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十篇

时间:2023-09-08 17:31:26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1

关键词:干部作风;作风建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

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去工作、去奋斗。认真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新形势下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思想不求进取。有的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习惯于照抄照搬,凭老方法想问题做事情;有的干部缺乏上进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图清闲,混日子;有的干部总认为自己德才兼备,怀才不遇,其实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干不好,还埋怨组织上对他不关心,不照顾,不重用;有的干部精神不振,惰性十足,学习风气不浓厚,不想学,不愿学,把学习当成额外的负担。

二是宗旨观念淡化。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实际,夸夸其谈,乱发号施令;有的干部讲成绩浓墨重彩,谈问题轻描淡写,甚至根本不反映存在的问题;有的干部纪律松散,生活奢糜,腐化堕落,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热衷于推杯换盏,沉湎于灯红酒绿,游山玩水,打牌,搞享乐主义。

三是人浮于事突出。一些单位工作布置多,检查落实少,职责不明,人浮于事,真正在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能把事干好的人不够多;有的干部工作华而不实,热衷于迎来送往,忙碌于文山会海;有的干部好大喜功,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工作上纵向比,待遇上横向比;有的干部工作不讲效率,办事推诿扯皮,群众到单位办事门难找,人难见,话难说,事难办。

四是部门利益至上。一此掌握着审批权、办证权、处罚权的部门或单位把部门权力利益化,不愿放弃部门权力,为了部门利益,以罚代法,以罚代办;有的干部既缺乏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又缺乏接受监督的主动性,无视国家的法令政策,到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干部队伍的思想也发生多元化。如果单纯要求干部讲奉献,已显然不能奏效。现阶段,从表现上看,教育方式并不少,但真正能使干部思想受到教育的手段并不多。

二是缺乏健全的体制机制。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20多年,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才刚刚起步,因此,干部队伍还很不适应。这就导致服务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不够完善,出现机关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干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缺乏良好的干部素质。目前,干部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干部办事公道正派,勤政廉政,既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有些干部爱打小算盘,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事都考虑自己的得失,甚至吃拿卡要,刁难群众。

四是缺乏用制度管理干部的力度。不少单位和部门规章制度不少,但真正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不多,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应付检查验收,搞形式主义。有的单位和部门对违纪违规者姑息迁就,放任自流,邪气压倒正气,制度形同虚设。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2

一、作风建设是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此,必须把握重点,全面推进,必须认清不正之风就是对群众路线的背离,把作风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1.作风建设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其主要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指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务实是指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清廉是落实群众路线的有效保障。“为民、务实、清廉”既是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围绕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找到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及时提醒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2.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整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是一个相互联动的整体。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其核心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时刻注意采取措施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重点,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其作风好坏直接影响政风、民风。而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作风就是效率,作风就是凝聚力,作风就是综合实力,但必须以健全完备的制度作为保障。要把作风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看成一个统一体,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计生活作风等多方面整体推进作风建设。

3.不正之风是对群众路线的背离。“”问题(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路线的主要问题。形式主义主要指“假、大、空”,表现在弄虚作假,不办实事说大话等方面;则是指领导干部运用手中的权力凌驾于群众之上,表现在独断专行,价值观扭曲等方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主要指领导干部在物质上过分享受,甚至出现不讲原则、不讲奉献的情况。“”问题与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格格不入。要从客观分析原因,也要从主观因素中了解问题的本质。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能让领导干部认识到工作作风问题,还能有效改善党与群众的关系,使党的执政基础得以巩固。

二、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探求作风建设的实现路径

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我党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性质与宗旨,以八项规定的落实为契机,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对群众路线的宣传和学习,通过整改和解决落实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积极探求作风建设的实现路径,从而进一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1.通过群众路线教育转变思想作风。

八项规定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工作作风,同时也涉及到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但是思想作风还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首先是对思想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提出了要求。只有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牵,将老百姓放在心里、当成衣食父母,这样的精神高度决定了好的工作作风,这样的思想境界才是群众心目中的“父母官”。人与人之间、政党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老百姓有一句非常朴实的大实话,叫做“将心比心”。记住了这一点,任何群众反映的问题,必会迎刃而解。当前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时刻为民、处处利民的“民本”思想指引我们,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推动作风建设。

2.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提升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这就需要每个党员都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明确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将这种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员应当时刻注重自己的党性修养,时刻反省自我,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不断提升自我,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性修养,使自己的工作作风实现转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让人民满意,让百姓高兴。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党员在不断提升党性修养的过程中改进作风来推动,同时也需要广大党员在反省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中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这样才能使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改善党的形象,推进作风建设。

3.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中央政治局在提出八项规定的时候明确表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就是表率的作用。中央政治局委员率先垂范,考察广州没有鲜花,没有封路,开会打断谈话让与会人员直奔主题,开会不让念稿子,这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率先垂范,带领各级领导干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联系群众,带头解决现实问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树立忧患意识、民本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改进作风作为高度的自觉和基本行为习惯,推进作风建设。

