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5:41:33

集群创新

集群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苏州;产业创新集群;挑战;对策

发展和壮大产业创新集群是推动城市自主创新的重要抓手,其显著特征就是城市本身的产业形成“创新集聚”效应,区域之间的产业创新集群的外溢扩散。当前许多产业集群正在“智改数转”,推进传统模仿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有助于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的兴盛在于不断创新,如果不居安思危地持续注入“创新”元素,把“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上升到对城市和区域竞争力的高度,激发其“创新”内生动力,将会丧失现有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机遇。

1产业创新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1.1产业创新集群的内涵

产业创新集群是集聚互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与研发机构以及服务机构的产业集群,实行分工协作,能带动区域和行业创新,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主要特点是“创新”,主体是“创新企业”和“人才集聚”。以重大科技突破为前提,密集应用大量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1],以知识创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产品为特征,且在“赢利模式”和“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断创新的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除创新程度高和知识技术密集外,它是“产业集群”经过不断升级迭代后的现代产业集群。在产业创新集群中,除创新型企业外,还应包含创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和金融机构等,它们在政府政策主导下,通过市场主体调节,银行业提供养分与土壤,形成协同成长和互相交融的“共生共长”创新集群。

1.2产业创新集群的特征

1)必须具有持续不断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它们可能是上游的供应商,或者是下游的用户企业,也可能是相关产业链中的企业。2)高新技术产业,或是知识技术密集产业,也包括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传统型产业。3)在产业群中始终应该有“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的自主创新,也有“组织架构”与“营销体系”的不断创新,以及在产业创新集群的内部或周围,具有许多高校、研发机构、行业协会、银行业、市场要素和国内外品牌产品等资源要素。4)必须要有一种促进创新创业的机制体制,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具有包容失败的宽松环境。

2苏州打造产业创新集群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苏州十分重视产业转型与升级改造,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万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聚4100家创新型企业,产值破3000亿元。目前苏州正在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和主赛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经济相互融合,培育新市场,开拓产业新增长点,“十四五”期间将投入千亿元资金,以强链、补链和固链的形式打造产业创新集群,以数字经济产业为引领,全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和引领产业转移升级[2],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融合发展。苏州正在谋划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集群,苏州经济具有GDP总量高和企业发展潜力大、人才集聚多和创新支撑好等优势,但仔细分析仍然面临如下挑战:苏州产业集群中仍然存在许多传统产业,它们正在或加快转型升级。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与上海相比,医疗大数据、智慧医疗较少,也缺少像百度、腾讯和阿里这样的数字平台型企业[3],因此需要坚65持不懈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苏州也缺乏拼多多、小红书和喜马拉雅等新型知名平台。因此,应加快推进在线经济发展,精准把控“数字经济”与“创新集群”之间互相促进、共生共长的关系,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一步激发新动能。

2.1科技创新力不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苏州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342.55亿元、R&D研发经费750亿元、发明专利授数9909件,少于深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460.79亿元、R&D研发经费1510.81亿元、发明专利授数31138件。产业集群内模仿较多,缺乏创新,造成产品相似度高;定价策略与营销模式相似,导致产品低质低价竞争;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缺乏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创新人才;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机制不健全,在创新力不足的前提下,自主独立研发能力不强;没有长远发展远景规划,产业集群缺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2.2数字经济场景缺乏,产品研发和品牌创新力不足

目前苏州“卡脖子”技术清单中,集成电路、芯片涉及面最广,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是“卡脖子”技术最为集中的环节。2021—2023年苏州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与2021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相比还有差距。苏州数字经济试验场景的某些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基础设施仍需要大量投入,一些产业创新集群亟需顶层设计,以便吸引大量创新主体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内企业仍处在产业价值链利润中低端,代加工企业的产业价值链附加值较低,处在整个价值链低端,造成制造业大而不强。

2.3产业链较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软件

2020年苏州软件和集成电路产值1148.42亿元,与2020年无锡软件和集成电路产值1350亿元相比有较大差距。苏州在设计、制造和封装等产业链重点环节中,封装占据了65%左右,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的投入力度尚需加强。苏州产业集群内产业链正在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集群内企业零部件或产品同质竞争程度太强,友好协作较少,没能在制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环节优化整合与发力,没有充分发挥真正的产业集群效应。工业互联网处在应用层,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软件[4],也没有把工业互联网延伸到全产业链,在推动数字赋能涵盖全产业链、全生产要素和全生命周期,实现价值链环节的全闭环运行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4协同推进产业创新不足,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存在短板

苏州政、行、企、校、研五方主体互动合作太少。2020年苏州财政科技投入219.62亿元,研发投入超750亿元,而同时期的上海,财政科技投入406.20亿元,研发投入1600亿元,上海拥有3大国际科创中心和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的数量占全国的32%,相比之下,苏州差距较大。苏州许多产业集群企业仍然停留在独立创新阶段,没有实现多方主体联合创新。

3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对策与举措

精耕细作新经济,必定锚定数字经济主赛道,聚焦产业创新集群主战场,潜心研究创新集群与数字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以数字化知识技术为产业创新集群的关键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创新集群的重要载体,不断激发产业创新集群的创新动能。

3.1加强源头创新资源导入,集聚创新要素开展前沿研发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产业创新集群,关键要素是“创新”,对于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业,必定在全球分工中始终处于劣势,其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力不强,产品缺乏自主创新。因此,对于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应加强创新源头导入,集聚顶尖科学家、原始创新技术等要素,促进开展“原始创新”研发,在重大科技前沿上实现突破。同时也须加快原创品牌的原始创新,在高精尖零部件上实现国内产品替代,有效推进传统产业集群(模仿型、劳动密集型)向产业创新集群全面升级换代,加速关键节点突破,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产业价值链上游产业集群融入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虽然是以企业为主体,但集群中也包含高校、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要素机构,主体与机构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实现政、行、企、校、金的共生共长和整体创新。产业创新集群应该集聚顶尖创新人才、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主体,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开展前沿研发。制定以5G技术为基础,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联的数字技术创新研发计划,建立围绕5G技术增强演进技术产业创新平台;在产业创新集群的引领和主导上发力,集聚万亿级产业创新集群。借鉴国外汽车、航空产业创新集群做法,鼓励企业主体深耕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专精特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2搭建数字经济发展试验场景,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

建设全新的数字经济试验场景,以数字经济试验场景重塑企业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和顶尖人才的一体化体系,改进企业要素配置方式,实现企业的生产要素重组和优化。数字经济场景既是新技术又是聚合器,它将创造大量新机会,吸引各种创新企业集聚,苏州政府应加快顶层设计,高水平和高标准地规划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适应数字化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数据存储、生产运输与加工基础设施设备,满足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整合和重组来实施“苏州自主品牌创新工程”计划,秉承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和协同理念,鼓励苏州品牌企业走向国际,积极培育“沙钢”“恒力”“亨通”和“波司登”等大批苏州品牌,同时推进由品牌代工生产模式向自主产品设计和营销模式转变,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品牌效应。

3.3创新数字时代新业态,促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生,打造数字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抢抓“十四五”数字经济的关键期,苏州将动态投入1000多亿元资金,支持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以数字经济激发传统制造业,以现有数字技术为支撑,与数字经济平台头部企业百度、腾讯和阿里开展合作,共同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与制造产业。如昆山手提电脑产业创新集群,按照零部件去招商引资,围绕手提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获得系列化的产品对接,就是按照产业链条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所有的零部件企业既专又精,可以达到完善产业链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4逐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机制

