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认知十篇

时间:2023-09-27 16:47:22

管理学的认知

管理学的认知篇1

一、认知学徒制基本概述

作为新型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它最由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与布朗提出来,主要包含了内容、方法、顺序以及社会性四个基本构建。该教学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核心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知学徒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都能够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得到有效体现,使学习者能够通过这些情境,了解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在大脑中形成严密的认知策略,以便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其理论价值。另外,认知学徒制强调学生的独立地位。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自主控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退居二线,起到从旁引导的作用。学生可以独立参与某个项目,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探究某个话题,通过假设、验证,搜集、整理资料,进而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以往的学徒制中,教师比较注重学习的内容,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传授教学内容方面,而认知学徒制则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二、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1.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1)由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决定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增添了新的活力。各高校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单纯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包含的职业能力知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只有将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旅游管理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迁移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旅游行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采用了情境教学,通过对职业场景的模拟实践,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氛围,并由相关的专家或教师进行有效示范,不仅展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及策略,而且给学生呈现了思考的过程,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基本技巧。然后,由学生进行模拟训练,通过亲身实践,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信息化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一变化也对旅游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旅游管理教育已不能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新时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提升信息管理与信息处理的能力,运用创新思维深入地探究和思考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会在实践中与他人建立起团结、协作的和谐关系,这也是当前旅游管理行业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从认知学徒制的内容与方法来看,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由教师导入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分别进行资料查阅、活动设计等,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共同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3)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需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片面地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只看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而难以达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处于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独立思考与想法的空间。另外,大多数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缺乏创新,教学策略不能反映该课程的重点。在互联网信息条件下,大部分学校虽然充分引入了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工具深入解读旅游管理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缺乏旅游单位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很难把握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导致旅游管理教学难以把握教学重点,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认知学徒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可行性

(1)具有一定的实践平台当前,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使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以实现。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强调对真实环境的模拟与实践,必然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支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渠道,通过互联网,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另外,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快捷性,不仅能满足人机的交流互动,而且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多元化的思想交流有利于学生获取真实的场景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思维认知。(2)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持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只要将知识讲解明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即可。而在认知学徒制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的旅游管理知识,还要有相关的旅游管理实践经历,从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做起,然后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总结出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融入实践中,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并运用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部分学校还与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为培养专业化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其他学科对认知学徒制的应用经验尽管我国的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并未实现大范围的应用,但在英语、计算机以及劳动技能等专业学科中已得到充分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尽管这些学科与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太多的相关性,但从整体上来看,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是统一的,教师可以借鉴该模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学会举一反三,并将其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构建

1.认知学徒制的构建原则

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原则。首先,认知学徒制必须建立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其中,得到实践锻炼。除了日常的基础理论课程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模拟与实践环境,由学生分别扮演游客以及接待人员,在角色中实现交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认知学徒制模式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而不是将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游客在购物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游客购物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强化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另外,认知学徒制对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往往采用分组策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分发相应的研究任务,组员通过探讨,共同完成,这也是旅游行业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当然,认知学徒制的构建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支持,模拟与营造课堂真实实践环境,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便于在旅游管理专业中落实认知学徒制。

2.认知学徒制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构建

(1)对专业实践课程的重建认知学徒制将现代旅游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作为重点目标,调整、重建了传统的旅游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了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旅游行业中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不同,所负责的项目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岗位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结构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另外,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与旅游行业接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并将学生参与的项目计入学生的毕业考核,作为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依据。(2)加强校企合作旅游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能力。学校可以与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交流。一方面,为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供准确的定位,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认知学徒制能为旅游企业培养具有合格专业职业素养的人才,实现双赢,为今后旅游管理专业指明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旅游企业建立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3)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比较单一,对学生实行统一在校实习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校内实习基地实习还是在校外实习。校内实习基地主要采用模拟型实训和体验式实践模式。模拟型实训通过情景模拟和软件模拟进行各个角色分工,完成旅游服务业务和所有服务流程;体验式实践模式则是提供一个项目或模块,由学生参与课前设计、课中学习、课后评价的所有环节,让学生真实完成一个带团活动。另外,对于校外实习的学生,教师要改进学分评价制度,企业负责人及学生家长都要对学生的表现及实践成果做出评分,并作为学生实践效果评价的依据。学校只有不断优化各项评价管理制度,采取激励措施,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体现实践价值。(4)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认知学徒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得到实践锻炼,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在聘用教师时,学校一定要严格把关,同时还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旅游管理知识讲座,增强学生对旅游管理的客观认识。此外,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打造出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致力于认知学徒制的实践教学。

四、结语

当前,认知学徒制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实践证明,它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为社会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人才。

作者:况剑锋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逯晓蕾.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认知学徒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企业研究,2013,(20).

[2]孟迪云,赵芳.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2).

[3]徐雪峰,钱兆楼.认知学徒制在高职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4,(4).

[4]黄鑫,程冰.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地评价机制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5,(23).

[5]陈玉涛.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董志文,王翔.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影体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3,(5).

管理学的认知篇2

问题一:如何用个体认知测量集体行为?

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内部的心智过程,而战略管理则关注企业。因此,个体认知和企业战略之间感知到的鸿沟是行为战略的最大障碍。决策研究者通常假设企业的战略行动反映CEO或者高层管理团队的选择。这个假设对于小企业、初创企业或者家族企业或许是成立的。但是,行为战略的研究应该避免关于心智测量假设的陷阱,例如,假设企业具有个体的心理,或者个体是为了集体利益做出选择,或者企业的行动与个人的决策相对应,或者许多个体选择可以加总为集体选择。作者认为,在将个体心理与组织战略连接起来方面,行为战略任重而道远。战略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集体行为,从而行为战略必须解释心智过程影响组织的心理或者社会机制。在行为战略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组织内和组织间特定的行为形式是如何产生的。

关于加总的问题,行为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了个体选择与集体结果之间的关系。早期的研究认为,加总的模式取决于市场条件,特别是,战略互补性还是战略替代性决定了加总的结果。当几个理性的决策者就足以产生集体理性时,存在替代性;当数量很少的非理性决策者可以歪曲集体结果时,存在互补性。比如,企业A决定增加产量可能影响企业B放弃建立新工厂(替代性),而企业A决定降价则可能导致企业B降价更多(互补性)。而在行为金融研究中,研究者研究了噪声交易者如何影响市场结果。研究认为,长期来说,非理性的交易者的回报比理易者的高,并主导市场是可能的。而且,团体比个体更试图用可辩护的理由来合理化其股票选择,甚至当他们的选择与稳健的投资政策相矛盾时(相比价值未知的股票,高估受欢迎的成长型股票),团体也这么做。在这种情境中,认知测量较少来自“互补性”(非理性个体的收益增加),而更多地来自团体成员的社会心理。

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决策理论中,研究者通过多种方法以解决认知测量的加总,其中一些为行为战略提供了洞见,包括关于团体思考、团体两极化、共同信息抽样偏差、社会便利性、社会游荡以及交易记忆系统等。测量的问题在管理科学和组织行为领域中也得到了研究,包括基于还原论假设的团队生产模型,基于情境论假设对于组织、团体以及文化如何在个体的认知图式中表征的研究,基于多元论视角对于交易费用和理论中加总问题的研究等。

企业的行为理论将组织视为由目标、资源和时间相互冲突的部门组成。按照卡耐基学派的观点,组织战略主要是政治过程,包含不同部门代表之间的联盟建立、讨价还价和冲突解决。CEO必须协调组织范围的政治过程,而部门经理则面对所谓的“政治家才能危机”,即部门经理们试图协调企业层面的优先目标与个人目标以及同同事和利益相关者的政治状态。本文作者认为卡耐基模型为连接个人心理学与组织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模型对讨价还价和政治过程的强调使得研究者可以广泛地配置在社会认知和团体识别中的观点,包括自我分类、一致性、顺从、身份、声誉、责任性、信任、社会学习和参考团体。识别心理学,特别是对社会身份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弥补个体认知与组织战略之间鸿沟的方法。例如,有学者用社会身份理论研究医院兼并中的团体外偏差,通过部门冲突解决提出连接心理学与组织惰性的模型,将身份理论与自我意识激励能力理论结合起来以探索竞争互动。

然而,测量问题还远没有解决,而且经常被不恰当地表述。问题不是测量或者加总本身,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整合组织中的个人与集体心理学以产生行为战略的社会心理学。企业的行为理论是一个好的起点,而还原论和情境论方法(包括社会神经科学)可以给卡耐基学派加人实质和洞见。

