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十篇

时间:2023-09-22 17:21:00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1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艺术;教学活动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蕴涵着情感、认识、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内容。而在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蒙古族民俗文化,而且能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同时培养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文明成果,是本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又是本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民俗文化教育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关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蒙古族特有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下,不断扩充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蒙古族民俗文化知识,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做为幼儿教师,有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但复杂难懂的理论观点,让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更不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幼儿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哪些活动内容、哪些活动方式更适合幼儿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教师必须主动进行研究,认真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创编工作,把这些深奥的理论改编或创编成浅显易懂,易于幼儿接受的内容,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和掌握。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案的设计、过程实录、活动反思都进行了具体的培训学习,各年龄班教师都能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定出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这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使蒙古族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三、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重要手段之一,它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艺术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培养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对幼儿来说,开展趣味性地艺术区域活动更为重要。

3.丰富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加强艺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孩子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艺术教育内容相结合。首先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按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或把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与正常的教育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将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形式进行整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上课活动、游戏、休息、日常活动的安排加以整合,二是将主题活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域活动、个别活动加以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

四、开发教育资源,挖掘适于园所发展的园本课例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2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景区是自治区重点草原旅游景区之一,也是自治区涉外定点草原观光景区,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仅73公里,交通便利,是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兼有草原观光和民俗旅游特色。但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景区超负荷接待大量游客,致使希拉穆仁景区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草原景观明显退化。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在恢复生态景观同时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性下,民俗旅游“原真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其“原真性” 影响着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从而决定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效果。

一、“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原真性”来源于英文单词“Authenticity”,可被译作“真实性”“本真性”“原生性”等,这个词最早用于博物馆的工艺品,是鉴别一件工艺品是否与它所获的赞誉相一致的一个评语。“原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真的;另外还指参观者本身的存在状态。1973年,社会学家Mac Cabbell 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先将“Authenticity”的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有关“原真性”问题的研究经过了“什么是原真性”的争论到“怎样的经历对于游客来说才是真实经历的”的探讨,以及游客个人社会特征和自身真实性体验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四种视角研究了“原真性”这一概念。其中,前三种主要讨论的是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讨论其本真的旅游体验,是通过满足游客对一个地方的预先感知印象而达到似真。民俗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研究更多的倾向于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研究,是游客在与少数民族居民互动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的不夸张、不虚假、真实、真诚的体验。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首先设计了反映到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特征的个人基本信息的问题,因为游客的类型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水平;接着从游客的旅游目的、对希拉穆仁景区的关注度、期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要素设计了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游客真实感受的问题;最后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感知问题设计,是要求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要素是否获得了真实性体验进行选择,所获得的调查结果能够直接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进行原真性分析。

(二)调查过程

调查小组选择7、8月份发放问卷85份,十一黄金周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选择这两个阶段作为调查时间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两个阶段对于内蒙古草原旅游来说,均属于旅游旺季,客流量相对较大;其二是不同阶段的数据更能科学反映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到访游客社会特征分析

表1 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

Table 1 Social character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年龄 百分比(%) 职业 百分比(%)

18岁以下 3%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29%

18-30岁 45% 企业员工 24%

31-40岁 29% 学生 21%

41-55岁 11% 个体 16%

55岁以上 12% 离退休人员 10%

教育程度 百分比(%) 收入 百分比(%)

初中以下 0% 800-1500 0%

高中/中专/技校 34% 1500-3000 23%

本科 53% 3000-5000 40%

硕士及以上 13% 5000以上 37%

到访游客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原有的经济背景、年龄构成、教育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他们对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的认知度。表1反映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在这些游客中,年龄层次集中在18-30岁,其次31-40岁;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硕士以上的占到了66%;职业构成中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和学生,分别占29%、24%、21%;在收入中主要集中月收入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这两个层次,分别占到40%和37%

到访游客社会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构成以政府/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并以中等以上收入的青年为主。

(二)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及满意度分析

游客在体验真实性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因为这些经历和情感会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旅游产品的认同感,或者在认知上的理解。所以分析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所持有的期望,是分析游客旅游体验真实性的一个前提。

1.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分析

表2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构成

Table 2 Expectations of touris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景区的心理构成 百分比(%) 是否在乎民俗的传统性 百分比(%)

体验蒙古族民俗 37% 非常在乎 11%

休闲度假 26% 在乎 53%

草原观光 26% 一般 26%

放松身心 11% 不在乎 10%

表2反映了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和是否在乎该地民俗文化的传统性的态度。希拉穆仁景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更多的是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草原风光,绝大部分的游客最主要的目的是来体验蒙古族民俗,怀有此想法的游客占到了37%,其次为草原观光和休闲度假,各占到了26%,放松身心的占到了11%。

由于游客的心理期望不同产生真实性要求也不同,所以是否在乎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传统性的保持,会影响游客对其真实程度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表示在乎保持传统性,其中有11%的游客还表示很在乎,53%的游客表示在乎。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游客还是希望自己能体验到真正的蒙古族民俗产品,不过内蒙草原文化旅游特点,也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来内蒙看草原,所以也有一部分游客对于民俗旅游产品的传统性表现出一般态度,其中表示一般的占到26%,表示不在乎的占到10%。

2.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意度分析

表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的评价及满意度

Table 3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for the tourists to folk tourism products in the Xila MuRen scenic spot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是否相符 百分比(%)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 百分比 (%)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

意度 百分比 (%)

相符 13% 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 8% 很满意 0%

不相符 47% 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 21% 满意 16%

完全不

相符 16% 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 32% 一般 58%

说不清 24% 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39% 不满意 21%

很不满意 5%

由表3统计结果表明,8%的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是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21%的游客认为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32%的游客认为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39%的游客认为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目前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评价并不理想,并且和游客心目中期望的民俗文化存在有一定差距,认为和自身期望中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相符的只有13%;24%的游客无法评判自己所体验到的民俗文化和心目中的期望是否相符,而63%的游客则表示不相符(包括不相符和完全不相符)。这种和心目中期望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反映在游客满意度的评价上,只有16%的游客表示满意,58%的游客表示一般,26%表示不满意(包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民俗旅游产品吸引要素真实性的感知分析

(1)关注度分析

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真实性的评价,因此分析其在旅游之前对该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对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太了解得游客占到了78%,其中12%的游客还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非常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几乎没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游客在之前对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他们大多仅仅是凭借媒介在他们脑中构建的印象设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会有怎样的特征等等;并且这里的游客几乎都是第一次到访希拉穆仁景区,关注度低,对真实性感知也就不敏感。

(2)吸引要素的真实性感知分析

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元素的真实性更加在乎。在目前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结合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分为服饰、民居、饮食、礼仪、婚俗、祭祀以及娱乐民俗旅游产品,

表4到访游客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for the Interested and thinked better to the tourists

游客感兴趣

的方面 百分比(%) 游客认为好的

方面 百分比(%)

蒙古族服饰 42% 蒙古族服饰 32%

蒙古族婚姻习俗 18% 蒙古族婚姻习俗

蒙古族饮食 50% 蒙古族饮食 37%

蒙古族建筑

(蒙古包) 37% 蒙古族建筑(蒙古包) 24%

蒙语 13% 蒙语 5%

蒙古族礼仪

(敬酒) 34% 蒙古族礼仪

(敬酒) 21%

蒙古族祭祀

(祭敖包) 34% 蒙古族祭祀(祭敖包) 5%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74%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55%

