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城市规划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3:30

道路城市规划

道路城市规划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环境;发展;措施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是展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内容繁杂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出行要求及城市的空间景观等均产生了新的要求,使城市功能更加复杂多样,以致对城市道路的功能需求、城市路网规划布局与设计等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对交通环境、道路功能、网络结构等作进一步认真的思考,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速、经济、便利和舒适的要求,并为城市营造优良环境。

1道路规划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

1.1交通要顺畅

城市路网是城市平面的骨架,道路功能首先是交通,所有景观因素均要在道路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即交通顺畅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试想在人车处于拥堵状态之下,有谁还有心情欣赏景观,因此,城市环境景观首先是交通要顺畅。

1.2道路绿化率

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率要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使道路绿化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3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城市道路在选择路面结构类型时侧重经济效益而选用刚性路面。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大中城市建设的经验使决策和设计工作者选用路面结构时,更加注重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影响和行车的舒适性,多数采用柔性路面结构。随着先进工业产品的不断出新,各种改性剂和路用工程纤维对刚性路面和柔件路面性能的改善,使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

1.4注重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把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设计、滨江景观道路栏杆、桥梁栏杆设计、道路构造物景观设计、人行道铺装没计,人行道上小品设计等。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分析

2.1城市道路规划随意性

城市建设依附与道路的规划,所有的城市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的行列中。而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很难看到完整的道路规划,通常表现的很随意。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其次,从中牟取相应的利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的经验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寻求更多的财力,将土地出让,影响到城市的道路规划的问题。

2.2城市道路规划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

城市的道路规划作为城市的重要一部分,所有城市的道路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应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旦城市的整体道路规划确定下来,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但目前的城市道路规划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换届、换领导,道路规划马上就变,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考虑到道路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导致消耗了大量的城市的资源,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3城市道路规划中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从道路规划过程看,人们群众参与的程度是不够的。其次,在道路规划过程中,领导们总是以自己的意志进行判断好坏是非,使道路规划的独立性和公开性被打破,人们的需要得不到反应。

2.4在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缺乏合理性

大的交叉口是整个城市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更是交通控制的地点,在交叉口范围内,车速运行速度慢,通行的能力小,事故的高发地。在交叉口的设计中,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数不足,通行的能力与路段成反比,在交叉口排水的设施不畅,在下雨阴天雨水堆积。

2.5道路规划中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首先,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意识。一个城市的发展壮大,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长期的历史过程必然会有大量的文化遗产遗留下来。在城市的道路规划的过程中,那些有深厚文化的底蕴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文化遗产已经遭到严重的损坏;其次,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建设规划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再次,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追求速度忽视质量。

3加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3.1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首先,交通性道路设计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候车廊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其次,对于生活性街道,由于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3.2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道路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是道路绿化设计的基础。在规划设计前应详尽调查周围绿化现状,土壤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和设施等基本资料,然后仔细分析,合理规划。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园林绿地内道路、林荫带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3.3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规划城市的建设,要依据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给城市做一个好的定位,制定一个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道路规划要坚持维护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要频繁的变换,否则必将导致建设工作的失误。不能脱离实际的问题,可以从基础着手,根据形势进行研究。不断的结合本身的问题,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体系,因地制宜,编造出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

3.4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要做好土地的审批,使用,建设工作,严格监督正在进行的规划工程,按照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完成。要经常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有些违法的行为,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纠正或处理。只有相应的制度才能维护监督的权益,使得管理规划工程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3.5提高道路规划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需要具体的操作,而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道路规划的效果,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实施。有效的提高城市道路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是保障规划道路切实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步。

4结束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反映城市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它需要我们设计人员眼界开阔,有前瞻性,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准和审美水平,才能设计出科学、美观、经济、适用的道路,才能体现城市形象和时代特征,并为城市营造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范国华.城市道路与规划[J].中国科技博览,2010(17).

道路城市规划篇2

关键词:景观;规划;城市道路;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过去有关城市道路景观的美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将其引入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当中去,往往城市道路规划多是从理性出发,在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对整个城市或城市局部地区或每一条街的发展进行道路整体的宏观控制,它多考虑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道路网络的布置,以二度空间为主,并侧重于规划城市或地区的道路,重点是解决城市道路的宽度和布置的具置,以便划分地块和街坊,为管理提供依据,使之规划部门在土地的使用性质、建筑密度、高度、容积率等方面进行控制,然而,人们随着观念的逐步改变,意识到道路不仅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应从道路景观,空间组合等角度来考虑其美的功能,迫切要求城市道路应当以凝炼的、简洁的空间组合方式向人们展示城市道路景观的魅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

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又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综合地运用城市艺术与技术等多种科学成就,包括吸取生态学与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且从绘画、雕塑、音乐及建筑等方面,归纳出其造型的决定因素,从而构成完美的道路景观形象。城市道路景观是通过各种物象表现出来的,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构成其景观的物象的内容很多。

一、按道路构成分

一)、建筑用地内的空间

1、建筑外部的空间组合型式

2、招牌广告

3、建筑门窗、檐顶

二)、人行空间

1、人行道铺装

2、行道树

3、道路照明

4、交通标志

三)、车行道空间

1、车行道分隔带

2、车行道

3、交通信号

二、按道路环境分

一)、主景

1、水景

2、山景。

3、古树名木。

4、主体建筑

二)、配景

1、山峦地形

2、水面

3、绿地花卉

4、雕塑

5、小品

三、城市道路景观的组织与设计,除了建筑群和路旁空间的组织与设计外,还应考虑通过道路的线形、选线、进行道路景点和景观环境的动态组合,从而创造一定的道路景观气氛。

一)、从道路的选线分析

1、平面线形应与自然地形协调,必须尊重自然地形,还必须设法与纵断面线形协调,避免出现复杂的线形,同时将填挖方的长度控制在最小区间。

2、城市入城干道是观赏城市整体轮廓景观的重要场所,在选线时特别要考虑对城市整体轮廓和特色景观的观赏。在入城干道上考虑一定的视觉保护区域,对城市整体建筑群的面貌特色,城市主要自然景点和城市主要特色建筑观赏好的效果。如上海至南京高速公路,在南京段入城道路中,选择了沿中山陵风景区观赏城市整体轮廓景观的最佳位置,从入城道路上可以同时观赏到城市整体轮廓和山陵景观建筑,形成主次呼应,视角动态变化的多层次视赏环境。

3、城市生活性干道、客运交通干道的选线,应该力求在道路视野范围内把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建筑古树名木组织起来,成为一个联系城市自然和历史性景观的骨架,成为城市主要景点的观赏性道路空间。