问题二:什么是战略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现有的战略理论过于依赖市场有效性和均衡理论。如果市场参与者依有关资源和市场地位的信息而最优行事,则企业不可能遵循系统的规则来提高绩效。在战略理论中,不存在“致富秘诀”,因为如果存在这样的秘诀,其它企业将会模仿它从而与之竞争。然而,管理者的确采取了很多提高绩效的行动,而并不是所有这些行动都能归因于幸运。有价值的战略机会的发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缘分天定——不仅是运气,而是努力和运气与机敏和灵活性结合的产物。为了理解这一点,打破主宰大多数经济理论的均衡思维模式是必要的。

企业的异质性的原因在战略管理理论中被明确地强调,比如资源稀缺性、机动性壁垒、因果模糊性和不确定的可模仿性。然而,这假设市场参与者关注市场而且依据其所知道的行动。一个替代的假说是,企业通常不能抓住其机会、解决其问题或模仿可模仿的资源。例如,如果决策者受限于其自我肯定的信念、战略预测中的过度自信、竞争盲点、自利的因果归因、混乱的学习过程、制度一致性、不愿意模仿、或者感知过滤等,则这是可能发生的。次优的行为也可能源自诸如嫉妒、偏见、愤怒、傲慢和冲动等情绪,这可能危害或提高绩效。实践证明,甚至大企业也会因为管理者拙劣的判断而在行为上毫无规律。在任何类似的条件下,有些市场参与者可以发现机会以采纳提高企业绩效的战略。

研究表明,企业盈利性的真实分布与包含了大量随机性的生成过程相一致,而且竞争行为的一些形式源自市场固有的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例如,企业成功导致自利归因,而管理者倾向于将成功归功于他们的能力,甚至在成功是因为过度冒险或者运气的时候。如果管理者的决策由错误的或者过分自信的归因提供依据,则市场参与者可能发现利用市场机会是可能的。我们同意那些认为战略管理理论需要根据行为深入再造的研究者。企业异质性来自经济壁垒的假设与我们所知道的人类认知、情绪、学习、社会互动以及制度不一致。除非将企业异质性与心理学完全结合,试图解释这些假设的经验事实将继续令人沮丧,而且研究者将发现不可能将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一起。

问题三:行为战略可以解释复杂的管理者判断吗?

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表明,在复杂的环境下,个人缺乏做出充分的公正的决策。为了应付复杂判断和决策,人们运用简化启发式方法,但这易于导致系统偏差。决策者无法最大化主观的总财富期望效用,却将焦点放在对认知参考点的偏离上。行为决策理论在包括战略管理在内的社会科学中有大量应用。行为决策理论尚没有完全意识到其在战略管理中的潜力。它没有与战略理论无缝连接,对战略实践也没有巨大的影响。战略管理的决策情境有组织的身处其境的管理者、广泛的不确定以及伴随着不可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的不充分定义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相信战略研究必须进一步强调管理者判断在组织中高风险、复杂问题解决的真实条件下的作用。

管理学者已经意识到了组织中战略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实践,与医疗、建筑设计、军事活动以及外交政策中的问题解决不同。他写道,“决策不是机械工作。它有风险,而且是对判断的挑战。‘正确的答案’(通常是无法发现的)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决策不是智力训练。它调动组织的想象力、精力和资源以有效行动。”西蒙区分了两种组织决策:逻辑和判断。西蒙引用了巴纳德的定义,逻辑决策包含了能够用文字或者其它符号表述的自觉思维,而判断决策(巴纳德称其为无逻辑决策)则是指那些无法用文字或推理表述的决策,它们只能通过判断、决策或行为来理解。进一步,巴纳德写道,“这些无逻辑过程的来源在于心理条件或因素,或者物理和社会环境,大多数是无意识的印象……它们由大量的事实、模式、概念、技术、抽象以及我们一般称之为正式知识或信念的东西组成,它们或多或少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和学习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象。”

西蒙通过在象棋和医疗中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将判断与专家的直觉联系起来。但是,西蒙意识到,组织中管理者的判断包含了比可编程的或专家的直觉更多的东西。到底包含了什么是不清楚的,而且到现在仍然不清楚。在回顾了两个关于管理者判断的研究后,西蒙总结道,“这两项研究只是滴在需要我们倒满的大水桶中的两滴。对于专家问题解决和决策中的判断和分析过程的详细描述,值得成为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西蒙的观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战略研究并没有产生多少关于复杂判断的经验研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中复杂问题解决的观点。或许,决策并不是行为战略研究中合适的分析单元,或者并不总是。行为战略研究的一个挑战是证明在组织战略问题解决这个更大更复杂的领域中,决策如何是适合的。

问题四:我们能够改进企业的心理学架构吗?

尽管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克服决策偏差的方法,个体偏差在组织中仍然存在。在组织中,人们在一个子群规范、政治意识形态、共识建立以及自我表征的世界中活动。认识偏差深深地嵌入在惯例、无意识行为、精神一肉体扭曲以及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中。在实践中,情绪、社会以及政治现实几乎总是比决策方法对组织组织判断的影响力大。这引发两个问题: (1)在组织中,个体去除偏差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后果是什么?(2)设计企业心理架构(包括选择架构和决策过程)以获得更好的管理者判断是可能的吗?

研究者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决策者是具有错误认知和不充分自控的普通人类。组织并应该试图解决个体认知的固有偏差,而应专注于管理决策环境的心理架构,例如,通过清楚地展示制造设备的运行成本,或者设计鼓励人们寻求不同观点的工作环境。许多学习和推理中的偏差源自功能失效的学习环境,甚至即使所有的决策者是理性的,它们仍然存在。例如,考虑一个正在考虑如何进入外国市场的管理团队。假设企业有一次通过合资企业进入的失败经验,以及四次通过收购进入的经验(两次成功,两次失败)。根据选择过程的结构,管理团队具有不对称信息,即对收购比合资有更多的了解。因此,管理团队了解收购失败或成功的条件,从而更可能选择过去成功的收购方式。因为管理团队对于合资知之甚少,而且只有失败的经验,他们剔除了这个选项(“热炉效应”)。即使合资是最优的选择,但它仍需要通过重复的经验来建立其竞争力。这不是认知偏差,而是适应性学习过程中的异常。理性选择需要对成功选项的搜寻,并且规避失败选项。其副作用是,它产生了低的失败样本。

此外,我们还需区分重复性战略决策(如研发项目中的资源配置)与一次性决策(比如对新的市场进入者的反应)。对后者而言,企业缺乏成熟的选择过程。为了最小化决策偏差,作者建议企业将它们的战略决策与已知的决策偏差联系起来,并创造处理它们实际面对的偏差的选择架构。例如,所有的大型制药企业都从事基础研究,并易受承诺升级偏见和内部资源配置政治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将研发投资与年度规划循环连接起来,在此规划中,每个产品线作为一个资源的案例。然而,一个领先企业通过设置一个超然的“终止投资小组”以每年扫描那些可能下马的项目,从而主动留意承诺升级偏差。这种机制能够导致更好的资源配置,并最终得到更好的绩效吗?给定个体偏差修补的困难性,企业层面的解决方案可能提供了最好的方法。

组织的心理设计是战略研究的有前途的领域。经验表明,判断误差来自于认知偏差与决策情境的结合。总的来说,个体认知偏差比企业心理架构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尽管后者看起来更有助于正面的干预。作者相信,未来的研究应该给集体选择的心理架构以同等的时间。

一个整合的框架

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行为战略面对两个威胁:一是过于关注单一模型(比如行为决策理论或认知图式)所带来的不切题威胁,二是试图满足战略和心理学的所有观点所带来的碎片化威胁。作者认为,行为战略需要遵循一条中间道路,承认其面临的任务的多样性,但要聚焦到几个核心问题。未来行为战略将收敛到一个范式(尽管作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同时,行为战略需要发现多样性内的统一。不过,尽管行为战略领域有多个范式,但行为战略的范围并不是无限的。图1是作者提出的概念模型。

在图1中,行为战略领域由其三个主要的思想流派所界定:还原论、多元论和情境论。每个学派提供了关于行为战略的部分知识,每一个学派可以成为一种范式。还原论范式处理经济决策的心理学特征,它主要通过定量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其核心模型是行为决策理论。多元论范式处理大型组织中复杂政治判断的心理学特征,它主要通过田野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其核心模型是内部差异化组织。情景化范式处理管理知觉和心智框架的特征,它主要通过解释的、符号的、民族志学或解释学等方法来研究,其核心模型是认知图式理论。

在过去的研究中,这三种范式相对独立地存在。经济学导向的研究者开展关于偏差、启发式的实验研究;组织理论导向的研究者研究CEO、高层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而社会学导向的研究者则研究认知框架、直觉和图式。同时,有些学者研究不止一个范式,许多学者仍然在这么做。我们将其看作是三个范式并非不相容的证据,从而行为战略研究可以结合具有学科整合能力的广阔的领域。一方面,我们承认学者需要研究在其专业领域良好界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不想看到在寻求范式内和范式问贡献的矛盾,遵循更大程度上的开放。作者相信,学科融合需要遵循三方面的实践:关注核心问题、采纳方法论上的多元化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强化行为战略学者和实践者团体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最后,本文关于行为战略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七点:

1.定义:行为战略是认知和社会心理学与战略管理的结合。行为战略的目标是将关于人类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现实假设带给组织战略管理以丰富战略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战略实践。

2.行为战略包含三个范式:还原论、多元论和情境论。行为战略研究应该欢迎来自所有这三个范式的洞见。

3.行为战略应该致力于更大的学科融合。行为战略研究应该欢迎三个范式的多样性,而不是排斥任何一个。建立更为统一的行为战略学科的途径有三个:问题整合、方法论整合以及研究和实践团体整合。

4.问题整合:行为战略应该用三个范式来支持几个核心的研究问题。本文提出了四个核心问题:(1)测量对集体行为的个人认知;(2)定义战略理论的心理学基础;(3)理解组织中的复杂判断;(4)改进企业的心理学架构。

5.方法论整合:行为战略应该采纳方法论多元主义和知识共享的原则。研究者应该设计多方法研究,相应地,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应该鼓励这样的研究。研究者应该将这一领域作为整体的知识积累视作最重要的任务。

6.共同体整合: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其他人应该专注于加强行为战略的社会和制度构建。研究者应该在战略管理协会以及专题研讨会和会议中组织兴趣小组。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为了建立对行为战略的认可、声誉和智力联合,我们应该做得更多。作者相信,战略管理协会是领导这项工作的合适组织。

管理学的认知篇3

论文摘要:立足于知识社会和不确定性社会?分析企业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关系探讨以成功智力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模型。

1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成为必然

1.1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者指为人们解决问题在意识层提供线索?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出来的知识?后者指用于支配行为操作过程的知识。其本质是用一套操作规则或程序支配人的行为。所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程序性知识包含两个内容:技能和认知策略。所谓“认知策略”是指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或程序控制了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例如企业家分析、判断、预测市场发展变化规律时所形成的思维活动模式就是一种认知策略。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社会之中。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知识对社会活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科技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但这些新知识又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社会、组织、个体交互作用的范围变广?频率加快?程度加深?从而使人类行为的预期、过程、结果等产生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1.2企业发展与不确定性

按照复杂性科学对企业发展的解释?企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反馈动力系统(曹庆仁等?2001)。从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看?除了有简单浅层次的规则和可探明的影响因子可供依托和控制外?企业面对的是大量的复杂、深层、内隐多变的问题?如市场问题、经济形势变化问题等。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既有已建立的正式规则和行为模式的合法系统所构成?又有通过非正式渠道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关系、非正式的个体行为等影子系统所构成。合法系统虽然以确定性为主?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影子系统更是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川。因此?企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不确定性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但又会带来风险。在不确定性社会中?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1.3企业知识的转化和积累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主要工具

1.3.1企业知识.企业知识从其显性化程度可分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是可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内隐知识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隐喻、直觉、顿悟、技巧等方式暗合之意的知识。从企业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从企业内部各岗位职能的角度可以分很多专业知识。因此?企业知识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包含了有关组织的经验、价值观、被证实了的信息、有事实依据的见解以及分析力、判断力、实践操作力等要素的动态组合。

1.3.2企业知识的转化和积累。野中郁次郎在其《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19 )5提出了著名的es ci知识转化模型。认为在企业创新活动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沿着野中郁次郎的思路?我国学者对企业知识的流动和转化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张庆普、李志超,2002;饶勇,2003曹兴,徐媛媛2004)?建立了seic的扩展模型(饶勇)?将社会知识纳人到企业知识体系之中?还突出了组织隐性知识的积累过程。因此?企业知识不断地积累和转化过程就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解决自身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

2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必须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

企业知识如何积累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实质上是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和目的。换言之?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因此?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使企业知识进行积累和转化。彼得·圣吉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勾画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方案?从组织学习的终极目标来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野中郁次郎从知识在组织内相互流动学习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企业发展是在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

3获得成功智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

3.1成功智力与学习型组织

智力被看成是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智力的知识观看?“智力”?实质上指后天习得的智慧能力?也就是习得的认知能力或习得的智力(皮连生2003)。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根据智力对人的实际影响?将智力划分为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业智力是“惰性化智力”?与现实生活很少发生联系它只能对学生在成绩和分数上做出预测?而成功智力才能使人达到人生中最主要的目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协调、平衡时?智力会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因此?使企业及其组织成员怎样习得成功智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所在。

对于企业来说?组织发展所需成功智力的范围较广。迈克尔·茨威尔认为?支持组织成功的三大能力基石是:组织中领导层的能力;组织中员工的能力;企业文化是否能培育能力并使之最大化。企业的成功智力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上他根据长期对企业的咨询和研究?提出企业应具备的行为能力有5个方面36个项目?主要包含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管理能力、领导艺术等内容。

3.2成功智力水平取决于组织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认知科学的主要概念。所谓认知结构是指主体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组织?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要素。企业知识的流动转化、积累、升华等过程?必须建立在以组织认知结构不断完善、提升及其高级化演进的目标基础上来。因为企业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而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认知结构的状况。由此可见?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发展需要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是将个体知识汇总起来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累积更不是信息的堆积和简单流动?而是通过顺应和同化?智慧地运作企业资源(包括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完善主体(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认知结构将企业资源用知识统合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方式、目标等的设计必须围绕完善组织或群体、团队或个体的认知结构来进行才能系统地获得组织的成功智力。

4以成功智力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构建模型

4.1个体认知结构高级化演进模型。

个体认知结构演进过程就是个体用旧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并采取适宜行为顺应新环境而构建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图1)。一个新认知结构的建立?就会获得新的能力(或智力)模式—心智模式得到改善。当信息以知识的方式进人旧的认知结构时?要经过一系列内化过程?才能以信念的形式纳入认知结构?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足以解决变化了的环境所产生的新问题时?重构认知结构的需要便产生?顺应过程也随之发生。每一步认知结构的演进?也是知识丰富化的过程?促使个体成功智力得到提升。个体认知结构高级化演进是一个永续不断的过程?但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演进的速度快慢不同?同化和顺应的程度不同等。

4.2组织认知结构构建过程模型

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群体智力(或智慧)?群体智力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新的群体认知结构的结果?外现于组织的产品、技术、服务、组织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形象之中(图2)。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在组织中通过两种学习式—正式学习(培训、示范、规范、正式沟通等)和非正式学习〔熏陶、感染、非正

管理学的认知篇4

【关键词】 认知行为; 团体辅导; 大学生; 情绪管理

近年来,在高校频发各类大学生伤人和自伤事件,起因多是由于情绪对照不良而引发的应激冲动行为。但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干预普遍不足,并未将其列入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现今教育管理部门所规划的心理辅导任务,仅就目前高校发生暴力事件进行补救,而在预防环节上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忽视大学生心理个性的塑造,二是过多关注了补救性教育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提出,正适应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现状,亦符合了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是完备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推进,应本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科学制定符合大学生心理文化的学习方案,使其逐渐成为高校正规心理教育中的一个所属分支,为更好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认知行为取向互动团体辅导(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CBIGT)可以定义为是一种将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理论有机结合的对生气情绪起到有效降低的技术策略,并融合系统化心理干预技术的辅导取向[1]。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手段已经逐渐应用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2]。对于大学生的自杀、自残、他杀等极端行为亦有良好的趋化作用[3-5]。目前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亦证明了它的显著效果和现实意义[6-7],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方案对团员情绪管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自我化的管理手段、系统处理情绪问题、认知行为互动的有效结合等一系列的方式与方法,成就了一套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然成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合理化的团体辅导措施。本次实验,通过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训练对于减少和对照大学生生气情绪的发生起到显著的干预效果,包括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等技术指标上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为自我认定情绪管理不善,易冲动,并自愿接受团体辅导有强烈的改变愿望的个体。通过使用大学生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测评及与学生的一对一面谈,最终确定42名大学生被试,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试验组成员参与团体训练,对照组成员不参与团体训练;两组成员在年龄、性别、专业、前测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来参加面试的大学生均接受前测、后测和追踪测量。参与本研究的成员信息见表1。

1.2 研究工具

1.2.1 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 研究者依据高校的教育特点以及大学生的语言习惯,逐条修正了STAXI(Sa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Scale)量表。该量表包括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3个分量表。通过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lph系数分析度量表的信度。经过修订后的系数值分别为: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分量表分别为0.86、0.78、0.81,总量表的系数为0.82。