加大研发投入与产业化转换,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机制。一家企业力量毕竟有限,在创新集群赋能苏州制造业态势下,充分利用政府推动创新集群和协同创新来实现跨越发展。1)加快自主创新与政策体系的系统化。通过自主创新与政策体系的深度融合,解决创新政策滞后的难题,通过滚动修订科技政策,调动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普惠式政策鼓励机制。2)增强科技政策对创新的内生驱动。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促进科技创新,关键看能否找到创新的动力来源,是不是从激发创新者的内生动力入手,使科技政策真正起到促进创新机制完善、激发创新动能、凸显创新主体、孵化创新产业、优化创新环境的政策导向作用。3)借力外生驱动推进科技创新。从苏州市某区或某县级市的产业创新集群入手,探索性地进行科技政策创新试点,逐步加大科研投入,改革科研管理机制体制,再将科技政策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借助科技知识产权政策普及和优化人才评价和创新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配套,迫使企业在关键零部件研发上加大投入,在基础前沿研究中取得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的外生动力。

4结语

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深刻重塑着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因此,要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加快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行业领域互通互联[5]。在新一轮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抢抓机遇,发展与壮大产业创新集群,不断催生科技创新新模式,实现前沿技术和关键“卡脖子”技术突破,是提升苏州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促使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结合,培育出崭新的苏州创新模式“数字制造”[6]。通过数字技术、工业互联互通技术来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和绿色制造的重要手段,也是苏州培育和发展产业创新集群的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杨震宇,史占中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与路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刘然,郝大江.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2):81-82+82.

[3]王世文.如何打造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N].苏州日报,2022-01-08(2).

[4]林赛燕.协同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N].经济日报,2021-09-15(11).

[5]白丽,杜兰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14):154-156+155.

集群创新范文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发展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在和自身的纵向比较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国外成熟的企业集群相比,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起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存在的以下突出问题。

1.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形成产业聚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附加值很低,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十分有限,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动荡的打击。不少产业集群区域只是一种生产加工型集聚,生产雷同化,多数产品档次不高,花色不新,仅以低质量的产量扩张经营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地区优惠政策差距缩小,增加了企业的区间流动,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

2.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和企业生产结合不充分

由于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企业科研能力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集群缺乏发展后劲,抗风险能力较差。我国产业集群中大多为中小规模企业,由于创新的高投入性、高风险性和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性,使得许多企业的仿制动机超过其创新动机,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从而降低创新投资和减少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集群成员企业普遍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往往重设备等硬件引进轻技术等软件引进,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也普遍低下,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和潜能挖掘上不够。此外,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技术外溢来源。只有科研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注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才能使企业生产具有持续的创新活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集群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中“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严重缺乏,普遍缺乏合作氛围或合作的项目投资较小,不利于创新优势的发挥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3.集群创新发展不均衡,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体制因素制约了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在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区域的集群创新投入增加较多,创新能力提高较快,然而在全国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企业集群还处于初始低层次发展时期,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资源严重匮乏,创新能力非常微弱。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制约了地方创新项目的开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县市一级很难留住科技人才,非常不利于地方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尚未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创新体制,行政壁垒、体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人才、科技基础设施和知识资源等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人为的封闭和隔阂,将抵了创新活力,制约了许多地区企业集群的产业技术升级。

4.政府对创新重视不够,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缺乏

首先,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只注重短期效益,不鼓励长远发展和自主创新。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企业集群的创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缺少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相对较小,增长率较低,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不匹配。

其次,创新媒介服务不足,区内支持性产业发展不健全。中介组织是中小企业集群运行的支持系统。高效的中介组织的介人,有利于中小企业集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我国集群区内的中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且不少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而建立起来的。在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诸如金融、保险机构、专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从而对集群的良性代谢和创新优势的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

再次,产业政策、制度缺陷,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缺乏。政府在科技园区扶植上,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主要向区域倾斜,而很少投向优势产业和技术;重视招商引资的行政业绩而忽视引进项目的区内配套、带动能力,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基础设施、教育、法律等公共物品和信息、技术、声誉等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另外,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且应有服务不到位,使企业生产活力不强,无法嵌入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去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集群内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

5.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缺少联合行动的主动性

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应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来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度低,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充分,尤其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联更少,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集体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缺乏集群应有的社会植根性,从而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环境,集群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

集群内的企业缺乏地缘优势上的主动联合行动,宁愿“搞单干”,也不愿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导致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或相关服务不从区内购买而不远万里从国外进口;同时,市场竞争不是促进了创新,而是增加了区内企业的相互博弈和同行业的恶性竞争。这样,群内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不能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进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效率。

二、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1.增大对集群创新的扶持力度,提供有利于集群创新的政策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应不断增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大企业集群创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为集群企业间及与外界的创新合作牵线搭桥。制定并实施创新扶持政策,对于创新项目除财政直接支持外,可以实行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使金融机构从信贷政策上向科技倾斜。政府同时可以协同社会力量和风险资金设立科技创新资金,并为风险资金投入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科技创新基金可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融资的主要渠道,这不仅有利于为集群企业的创新募集资金,分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同时能分散集中于金融体系的风险。

2.构建集群的创新服务公共体系,促进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逐步建立完善多层创新技术服务体系,在企业层面上,政府要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体的研发部门;在集群层面上,政府主导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集群成员自身研究开发资源不足的问题,针对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供共性技术开发和公共科技服务,建立完善信息与管理服务体系,如建立信息咨询机构、人员培训中心和中介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各种产品博览会和技术交流会,为集群企业学习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协会和中介服务中心的建设,使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优势,利用行业自律作用,推动集群快速健康发展。促进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集群实现技术创新和升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供应链延伸和专业化协作更加普遍,知识和技术创新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导致高新技术集群在区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集群发展的一个方向。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构成了集群演进的另一个方向。

3.优化集群的产业结构,使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创新型、技术型、特色型集群过渡,积极引导处于创建期的集群的技术创新趋向,不断促进成长期、成熟期企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还要鼓励企业创新,为集群内大企业的垂直分离形成专业化衍生企业提供政策条件;积极进行集群内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公用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公共物品建设和信息、技术、经验等准公共物品的传播,培养高级资源要素,优化集群结构。

集群创新范文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竞争力

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集群与科技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的,即产业集群借助科技创新而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很好的科技创新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并针对我国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当今的高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各产业技术之间的互相依赖性,要求处于不同技术层的企业和不同产业的企业,以某种形式联合起来,突破专业技术的限制,互为技术来源和技术应用对象,共同协作,形成适应技术综合发展的再生存体系。这就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内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从而又使高新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产业集群的概念

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是它的地理根植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

2创新的概念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思想,并认为:不屈不挠的企业家具有挑战阻力和风险的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产业集群环境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正如巴顿指出:地理上的集中能给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

3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创新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特别是邻近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信任,以及邻近企业之间劳动分工与协作,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产业创新。

3.1产业集群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所谓挤压效应是指,由于一部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应付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亲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这一切导致了“集群中飘荡者行业秘密的空气”(马歇尔语),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默晦知识更容易扩散。

3.2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就近寻找交易对象,就近取得原材料、中间品供应,比较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员工,减少了运输费用等交易成本。这使得它与其他地方相比,进入障碍更低。这样,依附、承载于经济组织、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创新,就因企业产生、运行的低成本、便利性而有了频繁产生的现实可能性。

3.3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栖息地”

产业集群也使供应商、人才、专业化信息、辅助设施等资源高度密集于一个地方,从而使得于技术创新相关的资源获取成本大大降低,使人们开展技术创新变得容易了、方便了,区域内技术创新总的成本降低了。这也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卓有成效运行的标志。在技术、产业创新密集的区域,同行多、讨论多、离高校近、人才聚集,并有领先用户,由一些敢于用新产品、愿意用新产品的用户,他们可以很好得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区内供应商、合伙者多,建立新企业的成本低;区内同行竞争激烈,从而有助于激发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力。

