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十篇

时间:2023-09-21 16:57:29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1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都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否则,这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但是无法弥补的重大经济损失,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利用的重大缺失。发展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既定国策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政治、外交、科技、军事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认真总结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其中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期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1]可见,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已被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决策之中,并成为国家今后乃至长期建设中的一个最重要核心层面和支点,因此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不可不把传统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构建。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坎坷发展积淀而成的,它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改革、创新,不断融合、壮大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数千年来凝聚而成的精神、性格、品格、道德和风尚。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维系民族的根本,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的纽带,是促进民族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3],“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去追随别民族的文化,其经济再现代化,也会被看做是一个业已消失的民族,或者是别的民族的复制品。”[3]因而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突显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河南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和经历者,民族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河南地区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也就是历史上河南地区人民的思想和价值道德观的凝练与升华。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多元生发,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显然起了主导作用”,[4]“自殷周至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域,它奠定了中国人的基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5]基于此,中原经济区在建设和发展中理所当然也责无旁贷地要担当起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的重任。社会上的种种弊端和现象迫切要求发展传统文化不可否认,几十年来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了一个很大提高。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也产生了诸多和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国度极不相称的不良社会现象和行为。譬如当今社会上,为了赚取钱财,不少商人不是以次充好、以假当真,就是昧着良心造假,或销售变质、有毒的食品,甚至有的故意向食品里添加各种有害于人体的有毒物质以赚取高额利润。其他如偷盗、抢劫、诈骗、贩卖人口、走私、贩毒等现象也是屡有发生,以致不少青少年在这诸多不良现象诱引下走向不健康甚至是犯罪道路,从而越来越多的人把诚信、孝亲、厚道、礼节等这些中国自古以来所尊崇的人文传统和优秀道德品质置于脑后。这一切不仅表明在今天市场经济下人们道德水平趋向下滑,也显露出人们的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逐渐淡薄和偏离。这不仅给河南的安宁和发展带来潜在威胁,也给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带来巨大滞阻。所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刻不容缓。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传统文化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以文献、资料等形式的存在,也有以名胜古迹的形式存在;既有因考古发掘而呈现给世人的,也有以戏剧、节日、故事、传说、绘画、手艺等传承的方式流传的。有的甚至蕴含于人们的习惯和思想中,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也就应该依其本身多样化的存在方式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发展。最主要的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种途径:其一,高校学术研究、社会文化普及和民间传承等多层次相结合来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也最重要的一部分存在形式是文献资料的记载。因而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存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展现我们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精神风貌。当然,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和进行学术研究只是学术层次上的传播形式,这种形式层次较高,并非绝大多数民众所能解读。因而我们还须对弘扬传统文化进行普及,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成果的通俗转化,出版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使之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食粮,一方面需要一大批最基层的传播者来言传身教。这除了要求研究者本人能很好地传授研究成果外,还需要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去做有效传播。从这点来说,高校里的传统文化研究和文化普及是极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而对于潜藏于民间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通过研究的方式来记录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予以开发利用,培育成文化产业。这样既能让民间传统文化继续存在,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又可以借此发展经济,活跃群众文化,提高民众素质,同时又能使它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如此,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这样也就保证了传统文化多层次、多渠道对民众的影响和熏陶,真正做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其二,对传统文化进行文化产业的大力开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既要不忘本民族优良传统和道德,坚持民族文化本质和特色,也要以之为当代市场经济服务。因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要立足中原地区传统文化优势,积极拓展对本地区富有特色和代表性传统文化发掘利用,发挥其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也要让它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继续发展以名胜古迹为主的旅游业以外,还有以下几种途径:(1)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开发传统文化产品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它既可以挖掘本地区优良的传统手工技艺,也可以产生新的文化产品。这点上食品行业做得比较好,如周口的宋河粮液、开封糕点等。作为中国深厚历史文明的承载地和文明区,中原地区像这样的传统文化和技艺还有很多,今后除了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外,还可在服装、药品等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开发,选择其中富有底蕴和长远开发价值的文化和技术予以利用,推出产品,并将它们打造成河南的品牌。而这也是保持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举措。(2)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体和主题的创作活动。雕塑、雕刻和绘画是一种较为高雅的艺术,已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欣赏、购买和收藏,以这样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也就越能体现文化的高雅和价值。譬如临颍县的民间艺人梁俊峰在雕刻上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的龙凤文化,还继承了庙宇文化的内涵,这使他的雕刻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传递了人文精神,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他也因此创办了集团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然而类似这样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作品中并不多,特别是一部分摄影作品追逐的几乎多是女性和女性多种矫情姿态的呈现,并以之为美和艺术,这实在是与当今文明的发展进程、道德和人性的教化背道而驰,因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该力避此点,大力倡导能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雕塑、雕刻、绘画和摄影作品,以此来引导民众、教育民众,从而在社会上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回到文明和理性中来,从而在世界上骄傲和自豪地展现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精神和高尚的文化风貌。(3)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和主题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戏曲的创作和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是多方面和多渠道的,其中电影、电视、游戏、动漫和戏曲是社会上各个层次大多数人所喜欢和频繁接触的传播方式,因而在这方面加大对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推出有特色的文化专栏和一批文化精品,无疑对弘扬传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这其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在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中必须避免目前存在于影视文化中的色情、暴力、凶杀、现代式的浪漫、钩心斗角的算计等情节的演绎和宣传,而要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崇礼重情、贵仁尚义、乐观向上、友爱助人、厚德诚信、守法循规、担当社会责任、爱国保家、捍卫民族尊严、誓死保卫国家利益等这些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和文化精神以及主流意识为中心为主题。另一方面,河南以豫剧驰名,而豫剧不仅为河南人也为很多外地人所喜爱,因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对豫剧的开发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对豫剧的开发上,我们同样要立足中原特色,一方面既要做好对传统优秀曲目的继承,一方面又要研究和编导出以传统文化精髓为主题的新戏剧。政府可以给予一定补贴,组织成员在社区和节假日里表演,像许昌戏曲爱好者在假日自发组织、自发参与来为观众表演的形式就很值得推广。(4)进行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发掘。中国自古以来就极为注重“乐”的作用,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7]“凡人之从上教也,皆始於音,音正则行正。故闻宫声则使人温雅而广大,闻商声则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声则使人恻隐而好仁,闻徴声则使人整齐而好礼,闻羽声则使人乐养而好施,所以感荡血脉、通流精神、存宁正性,故乐从中出,礼从外作也。”[8]所以一个政权建立后,首先就是整理和研发自己的音乐,以便在祭祀、节日、庆典、军队出征等不同场合奏用。也因此我国古代的音乐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正规的雅乐外,还有佛、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我们可以对此做很好的开发,譬如以许昌为例,政府可出面组织当地高校、商家联合对汉末曹魏、魏晋时期的音乐予以研发,形成以“汉风古韵”、“魏晋风情”等为主题的原味古典乐曲、新创古乐曲、音乐剧的系列组合,使之既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戏剧等来表演,从而为广大民众以及来许昌的旅游者奉上畅心冶情的文化精神盛宴。(5)以嵌入式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精髓。在传播、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我们还可以嵌入式方式来弘扬传统文化。所谓嵌入式,即精选富有教育意义和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诗词、图画、文字等不同方式将其印刷在挂历、台历、茶杯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以增加生活用品的精致度和含金量。同时我们还可以传统文化,如“二十四孝”等为素材研发出一些工艺品,使之富有纪念意义和文化品位,既能作为礼品送人又能作为家居精美装饰品。如此既有传统文化对人们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又能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嵌入式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建筑。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我们结合当地的历史进行家居、建筑的仿古设计,形成古代文化特色建筑商业街。如许昌为汉末故都,因此完全可以借此打造汉魏时期风格建筑来构建一条商业街,形成城市的文化地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某一个极富经典性、代表性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或游乐园等,让人置身其中、游走其间,不仅感受一个时期或多个时期的历史传统文化,也能实实在在地受到心灵的净化。(6)充分利用民间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资源。民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藏宝之地。这里既有古老的风俗民情,也有久远的古代技艺,还有宝贵的甚至是经典的传说,等等。对这些宝藏的开发,既可弘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身临其境地引导和教育民众,又可因此富民,活跃当地经济。中原之地这种民间宝藏异常丰富,许多文化如庙会、铁艺、捏糖人和面人、宫灯、传统的迎亲、说书、豫西打鼓、河南坠子等,都是民众所欢迎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有的还是其他省市所没有的,因而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发掘或深入开发与推广,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将传统文化转变为经济效益的有力举措。(7)利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网络是目前信息传播最为迅速、覆盖面最大、影响深度和范围较广的媒体。据粗略统计,目前仅中国的各种网民就有近两亿人。因此利用网络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目前对河南传统文化开发、传播和利用必不可少的途径。这就需要一方面网站管理部门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站予以支持,深化其传播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主题,一方面网站的管理部门应对涉及色情、暴力等的游戏、电影、电视剧、动漫、广告等加以禁止,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和法律的惩治力度。此外,政府应积极倡导和引导网民言行文明,对那些言行恶劣者予以追究。当然,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因为中原地区有着自身独有的资源和省情,因而还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如鼓励出版这方面的图书、增加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开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2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 一是资本积累; 二是自然资源的禀赋; 三是技术进步水平; 四是劳动力的投入。因此, 西方经济学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g = af ( k , l , r)式中: g 表示经济增长率, a 表示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水平, k 代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 l 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 r 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 f 表示函数关系。

