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财务风险十篇

时间:2023-10-10 17:42:25

降低财务风险

降低财务风险篇1

一般来说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内外两种因素——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机会,也可能带来困难。在企业的内部,从决策者的角度说,如果决策者能够在企业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管理机制,特别是重视事前的风险预测,若今后遇到风险都在决策者的预料之中,那么企业就会处乱不惊,决胜千里。此时风险也就无从谈起,风险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规避。因此,对管理者来说,就必须从管理入手,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所以说,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在了解宏观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微观企业内部管理,收集预测信息,优化业务流程,明确内控,内审制度,设计财务应变方法——也就是说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涉及。更为关键的是人的因素,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专业水平,实践经验将直接影响其决策和管理。本文将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与人身素质两方面来剖析风险防范的方法。图1就是在企业中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要做到的基本构想。

一、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等,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而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是重中之重,高素质的人才和规范化的管理,财务风险自然降低,即使风险出现企业也有应急措施予以应对。

1、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所有财务关系上。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财务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其它相关的知识,具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及时捕捉风险,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进行恰当的预测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状况,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事前认真按资金需求动态编制资金预算,避免因事前无资金预算,急需用资金时匆忙筹资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导致企业资金管理的恶性循环,造成风险。

1、收集信息。信息涵盖的量要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世界经济变动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产业政策,众多竞争者的情况,市场的变化;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及企业的财务经营等资料信息。

2、筛选信息。通过财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预测结果。把所有与财务风险有关的因素由强到弱进行排列,设定风险系数。风险系数高的可以制定多种防风险方案,风险系数较低的就准备一到两种防范措施。

3、制订措施。根据已有的分析设计出应对风险的方案措施。当决策者有新的决定时可以根据上述因素进行参考定夺。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问题时决策者和管理者就能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计划进行补救,对症下药,避免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以便使企业遭受风险时的损失降到最低值。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决策。对各种可行性法案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既要有管理又要有技术方法。

1、从筹资方面看,从企业建立开始,各种企业之间就可以通过联营来分散财务风险。单个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企业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筹资时,如果选择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它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而如果是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企业则可以采用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

2、从投资方面看,企业面临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投资的高风险,使得新产品的开发及其相关资本投入需要慎重决策。这时就考验着决策者的经验及能力,要做到从资本需要量方面对投资项目总支出进行规划;要在项目的可行性与决策进行优劣取舍;在时间序列上考虑项目资本支出的时间安排;确定资本预算的审批程序和资本支出的监督控制。投资的金额越大,影响的持续期越强,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决策科学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使得所选择的投资方案达到与技术经济的统一和最优化。而投资的方式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如果是大项目且风险较大的投资,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分担,从而分散风险。企业还可以实行投资多元化,即将资金投放在多个投资品种上。对外投资多元化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当然,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 目的,只能采用股权投资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在投资建造固定资产投时,企业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将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的滞销所带来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3、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和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赊销比重比较大的企业,对大宗赊销及时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降低转移坏账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出售的处理方法,可以将资产损失转移给承租方或买方。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业务流程

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有重大的关系,如果企业内部能够作到责权利相统一,优化业务流程,资源合理配置,企业就可以降低管理带来的经营及财务风险。从财务的角度看,人员多,自然支出也多;人力资源浪费同样可以引起财务风险。所以必须明确各部门,各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责任和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接受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与产、供、销、行政、公关、人力资源等部门协调,只有这样,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也要抱着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利益分配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充分体现权力集中、统一和下放、灵活管理的结合,实现了责权利、约束和激励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降低管理引起的风险。

五、利用信息手段支持有效的财务管理

1、用信息化进行采购管理,利用合同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利用信息化,利用控制链管理来实现生产部提交订单,财务部支付货款,这种管理模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企业与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供应商必然会按期,保质,保量的供应原材料,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率,防止因货源质量问题间接带来的财务风险。

2、运用信息化进行生产管理,以销定产,按市场供应,按订单生产,克服呆板的旧方式的缺点,变企业推动为市场用户的拉动。用户和商丝毫不受库存的限制,不用考虑库存情况,只要把需要的产品订单交给公司,然后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系统立即转动起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把货交到用户手里,保持了销售弹性。通过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准时及时生产,增加和完善与外部销售市场的接口。这种先进的生产模式有利于综合平衡的协调,从而实现生产管理的优化,保证了生产管理的先进水平。

3、用信息化进行库存管理,可以加快企业流动资金自转,减少库存积存,防范库存管理不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地掌握分析企业和市场的平衡点,减少库存积压。这样,不但加快了库存周转,提高企业的运作水平,同时也在财务上明晰了成本核算,降低存货风险。财务信息化可以保证给业务部门提供库存的真实信息,避免库存积压和决策失误。

降低财务风险篇2

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同的资本结构,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不同。当全部资本中负债比重比较小的时候,其财务风险比较低;反之则财务风险较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辖区内浙江、福建两省300户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到2002年9月底,银行贷款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8%,且企业规模越大,银行贷款占比越高:约11%的企业有过内部集资,约8%的企业利用过民间借贷,其中资产规模低于500万的小企业,职工集资与民间借贷资金占16%;短期资金40%源于供应商或合资、合作伙伴的商业信用;企业资本金主要来自内部集资与非正规民间借贷,其中内部集资占25%,民间借贷占14%,其余来自业主及主要创业者的内部自筹资金。

从以上调查中可看出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存在的以下问题:

其一,在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资金占的比重比较大,占总资金的50%。

其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

其三,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其四,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具有不稳定、不规范性,使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安全隐患。

其五,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

其六,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以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缺乏、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大、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财务风险是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当企业经营不善不能还本付息,就面临破产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负债程度当企业负债经营的时候,负债程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大,特别是资产负债率超过50%以后,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企业负担的资本成本越大。