4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4.1技术创新拉动了新的产业集群的产生

由于技术创新的种类与功能不尽相同,不同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机会与能力就不尽相同,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率和强度在不同产业中就不尽相同,进而又使生产率增长的速率和结果不尽相同。重大技术创新导致区域主导产业出现,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期,突破式技术创新逐渐被改良的技术创新所代替,使生产率的提高与成本的减低逐渐趋缓,一旦新的主导产业确立,某些改良技术很快地被大量的转移式技术创新取代,又延缓了新的生产率趋缓的时间,促进社会经济较长时间保持繁荣。此后,将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技术创新,新的主导产业将出现,新的产业集群代替原有的产业集群,这样产业结构就不断的变动更新了。外在的表现为产业结构与经济过程的短、中、长周期变动,内在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生产得以更新。

4.2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阶段,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哪个企业掌握了新技术,这个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处于优势地位,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资源中都拥有绝对优势,即使同一类型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从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创新资源的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内决定这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地缩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中的缺口,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5经验探索

在国际上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最好的案例是美国硅谷。1940年之前,硅谷还一直是以农牧业为主,但自从1965年以来,硅谷快速地成为了闻名世界的经典产业集群,一直走在全球高科技的最前沿,成为世界上最老牌的、最先进的、最成功的知识经济基地。“硅谷”两个字已经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人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硅谷以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硅谷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系统。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有很强的互动作用,在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的资源共享,使技术的溢出效应更强,隐性知识更容易扩散,从而促进了集群内部的创新,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又使相关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各个部门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在技术创新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推动技术创新自运行、自发展的机制和驱动力量,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加显著。

6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互动发展中的问题

6.1技术创新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

产业群中技术开发者之间、技术开发与促进者之间的关联度低。群内企业间关联度不高,技术开发者之间的联系松散,造成了其相互间交易成本高、降低了高新产业群的合作效率;同时技术开发者和促进者之间联系在创新网络和共享关联组织群中缺乏有效的整合,企业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区位优势,不利于产业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高新区的孵化创新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合作机制还不完善。未能利用技术固化推动创新中技术知识的搜寻和扩散,从而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6.2集群创新能力不高

我国现在存在的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这种集群里面存在的都是一些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进入壁垒都比较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一般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以价格竞争为主,集群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6.3产业集群的软环境不健全

集群内的软环境不尽人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发育不良,行业协会没有发挥“搭桥牵钱”的作用,不能满足集群内企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群内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由于我国对金融体系实行严格的管制,使得群内没有形成有效风险投资机构。不健全的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减弱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联动机制的形成。

7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发现的问题,为能有效促动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7.1培养产业群内的创新文化氛围

在产业群内加强各企业的联系,增加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机会,(如产业群内的各个企业可以经常到其他的企业进行参观观摩),使各个企业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使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迅速传递到其他的中小企业,这样就使技术创新的效率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满足市场的需求。

7.2完善群内的服务体系

主要包括:①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②创业服务中心。为区内处于创建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孵化器功能。③教育培训体系。其职能是提供人才保障。除此之外,还应把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条件,简便创建手续纳入改善服务的范畴。

7.3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

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鼓励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政府应当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那些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它们一定的优惠条件,并鼓励企业与周围的高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效的资源,做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延伸和加粗产业的价值链,使企业从产品附加值低的价值链向附加值高的价值链转移,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London:Macmillan,1990.

[2]PorterME.Location,competi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Localclustersinaglobaleconomy[Z].EconomicDevelopmentQuarterly,2000,Feb.

[3]张明之.产业集聚、新产业区与城市经济空间整合[J].中国软科学,2003,(7).

[4]许庆明.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5]林文彬.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研究[J].科研管理,2007,(2).

集群创新范文篇4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在和自身的纵向比较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国外成熟的企业集群相比,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起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存在的以下突出问题。

1.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形成产业聚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附加值很低,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十分有限,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动荡的打击。不少产业集群区域只是一种生产加工型集聚,生产雷同化,多数产品档次不高,花色不新,仅以低质量的产量扩张经营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地区优惠政策差距缩小,增加了企业的区间流动,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

2.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和企业生产结合不充分

由于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企业科研能力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集群缺乏发展后劲,抗风险能力较差。我国产业集群中大多为中小规模企业,由于创新的高投入性、高风险性和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性,使得许多企业的仿制动机超过其创新动机,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从而降低创新投资和减少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集群成员企业普遍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往往重设备等硬件引进轻技术等软件引进,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也普遍低下,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和潜能挖掘上不够。此外,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技术外溢来源。只有科研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注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才能使企业生产具有持续的创新活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集群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中“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严重缺乏,普遍缺乏合作氛围或合作的项目投资较小,不利于创新优势的发挥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3.集群创新发展不均衡,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体制因素制约了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在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区域的集群创新投入增加较多,创新能力提高较快,然而在全国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企业集群还处于初始低层次发展时期,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资源严重匮乏,创新能力非常微弱。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制约了地方创新项目的开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县市一级很难留住科技人才,非常不利于地方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尚未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创新体制,行政壁垒、体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人才、科技基础设施和知识资源等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人为的封闭和隔阂,将抵了创新活力,制约了许多地区企业集群的产业技术升级。

4.政府对创新重视不够,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缺乏

首先,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只注重短期效益,不鼓励长远发展和自主创新。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企业集群的创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缺少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相对较小,增长率较低,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不匹配。

其次,创新媒介服务不足,区内支持性产业发展不健全。中介组织是中小企业集群运行的支持系统。高效的中介组织的介人,有利于中小企业集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我国集群区内的中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且不少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而建立起来的。在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诸如金融、保险机构、专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从而对集群的良性代谢和创新优势的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

再次,产业政策、制度缺陷,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缺乏。政府在科技园区扶植上,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主要向区域倾斜,而很少投向优势产业和技术;重视招商引资的行政业绩而忽视引进项目的区内配套、带动能力,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基础设施、教育、法律等公共物品和信息、技术、声誉等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另外,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且应有服务不到位,使企业生产活力不强,无法嵌入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去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集群内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

5.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缺少联合行动的主动性

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应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来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度低,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充分,尤其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联更少,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集体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缺乏集群应有的社会植根性,从而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环境,集群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

集群内的企业缺乏地缘优势上的主动联合行动,宁愿“搞单干”,也不愿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导致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或相关服务不从区内购买而不远万里从国外进口;同时,市场竞争不是促进了创新,而是增加了区内企业的相互博弈和同行业的恶性竞争。这样,群内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不能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进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效率。

二、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1.增大对集群创新的扶持力度,提供有利于集群创新的政策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应不断增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大企业集群创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为集群企业间及与外界的创新合作牵线搭桥。制定并实施创新扶持政策,对于创新项目除财政直接支持外,可以实行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使金融机构从信贷政策上向科技倾斜。政府同时可以协同社会力量和风险资金设立科技创新资金,并为风险资金投入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科技创新基金可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融资的主要渠道,这不仅有利于为集群企业的创新募集资金,分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同时能分散集中于金融体系的风险。

2.构建集群的创新服务公共体系,促进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逐步建立完善多层创新技术服务体系,在企业层面上,政府要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体的研发部门;在集群层面上,政府主导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集群成员自身研究开发资源不足的问题,针对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提供共性技术开发和公共科技服务,建立完善信息与管理服务体系,如建立信息咨询机构、人员培训中心和中介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各种产品博览会和技术交流会,为集群企业学习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协会和中介服务中心的建设,使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优势,利用行业自律作用,推动集群快速健康发展。促进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集群实现技术创新和升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供应链延伸和专业化协作更加普遍,知识和技术创新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导致高新技术集群在区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集群发展的一个方向。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构成了集群演进的另一个方向。