4.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密切党群关系。

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牢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去“仰视”人民,而不是俯视人民,时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为师,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使党的群众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其落实到工作当中。要时刻怀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群众谋取现实的利益,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通过群众路线的教育,深刻认识到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集中群众的智慧,努力使党的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期盼,得到群众认可。落实八项规定,正是践行我们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加强调查研究,走进群众,亲近人民,听取民意,维护民利,服务群众,八项规定的落实也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5.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3

关键词:乡镇电网;问题;供电可靠性;措施

l 引言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电力客户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高,提高供电可靠性既是客户的期望,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提高乡镇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影响乡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乡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有:网架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与客户接火、自然灾害、外部环境各类原因引起的停电,以及管理不善导致停电次数多、停运时间过长等。

2.1 网架结构薄弱

2.1.1 乡镇电网主网架非常薄弱

许多乡镇电网由于地域广、负荷轻等问题,主网架的优化建设是个棘手的现实问题,有不少县级供电企业110kV 变电站仅有一条110kV 线路与主电网连接,一个乡镇或几个乡镇共有一个35kV 变电站,且多为单线单变供电,根本满足不了“N-l”要求,只要线路停电将造成整个乡镇甚至几个乡镇同时停电,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2.1.2 10kV 配电网架不合理

目前城区10kV 配网还比较合理,10kV 馈线基本上都形成“手拉手”双电源供电,但乡镇农村10kV 配网主要为单端电源供电的树枝状放射式结构,转供能力差或无法实现有效转供,且建设标准低,线径小,供电半径大,用户多,分段不合理,造成日常检修或用户接火时停电多,影响范围大。

2.2 自然灾害等各类原因引起的停电

自然灾害引发停电是除电网建设与改造停电外停电最多的原因之一,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比较大,根据记录在广东省东、西面主要受台风、龙卷风、雷电等影响,而在山区主要受山体滑波、雷电、凝冻影响。

2.3 管理不善导致停电时间过长

(1)停电计划管理粗放,计划停电安排不合理。基建、技改、维护、业扩接火等各自为阵,供电所停电随意性大,造成同一线路(设备)重复停电。

(2)项目管理部门、供电所对施工的掌控能力不强,造成计划停电施工工期延时,扩大了停电影响。

(3)运行管理较为薄弱,设备维护不到位,故障多且恢复供电时间长。因大多数农村10kV 线路未配置故障快速定位设备,当发生故障时,只能通过维护人员巡视查找故障,造成巡视强度大,查找故障点难,从而导致复电用时长。

3 提高乡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建议

2009年,浙江电网公司各县级供电企业通过创先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主攻重点领域,供电可靠性各项指标比2008 年大幅提高,成绩显著。在此,提炼出提高乡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有效对策及建议。

3.1 科学规划,建设坚强电网

(1)做好乡镇电网规划,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与新农村建设需要进行中长期的电网规划,合理布局110kV、35kV 变电站站点,建设一个结构优化、合理、可靠的乡镇电网。

(2)根据规划选择高质量、高性能的先进设备,从硬件设备基础上提高乡镇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3)执行配电线路典型结线方式,提高乡镇电网配电网络“N-l”水平,不断提高乡镇电网配电系统转电的灵活性,逐步减少检修、施工造成的停电影响。

(4)乡镇电网配电网适当增设10kV 线路分段、线路重合器、分支开关、开关站,以缩小故障与计划检修停电范围。

3.2 精心设计,从源头抓起,提升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水平

3.2.1 主、配线路路径选择

线路路径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予以考虑,从技术经济、施工、运行、灾害抢修条件上作好方案比较,合理缩短路径长度、降低路径平均海拔高度。线路须通过自然灾害严重地段时,同一方向重要输电通道尽可能分散走廊,在线路走廊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不用多回路同塔架设;避开风口、台地、迎风坡面、背阳坡面、湖泊的下风侧、矿区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形;尽量避免出现大高差、大档距情况。

3.2.210kV 及以下配网线路

优化10kV 架空线路路径,线路尽量沿公路边架设,避开高山地形和自然灾害严重地段。控制耐张段长度,连续直线杆不宜超过10基,连续5 基直线杆应设一基防杆塔倾覆的拉线杆,山上电杆均需设置拉线。严格控制线路档距,线路档距不宜超过60m;当线路档距超过150m 时采用门杆架设,当超过400m 时采用三联杆架设。为了提高配电线路导线的疲劳损伤强度,档距超过100m 的应加装防振锤。按15mm 及以上覆冰设计的线路段应采用大梢径电杆(由Φ50增大至中Φ190),并增加配筋量提高电杆强度,或采用Φ300 预应力等径杆,横担角钢材质采用Q345(l6Mn)。对大高差线路,大档距跨越铁路、高等级公路、房子等重要跨越物线路采用独立耐张段,耐张杆应增加横担撑铁。

3.3 用好新技术、新设备,提升电网抵御雷击跳闸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经几年来几次雷击断线跳闸事故分析发现,在城郊开阔地带的架空绝缘导线最容易引起雷击断线。当雷电作用于绝缘导线时,雷电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并击穿导线绝缘层,被击穿的绝缘层呈一针孔状,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受周围绝缘的阻隔,弧根只能在针孔处燃烧,在极短的时间内导线就会被整齐地烧断。可考虑在雷电重灾线路上安装ZD-OPl00 等新型线路绝缘子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当线路受雷击出现短时工频过电压(毫秒级)时,保护器放电,熄灭工频续

