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报道十篇

时间:2023-10-07 17:25:28

环境治理报道

环境治理报道篇1

4月中旬和4月末,区城管办分别召开了卫生整治工作会议,传达了市区两级政府关于治理环境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文化街按照区城管办的工作部署,利用五一假日的三天时间,对巷路卫生、棚户区改造地段的拆迁处卫生、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以及死角死面残存垃圾进行了自检和治理。下面,就自检和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辖区基本情况文化街共有巷路119条,22.8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4条、板油路5条。保洁员42名(其中公益岗9名),垃圾台46个,中转站垃圾箱15个,渗水井34口。棚户区改造地段涉及拆迁处6处,有中海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家园和金元房地产开发三家公司。所辖小区物业管理的公司有安居物业公司和文化佳苑物业公司,零散的楼宇物业管理个。

二、高度重视,把环境卫生工作纳入街道重要工作日程进行日常管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提高了认识,把卫生工作切实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日程,全面落实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卫生工作任务,将巷路卫生工作作为实事工程来抓,切实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到位。年初,街道重新组建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内实行了卫生工作每周轮检制度,街道卫生办每天定期不定期的例行检查和抽查,街道主管领导、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以及各社区主任带头抓好卫生工作,上上下下形成了工作合力,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对工作不力,工作拖拉的个人和社区给予批评教育和限期整改;二是措施到位。街道年初制定了巷路卫生工作要点、城管员工作职责、关于加强巷路管理和对保洁员管理的实施办法、巷路卫生管理责任制,街道对各社区、各社区对卫生工作管理人员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兑现奖惩,认真履行“一把手”责任,确保了工作措施落实。三是人员到位。文化街地处宁江区的中心位置,辖5所中小学和2所幼儿园,棚户区改造地段正在大面积拆迁,城乡结合部居民人口居多,巷路以及卫生设施复杂,保洁员队伍庞大,工作任务重,为确保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街道设立了由8人组成的卫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配备5名城管员,并要求各社区成立了卫生工作办公室,各社区均按要求配备了3-4名卫生管理工作人员。四是经费到位。街道没有经费来源,工作经费非常紧张,但是每月还是拿出了一部分资金支持卫生工作,来不断补充、完善辖区卫生基础设施,定期更换保洁员标志服和卫生工具,保证了卫生工作正常开展。

环境治理报道篇2

关键词:环境新闻;天山网;议程设置;媒介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71-02

一、研究背景和意x

1.相关文献。环境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内容是关于环境资源保护。而环境报道,1989年,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指出“环境报道”是“旨在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与话语系统的任何一种有关环境议题表达的传播实践与方式。[1]”学者亨丁认为“还有哪一个新闻不是环境新闻?当有人讨论环境新闻的时候,我猜想他是指关于生态关系恶化的新闻,这种曾经精细的生态平衡所遭受的破坏之消息”,但他的观点把“环境新闻”扩大化了[2]。

其实,西方国家对环境新闻报道的研究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体系。美国学者安德斯・汉森的《大众传媒与环境事件》,从媒体如何报道新闻事件的角度入手,分章讨论媒体如何构建环境议程、如何报道新闻事件、如何传播环境含义等问题。麦可・佛罗梅在《环境新闻学简介》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新闻学概念,认为“环境新闻学是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严谨准确的数据为基础的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克瑞格・拉枚与埃瑞特・丹尼斯在《媒体与环境》一书中论述了媒体在报道环境事件、监督环境问题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3]。由此可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环境新闻研究主要是从媒体入手,分析媒体在环境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如何进行环境事件的报道和引导政府和公众的。

在我国,环境新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基本以学术文章形式论述。主要以新闻学、传播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传统定性研究方法为主,量化统计使用不多。多数以某个环境新闻事件或某个报纸为例,而针对新媒体对环境新闻报道的分析则相对较少。如李景平《论21世纪环境新闻的走势》是从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和趋势展现的;孙宇龙《西部媒体如何报道生态环境新闻》是从新闻业务的视角看大众传媒如何报道环境新闻的;吴荣娜《我国环境报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分析》是从我国环境报道的产生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及我国环境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的;蒋永峰在《大众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则是以“人们日报”为例,分析该报纸作为大众媒体是怎样对环境议题进行建构的。

2.相关背景。自党的十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在各种场合涉及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阐述、批示超过60次。2016年10月30日,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中,陈全国强调要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性议题,大众传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报道,能加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关于环境问题的第一次报道是1979年3月3日新华社发表的《风沙紧逼北京城》,让生态环境恶化的概念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1987年,《中国青年报》上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的报道唤起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003年,《人民日报》设立了专门负责生态环境报道的环境采访室;2009年,《南方周末》开办了关于生态环境的“绿版”;接着我国各大重要网站也都设立了“环保频道”或“绿色频道”[4]。新疆天山网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环保新疆”频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建的。

近年来国家对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虽有一些成效,但对破坏程度而言效果甚微,绿洲的恶化并没有得到改变或者遏制[5]。天山网作为新疆自治区唯一一家重点新闻的宣传网站,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公众借助天山网能了解新疆生态环境的状况;通过对天山网关于新疆生态环境的报道来了解它在反映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上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以及是否起到了新媒体在传播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相关理论和抽样方法

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6]”受众对某些“议题”不能直接接触,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和思考传媒报道的“议题”,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天山网作为新疆新媒体的代表,它要为受众设置“新疆生态环境”的议题,这样受众才能给予环境保护更高的关注度。1947年《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提出社会责任论,认为媒体的社会责任既要坚持新闻自由又要担负社会责任和使命。20世纪90 年代后,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逐渐增强,公众的“知之权利”也转向新媒体,并且在新媒体上也得到了满足。

