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06

乡村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措施

乡村旅游主要将农业资源作为主要基础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在一起,这一旅游形式从出现的时候,就将城市居民作为主要宣传对象,将农业文化和生态景观等提供非城市居民,使得城市居民能够感受到农村的生活和风景等。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相对较晚,其主要是在二十世纪末所出现的乡村旅游热背景下产生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政策的实践中,乡村旅游逐渐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乡村旅游将农村的空间环境作为重要基础,通过城乡之间的差异对产品加以规划,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多种功能,也促使其管理方面的问题突出,需要加以重视和不断完善。

一、乡村旅游

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过对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等方面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乡村旅游英特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其不仅具有休闲和娱乐的功能,同时也逐渐具有学习恶化购物等方面的功能,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升。当前,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存在有一定差异,这主要是研究学者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所引起的,其具体定义包含有一下几个方面内容。这一新型旅游形式中的旅游空间活动场所主要为乡村地区,而旅游中吸引游客的吸引物主要是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乡村饮食文化和古民居文化等内容,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其具体的旅游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一定的乡野运动和休闲娱乐等体验,并且提供一定的服务,因此乡村旅游可以理解为,是以乡村地域空间环境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其以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使得旅游者能够得到观光游憩和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需求满足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本身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具有的乡村性特点,其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发生的场所是乡村地区,乡村地域本身有具有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的地域性又是其最根本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其对乡村的人口情况以及居民分布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对社会文化相关特征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1]。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独特性。乡村地区是对原始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保存较好的区域,这就使得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本身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约定俗成一定的文化习俗,在具有较为独特的饮食习惯等,各个地区也有自身特有的农副产品等,而这些农副产品以及当地所特有的的当地的生活习惯,都能够使得游客对农村文化具有深刻体验,同时也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的农村生活,使得游客体会返璞归真的感觉。(二)乡村旅游的多元性和多变性。乡村旅游景点,主要包含有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人文景观等内容,这些景观中存在有相对较多的文化因素内容,在这些因素中,主要有聚落以及自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同时也促使乡村景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全方位和多元化的特点。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多元同时也具有较多的变化,这些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具有相对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多数地域旅游资源都是以地域特有的民俗风俗和自然风貌等作为主要的资源,很容易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挖掘的时候,对这些相关因素更加全面的考虑,能够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三)乡村旅游的适度性。乡村旅游的基础存在农业生产的条件,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旅游淡季乡村的活动通常情况下,是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内容,而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乡村旅游汉族要是以文化景观作为主要的旅游资源,这就说明,在对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适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促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也能够使得农民的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使得农村剩余人口逐渐转化为生产劳动力,促使农民能够在农忙闲暇的时候,通过卖旅游品和开商店以及民宿等方式促使自身收入增加,使得农民能够在不用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就得到较好的收入,也为农民提供发展的平台。其次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由于乡村旅游在为城里游客提供娱乐的同时,也使得游客们将城市中的先进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等带到农村,农民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接收到潜移默化的知识传输,增强农民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是乡村旅游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本身在进行旅游产业发展的时候,会对自身的基础上设施加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基础公路等方面的重视以及资金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休闲,使得农村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

四、双因素理论以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内涵。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曼•赫赫茨伯格于1959年所提出,这一理论首先出现在他的著作中,他在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员工的调查中发现,职业内容和职业环境以及职业关系等方面内容都会对人们工作的热情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有时候会鼓励员工,提升员工工作的热情,而有时候,也会对员工工作热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有可能在对员工进行安慰之后仍然无法促使员工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对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主要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等,激励因素主要是指能够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刺激作用的因素,例如员工工作的成就感以及工作的兴趣等方面内容,都能够促使员工对工作发展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期望。而保健因素主要是指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打击的因素,这些负面影响因素主要是在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关系等方面,例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办公条件等方面因素。以上是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所提出的关于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包含的内容,并且他明确表示,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职业本身的内容已经存在一定激励因素的特点,而工作职业环境及工作职业关系等方面内容,则逐渐成为保健因素。另外,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中的相关内容存在着交叉的情况,有些因素在一定情况下为激励因素,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是保健因素的内容。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的满足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提升作用,而激励因素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不会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保健因素的满足如果不足,就会造成员工多数出现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公司发展。(二)双因素理论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一些研究学者在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内容加以研究的时候,已经逐渐将双因素理论和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体验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了一起,其中Noe和Uysal学者在双因素理论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研究的过程中,在对游客的满意情况加以观察的时候,将对满意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主要是操作因素和表达因素,操作因素主要是对旅游产品本身的属性加以明确,而操作因素的功能等方面内容也得到较深入研究,这些因素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所必要的因素,对乡村旅游持续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如果这些因素缺少,会出现游客不满意的情况,而表达因素主要是指旅游产品本身的价值等方面都是使得游客满意的因素。Pizam等学者认为多数旅游产品表达因素比操作性因素等更为重要,贾英和孙根年等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将旅游体验分成高峰体验和辅助性体验等两个方面。高峰体验是对游客满意度方面产生作用的因素,而如果高峰体验造成游客失望的时候,就会无法对游客的缺憾加以弥补,也无法促使其得到游客的满意,而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由于高峰体验本身具有的低劣的辅助的影响,造成游客出现不满的情绪。将乡村旅游和双因素理论之间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得出乡村旅游分为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等内容。在这之中,核心因素主要是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点等方面内容的体现,这就和游客所进行的乡村旅游驱动力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游客所追求的乡村旅游价值的关键所在,对于核心因素的关注恶化不断加以完善,是对旅游游客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核心因素和乡村旅游产品等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其中包含着人文风俗以及乡村活动或乡村产品等方面内容。乡村风光主要是由生态景观所组成的乡村风景,同时也包含着农村地区所特有的自然风光以及菜园和果园等农业生态环境等田园景观,而乡村人文主要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发展,所根深蒂固,在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以及其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等方面内容,而乡村活动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以及民俗活动等活动内容。乡村产品主要指乡村传统工艺和手工艺品等产品[3]。乡村旅游的辅助因素主要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对乡村旅游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产生必要的帮助作用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游客旅游中的主要需求,但是这类因素的缺少也会使得游客出现不满的情绪,这类因素主要包含交通和景点基础设施以及接待服务等方面内容,其相关交通主要包含着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具有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方面的条件,而其相关住宿方面内容主要包含这住宿环境以及卫生状况和住宿价格等方面内容,餐饮本身也包含饮食特色以及价格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乡村旅游中的景点基础设施包含着休息设施以及引导设施等,其中接待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方式等内容。