流,可起到保护作用。在线路较长或线行环境较复杂的10kV 线路上应用安装带遥测功能的断路器作为分级分段开关与分支开关,以及在线路分支T接处安装线路故障指示器,为故障迅速处理故障提供依据。

3.4 加强综合停电管理

(1)加强综合停电管理,缩短计划停电时间。严格停电计划平衡审批管理,执行“一支笔”审批年、月度停电计划制度,将技改、网改,基建、业扩、检修停电综合平衡后,预排年度停电计划,每月定期召开月度计划停电平衡分析会,确保“一停多用”。采用停电作业工时定额管理,进行分类别施工停电用时测算,制定典型作业用时定额,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停电到送电各环节的工作时限,并严格执行,进一步减少施工工程的冗余时间以及细化停送电各环节跟踪管理。

(2)加强运行管理,制定运行管理考核标准,规范设备巡视、维护到位管理;加强故障管理,缩短故障恢复供电时间;提高配电设备“三遥”水平,减少故障隔离及倒闸操作准备时间;合理安排抢修人员、材料配置,提高故障抢修快速反应能力。

(3)如具备条件的县局供电企业也可大力开展带电作业,积极推广状态检修。发达地区供电企业已将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覆盖到县级供电企业,对提升供电可靠性效果明显。

(4)加强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尽最大可能防止外部原因造成电网停电。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4

关键词:园路;设计;基本原则;布局

1.园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因地制宜

在园路的布局设计上,除了依据景观建设的规划形式外,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1.2以人为本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要遵循“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的行走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会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的状况。

1.3布局合理

园路中的道路应形成一个环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满足路与景相通的同时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在景观道路的布局中可以根据景观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密切配合。在设计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过渡,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同时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2.园路设计的主要形式

2.1线形设计

在园路的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平曲线设计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竖曲线设计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超高等。园路的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造景的需要,以达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减少土方工程量。

2.2结构设计

2.2.1面层

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土,便于清扫。

2.2.2结合层

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

2.2.3基层

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

2.2.4路基

路面的基础。它为园路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并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土基的稳定性不良,应采取措施,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要根据需要,进行道牙、雨水井、明沟、台阶、礓嚓、种植地等附属工程的设计。

2.3铺装设计

中国园林在园路面层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有下述要求:第一,寓意性。中国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在面层设计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纹样、材料来加强意境。北京故宫的雕砖卵石嵌花甬路,是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成的。路面上铺有以寓言故事、民间剪纸、文房四宝、吉祥用语、花鸟虫鱼等为题材的图案,以及《古城会》、《战长沙》、《三顾茅庐》、《凤仪亭》等戏剧场面的图案。第二,装饰性。园路既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的需要作出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古拙、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园路以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以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要求来装饰园林。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一段路面,以棕色卵石为底色,以橘黄、黑两色卵石镶边,中间用彩色卵石组成花纹,显得色调古朴,光线柔和。中国自古对园路面层的铺装就很讲究,《园冶》中说:“惟厅堂广厦中铺一概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卵石铺成蜀锦”,“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又说:“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

3.园路的布局技巧

3.1主次之别

园路应有和它交通量相适应的宽度。一般认为,园内允许汽车行驶的场合,其宽度应为6m。目前我国园路主要是通行大量的游人,只通行少量的管理或观光用车。主路的宽度常为4~6m,大型公园的主路考虑到节假日游园活动的需要也有达到8m宽的,次路的宽度应与游人数量相适应,游步小道一般为1.0~2.5m,小径也可小于1m。园路铺装应结合园路使用特点,从材料、质地、图案、尺寸、色彩、纹样等方面做到主次有别,既丰富园景,又可提醒或暗示游客空间的转换。由于游览的特殊需要,园林中还有一些特殊道路,如步石、汀步、休息岛、台阶、蹬道、园桥等,可根据游赏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

3.2曲线半径

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自然式园路的曲折迂回应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变化有时是地形、地物的要求,如遇到水面、建筑、石块、树丛、山丘等需绕行;有时为了减缓坡度盘旋而上;有时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等;在通行机动车的地段上,要注意行车安全。在条件困难的个别地段上,园内可以不考虑行车速度,只要满足汽车本身的最小转弯半径就行。因此,其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10m。

3.3曲线加宽

当汽车转弯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后轮转弯半径要大,因此,弯道内侧的路面要适当加宽,工程上称为曲线加宽。当平曲线半径为15m时,其加宽值为2.5m,加宽缓和带长度为5m。自然式园路的曲折迂回应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变化有时是地形、地物的要求,如遇到水面、建筑、石块、树丛、山丘等需绕行;有时为了减缓坡度盘旋而上;有时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等;在通行机动车的地段上.要注意行车安全。在条件困难的个别地段上,园内可以不考虑行车速度,只要满足汽车本身的最小转弯半径就行。因此,其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10m。园路设计中应避免无目的性、无功能性的弯曲。