本研究以天山网环保新疆频道的新闻报道为目标样本。从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天山网环保新疆的新闻报道一共有555篇,由于“惠聚访”版块的36篇报道内容中没有涉及新疆环境保护,所以研究对象是519篇有关环境报道的新闻。选新疆环保频道是因为它集合了天山网对新疆生态环境报道的所有新闻,内容比较有代表性。本文以定量研究为基础,借助内容分析法、“议程设置”理论和媒介“社会责任论”,从“议题”数量、报道主题、报道倾向和消息来源四方面分析天山网环保新疆频道对新疆生态环境的报道,从而总结出天山网在报道这类议题中的特点、媒介责任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样本数据分析

1.报道数量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天山网环保新疆频道关于环境的报道有519篇,占整个环保频道的93.51%。环境报道中,污染防治的报道有126篇,占环境报道的24.28%;位居第二的是执法监督,占20.23%。然后依次是有关环境的政策和法规报道占14.84%;单纯自然生态保护的报道占12.52%;关于环保科技的占11.59%;新疆生态美景介绍、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的报道各占9.63%、6.5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天山网在新疆环境报道上以环境遭到破坏后的污染防治和执法监督为主。

2.报道主题分析。在关于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报道上,污染防治和执法监督占比重较大。其中涉及疆内的环境执法监督只占21.9%;在污染防治的报道中关于疆内的只占30.1%,其余都是关于疆外生态环境的相关报道。主题一是疆内污染防治和执法监督,涉及主题有环保部门督查、空气质量指标、环保取得成效、防治和惩罚措施等;二是疆外污染和执法监督的报道,主要是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哪些成效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主题是针对全国环境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条文规定;单纯自然生态保护报道主题是关于新疆自然生态哪些遭到破坏,哪些在整改下有了改善等;而环保科技报道主题是人们运用一些科技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新疆生态美景介绍主题以摄影和通讯的方式展现对美好环境的保护欲;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报道主题是与人们日常相关的空气质量、水资源情况的报告。

3.报道倾向性分析。报道倾向性主要分三种,正面、客观、负面。报道倾向性主要通过报道的语句、词汇使用和传播技巧来表现的,从这519篇报道来看,天山网对新疆生态环境正面的报道有322篇,客观的报道有185篇,负面的报道只有12篇。所以天山网在新疆生态环境的报道中以成就报道为主,即通过一些措施和方法使环境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

4.新闻来源分析。新闻来源指新闻是原创还是转载的。通过对519篇新闻报道统计,天山网原创新闻有35篇,只占总体新闻的6.74%,其他均来自外报和外网。其中疆内新闻来源占43.55%,主要有新疆日报、新疆网、都市消费晨报、新疆经济报以及一些自治区地州报纸和网站,如伊犁日报、阿勒泰新闻网等;疆外新闻来源占56.45%,主要是中国环境报,还有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社、经济日报等。

5.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在报道主题上,天山网对新疆生态环境的报道主要是针对破坏的环境如何治理,虽然也有一些呼吁环境保护的报道,但效果甚微。大众传媒赋予各种“议题”的显著性程度决定着人们对该“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关注度。那么,天山网环保频道有关污染防治的报道比例最大,也就是说它把受众的关注点带到了如何治理上,而没有让受众更多的关注如何保护、如何预防。

报道倾向上以正面报道比重较大,表现治理效果。这不仅没有让受众了解现实生活中环境破坏的真相,反而遮蔽了受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视角。天山网并没有发挥好自己的媒介社会责任和舆论引导作用。且自创新闻较少,均来自外报或外网,其对新疆天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报道较少,多是现在生活中的污染问题。

四、提出建议

我国处于构建“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新疆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天山网作为新疆门户网站,要增加环境问题的“议题”数量,让公众给予生态环境问题更高关注度,而不是仅作为政府文件的搬运工。也希望天山网在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报道上,多一些原创性稿件。作为新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时,也要发挥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引ё饔茫让受众深入了解现在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J].新闻大学,2009(4).

[2] 李畅.“煮蛙效应”――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4).

[3] 纪荔.媒体在环境保护运动中的角色:中澳研究对比[D].山东大学,2008.

[4] 哈艳秋,黄东红.试论生态危机下环境报道的议程设置[J].新闻爱好者,2012(21).

环境治理报道篇3

>> 新媒体环境下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报道分析 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浅析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分析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幸福经济发展的关系 红山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生态环境保护下的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浅析新疆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分析 新疆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控 论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海南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 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究 安徽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报道分析 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报道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常盼 刘红")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时期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若新疆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但新闻媒体是否及时准确的报道了新疆生态环境状况及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新疆日报近几年有关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报道的议程设置,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11-02

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2010年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做出了推进新疆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新疆进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总理在中共中央第二次新疆座谈会中指出,做好新疆工作,要更加重视保护环境,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确保到2020年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对新疆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360项,预期投资3750亿元[1],为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此,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新疆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底线。那么,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新疆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

新疆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干旱的气候条件是新疆水资源总量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这首先表现在人口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从1990年至2013年,新疆人口年均增长23.4%[1],大大高于全国年均增长0.57%的水平[2]。为满足新增人口生存需求和经济活动,不断新辟或扩展绿洲面积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绿洲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其次,新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近几年煤炭和石油是新疆主要的能源消耗,消耗量达总能源消耗量的80%,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污染环境。最后,城镇化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等,严重影响了绿洲生态,加之绿洲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难恢复性等特点,使以盐渍荒漠化和沙质荒漠化为主导的土地荒漠化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次生环境因素。这些年国家与自治区政府也加大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绿洲恶化未得到遏制和扭转。上述因素导致新疆环境支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比较低[3]。

