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2:53:20

集群范文篇1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

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标准,并进行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正确引导产业链投资重点和中小企业配套,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生产决策的依据,在资源配置、产品配套上有的放矢。此外,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污染控制,从而促使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恶化。

(3)向“第三意大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看齐,浙江产业区必须逐渐摆脱以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地方生产系统经济效率的主要力量。加强文化素养,培育企业环境,塑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区集中精力经营少数强势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向产业链前

端跨越。

参考文献

[1]刘乃全,李勇辉,王琴.2003:中小企业:意大利通往繁荣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盛世豪,郑艳伟.2004:“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缉慈.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大出版社.

[4]董丽云,王少华.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中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论坛,2007,(17):9-11.

[5]管福全,吴伟光,伍士林.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85-87.

集群范文篇2

目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外源型集群虽然产成品的科技含量略高,但实际只侧重于高科技产品的简单组装等劳动密集环节,不掌握核心技术,对比内生型集群和外源型集群的产业结构的优劣,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来说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所以,内生型集群与外源型集群的差异,不在于产业结构,而是由于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根本性区别,导致二者对发展中国家FDI的拉动能力有明显的差距:

1.企业剩余的最终流向不同

外源型集群与“草根型”的本土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于两种不同的市场秩序、政治伦理框架之下,分厂的存在意义是将落后地区市场秩序中能攫取的利润,输送到更稳定、更完善的发达地区市场秩序之下,并借助发达地区市场秩序这一最重要的制度环境要素,求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两种集群内企业剩余的最终流向是不同的。

2.技术整合能力的控制者不同

技术整合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研发中心、总部、市场总部等设在发达地区,不仅仅是人力资本、市场网络等要素的作用,法律秩序的完备性、社会发展水平等制度环境要素的作用同样重要。

3.企业家的生产能力不同

企业家是企业的另一大核心资源,但企业家是内生的,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也是内生的,企业家的能力是无法用现金买到的。外源型集群只能生产车间以传统产业为主,以“专业市场、家族经营”为主要模式。而外源型集群则是以外资带动,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这两种集群的共同弱点是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核心技术,但外源型集群同时还存在“根植性”弱的问题。早期在广东投资的大量台商为了更低的劳动力成本而迁往苏南,形成所谓“候鸟经主任”,却生产不了“厂长”。内生型集群则为培养本地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学习网络,能够诞生大批“农民企业家”等各类创业型人才。

4.创新能力不同

内生型拥有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和演进能力;外源型一般是技术输入或设备的输入,不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外源型集群缺乏核心技术,是体现在缺乏系统的生产技术,只是输入了某些环节的依赖性的技术。外源型集群利用的主要是低端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技术控制权掌握在外资手中,技术研发能力完全由外方掌握。内生型集群的形成初期多以模仿、跟踪、组装为主,但一般拥有自主技术。

5.交易网络的区位不同

内生型集群是新的交易机会的发源地,过去分散的个别、少量的交易机会,不足以支撑一家企业的经营,而集群内交易频率高,构成了位于集群内的交易网络。外源型集群的交易网络一般在集群外部,如一些中心城市,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可能并不在集群内部,集群内也不足以形成足够开放的市场体系,一般只是部分企业之间的固定的配套关系。

从总体上来看,“宿主经济”、“依附经济”难以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只能通过“内生型”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三、我国产业集群衍生FDI的案例分析

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在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是产业内企业较多向海外转移的时期。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尤其是浙江省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集群,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向拉美、东南亚乃至欧洲等地进行大规模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目前,温州市拥有以轻工业为主的十二大特色产业包括制鞋、服装、打火机、眼镜、汽摩配、纽扣、塑编、制笔等,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涌现出了一批大型企业,制鞋行业的奥康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最初只是产业集群中一家3万元资本的小型工厂,经过10余年发展,资产已超过1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采取了战略联盟与直接投资并举的方式。2004年,奥康与意大利鞋业巨头GEOX公司合作互相进入对方的销售网络,此举使奥康通过GEOX的全球营销网络,实现了快速扩张。同时,该公司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直接开设了品牌形象店,还投资在意大利维罗纳建立了设计开发和信息中心,直接聘用国外著名设计师进行设计。国内的信息中心也从国外引入著名设计师设计,从而实现了生产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不同模式的产业集群对FDI的影响

外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区域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内生型产业集群是指一些地方依靠传统和当地力量产生的集群。

嵌入式的外源型集群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一种现象,一般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为了追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或税收的特殊优惠政策等聚集而成。在讨论产业集群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时,应该将发展中国家的内生型产业集群与这种外源型产业集群分别论述。

集群的产业演化路径不同,对FDI的影响机制也不同。从演变过程来看,两种集群的发展初期,都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但在集群的成熟期内生型集群的FDI活动开始增多,大量企业走向自主的国际化经营。但外源型集群很少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即使有,也是由跨国公司集团总部所进行的一种非自主的投资活动。

“内生型”模式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外源型”则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自然演进,依靠内生力量实现增长,是一种整合性力量;后者是对传统的中断和冲击,是一种嵌入性力量。

【摘要】不同的产业集群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FDI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在介绍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外源型产业集群这两种不同模式的产业集群对FDI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集群对发展中国家FDI拉动效应的差异,并对我国产业集群衍生的FDI案例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内生型产业集群外源型产业集群FDI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7):21-23.