由此可见,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去说明经济增长问题的。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沿着这条路径研究经济问题的, 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所总结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相同的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以上经济模型时, 一般把确定的制度、完全且对称的信息和零交易费用作为暗含的假设条件, 而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信仰感情全部抽象掉。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 这种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也是难以成立的, 由此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 特别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对此评价道: “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或经济史时, 只有当它针对某一个时期或运用比较统计学, 才能很好地说明某种经济的实绩, 一旦用来说明某种经济在整个时期的实绩时, 它就不大济事了”。因此, 当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学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时, 将原来抽象掉的假设条件还原回去, 不仅会增加经济学的解释力, 而且也是经济研究向“现实世界”的回归。

正是在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 20 世纪初期, 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 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源头上看, “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 经济发展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特别反驳说:“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 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不同的使用方法, 而不是储蓄和可用劳动数量的增加??改变了经济世界的面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那么, 创新的主体是什么? 对此, 熊彼特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 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 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

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 即“创新精神”, 亦叫做“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 主要包括: (1)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和甘冒风险的大无畏精神; (2)企业家的“成功欲”; (3) 企业家甘冒风险, 以苦为乐的精神; (4) 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 (5) 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 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 他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恰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正是在他们的支配作用下, 不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而且通过其影响产生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现代的工业经济。

由此可见,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是创新的精髓,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但是, 企业家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人数多于发展

二、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农业文明。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要求劳动者尤其是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因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 应该满足以下一些特征: 具有主体意识; 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 不因循守旧, 不满足现状; 具有进取精神和纠正意识; 眼界开阔, 乐于接受新事物, 不断补充新知识; 崇尚科学, 实事求是, 不迷信书本, 不慑服权威; 讲求效率, 重视技能, 具有敬业精神。由此可见,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的劳动者和管理者。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主张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 现实情况是, 很多国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 甚至出现了“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的现象, 但其工业化仍然没有实现。典型的例子如印度和孟加拉国, 其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 我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观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 人力资本的数量并不占据优势, 其经济却高速发展。如浙江, 2001 年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在国内排序第17 位, 但其人均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各省之首。这说明,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个数量的问题, 而且还有个质量和结构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 笔者拟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技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 它是通过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人力资本”主要由一个人的观念、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二者的作用途径是不一样的。如果说, “知识人力资本”

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从生产力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那么, “观念人力资本”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上选择“做什么”、以及从经济组织上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从二者在人力资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 “观念人力资本”甚至超越“知识人力资本”而居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只有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然后才谈得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很显然, 本文的企业家是属于“观念人力资本”范畴的。“观念人力资本”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什么是文化? 哈耶克认为, 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 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

文化的经济学界定是: 文化是指人们所习得的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 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 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 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文化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 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 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的。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系,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因此, 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文化的规约作用表现在: 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 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 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经济社会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因此, 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 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

一般来说, 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 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的主体即企业家的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的影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时清楚地意识到: “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育子女、创造性、陌生人和冒险等等的态度, 所有这些态度都是从人的头脑深处产生的”。他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态度分为两类: 一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对财富的意愿是大不相同的, 这取决于积累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习惯和禁忌; 二是人们对取得财富所需作出的努力的态度, 即工作态度, 他认为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的不同有关。在这里,人们对财富的不同态度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的。

典型的如犹太教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简直到了人生唯一目标的地步, 因此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 犹太富商遍布世界各地; 而反观伊斯兰教, 其教义则认为赚人家钱是可耻的, 甚至到了今天, 大多数巴基斯坦人还认为到银行存钱收取利息都是不对的。我国的温州人深受浙东“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而乐于经商, 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而人赚了钱却乐于佛事活动, 很难有资本积累。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因此, 出身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区域, 对其一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表明, 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或工业化, 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工业化道路, 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革命以及观念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 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 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从历史上看,西方世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 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才有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缓慢变迁, 才有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

由此可见, 在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 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 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 其生成“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 这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三、建立在传统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构思。

本经济模型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 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如果一个经济体能够实现经济资源有效的新组合, 能够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 那么, 它就会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公式可以表述如下:公式: g = c(i) f(t ,i)其中: g = 经济发展水平, c = 文化类型, i = 创新精神(系数) , t = 技术创新, i = 制度创新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经济发展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企业家阶层的主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途径而实现的基要生产函数的上升性变革过程。这里包含着层层推进的几层意思。

首先, 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到经济体内部去寻找, 而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创新精神。

传统文化的塑造定形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等。例如, 一个靠近海洋的地区, 人们由于经常下海, 要和海浪、台风做生死搏斗, 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冒险精神和开放意识。而深居内陆山区的人们, 对外交往困难, 再加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不需要走出家乡, 因而缺乏对外交流, 长此以往, 必将形成保守观念和封闭性格。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区域传统文化形成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的, 有的是比较保守的, 缺乏创新精神的。由此可见, 创新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决定的。

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内在精神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主要是由其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渊源关系表现在: 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企业家这个创新主体来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其演进路径是, 区域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及其价值观念在合适的条件下, 将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从而在本文化区域自发地形成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由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家数量多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快, 而数量少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慢, 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型中, 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的大小是可用系数量化的,具体来说, 公式里“i”的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区域所拥有的企业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及其创新频率计算出来。

其次, 企业家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途径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

创新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从内容上看,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既包括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 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其中,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其作用在于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市场, 提高原有的经济组合的效益, 甚至可以带来新的经济组合;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它既可能把闲置的经济资源组合起来, 也可以从根本制度上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从历史上看, 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也就是创新活动密集的时代, 如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一个新制度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浙江省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多发区, 正是通过专业市场、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制以及民间金融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和制度创新, 浙江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由此可见, 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

那么,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亦是植根于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文化精神。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往往是影响经济体制变迁和制度创新路径的重要因素, 制度的文化蕴含规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诺思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 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 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信仰体系, 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 从心理到意识, 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 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则、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习俗和惯例, 在制度创新中有两种可能的作用方向, 一是成为制度创新借用的资源, 即将民间运行的习俗惯例升华为普遍有效的制度; 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障碍, 即它们属于惟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的那种类型。由此可见, 制度无非是文化进化的结果, 是各个小群体、个人的规则被更多的人接受而上升为社会规则。