五、基于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策略

2010年的时候,福建省旅游局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时候,对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重新确定和定位,在这一过程中,福建省旅游局将七彩福地乡村游作为旅游宣传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其每种颜色都表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相关特点,其中较为贴切的主题和乡村旅游自身的发展情况是相符合的,具有较为明确的方向。乡村旅游的内容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而在福建省旅游局关于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实施情况下,使得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逐渐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系统,一直到2014年福建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逐渐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同时也形成了17个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也使得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福建省旅游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逐渐将闽台之间文缘相承和商缘相连等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促使福建省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试验基地之一,不断形成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在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都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而福建省旅游局和农业部等部门也在近几年以来对全省的乡村旅游项目展开可一定的帮助工作,其扶持的金额投入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在闽台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上,也组织闽台旅游相关人们的交流工作开展,使得福建省构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完善协调硬件设施配合软件服务。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的硬件设施始终是辅助因素的关键内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关注,这就需要不断对交通道路和通讯电力以及排水排污等硬件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且也需要对这些设施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等方面的特点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当前,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住宿有度假村和宾馆等,而这并不适合一些自驾游和散客游的人们,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乡村民俗以及青年旅社等的建设和关注,在此之外,福建省乡村旅游的硬件设施的设计规划也要当地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加以配合,需要和福建省乡村地区的整体风格相符合。乡村旅游虽然是对促使游客能够对乡村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或者体验乡村的日常生活,因此,游客们在对乡村生活加以体验的时候,也需要促使乡村本身具有能够为游客提供必要服务的条件,使得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因素内容。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外观进行乡村元素建设,而设施则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特点,需要和城市居民本身的生活习惯相符合。而在硬件条件完善的基础上,也需要具有较为细致的软件服务和相关硬件设施相配合,对其原有的服务设施等相符合,促使其人性化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4-6]。(二)逐渐将辅助因素转化为核心因素。辅助因素虽然是具有支持性特点的内容,其对核心内容的发展具有中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在乡村旅游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对游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能提供直接的满足,而需要将辅助因素逐渐转化为核心因素之后,才能充分对其因素加以发挥,也可以在适当的途径的帮助之下,对游客的满意度有效提升。例如,福建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可以充分利用水乡资源,水乡资源本身是当地特有的资源内容,其在促使游客感受乡村景观的时候,也将本地的特色内容提供给了游客,使得游客在福建省旅游的过程中,能够促使游客感受插秧和赛舟以及品尝水乡具有闽南特色的特色菜肴等,这些附带的内容,都属于乡村旅游中的附加因素,这些因素能够促使游客对当地的乡村生活加以更加充分地体会,促使游客们能够在观赏乡村风景,体验乡村生活的时候,对其中相关产生进行消费,而在一过程中,就是将乡村旅游中的辅助因素逐渐转化为核心因素,促使其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使得游客们能够充分体会当地的乡村生活。(三)创新管理方式,变革管理理念。乡村旅游的管理通常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政府的管理和乡村旅游景区等当地的企业管理,其两组之间具有宏观和微观之分的特点,对乡村旅游政府部门而言,要促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借助于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相关工具,例如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促使乡村旅游本身处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得意提升,使得其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具有更高的效率。其次,在进行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其整体管理的程度,根据当前所具有的“3s”对乡村旅游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其保护力度加强,并且也需要在这一技术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制定,对乡村旅游的环境加强保护力度。乡村生态平衡问题是乡村旅游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明确其重要性,在乡村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完善,促使其管理方式逐渐得到创新,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在时展的进程中,逐渐加以变革,从而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乡村旅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变革,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外部的力量加以借助,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各乡村旅游景区内部的管理,能够选择综合素养更高的工作人员,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和改善,同时也需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加强对经营单位的管理者等人员培训的力度,在对人员加以有效培训的过程中,使得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理念等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促使乡村旅游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而是和时展相契合情况下的乡村旅游管理,在对乡村旅游管理内容创新的基础上,逐渐促使其管理理念能够得到改善,而这对于乡村旅游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就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进行旅游管理完善的基础上,也需要对管理的新的技术加以完善,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也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完善旅游管理,使得乡村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有序,也不断达到快捷有效的标准,使得游客们的旅游经历更加丰富和充实,积极发展新技术能够促使游客满意度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方式与理念更加完善[7-9]。

六、结语

乡村旅游在近些年以来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旅游类型,在促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情况下,就需要逐渐对其管理策略加以完善,关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恶化发展方向,使得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欣.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住宿偏好与满意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2]包大明,郑辽吉,赵艳辉,王焕宇,周晓丽,罗云艳.基于游客感知的景区供给质量提升分析———以辽宁青山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67-73.

