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2:10:01

中石油论文

中石油论文篇1

内容提要: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缺口日趋增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供求因素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21世纪,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冠,战略中心地位将不改变,我国将不得不倚重中东石油,但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东石油战略。 论文关键词:中国 中东石油 石油安全 作者简介:杨中强,男,1969年9月生,华东师大法政系博士。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仍趋加重,而中东石油将是中国不得不倚重的主要外来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战略的眼光,关注中国石油安全趋势,研究和确定中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做好中东石油大文章。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后备储量限制,20ro年后我国石油将可能出现衰减,据专家估计,到2005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分别达1.8亿吨和2.5亿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由此可见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之一斑。 一、中国石油安全态势我国石油工业经过30一4O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石油产量一直保持在1亿吨以上。然而,在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严峻的形势。其中最令人担优的就是供求失衡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说oo年代以前,我国石油还自给自足,“略有节余”的话,而自1993年开始则一直人不敷出。我国虽是石油消费大国,但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贫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8.3%。不仅如此,国内石油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人均产油量仅占世界水平的21.4%,①未来原油产量增长率仍将下降。 客观上讲,我国未来石油短缺仍将进一步增大,2005年我国石油缺口t将达0.5亿吨,而到2010年,缺口量将增大到1.17一1.42亿吨。②2001一2010年,石油供量增长将在1.08一1.81%,一般来说,中国石油的供给性因素和需求性因素将影响其石油安全。 二、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供给性因素 1.石油资源状况。目前,中国石油最终可采储量为114.9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7.7%,居第9位,③而人均占有量仅ro吨,居世界第41位。④此外,中国的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3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者,我国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储采比为14:l(而世界 石油论文出石油 我国现在的石油储t仅能生产20年左右的时间,即使科技进步了,石油储里亦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因世界石油发现的高峰期已过,1985一19叭)年全球新增储里仅有25%是新发现的。据统计,地球上的大部分常规石油资源已被发现(约为oo%),是导致石油发现率趋低的根本原因,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显然,中国也不例外。 2.石油生产能力。中国东部高产油田已进人中晚期,出水比出油还多,自然递减严重,难度增加,成本上升。其实,自1987年以来,中国原油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现已达到增长曲线的顶点;虽然中外地质学家认为我国海洋石油丰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足以改变中国石油战略的大型油田。自1982年以来,我国累计投资62.5亿美元,仅获得40 亿吨石油储量,其中近期可供商业性开采的储t还不到50%。真乃杯水车薪;我国西部石油开发已启动,此乃我国“东稳西进”战略的重大举措。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形成规模至少10年),即使发现了大油田,恐怕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总之,中国石油生产有较大飞跃的可能性不大,到2010年左右,原油产t不会有大的突破。 (二)需求性因素 首先,一般而言,石油摇求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据估计2(XX)一2010年,中国仍将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速,因而国内石油消费必将“水涨船高”。其次,今后10年第二产业在中国发展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将继续加强,石油消费必将持增。此外,自“轿车工业在我国开辟新纪元”以来,我国国产轿车年产最已达30多万辆,进口t亦已接近此数。所以,在我国汽车工业大展宏图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幅石油狼奔系突的画面。再次,人口增长是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人口数为12.9亿,到2010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14亿和巧一16亿。这必将增加人口对石油的需求。从趋势上看,人均CDP愈高,人均石油消费亦愈大。 此外,中国在能源替代和节能方面

中石油论文篇2

关键词:油气会计;准则;比较;建议

石油天然气行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它本身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产量递减、成本递增等特点,需要特殊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我国已经颁布了《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中美在油气会计方面的研究进行比较,希望对我国油气会计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中美油气会计研究历史比较

自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研究油气会计理论。到60年代中期,会计界开始关注油气生产公司采用的各种会计方法。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运引起美国公众和国会对油气行业的关注,促使FASB加快对油气会计的研究。1977年12月,FASB颁布了第1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油气生产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这是美国会计准则历史上第一次就油气行业特殊资产的计价、矿区权益转让中的收益决定及揭示等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以后,FASB又相继颁布了第25,69,95,109,121号财务会计准则文件,对油气活动进行规范。特别是第69号公告《油气生产公司的披露》,详细规定了油气生产活动的披露要求。现在,美国已形成较完整的油气活动的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油气会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石油企业也是采用当时颁布的统一会计制度。进入80年代,只有少数几个会计学者,开始对油气会计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油气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介绍。90年代中期以后,会计界开始关注油气会计研究,1999年,财政部组织课题组对“油气会计问题研究”进行探讨,标志着我国油气会计的研究步入正轨,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公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第27项是关于油气开采的。

二、中美油气会计准则内容比较

从1977年开始,FASB已经制定了6个关于油气会计的准则,涉及油气生产活动的资本化成本,矿区取得、勘探、开发、生产成本发生时的会计处理,资本化成本的处理,矿区转让和相关交易,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探明矿区的减损测试和资本化的勘探开发成本,全部成本下的资本化利息,披露以及相关的名词解释。而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第27号企业会计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油气活动的准则,它用于规范油气开采活动,包括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下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

(一)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比较

我国认为,矿区权益,是企业取得的在矿区内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而FASB认为,矿区权益包括所有权、租约、特许权或其他一些根据权益转让条款所获得的开采油气资源的权益;也包括矿费权益,以油气实物形式支付的生产报酬和其他一些非作业性的矿产权益;还包括企业与外国政府或权力机构签订的一些协议中所规定的权益,但是矿区不包括企业购买油气权利的供应协议或合同。两者都认为,矿区权益为开采油气的权利,同时为取得矿区权益而发生的成本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但是,FASB的规定更为详尽,明确指出了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具体包括什么,这给企业在实务操作上提供了方便。

对探明矿区权益的摊销,我国认为,应该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可任选一种方法,而FASB认为,应采用单位产量法进行摊销,以使每单位产量和未摊销的取得成本相对应,只有在没办法确定开采权益所拥有的储量数量时,才可以使用产量法以外的方法计提折耗。同时,FASB还明确提出产量法下的摊销率应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每年至少修改一次。但我国则无这方面的要求,这有可能致使企业因计算摊销率麻烦而使用以前的摊销率,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准确。