传统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落后的文化观念会阻碍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可以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形成科技革命浪潮的教训中得到答案: 而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则能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也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所造成的思想大解放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

再次, 经济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上升性变革过程。

站在落后的“农业国”即发展中国家的角度,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 在这里,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可以划等号的。什么是工业化? 按照发展经济学大师张培刚的定义, 工业化就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 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

就是熊彼德所说的“创新”。由此可见, 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变化”, 实际上是承袭了其老师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 认为工业化就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而把工业化定义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

将工业化理解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的上升性变革过程, 实际上意味着经济发展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 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和经济制度不断变革的过程。由于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 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即在企业内部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从而导致了微观层次上的生产组织的变革; 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 原来的主导产业逐渐退出, 变成夕阳产业, 由新兴产业取而代之, 这就从中观层次上形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最后, 伴随着生产组织和产业结构变革而来的, 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 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结构创新或制度创新。从总体上看, 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是由技术创新引起的。因此, 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看, 工业化就是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变化过程。一方面这种变化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的, 是不断前进的, 是动态的, 它既不是往返循环的, 更不是倒退的, 而是上升性的变化过程; 另一方面, 这种变化是生产技术和制度方面的突破性变革, 并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这种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将一个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国, 转变为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国。

综上所述, 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公式所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经济发展或工业化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企业家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途径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 经济发展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上升性变革过程。在这个模型中, 表面上看, 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对经济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前提条件是: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的生成是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直接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 但它却通过对企业家阶层形成的影响间接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从本质上说, 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创新精神和开放观念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源泉, 虽然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还受其他因素如国家政策及其经济环境的影响, 但其作用均不能和传统文化的作用相提并论。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迅速生成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 而西部企业家却非常稀缺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 以传统文化为源泉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技术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 都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因素或不可或缺的手段, 它们只能在完善的经济制度中才能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就是笔者对传统经济学的“悖论”, 亦或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m]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3) 。

[3 ]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马宏伟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j] 经济评论,2003 , (1) 。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3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经济发展的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民族传统体育”加上“经济”词条,得出的相关文章成百上千,仅是2001—2012年就有834篇,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从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区域旅游业的结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研究等等,为促进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借鉴[1]。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向着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区域经济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仅受区域内的地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许多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每个区域的经济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地域文化、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推行的区域经济政策,是一种综合性协调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消费总量中,物质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而精神文化的消费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追求越来越高,正在形成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重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熏陶,重视身体的健康成长,这种生活观念已经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为了新的生活趋向。在这种新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会培养主动锻炼身体的良好生活习惯,娱乐的方式也增加了很多体育锻炼的形式。因此,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有所增加,消费成分中体育活动消费的比例也有所增长,在人们可支配收入中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人们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娱乐观念的改变,为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2]。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再为了基本的温饱担忧,娱乐休闲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娱乐消费在人们的总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人们还可以通过庆祝民族传统的节日来举行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以民族节日为契机,激发出人们的民族情结,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热爱,号召人们积极参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由于体育爱好者有着比较明显的个体偏好,所以消费者大多有鲜明的消费个性,在选择体育锻炼方式和体育消费类型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人们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有了新的认识,就会了解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会发现在固定不变的竞技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有一些既刺激又有趣的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群众的参与会让这些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3.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在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促使之下,民族传统体育可以通过相关整合手段,促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在某些先进的区域,已经有这方面的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他们将区域内的旅游业与民族传统体育结合起来,将传统体育活动作为民族特色,吸引游客,这就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手段。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运动项目,它更多的是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与其他的民俗文化史一样的,它能够向人们展示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和生活习惯,满足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有极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激发人们长期参与锻炼的兴趣[3]。

三、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研究和投入力度。旅游业是当下的热门产业,被称为经济发展中长盛不衰的产业,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所以,全球的每一个区域都在努力地发现和发掘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资源,并进行全力投入,建设完善的旅游产业。每个区域因为不同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都能够加以开发形成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足以丰富旅游业的发展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可以作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开发项目。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趣味性、民族性、文化性充分地开发出来,使之适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完美的融合,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点。2.充分发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利用好地域优势资源。发展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区域内各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成果,这种全国一致、跟风随大溜的开发模式是不会有成效的,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又符合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发展基础,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建设区域特色产业项目。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4]。要全面发展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就必须发掘出本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先选择一些投资力度较小、建设难度小、见效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小的切入点出发,深入地挖掘出它的优势所在,将这一板块的投资集中在这些小项目中,整合成产业,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规模效应,为构建大规模的民族传统特色体育产业打好基础。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联合开发的支持,因此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想要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紧跟市场的潮流,以此为导向,将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视作发展目标,注重产品质量,联结各个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事业,促进各个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本区域、本民族的传统体育竞争力,促进本区域本民族的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5]。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国家经济的发展要适合本国的特殊国情,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要适合本区域的特殊情况。要发展健康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就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因此,首先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彻底深入地研究,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学习本国其他区域其他民族的开发成果;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地研究本民族的特色资料和特殊民情,反复论证,制订出一个初步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计划。再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规律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配置,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作用,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争取让更多的本地群众和外地消费者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中来。区域内部以及周边各区域之间要互相合作、协调发展,联合起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同开发,实现我国各区域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4.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要想发展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托民族传统体育,就必须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配备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区域经济条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强大的实践能力、专业的管理能力,且熟知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特别是体育文化的人才,以此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作者:金洁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彭效华,曾华.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8):33-34.

[2]李文军,杨文龙.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1,(14):191.

[3]方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民族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65-03

[作者简介]谢维光(1978-),男,黑龙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杨光(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史;刘彦亮(1979-),男,天津武清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2E108)。一、民族旅游与文化变迁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成为散发迷人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异地文化渐渐流入旅游地,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这样旅游地居民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其行为和意识受文化漂移、文化涵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并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旅游地文化变迁分为良性变迁与负态变迁两类。良性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整体优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趋向协调并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旅游地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旅游地人际关系的改善,社会和家庭凝聚力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等。负态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异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相互冲突并导致文化系统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贫富差距扩大、不良生活方式蔓延;旅游地本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传统观念沦丧,道德标准扭曲;人际关系恶化;崇洋或盲目排外等。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落后,文化结构简单、原始脆弱,本土文化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由于过度追求比较显性的经济效益,忽视比较隐性的社会效益,一些少数民族旅游地原生文化失真化、空心化、舞台化和商品化问题严重。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民族旅游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化正向变迁成为相关各方普遍关注的课题。

二、发展民族旅游需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1.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

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小生产的封闭经济。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言,民族地区在传统经济上所保留的小生产经济的生产、生活和风俗是他们不熟悉或久违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于是,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便与现代经济联系在一起。然而,在世界经济与文化交往及开发的潮流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在小生产经济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最终是要放弃的,不可能用某种封闭的形式或以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将一个民族聚居村落作为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其实,一旦将民族生活与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投入旅游开发时,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就已经被现代经济打破。而且,民族是变化发展的,民族地区有发展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共享世界现代文明科学进步成果的权力。

2.“原真”传承与创新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自民族的自觉,来自民族的自身造血。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不是来自民族旅游,也不是来自市场经济,而是来自民族自身。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旅游的原真性与民族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直接相连的,然而,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缺乏与外界交流状态下形成的,随着封闭环境的逐渐开放和与外界交往不断增多,保持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了挑战。