在表4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感兴趣的方面调查中显示,大部分游客对蒙古族的娱乐习俗感兴趣,占到74%,原因可能是前面分析到访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并且这项参与性高。其次是蒙古族饮食,占到了游客一半,对蒙古族服饰感兴趣的为42%,然后就是蒙古族的建筑、祭祀、礼仪。其中对蒙语感兴趣的人不多,并且多来自韩国游客,这与很多韩国游客是来学习蒙语有关。在游客对这些民俗认为好的方面调查中,其中只有蒙古族的娱乐、建筑、饮食、服饰这四个方面有游客表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其中娱乐习俗满意度最高,为55%;表4反映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方面的对比,通过这两项对比,结果表明,游客对娱乐、饮食、服饰、建筑都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娱乐这一项游客认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换句话说,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而除了蒙古族娱乐、饮食、建筑、服饰之外,游客认为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其他选项的结果很低或为零(蒙古族的婚礼),说明其他几项蒙古族民俗要素在希拉穆仁景区表现很少甚至没有,或者表现出来了但原真性较低,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同。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基于旅游体验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开发要素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基本评价,结果显示,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满意度不高,并在所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中,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这一项在景区表现的较多,原因在于这一项有很强的参与性,并且到访的游客又是以中青年为主,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但是祭祀和婚俗以及蒙语等方面原真性较低,并在景区里表现的很少,尤其是蒙语,游客几乎没有体验到,所以也就得不到游客的认同。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3

[关键词]鄂尔多斯;黑慕日;民族文化

一、鄂尔多斯黑慕日的特征

“黑慕日”为蒙古语的汉语直译,也称“玛尼宏”,汉语意为“禄马”或“禄马风旗”。以往,鄂尔多斯地区黑慕日的形制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普通家庭只能立一杆黑慕日,立两杆黑慕日即为贵族、地位高的家庭,立三杆黑慕日的则是衙门、寺庙等处。如今,黑慕日的形制就没有严格的限制了。

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的黑慕日通常以两杆组成,杆子顶端是三叉铁矛头,矛头的下端固定有以公马鬃为缨子的圆盘。两杆之间由风马旗(为印有凌空腾飞骏马图案的蓝、红、白、黄、绿五色小旗)连接。多数黑慕日还建有长方体神台,在神台上面放置香炉,供焚烧臭地柏和祭品用。

二、黑慕日溯源研究综述

对黑慕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蒙古族风马旗的探索。P于蒙古族风马旗的起源,学术界先后提出许多论断,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一)起源于马崇拜

自古以来,马是蒙古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蒙古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学者认为,蒙古族的风马旗是对马崇敬的一种抽象化的表现。如齐・斯琴巴图的《风马旗苏丽德》中就认为,风马旗是蒙古族对于马的一种信仰。那・色楞在《马或风马旗以及文化意识》一文中也认为,风马旗表达的精神就是蒙古马的精神。

(二)源于军旗的演变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蒙古族风马旗是由成吉思汗时代的军旗演变而来。

曹纳木在《关于风马旗的来源》一文中认为蒙古族风马旗就是军旗、黑苏勒德和藏传佛教用的经幡在历史的演变中相互融合而成的。巴・敖特根巴雅尔在《关于风马旗的来源》一文中也认为蒙古族风马旗的“旗”代表的是蒙古族军人威严的旗帜,而“马”则是蒙古马,是帮助战场上帝王和军队取得胜利的坐骑。“风马旗”就是把“旗”和“马”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是蒙古族人民期望得到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鄂・苏日台在《蒙古族美术史》中也说:“成吉思汗时期已形成了悬挂风马旗,其画面是蓝色天空中飞驰着一匹骏马,马的右上方镶嵌一轮红日,左上方吊挂一轮明月,左前蹄踏一猛虎,右前蹄踏一雄狮,左后蹄蹬一尾蛟龙,右后蹄踩着一只彩凤,整个画幅的周边有狼牙饰”。

(三)由传入

有学者提出,蒙古族历史上没有使用风马旗的传统,风马旗源自,是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是蒙古族文化与藏族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

达亚在《风马旗的来源》一文中认为,蒙古族风马旗并不是来自古代的旗帜,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蓝底上画白马的旗帜的描述,黑苏勒德与风马旗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白歌乐在《话说蒙古族“风马”俗起源》、《蒙古族“风马”习俗的历史渊源》中也提出,“风马”在藏族地区的盛行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蒙古族开始信奉风马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史料可以查寻,但历史并不会比藏族久远,“风马”是按其本来面貌传播于蒙古地区的藏族佛教文化。蒙古人接受、吸纳了藏传佛教文化之后,用自己的文化方式改变、发展,从而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本民族特色的“风马”图,也发展出了融合了“风马”的成吉思汗祭典形式,即鄂尔多斯黑慕日。

三、鄂尔多斯黑慕日的历史渊源

对于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很多人皆局限在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事实上,绝大多数时至今日还得以保留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并不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域的人所独创。所以,要谈鄂尔多斯黑慕日的历史渊源,应首先放下各自的民族思维,沿着人类产生、发展的步伐,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综合联系起来研究。

(一)中国传统禄马思想、藏族风马旗与黑幕

“禄”本义为福气、福运,禄马即福马,是以马为载体祈求福祉。早在中国商周时代,就有用活马、活人献祭死亡贵族的习俗。《中国古代的殉葬习俗》一书指出,人殉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其是农业和定居产生之后的产物,祭祀土地神就需要血祭与活埋。东汉班固《新校本汉书》注曰:“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即祭土地神可以得福。因此,禄马思想的起源应与祭祀土地、山河以祈求福祉有密切的关系。

古人为什么会以马作为祈求福祉的载体呢?应源自人对马的崇尚。《后汉书》中记载了相马名士马援的一段话:“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易经》中将马象征为天,即“乾为天”。卜辞中也提到“禄存和天马”运――代表好运,这也是古人用马代表福禄的体现。虽然中华民族崇马从何而起尚不得确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不是从蒙古族开始,也不是从藏族或那个民族独有的文化信仰开始。在中国古代,认为白马属阳,为天神所驱使,因而在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以白马为祭马。另《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太阳做马车出行的说法等,都是极好的佐证。

随着社会的进步,活人活马的祭祀习俗逐渐被废止,代之以陶、瓷、木、面、纸等质地的人马等,这一习俗的享用对象,也从部落首领、贵族、君主、帝王发展到了民间。到了唐代,中国的禄马观念已经基本固定。王昌龄在《上马当山神》一诗就记载了“放禄马”这一习俗,说明在唐代开元年间(公元8世纪前期),放禄马祈求平安和幸福,就已是民间的习俗了。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推广兴盛,禄马习俗也随之进一步兴盛发展起来,版印出售“纸马”的纸马铺也开始出现,著名的 《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纸马铺。到了清代,民间还流传有骑纸马还魂的思想。

作为一种宗教仪式,风马旗祭祀在我国的藏族、蒙古族、白族和彝族等众多民族中存在。据韩书力《风马旗》中的统计,风马旗祭祀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区,在尼泊尔、克什米尔、锡金、蒙古国等也有这样的习惯。

藏族人称风马旗为“隆达”,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故汉语译作风马。在追述“隆达”的起源时会发现,藏文古籍中记载,藏俗“隆达”的始创者是一位名叫贡则・尺杰加布的人,“贡则”是“孔子”藏语的音译,“尺杰加布”则意为“智慧大王”,是藏族学者赠给孔子的谥号。 孔子做过掌管巫、史、礼、卜等职的官员,其思想又倡导“仁政”。 所以,孔子极有可能在他生活的时代倡导用纸马纸人代替活马活人进行血祭、陪葬等祭祀殡葬习俗。由此可见藏族人风马旗崇拜习俗与中原传统禄马观之渊源。