媒介时代,人们依赖大众传媒了解社会发展及环境变化,《新疆日报》是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是新疆最具权威的报纸,其对生态环境报道具有舆论方向标的作用,系统分析这方面报道是否准确、全面反映了新疆生态环境状况与问题,以强化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论文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分析《新疆日报》要闻版有关生态环境报道。“议程设置功能”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4]。本文以对《新疆日报》要闻版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对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倾向性、版面位置等类目的定量分析,并对比经济新闻,归纳该报在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方面议程设置特点。

对2012-1-1至2013-12-30《新疆日报》要闻版采用间隔抽样的1073个样本。这个时期,中共中央第一次新疆座谈会与中央政府及兄弟省全方位援助,突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新疆日报》要闻版每日一期,每期有1~3个版面。要闻版是对新疆每日重要事件的报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其议程中是如何设置的,是否基本反映了现实,会直接影响受众对环境问题的议程设置。

三、样本分析

1.要闻版议题类型与数量分布

经过抽样的1073个样本,其中X代表样本数量,具体单位为篇,F(%)为其所占的半分比,具体分析如下。

要闻版新闻议题有8类:政治、经济、环境、文化、民生、社会、科技以及其他。按数量排序依次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民生、其他、科技、环境。在1073个样本中,环境新闻36篇,F(%)为3%。而经济、政治、社会新闻分别是环境新闻的近2、7、13倍。

经济与环境是新疆快速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那么,在经济报道中是否兼顾到环境问题了呢?数据显示,经济议题报道中57%是纯经济新闻;以经济为主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新闻仅占9%。而环境新闻中21%是纯生态环境新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涉及到经济的新闻占13%。两项数据对比说明经济发展议题的重要性先于环境保护。即使自治区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区”的概念,经济发展仍然排在生态环境保护之前。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新闻是《新疆日报》要闻版的第一议题,其次是政治新闻,最后是环境新闻。“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显而易见,《新疆日报》要闻版新闻的议程设置,把受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社会、政治与经济方面。

2.《新疆日报》要闻版新闻议题显著性分析

媒体议程设置“显著性模式”指“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5]”报纸主要通过报道体裁与形式突出强调某个议题。

报道体裁是指信息呈现的外在形式。在整个要闻版新闻当中,报道体裁数量排序为:消息、通讯、其他、评论。X为713、225、90、45篇,F(%)为67%、21%、8%、4%。消息依然是《新疆日报》发挥环境监测即告知功能的主要新闻样式。

在各类议题中,使用消息与评论最多的是社会议题,其次是政治议题。消息也是《新疆日报》环境新闻体裁的主角,虽然评论使用较少,仅2篇,但在评论排序上在民生新闻之前。消息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更能够让受众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引起受众的忧患意识。但是,评论过少,不能代表媒体发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报道形式是指新闻呈现的方式,《新疆日报》要闻版报道形式顺序为纯文字、文字加图片、图片加文字、纯图片。X为735、122、110、106篇,F(%)为69%、11%、11%、10%。数据显示,这符合报纸特点,但同时新闻的视觉吸引力就比较弱。图片加文字或文字加图片形式会使整篇文章报道更形象、具体,增加版面活力,从而吸引读者对该议题的注意力。

与其它议题相比,环境新闻报道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纯文字形式,是其他三种形式总和的2倍多。

要闻版环境新闻报道倾向分析,目的在于研究《新疆日报》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报道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要闻版环境新闻样本36篇,正面报道23篇,F(%)为63.89%,中立报道13篇,F(%)为36.11%,负面报道0篇。由此可见,《新疆日报》环境新闻以成就报道为主。

综合报道体裁与形式分析,《新疆日报》要闻版议题的显著性排序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环境。

单独对环境新闻倾向性的分析说明,环境议题正面报道高于负面与中立的倾向性,既模糊了现实中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受众对环境的认知视野。

3.《新疆日报》要闻版新闻议题优先顺序分析

“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出的判断。[5]”报纸版面位置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左上>中间>右上>右下>左下。归纳要闻版各类议题在不同版面位置出现的频度,基本可以判断议题的重要顺序。因为每篇新闻的长短不一,以其主要部分所在位置归位。

版面位置顺序为中间、左上、左下、右下置、右上,X为438、235、159、153、88篇,F(%)为41%、22%、15%、14%、8%。左上:政治、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环境,科技并列;左下:政治、社会、科技、新闻、民生、文化、环境;中间: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民生、环境、科技;右上:社会、政治、经济、民生与文化并列、环境、科技;右下: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经济与民生并列,科技。

环境新闻在左上位置有4篇,左下位置4篇,中间位置10篇,右上位置3篇,右下位置15篇。

综合之,《新疆日报》要闻版议题优先报道的还是政治、其次为社会,第三是经济,其余议题顺序略有变化,而环境议题基本在最后,不过在右下位置略靠前,排在第四。

4.结论

《新疆日报》的“议程设置”更多的着重点放在了社会、政治、经济方面,作为另外一个在广度与复杂性上可以跟经济议题同等重要的环境议题,在议题的显著性与优先顺序方面均大大逊色于前者。并且更多选择有成就及与百姓日常生活有关内容报道,很少触及更深层次的环境问题。

