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18 04:26:00

乡村振兴方案

乡村振兴方案篇1

 

根据《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经局务会专题研究,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想,负责包保XX镇XX村、XX镇XX村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规划先行、盯住关键、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夯实责任,全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XX年1月-3月)

 

将两个村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全面启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XX年4月-6月)

 

驻村工作队将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

 

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做好春季栽花种草,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确保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发展、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XX年7月-9月)

 

这期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上半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总结改进。积极谋划,推进下半年工作,开展秋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工作。帮助村里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推进活动。

 

(四)真抓实千,实现目标(20XX年10月-12月)

 

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包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各村工作队负责包保村的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反脏回潮现象。

 

(二)广泛宣传发动

 

村工作队要与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责任,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工作内容

 

(一)产业项目发展

 

XX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XX镇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XX村施工队、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体收入

 

XX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XX年经济收入XXX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升。

 

XX镇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XX年经济收入XXX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提升至XXX万。

 

(三)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四、职责内容

 

(一)局领导要主动到XX镇和XX镇包保村共同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加大资金帮扶力度。

 

(二)提高政治思想认识,夯实工作作风。落实好责任完成好任务,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工作队具体负责。

乡村振兴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想,负责包保XX镇XX村、XX镇XX村的包保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规划先行、盯住关键、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夯实责任,全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20年1月-3月)

将和包保的两个村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全面启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20年4月-6月)

驻村工作队将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

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做好春季栽花种草,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确保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发展、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20年7月-9月)

这期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上半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总结改进。积极谋划,推进下半年工作,开展秋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工作。帮助村里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推进活动。

(四)真抓实千,实现目标(2020年10月-12月)

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包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驻村工作队负责包保村的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反脏回潮现象。

(二)广泛宣传发动

驻村工作队要与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责任,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工作内容

(一)产业项目发展

XX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XX镇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XX村施工队、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体收入

XX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3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升。

XX镇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6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提升至10.7万。

(三)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四)乡村振兴包保工作计划

XX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在村部两侧围墙制作文化墙85延长米。

3、为XX村村部更换XX村委会门匾3块。

4、产业发展积极帮助包保村发展集体经济,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

5、包保单位市住建局与包保村一起做好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按照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要求,走村入户宣传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内容。

6、在村部的入口处建造一处“XX村”的石头村标,提高XX村整体形象。

7、从XX村检查站开始到村部柏油路两旁撒种黑心种(40斤),美化环境。

9、包保单位和XX村计划栽花5000株。

10、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XX镇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3、包保单位对XX村2个文化广场进行修缮。

4、包保单位对村部西侧巷道进行铺设。

五、职责内容

(一)局包保领导要主动到XX镇和XX镇包保村共同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加大资金帮扶力度。

乡村振兴方案篇3

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农业乡村振兴报告_建党百年培训方案一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去年底,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一、切实加深对“三农”工作高度政治性和政策性的认识

强调,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充分表明“三农”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只有坚持从政治高度看“三农”,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才能更好凝聚全党全社会合力促振兴的共识。

从历史逻辑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体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迫切需要将农业农村摆在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位置,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确保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同步赶上来。

从现实逻辑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去年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我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说是经受住了大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增加。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迫切需要稳住农业这一块、稳住农村这一头,在粮食安全、土地和基本经营制度等重大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更要算政治账、长远账,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稳住守好“三农”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农村有最大的增量空间,迫切需要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投资需求潜力,为畅通国内循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提供强大支撑。

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就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抓好各项重点任务。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的政策要求,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行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加快补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设施、资金、营销等短板,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融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支持各地将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支持重点,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

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关键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下决心打赢种业翻身仗。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建立“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机制保障。“辅之以利”就是坚持和完善农业价格和补贴政策,让农民务农种粮有钱赚、多得利。“辅之以义”就是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义务和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党的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稳扎稳打、久久为功。要把规划编制好,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特色风貌,严格规范村庄撤并。要把硬件建设好,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抓好通自然村(组)道路、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要把软件建设好,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需要强调的是,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尊重农民意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下而上、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稳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试点,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1年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确保到“十四五”期末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50%以上。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三、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抓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共抓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要强化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导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有序做好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加强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切实减轻基层组织负担,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到谋发展促振兴、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上来。

