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口诀笔记十篇

时间:2023-09-22 17:20:59

管理学口诀笔记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1

关键词:乘法口诀;加工;组织;复述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88-1

一、精心“加工”口诀

“精加工”指对学习材料做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在《7的乘法口诀》课堂里,得出7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轻声地读7的乘法口诀,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依次发现“口诀的第一竖排都是一、二、……七”,“第二竖排都是7”,“从上往下看,每一句越来越大,大7”,“从下往上看,每一句越来越小,小7”。再大声地读口诀,边读边体会口诀之间的规律。最后再记忆口诀。学生初次记住了之后,继续交流“在背的时候你觉得哪几句容易背?你为什么觉得这几句容易背?”“三七二十一容易背,因为经常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做什么什么事”;“六七四十二,因为我们班就有七排,每排有六位小朋友,一共有六七四十二位小朋友”;“七七四十九容易背,因为孙悟空在炼丹炉里整整待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炼成了火眼金睛。最后再交流“四七二十八,你是怎样记住的?”“如果“五七三十五”忘记了,怎么办?”

在这里,笔者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口诀进行“加工”――经常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做什么什么事;我们班有七排,每排有六位小朋友,一共有六七四十二位小朋友;孙悟空在炼丹炉里整整待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炼成了火眼金睛。这样,三七二十一、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就很容易记住了,为记忆7的乘法口诀又提供了一条更简便的途径,学生一旦忘记了其他的几句,就没必要从“一七得七”开始依次推算,而可以直接利用“三七二十一”、“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加上7或减去7的方法来回忆。

二、纵向“组织”口诀

在《9的乘法口诀》课堂里,学生独立经历填表格、编口诀,9的乘法口诀已经得出,此时,有几位学生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有规律的……”不错,这就是笔者想要的。于是,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口诀之间的规律:口诀得数越来越大9;口诀得数的十位上越来越大1、个位上越来越小1。但这只是学生的发现,怎样让这种发现得到利用,降低记忆口诀的难度,笔者早有准备(由想想做做1改编):

1个9是9比10少1一九得九

2个9是( )比20少( )

3个9是( )比30少( )

4个9是( )比( )少( )

5个9是( )比( )少( )

6个9是( )比( )少( )

7个9是( )比( )少( )

8个9是( )比( )少( )

9个9是( )比( )少( )

出示这张表格,集体填写,再次追问:“有什么发现?”学生先说出了:“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笔者顺势追问:“少2,怎么知道的?”学生解释道:“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个1,就是2。”接着笔者边引导边说:“原来,几个九就比几个十少几个1。”再追问:“3个9比几十少几?7个9呢?”并要求学生快速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最后,问有没有谁已经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时,学生都发出“太好记了,我会!”的感叹。

在这里,笔者运用了教育心理学上的“组织策略”――把孤立的9句口诀集合成一个整体“几个九就比几个十少几个1”,加深了理解,精简了内容,消除了记忆时的模糊和混淆,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三、数次“复述”口诀

1~9的乘法口诀,并不是每一个都有规律,都能被“加工”“组织”,比如8的乘法口诀,那对于这样的乘法口诀怎样帮助学生更快地记忆呢?笔者采用了复述的策略――对口诀进行多次的重复,一遍遍地读、记、背。当然,复述的过程是枯燥的,为此笔者想了很多的办法来激发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积极性,主要有:

1.集体“背”,进入积极状态。

学生完成了表格,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也理解了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此时一节课已经过了二十几分钟,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如果不给学生一个好的“机会”,学生将就这样分散下去。于是笔者这样要求:“现在,一起试着大声地把9的乘法口诀背一遍,注意,会背的眼睛看老师,不会背的看黑板再读一遍,但要尽快记住了。”这样,“齐背”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拉了回来,重新进入了记口诀的积极状态。

2.对“口令”,形成“刺激链”。

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说:“只有当刺激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固着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时,学生才能做出正确迅速的反应。”所以,笔者首先安排“看算式说口诀”这个环节,拿着一沓算式卡片,随意地抽取,抽取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呈现的时间越来越少,并要求学生看到算式后快速地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接着安排“对口令”的环节,笔者说前半句要求学生说后半句,由有序到无序,由集体对到个别对。这两个环节,每一位小朋友都聚精会神,一有“刺激”,便快速作出了“反应”。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2

关键词:手势;口诀;血液循环;呼吸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55-02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教师恰如其分地应用手势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光有手势是不够的,也正如很多中国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武功招式必须有相应的心法口诀才能发挥巨大威力,这话很有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

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发现手势和口诀的灵活配合,可以把学生带入“角色”,对活跃教学的环节,增进知识的理解和帮助认识图形形成解题的思路的效果十分显著。本文主要阐述通过人体生理知识中血液循环,呼吸系统两个方面的手势口诀,强化学生们对人体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相关习题解题思路的训练和培养。

一、血液循环的手势口诀,在体验中快速形成知识脉络

1.运用合作的手势,了解心脏的结构和所连接的血管 在没有运用手势口诀学习时,许多学生反映,血液循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比如说心脏的四腔位置和所连接的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等,掌握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混淆。

通过学习血液循环手势,两人合作,自己的双手与旁边同学的双手正反相对,用手指相互钩住,手掌露出。自己的手掌代表心室,对方的手背代表心房,手指的连接代表瓣膜,左右的方向以对方为标准。自己的手臂代表动脉,左臂是肺动脉,右臂是主动脉,对方的手臂是静脉,左臂是肺静脉,右臂是上下腔静脉。学生很快就能直观的分清心房和心室的位置,以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口诀: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脉,室通动脉;内有瓣膜,防血倒流。