[3]刘含嫣,吴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日照滨海旅游满意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3):71-76.

[4]李志勇.“双因素理论”分析框架下的博物馆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J].社会科学家,2014,(12):74-80.

[5]李露.基于双因素理论乡村旅游管理策略的探索———以常熟蒋巷村为例[J].江苏商论,2010,(12):112-114.

[6]朱珊珊.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7]郑耀星,曾祥辉.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09):1138-1141.

[8]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07):37-48.

[9]王莹,许晓晓.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J].经济地理,2015,35(03):203-208.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放松身心,乡村旅游开始成为现代年轻人放松生活压力、回归田园生活的第一选择。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变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一、乡村旅游管理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一)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和关键,而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产业选择,乡村旅游为农业的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可以深度挖掘农业的附加价值,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旅游产业在管理中的工作效率,使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

(二)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村民生活富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增加各个景区的客流量,附近村民可以利用机会,发展餐饮、住宿、特色农家乐等服务业,推动农民在家门口工作,让农民通过参加乡村旅游的工作而脱贫致富。而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本身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乡风文明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更好地整治农村脏乱差的情况,不仅可以实现村容的整洁干净,也能够为村民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环境。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加强景区内卫生的整治力度和环境保护力度,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规范甚至惩治破坏景区环境的游客行为,使乡村旅游朝着更好、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二、乡村旅游特征与优势分析

(一)乡村旅游的特征

第一,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一年四季的气候和季节不同,旅游景区会呈现不同的景观,让游客有不同的旅游体验和感受。第二,乡村旅游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可以充分感受自然、享受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这是区别于其他旅游最本质的特征,也是诸多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最根本的目的。第三,乡村旅游具有较低的旅游成本。乡村旅游大多数是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不用进行大量的投资就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乡村旅游的成本较低,游客的花费也低,而且乡村旅游大多位于偏僻的村庄,在交通、住宿、饮食方面的消费不高,也就使得乡村旅游具有较低的旅游成本。

(二)乡村旅游的优势

第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由于乡村旅游的地点远离城市,亲近自然,且景区面积大,可开发空间大,景区大多数是自然景区通过后期人为改造形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占地面积也造就了乡村旅游中资源丰富的优势,这也便要求乡村旅游需要更专业的管理者对景区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景区资源利用率。第二,文化底蕴深厚。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一特征也会吸引游客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活动中,例如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老君山风景区,历史可达两千多年,背后还有一定的道教文化,相传是因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这个地方归隐修炼,老君山也因此闻名世界。随着老君山景区在网上的快速走红,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老君山,了解老君山背后的文化,也使其道教文化重新为游客所认知,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交通条件是否方便出行以及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对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乡村旅游的建设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很多基础设施不太完善,硬件设施不到位,相对于其他景区服务设施落后,这些特点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乡村旅游的发展较于其他旅游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的不便利,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游客的观光体验,制约了许多游客旅游的脚步,阻碍了景区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障碍。在旅游高峰期,选择自驾出行的游客到景区后停车位又成了游客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想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交通问题,有了便利的交通和足够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选择。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低

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本村居民,由于没有受到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整体素质水平偏低,职业道德水平也不高,而且老龄化严重,缺乏对景区管理的专业认识,在对景区管理中难免会存在差错。而且,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因此更容易选择一些学历较低、薪酬低的工作人员,目的是节约人工成本,这就导致景区管理者和服务者在景区管理过程中专业能力不强,细节处理的不当,容易在细节上忽视游客的观光体验,造成了游客对乡村旅游总体服务满意度较低,所以在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以及对已有人员培训上还需要进行改善和提高。

(三)旅游景区营销不足、宣传手段落后

一方面营销不足。乡村旅游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使得旅游形象不佳,缺乏品牌意识。由于管理者大多是当地村民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在对景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时,时常以自己的利益为导向,过多的追求个人短期经济效益,并没有长远考虑景区品牌形象的树立,他们大多时候并不是通过对自我特色产品销售、景区服务创新来吸引游客,而是存在以次充好、欺诈游客或者强制游客消费的行为,通过低价恶性竞争的手段抢夺客源,造成景区缺少回头客以及景区评价低等现象,不利于景区在营销中品牌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宣传方式落后。近几年,直播带货的线上营销方式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购物,反观乡村旅游的宣传方式,他人介绍、旅行社宣传的占比比较大,管理者未能利用好时代与科技机遇,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忽视乡村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景区经营管理者往往只追求其短期收益,忽视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景区内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首先,乡村旅游在最初建设阶段就会对原生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过度开发、规划不合理、乱搭乱建,便会加重对环境的破坏,不利于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随着游客与经营者的增加,相继带来的生活垃圾、污水、环境污染、噪音等问题严重。而乡村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的制约,不具备像城市那样完备的垃圾处理体制,并且管理者也大多缺乏环保意识,忽视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观光为主,游客参与性不强

乡村旅游的各类景区大多数是观光游览,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不强,不免会使得游客在游玩途中乏味、无趣,缺少了一些与大城市旅游先进游乐设备的竞争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建设,管理者应从改善内部的管理缺陷出发,对景区进行整体规划,扩大景区市场,获得更多的客流量。而且随着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游客在经过对多地旅游的体验后,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不再是单一标准化的景区,他们想要选择更多多元化的景区,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要。因此,面对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各地乡村旅游的景点需要根据游客需求调整对景区的规划,提升游客旅游满意度,生产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使乡村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弥补不足,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

