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十篇

时间:2023-06-04 10:04:05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1

一、国际石油公司强化操作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面对世界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国外各大石油石化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国外石油公司降低油气成本的主要措施有:在全球资源市场优选经济储量、兼并收购及资产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实施扁平化管理等。

二、中国石油油气操作成本管理现状

(一)控制操作成本的主要做法

从中国石油所属子公司看,各油田的操作成本差异较大,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东部老油田单位操作成本较高,并呈现增长趋势;而储量较为丰厚的地区,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操作成本较低,并呈现逐年递减之势。在面对诸多压力的现实条件下,中国石油立足于自身潜力,在控制油气操作成本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有:建立多级预算与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健全财务内控体系、优化成本预算并强化过程控制、强化科技与管理创新、大力实施节能降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经营理念有待提升。

操作成本的上升是随着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提高、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而变化的,一味地强调成本不升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而片面强调操作成本无法控制,只能升不能降的看法也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极端的想法都不可取。

2.注重效益的发展思路仍需强化。

鉴于石油的重要意义,在石油公司多年来内部始终都是“成本服从于产量”,不论是在前期勘探还是后期开发环节,都将产量的保持和提升作为资源投入的最重要的核定标准。但是对于一个应当以盈利为目的的现代企业来讲,注重产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其深远。

3.现有成本核算方法有待优化和完善。

中国石油企业核算方法是把资本化的采油气井、注水井及地面设施等固定资产,按规定的年限计提折旧,没有与产量挂钩,使油气产出与成本不相匹配。另外,目前的核算办法人为割裂了油田整体开发阶段的投入,不利于公司整体成本的控制。

4.成本考核办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中国石油现在核定操作成本普遍采用的是水平法吨油成本管理。这种预算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成本的控制,但由于成本构成要素很多,指标测算还缺乏科学性,奖惩考核依据不充分,激励作用欠佳。

5.非生产性支出仍有挖潜余地。

近几年,生产性支出费用涨幅较大,非生产性支出费用的上升与物价上涨、人员的增加、社会环境的变化等有密切关系,但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意识和力度。

三、强化油气操作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1.加快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我国石油公司应全面引入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深入研究战略成本管理,尤其要重视对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调整、充实其自身的成本管理,缩小与国外大石油公司之间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

2.进一步转变成本观念。

一是转变以产量峰值定规模的观念,合理确定地面工程建设的规模;二是改变地面建设“小而全、大而全”的建设模式,合理处理主生产系统和辅助配套系统的关系;三是转变安于现状的管理思想,建立精细管理机制,向管理要效益;四是转换单一的生产经营机制,建立灵活的整体效益型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健全操作成本管理体制与机制

1.采用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

借鉴国际石油公司――BP较成熟的T型管理体制。BP的T型管理体制将技术相似、业务相关的部门归并组成同等群组,结成联盟,以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加强相关业务部门间的沟通。正是通过这些有力的组织措施,BP能够高效率地将其庞大的业务和众多的员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又使员工更具创新精神。BP把T型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大力推广,最终结出了丰硕果实。因此建议中国石油借鉴这种成本管理体制。

2.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建议从中国石油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个油田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适当地加以借鉴和运用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预测、成本决策、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方法,健全和丰富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3.完善成本管理模式。

建议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关注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专案调研、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到配售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从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转向项目调研、工艺流程、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方面,实现成本全过程、科学合理的管理。

4.加强成本制度建设。

建议从两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完善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申报制度等;二是提高制度执行力,不要强调管理基础差、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就收缩起来,最终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三)加快完善操作成本管理方法

1.拓宽成本管理范围。

通过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拓宽成本管理的范围,如扩大融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强化资本成本管理;从公司整体战略的角度,进一步改革决策程序,特别是投资决策程序,使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能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降低机会成本。此外,开展各种衍生工具的研究与应用来规避公司的经营风险。

拓宽成本管理范围的同时需要运用综合手段,对操作成本进行综合管理,包括财务、人事等方面。

2.加强操作成本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操作成本基础管理工作,建议重点加强定额管理。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操作成本基础管理工作,还应加强标准化工作。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两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一是计量标准化;二是价格标准化,包括内部价格和外部价格的标准化。

3.注重依靠技术创新降低操作成本。

目前已有的一些激励创新的政策,如合理化建议奖、技术进步奖,各油田执行不一样,标准不科学,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变成变相发奖的一条渠道,影响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机构与企业、高等院校联系更加紧密,并走向市场,形成科研经费的良性补偿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4.规范运作企业关联交易。

当前亟待研究和规范的内容有:一是价格(或定额)的形成机制(即确定科学的定价方法);二是价格(或定额)的完整体系(即构建统一的完整的价格标准和系列)。而要做到这两点,中国石油还需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重新签订价格补充协议,规定集团公司的相关成本增长幅度要大幅下降;二是将集团公司中为股份公司提供相关原油勘探、油田建设和部分生产服务的部门,通过资产重组或直接收购到股份公司中来,建立战略联盟或战略协作关系,使关联各方能够形成利益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

同时还应制定规范的交易规则,建立协商协调制度,建立督查仲裁制度。

(四)适时完善操作成本核算办法

1.改进区块及单井效益核算方法。

建议在继续推广单井区块效益核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改进核算办法,使效益核算在不增加工作量、充分发挥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基层技术研究、生产管理等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区块效益分析与油田开发、技术措施、生产管理、成本投入充分结合在一起运行生效,实现油藏精细化管理、生产科学有效运行,最终达到降低操作成本,增加开发效益的目的。

2.试行按“产量法”摊销勘探开发资本化成本。

建议油气成本核算方式要与国际通用方式接轨,勘探开发资本化成本按“产量法”摊销,以有利于客观考核油气生产活动的经营状况,保障降低成本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同时对于中国石油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评估和决策体系,增大勘探开发的合理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不断完善成本考核体系

1.科学整合考核指标体系。

建议通过业绩合同指标的确定引导地区公司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终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考核标准明确的操作成本控制评价体系。