民族地区需要从民族文化原真传承走向民族文化创新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传承重要的是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智慧,并将之融入民族文化中,作为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能力,追求在现代民族旅游经济与现代文化交融中,既传承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推动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3.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

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初期,少数民族群众、开发商、政府都在追求经济利益。面对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最根本的保护者就是民族自身。民族地区要从自发到自觉,从自觉到创新,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的觉醒,政府对旅游开发损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也很难掌控。因为,民族文化的根本是民族属性,需要各民族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坚守民族文化最根本的民族属性,学会在发展中吸收新经济与新文化养分来壮大和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愈来愈证明,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旅游的价值与重要性。民族靠文化存在,民族旅游也是靠民族文化存在。然而,民族经济的发展,最终都将触及民族文化,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或毁损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旅游的来临,是主动,还是被动,就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毁损。主动对接民族旅游发展,民族文化就得到自觉保护,就会获得发展。被动进入旅游业,民族文化仓促应对市场经济,民族文化就容易受到毁损。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良好的民族文化保护会带来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滞缓民族旅游的发展。太多民族文化因旅游而被破坏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更坚信要正视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双重作用,推动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4.迎合市场与引导市场

发展民族旅游产业,跟随而来的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市场化。面对旅游市场,有两种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市场原则,一是迎合旅游市场,二是引导旅游市场。

在迎合市场原则下,民族地区的一切环境、民居、饮食以及文化都有可能被开发为旅游产品。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就必然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将民族自身及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商品化处理,而且要做到适应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于是,一系列商品经济与生俱来的问题就必然会带给民族地区,如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舞台化、雷同化、格式化、庸俗化,民族群众也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由纯朴善良变得斤斤计较。

面对旅游市场,面对游客,民族地区不应是被动的,而需要认识旅游市场规律,学会利用和控制旅游市场,不要被旅游市场所左右,成为旅游市场的附庸,同时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引导旅游市场,就是发挥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引导市场去欣赏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科学利用市场的经济原理,既收获市场效益,又收获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三、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正向变迁的途径

1.着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应是民族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陈出新。“传承”不仅基于原民族文化基础,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还需进行吐故纳新和扬弃。民族文化传承的着眼点是民族集体的认同,不受市场交易原则的束缚。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对民族群体文化进行传习和教育。

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保守传统或甘居落后,而是使民族求得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正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带给民族旅游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效益。正是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原始、纯真和生动,传承了民族旅游的原真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根基。

2.恪守民族文化“原真”

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根本在于核心文化的区别,即一个民族总是能在核心文化上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核心文化的本质就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关系,就是在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原真性,在民族文化原真性原则下的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与竞争力来源于原真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源于传统的耕作、放牧、渔猎等多类型的民族生产和生活,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的民族文化形态。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并不意味着直白地展现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民族生活的原始性,更不能以所谓的“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原始与落后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不能为了取悦游客而任意混淆民族文化间的区别。

恪守民族文化“原真”,不等于抱残守缺,更不等于固步自封,将民族隔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旅游事业中,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要获得民族旅游的发展,还要传承民族历史的辉煌,创造民族未来的辉煌。

3.致力于民族旅游“创新”

确保旅游市场中的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民族旅游创

新发展的基础。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在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于形成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因此,民族旅游产品中的原真性,既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有现代社会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以原真性为要求的民族旅游规划,需要进行现代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创新。

创新民族旅游可以将隐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形象化或符号化,通过旅游策划,让游客感知民族所特有的原真文化。民族地区一定要始终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市场的大潮中,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旅游,使民族获得新发展。民族旅游创新应基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进行民族原生文化的凝炼。民族旅游创新不能违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否则民族旅游创新就与伪民族文化、假民族文化别无二样。

[参考文献]

[1]Gossling S.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with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2).

[2]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1999.

[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29).

[4]谢红勇.基于保护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旅游[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文化;包容性发展;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05;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18-05

文化产业水平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普遍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基本途径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离不开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现有关于文化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普遍包含了政策影响的因素(张仁寿,2011;郭国峰,2009;李雪茹,2009;赵彦云,2006;花建,2005)。欧美文化产业强国以经济和文化并重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产业推进,不仅获得了经济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垄断,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化产品输入国的文化影响,使得文化产品成为经济收益和文化影响的双重载体;贾磊磊也指出,不能够再把文化产业的研究仅仅变成一种放弃了文化内容的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商业研究,文化产业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必须要关注它所表现的文化内容。我国当前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虽然都提出了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兼顾的目标,可是在实践中却普遍表现为经济目标优先的导向。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谈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时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能产生社会效益,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精神产品创作与生产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也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借鉴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本文提出文化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实践,探讨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协同。

一、文化包容性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1 文化包容性发展的概念

文化包容性发展是借鉴经济学上“包容性增长”与“发展”的概念而提出的。

“包容性增长”意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不同,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诸如基尼系数、识字率、公共产品的一般供应和分配等。在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途径和方式上有多种观点。Jesus Felipe(2009)提出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各级政府应积极调动资源,扶贫帮困,帮助人民实现充分就业,获得更多财政税收;M.S.Aiyar(2008)提出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改革政府的治理模式,引入三个Fs:资金(Funds),职能(Functions)和职能机构(Functionaries),实现政府治理的职能下放,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本质内涵是强调要转变过去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效率,从而导致要素投入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做法,效率目标的实现不能以公平目标的弱化为代价,经济增长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长期和可持续。要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非常重要,如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实施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扶持政策等,在鼓励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通过政策手段的配合,最终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

经济学上“发展”是与“增长”不同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增长”只是一个量的概念,是指经济总量(GDP)或者人均国民财富(人均GDP)数量上的增加,而“发展”除了包含“增长”的上述含义外,还兼具“经济结构优化”的内涵,如贫富差距的下降、地区间经济增长失衡状态的改善等。因此,“发展”的内涵较“增长”更为广泛和深刻。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主题确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表明对“包容性”的理解已经从“增长”的角度上升到“发展”的角度,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文化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年)中说:“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然而对文化发展的解读却一直不够明晰。章建刚提出文化发展是中国在全球化、后现代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以文化发展为标志的发展观;王文章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大多都将其视为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即一种文化的时代特征,或者是从哲学或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对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的评价同样可以借鉴经济学的发展概念。

与经济相比,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人口特征、经济水平、传统习俗、民族差别等因素都会对文化提出差异化的需求。因此文化领域也存在与经济领域相似的失衡现象,其中常见的就是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与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对比。於兴中指出,由于二元文化认识论的局限,当今世界在强势文化(现代文化)的带领下并没有丝毫像要走向天堂的迹象,相反,由于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倒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像地狱,这不仅阻碍了强势文化认识弱势文化的可能性,也限制了强势文化本身的发展;丛晓峰批判了西方强势文化的霸权式扩张,提出只有在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打造民族强势文化,才能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思想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在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二元划分存在固有的局限性,两种文化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互为主体间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的数量标准尚不足以概括文化需求和供给均衡与否的全貌,对文化成就的评价就不能仅仅考虑数量,还应该考虑结构。借此笔者提出文化包容性发展的概念。

文化包容性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生活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在地域概念上,则是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享有同等的文化发展权。

2 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1)不同类型、不同地位的文化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这是“包容性”概念的精髓,也是衡量文化包容性发展目标的基本准则。文化发展失衡的显性表现是不同类型文化数量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深层次的表现则是不同文化发展机会上的差异。现代文化和经济发达地区依靠资本和政策优势,获得了文化发展的优势机会,而传统文化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资本劣势和政策歧视的双重压力下文化发展乏力。因此,要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目标,就必须给予不同类型、不同地位文化同等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帮助传统文化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发展困境,只有当不同文化的强弱不再分明、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文化需求都能得到相同满足程度的时候,才能说实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发展。