一方面建立部门协同管理体制。乡村旅游涉及农业、林业、交通、城市建设、国土、税务、文化、宣传、食品监督、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和部门。建立部门协同管理体制,要求在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各部门要明确各自工作与职责,找准各自的工作定位,既要有部门分工,又要有部门合作,各部门协同管理,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更好地服务乡村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执行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体制,对同一市的同类型景区进行统一标准管理,进一步约束管理者的经营行为,不仅治理好个别景区脏乱差的现象,而且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时,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景区的差异性,求同存异,才能使标准化的管理体制达到理想效果。

(二)加强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中,景区管理人员作为此进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雇佣,不仅应该积极引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高素质、懂管理的创新人才,更应该对原先的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学习培训的机会,进行教育培训,使景区管理人员充分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确保每个景区管理者都是经过系统化学习和培训的专业人才,使得在对于景区管理的过程中更加专业化和现代化,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

(三)提高旅游地信息化水平

从网上营销宣传,到网上预定门票,再到景区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地的信息化普及水平影响着游客出行或游玩途中的便捷感体验,也直接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缺乏专业化的培训人才,管理中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水平低等原因,导致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中的劣势地位,降低了游客在旅行途中的游玩体验感,也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与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相悖。所以,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地区信息化水平,利用科技与互联网力量,增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不同地区的旅游路线和出行方式,方便游客出行,优化订票方式、支付方式的信息化,扩大景区内WIFI覆盖面积,从游客角度出发,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舒适度。

(四)加强卫生和环境的监管力度

由于乡村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所以加强卫生和环境的监管力度,确保游客在旅游途中的饮食安全和对环境的满意度变得尤为重要。这便要求相关卫生监督部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本着服务和监督的原则,对景区的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的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对于那些不满足要求或者提醒后不加以整改的景区,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乡村景区的管理卫生人员也应该加强自身管理,改善乡村旅游中对卫生和环境的整治力度,以此来提高游客在旅游途中的满意度,保证游客的安全,促进乡村旅游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3

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对策应改变以往的单一的管理结构,重点突出生态旅游发展理念,彰显乡村地域文化特色,从而推动农村及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

1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对策应与时俱进

在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转变传统的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观念,应把乡村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加快整个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步调,使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更规范,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才更有活力。在管理中应鼓励贫困户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来,通过产业带动、企业帮扶等形式,让乡村生态旅游助推脱贫攻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态旅游可采取“旅游+”的模式,开发农旅、文旅、体旅等山地旅游新业态,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充分重视各类专家对于乡村生态旅游领域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议,利用业务咨询、理论指导、评审评价等形式,不断强化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内容,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以科学合理的城乡统一化管理办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紧跟新形势下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行业良好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2倡导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参与感也较低,因此可倡导当地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形成了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以社会实践旅游振兴为特色,加大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制定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整体营销办法后,实现当地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联合互动。同时促进当地人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对农业公园、湿地保护区的深度体验和走访,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积极发掘当地的旅游潜力,从而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此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业对当地乡村发展振兴的带动作用。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所以必须要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基层部门应加大力度促进产业扶贫政策基础,做好有前瞻性地规划与管理工作。例如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给予村民政策和项目扶持。在村民依托乡村振兴发展的良好政策下,也积极开始发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产业,促使当地农村环境更美、农村收入更多,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基层部门应明确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市、县,可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对使用荒山、荒坡、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此不断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

4结束语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网红乡村;乡村旅游;娱乐节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提高,娱乐节目种类众多,节目录制的地点也成了大众旅游的“网红乡村”。但是网红乡村的旅游管理模式与治理结构也亟需创新与变革。传统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弊端丛生,已经不能为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提供优良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如今的乡村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证实了乡村旅游现今的管理策略的发展存在优点,但是我国的乡村景点旅游管理方面经验尚浅,因此,乡村旅游的管理策略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系统设计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配置结构异化等问题。因此,本文运用旅游管理学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管理进行了论证,拓宽了乡村旅游管理和建设的理论发展截面,丰富了乡村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价值。

1现今网红乡村旅游管理存在问题

1.1管理模式陈旧。自娱乐节目热播乡村旅游兴起以来,大部分的旅游收入来源相对固定,主要是来源于景点产品门票收入和政府补贴,但目前乡村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乡村旅游点的安全保卫、卫生保障、日常检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多方限制,自乡村旅游热以来,业态几乎无大的变化,乡村旅游的突然兴起,管理者没有及时推出推陈出新的商业方案和模式,本地居民对乡村的商业氛围感到厌倦,本地人的人流量一直在下降,同时,因部分的乡村地处偏僻,周边的交通、停车等各方面制约因素较大,影响了外地客流,大大影响了乡村景点地的商业氛围。1.2专业人才制约。目前,部分的乡村地点较小,管理团队人员较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般,且大部分员工无专业技术职称,旅游地管理的负责人在之前一直为政府体制内人员(村委会成员),后调整为职业经理人模式,但乡村旅游的相关运营管理和企业管理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1.3考核激励不够。乡村旅游管理没有一个具体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员工的管理侧重点还是放在日常业务是否有差错,年度工作目标和成果难以量化,运营重点长期放在日常管理,没有根据形势发展优化调整,尤其是对市场这一块的探索和投入不够,相关从业人员的争先意识不强,因为乡村的文化观念较之落后,导致员工有银饭碗的想法,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只求无过,主要心思放在确保稳定运行上。1.4战略发展重视不够。纵观乡村旅游管理的内部管理结构,基本围绕着节目的游戏做出安排,新业务、新活动开展不多,并且节目的不断录制,开发的网红乡村越来越多,许多的网红乡村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同时,乡村旅游开发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没有最新的一个政策导向,如何在同质化中发挥本地的特色,如何在全国这么多的乡村中发挥各自特色的发展战略还不够多,制约了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和经营收入。

