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9 17:34:22

乡村旅游案例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1

戴斌以国内、国外乡村旅游成长发展模式为出发点,按照乡村旅游成长的协调机制把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划分为3种类型: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并指出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政府力量的推动是非常必要的,初具规模后应适时向混合型转变,弱化政府职能。郑群明、钟林生对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参与式乡村旅游形式的核心是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并总结出了“公司+农户”模式及演化的“公司+社区+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和个体农庄模式。彭敏、付华提出了“公司+(社区)+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农户+农户”模式、“股份制”模式、个体农庄模式、“企业+政府+旅行社+农户”模式、“上级农村社区联合行动委员会+当地社区旅游发展规划委员会+当地社区居民”模式和“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农户”模式。罗明义基于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和模式,总结出了景区带动型模式、乡村组织型模式、“公司+农户”型模式和综合开发型模式。其中景区带动型模式只是把乡村作为景区的分散服务区,并没有指明其经营管理模式,综合开发型则是偏重于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一系列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李德明、程久苗从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角度列出了6种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的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结合模式、股份合作制、“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王静、方旭红基于村民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村民自治的经营模式,指出乡村旅游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可广泛引入企业制度,如独资、合伙、合作和公司制度,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如租赁、承包、外聘等方式。程增建、王金叶提出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探讨,认为实现内生式发展的关键是社区组织、社区经营者、社区居民、乡村旅游者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旅游媒介、投资商等战略利益群的合作协同,强调通过内部整合,建立多方协同平台,最终形成依靠本地发展能力、当地主导的利益相关者的内生式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开发需要多方利益体的共同参与,通过对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归纳出3种主导的经营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和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

2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实证归纳

2.1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把政府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经济调节、提供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广西南宁扬美古镇风景区、钦州灵山大芦村民族风情旅游区主要依托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其中南宁市政府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扬美旅游圈”开发建设,辖区政府也积极利用各种贷款和资金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部门开展树立“扬美古镇”旅游品牌的活动。魏薇、王金叶以四川省“五朵金花”(5个村子)为例,总结出以政府主导,“产业趋动、公司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赵云在对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中指出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乡村旅游未开发或初始开发的地区,如怒江州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应采用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要在政府主导下构建稳定、公正的农民利益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土地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学原理中政府、开发商和农民的利益均衡。实践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阶段或是经济落后的较贫穷地区,政府主导优势明显,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政府要重新做好自身定位,实现由主导、引导角色到协调、服务角色的转换,以促进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

2.2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

2.2.1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

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是村民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开发或是在当地成功案例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开发、经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农户”合作模式和“示范户带领”模式。广西柳州融水县香粉乡雨卜东兴旅游村、桂林恭城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由于受旅游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户自发投资乡村旅游,开展自主经营,慢慢带动更多农户合作开发。杜忠潮等对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户+农户”发展模式占到50.0%,且调查对象71.3%的居民参与服务接待,参与管理决策的居民占10.9%,进行投资、设施维护的居民不足10.0%,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统一的规划。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资金成本投入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能最真实地保留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景观,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游客接待量往往有限且对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关注,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2.2.2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乡政府、办事处或村民为促进当地旅游发展而自发组织的协会或部门,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提供旅游接待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罗永常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朗德村为例,该村的旅游活动安排和效益分配由村干部组成的旅游接待小组负责,村民则负责游客食宿游接待和表演,村委为鼓励群众参与旅游接待,总结出社区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工分制”,这种机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居民的利益,但总体来看激励机制不足,不能从长远带动朗德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贾跃千在分析黄山市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中提出呈坎、西溪南、郑村适合“以组织换发展”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因其农村基层组织有较高的权威性,呈坎的雕刻协会、西溪南的养蜂协会和郑村的强烈宗族观念分别能够承担起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池静以杭州龙邬茶村的管理为例,分3个发展阶段剖析了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制度的利与弊,指出这种模式虽然有较强的激励性,但是也有很强的假设条件,并指出从目前国情看,该模式的使用仍有挑战性。乡村组织型模式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在市场化运作、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且村民组织对于资源的开发、运营、管理等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村民自身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提高。

2.3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涉及众多的利益分享者,如何协同发展,做到合理的利责分配,则是乡村旅游实现有序有效发展的关键,多利益主体模式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一种趋势。陈志永等学者以贵州天龙屯堡为例,总结了该村“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的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中当地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旅行社等旅游公司负责旅游活动策划、营销及服务接待;农民旅游协会则代表村民参与旅游事务的管理、监督,负责各种旅游活动、提供基本旅游服务等,各项利益团体各司其职,形成了有效的经营模式。邹再进从欠发达地区乡村特点着手,指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应采取边远地区型发展模式,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外力作用高位“切入”,适宜采取“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农户”的综合开发模式,指出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能达到相互促进和形成“合力”的效果。广西桂林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龙胜龙脊梯田风景区有较好的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但是该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比较落后,缺乏开发旅游的条件,需要公司运作来求得自身的发展,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取得较好的发展。句容的茅山镇采用“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发展模式,各个利益团体协同配合,发挥了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配利益,成功地避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魏薇提出了企业庄园创新模式,即大型工业企业依托自身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选择环境和资源条件较好的乡村,投资建设企业基地,并与当地村委联合建立旅游公司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能使各方利益主体得到较好的协同合作,在市场体制激励下,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但是在多方利益的发展下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避免过度商业化,要注重对于生态环境、原始风俗文化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保持乡村旅游最核心的“乡村性”。