3.优化集群的产业结构,使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创新型、技术型、特色型集群过渡,积极引导处于创建期的集群的技术创新趋向,不断促进成长期、成熟期企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还要鼓励企业创新,为集群内大企业的垂直分离形成专业化衍生企业提供政策条件;积极进行集群内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公用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公共物品建设和信息、技术、经验等准公共物品的传播,培养高级资源要素,优化集群结构。

集群创新范文篇5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企业集团;企业集群;集群式创新

一、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

尽管多数理论集中于产业集群对竞争力产生的正效应,然而,集群也可能变成孤立内向的系统,正如西欧的很多老工业区那样。集聚导致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锁定(Lock-in)正是造成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降低的原因,德国学者格拉伯赫(Grabher,1993)提出了功能性锁定(FuncfionalLOck-ins)、认知锁定(CognitiveLock-ins)和政治锁定(PoliticalLock-ins)等三种锁定,因此这也就从理论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升级这个命题。

当今地方产业集群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价值链分析从对单个企业研究扩充到对整个集群的研究。沃勒斯坦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commodifychains,GCC)的概念,Gereffi(1994)进一步提出全球价值链(GVC,GlobalValuechain)的概念,即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直至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包括所有参与者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迪肯(Dieken)等人也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认为全球价值链是全球生产网络的简化形式;Gereffi(1999)进一步将产业升级概念引入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分析模式。

Humphrey和Schmitz(2000,2003)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将产业的升级分为四种类型:流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即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产品复杂化、单位价值提高;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占据更多附加值的环节,如从OEM向ODM、0BM的跨越;跨行业升级(IntersectoralUpgrading),利用在原行业某种优势进入新行业。利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全球价值链,识别了四种治理模式:市场式(Arm’s-lengthMarketRelations)、网络式(Network)、准等级制(Quasi-hierarchv)、等级制(Hierarchy)。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等根据市场交易的复杂程度又提出市场式(Market)、模块式(Modular)、关系式(Relational)、俘获式(Captive)和等级制五种治理模式的分类方法,认为网络式具体包括模块式、关系式;俘获式则与准等级制类似。

全球价值链各种治理模式与四层次产业升级关系这种分析框架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如Bazan和Navas-Aleman(2003)用系统和比较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巴西SinosValley鞋产业集群,认为集群升级前景依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而有所区别;PietrobelliC.和RabellottiR.(2004)通过对拉丁美洲40个中小企业集群的实证调研,把中小企业集群分为四类,分别论述了四类集群升级的问题。国内的研究主要有,张辉(2005)认为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梅述恩等(2007)基于技术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升级;张杰等(2006)实证剖析了主企业领导型网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推动作用N23;盛世豪(2004)提出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路;文娉等(2005)探讨了全球IDM公司的治理行为对浦东IC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的影响。

总之,众多文献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方便进入全球市场,较快实现工艺流程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又使得中小企业依赖于主导企业,阻碍了功能升级和跨行业升级。所以研究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如何实现更强的创新能力尤其必要。

二、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集群获取经济性的不同及其互动发展过程

(一)研究对象界定: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集群的对立统一性Hayter(1997)曾提出以大企业为核心的集聚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聚这两种集聚方式,本文假定产业集聚主要有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以SMEs为主)两种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二者互动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创新。企业集团以母子公司制为基本特征(成员可分布于不同的集聚区),其子公司可能会被剔除而融入企业集群,也会吸收集群中的优良分子进入集团;而企业集群中的优秀企业也会因为率先创新而成长为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对于当地产业集聚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某一知名企业集团的入驻往往可以促成企业集群的形成;企业集群对于企业集团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率先内生的企业集群往往会演化出企业集团(如温州的正泰集团),其走向全球的过程同时也是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发展自身价值链的过程。企业集团若不能善于利用全球不同地域企业集群的优势,必将因缺乏活力而萎缩;企业集群若不主动嵌入企业集团的全球价值链,或自身不能培育出具有一定管理、技术优势的企业集团,其发展必将陷于低层次重复的怪圈,最后也必然要“锁定效应”而走向衰落。

Gereffi(1994)曾经将全球商品链(价值链)分为生产者驱动(Producer-driven)和购买者驱动(Buyer-driven)两种,在前者中生产者在协调生产网络运作中起主要作用;与前者相比,后者以大型零售商、品牌营销商、品牌制造商为战略经纪人(StrategicBrokers),综合运用研究、设计、营销和财务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将主要市场与生产厂家联系起来。此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还有许多处于两者之间、兼具两种驱动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将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联系起来看,与全球化相联的却是片段化。片段化与集群密不可分,“片段”往往分布在地方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域。片段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主动配置资源的结果;与之相反,为了升级集群也迅速以各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片段化”与“主动嵌入”方向相反,“片段化”反应的是企业集团正向配置、利用全球资源的状态,而“嵌入”表现的却是集群反向地快速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过程。所以,就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关系来看:企业集团要善于利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优势,利用各地集群来发展自身;企业集群的企业要通过充分竞争和主动嵌入企业集团的全球价值链,积极培养出企业集团,以保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二)基于技术和文化两个维度——对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分析研究产业集群的文献主要有:“新产业空间”学派(scott,1980;Stoper,1986)以交易费用和投入一产出系统为分析工具;新产业区论(Bagaasco,1977;Piore&Sabel,1984)强调本地化、嵌入性;创新环境学派(Grannovettor,1985)以“根植性”、“弱联带”为分析工具;Nelson(1993)的创新系统理论也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人手;Porter(1990)则以钻石理论为分析工具。综合来看主要有两个维度,即技术、生产维度和社会、文化维度。新产业空间学派侧重生产联系的角度,其它理论则强调社会、历史及制度方面的因素。

类似的,McCarm、Arita和Gordon(2002)把产业集群分为纯粹聚合式(PureAggloneration)、产业综合式(IndustrialComplex)和社会网络式(socialNetwork)三类,认为分析产业集群时必须分析其不同的性质㈣。在这里,产业综合式就是侧重生产和技术的维度,社会网络式就是以社会和文化的维度为主,纯粹聚合式则仅仅是纯粹市场原子式的,联系薄弱。联系前边Humphrey等人或Gereffi等人的治理模式的分类法,网络式中全球价值链内的联系更为平等,包括了模块式、关系式两种,模块式显然侧重技术联系,关系式则侧重社会文化联系。进一步可以从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对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提出的的五种治理模式加以分析,模块式、关系式即前边网络式的细分,模块式显然侧重技术联系,关系式则侧重社会文化联系;俘获式和等级制的内部生产联系多些,而模块式集群在技术上可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式内部两种联系都弱。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基于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关系两个维度,对于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将企业集团与其密切相连的中小企业集群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则可以从生产技术、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对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进行分类,即市场式、模块式、关系式和集群创新式四种类型(如图1),二者的互动推动了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集群创新式即综合了模块式和关系式的优点,是发展的高级阶段。集群式创新包括以下内涵:(1)个性化需求是主导,信息化发展到了一定水平;(2)以精益生产方式为主要思维模式;(3)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基础,强调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4)创新主体通过地理位置的相对集中,互利合作,功能目标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

三、企业集群式创新的实现过程

(一)集群式创新的实现途径——模块集中化企业集团集群式创新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模块集中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网络组织形成的过程。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模块化是分不开的,能够构成网络组织的基础就是若干模块的分工协作。立足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大背景,是产业集聚促成了分工细化和模块化,企业集团整合产业集聚区内部和外部的优势功能模块,模块集中化以提高创新能力;众多模块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规则联系,协同创新,就促成了集群式创新。