以地质差异、地区差异、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油田实际情况为基础,核定油气当量与操作成本的关系,以EVA(经济增加值)指标或当量利润进行考核,用以全面协调业绩增长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整合其他考核指标,如自主创新(包括自主知识产权)、资源节约、扭亏增效、管理创新等,以一项或几项综合指标为基准,针对不同性质的被考核对象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在合同指标体系方面,应同时规定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并注意相互之间的协调。对两类指标、两类结果都要进行硬考核。使预算责任确实落实到经营责任人的肩上,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矛盾,企业的后续生产能力才能得到保障,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

2.合理调整完善考核办法。

建议采用平衡卡计分法对下级子公司的业绩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将成本量化管理与优化成本管理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完善考核办法。通过细化核算,建立油气断块生产操作成本的数据资料库;以细化核算为基础,建立量化管理系统;以量化管理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规范化管理考核班子,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也要补充下级对上级的考核内容,形成“双向”考核。在业绩合同的考核期限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

3.加大考核激励机制执行力度。

树立效益第一的思想,实行多种形式的灵活激励机制,可采用内部利润、资产收益、费用节余全部上交,按比例返还的奖励政策,鼓励基层多交多得,调动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完善效益工资分配政策,本着“激励作用大,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效益工资分配办法。加大效益工资考核力度,实行效益考核一票否决。同时,要严格进行经营成果的审计,以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兑现的依据,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考核过程的公正、考核内容的公开,真正做到“严考核、硬兑现”。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设有10个院(系、部),共有24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32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硕士授权的一级学科,99个硕士点;在10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5 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1 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以及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校办企业总公司是代表学校对校办企业经营性资产进行的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深化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产权关系,进行企业改制和重组,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加强资本运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校办企业紧密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依托石油市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石油工业服务,自行开发研制了油田自动化系列、测井地质综合应用网络平台forword、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综合信息GIS工作平台、真空扩散泵油、TC轴承和脱硫醇新型催化剂等品牌产品,行销国内外,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着手改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按照教育部(教技发中心函[2006]25号)通知的要求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意见》(京教办〔2006〕6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中石大京校[2006]25号),并及时下发到下属各企业。为了更好地落实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学校多次召开会议,最后组建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书记任组长,主管产业、财务的副校长及纪检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学校校办、财务、审计、科研、后勤处、人事等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校办企业总公司负责人组成规范化建设办公室。

学校全资企业改制的推进情况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总公司所属法人企业有22家,其中校办企业总公司所属的全资企业8家。

学校在“十五”期间就已进行改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十五”初期学校就开始尝试进行校办企业体制改革;2000年9月学校组建校办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1月撤销“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校办企业总公司和董事会、监事会;2003年11月25日在原系办公司“北京市钻达新技术开发公司”的基础上在工商变更为“北京石大新元科技发展中心”,作为校办企业总公司的公司实体。

2001年12月,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高校校办产业改制工作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校办企业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开始通过合并、重组、撤销等方式,对学校系办公司进行了清理,现已完成该项工作,学校已经不再有院(系)办公司。

在“十五”期间,学校全资企业改制的推进进度也表现良好。校办企业总公司所属大部分企业了进行了改制工作,准备注销的企业2家(石大研究所、信安),需进行改制的企业2家(新材料,金时),与学校签订委托协议的企业2家(翠宫、石迎),具体情况如下页表所示:

组建资产公司

按照教育科技发展中心的意见,学校拟组建资产公司,资产公司形式以有资产管理职能的一人有限公司为宜。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定,学校计划在2006年底前完成组建资产公司的工作,为此,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4月20日,校办企业总公司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教委召开的《北京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动员会》。会后及时将(京教办〔2006〕6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意见》及教委两主任的讲话向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

2006年4月26日~28日,校办企业总公司及学校财务处派人参加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培训班》。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已经改制的企业进行了年度审计。

同时,学校还开始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2006年6月15日,学校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学校书记、校长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要求详细做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时间表,并按时间表完成清产核资的各项工作;2006年7月14日,学校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建议方案》;2006年8月10日,召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召标会,听取并查阅了10家中介机构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项目投标书。并确定2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工作;计划在年底之前,进行清产核资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等工作,完成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离与划转,将校办企业经营性资产从学校剥离,划归资产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技产业,改制后的“北京石大油软技术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关村科技园“十小创新企业”;“北京中石大化学制剂有限公司”主营产品“AFS-12脱硫醇新型催化剂”列入国家2005年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北京油源恒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专项“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建设了学生实习基地;“北京石大中油油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在2004年取得油品批发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并建成了石油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对企业规范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科技企业孵化方面,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设立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和加快我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二)按照教育部关于“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入、增值后退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精神,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投入撤出机制。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3

石油大厦是吉林石油集团公司1994年投资兴建的多功宾馆。1995年正式营业,1996年被国家评为涉外旅游三星级宾馆,到2005年4月18日已满十周年。十年来,石油大厦在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旅游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注下,(来自)始终坚持“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和“以人为本、严细管理”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化改革,适应市场,锐意进取,勇闯难关,探索出了一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成功之路。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十年里,共接待大中小型会议500余次,外国友人1800人次,国家及省部级领导30余人次,社会各界人士484万人次。为吉林石油集团公司提前实现“两个跨越、两个翻番、一个改善”的发展目标,为振兴松原市地方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石油大厦曾荣获“吉菜名店”、“青年文明号集体”、“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优秀星级饭店”、“食品放心工程十佳基层单位”、多次被松原市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石油大厦的口碑越来越好,石油大厦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可以说,过去的十年是石油大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是石油大厦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显著增强的十年,是石油大厦管理水平逐步向程序化、标准化、国际化迈进的十年。

值此石油大厦开业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吉林石油集团公司石油大厦全体员工向十年来给予正确领导、细心指导、悉心关怀、热诚支持的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及各部门、吉林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中国石油吉林分公司及各部门、中国石油吉林分公司各直属单位、省市旅游管理部门,松原市及各大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国际友人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忠心的感谢!