3乡村旅游经营模式评述与展望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2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学者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具体地区的环境承受力以及相关旅游资源概貌进行具体的地理测绘和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地理资源测绘方面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学界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3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4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5

一、文创产品彰显乡村生活之点滴

本书的第一部分,围绕着“文创作品”而展开。选取乡村常见的事物,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赋予其更多的色彩,带来别样的变化,展示出创作者的浓厚艺术功底,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更起到宣传营销的积极效果。这一部分的案例中,包括了“果蔬大作战”、“红色背篓主题茶具”、“筷子”、“树”等多元的主题,用蔬菜作画,将背篓融入到茶具设计之中,使乡村常见的植物、生活用品等,成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也使这些物品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展示出艺术化的一面,展现出来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发起观赏者对乡村生活的浓郁兴趣。

二、艺术作品融入乡村传统之文化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传统乡村的文化通过一个个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使之寓意深刻,更增添了其艺术色彩。比如,“家和万事兴”的茶具,将传统中国人重视家庭,渴望家庭温馨和睦的观念以“茶具”的形式体现出来,极具艺术性与文化性。“家文化”的艺术活动、品牌、社群及作品等,也是在传播传统的文化观念。通过艺术的外观,展示文化的内涵,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实现了传统的传承。这样的艺术作品,是真正回归乡村的,是符合乡村居民需求的,更是与乡村建设真正融为一体的,与乡村文化密切关联的创作。因此,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

三、空间设计体现乡村环境之风光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村落,还是普通的民居,亦或者是展开乡村旅游的民宿与酒店,或是提供旅游服务的酒店酒吧、有文化气息的非遗场馆或是书院等,都是可以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空间。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所中,进行艺术化的空间设计,也是艺术融入乡村,振兴乡村的可行之路。艺术“乡建”,是将艺术与设计融入到乡村的空间环境建设的有效之举,是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的物质环境的艺术策略,是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的文化吸引。本书所收集的案例,包括了黄山店非遗习馆和书院的设计,包括了园林酒店的设计、酒店的改造,也有整个村落的艺术创新设计。从小的空间到大的村落,从小细节的艺术传递,到大环境的设计改造,这些案例的存在,充分证明了艺术化的空间设计对乡村建设、发展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

四、乡村建设展示艺术创作之价值

在乡村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艺术创作,使乡村的基础设施更完善,文化生态更健康,各项经济活动的展开也更加顺利。本书用了大幅的章节,来分析艺术创作融入乡村建设的案例。新型市集的构建、民宿运营的展开、基础设施的改造、文化生态的修复、乡村旅游的发展等一系列的振兴乡村、发展经济、优化环境的活动中,都体现出了艺术的“参与性”,都得以顺利地通过艺术的创作,使乡村的外部环境有了更浓郁的艺术氛围,无形中也实现了对广大农民的艺术熏陶及文化感染。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6

[关键词]旅游扶贫;精准;研究进展

1引言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既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无论对业界还是学界都有重要的贡献。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我国贫困群众与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2013年考察湘西地区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他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号和好高骛远。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旅游精准扶贫”,强调旅游扶贫要精准。基于以上三个大的政治环境,全国各地,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希望通过发展旅游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旅游精准扶贫的提出除了得到政府、企业等业界的响应,也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2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述评

