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案例反思十篇

时间:2023-10-16 17:06:40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1

【关键词】中职;案例教学法;劳动法

前言

中职院校是实行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对中职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使其树立法律意识,且时刻站在法律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1.劳动法案例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自案例教学法用于劳动法教学以来,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欢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在利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较差,劳动维权意识也较为淡薄。由此可以发现,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案例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1.1案例质量不一,功能简单

由于我国是沿袭大陆法系的传统,并未把判例当作真正的法律渊源,因此,并没有对司法裁判进行高效、合理的整理。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虽然十分注重案例的运用,然而在收集案例、整理案例上,依然无法达到与其他先进国家法律课堂上任意使用案例的程度。我国法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其来源极为复杂,大部分是源自于各种辅导书、报纸以及杂志等,亦或者是教师以自身所的案件作为教学案例,有的甚至是闭门造车,上述种种情况造成教学案例的质量不一,一些教学案例生硬、老旧,缺少真实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与热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劳动合同法”时,给出一个案例,即:工人王某在上班期间乱扔烟头,进而导致工厂起火,给工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提问,工厂有权单方面解除和王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吗?学生会回答:“有权利”。这种类型的案例生硬、老旧,没有新意,对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极为不利。

1.2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作用两极分化

在中职劳动法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由教师选择案例,提出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教学结论。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受教师的控制。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与中职生的实际水平相符,中职生因为缺乏社会实践,对比如劳动保护、薪资待遇等内容缺少认识,因此难以针对案例提出问题。但是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学生依据案例提问的机会,使其丧失了对问题探究的兴趣。

2.中职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2.1选择典型教学案例

好的教学案例,不但是一个让师生展开分析与学习的重要工具,还能够将部分现实的生活融入于教学课堂中,引人深思。这对劳动法课堂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应当对教学案例进行严格的选择。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依据理论所“制造”出来的案例抛弃掉,这种案例无法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其所能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极为有限。因此,教师应当从实际生活中取材,同时还应当及时对自身的案例内容进行更新,以确保案例的“新鲜度”。在平时,教师应当注重对有关案例的收集,例如从《今日说法》等节目中收集一些典型案例用于实际的教学。

2.2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

要想真正达到提升中职生法律意识与利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单一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组织学生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讨论与辩论,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中职劳动法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百度公司“裁员门”作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辩论,进而使其可以准确的了解并掌握“劳动合同解除”该法律制度;又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最低工资制度”,教师可以选择“北京和合谷餐饮公司海龙分店小时工最低工资案”,要求学生对其展开充分的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掌握课堂氛围,并且在讨论后进行总结。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升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

综上,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劳动法教学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并非是完美无瑕的,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案例过于生硬、老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展开教学反思,凸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优化典型案例,改善教学方式,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法有关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有效提升中职法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旭.如何提高中职法律教学的实效性[J].电子制作 ,2013,(16):164-164.

[2]李洁春.对中职学校法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6):16-18.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2

“案例教学法http://”(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迅速被推广到法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也随之渐高。劳动关系管理实践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劳动法知识的应用。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教学效果也突出反映在案例教学方面。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同时,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内容涉及的很多是劳动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其适用要求具备精准、唯一且具有底限性的特征,因而凸显了案例教学在巩固课程知识方面的重要性。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法作为首创并应用于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并非一门专业的法学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必须不同于法学专业的劳动法学,而应该将管理学元素与法学元素结合起来应用到案例教学中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表是笔者教授的三个年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章节测验成绩统计结果,学生关于劳动合同管理的章节内容的平均成绩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是劳动合同的内容教师应用的案例教学内容是最丰富的,由此可见,案例教学确实是迅速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备注:1.教学方法分理论教学(l)和实践教学(s)两种,案例教学包含在实践教学中;2.教学手段分传统教学(c)和多媒体教学(d)两种。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的作用分析

案例教学是连接实践和理论的桥梁。在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之所以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所起的作用。

1.对案例的应用模拟可以实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单一的理论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过于抽象,辅助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2.对案例的排比分析有助于梳理理论知识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案例选取的典型性与关联性。教师通过对关联案例的比较、综合案例的分析,建立案例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理论知识体系,快速地提升其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3.对案例的理论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主干课程,对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关注此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应用效果。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源于理论、用于理论的教学手段,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对案例的价值导向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专业学习导向并非基础理论研究。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案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应用,能够使学生感知到本课程的应用价值。借鉴马克思的商品使用价值理论的精髓,当一门课程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能迅速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案例教学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方法的要求。

(一)案例选取要有典型性。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性专业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时要注重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的特征。

1.针对劳动纠纷的多发点选取案例。比如对工资制度的案例教学应该结合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展开。除此之外,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中可以重点分析的现实问题还有:劳动合同管理中关于劳动合同形式、试用期、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期限等。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首先要深入企业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研,梳理出问题多发点,选择性地摘取案例分析点,最终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展开针对性分析。

2.结合学生的就业实践选取案例。所有的高校毕业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问题,在如今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要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选取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因此,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就业动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比较可取的办法是与学生保持网络联系或通讯联系、与学生就业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3.学会从社会热点话题中选取案例。这一类问题比较容易截取,比如针对规避劳动合同法的华为解雇风波,河南农民张海超的“开胸验肺”事件,富士康的员工跳楼事件,还有当下热门的“萝卜招”等社会热点话题都可以作为选取案例的依据。此类问题由于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在研讨式和辩论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应用度很高。