要加快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落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要求,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缺兵少将、运转起来疙疙瘩瘩问题。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三农”战线组织开展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大学习大轮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武装,增强服务“三农”本领。

农业乡村振兴报告_建党百年培训方案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现就开展“庆百年华诞促改革发展”党员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中央和省、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计划要求,结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聚焦重温党的光辉历程,聚焦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市委X届X次全会精神,聚焦传承弘扬沂蒙精神,通过开展以“庆百年华诞促改革发展”为主题的党员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政治意识和党性觉悟,强化使命担当,奋发主动作为,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二、时间安排

2021年2月至6月底,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名党员参学时间不少于16学时,所有党员参加支部集中培训不少于8学时。

三、培训内容及形式

围绕模范机关建设、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民服务解难题、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融合发展等内容,开展系列教育培训。机关党支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我主持”“我来上党课”等多种形式,领学解读有关学习材料,组织党员交流研讨,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X—党建在线”平台优质学习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将组织党员集中收看“X大课堂”纳入学习内容。重点做到“五个一”:

(一)学一次党史。机关党支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学党史教材、看党史影片、听党史讲座,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教育党员寻初心、担使命。

(二)讲一次党课。充分发挥“党员大讲堂”作用,推进“我来讲党课”常态化,党组班子成员、支委成员、党小组长等带头讲党课或微党课。围绕党史、党章党规、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沂蒙精神、纪律作风建设、党建引领决策服务提升等畅谈感悟体会、交流思路打算,努力达到引领党员思想、回应党员关切、解答问题疑惑、促进互学互鉴的目标。

(三)作一次思想汇报。积极组织党员围绕“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对照初心使命,通过专题研讨、上讲台等形式,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向组织作一次全面的思想汇报。

(四)开展一次党性教育。利用我市红色教育资源丰富优势,组织全体党员到平邑县党性教育基地接受一次党性教育。

(五)办一件实事好事。结合模范机关建设、深化“创做”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精神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以“主题党日”“双报到”、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方式,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教育引导党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展现党员干部良好风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组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推进措施。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交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机关党支部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全体党员提高政治站位,全力参与,精心准备,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与活力。

(二)抓好结合文章。将党员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工作与年度各项工作开局起步搞好结合,强化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搞好结合,进一步调动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党内政治生活搞好结合,突出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与“发现榜样”活动搞好结合,及时总结推出先进党员典型,开展学榜样、做榜样比学赶超活动,发挥“身边榜样”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强化督促调度。把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列入机关党建责任清单,并作为年底党支部书记双向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机关党支部将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员参加活动情况将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加减分指标。

乡村振兴方案篇4

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发〔2018〕1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18年任务分工方案和行动清单》的通知(宁办发〔2018〕17号)精神,确保相关任务落到实处,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三个一以贯之”和“五个过硬”,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坚持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忠实践行“两个绝对”的实践载体,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幸福西宁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工作措施

(一)就业创业方面

1.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一是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新疆采棉、海西摘杞”等公共就业专项活动为契机,主动与园区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对接,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并筛选出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信息,通过乡镇(社区)等基层服务平台进行,促进农村劳动力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二是以加大劳务经纪人培训力度、落实劳务经纪人补贴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同时,培育一批保洁、家政、旅游休闲等转移就业强的劳务品牌,利用劳务品牌市场优势,推动特色产品销售,扶持鼓励发展家庭手工业,创造更多居家灵活就业机会。

2.增强农村劳动力创业能力。一是通过落实各类创业奖补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投身创业。同时,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乡镇工作,为农村劳动力享受就近创业服务提供便利。二是鼓励和支持创业培训合作机构深入乡村,为有创业意愿农村劳动力和在农村创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开展创业培训,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政策指导,提高其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发挥全市创业孵化基地集场地、政策、指导、融资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作用,将优秀农村劳动力创业项目或初创企业推荐至孵化基地进行孵化,以解决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资金、能力等难题。四是在乡村挖掘树立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创业典型,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带动周边农民跟随创业。