本文针对旅游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进行述评,所得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通过中国知网,主题搜索“旅游精准扶贫”共有412篇文献。纵观这些文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旅游精准扶贫含义的界定;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旅游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案例研究;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其他研究等。2.1旅游精准扶贫的含义与内涵。旅游精准扶贫的提出,虽然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对此,不同的学者给出了各自的理解。熊林海、张乐认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别于一般的输入式扶贫方式,是一种“授人以渔”的造血式扶贫方式,是指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发现和培育乡村价值,通过乡村价值与旅游相结合带动经济发展,并通过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有针对性的帮扶贫困户,惠及真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的一种“真扶贫、扶真贫”的旅游扶贫方式。杨静则认为精准化旅游扶贫是指在具有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通过政府、社会、企业、民众的力量,科学合理的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外,马勇提出了旅游精准扶贫内涵的三维价值,认为旅游精准扶贫不仅仅只强调依托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从时间维、空间维和关系维三个维度解释旅游精准扶贫是有长远利益的扶贫,是产业聚集的扶贫,是有尊严的扶贫。2.2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关于旅游精准扶贫机制,应依目的地、目的地情况而定,不同学者也提出了不同扶贫机制。张春美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帮扶下,识别出该地区适合开发的旅游项目、贫困人口,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健全的管理手段,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吴亚平提出少数民族村寨“农旅融合”机制,即通过发展山地绿色有机农业,就地把农产品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旅游消费品,极大的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使贫困人口在不需要做出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实现脱贫的目标。龙祖坤提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政府识别出贫困户,针对不同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逐步使贫困户脱贫。杨海平提出了武陵山片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包括议事决策机制、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马芬认为南江县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应该是政府主导实现旅游扶贫跨越发展,市场主导精准定位,景区帮扶助力当地贫苦人口脱贫。2.3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是由当地的政策、地理、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李静以米仓山大峡谷旅游景区为例,提出米仓山大峡谷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统筹精准利用专项基金,引入市场主体搭建旅游精准扶贫平台,通过公私合作保障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邢惠斌提出河北省连片特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协调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关系,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将强政府精准扶贫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居民旅游素质和能力培养,构建旅游扶贫监管体系。罗兴构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①全域覆盖、拓展扶贫广度和深度(旅游扶贫路径),加强当地与周边市县的联系、建设公路,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②全要素参与,构建“旅游+”精准扶贫平台(精准扶贫方式),旅游+购物、旅游+互联网、旅游+生态;③全产业融合,延长精准扶贫产业链(精准扶贫产业),以旅游业为依托,打造旅游农业、旅游轻工业、旅游地产等特色旅游产品。杨袆分析了六安市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邻里互助型和景区帮扶型。桂拉旦提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文旅融合模式:在市场需求、产品创意、科技进步等推动下,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及其价值,与旅游要素内外融合,实现向新业态,新产品升级的融合过程,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2.4旅游精准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在不同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存在不同的问题与难点,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董艺婷总结了龙潭大峡谷西南岸青牛山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①思想意识落后、缺乏发展思路,村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高、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薄弱,大部分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与自己关系不大,参与积极性不强,处于观望状态;②驻村帮扶存在问题;③扶贫资金出现问题,补助资金不匹配。曾茗芹介绍了广西乡村旅游生产要素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欠缺科学性导致旅游精准扶贫效益低下,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导致旅游精准扶贫内容单一、没有特色,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导致旅游精准扶贫外部主体作用力有限,旅游人力资源缺乏导致旅游精准扶贫缺乏保障,旅游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旅游精准扶贫进程缓慢。洪业应分析了涪陵区旅游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①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规划;②旅游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村在冲突;③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创意;④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⑤政府引导不力,融资困难,缺乏资金。彭婷认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有规划开发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管理不规范、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宣传效力不理想、旅游扶贫被动化。邓伟杰、杨佳润则认为旅游精准扶贫扶贫存在的难点主要是:①精准识别存在难点,扶贫对象识别和扶贫项目识别存在难点;②精准帮扶中存在需求排斥和市场排斥;③精准管理中存在难点。为了解决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针对旅游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存在的问题,薛定刚、吴靖南、刘民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与项目资源,要扶真贫、全方位扶贫;②精准制定旅游精准扶贫的帮扶措施,建设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环境;③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体制,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保质保量。林移刚则认为乡村旅游扶贫是典型的产业扶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是“扶业”,而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因此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合理规划旅游生产要素;升级旅游生产要素的配置;创新旅游高级生产要素。李荣菊进一步补充旅游精准扶贫需要多举并施、创新发展:创新开发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旅游精准扶贫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提高产业竞争力。陈秋华、刘阳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①“三产”融合,延伸农村产业链;②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③树立“五化(乡村化、创意化、土木化、低碳化、景村一体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2.5旅游精准扶贫案例研究。荷茜灵、彭华、毋佳佳分别以葫芦岛市建昌县玉带湾村、巴中市恩阳区万寿村、庄浪县为例对其旅游精准扶贫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了各地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白丽分析了山西省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的条件: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机遇良好、需求旺盛;并提出了推进山西省旅游精准扶贫发展的建议。卞茜燕总结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村的扶贫状况,认为双廊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主要有社区居民从旅游中的获益不均贫户差距拉大、资源破坏严重、社会问题突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并提出了社区参与旅游精准扶贫机制。曾茗芹介绍了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旅游精准扶贫的优势,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出了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思考。黄文娇以六纳村为例,分析六纳村致贫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纳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双向定位、精准识别,扶正思想、拔掉穷根,多模式结合、融资促发展。杨娜介绍了六盘水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并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开发条件进行精准识别分析,主要包括资源条件分析、配套条件分析。龙晓春分析了南丹旅游业的发展优势与现状,介绍了南丹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南丹区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2.6旅游精准扶贫的其他研究。蔡克信认为旅游精准扶贫要厘清三方面的内容:①社区贫困居民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②社区居民参与才能确保贫困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益;③政府角色转变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随着旅游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行的有序化,政府要逐渐从“主导者”向“引领者”角色转变。邓小海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和意义,提出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甑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邓小海构建了旅游扶贫精准帮扶的“三位一体”体系,即地区层次帮扶、社区层次帮扶和个体层次帮扶;精准帮扶的主体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贫困人口和旅游者。龙祖坤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分析了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结合MI指数评价其效率形态分为潜力型、朝阳型、黄进型和夕阳型;并提出了各类效率形态适宜的旅游扶贫模式分别为产业联动模式、战略联合模式、政企合作模式和项目支撑模式。

3结论与展望

总体而言,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并没有形成定论,但是其核心内容基本相同,都是基于精准扶贫的背景,通过旅游开发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与模式受贫困区政策、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一套适合所有贫困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与模式。旅游精准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和更好的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的,各贫困区需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扶贫路径。另外,大量的研究从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总结旅游精准扶贫的经验与教训。这些,都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产业集聚;基本机理;应用研究