4.注重点面结合地选取案例。对于单元学习而言,选取一些足以说明对应的知识点的小型案例实施教学进度控制。此外,教师要适时地选取一些综合性案例展开分析,以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链。综合性案例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宜采用研讨式、情境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应用要有实践性

案例应用的实践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必须具有实践价值,解决实际就业问题。除了上述案例选用技巧中论及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选取一些说法类节目中的实际案例启发学生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用工调研,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内容。

转贴于 http://

(三)案例分析要思维多元化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课程设置特点与劳动法学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其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个法学问题,还包括管理学的相关问题。由此,教师在该门课程的案例教学中要应用多元化思维剖析,即既要从非法学的思维去学习法学及与法学相关的管理学问题,又要从管理学思维去理解法学相关命题。

(四)案例教学方法多样化

如果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局限于课堂教学,那么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开展本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精彩纷呈。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章节的不同知识点必须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

三、针对教学对象特点进行案例教学改进的若干方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改进思路应该是,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分步骤、有计划、灵活性地推动,切忌教学手段单一化、教学方法模式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此,针对面向对象的特点提出的案例教学方法改进的内容如下。

(一)教学理念突破

传统的案例教学应用往往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而进行的辅助性说明,建立在这种理念下的案例教学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化;二是难以形成教学互动。对传统案例教学理念的突破就是要实现“让学生学会知识”到“让学生会用知识”的转变,把案例教学不再作为辅助性手段而是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手段改进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手段改进并不仅仅指要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而是指要针对课程章节特点灵活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在某些时候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不强于传统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部分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选择性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值得一提的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是简单地把案例的文字阐述简单地从教材搬到幻灯片上,而是要学会使用多种幻灯片制作技术,灵活应用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丰富幻灯片画面效果的处理技术。

(三)教学对象梳理

思想家孔子教学成功之道在于因材施教,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各种方法的应用也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展开摸底,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动性。分类的目的是针对不同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动性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比如外向型的学生往往在进行角色模拟的时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经典案例选择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的选取尤为重要。选取案例时要把握案例的代表性、前沿性和时效性。案例选取的来源主要有:(1)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的重要社会事件或案件;(2)参考书中编写的一些模拟性教学案例;(3)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动态编制的案例。

(五)具体方法改进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应用中要改变过去单一讲授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具体可以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研讨式案例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组讨论、集中座谈等方式,让学生对案例问题进行自主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得不多,是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方法改进中重点要改造的领域。

2.情境式案例教学。又称为角色模拟式案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扮演案例角色,将案情以真实情景再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情境式案例教学往往是一些外向型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由于耗时较长,应用频率不宜过高。

3.辩论式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拿出一些有争论的案例,在学生中展开正反相对的辩论。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度的知识驾驭能力。尽管这种方式学生们都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但由于难度较大,也不宜经常使用。根据辩论设置的规则要求,为了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惯性,可以让一些性格内向和学习能动性不强的学生作为一辩,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氛围。

4.讲授式案例教学。这是一种最传统、应用最普及的案例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知识举出案例,然后进行案例讲授分析。为了控制课程进度,讲授式依然是当今开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的最主要的授课方式。但对这种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是可以通过改良手段使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辅助以课堂提问、误导性假设、各抒己见等手段使学生思考。

5.反串式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角色反串,由学生临时性担任教师角色来分析案例,教师作为学生听取学生的分析意见并适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提前布置,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这种方法适时采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但由于难度较大,也不宜经常采用。

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应用推广的限制条件克服措施。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当前开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http://例教学中必须推广的做法,但由于现实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教师必须想办法尽力克服。

(一)课时限制条件的克服

由于课时总量的限制,辩论式和情境式案例教学方式采用频率不宜过高。为了控制教学进度,教师和学生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讨论,以确保一些比较耗时的案例教学方式顺利推进。

(二)学生参与面局限性的克服

辩论式、情境式、反串式等案例教学方法的学生参与面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在准备和开展过程中苦乐不均的现象,教师可以进行分组,不确定参与直接参与人选,由各小组集体讨论后再确定参与人选,而此时的参与人实际不过是小组意见的代言人。由此,可以避免学生参与面过于狭小的局限性。转贴于 http://

(三)学生积极性调动的限制因素克服

部分内向性格和学习能动性不强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参加一些需要公开发言的场合,为了调动这部分人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阶段的针对性提问、辩论阶段安排非自由辩手、角色模拟中分配非主要角色等方式提高其参与度,逐步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四)学生知识能力的局限性的克http://服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3

泸州市劳教所曾镒秀

随着严打斗争的深入开展,被投入劳教场所教育改造的人员日渐增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负案劳教人员居高不下。这部分人有的身负大案要案,有的是团伙案中的主犯,有的编造假姓名、假地址、身份不明,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改造难度很大。为有针对性地加强负案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笔者对本所42名负案劳教人员进行了一次初浅调查,提出了几点管教对策,与同志们共商。负案劳教人员构成特点

一是中青年居多。从42名负案劳教人员的年龄分析,他们中50岁以上的为零,20岁以下的青少年仅3名占7.1,21—35岁的就有29名占69.1,36—48岁的10名占23.8名。

二是“多进宫”居多。从负案劳教人员违法犯罪前科看,共有多进宫人员25名占59.5,其中“二进宫”11名,“三进宫”11名,“四进宫”及以上者3名。

三是流窜作案多。从负案劳教人员的家庭住址及作案地点分析,跨县区作案的有18名占42.9,外地来泸作案被抓获送教的有11人占26.2。

四是侵财作案多。从负案劳教人员案由分析,属于侵财型作案的有21名占50,其中盗窃2名,抢劫3名,诈骗3名,抽头3名,其它各种类型的作案共占50。

五是教期短转捕多。负案劳教人员中教期为一年的13名,一年半的2名,二年的21名,合计36名占85.7,二年以上至三年的仅6名占14.3;劳教期中转捕的18名占42.9。