谢继胜《风马考》考证说:“藏族风马是汉族太极八卦、 阴阳五行等传统思想观念的结合下产生的祭祀仪式。”张丽丽《蒙古族风马旗图像学分析》则认为:“从图像来看,蒙古族风马旗无疑是受到了藏族风马旗的影响。”因此蒙古族风马旗与汉族传统文化之间也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日本非常盛行绘马许愿祈福习俗,日本学者研究认为,这种绘马信仰与古代杀马祭祀有关。土居次义在《清水寺的绘马》中讲:“在日本有叫做绘马的东西,其是在木板上画马,是奉献给神的东西。这与一般的绘画不同,它是给神的画。” 日本绘马习俗很可能是受到中国禄马习俗的影响,而这种信仰形式,对于我们解读蒙古族风马旗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苏勒德与黑慕日

苏勒德(长矛),是古代蒙古族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每个男子平时均备有长矛,时刻准备参战。苏勒德也是蒙古军队军威的象征。据史籍记载,成吉思汗称大汗后,他大帐入口处一侧插矛头下有四束黑马尾的苏勒德(黑),另一侧插蒙古军旗――九游白旗(白),这一方面表示蒙古军队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另一方面也是成吉思汗威严权力的象征。《蒙古秘史》等史籍也记载,战旗苏勒德因其尚武精神的体现而受到蒙古人民的崇敬。蒙古鄂尔多斯部世代守护祭奠成吉思汗的英灵,并供奉着他的遗物,其中就有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苏勒德。久而久之,象征着蒙古军威和成吉思汗英灵的神圣之物――苏勒德,便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门前供奉起来,并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陈育宁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祭祀活动》中,对黑慕日之中三叉铁矛的来源有如下考证:“成吉思汗死后,象征着他的英雄业绩的长矛被当作神圣之物供养起来,久而成俗。但作为祭祀的长矛苏鲁锭(苏勒德)已不是原来战r扁平矛头的形状,而由于后来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改为藏式的三叉戟的形状。”

(三)萨满教与黑慕日

据13世纪欧洲教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出使蒙古记》,陈育宁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祭祀活动》一文中考证:黑慕日是“古代蒙古原始宗教萨满教祭祀仪式的演进”,是用于萨满教一种祛鬼避邪仪式的装饰。其装饰形式与鄂尔多斯祭台(黑慕日)的装饰十分相似,都是两根插立的长矛中间用一根毛绳相连;只不过萨满教祭祀时毛绳上系的粗麻布条被换成了五彩小旗,更加美化了。

因此,可以确定古代丧葬净化仪式的装饰是鄂尔多斯蒙古祭台(黑慕日)装饰的雏形。

四、鄂尔多斯蒙古人与黑慕日

鄂尔多斯著名学者旺楚格在《浅谈鄂尔多斯黑慕日》一文中阐述:北元时期,蒙古鄂尔多斯部“带着成吉思汗祭祀圣物,聚集在黄河河套即宝日陶亥时,形成了以信仰成吉思汗为主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圣主的卫士。在家门口竖立的黑慕日,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一习俗逐渐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宫殿的鄂尔多斯蒙古部的标志性祭祀圣物。”

每当新的一天开始时,鄂尔多斯蒙古人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黑慕日。这一习俗已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心灵的寄托、崇高的信仰。正如美国民俗学家弗郎兹・博厄斯所说:“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使得人们的意识从平庸淡漠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升华。”正是因为蒙古民族对于自然、英雄、祖先的崇敬,对于那些带有典型意义的象征物的认同,当这种意识延伸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时,它才由个人行为整合为一种集体行为,上升为一种民族意识,拓展成一种民族文化。因此,旺楚格先生高度评价鄂尔多斯黑慕日:“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古老的文化特点,成为苏勒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尔多斯人精神的象征、吉祥福禄和兴旺腾飞的象征”。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黑慕日的三叉铁矛是由苏勒德演变而来,风马旗应是受中原“禄马”思想影响的基础上融合了本民族的宗教习俗。将三叉铁矛、风马旗和神台结合在一起,则是受佛教、定居生活形态等影响,在近代甚至当代形成的产物。鄂尔多斯黑慕日是汇集了蒙、藏、汉等多源文化于一身的载体,是原始的自然崇拜、传统的英雄崇拜及藏传佛教崇拜等多种形式的集中体现与传承形式。更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和和谐包容思想的形象体现。

[参考文献]

[1]旺楚格. 浅谈鄂尔多斯“黑慕日”[J]. 鄂尔多斯文化,2012,(4).

[2]鄂・苏日台.蒙古族美术史[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

[3]张丽丽. 蒙古族风马旗图像学分析[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4]白歌乐. 话说蒙古族“风马”俗起源[J]. 西部资源,2009,01:43-44.

[5]徐英. 蒙古族“禄马风旗”与藏族“风马旗”图案及文化内涵的异同[J]. 民族艺术,2007,(2).

[6]陈育宁,汤晓芳.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祭祀活动[J]. 民族研究,1989,(6).

[7]魏冬,益西群培.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形象[J]. 研究,2009,(1).

[8]郭雨桥,额博. 禄马风旗[J]. 民间文化,2002,(1).

[9]曹纳木,郭永明. 禄马略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1).

[10]张应斌. 中国文人的起源历程[J]. 中国文学研究,2000,(3).

[11] 谭佳. 论析《春秋》的巫史性质及其文学影响[J]. 文学遗产,2008,(2).

[12]汤晓芳. 鄂尔多斯祭台的装饰――与曹那木先生商榷[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6).

[13]赤新. 蒙古族饰物中的藏文化因素[D].内蒙古大学,2010.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4

蒙古族民间美术是草原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蒙古族民间美术总能反映出一定的群体意识和审美倾向,它与北方民族的原始艺术也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蒙古族民间美术种类很多,包括服饰、刺绣、雕刻、金属手工艺、蒙镶、鞍具、剪皮、毡绣、剪纸等。草原上的民间艺人技艺高超,在从事民间美术活动的同时,还大量地参与到宗教及官府的艺术活动中,如为寺庙作泥塑、雕刻、壁画,为王公府邸的建筑进行彩绘及各类美术装饰活动。因为与牧民生活紧密相连,蒙古族民间美术具有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一、实用性民间美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陶瓷、铜器、服饰、家具、马鞍具、金银器皿、敖古尔、哈布特格等;二、陈设、观赏性民间美术:一般不具备实用功能,主要用于美化生活环境,如壁毯、壁饰、寺庙彩画、泥塑、雕刻等; 砚、带有精神寓意及民族标志的民间美术:如岩画、民族图腾及标志、巫术及宗教用具、苏力德徽帜等。 蒙古族民间美术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草原流行较广的敖包民俗与“博文化”;活动分不开。可以说,蒙古族古老的原始敖包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孕育了他们的原始美术活动和色彩审美意识,同时,蒙古族“博文化”;也为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蒙古族民间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牧民们提供实际的生活服务,并以艺术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活过程。 自古以来,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均为牧民,而其传播交流均与蒙古族婚礼习俗和盛大的“那达慕”;集会分不开。蒙古族姑娘们18岁开始学习刺绣荷包、绣花帽和靴子等,按照习俗订婚后要为婆家每人做一件刺绣礼物、为自己心爱的人绣8个飘带烟荷包。可以说,学习刺绣是蒙古族妇女的必修课,她们从小就向母亲学习、聪明的姑娘们还会向附近的刺绣能手讨教。刺绣技艺的好坏成为评判姑娘生活能力和聪明程度的标谁之一。