一、引言

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21世纪是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机遇期,在产业集聚的影响下,旅游产业集聚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扩大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产业要想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服务水平。然而单个的旅游产业存在发展空间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缺点,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旅游产业集聚模式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模式。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产业集聚也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国内外众多成功案例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重要的经济组成成分,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客观描述,对产生集聚的机理和发展现状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为了探究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机理与研究现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将加大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地集聚区。乡村旅游产业与都市旅游产业不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生态旅游集聚区。因此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从实际战略中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2015年,国家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具有特色的一体化旅游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打造独一无二的产业集群”作为旅游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产业集聚”可以从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出发,制定适合乡村经济发展策略,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是单个旅游企业无法实现的。其中,河南省南阳市是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较好的实例,本文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乡村地区作为实例证明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就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基本机理

(一)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因素

1、内部要素

(1)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源,同时也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素。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的眼球,因此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独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方案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各不相同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可再生性的自然旅游资源上,这也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断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的加入,产业之间相互合作,逐渐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2)交通因素。制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重大因素就是区位条件,交通便利与否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乡村旅游产业而言,便利的交通条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败,交通便利的地方才能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区域。除此之外交通区位的选择也关系着游客与目的地之间流动的顺利有否,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交通条件主要是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之间的距离以及到达的难易程度,在乡村旅游产业当中,旅游资源是固定的,只能是游客亲自到达旅游目的地进行观赏与游玩,因此交通条件的便利与否将直接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游客的消费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影响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条件是首要考虑的条件,这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便利有否决定者客源的流动量与流动速度,进而影响旅客的旅途感受,对旅客目的地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3)经济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有规模大小、外部经济支持以及交易费用等,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经济因素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当地经济发展评估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单个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旅游体系,吸引旅客观光。但是在完善体系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与其它企业合作,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交易成本是单个旅游企业无法支撑的。旅游企业集聚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处于集群的各个企业之间互相合作,互利共赢,减少了交易成本,逐步扩大旅游企业的规模,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2、外部要素

(1)客源市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较快的发展旅游产业。单从旅游产业方面来讲,客源市场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与区域中心和相邻旅游地之间的空间关系。旅游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客源市场必须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消费,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吸引的顾客源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都市商业旅游产业区因为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先进的服务设备、完善的旅游服务等因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旅客,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向河南省南阳市这样的乡村旅游产业,由于规模小、设备不齐全、资金短缺,只能吸引大部分国内游客。(2)政府政策。乡村旅游产业的集聚必须充分考虑到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政府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是旅游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案例得知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旅游产业进行规模扩张,实现产业集聚的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条件是衡量一个旅游企业发展的外在指标,也是实现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等,是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方便的。旅游基础设施的针对性要比公共基础设施强一些,主要是为了满足旅客的需求,主要包括旅客的住宿环境、大型商场、娱乐设施等。旅游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否则旅游产业将止步不前。(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制度、市场的需求变化、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还包括乡村旅游企业内部的生态环境、景区内的服务环境等。

(二)乡村旅游业集聚内部机理

1、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基础驱动力

独特的乡村资源是旅游产业集聚的基础驱动力,与都市化的旅游产业集聚不同,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都将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景区,这些景区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在集聚过程当中为了降低成本,会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进行企业集聚,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核心驱动力

企业的发展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也不例外,经济效益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才选择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作为旅游产业集聚的根据地。

3、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

纵观国内外各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游客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关键。除此之外,品牌效应可以增强乡村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旅游企业集聚会将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化,通过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最终形成代表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旅游品牌。

(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外部机理

1、外部市场驱动——需求驱动力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是推动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不同需求可以促进旅游茶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保证特色产业的前提下,拓宽发展渠道,加快旅游产业特色区域的形成。游客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上,企业可以根据游客的选择,及时调整自己的旅游产业来迎合游客的需求,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

2、环境驱动——保障驱动力

环境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驱动力。政府和合作企业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可以向企业提供资金与政策,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加强企业之间的内部合作,可以较少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

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应用研究

(一)河南省南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条件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中华历史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在河南就占了其四,河南是古都数量最多的省区,于是就诞生了许多的旅游景点。南阳市就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南阳市的乡村文化更是远近文明的,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南阳伏牛山地质公园是南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此外南阳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典型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南阳乡村地区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阳乡村旅游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南阳乡村区域有独特的水力资源及服务设施,为游客的旅途提供了方便。近年来,南阳市坚持把中心村、精品村等串点成线、点线结合,将中心镇、风情小镇和三江两岸等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产业文化融合、经济生态民生协调的具有杭州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南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过程

任何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都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南阳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它是在各方面条件达标、市场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三)河南省南阳市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局限和对策