对矿区权益的减值,我国要求,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遵循《资产减值准则》,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规定将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而FASB要求,定期对未探明矿区权益进行减值测试,并列举了几种可能遭受损失的情况。对减损的确认,FASB规定可通过评价备抵账户或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另外,当未探明矿区转为探明矿区后,FASB规定已确认的减损矿区的净值应划为探明矿区或对摊销储量的总的取得成本重新划分,而我国规定,应按照账面价值转为探明矿区权益。

(二)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比较

油气勘探,是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或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我国认为,勘探支出包括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予资本化,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费用化,即将钻探该井的支出扣除净残值后计入当期损益。对部分井段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相关的支出予以资本化,非相关支出费用化,符合配比原则。

FASB认为,勘探涉及确定将要检查的区块和对认为有油气储量前景的区块进行检验,包括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勘探费用包括折旧和辅助设备、设施的操作费用和其他勘探活动发生的费用。勘探费用应根据是否找到探明储量来确定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同时,FASB也允许完全成本法作为油气资产计价的方法。在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上,我国与FASB的处理大致相同,只是具体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别。唯一的一点不同是,我国只能采用成果法核算油气勘探成本。

(三)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比较

油气开发,是为了取得探明矿区中的油气而建造或更新井及相关设施的活动。我国认为,油气开发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作为油气开发形成的井及相关设施的成本,主要包括:钻前准备支出,井的设备购置和建造支出,购建提高采收率系统发生的支出,购建其他设施发生的支出。另外,钻井至现有已探明层位的支出,才作为油气开发支出;为获取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而继续钻至未探明层位的支出,作为钻井勘探支出,不作为开发支出。FASB认为,开发费用是为使得探明储量具备开采条件并建造提取、处理、聚集和储藏油气的设施而发生的费用。开发费用包括折旧和一些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操作费用和进行开发活动的其他费用,包括取得途径并为钻井准备井位,钻并装备开发井、开发参数井和服务井,取得、建造和安装生产设施,建立提高采收率的系统。开发成本是作为井及相关设备、设施成本的一部分被资本化,因此,无论钻井是否成功,所有钻和装备开发井、开发参数井和服务井的成本都将被资本化。在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上,我国与FASB对开发成本的规定基本一致,并且都要求开发成本予以资本化。

(四)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比较

油气生产,是将油气从油气藏提取到地表以及在矿区内收集、拉运、处理、现场储存和矿区管理等活动。我国认为,油气的生产成本包括相关矿区权益折耗、井及相关设施折耗、辅助设备及设施折旧以及操作费用等。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井及相关设施计提折耗。油气生产的辅助设备和设施,只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才予以资本化。另外,对于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不满足的则计入当期损益。

FASB认为,油气生产涉及将油、气提升到表面并聚集、处理和现场加工(将气处理成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和现场储藏。生产费用,为作业和维护井及相关设施、设备所发生的费用。矿区的取得成本,勘探和开发费用的折旧、折耗和摊销也作为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取得和建设油气生产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成本应予资本化。对于矿区废弃的处理,FASB规定,在确定摊销率和折旧率时应考虑估计的封堵和废弃费用及估计残值,将来发生的封堵和废弃费用视作负债,在责任实际发生时记录,即当井完钻或探明矿区取得时就应记录负债,并相应增加资产的价值,负债将以估计未来封堵和废弃费用的现值计量。可见,在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方面,两者基本相同,只是在油气辅助设备和设施的处理上略有不同。

(五)披露的比较

我国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油气开采活动有关的下列信息:拥有国内和国外的油气储量年初、年末数据;当期在国内和国外发生的矿区权益的取得、油气勘探和油气开发各项支出的总额;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原值,累计折耗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及其计提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及其计提方法。

FASB要求,所有从事油气生产的企业必须在报表中指出其使用的企业发生的成本和资本化成本的处理方式和会计方法。从事大规模油气生产的公开上市公司必须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公布下列信息:探明油气的储量;有关油气生产的资本化成本;资产的取得和勘探、开发活动的成本;油气生产活动的作业结果;有关探明油气储量的标准化的预期贴现净现金流量。另外,还规定了在每年的财务报告中要进行,企业是否为从事大规模油气生产公司的测试。可见,FASB的要求更全面详细,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

三、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与FASB制定的石油天然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的第27号油气开采准则简化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是,它规范了油气企业从事的矿区权益取得、勘探、开发和生产等油气开采活动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但是,对于所得税处理、名词解释等问题根本没有涉及,关于信息披露、油气开发和生产等活动的会计处理规定也过于简单,容易造成会计处理操作的随意性。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自己的油气准则,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以进一步完善并规范油气活动的会计处理。我认为,现行的油气会计准则在以下几方面尚需要改进。

(一)增加基本的名词解释

由于油气行业的特殊性,公众和会计理论界对油气生产活动了解并不多,因此更有必要增加基本的名词解释。为了形成油气生产活动的整体概念,而又不会因为列示过多的概念让人抓不住重点,应该列示18个概念。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油藏、油气田、勘探、开发、开采、一次开采、二次开采、三次开采、钻井、探井、开发井、服务井、参数井、储量、探明储量及未探明储量。对油气活动中涉及的词语进行定义,不仅便于实务操作,而且也便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

(二)完善相关会计处理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油气准则在未探明矿区的评估和重新分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完钻时的会计处理、油气混合产量的成本摊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很少或根本没有规定,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在披露方面的规定也显得比较薄弱,对披露的规定应该详细而且全面,要涉及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增加跨国业务的会计处理

我国各大油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业务需要进行规范。但是在现行的油气准则中,并没有对石油企业跨国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因此在矿区权益取得、矿区转让和交易以及披露等方面,需要增加这方面的会计处理规定。指导和规范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活动,以使我国油气会计准则更好地同国际会计准则协调。