1.2.2 非理性信念量表 参照杨清艳等[8]编制的非理性信念量表(Irrational Beliefs Scale,IBS)。其研究内容以患者组和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4个层面内容: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低挫折耐受和概括化评论。情绪障碍是当代大学生中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障碍等负性情绪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密切,这一结论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9]。

1.2.3 团体录音 在征得所有试验成员同意后,使用专业的录音笔,对在团体训练过程中的所有有声文字进行声音记录。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将其转化为书面稿件,用以记录和分析每个团队成员在团体实践过程中的改变。

1.2.4 团体回馈表 由团体训练小组成员自行编制,在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回收,内容主要包括团体会序、团体活动、团体内容以及活动有感和愿望等团体活动信息。

1.2.5 形成自我量化报告 用于测量被试生气状况的自我测评报告。报告以优化大学生情绪管理作为目标,通过团体训练和参团人员的具体情况拟定了情绪对照、生气管理、减压学习能力等3个方面的内容,采用Likert 7点量表进行自我量化。其中的数字“1”代表为负性的不符合,数字“7”表示为正性的最符合。

1.2.6 自我质性报告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填写开放性问卷调查,由课题组进行总结、分析和梳理,并结合团体录音、团体观察记录表、团体回馈表等信息,分析团体成员生气状态下的具体表现形式。最终精简为两个维度的基本信息: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

1.3 CBIGT方案

1.3.1 带领者 (1)主要带领者:在该研究中担任多重角色。负责团体训练的前期准备、活动方案的设计、各种量表的形成,活动的组织实施,全局性的保证团体训练整体的顺利进行。(2)协同带领者:是团体训练项目中的协助者。伴随各类活动项目的进展,负责收集团体成员的反馈信息与建设性意见,整理分析各类量化表格,协助主要带领者完成团体训练活动。

1.3.2 团体活动方案 通过文献分析及现状调查[10-12],以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为框架,融入Novaco的生气对照模式与自我管理技巧,设计该项团体辅导方案。试验组通过4期共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120 min。见表2。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该项研究的评估效果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体成员在接受训练干预前和后的问卷测试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团队成员的自我量化报告、以及组员的自我质性报告。研究过程包括三个时间点:前测,辅导项目进行前,对面试人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自测,自我量化报告的形成;后测,辅导项目结束后,团体成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自测,形成自我量化报告和自我质性报告;追踪测量,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六周,团体成员继续填写评估问卷及自我量化报告。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分析

2.1.1 试验组前后测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结果比较 试验组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4个维度的后测值与前测值比较显著降低(P

2.1.2 两组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结果比较 两组前测中情境生气等4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试验组4个维度的测评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 自我量化报告 试验组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自我质性报告 由组员不定式的开放问题组成,问卷于团体训练结束后下发,并要求团队成员在1周之内填写完整并统一上交。问题经过辅导团队成员编码后总结归纳为:(1)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21名训练成员中认知上的改变有18名,占85.7%;应对方式上的改变有17名,占81.0%。团队成员提高了对于生气情绪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事件发生与生气情绪反应之间的变化关系。(2)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能够成为自己的治疗者从开始的3名,增加到9名;能够具体的应用认知行为技巧的人数从开始的1人增加到13名。

3 讨论

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调整的成熟阶段[13],对于突然发生的状况及紧急情况大多处理缺少应有的镇定情绪及合适的处理技巧。往往对于生气情绪无法有效化解,亦或压力情绪管理不当[14],甚至表现出因控制偏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国内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的研究发展尚浅,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研究手段和干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训练在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中的辅导效果,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学习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15]。

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前测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了生气情绪管理的团体化训练之后,大学生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与前测值相比,后测值均明显降低(P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情绪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情绪对照、减压学习、生气管理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团体训练中学习的辅导技巧,能够让个体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个人问题的处理中,在未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环境下,期待着这项技术能成为提高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6):187-195.

[2]李丽.团体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未来与发展,2013,8(1):85-87.

[3]梁瑛楠,杨丽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1010-1012.

[4]郑小方,陈华莲.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4-66.

[5]郭文斌,张剑,冯小瑜,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研[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50-153.

[6] Duo Chen,Zhang J M,Shen L L,et al.Interner Add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9,17(5):151-152.

[7] Gni S,Wu X C.A study on 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 on academic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17(5):512-514.

[8]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等.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62-568.

[9] Solomon A,Arnow B A,Gotlib I H,et al.Individualized measurement of irrational beliefs in remitted depressive[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3,59(4):439-455.

[10]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1]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1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2-163.

[13] Rose S D.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

[14]魏鹏程.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167-169.

管理学的认知篇5

论文摘要:学校显性知识管理包括对学校运作过程中已经编码化的知识所进行的识别、存储、传播和共享。由于对显性知识管理在学校背景下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研究,本研究在吸取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学校管理情况而编制了普通中小学使用礴性知识管理问卷,并对枣庄市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并针时问卷中得到的评估,对这些学校显性知识管理的改进提出了包括加强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提高领导知识管理方面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教职员工知识管理技能培训和完善学校知识管理制度等在内的改进对策。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引人到中小学校,其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和论证。纵观当前我国学校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学校知识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高等院校的研究上,涉及中小学校知识管理的研究不太多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高等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职能差别。在经典的大学职能论述中,高等院校主要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无论从管理自由度还是从对科研的要求看,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创新都是高等院校所重点考虑的问题。与此相反,普通中小学担负的职能比较单一,知识传承可能是压倒一切的工作目标,它的创新空间和改进余地都与高等院校无法相比。

然而,中小学也面临着一种政策上的放权、自身自由度加大和对改革的强烈要求。随着中国普通教育改革的发展,普通学校的管理者越来越感觉到,如何强化自己的特点、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已经逐渐成为了与简单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同等重要的工作。应该说,在管理一种知识性行业的大范畴下,高等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没有重大区别。在处理好自由度空间中的管理任务方面,普通中小学校也可以从知识管理的引进中得到许多高等学校所得到的同样的好处。

知识管理引人到中小学校管理实践中来,具体运作得怎么样,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知识管理的现状到如何呢,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笔者着重对中小学的显性知识管理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取样的范围为山东省枣庄市的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了使抽样更具有代表性,先是对枣庄市的中小学以市属学校、区属学校、乡镇学校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从每一个类型的学校中随机抽取高中、初中和小学进行问卷发放。笔者在各个抽样学校,将参加回答问卷的教师集中起来,清晰地讲解了问卷的施测要求,集中答卷完毕后,当场由笔者回收带回。本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4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230,有效率为98.3%,符合教育调查的要求。通过对所回收问卷进行严密科学的分析,得到以下中小学显性知识管理的现状,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作简要综述。

(一)中小学显性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校园网建设。调查统计表明,73%的教师回答学校建立了校园网,71.7%的教师回答学校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其中40.4%的教师回答学校为每位教师个人配备了一台电脑,31.3%的教师回答学校为每一个教研组配备了电脑。这表明各学校都能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为实现知识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校园网在建设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xxz= 51.022>xxoz.os(4>9.49.p=0.000<0.05)。在校园网建设和教师电脑配置上,市属学校要好于区属学校和乡镇学校,这与现实情况是吻合的,因为不同层次的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是不同的,分别来自相对应层次的财政机构,层次越高的学校,教育财政投人越多,越有保障。

2.图书馆建设。在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从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其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有73.9%的教师认为他们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能满足学校师生的要求。这与各类学校仍以抓成绩和追求升学率为学校办学目标是分不开的。

3.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和档案管理方面。调查统计表明,85.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73%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档案条理有序、便于查找,72.6%的教师认为学校每位教师建立了完整的教师业务档案,这些都为学校显性知识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小学学校领导素质情况调查

1.学校领导知识管理素质和学历水平。在关于学校领导素质和学校领导的学历水平的调查中,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被调查教师中,认为学校领导的知识管理素质高者占51.3%;认为学校领导的知识管理素质不高者占15.7%,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不明确、模棱两可者占33.2%;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的学历水平高者占44.8%,认为学校领导的学历水平不高,占23.5%,对这一问题没明确回答者占31.7%。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发现,关于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在关于学校领导知识管理素质的调查中,有51.3%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的知识管理素质是高的,仅有44.8%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学历水平高。由于领导知识管理素质和学历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显性知识管理的实施。

2.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和学习意识调查。学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人到学校管理过程中,作为学校领导是否已经意识到和具有了这种理念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65.2%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但是学校领导在接受新知识和主动寻求信息的意识方面,不太令人乐观,仅有的43.9%教师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态度和模棱两可态度的教师竟达56.1%。作为学校领导如何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形成主动接受新知识和寻求学校发展信息的意识,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三)学校成员对知识管理理论的了解程度调查