系统的结构越复杂,事先设计的规则越容易有缺陷,局部调整就要付出牺牲整体最优的代价,所以模块分解并非越细越好。当模块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时,就需要中间阶段的信息交换以便于联系规则的微调。在模块化当中,有提出联系规则的领导者(或叫做舵手),也有模块的制造者。二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反映了日美的差异。青木昌彦(1990)以日美企业为对比,模块集中化主要有两种模式:事先确定了模块之间金字塔型的联系规则的“A模式”(IBM/360型)和日本汽车工业里联系规则在模块之间随信息交流不断修改的“J模式”(丰田型)。A模式中,信息是单向的,由领导厂商(青木称为舵手)指向各个模块供应商;即使环境发生了变化,只有领导厂商有权改变联系规则。J模式中,信息是双向的,领导厂商与供应商不断交换信息,联系规则会随环境发生变化。此外,青木昌彦(1999)又在J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硅谷模式”,看作是多个J模式的叠加,J模式只有一个领导厂商,硅谷模式则是多个舵手,因为在IT行业,可能是较多的领导厂商在争夺主导的联系规则,所以会有多个舵手。

20世纪大汽车公司非常依赖于中央集权的设计体系,现在也因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压力而逐步实现模块分解化。第一步是重新定义生产过程的单位,例如奔驰公司在阿拉巴马州建设新型跑车的组装工厂时,把汽车结构重新分解为由大的生产模块组成的几个零部件集团。例如把包括汽囊、空调、仪表盘、安全带的驾驶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交给通用旗下的“德尔菲汽车生产系统”的郊外工厂生产,德尔菲为该模块又组建了几十个供应商网络。生产系统方面的模块化重要,设计的模块化更为重要。而在设计的模块化方面,却是日本企业开了先河。浅沼万里(1997)指出日本汽车业的重要竞争源泉就来自于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设计上的模块化,不同于美国汽车企业提供图纸给供应商加工的做法,日本汽车企业尤其是丰田集团,在确定了一般的共识界面之后,就放手让供应商去做,在“认可图纸方式”的框架下,设计过程被供应商“浓缩化”了。结果使得各模块的设计可以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改换车型的时间周期。

企业的集群式创新应该善于“模块集中化”,可以在不同产业集聚区通过收购、兼并、合资、许可证协议及供应商合约,推动技术联合,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形成一个自主创新的网络。这样既可发挥市场调节、产品协作的有利因素,全面强化企业的技术实施机制,又能避免母子公司制带来的较高成本,所以企业集团应该围绕模块集中化,实施集群式创新。企业以集群式创新为目的的模块集中化的过程,是以企业集团为行为主体,控制产业集聚区的各种模块资源,不同模块之间分工协作,分别从事设计、生产、交易等活动;通过这种种活动,模块之间实现联结互动,促成集群式创新。这种集群式创新又分作两个部分,即横向联结不同产业集聚区的优势资源模块,和纵向的客户——供应商的互动,来促成集群式创新的实现。(二)集群式创新实现的案例分析与美欧的纵向一体化的强制性和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不同,日本的企业组织为授权性和有机式的官僚制度。日本的国内直供商一般属于第一层面的供应商,或称作紧密层供应商,其它的次紧密层供应商或间接供应商则由其协调和控制,因而分布更有层次性。紧密层是系统整合的直接供应商或是技术上对总装厂有重大影响的间接供应商,其责任包括研发(特别是首次应用于汽车业的技术的研发)、管理分包商、准时供应、产品工程师积极配合总装厂工程部门的工作,以及所提供的总成模块质量保证方面的责任等;次紧密层是向前者提供用于系统整合的零部件或提供支持性服务的供应商。不同层面的供应商通力合作,通过这种波浪式的创新传播机理,可有效利用集群范围内不同供应商的优势,实现集群式创新。

供应网络中各个层面上的参与者均使用相同的语言,遵循相同的规则,成为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传播知识促使各个层面的供应商共享默认理解,这又反过来有助于进一步的传播和吸收知识。在丰田公司巨大的供应商网络金字塔中,每一子集群或系统中的小金字塔与网络中的其他子集或金字塔相似,成为相互之间的自我相似;这种自相似的集群的最大益处是内在简单性和对于“处方”的可复制性。以集群式创新在丰田城的传播为例研究其传播机制。如图2A,“组织层面I”是丰田企业集团,第二层面是其直接供应商集群,第三层面是次级供应商集群(为直接供应商供货),直接供应商一般离丰田城不远,次级供应商离直接供应商也较近,相邻次级供应商就是“顾客与供应商的关系”(如图2B)。供应商丰田Kyohokai(供应商联盟)的问题解决小组和Jshuken(自主研)是贯彻丰田主义的有效工具,特别适合丰田生产系统(TPS)在供应商之间的传播。第一或第二层面供应商也会仿效丰田公司,组织Kyohokai(供应商联盟)或Jishuken(自愿学习)委员会。通过多重增值者的努力,丰田公司的知识传播和供应商的发展在较低的成本基础上得以实现,“丰田主义”得以贯彻。

集群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产业集聚效应;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仿真

农业产业集群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农业技术水平低,创新研发能力弱,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借鉴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决定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科技、市场、资源、政策等的因果关系,梳理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一、农业科技创新集群集聚效应的科技流因果关系分析

科技流是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源,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速度和知识状况等。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关联程度,既决定生产成本的降低,又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利用VensimPLE软件对科技流进行分析,找到因果反馈回路的关键变量和干扰因素,剖析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内在的集聚效应运转机理,继而为充分发挥其效应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科技溢出是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显著特征。科技溢出意味着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有着强烈的专业化需求,而政府掌握的资源不能够完全满足这些专业化需求。农业科技知识资源的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技术创新在农业技术上更容易实现,技术创新的出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更高价值的农产品,节约成本,拉大创新者与其他生产者之间的差距。其他生产商将学习、模仿,企业间有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在技术扩散过程中,企业越接近技术创新,就越容易获得新技术。因此,技术扩散必然导致产业集群在一定范围内扩散(图1)。在科技流的正反馈循环中,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集聚效应受到知识资源和企业科技水平的制约。科研院所的实力取决于政府资源的投入。但企业科技水平受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如知识资源的储备、员工知识水平和管理策略的协调程度、相关支持环境是否有利于企业保持技术进步。

二、农业科技创新集群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农业科技创新集群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着重于研究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集聚效应以及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演化中的作用,为此将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内的企业数、群内企业净增加数、政府收益、集群对企业吸引度以及政府支持对入群速度的影响等列入系统内部,在系统内外允许物质、能量的交换(图2)。在回路2中为反映政府行为对入群速度的影响,引入“月集群科技支持支出所占比例”,为方便系统模拟,简化模拟过程,假定政府与企业的科技支持支出所占比例相同。科技支出越多,对集群外企业的吸引力就越强。但集群科技支出对入群企业速度的影响,还要受“平均新增企业科技支出费用”这一变量的影响。平均新增企业科技支出费用越高,集群科技费用支出对入群速度的影响就越不明显,反之,平均新增企业科技支出费用越低,集群科技费用支出对入群速度的影响就越明显。