现金流量脱节债务资本的偿付需要一定的现金流量支持。债务资本必须按期、足额偿付,现金流量就应当在时间、数额上与其保持一致。如果现金流量与债务资本的偿付不配套,造成到期无法偿还的局面,企业就会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率比较低,但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曾登上胡润富豪榜第二的民营企业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严介和,就因为企业现金流量不足,差点破产。按理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财务风险的风向标,资产负债率在30%以下的公司为财务保守性公司。当时太平洋建设集团资产负债率15%,应该在安全范围,不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但又是什么原因致使它差点面临灭顶之灾呢?太平洋建设属基建业,不动产比较多,主要资产是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较低。其筹资渠道也比较单一,负债筹资银行借款比重比较大。当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时银行群起逼债,从中抽取资金更加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如何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拓宽筹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目前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银行借款。而银行借款期限比较短,财务风险大。以太平洋建设集团为例,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应尽量拓宽筹资渠道,比如采用融资租赁、吸收风险投资等筹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

保证经营的稳定。降低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销量的变动造成利润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究其实质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销量的变动、原材料的变动造成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经营稳定、利润比较稳定足够偿还本息,则不存在财务风险。因此没有经营风险就没有财务风险。

加强对日常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中小企业目前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现金管理不到位,现金周转不灵,存量现金没有盘活,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收益: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三是存货控制薄弱。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中小企业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绝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这样会造成借款到期而投入资金还未收回,势必要从另外渠道筹资来偿还短期借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要充分预测到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间可收回,什么时间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第三,要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要有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二者有效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经营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对存货要尽可能地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应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从而保证全部资金结构趋向合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力求加强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调研评定,定期函询核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还款期限与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加强投资管理。回避投资风险长期投资项目需要资金量比较大,风险比较大。有时一项投资项目的成败,可使企业走向繁荣或衰落。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强投资管理,回避投资风险。

首先要规范项目投资程序。中小企业应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从投资方案的提出到项目立项,从投资方案的分析到投资方案的实施,中小企业可参照大企业,也可以自行制定一套规范化流程,并实行监控。

其次要回避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应尽量避免率先开拓市场。因为市场的开拓者通常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虽然开拓者率先进入市场,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风险也会很大。跟随成功者的做法,不失为中小企业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根据市场变化较快地调整其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甚至转行,从而较快地适应市场新的需要。

降低财务风险篇3

关键词:往来账款 管理 财务风险

往来业务是医院日常经营最为常见的业务,而往来业务的发生势必要产生往来账款,主要分为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两部分。前者包括应收医疗款、应收住院病人医药费、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后者包括病人住院押金以及工程质量保证金、科研暂存款等其他应付款项。

由于医院往来账款较其他单位相比具有发生频繁、数额较大且范围较广等独有特点,因而医院往来款蕴藏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尤其是应收款的频繁发生不仅容易导致账目混乱,而且还会产生坏账风险以及虚增资产等影响财务报表质量的问题。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增加了医院管理往来账款的难度。因此,医院必须不断解决往来账款存在的问题,实现往来账款的强化管理并将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才能真正发挥优化医院现金流、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

一、医院往来账款管理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一)往来账款分类不规范,呆账坏账难于清理

由于医院往来业务范围广且发生频繁,加之一些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从而造成在记录日常繁多的往来账时存在分类不规范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往来账款明细账信息不完整

通常医院记录往来账款时都会按照项目、 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然而在频繁地记录大量琐碎的往来账款时,难免会出现记录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例如在个人名称明细账摘要处没有注明借款用途,项目和单位名称记录错误或者漏记等情况时有发生。这既是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问题又是其责任心的问题。

2、其他应收款账目不清

应收账款催收催缴工作是优化医院现金流、防范财务风险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许多医院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挂有大量的二级明细科目,如“职工出差暂借款”、“维修工程”及“设备采购”等。这无疑给应收账款的清理和核销增加了难度,并且经常发生核销不及时的现象,最终导致往来账目不清,应收款挂账项目多、数额大且账龄长。久而久之,医院呆账坏账越来越多,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医院财务风险也随之升高,财务报表信用度下降。

3、“应收医疗款”与“预收医疗款”清理不及时

“应收医疗款”与“预收医疗款”科目下都挂有同一病人的明细款项,如果在病人长期不办理出院结算手续而欠费出院的情况下, 应收医疗款科目的借方挂有该病人一定数额的医疗欠费,同时预收医疗款科目的贷方也挂有该病人一定数额的预交金,若长期未及时清理,将导致“应收医疗款”与“预收医疗款”项目数据失真,影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价值的准确判断。

(二)会计制度不完善,缺乏“预付账款”科目

由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并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因此医院发生的预付设备款、预付工程款等预付款项目前只能计入其他应收款的借方进行核算,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其他应收款账目不清,甚至还会造成设备款的重复支付,同时因设备和工程交付存在一定的周期,导致遗漏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冲销。

例如,当医院因采购设备而支付预付款时,便随意地计入了其他应收款的借方,但等过了一段时间交付设备付清尾款后,却又记入了应付款贷方中。时间一长,就会认为发生了两笔业务,造成账实不符的问题。一笔往来业务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医院频繁发生往来业务中如果有大量此现象发生,那么必然会使医院往来账款账目混乱,难于清理,最终导致虚增医院资产、负债的问题。

(三)医保资金占款提高资金使用成本

由于医疗保障制度的推广、全民医保的普及,目前各医院医保就诊人员越来越多。参保人员在医院住院期间享有按医药费用的比例缴纳预交金,出院时按医保结算金额多退少补。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资金成本,应由医保统筹支付的结算资金由于医保数据的传输、结算滞后,医保审核剔除等原因,各医保中心往往不能及时足额返还医院,影响了医院资金的流通,进而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