在对学校教职员工对知识管理理论的了解程度调查中,取得了以下的数据,从发下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一些中小学教师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显然不太了解,“知识管理”、“显性知识”、“知识地图”和“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管理中的最基本的几个概念,只有33.9%教师了解“知识管理”,22.6%的教师了解“显性知识”,25.2%的教师了解“知识地图”,40.9%的教师了解“核心竞争力”。调查的结果说明了我们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对新兴知识的接触和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关心程度还是不够的。

(四)中小学关于显性知识管理措施的调查

1.学校领导对教职员工学习的态度和措施。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一个人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目前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如果不继续学习,那么他5年后就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作为学校领导对教职员工的学习应持什么态度呢,调查统计表明:74.8%的教师认为学校鼓励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倡导业务进修和学历进修,只有13%的教师认为学校不鼓励教师的学习和进修。89.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鼓励教师把学到的新知识用到教学中,这说明了现在的学校领导也认识到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学校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师业务学习,79.6%的教师的回答是肯定的,60.4%的教师认为,学校定期召开教师交流教学、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的会议。这些做法是符合学校知识管理要求的。

2.学校对校园网和电脑的使用情况。通过前面的调查统计,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和为教师配置了电脑,使用情况如何呢,在调查中,从我们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88.7%的教师认为学校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于教学,63%的教师说他们学校有专门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指导教师运用计算机。在校园网和电脑的使用上学校具有严格明确的管理措施,在这一问题上有68.7%的教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在对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培训上,一些学校显然重视程度不够,只有52.2%的教师认为他们的学校做到了,而对此持否定态度的教师也高达29.1%。这说明了一些学校意识到了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还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培训措施和制度。

3.学校对教师劳动成果的管理。学校对教师取得的劳动成果如何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师劳动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在现实工作中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调查取得了这样的数据:76.5%的教师认为学校比较重视对教师劳动成攀的奖励,定期公开呈现教师的科研成果;48.3%的教师认为学校经常组织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35.2%的教师认为学校将优秀教师的教案很好地保存,便于其他教师查阅参考,但有37%的教师认为他们学校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表明了学校领导虽重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奖励,却苦于无良策,忽略了一些对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资源。

4.学校对图书馆与阅览室的使用情况。在基础设施的调查中,已经了解到目前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上不能满足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的需要,那么在仅有设施的情况下,使用效果又如何呢,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明显地可以看出,在图书馆与阅览室的使用上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有35.7%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为师生开放时间充足,而有48.7%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严重不足。这显然对教师的学习、知识更新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学校知识管理的进行。

管理学的认知篇6

论文摘要:自我管理作为一种语言学的学习理念由来已久,并构成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沟通的基本精神内核,也是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共同之处。而在现代英语教学当中,自我管理策略的应用性价值在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崛起而进一步凸现出来。本文重点探讨自我管理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自我管理策略内涵体系概述 

 

自我管理,通俗的讲就是个体对自身个体、对自身的思想、理想、价值观、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通过自己对自己的组织、计划、约束、激励、控制和思考,实现自己对自己的管理。作为一种语言学的学习理念,很多语言学家都认同一点,语言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实质上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三个方面。同时,元认知策略属于高一级的策略,不直接作用于学习,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监控和评估来对语言学习起一个宏观调控作用 。这里的元认知,指的就是最初的认知,即对语言本质的一种认知。可以说,语言学界将对语言的学习的本质准确的定位于自我管理范畴,是对自我管理策略的一种深层次的肯定。自我管理策略又在企业管理领域大量应用,其内涵表现为员工对各个企业的基本决策的直接参与形式。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其重心在于生产资料实现了社会化,从而归全体员工或整个社会所有,从所有制基础上推论,员工在较小的团体中往往采取直接的方式,而在较大的团体中则通过他们在工会或者员工委员会的代表决定生产和收入分配这种最基本的问题,而技术和业务方面的事务也由他们主持、管理和监督。而从更为广义的层次来说,自我管理策略是民主组织形式在整个宏观微观经济活动中的集中表现。各个企业的承担机构诸如工会、员工委员会,都会向整个部门和整个经济组织的上级管理部门派遣代表来为其团体利益代言。在每一级的设置上,自我管理的机构载体都要负责其相对应的方针的制定、实施和相对独立的企业之间实行协调的最高权威。 

 

二、英语学习中自我管理策略的内涵表现 

 

涉及到“管理”字样,就必须要涉及到管辖治理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而在英语学习中,自我管理往往表现出两大模式,认知模式和情感模式。认识模式是较易理解的,即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自省自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它体现学习者处理内部实际的能力,体现着个体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认知模式的本质就是强调个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英语知识、语法、词汇等认知对象所进行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而情感模式指的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情感控制所形成的强大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学习者的兴趣、心态等。加涅同时还指出,学生情感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态度、信心、耐力、抵触、畏难、焦虑、意志和性格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过程分别起到启动、维持、强化、引导、调控和制约的作用,并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从课堂授课的一线而言,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自我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识、情感、意志。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能够自我激励、自我体验、自我克制和自我调节,不断提高情感的自控力;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发现并保持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断提高自主意识和自觉性;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磨练,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能力;能够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主维持课堂纪律,自觉解决课堂出现的问题,实现师生对课堂管理权的分享;能够自我检查、自我计划和自我提醒,不断提高自立、自强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获得知识之外的成功体验。 

实际上,自我管理策略是对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程精神背景下的重要的教学理念创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管理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境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管理就是在英语教师的作用影响下,学生为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和个人成长目标,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己及英语学习相关资源而开展的对自己英语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无论从语言学、教育学还是管理学领域,自我管理策略所表现出的主题,都极大的强调了人的主体性,通过自我意识的系统性、集中性和功能性的外化和行动化践行,将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实现能力发挥到社会活动领域之中。 

三、自我管理策略对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一)自我管理策略通过个体差异性来提高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者个体存在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自我管理策略必须介入。前文提到,英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往往会涉及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这两方面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与现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学习者能够有意识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自觉性。而这三方面的因素都会与英语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点融为一体,加剧个体差异性。在这种个体差异下,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意愿和认知方式都会以极度个性化的方式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因此自我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体独特的风格化学习方法的效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而情感体验也是如此,在现代语言学教学语境下,英语语言学习不仅仅是相当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同时还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调控学习方法、策略等认知手段之外还需要进一步调动情感因素的过程。因此自我管理策略还要做到在管理方面的知情合一,自我管理往往是对自我情感体验的最本质最精准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学好英语。 

(二)自我管理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我构建意识 

英语学习作为一个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决定了自我管理策略的必要性运用。构建主义学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是由老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要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构建主义理论从理性的角度强调了英语学习个体对自身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性的构建意愿和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过程。因此,英语知识、英语思维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获取必须要通过自身来实现和完成。而对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性过分强调的传统教学指导下,学生往往缺乏独立自主判断能力和思维活动训练,使得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很容易变成对书本单词、语法及练习答案机械记忆的过程,从而造成了学生在知识建构中新旧“图式”的联系被割裂。因此以强调以“学”为中心为主的自我管理策略指导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来建构知识和能力,让每一个作为独立的主体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当然,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顺利。在自主学习的过程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控,同时需要结合认知和情感这两个要素不断进行自我改善、控制和协调,从而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模式,使英语学习向着适合自己的良性轨道发展。 

 

四、如何在英语学习中灵活运用自我管理策略 

 

(一)从认知策略上 

认知能力是学习英语的技术性基础,因此要对这一策略进行灵活运用,就要首先调控这一策略,因为认知对象和认知结果都是多样化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从事着获取知识和概念的脑力活动,其中包括获取、存储、加工、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过程,其过程无不与认知关联。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全面实施,不能以偏盖全。针对不同的阶段,应选择不同的认知策略。其次是要增强英语运用的自我意识,提高英语学习的认知能力。 

(二)从情感策略上 

自我管理策略的另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对英语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因此就需要树立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来提升自我的潜在学习动力。同时,建立自我向上的激励机制。通过榜样激励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及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通过确定目标的实现激励,唤起英语学习兴趣;通过自我成功激励,来增强学习自信心;通过合作与竞争,来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策略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 

总之,自我管理策略是语言学习尤其是外国语学习的重要指导理念,通过对学习主体自身的主体意识的强化,进而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性、自我调控和自我超越能力,从而实现对外国语学习尤其是对外国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认知和体验的文化层面的领悟。自我管理策略是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教学理念同步重视的理念,对于现代个体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都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是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张冬艳,浅谈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台版),2009(3) 

【2】甘露,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3】邓鹏鸣,发展外语习得者的自主学习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 