3.加大职业能力培训力度。一是注重培训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统筹对接,以企业为主体,紧密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定位,重点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高端装备制造、特色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急需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的同时,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及时掌握潜在的岗位资源信息,针对企业空岗资源开展技能人才“储备式”培训,从而更好地实现技能培训与岗位资源的有效对接。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岗前+产业技能”培训,在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以及重点传统领域包括环境保护、旅游行业、机械加工制造等企业,鼓励生产一线岗位人员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等方面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二是分类实施“精准扶贫”培训、订单定向培训、劳务品牌培训、新市民培训、“技能+创业”培训、劳务经纪人培训、技能创业培训进校园及企业新招员工岗前培训等重点项目,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重点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培训;继续巩固精准扶贫培训成果,对有劳动能力的、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进行精准扶贫, 鼓励引导参加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

(二)社会保障方面

1.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规定,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缴费机制,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各项政策,进一步规范医保两定医药机构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强对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平稳运行。

2.深入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严格执行城乡居民医保各项政策,按照城乡居民医保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参保缴费、基金征收、待遇支付等各项工作。依托省十三五规划和省人社厅“互联网+技术”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办理由“实体服务”向“信息服务”转移,让群众能享受高效、便捷、安全、精准的社保服务。充分利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成果,将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首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参保患者个人负担,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商保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情况及待遇享受情况,深入落实精准扶贫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低到3000元的政策。

3.继续加大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精简备案手续、优化备案流程、扩充备案渠道,逐步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服务流程,有效解决参保人员垫付资金量大、报销周期长、手续繁杂等问题。及时上解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资金,确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有序推进。

4.继续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按政策规定适时进行调整。继续指导四区三县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及待遇支付工作。

5.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利用全民参保登记成果,加强对未参保人员数据的分析,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系统,与公安、工商、就业等部门进行数据交换、比对、分析、利用,实现精准扩面。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动员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参加职工养老、医疗等险种。

(三)人事人才方面

按照省人社厅计划安排,组织100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的选聘,并及时督促人员到岗到位。

三、相关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局机关相关处室及局属各单位要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确保我局承担的相关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创新领导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部门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制度措施,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乡村振兴方案篇5

根据《XX县党史学习教育“百村振兴大家干”活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决定在我镇开展“推乡村振兴 建秀美乡村”主题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不发生大面积返贫的底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达标的前提下,推动辖区内高速、国道、省道等交通沿线村庄风貌改造。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红旗村、生态宜居红旗村、乡风文明红旗村、治理有效红旗村、生活富裕红旗村”等五类乡村振兴红旗村,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生活局面和浓厚氛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二、活动对象

全镇10个行政村、6个社区。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决定成立XX镇开展“推乡村振兴 建秀美乡村”主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x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副 组 长:xxx 镇党委委员、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 员:xxx 镇团委书记

xxx 镇党政办主任

xxx 镇党建办负责人

xxx 镇综治中心副主任

xxx镇城建办主任

xxx 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xxx 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xxx 镇社保所负责人

xxx镇民政助理

xxx 镇扶贫助理

xxx 镇财务室报账员

xxx 镇财政所所长

xxx 镇卫生院院长

xxx XX派出所所长

xxx 东关派出所所长

xxx XX司法所所长

xxx 镇财政所所长

xxx XX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

xxx XX镇第三初级中学校长

xxx XX镇民族中学校长

xxx XX镇实验小学校长

xxx XX镇中心校校长

各社区党委、村党(总)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担任,副主任由xxx同志担任,成员由原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成员组成,主要负责日常综合协调、上传下达、材料收集、督促推进等各项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住房保障。严格执行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工作,脱贫户所有家庭成员住房稳固、安全保障达标(通过鉴定,AB牌标注或住房安全鉴定表证明为A或B),且明确要求危房不住人。

2.教育保障。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除重度残疾、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等特殊情形以外全部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普通学校就读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但基本具备接受教育能力,且愿意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6—16周岁的各类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每月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3课时,确保一个都不能漏;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已脱贫户子女获得相应的补助,实现“应助尽助”。

3.医疗保障。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应参保的已脱贫人口参保率达100%,应参保居民参保率达98%以上。脱贫人口已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并按医疗救助规定的相应类别给予救助后,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未达到本地差异化政策要求的,可由医疗救助进行兜底保障(含自费部分)。完善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系统直接结算服务,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持续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符合办理慢性病卡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实现“应办尽办”。对常住符合签约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4类重点对象,年内提供4次随访服务;患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慢性病的脱贫人口每年提供至少1次的随访服务,同时做好其他慢性病人员的随访服务。此外,开展基本医疗保障防贫预警监测工作,核查监测数据中疑似风险户的身份属性及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是否落实到位,并将监测结果报送镇脱贫攻坚战指挥部。