例题:请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2)心脏的心室相连的血管有 ,都是 脉。

(3)在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若向⑦内注入清水,则水将从[ ] 流出。

解析:对于这样的对心脏结构识图题目,通过手势和口诀很快就明了房室的关系和瓣膜结构及作用,直观、形象而且不在混淆。

2.同一手势,升级口诀快速记忆血液循环路线。口诀:左室主来右室肺,循环全到斜对房(方);主和上下体循环,肺动静脉循环。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它们是循环路线的起点,体循环的终点到右心房,肺循环的终点到左心房。体循环中左心室连主动脉流经全身毛细血管网到上下腔静脉回右心房;而肺循环则是由右心室连肺动脉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到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例题:小明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生素,请根据血液循环图回答问题

(1)请用数字按顺序表示体循环路线 。

(2)注射的抗生素先到心脏的[ ] ,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 脉。

(3)抗生素到达生病器官扁桃体,药物要经过心脏 次。

解析:这是一个血液按血循环路线流动的题目,关键是搞清楚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两条循环路线汇集在心脏,通过口诀,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解题思路。

二、呼吸系统手势和口诀,在理解因果的基础上掌握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时,吸气运动是由主要的呼吸肌即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实现的。膈肌向上隆起,形似钟罩;收缩时,膈顶下降,从而增腔的上下径。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上升,同时肋骨向外侧偏转,从而增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胸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引起胸腔和肺的容积增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因此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这就是吸气的过程。

呼吸运动手势 双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成心形,指尖对应相触,成拜佛状。

吸气的手势表达:上抬双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略向外上方移动,八个手指空隙变大,示胸廓扩大;两个拇指同时下降,表示膈顶下沉;呼气的手势表达:放下双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靠拢,八个手指空隙变小,示胸廓减小;两个拇指同时向上运动,表示嗝顶上升。

口诀:肋间膈肌齐收缩,膈顶下降肋骨抬,胸廓变大气压低,此为吸气呼气反。

口诀也可以简化成 收大吸,舒小呼

例题:左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3

【摘要】过去都以老式的指针式万用表为例讲解元器件的测量方法,而当前基本上都以数字式万用表为主,这两种表在使用时是有区别的。加之不同教材对测量方法的表述不尽相同,不同教师的讲解也各有差异,致使学习难度大大增加。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两个方便实用的口诀,并精心编写了两课时的教案,以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二极管;三极管;检测;教案

【课题】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实物,能根据管壳极性标记和管脚排列,初步判断其极性,学会用数字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好坏,明确每个管脚极性;知道数字万用表和指针式万用表在测量方法上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实一体、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判别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进一步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心”即耐心、细心、热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用数字万用表判断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好坏。

2.用数字万用表正确测量二极管和三极管。

【教学难点】判别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8分钟)

(一)PN结具有什么特性,何为正偏,何为反偏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若P区电位高于N区电位,称为加正向电压,简称正偏,此时电流从P区流到N区,PN结呈低阻性,所以电流大;反之为反偏,呈现高阻性,电流小。

(二)画出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电路符号

常见画法:

(三)纠偏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四)创设情境

展示二极管、三极管实物,用晶体管放大电路做音乐信号放大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一)二极管检测(20分钟)

1.测量口诀教学:两表笔,测两极,两次都大或都小,这个元件很糟糕;一次大来一次小,这个元件就完好,示数小的那一次,红正黑负莫忘了。

2.测量方法讲解。

打开数字万用表,正确插入表笔,选择二极管检测档位或电阻1K档位。用表笔测量二极管两极,记录示数;对调表笔再次测量,比较两次示数,如果两个示数都很小或者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已经坏掉;如果两个示数一大一小,说明二极管完好,并且示数较小(大)的测量中,万用表红表笔对应二极管正极(负极),黑表笔对应二极管负极(正极)。

3.学生实训,将实验数据录入下表。

4.点石成金:由小组代表交流心得与技巧。

5.教师小结。

(二)三极管检测(35分钟)

1.测量口诀教学:黑小PNP,红小NPN,对调表笔测性能;黑C红E小为PNP,红C黑E小为NPN。

2.测量方法讲解。

(1)基极及好坏判断:打开数字万用表,正确插入表笔,选择二极管检测档位或电阻1K档位。用黑表笔接管子的一只脚,并假设为基极,用红表笔分别接其他两只管脚,如果两次测得电阻都小,则假定的基极正确,该管为PNP型(如果以上操作所测结果都相反,则该管为NPN型);然后对调表笔,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次测量,如果两次示数都大,则管子完好,否则已坏。

(2)集电极和发射极判断:对于PNP型管子,确定积极和管型后,再假设另外两只管脚中的一只为集电极,用手捏着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接发射极,然后假设另一未知管脚为集电极,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读数中较小的一次假设正确,这样即可判断出集电极和发射极。(对于NPN型管子,只需将上述方法中的表笔交换既可。)

3.学生实训,将实验数据录入下表。

4.点石成金:由小组代表交流心得与技巧。

5.教师小结。

(三)指针式万用表测量方法介绍(5分钟)

如果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或三极管,只需将上述口诀中的表笔颜色“红”“黑”互换,或者将上述口诀中的测量示数“大”“小”互换即可。

三、牛刀小试(10分钟)

1.小组竞技。

2.专家坐诊测量比赛。

四、个别帮扶(5分钟)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完成实训报告。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4

【关键词】笔记 巧记 运用

课程改革前,注重较多的是笔试能力,课堂上很少有口语练习,以及听力训练,更多的是教师的讲解,学生迅速的记笔记,对英语语境的认识和应用更多的是依靠题海战术来实现。相对来讲,那时的学生基础非常扎实,主要是学生上课马不停蹄的记笔记,和背笔记,虽然方式死板教条,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实用,能更好的应对考试。

新课程改革后,大张旗鼓的学生减负开始了,但老师、学生不曾从原来的“成绩第一”中有任何的解脱感,反而由于新教材的众多“高新”要求让许多教师和学生迷失了方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上课记笔记弱化了,原因是教材的更新,对学生的要求明显增多了。综合能力的要求和诸多项目的同步进行,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要听,说,读,写再加上记笔记,时间显得非常仓促,在这种现实要求下,时间显得更加有限。虽然在教师的严要求下,学生也按照程序认真的完成了,但由于需要学习、记录的知识点太多,学生有时记的是什么,自己也理不清头绪,就知道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就记什么,一节课下来,虽然记了很多笔记,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始终是翻着笔记去找答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虽然正确率提高了,但是学生在考试中始终难以充分体现笔记中所呈现的内容和知识。很多学生从根本上就不会巧妙的运用笔记。有的是为了快速的完成家庭作业,有的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导致长期吃“夹生饭”一知半解的知识越积越多,形成不良的循环。

那么如何巧记和运用笔记呢?