4、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现代化的建筑结合城市道路立交的设置可以形成强烈时代感的道路景观系统,使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空间环境去体会优美的自然环境,深沉的历史内涵和富有现代生命力的城市整体形象。

二)、从道路的线形分析

人们的才智与直线有关系,而感情却与曲线相维系,画一条直线,你只能从头脑中得到一个简单的感受;若画一条优美的曲线,你则会从心底里感受到美。大自然主要呈现出曲线形态。海洋的波涛起伏,山恋的横亘绵延,天上的白云悠悠,脚下的流水潺潺,从中绝对找不出笔直生硬的线条,而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柔感。考虑到道路美和道路交通的需要,就有了曲线与直线形式并举的道路。所以道路线形的美观与否直接影响道路景观优劣,对道路景观很重要。

城市道路的线形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道路景观,并与城市绿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骨架。以交通和施工的观点,道路宜直宜平,有时甚至有意识地把自然弯曲的道路取直,但结果往往使景观单调、呆板,即使有好的景点或建筑作为对景,也只是角度不变,形体由远及近逐渐放大的死对景。规划中对于交通功能要求较高的道路,可以裁弯取直,两旁布置较为开敞的绿地,也可以适当弯曲变化,以活跃气氛,减少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对于生活性的道路,则应该充分结合地形与城市绿地、水面、城市主体建筑、城市的特征

道路线型是由道路平、纵、横断面线形构成的,它是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整体美的重要内容,为此,路面景观最终是以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横断面所组合成的立体线形而映入驾驶员及乘客眼帘的。所以道路立体线形组合的好坏最后集中反映在汽车的实际行驶速度上,在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平纵横线形必须满足从行驶力学角度提出的最小值,还应满足视觉心理方面连续、舒适的要求。平、纵、横线形的协调,主要靠设计者对组合成的道路立体线形的判断,其次是借助驾驶员观察道路立体线形的透视形状来实现的。

总而然之,道路平、纵、横三线形综合协调,才能满足汽车行驶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环境保护学以及地形地理条件各方面的要求。对使用者来说,安全、快速、舒适、经济和美观的线形,才能称得上是好的线形,汽车行驶速度越高,视野活动范围就越窄。此时在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中,路幅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这样对线形设计的要求就越高。若直线的长短、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的长短,路面和路肩横坡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不适当,将引起乘客不适,司机易于疲劳,降低营运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导致自然景观与沿途道路景观的破坏甚至导致交通阻塞,事故增多,所以,从以下两方面谈谈道路线形的组合。

1、竖曲线与平曲线

竖曲线与平曲线这两者重合是平纵最好的配合,若竖曲线包括在平曲线内则更好,这样,不但可以诱导驾驶员视线,而且可取得平顺而优美的效果,对于等级较高的道路要力争做到这点,而且要使两者半径都大些,才显得协调。如果竖曲线与平曲线错开,特别是将小半径的平曲线起(终)点,放在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是不好的,对于凸形竖曲线这种组合失去了引导视线的作用,使驾驶员感到茫然,等到达顶部附近才发现平曲线,再急转方向盘是危险的。对于凹形竖曲线只要线形要素较大,行车可能并不危险,但看上去道路是扭曲影响道路景观,所以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要保持均衡,才能达到良好的优美效果。

2、纵断面线与长直线组合

纵断面与长直线的组合设计,很难设计得好。直坡配长直线对双车道路来说,随处可以超车,当然很好,但往往行驶起来太单调乏味,易致疲劳,而且路线视距过远很难获得赏心悦目的效果,前面路上只要稍有疵点,在近处看来本算不了什么,但从远处年看去往往构成很丑的画面,这些地方可由植树或其他办法,减少视距、视野遮掩难看景象。

一个城市道路布局所形成的道路景观,一般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产物,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思想,规划手法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在种类不同城市特点中,不可能有一种适应于一切条件的道路景观模式,所以,按照各个城市的不同情况规划出最合理的道路线形与道路景观。

总之,城市道路景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之一。优美的城市良好的城市街景都给人以骄傲和奋发向上的情感,能激发人们建设自己城市的热情。城市道路景观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连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道路景观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它代表着人类的精神面貌,是城市道路的灵魂,因而,我们必须要重视城市道路景观的优劣,这是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出版社

2、《道路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道路城市规划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 系统规划 交通规化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交通问题日趋复杂。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失衡。

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快速,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城市规化与城市交通规划没有很好衔接,在总体规划阶段没有深入分析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交通系统变化趋势,而仅仅只是把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配套部分来考虑,在规划阶段就给城市交通发展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隐患,以致城市交通在许多城市存在着先天不足现象。

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交通规化的意义

一般来说,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阶段都会对城市交通带来影响,只有将规划、建设、管理等有机衔接起来,形成良性的互馈机制,才能较好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其中,规划得好不好将会对城市交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近期交通整治和改善的角度,审视现有的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理论,以寻求从规划阶段缓解和改善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城市道路系统和交通存在的问题

1.公交线路过分集中于某条道路 

对于城市存在的塞车现象,几乎在众多理由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一条,就是在某些道路上公交

车的停靠影响。我们知道,一般道路流量接近饱和之后,即使一辆车的阻隔已可以造成一条车道的塞车,因为流量饱和后的转移,必然会导致整条道路的交通拥挤与行车缓慢。道路上即使设置了港湾式公交站,一般按规范设计,最多也只能同时驳靠三、四辆标准公交车,而现有公交线路如此过份密集的布,根据现有的发车频率,这样在一个公交车站,一般几乎同时有10辆或更多地公交车同时到达,为了争取先入为主,车辆互相顶牛,常常造成现有划定的公交车道长时间塞车,同时也使得邻近车道的车流备受影响,由以上可以看出,公交线路过密已确实成为交通阻塞的一个主因之一。反过来看,是否这么多公交车同时靠站,会造成各车客流下降呢?但据观察,正常站点的客车上座率几乎没有低于90%的(个别车除外)。这充分反映了市民的出行需要。    

① 道路网络不均衡

东西向的公交线路均全部布置在两条主干道上。如果能在上述三条主干道之间规划建设两条东西向的次干道或支路,则公交线路的布置就不必全部集中在一条道路上,同时,可以使各条公交线路的服务半径更加清晰,更加方便附近的居民出行。

② 管理部门不统一,造成问题延误解决

目前,以交通规划的角度,道路的网络建设,公交的布线、公交站的建设都应该在规划的统一管理之下,然而,实际的情形是道路网络设计由规划部门负责,公交的布线、场站建设及运营由交委负责,而道路的建设则由建设市政部门负责,上述问题早已在几年前已暴露出来,然而,调整公交线路、公交车站,加密道路网络的问题却由于相关工作的难以协调,时至今日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2.道路交叉口过分拥挤 