过去的十年我们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但面对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经营成本上升的压力,石油大厦全体员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和人才意识,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吉林油田增储上产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扎实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凭借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一流的软件服务,经过3到5年时间构建一个吉林省西部地区实力最强、功能完备、服务一流的生态型宾馆,确立石油大厦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宾馆行业中的龙头地位,继续为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把握市场趋势,积极开发油田内部市场及社会市场。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向社会宣传石油大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依托品牌优势,细化目标市场,采取灵活的促销手段,抢占市场份额。餐饮及时推出特色品牌菜肴和风味面点,婚礼庆典形成一条龙服务,同时采取让利销售和刺激消费等办法,稳固忠实的顾客,开拓新的客源领域,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实施目标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上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健全先进的管理体系,实施目标化管理。严格实施目标成本责任制,将各项成本费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及班组,坚持硬指标、严考核、硬兑现,确保完成各项重点成本费用的控制。

三是牢固树立“100-1<0”的市场服务理念,精心打造服务品牌。服务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所面对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优质的服务能使宾客真正得到良好的享受,因而宾馆会得到赞誉,并不断提高信誉形成品牌,而劣质的服务会引来宾客的投诉,并丧失了该客源,同时还要把不满向其他的客人传递,使得信誉受到负面影响。所以要牢固树立饭店服务无小事,在服务中积极开展好“预约服务、跟踪服务、亲情服务”活动,为宾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及时发放宾客意见反馈卡,及时征求宾客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继续完善婚庆服务一条龙体系,做到细微化服务,链条式经营,高星级服务,大众化价格,使婚庆服务品牌在松原市场一炮打响,长盛不衰。完善会议和大型团体的接待程序,提高接待能力,打造会议服务品牌。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4

主要研究领域。(1)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及发展战略,财经理论与实践;(2)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企业境内外上市与规范运作、资产重组与并购;(3)国际经济与企业战略、跨文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组织创新、管理沟通、市场营销与品牌策划等。

获奖情况。2008年研究项目“资本市场系统风险评估、预警及控制”获中国证监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机械工业出版社金牌作者。“上海城市进步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战略对策”一文,2003年获得由中国管理科学院上海分院、《解放日报》、《文汇报》联合评选的优秀论文三等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是第一要务”一文,2005年获得由上海管理科学院、《解放日报》、《文汇报》联合评选的优秀论文二等奖。

主持的课题研究。(1)“当前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对汽车类上市公司影响和对策研究”,上海汽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2)“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一体化趋势及其风险特性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资助项目。(3)“人民币经济区发展趋势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上海社科基金资助项目。(4)“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上海汽车教育基金出版资助项目。

参加的课题研究。(1)“国有境外上市企业资产重组模式及案例研究”,上海汽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2)“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研究”,上海社科基金资助项目;(3)“技术创新发展的投融资方略”,上海科委专项课题资助项目;(4)“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浦东新区系列课题资助项目。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5

关键词:“钻石”模型;石油装备;石油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1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04-04

一、问题的提出

东营市借助地处胜利油田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已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石油装备产品涵盖了勘探机械、钻井机械、采油机械等为重点的8个门类50多个系列。2009年4月,国家科技部批准东营市建立东营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

但是,目前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一个无序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再加上近期国际经济危机和美国反倾销的影响,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如何度过寒冬;东营市政府如何增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资源聚集与辐射带动能力;东营市经济发展如何成功转型,摆脱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做大做强石油装备制造业,这一系列问题是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需要破解的难题。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劣势,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型分析

(一)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特征

“装备制造业”概念的正式出现,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石油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具有石油行业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安全提供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的企业的总称。由此可见,石油装备制造业不仅仅提供具体有形的石油装备,同时无形的石油工程服务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石油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集成了装备制造业的集群特征:产业链长,对产业关联要求程度高,产业关联紧密度高;技术含量高、科研投入大、科研周期长,要求产业协同研发;技术存在内在关联性,通过产业的集聚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二)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那些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在特定领域内的地理集中。以此提出了“钻石”模型(见图1)。

模型中有四个主要的基本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相关上游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况。其中还有两个不确定因素:政府和机会,机会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政府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整个制造业影响巨大。

依据该模型本文将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归纳为两种基本模式: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和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

一是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有比较明确的专业生产分工,并由此分化出三级成员:直接配套企业、二级以下配套企业、服务企业和最终客户(见图2)。目前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在区域内存在层次等级较低的产业链分工。

二是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模式。在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中,制造企业之间往往不是上下游链接关系,而表现为“竞争一合作”关系(见图3)。大企业在集群中处于技术能力优势地位,也是集群中重要的技术源泉,其产品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高的高端产品领域。

基于“钻石”模型,结合东营市实际下文将对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做详细阐述。

三、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

(一)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分析

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机会、政府、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对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进行分析。

1 黄河三角洲开发提供发展机遇

“钻石”模型中,机会和政府支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9年东营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上投资1100亿元,发展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现代渔业及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2009年11月,黄河三角洲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山东省必将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石油装备制造业在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东营市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支柱之一。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恰逢千载难逢的机遇。

2 强大的需求能力是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胜利油田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连续20多年保持2700万吨以上的产量,胜利油田强有力的需求是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胜利油田素有“地质大观园”之称,复杂的地质构造也为各种石油装备的开发实验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形成了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特殊竞争优势。

3 石油装备产业链发育完善

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完善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东营市已初步形成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以大型成套钻采设备、钻杆等为重点,涵盖物探、钻井、测井、固井等各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了“钻机N部驱动装置一钻杆一钻铤一泥浆泵一电控装置”、“钢管一油管一抽油机一抽油杆一抽油泵一修井机一控制系统”、“输油(气)管一输油(气)泵一储油罐一压缩机”、“钻井测井仪器一采油测井设备一测井辅助设备”四大产业链条。