四、建 议

环境治理报道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品质生活、建设精品主线,以加快污染减排,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确保环境质量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重,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健康,促进我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优化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河道水环境整治。对河道两侧企事业单位的雨水排放口调查摸底,并封堵无人认领的污水排放口;严查沿河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确保沿河企业达标排放。重点做好北兴塘河放马滩断面水质的监测,加大北新河、大寨河、塔影河、前胡村浜、柴巷浜水质监测频次,加强对38条实施“河长制”管理的河道监测,按监测要求及时通报水质变化情况。(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各街道)

(二)开展搬迁、关停化工企业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加大搬迁、关停化工企业整治力度,督促企业规范环境安全管理,检查企业执行环评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达标排放情况,按时上报搬迁、关停进度,落实环保责任,督促搬迁、关停企业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安监局)

(三)加强餐饮业油烟排放专项治理。对全区大中型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设施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使用情况,确保油烟达标排放。推广油烟在线监测系统,提高油烟净化设施的正常使用率。(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四)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对清洁能源区扩大范围内的燃煤设施(含老虎灶)调查摸底,各街道按环保目标责任状要求逐年减少老虎灶。对清洁能源区扩大范围内的燃煤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各街道)

(五)加强汽车服务业的环境管理及整治。对全区汽车维修、洗车业调查摸底。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企业对危险废物(废机油、废电池、废有机溶剂)的收集、贮存、利用、处置行为。按照控源截污要求,规范洗车过程中的废水排放行为。(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各街道)

(六)加强医疗机构废物处置专项整治。对全区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开展医疗废物处置、诊疗废水处理情况检查。确保医疗废物处置符合环保、卫生规范,诊疗废水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卫生局、各街道)

(七)开展照相业、印刷业专项整治。对全区有显影废液产生的照相馆、印刷厂调查摸底。按照《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企业对危险废物(显影废液)的收集、贮存、利用、处置行为。(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各街道)

(八)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对全区拥有放射源单位,重点检查辐射安全防护,辐射台帐建立,辐射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防止辐射事故产生。(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公安分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督导实施本次环保专项行动。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全区统一部署,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立足实际制定方案,集中力量分类整治。整治期间,各街道、有关单位要在每月中旬将阶段整治情况报送区环保局,汇总后予以通报。区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行政监察,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行政问责;对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环保专项行动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制定和采取联动措施,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查处有力的工作合力。

环境治理报道篇5

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员会是负责街道辖区内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综合部门,在街道办事处领导和区市容管理委员会业务指导下,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对本辖区内的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负主责,并行使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有:

(一)组织贯彻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市、区市容环境管理的总体部署和年度目标,研究制定本辖区市容环境管理规划、年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协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执法工作,组织、协调有关执法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本辖区内违法占道、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违反绿化管理规定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工作。

(三)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负责居民区胡同、里巷、绿地的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配合市、区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环境污染项目的治理和违章查处工作。

(五)配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施工扰民、干扰合法施工的协调工作。

(六)指导、推动社区居委会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市容环境达标居民区建设,总结典型经验,探索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的新办法。

(七)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做好冬季清雪工作。

二、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的工作职权

(一)向辖区内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布置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工作任务,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协调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成员单位和联络员,做好辖区内市容环境日常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

(三)对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的成员单位和联络员履行管理职责,对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考核,并将结果定期报街道办事处、区市容委。

三、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

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主任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由街道办事处分管城管工作的副主任担任,成员由街道城管科、综合执法大队地区中队、环卫所、绿化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及环保局联络员、交管支队联络员、房管局联络员组成。

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下设办公室在城管科办公,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常务副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城管科长、综合执法大队地区中队队长、环卫所所长、绿化所所长、工商管理所所长、公安派出所分管治安的副所长担任。

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成员单位和联络员,受街道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双重领导,并在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统一组织下工作。

街道办事处对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在履行地区管理的法定职责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其上级单位和区市容委。

四、街道市容环境综治成员单位和联络员的工作职责

(一)综合执法大队地区中队

1.宣传贯彻有关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有关法规政令;

2.负责对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3.负责对违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4.负责对违反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未取得建设计划文件,也未取得规划许可证件的违法建设行为,或者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5.负责对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在集贸市场范围以外无照经营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6.负责对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占用城市道路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7.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房管局联络员

1.宣传贯彻有关房屋管理的法规、规章;

2.指导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贯彻有关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规章,负责监督、检查已实施准物业管理小区的房屋及配套设施的管理工作;

3.依据《**市房屋安全管理规定》(市政府22号政令),联络并监督相关科、站对擅自窗改门等改变房屋结构和在建筑物上私搭乱盖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4.组织、推动物业管理公司对实施物业管理和准物业管理的居民区生活垃圾袋装密闭收集工作;

5.组织、推动实施准物业管理的居民区和未实行物业管理居民区的垃圾通道封堵及垃圾窑门改造的工作;

6.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环卫所

1.宣传、贯彻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

2.负责本辖区内居民区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环境卫生保洁、生活废弃物、渣土的收集清运等工作;

3.指导保洁队作业,联络并监督区环卫局的有关科、所、队,为本辖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服务;

4.负责推动落实垃圾的袋装、密闭收集和直运工作;

5.监督、检查物业公司、准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卫生工作;

6.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四)绿化所

1.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和单位开展爱绿护绿和认建、认养、认管等绿化工作;

2.负责居民小区公共绿地的卫生保洁工作;

3.组织好本街内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并配合区绿委做好义务植树考核工作及绿化费的收缴工作;

4.组织好驻街单位积极开展绿化工作并指导做好单位附属绿地的养护工作;

5.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五)工商所

1.宣传和贯彻有关工商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政令;

2.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3.管理好辖区内的集贸市场;

4.围绕市容环境综治工作,为相关工商户和企业办理证照的迁移、变更、吊销等工作;