(2)政府文化产业政策应该兼顾不同地位的文化发展需求。造成文化发展不包容的缘由,除了文化演化的自然作用之外,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导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政策代表了不同的政策导向,也导致不同的政策结果。但总体分析,除美国采取完全自由的文化管理政策以外,国际上政府文化管理普遍和成功的模式基本上都是首先重视文化事业的投入,然后才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采取的是兼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中间路线,希望在保证文化多样性和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前提下提升文化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偏重文化产业的政策模式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容易导致文化产业政策往效率导向转变,而结果将是在取得文化增长的同时,加剧文化配置的结构失衡和文化发展上的强弱分化。要实现文化包容性发展的目标,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应该与文化演化的自然趋势形成一定张力,更多地向文化发展的公平导向倾斜。

(3)现代文化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对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经济包容性增长机制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逐渐被认识和受到重视的,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对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作用的被发现。文化领域也是如此,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现代文化向传统文化寻找内容和题材,如动漫作品中的传统内容加现代表现手法。文化包容性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现代文化认识到其与传统文化的主体问性特征,而且还要主动与传统文化联姻,并在文化产业政策推动下建立二者互补和共荣的发展机制。

二、我国文化包容性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民族间、不同类型的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比较显著。在类别文化发展方面,以西方流行文化为内容(如电影、摇滚)或形式(如流行音乐)的现代文化愈来愈强势,占据了文化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中国传统文化(如传统戏剧、传统民间艺术等)的市场不断被蚕食。区域文化发展呈现与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东强西弱格局:东部地区在人才、资金等优势条件的带动F扮演了现代文化的桥头堡作用,西部地区占优势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总体而言,我国的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基础显著优于西部地区,而且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直接导致两地在文化产业基础上的巨大差异,东部地区也借此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性资源,东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差距呈扩大之势。王岚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度类型划分中,竞争力最强的第1类全部是东部地区经济领先的省份(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西部地区除文化大省四川和进入竞争力较强的第Ⅱ类、内蒙古进入竞争力一般的第Ⅲ类以外,其他西部省份全部都在竞争力较弱和最弱的第Ⅳ、Ⅴ类,竞争力最弱的第Ⅴ类只有三个省份,全部都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贵州、新疆、宁夏。赵彦云等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分省排名中,西部省份无一进入前十,最末的10位排名中西部省份占据6席,深圳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超过排名最末贵州省一倍有余。张仁寿等的研究也证实,在样本省份的文化产业绩效排序中,西部省份无一达到平均值,综合效率最低的新疆只有效率最高的广东省1/6左右。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中,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综合指数排名前三,江苏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一,北京生产力指数、驱动力指数均排名第一。表明西部省份不仅文化产业的基础薄弱,而且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制约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2 政府对现代文化的偏好和扶持力度超过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在政策性资源的竞争上胜过传统文化。

在文化产业基地的政策性资源争夺中,西部地区居于下风,在其他有关文化发展政策性资源的竞争中,西部地区遭遇同样的结局。在前两批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名单中,东部地区占据三席,西部地区只有西安的曲江新区入选;在文化部命名的六所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西部地区只有云南大学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榜上有名。虽然从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产品结构、研究方向上不能肯定说东部地区就一定偏向现代文化,西部地区偏向传统文化,可是从城市产业升级的要求和基地、园区内企业的目标考虑,地处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企业更多的是关注投资效率较高的现代文化。东部地区除了依靠地区经济优势在文化产业政策资源的竞争中获胜之外,当地的传统文化也较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更佳的发展机会。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国家和昆曲的代表省——江苏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于保护和振兴昆曲。可是在西部地区占优势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只能获得几万元的保护资金,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或者没有,或者只有数量很少的非预算资金配套。

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界限不清,压缩了传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空间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体现为不同的特征和实践,然而政府在文化管理职能上对事业与产业的界限又比较模糊。蔡武部长指出,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症结,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周正刚也指出,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定位和分析框架在理论上是明确和清晰的,但在实践和具体操作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常常纠结不清。模糊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界限导致政府的文化投入向更具效率的现代文化倾斜,不仅在大中型城市如此,在传统文化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也普遍如此。如在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之后,昆曲人选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北京“皇家粮仓”里驻演的厅堂版昆剧《牡丹亭》最高票价高达1.2万元一张;刘三姐原本是桂北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化,大型实景山水演出“印象刘三姐”登台后,门票价格是140元一张,而广西彩调剧团编排的新版刘三姐最高的演出门票最高达880元一张;四川茂县“瓦尔俄足”节上的“萨朗姐”选美大赛无论从评选标准、程序还是结果上都跟一场现代选美无异,而在政府介入之前,连续10年当选“萨朗姐”的民间老艺人,在政府主办的“选美”大赛中名落孙山。当政府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策与实践界限不清,甚至合二为一的时候,在投资效率上处于劣势的传统文化无疑也会受到冲击,生存空间也会受到进一步挤压。

4 文化产业政策中传统文化的边缘化倾向仍然普遍。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课题组(2003)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文化产业政策和法律健全性”等主观评价指标,在15个比较国家里,专家评分最低,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文化体制和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扶持不够。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采取措施扭转文化产业布局中长期存在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非均衡配置状况,可是在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边缘化倾向仍然严重,导致多年政策性忽视下日渐衰退的传统文化,在寻求与现代文化的同等发展机会上屡屡碰壁,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传统文化产业开发中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利益博弈。传统文化的依附主体——居民往往获益最少,从而影响到居民的参与热情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影响到传统文化的生存。如贵州的石头寨居民由于不能分享旅游带来的收益,放弃已经坚守了600多年的石头当瓦盖的传统,改建平房,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修成古老传统的,游客来得更多,公司收入更多,我们村没什么享受,我们随便修吧”;桂林市龙胜的龙脊梯田美景享誉国内外,可是由于与景区管理当局和经营企业在利益分成上谈判不成,当地居民拒绝再给农田灌水,著名的观景点“七星伴月”变成了“七星伴草”。

三、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协同思路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

从1996年开始,我国启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别管理的制度化改革,其目的是回归文化事业的公共服务本质和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然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职能。周正刚指出,虽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主体的性质、发挥的职能、资金的来源、运营的机制和调控的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可是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和渗透,而且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再者,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也不彻底,杜智民和雷晓康指出,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是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最大缺陷;解学芳也指出,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存在历时态文化产业政策的非连续性、共时态文化产业政策的离合和文化产业上位政策与下位政策的背离三个缺陷,严重影响了政策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深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对提高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践中又要坚持体制改革优先的原则,并采用分地区分步实施的方式。向勇指出,文化产业市场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出台的风险较小,文化产业市场较弱的地区,好的政策与政策失误的社会反映均较强烈,政策推出的风险较大,政策设计的难度大。只有在理顺了体制关系之后再针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制定差别化的政策,政策的实施效果方能得到保障。

2 文化产业政策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和传统文化的发展诉求倾斜

池建宇通过比较中国与美英两国文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后指出,文化产业人均占有资本的数量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与英、美两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要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应该增加人均占有资本水平,关键在于提高该产业的技术水平。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西部地区和传统文化在与东部地区和现代文化的竞争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包容性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将被放大。因此,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能仅仅考虑效率,法国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保护传统文化,尽管饱受争议,但从未更改,因为政府有“文化例外”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即在坚持文化事业优先的基础上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对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厚的中国来说,采取向西部地区和传统文化倾斜的文化产业政策也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文化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蔡旺春的研究表明,在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关联系数高于第三产业接近第二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都高于整个产业的平均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陈石清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长远来看,对西部地区和传统文化倾斜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从根本上缓和东西部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的地位差距。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饮食文化;传统服装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经济价值