4 科研提供有力的发展支撑

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东营市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逐年加大,石油行业龙头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坐落于东营市,石油工程等相关专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并且聚集了一批石油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胜利油田的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设计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技术检测中心(简称“五院一中心”)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有一大批多年从事石油装备研究的高级人才,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

(二)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劣势分析

东营市从事石油设备、石油配件、石油助剂制造及技术服务企业230多家,在“钻石”模型中,以产业链分工为主导和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两种产业集群模式均在东营市中得以体现,但是产业链分工层级目前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初级部件的分工布局,其中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态势较为明显,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存在产品雷同,以价格为主导因素的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加之战略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与控制力不足,甚至引发无序竞争。石油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庞大,但一直没有建立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形成了“集群而不集聚”的产业布局。除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一系列需要改进的问题外,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还存在以下四个不利因素,其中按照波特模型分析,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劣势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方面。

1 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

波特把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突出表现为“三少一多”:即骨干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少、相关专业人才少,流失的人才多。同时科研人才相对年轻化,科研人员断层比较严重,由于缺少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致使研发周期长,科研进度无法保障,对原有产品的革新力度不够,新产品研发缓慢,从而导致一些企业陷入了“技术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的怪圈。

2 企业融资途径不畅,应对风险能力差

资本资源是生产要素中重要的一环。对于70%的企业来说,融资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大问题。东营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但是目前东营市金融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由于订单的锐减,导致公司效益急剧下降,由于融资途径不畅,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

3 区域知名度低,对外交流层次低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影响导致了区域对外交流闭塞。东营市现在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无论销售收入,还是产品种类,在全国几个石油装备制造区域中均名列第一,但是缺乏统一策划和对外宣传。再加上交通条件以及其他历史因素的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对外交流依然处于较低层次,大多以产销形式对外进行交流合作,而技术与经营方式的交流合作还比较少。

4 产品“山寨”严重,企业维权能力有待提高

东营市本身许多企业产品被模仿现象比较严重,无序的恶性竞争致使正当厂家市场份额受到影响,据了解,一些企业还没有充分的利用法律的武器,同这种现象进行斗争。

目前美国对石油管、钻杆高举反倾销大棒,对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影响巨大,许多企业维权意识逐步提高,但是由于经验少,国际形势复杂,相关人才匮乏,维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

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因素包括政府、机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其中政府和企业作为主要的主动变量,政府通过自身优势与企业一起推动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这种一体联动的格局不断优化,又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针对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建议,本文重点以政府作为推手。

(一)制定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政府要组织人员对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摸清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详细弄清哪些因素是东营市未来五年内的优势、十年内的优势;哪些是目前短期的劣势,长期劣势;哪些是企业做得,哪些需要政府来主导,基于市情及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制定“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规划”,明确全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基本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总纲,以产业专项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为两翼,以行业龙头规划为支撑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框架体系。在编制规划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采用引导的手段,在市场中实现企业的重组、兼并、整合。培育创新能力突出、带动作用强的现代化大企业集团。

(二)搭建高端科研人才引进平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于石油装备企业来说,只要重视科研,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研发经费投入体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石油装备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在创新项目上给予财政支持,确保每年有一批重点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每年有一定金额的财政支出。

在科研经费有保障的基础上,搭建高端科研人才引进平台,加快在东营市建设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技术中心,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进行石油装备的基础研究,着力攻克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强石油装备制造技术与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管理集成技术、高性能基础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型材料加工技术等的有机结合。加强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的合作,在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石油装备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园区,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设立石油装备发展基金委员会

现有的直接融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中的份额还比较低。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企业缺乏在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已成为制约创新企业发展的障碍之一。石油装备产业属于投资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流动资金需求较大,一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和生产订单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甚至一家银行的信贷资金不足以满足企业需要。特别是目前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许多企业还处于创业和成果转化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盈利的能力。这个阶段企业资金的充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

建议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以及大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参股的方式,通过市场运作的手段成立石油装备制造业基金委员会,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同时借助该基金可以有效地推动石油装备产业布局的优化。

(四)建立国际石油装备技术论坛

2009年在东营市举办了高水平的第二届石油装备博览会,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美孚、壳牌、哈利伯顿、斯仑贝谢、国民油井等国内外著名石油石化企业和石油装备企业参加,极大地促进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与国际石油石化以及石油装备制造巨头的交流,既提高了东营市的国际知名度,也提高了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知名度。建议下一步在做强石油装备博览会的基础上,细化博览会分类,适时启动海洋石油装备博览会。

石油装备博览会是一个展销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东营的石油装备层次,建议在博览会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石油装备技术论坛。定期组织国际技术交流活动,扩大东营与世界联系的范围,借助论坛让东营了解世界石油装备技术,全面介绍东营市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盛况和优势,推动东营石油装备技术向高端发展。

(五)建立石油装备制造业维权协会

政府出面,组织龙头企业以及相关律师事务所成立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维权协会,通过市场化对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政府提供政策倾斜,共同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各种压力和不利因素,运用法律和国际惯例来维护企业自身权益。同时,借助该协会,认真研究各种法律政策,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于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益因素,促进整个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6