参考文献: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5

摘 要 我国高速公路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也增加了该行业的融资需求和财务管理需求,财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但高速公路建设财务管理能力却滞后于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因此,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大压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现状,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增强其财务管理能力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财务管理 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正在加快建设步伐。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成本高、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需要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为其筹集建设资金、提供养护资金和管理费用。但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能力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表现为:成本高、周期长、现金收入居多、票证管理繁琐等。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发展程度,也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发展步伐。

1.建设成本高、筹资任务重。高速公路的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保证,因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筹集任务十分重。但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筹资方式仍以政府贷款和银行贷款为主,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高速公路巨大的建设和营运资金需求。

2.现金收入为主,资金管理不便。车辆通行费是高速公路的主营业务收入,车辆通行费的收取是在高速公路站点完成的,通常以现金形式形成收入。由于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大、收费站点分散,导致现金收入金额大、参与收费人员多、收费时间长的特点,不利于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筹使用,给高速公路的资金管理带来不便。

3.资产负债率高、偿债压力大。银行贷款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融资渠道,这就提高了高速公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于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零散,还要负担建设期间的营运和养护费用,其资金回收期相对较长,偿债压力较大,给高速公路行业带来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管理的核心,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越来越重的职能任务,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

1.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不合理。高速公路的资金需求量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满足融资需求。我国高速公路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资金满足不了其庞大的资金需求,贷款成为高速公路重要的融资途径,这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结构增加了偿债压力,也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

2.资金管理不科学。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规模大的工程,资金结存的时间长、资金管理的环节多、资金使用进度难以预期。高速公路建设中普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导致资金管理随意、资金浪费,甚至出现资金非法挪用等违法现象。对资金的控制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3.监督机制不规范。高速公路的运营范围广,大多数是跨省、跨地区运营。许多高速公路的监督机制不规范,收费站点和设置过多、收费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的监督机制,既影响了公路的运营水平,也加大了财务管理的困难。

4.财务管理水平滞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人员的素质上,当前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水平滞后于高速公路的发展要求。其财务管理模式是以资金收支、会计核算、编制报表为主要工作内容,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加注重成本核算、资金管理和盈亏分析。高速公路的财务人员更换频繁、高素质人才缺乏,这也是制约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因素。

三、增强高速公路财务管理能力的途径

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积极寻求增强其财务管理能力的途径,改变财务管理水平滞后的现状,使其更好的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筹集建设资金、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营运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高速公路财务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1.开拓融资渠道。单一的融资渠道固然能够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因此,应该开拓融资途径,创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作为融资的重要原则。还要控制融资成本,争取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能够满足建设需求的资金量,以此来降低偿债压力。筹集资金时,应根据工期编制投资计划,并依据投资计划开展筹资工作,而不是盲目的、无计划的筹集资金。

2.建设统一、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上存在财务制度不统一、不规范、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应尽快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首先,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组建财务管理部门,配备符合要求的财务人员。其次,统一会计核算行为和明确人员权责和分工,规范财务核算流程。第三,加强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加速会计信息的收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第四,转变财务管理职能,使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向财务预测、财务分析上转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应进行科学细致的预算分析,将总预算分项目处理,分为路基、路面、绿化、机电等阶段,编制一套科学、具体的预算方案,控制其设计和支出。在工程开工以后,对资金的使用实行跟踪检查,并对资金运行的各个程序进行详尽的账务处理,严格执行各个阶段的预算支出和资金审批程序,控制资金投入的金额和时机。定期分析各项指标,对其进行动态控制和监督,把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效率。

应该看到的是,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服务,应该充分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高速公路具有其独特的运营特点,也对其财务管理提出了独特的要求。从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现状出发,认识到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采取相应措施,建设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武峰.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研究.交通财会.2009(09).

[2]郑本金.浅析高速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时代经贸.2008(S4).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有效途径

合同管理是由双方进行签订的,具有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在公路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的建筑工程,以此确保公路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有效进行的。由此可见,要想实施完善的公路建筑工程,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合同管理工作,以此确保公路建筑工程实施是有效的。因此,要想实施有效的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就需要结合当前的公路工程建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提升公路质量管理的水平。本文主要是对强化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合同管理在公路工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合同管理在公路工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工程建筑,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可以完整完成,就需要签订科学的、合理的承包合同。主要是指依据相关条例的实施和制定,例如建筑工程的价格、工程的要求、具体范围以及质量标准等,以此让合同双方依据合同对建筑工程实施监管和控制,确保整体建筑工程是有效的运行。相对于合同管理责任的分化,可以进一步分化相关公路工程管理机构的整体职能,以此达到相应的确保工作,主要是依据合同管理进行。

(二)承包商双方可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依据施工合同获取保障

要想保证依照规定的完工,就需要将承包商的权利、责任以及职位确定下来,并且将风险科学的分配给承包商,同时明确他们的权利和责任,这就需要考虑到工程合同管理。当然,这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单位要依据图纸和规定完成工程,以此确保建筑工程符合购买者的需求。因此,合同管理有责任和权利的明确能力,也就是签订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以此成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三)对于建设公路工程中所出现的矛盾,通过合同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公路建设不但投资的金额较大,参与建筑施工的单位也很多,还拥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要求。因此,在实际建筑的过程中,要依据合同的规定进行,各个单位或是供应商之间在发生问题或是争执的过程中,就可以依据相应的合同管理解决相应的问题,以此确保建筑工程可以完善的运行。