1、发展局限

(1)集聚的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合作,使得旅游企业整体发展薄弱。目前,南阳旅游企业集聚趋势明显,但是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仅仅是聚集在一起,并没有形成清晰地产业链,在旅游企业的整体体系中,各小企业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整体的旅游产业集群存在集而不强的弊端。(2)旅游产业与其它行业缺乏联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日渐成熟,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南阳乡村旅游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是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这主要是因为南阳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以观光旅游的模式为主题发展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品牌模式。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乡村旅游产品不高端、服务水平落后、旅游环境差等多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其它相关产业缺乏联系,不能及时的进行交流合作,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南阳乡村经济的发展。(3)旅游硬件设施有待改善,配套基础设施需完善。旅游过程中的吃住问题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问题。经调查发现南阳乡村地区缺乏正规的餐饮企业及高档次的酒店服务,这就给旅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造成客户源的流失。

2、优化对策

(1)在市场允许的条件下,提升旅游企业的功能。乡村旅游企业的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内部功能;二是企业外部功能,两者缺一不可,企业的内部功能是为外部功能服务的。南阳乡村地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渐提升企业的外部功能。第一,现阶段南阳乡村地区主要以“观赏”为主导功能,因此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购物”模式旅游产品,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第二,企业的多元化和不同产品之间的融合也是改善旅游企业功能的重要手段;第三,继续发挥南阳乡村地区的竞争优势,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为游客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各个层次的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可以增强南阳乡村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其中来。(2)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单个旅游企业的发展弊端是很明显的,因此只有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才能带动整个南阳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企业集团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各小企业之间的各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各关联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旅游企业集团化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统一规划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包括景区的建设、新产品的开发、公司运行模式及管理等。将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打造成具有商业色彩的特色旅游产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为企业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提供了帮助。(3)有效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和设施。虽然南阳历史文化悠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从现阶段杭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还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发展模式,与城市商业关联甚少,并没有充分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因此,将南阳地区的传统文化整合到特色的旅游资源中是迫在眉睫的,例如,企业在创建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可以借鉴商业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将文化产品融入到都是商圈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4)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起到吸引顾客的效果,不同的旅游区域就会产生不同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是企业拥有源源不断地客户源的首要前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除了可以吸引消费者之外,还可以促进各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旅游企业整体的吸引力,为南阳乡村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史亚奇 单位:商丘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国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8

(一)乡村旅游相关概念

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的十九世纪,当时西方工业发展迅速,城市污染严重,工作压力较大,城镇居民为了逃避高强度的劳动和污染而纷纷来到乡村,促进了乡镇间交通的发展、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在无意中促成了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截止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一项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大,但是由于现在水平较低,所以国内对其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国内文献的记载中,乡村旅游是“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以田园风光和农家风情为卖点的面对消费者的短距离、小成本的旅游方式。”而国外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则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小规模旅行方式”,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和文化氛围位于农村的小规模经营。”但无论哪一种说法,乡村旅游都具有“位于农村”、“经营规模小”以及让消费者感到放松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下营销相关概念介绍

现在,我们已经正式步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但学术界还是无法为移动互联网确立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我国,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是“用手持终端以无线方式接入到网络”。但无论如何,互联网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营销的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也就注定了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对传统营销方式而言,由于信息传播较慢,所以品牌效应、产品质量等成为营销的重要方式,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不再单纯依靠人力对商品进行介绍,而空间距离也已经不再能够成为限制,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是一种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并在网络上进行运营的“虚拟营销”。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营销所说的信息交换并不等同于供应方或需求方单方面的信息反馈,而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其本质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大众需求为出发点,在互联网上运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二、互联网营销特征

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互联网在客观上将个人、社会、组织、企业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共享,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更具有选择性。据此,互联网营销为了得到高关注度,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跨时空性。由于网络营销是以网络为工具或载体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当然拥有网络信息传播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网络营销的参与者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完成交易。(二)虚拟性。在网络营销的步骤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钱流动,在互联网时代下,真正意义上的金钱都已经转化为数据,在数据的流通中实现资产的改变,这给网络营销的参与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信息多样性。网络时代下的营销,销售介绍并不仅仅依靠人力,图片、视频、文字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信息流动和交换,给予供应方极大的操作空间,也给予了需求者极大的选择空间。(四)高效性。由于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流动性极强,信息的获取和选择也极为容易,网络营销已经通过各个环节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一条安全、高效的渠道,保证了网络营销的运营,(五)经济性,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可以节约店面租金、解放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营销成本,一方面提高利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商品价格,提高商品竞争力。

三、互联网营销模式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营销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从业者也越来越多,由此产生了众多的网络营销模式。网络销售,这是从业人数的网络营销模式,主要从业者为中小型卖家。品牌推广,一种为拥有品牌效应的企业在网络上出售商品,另一种为品牌效应较弱的企业在网络上进行产品推广。线上沟通、线下交易,借助网络信息的传播对产品进行推广,却在网络之外进行交易。至于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营销模式严格意义上却并不属于以上三种,它是一种独立的营销模式,它通过网络对其进行推广,却并不收取任何资金,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当地第三产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微信公众号

