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9 00:54:12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石油高校;培训;质量;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今后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这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机遇。石油高校充分发挥高校职能,为石油石化企业开展高层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培训质量保障机制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石油高校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石油高校及相关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规模不同,培训质量要求不同,宽严不一。总体上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石油高校注重继续教育及质量保障,设置专门机构及相应的人员配置负责石油石化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并辅以相关政策支持,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石油高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和科研优势,研发高质量培训项目,开展石油石化企业人才培训,培训的重点和特色各异。

三是石油高校重视挖掘师资资源,师资广泛分布于高校、石油石化企业、政府机构、国外等专家、教授,为保障培训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是石油高校根据培训需求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培训管理标准不一,做法各异,有待研发高层次、高质量的培训项目。

二、培训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推出了I S O 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随后我国引进该标准,并了GB/T 19025—2001培训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它包括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和监视五个管理程序,以保证培训质量的实现,为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南。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专门设置了项目管理领域的项目监控流程组,把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和收尾各个阶段都纳入了项目质量管理之中。这种项目监控流程可以用来对培训项目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培训项目的成功。

美国爱德华.戴明博士(Dr.Edward Deming)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PDCA质量管理模式,即被称之为戴明环。这种模式归纳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四步循环管理程序。这四个管理手段可以形成一个培训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循环不止,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三、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通过研究与多年的实践,石油高校的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见图1)。培训质量管理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整个培训工作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监控两个环节。质量保证包括培训工作质量计划和质量计划的执行,存在于培训工作的“确认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和“评估培训结果”的四个阶段之中,确保培训的每一个阶段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质量监控包括识别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纠正偏差的应对行动方案,同样存在于培训工作的四个阶段计划执行过程之中。质量保证工作在先,质量监控工作紧跟其后,形成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循环。

四、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的“人为”因素

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各阶段、各环节主要关系人的直接参加和作用的结果(见图2),各关系人的缺位或错位都将造成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被动和损失。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关系人总体上分成三个层次,单独或者联合出现在培训工作的四个阶段。第一层次的关系人是委培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他们是培训质量管理目标、培训需求确定、培训计划审核等主要关系人;第二层次的关系人是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者和培训项目负责人,是培训工作四个阶段的主要和核心关系人,负责培训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监控工作,培训机构质量管理人主要负责质量控制环节,而培训项目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培训计划的执行,也就是培训质量保证工作;第三个层次的关系人就是培训师资和受训学员,他们的参与是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教和学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培训目标的实现,提高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管理水平。

五、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培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四个阶段:确认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项目、提供培训和评估培训结果。第一,在确认培训需求阶段中,质量保证环节是确保能够正确识别工作需要与企业员工能力之间的差距,评审这种差距的解决途径,形成培训需求文件,质量控制环节确保识别工作没有偏差,形成的需求文件正确合理;第二,在设计和策划培训项目阶段中,质量保证环节确保培训方案的设计要求符合培训需求文件,质量控制环节解决设计过程中的漏洞;第三,在提供培训阶段中,质量保证环节确保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计划有序进行,质量控制环节跟踪、检查计划落实和执行结果;第四,在评估培训结果阶段中,质量保住环节确保评估过程的真实性,质量保证环节解决评估活动的有效性。

六、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的机制

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培训需要设计出合理的培训质量管理保障机制(见图3)。培训质量管理保障机制包括四个分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教学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石油高校培训质量管理组织保障机制是指质量管理关系人要求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共同参与,才能实施好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教学保障机制是指培训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到位,从教师聘用、课程选择、教材组织、教学手段开发和教学设备提供等方面支持培训教学工作;制度保障机制是指委培公司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石油高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学员管得住、管得好;后勤保障机制是指委培公司举办培训班的费用预算合理、石油高校的培训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等,比如,教室、食堂、宿舍、学习环境、以及行政服务、卫生服务等。

培训质量是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石油高校具有师资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肩负着石油石化企业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引领相关培训机构注重和研究培训质量的责任,在石油石化企业培训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探索培训质量管理标准化,才能把石油高校培训工作推向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ISO,ISO10015-1999 Quality management-Guidelines for training,1999,(12).

[2]PMI,A Guide to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M]. ProjectManagement Institute,2008.

[3]W.Edwards.Deming,PDCA[EB/OL].http:///dictionary/ deming-cycle-pdca/.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2

对于企业而言,其长远发展离不开对内部人员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剧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作为石油财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对石油财务人员培训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提高培训质量和人员素质。

[关键词]石油公司;财务人员;培训;评估

1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现状

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现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财务人员有限,据悉,石油公司财务人员较少,且年龄层次主要集中的23岁到30岁之间,占比71%;第二,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据悉,石油公司财务人员所学的专业有的是会计,有的是通用管理类,较为杂乱;第三,个人能力有差异;第四,内部培训系统不健全;第五,内部缺乏一定激励机制,财务工作人员对培训不感兴趣。

2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长期、全面的培训计划

当前的石油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培训,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和上级领导的培训,没有针对全体员工,也没有针对各员工所在的岗位展开针对性培训,覆盖面较为狭窄。而且,培训计划都具有临时性、随意性,缺乏系统的、长期的培训计划,不符合员工长期发展的实际需求。

2.2员工培训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培训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法、视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这些方法看似完善,但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却很混乱,缺乏针对性。对于石油公司而言,人才培训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来给石油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开展规范、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