负案劳教人员构成原因

一是以教代审。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多,办案难度加大,一些流窜作案、易地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抗审讯的能力较强,有罪拒不交待,不讲真实姓名、住地,短期内难把案件审结,又不能采取收容审查措施,办案机关便根据《国务院关于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的规定,把需要收容查清罪行的人,先就事论事处以劳动教养,再到劳教场所提审案情。由于频繁来所提审或提回重审,直接影响到负案劳教人员的改造情绪,极易引发其铤而走险。

二是以教待捕。随着刑事法律的修订完善,拘留批捕的办案时间受限,由于在法定期限内查不清捕不了或来不及办理报捕手续,又不可能采用取保侯审或者监视居住,也就先送劳动教养,待查清犯罪事实,获取确凿证据后,再按转捕处理,甚至有的刚送来不久就被捕走。这种作法虽有助于查清案情惩治犯罪,但在客观上也给教育改造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三是以教代刑。由于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存在参差不齐,或者因为办案中图省事,有的明知犯罪嫌疑人籍贯不实、身份不明、事实不清,也不深追细查,予以草率结案,报批劳教了事;有的虽已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一部分事实和证据,但因提请逮捕和判刑的把握不大而报劳动教养;也有的因受腐败风气影响,不依法办案,把本应刑事处罚的案犯降为劳动教养,以致负案在教人员随时都存在有被提回重审或逮捕判刑的可能性。这些人整日慌恐不安,甚至企图狗急跳墙,采取种种手段对抗和逃避改造,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管理教育秩序。

四是批教欠制约。劳动教养制度创立40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和国务院及司法部虽制定了一些法律、规章、制度,但至今未能正式出台一部完备的劳动教养法,收容对象缺乏具体标准,审批权限属劳教委也是名不符实。这就难免出现扩大收容范围,降低收容条件,把不符合收容标准的批送劳动教养的可能性;也易发生重罪轻处,把罪该逮捕判刑的罪犯处以劳动教养的随意性。

五是管教难度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移送机关在投送负案劳教人员时多不主动告知,大多是来所提审或逮捕时才知道。只有在少数团伙人员被投教时,因团伙犯罪尚未查清或主犯逃跑在外,需要劳教管理部门配合侦查加强控制才告知。也有一些负案劳教人员经管教干警教育诱导,主动交待余罪,揭发团伙人员的事例,但将其检举揭发的内容转交办案机关后,也有因多方面原因没能查处或反馈而不了了之的。由于送教时不告知底细,劳教场所不知谁系负案人员,也就没能将其列入重点监控,使负案在教人员同处于一般劳教人员的常规管理和共同生活之中。无论监控设施还是改造手段,均不适应对其严管严教的要求,极易发生结伙逃跑逃避惩罚之类的事故。

负案在教人员管教对策

一要协同作战。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是政法机关各部门的共同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法各部门应当树立整体观念,相互支持不搞“内耗“。移送机关投送负案劳教人员时,要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大局,主动将负案劳教人员所负案情与注意事项告知劳教管理部门,以便加强监管从严控制,防止发生事故。劳教管理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做好工作,促使负案人员主动交待问题,并把坦白检举的线索迅速转送办案机关查处。办案机关也要及时反馈查处结果,以利奖惩兑现,促进改造。

二要单独编队。根据《国务院关于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精神,劳教场所应把负案劳教人员编入严管分队,进行单独管理重点审查,并不断完善监控设施和防范设备,保证安全可靠。要把负案劳教人员与其他劳教人员隔开,体现区别对待政策,避免相互影响和交叉感染。同时,要选配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干警进行严管严教,促使其交待余罪,揭发同伙,改恶从善。

三要严格管理。负案劳教人员在所有的问题没有查清以前,不得享受宽管、放假和“两外”、“三试”处遇。要对其认真落实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的管理制度,坚持直接管理,把他们的言行始终置于干警的视线以内,并要经常进行分析,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要利用公开与秘密力量严格控制他们的一举一动,针对他们的特点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措施,严格约束其活动范围,严防逃跑、自杀等事故的发生。

四要加强教育。要坚持从入所之日起就着手系统的法制教育,着重讲形势、讲政策、讲前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搞好行为规范训练,促其认罪认错,稳定改造情绪。同时,要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开展坦白检举活动,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的威力,以及正反典型事例进行教育,诱导其交待余罪揭发团伙,争取从宽处理。要把负案在教人员列入重点包挟对象,逐个制定矫治计划 ,落实“三包”措施,有针对性地抓好个别教育,争取多方配合,加大教育力度,增强教育效果。

五要完善法制。解决负案劳教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劳教立法,使劳动教养从管理机构、适用条件、审批程序到管理教育、生产劳动、考核奖惩、解教安置、经费保障等各方面都能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改变“劳教委”虚设和批教欠制约的现状,要明确规定具体收容标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收容制度,加强法制监督,使公检法司及其各部门在实施劳动教养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制约,保证案件质量,促进公正执法。