二、强化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以公平合理原则来制定公路工程合同

要确保设定的合同是公平、公正、合理的,实现合同的有效性,以此深入落实与整体合同中。同时,合同具备一定的有效性,确保合同是真实可靠的,从而有助于合同双方合理的分派多样化的风险,以此才能确保合同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是清楚的,这对于公路建筑工程的有效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二)确保所选择合同类型科学合理

公路工程的合同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成本加酬劳合同;第二,价格可调合同;第三,单价固定合同。不一样的合同签订双方具有的风险也各不相同。相对于单价合同来说,建筑单位承担的风险较小,但承包商确有较大的风险。对于价格可调合同来说,承包商具有的风险很小,但是建筑单位的风险却相对要大一些。至于成本加酬劳合同,不论是承包商,还是建设单位,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依照风险系数双方分配。因此,加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就要确保合同的类型是合理的。

(三)科学划分有关合同中双方的风险

要想科学的划分有关合同中双方的风险,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拟定完善的措施管理风险问题,如可以让承包商上交保障金,出现问题就可以没收其保障金,而在工程实施之前,可以缴纳一部分支付金,以此展现发包方的诚意和经济实力。第二,将部分风险进行转移,也就是指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利用选择方的主动地位和主动性,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但是建筑单位在转移的过程中,要考虑承包商的经济实力以及发生的机率。同时,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有助于风险出现时的损耗依据增加合同单价来解决。第三,合理的投保各个风险。在进行公路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如果对风险实施投保,可以依据投保让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总的来说,建筑单位具有的风险要比承包商小。对于公路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为:公共关系风险、管理风险、工程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

(四)为确保合同顺利的实施,要及时处理那些出现变更的合同

建筑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提出改变设计,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承包单位也可以提出改变设计。建筑单位对于改变原有的技术,主要的原因是减少施工的时间,从而增加工程,或是降低相应的投资以此取消建筑工程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提出的改变是必然的,并且建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多变性。监管部门提出改变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变更程序更加完整,从而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施工单位改变的主要原因就是确保施工单位的整体安全,还有工作的方便快捷,同时保证建筑工程可以有效的完成,以此完成质量以及安全的相关规定。这些改变中难处理的是承办商的改变,如果建筑单位考虑自身的益处,没有正确考虑承包商的改变意见,很容易延误建筑工程的完成,从而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由此可见,为了让改变设计得到有效的处理,就需要为建筑单位和承包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道路施工工程的合同管理,有助于提升道路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整体社会经济的效益,从而带动了建筑单位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在实际城市建设中强化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是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相君 单位: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7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步伐,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省提出可走“四大路径”:路径一:强化三大战略任务。一是重视产业选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五年在抓紧六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瞄准未来,再部署一批如云计算、高温超导、系统生物等战略前沿产业,大力培育高技术服务新业态,尽快形成江苏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技术储备和新的增长亮点。二是加快技术突破,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突破100项优势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产业前沿领域的重大技术以及产业化应用领域的重点技术。三是坚持高端引领,努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全省“十二五”产业层次要实现“三个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本土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6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自主创新产品产值占本土工业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路径二: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一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力争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增30%以上。二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争取“十二五”所有本土大中型企业全部建有研发机构。三是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国际化能力,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研发分工。路径三:以要素集聚和集群发展推动科技园区发展。一是着力提升高新园区,重点建设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苏州科教创新区、泰州中国医药城等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园区,力争16个国家和省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5%以上。二是重点发展专业园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快部署建设软件设计、纳米、传感网、光伏、风电、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核电装备等150个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产业园。三是不断繁荣创业园区,推动服务内容和运行机制创新,增强创业风险投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服务功能,促进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持续涌现。路径四:构建“三大体系”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建立科技金融体系。推动南京、无锡、苏州、泰州建设科技金融示范市,支持各省辖市建设科技支行,推进省级以上高新区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市县建立地方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创业投资发展。二是完善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引导高校院所面向应用和产业化,开展具有较高原创水平的技术创新活动。加强科技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建立企业科技信用库。三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技术公共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建设,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应用

1、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释放蓄存的水,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的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LID)的雨水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设施,同时也要注重和传统的“刚性”设施相衔接。

2、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2.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第一,规划人员要适当降低道路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可根据环状路网设计原理来实现风景园林道路面积的降低,如可将直线路形替换成曲线等路形,同时还要保证间隔绿化带设计面积与排水需求的相适应。第二,用分散性高、连续性高和密度性高的绿化植被替换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树木。第三,进行风景园林路面规划时,其材料也要遵循海绵城市理论选择和应用,一般要求选择质量好、性能齐全、渗透好的路面材料,以实现风景园林雨水水质、雨水消纳和雨水径流量等功能的完善。第四,进行路面嵌草、铺装草皮砖规划及施工时,要在路面中留下空隙,以此用来填充草皮和地被植物,并且保证路面的孔隙率达20%~50%,以实现路面与与植被的紧密结合。