2.3培训评估过程缺乏沟通

在石油公司,参与评估的人员绝大部分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不知道培训评估的方法,更谈不上熟练掌握和运用。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只能选择较为常见和简单的评估法,如笔试法;在进行价值判断时,一般得出“培训整体效果较好”的结论。在整体的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导致培训质量和效果偏差。2.4培训力度不够深入目前,石油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力度不够深入,导致石油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单一、驳杂,不能紧跟石油行业的发展变化。因此,要加强对石油财务人员的深入培训。

3改进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对策

3.1制订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个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是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一套切实有效并符合石油公司人员建设要求的培训计划应包括:第一,结合财物工作人员自身的发展意愿设计培训计划;第二,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2重视培训沟通

在培训评估时,一定要有效率地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阶段的培训和考核。在培训前,要根据受训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情况进行培训需求评估,将结果反馈给领导、受训人直接上属及培训组织者,并协调各方意见,确定培训内容;在培训中,要对培训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对培训进行及时地调整和完善,确保培训的有效开展;在培训后,要分阶段进行培训效果跟踪,做到及时听取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培训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3.3完善培训评估手段

培训者的培训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但培训体系的完善能帮助培训者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培训评估更加客观和公平。石油公司中心应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并在现有的培训评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对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比如,建立数据库,用数据评估培训效果;采用比较法,科学进行行为层评估。

3.4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

第一,在培训激励方面,建议采用高校的学分管理模式,根据培训的成绩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等级获得相应学分,员工每年要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对达到标准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对学分不达标的员工给予降级或其他形式的处罚。第二,在培训考核方面,完善培训制度的建设,严格管理考核,在公司内部成立培训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培训的评估和成绩考核,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培训成绩的真实有效。

4结语

现在,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已经成为石油公司内人事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而这项工作也直接关系到石油公司的未来。因此,人事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分析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完善财务工作人员管理的各项制度,使其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园枝.浅议现代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机制的建立[J].知识经济,2010(17).

[2]章秋霞.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

[3]彭周.学校财务会计人员工作中所遇困境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2(23).

[4]王英.医院财务管理困境分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5).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

一、前言

随着建设工程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与岩土工程分不开,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其现场代表、设计人员、现场监理员、施工人员、质量监督员、桩基检测员以及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及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等等,都有着与岩土工作接触的经历,但如何去正确区分岩石处在何种风化程度等级呢?这个问题恐怕是最令他们头痛的事情,亦是争议性最大的话题。虽然有关规范都有相关定性的定义,但不同的岩性都有不同的风化特点,这是造成了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划分意见分岐的因素,这在专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中亦没有统一的说法,往往是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本人也从从事桩基检测部门收集过多家勘察单位的地质资料,结果发现没有一家勘察单位对同一地层风化程度等级有相同的标准,在划分同一风化程度等级的岩石力学数据离散性很大,这对设计人员对岩石力学数据的采用及现场施工人员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判断都造成了很大误导。有些工地就因各单位对所挖岩石是什么风化程度等级出现争议不休的现象。本人曾对同一工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岩样、桩位超前钻探岩样及开挖基桩过程中的岩样作过对比分析,发现三者都有所区别,这引起本人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探讨的极大兴趣,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在探讨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这个问题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本地区地层由哪些岩性来组成。分布范围最广的要数白垩系红层,该岩系主要分布于市区的东部和西南部,为中生代白垩纪内陆湖盆沉积之红岩系地层(简称红层),普通称为红砂岩,它很少以单一的岩性组成的,一般由多种岩石组成的岩组产出,这些岩石在岩组中也往往是呈互层或夹层状产出的。从组成岩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岩、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岩屑成分以长石、石英或灰岩、砂岩或花岗岩碎屑为主,多为泥质、铁钙质胶结。分布于市区的西北部的煤系地层为中生代二叠系和石炭系海相沉积岩层,其岩性一般较单一,以灰岩为主,局部地段与煤层呈互层或夹层状产出,由于受断裂等构造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形成溶隙或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于市区的北部地层为燕山期侵入花岗岩体。

本文着重讨论红层的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花岗岩在垂直剖面上遵循标准风化规律(从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全风化风化土,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范(2009年版)表A.0.3划分,在此不作讨论。灰岩属可溶性岩,是否仍需作风化程度等级划分,未见有关文献规定。

1.红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范(2009年版)将岩石风化等级分为五类:

未风化: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锤击声清脆,岩块断口边锋利,用手摸有割手感。在红层中,一般不作划分。

微风化:岩质新鲜,色泽光鲜,少见风化裂隙,锤击声清脆,岩块断口边锋利,用手摸有割手感,岩芯易干水。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中钻取的芯样,呈柱状或长柱状,岩质新鲜,锤击声清脆,刚钻取的芯样干水较快,如图1;成桩作业时捞上来的沉渣(碎石粒)或挖掘的岩块(呈片状,边角手摸有割手感),岩质新鲜,干水较快。

中风化:色泽暗沉,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多为铁锰质渲染(黑色),岩块断口用手摸无割手感,可刻划,具泥痕,锤击声哑,岩芯不易干水。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中钻取的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状,色泽暗,锤击声哑,刚钻取的芯样干水较慢,如图2;成桩作业时捞上来的沉渣(碎石粒,磨圆度较好)或挖掘的岩块(呈块状,边角手摸无割手感),色泽暗沉,且干水较慢。