本文作者:四川省泸州市劳教所副政委曾镒秀

联系电话:08302700282传真电话:08302701935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4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自《条例》以来,不少单位都认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学习,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提高了广大职工对贯彻执行《条例》的认识,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了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不少单位还专门召开发职工代表大会,根据《条例》的规定,修订了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由职工代表大会做出决议,正式公布施行。从初步施行的情况来看,已经收到了发扬正气、鼓舞斗志、打击歪风邪气的效果。职工的劳动纪律,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普遍有了好转,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单位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执行《条例》规定的惩罚职工的程序,开除、除名的职工比较多。据工、交、建和卫生系统十六个单位的统计,近几个月来,共开除、除名了二十九人,我们认为其中有十七人处分得比较合理,被处分的本人和家属也没有向单位或上级机关申诉过。另外十二人则属于处分过重。如对失足教育青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职工、和领导有些矛盾而旷工的职工、个别患精神病的职工等,按政策规定本不应开除或除名的,也作了开除或除名处理,因而,本人和家属意见较大,经常上访申诉。特别有些单位以除名代替开除。今年四至九月的六个月当中,向市劳动局备案开除和除名的一百五十二人中,除名的竟有一百一十人,占百分之七十二点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条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条例》。各单位在加强企业管理,整顿劳动纪律和劳动组织时,要把学习领会《条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基础上,发动职工群众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制订或修订本厂的规章制度,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公布施行。

二、要敢抓敢管。在贯彻执行《条例》时,企业领导一方面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赏罚分明。对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努力完成任务的职工,要表彰奖励,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扶植正气,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要贯彻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三、要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执行惩罚的民主程序。《条例》政策性、群众性都很强,贯彻执行中一定要坚持政策,处分职工一定要慎重,要全面地、地看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同志,要根据错误的轻重,认错态度的好坏,初犯还是屡犯等情况,作出恰当的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被处分者见面,听取申辨,如本人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同时,处分职工要征求基层工会意见。行政向市劳动局报送开除、除名职工的备案材料时,基层工会应同时上报市总工会一份。

四、开除和除名应从严掌握。企业对犯有下列严重错误的职工,可先给予留用察看处分,如继续犯错误,没有悔改表现,可予以开除。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直接给予开除处分。

1、一贯违反规章制度,不服从指挥调配,消极怠工,或者无理取闹,打人骂人,已受到记过以上处分三次者。

2、工作一贯不负责任,违反生产、技术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或蛮干、瞎指挥,造成产品报废、设备损坏、停工停产、人身伤残等重大责任事故者;

3、犯有贪污盗窃、投机贩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但尚不能判刑法办者。

4、犯有偷窃、、打架、流氓等违法犯罪活动,屡教不改,一再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但尚不够判刑者。

5、一贯违反劳动纪律,从事不正当经济活动牟取额外收入,并且屡教不改者。

五、企业处分职工,一定要材料完备、证据确凿、实事求是。开除和除名职工,要有考勤记录、班组讨论记录、车间审查意见、调查报告、旁证材料、本人检查、处分决定等材料,并载入本人档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5

[关键词]典型案例;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案例教学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大法官霍姆斯有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鉴于法学的实践性特点,蕴含丰富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便是形成此类经验的重要源泉。作为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具有突出的“社会法”属性,教师应当结合其学科、教学特点,高度重视典型案例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功能。诚如知名民法学者王泽鉴先生所言,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各类法学技能,使其成为能胜任实际法律工作的“法律人”的重任。[1]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制度得以普遍采用,其是指法官依据一般习惯、司法实务之原理、同一法域之上诉法院或最高法院的先例[2],对下级法院判案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案例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中国,将典型案例贯穿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之中,加强案例教学的研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法律适用技术和司法裁判质量,促进法学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

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特点

不同学科、课程的教学特点一般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采用。正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典型案例在该学科教学中应有的功能。

(一)教学内容上,强调知识性与制度性的统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内容,不仅应包含法学知识的讲述、传授,还应包含对该领域现行法律规则、制度的分析和阐述。后者只有结合典型案例,通过鲜活个案的讲解,才能够展示出具体法律规则、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能达到教学上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统一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在其教学中应贯穿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按照传统方法讲授有关劳动权、劳动关系等理论性内容,更要通过课堂研讨、专题报告、“诊所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组合,强调这些理论、规则和制度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典型案例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方法,提高实践技能。

(三)教学目标上,强调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统一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统一是法的固有特点[4],对于社会作用的强调,应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劳动引发的社会问题,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倾斜保护,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地位,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因而它是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利益为本位的。[5]可见,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独特的社会作用,使得有行业、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功能。

二、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典型案例的范围

典型案例因其独特的内容、作用和价值而获得了教学上的重要意义,成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训练、提升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与法律实践技能的有效素材。教师如何从丰富大量的司法案例中,选取出符合“典型”特征的案例,为教学所用,可以在以下三种案例范围内综合考虑。

(一)司法机关的各类典型、指导性案例

根据中国现行案例指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不定期从各级人民法院的判例中,选取符合法治精神、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某一部门法领域的指导性案例公开,作为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判类似案件的参考。其中包括实践中较为新颖或疑难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领域案例。

(二)具有法律解释、适用方面特殊功能的案例

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往往比较抽象,容易导致局限性,通过司法案例可以有效地解释法律原则、规则的内涵,统一法律适用方面的标准,从而不断赋予成文法新的活力。在中国,在法律解释、适用方面具有特殊功能的案例因其上述功效,不仅应当得到高度重视,还应当通过教学,进一步充实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有关理论和规则。后文详细阐述的有关职工工伤认定的案例便属于此类。