5.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六)环保局联络员

1.宣传、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令;

2.做好辖区内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工作;

3.做好辖区内环境扰民的及治理工作;

4.做好辖区内的污染源调查及排污申报登记工作;

5.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七)交管支队联络员

1.宣传贯彻国家交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令,动员居民群众和单位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

2.负责辖区内各类占路停车场(处)的管理工作,依法制止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乱停乱放;

3.负责辖区内非法车辆的治理工作;

4.做好临时占用道路、掘动道路的协调、监督、指导工作;

5.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社区工作;

6.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八)公安派出所

1.宣传、贯彻国家公共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政令,动员居民群众和单位维护好社会治安;

2.配合有关部门负责清理辖区内的废旧、无主非机动车;

3.依据公安职责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执法过程中的保障工作;

4.依据《**市养犬条例》做好辖区内的犬类管理;

5.完成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五、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的工作制度

(一)例会制度。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每月召开1次例会。例会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年度综治工作进度和上级的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研究决定区域性市容环境综治工作的重点,制定月工作任务。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按照会议决定的工作内容,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抓好落实,对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

(二)协调会制度。协调会不定期召开,视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随时召开。主要是针对辖区内市容环境方面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上级交办、督办的任务,由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办公室及时组织召集有关成员单位统筹协调,研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工作报告制度。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布置的工作任务(以任务单的形式下发),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以书面形式报告完成情况,街道综治委将各成员单位报告的书面材料存档,并将此制度列入对成员单位半年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考核评议制度。街道办事处每半年和年终组织对街道市容环境综治委成员单位和联络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成立考核组,考核组除街道办事处,还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社区居委会主任、居民代表等参加,由考核组拿出考评意见。区市容委将各街报送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别转送各有关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与个人目标奖挂钩。

街道办事处每年年终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对街道市容综治委成员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将民主评议结果,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并做为单位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

环境治理报道篇6

为进一步改善全乡水环境整治效果,提高生态效能,促进全乡水环境整治更好的持续发展,现就2015年度水环境整治工作做如下安排:

以提升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市委市政府《关于2015年度水环境整治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全面实施“河长制”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开发包、分级负责、强化考核”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水面漂浮物“上卡、中清、下捞”力度,严格实行结果导向型考核,确保全乡水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

建立各级河道长效管护保洁责任制,及时组织打捞以水花生为重点的水面漂浮物,清理沿河垃圾,保持河道水清流畅,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全面禁止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违章设施,建筑物和行洪障碍物,保证河道沿线整洁美观。

(一)整治范围

1、县级河道:本乡境内下官河、李中河、

2、乡级河道:本乡境内子婴河、大溪河、龙江河、风格河、叶家沟

3、村级河道:各自然村圩内生产河道

4、圩外湖荡区沿公路沿线河道

(二)整治内容

1、清除“三水”即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为主的水生植物,圩内生产河道另包括蒿草;

2、打捞水面漂浮物;

3、清理沿河垃圾;

4、河道内违章搭建、行洪障碍物,

5、注重保护原生态植被,确保河道整治的效果。

(三)整治方式

1、划分责任区:本乡镇辖区内所有县乡骨干河道分为两个辖区,分别为兴沙公路李中河桥以东下官河、子婴河、大溪河、龙江河、风格河一个辖区,;兴沙公路包括李中河、李中河桥以西李中河、子婴河、叶家沟一个辖区;其余圩内生产河道及圩外湖荡区河道由各村负责。

2、运作模式:本乡水环境整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开发包、分级负责、强化考核”的运作模式,将县乡级骨干河道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择优选择管护队伍,圩内生产及圩外湖荡区河道由各村负责打捞实施。

(1)县乡级骨干河道两个辖区优先面对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专业管护队伍,承包合同一年一订,并服从乡河长办管理。

(2)圩内生产河及圩外湖荡区河道由各村负责打捞实施,各村河长为第一责任人,各村(责任区)圩内生产河保洁考核以奖代补的资金,以生产河面积5元/亩考核到村。各村河长及分工乡干部每年缴纳2000元工作保证金,按冬春集中整治、日常管护进行三次考核,按时按质完成水环境整治任务,乡财政根据各村内河道面积及生产用途确定管护资金,如不能完成水环境整治任务,扣除管护资金外并对工作保证金及村级综合评分一并扣除。

(3)卡口工作由乡河长办直接管理,采用邀请聘任制方式,在所属村邀请一名工作负责,不怕吃苦的同志,并与之签订工作合同,确定工作报酬为每年7000元整,工作合同明确一年一定,视工作任务与工作量确定工作报酬。

3、时间节点划分:1月份开展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冬季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清除各级河道水面漂浮物,确保不留死角,严格禁止只粉碎不打捞的做法;3—4月份再次组织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春季集中整治活动,确保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恢复生长之前彻底清理完毕;4—12月份为长效管护和日常保洁时间,确保过境漂浮物的及时打捞,压制旺盛期水生植物的生长。

(四)强化监督考核

1、成立相关组织

在乡河长办的基础上乡成立水环境整治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人大副主席陈加庚担任,负责全乡水环境整治巡查总体工作,副组长水务站长赵建东、水产站站长房亚夫担任,负责水环境整治巡查具体工作,成员仲伟国、王永海、水务站、水产站组成。乡水环境监理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巡查监理经费由乡财政统一支付,确保巡查效果。

2、强化巡查结果应用

(1)建立河道巡查 “一河一档”。为给河道巡查管理提供有效基础数据,推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各小组结合每次河道巡查记录情况,建立各自负责河道的巡查档案,将每次的巡查记录登记在册,认真填写水环境长效管理巡查情况统计表,方便核查解决。