二、强化往来账款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领导经济管理意识及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往来账款的管理终归是要由人去实施,因而上述往来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与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纵观我国医院的管理现状,目前多数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财务人员都没有对往来帐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还间或存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的现象。

因此,强化医院往来账款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提高领导经济管理意识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选用业务素质好、能力强并且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财务人员;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对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领导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使其充分重视往来款的管理工作,强化责任,加强对往来款的监督管理,同时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避免因医院往来业务过于频繁而忙中出错。

(二)加强医院财务的管理及时清理往来帐

医院必须根据往来业务的实际情况在总账科目下合理设置明细科目,并且必须内容详实、完整地进行填写,不能含糊不清,以便为往来账的核对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确保往来账账实相符。对于往来账的核对,总账会计至少应当一个月与往来账会计核实一次,加强双方的交流沟通,如果往来业务过于频繁,建议医院建立手工台账以方面进行账实核对,尽可能地消除账实不符、总账与往来账不符的现象。倘若一旦出现生核对不一致的款项,往来账会计要积极配合总账会计明原因,及时清理正确真实的往来账。

此外,通常医院往来账的实际处理都是交由业务部门进行,例如医院应收账款都是由业务部分负责去客户那里催收。因此,在总账会计和往来账会计核对清楚往来账目后,必须将往来信息准确地梳理出来,做好明细,并记录在台账中,以便与业务部门更好地展开合作。当遇到往来坏账呆账时,财务部门应当及时与业务部门进行函证,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查明原因,确实需要核销的,往来账会计必须在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及时向总账会计提交核销审批手续,由总账会计及时作出坏账核销会计处理,从而确保往来账的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都能够得到及时清理,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医保往来帐管理

强化财务部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每笔往来账账账相符,规范各个环节和操作程序, 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往来账的清理情况,做到全方位的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经营风险。

在完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保方面的管理,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进行人员的培训可将扣款逐步减少,督促医院住院部及时传递各医保中心病人医药费的数据,加强医院医保会计与医保中心每月及时核对账目,催要医保欠款,以加速医院资金周转,对医保审核剔除费用,明原因,由医保会计每月告知医院总账会计具体数额,并写出分析原因,经领导审核批准,再由医院总账会计及时调账,做冲减“应收医疗款”及“医疗收入”的处理。

总而言之,往来账款作为医院资产负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财务风险的降低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医院管理者还是财务人员,乃至对往来款进行实际处理的业务部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强化医院往来账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探寻往来账款管理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完善。相信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业务部门的大力配合、经办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之下,定能有效改变目前往来账难于清理和难于管理的局面,不但使往来账核算越来越规范,更能使往来账的管理水平逐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浅谈医院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08年第08期

降低财务风险篇4

施工集团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营规模的大幅扩张,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随之剧增。对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未雨绸缪,防止危机,并能在危机到来时力挽狂澜、避免失败,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强化落实,认真执行财务预算

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明确集团各成员单位责权利的重要手段。施工集团企业应不断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以预算为纲,充分发挥预算的约束与激励作用,防范各种财务风险。

(一)明确职责,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制

施工集团企业要完善“财务预算为纲、分级负责控制”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组织领导,建立自上而下的领导管理体制,严格规定财务预算编制、审批、考核程序,确保财务预算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上下结合,科学编制财务预算

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保重点,压一般,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利润预算为目标,以现金流量预算为核心,上下结合、分级编制,使预算指标更加科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紧密地与经营者、员工的责任和利益挂钩,较好地传递财务预算的压力和动力。

(三)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执行财务预算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提高资金运作效益,突出一个“活”字;加强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突出一个“细”字;加强监督考核,各负其责,奖惩兑现,突出一个“严”字。强化财务预算的全面性和直接控制力,确保财务预算的严肃性。

二、从源头抓起,控制经营风险

随着国内建筑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外建筑商逐步进入我国,加之集团企业与各成员企业主营业务雷同、优势不明显以及区域不稳定等问题,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一)强化营销开发工作,构筑市场竞争新的经营优势

坚持路内路外市场并重,巩固公路、铁路、房建、市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主营领域的经营拓展,并向BOT、BT等项目领域延伸,不断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切实加强对市场的研究,提高营销质量

快速适应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化,精心选择营销项目;围绕一体化原则,开展标前评估;建立营销、生产、成本管理三位一体的沟通机制,形成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评价的循环体系,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三)坚持诚信至上的经营原则,全力打造“品牌工程”,逐步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集团企业凭借资质、经营网络、融资、管理和良好的社会信誉等优势,积极扩大企业营销额、营业额和利润额,维持企业良好、稳定的现金流,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效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三、层层设防,强化协作队伍管理

作为大型施工集团企业,工程项目遍布全国,任务多,工期紧,施工力量不足,与协作队伍合作成为最佳的选择。协作队伍管理事实上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减低和避免来自协作队伍的风险,主要把好“四关”。

(一)准入关

集团企业应制定协作队伍准入管理办法,每年定期公布合格的协作队伍名单,使用讲诚信、有实力,具有合格资质的协作队伍。

(二)合同关

制定规范合理、条款严密、内容全面的合同格式。要求外部协作队伍在进场前就应签订合同,防止先施工后签合同、边施工边签合同以及签订“敞口”合同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在对工程产品价格充分测算的基础上,对协作队伍单价进行确定,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招标或价格竞争方式引入外部协作队伍。

(三)计量关

建立验收计量的内部牵制制度,计量控制采取分级负责制。加强设计数量、内部预算数量和实际数量的对比,保证总量不突破。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对协作队伍虚估冒验。

(四)结算关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费用。工程预算部门出具的工程结算单要经财务、物资、机械、安质等部门确认签字,项目负责人审批。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结算单拨付工程款,防止出现超拨等情况的发生。

(五)保证关

一是在签订合同时收取一定比例的风险抵押金;二是在协作队伍结算款中酌情扣留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四、量力而行,加强对外投资风险控制

