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9 06:50:37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1

2011年11月14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主持召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李源潮再次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此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陆续出炉,标志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也意味着在向世界人才强国跨越的征途中,我们又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的重大创新和突出亮点,启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在部级人才发展规划中还是第一次。这些工程也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其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才发展的全局,既突出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又统筹人才发展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培养国内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并重,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12项重大人才工程涵盖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涉及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内容覆盖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财政部为12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共核批了1000多亿元的新增经费。目前,各部门正把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与落实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结合起来,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各地各部门也组织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或项目。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家36个部委系统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150项,已启动83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划实施人才工程449项,已启动307项;各市(地、州、盟)计划实施人才工程3570项,已启动2388项……各级各类人才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由科技部牵头,主要是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并不仅仅关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的科研人员,而是把企业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企业研发人员,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员较少,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例如在电信行业,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只有0.3%,这对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一大瓶颈,应促进创新型人才向企业积聚。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有关学者研究分析16世纪以来1200多位世界杰出自然科学家,以及19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后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45岁,峰值是37岁。这表明,谁拥有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英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当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把培育、争夺青年英才作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战略之举。目前我国两院院士中50岁以下的仅占2.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今后5年,我国将迎来高层次人才退休高峰。解决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刻不容缓。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包含“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3个子计划。

为保障计划的实施,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成立由中组部牵头,、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参与的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经费保障机制;由各子计划牵头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所需政策,细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

在地方,吉林省委组织部、团省委2011年11月1日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吉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计划由团省委牵头实施,利用3年时间,培养一大批行业领军、社会影响广泛的创新型、创业型和技能型青年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服务能力强的青年志愿者骨干队伍,吸引一批业绩突出、富有创新能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各类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具体包括5个子计划。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由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着眼于提高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国际竞争力,以培养开发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统筹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坚持知识更新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境内培训与境外研修相结合、整合优化现有培训资源与开发利用新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系。该项工程包含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3个专项培养计划。

为保障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专项培养计划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不同教育培训资源,加强与高水平教育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培训创新,注重调查了解不同培养对象的培训需要,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创新设计培训内容,突出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专题性深度培训,满足差异化培训需求。强化岗位锻炼,积极推进培养对象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工作交流。落实经费保障,国家财政设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项,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领军人才以外的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企业和培训对象个人分别承担。要加强组织领导,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

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由教育部等部门牵头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旨在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训1.1万名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5000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1500名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以及2500名学校优秀校长,力争在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该项工程所有项目已于2011年全面启动,包括“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项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计划”等。工程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督促检查、动态调整的方式,按年度组织实施。

为保障工程实施工,将实行教育人才优先发展、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引导人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鼓励青年英才脱颖而出、促进培养造就教育家、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支持民办学校人才发展等政策措施。工程所需经费由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支持,每年共计9.4亿元。民办教育教师的培训经费可采取举办者自筹和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

文化名家工程

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印发,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工程着眼于对成就突出的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资助,着力为他们创新创业创优提供良好条件,积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名家的遴选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到2020年完成工程目标,届时由国家资助的文化名家将达到2000名。文化名家工程实施方案还特别注意到与已经在宣传文化系统实施了8年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衔接,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获得过本领域公认的国内外重大奖项的,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国家其他重大工程的,在推荐中可优先考虑”。

该工程明确了对文化名家的资助扶持办法。一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开展创作研究;二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三是资助扶持文化名家开展学习调研、考察采风;四是鼓励支持文化名家发挥智库作用;五是宣传推介文化名家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

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

虽然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在2009年已达778万人,但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为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部牵头启动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计划。

根据该项计划方案,各级政府要在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开展工作,紧密配合;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统筹配置区域内的卫生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要以全科医师培训为重点,实行短期人才培训与长期人才培养相结合;把医学杰出骨干人才引进与培养,同医药卫生重大科研计划实施以及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应注重德才兼备,强化其创新发展、学术引领、攻克难关,带动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推动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师制度。要把能力提高作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核心,加强基层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方案明确,要探索建立医学杰出骨干人才荣誉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实现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临床医师执业的必备条件;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在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师,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目前,“”已引进165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海外各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为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青年“”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外国专家“”项目、人文社科项目7个子项目,基本形成了覆盖各领域、各年龄段的引才体系。“”的实施带动了全国各地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全力推进,各地纷纷推进各具特色的引才工程,形成了引进海外人才的新一轮热潮。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联合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旨在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5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

该项工程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动态调整的方式组织实施。2011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启动工程实施工作;2011-2015年,逐步落实各项工作,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活动,推动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2016-2020年,全面开展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中期检查评估,适时调整重点方向,力争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2020年,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将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12个重点领域,采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的方式,全面开展4项人才培养培训项目。

加强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加强对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拓宽和完善非公有制单位专技人才进入“工程”的通道;将重点推进金融会计、社会工作、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业设计制造、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做到队伍建设和制度改革相结合。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将重点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3个子项目。