三、模拟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整“月集群科技支持支出所占比例”这一变量对上述模型进行仿真,反映政府及企业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建设的不同决策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与政府收益造成的影响。分别采用0.1、0.2、0.3、0.4、0.5五个参数对系统进行仿真(图3、图4),观察政府及企业不同的科技投入比例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和政府收益的影响。图3系统仿真结果I反映的是政府及企业不同的科技投入比例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规模的影响,图4系统仿真结果II反映的是政府及企业不同的科技投入比例对政府收益的影响。图4系统仿真结果II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演进呈现S形递进,始于指数性增长,逐渐减缓,最终整个系统状态达到均衡水平。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一旦成长,立即进入高速增长状态,并迅速达到均衡。政府与企业增加科技支持力度可以改变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成长周期,政府及企业科技支持力度越大,则农业科技创新集群越早形成,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系统均衡状态企业规模越大。政府收入的变化与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形成保持基本协同,政府收入与农业科技创新集群规模高度正相关。企业税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数量是影响政府收入的重要因素。

四、有关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大力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发展种植专业村,专业户,高品质的农业科技创新进取基地。以市场需求为突破口,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研发农业的新奇特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以沼气项目的实施作为突破口,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实施有机栽培。(二)市场需求倒逼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积极适应形势,依托现有基础,满足无公害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品种改良标准化,提高质量。一方面制定和完善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为了实现目标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设备、新材料、高标准的生产技术进行规程和测试。(三)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农业科技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网格的塑造,保障纵向和横向的连续性。努力实现优良品种,栽培设施,技术的融合。优良品种,技术集成,就是要把握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确保技术推广到80%以上的家庭。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样,农产品集中生产地区的乡镇以及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农产品速测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四)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发展导向。政府制定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培育与发展规划,确定和选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特点和优势。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在科技创新集群中的信任,协调企业间的共同行动,促进良性竞争格局。(五)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领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清理整顿小市场,维护农产品交易市场内外良好的管理秩序。适应城市的需要,农产品分拣、净化、实施环保包装。在加工领域,结合投资和投资,结合农业行业优势,尽快推出规模大、档次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参考文献:

[1]黄福江,高志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与我国的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133-135.

[2]郭广平.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16,(15):20-21.

[3]黄福江,高志刚.基于“钻石模型”的荷兰花卉产业集群要素分析及经验启示[J].世界农业,2016,(02):12-15+32.

[4]高升,洪艳.国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与启示——以荷兰、法国和美国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66-70.

集群创新范文篇7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由创新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各主体在创新体系的约束下共同作用完成创新活动。创新企业。创新企业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核心,这是由其创新地位决定的。企业是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收益主体,企业投入创新资源并获取创新成果。其他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活动最终都要通过创新企业来进行产品的市场化也就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高校及科研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是重要的知识储备机构,科研实力较强,能够弥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产品的一致性形成创新需求的一致性,而需求信息的一致性能形成规范的技术目标,高校及科研机构能够有效提取技术信息从而提高研发效率。而如何处理好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分工及利益关系则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规划创新活动的进行,以及疏导市场秩序。体现在集群范畴内,就是政府相关的区域政策以及产业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拉动地区的消费和投资,并吸引资本进入集群进行创新投资。政府的另一方面作用在于创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良好的法律环境是集群创新有效进行的先决条件,而规范的市场秩序则是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中介服务机构。集群内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以技术中介为主的技术传播机构,以财务顾问为主的信息咨询机构。其中技术传播机构主要通过评估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促进技术的流通。信息咨询机构,主要负责信息的和传播,及时获取信息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集群内相关企业的流动促进了信息的传播,而专业型顾问则增大了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分为两个方面:学习效应和挤压效应;学习效应来自于技术变革的压力,集群内个别企业优先获得新技术并迅速占领市场,迫使其他企业改善生产,加大研究力度,否则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占有,甚至破产的风险。在市场上就表现为后创新企业的追赶行为;而挤压效应即在创新活动中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为确保领先优势,继续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原因在于,后续企业的追赶会使得由新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种相对优势的缩小趋势使得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外在驱动力主要有需求条件和政府支持。需求来源于市场信息,企业通过对相关市场的研判,对潜在需求做出估算,并据此研发生产,最终商品化。政府支持催生巨大的开拓效应,主观上促使企业实施创新活动。此外,政府对交易壁垒的减弱则激活了新产品、新技术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能够快速收回成本,从而提升对创新活动的热情。

(二)投入机制

投入机制主要指集群创新体系内部要素的投入,包括资金、人才、土地等。集群内众多相关企业以及配套中介的存在使之形成地域性的劳动力需求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开放的信息渠道增强了集群的人才吸引力,大量人才涌入集群,形成专业化的劳动供给。集群内激烈的竞争环境能使劳动者不断地学习提高,专业化程度迅速提升。在资本的投入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风险资本、政府资金支持等。首先,区域发展战略中,往往把集群放在突出的地位,地方政府往往会增加对集群的直接资金投入或补贴。完善的资本市场,使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融资,对于规模巨大的公司而言,资本市场融资拥有低成本等优势。而对于集群内中小企业而言,应引入风险资本,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担保等方式吸引场外资金的介入,充实创新资本。

(三)调控机制

调控机制指政府可以通过营造创新环境、规划创新建设、制定激励创新的法律法规等手段来调控创新主体及创新活动。政府出台产业规划对相关产业进行扶持。政府还可以直接组织创新联盟整合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在集群条件下,宽松的政策环境利于构建和谐的创新氛围,提高企业联合创新的积极性。此外,国家技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助于创新的秩序化和条理化。政府的调控还体现在政府激励机制方面,政府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对产业集群进行整体的调控,为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提供便利条件。

(四)合作机制

1.合作的内部表现形式。集群内多数企业分享市场份额,竞争激烈,甚至有价格战等恶性竞争行为,而集群内企业地理距离较短,业务频有交叉,沟通便利。因此如何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是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企业的合作创新从组织链条来讲有以下形式:大企业领导型。产业集群中存在规模巨大,市场份额高的企业,此类企业的配套吸引设施生产商大规模的集聚,如日本丰田汽车园,其配套企业围绕在其附近,分工明确,生产研发秩序良好。大公司提供核心技术,中小企业合作生产,不但解决了大企业独自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促进了技术在中小企业之间的扩散。中小企业合作型。中小企业有资金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特点,单个企业创新难度较大,而中小企业结合在一起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小企业联合可以便利地获取资金,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担保等方式获取贷款。

2.企业合作的外部表现形式。企业合作的外部表现形式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一般通过以下形式:科研机构内部化,大规模的企业通过并购已存在的科研机构或新设立子公司完成技术的研究工作,这种内部化形式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整合资源提升创新效率;与高校科研机构商榷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或共同注资,或以技术作价入股,分享创新成果收益。产学研的合作需要通过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沟通。因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换不如集群内企业间的信息交换真实有效,需要双方保持良好沟通。合理的协调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大量节约成本及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五)利益分配机制

要处理好集群创新体系的内部合作,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利益分配方式:

1.契约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提成支付。在这种分配方式下,各成员将按照事先协商确定的一定比例从收益中获得分成。适合于创新联盟中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都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且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互补、面临的关键性技术创新难度较小且市场风险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共建实体模式下的利益分配。创新合作方通过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创新,共同出资,按所占股份分享创新收益,这种模式基本消除了合作双方竞争的矛盾;合作方也可以通过母公司交叉持股的方式形成关联方,共同进行创新,这种方式并未形成新的实体,但由于交叉持股使企业之间的相关度增强,有助于共同利益的开发。

三、创新主体创新运行关联图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五大机制共同作用,市场或技术变革形成创新需求。企业提炼并反馈需求信息至政府由政府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企业投入要素,转移技术攻关项目至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将各投入主体结合起来,进行产品的研发。最终,新产品进入市场并及时反馈有效信息对创新活动进行修正。

四、结论

集群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创新组织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范围内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知识生产领域、高新科技产业领域的竞争,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作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