4.饮水安全保障。按照乡村振兴梯次推进的总体部署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以推进城乡规模化以及小型项目规范化改造为主,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改造升级。继续压紧压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村屯饮水工程的日常管护工作。实时监测饮水安全动态,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工程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消除隐患,确保饮水安全。

5.产业发展扶持。一是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培育工程,依托粤桂扶贫优势,积极开展“圳品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二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在现有已成功打造的区、市、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优先完成2021年度上级下发的打造目标任务,并着力在已建成的示范区巩固提升方面加强指导,积极融入县级规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三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善用产业链思维谋划推动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旅游、文化、康养等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城融合、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建设,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提升肉类农产品供给保障。加快推广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和家禽养殖等产业,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提高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补贴力度,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吸引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

6.稳定就业扶持。一是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掌握劳动力底数。摸清各行政村脱贫劳动力对象底数,准确掌握脱贫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意向或就业信息等,形成“已脱贫劳动力动态管理台账”。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和“家门口”培训的方式,针对易地搬迁已脱贫户,积极引导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在安置点集中举办的培训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大力度收集用工信息并及时,转移就业一批。积极与周边企业、各行业等有用工需求的单位沟通联系,将相关就业信息及时在村级信息平台进行,引导有就业意向的劳动力咨询就业,实现增收。同时,积极组织辖区内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富余劳动力参加上级组织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扶贫日活动、村民合作社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解决一批脱贫劳动力就业问题。四是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充分吸纳劳动力就业一批。全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落实就业创业扶贫行动。为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积极深入企业宣传“扶贫车间”扶持政策,了解企业建设难点,鼓励企业建设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扶贫车间。五是全面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劳动力兜底一批。加强对乡村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稳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确保脱贫户家庭收入。六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扶持创业一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意识,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做到应贷尽贷;对返乡创业劳动者,积极宣传借贷政策,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进一步带动就业。

7.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继续贯彻落实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文化服务、拆旧复垦、组织建设、平安建设等政策措施,保障搬迁群众利益,重点围绕后续扶持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开发、就业培训等内容建设“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爱国感恩教育,在各安置点因地制宜建设教育场所(设施),包括展示馆、感恩长廊、感恩亭、感恩墙等,确保做到各安置点都建有爱国感恩教育平台。加强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安置点公共服务,做好公共服务事项政策衔接,结合各安置点实际建设便民服务窗口。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收尾工作。

8.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原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持续深化优化收入结构和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能人领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试点工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持续创建“党群致富共同体”载体,推动产业富民,按照“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围绕产业链布局、龙头企业带动和重大项目谋划精准施策,加强引导与扶持,促进“小、散”产业逐步向园区化、规模化发展,形成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做好产业发展谋划,兼顾长期和短期共同发展。建章立制,完善流程化办事机制,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工作方案,从财务和制度建设上进行规范明确。

9.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扶贫项目持续发挥效益。谋划建立2021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库,确保入库项目符合规定要求、助推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扶贫资金50%以上用于扶贫产业开发,加大就业扶贫项目开发力度,同时兼顾产业路,农田水利,村屯道路硬化及护栏,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度扶贫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工作。

10.综合保障性扶贫政策落实。持续做好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按照中央、自治区在现行标准下及时提高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合理扩大低保惠及面,确保脱贫人口低保应纳尽纳,提高脱贫质量。重点推进因残、因病、因老的脱贫户和享受特困供养人员的低保兜底保障工作。抓好残疾人帮扶,及时认定办理残疾人证和做好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同时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动员符合参保条件的未参保人员进行参保登记,协助到龄未领取待遇人员办理领取待遇手续。此外,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等脱贫攻坚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叠加帮扶。

(二)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引导各村持续打造五旗村

1.打造“产业兴旺红旗村”。围绕“一村一品”或“一村多业”,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创建自有品牌和区域性公共品牌,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推动产业发展特色化、产业经营组织化、品牌品质标准化、产业服务体系化。