2提出建议

2.1优化组织构架。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部门与岗位的责任,首先,依据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能,进行实施业务流程管理,把乡村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进一步明确,按照商业化模式运营。其次,要完善内部管理的标准,各个部门和岗位要职责清楚、职务分明、步调一致,可以大大提高乡村旅游负责机构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建议可以进一步优化部门的设置,设置市场部用于市场的开发,商旅部则侧重于与政府、旅行社的对接,增加旅游团队的收入;同时,进一步强化办公室的职能,主要是加强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现打好基础。2.2引进高端人才。首先,拓宽人才引进企业管理,紧密联系各大著名高校,在实际条件可以达到的情况下,与相关人才进行一对一对接。其次,优化人才引进程序,可以举办“招才引智”项目专题人才交流会,现场办公,现场办理相关调动、入编手续,为留住人才下真功夫,下真力气。2.3优化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系统化的考核工作体系,乡村旅游管理的管理和建设,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考核工作和相应绩效指标的确定是必不可少。同时,考核还能对乡村旅游管理推进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2.4升级发展战略。建议乡村旅游要重点放在长期的发展战略这一方面,继续发挥非遗传统特色,把运营的重点放到优化乡村旅游内产业结构,大量引进新的项目展现乡村的独有的特色,烘托人气,提升竞争力。

3结论

网红乡村旅游兴起以来,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主要是未来管理发展不清晰、人才引进力度不够、管理团队不够强大、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反思、总结、改进。立足于更宽广的视角,着力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优化组织结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及奖惩机制,升级发展战略,提高乡村旅游管理的运行效率,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良好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文华.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青莲镇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例[J].经济论坛,2016(2):95-99.

[2]杨畅.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破解——基于湖南实践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6(4):50-55.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现状;策略

当前,我国产业理念的整体开发与研究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念滞后现象,相应的开发广度与深度不够,并且对开发理念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仅仅是将这一经营管理模式与普通的小型旅游项目作比较,缺乏深层次的探究,且开发理念大多只注重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没有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很不利于农村经济在未来社会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的重要作用

1.促进先进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先进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逐渐引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封闭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能力,使得更多的农村地区能够在农业的经营管理中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中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促进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

2.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主要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为发展重点,这大大地提高了自身对游客的吸引力。此外,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不仅使得乡村旅游的品位得到了提升,而且还大大提升了这个农村地区的生产以及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当前,许多农村地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中,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这3个方面已经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并且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地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地发展。

3.推动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的发展

当前,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发展中占据的比重较低[1],造成整个农村地区缺少足够的消费需求,使得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中普遍出现严重的疲软现象,进而阻碍了农村整体消费市场的发展。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力开发,能够直接刺激和推动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的发展,满足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据调查显示,我国近几年的旅游产业中,农村地区的旅游市场占据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已经逐渐成为大部分农村居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新的方式,而且也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由此可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可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对我国农村地区扶贫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4.扩大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增。从我国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消息中得知,我国国内的游客数量到2015年为止达到了33亿,并且平均每年以10%的概率增长。同时,我国旅游产业的旅游质量、经济效益以及产业规模到2020年为止,将会满足世界级别的旅游强国的基本要求,达到其基本的旅游经营发展水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力开发,可以有效扩大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方面发展。我国新农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给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与机遇,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纷纷加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开发中来,这无疑大大扩增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建设规模。5.提高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分配的合理性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的发展比例偏低,给我国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力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得农村地区整体的经济效益普遍偏低。

二、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管理经营的现状

1.缺乏规范的监管体制

当前,在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规范的监管体制,没有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导致大多数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运用,旅游产业长期处在无序经营与管理的状态之中,使得游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另外,大部分旅游项目由于缺乏规范的监管体制,在开发的过程中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生态秩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结构。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而不顾及产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严重限制了旅游产业整体经济的发展,导致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与运用。

2.项目产品的质量偏低

当前,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项目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估与论证依据,最终的结果报告也缺少完整性与可行性,只是一味地追求产品的数量与种类,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导致大量的项目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低下问题。此外,大多数地方政府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所以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与规划中没有将旅游产业中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纳入其中,对项目的开发与安排也缺少合理的统筹与部署,导致相关资源无法进行有效地整合,因此也就无法将其最大效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如此一来,整个项目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造成产品质量日渐低下。

3.缺乏相应的基础设备

在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力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基础设备,即使拥有配套的公共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开发与运用。此外,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的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农村居民,综合素质较低,服务技能和服务理念也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不能够满足旅游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4.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丰富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深层次地挖掘与开发当地的经济市场,并且大多数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单单只以当地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依据,没有很好的对整体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重组,导致项目产品的组合缺乏科学性。此外,与普通旅游项目及其产品相比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及其产品也缺乏创新性,开发与研究的渠道不够广阔,缺少相应的延伸与拓展,这都是因为经营管理模式单一的原因,使得项目产品的内容也比较单一,限制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在旅游产业中的全面开发。

5.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因而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大多数地区的经营管理负责人都是当地的农村居民,缺少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营销服务方式和手段,没有足够的品牌服务意识与服务观念,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现代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严重脱节,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顺利发展,降低了产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使得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大下降,导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与运用。

三、应对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的策略

1.科学合理地进行统筹与规划

我国要想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与规划,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当地的发展优势,结合当地的发展特征,将现有的各类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发挥出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与最大价值,并在生态环境与市场经济两者协调兼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建设与统筹布局。此外,在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只注重产业生产力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从而促进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突出项目产品特色的文化内涵