作为工作十六年的我,刚教学时,也和很多教师的想法一样,只要学生上课做笔记,并且认真完成作业,总会像植物一样慢慢长高、成熟。可在实践中渐渐的发现,这一切做法对很多学生都是无用功,一旦合上笔记再去做题时,很多学生只凭感觉去做,有的是蒙答案,说明笔记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巧记笔记。我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 “死板硬套”法

我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把老师所有板书都记下来,在此要求学生学会“听记”,强制养成学生部分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记完一个语言点,我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记忆刚记的知识点的要领,例如在讲解宾语从句时,首先要求学生记下宾语从句的句试结构:

主语+谓语+连词+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注意

A.陈述语序(Sb.+谓…)

(Sb.+didn’t/doesn’t+动原+其它)

B.时态 主句过去时 从句过去时

主句一般时 从句原时态

主句过去时 从句是客观真理时用 (一般现在时)

C.连词 if/whether(一般疑问句)

That(陈述句)

what,how,where…(特殊疑问句)

讲解完后,学生同时记下笔记,为防止笔记过于抽象,这时,我常常会举例说明每一种情况,然后配合学生自主的笔记完成对宾语从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使用了这种方法,觉得这种笔记有较强的实用性、自主性,笔记成了“记方法”,而不是机械地长篇记录老师上课的过程。这如同数学公式一样,学会套用是基本要求,通过不断磨合,自主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高要求。为保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目的,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今天的笔记,当天必须消化,为新知识的接洽打下稳固的基础,为此,要求学生背会当天的笔记,并在第二天默写,这种无奈的死板,在现实学习中起到了非常具体的作用。学生在默写完成的基础上要求举例说明的部分也很有巩固作用。

用这种方法也许一节课完成的内容不多,但只要把前两节课的内容落实好、巩固好,后面再完成其他的内容时效率自然就高许多,难度上也会逐渐趋于缓和,所谓的高效课堂也只有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

二 “以点带面”法

这种方法对毕业班的学生很管用,尤其又涉及到后面的总复习时,很有效。例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I hope to go to France some day.这个单元的语言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的内容很广泛,除了hope to do/that 以及wish sb. to do /that的句型外,关键是动词不定式to do的用法,因此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关于它的用法我使用了“以点盖面”的方法如:(hope,need,plan,decide,try,pretend…)to do,(ask,tell,want,would like,lead,encourage,urge…)sb.to do, (make,help,have,let…)sb. do以及句型如I can’t wait to do. It’s+adj.+for+sb.+to do. I have sth. to do. It’s one’s duty to do…等句型。这种笔记可能在形式上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它要求的是在教授知识点的每个环节时,去渗透而不是一下总结完,这也是我意识到的,但这种方法对于临近中考的毕业班学生来讲很有实效性,为后面的复习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 口诀法

口诀法是近几年老师们常用的方法,因为它既具体又明了的展现学习的语言点,又易懂,效果也很明显,例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 l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和I study by reading aloud.学习的是非谓语动词doing的用法,针对知识点总结了几句口诀(完成finish,实践practice,值得be worth,忙 be busy)(考虑consider,建议suggest,不禁can’t help,想feel like),(继续continue,习惯be used to,别放弃give up)(喜欢enjoy,思念miss,不介意mind),使用了口诀法后许多学生能很轻松的记笔记,并且知识在课堂上消化的也比较好,这一前提对知识的总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对所记的笔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逐渐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意识成就结果,我想有了好的思想意识做前提,记笔记的实效性会很自然的显现出来。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5

一、对文言文的教学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就在于让学生理解文意。这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只要会翻译就完成了任务。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完成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换,而对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魅力、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都极为漠视。

2.认为只有串讲式教学法,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部分教师中有人认为采用其他教学方法花时间多,教学节奏慢,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也有人认为别的教学方法较虚、较空,无法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难以保证教学效果;甚至有人还认为学习文言文,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条件,只能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

二、文言文教学的八字诀

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直秉承这样的观点:文言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把某一课讲好而应该是把每一课学好,它不要求五彩缤纷,但要求脚踏实地。教会学生自主解读文章,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以下八字诀,受益匪浅。

1.读,就是疏通字词、扫清障碍、自读文章,初步感知文意。

2.译,就是学生根据文言知识积累,试着口译全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学生在口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疑问,这些疑问就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

3.疑,就是存疑,在口译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不会翻译的地方用铅笔画出来,先别管他,继续往下翻译。待翻译完全文后,再进行下一步。

4.议,就是讨论。这一步要求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把自己在上一步用铅笔画出的疑问拿出来,查资料、合作讨论,争取在组内解决疑难。能解决掉的疑问,就把铅笔的痕迹擦掉。那些共性的问题,解决不了的疑问,就用钢笔画出来,留待下一步解决。

5.疑,就是教师答疑,学生在解读文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有的合作讨论解决,有的(用钢笔标注的地方)是他们所不能解决的。当教师讲解这些疑问时,学生的注意力很高、听课兴趣高涨,我的课堂是高效的。