善绣者总是受人喜爱,因此也促进了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的一个盛大节日。除了将喜庆热烈的气氛传播给大家,“那达慕”;还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每逢此时,牧民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采购物资,开拓眼界,结交朋友。因此,牧民们和民间艺人们都会拿出精心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在“那达慕”;活动中展示交流,这就大大促进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制作和交流。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5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动律特点;民俗;重要性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生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1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草原文化是开拓性的动态文化,它继承了原始民族的心理层次以及文化含量。它的宝贵之处在于它能给人一种复合型的精神元素以及创作天赋。蒙古族人崇尚图腾,他们把对民族的感情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入到了图腾独特的舞蹈形象中,这是草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舞蹈的核心。

1.1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风俗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感情质朴豪放,心胸开阔坦荡。他们逐水而居,在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到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着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并在欢聚的喜悦里尽情歌舞。所以舞蹈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草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

蒙古族人的日常服饰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很繁复。他们大多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俗,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布条缠头,盛妆时还会戴金银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这些生活习俗也融入舞蹈语言当中。

2 草原文化孕育出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个性

蒙古族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从古至今,大草原给予蒙古族人民独有的气质以及神圣的信仰,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个性。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舞蹈来表现游牧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美好的情感。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及形成。

2.1 蒙古族草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舞蹈表现形式

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发展为双手执筷。“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随着蒙古族舞蹈不断改革发展,现在女性也可持筷而舞。其表现形式为舞者双手握筷,不时交替击打手、肩、腿等身体各部位,还可击打地面。这样不但丰富了蒙古族舞蹈肩部、腰部、腿部等各部位的舞蹈语汇,也借筷子的运用来抒发蒙古族人民热情、开朗、彪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2.2 蒙古族草原习俗形成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发扬和传承了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中。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它既表现出疾驰如风,松弛舒缓的形态,也表现出骏马狂奔,气壮山河的气势。作品以策马的不同形态为基础,塑造了蒙古族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而它优美的身法和韵律,使牧民们豪迈的气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3 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突出体现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洋溢着蒙古人民淳朴、热情、勇敢、豪放的性格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3.1 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律特点

蒙古族舞蹈中有硬肩、柔肩、耸肩、双肩、绕肩、碎抖肩和笑肩等。肩的训练是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肩部动作或连绵柔韧,或干脆弹性,能够准确传达各种情感,是蒙古族舞蹈中典型性动作。

3.2 蒙古族舞蹈中臂与腕的动律特点

臂的线条体现出“圆”的美感,从躯干至指尖,是一个整体弧线。手臂不同力度的运用,既可表现溪流的细腻,又可模仿图腾的形态。蒙古族女性舞蹈讲究端庄典雅,肢体具有细致、韧性、稳重、明朗的美感,表现出蒙古族女性的沉稳、内敛以及开朗、活泼的性格。蒙古族男性舞蹈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彪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而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的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手臂的形态,与臂的运动路线交相辉映,形成蒙古族舞蹈风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3.3 蒙古族舞蹈中脚步的动作特点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点步位、大点步位、踏步位、摇篮马步位等,每一个脚位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慢板抒情柔和,快板欢快敏捷、跳跃性强,体现出蒙古族民风的厚重、淳朴,感情热烈豪放。

4 结语

提及蒙古,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总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悠闲吃草的牛和羊,唱着悠扬民歌的牧羊人,当然也少不了或欢快热烈或舒缓优美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是一枚历史符号,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草原人的心上,流动在每一个蒙古人的血液中。研究草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就是为了更好地领会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深刻地运用它、表现它、发展它,使它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

[3]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4]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6

呼伦贝尔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是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呼伦贝尔开展民俗旅游的丰厚的基础条件。在呼伦贝尔旅游开发中,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民俗必须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掘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呼伦贝尔的人文形象,提升呼伦贝尔的旅游品位。

一、从旅游体验角度分析呼伦贝尔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游览环境体验较单调

1.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呼伦贝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它也给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生态危害。呼伦贝尔草原处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目前因地下水抽采严重,地下水被排干以及地表径流被截断,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植被的退化和草原的消失。这使当地牧民生存和生活都已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呼伦贝尔民俗旅游的开发。

2.缺少当地特色文化。目前呼伦贝尔各个景点景区,关于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活动项目都比较单一,雷同现象也比较严重,创新性民俗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活动项目较少。

(二)设施体验较初级,活动项目匮乏

1.配套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缺乏符合行业规范的接待服务设施、旅游纪念品,更少的附属产品,服务项目设计不合理,景点图,缺陷的标志和其他配套设施,容易造成障碍,影响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活动项目单一,缺少文化性

虽然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游客的眼球,但是除了品尝蒙古族大餐及住蒙古包、喝下马酒、祭敖包、骑马外,需要游客身参与的活动却寥寥无几,导致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服务质量体验方面的问题

1.服务质量管理不规范。呼伦贝尔对旅游体验性的项目还没有出台标准,景区盲目扩建,价格不合理,对旅游项目没有定期的跟踪调查,这些都凸显了经营管理薄弱,服务质量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2.服务管理缺少人性化。景区管理不到位,人员流动大,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差。旅游景区还没有形成人性化良好的管理模式。

二、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一)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营造舒适、休闲、有地方特色的游览环境

1.营造舒适、休闲的游览环境。政府应加大力建设和保护草原,对于恶意破坏草原旅游资源给予相应的惩罚,为了避免恶性发展的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短期经济效益。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应尽量保持原始的,防止恶化或损失。要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休闲的游览环境。

2.以各种表现形式凸显当地特色文化。呼伦贝尔蒙古族民俗从旅游体验的角度重点挖掘蒙古族饮食文化(从制作到品尝)、酒文化、马文化、敬老孝亲、互帮互助文化。

(二)提高各项设施体验,丰富体验活动项目

1.大众旅游基本服务标准化。要加强呼伦贝尔草原民俗旅游到城市间的交通道路建设;完善主要景区(点)的电力设施;加快旅游区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建立健全重要景区(点)的医疗救助、安全防范、事故处理等快速应急系统;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工程和旅游环境综合整治。

2.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配套服务设施的质量,保障公共卫生间数量及方便卫生。完善景区内的示意图、道路指示牌等配套设施,以免造成景区混乱。

3.塑造主题形象。在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孕育了一套人、畜、草关系的生态哲学,此种哲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维护与自然的平衡。这种生态文化作为呼伦贝尔草原民俗文化的精髓应该重点体现,是草原民俗文化宣传的主题部分。

(1)音乐和舞蹈艺术

蒙古音乐和舞蹈艺术展示不同的特点,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受欢迎。蒙古民歌和马头琴和火,头管,蒙古四个仪器,力量,好,高贵,应该开发,让游客感到草原歌曲和舞蹈音乐,学习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2)休闲体育文化旅游

由于自然和蒙古长期斗争由于恶劣天气和各种凶猛的野兽,让他们关注的力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育文化也生动地展示出草原文化高度重视积极的元素,相信的力量。博克草地比赛,摔跤、赛马、射箭、骆驼,布鲁姆滚利施的儿子是乌兰和红鹿、国际象棋、木材、蒙古象棋,马术,等等,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有强烈的参与。