1现有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根据国外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基于技术的模仿扩散式。这种模式的形成首先由于少数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资源,通过企业资源的投入,在核心或主导技术方面处于控制地位,为在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先期进入的企业率先占领稀缺资源,只经营该产品中核心或主导的部分,而通过改造、分拆等办法与其他上游及下游的产业进行分工。如日本的丰田汽车产业的周围就存在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

(2)基于协作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式。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衍生于大学、科研院所,通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桥梁作用的发挥,使这些科研院所、大学、研究机构等组建成一定的合作网络,并通过联盟的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网络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分担风险,使集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如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

(3)基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式。各地政府为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会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提供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克服产业集群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这种类型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等。

2局限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建立开发园区,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甚至是靠政策倾销来吸引高新企业特别是著名的国际跨国公司入住而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但是这种发展思路不利于高新区长期持续发展。只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不可能是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高新区能不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并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创业能力息息相关。这种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也使我国高新区的自身发展存在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①“粗放式”的外延发展,集约度不够;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未能形成;⑧优惠政策过度,空间扩张太快,竞争力不足;④产业缺乏关联度,集群性不高;⑤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趋向性,各区比较优势不明显。

要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宏观上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技术学习,扩大国际间的合作;纵观上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以及具备较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微观上要求高科技企业要树立创新思路,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利用内外部的资源,走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这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的构建显得非常必要。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

3.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内涵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创新组织模式是在原有模式上的改进与发展,赋予新的内涵。所谓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是在原有产学研模式的基础上,以虚拟手段为核心,以提高创新竞争力为目的,对资源尤其是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的一种虚拟研发联盟组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内涵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模式不可丢弃。产学研模式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一个较好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现实当中产学研合作很多停留在浅层次的项目合作,还常常出现不信任,但是企业与高校不能光搞短平快的合作,做完一个项目就“分手”,而应搭建起长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2)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化、国际化的趋势,要求组织有弹性,打破地域界限。这就给创新组织模式采用虚拟网络手段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事实上,目前已经呈现出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在科技、技术上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虚拟企业则通过联盟企业在空间上的分散化,加上企业功能的有效结合和共同作用,企业竞争优势分别在联盟内企业所在的地区得以充分发挥,而企业所获得的“虚拟规模经济”会在各个地区得到整体展现,从而得到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

(3)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主要是为了获得创新资源、共享技术信息、进行合作开发等等,企业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获得创新效益。创新组织模式能够利用网络手段整合资源,尤其是科技资源。

(4)立足于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由于采用虚拟手段构建创新组织模式,它是否能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否能发挥创新组织模式的功能,关键是是否拥有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它们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有利运行的重要支持手段。

3.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构成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提升而来的,它的组织构成要素与现有模式的基本相同,但是各个要素在创新组织模式中的功能、地位与原有模式是有所侧重。在新的形势下,组织结构也是围绕着创新组织模式的宗旨赋予其中各个要素不同的作用。

3.2.1组织要素

(1)政府。政府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E最重要的一个推动力量,在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在推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是其他任何机构所代替不了的。政府身兼数个职能,不仅在宏观系统中能制定政策,资源分配和调控,也能对微观主体企业起到引导作用。

(2)科技型企业。所谓科技型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其核心的企业实体。科技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拥有各类科技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起到技术知识创造、推动知识扩散的作用。

(3)技术源(大学、科研机构)。技术源往往是由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充当。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日益密切起来,并且他们充分看到了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市场,产学研成为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中介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区域内存在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还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部门。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资金,要想实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金融机构的鼎立相助是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起到了桥梁作用。

3.2.2组织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过程,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的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在“官产学研”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以虚拟网络组织为核心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途径。它既可以与区域创新系统紧密结合,在区域创新环境的土壤中发挥本区域优势外,还能借助网络组织的力量将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不同的环境主体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组织结构是有所区别的。在微观主体企业中,创新组织模式更注重的是培育企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纵观系统中,创新组织模式则注重于培育区域集群的创新机制以及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成员的协作关系;而在宏观层面上,创新组织模式更强调的是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3.2.3组织功能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以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学习为核心,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向真正的创新型集群发展。

(1)政府的创新功能。政府是整个创新系统的中心。为了提高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水平,组建“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政府在其中不再需要监管一切事务,只需要在进行研发选题时,保证既有企业界的人士参加,又有学术界的人士参加,以确保所选课题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导向。其次。整合研发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另外,政府可以利用组建虚拟研发组织来调整产业结构,有目的地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功能。企业是整个创新系统的重心。因为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元,是创新网络中最活跃的结点。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其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的主体。同时各个方面的信息只有经过企业的最终整合和利用,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经济效益。在虚拟研发组织中,企业自己的研发力量是有限的,参与虚拟研发组织,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身缺乏的关键资源;参与虚拟研发组织,不仅可以学习到合作伙伴的销售经验,还可以获得有关新产品市场的知识及其他有关资源。。

(3)技术源(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技术、知识的源泉是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基础,大学、科研机构就是承担这个责任的主体。大学的创新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传播科学知识、参与成果转化、营造科学文化。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介机构的创新功能。中介机构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纽带,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促进力量。中介机构的创新功能体现为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创新。

创新组织模式中的各个组织要素都各自发挥着创新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促进创新要追求一定地理空间内各种创新集群要素的“大而全”,我们追求的是1+1>2的整体最大效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是集大成者,是推进各种要素的建设和促进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

4启示与建议

(1)正确定位政府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职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向营造良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来。一是要从注重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转向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上;二是要从主要依靠提供财税优惠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转向主要依靠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上;三是从主要依靠政府行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上。

(2)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为创新组织有效运行提供保障。首先,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文件,激活各种要素,使大学、科研院所、风险投资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充分涌动,造就良好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其次,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持孵化器建设的力度,建设好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创新创业公共平台,包括创业服务、中试基地、投融资管理等平台,重点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这道屏障。第三,以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科技创业投资资金和创业投资公司,不断完善支持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体系。第四,研究官、产、学、研运作机制,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重点学科、中试基地和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联合攻关,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高技术资源共享。

(3)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加强互信、合作的区域创新网络建设。首先应该重视政府与非政府部分的互动,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中,网络成员问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至关重要。其次,建立良好的鼓励创新机制,包括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颁布支持创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最后应该积极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

(4)推动人才高地和资源洼地建设,开拓创新源头。加快引进国际化、高层次、产业化人才,重点引进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的人才,引进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在一定领域内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吸引职业经理、风险投资家、银行投资家等一切对发展高技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加大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使高新区成为一片“人才高地”,成为吸引各种人才的“磁石”,而且成为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

集群创新范文篇9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许多事实表明,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尽管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作为外因,只有通过诱导、唤起、驱动而转化成内因,才能实现其动力效能。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要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和外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的各要素之和。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相对竞争优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之前,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净收益和创新收益的滞后期进行预测,另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风险和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估价,只有能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取得较高预期收益,又因风险适度、能力较强而能有较大成功概率的创新活动,对企业就会有较大的激励力量。

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文化、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相同的环境中,在相同的创新动力作用下,有的企业进行了创新,而有的企业却没有创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否富有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至关重要。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支柱。

3.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在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中,与个人主体行为目标关联较密切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因为个人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而能够帮助个人主体实现这一目的的动力要素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个人主体的创新行为实施恰当的、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能够充分地调动个人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必将导致自身的创新活动失去动力和活力。