2.打造“生态宜居红旗村”。认真落实绿色生态环境提升要求,切实做到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乡村风貌良好、生态保护有效、生态经济显著的标准要求。

3.打造“乡风文明红旗村”。围绕乡村文明组织规范化、阵地规划化、载体特色化、活动常态化的标准要求,广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营造全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氛围。

4.打造“治理有效红旗村”。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围绕“维稳信访防控有力、社会治理推进有力、邪教活动防范有力”的标准要求,杜绝集体闹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乡村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打击邪教活动工作有力。

5.打造“生活富裕红旗村”。围绕“村民实际收入较高、社会保障政策到位、村民生活比较殷实、集体经济稳步提高、村民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高度重视村民全面发展,持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应读尽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应享尽享;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强,监管机制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无重大事件发生,村(社区)干部、村(居)民小组干部无违纪违法行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要结合工作实际,压实责任,落实好人力、物力、财力,高效有序开展活动。

(二)注重活动实效。全镇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统筹力量、明确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活动落实落细。要积极探索创新,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

(三)严格督查考评。要加大综合督查力度,镇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将及时组建督查组对各村(社区)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对于不按要求开展活动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乡村振兴方案篇6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方针与政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加强党员党性教育,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政治性、生动性,党总支定于6月份开展全体党员“走红色之旅·看乡村振兴”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组织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工作专班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参与人员

在岗教职员工党员,共计64名

三、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

6月2日星期三第一党支部

6月3日星期四第二党支部

6月8日星期二第三党支部

(如遇雨天,则另行通知)

2.线路安排

14:00车库集合完毕

14:00--14:30前往荆州市博士第一村:斯家场镇姜家岭村(车程30分钟)

14:30--15:00参观姜家岭村(参观30分钟)

15:00--15:15前往街河市镇新星村(车程15分钟)

15:15--16:15参观新星村(参观1个小时)

16:15--16:30前往街河市镇白果树村(红军树)(车程15分钟)

16:30--17:00红军树下重温入党誓词(参观30分钟)

17:00--17:10前往纸厂河镇金鸡山村烈士陵园(车程10分钟)

17:10--17:30祭扫烈士陵园(参观20分钟)

17:30--18:00返回进晚餐(车程30分钟)

3.车辆安排

各支部按照5人一车安排,具体名单到车辆。

4.环节安排

(1)学校总支与姜家岭村和新星村提前联系,规划好参观路线,落实好讲解工作;

(2)红军树和金鸡山烈士陵园的讲解由各支部安排专人搜集整理,现场讲解;

(3)红军树下的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和支部书记微党课活动由各支部安排专人负责;

5.物资安排

(1)支部旗、志愿者旗、入党誓词要提前准备好;

(2)饮用水请各支部安排专人找办公室领取;

(3)各支部安排专人照相,搜集整理好第一手素材;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坚持正确导向。各支部要精心组织,出发前务必做好调课和相关工作安排,报年级组、政教室、教务室备案;凡因私不能参加活动者需书面提出请假申请,党总支批准后报办公室备案。

乡村振兴方案篇7

党的*届*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zf的中心工作,人民法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最优质的司法服务是一项政治任务,义不容辞。

1、深入学重要论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哪些内容?指出:“我在党的*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我们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

“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基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办好农村的事情,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2、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有效治理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人民法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措施

(一)妥善审理涉农环境资源案件。

对涉及乡村土壤、水源污染等环境侵权案件,探索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纠纷案件中的适用,积极营造不敢污染、不愿污染的法治环境。对乡村生态补偿案件,推动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受偿的工作机制。

对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合同纠纷和人身、财产损害等侵权纠纷案件,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保护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农业生产方式由过度消耗资源型向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型转变,提供司法应对。

依法审理涉及乡村土地、森林、山岭、草原、滩涂等行政确权案件,加强对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依法审理因乡村环境监管、污染物排放许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禁牧轮休以及环境保护税等税费征收引发的行政案件,支持和监督环境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

(二)

依法惩治涉农刑事犯罪。巩固扫H除E专项斗争优秀成果,以扫H除E专项斗争的标准,常态化惩处把持农村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等犯罪;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等犯罪;在农村地区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等犯罪;在农村地区商贸集市、批发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等犯罪;