在控制对外投资风险时具体把握好六个环节:

(一)投资决策环节

投资决策是企业的重大决策,集团企业必须遵循“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原则,严格履行阶层程序,用集体的智慧把关。对投资项目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充分预测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预期收益、评价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投资相关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测算影响幅度,制定控制和防范措施,保证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二)审批权限环节

集团企业对外投资,由集团企业董事会通过法定程序审批,子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必须报集团企业审批,集团企业范围内所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报集团企业审批。

(三)合同管理环节

对于重大项目投资的谈判必须有法律事务部参加,重要的项目合同由法律事务部起草,已由对方起草的合同必须经法律事务部审查。项目投资涉及的相关合同已经生效或已实际履行后,发现还有不完善和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对方协商补充;协商不成时,由企业法律事务部介入协调,力争依法补充协议,避免经济损失,维护企业利益。

(四)筹建管理环节

投资进入筹建阶段后,投资款尚未拨付或者虽已拨款而在建工程尚未开工时,发现项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停止投资或终止合作。

1.预计项目建成后投资总额将超出可研预算10%以上的;

2.采用的技术工艺或技术装备已经落后,投产后难以达到预期技术和工艺质量要求的;

3.同类项目上马、同业竞争严重,项目产品将失去较大市场份额的;

4.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恶化,无法保证优惠政策落实或无法达到项目预计收益的;

5.合作方发生重大变故、违约撤资或出资不实、弄虚作假,有意变现或故意抽逃资金的;

6.出现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

7.发生不可预见的其他情形,致使投资或合作开发无法继续进行的。

(五)监控管理环节

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由投资、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共同负责。重点监控对外投资业务内控制度设置及执行、对外投资计划执行、对外投资资产管理、投资收益及处置情况、对外投资档案管理情况。

(六)投资评价环节

对外投资的项目要按规定准时向集团企业上报有关财务报告,集团企业投资管理部门随时关注投资项目年度终了的还贷和利润分配方案。对外投资项目结束后,投资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意向、论证、决策和运营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进行总结,并书面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及董事会。

五、分级控制,合理降低筹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张,适当举债经营在所难免。减低筹资风险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行“分级管理、集中调控”的管理模式

集团企业及各子企业分别作为借款主体,办理各自的银行借款。为降低筹资成本、降低风险,各子企业的银行借款额度应由集团企业根据其资本金、负债比率及生产规模、财务预警系数等因素核定,然后集团企业根据核定的银行借款额度及实际情况,决定分配贷款授信额度和提供担保。

(二)加强过程控制

财务部门要随时关注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本、付息日期,定期检查用于偿还到期借款所需资金的筹措情况及近期财务状况,保证如期偿还或拟订应对方案。

(三)妥善处理相关事项

各单位银行借款偿还完毕后,若有相关担保事项的,要及时注销担保;提前还款凡涉及集团企业担保的,必须及时通报集团企业。

(四)强化资料管理

办理借款完毕后,将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等足以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文件材料至少留存一份,并由专人妥善保管,涉及集团企业担保的必须向集团企业财务部门抄报一份。

六、完善制度,严格控制对外经济担保

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和各成员企业不允许对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特殊情况确需提供担保的,将由法律、财务等相关部门对被担保企业主体的资格,所担保项目的合法性,申请担保单位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行业前景、信用情况和反担保条件等进行全面评价,并形成书面报告,经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一)建立严格的担保评估制度,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担保业务进行评估,为担保决策提供依据。

(二)建立担保额度控制制度,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和资金存量,由董事会集体研究,科学核定年度担保总额,在额度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

(三)建立担保决策机构,集团企业及子企业的董事会是担保的决策机构,担保由董事会研究决策,由董事长或授权委托人审批,并有书面记录。

(四)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由各管理部门、经办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担保业务,各司其职。严禁同一部门或人员办理担保业务的全过程;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和人员办理担保业务。

(五)建立担保业务记录制度,对担保的对象、金额、期限和用于抵押的物品、权利及其他有关事项进行全面记录。采取抵押担保的公司还要建立担保财产保管制度,集中妥善保管有关担保财产和权利证明,定期对财产的存续状况和价值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建立担保业务监测制度,定期了解被担保单位的经营状况、担保事项的进展情况等,并形成书面报告。对担保履行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发现对方有违约行为时,及时进行交涉,尽可能化解风险。

七、现金至上,强化现金流管理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有效流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金性财务风险是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该风险是由于现金短缺、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现金性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个别风险,表现为某一项债务不能及时偿还,或者是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二是支付风险,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三是由于理财不当引起的,表现为现金预算与实际不符而出现支付危机,或者是由于资本结构安排不当引起的,如在利润率较低时安排了较高的债务、在债务的期限安排上不合理而引起的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如果企业能够使资产占用和资金来源在期限搭配上很合理,用短期资金来满足长期资产占用的需要,即采取相对激进的策略也是可行的。加强资金调剂,盘活沉淀资金。集团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对资金的调度,尤其要做好工程项目资金的融通,实施对资金的集中调控,盘活沉淀资金,在达到资金集中的同时,扩大集团企业的现金流,发挥集团品牌效应,实现从“三高”(高存款、高贷款、高费用)到“三低”(低存款、低贷款、低费用)的转化。同时,集团企业通过网上银行,实时了解各单位资金存量和资金流动情况,做出科学的融资决策。

八、防微杜渐,建立财务预警评价系统

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是由初步萌生到程度恶化,并非瞬间所致,通常都是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危机的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资金运动的“晴雨表”,即在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的不同变化上反映出来。为了准确反映施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揭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公司财务状况所隐含的风险,防止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施工集团企业应建立一套全面的财务预警系统。