计划实施方案提出,要为计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要发挥各部门优势,发挥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作用,共同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建立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为实施计划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际,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等工作提供依据。加快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修订和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开发。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加快开发适用于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培训技术和特色教材。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调查统计制度。定期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预测信息。建立完善分层次的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由农业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0年,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万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万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万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实施,将坚持服务发展、引领示范、突出重点的原则。在专业领域方面,突出培养造就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紧缺的生物育种、动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养殖集成、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技术创新人才和农业资源开发保护骨干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突出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科研人才,具有较高成果转化能力的农技推广人才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产经营一线人才。

该计划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经费的主导作用,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扶持培养子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培养、农村生产能手培养、农村经纪人培养等4个子项,由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结合已有项目并纳入地方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中组部牵头、人社部等9个部委参加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将以提升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计划地为这些地区输送和培养科教文卫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计划实施分为教师、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文化工作者、社会工作者5个专项,各专项实行行业主导、地方落实。利用各级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渠道,把计划实施与扶贫开发、经济开发、科技开发结合起来。以满足“三区”公共服务领域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选派和培养工作,促进长期工作与短期服务、个别选派与团队选派、内部调配与外部支援等相结合。

该计划以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覆盖的县和省级贫困县及新疆兵团困难团场为基本单元,针对、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实际,各专项可制订专门计划,实行相对特殊的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参与选派和培养的人员主要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水平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工作等公共服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以就近就便、本省调配的形式为主,调动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人才资源和培训资源支持省内受援地。对人才资源和培训资源相对薄弱的省区,可依托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渠道组织跨省支持;选派人员以全日制工作形式为受援地提供的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短期服务应设立必要的项目,并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为“三区”培养人才要依托行业培训资源,安排到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有关单位参加脱产培训或岗位锻炼;将在“三区”领导创办社会事业的重点人才纳入培养范围,并给予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简化登记程序等优惠扶持政策。

为保障计划实施,对选派到“三区”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将在职务安排、职称晋升、计算基层工作经历、研究生考试等方面,执行现有优惠政策。各专项牵头部门可根据行业人才特点,制定完善引导政策。对业绩突出、基层欢迎的优秀人员以及落实计划成绩突出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并享受相应政策。中央和各级财政为实施各专项提供经费支持。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发放工作生活补贴、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实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每年组织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任职、服务和自主创业。选拔重点是30岁以下的应届毕业和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

根据《方案》,到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大学生村官名额达到30万名,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聘计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选聘方式将坚持学生党员优先、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的优先。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官留村担任村干部,注重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逐步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从2011年开始,部署开展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连续5年时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派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为2~3年。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培养方案;设计施工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03-02

目前教育部提出工科类本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有重要作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室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与工程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要经过较长时间工作实践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所以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和就业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突出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从事理论应用、创新性和设计施工实习定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该方案在加强理论教学同时,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本科教学环节细分为基本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和设计施工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对实际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工程实际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学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沉下去,系统地深入了解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实际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从而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在理论教学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渐进式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特别要注重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结合理论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体系。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性实验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应结合工程实际增加设计性、施工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设计实践,探究工程施工过程,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做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五、教学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指标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前提。而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的职责体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专业各部门各负其责,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学工老师要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六、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理论教育大国迈向实践能力教育大国的必由之路,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着手,确保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土木工程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孔伟,毕春丽,贾瑞庆,屈成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李悦.土木工程专业材料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

[4]昔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管理和评价体系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是多层次的,包括“985”大学、“211”大学、地方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学校等4种不同类型。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肩负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轴承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4个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该专业依托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轴承、液压专业方向,在机械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将参与国家“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开始实施试点班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优势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所独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优良特性,是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办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参与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长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卓越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发挥。

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培养轴承技术高级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人无我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目前,轴承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50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75%以上从事轴承技术、管理与销售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与销售骨干的毕业生约占95%,担任企业中层领导的毕业生约有45%,5%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有部分毕业生自办轴承企业,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私营企业家,也有在国外从事轴承技术研究和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这些校友遍布整个轴承行业,为学校在轴承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种行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所以本项目计划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同学中,采取学生自由申报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4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卓越班”,按轴承专业方向进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期使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

三、依托行业背景,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虽然“卓越计划”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但目前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立法和制定法规来强化企业参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职责的有关政策,所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选择专业领域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本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行业企业背景。

洛阳是部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工业发达。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第十设计院均是轴承专业化生产、研究与行业规划单位,与河南科技大学高级轴承专业人才教育一起,形成了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与教育中心,为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奠定了地域优势。目前,校企联合建立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 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校企联合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卓越计划”方面,已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舍弗勒投资有限公司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提出了“3+1”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狭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指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工作学期总课时分配不小于3∶1,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工读交替、学用相长。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的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的任务。校内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该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学习阶段,因为合作教育的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结合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构筑的宏观指导框架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依托签约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五个层次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实行2.5年(学校)+0.5年(企业)+0.5年(学校)+0.5年(企业)的教学方式。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理论;0.5年(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工程认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及分析、专业工程课程及其课程设计;0.5年(第7学期)再回校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完成全部实践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以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及操作加工实践,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模块设置了4个素质能力学分,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工程训练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五、校企互动、相互渗透,构建新型的教师队伍

构建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河南科技大学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 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或实践进修,提升中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校作技术讲座,担任企业学习阶段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目前,学校聘请了中国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8名企业、科研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通过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实践实习和就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院两级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管理。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卓越计划”从根本上讲,是为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大胆实践探索。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试点专业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背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体现承载学生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总之,以试点专业为对象,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显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教育探索,2010,(12).