如今,道路拥挤已是大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有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的专家学者指出:阻塞的主要原因除道路容量不能满足机动车的需求外,主要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够。

① 由于之前的道路交叉口未进行规划的拓宽控制,致使路口用地紧张,拆迁困难而无法采用拓宽方式渠化组织交通。

② 信号灯配时未能全面实现,现有的路口红绿灯配时多根据交警实地经验配置,各相邻路口无法协调,造成相邻路口一个畅顺,一个堵塞严重的反差局面。

3.噪音扰人 

在大城市居住的人,尤其是干道、铁路两旁的住户,对城市交通噪音感受颇深。无怪乎近年来,集中开发的居住小区(远离干道)的房地产销售势头良好,而靠近快速干线两侧和铁路的房地产使用了各种促销手段,便利的交通条件并未使其不甚理想的销售有所起色。 

4.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施工的交通组织已是近年来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面之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和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频繁的道路施工对本已拥挤的城市交通的困扰,已是城市交通的主课题之一。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交通规化

1.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

应以城市用地规划为基础,组织主次分明又完整的道路网系统,使城市各要素之间以城市道路为骨架,构成一个相互协调并具有生机的整体。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体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出行、职工上下班的人流,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货流需求,确保城市道路上每天的人流及货运的安全、便捷和畅通。路网规划中对新开辟的道路既要考虑线型走向又要考虑道路沿线的景观,并应尽量避开已建的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建筑,切实保护文化古迹和宗教建筑。要充分考虑旧城现状道路的利用和合理改造,既要有科学发展观的远见,又不可盲目地大拆大建。应使规划新建区、扩建区地道路网与旧城区地道路有很好的衔接。要设法消除旧城

区部分道路交通的瓶颈。在改建旧区路网的过程中应反映城市历史、城市文化传统。并兼顾民族风貌的展现,对有保存价值的建筑和街道应切实予以保护。

2.城市道路性质和功能分级

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要在全面分析城市交通现状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基础上,先对每一条道路的性质进行界定,再确定道路的功能和等级。

2.1 城市道路按道路性质分:

① 交通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是主要用来解决城市各类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解决通向对外交通口岸和交通枢纽之间联系的道路。其特点是,机动车辆往返频繁,行车速度高,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车道宽、人流少、沿线大型公共建筑不多,道路线型要求确保行车速度。

② 生活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是用来解决城市内各区之间居民生活活动服务的道路。其特点是:以客运和人行交通为主,一般行车速度较低,道路断面上侧重人行道的宽度及公交停车站的场位,道路两侧布置有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类设施、公共建筑和停车场。

2.2 按道路通行等级分

① 快速路

一般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用地窄长(长度超过30kln);的带状城市,可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他干路形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便捷地联系。快速路的断面原则上不设非机动车道,即不允许非机动车通行。对外交通量大的路段,为确保行车安全,可在双向车道之间,设置中央隔离带.应尽量控制和减少快速路与其他道路交汇的数量。另外,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大型公共建筑,如必须设置时,其出人口应设在次干路上,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段,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② 主干路

主干路一般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干路,其道路断面应分别设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让它们分道行驶,其分隔带在两个交叉口路段之间宜连续,以防止人行经非机动车道横跨机动车道。主干路两侧不宜或尽可能减少设置公共建筑的出人口。必需设置时,要经过交通管理部门的审批。

③ 次干路

次干路相当于城市地区级或居住区级的道路,其道路两侧可以设置公共建筑,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④ 支路

支路可以与平行快速路的次、主干路相接,但不可以与快速路直接相接,对于不得已必须与快速路相接时,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或下沉式立体交叉穿过快速路。支路允许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设施内部的道路相接。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的正常通行的要求。

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是正确进行路网规划最重要的一步,而在建立了良好的体系后,还应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对于城市道路系统体系,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管理,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对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和运行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道路城市规划篇4

关键词:小城市 交通问题交通规划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小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交通问题

小城市相较于大城市在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城市设备、城市建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小城市的道路交通未得到良好的规划,促使很多交通问题的出现。

1.小城市中道路有限,使用频繁。

小城市的整体规相对较小,城市中的道路建设数量有限,通常以几条主干道路为主,辅的道路也有限。人们使用道路比较频繁。因为,小城市中人们的工作生活简单,小城市居民以家到工作单位的上、下班的出行比较频繁,经常性的使用同一路线的次数较多。所以,小城市中高频次的、长期的使用道路增加道路损坏的速度。适当的建立有效的道路使用是改善道路压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2.小城市道路使用功能划分很乱

小城市道路建设主要是根据人们的需求而建立的,缺乏系统的规划。道路使用的功能不清晰,导致小城市中的道路使用混乱,重型车辆及普通交通工具同时行驶在主干道路上,增加道路负担。小城市道路的使用未达到大城市中道路功能的规范使用,在大城市中有严格规定某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重量不得超过多少或某条道路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城市中的道路按照道路的性质及交通成分特点划分清晰。对于小城市道路功能划分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加以改善,才能保证道路交通的规范性。然而,从当前我国小城市的现状来看,道路功能清晰化的进程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国家提出整改政策,辅助小城市政府合理规划道路功能的使用清晰。

3.小城市各种交通工具广泛应用

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使用很多大城市都对摩托车、电动车、助动车等有一定的限制,制定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保证道路使用的安全,大城市中公共交通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而对于小城市中的人们,由于生活水平有限,为了出行的方便快捷,摩托车、助动车、电动车的使用比较常见。大量摩托车等自主驾驶车辆的应用增加道路压力同时,这类自主驾驶车辆在道路中处于无秩序的状态,像抢道、占道等现象严重影响交通规则,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摩托车排放的尾气是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种现象。

4.山地小城市中存在的交通问题

山地中的小城市作为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其险峻的地理形势和特殊的环境条件都影响着道路交通规划,山地上的小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主要是保证安全行驶。城市中的道路存在急转弯、坡路等路段,如果不增强道路交通规划,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

二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具体方案

1.增加小城市道路建设

提高避免小城市道路的压力和道路拥挤问题,在小城市中增加道路条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道路居民上下班严重的堵车情况,缓解主干道路的压力。增强小城市道路建设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的规划感和秩序感,有助于改善小城市的环境。另外,城市道路建设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一个有效措施,所以,小城市道路建设增加城市的经济水平,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