(3)文化旅游

草原民俗博物馆、石雕、石材、建筑。绘画等观光。马和牛和其他牲畜和其他动物造型的雕塑,刺绣,如艺术、手工德尔还允许游客享受该法案的感觉。

4.注重体验活动的丰富性与文化性。旅游专家说:“民俗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参与和人情味”。因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提高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充分体现了人类的目的地“好客”,民俗文化的各种元素。

(1)海关

独特的剃度仪式,仪式,婚礼,穿着习惯,礼仪和生活渗透到每一种文化都在草原人的行为心理学,并愿意成为最常见的直接感染游客体验。

(2)牺牲文化

自古以来“长寿”是在蒙古最高的崇拜对象,一切权力的源泉。蒙古汗的信,因为这个词“低功率”不朽,所以每个人都尊重和天,不敢做。除了蒙古,通常被认为是灾难的山脉,河流,日,月,风,雨,雷,如有生命、有意志,产生崇拜,祖先崇拜。因此,敖包、祖先崇拜,崇拜第一个独特的自然岩石,等等,狼图腾崇拜,鹿,如天鹅。牺牲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从祭祀文化的发展可以帮助自然保护和理解草原。

(3)喜庆节日

喜庆节日,节日和鬃毛,ShouLieJie马牛奶,BiShuJie吉日,可以反映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广泛参与。

比如每年的7月15号左右都会举行那达慕大会。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不仅要在纵向层次上全面整合开发,而且要在区域层面上挖掘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及其具体的开发内容,从而才能实现区域与产品的差异化开发,避免低水平重复,既以传统的文化内容,吸引旅游者,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文化旅游项目,例如,加强对辽文化、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蒙古文化等历史遗存和民族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文化开发与草原旅游开发相结合,推出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项目。以实现挖掘和提升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

(4)宗教旅游

宗教在呼伦贝尔草原景观和居民的生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早期到后来的萨满教,藏传佛教已经深深地渗透在牧民的意识形态和物理景观。另一方面,从地面呼伦贝尔现有文化的主要塔,寺庙和其他宗教景观。因此,宗教建筑、宗教仪式、宗教文物、宗教影响的景观可以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例如慈积金刚塔,万佛寺,达尔吉林寺,甘珠尔庙等都可以开展宗教旅游。

(5)牺牲去旅行

游客的位置,他们的事迹,建立纪念公墓或随后,和特殊事件发生在旅游,并开展相应的仪式活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牺牲旅游。新巴尔虎旗山妖怪,新巴尔虎旗甘珠尔庙,成吉思汗螺栓马壮族、鄂温克旗,他认识到敖包可以开展牺牲旅游,比如牺牲文化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从祭祀文化的发展可以帮助自然保护和理解草原。

(三)提高设施体验中的各项设施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和人性化

1.服务质量标准化。用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草原工作,同时加强对当地人的培训教育,严格实行岗位培训等制度。组织建立现有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旅游、鼓励社会力量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草原生态旅游培训教育。导游人员除了一般的草原风光,民俗服务技能和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草原生态的特点,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俗旅游服务的质量。

2.旅游服务管理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因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员工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服务人员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互利共赢的旅游景点和战略服务人员,服务人员职业规划等等。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7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它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园内可经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观音、民俗音乐喷泉......

首先,我和妈妈来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顶是圆形的,建筑得比较矮,连我这样的小孩进去时还必须弯下腰来。蒙古包内设备非常简单,在蒙古包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摆放着几把小椅子,在每张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们品尝。墙壁上,挂着蒙古族人民打猎用的弓和箭,还有他们非常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我和妈妈坐下来,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奶茶,一边欣赏着蒙古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为旅客们讲解了摩梭族独特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家里男人们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家去过夜,早上再回到家,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亲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双方结了婚,男女双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各自母亲家里。如果这两个人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亲和舅舅照顾,而孩子的父亲却回家照顾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权。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8

[关键词]蒙古国文化;“一带一路”;草原文化;国别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05-05

蒙古国地广人稀,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创立蒙古汗国,其后人经过多年征战,由忽必烈创立“大元国”,所控制地区包含了大部分中国地区,1267年定都金中都城(今北前,推行汉化,蒙古文化与汉文化交融。满清时期,蒙古国隶属满族统治。1911年,在苏联支持下蒙古国宣布独立,为了割断蒙古国与中国的文化联系,苏联主导了蒙古国的文化改革,中蒙两国蒙古族传统文化出现差异。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与中国的关系开始缓和,中蒙两国交往日益密切。2005年,两国联合申报蒙古长调民歌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11年,中蒙两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虽然中蒙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但是直到今日,仍没有消除两国民众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

2013年,访问蒙古国、哈斯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称为“一带一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周边国家文化,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中线上的蒙古国文化,有利于知己知彼,消除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冲突,打造中国与其周边邻国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让文化交流成为中蒙经济合作、政治互信的重要支撑。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和已出版的研究著作为研究文本,梳理中国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观点,以期有所裨益。

一、中国对蒙古国文化研究动态

中国对蒙古国的研究多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方面,相应的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较少。喀尔喀蒙古族约占蒙古国总人口的8096以上,所以蒙古国文化主要体现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族文化。目前,中国有很多对蒙古族的文化研究,但大多数将研究地域范围局限于中国境内,如《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10)、《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及特点》(2012)、《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2013)等。有的学者已从跨境民族视角去研究中蒙两国民族问题,如《试析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跨界民族问题》(2013)、《中蒙跨境民族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2012)。专门以跨境的视角研究蒙古族文化的仍然不足,但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特点》(2005)、《蒙古族长调:跨界文化形态申遗的典范》(2006)、《跨境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2015)。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建构在“文献的想象”上,以蒙古国发表的新闻、著作为研究文本,缺乏对蒙古国的实地文化调查。有着蒙古国文化考察经历的著作多是以游记的方式呈现,如《苍茫蒙古国》(2002)、《走进蒙古国》(2007)等,这些生动介绍蒙古国文化的著作却缺少学术性。

中国与蒙古国有着密切历史联系和地缘关系,对蒙古国的研究也自然离不开中蒙两国的对比。这类文章或著作多以中蒙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题涉及政治、教育、农业、经济等诸多方面,如《中蒙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分析》(2007)、《中蒙经贸关系的研究》(2010)、《中蒙关系的现状与前景》(2013)、《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2013)、《21世纪初蒙中关系的研究》(2014)、《东亚秩序与中蒙关系》等,在这类论文中也提及研究蒙古国文化发展对促进中蒙两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从蒙古国文字的改革出发,强调蒙古国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如《蒙古传统文化与文字改革》(1999)、《蒙古国文字:一个文化传承与政治取向的问题》(2008)、《从文字改革看蒙古国外交战略的变化》(2012)、《试析文化安全战略框架下蒙古国回鹘式蒙古文的复兴》(2014)等。在中国以蒙古国文化为主题文章较少,仅有《鼻烟文化扎根蒙古国》(2006)、《那悠扬的蒙古族长调》(2009)、《从草原到城市――乌兰巴托》(2014)、《蒙古国传统文化――礼法型市场经济》(1999)、《蒙古国那达慕的起源与发展》(2012)等,其中很多是新闻性报道。这与中国对日韩、东南亚等相邻国家文化的研究成果相比,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成果就显得格外不足,并且也缺少专门性、整体性、学术性的以蒙古国文化为探讨主题的研究论文或著作。