[4]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人才

作者简介:刘卓(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055-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是参与高校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反映高校对“卓越计划”创新理念的理解和学校参与卓越计划的基础条件和准备情况,是参与高校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执行的主要文件,也是参与高校接受卓越计划实施效果检查与评估的主要依据。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首批申请卓越计划并获得批准的61所高校之一,认真总结并重点研究参与卓越计划专业在制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

1.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制订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是各高校找到适合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市场的前提。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之一,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于学校对自身发展阶段的认识——由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及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我校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我国“三海一核”领域培养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的生产型、设计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2.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充分发挥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把船海核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与校情紧密结合,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构建和优化“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三海一核”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即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三海一核”,构建以优势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为支撑,理科、人文和经管学科配套完善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面向“三海一核”,以精英教育为目标,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和专业实践锻炼,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工程创新能力。

3.行业企业参与度高

行业企业的参与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前提,是确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方向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为牵引,与“三海一核”领域的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80余家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直接面向这些行业企业培养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得到行业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上的直接指导和有力支持。

二、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提出为了保证教学内容满足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做到让学生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就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校友和高年级学生四方的意见,扎扎实实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了解社会,也要让社会了解高校的教学。同时,要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梳理,最终落实到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要系统、完整、成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重点完成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1.加强工程人才的基础培养

工科学生的基础教育决定着将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校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按照“基础宽厚、专业突出”的指导原则,在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强数理基础,增加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同时设置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重新规划设置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工程图学基础、力学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等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工程认识、工程实践等工程基础系列实践环节,使得工程人才的基础知识更加宽厚,口径更加拓宽。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

构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配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我校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性意见》,大力推进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规定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得少于总学时的25%,并按照“目标性、系统性、规范性、实践性”的原则对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打造三个平台,即: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能力拓展平台。基础实践平台包括:军事训练、工程认识、工程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践平台包括:工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能力拓展平台包括:学生科技活动、学生学术活动、学生艺术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业能力考试等。初步形成了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能力拓展训练3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企业的参与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是工程人才培养达到培养标准要求的保证。学校依托“三海一核”领域校企合作优势,与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基于企业现场实践的本科生产实习,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我校首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为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放射化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这些环节有的将全部在企业完成,有些环节将部分在企业完成。如放射化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部分内容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放化分离、后处理流程、三废处理等实验内容分别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化所相应实验室与退役三废实习基地承担;专业实习将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中核404厂等单位合作;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结合科研研发和工程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选题和设计。

4.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加强工程人才基础培养的前提下,专业培养方案还应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同时,为体现卓越计划的特点,实现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还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工程实践培养时间。因此,在学校规定的学分限额之内,对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学分进行合理配置的难度较大。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加强了对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优化了专业课程的课程结构。如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将“专业英语阅读”和“专业概论”合并为双语“专业概论”课程,在专业概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学生从事具体工作的需要,强化工程流体力学相关内容,并将相应内容从普通化工原理中独立出来;开设核化工原理课程,既包括普通化工原理课程的通用知识点介绍,又侧重于核化工单元操作内容的详解;对现有的普通化工机械及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开设了核化工机械与材料课程等。

5.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实现卓越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不仅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要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把推进研究性教学作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尤其在专业课中应用研究性教学,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适当压缩课堂讲授学时,增设课外研学和课堂研讨学时数,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意义上“教书匠”的定位,在研究性学习体系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人”的角色。

三、结语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随着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过程的逐步深入,一些新问题不断涌现,“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也将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3]王秦辉,赵琳.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0,(5).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交通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41-02

交通工程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兴起的综合性学科,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同时能够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目前我国已有一百余所大学设有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但是高校在交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教学内容仍然沿袭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内容,缺少创新与综合。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极不相称[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教育部近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们工科专业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造就高质量、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因此,为培养交通行业内的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我们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抓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契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该计划对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国交通学科产生较晚,相应的,我国交通工程本科教学并没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并且由交通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经济、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市场对于交通专业的人才需求巨大。如何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刚好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该计划为我们培养人才提供了具体目标、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该计划,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还可以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为交通工程专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建设体系