2.清晰的划分城市道路功能

小城市道路功能划分不清晰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的中小城市中,不同机型的交通工具经常性的占用主干道路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很多小城市中道路 出现凹凸不平的小坑甚至塌陷的现象。每个城市中都存在商业街和交通主干道,在大城市中两者区分的非常清晰,在小城市中主干道与商业街融合在一起供人们使用的形式,不但不能继续促进城市的发展,还会阻碍小城市交通网络的发育成形,继而成为阻碍交通顺畅的瓶颈的主要原因。对此,小城市道路功能清晰划分是一项必须实施措施,也是道路交通规划中重要的一项工作。

小城市道路功能进行清晰的划分保证道路的安全使用,人们出行的安全。道路功能以生活性、交通性、商业性、区域性等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划分,将每条道路的使用性能加以定义。监督城市居民按照道路的功能使用道路,保证道路得到良好的使用。小城市中的道路结构简单,每条路的功能不会出现重复的情况,保证小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快捷、安全的通行。

3.采用科学的道路监控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提升,先进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突破传统交通控制方式,交通监管已经采用先进的技术。小城市中对道路监管的形式依旧以交通巡逻队伍,靠工作人员执勤的形式监管道路,在监管过程中由于文化程度、管理手段、业务水平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有效的提升道路交通的文明化,阻碍道路交通发展,也是间接的影响城市进步。小城市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保证道路的规范性,小城市道路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4.提高小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小城市中一个严重的现象是各种交通工具使用比较广泛,例如,摩托车、 助动车 、电动车等多种车辆的存在,对小城市道路有一定的损害,这种个人的交通工具影响道路上机动车的正常使用,经常穿梭在机动车间存在占道、抢道的现象,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规划,就需要对此类加以整治,小城市城府部门可以通过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使公共交通工具成为安全出行的一种方式,逐步取代摩托车、助动车、电动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公共交通设置取代是人交通工具,为小城市交通的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另外,大力宣传摩托车等个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危害性,提高人们安全出行的意识,改变城市居民自住驾驶危害性大的车辆的行为 ,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城市中交通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有序、合理的进行,提升小城市的整体环境和人们安全好出行的素质。

结束语:

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对于小城市的交通问题,与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正确使用道路有一定的关系,道路城市中的居民应当以爱护城市中的一草一木为基准,城市是自己常年生活的地方,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不仅提升城市的形象,还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一个城市是否有朝气、有活力,取决于城市的长远规划,其中,道路交通设施和道路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稳步的推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才是保证城市以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所以,正确的面对小城市中的交通问题,制定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使小城市发展步伐与我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张樵等.小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思想探讨[J].城镇规划,2000(7).

道路城市规划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规划

1 目前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迅猛增长,这对城市道路要求越来越高。而道路规划则成为目前城市重点考虑的问题。

1.1等级匹配设计需完善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往往仅重视城市道路主干道的建设,而忽略了城市道路中次要干道的规划和建设,这就会造成城市道路的等级匹配不够合理,需要完善。从很多实践的经验能够看出,一个城市道路的设计是否是合理的,就应该有一个形状的,应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若一个城市的道路不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基本就能够断定,此道路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道路结构的配置不合理是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道路的空间资源的配置是比较低的,这也会严重的影响到道路的规划出现一定的问题。城市道路主要的规划都集中在几条主要的干道之中,这样无论是在交通上,还是在规划上,都存在问题,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1.2 城市道路网的密度低

根据多年的时间经验,能够看出,无论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不能够超过400米,这也是在道路设计中所规定的。相对于仅仅的追求干道的宽度,车辆的密度等等问题,莫不如去追求规划和建立一个足够的道路网的密度。在道路规划的过程中,很多建设部门都仅仅重视道路的面积所占有的比例,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道路的密度,和道路本身应该拥有的面积。道路规划的道路的长度不够长,但是设计者就是盲目的给道路加大和加宽。这样对于本身的道路规划都不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密度都是2―3千米,而基本应保证的密度大约15千米,由此可见,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正常的规定相差很大。

1.3 道路规划中设计的岔口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在过去的的道路规划的过程中,很多都是缺乏一个合理的设计理念,在道路的交叉口中,宽度和车道不是一样,当交通量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那个道路的运输能力在逐渐的下降,加上机动车和非机动等等因素都是相互干扰,那么道路的运输能力更加的差。在对道路进行规划的过程,就应该对城市道路的网的主次干道进行首先处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交通量这样就会有效的避免行人与机动车和非机动的拥堵,这样基本能够缓解道路的运输问题。

1.4 城市道路在规划的过程中横断面设计不合理

在对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道路的横断面就会直接的影响到道路的通行的能力,在过去多道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考虑到的就是道路交通的所能够实现的基本功能,但是忽略的其他的一些重要的影响。其中横断面不合理的基本表现形式:首先就是对道路的功能没有一个很好的分析;其次就是对道路的交通量和路段位置等等一些基本的情况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再次就是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布置缺乏全面的考虑;最后,对该城市的车道数,车辆数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仅仅就是根据感觉来进行设计,这就会导致感觉出了错。

2 城市道路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进行合理的理解

影响到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出来道路本身的基础因素之外,另外就是道路道路系统的等级问题,还有就是机动车的发展问题,社会中私家车的应用等等因素,这问题不都是通过修建道路等等问题就能够解决的哦,这并不能满足机动车的增长需要,也并不是只要把城市道路修建的足够宽就可以了,这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这需要对其城市的道路的等级划分有一个名曲的了解,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计划。

2.2 合理的城市道路计划

2.2.1道路的分级

城市在不断的进步,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的分级也需要更要进一步明确。一般的规定就是朱干道和次干道这就是两级,然后主干道和次干道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在新城区而后旧城区中。而各个街道的支路就应该是交通性的支路、或是自行车优先的支路等等等级。能够明确将道路分为各个等级是很重要的。

2.2.2 道路分级的功能

设计之前,必须要确定对象和相应的优先级、道路的设计的指标和横断面等等形式等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道路所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多年的实践表明,机动车的优先级是伴随着道路的等级的升高而升高的,非机动与行人的优先级是道路的等级越低则其等级就会越高。

2.3 对城市道路的叉口的设计

2.3.1 明确叉口的类型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主要就是根据道路的等级,叉口的流通量来制定的。一般来讲,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就可以分为立体的叉口、环形的叉口、信号交叉口、无控制交叉口等等类型。

2.3.2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的设计原则

首先就是要有一个针对性的原则,必须要道路运输的实际的情况;其次就是要具有综合性的原则,要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交通流动的方向,等等一些综合因素的考虑;再次就是具有协调性的原则,主次干道必须要进行合理化的趋化设计,使其通行的能力具有更大的空间;最后就是要具有系统性的原则,在对城市道路交通叉口改造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系统的改变。

2.4 对城市道路的宽度和横截面的设计

城市道路的宽度和横截面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主要的标准就是按照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来完成的。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与宽度的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是多方面、多理念。城市道路的车行道的宽度是由交通量所决定的,是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的基本因素。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首先就是需要有一手基本的资料,对道路设计的规划和设想。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也是应该被考虑的,根据它来确定道路的宽度,还要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

3 建议

城市道路规划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最终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最多的人,这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对道路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街道的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群众的要求。城市道路的发展与规划等等问题,有一部分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和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都是建设中所遗漏的问题。在最近几年,我国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有比较大的转变,但是仍然有一些制约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因素,这就需要所有的工程工作人员,要对更好的对城市的道路进行了解,对城市的道路的建设有一个全面的规划。综合全面的考虑道路交通的关系,道路的功能各个方面的隐私,大力实现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吉谦.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2).