中石油论文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这个时期国家经济也走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笔者选取1984年到2011年的20年时间段对石油储量的中期变化作对比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剔除短期的次级影响因素的干扰,更深入地认识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石油工业进入壮年期以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此项工作所有的数据都以相应年度的储量通报为准。并把分属于不同单位的油田以盆地为单位进行汇总。在计算时以104t为单位,累计其储量和所占百分比。但在列表时为了简明以108t为单位。一般仅取小点后三位。本文所说的石油不包括凝析油。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基本发展趋势,将全国分为几个大区。东北区的主体是松辽盆地,还包括了伊通、海拉尔、二连等盆地。华北区仅渤海湾盆地有探明石油储量,这里仅指其陆上部分。江淮区包括南襄、江汉、苏北等盆地。一般常称以上3大区为东部老区。西北区包括了鄂尔多斯盆地及其以西的诸盆地。有探明油田的除鄂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3大盆地外还有柴达木、酒西、吐哈、焉耆和三塘湖等盆地。在南方区有探明储量的盆地仅为四川、三水、百色和景谷,它们的石油储景很少,占全同石油储量的比例甚低(如2011年占全国剩余可采储量的0. 14%),在本文的表格中没有单独列出。海域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渤海,南海和东海,其所占全国石油储量的比例也很低。 1 累计石油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1.1 全国累计探明储量 从1984年到2011年,全国累计探明地质和可采(以下简称地质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以地质储量的年均增值看,前10年年均增储7.56×108t,年增率6.18%;后10年相应数字为7.70×108t和3.83%(表1)。可采储量年均增1.58×108t。前10年年增率略高,为3.28%,但年均增量低,约1.36×108t:后10年年增率略低,为3.17%,但年增量较高,约1.81×108t(表2)。 1.1.1 东部老油区 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其地质和可采储量的增加均占全国增量的近60%。地质储量20年年均增储4. 6×108t,其后10年与前10年相比年增率和年均增量降低,年均增量由5.8×108t降到3.4×108t。以可采储量计,20年的年均增量约为0.95×108t,后10年比前10年略低(表2)。但年均增量却由0.914×108t上升到0.977×108t。东部老油区不论是1984-1994年还是1994-2011年,其地质和可采储量的平均年增率均低于全国储量的平均年增率的相应值。东部可采储量占全国的份额由1984年的90.89%,降低到2011年的76.38%(表3)。表1 1994-2011年全国主要大区石油地质储量变化 Table 1 Cariation of oil in place in our major oil regions during 1994-20004 地区 1984年/108t 1994年/108t 1984-1994年增率/% 2011年/108t 1994-2011年增率/% 20年增量/108t 平均年增量/108t 各地区增量比例/% 全国 93.274 169.872 6.18 246.829 3.83 153.555 7.678 100.00

中石油论文篇4

二、我国油气资源面临的问题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五大问题: l、后备可采储量不足 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 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 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 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三、中国致力于解决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气的大力勘探、开发 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我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正文: 一、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堪忧 国际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石油需求增长将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介绍,中国石油市场是世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国家)之一,2000年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为5983万吨,2002年为6941万吨,成品油进口2034万吨;据海关统计,2003年1-10月,我国进口原油7415万吨,成品油2374万吨。预计2011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近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比较保守地估计,2010年中国原油的需求量将达到3亿吨,原油需求缺口达到1亿吨,2020年需求量达到3.8亿吨,缺口达到1.6亿吨。 但是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0,这意味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更有人预测,到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逼近50%。 (一)油气资源日益紧缺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72.7亿吨,其中约71.61%分布在陆上,约22.93%分布在海洋。 表1 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状况 总资源量 可转化 己探明 总计可采储量 资源量 转化率 储量 探明率 可采储量 采收率 全国 1072.7 528.4 49.26 205.65 38.9 59.34 28.85 127.54 陆上 826.7 430.0 52.0 193.56 45.0 56.38 29.23 105.79 东部 480.7 277.4 57.7 155.27 56.0 48.16 31.02 72.98 中部 77.5 30.5 39.4 11.60 38.0 1.96 16.9 5.36 西部 259.4 122.0 47.0 26.67 21.9 6.46 24.22 27.43 其它 9.1 0.1 1.1 0.02 19.0 0.00 16.84 0.02 海洋 246.0

中石油论文篇5

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更新换代,一些大型的石油勘探软件逐步升级,给石油勘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次,石油的勘探主要是在人工放炮之后,通过相应接收器来对地震波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进而判断出地层中是否有油气的存储。所以这就为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需求,通过不断完善预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明确地层中石油的存储,提高石油勘探的预测精确度,进而节约石油勘探的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再次,在石油勘探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模拟勘探。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利用模拟软件对油气藏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石油勘探实际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最后,运用计算机的建模技术,石油勘探开发时,可以准确的模拟油气藏的地理模型,给石油开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2.1盆地模拟技术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入推进,我国石油勘探模拟技术逐步完善,开始集气体扩散技术、断层活动性以及油气水三部分为一体的油气运动模拟方法,逐步形成了盆地模拟技术。盆地模拟技术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油气二维模拟技术,开始采用三维立体模拟技术,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做到油气水三相运行,更加清楚、明了的掌握油气水的运行情况,为更加准备的进行油气勘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勘探技术部署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

2.2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作为一项理论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数据管理技术,在当前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在石油勘探领域,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的展示、数据的存储以及数据分析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动态性、准确性存储大量数据的作用,并且能够提供数据共享和数据处理服务。就目前来看,石油勘探开发所涉及的地质、构造、勘探、钻井等专业的信息系统都要数据库支持才能正常工作。国际通用的勘探数据库和企业自建的数据库都能给石油勘探开发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勘探数据。但由于目前很多数据库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石油勘探开发人员只能下载数据进行加工和推理,不能从根本掌握数据中隐藏的知识。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数据库技术也日益完善,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也更加准确,进而为石油地下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2.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繁琐的、复杂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然后转化为可视的图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让人们通过“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隐藏的东西。石油的勘探主要是在人工放炮之后,通过相应接收器来对地震波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进而判断出地层中是否有油气的存储。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真实直观地感受地层的沉积、构造以及岩性,让石油勘探工作人员更加准确的了解地质状况。在具体的勘探过程中中,可以采用用于地震波数据分析的Landmark、Geofram等软件,用于油藏数据模拟的VIP等可视性软件,进而为石油勘探工作的准确、有序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础。

三、结束语

中石油论文篇6

1前言

通常情况下,低温丙烷(C3)罐内液体温度为-40~-42℃,而低温了烷(C4)罐内液体温度为0~-2℃;正常运行时,罐压一般都保持在5~11KPa。尽管罐体有很厚的保温层,但由于罐壁以及工艺管线等与外界的换热,低温罐内液体会部分吸热蒸发,形成蒸发气(BOG即BoilOffGas),从而导致罐内压力上升。如何维持低温储罐的保冷运行,是液化石油气基地的主要任务。BOG压缩机担当了这一重任,而一般使用电机驱动是二级双作用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2压缩制冷的基本工艺流程