强风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锤击易碎,岩块用手可扳断,风镐易挖掘。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时,干钻不易钻进,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50击。如图3。

全风化:岩芯呈硬土块状,用手可捏碎,铁镐易挖掘。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时,干钻可钻进,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30击≤

残积土:具可塑性,锹镐易挖掘。在岩土工程勘察或基桩钻芯法检测时,对钻取的芯样,首先是区分是残积土还是冲积土或坡积土,其中冲积成因的土层一般含有腐木屑或砂粒,粘结性好(粉土除外),且颜色多样;坡积成因的土层一般含有硬土粒或碎石粒,粒结性一般,颜色多呈暗红或褐红色;残积成因的土层,由于是母岩在原地风化产物,未经搬运,颜色单一,粘结性一般。后判断为何种母岩风化产物,如粉砂岩风化后形成的粉质粘土,泥岩风化后形成的粘土等。最后需进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判定其状态。

如珠江新城某工地,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设计持力层为微风化粉砂岩,桩已挖至15.60m,工人反映风镐挖掘困难,且挖上来的岩碎块多呈片状,断口有割手感,说是到微风化岩了,但现场甲方代表和监理人员说是中风化岩,需继续往下挖,为此事在现场争议不休,最后工人罢工不挖了。后请来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现场判断,并当场挖岩块判别,指出该岩块岩质新鲜,断口有割手感,且在讨论过程中岩块已干水,已达到微风化岩的风化程度等级标准,并以该岩块作整个场地挖孔桩的终孔标准。

又如新港路某楼高为12层的住宅楼,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87#号桩,桩径为1200mm,设计桩长为16.6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165kN,设计要求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而钻芯法检测的结果为:检测桩长为16.31m,桩底下0.41m为强风化粗砂岩,泥质胶结为主,岩芯呈碎块状、岩块用手可扳碎;往下0.40m为中风化含砾粗砂岩,钙泥胶结,岩质较硬;再往下为微风化含砾粗砂岩,钙泥胶结,岩质新鲜、坚硬。该桩为单桩承台,设计工程师为了上部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采用了在桩的四周增加了四根钢管桩,并加大承台的方法处理。

2.灰岩:本地区灰岩属化学石灰岩(普通灰岩),浅灰至黑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常具贝壳状断口。除受构造影响对岩体完整性造成破坏外,岩石完整,致密,坚硬。它只受含侵蚀CO2地下水这单一风化营力(化学分解)以溶蚀的方式风化。岩体当受到受构造力的破坏后,产生裂隙,在含侵蚀CO2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往往形成溶隙或溶洞等,当地下水具有径流作用时,它的溶蚀作用表现得更为强烈,如形成地下暗河等。鉴于灰岩特殊的风化现象,不宜作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应鉴定它的完整性,岩体是否存在破碎及溶蚀现象,溶蚀规模等。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管线试压技术;石油化工;工艺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87-01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这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材料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为了保证这些材料的安全,企业通常采取管线运输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材料的运输和存储。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一旦管线中出现了某些故障,就会影响整个材料运输过程,导致石油化工生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降低生产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引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管线试压技术则能够对管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必须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重视管线试压技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2 管线试压技术的概念

管线试压技术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技术,其检验的对象是石化企业生产系统中的材料运输管线,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些运输管线的完整性、密封性、管道强度以及管线支架稳固性等指标,进而掌握运输管线的实际质量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应用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将此项技术贯彻落实到石化工艺中的所有环节中,并在这些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石油化工工艺设计水平,有效的控制石油化工工艺的实施质量,保证石化企业运输管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应用管线试压技术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一阶段,科学合理的准备工作是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管线试压技术应用中各环节的有效性,确保管线试压技术的应用效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3.1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管线试压技术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技术,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根据石化运输管线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线试压技术实施计划,这些具体的计划完成后,要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核计划的可行性和规范性,在通过审核后,才能正式的形成相关文件,用于指导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此外,技术准备工作中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装计划,安装计划的制定要以管线试压技术实施计划为依据。只有这些技术准备工作都按时完成,才能够为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提强有力的供技术支持。

3.2 做好试压材料的准备工作

试压材料是管线试压技术的关键因素,是保证管线试压技术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为了能够保证管线施压技术的合理性,必须选择符合管线实际情况的试压方法,通常情况下,试压方法主要分为液体试压与气体试压,其中气体试压的材料为具有较低成本的气体,一般使用氮气作为试压材料。而液体试压的成本投入则相对高些,需要使用纯净的水作为试压材料。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试压方法准备相应的试压材料,保证这些材料的质量符合技术实施要求,并确保材料数量充足,不会出现试压过程中材料短缺的现象。

3.3 做好试压管线安全性的检测

在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试压操作与管线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在试压技术应用前对整个管线的状态以及附属的安全附件做好安全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环节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保证试压管线的安全性,为管线试压技术的实施提供一个安全的应用环境,降低管线试压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4 做好管线的完整行检查工作

运输管线的完整性是保证管线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的关键,只有完整的管线系统才能够完成其在生产系统中的运输和存储功能。在管线试压技术实施前,我们有必要对管线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管线具备完整的运输与存储功能。