(一)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

(二)确定预警指标标准值

将预警指标标准值分为五档,即:优秀值、良好值、中等值、较低值、较差值。预警指标标准值按行业类型分为建筑业和工附业两类,并分年度公布下达。

(三)计算得分

采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各企业得分。以各企业经营期间各项指标的实际水平,对照公布的预警指标标准值,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计分的方法。

(四)作出评价

根据综合预警指标的总得分,将警情划分为如下的警限区间(表2):

降低财务风险篇5

1.电力建设发展速度放缓

电力发展,基础建设是先行军,没有坚强的电网电力发展就无从谈起。电网建设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电网建设中城网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农网建设,这与当前的企业体制相关。城网资产属于各级省电力公司,每年都会有一定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修理资金,农网经过近十年的改造,日常仅靠各县供电公司自筹资金对其进行维护使得资产质量远不如城网坚强。

自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冲击着整个国民经济,使其放慢了发展脚步,在一些高耗能的大企业甚至出现减产停产的局面,严重影响着电力供应市场。销售减少、收入减少、对电网的投入也会减少,这一连动效应使电力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2.电力消费量在减少

人们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力,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的需求量是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电力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也进一步拉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量发展的起落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电力消费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结构模式、不同的社会用电结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都会对电力消费量产生影响。

在这中间大工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全社会工业企业首先受到冲击,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工业内部尤其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电量下降最多,高耗能产业增幅迅速回落。

3.对电力产业链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电力造成了影响,而电力产业在社会产业链中居中间环节,是联系其他产业的关节,在含有电力的这个产业链上包括前面所提到的钢铁、有色等大工业。经济和电力产业链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该电力产业链上的其他产业受到了很大影响,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隔断了电力产业链。而电力产业链与经济受自然资源、能源、动力、环境容量等因素长期的共同约束,当产业链受到影响时候,由于它们长期形成的逆向均衡关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

美国消费的锐减和美元的贬值,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受美国乃至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2008年国有企业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许多企业出现了急剧亏损的现象,四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逐次递减,电力企业也不例外,放眼全国电力企业,绝大部分是在亏损经营。

2.投资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008年下半年连续几个月来,中国股票市场大跌,仅是2009年3月,上海和深圳的股市跌幅均达20%以上。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受到重大冲击,企业来自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就在所难免,一方面,投资会急剧萎缩;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会带沉重的债务负担,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由于在2007年上半年及以前期,我国资本市场很活跃,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很大,电力企业为了扩大规模,纷纷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而由于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导致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在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这样就使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借款费用和压力,形成难于抵御的财务风险。

三、金融危机下的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1.要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基金

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财务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基金。比如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用以弥补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

(2)应当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现金流量。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或库存商品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尽快用于偿还债务。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投资决策是事关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也务必采用科学的、谨慎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复杂的因素和环境,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决策分析,对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判断。

财务预警机制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金融危机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应当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

首先是成本控制管理。即节约成本,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建立在科学的成本分析基础上的。结合企业实际找出成本控制的内容,比如产品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营销成本等;根据成本内容掌握能够可控的成本,分析各成本构成要素,着重对各成本进行分析,如直接生产费用(原料、辅料、直接劳动成本)分析,制造管理费用分析,劳动力成本分析,确定成本费用可压缩空间,找出控制关键环节点,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诸如通过降低差旅费用、招待费用标准降低管理费用支出,通过裁减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人力成本,通过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来降低营销成本等。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途径。

降低财务风险篇6

1.1强化财务风险控防意识,降低财务风险。

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性,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风险。为了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控防意识的强化。以财务风险控防意识的树立、相关体系及制度的建立,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风险意识的强化,避免资金链断裂、财务负担过重等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造成的破产问题。通过企业对财务风险意识的强化,降低企业生存及发展问题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防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针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防需求、针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需求,现代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风险控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控防管理需求就、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财务风险控防重点与内容,以此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问题、针对企业资金链及成本管理需求,现代企业在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防体系的同时,还应对相关岗位职责进行补充。以企业财务风险控防目的为中心,建立全员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及职责权限,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1.3构建科学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资本结构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构建科学的资本结构。根据企业资本构成及资本使用情况,确定企业风险控制要点,实现最低资本、最小风险、最大效益的投资目标。针对企业投资构成情况,调整资本结构及资本构成,以机动灵活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财务风险控制内容及执行情况的监控,确保风险控防目标的实现。

1.4建立资金链控制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在我国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调研中,企业资金链断裂是造成企业破产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建立资金链控制机制。根据资金链管理需求及资金筹措渠道,确定资金链控制、管理方向与内容。针对影响企业资金链通常的因素建立应对措施与控制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例如:银行贷款运行项目中,企业应针对还款周期、利息等问题制定相应措施,避免贷款拖延等问题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及项目风险,保障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类似问题的对策制定与执行,保障企业资金链的通畅,减低财务风险的形成。

1.5强化财务决策验证,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决策失误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现代企业必须建立财务决策验证机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作出的财务决策分析与验证,保障财务决策科学性与可行性。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等问题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保障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受我国企业董事、老板一言堂现状影响,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管决策问题,进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快财务决策验证机制的引入与完善。针对财务决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企业财务决策的验证与评价,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6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提高财务信息时效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财务信息滞后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策略制定与执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财务信息时效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现代企业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完善。利用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财务信息时效性,进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风险控防目标。利用健全的网络管理体系及企业信息渠道的建立,实现扁平化信息渠道及分级信息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财务信息时效性,促进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

2强化企业团队建设,降低财务风险

降低财务风险篇7

摘 要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企业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企业财务 风险 防范措施 技术方法 政策

前言: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既是现在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中运用的技术方法