采用压缩机直接压缩BOG制冷的基本流程是(以C3低温储罐T-1为例,见图1):当C3低温储罐T-l内压力上升时,启动压缩机,将罐内BOG引入压缩机入口缓冲罐D-1,经缓冲和分离后引入压缩机一级(1ststage)入口,入口压力即为罐压,温度一般为-l0~-20℃之间,经一级压缩后,BOG被压缩至0.3~0.35MPa,温度升为50~60℃,然后由一级出口进入闪蒸罐D-2,经闪蒸后BOG温度降至0℃左右,再进入压缩机二级(2ndstage)入口,经二级压缩后,温度升为60~90℃,而压力升至1.5MPa左右,高压气体随即进人水冷凝器E-l,换热后被液化成液体,进入C3液体回收罐D-3,再由D-3进入出货高压罐T-3出货。

3压缩机容量的调节

压缩机的容量是根据储罐BOG最大产生量来确定的。压缩机选定以后其容量是恒定的。如果吸入的气量大于罐内BOG的产生量,罐压就会下降,当罐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补偿压缩机入口的气量缺乏,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压缩机二级出口气相返回到入口闪蒸罐D~2,即图中通过D-2压力P-2来控制阀门PV-2的控制回路部分。这里,P-2设定值为300KPa,若D-2压力高于此值,阀PV-2关闭,若D-2压力低于此值,阀PV一2即打开进行气相返回。

(2)可以通过压缩机入口卸载来减少吸入气量,即将压缩机容量由100%降为50%。对于隔膜式(Diaphragm-type)的卸载装置,由仪表风操纵的入口气阀卸载装置限制阀板的自由运动,使入口气阀保持在打开状态。由于吸入的气体不被压缩并被排出重新回到入口。这样,若双作用气缸的一端(气缸端或曲轴端,一般为气缸端)被卸载,则压缩机的容量变成50%若两端都被卸载,则变成0%。

当压缩机入口气体缺乏量小于压缩机容量的50%时,采用上述(1)方法,即气相返回;而当此缺乏量大于压缩机容量的50%时,采用上述(2)方法,即将压缩机降载至50%。

4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

C3液体回收罐D-3的压力由PV-3A/B控制,将D-3压力P-3设定为l.5MPa,当D-3实际压力低于此值时,PV-3A打开,PV-3B关闭,引入压缩机出口气体,使其压力回升,而当D-3实际压力高于此值时,PV-3A关闭,PV-3B打开,多余气体被引入火炬F-1叫烧掉。

闪蒸罐D-2液位的控制很重要,D-2的高液位容易导致压缩机带液而损坏,液位太低又起不到作用。我们将其液位L-l设定为0.4m,并通过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上的选择开关确定由LV-1A或LV-1B来控制其液位,LV-1A将液体输出到高压出货罐T-3,当T-3已满或不用时,使用LV—1B将液体输出到低温储罐T-1。

5压缩机的报警和连锁保护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压缩机安全正常运行,我们为其装配了一整套报警和连锁保护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内容:

(l)预报警系统

①主机轴承温度

包括对轮侧的主机轴承温度和与对轮相对侧的主机轴承温度。这两个轴承温度的高报设定值为60℃,当主机轴承温度超过60℃时,系统报警,操作员要紧急处理,以保护主机轴承免受损坏。

②油压力和温度

油可以称作是压缩机的"血液",它可以各部件,减少磨损,降低部件温度,还可以起到密封,减振,防锈蚀等作用。BOG压缩机配备有专门的油泵,开压缩机前要先启动油泵运转。要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对油的压力和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油温高报值设定为55℃,油压低报值设定值为0.175MPa,超过相应的指标,系统都会预报警。

③0%负荷10分钟预报警

若压缩机在0%负荷的状态下运行超过10分钟,系统即会报警,提醒操作员增加负荷或停机。

④电机轴承温度

分对轮侧的电机轴承温度和与对轮相对侧的电机轴承温度两个。这两个轴承温度的高报设定值为80℃。

(2)连锁停机保护系统

①压缩机一级入口气体压力

该压力低报设定值为2KPa,若低温储罐压力很低致使压缩机一级入口压力降至2KPa时,系统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②一级出口气体压力

该压力高报设定值为0.42MPa,若压缩机一级出口气压高至0.42MPa时,系统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③二级出口气体压力

该压力高报设定值为1.88MPa,若压缩机二级出口压力高于该值时,系统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④一级出口气温

该温度高报设定值为100℃,若压缩机一级出口气温高于该值,则系统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⑤二级出口气温

该温度高报设定值为150℃,当压缩机二级出口气温高于该值时,系统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⑥电机轴承温度

前面5(1)④介绍了电机轴承温度高预报警值(80℃),若操作员失职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未作处理,当电机轴承温度继续上升至90℃时,就会高高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⑦油压力

前面5(1)②讲了油压力低预报警值(0.175MPa),若该压力继续下降至0.15MPa时,就会低低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⑧0负荷15分钟