管理学的认知篇7

关键词:组织能力;动态能力;管理者认知;升级;战略变革

一、 引言

我国大多数纺织、服装、玩具与电子等外向型制造企业以贴牌代工生产进入全球价值链,这种以低廉生产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了我国产品长期处于技术含量低与品牌附加值低的价值链低谷。近几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成本上升、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因素困扰,这一成本优势已经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强烈挑战,国内代工企业的经营瓶颈日益凸现,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亟待升级。资源基础观认为资源与能力是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的主要决定因素。代工企业的升级路径一般是由委托组装制造(OAM)或委托代工制造(OEM)到产品研发设计(ODM),并最终建立自主品牌(OBM)。基于资源基础观,推动代工企业升级的组织技术能力,先是制造生产能力,然后扩展到设计研发能力,最后是品牌营销能力。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的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与设计研发能力本身是公司资源与能力战略升级的主要内容, 并不足以推动企业的整体升级。

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动的情况下,组织资源与能力必然会受到了强烈冲击。代工企业在生产技术上的组织能力有可能成为一种核心刚性,或者是一种能力陷阱,并不一定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代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组织能力对于企业战略升级的意义更为重大。由于代工生产效率与理解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企业经营定位,代工企业在生产效率上的精益求精,可能会阻碍企业在营销等创新能力上的能力培育。Danneels(2002)将企业从研发向营销转化的能力定义为“二阶营销能力”,并指出这种二阶营销能力推动着企业从OEM模式转化为OBM模式。所以,OEM模式向OBM模式的战略升级,要求企业的经营重心从生产效率向营销创新的转移,而推动这一转移过程的驱动力正是企业内部的一系列知识与能力,特别是识别核心能力与改善核心能力的二阶组织能力,即动态能力。作为资源基础观的一个延伸,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了公司资源与能力的演化本质,认为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资源基础与输出新能力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以及所支撑的战略行动在组织变革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应对动态环境而整合、构建或重构内外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变革导向型能力,它是推动公司开发新产品、升级新流程与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公司能力的子集,对公司长期竞争绩效有着关键影响。

在战略管理范畴,为了避免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范式过度强调组织层面的资源与能力,忽视管理者或企业家层面的认知与行为因素,Barney(2001)提出,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部分来源于高层管理者对资源未来回报的差异化预期,即影响着企业成长的管理者预期在企业间是异质的,这种异质性预期影响着对公司内部资源的整合。虽然战略过程在本质是演化的,但是这一过程涉及着管理者主观设计的因素。关于企业战略升级现有研究,学者们大多探讨了组织能力对企业战略升级的作用机制,忽视了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能力的影响,以及这两个因素对企业战略升级所产生的交互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将管理者认知范式与动态能力范式结合起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公司战略升级的影响。本文将基于管理者认知范式,探讨管理者认知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公司战略升级的影响机制,特别是管理者认知与企业资源基础所产生的交互作用,最后建立一个关于“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模型。

二、 企业战略升级:管理者认知的作用

演化理论将组织能力的发展视为一个基于惯例的半自动化过程,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影响组织能力演化的认知因素。组织能力研究必须关注组织的微观基础,即管理者在组织能力形成与演化方面的作用。组织能力的演化不仅受到组织内部的惯例机制的影响,而且还受行为主体心智模式及其引发有关认知表征的影响。要全面地理解组织能力的演化机制,必须对上述“惯例视角”与“认知视角”进行必要的整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管理者认知在公司战略决策与实施中的特殊作用。管理者认知影响着特定环境事件进入公司战略议程的可能性,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决策选择与战略实施绩效。在企业战略升级的动力研究方面,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范式提供了组织层面的解释。动态外部环境(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等)给代工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提供了自身战略升级的机会,这些机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往往需要高风险的战略投资,是否把握这些机会最终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主观判断。

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发展路径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演化。处于相同环境中,拥有相似资源与能力的企业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公司发展战略,这可能是高层管理者在识别战略机会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管理者认知可以解释为何在同一环境下不同的公司能力发展路径。管理者认知通过影响新环境下技术相关的搜索行动,进而影响了组织能力的演变轨迹,最终影响组织适应性发展。

三、 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在企业战略升级中的交互作用

代工企业的战略升级是公司基本经营模式的战略整体变革。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都影响着企业战略升级这一战略变革。组织惯例与管理者认知共存于组织层级中,影响着组织能力的发展路径。管理者认知对企业战略更新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管理者认知的对象,而且取决于相关组织配置定位。管理者层面因素与组织层面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公司的战略更新。在企业战略升级的过程中,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交互效应:“替代”与“互补”。

1. 管理者认知的替代作用:缓解代工能力对战略升级的负面效应。代工企业的战略升级主要涉及组织能力从生产制造能力到研发营销能力的转化。Gavetti和Levinthal(2000)将组织能力的演化过程中区分为基于经验向后看的行为惯例和基于推理向前看的管理者认知。在他们看来,与现有组织活动相接近的惯例视角意味着组织能力的稳定性,无需与现有组织活动相接近的认知视角意味着组织能力的适应性,而组织能力与稳定性与适应性往往是对立的。

在贴牌代工生产模式下,代工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制造经验,并在生产效率上精益求精。然而,这种代工的组织惯例容易导致组织能力的刚性效应,即公司整体能力被锁定价值链的制造环节,而无法向自主研发与品牌营销环节跨越。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认知可以通过调整经营重心、整合资源基础、利用杠杆能力等方式来调整公司战略发展方向,逐步减少对代工生产的组织惯例的依赖,形成以设计研发与品牌营销为基础的新的组织能力。换言之,管理者认知对组织惯例在战略升级动力上形成了替代效应。当一个公司面对一个不确定性极高的战略前景时,某种程度的管理者前瞻有利于公司适应变革。管理者认知是引发后续战略反应与相关能力发展的先导因素。管理者认知替代了代工组织惯例与传统组织能力,引导着公司新的战略方向,从而促进研发与营销等创新组织能力的发展。如果代工公司并不具备多少创新型组织能力,管理者前瞻的战略效应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战略性前瞻,管理者对创新科技的重视指引着公司在创新领域的搜索活动,从而推动着创新型组织能力的积累。

即使代工企业在研发或营销等方面已经具备出色的的组织能力,如果没有管理者观念上的共同支撑,公司战略升级也可能无法成功实现。Tripsas和Gavetti(2000)的案例研究指出,宝丽来公司之所以无法应对数码科技革命,不在于缺少数码科技方面的组织能力,而是在于管理者认知没有充分意识到新的市场趋势,不愿意接受数码科技革命对企业战略的挑战,反而深陷于传统的商业思维模式中,最终导致公司倒闭。如果维持公司惯性与推动公司变革的组织层面因素并存于公司内部,那么管理者认知就是一个决定公司战略方向与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对于代工企业而言,管理者认知在推动企业战略升级方面作用更为突出。不仅是因为管理者引领着公司战略方向与能力发展路径,而且是因为组织能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管理者认知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甚至是更换高管团队的方式来加以更新。管理者认知影响着公司战略行为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而这一影响效应取决于管理者认知、组织能力与组织激励的交互作用,后两者往往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相对稳定因素,一时难以改变。所以,公司战略变革最终还是取决于管理者认知。

2. 管理者认知的互补作用:扩大创新能力对战略升级的正面效应。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的互补观认为,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适当组合在一起,则会更为有力地推动组织战略变革。如果涉及创新的组织能力已经存在于公司内部,那么管理者认知的战略效应相对较弱,只能通过调整公司现行的经营活动,改善公司面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状态,此时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形成了战略上的互补效应。Eggers和Kaplan(2009)研究发现,管理者认知与组织配置定位结合起来对公司战略更新产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当CEO的注意力集中在创新科技时,增强了面向创新产业的组织配置定位对新市场进入步伐的正向作用。基于认知与能力的互补观,如果代工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研发或营销组织能力,则管理者认知与创新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正向的交互作用。

管理者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识别公司所遇到的新机遇,并将这些机遇转化为公司战略更新的微观适应过程。如果高管的注意力聚焦在创新科技上,则会增加创新科技能力的研发投资,后者有利于公司全面推行创新战略。代工企业的管理者对研发与营销的重视也是给企业传递了一个重点发展创新环节的强烈信号,并通过配置公司资源、形成激励机制与构建文化氛围等方式,促进创新组织能力的积累,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升级。