4 管线试压技术在石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4.1 在塔装置与容器系统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计中,塔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塔装置的类型主要为分馏塔和气体塔,塔在进行石化生产时还要有与其配套使用的各种容器。在工艺设计中,塔与容器之间的运输管线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铺设。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杜绝管线中存在位置不稳定或产生振动的现象。为了保证这些装置能够稳定的运行,必须要采用管线试压技术对塔与容器之间的管线进行管线实施试压检验,工艺设计人员则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确定汽液两相流的布置,保证石油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2 在泵装置管线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泵装置是为石化材料运输与存储提供动力的主要装置。想要确保材料运输与存储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确保所有泵装置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泵装置入口处的支架、管道柔性以及汽阻等进行检查。利用管线试压技术检查并控制管线中的汽阻状态,获取并分析与泵装置连接管线的内部所受压力的装填,确保泵管线的稳定性,提高石化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效率,减少因管线质量原因对生产造成影响。

4.3 在管线支架装置中的应用

在管线试压技术中,对于管线支架稳固性的检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管线支架进行工艺设计时,必须保证弹簧支架设计的合理性,为管线的稳定性提供基础支持。但是,弹簧支架的成本相对较高,在应用中需要对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减少支架的使用数量,控制成本投入。管线试压技术能够完成对管线支架稳固性的检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检验结果优化管架设计。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合理的应用管线试压技术。通过试验技术的检验提高管线的稳定性,保证管线在石化生产中做好材料的运输与存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翁建斌.成品油管道带压封堵施工的注意事项[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5(06)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5

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开发、钻井开采等各个项目和工艺进行了解。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工程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不少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制约了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

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三、结论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总图;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献标识码:A

石油企业的总图设计在企业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综合考虑国家政策、技术要求以及经济效益来进行,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与生产的安全性。这在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的当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1.石油企业总图的设计

1.1 企业厂址的选择

石油企业在选择厂址时,首先要考虑到农业的使用和当地的居民分布情况等,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城市规划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中,石油化工企业用地都属于第三类工业用地,因此严禁私自变动地区、靠近居民区建厂,也不应当建立在容易造成环境破坏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地、海岸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等,以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分区的功能。在对场地的面积进行设计时,除了当前场地所需面积以外,还要考虑到未来扩建所需用地,对于用地面积进行预留。这其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与用地的承受能力,预测企业发展规模,配合各个生产和销售部门在设计阶段就做好场地面积的长远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既要避免因规划不足对企业后续发展用地造成困难,又要防止预留过多,造成土地浪费。除了用地面积的考虑外,场地的位置选择也较为重要,一方面要考虑到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便利,选取运输交通条件较为良好的地点,同时还要与其他专业工种所在位置相互照应,避免生产成本的提高。

1.2 总平面的设计与布置

除了选择合适的建厂地点外,场地的总平面设计在总图设计中也至关重要。合理的平面布局可以很好地节约用地面积,并加强各个单位的配合以提高生产效率。具体来讲,首先,在场地建筑的布局中,要尽量控制合理的建筑间距,过大可能造成用地浪费,过小也容易形成火灾隐患。另外,对于建筑物的占地形状设计,要尽量采用土地利用率高的方形建筑,而避免过多采用不规则形状建筑,形成土地的边角区域,造成浪费;对于不可避免的造成边角区的土地,也要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辅助功能区域。科学的场地布局思想的另一个趋势就是站址的合用。在石油企业的总图设计中,由于场站地址的选择对于油田的生产效率十分重要,因此常常采取多个场站联合选址的方法以节约用地并充分利用有利地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场站的选址合用不是随意进行的,它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隔音防震、污染干扰,以及是否有利于生产工艺的进行等,而不是简单的场站之间的建筑合用。而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或在火灾隐患较大的地区,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不宜进行大面积的场址合用,即使要采用合用形式,也要满足通风、环保和安全要求。

1.3 管道的综合设计

相对于场地的平面布置而言,石油企业总图设计中的管道综合设计是一项技术性更强的设计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管道设计和安装的合理性。在设计管道前,相关设计人员首先要充分了解管道的走向、用途和使用环境,按照相关的技术规定和国家的规划要求来选择管道的型号和材料,以符合当地的安装和使用条件;同时,要去场地内的其他专业规划和设计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管线的设计,避免管线设计太过于复杂,以节约用地和建设资金。同时还应该尽可能保证设计工作的环保性。

2.石油企业总图设计的注意事项

2.1 规划设计中的节约用地思想

在石油企业总图设计思想中,为了适应我国的新型人地关系,无处不体现着节约用地的思想。例如在场址的选择时,要尽量避开耕地,充分利用荒地、贫瘠地区、坡地进行施工建设;在具体的装置单元上,也要合理规划工厂的设施设备,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对生产单元进行布局,使得物料和产品的运输便捷,减少占地;同时在进行厂区的道路规划建设时,也要合理确定道路的数量和宽度,不宜过宽造成浪费,也不应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在总图设计管理中,要保证其能够按照计划实施,也是保证用地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2.2 重视消防安全的设计思想

石油化工企业的总图设计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消防隐患。因此在进行各项规划时,都要依据消防安全的设计思想来进行。尤其是在用地面积较为紧张的新时代环境下,许多设计中将建筑距离规划得很小,许多油库和其他建筑之间也没有达到安全的防火距离。为了保证消防安全,在厂区内还应当合理设计消防泵和移动消防设施的数量和布局,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许多设计中,为了考虑到应急的有效性,消防设施的规划距油库太近,这样在真正发生事故时,反而会毁坏消防设施,影响火灾的救援,反而不利于消防安全,且在真正发生事故时,移动消防设施往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作用,因此要更加严格管理,严禁出现消防设备损害、失效的情况。另外,油库的建设也应当远离高压电线等容易引起火花的设施。