前面5(l)③提到若压缩机在0负荷状态下运行达10分钟即会预报警,若在这种状态下继续运行达到15分钟时,就会报警并连锁自动停机。

中石油论文篇7

一、中国油气资源分析 (一)中国石油资源总体观。 1.对中国油气资源应持“两点论”的分析。(1)中国是石油大国,虽然勘探难度加大,但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中国油气的“丰度”(每平方千米国土的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值、油气相对贫乏。 2.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比较。(1)石油已处于壮年期,天然气发展滞后,仍处于青年期;(2)天然气的资源当量值低于石油. (二)我国油气产量和进口量的分析。 1.我国石油产量变化。(1)近十余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西北地区可采储量和产量的上升比预期慢,产量的上升稍大于东部地区下降;海域的南海产量已开始下降;全国产量的增加主要依托渤海的增产。(2)产量在2010年前后可能达到(1.75-1.80)×108吨,而后开始缓慢下降。(3)作者对产量的预测比许多专家偏低,但事后验证仍高于实际值,如2002年高出实际值110×104吨、误差率6.7%。 2.天然气产量变化。(1)走出波谷,迅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增速为6.18%,低于GDP增速,但高于石油(1.34%);(2)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受多种因素制约,但仍将持续快速增长,预测2005~2020年的平均年增速达5.81%;(3)作者的预测值较低,但以2000年和2002年的实际值验证仍偏高,其中2002年高出实际值6.6%。 3.对产量、需求量预测间的缺口为理论上的油气净进口量。 二、中国石油安全形势 (一)世界石油与供需形势。 1.21世纪初的石油相对安全期。(1)21世纪初世界石油产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平缓上升,20年间剩余可采储量平均年增率2.2%,“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石油储产比维持在40以上。(2)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石油总体处在限产状态中,OPEC采取限产保价的总体战略,其中沙特阿拉伯限产最多并充当世界石油供应的调节库。独联体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原因石油产量大幅度下降。(3)世界石油储量有在30年左右(到2025年)翻番的可能,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液资源量中,待发现资源量占28.1%,已发现油气的储量增长占21.8%,合计占49.9%。(4)2020年前石油产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后因其他能源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旺而使产量略有降低,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例明显降低,“后石油时代”是能源品种多元化的时代。(5)从总体上看石油供需基本平衡,无论对于石油消费国还是输出国都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中,能满足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需求。 2.21世纪初天然气发展的势头超过石油。(1)世界油气资源量中天然气占47.9%,天然气液占5.7%,石油占46.4%;天然气资源中待发现的占35.1%,已发现油田的储量增长占24.8%,合计占59.9%,天然气的潜力比石油大。(2)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比石油快,2002年储产比(60.7)大于石油(40.6)。(3)大规模的长输管道计划实施和LNG总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将使天然气大发展,其产量的当量值将接近甚至超过石油。(4)天然气的供应将比石油更充分、天然气的国际贸易将有大发展。 (二)现代国际石油市场的特点。 1.石油向商品的回归。在国际石油市场日趋成熟的总背景下,石油作为国家间政治斗争武器的作用已被大为削弱。它作为战略物资的一面趋于淡化,作为社会和经济中重要商品的一面更加凸显。它的运作更加明显地受到市场经济本身规律的制约。 2.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的关系出现新局面。无论是OPEC还是OECD,任何一方想单独、长期控制国际市场,决定石油价格的局面已很难再现。双方既有利益的争斗也有互相依赖、互相渗透。 3.供需格局复杂化和多元化。(1)非OPEC石油输出国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俄罗斯有重要作用;(2)消费国和输出国都在使输出(人)国多元化以保持稳定的供需关系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3)出现了更多的石油勘探热点和出口国,出现了亚洲的新消费热点,石油贸易和流向复杂化。 4.跨国公司成为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力量。(1)石

中石油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 沙特  石油经济  经济  中心经济

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因其强势的石油王国地位,深邃奥秘的文明以及保守政治和开放经济的完美结合,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尤其是素有“黑金子”之称的沙特石油,更是在国内外经济、能源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石油收入能够占据到沙特出口总收入的90%,预算收入的75%-85%和GDP的45%;并且非石油生产部门如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等以石油导向为基础的投入已超过总投资的55%。[1]而且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国和出口国,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2.1%,储采比长达67.8年;日出口量为6813.1桶,占欧佩克日出口量的31.56%。沙特石油价格的变化不仅对沙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构成影响。由此更需要我们加深对沙特石油问题的认识。

从沃勒斯坦的“中心-”理论来审视沙特的石油经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石油经济因其初级原油生产及其地租特性而成为世界经济圈的经济;但在阿拉伯经济圈中,石油经济又因其“衍生依附”(derivative dependency)和“潜父权制”(preoccupied paternalism)优势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经济。所谓沃勒斯坦的“中心-”理论,主要是认为世界经济由不同的区域经济圈所构成,世界经经济圈的中心经济、经济时间结构上是历史地延续,空间结构上是适时地变化。[2]

本文所指的石油经济,主要是指以石油工业发展为基础,所形成的前向、后向相关联系产业。为清楚阐明沙特石油经济的双重特性,本文主要以20世纪70年代石油繁荣时期为考察段限。

            沙特石油经济—世界经济圈的经济

关于经济的特征,沃勒斯坦曾指出国家由于专业化生产融入到世界经济圈,但又因专业化生产而被边缘化;经济的生产只是一种简单生产再重复。[3]如果我们以此来分析沙特的石油经济,就会清楚地看到石油经济所处的依附地位。沙特依靠原油出口和世界保持联系,但对原油出口的依赖,很容易形成简单再生产。我们可以参看沙特的石油出口比例表。

沙特石油出口比例表

中石油论文篇9

关于“石油金融”(PetroleumFinance),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能源金融教育与科研中心(CEFER)在其培养目标中指出,“能源和资本市场正面临巨大的变革,需要培养管理者理解、量化、监督和管理能源价格变动、汇率变动、利率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能力。”这一解释指出了石油金融的三个微观市场,即石油价格市场、石油汇率市场和石油利率市场。按这一范围,我们将石油价格市场划分为石油价格形成市场和石油价格波动规律两类,从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石油价格波动规律及预测、石油美元理论和石油汇率理论四个方面展开文献综述。

一、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研究现状

1978年1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推出了全球第一份石油期货——取暖油(Heatingoil)期货交易。经过30年的发展,石油期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期货市场有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新加坡期货市场(SPM)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我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和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在国际燃料油定价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石油期货市场作为国际基准油定价的载体,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石油期货市场的研究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也是石油金融问题的核心之一。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信息传递效应和套期保值理论三个方面。

(一)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价格发现过程(PriceDiscovery)是指在一个市场中,新信息以随机方式产生,投资人观察到信息后,通过交易行为将信息反映到资产价格的过程。期货市场针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之一,没有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功能就无法实现。

石油市场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结论不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是有效率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作用。Bopp&Sitzer(1987)认为取暖油期货市场是其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者。Gulen(1998)证明WTI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Serletis&Banack(1990)使用NYMEX的2个月到期的原油、汽油和取暖油期货价格和与之对应的现货价格日交易数据,研究石油期货市场效率问题,证明这三个品种的石油期货具有价格发现作用。Schwartz&Szakmary(1994)采用协整理论研究原油、取暖油和无铅汽油三个石油期货品种的套利和价格发现作用,其结论是期货市场引导现货市场。Silvapulle&Moosa(1999)采用WTI日交易数据,研究原油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关系,WTI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并且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WTI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对新的信息的反应是同步的。Ripple&Moosa(2005)运用G-S(Garbade-Silber,1983)模型检验原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得出期货价格的引导作用大于现货价格,具有60%的价格发现作用。Gulen(1999)采用1987-1997年的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石油期货市场,他认为1994-1996年国际石油价格市场更加趋于一致。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石油期货市场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Quan(1992)采用两阶段测试研究石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认为原油期货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在石油价格市场中由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Moosa&Al-Loughani(1994)用协整的方法研究了WTI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月度数据,发现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预测既不是无偏也不是有效的。

