条件符号化为具体物象。《追随》中比尔因为偶然和自己的追踪对象发生接触,便成了他人俎上鱼肉,而诱因是一个装着个人物品的小盒子;《记忆碎片》中莱尼的生存技能被人利用,结果使自己成为他人消灭异己的帮凶,但是事情的起点是他自己标注的一行文字;《致命魔术》中主角安杰尔受同行写有科学家泰斯拉名字的字条误导,形成魔术等同科学的错误认识,从而将魔术变成自我屠戮;《盗梦空间》中盗梦者柯布在一次植梦实验中转动起那只象征梦境虚假性的陀螺,竟然毁掉了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人生;《蝙蝠侠Ⅱ》中小丑为蝙蝠侠制造一个选择题,又刻意混淆了选项,造成高谭市正义之星哈维·丹特投身黑暗面,蝙蝠侠苦心经营起来的高谭新秩序险些毁于一旦,这些又都以丹特的特制硬币在事件中一面破损来做喻示。所有的这些莫不在替诺兰申诉同一个命题:秩序,不管它有多么的完善自足,都很难经得起一次偶然变动的冲击。

(二)混沌无处不在

诺兰不仅仅在每一部电影中表现出秩序坍塌成混沌的可能性,而且也着意突出了混沌的常态性:其一,混沌并不是秩序世界失常的极端特例,相反,在一个像人类社会这样的复杂系统中,它与秩序往往是并存的。《盗梦空间》正彰显了这一点:盗梦规则虽然逻辑严谨,但事实是梦境本身是潜意识和情感主导的世界,盗梦者随时会被潜意识守卫暴力袭击,还有可能坠入意识边缘,那里就是一片近乎永恒的混沌。其二,有时混沌正是秩序赖以成立的条件,例如《蝙蝠侠》中的蝙蝠侠之所以能够震慑罪犯以及影武联盟之所以能够使整个高谭市陷入瘫痪,是因为他们都运用了恐惧作为自己的手段,而恐惧正是人们对无序混沌的本能反应。其三,有序的事物只需经过简单的复制,就足以形成混沌。诺兰《蝙蝠侠》系列中充斥着有序事物大量无序堆叠的意象:小丑为焚烧取乐将抢劫来的纸币堆积成山,占据高谭市后为封住该市陆上出口用汽车砌成高墙、为非法处决市民而堆积起高达数层的桌子充当审判台……这些意象都在诠释混沌就源于秩序逻辑的正向推演。

(三)非线性系统

秩序只在封闭的线性系统中能够保证其稳定性,但自然中任何系统几乎都是开放的、非线性的。诺兰的叙事艺术正是对这一事实的渲染。多条叙事线索的并进、极快的线索切换、刻意模糊不同线索之间的时序关系和因果顺序,这些叙事手法在《追随》《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等影片中被大量运用。其中《记忆碎片》的叙事手法犹能体现诺兰的混沌哲学。此中情节线索被一分为二,再切分为若干碎片,第一条线索碎片正序排列,第二条则逆序排列,一一穿插在一起。在正序部分中主人公讲解着自己的生活逻辑,按照既定秩序行事,与此同时,倒序部分则将主人公看似有序的生活一步一步解构开来。线索的如此编排打破了观众对时间线性秩序的依赖,将传统情节的安全感消解掉,从而颠覆了现实世界是个逻辑简单、条理清晰的线性系统这一主流意见。

总起来看,混沌元素在影片中的大量引入,是诺兰对自己秩序世界的反讽:认为世界皆可由秩序掌控只是人自欺欺人的想法,世界的真相是混沌。

二、骰子一掷能否取消判断——基于混沌理论的诺兰伦理我们看到,《蝙蝠侠II》中在小丑的怂恿下,哈维·丹特接受了混沌的观念,认定世界全无秩序可言,只凭随机偶然,于是开始用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决定他人命运。面对混沌的真相,我们又当何去何从呢?诺兰在他的电影里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一)守卫传统秩序的理由