(2)积极分析解决巡查发现问题。各巡查小组对巡查发现的问题采用现场通知、责令整改、等方法予于解决。责令整改的环境问题整改期限不得超过1周。对每一次巡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或处理意见,跟踪上一次巡查存在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并及时上报乡主要负责人及市“河长”管理办公室。

3、巡查时间

原则上各小组每月最后一周对各自负责的区域水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一次实地巡查,巡查时间应选择晴好天气,避免雨季或有降水后的一段时间,特殊情况另行增加巡查次数。

4、举报电话处置

接各级举报电话后,及时与各级河长及河道保洁员联系,并拍摄前后对比音像资料,限期3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如不达标,将扣除河道保洁资金,一次500元。

(五)严格蟹塘、苁塘的水草治理及非法定置渔具的清理

严格统计全乡的蟹塘、苁塘及非法定置渔具,一塘一册,统计到户,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指定责任人,将蟹塘、苁塘的管理与村级水环境整治的管理相结合,强化巡查力度,特别是长效管护期间加强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非法定置渔具乡成立水产、水务、公安联合执法小组,在确定严重影响河道畅通及水环境整治的情况下坚决予以拆除。

1、强化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

乡以及各村在5月15日前通过公开发包落实河道管护责任人,实施常年保洁。并全面落实乡、村两级河道河长管理责任制,确保全乡所有河道长效管护全覆盖。各村要将发包情况、发包金额、保洁要求、管护责任人、河长以

环境治理报道篇7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长沙市环保工作以及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宣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长沙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断加快长沙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步伐。同时,为深入贯彻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和推进长沙市“三化”进程以及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督和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组织机构

成立长沙市环境保护工作宣传领导小组,组长由汪湘陵、黎建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邬恩波、周国强、刘绪甲、李志坚同志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文明办、理教处、宣传处,市环保局办公室、宣教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参加媒体

1、主流媒体:长沙晚报、星沙之声、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长沙电视台经贸频道、长沙电视台公共频道、星辰在线、红网。

2、配合媒体: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湖南经视等。

3、特邀媒体:重要活动邀请中央、省里的新闻媒体,中国环境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省交通频道、湖南都市频道、当代商报以及金鹰之声等。

四、宣传安排

(一)新闻宣传: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大家谈环保阶段(7月)

1、报道内容:

(1)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

(2)大力报道全市整治环境违法排污环境执法的一系列“劲风行动”和工作会议上的有关举措,重点报导大型执法行动;

(3)大力报道“静音行动”的实施,重点打击噪声污染,突击整治娱乐行业违法排污的扰民行为,特别重点报道环保首开先河的“娱乐业举行环保听证会”和“发放排污许可证”现场直播。

2、报道要求:

(1)主流媒体、配合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电台、电视台要制作宣传片专题,不仅要作好动态报道,而且要作好重点报道;电视台各专业频道要根据自身特点,在作好动态报道的同时作好深度报道;在政法频道上《政法报道》专题设立大型策划报道。

(2)市属主要媒体要于7月10日起设“一把手谈第一国策”专栏,对九个区、县(市)长和两个工业园区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请市政府分管领导、环保局主要领导作客新闻会客厅向市民谈环保国策;

(3)在星辰在线、红网以及新浪等网站的“你说话吧”策划1—2期环保话题,对有关娱乐噪声、油烟扰民问题和倡导绿色生活等内容开展讨论。

3、报道目的:

实现环保国策历史性的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使大家解放思想,进入状态,迸发激情,凝聚力量,达到方向上把握、战略上谋划、任务上明确。

第二阶段:部门抓环保阶段(8月到9月)

1、报道内容:

(1)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第二阶段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通告》;

(2)大力报道“蓝天行动”的实施,重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油烟和燃煤锅炉烟气污染;

(3)大力报道清洁能源的推广情况,对积极整改后效果较好的单位经验进行推广,对不改烧清洁燃料、污染严重的单位进行曝光。

2、报道要求:

(1)长沙市将不定期召开新闻会和记者通气会以及有关情况的通报会,请省、市属媒体做好相关报道;

(2)在长沙晚报等媒体开展“我为长沙的‘蓝天碧水静音’献一计”(暂定)征文竞赛,请各行各业各部门和全市人民为长沙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出谋划策;

(3)请特邀媒体对执法情况和一些热点问题作好重点报道。

3、报道目的:

使各级尽快进入状态,激发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主动把握排兵布阵,标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突破口。

第三阶段:企业搞环保阶段(10月到11月)

1、报道内容

(1)大力报道“净水行动”的实施,重点整治水污染源,打击影响湘江流域长沙段饮用水源安全的不法排污行为,关闭、取缔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违法企业;

(2)大力报道我市在推进“三化”进程中须加强整治的环境问题,重点报道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即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工建设、投入生产的;没有通过“三同时”验收就擅自投产的;办理了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但不按要求进行运转、未达标排放的;

(3)大力报道污染单位整治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报道各部门在执法中涌现出的好的典型(人和事)。

2、报道要求

(1)主流媒体的报道要求抓住重点、突出亮点、体现特点,利用多种形式,把报道做深做活。配合媒体、特邀媒体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做好重头报道,充分展示长沙市各行各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2)请主流媒体以及网络发挥各自特点,浓墨重彩对“领导课堂”和“市民课堂”作全过程、全方位采访报道;

(3)一些市属媒体和网络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举行听证时进行同步直播。

3、报道目的:

调兵布阵,严格准入政策,使环保工作出成效,促进“三化”进程。

第四阶段:各界促环保阶段(12月)