当外部环境剧烈变动时(比如涌现突破性创新科技、政府规制突然放松等),环境不确定性骤然增加,管理者认知就会出现严重分化。面对外部挑战,有些管理者对公司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前瞻,并试图扭转贴牌代工的经营模式,而有些管理者不愿意进行更大范围的搜索活动,固步自封于代工模式。Eggers和Kaplan(2009)发现,在传统科技基础上发展的组织能力并不是管理者短视的主要来源;相反,管理者的注意力聚焦于传统科技才是真正的战略短视根源,因为管理者不愿意把握那些他们原有能力范围之外的变革机遇。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引下,管理者更愿意改善现有传统科技生产效率。企业家的注意力聚焦于公司的传统科技,意味着该公司受限于特定科技平台,这阻碍了公司适应能力的发展。对于OEM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家仍然重视代工制造的生产效率,则意味着该公司受限于代工模式中,这会阻碍了组织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理解企业应对动态环境的异质性战略反应的关键因素,管理者认知弥补了公司层面的创新能力不足,推动了后续的创新战略投资,从而提升创新组织能力乃至推动企业战略升级。

四、 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模型

理解公司面对动态环境的战略反应,必须同时考虑组织层面因素与管理者层面因素,特别是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的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态管理能力,即管理者建立、整合与重构组织资源与能力,以协助企业适应动态环境的个体能力。我们认为,管理者认知至少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着公司战略升级。首先,管理者认知影响着组织层面的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通过获取、整合、重构与释放了企业资源基础,包括传统能力、运作惯例与资源位置,最终促进公司战略升级以适应动态环境。其次,管理者认知在公司组织能力(企业资源基础)与企业战略升级之间起调节作用,即管理者认知扩大了组织创新能力对战略升级的正面效应,缓解了组织代工能力对战略升级的负面效应。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构建了以下“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在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框架中,首先,虽然管理者认知对组织能力的影响已取得相当证据支持,但是管理者认知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其次,涉及动态能力的实证研究已有相当基础,但是动态能力本身的量表开发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动态能力本身量表的选择是后续研究的难点之一。最后,关于管理者认知的测量方式主要是通过公司年报、公司高层文件、公司信件等文本分析管理者“注意力焦点”的方式来获得,下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管理者的认知倾向(包括意向性乐观程度、谨慎度、前瞻性、创造性等)这些更为根本的个体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 Benner MJ, Tushman M: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Photography and Paint Industri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47(4):676- 709.

2. Danneels E: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 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2):1095-1121.

3. Ambrosini V, Bowman 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9,11(1):29-49.

4. Barney JB: Resource-based theories of co- mpetitive advantage: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6):643.

5. Augier M, Teece DJ: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role of managers in business strateg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2):410-421.

6. Abell P, Felin T, Foss N: Building micro-foundations for the routines,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link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8,29(6):489-502.

7. Kaplan S, Murray F, Henderson R: Disc- ontinuities and senior management: assessing the role of recognition in pharmaceutical firm resp- onse to biotechnolog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3,12(2):203.

8. Bogner WC, Barr PS: Making sense in hyper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a cognitive expl- anation for the persistence of high velocity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2):212- 226.

9. Tripsas M: Technology, Identity, and Ine- rtia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Company. 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2):441-460.

10. 周晓东.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浙江大学,2006.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澄海玩具创意产业集群管理创新服务平台及其推广应用”(项目号:2010A040206009)(项目负责人:徐宗玲);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项目“后金融海啸背景下澄海玩具自主品牌发展研究”(项目号:09E-01)(项目负责人:陈戈);广东省汕头大学“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项目号:ITC10004)。

管理学的认知篇8

关键词:医院;医疗卫生人员;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人力资源就是医院中具有学历和技术职称或者有特殊专长的技术人员、后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医院组织对技术人员、后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了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要加强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程度,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的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随机抽样,选择我市3所二级医院与3所三级医院进行调查。对医院医疗卫生人员的年龄、岗位以及科室进行随机抽样,发放1200份问卷,保证回收率97%。

1.2方法 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问卷调查,调查项目有15个,每个项目最大分值为5分,1分为较差,2分为一般,3分为良好,4分为较好,5分为很好。

1.3数据分析 问卷由EpiDate3.0录入调查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由t检验[2]。

2 结果

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认知度最高的是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认知度较低的是医院制定管理战略的参与度(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程度最低的项目是个人发展空间与医院战略制定参与度。这说明医院的管理组织只把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当做一种劳动力,不是一种可开发的资源[3]。医务人员的个人能力与自身价值得不到好的发挥,也缺少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案,从而不能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次研究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程度最高的是管理组织的战略观念,这说明医疗卫生人员能够认同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方案措施。

不同学历、年龄段、科室、所在岗位、在职年限的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40年龄段的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度较低,由于该年龄段的人群处于事业发展期,面对家庭、事业以及生活的多重压力,从而降低了该年龄段医务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度[4]。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医疗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学历的医疗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程度各不相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为提高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水平,可建设医务人员选拔制度和配置制度。医疗卫生人员的选拨要从招聘人员中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人员,要符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内在知识、技能水平要符合医院审查标准,还要具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具有临床经验、科研经历。

开展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制度要与医院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医院价值跟医务人员价值的高度统一,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供医人务员个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同时也要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打造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制度。

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医院要构建具有多个层次和多个维度的绩效评估体制,例如服务对象方面、财务方面以及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方面。薪酬设计要遵从按劳分配,体现技术含量,提倡效率优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公平的薪酬制度。

参考文献:

[1]袁. 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研究[J].山东大学,2009,02(22):12-13.

[2]蓝剑楠,许亮文. 杭州市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 现代医院管理,2012,01(11):46-48.

[3]蓝剑楠.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杭州师范大学,2012,21(01):23-24.

管理学的认知篇9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CTQ009);安徽大学人才建设计划项目“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对知识管理最常见的一种理解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活动流程[1]。它可以是独立流程,也可以是依附流程,即依附于业务或工作流程。即使是其他的理解,也都少不了对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因此,知识管理流程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

1从内涵角度描述知识管理流程

1.1国外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

美国得而福集团创始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2]该定义突出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应该是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该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它不仅表明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有关,而且表明了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与知识管理有关。

墨尔本工商学院副院长和Gartner公司的研究员M.Broadbent则将知识管理直接视为一种管理流程。他认为:“知识管理”是挖掘并组织个人及相关知识以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目标管理流程[3](PurposedManagementProcesses)。在他看来,整个知识管理的流程应是知识获取、知识组织及知识创新。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4]。在该定义中凸显了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用的作用。约格什•马尔香(Y.Malhotra)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5]该定义比较完整地说明了知识管理的整个流程,并且还说到了信息技术对管理方式的支撑作用。

1.2国内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

王广宇在其著作《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和科学的知识管理定义,这个定义也被时下很多学者引用[6]。他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7]。由其定义可以看出,对于知识管理流程的叙述是比较全面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测评、知识传递、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9”知识链。

丁蔚认为:“知识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对信息的管理,但其手段与方法比之信息管理更加先进与完善。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知识在信息系统中加以识别、处理和传播,并有效地提供给用户使用;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认为知识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知识不仅来自于编码化信息,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存在于人脑中。”[8]在该定义中可以分析出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处理、知识传递和知识创造。褚峻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管理。由于隐性知识不是编码化的,而是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人脑中,因而可以看做是对人的管理。”[9]从他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流程应该包括知识组织、知识创新。前者主要体现在显性知识的管理上,后者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刘冀生等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在组织内外知识的海洋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对知识的捕获、应用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将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最恰当的人,以便使组织中的个人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而作为组织则提高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0]。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中知识的流向应是知识采集、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乌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1]。从定义中得知知识的流向应是知识获取、知识转换、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

1.3从知识管理内涵的角度认识

知识管理流程从以上诸定义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在研究知识管理内涵时是围绕着知识流程的分析进行的,可以说,这是对知识管理流程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认识途径之一。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不外乎两个方面:①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进行的管理,这必然涉及到流程的问题,即知识如何实现从采集、组织、转移、共享到应用和创新。②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进行的管理,即知识型的管理。任何管理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组成的,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不可能离开知识的支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必须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知识管理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技术的应用上来,只有具备了搭建知识流程各阶段所需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组织的知识管理[12]。所以知识管理还需要流程技术作为支撑。运用词频分析的方法分析以上定义,得出关于知识管理流程关键词频如下:获取(7)、组织(5)、保存(2)、更新(3)、应用(5)、评价(2)、传递(8)、共享(3)、创新(8)。由此可以看出,在各流程中利用最多的是知识获取、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传递和共享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流程的不同侧面。其次是知识组织和知识应用。根据结果可知,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有5个,即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

2知识管理核心流程模型的研究

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所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知识链[13]。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知识管理流程模型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知识链引致的价值链来分析的。“价值链”是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14]。价值链把组织的每个业务流程看成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都能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顾客向组织支付利润,就是因为这些过程为产品或服务增加了价值,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一个价值链,就可以识别为客户增加价值的那些重要活动[15]。其他两种角度的分析也比较多,不过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本质上是一致的。

2.1国外的知识流程模型研究

波特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见图1)