(一)产业发展趋势1.国内石材产业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是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目前我国石材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石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按照《石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5]提出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材业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抓住企业(行业)升级和行业布局调整两个着力点,加快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现代石材业的发展道路上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石材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从世界石材大国迈向世界石材强国。2.福建南安石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南安石材产业面对外部竞争,正面临着产业发展升级。同时,由于南安石材产业出口基地的性质,使其资源、市场两头在外,仓储物流成本高昂,一船荒料在路平均成本约100万元美元左右。目前,南安石材进出口几乎都依靠厦门的物流,南安石材产业基地中还没有具备现代综合服务职能的大型石材物流园。南安石材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现代服务配套产业的支持,促进行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带动效应,需要促进石材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商务活动的现代大型综合的石材产业园区,促进石材产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二)市场空间南安是中国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现有建材企业2500多家,年创产值280亿元,其中石材企业1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37家),年产板材总量1.2亿平方米,工艺石材5000万平方米,占中国石材产量和石材产品市场份额的60%和70%,石材进出口总额约占世界石材贸易总量的40%。专家预测“十二五”末,中国石材进口额将达到40亿美元,出口额达到70亿美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三)企业资源能力1.贸易业务带动优势ARTEX是中国目前石材一般贸易的最大进口商,在全球近30个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采购渠道,在福建省内特别是厦门、泉州等地市拥有数十家长期的合作伙伴,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从印度、伊朗、埃及、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西班牙、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进口石材达1.6亿美元。2011年石材进口突破2亿美元。公司自身在石材进口及与合作伙伴相应形成的复加工出口的经营规模,特别是随着中艺南安石材园项目的开发,使公司具备了从一般贸易商向产业链管理转型升级的基础。2.ARTEX的转型升级近年来,ARTEX认真贯彻中国工艺(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升级的战略,依托进口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向以石材为主要产品的进口和加工复出口业务的转型,到2010年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石材一般贸易的最大进口商。现代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需要企业纵向、横向整合完善产业供应链的能力。为进一步发挥公司在石材贸易的规模优势,在石材产业高利润环节获取更大收益,有必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公司正在控股开发的中艺南安石材园项目,将通过建立集石材原材料贸易、新型石头开发与废料再利用、加工、仓储、展销、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石材综合交易市场,实现企业向石材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的转型升级,实现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商、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战略目标。

二、后危机时代ARTEX竞争战略发展建议

(一)ARTEX竞争力提升方向建议按集团要求,加快业务转型,由单纯进出口贸易向实业、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转变,争取在三年内再造一个ARTEX。对此,为公司竞争力提升方向提出建议:1.充分利用海西经济区政策,优化贸易资源在充分调研及评估基础上,公司通过几年努力,已经与厦门地区购销方银行、海关、商检、税务、外管等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目前主要贸易融资额度集中在厦门中信银行、厦门交通银行、厦门兴业银行和厦门招商银行,出口货源主要集中于闽南金三角地区,进口产品销售地主要在闽南地区。公司正在把注册地迁至厦门,迁至厦门后,可降低流通费用和资金拆借费用等成本,更贴近公司进口商品的销售市场。同时公司可充分厦门经济特区现有进出口补贴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公司与闽南地区知名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也有利于扩大公司在银行的担保额度,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国有资本收益,将大幅度增加公司的利润,提高中艺集团的知名度,将有利于提高福建抽纱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参与并取得共同发展。2.建立全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盈利能力随着海西战略的全面推进、两岸关系出现的重大积极变化、福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公司2010年进口石材1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加工仓储交易保税市场,使公司的整体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能突破现有业务瓶颈,深度拓展石材业务,公司2011年在泉州市南安水头建立集仓储、销售、加工及配送为一体的石材综合交易市场,完善石材领域的供应链管理。加工仓储交易市场的建立进一步延长公司进口商品产业链,优化石材产品结构,完善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有利于公司向实业投资转型,拓展进口业务空间,充分体现现代服务业和传统的贸易业的结合,整合优化了业务效率,提高管理水平,节约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同时,以加工仓储交易市场为依托拓展新客户,带动贸易的发展,增强银行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从而不断增加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进口石材、木材、木薯淀粉、农副产品、海产品贸易的领先地位,并可增加国家税收,创造就业岗位,尽到国企的社会责任。3.继续完善公司内控制度,规避经济可能下滑带来的财务风险除了盯紧战略转型外,工作的重点需要继续完善公司内控制度,规避经济可能下滑带来的财务风险。建议公司更加注意增加流动性。对于一家净资产规模只有3000多万元的小企业而言,需要时刻注意资金的安全运作。4.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培养创新型外贸经营管理团队同时公司将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积极创新,寻找新的契机,抢占新的市场,稳定职工经营队伍,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知人善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形成优秀的新型销售、管理团队。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7

【关键词】海外石油投资;“走出去”;石油企业;政策扶持;策略建议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石油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石油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作为石油需求大国,解决石油供需矛盾已迫在眉睫,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鼓励石油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建立海外石油供应基地。近几年,我国海外石油投资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石油对外依存度而言,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一、海外石油投资的特点及问题

进入21世纪,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SINOPEC)、中海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在海外石油开发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9年,中石油联合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成功拿下该国最大的鲁迈拉油田开发项目;2012年,中石化与美国德文能源签署了协议,收购其在美国的部分页岩气资源。据Dealogic公司数据显示,2001-2010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海外成功并购交易单数总计25单,并购交易额合计524亿美元,2010年中国海外份额油产量达到6000多万吨。

但是,由于中国海外石油投资起步较晚,经验匮乏,而且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相差甚远,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曾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也有过惨痛的经验教训。主要存在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1.海外石油投资资金不足

油气勘探开发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尤其是海外石油勘探,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根本无法承担区块勘探中的风险。而中国石油企业的资金实力普遍偏弱,2010年中石化的营业收入为1,875亿美元,中石油为1,655亿美元,中海油为307亿美元,排在壳牌、埃克森美孚以及BP石油公司之后。因此,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油田规模有限,投资权益比例较少,所拿到的份额油也就不多。

2.石油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匮乏

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水平,远不及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超级石油巨头。这些跨国公司除了拥有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外,还有我国石油企业所不具备的成熟的管理体系、丰富的石油投资经验以及国际化的企业制度。在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石油企业尚显稚嫩,时常会因为操作和管理的不到位而支付额外的成本。

3.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建设不到位

政府支持海外石油投资的政策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海外兼并、收购、上市等国际通行的投资方式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没能做到财政、金融、立法等支持手段多方结合,也缺少对投资后期的政府监管。中国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立法滞后严重影响了海外石油投资的发展,这不仅使政府的支持鼓励政策失去的了其应有的效果,也让中国企业在海外发生的投资纠纷无法可依,正当的行为得不到法律保护。