6.移,就是知识的迁移。学生将疑问解决掉后,就要合作学习,把文章中的通假字、特殊句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找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注意横向和纵向地联系其他课文,形成系统,进行一个回顾总结。

7.译,这一步是教师主持翻译,让全班学生轮流每人1~2句当堂将文章从头至尾通译一遍,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要顺便把自己讨论的该句中的文言现象讲出来,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补充解析。

8.练,就是做练习、巩固提高。教师梳理出本课的重点、编辑学后练,让学生课下闭卷完成。

在这八字诀中,前三诀是在课前预习中完成,4~7诀是在课堂上用1~2课时完成,最后一诀是课下作业。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6

关键词:电工基础 类比 演示实验分析 口诀辅助

在技校教育中,电工基础是机电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理论基础课,它是学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及其技能训练》《电机与变压器》《工厂供电系统及运行》《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和《变频技术》等专业课的基础。该门课掌握得好与差,直接影响到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从而影响到学生维修电工等级证的通过率。但该课程基本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导。

而技校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较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些学生是初中未读完就选择到技校学习的,这样的学生群体对学习电工基础课程有一种畏难情绪。教师如果不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迎合这个学生群体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必定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厌学,甚至是放弃对该门课的学习。

因此,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要灵活得当,迎合学生由“中学”到“技校”学习的过渡期,既要创新教学方法,又要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小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采用类比教学法,将陌生的问题熟悉化

刚进入技校学习的学生,学习思维还停留在中小学那种“情景认知”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图片认字”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在教学上多举学生熟悉的例子,多采用比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点。

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抽象的理论计算,如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学生对电位的概念、电位的计算方法较难理解。这时教师若照本宣科教学,教学效果甚微。联想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高度的计算比较熟悉,我们可以把电位的计算比作高度的计算,把参考点比作水平面,高度与水平面有关,而电位与参考点有关。沿着路径,高度有时升高,有时又降低,同样的道理,沿着路径电位有时也升高,有时又降低。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电路中各点电位是变化的,对电位的计算也就不再陌生了。

又如讲到电路、电流、电压、电动势等电工物理量时,我们可以把电路比作水路,把电流比作水流,把电压比作水压,把电动势比作水泵来讲解。水位差大(即水压大)水流就急,要想维持长期有水流,就需要一台水泵长期抽水,维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同理,电路中电位差(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要想维持一定的电流,就需要一个电动势来维持一定的电压。经过这样的类比教学,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几个电工物理量,加深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再如讲到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如图1所示,学生对充电过程,放电过程中电路的电流变化,电容器的电压变化较难理解,这时我们可以把电容器比作一个水池,把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比喻作一个水池向另一个水池的注水过程,水管中的水流比作电路中的电流,水池的水压比作电容的电压来讲解。如图2所示,打开水阀,A水池向B水池开始注水。

图1 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图2 A水池向B水池充水

开始时A、B水池间水位差较大,注水管中的水流较大,B水池开始建立水压,随着注水过程的进行,B水池的水压在不断升高,A、B水池间的水压差(水位差)在不断变小,注水管中的水流在不断变小。最后A、B水池间的水位差为零,A、B池的水压相等,注水管中的水流为零。在学生理解了水池的注水过程后,再让学生分析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同样的道理,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也可以比喻作水池的放水过程来讲解。

二、采用演示实验分析法,把客观理论直观化

刚进入技校学习的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普遍较差,比较喜欢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还保留眼见为实的学习习惯。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较抽象的理论教学,若教师不借助一些实验辅助教学,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口对学生“满堂灌”,相信台下学生会出现“倒一大片”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好教学器材,多做演示实验帮助教学,甚至自创一些小实验进行教学,反而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对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中性线的作用较难理解,上这节课时,笔者把学生带到电工实验室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演示电路图如图3所示。

然后要求学生按下表的实验演示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对相电压、线电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理解了中性线的作用就是保证三相负载相电压接近于对称。通过这种实验演示分析法教学,激发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把一些较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口诀辅助教学法,将难记忆的理论速记化

刚进入技校学习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学结能力也普遍较差,学习方法还保留有中小学阶段的死记硬背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善于进行教学总结,尽量把一些学生比较难记住的知识点和公式,浓缩成学生比较容易记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些电路的结构较复杂,学生一时难以分清电路的关系,这给电路的化简计算带来困难,造成授课时常常出现教师讲时学生明白,教师走下讲台后学生又不明白的现象。考虑到这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把书本较繁琐的理论分析推导过程,用较容易记忆的语言表达出来,方便学生记忆。

如在讲电阻混联电路的化简计算时,学生常常把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弄错,笔者编了一首求等效电阻的三字句步骤口诀:

标字母(如图5所示,连接点标上字母,同线同字母)

水平排(如图6所示,把字母顺序水平排开,待求端字母排在始末端)

填电阻(如图7所示,把属于每两个字母间的电阻填上去)

求出来(求出等效电阻,如图4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利用步骤口诀的求解过程如下。

求出来:

又如在讲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电压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把方程中的电压的正负、电动势的正负弄错,列出错误的方程式。这时笔者把书本的步骤概括成一首七字句步骤口诀:

假定方向和绕向(方向指支路电流方向,绕向指回路绕向);

电压电势排两边(电压指回路电阻电压,电势指回路电动势,排两边指排在等号的两边);

方向绕向同取正(电压或电动势的方向与绕向一致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方向绕向反取负。

如列出如图8所示的回路电压方程,步骤如下:

(1)假定方向和绕向(见图9):

(2)电压电势排两边:

I1R1 I2R2 I3R3 I4R4=E1 E2

(3)方向绕向同取正,方向绕向反取负:

I1R1-I2R2-I3R3+I4R4=-E1+E2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后,将较难记忆的问题口诀化了,学生很容易记忆,又便于学生在早读课进行早读。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7