C.C.Lee等人模仿Poter的知识链模型,建立了他们的知识流程模型,使得Poter隐含的知识因素显性化,如图2所示[16]。

该模型中知识链由两部分组成:知识管理基础和知识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基础包括CKO的管理活动、知识工作者的招聘、知识存储能力和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C.C.Lee等认为知识管理的整个核心流程为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保护、知识整合和知识分散。YongLongChen整合了上述学者关于知识流程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得出了关于流程的模型,他的研究主要以彼得•杜拉克(P.Drucker)提出的知识工作者与Porter的知识链、Nonaka的知识螺旋[17]、Kaplan及Norton的平衡计分卡[18]与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论[19]所推演而成。该模型的知识链主要包含3部分:知识输入端(InputKnowledge)、知识活动端(KnowledgeActivities)与价值输出端(OutputValues)[20],如图3所示。

知识输入端的设计是以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与Drucker提出的知识工作者与下一个社会为基础;知识活动端主要是根据Porter的价值链与Nonaka的知识螺旋推演而得;价值(目标)输出端则整合了Kaplan及Norton的平衡计分卡与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论。在该模型一系列知识后面隐含了价值链过程,明确了知识管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2.2国内有关知识流程模型研究

夏敬华认为知识流程的核心正在于“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场所,将最合适的信息和知识传送给最合适的人”,有效实现“信息和知识”和特定“角色”以及“场景”的关联,进而指导人们做出决策和行动[21]。这是关于知识管理流程模型最经典的认识之一。

在张润彤,曹宗嫒,朱晓敏等编著的《知识管理概论》一书中介绍了基于知识的4种流向。包括:①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和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使用与创新;②知识的收集知识的编码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知识的创新;③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④知识生成、分享、应用及创新的统一[22]。该论述基本反映了知识管理流程的全貌。林榕航在编著的《知识管理原理》中根据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程的活动及表现提出常见的知识流的4类形式:①隐性知识(创新)植入实体产(商)品交换价值;②隐性知识(创新)显性化实体产(商)品交换价值;③隐性知识(创新)显性化智力结构资产交换价值;④知识资产转化知识资产投资价值[23]。其以分类的方法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流程,指出不同类型的知识转化为价值的路径是不同的。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张纲在《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一文中,通过在知识链与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基于知识链的企业价值链,如图4所示[15]。

该模型将知识流程置于核心地位,通过知识管理将合作伙伴(供应商)与客户联系起来,并作用于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资本、存货和知识服务等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黄卫国、宣国良在《知识价值链》一文中分析了前人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论述,提出了一个新的双循环知识价值链模型,该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愿景与战略、投入、知识活动和产出,如图5所示[24]。

该模型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管理是一个流程,投入是智力资本,产出也是智力资本。作为中间的环节是知识活动,即知识管理活动。所有这些都与组织的愿景和战略紧密关联,可见知识管理不仅是技术性、操作性的,更是战略性的。王广宇在其著作《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中得出知识管理的九大基本流程,并归纳为一个模型,即“PSCA”闭环模型[7]。储节旺等在其《知识管理概论》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这九大流程,并补充了一个流程,将“K9”知识链发展成为形成了新的“PSCA”闭环,见图6[25]。

在该流程中,知识采集是知识链的入口,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是知识链的出口。知识在知识链的循环中不断增值,即不断实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这应该说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知识管理流程模型之一。

>2.3国内外知识流模型研究的比较

将上述学者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首先从组织内外环境看,知识管理对组织内外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并受到它们的影响。Poter,Yong2LongChen的知识链既从组织内部寻找知识管理的流程,也考虑到了组织外的协调因素;而C.C.Lee的价值链则只是从组织内来实现的[24]。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张润彤、林榕航等的知识链也只是从组织内部总结的,并且没有区分好知识链和知识价值链的关系;与此相反,张纲、黄卫国等则考虑到了组织内外结合所共同形成的知识价值链。其次,从知识管理的层次看,知识管理存在于组织的各个层次,既有战略层次,也有业务层次。韩滨等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模型探讨》一文中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划分为知识资源层、知识生产层、知识处理层和知识应用层四大部分[26]。但从战略层面上,Yong2LongChen,C.C.Lee研究的知识链体系中并没有加入战略管理的思想,在国内研究中,也缺少战略管理和价值的循环利用,没有体现价值创新以及波特价值链基础活动的要素。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承认知识管理的战略价值。因此知识管理最有活力的应用就是服务战略决策,只是一些观点没有将其显性纳入模型。再次,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尤其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被公认为知识管理的两大环节。其中王广宇的“K9”和储节旺等在该基础上发展的“K10”知识链模型是目前较为全面、系统的流程模型。最后,从知识管理的目的看,几乎所有观点都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应用,服务于组织的竞争力的提高。知识管理是一个将知识在组织中循环推进的过程,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组织的核心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李顺才等认为企业中知识的流动是呈网络状态的。在市场调研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伴随着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在转化的各环节进行大量的交流、反馈,从而达到知识共享,促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27]。张建华认为,一个能为企业知识管理有效服务的知识流程应是在对企业知识进行辨识、获取、表示、求精与存储的基础上,依托有效实施策略和AI技术,将分散在企业内各层次各部门的编码知识、员工头脑中的非编码知识以及企业业务过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较高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知识体,以提升企业知识共享、应用与创新能力[28]。超级秘书网

知识管理流程的研究涉及到知识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说,知识管理就是一种关于知识的流程管理。

参考文献

[1]何飞详.知识管理的新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58

[2]李志能.智力资本经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BroadbentM.Thephenomenonofknowledgemanagement:whadoesitmeantotheinformationprofession

[4]吕君奎.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4(1):18

[5]储节旺,周绍森,谢阳群,等.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

[6]欧兆虎.知识管理与知识评价[J].图书情报知识,2006(3)

[7]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2)

管理学的认知篇10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建构主义

1.绪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设《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以下简称MIS)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叉学科。基于MIS综合性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的特点,教学遇到重重困难。表现在学生觉得课程抽象、枯燥、、乏味、空洞,教师觉得知识难聚合,课程难成体系。所以30年来对MIS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从没停止过。

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灵魂"。现代以桑代克为代表人物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布鲁姆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被认为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折中的以加涅为代表的信息加工理论,著名的以皮亚杰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等,各种教学理论丰富多彩。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MIS教学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2.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最先提出来的。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其中主要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MIS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基于上述理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设计如图3-1所示。

图3-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

MIS课程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由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纳、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5大部分组成。

3.1 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纳

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企业环境为学生设置情境,引导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案例。

3.2 信息技术

从宏观介绍信息设计包括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从微观详细讲解从现实世界,经过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协作、会话方式,从现实世界认识、概括、抽象出管理信息系统所管理的对象,在建立关系数据模型过程中,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文化素养。

3.3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从具体到抽象讲解MIS基础知识。先演示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再介绍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等相关知识。

3.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是MIS课程教学的主体知识。是意义构建过程,运用前期所学课程如VFP程序设计知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解决案例所设计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5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MIS应用是把自己所开发系统运用于实践中,也了解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4.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MIS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事物的认识是以个体的知识经验、需要、信念等为基础的,它不只是简单吸收来自客体的信息,因此,要重视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而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等着装东西的空容器。

4.1 案例驱动理论教学

一个恰当的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因此,MIS教学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前期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文化知识、数据库技术知识。把这些知识和本课程的知识串联起来,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要开发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系统开发的知识架构。

4.2回顾知识

每次上课,回顾前一次课的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不是复制知识,而是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地加工与建构。学习者不仅要建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在内容确定性方面进行逻辑的判断,这些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扩展。

古宁汉 (D. J.Cunningham)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大脑里存在着各种知识构图,如学过程序设计大脑里有程序是输入、处理、输出的构图。学过计算机语言有计算机语言是语句、函数、语法、程序的构图。学过信息系统开发有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构图。

皮亚杰认为,新旧知识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实现双向建构的,在对新信息进行建构的同时,对原有经验进行更新和改造。"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的认知相互促进,同化是在已有的知识构图中补充知识。学习者"同化"新信息时,当新知识的数量和特征增加时,他破坏了原有的知识构图,原有的知识体系遭到破坏,失去平衡。通过修改和创造等顺应过程,学习者的知识构图达到了新的平衡,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绝对地、准确地概括世界,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境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过程。

4.3互助完成实验教学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所以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安排2个或3个人一组,共同开发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有良好的效果。

5.结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学习的目的不仅要了解知识的具体内容,而且要会学以致用。只有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学会了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是主观构建的认识,对学习是同化和顺应的学说,对学习方法是情境、会话、协商、意义构建为四大要素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都有指导意义,值得管理信息系统教师在教学中践行。

参考文献:

[1]王锐.基于建构主义的_管理信息系统_课程教学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