2.2生态景观格局设计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其核心作用是判别、保护和维护各种自然生态过程不受破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建立有利于补偿受损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势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构建与完善生态雨洪调蓄系统提供重要决策依据,能够宏观地从城市和区域的尺度解决雨洪问题,是建立生态雨洪调蓄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其建立途径为:首先,建立区域以水为核心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高、中、低三级安全格局划分禁限建区域,明确严格保护、限制建设和引导建设的范围区域。其次,根据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区域内水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位置,判别潜在径流方向与通道、汇水与蓄水区域、洪涝灾害风险区域等重要控制点。第三,通过重要控制点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区域生态雨洪调蓄系统。

2.3雨水收集系统

针对现存地形条件和景观需求设计3种形式各异的绿地生态水渠:对截洪沟改造利用,使之成为收集、存储、过滤3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在山坳设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式采集通道。不同位置及不同使用功能场地在设置渗滤沟时,同样采取不同形式:园路因行人较多,雨水受一定程度污染,渗滤沟需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硬质广场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设计时需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停车场应在植草砖停车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尽可能让雨水下渗,并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另外,渗透性铺装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能够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通过渗透性铺装,可以将雨水下渗实现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在85%左右,同时提高了绿化带土壤保水量,降低绿化用水量。

2.4道路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中风景园林道路的规划方法主要有道路的景观绿化以及人行道雨水排放等。其中针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化,对于道路的本凹陷绿地,其主要有将路面雨水径流到城市绿化带的作用,以此形成一个绿色的存储系统,来降低降雨入渗和净化。对于城市道路渗透便道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道路的雨水渗透功能,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城市道路的路面污染比较严重,就得要充分的重视是否要应用到渗透路面之中。另外,对于城市道路人行道的路面雨水径流消化,一般都应用的是LID树池型的方式。与此同时,在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渗透路面主要就是利用各类技术来改变成为可渗透的路面,其实质上就是一类直接性的降低地表径流的措施,应用渗透路面可以有效的环节现如今的雨水环境,从根本之上来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人行道的树木栽种要推广LID 树池形式, 消减路面上的径流水量。

2.5建筑物规划

第一,整体而言,规划人员应先对公园建筑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和降雨等自然因素情r,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然后根据了解的地形地貌实际情况,构建雨水收集系统。第二,对于雨季期间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的规划,规划人员可以将雨水收集到建筑内的暗渠,即将降落在建筑各处的雨水,引入环形的滤水槽中,利用滤水槽内的砾石将雨水过滤,待雨水被过滤成可使用的干净水后便直接存入蓄水池,以实现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内的雨水收集及充分利用。

2.6绿地规划

合理规划设计公园的开敞空间,处理好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公园成为吸收和净化雨水的处理场地;对于面积较大的城市广场要建设透水路面,并将雨水调蓄设施设置在广场地下空间,一方面便于超标暴雨的临时滞留,另一方面便于储存雨水用于绿化。

结束语

本文从海绵城市理论入手,重点分析了其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应用,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洋.雨洪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景观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2]王倩,王中华,杜绍华.城市景观规划与改建的生态性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城市地理,2015,06:130-131.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9

关键词:高速公路 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

引言

高速公路项目风险就是高速公路在建设、管理、经营的资金融通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本文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高速公路项目中,有助于高速公路建设主体对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根据风险管理框架做出风险预警,并做出风险应对。本文分析可以为出资者提供理论平台,有助于建设主体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项目风险管理的正确性,提高建设主体风险管理水平,变被动性的风险管理为主动型的风险管理,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山东临沂至枣庄项目全过程风险识别及评价

在风险发生前识别和度量,使损失降到最小的成本,这是高速公路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也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相联系。企业管理目标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损失前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安全和责任三个方面,损失后目标包括生存、经营、收益和发展四个方面。

(一)项目主要风险识别

1 经济风险。建设方案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见表1-1、表1-2、表1-3。

从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项目在工程投资增加10%、交通量减小10%的不利条件下,其国民经济评价指标ElRR=11.98%、财务评价指标FIRR全部投资=5.85%,FIRR自有投资=5.31%均大于规定值,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抗风险能力。

2 建设风险。路线所经地区全线桥梁均为大、中桥,全线设置2处综合服务区;设置2处养护工区;设置1处停车区;设置2处监控通信管理所;设置1处主线收费站,6处匝道收费站。项目建设数量大,工期短,时间紧,资金和原材料的使用比较集中,建设风险存在于任何一部分单位工程中,需要谨慎对待。

(二)项目其他风险识别

1 资源利用风险。拟建项目途径沿线地区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区域内村庄分布密集,土地资源宝贵。项目直接影响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旅游资源:临沂市名胜古迹较多,旅游资源丰富,代表性的有城南的银雀山、金雀山,是一处相互连接的以汉墓居多的古墓群。