从目前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来看,研究蒙古国文化的学术论文多以硕、博论文居多。并且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与蒙古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两地区,其中又以内蒙古大学和吉林大学两所高校为主阵地。虽然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在学者层面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被重视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纸质媒体的报道中,如《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掀开中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2010)、《中国文化报》刊发文章《“中国文化风”金秋遍吹蒙古国》(2012)、《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中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014)、《内蒙古日报》刊发文章《推动中蒙文化交流走向国际合作层面》(2015)和《用文化架起中蒙友谊桥梁》(2015)等。这说明在新时期中蒙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对蒙古国文化学术研究的政治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中国学界却没有将对蒙古国的研究注意力放在文化领域内。

二、对蒙古国文化本体的研究

在中国的研究著述中,多以见闻游记、新闻报道等勾勒出蒙古国文化特征:蒙古国的文化体现出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蒙古国传统文化就是草原文化,是蒙古国牧民为适应草原生存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礼法习俗等。其中那达慕、长调、马头琴是蒙古国草原文化中牧民生活艺术的精彩体现。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以狼为图腾。这些文化因素又共同塑造出散居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宽容、勇敢、深负民族感的性格。蒙古国又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哈达、敬酒、敬茶以及鼻烟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传统象征。

蒙古国的民众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和萨满教,有着很深的文化传统。自蒙古国人民革命以来,民众信仰也出现了变化。图门其其格、斯林格认为,以此为起点到20世纪80年代末,蒙古国对宗教的态度发生变化,政教关系经历了由相互协作、利用到相互排斥、敌视的几个阶段。其中以政压教的关系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开始推行西方的民主体制,在包含文化意识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过程中,旧有的意识和体制颠覆。在图门其其格、斯林格、黄莹等学者看来,正是因为旧有体制和意识的改变,使民众的信仰危机出现,借助佛教安慰心灵,恢复传统文化和复兴佛教的呼声出现。到目前,佛教已进入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由的恢复也给蒙古国的发展带来了好处。王洪涛、耿学刚和赵儒煜总结为:蒙古国佛教和萨满等传统宗教的恢复对于稳固民众国家意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传承民族文化、建构独立民族国家、强化国民身份认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国家自由政策下,赵儒煜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蒙古国年轻人开始信奉非传统宗教――基督教的一些流派。

图腾崇拜是蒙古人信仰的另一面。蒙古国人将狼作为民族图腾,在蒙古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韩英、徐东海认为:“以狼为图腾,崇拜苍狼是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作家姜戎也坚信“狼是蒙古人的兽祖和图腾”,并认为蒙古国作家创作的《天狗》就是这一观点有力的佐证,蒙古人崇拜狼,忌讳将狼称为“狼”,而是唤作天狗。

那达慕、长调、马头琴不仅是中国蒙古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蒙古国草原上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们是中蒙两国蒙古族文化共有的杰出代表,但是中国多以国内的那达慕、长调、马头琴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从跨境民族的视角研究这些艺术的起源发展、特色和社会功能。蒙古国的那达慕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搏克、赛马、射箭等项目组成,蒙古国举行那达慕是国家强大的象征。苏叶、刘志民、包呼格吉乐图详细介绍了蒙古国那达慕的各项内容,并认为蒙古国那达慕每一个步骤都具有蒙古特色,保持了蒙古族那达慕传统的原汁原味。

盛丽在蒙古国的音乐调查中认为,长调是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能够反映出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等,蒙古国民歌长调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流淌在蒙古人血脉里的音乐”。赵儒煜主编的《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之国》一书中也认为,长调是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与蒙古风俗有很大联系,歌词内容多以草原文化为主,如骏马、羊群、水草等。巴特尔在蒙古国的长调调查中了解到,“每当遇到各种仪式、庆典、婚宴、那达慕、建新蒙古包时,牧民们都会邀请当地有名望的民间歌手前来演唱,一唱就是几天几夜”。

蒙古草原文化包含着民族音乐文化,马头琴是蒙古民族音乐中另一个代表性符号。赵儒煜认为,马头琴不仅是蒙古族乐器,也是一种被敬仰和尊重的文化象征,它代表着安居乐业、吉祥如意,蒙古国人将其放在家中最重要位置。张劲盛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中蒙两国马头琴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提出马头琴是中蒙两国跨境音乐文化形式,在文化中应实现共赢,但在当下,蒙古国马头琴文化对我国传统马头琴文化形成强烈渗透。

蒙古国有着独特的风俗礼仪。《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之国》总结了蒙古国敬献哈达、唱祝酒词、敬神、敬酒、敬茶等历史和习俗,并认为敬献哈达是蒙古人表达对长辈和贵宾的尊重,唱祝酒词、敬神、敬酒、敬茶的礼仪则体现出蒙古人粗狂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蒙古牧区,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见面问候方式是互递鼻烟壶。郝利锋认为,鼻烟是蒙古国民众不可缺少的生活习惯,蒙古国形成了鼻烟文化,敬献鼻烟壶成为牧民交往的见面礼,蒙古人相信鼻烟壶可以防病祛疾,在使用鼻烟壶时,也有需要注意的礼节。不仅如此,在育群看来,“鼻烟壶不仅是在结识朋友、会见客人和节日里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它也是曾经闹过纠纷的人们言归于好的一种方式”。

蒙古国国民中流行着深深的祖先崇拜文化,这使成吉思汗成为蒙古国重要的文化形象。罗洁在蒙古国的游历中看到,从该国货币到雕塑、纪念品、邮票、宾馆、食品俯仰皆是成吉思汗的影子,蒙古最好的酒店和最大的广场都以成吉思汗命名。蒙古民族崇祖,强化与先辈的联系,已经渗透在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傲登其木格认为,蒙古国的蒙古族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称,有父子连名的习俗,这都是一种崇祖观念的体现。李梅认为,蒙古国人对炉灶有特殊的称谓,用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炉灶还代表着与祖先一脉相传的薪火关系,非常神圣。

当然,在蒙古国文化中,也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禁忌,如爱讲吉祥语、进门先迈右脚、不能乱摸蒙古包中央的立柱、将黄色视为最尊贵的颜色,这些习俗和禁忌与中国境内的蒙古族文化基本相同,这也体现出中蒙两国蒙古族同根同源。

三、对蒙古国文化认同的研究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9

关键词:蒙古族;居住习俗;蒙古包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82-02

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生长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古老的蒙古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游牧民族游牧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天然的支撑力量,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蒙古族作为蒙古高原上主要的游牧者,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经济,使得其习惯逐水草而居。蓄肉、酸酪、皮革、毡裘、弯庐等在古代蒙古族人的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受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的影响,帐幕是古代蒙古人主要的居住形式。这种用棍条和毡子搭造而成的类圆形又类伞状,顶部开有圆形天窗的建筑,这种被古代蒙古人称作弯庐或毡帐居室建筑正是蒙古族居住习俗中颇为亮眼的一点。