主席“9・24”讲话引发教育界高度关注――用传统文化滋养当代教育,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现如今其作用又被广泛地重视了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高屋建瓴的,它涉及到很多领域。本篇文章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出发,以传统服装文化(衣)、传统饮食文化(食)、传统建筑文化(住)三个方面来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现实面向。

一、传统饮食文化的经济现实面向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于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长期实践研究,具有独特的魅力。最近两年央视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可见饮食文化在新时代的今天又被民众高度重视了起来。传统饮食文化与时俱进,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种类繁多,体系庞大,每一种饮食文化类系都值得深入研究,但饮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体系完善,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地位尤其突出且具有代表性,故传统饮食文化的经济面向介绍以茶文化为例。

饮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经历了几千年的人文积淀,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1】茶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首先表现在能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增加其附加值。茶虽然是一种饮料,但由于其文化底蕴的存在,其附加值要大于同类产品,使人们在消费茶叶的同时感觉是在消费另一种文化,得到心灵的满足、美感的享受,故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购买。其次,茶文化催生现代化茶馆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与茶文化相关的经济产业的发展。现代化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地涌现,古典式、乡土式、欧式等等。杭州目前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是茶馆,茶馆体现传统文化的清净、淡雅,成为希望暂时逃离喧嚣、转换心境的“度假村”,福州人经历了卡拉OK和迪斯科之后,开始热衷到优雅的茶馆小聚,市区大大小小的茶馆由200多家。全国各地由茶文化引领的“茶馆经济”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积极支持和参与。

二、传统服装文化的经济现实面向

中国的服装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一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地更迭出新,一步一步的延续与交错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服装已经不能单纯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国外品牌以其时尚性和新颖性的特点迅速的占据了我国的市场,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服装市场的冲击。面对这一冲击,将作为艺术精华的“中国元素”加入到传统服饰的设计,对中国传统服饰走向世界服装市场,占据新的经济制高点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传统服装在不断地改进,逐渐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2】中国的服装产业需要规范化,中国的服装设计需要创新化,中国元素需要品牌化,服装产业应努力超越西方的服装风格,同时打破东方的传统观念,创造出属于中国的风格。目前,我国服装设计应重视民间艺术,为服装设计提供更多更新的“中国元素”。加入“中国元素”后的中国“智造服装”不断走上国际舞台。第63届戛纳电影节,范冰冰身着寓意“万世升平”的黄色龙袍礼服登场,广受关注与好评。第67届威尼斯影展,李冰冰身着“百福图”的中国风礼服踏上红毯,将中国汉字“福”字融入到礼服设计中,别具中国特色。在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穿着大红色和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的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此情景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传遍全球,中国唐装迅速流行。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继承和发展,将本民族服饰与外民族服饰交融,才能使我国的服装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指引服装产业升级,在国际服装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传统建筑文化的经济现实面向

中国建筑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制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受世人瞩目。当今的传统建筑文化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新作用。

传统建筑对于旅游业的带动是巨大的,将古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此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身处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难免会感到压抑,希望寻找到一片安静古朴的城市放松心情,而由于自身的文化归属感,会更加向往传统建筑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感染和振奋,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的改造传统建筑,有特色的建造新式建筑对吸引游客,带动旅游,发展第三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像戴念慈先生主持设计的曲阜宾舍与孔府、孔庙建筑融为一体,有着一致的传统形制,就是体现传统建筑群体形制的一个成功实例。开封市鼓楼区的改建,则是体现了古典与现实的交汇,在书店街,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宋朝风格,运用现代化的新型材料,将传统与现实很好的融汇在一起,让古都开封又多了一份古朴和宁静。

把传统建筑文化和今天的城市建设完整的结合起来,体现现代与传统,典雅与华丽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在社会相结合,才能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当今的经济社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且赋予其时代的新内涵,加入符合当今社会的新元素,符合当今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年迈而饱经沧桑的“古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出新的“经济之花”。

参考文献:

[1]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陶瓷艺术 漆艺术 传承 发展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群星璀璨”之美誉。漆与陶是江西自古就有的传承文化,拥有江有的特色文化,也是构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区域特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漆工艺与陶瓷工艺繁衍滋生的发源土壤之一,值得我们去研究分析。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对实现江西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给这一地区的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给陶瓷工艺与漆工艺的延续带来了发展的曙光。

(一)陶瓷

据《史记》记载,江西的制瓷历史已有2000余年,以景德镇陶瓷、南昌瓷版画、吉安陶瓷最为出名,其种类也从青花、青花玲珑、粉彩与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而发展成为今天各式各样的陶瓷形式。这些陶瓷艺术与文化构成鄱阳湖地域的特色。

(二)漆

江西自古就是漆工艺较发达地区,主要品种有瓶、盘、盒、文具、围屏等,轻巧美观、色泽光亮、不怕水浸,能耐高温、耐腐蚀,其漆艺主要分布在鄱阳漆艺、宜春漆艺、吉安漆艺与余江木雕漆器等,各具特色。

二、工艺特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陶瓷文化与漆文化来源于汉朝时期,几经发展变更,经过几代人的工艺传承与发展,同样也伴随着中华文化而发展壮大,而后成为一种文化产业。正是这样的传承,才形成了今天的文化汇聚地,形成特有的陶瓷文化艺术与漆艺文化艺术。

(一)陶瓷工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陶瓷艺术主要由景德镇陶瓷、南昌瓷版画与吉安陶瓷等构成,其主要特点在于精美、细腻、纯手工艺作品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陶瓷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其纯手工性,与此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陶瓷工艺的复杂性与价值性。景德镇谚语“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是说一个瓷器制作需要经过72道工序,这也充分证明了一个好的瓷器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工序体系,才能让土转化为瓷,而后经过艺术家的描绘、雕刻等形成艺术品,最后流通于市场之中,添加了商品的元素。

(二)漆工艺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的漆艺以高超的脱胎技艺著称,用当地盛产的“夏布”为胎,以天然生漆为原料,遵循传统夹苎胎的制作方法,经历代漆工艺人的探索,不断改进,形成现在的“鄱阳脱胎漆器髹漆技艺”。从原材料的分析研究到制作工序,再到装饰手法,最后到审美特征,从而勾画了漆工艺的形成。

三、工艺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成为江西省打开世界的一张名片,同时也是世界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的一种诉求。

(一)陶瓷工艺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保护是一种发展,发展是一种延续,延续是一种传承。陶瓷艺术就是在不断发展中延续,在不断延续中传承。

(二)漆工艺保护

鄱阳传统脱胎漆器是江西漆文化的特色,也是充分展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特色的传统文化。鄱阳脱胎漆器有“家庭生产模式”逐渐成为一种产业链,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经济的进步,导致一些传统工艺及漆艺术文化的丢失、消失与消亡。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首先应确立鄱阳漆器文化的本土性和原创性,建立良好的品牌模式。其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的漆工艺是由“家庭式生产”创作发展而来,应该充分保持这样的发展模式,以保证各家庭所产生的漆艺文化。

四、传承发展

只有挖掘传统技艺,研究传统技艺,进而开发传统技艺及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传统技艺。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下的陶瓷技艺与漆技艺也需要这样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一)陶瓷传承发展

就本质意义而言,“变质的泥性”可谓陶艺造型媒介的本质特性。针对陶瓷技艺的发展传承,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形成一种良性的生存链,使其成为一种产业化的形式。而针对个人研究来讲,无疑是两条道路,其一,创新之道。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同时发展新的陶瓷形式。例如,“融入”与“溶入”,将其他艺术形式加入传统陶瓷艺术中,尽显传统的陶瓷之美,也能改变原来的陶瓷世态。其二,职教之路。开展相应的传统陶瓷文化班,以教育的形式发展传承陶瓷技艺,延续陶瓷文化。