关键词: 珠心算 右脑记忆力 专业基础 理论基础 珠心算教育能力

一、珠心算教练已成为时代和社会迅猛发展极缺的人才

近几年,重视“智力开发”的教育已提高到创造教育的高度上。在“珠心算”的教学中,由于它的神奇功能在幼儿的创造力和右脑记忆力的开发中起到优化作用,越来越多的家长将目光瞄准了珠心算。2002年12月28日,我国在北京成立了珠算、心算协会。十年来,珠心算幼儿园的试点,由十几家发展到几十家、两百多家,小试点也发展到二十几家。随着珠心算教学试点的兴起,家庭办学、私人办班、个体办珠心算学校等也出现了。甚至连青少年宫、文化宫、科技馆等儿童活动场所,也不甘落后,相继办起了珠心算教学班。这样一来,正规的珠心算教练就成了社会急需的人才。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正规部门和学校专门培训珠心算教练。我校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东莞中职学校率先开办了幼师专业珠心算课程,并已经输送了4批幼师珠心算教练到达各个教学岗位,受到社会的好评。

二、中职幼师学员数知特点

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一般以传统的声乐、舞蹈、琴法、幼儿心理、幼儿写作等课程为主。这些大多是实践类和文科类的课程。在中职学校选择幼儿师范专业的学员大多理科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闻数色变。因为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存在长期的恐惧心理,导致这些学员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不高,缺乏勤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几年在教学中的统计,我校幼师专业学生中曾经接触过珠算的仅有5%左右。因此在教学中,珠心算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不能放松,珠算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及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是教练培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三、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初探

(一)珠心算理论知识的学习

由于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供珠心算教练学习的书籍,以下内容是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收集归纳而成。

1.珠心算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

2.各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初探。

(1)绪言。

在绪言中向学员介绍算盘的历史,算盘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五大发明,珠算在历史上对我国的商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近代,我国几百名珠算高手用算盘算出成千上万个精确的数据,使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珠心算是珠算式的心算,如在脑子里打算盘,它是珠算的继承和发展。人类大脑的分工是:左脑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右脑主管形象思维、感知能力、空间转换、敏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等。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珠心算有启发智力、开发空间想象力、开发右脑提高记忆力等作用。学员要了解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及学习珠心算的十大好处,这是成为合格教练的第一步。

(2)珠心算加减法的阶段。

珠心算加减法的阶段分为:认识算盘、拨珠、布数—直加直减—凑数加法—凑数减法—补数加法—补数减法—超百九变零—超百零变九。

珠心算的学习是从左手开始,学员必须用左手拨珠,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方法。凑数口诀“加5减凑”、“减5加凑”和补数口诀“进一减补”、“退一加补”与传统的珠算口诀不同,是珠心算的灵魂。要成为合格的珠心算教练员,必须摒弃传统的珠算口诀,从头开始将凑数口诀和补数口诀融会贯通,掌握其精髓。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学员还要学会编排坐姿歌、握笔令、凑数歌和补数歌,提高教学能力。珠心算教练为幼儿出题是他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珠心算的题目非常巧妙,如:9+5与5+9,前者只需用“进一减5”一个口诀,而后者要用到“进一减补,减5加4”两个口诀,可见难易程度不一样。为了巩固珠心算加减法的阶段的教学成果,打百字练习是最好的练习方式。“一天不唱口生,一天不练手生”,对于17~18岁的学员来讲,勤练是提高珠心算本领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开展打百字竞赛是提高学员速度的较好方法。在生活中提醒学员多尝试用左手,提高左手的操作能力。

(3)无珠算盘的使用,脑图像的形成。

珠心算的加减法部分分4个阶段,即有珠盘;无珠盘;空拨;纯心算。无珠算盘(无珠盘)是学习珠心算不可少的专用工具,是从珠算有珠盘过渡到空拨一个最理想的台阶。使用无珠盘比直接从珠算的有珠盘到空拨阶段能缩短时间2-3倍。在使用无珠盘钱必须首先进行触觉后像的训练(模打),然后上无珠盘,拨珠的指法与有珠算盘完全相同,而且要特别注意纠正无珠盘拨珠手势到位不能马虎,拨珠的同时要想象珠码的图像,视无珠盘为有珠盘,所以拨珠的手势必须准确到位,只有这样反复练习形成清晰的脑图像,才能给下一步空拨打下坚实的基础。无珠算盘是从有珠算盘过渡到脑图像的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珠心算教练员来说,在这部分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法的掌握是关键。无珠盘和闪算卡的制作是教学的必要工具,是珠心算教练的职业技能。

(4)乘法的教学。

珠算乘法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知识面和业务素质,是教练必备的知识。由于幼师学员几乎没有人接触过珠算的乘法,这反而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调研,我认为固定个位定位法乘法是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掌握的珠算乘法。在固定个位定位法教学中,位数的计算是首要,可通过举例说明,如:0.57是0位,0.057是-1位,0.0057是-2位,5.7是+1位,57是+2位。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算盘上个位档是+1位”。初学者很容易错当0位,导致结果错误。在多位乘法的教学中,加积得档位是个难点,基础差的学员难以很快掌握,规律是“上次积得个位档是本次积得十位档”。

(5)除法的教学。

珠算除法采用商除法,与乘法置数公式完全不同,商除法是M-N-1(M表示被除数的位数,N表示除数的位数),在估商时用“九九口诀”估商,学员顿时会感到很简单,但是在置商时要谨遵这个原则:“够除隔位立商,不够除挨位立商”。商除的减积规律是:商与除数相乘的十位积从商的右一档减,个位积在商的右二档减,“前一个除数减积的个位档是后一个除数减积的十位档”。往往到了最后学员容易找不到档位,这时应提醒学员用左手的食指点住档位定位。