1、报道内容:

(1)大力报道“警示行

动”的实施,着重治理扬尘,拆除烟囱,严查死灰复燃的“五小”企业,严查小烟囱违法使用;(2)大力报道城管、工商、文化等相关部门为改善环境质量开展的工作;

(3)大力报道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宣传。

2、报道要求

(1)在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开展长沙市“环保国策知识竞赛”,内容包括:环保法律法规、一年来的环保工作回顾等;

(2)请中国环境报在头版或重要版面刊登长沙市环境执法“劲风行动”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3)请主流媒体和配合媒体对重点人物进行人物专访,在相关版面或栏目进行重点刊播。

3、报道目的: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环保工作机制,以点带面,形成合力,层层抓环保,层层谈环保,层层抓落实。

(二)教育宣传

1、于9—10月在长沙“领导课堂”举办一次环保讲座,旨在提高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

2、为了提高市民的环境文化素养,倡导绿色消费,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于8—9月在“市民课堂”开设环保论坛,并将讲学内容制成光碟,下发到各社区、街道、乡、镇(场);

3、制作一期环保内容的宣传专报,张贴到各社区、街道。

五、总体要求

1、领导高度重视。市属各新闻单位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报道工作,要有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报道机构。要有周密的报道计划,有精心的策划,要有过硬的记者队伍,把这次报道做深、做活、做出影响。营造轰轰烈烈的舆论氛围。

2、报道形式要多种多样。要通过信息、言论、图片、花絮、专题、专版、特刊等多种形式,不惜版面,不惜时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长沙市围绕改善环境质量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成功经验。重点报道长沙市环境执法“劲风行动”开展的情况,要做到可读性强、可视性强、现场感强、冲击力强,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3、开辟专栏、专版、专题。从现在起,市属各新闻单位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鼓舞全市人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要根据每个阶段宣传报道的要求,开辟专栏、专题、专版。要做到天天有内容、周周有报道、月月有重点。

3、公益广告宣传。长沙电视台所属频道要从7月1日起,每天要在重要时段播放2次以上的环保公益广告,长沙晚报要定期刊出一定版面的环保公益广告,红网、星辰在线要制作专门的网页。

4、录播课堂专题片。长沙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全程录制“领导课堂”和“市民课堂”,并制作成专题片在所属频道播出,同时制作成200张DVD赠送给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和100个整治验收的社区。

5、优稿评选。年底,由市委宣传部、长沙市环保局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对围绕本宣传方案开展的新闻报道进行评比表彰,拟评出新闻报道工作组织奖和新闻报道优稿奖若干,并予以奖励。

六、具体工作安排

1、请市属媒体将具体新闻宣传方案于7月5日前交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2、有关举措的新闻背景资料和环境执法情况的综合材料,以及知识竞赛的有关内容,由长沙市环保局负责;

3、7月初,召开有关部门、新闻媒体负责人协调会,由长沙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长沙市环保局负责;

4、组织各有关媒体集中采访,由长沙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长沙市环保局负责;

5、本次方案的新闻宣传统筹协调工作由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负责,教育宣传的统筹安排由市文明办、市委宣传部理教处、宣传处负责;

6、“领导课堂”和“市民课堂”的专家邀请由长沙市环保局负责;

环境治理报道篇8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改善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原则。坚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和推进道路交通扬尘、建筑施工扬尘、物料堆放扬尘、锅炉烟尘、汽车尾气等专项治理相结合,促进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坚持促进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减少扰民纠纷相结合,减轻大气污染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坚持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相结合,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坚持统一监管和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形成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主要目标。到年11月底,全面完成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任务,县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工作重点

(一)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有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省规定的标准。加强粉尘无组织排放控制,对原料堆放场地和生产过程中的扬尘点采取抑尘防尘措施,有效减少粉尘排放量。加强环境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对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依法严肃查处。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上高污染项目。

(二)道路交通扬尘污染整治。加大督导力度,加强道路交通扬尘污染控制。在县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主要路段增加清扫、洒水频次,各类垃圾要及时收集、清运。加强散体物料和余泥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控制,对运输渣土、煤炭、灰土、沙石、垃圾等物料的车辆,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采取密闭和防尘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洒或泄漏,在工地出入口设置清洗装置,防止车辆运输扬尘污染;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的运输车辆不准上路行驶。要集中力量开展对州大道等主要交通干道的运输扬尘治理,规范交通秩序,减少扬尘污染。

(三)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控制。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管理,每个建筑施工项目都要制定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所有施工现场要采取洒水、遮盖、围蔽等措施,保持整洁,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

(四)物料堆放场扬尘污染控制。清理整顿县城区和产业集聚区范围内所有物料堆放场地,严禁违法占地和乱堆乱放。加强物料堆放场地的规划和管理,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引导商户按要求建设规范的物料堆放场。督促所有堆放场采取有效的抑尘、防尘措施,防止装卸、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五)燃煤锅炉污染整治。继续开展燃煤锅炉污染专项整治,凡集中供热管网到达的地方,不得新建燃煤锅炉;现有燃煤锅炉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逐步淘汰,采用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管网尚未覆盖到的区域,可暂时保留燃煤锅炉,但必须使用高效除尘和脱硫设施,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六)县城区高铁沿线污染整治。加强县城区高铁沿线南侧至州大道北侧区域管理,对废弃厂房进行清理整顿,对该区域物料堆放场按照要求进行整治,对该区域道路进行硬化、绿化,各类垃圾及时收集、清运,杜绝乱堆乱放。