(三)具有较高行业、社会影响力的案例

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社会属性较强的部门法领域,一些司法案例在回应社会关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行业、社会影响力,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航空公司飞行员集体“跳槽”、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违约金等案例。此类案件的裁判通常经过了严格的斟酌和程序,为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预测和指引。

三、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在选取出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应结合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有关知识点,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主要功能,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笔者就结合有关典型案例来具体讨论。

(一)通过典型案例辅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

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学中,公司许多知识点需要结合典型案例予以阐释,分析有关要点、要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内涵,以促进学生对此类知识要点的理解。中国现行《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了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包括“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但是,究竟劳动者的哪些基本情况属于该条款的范畴,尤其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这一要点的界定,在实践中往往有争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一审受理的“北京某科技公司诉徐某劳动争议案”中,被告徐某在原告北京某科技公司从事产品推广工作。在入职时,被告隐瞒已婚事实,告知原告其未婚,并保证其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否则同意离职。之后,被告怀孕住院,原告以被告未如实告知婚姻状况,构成欺诈为由,将其解雇。被告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原告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之后,案件又被诉至法院。该案的争议焦点即为“被告的婚姻状况是否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被告没有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其已婚的事实,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经审理,法院认为劳动者的婚姻状况与劳动合同并无直接关系,被告并无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其婚姻状况的义务,因而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第8条的规定。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维护生产、劳动秩序,给予劳动者奖励和处罚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修改或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在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某工业公司诉王某案”中,王某与某工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作为该公司的品质检验员,并约定了合同期限、试用期及工资等事项。其中,合同还约定:王某如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公司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其他重大损害的,该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并无须支付经济补偿。2013年9月,王某在工作时触按机台操作按钮导致一同事手指被烫伤。之后,该公司向王某发出《违纪处罚通知书》,以王某违反安全规则越过防护隔离挡板进入员工操作机台区域,触动按钮以致机器运作产生损害为由,对王某给予警告处分并扣分。2014年3月,公司再次发出违纪处罚通知,以王某隐瞒、编造事实为由,对王某给予警告处分并扣分。根据该公司《奖励与惩罚规定》,员工违纪累计扣满10分,公司将与其解除合同,因而公司与王某解除了劳动合同并拒绝给予其经济赔偿。原告王某不服,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工业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工业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奖励与惩罚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的讨论、协商和公示程序,但被告未能就该规定的内容及其公示、告知程序等事实进行举证,因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二)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大学校园内外,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打工兼职、实习的情况越发普遍,有关在校学生劳动关系的认定也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这些问题事关学生的切身权利,容易激发其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兴趣,以此为契机,通过典型案例阐述有关法律规则、制度的适用,足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受理的“李某诉某公司确认劳动关系案”中,对于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短期打工兼职而提供劳务的情形,作了法律上的认定。该法院认为,李某作为在校学生,在暑假期间向某公司提供相应的劳务,该行为并无在经济上依赖于某公司长期获得生活来源的意思,也未体现出向某公司提供较为长期、固定劳务的意思,双方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并无建立具有一定人身依附性劳动关系的合意。上述事实不符合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李某与该公司之间应按照劳务关系处理,故驳回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实践中,如果应届毕业生以就业为目的进行实习或提供劳务,用人单位明知此种情况而实际用工的,二者之间应当成立劳动关系,可以签订劳动合同,而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有效的。

(三)通过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理解新修法律的能力

由于现实的需要,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领域的法律法规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教师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新近制定、修订的法律法规,提高其理解、适用它们的能力。新近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八》新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一罪名,作为刑法第276条之一。即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袁巧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浙江某工艺厂负责人,从2011年初开始拖欠工人工资,并于9月初突然逃匿,手机关机无法联系。9月9日,该地人事劳动保障局发出指令要求其支付工人工资,县法院对其机器设备进行财产保全。至9月21日,袁某仍未如期履行。经调查,该厂共计拖欠工人工资约29万元,案件被移送至县公安局,立为刑事案件。次年1月19日,袁某投案自首。经审理,法院认为,袁某以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的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29万余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袁某案发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最终认定袁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四)通过典型案例强调社会责任的法律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关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无不强调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凸显出该法律部门的社会属性。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晰认识到这一点,并引导他们从具体司法实践中归纳裁判要旨。2013年7月,某电气有限公司组织公司职工进行户外拓展训练。70名职工到达培训基地后,次日下午参训员工集体进入该训练基地周边的景区游览。游览过程中,职工潘某拍照时不慎落入水中,职工杨某等三人听到呼救后跳入水中营救,后潘某被成功救起,杨某和另一员工不幸溺水身亡。该案中,杨某的身亡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该案的争议焦点有:游览活动是否属于户外拓展训练的一部分?杨某跳水救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是否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情形?经审理,二审法院认为,户外拓展训练活动的费用由该单位统一支出,活动由其统一安排和组织,根据该活动计划,游览景区也属于户外拓展训练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职工杨某因救落水同事身亡,其行为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的情形,即“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法院的上述终审判决,不仅充实了有关条款的具体适用,更从司法角度强调了对于社会责任的保障。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2项的规定,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应当视同工伤。杨某的救人行为应当属于为保护公共利益的见义勇为行为。肯定维护社会公德、保护社会公益的行为,落实社会责任,给予受害职工社会救济,使正义行为发扬光大,最终保障国家、公众的整体利益,也应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法学,2013(4):40.