(二)石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研究

套期保值(Hedge或Hedging)亦称套头交易或对冲,原意是指减少或绑定风险。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是指通过买卖期货合约,以消除现货或预期持有现货的价格风险。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的两个基本功能。石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理论,是指公司通过对同一种石油商品在石油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部位相反的头寸,以规避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石油期货套期保值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和套期保值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

1.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的研究。套期保值比率(HedgeRatio)是指期货合约总价值与现货价值的比例,反映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头寸间盈利与亏损的匹配和相关度。估算最佳套期保值比率(OHR)一直是金融工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和前沿问题,理论界提出了许多确定方法。自凯恩斯(1923)提出简单的1∶1套期保值比后,Ederington(1979)提出了JSE方法,Adler&Dumas(1984)提出了Adler-Dumas方法,Herbst&Kare,etal.(1990)提出了HKM方法,等等。

石油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将金融工程领域成熟的理论模型结合石油经济实际情况,应用于石油金融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分析。如Ederington(1979)的JSE模型是将现货价格的变化对期货价格的变化进行回归,即ΔS[,t]=γ[,0]+γ[,1]ΔF[,t]+μ[,t],μt~iid(0,δ)。其中,ΔS[,t]表示在套期保值期内,现货价格的变动,ΔF[,t]表示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动,γ[,1]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JSE模型假设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保持长期稳定和价格误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但Wilson&Aggarwal(1996)研究表明石油期货合约常常因突发事件发生无条件波动,在1984-1992年期间,OPEC政策变化、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和恶劣的天气环境改变等都导致三次石油市场异常波动,因此不适合采用JSE模型确定石油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Hamilton(1989),Krolzig(1999),Sarno&Valente(2000)认为MRS(MarkovRegimeSwitching)模型在解释相关关系方面优于JSE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Alizadeh&Nomikosetal.(2008)将MRS-GARCH模型应用于NYMEX石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连接了非均衡问题和石油价格高低波动机制的不确定性,在减少组合投资风险方面取得了效果。

2.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效果的研究。世界航空运输业利用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比较普遍,新加坡航空公司(SIA)每年将其航空煤油需求量的60%进行了保值,新西兰航空公司煤油的保值比例为40%,澳大利亚航空公司(Qantas)的保值比例为50%。石油期货套期保值效果的理论研究对象主要是航空油料,Rao(1999)研究了美国主要的十家航空公司使用取暖油期货合约对航空燃料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是否减少1988-1997年的税前季度收益的波动。研究结果说明,套期保值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航油价格上涨时,当航空公司因为进行了套期保值,可能在航油价格下降时增加机会成本。航油套期保值的主要目的是稳定航空公司的长期利润。此外,研究还指出套期保值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和选择套期保值交易的时间。Claessens(1995)认为转移短期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短期和稍长期的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Horsnell(1996)研究了原油期货套期保值的效果,对仿真的方法和传统的度量方法做了比较。

(三)石油期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也称为市场间信息传递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共同信息和私有信息的溢出(Fleming&Kirby,etal.,1998)。共同信息溢出是指影响着各个市场的信息,当共同信息产生时,它同时影响着各个市场的预期,从而使得各市场都可能产生波动,即市场波动的同源性。私有信息溢出是指某一个市场的信息通过跨市投资者的投资交易,从而在另一个市场产生了信息作用。

许多学者已对NYMEX和IPE两个石油金融市场间的信息传递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Tse&Booth(1997)使用协整系统检验了纽约燃料油期货市场和伦敦汽油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作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回归和信息共享分析表明纽约燃料油期货市场是引导市场。Girma&Paulson(1999)发现原油、燃料油、无铅汽油价格序列之间存在一定协整关系,在原油和最终产品之间的价格基差是稳定的,可以用移动平均模型来测量基差大小。Brunetti&Gilbert(2000)采用FIGARCH研究了IPE和NYMEX之间的波动率协整关系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波动率的溢出方向是从NYMEX到IPE,NYMEX占支配地位。Lin&Tamvakis(2001)研究了NYMEX和IPE两个市场原油期货合约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他们认为IPE早盘开盘价格受前两个交易的NYMEX收盘价格信息影响,NYMEX是国际原油价格市场的主导者,IPE午盘交易受到NYMEX日交易的影响,市场间溢出效应显著。Hammoudeh&Li等(2003)通过分析NYMEXWTI原油价格、汽油价格、燃料油价格以及鹿特丹和新加坡等国际石油市场之间的价格传递性,认为NYMEX汽油市场具有主导作用。在国际汽油现货市场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美国市场与鹿特丹市场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国际汽油价格市场没有引导者,但是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在三个市场间相互传递。Lin&Tamvakis(2004)利用ACD模型比较了IPE与NYMEX的信息溢出,研究认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由NYMEX所主导,NYMEXWTI的期货价格反应速度相对于IPE布伦特原油价格更快,且前者对后者期货合约价格有重要影响。Hammoudeh&Li(2004)研究表明亚洲金融危机没有改变NYMEX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他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价格趋同于NYMEX。

综上所述,学者们已对全球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信息传递效应和套期保值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未来石油期货市场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拐点时期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变化、OPEC和IEA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出台、美元汇率的变动等突发事件发生对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效率产生的影响。(2)研究产生石油价格波动信息溢出的原因。从共同信息溢出和私有信息溢出的角度,区分产生石油金融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的原因,深入了解信息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和内在机理。(3)研究石油价格波动不同阶段的溢出效应。根据石油价格上涨、下跌等阶段分别检验石油期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石油价格变动是否对其他石油金融市场产生非对称影响。

二、石油价格波动规律及预测研究现状

从石油工业兴起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世界石油工业和国际石油价格完全掌握在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国际油价长期处于1~2美元/桶的超低水平。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到1985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OPEC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与西方国家进行斗争,国际油价出现了暴涨行情,从1978年的13美元/桶涨到1979年的29美元/桶,1980年达到了36美元/桶。从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到1999年,石油市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产油国与石油消费国双方对油价的态度趋向一致,国际油价基本稳定在20美元/桶附近。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的猛增以及国际投机资本在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推动了国际油价新一轮的暴涨。2008年,国际油价一度上涨到历史最高点140美元/桶。国际油价的波动规律及预测一直是石油金融理论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诸多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这里我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