道路城市规划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对于城市发展的基础内容道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城市发展来看,道路交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传输力不足、交通结构不发达、交通设施陈旧等方面,导致了道路拥挤等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想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进一步做好做好交通规划管理工作。

一、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道路交通规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管理流于形式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直有着评价体系的,很多城市为了得到较高的评价分数,往往在编写管理规划时没有全面的考察实际道路交通情况,文本的编订主要是为了评比需要,缺乏实践性。很显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应用这样的规划文本,是得不到任何成效的。而且,很多城市的相关领导没有较为长远的发展目光,即使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分数,但是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并没有与高分数相符合的管理水平。长久下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二)规划管理缺乏针对性

在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开展中,没有科学的考察本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照搬规划内容,僵硬的按照程序管理,最终得不到较高的管理效率。对这些城市而言,在规划管理工作开展中,根本没有明确的了解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没有深入的分析在道路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将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具体的道路交通规划内容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导致最终的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混淆规划与设计

很多城市在交通规划管理工作陷入了一个误区,将道路交通设计看成是交通规划,混淆了规划和设计的概念[1]。在规划工作中,规划文本的设计加入了交通标志设计等内容,虽然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尤其是促进了中小城市交通管理的规范性,但是对于大城市的交通管理却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仅仅是道路交通设计,而不是规划。

二、规划管理对策

(一)明确基本内容

第一,道路交通情况调研。在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实地的调研考察,全面充分了解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调研中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有: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城市道路布局、交通流量、包括居民、机动车等在内的城市交通出行特征、道路交通区域划分、交通管理设施等。整个调查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同时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有关道路交通部门应该重视。但是从现在的调研工作来看,很多的相关部门都对此缺乏重视,基础数据收集不充分,甚至很多数据都是在以往的基础上稍作改动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规划方案不符合实际的道路交通情况,缺乏实践操作性。

第二,诊断与分析。在经过了全面的道路交通调研后,接下来就要对数据资料进行诊断和分析,包括对当前城市交通现状的诊断和交通需求的分析。在诊断工作中,主要是在全面了解基础数据资料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程度等诊断当前的城市交通质量。在分析工作中,主要进行的是交通需求分析[2]。结合基础数据建立需求模型,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对规划方案作出科学的评价。而且,还要建立包括客车、摩托车等多在内的多车种矩阵模型,以便能够为后期的管理规划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参考。

第三,制定管理方案。一般说来,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是结合了如优先发展策略等在内的多方面交通管理策略的[3]。同时,还包括了如结点交通管理等在内的多种交通管理解决措施。在对交通方案的评价中,可以有效分析出城市交通流是怎样受相应的管理措施影响的;而且,通过交通管理措施的实行,可以科学的预测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交通运行指标,由此制定出每日的交通管理目标。

(二)把握基本原则

第一,长远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必须要从当前的城市实际交通情况出发,根据道路网条件,做出具有实践性的交通规划,使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

第二,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的制定必须要符合人文发展观,以提高城市居住环境为基本要求,全面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做好规划管理,有效调整不符合发展的交通结构,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分析规划管理特点

第一,衔接性。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与停车场规划等其他专业性的规划都有着一定的联系[4]。因此,在进行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做好与其他专业性规划的科学衔接,有机结合当前城市建设的交通管理政策,将提高交通效率作为工作目标,以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安全为实施重点,全面开展管理工作。

第二,阶段性。交通管理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分为不同的阶段才能完成,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中,规划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交通规划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实施阶段[5]。在“近期”阶段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详细分析交通问题、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根据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交通管理项目建设规划、顺序、竣工时间;“中期”也是有计划进行,并详细列出管理项目的日程安排;最后,“远期”必须具有方向,准确把握未来交通管理、科技发展等的方向,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工作。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关系到城市的当前及未来发展,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必须加强当前、中期及未来管理,而这取决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受到资金、资源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城市交通来说,政府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作用是直接性的、决定性的,也是一个协调多方利益的过程,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文清. 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J]. 城市地理,2014,10:5.

[2]田玉国. 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荣力锋.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演化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道路城市规划篇7

关键字: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战略管理;战略控制;内外部环境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流量增加,这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将城市空间划分成众多的区域。如果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不合理,会导致整个城市空间形态被破坏,会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阻碍。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交通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比如交通设施不足、交通拥堵、交通结构不合理、交通管理不善等,这给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原有的交通道路,因为宽度和承载力等原因的限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交通道路的规划不合理;二是对交通的管理工作没落实到位。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和研究,确保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首先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战略管理概述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可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这样一个框架来对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阐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组织(下文简称组织),必须要对战略管理过程进行全局控制,才能确保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战略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开端。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部分。环境分析的主要任务:对组织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中的不适应关系进行了解和认识,分析本组织的优势以及劣势,并认清本组织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此保证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确定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战略管理的第二个环节,战略目标是个全局性的目标。一般来说,在环境分析开始之前,组织就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目标。而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该目标进行分析和研究,重新设定具体的目标。在确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组织必须要明确自身的位置,必须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深刻的认识,必须要准确判断组织内部的资源和业务专长等方面的水平,这样才能确保组织制定出合理的战略目标,才能有助于组织实现战略目标。

(三)制定战略方案

制定战略方案必须要在充分认识组织的任务和外部机会与挑战以及内部的优势和弱势的基础上进行,以长远目标为方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方案。在战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求对与战略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再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确保组织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战略方案一旦制定完成,就会将组织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以及运作模式确定下来,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轻易改变。由此可见,战略方案的制定会对整个组织的运作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实施战略