[2]王泽鉴.英美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利明.民法疑难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4]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6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

(一)具有强烈的提升欲求,但感觉无从下手。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对法律感兴趣、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法律储备的占到被调查学生的96.3%,但是有相当学生认为单纯依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中的简介性内容,很难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学生从自身素质提高,亦或是就业、创业的需要出发,认为学法懂法确有必要,特别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兴趣更浓厚一些。在这一学生群体中感觉法律难学的更多一些,通过与他们交谈,发现他们居多仅仅是停留在法条字面的阅读上,很难深入到其中的权利义务配置的平衡感这一层面,更鲜有溯及到内在的法理,总体感觉是无从下手、不入门。短短两章法律内容的设置(第七、八章),学生们感觉对法律知识很难掌握系统,更难说获得一种非常熟稔的感觉,仍停留在被普法的层次上,教材在内容和时间的分配上和学生的主观欲求存在着较大反差。

(二)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相关法律属性识别判断能力较差。经由了中学教育的一年级大学生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再通过大学第一学期的相关法律知识学习,90%的学生都能对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和劳动法等实体法法条有一定的阅读和了解,但是一旦遇到具体的法律关系,需要其加以梳理、应对时,又明显暴露出力不从心和功底不足,往往对相关法律关系的识别判断较差。例如工伤和第三人致害重叠时的相容性竞合关系、一般侵权和违约的不相容竞合关系、一般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界分,这些现象大多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定向的、有针对性的和真正实务性的案例教学链接、剖析,理论和实践呈现出脱节现象,导致学生感觉所学无用武之地,识别、判断缺乏法律支撑。

(三)意识中有法律救济的选项,但具体操作性、技巧性差。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学生遭遇纠纷争端乃至突发事件时,首选法律救济的学生占到89.4%,表现出一种令人可喜的理性倾向,但是一旦具体到问题环境中,学生在相关操作层面却暴露出无所适从的弱点,或是虽然知道一点法条的规定,但是相关技术性的把握却无从谈起,学生这种程序法知识储备和积累的现状,也使得其实体法律知识处于休眠状态,二者不能有机对接使用。如对于民事法律关系中时效即将届满的问题,如何能使之“归零”重新计算,即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形的实际运用,学生比较生疏;借条和欠条的形式差别所带来的时效起算点的差异问题;劳动合同履行中,劳动者在程序上如何合法的单方解约;等等。

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措施

(一)案例教学精、准、透,实体、程序法结合。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法律基础部分讲授中,案例教学无疑是比较能深化教学和教育理念的手段,但是在遴选案例时必须注意精准,解析时做到透彻实体法和程序结合。精,是指能典型性地反映法理内涵或升华人文理念。在讲授劳动合同专题时,所选用的案例,都是紧贴法条和现实中的较多争点,有的是关乎书面劳动合同的,有的是关乎用人单位违法扣证或扣钱的,有的是涉及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有的是在劳务派遣中澄清主体角色的。准,是指在分析、把握时,将内容渗透到数字层面。在讲解工伤赔偿待遇时,相关工残等级的项目、标准(包括大法的规定以及省立法的标准)、数字都必须是最新的,精确到地方(德州市)统筹数字。为了能让学生以后真正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维权,笔者还特意将如何确定各地方统筹标准的方法和时间等细节教给学生。透,在解析法条时,不仅要把字面的意思给学生解释透彻,使其能准确把握,而且还要把立法初衷给学生解释清楚,以增强学生对法律平衡的感觉。例如,在讲授新劳动法第46条第(五)项时,学生中不少把字面意思读反了,通过对立法初衷的示明,学生明白了该条是保护弱势劳动者的,因而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应该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的设置。此外,还必须把实体规定和程序层面的操作结合起来,完整地把握法律的应用技术。例如,在讲授劳动者欲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法第37、38条),在讲解了可以单方解除的情形之后,笔者以发“EMS”为例子,着重地给学生演示了如何做到“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等程序性细节,而且提示学生特别要注意保存、固定证据。

(二)实践教学激活理论认知、演化,提升能力。为了能把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课外、生活延伸,我们积极地利用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如放映实际案例短片,带学生去法院观摩开庭,参加学生的辩论赛,给学生布置法律调查课题等,使学生能把课堂所学所记的理论和现实的利益纷争具体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积累,课堂的传授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维训练,但是要真正和现实生活结合,还必须把学生放在一个相对典型的利益冲突的问题情境中,“身临其境”地纠结一番,平板的知识渐渐立体、活化起来,课堂的东西便向生活中有目的地延伸,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渐得以增长。我们通过布置“我身边的劳动法律关系调查”这一实践调查论文(七个模块供学生任选),学生有目的性地梳理自己身边的社会关系,从中找出相关的典型事例,从头到尾地进行了解、分析和思考,生活中反馈上来不少实际问题,如“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拖欠工资的问题”、“加班费的计算问题”、“竞业禁止条款”、“社保待遇问题”等,沿着“发现问题”—“寻找救济路径”—“解决问题”的路线,学生的法律素养深化了不少,也的确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维权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消弱了“权大于法”的社会负面影响,规则意识和法律理性逐渐被培养起来,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深层次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这也为其今后的自觉学习和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7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8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现在使用的教材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主要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由于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功效显著、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学一般都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目前虽有少量教材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但也只能供同学们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已教授的知识,缺乏通过相应真实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准确剖析。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参差不齐,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各院校目前对通用的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教材研究的目标

教材研究总的目标是对我国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前景作整体把握,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法教材体系和内容,以激励和促进高职经济法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具体目标是:

1.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技术应用探索学习模式贯穿高职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Www.133229.cOm