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指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社会与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课程制定与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大多还集中于交通基础学科,对于数学、物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而由于交通学科其自身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社会多方位需求为导向,制定重视应用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2],设定核心基础课与专业辅修课并行的授课模式,加强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够成为基础扎实、发展全面、触类旁通,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探索实践引导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发现,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仍然沉溺于初高中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理设置实践引导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3]。教学应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被动教学方法向启发思维、探索知识的主动教学方法逐渐转变,形成“先学后教,实践引导”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交通系统分析》课程的交通波模型或车辆跟驰模型等内容前,可通过对实际道路车流运行情况或视频录像进行观测,加深学生对具体交通现象的认识,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结合实际现象与结果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逐渐构建学生从现象认识本质,从规律探索抽象的主动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形成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尽快地让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开展一些能力所及的科研项目,不但可以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更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一个有效模式。着力推动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充分依托毕业设计,让学生把四年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利用“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搭建的平台,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实施科研计划。考虑在读本科生专业知识有限,但创新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我们需从选题阶段介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结合其实际科研能力帮助学生确定力所能及的项目。我们可以对在本科教学阶段开展科研工作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以期达到更高质量地帮助学生开展科研计划,并可以在学生实施科研计划过程中对其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实现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重视专业实习与校企合作

通过这些年来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我们发现,多数招聘单位需要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有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择业优势[4]。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贯彻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针对高等院校的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可以采取学校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学校制定的该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选择适合的合作单位,将本科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安排到合作单位。此外,我们还应根据社会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及时修改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教育的前瞻性,令课程设置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等院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体的共同协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的关注重心。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为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途径,希冀能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7-42.

[2]程琳,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58-61.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道;法;术;层面

作者简介:彭煜(1963-),男,湖南永州人,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教授;李永桥(1977-),男,河南南乐人,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四川 绵阳 62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专项课题“区域产学研联盟下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与研究”(课题编号:2010YHE032)、西南科技大学“十二五”发展重大理论课题“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长效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编号:11sxb1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28-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目前全国“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接近200所,分布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校中,还有一大批高校也在积极进行工程教育的改革。各高校根据对“卓越计划”内涵的理解,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探索,在课程体系的整合、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培养模式仍然单一,仍以专业教育为主。由于“卓越计划”的实施时间不久,因此关于它的内涵、目标和发展思路等还需要认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道法术”思想与“卓越计划”

“道法术”是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培育起来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是寄存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成为中华民族自信心、群体凝聚力和智慧洞察力的精神源泉。中国传统“道”、“法”、“术”思想的三个层面划分来源于《易经》。在《易经》中,“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不易、变易和简易”。道者不易,法者变易,术者简易。为了形象说理,《易经》以“天、地、人”为代表来阐释道理,它启示人们要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事物。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其主要内容是论述封建君主如何治理国家的方略和法术。“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其用这个范畴来说明宇宙万物产生之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韩非的“道”取自老子的“道”而又不同于老子的“道”。他从整个宇宙的发展规律出发,把“道”归结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一种必然,并把“道”引向人类社会,将作为自然规律的“道”引申为政治领域的治国之法和治臣之术。

“术”是狭义的内容层面,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的特征,识术作为问题解决的初级目标;“法”是较高一级目标,是相对广义的方法层面,“法”要与时而易,得法是问题解决的中级目标;“道”的特点就是“不易”两个字,永远不变的才叫“道”。“道”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悟道是问题解决的最高精神层面。它超凡脱俗,突破了“术”与“法”的束缚,“道”是对问题整体的掌控、改进及推广。“道”是核心,“法”必须要基于道,“术”要符合“道”和“法”。这三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彼此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辩证统一的。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更新、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有教学“硬件”的投入和教学“软件”的改善,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道”、“法”、“术”三个层面来分析“卓越计划”,有利于人们以中国传统智慧加深对“卓越计划”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人们对“卓越计划”的实施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从而达到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

二、“卓越计划”的三个层面

在人才培养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素质是核心,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是能力和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一个人知识掌握的基本状况;素质是知识、能力等要素的内化、积淀和升华,其核心是能力和价值观,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和精神境界。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知识为凭、能力为用、素质为本是人才培养中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境界。一个人积累了知识,且具备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等能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才能是一个卓越的人才。

1.术者,技术、技巧

“卓越计划”之术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知识传授,所关注的主要是课程和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课程教学传授知识。教师在面向工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科学设计教学模块,对教学环节进行重新组织。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研究性学习方法,强调以工程实例为载体的案例教学,在实际系统和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背景环境下进行工程基础教育的方法(CDIO方法)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达到通用标准。

2.法者,于术精通而升华成理,复以理指导术之提高

“卓越计划”之法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能力培养,所关注的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的培养标准细化,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重组,构建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进行“3+1”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制订相对独立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充分保证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学生要深入企业,进行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其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行业专业标准。

3.道者,人生之道也,通过术法研讨而达人生,探索大道,以求人生妙谛,复以之贯彻于人生

“卓越计划”之道阶段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所关注的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要求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社会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主要并不在于其专业知识更丰富,也不仅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在于其综合素质更高。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科学思维方法训练,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卓越人才的标准。

三、几点启示

借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分析“卓越计划”提供的有益启示,对“卓越计划”的稳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卓越计划”的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多个层面的含义:要体现教育的属性,体现现代人类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要体现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这是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要提供有特色的教育产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解决面向社会培养何种需求的人才问题。