一、蒙古包的形成与发展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在经过长久的岁月变迁和磨炼后而形成的一种与草原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特有建筑形式。蒙古包的发展和演变也可以看作是蒙古族习俗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蒙古族人多是住在“窝棚”里的,这种圆形拱顶的且隐蔽性较好的居室建筑与其当时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颇为相符。将一颗活树作为“窝棚”的主要支柱,在支架上覆盖芦草、桦树皮或者兽皮等。制作简单,便于遗弃是这种简陋式房屋建筑最大的特点。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蒙古族先祖当年争夺猎物而迁徙的历史做出扼要的叙述。之后随着狩猎经济逐渐被畜牧经济所替代,“帐篷”也随之取代了“窝棚”成为游牧先民的主要住室。利用树枝作为支架,再将毛皮覆盖在支架上。这种“帐篷”相比“窝棚”拆卸方便,易于搭配,且更为保暖。而在正式进入畜牧时代之后,“帐篷”居室逐渐演变成了毛毡帐,用羊毛毡覆盖,状似天幕。在《呼伦贝尔概要》中曾对这种毛毡帐有所记载,表述说这种毛毡帐颇为适合蒙人游牧时作为居室使用,方便游牧,既可以遮挡风雪,也可以起到防止虎狼袭击的作用。这种居室在后来也被称作穹庐,而后世“蒙古包”这个名称的由来实际是来自于满族语对“穹庐”的翻译――“蒙古博”,这里的“博”后来因发音问题常作“包”。蒙古包在我国北方民族使用已久,在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蒙古地区的蒙古包种类和样式也在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移动式的蒙古包。这种类型的蒙古包比较适合纯游牧民使用,圆形的拱顶,制作和拆卸都颇为简单。两三个人仅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搭建或者拆除一个移动式的蒙古包。在蒙语中移动式蒙古包被称为“乌尔郭格乐”,在《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道:这种蒙古包一般是逐水而建,得水则止。在夏天时蒙古包多建立在草木繁盛的水边,或者视野开阔的通风性较好的地方;而到冬天时,移动式蒙古包多立于山之南。且根据季节的不同,用来围包的材料也不同,比如夏季用苇草来遮掩,冬季用毛毡来覆盖。而这种移动式蒙古包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最为多见。

其二是固定式蒙古包。这种蒙古包比较适合于处在半农半牧之间的蒙古族家庭使用。其房屋和屋墙基本上是用毛毡包裹起来的,也有的在覆上一层毛毡后再用毛绳捆紧以作固定,固定式蒙古包的墙基必须要深埋地内,且在埋好后还需将周围的土砸实,最后再用重物压住固定。在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一带能够看见较多的固定式蒙古包。

其三是人字帐房。在《归绥县志》中曾有一段与人字帐房有关的记载,表示用青兰细布罩盖着的帐房,虽小但胜在静谧,可以用来会友;再有,该书也曾记载说在外突然遇到下雨天也可搭建此帐房以作休息和避雨之用。由此可见人字帐房主要是用于会客和休息使用。

其四是斡儿朵。亦有“宫帐”之称。与普通的蒙古包相比,这种蒙古包有三点特别之处。第一,斡儿朵的内容量较大,相比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的普通蒙古包,古时的斡儿朵则要高大得多。据资料记载,古时的斡儿朵的宽甚至可到三十米,而用来承载这座帐幕的车辆至少需要22匹牛才能够拉得动。而这种巨型斡儿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蒙古人的智慧和创意。第二,由于斡儿朵多数是由贵族使用,所以装饰的颇为富丽堂皇。在彭大雅撰写徐霆作疏《黑鞑事略》中记录一段徐霆到达草原后看见蒙古斡儿朵的情景,其中对斡儿朵颇为豪华奢侈的装饰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示按照建制规则斡儿朵是最大的毡帐,且上下均是用毛毡包裹,用柳编做窗,门槛和其中的柱子均用金丝缠绕包裹,“斡儿朵”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斡儿朵有所记载,表示在当时的王汗斡儿朵中用金撒帐做装饰,因而经过金撒帐装饰的斡儿朵也叫“金殿”。第三,斡儿朵在造型上与普通的蒙古包有所不同。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来构建斡儿朵的房屋架子,从外形上看仿若人的脖颈。在宫帐在搭建好之后整个宫帐呈现出葫芦形,而葫芦在古代有福禄吉祥之意,下面呈现出桃形,这种桃形蒙古族信仰中的天宫颇为相像。有老人认为这种帐子形似观音坐,模样又与天宫的蟠桃极为接近。在成吉思汗的陵寝中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地区仍保存有不少的斡儿朵造型的蒙古包。

其五,土木建筑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上面是用德拉苏苇草、芦草或者茅草覆盖而成,屋墙则是用砖石、土坯或者用柳条编制成墙再用黏土覆上而成。土木建筑的蒙古包,屋内通常会用一根柱子来支撑起圆形的房顶。随着后来生活的稳定,有些地方土木建筑的蒙古包中还会在向阳的一面墙上开辟出一个窗口,内砌火炕。这种土木建筑而成的蒙古包实际也标识着蒙古族定居式生活的形成。蒙古族人住室由蒙古包向汉式房屋的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当毛毡坏损之后,蒙古人并不是立即更换新的毛毡而是在网片状的哈那上覆上一道芦苇篱笆,再在上面抹上泥土来加固。所以这种土木建筑的蒙古包既代表了游牧文化,又带有农业文化,这种蒙古包也被称为“独贵”,在伊克昭盟一带比较常见。

其六,方形的房屋。常见的是由两三间平房组成,或搭冬炕或搭南北炕。在我国内蒙古阴山山脉的狼山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古代游牧民族的毡帐岩画。表示这种蒙古包的外形与今天的蒙古包比较类似,但是这种蒙古包要高得多,且没有天窗,仅在一面设出入口,外表是用木棍搭起的方格纹样,出入口的门洞高而宽,出入比较方便。在经过专家的考证后,证明正是这种与农业社会房屋建筑没有太大区别,有颇多共同点的蒙古包却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毡帐样式。在《隋书・突厥传》和《太平广记》引《谈薮》中均有对该种类蒙古包的记载。由此也可见我国蒙古族的居住习俗实际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

二、近代蒙汉结合的居住方式

房屋建筑的外观形式上带有明显的蒙汉民族居住文化特征,且颇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房屋即为蒙汉风格结合房屋。通常蒙汉风格结合的房屋有以下几种结合形式。第一种就是屋盖应用的蒙古包式的圆形房的构建方法,利用茅草、苇草等将屋顶覆盖住,屋壁则采用汉式的房屋搭建手法,呈方形状。这种兼具蒙古风格的原型屋盖与汉式风格方形屋壁的别具特色的居室形式曾在20世纪初的翁牛特左旗与巴林右旗交接地区西拉木伦河沿岸的蒙古村落中出现过。但是关于这种房屋形式的记载较少,研究者推论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居室模式并没有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且存在时间较短导致。

第二种蒙汉风格结合的形式则是采用蒙古包式的圆形房屋与汉式风格的房屋相附加的形式。在房屋的正面门的两侧开设两个小窗户。相比以往在侧墙壁上开窗的设计,这样的窗户设计更为先进,采光也更加充足。这种房屋形式在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都出现过。这种蒙汉风格的房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居住文化对蒙古族居住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加深,同时也标识蒙古族多室房屋居住形式的开始。

此外,也有不少条件相对富裕的蒙古族家庭同时居住蒙古包圆形房屋和汉式百姓房屋,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家庭多会用汉式百姓房屋来招待客人。之后随着朝代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汉式房屋成为这些蒙古家庭的主要居室。