2.促进教材研究的稳步持续运作。构建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以教材促教改,使高职经济法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通过建设、评价、改革、再评价,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使法学教育走健康发展之路;同时在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评价过程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法学教育模式与可行途径。

二、高职教材编写秉承的原则

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必须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教材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法理与实务融为一体,并突出其实践性。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操作技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法律理论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经济法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高职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立足于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对基本知识、基本实务问题的科学编排和准确阐述;教学素材(包括案例释疑和课后习题)的精心选取;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及相关问题的展现,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合起来,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要求和方法论的内容,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包括识别能力、归纳能力、解释能力、提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真正实现从“教学生以知识”到“予学生以方法的转化”,从而使教材真正符合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门指导和训练。在编写体例上,应从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结构考虑,将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法律体系。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融合和整合,将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利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和学。

(三)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统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材建设应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兴教材的出现,必须植根于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上,反过来又会促进教改目标的实现。现代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把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突出实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应相应地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不断把教学改革的有效成果、先进方法、新颖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三、经济法教材的构建

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经济法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阶段性成果之一《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我们基于上述认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教材体系的应用性

我国经济法学蓬勃发展了30多年,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的研讨始终是我国经济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因而在经济法的概念上,我们摒弃了深奥晦涩的“本科式”理论讲解,侧重于学界基本共识。关于其调整对象,我们认为: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法律调整保证和促进国家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而实现这种结合的法律方式就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与劳动法。经济法体系作为科学范畴必须边界清晰、逻辑严密,如果将与经济法有联系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都纳入经济法体系,不仅会造成经济法体系的庞杂混乱,而且会使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限于矛盾,导致经济法教学混乱。因此,在经济法教材的体系架构方面,我们围绕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劳动法律制度三大调整对象展开。任何一个法律从业人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部门法的每个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而应具备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应力求重点,舍弃三大调整对象中日常生活不常见的政府采购法、计划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子部门法。这样的教材体系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宗旨,又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

转贴于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以最新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为依据,以教材编写者多年的教学心得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如最新的法律规定为2012年4月28日正式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女职工产假、工作日哺乳时间等规定变化较大,给读者以清新的时代气息。

针对以往高职经济法教材的编写,往往从思想上批判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中职教材的“发面馒头”,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依然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的问题,《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以劳动法律制度中“范跑跑”事件的分析为例:汶川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网上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这篇文章,披露了在地震发生那一刻,自己率先跑出教室而弃学生不顾的心路历程,更因“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句话引起众怒,被广大网民戏称“范跑跑”。各个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站相继报道了此事,“范跑跑”一时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讨论与反思,之后学校向他发出解聘通知。就学校解聘他一事是否合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理智的思考。学校解聘“范跑跑”的依据是什么呢?《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都江堰光亚学校系民办学校,解聘“范跑跑”适用《劳动合同法》并无问题。但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范美忠并无《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也无第40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也非依法裁员,因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另外,从程序上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3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因此,解聘范美忠不管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问题,学校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学理解读深刻、逻辑严密,有利于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9

关键词:中职法律 案例驱动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72-02

中职法律课案例驱动教学法是指在中职法律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在课堂上引入恰当案例,创设教学情景,根据案例中所涵盖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而设置教学任务,驱动学生充分发挥教学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前准备、分析思考、分组讨论、旁听案件审理、扮演庭审角色、撰写分析报告或实践总结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看,案例驱动教学法就是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融合体。中职法律课理论性内容多且抽象,如果按照“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深感枯燥乏味,导致教学实效性差。为了实现中职法律课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对新型的案例驱动教学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出中职法律课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此粗略地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中职法律课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在中职法律课顺利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法,师生均应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一方面,教师课前精心选择、剖析案例。课前, 教师的重点工作就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选好案例后, 深刻剖析案例,把握关键案情,明确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向学生印发案例材料,为引导、启发、驱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或开展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教材、案例。中职法律课教学的特点在于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花太多时间阅读案例材料。对于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例,要提前做好准备, 带着问题上课, 避免课堂上陷入被动局面。

2.教师展示案例

教师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案例。教师所展示的案例应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新颖性, 力求贴近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例如,有些同学认为,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只要能够获得口头商定的劳动报酬就行了。于是,在讲授“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相关内容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某中职毕业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遭遇欠薪事件但告状无门”的案例。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在找到工作后,一定要与用人单位以书面形式正式订立有效劳动合同。这样,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的案例结合起来,把法律教学过程与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展示案例后,教师要讲解案例,围绕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分析有关案例的目的、要求、步骤和方法, 了解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包括信息资料在内的各种条件。

3.学生分析案情

学生在再次阅读案例材料,熟悉案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从材料中,查找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关键案情, 结合课文中相关法律常识,形成自己的观点,为分组讨论案例或开展实践活动创设前提条件。

4.分组讨论案例

在民主和谐氛围中开展积极而热烈的小组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性环节。在分组讨论时, 应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分析情况和见解。同时, 教师要不断地在各组之间巡查,倾听学生的意见,加以正面引导,把一些学生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引导到正确轨道上。例如,在讲授“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内容时,我展示了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扶不扶》的真人版案例:大街上一老人摔倒,一热心学生上前将其扶起,不料却被老人骂了一句“你为什么撞我?”后来在警方的见证下,并调取监控录像,还原了“老人自己倒地”的真相。展示后,引导、驱动学生去分析、分组讨论“遇到倒地路人需要你帮助时,你扶不扶?”然后,各小组要派出代表汇报各自讨论情况。