例:287,232÷816=352

例:966.724÷380.6=2.54

另外,除不尽,计算到要求的数位后,应进行四舍五入,具体做法是: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的一半时,应在末位商加“1”,即五入,否则四舍。这个叫补商或退商。补商规律:商数加1,隔位减除数。退商规律:商数减1,隔位加除数。

例:782÷34=23

(二)珠心算职业能力的培养

即将成为珠心算教练的幼师学员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等知识,还要有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其中珠心算教育能力甚为关键。幼师学员不具备珠心算教育能力,就不能保证幼儿计算能力的培养教育,就不可能圆满完成幼儿园计算教育任务,也就不能成为合格的幼师学员。因此在学完基础知识后,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竞赛活动组织,幼儿珠心算等级测试评价方法,以及如何撰写开办珠心算兴趣班的招生简章等课程。

1.竞赛活动的组织。

日常教学中的竞赛活动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可以通过组织学员看网上珠心算教学视频和带学员到幼儿园参观实习,了解活动开展的过程,提高学员组织活动的能力。我校每年的技能节大赛,通过组织幼师学员进行珠算、心算、记忆力大比拼,也为学员提供了实战演习的机会。

2.珠心算等级的评价标准。

(1)评定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2)怎样进行等级的测评?

练习、考核,80分以上合格者颁发各等级的结业证书。

(3)通过广泛调研,国内珠心算的等级评价大致如下。

初级结业标准题型:凑数和直加直减,有珠盘二位八笔、空拨一位八笔各10题限时10分钟,80分以上合格。

中级结业标准题型:凑数和补数,超百九变零、零变九和直加直减。其内容有珠盘三位八笔、空拨二位八笔各10题限时8分钟,85分以上合格。

高级结业标准题型:凑数和补数,超百九变零、零变九和直加直减加上不齐位的加减。其内容有珠盘四到五位数、空拨3位八笔各10题限时6分钟,90分以上合格。

3.各年龄段达标所需课时。

4.招生简章的撰写和宣传。

写招生须知前搞好摸底调查(招生的人数、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选定适当的收费标准),在发放招生须知的同时配合发放珠心算知识简介等宣传图片、宣传横幅、广播电视广告等相结合。现场表演、放录像资料(家长会等)。

5.珠心算教师守则。

为人师表,着装整齐;言谈文雅,行动典范;

态度和蔼,备课认真;流动辅导,帮助差生;

严格要求,杜绝体罚;科学授课,培养典型;

团结协作,努力开拓;钻研业务,完善自我;

热爱事业,关心集体;遵守纪律,服从领导。

(三)幼师学员珠心算教练考核

考核题型包括:1.理论知识填空,简答和解答,限时20分钟。2.珠心算能力考试,加减混合十笔10道题,乘除一位或多位各10题,限时10分钟,80分以上者为合格学员。

由于珠心算在东莞乃至广东属于一门新兴的课题,还需要从事这个的行业的同仁互相学习和探索。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心希望南方的珠心算能够迅速与发达城市接轨,与世界珠心算同步,为南方幼儿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小神童珠心算辅导手册》.北方珠心算实验中心.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8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是求知欲产生的先导。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学习动力。化学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学科,因而如何在第一节课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化学并热爱化学是很重要的。如:在初中化学绪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可这样设计:课一开始,并不急于叫学生马上看课文,而是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看过魔术表演吗?”“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我做了个趣味实验:这里有个酒精灯,没有火柴、打火机等,能否使它燃烧?在学生的好奇中我表演了魔棒点灯。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接着我又做了个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在熊熊的烈火中,手帕安然无恙。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气氛变得浓厚而热烈,成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既惊讶又觉得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但我没有正面回答:“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魔术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这样,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愉快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是有思想、有自尊的主体,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不仅伤害了学生,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鸿沟,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得教学难以进行。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总是告诉学生们,对于化学他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认真,每一个人都可以取得好成绩。我将会在这一年里同大家一起努力,我不希望有人掉队!慢慢地,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这种情感到了一定程度就产生了迁移,真正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三、挖掘教材,增加趣味

有趣味的东西往往能引起人极大的兴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知识尽可能形象化、趣味化,采用了编选歌诀、利用谐音、联想记忆、形象比喻等方法,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将我所采用的方法及点滴经验叙述如下。

1.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歌诀,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识记,可以编成如下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三五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2.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

“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黑色金属“铁、铬、锰”可谐音为:“铁哥们”,磁铁能够吸引的金属为“铁、钴、镍”可谐音为:磁铁能够吸引“铁姑娘”。

3.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4.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

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向试管中添加块状固体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横、二放、三慢竖”等。

四、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离不开实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重视理论的学习,不重视实验的学习,在实验课中,照书做,照书抄结论,有的学生甚至不动手做。久而久之,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制约了他们自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如:为了说明“鬼火”即“磷火”现象,我又补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根长约1m直径5cm管子,两端稍弯曲,然后将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入管内,不断旋转,让其溶液均匀分布并粘附在内壁,一人握住管的一端,关闭室内灯光后,一人用电吹风不断地从管的一端吹热风,白磷达到着火点自燃,这时磷光闪闪,犹如“鬼火”幽灵。再由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向学生渗透“无神论”思想。又如,在氢氧化钠一节中,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无色液体与无色液体间的反应。如按课本直接写方程式既难理解又不利于记忆,因而我补充了喷泉的实验。当红色喷泉形成时,教室沸腾起来了。这时通过对喷泉成因的分析。把抽象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兴趣做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化学学习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和认识。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9

一、汉字浓缩着字前史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如“燃”“炼“都说明有火才能燃烧、提炼。如“家“字,最早的字形房里有猪,猪繁殖力强,当时人的生产力是最重要的生产以生产能力旺盛的猪象征家里的人丁兴旺。