(一)采用古典经济学的石油价格波动定性研究

Hotelling发表的《可耗竭资源经济学》(1931)标志着资源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能源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中他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理论求取石油价格最优路径,将资源当作一种埋藏在地下的资产,目标是如何寻找一种最优的定价方法使得净现值最大。这种模型得出的最优价结论是资源价格增长率与贴现值相等,即如果资源所有者开采资源资本所得的收益增长率低于利率,就偏向于把资源埋藏在地下;如果高于利率,则偏向于开采,以期得到更高的净现值。Hotelling模型认为资源市场的定价不仅受到资源所有者和消费者的影响,更受到市场结构、开采成本和交通等交易成本的影响。

Salant(1976)从市场结构出发,通过研究OPEC成员国和非OPEC成员国以及各消费国之间的动态博弈结构,分析石油市场价格趋势。他用纳什-古诺(Nash-Cournot)模型分析世界石油市场的结构。如果资源禀赋相同,非卡特尔将在不受任何约束条件下追求高利润,从而率先耗尽资源,但非卡特尔得到的贴现后利润率将会大于卡特尔成员。这种方法虽能解释石油市场的博弈关系,在长期趋势分析上与Hotelling模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并不适用于石油价格走势的定量分析。

沿着Hotelling的研究思路,一些学者通过设定石油市场的不同结构和参与主体的不同行为优化的理论模型,引进相关参数来预测石油价格变动趋势。如Yang(2002)等考察了OPEC的市场结构、需求结构以及相关的需求弹性,研究了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特征。Ye&Zyren(2005)根据石油储备、产量、进口量和石油需求等因素建立了每月原油现货价格预测模型,等等。

(二)采用传统时间序列计量方法的石油价格波动研究

石油价格波动的定量研究中常采用的计量模型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条件异方差(ARCH)系列模型和Granger协整理论等。Morana(2001)采用了GARCH半参数估计的方法,对Brent原油价格进行短期预测。Luis&Gil-Alana(2001)认为美国和英国的石油价格波动具有“长记忆性”,价格序列远距离观测值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David&Moya(2003)采用ARMA模型对Brent石油现货价格进行预测研究。冯春山等(2003)利用ARCH模型研究了阿拉伯轻油价格的波动性,结果表明油价的波动既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又存在集聚性。Radchenko(2005)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GARCH模型等研究了WTI原油价格波动对汽油价格的不对称响应程度,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于石油价格时间序列在上涨和下跌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在运行机制,采用一般的时间序列模型无法描述不同阶段的波动特征,一些文献在计量模型上进行了改进。Fong&See(2002)通过观测原油价格在各子阶段的切换概率,研究石油价格序列结构变化规律,建立了原油期货价格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arkovRegimeSwitchingModel,MRS)。

(三)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石油价格波动研究

传统的时间序列计量预测模型试图对石油价格波动做精确的定量分析。这些方法对于短期定量预测石油价格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石油市场经常受到各种外生变量的影响,而且初始数据的扰动在中长期预测过程中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20世纪末期,基于混沌和分形理论以及多主体经济仿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的蓬勃发展,石油价格波动及预测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将石油市场作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考虑,用分形、混沌等复杂性理论将其数量化,寻找其内在的规律并进行价格预测。Lichtenberg&Ujihara(1988)采用非线性蛛网模型发现美国原油价格存在低维混沌结构。Adrangietal.(2001)研究了从20世纪80年代(1986-1991)的NYMEX原油、取暖油和无铅汽油期货价格的低维度混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石油价格序列中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混沌现象并非完全一致。Jose&Myriametetal.(2002)运用重标极差Hurst指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原油市场存在长程记忆性,协相关分析表明原油价格系统Hurst指数存在多重分形结构,两个特征时间度量存在季节效应,原油市场仅一定期间内符合随机漫步假设。Jose&Myriamet等(2003)利用Zipf分析方法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油价格动力学行为主要由投机商和消费者的行为所控制。Serletis&Andreadis(2004)利用分形理论对WTI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根据上述文献研究的现状回顾,以混沌和分形为主体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依然是未来石油价格波动和预测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石油价格序列的分形特征研究。金融市场理论假设是金融研究与石油价格预测的前提,目前石油价格收益率时间序列研究主要还集中在传统金融市场理论假设下,即投资者理性假设、有效资本市场假设(EMH)和价格随机游走假设。鉴于Fama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的不完美性,Peters(1996)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设(FractalMarketHypothesis,FMH)。石油价格系统是否也具有分形特征,是研究石油价格波动规律的前提,也是石油价格波动理论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之一。(2)石油价格系统的记忆性研究。现有文献针对石油价格系统对历史信息是否具有长期记忆性,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石油价格系统的持久性、记忆性及非周期循环长度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掌握石油价格系统波动规律。(3)石油价格复杂性规律的优化研究。在以往的石油价格复杂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如在混沌特征量的确定和混沌存在性判断上,引入Cao算法、BDS检验方法、小数据量算法等,进一步深入研究石油价格的混沌特征。

三、石油美元理论研究现状

石油美元(Petrodollars),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即OPEC成员国石油出口的美元收入加上其他商品和劳务出口的全部外汇收入,扣除进口必要的商品和劳务开支以及私人单方面转移净额后所余下的外汇。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也把产油国出口石油和相关技术所得的全部外汇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估计,石油出口国的真实石油收入在2005年就接近8000亿美元,大大高于2002年的3300亿美元,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计,1998年至2005年,OPEC国家因油价上涨带来的额外石油出口收益超过了13000亿美元。考虑到OPEC国家的边际进口倾向仅有40%左右,本国金融系统又欠发达,再加上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美元盈余,国际资本市场上由此增加近万亿石油美元的资金。巨额石油美元资金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石油美元流向直接影响全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关系。

诸多学者(Smolyar,2006;Kearney,2008)认为石油美元的流向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经常性项目流出阶段到后期的资本性项目流出阶段:第一阶段:经常性项目流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石油出口国用获得的石油出口收入增加进口,通过进口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支持国内消费和投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1973年到1981年期间,OPEC成员国石油出口收入边际进口倾向由0.14增加到0.42,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由0.08增加到0.25,俄罗斯由0.77增加到1.08。