战略实施就是将制定好的战略方案以具体的行动体现出来,以此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实施阶段最重要的是将战略目标分解到每个施工组织和个人身上,要使其明确自身在整个战略中的位置,并以积极的行动支持战略方案的实施。

(五)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实施阶段进行管理。战略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战略方案的运行效果,增强战略的稳定性。对组织内外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是战略控制的主要手段。战略控制能够帮助组织及早的发现战略中存在的缺陷等问题,如果发现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避免这些变化给组织造成严重的危害,就必须对外部环境进行重新分析,重新调整战略目标,改进战略方案。组织可以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与战略实施的预期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偏离程度,回到战略管理前几个环节中的某个环节,进行新一轮循环。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交通发展的历史状况、现在城市交通的供需情况、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常住人口和人口流量的情况、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等,这些因素决定着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规模、布局以及结构,影响着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投资、时序等内容。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时限,可以将其分为近期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远期发展规划。

1、近期发展规划

近期发展规划的年限为1~5年。城市道路交通的近期发展规划一般是对现有交通网络提出改进和完善方案,解决现有交通网络的阻塞、拥堵等情况。

2、中长期发展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年限为5~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的交通结构、交通方式以及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对大型公共汽车、公交的换乘枢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更为合理。

3、远期发展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远期发展规划的年限为30~50年甚至更长。远期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对城市交通的主干交通网络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远期发展规划的特点体现在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方面。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是指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规划,并对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相关土地的使用以及各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的组织、引导、控制、决策、监督和协调等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管理可分为三个方面:编制管理、审批管理、实施管理。要正确理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的涵义,必须要掌握以下几点。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是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体现,是城市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在政府领导下才能进行。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城市交通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切合实际情况。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城市的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维护城市发展的秩序,保障社会公众的集体利益。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依据国家的法规、法律进行。在管理工作中要合法有度,管理工作不得随心所欲。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交通布局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道路交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维护着我国城市公共秩序。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以此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茂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与探讨[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06:13-14.

[2]栾连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94-95.

[3]段书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

道路城市规划篇8

关键词: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54—02

道路是自行车、行人与车流行驶用地的统称,位于城市范围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是展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有着: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交通量大、道路交叉点多、沿线两侧建筑密集、景观要求高等特点。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内容繁杂的工作。评价一条道路好坏,不仅看其在交通方面的作用,还应看其规划设计中对“人”的关心,从宏观控制到细部处理的精心程度。而所谓“人性化”含义即: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把车、人、周围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从而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速、经济、便利、舒适的要求。

一、道路规划现状与规划宽度——前提条件

(一)道路规划历史与现状

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1995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把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此外还有公交专用道、商业步行街等。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规划文件中可以看到“商业性干道”、“综合性干道”、“交通性干道”的术语。可见城市道路规划从分类上发生了改变。“道路一旦建成即固定,并占据城市用地,沿街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有关市政设施也都跟着道路的布局而相应固定下来”,这说明规范可以修订,规划可以修正,而已规划并建设的道路的性质、红线宽大多是固定下来了。

有关道路规划的问题源于对城市道路称之为“路”还是“街”的思考,应如何协调好交通需求与城市环境的问题。“自盛唐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店铺为主的商业街道,沿街两旁还划出了种植地带,使古代城市道路的面貌起了重大变化。”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街”的来由。“我国习惯将主干道建设得很宽,中间车行道上的汽车交通量很大,在主干道的两旁设置大型商店和公共建筑,吸引大量人流,目前许多城市采用几道栅纵向分隔的办法,以阻止行人穿越道路,来提高车速并保证交通安全,但对商店顾客和公共交通乘客形成很大不便。为此,希望将吸引人流多的商店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次干路上,使主干路主要发挥通行车辆的交通功能”。新规范明确早期规划建设的“商业性主干道”的事实,和把“街”式的道路加纵栅改造成兼有交通性主干道的弊端,对城市经济和风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道路规划中应慎重考虑商业、公建中心区的道路定位,而对城区商业性主干道在采用“加纵栅”法改造道路时,应特别关心行人、自行车过街、公交换乘的需求,合理地设置人行过街地道或过街天桥。把行人、自行车交通组织在另一个连续的层面内。使市民的步行交通不再干扰快速的车辆交通。

(二)道路规划宽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和经济水平巨大变化,交通流量远远超出早期规划的预测。道路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道路规划宽度不足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车道、分隔带宽度和道路绿化率不能满足要求。

早期规划的城市道路宽度往往较小,如Ⅰ级主干双向6车道有的规划宽仅40m,可知与规范要求悬殊很大,道路用地紧张,道路设计前提条件就受到限制。

二、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人性化设计重要部分。道路横断设计中首先应确定行车安全的需要和行人安全的需要,应结合平、纵面线形来确定横断面形式,以确保人(车)安全。这是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的最重要步骤。在我国大城市有很多三、四块板形式的主、次干道,但一块板式道路横断面在一些城市的主干道上仍然沿用着,如:安阳市平原路中间只设双黄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实线分隔且无绿化带。像这种形式横断面要保证安全的条件有四条:(一)市民交通意识强,遵守交规;(二)平面线形好,视距通畅;(三)机、非车流饱和度低,交通服务水平高;(四)非机动车量少。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隔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从工程实践出发,当平面线形有会车视距不足的小半径弯道路段时,应设中央分隔,以确保行车安全。如前所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规划红线宽度不足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的情况,许多大城市出现高架路式道路,而一些城市在市中心区街道上则采用设纵栅分隔,加大通行能力,同时用压缩绿化、人行和自行车道宽度的方法来增加机动车道。有些城市把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并道,使行人缺乏安全感,不符合人性化设计,同时亦不符合自行车族的需要。

目前,许多城市小轿车作为私家交通工具迅速增长,自行车交通占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将客观大量地存在。可见道路横断面设计仍应保留传统式自行车道。对于城市快速路横断面,主路与辅路之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也可在局部路段采用阶梯式横断面,这种变化的断面有利于半通视过街地道的布设。

三、行人过街安全

(一)行人过街通道的设置

行人过街通道有斑马线式和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形式,人行过街通道的位置应结合行人过街的需要,一般在道路两旁吸引大量人流的学校、商场、剧院等公用建筑的附近应布置,同时要考虑公交换乘的需要。行人过街通道间距应根据需要确定,如布置不当,必然给行人过街带来不便,甚至发生“翻栅栏过街”的不文明和不安全的现象和“打的士过街”的笑话。因此,合理地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

(二)行人过街通道的细节设计

无信号灯班马线通道应在来车方向给人、车一个安全视距,视距区内绿化应配合种植低灌木或草坪,车道数大于等于双向6车道时应在中央画出黄线待行区,使行人过街不必一口气通过,尤其对老幼过街有一个安全感。