(一)运用降低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

(二)运用多角度风险控制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在项目投资的时候,对不相关的项目多投资一些,多生产、经营一些不完全相关或利润率独立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量上互相补充或抵消,以弥补因某一方面的损失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三)运用回避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的时候,对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风险比较小的理财方案,以此降低财务风险。虽然股权投资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比较高,但是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在进行股权性投资的时候小心谨慎。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代表企业不可以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只能选用股权投资的方式。

(四)运用转移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选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选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选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其他人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运用分散法防范财务风险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风险比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投资的时候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来实现共享收益,共同承担风险,从而把投资的风险分散开来,有效地避免企业独家投资产生的财务风险。此外,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采用多种经营方式来分散风险,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通常情况下,短期投资的风险小于长期投资的风险,债权投资的风险小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选用证券组合投资,其投资风险比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要低。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而制定的相关制度

(一)理顺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

为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该注意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此调动各个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二)建立御险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要想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毕业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从长远利益着眼,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主要措施是:首先,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完善企业风险转移的机制。其次,实行“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风险分散机制更加地完善,及时、有效地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第三,使企业积累的分配机制更加地完善,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使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是全社会特别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主要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任务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局的大事来抓,遵循经济规律,努力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综合治理,真正地开辟出一条严格管理,规范经营的道路,完善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约束机制,减少行政干预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创造强有力的前提条件。

(四)健全内控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首先,要搞好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保证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稳定有效,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其次,企业财务风险监管的工作程序要十分明确,明确地划分监管职责,把职责采取分级负责制的形式进行落实。第三,尽最大可能使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更加地完善,搞好企业负债率分析、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在财务风险监督中的作用。

(五)使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受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的影响,经验决策、主观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企业在选取决策方法一定要注意,必须采用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方法。在进行决策过程中,应该把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同时配合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三、结语

总之,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保障,同时更加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地发展。

参考文献:

降低财务风险篇8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筹资战略;分配战略

一、企业财务战略理论

1、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财务战略,企业根据总体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所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2、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从战略高度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谋划。企业资金运动由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也就是筹资、投资及分配三个环节。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分配战略。(1)筹资战略。筹资战略是企业根据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的资金安排或筹划。企业要合理制定各个时期的筹资规模及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价值。(2)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是企业根据总体经营战略要求,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有关投资活动做出的全局性谋划。它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保障。(3)分配战略。分配战略是企业从战略的高度企业发展需要确定净利润中留存与分配的比例,从而保证企业发展和股东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平衡。

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分析

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全过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以来有二十多种不同的模型,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应该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生命周期理论能够使管理者认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未雨绸缪,把握时机,及时调整战略,降低整体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2、企业面临的风险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但主要面临的并随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的风险有: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售价、固定成本等都是影响经营风险的要素。如果其他要素不变,则固定成本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增加销售额或降低固定成本是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途径。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与筹资相关的风险。如果其他要素不变,则固定性财务费用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息税前利润,或降低固定性财务费用来降低财务风险。

3、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分析

(1)初创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初创期是企业经营风险最高的阶段。新产品能否得到客户的认可,市场份额能否扩大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无法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固定成本,也不能通过削减广告费用等来降低固定成本,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很高。

企业初创期的经营风险高,筹资能力较差,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留存收益,固定性财务费用较低。因此,在该阶段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2)成长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在成长期的经营风险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新产品一经成功地推上市场,得到消费者认可,销量会迅速增长,单位产品分摊固定费用会下降,使得经营风险下降。但是大量竞争者的加入使得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为扩大规模追加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使得固定成本又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又增加。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

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急剧扩大,自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通过外部融资来支持总体战略。随着企业筹集债务资本的增加,固定性财务费用增加,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会有所上升。

(3)成熟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且稳定,利润增加,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消失;随着产品生产标准化,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再次降低。

企业在成熟期的销量稳定,盈余增加,权益融资规模扩大,对债务资本的需求下降,固定性财务费用减少,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处于适中水平。

(4)衰退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进入衰退期后,产品竞争力减弱,盈利能力下降,通常要通过降低成本来稳定现金流量,此时经营风险继续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随着衰退期利润空间的降低,企业不能获得足够的销售额来维持经营活动需要的现金流,那么企业的负债就又会逐步增加,随之固定性财务费用也就增加, 因此企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初创期是企业经营风险最高,根据高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相搭配的原则,企业应该尽量降低财务风险。(1)筹资战略。从筹资战略来看,企业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债权人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同时多数企业不具有发行股票的条件,因此自有资本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2)投资战略。在初创期,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提高市场占有率。(3)分配战略。初创期企业经营风险高,筹资能力差,应该通过留存收益方式进行资金积累,因此企业应选择零股利分配政策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以减轻收益分配压力。

2、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随着产品成功进入市场,销售额开始快速增长,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还需要控制较低的财务风险。(1)筹资战略。进入成长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内部融资已经不能支持企业的扩张速度,企业应该充分运用债务融资及权益融资两种方式,来满足企业扩张的需求。同时,企业要找到理想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2)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应该大力投资于市场开发,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3)分配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因此企业应该将更多的盈余留存下来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企业可以采取股票股利,或者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

3、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激烈的价格战争标志着成熟期的到来。进入成熟期后,行业稳定,利润合理,生产已经标准化,企业的经营风险再次降低,此时可以适当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1)筹资战略。在成熟期,企业在保持合理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加大债务融资比例,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自有资本的报酬率及进行合理节税。(2)投资战略。在成熟期,企业应该保持现有的投资水平,巩固市场份额,降低成本。但企业应该注重多元化发展,增加研发支出,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做好准备。(3)分配战略。本阶段企业现金流量最充足,筹资能力最强,应该将多余的资金回报于股东。因此,企业应该采取高现金支付率的现金股利政策。