第二阶段:资本性项目流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美元的流向主要是以资本性项目为主,即石油出口国用获得的石油出口收入购买外国资产、增持外汇储备、投资国际金融市场等。1974-1976年和1979-1981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各石油输出国对高油价导致的财富剧增缺少投资经验,他们把大部分石油美元投入了美国国债市场和为数不多的几家国际银行。1998年以后,石油美元在投资方式上有了重大改变,石油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趋于多样化,从原来单一的存款于国际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进行再投资转变为直接投资、组合投资、以外汇储备的方式持有外汇资产等方式,IMF的相关研究表明,第一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各石油输出国主要持有的是储备资产和国外银行的存款。从1999年开始,OPEC各国的组合投资的比例上升到了28%,外汇储备的比例上升到了19%,而投资于国外银行的资金由1978-1982年的58%下降到了47%。

未来石油美元理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研究石油美元环流(PetrodollarsRecycling)。石油进口国家大量利用欧洲银行贷款来弥补因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的贸易收支逆差,石油美元在产油国和非产油国之间不断循环,形成了石油美元环流。针对石油美元环流的形成机理、石油美元环流的流向路径、石油美元环流的结果等相关研究对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研究石油美元与中国经济。“9·11事件”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快、市场容量大、人民币升值预期、社会政局稳定的特点,成了中东投资者多元化投资战略的重要选择之一。中东石油美元已经逐渐转向中国市场,包括中国的资本市场、房地产、企业股权、石油化工等。因此,石油美元投资与中国经济相关问题的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热点。(3)研究“后石油美元”时代的经济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二者之间被画上了无形的等号,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美元储备。但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无节制上涨,美元持续贬值,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去美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2008年初,伊朗提出在石油交易中完全停止使用美元结算。因此,研究中国如何面对未来“后石油美元”时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四、石油汇率理论研究现状

石油汇率(PetroleumExchangeRates),是指石油价格与汇率两者之间的关系。石油作为与金融联系最为密切的基础性能源,其价格的变动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跨国贸易日益频繁,汇率问题也为国际社会所关注。诸多研究表明,石油价格和汇率之间并非是独立的,石油价格与汇率的变化息息相关。

早期关于石油价格和汇率的研究侧重于模型研究,通过建立石油价格对汇率的冲击模型来研究两者间的关系。Krugman(1981,1983,1987)最早展开此类模型研究,他假设系统中仅有美国、德国和OPEC组织三个成员构成,三者之间相互进行贸易和资产投资。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三个成员之间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从而需要进行汇率调整以恢复收支均衡。通过建立均衡方程,Krugman研究了每个成员的收支平衡及汇率的动态行为。其结论是一国汇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该国货币资产在OPEC风险资产中所占的份额α,二是该国出口商品在OPEC进口商品总额中所占的份额γ,三是从OPEC进口石油的份额σ。其中α和σ是在短期内导致实际汇率波动的因素,而σ和γ则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长期因素。Golub(1983)基于资产组合方式也建立了石油价格和汇率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讨论了石油的需求弹性的影响。Golub模型的研究结论与Krugman基本一致。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OPEC国家的实证分析,也支持了该模型的结论。

此后,大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考察石油价格波动和汇率间的关系。Pindyck&Rotemberg(1990)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的OLS回归表明,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的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与原油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即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本币的贬值;Lastrapes(1992)检验了生产率变动、石油价格变动等实际冲击以及货币政策等名义冲击对美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实际冲击是导致美国实际汇率波动更加重要的原因,而名义冲击则只在短期内起作用。Enders&Lee(1997)采用不同时期的数据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Kausik(1998)和Chaudhuri&Daniel(1998)等利用月度数据研究了OECD16国汇率与石油价格的关系,显示两者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且存在由石油价格到汇率的单向因果联系;Zhou(1995)、Amano&Norden(1998a,b)等通过不同时间阶段石油现货和期货各品种价格与美国实际汇率的研究表明,石油价格是决定美国实际汇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因果性检验表明石油价格的变化导致了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而不是相反;Perry(2000)对美国的研究也显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但同时还表明了汇率对石油价格的外在冲击作用,而并非是没有影响的;此外,也有学者对西班牙(Camarero,2002)、日本(Amano,1998)、G7国家(Chen&Chen,2007)、俄罗斯(Jouko,2004)、OPEC国家(Ayoub,2004)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中石油论文篇10

关键词:石油工程 课程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87-01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针对石油高校中一些非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置的一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课程,涉及的专业可以是经济、建工、机械、化工、自动化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岗位有可能进入石油企业,接触石油领域,为了提高人才的综合性,特此开设了这门课程。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石油地质、测井、钻井、完井、油田开发、采油工艺、提高采收率原理、油田地面生产系统、油气储运与石油加工等方面,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重点[1],涉及的学科有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储运工程、石油化工等,知识点零散,教学难度大。

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既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教学,以生动的图画、设备展示、生产模拟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提高教学质量。

1 提高教学效果研究

1.1?优化教学内容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一门涉及学科领域较为广泛的技术基础课,是加强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石油行业相关知识深入了解的有效途径。课程的设立目的是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能具有良好的石油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起到技术支持的作用。在教学环节,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专业知识的衔接。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对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理论进行重点介绍,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都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和设备完成,有了计算原理和思路,对计算手段的认识和调整都会有针对性,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环节中的能力培养。

1.2?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如果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教室完成石油工程概论课程的讲解,就会让学生觉得陌生、难以理解。如何把埋藏在地层深处的石油找到、采到地面、进行加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是学生最为直观的想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石油高校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探、储运、化工这些专业都属于学校的主干专业,它们的实验室、展示厅都非常有专业特色,既有实物模型、又有流程模拟、还有现场施工图片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环节中的手段,通过教学相关单位的协调,安排参观时间,针对授课学生特点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内容。

以我校为例,除了实验室,还有校园内矗立的井架、抽油机这些实物作为讲解对象,安排学生来到实物面前,针对抽油机上的各个部件形状,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运转的原理,以直观的感悟了解相关知识。

此外,可以模拟实际案例,调动学生探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在编制开发方案时要完成经济指标评价,通过模拟计算,让学生深入了解开发过程中成本支出与技术指标、收益的关系,确定开发方案。

实践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从空洞的讲解中跳出来,让自己明确石油是怎样的液体?油井是怎么打的?采油是如何完成的?石油炼制环节用到的设备都有什么?有了这些基本认知,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就不再摸不着头脑,感觉学习乏味。

如何保证实践教学能进入课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校的教学资源,制定教学计划,通过教务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参观等环节的畅通。

2 结语

通过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实验室,见到实物模型等手段,石油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展的很顺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觉知识沉闷、枯燥,学生对石油工程等相关知识也产生了兴趣,起到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