5.开展实践活动

为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使中职法律课案例驱动教学显得更为生动、形象、活泼,更有趣味性和实效性,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把各种社会资源利用起来,请司法部门的干警、专家到课堂上举办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和看守所,请犯人现身说法。二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报告征文比赛和小品表演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法律专题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三是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案件审理。为让学生熟悉一些典型案例及其诉讼程序,教师要联系好法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到法庭观摩法官审理一些疑难、复杂的典型案例。旁听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就有关案件的审理谈谈体会, 并进行总结点评。四是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律师、检察官、法官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模拟审判富有可辩性的案件。为突出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仿真性,指导学生熟悉诉讼程序和相关法律条文,选择角色, 搜集证据材料, 分析案情, 制作审判文件,布置场地,等等。在活动中,让各个角色充分施展才华。

6.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围绕教学任务, 结合学生对案例思考、分析、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评价性意见。教师要紧扣分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争论的焦点,运用法律常识加以分析,以中肯、简练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自己的见解。在点评总结之后,教师还要布置、指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或实践活动总结。

二、中职法律课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效

法律常识是中职学生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总体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教学总体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引导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中职法律课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实效性在于,有利于教学总体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

1.能让学生增强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求知欲望,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增强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从而获得优良教学效果。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例如,在“依法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的教学活动中,我选用了优秀校友在经济活动中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正面案例和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通过行贿进行违法经营的反面案例。展示案例后,摆出问题,明确任务,驱动学生解读相关的法律条文,围绕案例分组讨论,运用法律常识去思考、分析问题,各抒己见。我之所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为了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情况下,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探索,从而满足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学习兴趣。

2.能让学生形成学法、懂法、守法、守公德的良好风尚

在法律课中,教师按照认识规律的要求,结合一些社会影响大的具体案例,充分调动学生教学主体作用,启发、引导、驱动学生去学习、探索法律问题。如在教学中,我引入了“药八刀”的案例。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救助伤者,反而凶残地将其杀死。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影响。药家鑫事件是个案,但教训是深刻的,它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少数师生中存在的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的问题,引起学生去关注、思考。通过实施案例驱动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形成学法、懂法、守法和讲道德、守公德的良好风尚,养成崇尚文明礼貌、崇尚高雅理性、崇尚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2008年12月9日.

[2]刘天君,杨丽芳.法学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劳动教育案例反思篇10

关键词:中职学生 社会能力 劳动用工企业

中职学校要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离不开对其进行必要的社会能力训练。因而,探究如何使中职学生提升社会能力,对学校教育发挥自身功能、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和破除中职生就业发展 “瓶颈”等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要提升中职毕业生社会能力,就必须把好校内学生社会能力发展与训练的“关口”,以此达到“出口”顺利的目标。

一、以德育教育为主线,明确各类教育活动的功能与目的,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

从新生入学之际,要注重加强德育教育思想的融入与贯穿,注重将各类教育活动进行功能与目标的明细式实施与推动。

学生科与教务科应联合共同拟定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有关计划,在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详细拟定出以学期或学年度为单位的思想及行为教育目标计划。计划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引导与启发性。

可设计班与班队列比赛、军训生活随笔、军训中我最关注的队友、军训花絮、军训生活心态图表、“我是班上不可少的一份子”小型作文等,形式可用调查表、日记、小型作文、班级比赛、学生代表谈感想、年级军训汇演等方式。虽然各类教育活动内容不同,但培养社会能力提升的途径却殊途同归。要目标明确、方法明晰、追求效果。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中职生社会能力的教育与提升

课堂理论教学是教学的方式之一,中职生有两年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进行对中职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例如,德育课,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可充分利用学生智慧,开发挖掘课程教育模式,开设情景模拟课、演讲课,如“我的未来与梦想”“我如何对待这份工作”、现场模拟招聘课,讨论招聘成功范例及讨论招聘中失败原因等方式,从而历练其沟通意识、团队精神、责任感、适应能力、耐挫能力、竞争意识等。再如,专业技能课中,多采用分小组竞赛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应寻求这样的路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完善对事物的解决方案集体评选最优化思路与方案鼓励、表扬与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效应机制达到较好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完成。通过此例,对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感、义务感、知识学习与研究均有所强化与指导功能。

三、以劳动用工企业回访信息宣传,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

1.加强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力度

注重加强对劳动用工企业信息回访的宣传力度,以一线良性的信息反馈达到对中职生心理产生激励的效能。

学校可利用校园网建立优秀毕业生信息网站,对建功立业或在岗位上有成就的中职毕业生定期或不定期地信息。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和学生会宣传部对优秀毕业生中的“岗位能手”“技术标兵”以及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形式可设宣传报、黑板报、广播宣传、橱窗栏等,要形成一种宣传阵势,达到一定功效。

2.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巡讲

充分利用好开学初入学教育、实习生实习前动员大会、毕业生毕业典礼等特殊阶段,邀请企业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诸如“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你们的明天是希望的原野”“中职生的广阔天地”“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的巡讲,用他们在企业一线具体而生动的事迹感召学生,从而使中职生从中了解劳动用工企业需要中职生具备怎样的素质与社会能力,促进学生自省与反思,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3.开展职业道德与社会能力提升方面的专题报告课

每学期可以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一次专题报告课,聘请具有企业现场经验的优秀员工或企业领导给中职生做职业道德与社会能力方面的专题讲座。将企业一线的生产经验、劳动用工制度、企业用人原则、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劳动中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及素质要求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把握劳动用工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尺度,促使学生提高自我掌控能力。

合理安排中职学生到部分劳动用工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从而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中职生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