从目前各个学校的试点工作来看,大部分的认识和做法还处于“卓越计划”之“术”和“法”的层面,突出的是市场价值取向,对于“卓越计划”之“道”的层面还比较少,可“道”却是重要的。因为只有“道”正确了,才能成就“卓越计划”的持续发展。未来“卓越计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卓越计划”之“道”以及“卓越计划”之“道、法、术”相结合的发展。

2.有利于学校更好地理解“卓越计划”,从而对“卓越计划”有科学的认识

有了“卓越计划”的三个层面,学校就可以比较容易分析出各个层面“卓越计划”的优点和缺点。如“卓越计划”之“术”层面的工作是见效快,但仅仅从这个层面开展“卓越计划”,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卓越计划”之“道”层面的工作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但确实能使学校持续发展。“卓越计划”之“道”层面强调培养人的战略思维,追求卓越的人生境界,比“卓越计划”之“法”层面更关键。而“卓越计划”之“法”又比“卓越计划”之“术”更关键。

3.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卓越计划”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通常问题分为三个层面,要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就问题产生层面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比问题高的层面来解决低层面问题。用《孙子兵法》所讲的“势”来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即解决问题要以战略专家魏思曼的思想为参考。魏斯曼说:“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在问题相邻的层面,而在与之相高的层面。”“卓越计划”应该是从“卓越计划”之“道”层面思考,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整体布局各个层面的工作。

4.“卓越计划”的实施是由素质、能力、知识三个因素构成的系统工程

学校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之后才能制订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把诚信、环保节能、安全、美学、科学伦理等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因此,深刻认识“卓越计划”“道、法、术”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学习掌握各个要素的发展规律,才是“卓越计划”的关键。

很少有问题会得到完美的解决。对“道”的追求就是对一个问题十全十美的追求,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悟“道”可以让人们体会教育改革工作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体验在实施“卓越计划”工作时高屋建瓴的潇洒。悟“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卓越计划”,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其成.《易经》感悟[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2]王立仁.韩非的法治理念[J].政治学研究,2010,(4):119-125.

[3]王立仁,孟晓光.韩非的治国方略述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01-105.

[4]罗家莉,周永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110-112.

[5]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7]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7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已是致富能人的朱明光身上。作为威远县四方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在“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中,他并没有“置身事外”。村支书余文祥说:“老朱现在开始热心村务,主动将自家大棚作为培训基地,还手把手指导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用朱明光的话来说,他不想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土老肥”,“会挣钱还要会当家、会待人,遵纪守法走正路。”

在内江农村基层的一路采访,“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的轮廓渐渐清晰,同时,也对计划本身有了全新了解。培养不仅仅是“传技授艺”,还在于“扶志扶心”;能人的定义不仅局限于“发家致富”,还包括“修身尚品”。内江以“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为契机,直面农村人才建设需求,拉开了探索农村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大幕。

精准聚焦“家庭”这一基本单元

当前,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投身于脱贫奔康的伟大事业中。“脱贫路上决不让一户掉队”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同步全面小康的核心要义所在。

从一开始,“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不仅肩负着脱贫攻坚重任,还践行着“同步思维”。以培育人才带领脱贫的培养计划,将目光精准聚焦到了“家庭”这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有劳动能力家庭培养全覆盖”,其出发点就与“不让一户掉队”保持一致。从农村人才培育工作来看,培养计划带有“兜底”性质,筑牢了农村人才的根基。

在培养计划中,“家庭”不仅是工作推进的单位,更是工作本身的重点。以培养农村“挣得到钱、当得好家、待得来人、走得正路”人才为目标的计划不仅注重个人素质培养,也注重家风品行建设。良好的家风、家教和家庭建设有利于引导家庭成员遵守家庭道德规范,形成勤俭持家、发家致富、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围,形成守护个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就曾指出:“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紧抓“短板”顺应需求

当前,农村面临多重挑战,脱贫攻坚、“三农”改革、基层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叠加,而推诱庖幌盗泄ぷ鞯墓丶,归根到底还是在人。农村急需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他们熟悉家乡环境,对家乡充满感情,是建设家乡的最佳人选。

培养计划紧紧抓住了农村在人才培育工作上的“供给侧”,培养多元化的优秀人才,为农村“造血”,以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需求。通过大力实施培养计划,可以在农村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的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持家能人以及遵章守纪的道德模范等,他们是家庭脱贫的“顶梁柱”,是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是改革发展的“实践者”,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生力军”。

事实上,随着培养计划的实施,内江农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批能人典型,党群、干群联系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农村能人积极主动参加到村级各项事务中来。在组织的帮扶培养之下,在家庭能人的带动下,广大村民思想更加成熟,觉悟不断提高,政治更加坚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时,“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也为组织选人用人拓宽了视野。

实现人才良性循环

在内江,培养计划是一个全局性的“大动作”,以市委牵头,集合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在启动之初,内江就明确了“整合现有资源,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的基本原则,资源如何科学调配?工作怎样有效落实?对于推动这项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而言,这不仅是新形势下一场关于农村人才培育工作的探索,更是一次考验。