(二)漆艺传承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之中,深挖民间传统工艺艺术(即陶瓷工艺、漆工艺),也是为了凸显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氛围。国家对地域文化民间工艺日益重视,传统文化得到国家的认可,而陶瓷与漆艺艺术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不为人们了解,对此挖掘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增进了解。探究陶瓷的发展之路,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创新陶瓷艺术发展之路,可使陶瓷艺术走进多元化艺术氛围,并可在学校开展陶瓷绘画班,也使瓷上绘画走向一种职教化的教育模式,为以后文化的发展培养有力的人才。

(注:本文为支林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漆工艺与陶瓷工艺保护与发展》,项目编号:12BG056)

参考文献:

[1]陈海澄.景德镇瓷录[M].景德镇:中国陶瓷增刊,2004.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民族现代化;社会文化变迁;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属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种形式。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实质上是一种民族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相联结,就是既要追求经济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注意生态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与多样性,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确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又一次显示了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综观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呈现出社会整体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运行从相对迟缓走向快速、高效,文化格局呈现多元化,文化氛围趋向伦理型与文化经济型并存,社会治理从自发走向民主开明的总体方向发展,表现出区域的、民族的特点和规律。

一、社会文化从落后向先进变迁,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促使文化变迁,而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文化革新,又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通过国家政策法律对社会文化活动进行调控,促进民族成员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现代化共享,增强科技、市场和民主等方面的知识观念和社会行为,培育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进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一)从传统落后观念转变到先进的技术和市场意识。促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在政府引导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技观念逐渐得到接受,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场意识带动下现代生产方式的应用,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搞多种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机制,推动了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同时,生态意识的提高,也使农村生态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实行封山育林,水土得到保护,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市场观念、产业意识的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得到发展,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把自身的居住、饮食、服饰、歌舞等文化传统,转化为民族文化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

(二)在传统文化中注入现代意识。建立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平等团结、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民族文化要保持自身发展而不被淘汰,必须不断地吸纳先进文化的因子,才能充实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意识重家族家庭和睦,讲长幼辈分。守传统习俗,重亲友感情,习惯于邻里诚实互助等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分,仍然鲜明地存活于民族成员的观念、情感、习惯和行为中。在继承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学习并接受公平、法制、商品经济等现代观念,为现代化发展创造文化条件,加快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安定团结局面极为重要。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中,各少数民族文化互有差异,但都具有平等的展示平台,得到弘扬和协调发展,促进了国家文化心理的巩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各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对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了经济发展的环境。

(三)扩大民族交往。增进民族文化的宽容意识和全球意识,推动文化心态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文化变迁的原因“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改变”。文化变迁的内部发展普遍表现为发现和发明,外部发展或接触变迁则源自借用、传播,但变迁往往是内外部因素的互助而成。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偏僻、封闭的环境,群众缺少与外界的交流,观念较为狭隘。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他们接受先进的观念和知识,利用现代化的市场和技术,汲取先进文化,融进时代因素。多元文化观念、全球意识的不断增长,使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的宽容意识得以质变、飞跃,逐步产生融入世界文化的心理基础,为西南民族地区跟上时代步伐,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只有不断给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民族的特色,增强抵抗力,经受得起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免于消亡。

二、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发展的多元化与自觉性,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现代变迁的主要模式

当代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经历了从“强制变迁”、“计划变迁”到“引导变迁”、“自愿变迁”及“自然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变迁日益朝着多元化与自觉性的方向发展。

(一)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强制变迁”、“计划变迁”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引导变迁”和“自愿变迁”发展。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的自然条件差,国家一直实施民族扶贫政策,具有“计划变迁”和“引导变迁”的性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由以前的直接“输血”改为“造血”式的扶贫,在开发土地、税收政策、工商注册政策、贷款发放政策、国债使用政策、边境贸易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倾斜,做出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规定,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通过技术和市场手段脱贫致富。在政府扶持和市场利益驱动下,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型,改变了世代沿袭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从被动到自愿地接受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

(二)全球化趋势下的市场化、技术化和信息化。使“自愿变迁”、“自然变迁”成为变迁的主流。在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型过程中,由于政府在少数民族乡村建立了图书室、电教设施,开展了多层

本文原文次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播、电视、电话甚至互联网的进村入户,加上外出务工的见识,不仅农民“吃、穿、住、行、用”物质生活条件质量有了根本改观,而且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了。文化视野的扩大,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利益出发,自觉适应现代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改变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文化,选择有利于时展需要的文化方式,显示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走向“自愿变迁”和“自然变迁”,显示了从物质生产方式到生活形式,再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心理结构等变迁逐渐深入的多层次性、多样性。

三、社会存在的非均衡性。造成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非均衡性

经济全球化为民族文化吸收外来养分提供了新契机。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处于发展的不同境遇,利益落差不同,文化变迁的快慢程度也明显不一样,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经济生产发展程度不同。文化变迁的进程也不同步。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城乡、区域等的差别是造成文化变迁非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中国科学院的系列研究报告,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总能力及“生存支持”、“发展支持”、“环境支持”、“社会支持”、“智力支持”等系统的各种排序中,民族地区都处于倒数地位,都属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各项指标也多落在后位。这是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变迁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造成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变迁快慢的差异。一般来说,经济生产发展程度高的民族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周围先进文化的能力强,文化变迁的速度快。所以,要区别对待不同民族的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因素,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关联,分析民族文化诸要素的不同特征,寻找民族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差异因素,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殊状态,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选择适应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文化变迁的状态也不一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形成民族交错居住的基本格局,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地区却广,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及沿边地区。自然条件的阻隔、交通条件的差异,使经济文化交流难以进行,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经济文化孤岛,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文化的变迁。一般而言,自然环境条件便利的民族,与外界交往多,文化变迁快。但从文化资源角度看,自然地理对经济文化的影响,却往往出现两种相反的状况:自然地理条件差的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开发程度低,文化生态保存完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相反的则是经济生产开发程度高,文化变迁快,文化原生态毁坏严重,民族文化资源缺乏,出现一种文化二元结构的状态。

(三)处于不同层面的文化,内部的变化快慢也不一样。文化人类学把社会文化划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变迁总是先于非物质文化,表层结构快于深层结构。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民族的社会交往,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人们的经济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打破了生存方式单一封闭的状态,生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由于生产力发展,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又是千差万别的,文化内部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出现非均衡性特点,物质层面的变迁最快,也往往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变迁较缓慢,人们的接受过程漫长,但制度和精神变迁能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营造政治文化环境,最终推进经济发展。此外,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地位和影响也大小不一,外来的强势文化占优势,经济发展落后的本土文化处于劣势,民族性容易被弱化,甚至会失去“话语权”,面临多方面冲击而丧失自身。

四、文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主导方向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初始阶段的特征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践表明,如果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或对立的前提上,最终后果将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利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必须实现经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挖掘文化资源,以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以文化力作为民族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忽视文化功能,抛弃、背叛传统文化,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失控和剧烈震动,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精神力量的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有助于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推进。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锻造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单纯的经济竞争发展到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综合竞争,增强民族经济的精神竞争力,增强竞争的综合实力,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封闭落后的文化也会阻碍社会的变迁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传统上以粗放型传统农业为主,整个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必须带领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走出去,抓好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扩大文化视野,借助新的科技文化力量,形成民族区域经济的突变。