在农村地区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以及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等犯罪。维护农村大局稳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妥善审理因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土地权属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家庭道德等引发的刑事案件,做好调解工作,争取案结事了。充分尊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村风俗和生活习惯,审慎审理因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引发的刑事案件。

(三)审慎处理涉农金融案件。

依法保护资金互助等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合农民需求、符合法律规定的交易模式,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依法保护农业信贷、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加大对涉“三农”非法集资犯罪的惩治力度,在农村地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增强农村群众的防风险意识,维护农村金融秩序。

严厉打击涉农“套路贷”诈骗等犯罪行为,严格依法限制高利贷,加大对变相收取高息行为的审查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在审理和执行涉农金融纠纷案件中,充分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当时形势,特别是结合“六稳”“六保”,对涉农信贷户“放水养鱼”,基于“喘息”机会,促使“造血输血”。深化涉农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法院为主导,发挥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优势,调动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方式化解金融纠纷。

(四)稳妥审理涉农土地案件。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按照“落实集体所有、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要求,保护农村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依照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法定权利。依法调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纠纷,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保障农村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的基础上,依法保护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村住宅、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改革。

依法保护农户间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村市场主体的保护力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依法保护乡村投资人权益,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乡村。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资源转变为资产、资金转变为股金、农民转变为股东而形成的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依法予以保护。

(五)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准确把握村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关系,积极搭建法治与德治的桥梁,促进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充分保护村民的自治权利,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审慎把握村民自治与国家法治之间的边界。坚持寓德治于法治,用法治促德治,让秉性的道德获得有力的推行,使道德与法律相得益彰。通过发挥司法审判的道德引导,行为规范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

正确把握宗教教义与民族习惯、社会道德的边界,依法惩处打着宗教旗号侵害广大农村群众的婚姻自由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信仰与不信仰宗教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人民法院加强与农村农业管理部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妇联等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选取农民担任人民陪审员,着力提升他们的履职保障水平。涉农审判充分听取农民意见。

(六)依法保障乡村文明和谐。

乡村振兴方案篇8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学生;社会实践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自高职院校创办以来,每年暑期广大高职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明提升、乡村环境保护、乡村医疗服务、乡村扶贫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有效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乡村发展不充分,工作条件、事业前景和生活环境等不如城市,大量青壮年选择进城,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有的村庄甚至出现空心村和人才“饥荒”。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是治本之道,却非一日之计,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过程,而乡村振兴工作放不得、等不得,急需各类现代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矛盾,弥补人才短板,既可以集中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技术支持、发展规划和调查研究等;也可以长期结对挂职,解决持久性的问题,如乡风引领、生态建设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社会实践提供的免费服务能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引进人才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促进实践活动增质提效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由于认知高度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在认知上仅局限于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少有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层面来对待。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执行不到位,认为这只是学校团委等部门的活动,社会实践往往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长效机制不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七大战略”之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有了更高级别的政策保障。二是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分三步走,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三)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实现校地双赢

校地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通过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活动,将使二者无缝对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面融合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发挥高职院校智力资源优势,通过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优美和治理有效。另一方面,通过高职学生的服务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既是乡村自身的全面振兴,又是促进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更是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面面俱到,应主要以下述四方面为重点展开服务。