结语

总而言之,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总图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技术的可行性,同时也要看到人多地少的现实社会矛盾,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优化场地的布置,从而节约用地,并保障生产的安全性。在石油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综合考虑国家政策、企业效益与生产安全来进行总图设计,才有可能使企业得到长期良好地发展。本文仅针对石油企业总图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注意事项,对于相关工作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阶段划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13-02

0引言

石油企业作为高危行业,由于高架作业、重型机械、高压钻采、有毒气体等因素,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阶段划分,以期更好地完成安全文化建设各阶段的具体任务,从而使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更具有实效性。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和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可以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从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阶段、培育强化阶段、实施与巩固阶段和跟踪评审与反馈阶段。通过对整个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并根据阶段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分解,制定具体合理的实施方案。通过具体规划,有序的推进,必将有助于保证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

1.1 安全文化建设规划阶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准备阶段,也就是为建设石油企业安全文化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具体的建设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先要明确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和最终效果,然后明确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观念文化体系。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阶段要做好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完成这个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好规划准备、调研沟通、树立媒介三个具体步骤。规划准备过程中,要明确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主体,建立负责机构,指定负责人员,并做好安全文化建设的作业日程安排,从而形成有计划的实施过程,按照有计划、有步骤、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建设程序,推进、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项具体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符合石油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促进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建设规划上,抓住现状,着眼未来,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短期规划(大约1年)、中期规划(2-3年)和长期规划(3-5年),并在每一阶段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阶段目标和工作侧重点。调研沟通的过程中,石油企业领导成员、专家组成员要进行沟通,按照石油安全文化体系和运行模式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方面来确立。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内容是加强对石油企业员工的行为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其在安全、良好的作业境中及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作业,不存在违章的条件。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工作标准化、放心化、正规化。树立媒介就是要制定《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手册》;加强其他安全文化媒介,比如: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手册、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纲要、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员工手册、石油简介、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内部报刊、石油安全局域网络、石油安全历史记事的光盘、书籍等的建设。

1.2 安全文化培育强化阶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培育强化石油安全文化,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灌输安全文化观念,有计划、分层次的导入安全文化。具体分为安全宣传、安全教育、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三个步骤进行。安全宣传环节的主要内容是提高石油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宣传的内容主要是安全文化的由来、当今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状况、不安全行为的后果和严重程度、优秀企业安全文化的标准和做法、在安全文化管理中的典型代表和模范示例等等。石油企业价值观的内容抽象但可以通过具体晚会、汇演、综艺节目等形式得以表现。石油企业可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利用相关安全生产方针、标准、政策、法规等,有效的宣传安全生产和事故的预防。使安全文化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以思想上的安全保证行为上的安全。石油企业要重视事故资源利用,加强事故案例学习,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要加强变更程序管理,强化对因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人员、工艺过程、设备、工作环境变更而产生的风险的控制;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承包商管理,严格承包商准入资质审查,承包商HSE管理应满足企业的HSE管理体系要求;要加强一线岗位人员HSE技能的培训,强化其岗位HSE风险识别、控制和应急处置等技能。

1.3 安全文化实施与巩固阶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实施与巩固阶段是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分析评价后对其进行确立巩固的阶段。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在保留旧有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大胆运用新的方法手段,针对企业安全文化的不同层面不同场景进行巩固。运用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实施手段,继续对各类员工,尤其是特殊岗位的技术性员工,要加强日常教育,要求持证上岗。在危险区域和生产现场,要通过安全标语、事故警示牌等方式强化对安全事故的防范,通过安全标志(指令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等)深入人心,融入意识,逐渐形成一种能够约束行为,转化为主动重视安全的行为。同时,要推行现代的安全文化实施手段,简化工作程序,促进技术及工艺的安全化。对于影响人员身体健康,危及生命安全的车间、厂区,要进行定期或非定期的安全检查,采取灵活的组织方式来实施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和巩固安全文化建设成果。

1.4 安全文化跟踪评审与反馈阶段石油企业安全文化跟踪评价与反馈阶段主要是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进行跟踪评审和反馈。通过跟踪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掌握各项具体工作是否满足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明确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一致性,以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根据石油企业安全文化观念要求,要对建设过程进行不断改进,持续提升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提出修订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经过石油企业文化管理部门批准后,修订和完善石油企业管理制度。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但要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而且还要做好持续改进的计划,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改善。安全目标是石油企业首要的目标,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既要建立石油企业安全目标责任体系,又要将安全目标责任保证落到实处,石油企业各部门要做到抓安全任务抓到底的精神和魄力,各分公司经理负责本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项目,基层负责人每个人负责一个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持之以恒的参与安全活动,领导要跟踪落实安全目标责任。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8

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误区

1、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石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少统一性、长远性。尊重人和尊重人才的用人理念淡薄,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仍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其特点是行政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人力没有取得资源地位,没有科学的测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标准,情大于法的现象仍很普遍,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人事相宜。