在资中县县委办印发的培养计划《意见》中,针对能人培养的结对帮带服务就“很考究”。全县100多个部门机构组成以党群、政府、农业等大系统划分的8支服务队,走进农村基层,针对不同村的现实需要开展帮带服务,班子弱的强党建、产业短的找项目、风气差的养习惯,精准归口的服务把劲使到了点子上。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卓越计划 工程师培养 就业教育

[作者简介]黄可(1978-),男,广西博白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和就业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88-02

当代大学生身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而说教式的就业教育很难发挥学生就业的主体作用,往往是针对就业形势、就业心理、技巧等内容笼统讲授。学生由于缺乏自我认识,对单位不熟悉,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在就业过程中相对盲目。高校如何突破就业教育瓶颈将成为重要课题,要切实把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青年大学生与人才需求方的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做好,发挥最大效益。

一、高校就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 较为重视就业率,轻视就业质量。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社会提供的有限的岗位受到较大冲击,造成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的重要评估指标的压力下,导致无论是社会、政府、高校和家长都一味强调就业率,作为毕业班的学生辅导员感觉任务艰巨,无暇考虑学生就业质量,甚至很多高校只要学生拿回任何一个就业证明就完成了就业工作,人事、灵活就业、临时岗位实习都可以统计为就业率。在组织形式上缺乏规划,流于形式,缺乏对大学生的过程培养,忽视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提升。甚至有些高校人为制造虚假的就业数字,长此以往高校诚信严重透支,就业质量严重下降。

2 较为重视过程说教,轻视就业经验的获取。作为高校的就业教育的主力队伍――辅导员,承担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在课内的就业教育过程中,往往都是组织全体学生以大会,形式给学生讲解就业技巧、简历撰写、求职心态和面试注意事项等理论性较强的枯燥知识,往往是一种单向式灌输过程,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更缺乏企业经验,所以教育过程往往达不到效果。大学校园毕竟缺乏企业实践的环境,所以很多就业教育过程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学完理论后缺少实践机会,无法对就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更深的体会。

3 就业教育师资单一,缺乏从事就业教育的复合型双导师。高校从事就业教育学校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用人单位来的招人,往往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在现有条件下,高校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较难成为既了解学生情况,又熟悉企业的复合型双导师,而高校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精力主要用于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无暇顾及就业教育。给就业教育带来了困惑,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冲击。这种就业师资的匮乏,让就业和企业之间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严重制约了就业教育的质量,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就业教育的启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采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侧重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企业实践创新能力,在学习地点上采用校内和企业两地上课的形式。教学时间一般是校内三年,校外企业学习时间累计一年。在企业的学习与以往学生到企业短期学习不同,以往的短期实习,学生往往是走马观花以参观为主;而在卓越计划中学生是在企业中参加系统学习、企业项目实践,由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并依据共同制定的教学安排来完成企业学习。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一个新的改革和突破口,能有效弥补学生在校社会经验不足、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工程应用能力等问题,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现阶段的就业教育都有很大的启发。

1 关于“卓越计划”的目标定位。教育部于2009年决定实施的“卓越计划”,是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各类型工程师的重要举措。而且对工程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包括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对于广大教育者来说,从“卓越计划”中首先应积极地理解和掌握该计划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联系适合本学科发展的企业来实施该计划,最后要不断总结计划实施的经验,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制定适合该计划的课程体系和提供相关环境来促进该计划实施。只有这样,未来毕业生才会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学生才会具有其将来从事工程行业所需的创造性,理解工程工作可能对人类社会的推动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2 “卓越计划”中企业、学校、学生的协同关系。企业主要职责是利用企业环境把坚实的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有关工程和科学的基本原理传授给学生,其次是提供给学生近距离的基础企业的实际研究和实践环境,促进学生对企业精神、工程的商业环境的理解。学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整课程计划,调整安排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到企业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体系来支持学生参加校企合作,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的实验室或者外聘企业教师到学校授课。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转变思路,积极把握这一难逢的机会,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里,努力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在离校前学完相应课程,有目标、有规划地安排大学学习生活,为赴企业实战打好基础。

3 观念为先,保障有力。卓越计划的实施,虽然与企业、学校和学生有直接联系,但是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关乎社会、企业内需和学校的联合保障体系来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

首先,建立社会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学生在企业的劳动保护、权益保护和人身安全问题有待保障,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营造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卓越计划的专项资金投入,为计划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建立企业的内在需求机制。企业应转变观念,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可优先选拔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减少企业新进人员的培训时间,降低企业新进人员的培训成本,同时,与学校的密切合作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最后,建立学校推动机制。学校应成立卓越计划的专门管理机构,配置符合需要的人员和足够的经费。应根据学生专业的需要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增进对社会用人单位的了解,将企业单位引导到校企产学合作教育中,同时负责安排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建立、形成和完善相应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协调处理校企合作教育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制订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制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时,应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邀请行业、企业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按照产学合作教育

的规律制订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企业特色的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并以企业项目化的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三、基于卓越计划视角的就业教育

卓越计划的实施关键就是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打造合作的创新机制,打造“校企配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校企一体”和“企业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就业教育不断发展。