(一)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村民生活富裕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环节。乡村产业振兴既要做强现代农业这个主导产业,又要结合自身禀赋做出特色产业,更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协助发展乡村产业具有难得的比较优势。1.高职学生利用一技之长,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主要还是小农生产,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规模化大面积生产,广大农民的各类生产技术仍然紧缺,急需高技术人员帮扶。例如,农业类专业学生可以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进行一对一帮扶,解决新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和土地保养等现实问题;旅游类专业学生可以在发展农家乐、农村休闲游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开发、规划和管理等指导;食品类专业学生可在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等方面为农民出谋划策。2.高职学生利用技术和人脉优势,解决农村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目前,有些地方以农民合作社或公司加农户的销售模式初见成效,但大部分农民还是自产自销,而且这恰恰是乡村振兴中最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高职学生不但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知识帮助农民搭建网上销售平台,扩大销售范围,而且可以联系城乡,实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无缝对接,以解决种者卖不出、吃者买不到放心果的问题。一个学生可能解决的销量不大,但高职学生人数多,大家共同努力,便可以为农民打开广阔的市场。3.高职学生利用信息优势,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的盲目跟风问题。近些年,时常出现什么好卖种什么,什么好赚干什么,一哄而上,等干成了,却发现产品雷同而严重过剩,根本卖不出去。高职学生可以和农民一道全面分析产业特点和本地优势,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个性化产品,尝试一村一品,而不是一味跟风,从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4.高职学生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学校教学设施,组织培训现代职业农民。高职学校天生具有地方性特点,本来就和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能发现农民的真实需要,既可以到农村去培训农民,也可以请农民来学校集中培训,帮助农民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此外,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拉来各种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赞助,为乡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推进乡村生态宜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而由于村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制度执行不力,导致当前乡村生产生活中还存在大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的现象。高职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通过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一是宣传正面典型,通过发放资料和PPT集中展示,向村民介绍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如浙江安吉、磐安、仙居等地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二是发挥高职学生设计、规划、园林等专业特长,帮助村民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好村庄建设整体规划,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村落。三是根据乡村历史或地域特色,挖掘生态资源,帮助引进创业资金,创建生态旅游、生态食品、生态药物等生态产业。四是以身作则,以高职学生自身的文明卫生习惯引领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乡村乱扔乱排的脏、乱、差现象。

(三)引领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精神文明水平

党的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之魂,是让乡风文明、乡村永葆魅力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引领乡风文明,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新风尚,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例如,组建文艺小分队,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宣传党的精神,既有效解读了精神,又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坚持送教下乡,一方面利用寒暑假集中辅导留守儿童学业;另一方面发动同学捐书,创建乡村爱心书屋,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类移风易俗、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弘扬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四是积极培育村民身边的好榜样,如乡村产业发展领头人、村务管理好干部、环境卫生模范户、德高行正文明户等,用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模范行为引领和带动群众。五是身体力行,热情投入到为村民服务的工作中,如访贫问苦、深入基层,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村民的快乐,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引领乡村文明的发展。

(四)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有效的乡村治理为保证。当下,乡村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如乡村群众诉求多元化客观上增加了治理难度,乡村人才流失导致村干部选拔困难,外来负面信息冲击和弱化乡村德治基础,少数村“两委”成员腐败影响了村民对组织的信任度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在诸多方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有效性。一是针对当前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等制约乡村振兴的不利因素,高职学生可以思想理念先进、法制意识较强、思路开阔、整体文化素质高等有利因素来增强村干部不断学习的紧迫感,推动村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二是帮助村组织找准问题、精准发力。例如,协助村“两委”建章立制,规范办事流程,拟订村级发展规划,开展现代行政管理培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等。三是帮助乡村构建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体系,当下很多村“两委”干部都有自己的事业,往往难以时时顾及村务管理。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牵线搭桥,帮助建立村老年协会、乡贤参事会、百姓议事会等,以弥补村常规管理的不足,形成“大事合力干、事事有人管、是非大家判”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四是根据专业特长,采取挂职方式来兼任远程电教管理员、村级会务规范辅导员、电子档案管理员等,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管理效益。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多,活动范围广,指导难度大。为保证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一)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保证服务实效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一般由学校学工部或团委牵头组织,由于学校学工部或团委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造成“上有组织下无实体,上中下脱节”的弊端。为了使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学校应主动联系地方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并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校内组建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思想政治教学部、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宣传部、财务处、后勤处、二级学院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校外依托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共青团组织,成立校地大学生服务乡村战略社会实践的协调机构,由地方和高职院校共同组建,全面组织协调社会实践各项工作。

(二)建立校地互通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应当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地方的优势,建立校地互通机制,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校地共同发展。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争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关心和支持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对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高职学生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台州乡村振兴研究院”,2018年暑期利用“农信杯”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招标村立项的机会,主动与临海市尤溪镇政府沟通联系,开展乡村振兴高职学生社会服务系列考察活动,积极申报大赛项目。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地方乡村广阔的资源,进一步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合作,建立稳固的高职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把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以达到社会实践扶技和扶智层层推进,由短期的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向长期合作共商共建共享转化。