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项目特色产品的开发,在原有资源与特征得以保留的基础上,对当地的文化底蕴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充分体现项目产品的活力,将产品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凸显出来。另外,还要统筹兼顾好项目产品开发与设计这两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让游客体验到旅游的快乐,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对当地的人文景观以及优势特征进行大力广泛的宣传,充分向游客展现出当地的旅游特色,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满足其开发要求。

3.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管体制

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当为其制定规范的政策法规体制,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促使整个产业能够朝着有序的经营方向发展。

4.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与投入

地方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与开发农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与投入,逐步完善农村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大力开发。同时,还要适当运用一定的市场经济手段,顺应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将更多的投资主体引入旅游项目的运作经营中来,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措施,使更多优秀的企业以及社会的力量都能够加入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来,共同经营与管理。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的合理干预,能够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第三产业在农村整体经济中的发展。

5.突出项目产品的品牌优势

不同的游客对旅游项目的产品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在其项目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产品品牌的打造,突出产品的品牌优势,以便适应变化多样的市场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原始的生态竞争优势作为开发管理的重点工作,在追求现代文化气息的同时,也要将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保留下来,充分挖掘出当地农村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积极打造出项目产品的品牌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发展。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要大力宣传当地的特色与优势,不断提升当地的品牌形象,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由于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以产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因此需要顺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大力开发运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29(05):34-42.

[2]李萌萌.“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2):21-23.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探讨

乡村旅游和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适应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了农村地区生态、生活和生产构建的新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民族、农耕文化及自然融入至传统旅游文化中,使旅游业的内涵得以丰富,同时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并对高效利用资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强化利益保障并加强发展引导,本文针对两者的经营模式进行探究。

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发意义

1.1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伴随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展,周边农民将平均数十数百甚至上千人消费的休闲农庄作为市场种植各种蔬菜及果木,某些大型休闲农庄还建设了配套的蔬菜基地等为游客提供方便并吸引其采摘果蔬和体验农事生产活动,这些均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得以促进。1.2带动当地民风改善。大多数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企业在前期开发时都会将乡村干道进行建设、整修和硬化,有的还会进行水渠改造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农庄和旅游点可成为农民们休闲的公园,同时设置运动设施可使他们的文化活动及业余生活得以丰富,能够对当地民风的改善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2开发经营模式

2.1个体农庄模式。该模式是规模化的农业个体户不断发展形成的,农业个体户将自身经营的农牧国产进行改造后在其中将与之相关的旅游项目建立起来,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景区并向游客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展现。该景区可将旅游服务和接待工作完成。在个体农庄发展期间不断吸收纳入周边闲置的劳动力,并将手工制作、表演等形式融入至服务业中以点带面的模式进行发展。2.2田园综合体模式。这种综合体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突破了以往乡村发展创新中的桎梏,是指综合化发展产业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将田园社区、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发展的小镇与乡村模式,且小镇的特色在其中完全体现。这种格局顺应了农村供给侧结构的发展改革趋势[2],使乡村、城镇在当前社会中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向新型的现代化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利润的持续收取可借用该地区的文化及旅游等诸多资源所形成的特别旅游模式。2.3共享农庄模式。这种模式按照城市居民的要求将闲置的农村住房改成房子、院、地独立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外租的形式使城市居民在此享受田园生活或度假等多种方式。这种模式对农村传统民俗风情和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尊重,农民对创业的参与热情须在不影响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对农民的科学引导盘活资源,增加其市场与经营意识的同时提升收入。该模式提倡将农业经济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创新性小规模的发展[3],这种因地制宜的模式将农业生产环境受到过度城镇化导致的伤害避免,还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与科技导入、城乡交流逐渐融合。2.4农户+农户模式。多数农户应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存有一定的思想负担,甚至因抵触排斥而不愿和公司合作导致公司经营无法从农户手中收取其有限的资金和土地,担心出现闪失而陷进去。而开拓创业者成功的经过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为农户们做了良好的示范,在其带动下农户们对旅游项目的相关经验学习,经过短期磨合形成目前这种初期阶段的旅游经营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加最真实的乡村文化保留下来且有较少的投入和接待量,游客们不需要过多花费,便可体验真实的该地文化习俗。而这种模式有短平快的优势,因受到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农户们更加注重迎合与揣摩游客心理,提供的服务拥有个性化。2.5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公司与当地社区合作组织农户一起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公司并不会和农户直接合作,但需要培训并对这与旅游开发的农户制定规定才能规范其行为并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及服务水平。该模式通过与社区直接合作,方便公司和农户沟通协调,将由于利益分配导致公司和农户的矛盾得以克服,同时社区可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公司保证乡村旅游能够有序正规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多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推荐,将如农事生产、乡土文化、自然休闲及乡村景观等休闲农业的基本特点完全体现,同时又使普通休闲农业存在的吸引力不足、开发深度不够、人造景点粗糙等问题改进,特别是将某些休闲农业园区应用的城市公园主题是简单化开发思路避免。创新和改革两者的经营模式使农业资源潜力得到挖掘,帮助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并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切实提高并使新农村建设得以推进。

参考文献:

[1]战丽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8):10-12.