1 “预就业”模式是就业教育的人才选拔机制。用人单位根据用人计划和安排,列出人才规划,提出选拔学生的初步标准,从大学全日制二、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学生,作为人才储备与培养对象,通过共建实验室、人才培养实验区等平台,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要求,并参与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这些学生毕业时,用人单位将对其进行考核、录用。

目前在高校的就业教育体系下已经形成了“3+1”预就业模式、“3.5+0.5”预就业模式和企业实习三种形式,其中“3+1”预就业模式是目前卓越计划主导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主要学学课程,企业也可以通过设置部分企业课程让学生修读,最后一年学校与企业全程联合培养,实施教学和实习项目,学生毕业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培养形式。集企业和学校资源实行统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带动各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在这样的标准的选拔下,大学生有利于确定自我目标,规划大学学习,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对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了多轮次的教学改革。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同时,对实验教学内容重组,转变实践教学观念,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构建企业和学校共生发展的平台,可以解决校企之间信息交流缺少平台、交流不畅的问题,也为企业选拔符合需要的人才形成了良好的对接。

2 “校企合作”模式是就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良好的选拔机制下,对于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目标,“校企合作”模式将工程教育、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学生参与企业具体的项目,为学生创造大量实践的机会。学生可参与工程实践,在一线岗位中为学生提供能真正解决设计、施工和管理问题的实践机会,使其了解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学生还可参与实习项目,不仅可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一些工程前沿问题,明确自己今后接受继续教育或学习的方向,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反复交替中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置身于项目实践环境中,增加与工程师和工程实际问题接触的机会,接受工程氛围的熏陶,学习工程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分别承担工程项目中不同部分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项目的目标。学生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实际动手能力大大增强。使思想因交流而进发,也会适当克服一定的畏难情绪,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信心,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29-02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要求人才培养中按照“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基本原则,加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发挥高校相关专业优势,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在卓越计划试点中,深化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形成的“平台+多元化”培养模式[1],进行了进一步创新与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平台+多元化”培养模式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2]。

盐城工学院机制专业2010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同年又获批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平台+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其具体内涵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方案中有关教学环节实施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学科竞赛与创新指导平台等,在进行学生整体教学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挖掘学习潜力,营造学习风气,引导并培养形成专业人才多元化的知识、能力特质,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素质多样化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特长、发展追求等多样化的要求。

2 卓越计划“平台+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好的模式可以较好地根据培养目标、专业优势或特色、学生群体或个性特质,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则要根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创新。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卓越工程师能力的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等分析研究,梳理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逻辑关系,构建起“能力拓扑图”;以“能力拓扑图”为基本参照系统,构建“相应知识体系,形成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构建能力培养所对应的“平台模块”,形成支撑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支撑平台,培养多元能力结构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能力拓扑图构建 按照“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3],在分析卓越计划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卓越工程师基本能力、必备能力、拓展能力的“三层楼”的梯次,按这三个能力递进层次设计出个人综合素养及行为能力、专业工程素质及应用能力、工程项目系统运作与协调基本能力这三条能力培养线,形成能力结构拓扑图,见图1。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卓越计划标准架构的能力培养拓扑图,设计标准目标矩阵,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根据校企联合培养的特点,进行模块单元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能力形成的先后时序和知识传授的特定规律,构建多元化的不同的教学模块;理论教学按照工程化教学要求,构建“单元课程”体系(见图2)。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构成及能力培养的要求,绘制“单元课程”的“节点”安排带状图(见图3),形成“模块+单元+节点”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融合在理论教学之中,同时按照“多元化”能力培养方向,注重分层次、分类别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形式,以此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支撑平台体系 在“平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成果[4-5],根据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要求,整合现有的“平台”资源,建立“学习和研究”大类基础平台、“创新和设计”大类指导平台、“技能和素质”大类职业平台和“留学和深造”大类发展平台。四大类平台由各个小的平台、中心、项目等组成。每个平台都留有拓展接口,成为动态的系统,可随时按照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和调整系统内的平台要素。在人才培养中,可以根据培养方案中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等逻辑顺序进行调度与利用(见图4)。

3 “平台+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果

盐城工学院机制专业应用“平台+多元化”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方式改革、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得到应用[6]。专业与美国UG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江淮动力、中材国际、江苏科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中外大中型企业进行校企产学研合作,充分了解机械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时跟踪国际国内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更新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紧跟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前进步伐,扩大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培养渠道。

机制专业率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学生培养,使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2013年教育部―西门子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指南中也把盐城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范例向全国推广。“卓越计划”在盐城工学院机制专业的实施,为专业继续大力推行“平台+多元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4 结束语

“平台+多元化”培养模式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卓越计划实施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企业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更改空间。要克服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借鉴国内外的成果,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使该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友华,袁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办学特色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9):13-16.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6-70.

[3]沈秋红.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知行合一,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优集学院为例 [J].文教资料,2012(21):

152-153.

[4]赵运林.多元整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08(4):142-147.

[5]许士群,张荣华.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24-26.

[6]袁健,葛友华,倪骁骅.“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13(1):8-10.