2、存在严重的冗员问题

“冗员”已成为严重影响石油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严重制约石油建筑企业组织运作的最大障碍。

3、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目前我国石油建筑企业在人力

资源培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1)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再造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有些企业尽管也知道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在惧怕因人才流动使企业培训变为“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指导下而不愿给予足够重视。

(2)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内容,随意性大,故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效果。企业无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因此或即使开展了培训开发工作,也往往因为缺乏系统规划,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形式单一陈旧,难以使员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

(3)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认为对员工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成本支出,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会激活其他资本,为企业创造效益。甚至有的企业还认为获得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不仅不愿意投资员工的培训,甚至在员工自己出资进行培训时,也不愿意在时间上给予方便和支持。

4、不善于营造企业文化

石油建筑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不注重构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统一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蕴涵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核心价值形成的企业人格,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石油建筑企业人事部门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使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力功能、复合力功能、约束力功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

5、激励机制不够有效

石油建筑企业人力薪资报酬、激励机制单一,缺乏活力。用人机制不活,激励手段无力,严重地挫伤了人力薪资报酬、激励机制单一,缺乏活力。用人机制不活,激励手段无力,严重地挫伤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热情。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分配机制,但从根本上讲,企业的绩效考核仍是服务于等级工资制的依据。平均主义尚未彻底清除#企业效益好,大家都多拿,企业效益差,大家都少拿,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不能将组织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紧密连结在一起,难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

6、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表现在考核指标的设定与评价标准的确立不够科学、合理,考核流程不当,绩效考核没有和员工的绩效相结合,在石油建筑企业中常将考核结果做多方面用途,通常一次考核事件的曝光频率越高,主管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困扰也愈多。主管基于这些顾虑,不愿真正实施考核。造成有的绩效考核走过场,流于形式,先进成了“轮流坐庄”,以至于最后形成主管不想考,员工不愿被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没兴趣组织考的局面。

7、用人机制不够灵活,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在石油建筑企业中,用人机制的“官本位”色彩较浓厚,在用人方面仍未摆脱论资排辈的观念。在人才使用上不灵活,过于谨慎,“重用人才”往往简单地体现为提高专业人员的行政级别,较少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一些优秀人才纷纷流向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石油建筑企业职工在年龄、知识、技术结构上普遍存在着老化和青黄不接的不均衡现状。

二、存在误区的原因剖析

我国石油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既有其成长的历史的原因,也有其现实的原因。主要是:

1、“出生”于计划经济的石油建筑企业,其组织设置和人员安排机制导致企业内冗员众多,是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计划经济时代的石油建筑企业是“老大”企业,各种人员都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找关系挤入这个“老大”。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多,劳动生产率也不断降低,人浮于事成为石油建筑企业的普遍现象。所以,“冗员”已成为制约石油建筑企业组织动作,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2、石油建筑企业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制度,依然绝大部分沿袭着计划经济的制度。职工收入与绩效的挂钩,仍然处在一种“低收入差异率”的干多干少一个样、技术好坏一个样的“准大锅饭”状态。这种激励手段无力,加上用人机制不活,是严重挫伤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的重要原因。

3、石油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在产品生产和经营理念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及其不断的变化,同时#受石油建筑企业结构性不断调整的影响等。“低收入差异率”,不可避免地使吸引人才乏力且人才流失严重,出多进少的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变和遏制。

4、目前,石油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投资不足现象。效益尚好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财力物力,却不敢大规模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效益差的企业,却又无财力物力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使得石油建筑企业的职工在年龄、知识、技术结构上普遍存在着老化和青黄不接的不均衡人力资源现状,真正握有现代知识、技术的人员,懂得现代管理的人员更是稀缺。

5、企业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大多仍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行政的人事管理气息浓厚,带来的是“以人为本”、“以能为本”意识淡漠。“金字塔”式的构建又限制了企业信息沟通和科学决策。内容上被条块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得这种资源的获取、使用、投资、激励等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又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与企业发展未能内在整合,未能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性、统一性。

三、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思考

1、实现人本管理,把人才留好用好

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持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不仅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要素,也是具有自身需求和社会价值的个体,因此,必须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如实施柔性化管理、公平对待、尊重员工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关注员工社会生活,设计多系列的职业通道,创造人性化软硬环境等。在物质水平较高的时代,尤其是强调软环境的营造。企业软环境的营造重点要抓沟通和尊重。良好的沟通和尊重会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和温暖感,而这种归属感和温暖感又会大大激发起工作热情和干劲。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各个层次的沟通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来改善企业的软环境,从而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把人才留好#把人才用好。

2、要做好科学规范的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人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石油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纳入并遵循科学和规范的工作分析,才有可能根据需要,正确地决定设置哪些工作,决定每项工作对职工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并进行详细描述得出工作描述的任职说明。在此基础上明确任用标准,选拔任用符合需要的合格人员,并以此作为对职工的绩效评估、晋升晋级、调配、解聘的标准。

3、科学设计薪资#构建激励与绩效考评模式石油建筑企业在分配上趋向于按劳、按效$按资的多元化分配。分配制度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把职工的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加大薪资结构中“活工资”比例,拉开分配档次。从根本上解决分配过程中存在的职工薪酬与劳动力市场脱节,工资水平不反映岗位劳动差别等问题,打破在薪酬改革中形成的新平均主义,实现贡献大多收、贡献小少收。