[2]夏青.乡村振兴产业先行[J].农经,2018(08):22-27.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7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旅游影响;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公务员之家

(四)合理布局和完善旅游开发的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重点突出三方面的功能特性,即居住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其实质是旅游产业的城市化。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除了产品体系服务功能外,还包括支撑体系服务功能,如游客的休息坐卧、游客安全保护、标识导引服务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应立足乡村实际,例如针对游客住宿问题,乡村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民宅,改善用电、用水及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建造一些农家客栈以满足游客住宿之需。另外,乡村旅游地的不断发展会使其功能组成日趋多样化,比如一些商务、会务活动可能进入旅游地,这些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要素体系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有序开发。

(五)建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

资本市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源于投资规模和产业政策两方面的因素,资本的逐利行为往往会背离投资初期的要求,外来投资者鲜有详细调研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投资项目和旅游商品,多是模式化的套用和泛商品化经营,这种集中式的商业形态显然不是对乡村旅游的有益补充。此种情况下,政府应对旅游投资加强监管,可以成立旅游开发股份公司,股东包括地方各方利益主体,充分体现乡村居民意志。统一规范乡村地区的旅游投资行为旨在避免过度的商业化行为,使之能够真正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目前困扰乡村旅游开发成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匮乏。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应具备引导、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的能力,为此,一要多方吸纳专业人才,在“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提升;二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符合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对游客负责、对保护乡村资源负责、对乡村社区负责的态度,促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主体力量。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乡土体验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乡土体验旅游已经变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合理发展乡土体验旅游,不光可以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同时也能让农村产业更加具有活力,所以对乡土体验旅游管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发展乡土旅游业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方面不够完善,所以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在宏观的角度来讲乡土体验旅游,依然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产业的稳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确保农业经济得以提升,那么就要分析乡土体验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逐渐建立以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一、乡土体验旅游管理具有的重要性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方案,并且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与规划,这也是群众非常关注的话题。为了保证农业经济发展不进入僵局,那么就要改变乡村发展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样才能逐渐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拉低贫富差距。城市人民对于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现阶段著名旅游景点出现了非常尴尬的情景,每到节假日出现了人满为患情况,对景点监管造成了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可以出现优秀的乡村旅游业,依靠乡村已有的物产资源提升乡村经济,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乡土体验旅游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所以需要将其作为突破口,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实现乡村振兴。合理的乡土体验旅游管理对于提升农民收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进行乡土体验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再多处存在问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逐步的完善,这样才能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也有着促进的作用,可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所以在农业经济背景下,对乡土体验旅游管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农业经济背景下乡土体验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理念落后

农业经济的角度来讲,乡土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乡土旅游业在结构上来讲具有新颖特点,对于游客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在运营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成本,非常适合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乡土旅游还具有耗损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附近城市居民短途旅游。另外,工作人员对于乡土体验旅游管理的认知不足,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导致了服务理念相对落后,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服务专业性缺失

在乡土体验旅游的发展结构和发展特性方面来看,主要的目的是完成系统化产业的发展,不光需要对服务质量和专业性进行重视,更应该完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只有不断增加游客的良好体验,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乡村体验旅游和一般的旅游项目有着本质上的相同点,但是乡土体验旅游,仍需要在服务和产品方面逐渐完善,只有符合专业化标准,那么才能保证产业发展的稳定性。目前乡土体验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缺失专业性特点,所以无法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满足造成客户流失的情况。

(三)服务不规范

和其他行业相比而言,旅游行业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与规范性,只有完善服务,才能保证游客质量。旅游业若是在服务过程中没有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服务,便不能满足游客的现实需要,也不能根据客户意见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会影响客户体验和客户流量。乡土体验旅游中表现出服务档次低,服务品质差等服务不规范问题,都会制约乡村体验旅游的发展,并且会使旅游产业无法形成规模,始终处于收益较低的状态。为了逐渐提升产业收益,就要完善服务模式,提升日常服务的规范性,这对于乡土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服务过程缺少监督

若想保护乡土体验旅游业发展的稳定性,那么就需要逐渐强化内部结构,明确管理责任,根据用户特点和需求采取911第34卷第17期总第303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ol.34.No.17(Gen.No.303)2021年9月(上)JournalofHUBEIOpenVocationalCollegeSept.(firsthalf)2021相应的服务方式,在整体运营的过程中使用监督职责机制,对乡土体验旅游的服务流程和产品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客流量。但是根据乡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方案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而导致乡土旅游在格局上出现各自为政情况。商户之间在服务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大部分都无法满足标准化要求,所以游客在消费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争端事件,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发展速度。

三、农业经济背景下乡土体验旅游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树立正确发展理念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乡土旅游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乡土体验旅游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变成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那么就应该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积极革新发展理念。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光需要了解旅游业的基本特点,同时还需要分析市场特点和自身优势,充分利用乡村已有的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旅游业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反复斟酌服务模式,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将客户作为主体,依照市场与需求逐渐调整产品,销售的大部分产品需要具有主体特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乡土体验旅游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乡土体验旅游发展中,需要认识到旅游的属性,让日常的管理具有专业性特点。在为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有着专业的标准流程,提升对游客的关注性,让游客获得更加专业和优质的服务,从而增加用户的旅游体验感受。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不光可以寻找出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乡土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乡土体验旅游而言,逐渐提升管理的专业性、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需要逐渐增加产业管理的质量,最终完成乡土旅游业升级的目标。

(三)规范服务过程与质量

在乡土体验旅游业中服务规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务规范性和品质服务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一定要重视服务质量,对服务过程进行促进规范。在服务开展的准备阶段,需要根据现实需求建立相应的统一标准,在了解客户服务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提供全面配套的服务。一定要学习成熟的服务机构,不断更新自身的服务体系,只有保证服务体系的规范性和成熟性,那么才能保证整个服务不出现问题。另外在乡土体验旅游的角度来讲,服务的规范性相当于发展的技术部分,但是目前普遍存在服务不规范等现象,所以需要逐渐提升服务人员的个人意识与能力,改善不良的服务行为,这样才能帮助乡土体验旅游更好、更迅速的发展。

(四)重视旅游服务监督管理

为了可以确保乡土体验旅游朝着科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就要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旅游服务,做好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发挥出管理方案的全部效果。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损害游客利益和危害游客安全的现象,将游客作为服务的主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只有高品质的服务才能得到游客的信赖。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农业经济背景下乡土体验旅游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之后对农业经济背景下乡土体验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的方法得出,若想确保乡村体验旅游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就要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过程与质量,逐渐完善乡土体验旅游监督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东国,张敦.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乡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5):97-101,105.