(三)建立宣传引导机制,激发高职学生服务热情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面向经济落后的农村,为了激发高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宣传引导机制,营造高职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激发高职学生服务热情。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广播、校园网和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一方面,宣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展示实践活动照片;另一方面,宣传国家、学校关于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鼓励优惠政策,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重视和支持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其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利用报纸、网络和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活动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及时高效地报道已取得成效典型乡镇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开展。

乡村振兴方案篇9

为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开展,XXX充分发挥执纪监督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下好“先手棋”,强化监督责任。协助镇党委、政府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大局中,研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监督执纪问责方案,对执纪问责的对象、形式、方法、内容和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镇党委确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片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进度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定期情况研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走好“关键子”,强化监督检查。开展专项督查,专门听取各村、各部门、各工作组的情况汇报,严格检查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实施、验收、资金分配、政策公示等情况,对数额较大或群众较关注的项目资金及招投标、集中采购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收好“一盘棋”,强化执纪问责。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执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不力、作风不实、工作不到位的典型问题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对违法违纪的给予问责查处。同时拓宽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对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确保“乡村振兴”举措落地落实见效,擦亮“乡村振兴”新发展名片,不断放大“乡村振兴”的战略果实,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乡村振兴方案篇10

【一】

近期,我参加了县委组织部主办的浙江大学——金湖县领导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专题研修班,既开阔了思路,又拓宽了视野,还增加了见识,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洗

浙江大学是中国著名顶级学府之一,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的紫金港校区建筑别致、环境优雅、学风浓郁。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了浙江大学的“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精心安排的课程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实践案例;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现场教学,通过教授的讲课和参观中的交流,使我们在学习境界上受到进一步的触动。

把握脉搏、实战丰富的专家授课,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充电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安华,系统的讲解让我们领悟到特色小镇的创建不仅是对小镇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应该将其放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小城市培育、乡镇转型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严力蛟教授,从城乡生态旅游与休闲农家乐产生的背景、理念、案例介绍,增强了我们发展全域旅游的信心。中国城市政府招商网会长周开疆教授,让我们对全域旅游有了全面、整体的认识,也学到了旅游招商的新模式、新方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黄浏英,通过千岛湖、安吉等鲜活案例,慷慨激昂、如数家珍的演讲,大家听的带劲。

产业鲜明、活力迸发的特色镇村,让我们实现了一次冲击

此次现场教学的所到之处,无论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还是特色小镇,都让我们实现了视觉上的冲击、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特而强”。“特”是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强”是指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单打冠军”。二是形态“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核心区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按3A级景区以上标准建设,旅游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三是功能“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四是机制“新而活”。“新”就是小镇采取“宽进严定”的“创建制”,不搞“审批制”。“活”就是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建模式。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互动交流,让我们获得了一次启发

党的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今年初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田园综合体,省委提出的特色田园乡村,县委、县政府“五县共建”战略要求,对我镇发展作了一些设想:一是坚持高点谋划,突出产业定位。xx年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住建部等三部委文件强调: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全国重点镇。银涂镇是全国重点镇、省重点中心镇,创建健康特色小镇是天时地利人和。二是坚持整体布局,突出产业融合。积极构建“1+3+N”健康特色小镇布局,着力做好一产、二产、三产项目的组合,生产、生活、生态项目的组合。“1”即以银集集镇为主阵地;“3”即以淮建、涂沟、唐港3个集镇为美丽乡村示范点;“N”即实行健康+N个产业发展:+体育用品,创建部级体育用品基地;+医疗养老,推进医养一体化项目早日建成;+中医药,推进承开中药饮片以及药材基地、五星芡实特色村建设;+湖鲜美食,放大太明龙虾、下河口渔家宴等品牌效应;+生态养生,加快建设森氧小镇;+休闲农业,依托十里桃林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体育运动,依托高邮湖发展水上运动。三是坚持市场运作,突出产业招商。借鉴仪征市新集中医康养游小镇、刘集沐浴小镇等模式,包装一批项目整体打包、整体招商、整体规划设计、整体开发建设。无论是碧桂园、华夏幸福等品牌民企,还是中交、北京城建等央企国企,都将转型的战略指向“特色小镇”。

【二】

在近期的支部会议中,运管支部所有成员学习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

【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破解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是根本。“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

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四】

党的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乡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