2 项目设计风险。本项目路基全宽28m,双向四车道;单向行车道宽度2×3.75m,中间带宽度4.5m,硬路肩宽度2×3.5m,土路肩宽度2×0.75m。拟建项目路面结构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它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分离式立交桥:采用标准跨径16、20m简支空心板梁,等跨布置。互通式立交匝道桥:采用标准跨径20m钢筋混凝土箱形连续弯梁桥。上部结构采用标准跨径16m、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采用柱式桥墩,桥台选用U台、肋板台或柱式桥台。墩台基础优先选用扩大基础,当扩大基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选用桩基础。涵洞:涵洞采用盖板涵和圆管涵。

3 生态风险。本工程推荐方案永久占地为713.1003hm2。以占用耕地为主。因工程永久占地导致沿线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等)年产量损失分别约为5891.92t。由此可见,为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粮食产量损失,进行耕地占补平衡是不容忽视的。

本工程营运期水环境污染源主要是桥面径流和沿线交通工程设施污水。根据水环境预测和类比结果表明,拟建公路桥梁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影响很小,主要是施工期泥浆、建材和机械柴油泄漏的水污染。

拟建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夜间声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较白天严重。沿线60处敏感点中,昼间初期18处超标率30%、中期23处超标率38.3%、远期42处超标率70%;夜间初期48处超标率80%、中期49处超标率81.7%、远期50处超标率83.3%。

4 社会风险。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确保项目建设,需要认真分析项目的社会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项目风险评价

通过风险识别,发现该高速公路建设所涉及的主要风险为经济风险和建设风险,其他风险还有资源利用风险、设计风险、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对于各种风险的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现汇总如下表1-5:

二、项目风险应对

(一)资源利用风险应对

本项目的节能方面,尽可能少占用耕地、破坏矿产;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其它文物遗存,应立即停工,保护现场,通知文物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二)建设及设计风险应对

针对项目路基、桥涵及交叉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特制定——设计风险应对计划:2005年8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60天完成初测、初勘,在初测、初勘完成后60天完成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批复后90天完成详测、详勘,在详测、详勘完成后90天完成施工图设计。特制定——建设风险应对计划:施工总工期36个月,2006年10月开工,2009年10月全线竣工通车。

(三)生态风险应对

1 设计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拟建工程设计期在考虑公路的交通功能、设计线型优美和工程造价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桥梁、立交区、服务区和收费站等主要构造物的景观美学设计。合理安排工程土石方平衡方案,在临时用地、取土场的复垦利用方向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取土场的地点、数量和取土方式。优先考虑以路基征用土地作为临时用地,以减少临时用地的数量,施工期各类料场、拌和厂等临时用地尽量不占用农田等,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2 设计阶段水环境保护措施。充分重视保护地表水质。在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应明确规定将钻渣等废弃物堆放在水环境无影响的适宜地段,在对钻渣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用于筑路或填埋取土场,避免由于水土流失或可能的有毒盐土风化等因素导致造成农田和水系污染。

3 施工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既少占农田、林地,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又方便施工。严格控制路基填筑作业面,避免超越红线作业破坏周围植被和耕地。路基施工和取土场应将临时占用农田的表土层剥离、集中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桥梁构件预制场、灰土拌和场、沥青搅拌站和建材堆放场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并尽可能地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如停车区、收费站和互通式立交区等。

加强作风建设的路径篇10

2010年1月,部党组着眼于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着眼于北京局的特殊地位和应有作用,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北京铁路局建设成为全路模范铁路局的目标要求。解读这一目标要求,探索工会组织在建设模范铁路局中的主要作用及实现途径,对于工会组织处理好全面履行职能与推进重点工作的关系,在建设模范铁路局进程中实现工会组织作用的最大化具有现实意义。结合落实中国工会十五大和全路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我觉得工会组织在建设模范铁路局中的主要作用和实现途径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工会;建设模范铁路局;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213-02

一、在巩固建设模范铁路局的共同思想基础上发挥作用

建设模范铁路局是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实现建设目标,必须有全局各系统、各单位、职工全员在铁路建设、发展各项事业中争当模范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保证。把部党组建设模范铁路局的目标要求转变为全局干部职工的目标追求,是巩固建设模范铁路局共同思想基础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点上,工会组织的作用途径主要有:1.以劳模精神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铁路新时期劳模精神,是铁路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工会组织发挥“大学校”作用,对职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为此,要切实做好劳模先进的评选工作,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示,领导认可,职工信服;要深入挖掘劳模先进的典型事迹,把有血有肉、真实感人的英模先进典型展现给职工;要采取演讲、报告、演出等多种形式加大劳模先进典型事迹、先进精神的宣传力度;要切实关心劳模先进的工作、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形成尊重劳模先进、关爱劳模先进、学习劳模先进的良好风气。通过弘扬劳模精神这一有形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引领职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投身铁路发展的坚定意志和“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攀高峰、创一流”的精神作风。2.以宏伟目标引领,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建设模范铁路局的根本目标是“紧紧抓住当前铁路的黄金建设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实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多年来,铁路建设、发展滞后,出现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部党组的决策、推动下,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缓解铁路“滞后”、“瓶颈”的问题已指日可待。工会组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要以这一宏伟目标引领,通过各种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把铁路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描绘给职工;把铁路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现给职工;把建设模范铁路局的目标、措施、要求交给职工,进而增强职工身为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员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发职工群众立足本职,投身建设模范铁路局这一系统工程的积极性。3.以先进文化引领,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为巩固和发展建设模范铁路局的共同思想基础,工会组织要发挥职工群众作为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力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重点,推广富含人文关怀特色的职工安全文化,促进职工安全生产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以提升铁路服务文化为目标,不断推出象“036”、“玉霞服务组”这样的职工群众开展优质服务的文化品牌;要以推广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文化为抓手,引导职工以增运增收、节支降耗的实际行动,投身铁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发展富有工会特色的文化事业,充分发挥铁路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文化室等文化阵地的作用,培育职工文化骨干队伍,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工作、生活方式,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在营造建设模范铁路局的和谐稳定环境上发挥作用