二、海外石油投资的策略建议

中国海外石油投资可以从国外先进国家借鉴许多经验,例如美国和日本。首先,他们都有明确的目标投资区域,大多选择中东、中亚和非洲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其次,海外石油投资的方式和合同选择灵活多样,完全收购、部分收购、收购产权与产量分成、风险服务、联合作业协议相结合;再次,他们都注重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培养,并促进本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协调配合;此外,两国政府在企业海外石油投资的过程中,给予了持续、稳定的政策扶持。所以,石油企业应当在总结和借鉴中,谋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策略。

1.海外石油投资重点区域要明确

综合考虑我国海外石油项目运行情况以及国际石油市场格局,我国现阶段进行海外石油投资可以按照“突出非洲、扩展中东、做大南美、加强亚太、推进中亚、开拓北美”的思路,根据资源分布和进入机会,深入研究并形成重要目标油气区发展战略和重点资源国发展战略。

非洲地区勘探成功率高,而且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安哥拉、尼日利亚、苏丹等国已拥有石油权益,应作为强化优势的重点,优选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进入;中东地区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但石油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4.4%和30.3%,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石油供给基地,应作为海外石油投资的关注重点,寻找安全的投资机会;俄罗斯中亚、亚太地区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地缘政治关系,经济互补性强,应该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强合作;美洲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和稠油资源丰富,虽然美洲国家石油投资难度大,市场竞争激励,但从发展石油勘探技术和长远投资战略上考虑,应做为下一步海外石油投资的“硬骨头”,逐步参与竞争,做大市场。

2.石油企业广泛合作,有效规避风险

随着目标、区域、行业的多元化,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将变得更为复杂;同时,我国单一石油企业的跨国交易、能源投资和经营经验都略显不足,所以海外石油投资的发展需要更广发地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这种联合“走出去”的战略包括:(1)同行业联合海外投资,即石油企业联合国内、外有相同意愿的石油公司,优势互补,集合资金、人才、经验等资源,共享投资收益;(2)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走出去”,即上游的石油公司联合石油、地面等工程建设公司,以及炼化公司、贸易公司、运输公司等下游产业公司,一同进行项目的建设发展,形成产业链,减少风险;(3)产融联合投资,即在石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中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银行以及投资银行等)提供贷款、中介服务支持,多方合作共担风险。

3.培养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国际化现代企业制度

作为海外石油投资的主体,石油企业应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自我完善,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国际化现代企业制度

开展海外投资,当务之急是按照市场原则,对石油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与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组合和资本结构。要明确管理责任和重点,以资本运营为重点,强化战略管理、决策管理和财务监督管理,形成一整套严密的分层管理体系,以保证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健康发展。

(2)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人才是跨国石油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有利因素,拥有一支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相结合的经营团队,是从事海外石油投资的关键。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当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途径多方位地选拔和培养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国际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适合国际能源投资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重视技术创新

世界大石油公司通过不断的资产重组,加大科研投入,更新先进设备,运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这充分说明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石油企业的专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较世界大石油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石油企业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投入,重视科技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做好引进、运用和创新工作,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体系。

(4)强化风险管控

海外石油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的特点,所以,在开展海外项目投资之前,要进行缜密的可行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石油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先进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对项目进行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总部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的功能建设,强化对海外项目的风险管控。

三、政策扶持相关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在财政、金融、立法方面的制度建设当今世界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国家间的竞争,是政府和企业联合力量的竞争。国家给予企业以财政的、金融的、法律的、外交的支持己是各国通行的行为方式。国家政府作为石油企业的强力后盾,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在财政、金融和立法方面的制度建设。

财政方面,政府可以设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或是实施优惠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缓解企业海外投资的资金运转压力,鼓励企业进行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日本石油企业在开展海外石油业务之初,就得到过日本政府成立的石油公团的贷款支持。融资方面,政府应该调整信贷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参与石油企业融资过程,调整外汇管理机制,促进跨国企业的国内融资,积极建立专门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合作金融制度,改善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环境。法律法规方面,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尽快健立和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在切实维护投资企业利益的同时,加强对海外投资行为的监督管理,使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规范化,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外交方面,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石油外交力度,与各大产油国强化政治经济联系,通过合理有效的外交途径,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总之,海外石油投资是我国解决石油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环节。只有探索和实施合理有效的策略,我国才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石油短缺危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琳.供需平衡视角下的我国石油资源安全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2]张秋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挑战与政策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8

关键词:石油;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科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引言

组织管理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个理想化的状态,而且不具有实践性,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尤其是处理机关事务时更是形同虚设,认为可有可无,而且机关规章制度不完善,处理事务也不科学规范,办事没有效率,这无论是针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弊病,长此下去必然影响机关事务的合理运行,所以要想更好的发展企业,形成国际市场,就要改善这种被动局面,提出合理有效地措施,并且机关事务所的各部门职员要认真并负责地执行,本文针对石油企业,从机关事务的角度出发,浅谈和分析现代企业与机关事务,希望对经营企业和在机关事务工作的人有所帮助。

一、石油企业发展的形成阶段及不足之处

1.创业阶段。通常采用简单的、松散的、不规范的集权政策,企业通常是单一的生产,销售渠道不够宽,只通过国家垄断的方式进行购买或收购,因而石油价格变动较小,这样企业的拥有者可以控制雇员,并且可根据市场前景随时改变经营策略,结构简单。

2.成长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各部门之间联系也密切,对专业化的要求逐渐增高,技术管理也要科学以便适应企业的发展。然而对于稳定的和单一服务的石油公司来说就不十分合理,会打乱企业的人事分配和组织结构。

3.成熟阶段。随着互联网和国际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企业就会产生多元化的营销手段,企业为了适应这种转变,通常实行多种运营模式和结构体,在这种状况下,机关事务中的区域就呈忙碌状态,一边要满足多变的市场,一边又要安排好采购工作和后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研究政策,拟定细则,所以机关事务的责任就难上加难。

4.集团化阶段。企业在初期的发展可能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加快营销步伐,但是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更好的将石油企业上升到国际市场中去,还要企业不断努力,而现代的海洋石油企业对于我国来说更是宝贵的资源,需要更强大的科学研究和相对独立的自,掌握更多的经营方法。