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59-03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背景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企业是使用人才的地方,二者的结合点就是人才,为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及时为企业所使用,学校和企业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以前开展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有一定的作用,但面太窄。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家提出了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卓越工程师的核心是创新能力。

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完成3年以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为主、基础课程实验课与必要的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年到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生产第一线集中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完成学业时,实践学时占整个学习学时的四分之一强,通过与实际工程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重大改革计划,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的启动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为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化工类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的实际工程能力要强,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导致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低下等,往往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化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培训。为了更好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紧紧围绕“卓越计划”和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涉及的“能源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已经成为广西区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的途径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要顺利实施,首先必须确定好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美好蓝图的实现,蓝图的实现离不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与手段。

(一)确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方面,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有欧洲大陆体系与华盛顿协议等标准,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紧紧围绕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坚持培养能掌握化工设计和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化学工程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内的化工产品设计、科技开发、工程研究、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构建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

“3+1”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显然不同。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主要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种类型的课程结构,是先设置理论课程然后再确定实践课程的专业体系;“3+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则是以工程专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对工程专业能力的界定,从而转化为每个学期的综合实训课程,再分析综合实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从而设定该学期的课程,因此课程的设计是先设置实践课程然后再确定理论课程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勇创新”专博相兼的培养目标,并开设充分体现在化工领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选修方向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上,采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合作授课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巩固,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实践教学是“3+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因此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必须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采用构建实验、实习、工程实训基地一体化,4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前3年在学校进行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实践能力训练,掌握了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再有计划地到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为期1年的实习,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培训及预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践过程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七学期进行生产实习,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根据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际情况,立足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而提出。真正做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而且,学生的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我们聘请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企业骨干做兼职教师,学生的毕业论文有学校一名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2人共同担任。根据预先设置的考核评分细则,由双导师评分,然后由企业导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进行PPT报告答辩,最终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桂林理工大学为了积极推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整合各方资源,采取以企业为导向、以实践基地为载体、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教师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进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这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了基础。

(一)充分调动企业深度参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进程

桂林理工大学不断加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桂林理工大学已和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广西贵港市捷力电池有限公司、广西中亚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桂林优利特集团、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企业积极介入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将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为了改变企业担心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会影响正常工作、泄漏商业机密、万一出了事负不起责任的观念,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责、利和注意事项等,并按一定比例购买学生保险。企业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终端用户,通过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并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要来设计获奖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渐向企业的需求靠拢;学校与企业委派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共同参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以行业标准和专业素质要求为依据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共同评价、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及技能,因此,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化工岗位认识实习(2学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学分)、化工设备课程设计(2学分)、工厂概念设计(2学分)、化工企业项目设计(3学分)、生产实习(6学分)和毕业设计。为保证学生第四年在企业的教学效果,企业也给学生配备导师,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合作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并按照实践教学大纲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计划中各环节的业务指导和根据企业项目需要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并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考核。企业在合作中将优先获得与工作岗位需求吻合、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且能尽快上手并能独当一面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桂林理工大学始终秉承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严谨治校方略,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资助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去工作1~2年,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工程应用型、创新型教师培养。“请进来”就是请企业家和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来校讲学或做专题报告,把工程意识、工程理论、工程实例和工程文化带到校园、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这有利于将行业最新的发展技术引进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送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工程一线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工程实践,要求教师通过工程实践获得工程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工程领域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工程项目研发工作。教师通过深入企业现场与工程师共同联合指导学生实习,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计划及毕业设计任务,可以有效解决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的缺乏工程背景的问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1”人才培养提供一支学历层次高(博士学位获得者高达80%)、结构合理(有工程经验的教师比例也高达62%)、富有活力和发展趋势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生既是“3+1”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落脚点。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生入校时,以自愿、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优秀者进入“3+1”人才培养试点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精细化工方向、精细化工方向、工业分析方向三个方向,分别确定学生在完成卓越计划的参与企业,从一年级就进行相关的企业文化教育。在进行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学习后,学习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努力做到巩固基础、拓宽知识面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技能课的学习,做到实践技能扎实,为第四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做准备。第四年,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使之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学习到企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核心能力,并努力培养“企业合格人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实现顺利就业。

由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以胜任在企业现场从事工程项目的建造,产品的生产制造,或生产过程的运行,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应用创新能力和一定人文素质的生产工程师。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与工程实际零距离,消除校内学习与工程企业工作之间的“代沟”。由“纯学生”身份转变为“准员工”身份,有利于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有利于校企共同管理,有效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同时也缩短了毕业生从“社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转型时间。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企业,运用所学知识,亲身参与并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使实习环节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学以致用,增强了职业素质,培养了从事现代制造和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生产所具备的开发、应用、生产管理等核心能力,使学生在企业环境中获得在学校无法模拟的培养效果,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同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用于新员工再培训的费用和时间,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0(17)

[2]钟丽萍,施俊侠,张文峰.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械类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3]吴世先,叶晓东,蔡向兵.寓“四种能力”教育于工科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9C)

[4]张学洪,张军,曾鸿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1(6)

[5]张晓琴.美、英、德工程教育认证的比较与借鉴[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课题(2011C026);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2010C071);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