当今社会,微信作为一种聊天休闲工具早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截止到2014年,微信的注册账号就达到了7亿余个,与此同时,微信除了聊天之外的功能也被大家所喜爱,比如朋友圈、摇一摇、公众号,其中,微信公众号(又称微信公众平台)由于操作简单、功能实用而经常被用作企业、组织的宣传工作,并且由于微信的普及性,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十分明显。乡村旅游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营销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其原因有四点:1、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宣传旅游成功率非常高。2、乡村旅游所在地离城区相对较近,只要通过微信号使其为人们所熟知,随着城乡道路的建设,交通网络的完善,进行乡村旅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3、当今社会城镇居民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过大,需要通过旅游等方式发泄,但是工作决定了城镇居民在通常情况下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景点旅游,而城镇居民普遍都有微信,只要他们通过微信号了解到乡村旅游,相信他们不会错过这难得的放松机会。4、乡村旅游价格低廉,没有门票等额外收费,可以吸引到大量城镇工薪阶级,而通过微信号传播,也没有广告费用,村民没有额外的经济负担。乡村旅游通过微信公众号成功的例子众多,比如山西省的大寨村本是一个城郊的一个普通小山村,但在2014年成为乡村旅游试点后,通过微信的宣传,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大寨村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清新的空气、甘甜的山泉以及颇为有名的大寨核桃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传播,吸引游客发展当地第三产业的营销模式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二)微博

2013年兴起的全民微博热直到现在都尚未冷却,截止到今年。微博已有1.98亿人正在使用,全民“织围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微博作为一个基于用户本身的单纯的信息交流软件,拥有着极强的互动性,这就意味着通过微博来进行网络营销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通过微博营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首先,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软件,信息的流通量更大,传播人数更多,乡村旅游便可能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其次,微博的注册门槛较低,只要拥有微博账号便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换而言之,即同一时间内可以有多个微博用户同时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再次,微博上美食、旅游类的文章通常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乡村旅游完全可以进行微博宣传。人们都具有从众心理,对微博“大V”更是有一种近乎病态的盲目崇拜,此外,人们又具有求实心理,对抽奖有一种特别的热爱。因此,乡村旅游通过微博营销十分简单,美林乡村便是通过请微博“大V”发表微博推荐、进行大规模抽奖的方法成功营销,成为乡村旅游通过微博推广、通过活动吸引游客、通过当地特产发展当地特色而成功的营销模式的著名案例。

(三)贴吧

贴吧是一款为了让志同道合的人相聚而建立的而一款互动平台,贴吧使用人数众多,在2015年仅排名第一的“李毅吧”就有1514万人,但贴吧相对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其娱乐性相对而言更大,因此通过贴吧对乡村旅游进行推广成功的案例很少,但建立贴吧,请参与过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加入其中,通过贴吧的娱乐性可以很轻易的留住客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即通过贴吧对参与过活动的成员进行再营销模式。

四、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营销模式优劣探讨

我国的乡村旅游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潜力,而我国政府又把其当作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基础设施,引进资金,现在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空前的优势,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高速传播和扩散又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网络,客观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网络推广吸引游客从而发展乡村第三产业”的营销模式一方面由于不收取任何费用可以得到大量的需求者,另一方面网络营销的高效性又决定了网络上营销乡村旅游的模式不需要浪费多余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低廉,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会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也会加速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项目并不是正常发展情况下所产生的,而是政府在急于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的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从当今的状况而言,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乡交通网还未完全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的硬件条件还不完全。“通过网络推广吸引游客从而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营销模式则是国家统一调控下的产物,其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作为旅游区必要的特色,从长远来看,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会对我国乡村旅游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建议

(一)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营销模式不能过于呆板,在“通过网络推广吸引游客从而发展乡村第三产业”这一传统的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外还应积极的开发其他的网络营销模式,网络营销具有的创新性要求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其竞争力。(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也需要有一定的规模性,虽然网络的流动性会带来大量的游客,但是乡村旅游仍然是对硬件条件有严格要求的项目,发展好硬件设施仍然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三)互联网时代之下,虽然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然而,过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却也可能造成“信息爆炸”,让网络用户把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信息当做垃圾信息处理掉,而若想改变这一情况啊,那乡村旅游的宣传信息就必须有足够的创意,吸引足够大的关注。(四)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模式虽然对网络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其对互联网的利用率还是相对而言较低,互联网大时代的优势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乡村旅游网络营销需要加大对网络的利用,提高利用率。

六、结论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9

贵州省是我国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长期观测点,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被称为“贵州模式”[1]。

2贵州贞丰县规划案例介绍

2.1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概况

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15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22号)批复成立,是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km2。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目标是以山地旅游为主导,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扶贫开发,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会议会展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引领贞丰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山地文化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2.2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要点介绍

2016年,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2]。

2.2.1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挥对接黔中地区核心旅游资源的门户优势,引领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依托独特旅游资源,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以及核心旅游景区、节点,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引领的扶贫开发建设。