二、对如何经营好现代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以石油为例)

1.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想发展好的、科学的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岗位职责来进行改良,因为优秀的员工往往都是在公司的良好组织和领导的指导下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靠雄厚的资金做后盾。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石油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要应对这种局面,就要改善管理体制,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发展全新的企业核心,将科学的开采石油方法和环保的再回收利用资源重新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2.借鉴国外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手段,从机关事务抓起。当下石油公司与国际竞争较为激烈,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真正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标准,规范、科学和灵活运用建立的企业集团组织机构,这就与机关事务密切联系,因为机关事务的最大优点和特性就是能够组织管理、服务和做好保障工作,并且拟定政策和规章制度等。虽然国外的经营手段和模式与我国有所不同,但是就海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市场经营方法来说,国外是比较科学和实用的,也成为许多公司的规划蓝本,首先要引进先进的组织机构设计,其次就是改善开采石油过程中出现的浪费问题,国外在开采石油时往往采用区域拦截的方法,将勘测石油区域进行水质净化和分离,这就有效阻断开采石油是的污染度,达到环保、科学双效。

3.实现监督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合理化。石油企业涉及海关、程序和安全操控问题,所以监督管理工作也相对复杂和多变,这对于人事部门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石油是耗能的产业,要组织开展节约耗能的宣传活动和监测评价考核工作的责任就刻不容缓,机关事务部的各部门、各成员应该坚守自己的职责,积极调动和协调内部编制计划,机关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人也要监督各单位,实施节能工作,对于企业中的公用设施要妥善保管。而对于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要重新拟定,例如有的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延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还有的为了方便开采石油而破坏公共设施,这都是不合法的,要改善这种局面就要从法律开始,用强制性的有效政策和规章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些都是机关事务的一部分。

4.科学进行企业优化管理。企业随着不断扩大,对于机关事务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硬性结构,也不是摆设,可以说机关事务的组织定位、机构设置、编制调配、监测管理都会影响一个企业的运作效率,如果坚持科学的管理手段,实施工作专门化、命令统一化、部门协调化等特点,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将人才按特长分配;把工作按难易、多少、缓急处理;处理问题时下达命令准确无误会事半功倍,所以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组织内部的协调配合。科学不是单指工作,我们的思想也要科学,用科学的头脑进行企业管理,对于不熟悉企业工作的要及时进行人才培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总结

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结构是与时俱进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和经营规模,还要拟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运营模式,这些都与企业的市场竞争离不开,因而要借鉴机关事务的组织结构经营企业,采取“抓重点、促全局”的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后勤服务的工作,开展定期的工作分析报告会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从会议中找出不足和不断改善方案,促进石油业平稳、较快发展。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经验,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要不断借鉴和引进技术、公司要建立真正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防范风险,这样才算是一个良好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本文从机关事务入手,对企业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对企业发展的意见,虽然不十分完善,但是希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帕斯卡尔.企业管理艺术[M].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1994.

[2]陈传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9

一、工作任务和目标

开展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生产经营行为的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当前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生产经营上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促进企业完善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计量检测器具管理、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规范销售经营行为,建立从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检测检验、经营销售等全过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切实提高行业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行为。通过整治,培育并帮扶一批产品质量优、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争创省级、部级名牌产品;发掘并帮扶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拥有专利权的企业制订产品企业标准,并把标准转化为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掌握话语权,占领行业制高点;打击并取缔一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的行为,产(商)品短量行为和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通过专项整治,努力做大做强区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整个产业,打造和叫响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专项整治的步骤及时间

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月10前)

各单位和部门要根据目前所掌握行业分布信息,认真筹划,严密组织,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会议由区经贸局牵头组织,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协会协助通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参加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质监部门就专项整治的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让广大企业主明确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做法和要求,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二)调查摸底阶段(月10日-月30日)

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切实开展并完成辖区内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的调查摸底和建档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域内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了摸清行业质量状况、在调查摸底的同时,质监部门将为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一次免费的监督抽检活动。质监部门负责生产加工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区工商局负责流通领域的调查摸底工作,为了确保调查摸底工作顺利进行,区经贸局、行业协会和属地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协调配合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开展的调查摸底工作。

(三)集中整改阶段(月日-7月31日)

年7月31日前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完成存在问题的自我整改工作。一是召开集中整改动员会议。月10日前由区经贸局牵头、区行业协会、属地乡镇政府协助,召集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参加集中整改动员会议。分别由质监部门通报前一阶段在调查摸底和免费检测中发现的有关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和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工商部门通报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帮助生产经营单位分析和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性,提高生产经营者对质量意识、诚信经营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并分别由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对集中整改阶段的工作目标、标准、要求和措施进行部署。二是深入帮助指导企业做好整改工作,全面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区工商局要加大对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力度,帮助指导经营者做好产品标识等工作,促进诚信经营,提升经营信誉,推动行业发展。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负责督促指导和帮助生产加工企业做好集中整改阶段的整改工作,对企业未制定标准的,及时指导企业做好标准制定工作,对企业所使用的标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指导企业做好标准修订工作;对企业用于内部检测检定用的计量器具未进行法定检定的,促进企业做好检定工作,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有效;帮助企业深入分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指导企业进行整改,严格把好产品出厂检验关,促进其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四)巩固提高,规范发展(8月1日-9月30日)

一要深入帮扶,巩固提高。在全面完成集中整改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摸底分析的结果,采取分类管理,认真制定帮扶计划,培育并帮扶一批产品质量优、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争创省级、部级名牌产品;帮扶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拥有专利权的制订产品企业标准,并把标准转化为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掌握话语权,占领行业制高点;依托省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资质、技术力量和检测设备资源,在上塘珠宝城设立检验分支机构,开展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的鉴定检验工作,为辖区生产经营企业解决产(商)品检验难的问题。通过法定检验鉴定,为辖区生产经营企业出具权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商)品的单件鉴定证书或批量检验报告,把好产(商)品质量关,树立“诚信经营”和“中国银饰之乡”的美好信誉,努力促进区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整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二要严厉打击,规范发展。重点围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质量不合格产品”、打击“短斤少两”和“扰乱正常经营秩序”行为为主题,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为加强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专项整治工作,区政府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专项整治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副区长任组长,区经贸局局长、区工商局局长、市质监局直属分局局长(直属片区主任)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行业协会和属地乡镇政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主要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信息通报等工作。