石油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方法的整合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的评价。绩效评估可以从直接主管、同事、下属、顾客及被评价者个人等360度角度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时间、成本等多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工作分析,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规则和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并进行动态反馈,不断修正目标。为了使各种工作岗位之间的绩效考评具有可比性,可以运用岗位绩效指数化法来反映外部环境中各种技术条件的变化、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组织体制、人事制度的变更等不确定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使考评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并与相应的激励措施相结合,推动组织或个人努力创造更高的业绩,从而成功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4、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石油建筑企业应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把职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来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石油建筑企业培训应重点突出职前培训、技能培训。职前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前提工作,不论本专科生、硕士生,进入公司之前,都需接受为期三个月到半年“职前教育”,培训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知识、技术;灌输企业的信条、文化、公司理念,实施人格培训、基本素质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内容,石油建筑企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知识工人,必须通过各种技术学校及企业培训机构加大职工的技能培训力度,同时也可采取“干中学”、“学徒制”等方式来培训。

5、加强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 石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就是成本管理。

所谓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的前提下,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管理,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达到工程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包括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

不同行业成本分类不尽相同,石油行业成本的分类主要采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成本的分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颁布的《SX4-10条例》规定,油气成本一般包括4个部分:矿区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作业费用。我国引用的也是此类划分方法,因此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将从这几个方面重点着手。我国对于石油天然气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条,关于石油天然气开采条例。

二、石油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性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石油工程项目一般具有涉及环节多、参与人员多、管理难度大和资金占用严重等特点,这对于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全过程管理,是指从项目实施开始,到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项目成本控制离不开人和事,要对事事进行控制,要对人人进行要求。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负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初步设计等工作;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争取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在限定的时间、资源等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费用圆满完成施工项目任务。

其次,石油工程项目管理要进行全员管理。全员管理就是要求企业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都树立起成本意识并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全员管理的落实,还需要看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的培养程度、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表面看领导的重视不是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则是最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领导重视,员工配合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目标就是通过全员管理,提高员工整体战斗力,加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自觉加入到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中来。

最后,石油工程项目管理要进行全要素管理。全要素管理就是涉及到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各要素的费用管理应及时纳入到成本管理之中。项目全要素管理的方法包括:项目工期与造价的集成管理,项目质量与造价的集成管理,以及项目工期、质量与造价的全面集成管理等方法。通过项目全要素的管理方法,将石油工程项目的成本与工程质量,工程工期等要素连接起来,可以避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

以上主要针对石油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对石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提出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石油工程项目同其他行业的工程项目有类似之处,可以借鉴相关成本控制方法,达到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三、目前我国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随着石油行业的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石油企业更加重视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技术、人员、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根本原因,两大误区,国际化差异大”。

“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市场机制不成熟,经济体制不完善。多年来,中国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管理下,由国家统一安排。我国的石油企业基本是由国家或是地方政府控制,以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物资供应部门以及施工单位按项目的不同阶段分工,通过协作形式来操作运行。这种体制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工程项目脱节,预算、决算不符的问题。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石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应该更加市场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

“两大误区”分别是指:

第一,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在大多数企业成本管理方面,成本管理的目的被简单地理解为降低成本,“厉行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因此,很多工程项目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项目不达标现象。最终一些企业在施工中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以至于形式落后、方法陈旧,在具体管理上凭经验办事,缺乏严密、科学、实用的管理知识,更没有对原有的管理实践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成本管理无法到位,效果不理想。石油工程项目质量必须作为第一关,因此必须根除不顾质量保证,只顾降低成本的做法。

第二,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的事。这是对成本管理主体认识的偏差,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绝非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但是财务人员在成本管理上会提出一些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财务人员的计划、审查和核算了解成本管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而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所能够解决的。企业的决策和计划需要来自各个环节的协调,而决策和计划最终要企业的高层来决定并由各个职能部门来执行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

“与国际差异大”:首先,国内外管理理念不尽相同。国外是要求单一负责制,看重工作过程和技术,国内的工程管理重在责任、结果和协调,实行集体负责制;其次,国内外管理重点不同,国内的重点在施工阶段,而国外重点在设计阶段,再次,管理方法不同。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行政命令多,组织会战多,所签定的合同大都比较粗,法律语言多,而国外严格按合同、计划执行,且合同按国际惯例条款签订和执行。随着石油公司竞相上市,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展,与国际的接轨显得越来越重要,存在的这些差异将直接影响到石油公司的竞争力,对于公司开源节流也是不利的。

四、有效进行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1.从成本管理的五个内容出发,从源头进行成本管理,即搞好工程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目标成本的制定是企业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做出的科学预测,它是进行成本分析比较的基础资料,也是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目标。加强成本核算也是重要环节,通过成本核算使得企业账目更加明晰,对于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以及不合法的开支加以杜绝。

2.增强节约意识,节约是项目施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制度监督、过程监督,特别是要强化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有一些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喜欢抓“大”放“小”,只把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或某些大型项目上,而忽视了后勤单位或一些小的方面,如机关的办公费、电话费、会议费、差旅费等等,由于控制措施不严,在这些项目费用上的浪费十分惊人。因此,从小做起,加强每位员工的节约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3.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制度再好如果不抓落实,那只是纸上谈兵,实现不了预期目标。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劳动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各种消耗,如水和电力的消耗,而且可以降低单位收人中的人工费、折旧费等固定成本。这也顺应了全员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同时也克服了成本管理的一个误区。通过制定一系列考核制度,将员工由被动变主动,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4.引进现代化管理系统,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性。油田施工项目所处的位置和地域的特殊性,有些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还没有能够充分的运用到各个管理项目中去,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在不断增强,合理的把它引进到石油工程项目上来是存在一定困难,但又不是不可实现的任务,因此,应从这方面努力,加强管理。