4、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随着销量、利润的急剧下降,企业进入衰退期。企业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此时应该辅之以较高的财务风险。(1)筹资战略。进入衰退期,企业通常不会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扩大规模,而是减少资金投入,为进入新的行业做准备,重新定位,因此对资金的需求下降。从资金来源上看,企业应该尽量选择债务融资,合理节税的同时保持高收益率。(2)投资战略。进入衰退期的企业应稳定现金流量,不应该再扩大规模,而是应该剥离不盈利的业务,增加竞争力以备进入新产业,或者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延缓衰退。(3)分配战略。在衰退期,企业虽然获利能力下降,但现金流量仍然较多。由于没有更好的再投资机会,企业应该采取高股利政策将股利分配给股东。

参考文献:

[1]罗福凯.战略财务管理[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降低财务风险篇9

一、石油钻井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 一) 白然风险因素

自然风险因素是指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工程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石油钻井工程多在地理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天气恶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实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自然风险因素中天气条件、地理条件、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影响。

( 二) 经济风险因素

经济风险因素是指国家以及国际的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等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石油钻井项目的投资额大,容易受到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税率、物资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国家调整税收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经济因素是石油钻井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三)企业合同风险石油钻井企业的合同风险

主要来自企业物资供应商和对外的分包商,石油钻井企业通常通过合同与油气田企业建立关系,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物资来自物资供应商,同时企业与工作人员会签订劳务合同。因此,企业的合同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企业权益的重要手段。合同是企业进行交易的重要的法律文件,界定了签约双方的责任。企业签订的合同时为做出深人研究,容易对企业的财务产生危害, 例如不平等合约, 无法按照进度支付款项等问题。

(四)企业债务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石油企业在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同时会产生资金问题,需要向银行贷款或进行筹资。但是,各项条件的限度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转,当企业面临偿还债务的压力时容易引发企业的债务危机,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五)企业投资风险

石油钻井企业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直接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油气资源开发投资等各项,这种投资的风险较大,投资额大、回收需要的时间长,通常会有投资失败的可能,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风险; 间接投资主要是投资其他企业,获得经济收益,不参与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进行资本控制, 其中也包括部分投资风险。

二、石油钻井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风险的对策

(一)控制白然风险因素为了降低自然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石油钻井企业需要提高企业应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积极地搜集气象资料, 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变化规律, 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做好降温防暑和防冻保温的工作,降低自然环境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其次,企业应该准确地认识到项目工程的地理条件,充分地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 详细地勘探工程现场的地质资料, 降低工程的成本风险。然后,石油施工项目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并且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知识, 降低项目的施工风险。

(二)控制经济风险因素经济风险不确定性较强,石油钻井企业需要作出灵活的应对, 建立完善的经济变化额调控机制。汇率发生变化或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应该做出应急措施, 降低风险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

(三)建立财务管理体制为了及时地了解财务的管理状况,石油钻井企业应该建立财务预警体制,规避资本运营管理中的风险。这种管理体制要求企业对市场中存在的资本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发现各种细微的变化,并且需要告知企业相关人员作出及时地防范措施。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追踪企业的资本的去向, 对财务管理作出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分析,有助于加强企业财务监控,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四)加强对企业合同的管理, 降低合同风险企业签订合同时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 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企业在进行投标时需要仔细地研究相关的条款, 对签订的合同进行风险评估,并且需要逐一核查合同条款中的要求。签订合同涉及的相关部门要严格地进行审核,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情况下签订条约。签约双方需要进行及时地谈判, 以合理的价格进行签约,双方需要本着平等的原则进行谈判,企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进行谈判,避免损害企业的利益。最后,签订合同之后,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合同的要求,履行双方的约定, 保障各自的权利,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五)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 加强对投资的管理石油钻井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企业的投资过程,严格控制企业的成本和过程能够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经投资时需要充分地做好调查工作, 做好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在探索出新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在市场风险风险中应用先进的理论。石油钻井企业的投资项目分为直接和间接投资两种,直接投资中石油企业需要对各项石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做好各项指标的评估之后再进行投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地控制建设成本,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控制人工和机械费的使用情况。间接投资中石油钻井企业虽然不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但是同样需要做好市场评估,充分调查投资对象的经营情况,刊竞争力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严格地调查,慎重地调动企业的资金,控制企业的资金风险。

降低财务风险篇10

关键词:个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在个人财务活动中,对收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滞后性等原因,个人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收益很难平衡,这就需要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一、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定义。个人财务风险是指个人在整个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个人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同,个人财务风险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财务损失,也可能会带来个人财务收益。个人财务风险包括个人投资风险、个人筹资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另外,个人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个人财务损益的双面性和个人财务风险的动态可变性。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个人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处理和防范,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实现风险收益,减少风险损失,保持财务状况稳定,甚至改善财务状况的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1)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发现和判断个人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从而得出相应的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可能。个人财务风险分析包括个人财务风险识别、个人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三个部分。(2)个人财务风险处理。个人财务风险处理是指在进行个人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确定了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后,对于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补救,以尽量控制风险发生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减轻对个人的财务损失的方面。(3)个人财务风险防范。个人财务风险防范是指在个人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根据个人财务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前采取财务风险预防、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等方法分散或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措施。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优化个人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追求资源、拥有资源、享受和使用资源,同时个人也是风险的承担者,个人财务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良好的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对提高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个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盲目投资,在风险发生时便有可能溃不成军,从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如果对风险采取过度消极的回避态度,则可能会错失很多投资甚至盈利的机会,从而使个人的投资回报降低,也不利于个人资源配置。(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保险或非保险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采用风险较小的投资或筹资方案将部分风险回避掉、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增强个人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等等办法。在财务风险来临时,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加个人财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处理和个人财务风险防范,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正确合理的的财务决策,降低投资和筹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个人财务危机成本,提高个人财富管理的信心,增加个人财富。