(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相互支持,协同配合。要按区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围绕整治方案的目标和重点,对区域内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等饰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普查,确保普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和扰乱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打击查处。

(三)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乡镇政府要切实负起对本行政区域内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责任。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检验检测机构对出具的检验报告负责,生产经营者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

中石化经营管理建议篇10

7月3日,重庆市一位民营加油站的老板叮嘱记者。

这位油老板担心的是,重庆市政府有关“加油站经营期满30年政府无偿收回”的规定。尽管商务局7月3日已公开澄清,30年后收回的仅仅是特许经营权,但是这依然不能打消民营加油站的疑虑。

涪陵是个少有的民营加油站数量大幅超过国有巨头的地方,油老板们现在感觉危机重重,不单单是两大国有巨头的虎视眈眈,还包括政府之手多年来的来回拨弄。

加油站老板心急如焚

实际上,重庆市的加油站管理新规早在2011年10月份就已经公布并施行,但是直到最近,一直拒绝和政府签署协议的民营加油站明显感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压力,才不得已求助于媒体关注。

政府去年的《重庆市加油加气站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最引人注目的规定在于:“加油加气站的有效期为30年,经营期满政府无偿收回。”

按照商务局特商科有关负责人的解释:“上述文件的表述显然存在语病,《办法》的本意是30年后收回的只是加油站的特许经营权,至于加油站本身的设备、建筑等属于投资方的资产,仍属于投资方所有并由投资方处置,政府不可能侵占。”

但是这份文件依然引发了51家民营加油站的强烈反弹。据上述要求匿名的加油站老板透露,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民营加油站和政府签署特许经营权协议。这位油老板认为,加油站新规会让民营加油站的未来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签了协议,政策一变化他们可能随时会收回加油站”。

这位民营加油站老板表示,“收回加油站的规定涉嫌违法,政府担心我们把这个事通知媒体,所以没有强制执行,一直在做我们的工作”。而商务局特商科有关负责人7月3日明确表示,这份文件本身没有问题,所以相关规定不会改变,并称“已经对民营加油站做了详细说明,他们仍然不接受”。

商务局称,加油站特许经营本身就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这个不存在争议,至于经营权使用时间上的限制,虽然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地方也可以自主选择。然而在民营加油站看来,重庆市的新规定最有可能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文件客观上对民营加油站形成歧视,未来民营加油站不得不在和两大国有石油巨头的抗争中处于更大的弱势。

民营加油站多年辗转忙生存

“民营加油站要想获得特许经营权,需要有自己稳定的油源或者与两巨头签署三年以上供油合同。这个规定在民营加油站看来,增加成本的压力不说,仅从两巨头获得长期供油合同显然就是个天大的难题,两巨头巴不得政府收紧加油站的管理政策,反正怎么样他们都能获得零售资质,但对于我们来说就难办了。”一位加油站老板如是说。

根据有关资料,重庆市涪陵区目前共有加油站87家,其中民营加油站有51家,中石油25家,中石化11家,这是目前国内少有民营加油站数量大幅超过两大国有石油巨头的地区。由此,也成为近年来国有石油巨头和民营加油站争执最激烈的地区。

就在今年5月份,涪陵区民营加油站还不得不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签署了一份“没有任何协商,只有一份且解释权归两大石油公司”的供油协议。上述要求匿名的加油站老板表示,在这份协议中没有供油量也没有价格指标,而且民营加油站连协议的原件都拿不到,只能拿到一份复印件。

加油站老板还给记者举例,今年春耕期间正是柴油的高消耗时期,但是两大巨头只批发给民营加油站30吨柴油,分配下去还不够一家分一吨,少得可怜。民营加油站从去年以来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这两年和两大巨头的供应协议签署得都很勉强,而对于其他从地方炼厂采购的成品油,“据说两巨头正在鼓动政府部门查我们的油料来源,说是产品质量不合格”。

据透露,多年来两巨头并没有放弃对民营加油站的收编行动,那些位置和盈利能力较好的加油站更容易受到青睐。由于大多数民营加油站位于农村和偏远地区,因为销量和运输等原因这些地方对于两巨头来说兴趣并不大。

不过,尽管这些年来,民营加油站一直在哭喊着两大巨头不供油、加油站面临倒闭的危险,实际上拥有多种采购途径的民营加油站总能在油荒危机中勉强度过。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介绍,国内民营加油站的油料来源除了两大巨头,还是有自己的途径,包括地方炼厂、中间商等群体。

加油站多年行业乱象

据了解,正是基于区内加油站领域多年来存在的乱象,政府才出台特许权管理的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避免暗箱操作,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所以,对于民营加油站的激烈反对,政府也许会感到冤枉。

资料也显示,政府这些年为民营加油站做了很多保驾护航的工作。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左右,当时商务部门已经介入到为民营加油站找油的协调工作中。此后,每到油荒,石油成品油协会就会向政府部门打报告提请支持。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民营加油站也总能从两大石油巨头那里挤出一些成品油。

但是,政府扮演的也并非都是光彩的角色。2009年11月,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披露了重庆市涪陵区“一公里有4座加油站,两公里有10座,全区有117座之多,全国罕见”的乱象,直指政府部门的胡乱审批和监管缺位。此后不久包括规划局原局长夏祥文、商委原副主任刘西尧等人因涉嫌腐败被查。

据事后透露,商委原副主任刘西尧在当地加油站的审批、改建过程中多次收受贿赂,而且多有来自民营加油站老板的钱财。另一方面,当地还存在明显的加油站建设和转卖市场,倒卖一座加油站收益在800万~1600万元,回报相当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