天桥与地道坡道设计直接关系到行人的舒适性,建议自行车过街时一般采用坡道与梯道结合。

四、道路设计与城市环境相关因素

(一)交通要顺畅

城市路网是城市平面的骨架,道路功能首先是交通,所有景观因素均要在道路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即交通顺畅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试想在人车处于拥堵状态之下,有谁还有心情欣赏景观,因此城市环境景观首先是交通要顺畅。

(二)道路绿化率

当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率能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即道路绿化将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道路上的构造物

构造物主要有立体交叉、高架道路、人行天桥等。立体交叉选型首先考虑交通需求,但同时应考虑立交规模对城市的影响,一般立交规模越大,对其周边环境影响越大,如果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心区建一座大型立交,这肯定会使市民感到突兀,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在大城市中心地带结合地形修建中小型互通型立交,即解决了交通问题又改善周边环境。高架道路设在城市中心区,应重视其对环境的影响,注意高架桥的宽度、跨度、高度对地面道路上人、车视觉的协调。如广州的内环高架,桥下净空7—9m,高架桥下可建人行天桥。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某些高架路由于净高低、占路宽比例大,对地面上的人、车造成压抑感。人行天桥对城市空间环境是有影响的,中心区街道上不宜布设很密集,而采用地道对环境影响较小。

(四)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路面结构形式分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两大类。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形式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城市道路在选择路面结构类型时侧重经济效益而选用刚性路面,如北京的三环、四环路都采用了刚性路面结构。

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大中城市建设的经验使决策和设计工作者选用路面结构时,更加注重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影响和行车的舒适性,多数采用柔性路面结构。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多数采用“白加黑”的方法,即加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随着工业产品的不断出新,各种改性剂和路用工程纤维对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性能的改善,使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都是提升城市道路品质,体现城市人性化设计的进步。

(五)城市道路应注重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城市把中心城“街”式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景观道路栏杆、桥梁栏杆、道路构造物景观、人行道铺装,人行道上小品设计等。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街”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00295)[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道路城市规划篇9

关键词:城市; 交通道路; 规划; 设计Abstract:The work of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overall city planning.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part of the large city population scale expansion,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increase in national income, consumption policy adjustment, the number of owners of private cars increasing, city traffic growth for several times in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pe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city traffic problem, although the city traffic planning in Shanghai, Nanjing, Guangzhou City, in order to ease the traffic pressure in the city, but a lot of city has not been able to jump out of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 new road vehicles increases a crowded again" cycle. In the face of road transport facilities can not mee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ffic demand, road traffic planning more rational is particularly urgent.

Keywords: City; road;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1.1政策方面缺少对城市交通总需求和总容量预测;缺乏城市交通基础性研究工作,包括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政策的研究以及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政策、措施的深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一系列健全的交通方面法规,如《公共交通法》、《停车场法》、《轨道交通法》等。与之相比,我国在交通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健全。

1.2资金方面在许多发达国家,用于治理机动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等的社会耗费可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国外在资金筹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对交通使用者、非交通设施使用者收费,从私人或金融机构手中筹款,特别收入如广告费、发行等。而目前,我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这与巨大交通建设、环境保护资金需求不相协调,急需寻求多渠道的有效的资金解决办法。

1.3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协调方面,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在解决关于有效途径上尚有争议。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存在一个土地利用和环境影响与经济发展相互平衡的关系;在全国。城市停车场地的匮乏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城市交通道路合理规划

2.1道路环境规划

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视道路的路网布置、线型设计、车道数确定、路面结构形式等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功能,而忽略环境功能。在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该把城市道路的环境功能放在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均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就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组成等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进市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人以舒适、美的享受。例如加拿大,该国的道路规划设计建设部门是以保护道路周围环境为出发点来搞建设的,自然森林资源绝不能遭到破坏。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很薄弱,只注重路线平纵指标,忽视了道路与周围地貌的融合。

2.2城市交通发展弹性规划制定

整体交通发展战略,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条件及城市自身特点制定城市交通分期发展战略,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交通发展战略。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致力于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规划及建设,但往往较少重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道路网络规划方案均以分析预测为依据,对未来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估计不足,更重要的是路网规划中对系统的应变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一些先前处于城市边缘的地区,会逐步发展为衔接老城区的重要地区。对这些区域发展的环境因素、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发展论证不足,往往会造成城市用地布局不当、设计标准采用不当,路网规划弹性不够,形成新的交通约束。

2.3进行道路交通影响分析和交通量控制规划

不同的土地利用布局、性质、强度对应着不同的交通需求,合理地利用土地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开发强度不断改变对周围乃至整个城市的交通量分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带来新的交通问题,尤其在土地利用非常密集的地区,必须系统地进行交通评估,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时下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拉开城市框架,热衷于修建大马路,以期将大马路沿线两侧的土地进行上市拍卖。土地上市拍卖后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道路承载能力进行超强度的土地开发,道路沿线单体建筑容量设计穷尽所能。另外,从交通量控制上看,应对交通工具与道路之间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规划。

2.4道路人性化规划

很多的城市道路环境是“重车不重人”或者说是“车重于人”。在道路设计中,往往存在忽视行人交通权利的倾向,比如禁行时间长,通告时间短;斑马线、天桥、隧道等过街设施间距过大,又缺乏合理选择,而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又常常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交通繁忙路段没有人行天桥、过街地下通道和斑马线,行人需冒险穿越街道;以挤占人行道的方式或牺牲绿化带来拓宽机动车道,步行者不得已进入机动车道,增加了交通危险性。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施,步行空间因而缺少安全性。道路交通规划只一味注重车辆的机动性规划,一味追求道路的宽度,甚至宽马路同两边的建筑不发生关系,只是快速通过,很容易造成城市原有的商业区衰落,导致城市中心片区、副中心片区郊区化。

2.5建立、健全交通法规

现代化城市发展不仅要有现代的快捷的交通方式,同时也要有完善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约束,以保证交通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提高交通治理和建设水平。同时,由于没有健全的法规和必要的科学监督、制约机制,交通建设有时甚至会成为个别领导追求“个人政绩”的依托,专家意见、群众呼声和交通建设的科学性、长期性、系统性被搁置在一边。国内不少城市里的个别和局部交通设施,如道路立交、高架路、现代化交通管理设施等,尺度、气势是有了,但是交通系统的整体功能并没有因此得到应有的改善,巨大的交通项目投资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经济效益回报。为此,交通领域亦迫切需要贯彻依法治国的思想,并以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通过健全法制,加强民主监督和公众参与,促进政府各部门协调工作,提高各城市交通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充分发挥交通建设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小结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就是要从城市远景的交通需求进行道路系统布局,以城市的近期交通需要来逐步实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的重视与解决,都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合理性,以及道路交通能否向良性发展。