也许我们的世界只是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系统自组织的偶然产物,但是现行秩序本身也因为它负载了系统演化的整个历史而成为合理的。因此打着混沌的名义肆意秩序是非法的。活跃在《蝙蝠侠》系列第一部与第三部中的影武联盟认为高谭市的秩序已经堕落,他们可以替天行道,将之彻底毁灭。而布鲁斯·韦恩化身的蝙蝠侠作为老一辈高谭义士的传人,相信它的秩序是经受过历史考验的,因此不惜生命,几次三番地阻挡影武联盟对高谭市的破坏。诺兰的蝙蝠侠身上的正义性可以部分地追溯为对传统秩序现实性和合理性的坚持。

(二)尊重个性

按照混沌理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3]即非平衡因素能够通过自组织机制实现复杂系统的秩序化。因此为维护传统秩序,就需要维护社会系统的非平衡性因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做出的自由选择恰恰是人类社会中最可靠的非平衡因素,因此诺兰影片有大量的设置来展现个体选择的重要性。此方面《蝙蝠侠II》的一个情节极具代表性:小丑分别给满乘着市民和罪犯的两艘渡轮一个能够炸毁另一艘船的遥控按钮,希望在双方的互相残杀中彻底瓦解高谭市的秩序。但是他没有认识到一旦生死抉择交由个体做出,就仍是理性可控的。因此,当他把对混乱的希望寄托在只能由一个拇指来按下的按钮上时,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对个体自由的尊重还戏剧化地体现在《盗梦空间》的结局:柯布终于回到了现实,与家人团聚,镜头停留在他最后置于桌上旋转着的陀螺上。它将停止,还是会永远转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关整部影片结构、含义的最终解释。作为导演,诺兰对此不做任何独裁专断的交代,而是听凭每位观众自行推测。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体现诺兰的民主精神了。

(三)意义创造的合法性

混沌理论有一条十分辩证的潜在含义:复杂系统绝不停滞在任何一种状态上,总是从无序到有序、再由有序到无序不尽地变化,这种变化本身就是该复杂系统生命的体现。因此,个体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固守某一种传统。他有权也有能力稍稍游离于传统之外,用自己的创造力为社会整体注入新的活力。

诺兰的所有影片都既有关于秩序的创造,又有关于秩序的消解,在理解了他的混沌哲学后,我们发现,诺兰不仅仅通过混沌元素的引入反讽了主角们的秩序化倾向,更深一层次上也在肯定这些角色创造秩序的努力:《盗梦空间》中筑梦师们超现实的梦境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致命魔术》中安杰尔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创造魔术奇迹;即使是《记忆碎片》中的莱尼,也试图为自己无意义的人生创造新的意义——影片以莱尼决定自己篡改记忆的那一刻为两条叙事线索的交点和影片结局,也正是为了突出这一点……《蝙蝠侠》系列对此探讨得最为深刻。蝙蝠侠一方面是高谭传统的继承者,另一方面又与混沌力量的代表影武联盟极有渊源,这一双重身份喻示这位主人公既了解现有秩序的起源和沿革,又具备从相反的角度审视现有秩序的能力。他行走于机械秩序与无序混沌之间,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做出自己的创造性调节。他是社会开放性的化身,他就是正义。

三、结语

诺兰电影的制作本身就演绎着他对混沌理论的理解。他深谙美国主流电影的卖座手段,熟练地沿用好莱坞惯用包装技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同时他也作为“混沌之使”向电影传统发出了挑战。美国主流电影从本质上说是以销售快乐为宗旨的乌托邦构造者,沉湎于自满自足、因果相袭、结构封闭的虚幻世界。[4]而诺兰电影则着意打破这一封闭秩序:一方面,通过人物解说主动承认秩序的人为设定性,将电影逻辑的假定性暴露在观众面前;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非线性叙事等手段消解传统影片简单的因果逻辑,向世界宣告秩序与混沌的一线之隔;最后,通过对主人公秩序创造活动道德评判机制的复杂化处理,将电影的解读权向观众开放。就这样,克里斯托弗·诺兰成为一位混沌与秩序之间的行者,他的影片实现了传统与个人才能、娱乐性与思想性的双重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桂元.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混沌理论及其方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08).

[2][德]施特凡·格雷席克.混沌及其秩序[M].胡凯,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23.

[3][比]伊·普里戈金,等.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