三、汉式百姓的房屋

受地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的影响蒙古人在不同地区的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也不尽相同。另外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不同也是造成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不同的因素之一。在土默特左旗地区,东面开门的“口袋房”比较多见。另外富裕的人家则会建一座瓦房,由于砖块和瓦片的深蓝色颜色在众多的房屋中比较特别,因此也作“海青房”。而贫苦的穷人所搭建的汉式百姓房屋相比穷人有砖、石头和瓦片搭建而成的房屋则显得简陋许多,面积狭小,其是山墙开门。在汪国钧的《蒙古纪闻》中曾提到这种简陋的房屋,并对其搭建做了简单叙述,表示这种房屋是用木叉做架子,用棒柴做覆,用泥土抹后成墙,用山墙开门,一户仅能容纳七八个人。这种房屋形式在科尔沁右翼地区比较多见。由于这种房屋形式实际是仿照汉民马架子房屋而搭建的,所以得名“马架子”。

既然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是模仿汉居而建,院落作为汉式居室中颇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蒙古人的汉式百姓房屋中自然也是有的。树枝、石头、泥巴、草垫子是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院落最常见的院墙搭建材料。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蒙古人家的院落里的院墙是用羊粪而垒成的。而靠近兴安岭地区由于树木繁多,所以这里的蒙古人汉式房屋的院落院墙则多是用树枝围起来的。相对处在山区石材较多的土默特左旗地区的蒙古人汉式房屋院落的院墙则多使用垒砌而成的。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在外观、结构上多是模仿汉式房屋的建筑形式,但是在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其本民族的特色,比如门上贴红纸、院落中的圆形土壁屋、房屋周围的畜舍和与宽敞的院落以及屋内的物品摆放等均是沿袭了蒙古族的民俗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J].古建园林技术,1998(2).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篇10

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元上都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当前,元上都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理念等与元上都的独特地位及其独有的自然、历史、人文等独特旅游资源,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应对不当,必然会成为影响其长远发展的隐患。为此,必须与对元上都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拟在对元上都遗址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合理整合其旅游资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一、元上都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历史景观。元上都遗址不仅拥有典型草原、金莲川湿地、浑善达克沙地等自然资源,还拥有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本身具有历史传奇色彩,因此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性:

(一)草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类型多、规模大、视野开阔等特征。其所在的金莲川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夏季雨水比较充沛,植被覆盖度大,植物种类多,生长茂盛,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貌;而金莲川周围则属于典型草原,广袤无垠;北临浑善达克沙地,有疏林、沙丘、湿地,充分体现了生态多样性特点,是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遗址北部的平顶山、东北部的阿斯哈图石林等都是自然天成、不可多得的好景观。但目前的现实是景观过于分散,交通体系不发达,游客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之这类地区旅游功能分区时很难将游览区与生活服务区分离,使得旅游开发极易造成草原景观整体性分割和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遗址是蒙元文化的浓缩,而蒙元历史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体系,其核心部分是蒙古族帝王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民俗文化。众多的文化汇聚在相对集中的范围内,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丰富旅游资源。

元上都的规划与宫城、皇城、外城及墓葬群、周边特色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这里曾是发生宗教大辩论的场所,佛教、道教、景教、儒学以及本地宗教萨满教荟萃交融;城市建筑中蒙古族传统建筑、世俗宫殿建筑、佛道等宗教建筑交相辉映,其世界性与区域性、世俗性与宗教性等特色和谐交融为一体,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传奇,构成当今丰富性与独特性和谐统一的旅游资源。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遗址位于蒙古族聚居的锡林郭勒草原。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与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形成了豪迈爽朗、乐观向上、坦荡磊落的民族性格,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无比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饮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饰文化;呼麦、长调、马头琴以及备受推崇的当代歌舞艺术;蒙古族独有的马文化、礼仪文化等等。这些民俗已经融入到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民俗文化无论从视觉上、听觉上、味觉上都能极大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感官需求,是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元上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元上都位于草原腹地,从空间上看,周围没有大的城市,人口密度也很低,游客资源组织及其数量受到客观限制;从交通上看,目前基本上靠公路交通一种方式,旅游的快捷性、舒适性暂时还无从谈起;从元上都附近城镇的旅游接待能力上看,上都镇、多伦县两个城镇的规模有限,宾馆饭店的规模、层次、服务水平也尚待提高,满足旅游需要的配套要素如购物、娱乐等资源十分缺乏;从旅游资源特点及其组合上看,元上都旅游目前基本上局限于遗址废墟、遗址周围的草原自然景观、粗放的民族饮食体验等。这些旅游资源一方面还没有整合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显得单一、薄弱;另一方面旅游内容单调,形式简略,结构重叠,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草原观光和民俗风情表层欣赏,缺乏层次感, 缺乏文化及其内涵的体验,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组织模式上雷同,没有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文化产品。游客逗留时间短、文化体验比较贫乏,进而导致旅游产业附加值有限。此外,因为气候等因素造成了旅游周期主要局限于夏季,也是需要突破的瓶颈。

三、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锡林郭勒盟南部中心城镇和机场、铁路的兴建,很多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元上都旅游业也将得到改善。但是,如何整合、丰富旅游资源,培养与发达的旅游业相一致的旅游业服务人才,依然是需要尽快着重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我们放宽旅游资源整合的视野,对旅游资源的理解突破单纯草原自然景观的范畴,挖掘草原上附载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美食特产、歌舞娱乐、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资源,使草原旅游成为有生命力的整体。

为此,要建立完善的保护规划体系,包括全面规划和专项规划。对于元上都来说,全面规划有《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专项规划有《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元上都周边蒙古民族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广阔,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目前,这些旅游资源的利用还显得过于粗放,应该精细化、系统化,整合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元选择。元上都可供整合的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有张北县的元中都、克什克腾旗的应昌府、多伦县的东凉亭以及清代康熙会盟、锡林浩特的贝子庙、蒙古国的哈拉和林等,这基本可以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以元代为主、兼及清代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链;可供整合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有元上都金莲川草原、多伦西山湾水库、浑善达克沙地、灰腾梁典型草原、平顶山台地、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乌兰布统草原、达里湖等,构成一组以草原风光为主、兼具多样化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组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蒙古族饮食、歌舞、服饰、婚俗,体育如搏克、射箭、赛马等全方位涉及衣食住行的以生活体验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组合。除了有形的资源,还应看到无形的资源:锡林郭勒境内察哈尔、乌珠穆沁、苏尼特、阿巴纳尔四个蒙古族部落文化资源各具风采,需要在开发上细加挖掘,展示其民族文化的细腻与丰富。这些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可为元上都旅游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如此,就可以在广袤草原的背景下, 把蒙古族民俗旅游与元上都历史文化旅游及草原风光自然旅游整合成一个复合型旅游资源,体现其组合优势,形成对旅游市场的更强感召力。

同时,元上都草原旅游业要实现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和观光参与型转变,应当注意将草原景观与当地民族文化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将“动”的文化融入“静”的自然风光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注重大众性与参与性。例如观赏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歌舞和婚俗表演等。游客的参与,不仅会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新奇、升华的享受,而且会成为其旅游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原旅游区组织蒙古族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体育的惊、异、奇,不仅会在体验中加深记忆,而且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加深理解;还可以创造机会让游客亲自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开展牧业生活游,让他们领略蒙古民族独特的生活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食品制作、牧业生产劳动等。所有这一切,对于元上都旅游而言,都是有益的补充与丰富。

元上都旅游目前能够代表地区与民族文化特点的旅游产品主要以奶食、肉食等原料型食品为主,设计精巧、制作精良、品质高端的非原料型产品还十分有限;至于涉及元上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通俗性的书籍音像资料、工艺品、仿古产品等更是少之又少。毫无疑问,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提高其文化吸引力,仅仅靠自然风光、饮食体验等是远远不够的,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图书音像资料,设计制造一批高端工艺品,是一件必须重视的旅游产品开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