(七)县原店镇寨根村刚玉企业污染整治。认真核查该区域内刚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企业停产整改,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立即实施限期治理或整改。对原料、燃料、固废等物料堆放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对生产过程中各扬尘点进行排查并采取措施减少扬尘。加强物料运输车辆管理,督导所有物料运输车辆加盖篷布,严禁物料抛洒,物料运输车辆出厂前对车体进行冲洗,减少物料运输扬尘。进一步加强防尘设施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逾期整治不到位、或没有完成整治任务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

(八)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强化机动车尾气的检测管理,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必须进行治理,治理合格后方可办理机动车定期审验等相关手续。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辆报废标准,禁止报废车辆重新上路行驶。大力开展车用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工作,进一步提高车用燃油品质,逐步提高车用燃气率。

三、职责分工

在本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具体承担以下职能:

(一)环保部门:负责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和燃煤锅炉污染整治工作,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工作,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做好物料堆放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三)规划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城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和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工作。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落后产能依法予以淘汰、取缔。

(五)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物料堆放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六)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交通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七)公安部门:负责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工作,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开展道路交通扬尘污染整治工作。

(八)供电部门:对依法关闭(拆除)的企业(生产线)、停产治理企业、未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企业,依法停止供应生产用电。

(九)监察部门:负责对本次整治工作中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未按期完成整治任务的有关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要按照科学发展、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要求,认真抓好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成立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及时召开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和研究部署。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名单和实施计划于年8月10日前报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环委会办公室。

(二)注重协作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中,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环境治理报道篇9

一、总体要求

按照“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统一管理标准、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在全镇全面推行“河长制”。辖区各水环境功能区达到标准要求,河道两侧无入河的企业排污口和生活排污口。辖区河道内无阻水障碍物,河面基本无漂浮物,河岸无生活及建筑垃圾。河道两侧800米范围内无畜禽养殖企业,范围外的畜禽养殖企业规范整治,无生活污水及垃圾排入河道。

二、工作重点

(一)控污治污。全力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点源和面源污染。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按照轻重缓急制定排污口治理方案和实施计划,减少入河污染源;非汛期雨污合流口门要完全关闭,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建立河道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制定水污染应急管理预案,实现河道水体清洁无黑臭。

(二)河流管养。按照“严格控制、保护生态、分类管理、占补平衡”的原则,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占用河道水域的管理。坚持河道巡查和“蓝线”管理制度,适时掌握河道岸线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非法占用水域与岸线资源及设置河道障碍物等行为,充分发挥水域的综合功能,使水域得以持续利用。

(三)河道疏浚。定期组织对河道淤积进行疏浚,确保河道水域面积不减少、蓄水能力不减弱、排涝功能不减退。

(四)清障拆违。加强河道执法力度,依法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物和其它危害河道行洪安全的物体。

三、职责分工

境内河道及支流全面落实“河长制”,镇党委书记、镇长为“总河长”,各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河道流经村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河长。

各村应管理好辖区内渠道的卫生并保障畅通,组织开展包干河道水质和污染物现状调查、制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推动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水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

河长是各村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第一责任人,具体组织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案,推进河道整治和保洁,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水环境治理。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1)协调执法部门对河道污染进行调查处理;

(2)河道的日常疏浚、清障、保洁工作,开展河道管理日常巡查;

(3)河道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处理;

(4)河道生态绿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长效保洁管理制度的建立;

(5)对河道内病死动物及病死动物产品及时报告;

(6)服从镇统一安排和调度,配合做好突击性保洁工作;

(7)确保河道整治无事故,安全设施齐全;

(8)收集管理资料,建立相应保洁台账,及时上报信息;

(9)做好突发事件处理,并及时汇报;

(10)做好河道保洁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觉保持河道清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河道所在村要切实负起责任,对本辖区的河道河段全程踏勘,摸清辖区内各河道河段环境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按期推进实施。同时,要加强与河长之间的沟通、支持和配合,切实把每条河流河段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镇河长办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力度,规范管理。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实情、出实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增强实效,在“查、处、究”上狠下功夫,巩固河道整治成果,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环境治理报道篇10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通过集中治理,强化责任,规范管理,大力改善城乡交通沿线的交通环境形象,提升公路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拟通过三个阶段的整治,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安全便捷、舒适美观”的目标,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内容

负责城市道路沿线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占道经营、在公路和街道丙侧随意摆放店招、广告、杂物等整治。做好公路沿线各类店面的“门前三包”,确保“三包”区域内墙面和地面无油渍、积水、烟头、纸屑、果皮和果核;不得污染公路。负责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各种违规私设的灯箱、广告的综合整治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集中整治阶段(20*年3月25日—4月25日)。各区(县)城(建)管(环卫)局要迅速行动起来,集中力量,抓紧部署,开展城乡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大会战,以国省干线、旅游公路、重要县乡道、公路收费站、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卫生和秩序治理为重点,集中改善路容路貌、站容站貌、厂容厂貌,打造清洁、有序的交通环境形象。

(二)深化提高阶段(20*年4月25日—9月30日)。以巩固集中治理成果为基础,以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治理活动,基本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的标准。

(三)巩固提高阶段(20*年9月30日—12月30日)。以巩固和完善城乡交通沿线环境治理成果为重点,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区(县)城(建)管(环卫)局要将城乡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其他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履职尽责,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城乡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搞好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各区县辖区单位广大干部职工文明卫生意识和素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全体职工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认识,强化纪律。城乡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区(县)城(建)管(环卫)局必须保证认识高度统一,工作高效运转。

五、加强督查

为切实做好城乡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我局已成立了督查组,就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查督办,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对在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影响城乡交通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将严格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追究单位及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六、信息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