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1.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风险意识不足,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就更少。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经验和个人判断,对决策对象缺乏细致的认知、分析和推断,更不用提风险防范与控制了。在风险发生时,其危害往往是连锁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品质,还会影响个人的财务决策自信,严重的会对个人心理造成阴影,危害家庭,极端的例子是会危害到个人的生命。据《新安晚报》报道,2015年1月4日晚9点30分,节俭一生的周承英奶奶,在将自己和老伴的毕生积蓄70万元投给安徽鑫圣德投资管理公司被卷走之后,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过程中,倒地去世,永远地离开了。在投资之初,为了降低风险,老两口还特意选择了3个月期限的最短期限,然而,钱还是被投资管理公司卷走了,从发现被骗到去世仅仅22天,结局令人唏嘘。2.财务经营目标设定过高,决策缺乏科学性。有些人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在对财务收益的追求上急功近利,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将投资回报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把投资回报率设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里的相对较高,是相对于同类项目而言),而且喜欢短期内获利较大的投资,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而且,在进行投资时,不进行相应的项目考察分析,往往脑门一热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就匆忙进行投资了,甚至于卖房投资、借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非常缺乏。几个月前,上海的周先生将自己226平方米的自有房产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了。卖房之后,因为股市大好,周先生集中精力炒股,希望炒股受益能够让他换套豪宅,或者一套变两套。然而在6月底7月初,一周的时间,他的购房款被套进去了,损失超过300万。300万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周先生可称得上是光荣的“接盘侠”了。3.盲目投资,个人投资管理带有短视性和被动性。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人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个人资产盈利水平和个人偿债能力的风险。有的人在投资前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投资时重视短期利益,而选择何种投资、投资多少很大程度上带有被动性,较为迷信机构推荐和所谓的投资高手。由于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变幻莫测,以及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同,大部分人往往事后才会有对风险所带来结果有所认知,这个时候,风险已经来临,损失不可避免,从而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和个人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变得不理想。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投资增长时,心里很开心,认为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分红以外,投资本身的增长只有在变现之后,才是真正赚到的钱,那些起伏的数字的变化,可以带来收益,同时也能变成损失。这就使很多人在炒股的时候,大盘好的时候,收益上涨,大盘下跌的时候,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股民被套牢,有些股民甚至不得不“割肉”。4.风险加大,个人负债经营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个人债务筹资风险是指个人的债务筹资行为给个人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举债经营导致流动性不足而丧失偿债能力、或者由于个人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而导致个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有调查显示,在国内贷款买房的人群中,有超过三成的房贷族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由于一段时期内,个人收入相对固定,而家庭分裂速度的增快,使得个人对于住房的需求的刚性进一步提高,随着按揭购房的日益普遍,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5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一般来说,个人负债率最好低于50%,低于30%是安全的;高于30%低于50%,个人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高于50%则可能使个人陷入财务危机;若是高于1,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人已经破产了。

三、产生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原因

1.缺乏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风起云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财务活动,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个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有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投资的原因多半是最近股市行情好,大家都看好后续的股市发展,一股脑地将自己的资产放到股市当中,觉得自己一定不是在最高峰买入的,一定有钱赚,完全不考虑股市震荡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更不用说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了。2.财务经营目标与财务能力不协调。当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人在不具备相应的财务能力时,将财务经营目标定得很高,把自己的血汗钱放到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上,认为这些理财产品是有保障的,比炒股收益稳定又保险。但是,在理财的选择上,选择的是非保本型的产品,结果赔得一塌糊涂。3.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严重。在个人财务活动中,逐利心理和侥幸心理普遍存在。今天的投资收益在账面上翻了一番,明天会再翻一番吧,后天会继续上涨吧,行情这么好,倒霉的一定不是我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遇到风险,投资收益大幅缩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华丽的“接盘侠”的人大有人在。4.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在个人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夸大收益的可能,忽视风险的可能,盲目进行决策,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往往输在一个“贪”字上。四、加强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1.多多学习,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在对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舆论宣传方面,政府和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警示,也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也了解不少理财陷阱,对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随着股市震荡向好、传销组织不断地改头换面、理财陷阱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人们的风险识别能力没有相应跟上,不少人还是栽了跟头。因此,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学习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推断,可以显著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2.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在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案例中,人们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侥幸心理加上急于求成冒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追求,便会很容易采取投机性强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财务管理风险自然加大;而回避心理加上消极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厌恶,一般会选择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会错失很多投资获利的机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不明显,个人财务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上一定要稳,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助于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在降低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同时,增加个人财务风险收益。3.实施正确的投资策略,合理进行资本配置。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不同的投资策略,决定了不同的资本配置组合:风险追求者往往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喜好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比重较小;风险回避者则喜欢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偏好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比重较小;而风险中立者则介于两者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投资策略和资本配置组合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能区分好与不好的,只有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也就是说某一个风险追求者即使在某一次投资中失利,损失很大,由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喜欢风险变化带来的刺激,在本次投资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在心理上并没有过多地造成不利影响,那么这个风险追求者在本次投资中的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便不为负。需要警惕的是,本身是风险厌恶者,在某一段时期,却选择了风险资产占大多数的投资组合,这是十分危险的,巨大的投资收益带来的狂喜和巨大的投资损失带来的心理失衡,都不是好的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4.平衡风险与收益,降低负债经营风险。众所周知,个人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个人负债经营能保持对资产的控制权、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减少通货膨胀风险;另一方面,个人负债经营也可能会产生过度负债,进而产生无力偿付和再筹资风险。在收入限制与刚性需求的矛盾之间,个人负债经营已经越来越普遍,从日常消费的信用卡到各家银行都在做的按揭贷款,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潜在风险也在加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平衡收益和风险,降低个人负债经营的风险。在负债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收入的稳定性、个人的偿还能力、负债的期限和利率结构、每月还贷占收入的比例、再筹资的可能、违约的可能等等,在充分权衡了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后,选择适度的负债,积极进行偿还。

作者:张立霞 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巍.浅议医院财务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