二、汉字浓缩着字前史中国人的科学精华。比如,“思”字现在是 “田”和~心”,好像说~心田”是管思想的,但“思易的最早字形下面是“心”上面是“囟”。“囟”表示头字,像头盖骨的汇合处,这里说明“思”不是“心田”,而是指头和心的相通,科学证实“心”“思”这字形暨有思维,又称情感。体现先人哲学的思辨和。比如“默”字表示用善叫的狗去趋近寂静、无言更能体现出“默”的充实内容。

以上分析说明汉字是非常有趣味的,我们教学汉字时就要抓住汉字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我们怎样才能把汉字的兴味性运用于识字教学中呢?识字教学主要是对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刚入小学生识字时首先应从正确的写字姿势人手,因为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为了教好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我们可以用写字姿势口诀来激发其兴趣。如,“腰直头正脚放平,两臂张开略挺胸。手腕与肘稍抬起.精神专注肩放松。”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汉字的笔画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所以二个学生一要能记住汉字就必须认识。牢记汉字的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即,横、竖、撇、捺、点、提、折、钩。我们在教学这八种基本笔画时也要抓住其特征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横、竖要直,点要像桃,撇、捺像刀一……写好汉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常言字如其人;就是说从一个人写的字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凡是做事认真的人写字也很认真。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发现,多数学习认真的学生,写的字就很工整。所以要把汉字写得工工整整,就必须扎实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三、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律也是写好汉字的关键。如果学生不掌握写字笔顺规律,就会出现倒笔画,对字的记忆也将是模糊的。对于笔顺的掌握,我们也可以用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时先外,下包时先内;三框首横末折,大口最后封底,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四、用偏旁、间架结构进行归类识字。如,凡是与虫类有关的字一般要带虫字旁如蜊:蜱、蚂蚁、蚯蚓、蝴蝶……与鸟类有关的汉字一般要带鸟字旁,如鹂、鹊、鹦、鸭、鸽……与走有关的汉字有过、迁、边、遨……这种识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造字规律,从而根据汉字造字规律学习更多的汉字。

五、以动作演示识字法。如“拿”即拿东西时要把手合拢。又如“看”就是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东西时,要把手伸在额头挡住眼睛上方强烈的阳光才行。为了记住这些与动作有关的汉字,老师要亲自演示给学生看。同时让学生多举一些与动作有关的汉字亲自演示。

六、采用猜谜语的游戏识字法。如,“远看峨嵋山不在,西家女子谁不爱。大口弯来包小口,法字三点水不在。”打四个字的句子就是――我要回家:“三点水在左边,白字往上翻。方字来垫底,反文来挡边。打一字为“激”。

七、拆散、组合口诀识字法。如,王、自、石为碧;立、山、而为端;王、山、而为瑞。

管理学口诀笔记篇10

中医内科学因知识点多,一直缺乏高效记忆手段和方法,教学团队与全国名老中医携手尝试编写中医内科学临证歌诀,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结果发现“歌诀记忆法”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记忆效果。

【关键词】

歌诀记忆法;中医内科学;教学

中医内科学居中医临床各科之首,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基础上,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掌握重点病、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不同知识点,因内容多,常常难以把握知识重点,使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一直都不够理想,甚至常年来位居学校“名补”的前列。

1中医内科临证歌诀创作经验

1.1歌诀创作与应用源流

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熟记才能活用,记得住、记得牢、记得多才能融会贯通,应用时才会如有源头活水。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识记知识要点,尤显重要。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歌诀记忆法是其中的一种,被誉为“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1],在方剂、解剖[2]、诊断[3]等多种课程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少教育工作者还会根据教学需求和个人经验自编歌诀。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歌诀、歌括作为一种方便、实用、有效的记忆手段,他们撰写了很多歌诀,如汪昂的《汤头歌诀》,陈修园的《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等,这些歌诀皆便于记忆,凝聚了古代医家们对中医药光大的智慧和责任。但目前尚未形成便于记忆的中医内科学歌诀、歌括,面对教学与临床的双重需求,内科教研室的教学团队尝试从“学法“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邀请全国名老中医程丑夫教授为指导,编写创作中医内科临证歌诀。

1.2歌诀创作要点

歌诀的创作是本项研究的难点所在,一首成功的教学歌诀应是医文并茂,声韵和谐,易解易背,既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又具有深刻的内涵[4],字句太多记不住,字句太少又概括不全,只能择其要者。如何创作出好的中内歌诀?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歌诀以“十二五”《中医内科学》教材内容为蓝本,首先,在创作之初吃透教材,这样编写出的歌诀才能准确概括疾病的本质和特点,便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其次,充分认识中医内科歌诀与方剂歌诀的不同:中内歌诀是对某一内科疾病中医诊治全面系统的概括总结,应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治法及常见证型治疗代表方剂等,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时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再次,在歌诀的创作中融入中医经典和名医个人临证经验,既是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对教材内容的升华,更切合临床实际,这时歌诀不仅仅是知识的概括总结,更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载体。

1.3典型歌诀示例

如咳嗽歌诀:“咳嗽之病内外因,邪气袭肺金自鸣,外感咳嗽多兼表,内伤痰火灼肺阴。风寒三拗热桑菊,燥咳杏苏桑杏仁。二陈痰湿火泻白,滋阴润肺沙麦冬”。前四句是对咳嗽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的总结;后四句则是对咳嗽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型和代表方的总结。“咳嗽之病内外因”告诉我们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邪气袭肺金自鸣”是说咳嗽的基本病机是内外邪气干肺,肺气上逆作咳。暗合了清代程国彭先生在《医学心悟》中所说的:“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能鸣……”的经典原文。“外感咳嗽多兼表”是指外感咳嗽以风为先导夹六淫之邪致病,故在临床症状上多兼有表证(即肺卫证+鼻咽咳证,且有风寒、风热的不同);“内伤痰火灼肺阴”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不是痰、就是火——痰有寒热之别,即痰湿与痰热;火有虚实之分,所谓实火就是肝火犯肺,虚火即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特别要注意痰火、肝火均可灼伤肺阴,导致疾病由实证向虚证或虚实夹杂转化。“风寒三拗热桑菊,燥咳杏苏桑杏仁。”告诉我们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要用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咳嗽用桑菊饮;燥咳温燥用杏苏散,凉燥用桑杏汤,这里还根据程老临证用药经验特别强调了杏仁润肺、润燥的作用。“二陈痰湿火泻白,滋阴润肺沙麦冬。”告诉我们内伤咳嗽痰湿咳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的咳嗽用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用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2中医内科临证歌诀教学应用经验