“建设模范铁路局的基本要义是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加快发展”。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营造企业发展的和谐稳定环境上具有独特优势。主要途径有:1.保障职工民利,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在我国,企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是工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坚持和落实职代会制度,把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纳入会议议题,特别是要做到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经职代会或其联席会审议后实施。坚持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制度,促进评议结果与干部的管理、考核、使用挂钩。要深化局、站段的厂务公开制度,大力推进车间、班组的事务公开制度。通过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稳定的根本。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维护职工合法公益”。为此,工会组织应着力推进两项工作:一是深化集体合同工作。以平等协商为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抓手,把收入分配、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劳动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纳入平等协商内容,不断提高集体合同文本质量,发挥集体合同在保障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共享铁路改革发展成果的作用。二是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完善职工诉求表达机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理顺职工情绪,化解新的矛盾;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中的作用,及时处理好各种劳动关系矛盾,促进企业和谐。3.完善帮扶维权机制,解决职工具体困难。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党对工会组织的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在这方面,工会组织要切实把握职工需求,下大力量做实做细。要深入推进“三不让”承诺的落实,以大病救助和困难职工子女助学为重点,抓好各项救助政策的完善和落实。要深入推进“三线”建设,开展好“和谐家园”创建活动,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依靠职工群众建好线、管好线、用好线。特别要重点解决沿线职工安全用水、就餐、住宿、洗澡、就医、交通、文化体育等最急需的问题。要坚持和落实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制度,积极开展“冬送温暖、夏送凉爽、常送健康”活动,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努力为职工多服务,服好务。

三、在激发建设模范铁路局的凝聚力创造力上发挥作用

职工群众是推进建设模范铁路局的主体。工会要发挥好组织职工围绕企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开展群众活动的优势,努力把更多的职工吸引到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创造活力,为建设模范铁路局建功立业。其主要途径有:1.开展劳动竞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劳动竞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履行两个“维护”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工会组织把工人运动与民族复兴目标有机结合的产物。发挥劳动竞赛在建设模范铁路局中的作用,要瞄准一个目标(加快发展),围绕两大主题(一个是运输;一个是建设),用好一个载体(创建“工人先锋号”),抓住三个关键环节,搞好三大系列竞赛活动。一是抓住安全运输生产关键环节,在全局开展“安康杯”竞赛;同时在机务、车辆系统重点开展“百、千、万”系列竞赛。二是抓住运输经营关键环节,在全局开展“增运增收”、“节支降耗”竞赛。三是抓住加快铁路建设关键环节,尝试在工程建设系统开展“快速、优质、高效、安全、环保”劳动竞赛。通过三大系列竞赛活动,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建设模范铁路局的目标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2.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工会借鉴现代企业的成熟经验,集中职工智慧,鼓励职工创造,以此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围绕建设模范铁路局目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要把职工智慧凝聚到铁路发展与建设上。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要与行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围绕运输安全、生产经营、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确定攻关课题,提高活动的针对性。要广泛发动群众从关心企业发展的角度提建议,扩大活动的参与面。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业务骨干围绕重点课题搞攻关,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二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不断深化职工发明创造活动。紧跟铁路现代化发展步伐,努力在工程建设、高新技术、增运增收、节支降耗等领域,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造,发掘、推广“四小三法”创新成果,加大对职工创造成果的奖励,激发职工创造活力。3.开展“创争”活动,促进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人才是建设模范铁路局的重要支撑。全面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是全路政治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工会组织要以此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一要以班组为重点,搭建职工学习教育的平台。配合行政开展班组长培训、职工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以职工文化室为依托,为班组配备必要的技术业务书籍,提供必需的学习场所;出台助学、帮学、奖学的激励制度,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索风气,革新创造风气。二要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力为重点,搭建职工科技创新的平台。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总结先进的操作法、管理法、创新法,小改革、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上下工夫,培养技术能手成为单位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大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要以技能竞赛、技术比武为重点,搭建职工开放学习,超越自我的平台。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中高速、重载、信息化等新设备、新技术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开展群众性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加大奖励力度;加强工人技师的培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综上所述,在落实部党组要求,建设模范铁路局的进程中,工会组织的作用是系统的,推动途径是多方面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在明确作用、途径的同时,还要按部党组“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树立“快半拍、高一格、好一档”的工作理念,以扎实的作风,抓住重点,深入推进,方能凸显作用,在全面维护职工利益,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局工会

参考文献:

[1]:《做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时代先锋,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行动楷模》――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的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