2.2.2核心旅游资源与特色

贞丰县地貌多样、布依族文化较为浓郁,最具代表性的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三岔河、必克和岩鱼布依古寨均位于试验区内。1)双乳峰。双乳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峰林绝品,酷似女性的乳房,被布依族群众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已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2)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贞丰县北部与关岭县接壤处,有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等,两岸山势几乎垂直挺立,既秀丽险峻,又雄奇壮美。位于北盘江镇的一段峡谷被称作花江峡谷,有花江铁索桥及崖画等人文历史资源,著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曾在此取景拍摄。从花江峡谷至打邦河汇入北盘江董菁水库处的这段河道,可以通行船只游览。是靠近黄果树瀑布,与之一水相连的重要峡谷景观。3)布依族文化。以必克和岩鱼为代表的布依古寨,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大的布依古寨之一。这里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铜鼓十二调”,有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布依八音古乐、布依勒尤,还有原生态布依歌舞。民族歌舞良好的参与体验性,结合布依族民俗节庆活动和特色手工艺品,使布依古寨成为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入结合的重要场所。4)休闲度假水库。三岔河部级水利风景区毗邻者相镇和双乳峰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是开展民族歌舞表演,举办露营、康体运动等户外休闲活动,发展养生度假等特色项目的理想场所。七星湖水库处于深丘峰林旁,紧靠贞丰县城和布依族村寨,是一处具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城市生态公园。

2.2.3总体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带、一环、三核、两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带”是纵向贯穿试验区,连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引领区域旅游联动的旅游发展带。“一环”是将规划区内主要景区节点和重要发展区域串联起来的环状旅游线路,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骨架。“三核”是在旅游中起核心作用的发展节点:北盘江大峡谷、双乳峰景区和七星湖片区。“两区”是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的两个差异化发展片区。北片区依托北盘江大峡谷的独特自然条件,打造以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大众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形成“乐游山水、悦动激情”的旅游主题。南片区以双乳峰景区为核心,以双乳峰母亲文化园、三岔河露营康养度假基地、者相镇民族文化体验园、必克和岩鱼布依风情古寨、七星湖商务休闲度假公园、破烂云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作为重点内容,形成多种主题互动、与乡村旅游深入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区域。2)旅游道路规划。规划区形成以旅游主环线为骨架、乡村道路网状连通的旅游道路系统。旅游主环线由国道、省道和旅游公路构成,实现快速交通连接。乡村道路主要是结合旅游需要的县乡道路,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深度游览和体验需求。3)旅游线路设计。规划设置包括:乡村旅游体验、布依文化体验、三国文化体验、挑战文化体验、山水观光、山地运动等多种主题的游线,满足不同的旅游客群需求。

2.2.4近期实施计划

实施内容重点是由政府主导的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是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栈道、停车场、码头、市政管线和渠道等基础设施,其次是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旅游发展方面的项目,再次是村庄改造、文化广场等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

3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思考

旅游扶贫是一项以发展旅游的方式,实现脱贫目标的系统性工作。“反贫困”并不能代表旅游形式,也不是一种旅游产品,它只是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之一[3]。对于旅游方面的规划是旅游扶贫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扶贫规划的显著地方。

3.1规划要融合于区域旅游主题,并协同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发展

旅游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依托于核心旅游资源,往往不局限于单个行政区域内。而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公众事业,受到政府行政范围的影响,往往局限在单个行政区域内。针对旅游发展与扶贫工作在空间范围上的差异,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旅游发展要求,从跨行政区划的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再对目标行政区划内的具体发展进行安排。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主题的代表性地区,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性会址的所在地。基于对这种区域性旅游主题的融合与深入扩展,规划提出以山地运动、极限运动等作为旅游内容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凭借距离上的邻近优势,通过发展紧扣“水”主题的、将山水观光与山水体验结合的旅游项目,引导旅游热点向规划区延伸,并通过规划区进一步扩展至周边区域,形成串联式的旅游发展格局。

3.2规划要着力塑造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以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力的大小。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存在空间不均衡。处于景区景点附近、旅游线路沿途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旅游业的带动发展。但是,贫困更容易发生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欠缺的地方,这往往不是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附近的地方。因此,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分布的空间不对称,需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进行平衡。规划案例以地区旅游发展的骨架线路和乡村道路网络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基点,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局面,从而扩大旅游扶贫影响范围。

3.3规划要因势施策,多方位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

贫困问题是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既表现为生态环境脆弱、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所致的欠发展型贫困,又表现为民族传统思想浓厚、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受主观因素制约所致的贫困。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要采用生态搬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旅游村镇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达到改善人地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效果。通过多个方位的共同努力,实现脱贫目标。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差,因此,生态搬迁成为十分重要的改善贫困方式。生态搬迁工作不仅要尊重居民意愿、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更应该充分研究居民在迁移地的生计发展,以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保证贫困人口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避免产生新的贫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成为民族特性与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促进贫困人口的民族思想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和旅游村镇建设,能够直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机会。教育培训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竞争力和生存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3.4准确把握规划的效用,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综合性工作。政府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导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引进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旅游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1]。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谋求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契合政府的工作特点。尤其要围绕政府在旅游扶贫工作初期阶段的主导作用,编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实施内容,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黄兴旺 权武 轩玉鑫 谢佳 单位:成都新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视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35-36,40,135,140.