(二)利用传统文化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曾经出现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超载放牧的现象。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在如何形成族群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机制方面,民族文化能有所作为。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根深蒂固,可加以改造和利用,使之化为现代生态保护的内在精神力量。同时,要从现代科学文化的角度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响应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利用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来调适民族的生存系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民族文化体系,推动文明社会建设。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区域自治、尊重风俗习惯、自由、发展语言文字的政策,并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经济优惠政策。在西南民族地区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建立现代民族文化体系,建设文明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开发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文明,使经济结构更合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纳入以知识为基础的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廉洁、公正、高效、透明的行政运行机制,以及规范的法律、经济和文化体制,推进区域文化、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五、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成为西南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文化多样性,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在商业大潮冲击下,许多民族文化生态正处于流失、毁坏和消失的濒危性处境,必须解决好保护、创新和开发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经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民族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地区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逐步建立,并向各个地区蔓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它所确立的规则、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民族传统文化,并且由于其在经济上的优势,极大的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内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与外界的接触较少,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根发芽,与农牧经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渗透到每个角落,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以农为主的经济向现代工业转变,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方式也随之改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兴起,传统农业的地位下降,民族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土地,结束了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溶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与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相比,市场经济以及它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无疑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更愿意学习先进的现代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则置之不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受到了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凸显,原本其貌不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被当作商品开发,近年来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民社会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固然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对文化的侵蚀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些民族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遗余力的开发当地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化资源。有些地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不惜扭曲、编造、篡改民族文化,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节日。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本神圣而庄严的活动,如祭祀等,也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变了味儿。有些地区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甚至将一些少数民族不愿展示的文化要素,如纹面、天葬等搬上市场,深深的伤害了民族感情。长此以往,民族地区的人们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也造成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误解,民族传统在悄无声息的变迁。有些地区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开发时,一般会选择民族特色较为突出的部分大肆宣传,打破了民族文化原有的平衡,致使那些特色不太明显的文化逐渐被人淡忘,退出历史舞台。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变迁,以顺应市场经济浪潮。

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根植于农业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地域性,落后于现代文明。在与后者的交流碰撞中更容易发生变迁,甚至被同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族地区逐渐融入到统一的市场体系中。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开放、平等、效率意识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深的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在城市化过程中脱离了土地,到新兴城市中谋生的人们在接触到先进的现代文明后,往往会对传统民族文化与之的差距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被新奇的现代文化所吸引,而将民族传统文化抛至脑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意识也对民族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中共同珍视的价值观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甚至给人以民风庸俗的印象。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冲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市场经济的完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此举对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也对民族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中,科学技术也在发挥着作用。现代化的机械生产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劳动,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逐渐失去了施展的舞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从事现代化的生产活动,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大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现代传媒技术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电话、互联网等传媒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一方面开阔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视野,加强了各地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民族文化的流失速度。如今,民族地区的人们大都会讲汉语,有的年轻人甚至精通汉语,但是不会讲民族语言;汉语流行歌曲风靡,民族歌曲受到冷落,民族地区会弹奏民族乐器的人更是难寻;过去有些民族地区人们通过唱歌等形式来进行交流,如今也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综上可以看出,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文化对经济也有反作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谬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篇10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新农村;农村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7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35

[本刊网址]http://

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的一个方面,新农村建设还需要与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新农村建设是传统体育文化碰撞交融再升华的一个历史机遇期,也是农民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转变、价值观念取向等思想提高的关键期。文化融合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及作用,我们应积极发挥传统体育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融合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手,研究和探索传统体育文化融合重构所引起的变化和特点,积极推进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传统体育文化简述

民族传统体育释义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凝聚力1。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表现民族精神、性格的复杂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往往具有样式多且特点鲜明,产生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不同的生活方式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开展方式不尽相同,同时是增强人们体质,培养和发扬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主阵地,我国有56个民族,从民族组成来看,传统体育文化可分为汉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他们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和观念体系,共同组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价值

(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基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2。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我国各种文化底蕴丰厚,随着我国整体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重和谐,求同存异,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精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至今,早已形成不同区域及不同民族认同的基础,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二)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丰富新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时期都丰富着学校体育文化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良好方式。通过身体的模仿是人类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丰富着传统体育文化的种类,也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鲜血液,通过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为新农村村民,特别是新农村青少年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及道德观,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有道德、守规范的文明公民,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新农村新文化的建设。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长久以来被人们所喜闻乐见,早巳植根在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对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大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掌握传统体育的民间艺人将是建设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的中流砥柱,起到骨干和桥梁作用。重视新农村民间艺人技能的广泛传播,活跃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生活,能够对传承传统体育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刺激到其它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对新农村新文化的建设极为有利。

(四)能够促进村民有效的交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播离不开传统体育本身的发展壮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交往活动,一方面,他可以消除村民因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不同带来的隔障,为广大村民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3。对能够有效促进村民交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发展力较为广阔,我国多人参与的舞龙、舞狮、拔河等民族传统体育早巳形成一种文化,这类文化需要各成员间的相互协作、配合才能取得胜利,这也是培养和巩固情感的过程,顺应着时代的发展。

(五)利于促进经济的收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仍有经济收入不平衡之地,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依然需要经济的支撑。从目前我国各种文化发展来看,都离不开其发展的经济基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场地设施、经费等,利用传统体育文化本身的价值来促进提高经济收入,是其能够稳步发展的有效动力。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上来看,如:太极拳、拔河、健身气功等,其本身所需的资金投入不是很大,但发展形势非常乐观,开展频率较高,所带来的传统体育文化效应也是丰富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出本身的文化优势。

(六)能够促进村民身体健康。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相互碰撞交融,为其增添新鲜血液,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为广泛传播带来较好的机遇期。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性,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有“动与静”两个方面的发展,“动”表现在具体传统体育项目按其自身的独有的特点表现出来,主要指身体的活动。只有让身体活动起来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才能表现出自身健身功能。“静”表现在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动”所表现出来文化特征,比如舞龙项目上,其本身的文化意义较为丰厚,用各种舞龙动作,来表现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其内在的健身文化融人现代追求健康生活的潮流中。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能够推动传统体育的开展,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是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开展的理想途径,对于每一位追求健康的村民来说,传统体育文化的广泛开展,对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保护自身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历史需要,同样作为传统体育文化,其本身也具有生命力,也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只有不断地发展提升才能更好的被传承下来,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被现代人所接受。新农村建设也是人口重组的一个过程,传统体育文化离不开原有的体育文化基础,任何形式的文化重构,也脱离不了原有的文化传统。传承文化需要各类人群,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可能打乱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人群和已形成的良好的体育文化基础,活动人群数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某种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再者共同融进新农村的同时,各路传统体育文化也在相互接触,从各地方单一的传统体育文化种类融合成为数量丰富,开展广泛的各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在新农村形态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传统体育文化正逐渐远离其产生的母体。理顺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经济以及文化等重构变迁中结构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对于更好地传承与重构传统体育文化,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主要影响因素

(一)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较强的地域性,新农村建设中使周边人群聚集到一起,从社交意义上看,有助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但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原因是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我国城镇化发展也比较快,人们面临着进入城市与进入新农村生活的双重选择,致使部分靠集体发展的传统体育文化遭到分散,部分民间艺人也面临着分散生活,本已后备人才稀缺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破坏,不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播。再者,高超的传统体育运动所起到的促进文化传播的效应也有可能因此被减弱,因此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应加大对民间艺人的大力扶持,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是保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融合的重要保证。

(二)地方的经济发展。根据马克思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受经济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的提高。因此,经济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总体对场地设施、经费与活动的组织要求都不高,但对于部分经济收入不高的村民来说,经济收入是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参与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时间就大为减少,不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当地职能部门的支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推进器,政府应有针对性组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深刻研究的人员,科学梳理和探索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明确其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使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路线,使各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互相接触,相互交流,对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融合创新,起到积极主动地作用。

四、结论

新农村建设是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的机遇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体质健康、交往交流及带动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等,是建设和谐新农村重要的文化基础,要激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特别要发扬农村体育优良传统,发挥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动性,能够加快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事业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赵中芳,李金,王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