5.加强法律制度建设,2006年颁布了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在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相协调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态势作了较大的适应性调整。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石油企业的成本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有油气勘探支出核算方法的变更、资产折耗计提方法的变更、废弃处置准备会计处理增加、人工成本核算的变更等方面。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成本管理的后勤保障,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将起到有效节约成本的作用。

6.实现动态控制。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必须坚持动态控制。动态控制指对建设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客观变化而进行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论。由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则是永恒的,因此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五、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集约化的背景下,成本取胜日益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尤其是对于耗资巨大的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更是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的控制管理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但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相信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和建设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还存在一定管理上的差异,我国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和特殊性,不断改进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参 考 文 献]

[1]肖胜江.关于加强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9):64-66

[2]李青松.跨国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4):22-23

[3]王均.浅谈石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对策[J].科学管理,2010(8)

中石化人事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经济效益

物资管理是石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物资管理工作能够为石油企业带来更低的勘探开发成本,还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石油企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与勘探开发、安全环保、生产运行、销售等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由此可见,石油企业更应该对物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在实践中发现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确保物资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提升,推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特点

(一)石油企业物资设备的管理难度大

由于石油企业本身的特点,企业内部物资设备的种类比较多,而且这些设备各自涉及到的领域不同。例如,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抽油机、修井机,井口上的地面压裂设备、运输设备、电机等等。另一方面,石油企业的内部物资设备分布的范围还比较广泛,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企业对物资设备的管理难度。

(二)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招投标制度不断细化规范

目前,在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方面,将严格按照招投标的形式,来对物资采购进行一定的控制管理。通过对多家投标企业的分析、选择来确定最适合的合作者,从而保证石油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石油企业这种招投标的物资采购方式,有效减少了石油企业曾经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盲目采购、多头采购以及无计划采购等各种问题,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了石油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促进石油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方式在不断革新

随着石油企业的不断创新改革,物资管理正逐步向“即时配送”、“准时配送”、“变领料为送料”等更加科学、先进、快速的管理模式转变,有效提高了石油企业物资配送效率。

二、当前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企业的油气生产作业区域比较大,并且又处于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中,这就增加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难度。物资供应部门为了保证供应,一般都在物资管理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水平。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石油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石油企业都受到传统物资管理模式的影响,中石化系统在物资采购方面大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办法,但是,从石油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规律来看,这种做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物资集中采购缺乏灵活性,对各油田的生产实际情况考虑不周。例如,中国石化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上要求实施集中采购,但是,集团公司的集中采购容易造成集团公司与各油田企业间的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利于及时变更物资采购和供应计划。集团公司集中采购,中间环节多,手续复杂,更改计划非常困难,不能很好地适应油田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同时,部分集中采购在实际运作中也容易产生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

(二)石油企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管理不科学

石油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单元之间的地区分布相对较远,实际的物资管理工作很难有效进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沟通不及时或者信息传递错误的现象,石油企业的供货链就会断开,导致企业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给石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危害。

(三)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对落后

目前,石油企业在物资管理上,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还相对落后,导致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在物资的采购、物资价格比较、采购合同的签订、物资质量等相关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使得物资管理各部门信息获取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相关信息,严重阻碍了物资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以及石油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优化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

为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不断优化,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以及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快健全企业内部关于物资产业管理政策,学习现代化管理手段,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度过石油工业“寒冬期”。

(一)提高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水平

1、加强对物资采购计划编报的管理

对物资采购计划编报的管理是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基础。笔者认为,物资采购计划的编报应以满足油田企业生产需要、尽量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等为原则,立足于对外部资源环境和内部需求特点的客观分析,以及对企业内外部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如此才能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编报的准确性。为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权威性、有效性、实用性,还应强化对物资采购计划及参与计划编报人员的监督和考核,以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加强对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

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是提高油田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对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两项措施:(1)按照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要求,实行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业务管理运行模式,组建采购管理工作评价组,随机抽取已执行的采购计划,从采购计划的编制质量、执行过程、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采购后评价、管理诊断和效益评估。(2)每月对业务部门采购计划的编制质量和变更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并在物资管理例会上进行讲评,将其纳入季度绩效考核,要奖惩兑现,以保证采购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执行。

(二)完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使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石油企业平时只注重物资设备的使用,不充分考虑使用效益,缺乏健全的物资管理约束制度,导致企业的物资管理混乱。为防止这种现象,石油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加强对物资的管理意识,遵循“依法治企”的规则。加强对物资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在石油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物资管理机制,有效地改善、优化企业的物资管理体系。

(三)完善石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 努力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物资管理也进入高现代化办公的领域,企业的物资管理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石油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物资管理系统,使石油企业对物资管理更加合理规范,降低企业人为因素的缺陷与不足,实现物资数据资源的共享以及物资流动的透明化,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保证石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物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石油企业的经营成果,所以,石油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创新物资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完善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和体系,实现物资管理优化,提升物资管理质量,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作者单位: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监督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