乡村旅游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网络口碑;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口碑作为传统口碑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逐渐成了消费者收集产品和服务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南通4A级乡村旅游地洲际绿博园为案例地,以其游客网络口碑评价内容为主要数据来源,分析南通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的现状及口碑态度,以期为旅游地改进旅游产品及服务,提升网络口碑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第三方预定网站-携程网。由于网站上的点评数据具有实时更新的特点,为了保证研究样本数据的时效性,本文选取该网站2019年(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游客口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据统计,该时间段共计215条评论,删除其中描述过于模糊的21条评论,剩余194条有效评论,以有效评论作为本文分析的基础数据。1.2研究方法本文以有效的网络口碑基础数据为研究内容,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口碑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依据评价内容,将描述相近的词语进行语义转化,提取17个关键词(表1),并且将关键词进行分类和归纳,构建“旅游景观”“配套设施”“旅游体验”“景区管理服务”“价格”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游客网络口碑态度评价指标体系(表2)。

2研究结果

为了开展旅游地网络口碑态度研究,本文将旅游地网络口碑态度分为糟糕的态度、不好的态度、一般的态度、好的态度和极好的态度5类。“糟糕”完全是负面的情绪,或者评价内容中只有一个程度非常轻的正面词汇。“不好”主要由含有失望语气的负面短语和词汇所构成,或者包含一两个正面词汇,但消极情绪远大于积极情绪。“一般”体现出来的是中庸的情绪,既不正面也不是负面的。“好”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或者存在一些负面词汇,但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更加强烈。“极好”完全是积极的语调和措辞,表达了用户的强烈肯定。基于口碑态度的评价按照“糟糕”“不好”“一般”“好”“极好”分别赋予1、2、3、4、5分。各评价指标平均分代表该指标的口碑态度,得分越高,说明网络口碑越好。评价结果如下:(1)旅游景观方面,平均分值在4.08-5.00之间,说明旅游地旅游景观方面的口碑较好。游客普遍觉得该景区的热带植物品种丰富,数量多且造型独特,音乐喷泉景观吸引力强,适合拍照,仿真恐龙造型新奇、逼真,人工湖环境优美、水质和砂质好,适合游玩。(2)配套设施方面,平均分值在1.00-4.67之间,其中旅游地设计独特、干净卫生的厕所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但安全警示牌及晚间开放时照明设施不足,也引起了游客较为负面的态度。此外,游客认为旅游地内餐饮品种少、口味不佳、选择性小。对儿童游乐设施(3.25)、停车场(3.00)的整理评价也较为中立。(3)旅游体验方面,平均分值在4.00-4.53之间,绝大多数的游客觉得旅游地主体特色鲜明,环境优美,适合休闲娱乐及开展亲子活动。(4)景区管理服务方面,平均分值在1.33-2.75之间,游客对旅游地工作人员为高龄老人开设人性化的绿色无障碍通道、主动提示免票资格并协助办理退票表示了较高的肯定,但也对小店承包商极其恶劣的服务态度、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位表示了较为消极的态度,因此,景区管理服务方面的总体得分偏低。(5)价格方面,单项门票价格的平均分值2.29,年票价格的平均分值4.33,多数游客觉得单项门票价格偏高,且园区内的游玩项目存在二次收费,建议统一管理,但绝大多数游客认可旅游地的年票价格,觉得符合预期,性价比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本文以南通洲际绿博园为案例地,以其游客网络口碑评价内容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游客网络口碑态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地的游客网络口碑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于旅游地的旅游景观、旅游体验、厕所、年票价格等方面的评价较好,口碑态度较好,而照明设施、餐饮设施、安全警示牌、景区管理服务、单项门票价格等方面的口碑态度有待提高。3.2建议。网络口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会通过网络口碑了解旅游地的相关信息。旅游地因充分重视网络口碑对潜在旅游消费者的影响,及时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调整经营策略。第一,完善旅游地配套设施的建设。针对餐饮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旅游地可以结合园区布局,在游客较为集中的地点增设餐饮销售点,丰富供应品种,避免高价宰客,给游客更多的选择空间。针对夜间开放期间缺乏照明设施的问题,旅游地应当以游客为中心,结合活动策划方案,及时增加应有的配套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针对标识不明的问题,旅游地需对标识做统一规划、统一风格,及时替换字迹不清晰的标识,同时避免新旧表示共存的局面,给游客提供更多的游玩便利。第二,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与考核。针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的问题,旅游地应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同时应建立考核机制,必要时采用“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考核,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及时督促整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针对安全管理人员缺位的问题,旅游地需提升安全管理的意识,在潜在的风险区适时增派安全管理人员,做好游客的安全保障。第三,实现经营运作的统一规范管理。针对单项收费价格偏高,存在部分游乐项目二次收费的问题,旅游地统一对分包经营的场所管理,制定规范的价格标准,采用灵活的定价策略,针对节假日、主题日、节庆活动及时推出优惠价格,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第四,提升旅游地网络口碑营销水平。正面网络口碑反应的是旅游者满意、愉悦的旅游体验,负面网络口碑反应的是旅游者失望、不满的旅游体验。网络口碑会影响到旅游者的购买决策,因此,旅游地应重视口碑效应,结合网络口碑提出问题开展软硬件服务整改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营销,优化网络口碑传播内容,提高游客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刘冰,张华思,罗超亮,等.喜茶“网红店”网络口碑的大数据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118-126.

[2]郭昕冉.基于新浪微博的5A级山岳型旅游景区网络口碑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3]王志海,王伟.创新扩散视域下的网络口碑再生产研究:以蚂蜂窝网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64-172.

[4]汤云云.基于电子口碑的民营高星级酒店顾客满意度研究———以滁州金鹏广场酒店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7,(10)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