有了歌诀,还要应用于课堂,教研室教师将中医内科学歌诀穿插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或运用于疾病的小结部分,对该病的定义(病名),病证特点、主要病机、治则治法、证型代表方等进行总结归纳并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后要求学生在当次课必须把当天学习的中医内科歌诀背熟。为了让学生自觉自愿的牢牢记住所学过的中内歌诀。首先要让医学生们认识到初学中医者熟记这些歌诀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我们说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背得熟,要用时才能手到擒来。熟能生巧,巧则生变,变则贯通,这时的记忆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为了督促学生即时熟背内科歌诀,我们借鉴方剂歌诀教学方法[5]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1)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评分,在每堂课上至少抽查3~5名学生。

(2)在一个章节学习完成后,与随堂测试一起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中医内科学歌诀测试,一方面督促学生及时复习背诵已学中内歌诀,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歌诀的背诵、掌握情况,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再次强化记忆要点,改进不足。

(3)要求临床专业教改班学生在《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前参加中内歌诀默写考试,只有考试合格者方可取得参加本学期中医内科学学课程期末考试资格,歌诀默写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歌诀记忆法的课堂应用,在学生中反应良好,大家觉得歌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于反复诵读和记忆,也有助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目前“歌诀记忆法”只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部分章节中应用,但很多学生都追逐索要其他章节的中内歌诀,达到“助学”、“助记”的目的。歌诀抽查和默写测试的方法虽然简单有效,却偏于刻板,时间久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因此,我们想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网络和常用通讯工具手机相结合,辅助歌诀的记忆,改良歌诀的考核手段和方法。内科教研室正计划与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手设计一款“中医内科学歌诀默写记忆软件”,软件设计成功后可将此软件在校园网上,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载使用,学生可以利用以蒙扎诺夫高效记忆音乐为背景,配合真人发声,辅以图像文字的歌诀辅助记忆工具加深歌诀记忆。使用者可根据学习进度,选择单一或多个章节自由测试自己的中医内科学歌诀掌握情况,此软件还能根据学生测试结果自动评分,记忆错误内容,在以后的测试中反复考核,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我们的设想是使测试软件操作界面尽量方便实用,测试评分系统灵活、准确,解除常规测试中的枯燥乏味感,使整个软件融学习和娱乐于一体,达到帮助学生在课余更好的学习记忆中医内科学歌诀。“歌诀记忆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他们认为歌诀化繁为简,用精炼的七言短句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复杂的中医内科病证,要点突出,便于记忆,尤其是在易混淆的知识点上,有很好的辅助记忆作用。如癫狂一病,在既往考试中同学们常常认为“语无伦次”是狂证的症状特点,造成错选,现在有了歌诀“沉默痴呆语无伦,静而多喜癫属阴”就不会再答错了。诵读名医编写的歌诀也让同学们心怀感恩,培养了卓越意识。有同学说:“悠悠歌诀,程老谱之,惠及众人”,在歌诀中感受到名医对疾病和临证经验的用心总结,激励他们勤学深思多总结,并立志成为名医的卓越意识。对于我们已经编写出来的歌诀,同学们也不一味盲从夸赞,同学们指出因为个人基础的不同,有的同学看到代表方剂,不一定能想到对应的证型,因此他们还尝试在现有歌诀基础上改编歌诀,如“黄疸”一病,原歌诀为“黄疸总因湿热熏,阴黄阳黄两类分,化湿利水导邪出,或用清法或用温。茵陈蒿汤麻连翘,大柴胡和茵五苓……”,有同学将后两句改为了“阳黄热重茵陈施,湿多甘露茵五苓,兼表麻连甘露合,胆腑郁热大柴通”。甚至还有同学尝试创作中医内科学趣味歌诀,但结合方剂歌诀多年来的教学应用经验,传统歌诀虽然初期记忆比趣味歌诀记忆要困难,但当学生通过不断的背诵掌握后,因歌诀涵盖面广,更有利于学生对歌诀的全面掌握[6]。中医内科临证歌诀的教学应用,既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2016年4月笔者在香港学术交流期间,以讲座形式,结合《中医内科学》授课内容,将“歌诀记忆法”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师生中进行推介,受到了香港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以上是我们借鉴国内同行方歌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践对中医内科临证歌诀创作和教学应用的一些探讨。歌诀创作上结合教材特点、融合名老中医经验,力求做到内容清晰,简明扼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深挖歌诀内涵,通过歌诀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和识记知识要点,同时采取多种手段督促学生背诵记牢歌诀。并筹划尝试研发一款歌诀默写记忆软件,用于课后辅助歌诀记忆和学生自我检测。虽然尚有部分设想仍在筹划之中,但从现行结果来看,歌诀记忆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为大部分学生接受和喜爱,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后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尽量让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每一首歌诀,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改善记忆效果。

作者:谭超 程丑夫 范伏元 刘建和 曾光 肖凡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柴永贤.歌诀记忆法——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J].甘肃教育,2010(1):53.

[2]丁银秀,秦毅,冯利强,等.歌诀记忆法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解剖学会,2008.

[3]卢新政,侯麦花,杨安琪,等.自编歌诀用于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教学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79-80.

[4]王月.改进方歌有利于提高方剂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