3城市交通道路功能设计

3.1城市生活性道路其设计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3.2商业性道路

这种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3.3景观性道路

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休闲、休憩和绿化营造为主,人行道要求比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灵活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道、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城市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综合体,城市规划也就越来越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道路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要综合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的要求。合理规划,勇于探索。对于城市道路,如何适应城市发展、城市现代化、交通现代化的要求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与持续发展等,许多重要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道路城市规划篇10

关键词:城市道路; 规划设计; 人性化;

Abstract: with the rising number of urban population,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faces increasing pressure, during rush hour many cities main roads are faced with the risk of traffic, greatly increased traffic pollution. City road planning design is reasonable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 (car) safety and residential city environment is good or bad, this article mainly urban road planning property and planning width and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nature are discussed, for the colleague for reference.

Keywords:city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Human nat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一条城市道路好坏,不仅看其在交通方面的作用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还应看其规划设计中对“人”(车)的关心,从宏观控制到细部处理的精心程度。而所谓“人性化”含义即: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把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人(行人和司机)、周围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从而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速、经济、便利和舒适的要求,并为城市营造优良环境。

一、城市道路规划性质及道路规划宽度分析与研究

1、城市道路规划性质。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是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1995 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把城市道路划分为:①快速路;②主干道;③次干道;④支路,4 个功能不同的等级。此外还可以有自行车专用道、公交专用道、轨道交通、商业步行街等。而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城市规划文件中可以看到“商业性干道”、“综合性干道”、“交通性主干道”的术语。可见城市道路规划从分类上发生了改变。“道路一旦建成即固定,并占据一定城市用地,沿街建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等有关市政设施也都跟着道路的布局而相应固定下来。”这说明:规范可以修订,规划可以修正,而已规划并建设的道路的性质、规范红线宽度大多是固定下来了。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老城区和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建设的城市道路。有关规划道路性质的问题源于对城市道路称之“路”还是“街”的思考,应如何协调好交通需求与城市环境的问题。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出现了店铺为主的商业街道,沿街两旁还划出了种植地带,使古代城市道路的面貌起了重大变化。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街”的来由。“我国习惯将主干道建设得很宽,中间车行道上的汽车和自行车交通量很大,在主干道的两旁设置大型商店和公共建筑,吸引大量人流,目前许多城市采用几道栅纵向分隔的办法,以阻止行人穿越道路,来提高车速并保证交通安全, 但对商店顾客和公共交通乘客形成很大不便。为此,希望将吸引人流多的商店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次干路上,使主干路主要发挥通行车辆的交通功能。”新规范明确早期规划建设的“商业性主干道”的事实,和把“街”式的道路加纵栅改造成兼有交通性主干道的弊端, 对城市经济和城市风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道路规划中应慎重考虑商业、公建中心区的道路交通定位,而对城区商业性主干道在采用“加纵栅”法改造道路时,应特别关心行人、自行车过街、公交换乘的需求,合理地设置人行(自行车)过街地道或过街天桥。把行人、自行车交通组织在另一个连续的层面内。使市民的步行交通不再干扰快速的车辆交通。

2、关于道路规划宽度。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交通流量远远超出早期规划的预测。道路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道路规划宽度不足以满足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规划规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车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和道路绿化率不能满足要求。现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90),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和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297) ,执行对于大城市主、次干道不同设计车速所对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宽度。

二、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体现人性化问题分析与研究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人性化设计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横断设计中首先应确定行车安全的需要和行人通畅安全的需要,应结合平、纵面线形来确定横断面形式,以确保人(车)安全。这是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的最重要步骤。当平面线形有会车视距不足的小半径弯道路段时,应设中央分隔,以确保行车安全。如前所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规划红线宽度不足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的情况,许多大城市出现高架路式道路,而一些城市在市中心区街道上则采用设纵栅分隔加大通行能力, 同时用压缩绿化、人行和自行车道宽度的方法来增加机动车道。有些城市把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并道,使行人缺乏安全感,不符合人性化设计,同时亦不符合交通组成之一自行车族的需要。在许多城市虽然随着公交发展,小轿车作为私家交通工具迅速增长,自行车交通占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将客观大量地存在。对于城市快速路横断面, 主路与辅路之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也可在局部路段采用阶梯式横断面,这种变化的断面有利于半通视过街地道的布设。

三、行人过街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行人过街通道有地面斑马线式和自行车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形式,人行过街通道的位置应结合行人过街的需要,一般在道路两旁吸引大量人流的学校、商场、剧院等公用建筑的附近应布置,同时要考虑公交换乘的需要。行人过街通道间距应根据需要确定,如布置不当,必然给行人过街带来不便,甚至发生“翻栅栏过街”的不文明和不安全的现象和“打的士过街”的笑话。因此,合理地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无信号灯班马线通道应在来车方向给人车一个安全视距,视距区内绿化应配合种植低矮灌木或草皮。车道数大于等于双向 6 车道时应在中央画出黄线待行区, 使行人过街不必一口气通过,尤其对老幼过街有一个安全感。道路中央设连续分隔带(物)时,行人过街构造物———自行车、人行天桥或地道就要与道路相匹配建设,设计上是选择建天桥还是建地道,一般考虑建设条件、安全(包含治安方面)、方便行人、环境影响 4 个方面。其中哪方面成为决定因素视道路所处城区位置特性确定。

四、道路设计与城市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

1、交通要顺畅。城市路网是城市平面的骨架,道路功能首先是交通,所有景观因素均要在道路功能正常的前提下, 即交通顺畅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试想在人车处于拥堵状态之下,有谁还有心情欣赏景观,因此城市环境景观首先是交通要顺畅。

2、道路上的构造物。构造物主要有立体交叉、高架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立体交叉选型首先考虑交通需求, 但同时应考虑立交规模对城市的影响,一般立交规模越大,对其周边环境影响越大,如果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心区建一座大型立交, 这肯定会使市民感到突兀,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有在大城市中心地带结合地形修建中小型部分互通型立交, 解决了交通问题又改善周边环境。

3、城市道路应注重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城市把中心城“街”式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划分出来,由绿化、景观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设计、滨江景观道路栏杆、桥梁栏杆设计、道路构造物景观设计、人行道铺装设计,人行道上小品设计等。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化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更加美化,配上两侧现代建筑、高档的店面“,街”更加富含人性化的韵味,对美化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