4.企业文化。除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外,在企业内部动力因素中,企业文化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个人主体的行为目标不仅包含着利益目标,还包含着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而在创新实践中长期积淀和形成的企业创新文化,会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使全体员工普遍地认同和崇尚创新,并将创新成功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活动。可以说,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5.企业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动力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与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业务、专业技术水平有必然的联系。能够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科配套、起点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6.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指: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在决定未来的技术创新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这些历史因素包括:最初市场、技术管理、制度、规则、消费者预期等等。在它们的作用之下,技术创新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进而导致成功的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取决于现有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些历史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赞同”采用现有的技术而“反对”采用新的技术。采用现有技术的收益递增导致创新锁定于现有的非优的、低效率的技术,并阻止采用好的、优越的、可替换的技术,并最终造成技术创新的低效率。

多数情况下路径依赖是技术创新的阻力,因此,需要企业进行路径创新,以积极正确的态度,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的成果,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放弃眼前既得利益,采用打破现有技术创新路径,进行路径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所发生的推动作用,包括产权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政府动力机制和科技动力机制等几方面。

1.政府政策因素。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财政、金融、信贷支持减免新产品税,加大R&D投入,以及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观是强大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政府行为会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市场驱动因素。市场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发挥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等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市场过程也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组织的过程: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方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益的预期,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市场产生的正向拉力与逆向压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激励是通过市场体系要素、市场竞争、市场结构与市场规则等变量进行的。

3.科技驱动因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品寿命周期变短,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其不断发展。

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是促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基础动力。技术发明和发现具有转化为现实财富的潜力。当科学和技术的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出现主动创造需求的情形,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完成创新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周期较长,可是一旦成功,将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4.产权动力因素。产权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有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实物的拥有权,无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非实物形态的信息、知识等的拥有权。一般而言,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要进行物质资本(有形)的投入和智力、知识资本(无形)的投入,创新的结果就形成了新产品和新知识。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必须从法律上确立私有产权的地位,通过股票赠与、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员工持股和专利制度的建设来保护企业家和技术发明人的创新所得,对于一大部分未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而言,更应加快建立产权制度,创新产权激励的条件。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持续的创新动力手段,因为它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会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动力。

5.产业集群因素。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集群内大量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进行合作创新,而且集群内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当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的氛围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将大大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外部动力要素与内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除了在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之间、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影响之外,企业外部动力要素与企业内部动力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概括为:在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来自于产业集群内市场的需求引力和竞争压力、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支持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利益驱动力,成为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对利益驱动力具有感应与放大作用,它能够直接驱动企业主体从事创新,并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间接驱动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能力则最终保障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成功的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技术、市场、政府、环境,激发出新的创新需求。而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总之,诸动力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产生了技术创新活动,而技术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诸因素,引发新的创新需求;新一轮创新又会推动企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产业集群内企业就是在内外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创新活动呈螺旋上升地不断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劲,徐学军.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研究.科研管理,2006

2.张宗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中国工业经济,2000

集群创新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综述了至杜能农业区位论以来到20世纪末国外关于经济发展与地域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过的有重大影响的理论。由于各理论间在不同的时期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将这些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典区位理论时期、产业联合时期和社会整合时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区域创新

1古典区位理论阶段

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学者们所关注的事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的地理布局问题。这一时期大致开始于19世纪2O年代到20世纪中期结束。古典区位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了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方法,奠定了经济地理学中产业空间分析的数量化基础。

1.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Thunen.J.H.von)是农业区位论的奠基者,他在1826你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一次从区位学角度来研究农业生产布局问题。他以农民经营农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引入地租和运费变量,并假设地租与耕地到中心城区的距离成反比、运输费用与这一距离成正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方式特征,得出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画出了不同农作物种植布局的模型图为一个围绕中心城区形成一个个同心圈层,即“杜能圈”。他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使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出现分异。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1.2伟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佛来德.伟伯(Weber.A)是研究工业区位论的先驱,他在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中构建了一个以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为核心的工业区位选择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指标和原则,并第一次将集聚理论系统化。韦伯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决定企业区位移动的影响,提出了运费指向因子、劳动费指向因子和集聚指向因子。在这些因子中韦伯极为重视集聚因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他认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者说是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到一个地点所产生的市场化,并将这种集聚优势归结为技术设备发展、劳动组织发展和整体经济良好运用性等几个方面。他进一步界定了集聚的含义,指出:集聚理论研究工业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化存在于工业生产综合体中.以单位产品的生产而变得更加经济而存在。韦伯还对产业集聚做了定量研究,按照迁移增加的费用至少小于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原则,以等差费用曲线为分析工具来确定产业集聚程度.指出实际支付运费最小的地点将会成为工业集聚的地点。

2产业联合阶段

在古典区位论时期.产业区位论的微观研究大多是将企业的运输成本最低、工资成本最低等单项成本因素作为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关要素。到20世纪50年代后,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代替了单一成本分析。同时,分析的内容也由单个企业的选址问题转向了多个企业间的协同关系上来。更加注重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和产业间的前后关联.强调要素在空间上的极化、辐射、回程和累积效应。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理论有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和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由法国学者佩鲁(Francoisperroux)于1955年首次提出,后来经过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ohn.frishman)、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unnarmyrda1)和美国学者赫希曼(A.O.hischman)等人在不同程度上的丰富和发展了.使这一理论趋于完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是不平衡地发展的,它以不同强度程点状分布,一个地区当嵌入一个推动性工业单元以后就可以产生集聚经济.形成增长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佩鲁将增长极可以定义为:围绕主导部门而组织有活力而且有高度关联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增长极一旦出现后对周围地区发展将产生两方面效益: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指周围的生产要素不断向中心集中,使发达的中心区越发达.落后的地区越落后:扩散效应指增长极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问不均衡发展,因此将会导致地区间贫富发展的两极分化,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的“飞地”现象。而这种“飞地”型“增长极”是不能很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此到了70年代后,增长极理论开始受到批判。

2.2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前苏联学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克洛索夫斯基是这一理论学派的代表,他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区域生产专业化与区域综合发展相结合,综合体内的核心产业主要由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而与之项配合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则主要依靠有计划的分配方式来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前苏联时期产生过很大影响.对苏联各同盟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苏联政局的解体和各主要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到8O年代中后期也逐渐不被理论界所采纳。

2.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费农(Venron)等人首创的工业生命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他们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区域经济科学家将这一思想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并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内是非均衡的,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生产力的空间转移是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的,由创新活动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区.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区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从核心向广大落后区转移的特征,而且存在着回程效应使得这种转移过程不仅难以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使低梯度区陷入“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中,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扩大。因此这一理论同增长极理论一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

3社会整合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热点,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聚理论,由于这些理论关注的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选址和生产问题,也不是产业间关联和互动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影响整个区域环境的文化、制度、政府、诚信和创新等社会性资源上,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为社会整合阶段时期。

3.1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1.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那些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在特定领域内的地理集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中.用“钻石模型”来解释一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强度、相关支持产业、政府和机遇。这些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作用的.任何一种要素的薄弱都会限制产业升级和创新的潜力。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促进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使“钻石模型”模型系统产生活力。波特非常强调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他认为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而不应该直接参与到集群中。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学者们认为该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上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的运作论述较少。集群产生的背景也主要都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经济主体,而对于尚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指导和解释力是有限的。

3.2新产业区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1)提出产业区概念,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这种生产上的地域集中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产业区的形成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共享、中间产品的投入和技术溢出所形成的外部经济,使集聚到产业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地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从而获得经济利润。关于新产业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的社会学家伯卡蒂尼(Becattini)在系统考察了意大利中部的Tuscany地区后,把“第三意大利”称作“马歇尔式的产业区”.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得益于本地劳动分工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外部性以及当地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并将这些产业区定义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意义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

新产业区理论是近些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理论,由于资本、劳动和信息移动变得更加容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似乎在减弱,有学者就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在这种“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学者们发现具有一定“粘结”行的区域,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场所。而新产业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够吸引资本和劳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