[2]张冬良.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背景下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332-333.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篇10

一、在景区管理方面

风景秀丽,文化浓厚的旅游景区大多远离都市的乡村小镇。在景区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村民与景区的关系,关系到景区的健康发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因景区未能与当地居民处理好利益关系,产生矛盾冲突而使景区无法正常运行的事件时常发生。由于景区所在地是村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他们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若是管理者能够入乡随俗,吸纳更多的村民进入景区就业,给他们提供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企业文化富于当地特色,如此,不仅景区实现健康发展,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还极大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工作除了解决物质上的需要,还要求受到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以本地员工为主的旅游企业里,管理者需熟悉当地文化,除了秉持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理念,还需要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信仰,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如此,员工才能有更多的幸福感,才能对企业更加忠诚。除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需要处理好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问题。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是景区管理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此类问题的除了依法依规解决,还需要遵循乡规民约进行解决。通常,需要找村里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协调。因此,管理者既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又要遵循当地习惯法,情法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冲突。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村民出于情面,除非不得已才对簿公堂,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通过乡规民约进行调解。因此,在旅游管理过程中,熟知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关系到旅游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以往的旅游管理过程中,主要讲解景区管理的基本规则,而较少涉及到民族文化知识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导致管理呆板,缺少人文关怀,或者员工流失严重,或者因利益、环境等方面与村民产生冲突,因不熟悉当地乡规民约而使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导致矛盾恶化,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二、在旅游规划策划方面

除了景区管理,在旅游规划策划方面,更需要凸显了文化特色,这关系到景区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旅游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旅游规划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规划的技能,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旅游规划中的文化性是旅游景区与众不同之处,是凸显其特色的重要环节。例如广西因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而形成了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桂林山水更是闻名于世,但是长期以来,广西历史文化尚未得到有效挖掘,许多地区打造小桂林的旅游口号,也因此,自身的优势被桂林屏蔽。大同小异的山水风光使游客产生了审美疲劳,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失去竞争力。因此,在诸如山洞、溪流、青山等容易出现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如何富于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使之与众不同,是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因此,在旅游规划教学中,不仅仅教会学生规划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民族文化于规划中,使规划的旅游景区具有独特性。在旅游策划方面,例如旅游节庆活动策划,策划人员需要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具有人文关怀意识,一些景区为了吸引眼球,曲解了当地的婚恋文化,使婚恋文化出现庸俗化,伤害到当地人的感情。更有甚者,由于对当地文化不熟悉,把过去带有歧视和偏见的称呼用于景区、旅游活动命名,从而引发民族矛盾与冲突。或者有些旅游规划者不熟悉当地文化,嫁接移植其他民族文化,甚至出现张冠李戴。如此规划,不仅仅给企业造成损失,还制造了不稳定因素。旅游产品因文化而富于内涵,文化因旅游产品而得到传播、传承和充满生机。作为旅游规划策划人员,需要有人文关怀意识,规划的旅游产品,策划的旅游活动需要凸显本土优秀的民族文化,自觉摒弃糟粕和庸俗的文化。旅游规划策划人员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肩负起不断挖掘当地文化,向游客展现当地积极向上的文化的重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不断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才能把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几千年来,农业的重要功能是解决人们的物质需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现代农业进行规划,融入民族文化,例如采用不同颜色的粮食种植铜鼓造型、旗袍造型等造型的稻田画,使农业不仅满足人们物质需要,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景观。策划农耕稻作节庆活动,让游客参与体验农事,人们在体验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教授学生旅游规划策划方法技能的同时,不断增厚民族文化底蕴,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做特色旅游产品的设计者,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三、在酒店管理教学方面

酒店管理教学需要标准化的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酒店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酒店管理融入地方文化,是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酒店发展中,由于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使得许多酒店无论是内部装修还是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甚至在菜品上也颇为相似,因此,出现了酒店间的恶性竞争。随着温泉度假酒店、养生养老酒店的兴起,人们住宿酒店不仅仅是解决住宿和餐饮问题,更需要体验不同民族的健康饮食文化、民族体育健身文化、民族医药文化。因此,在未来酒店管理过程中,酒店外部设计、内部装修需要体现文化体色,挖掘当地特色菜品,不同节庆和不同人生礼仪均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从而不断提升酒店的文化内涵,突出与其他酒店的差异性,从而提高竞争力。选择酒店管理的学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毕业后到酒店谋职,希望自己在酒店管理积累经验后,自主创业,开设自己的特色民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机遇。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旅游吸引物之一,许多游客为了体验某一地方的特色民宿而不远千里到当地旅游。也有部分游客到当地后,发现富于特色的民宿,希望住下几天,放松心情。因此,特色民宿与一般的农家乐不同,无论是外部建筑设计还是内部装修上,均需富于当地文化特色,在餐饮和服务上,更具有乡土气息。让游客忘却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城市的喧闹,找到心灵的休憩地,回顾乡村田园。因此,在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地方民族文化内容,带学生到富于民族特色的酒店、特色民宿见习,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四、在国际文化旅游教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