[3]赵伟,古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集群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服务;供应链;虚拟集群;耦合关系

1前言

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和个人发现了更为有效的创新方法和经营模式,利用当前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各类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并完善自己的虚拟集群体系,不断增强供应链的基础实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和项目。通过不断增强虚拟集群的科技含量和其应用水平来提升供应链等级,进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的相关管控工作目标。

2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内涵

所谓的虚拟集群,就是各行业和相关企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集群组织体系,在这个集群体系之中,各个企业和行业之间形成了更为强大的供应链条,以此为基础开展多方面合作,协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虚拟集群效应更为显著,通过对多方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逐步丰富合作项目内容,扩大供应链条和营销渠道,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依托有力平台达到创新驱动的效果,逐步打造更为强大的虚拟集群体系,在体系内促成更多双赢、多赢的合作项目。

3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同一性

3.1构成实体基本相同。在旅游产业之中,各个企业都处于整个供应链条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虚拟集群体系的构成实体也是以旅游企业和其组建产生的供应链为主体的,也就是说虚拟集群体系的构成与整个旅游产业服务的供应链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3.2同为知识创新。虚拟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服务供应链有一定的相同点,因为集群的产生与供应链的产生本身都是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而且都属于中间性体制组织。旅游虚拟产业集群是具有虚拟供应链结构、基于实体价值链旅游企业的集聚。表现为同一个网络空间内,不同旅游企业之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旅游集群内部的交流和共享,具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特征。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是一种内在创新机制,节点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知识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进行流动,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式的长期合作使旅游企业之间具有共同支持和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旅游服务供应链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创新。

4虚拟集群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方面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单元,各单元基于各自优势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进行结构优化的基础;另一方面虚拟旅游产业集群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所具有的产品、服务及知识的多样性和差异化特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为适应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和创新的基础;同时虚拟集群为集群内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提供网络平台机制,网络平台可以提升旅游企业间共享和沟通的效率,降低沟通和交易成本,并且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氛围,还可营造集群内企业共同创新的环境。所有这些都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模式整合及资源创新提供了条件。

5旅游服务供应链推动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创新升级

5.1旅游服务供应链是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供应链是虚拟旅游产业集群潜在优势得以市场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具有的外部经济性、协同创新性及合作的效率性等优势常常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其激化,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及对游客的服务价值,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恰好是连接游客和旅游电子商务的组织纽带,所以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价值得以实现离不开旅游服务供应链组成的网络关系,旅游服务供应链这种组织化程度更高的模式正好符合集群发展的要求。5.2旅游服务供应链促进旅游产业虚拟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源于企业,但不局限于集群内的旅游企业,还有政府机构及其他的辅助企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依托于集群,但又不局限于集群,要实现的是一种协同创新。集群内横向的企业之间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纵向各上下k游企业具有明显的供应链结构,网络组织是显性结构,而有向链状是隐性架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集群内如果没有供应链结构,会导致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产生同质化的服务提供,相互间走向恶性竞争;如果只具有供应链的结构特征而没有集群的网络组织特点,集群内旅游企业又会因为只有合作而没有竞争最终成为低效率没有竞争力的组织形式。5.3旅游服务供应链促进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旅游服务供应链协同整合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在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下形成旅游产业虚拟集群,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对虚拟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通过组织设计安排、结构重组,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结构竞争力。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借助市场规则,对各旅游节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培养,理顺企业间网络关系,能够确保集群内的旅游企业始终以游客需求实现为导向,通过协同运作形成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

6结束语

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虚拟集群与实体供应链之间存在很明显的耦合关系,虚拟集群的不断壮大和深入发展不仅延伸了整个服务体系的供应链条,而且逐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旅游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平台。从另一角度来说,虚拟集群的体系建设和发展为传统的旅游行业发展打通了供应链条上长期存在的局限和瓶颈,将链条上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优化企业经营模式,增强企业的创新驱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方芳.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2]郑四渭、方芳.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J].旅游学刊,2014(2).

集群范文篇4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担保体制的产生,这种体制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虽然各类担保机构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担保机构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政策、法规不到位;规模普遍偏小;经营不规范、存在超范围经营;没有建立稳定的担保资金追加补充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商业银行对担保机构风险承担能力的担忧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担保公司的发展,限制其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挥作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模式设计与运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模式设计。中小企业集群组团融资,是集群内一组企业把各自的资金需求集合起来向金融机构进行批量融资的行为与过程。具体是指集群内核心企业牵头组建集群财务公司,并由集群财务公司汇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将这些贷款申请组团后,向集群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再由集群财务公司将所融得的资金在集群内部分配(具体见图一)。图一: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模式图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运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运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组建中小企业群。中小企业群的组建必须围绕核心产业生产经营,并且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要明确,能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稳定,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地理接近、产业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很频繁,同时集群内企业家之间要有较好的人缘、地缘、血缘关系,能形成复杂的社会资本网络,集群内部信息传递速度要快,集群财务公司能够很容易获得与集群内企业相关的信息。组建集群财务公司。组建集群财务公司的关键在于选定集群内核心企业,并有其牵头组建集群财务公司,集群财务公司的主要工作在于汇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将这些贷款申请组团后,向集群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再由集群财务公司将所融得的资金在集群内部分配。组团担保与融资。集群财务公司将这些零散的贷款申请一起汇总,利用收集的相关信息,对这些贷款申请作筛选,决定是否为某一笔贷款作担保以及担保的额度等,然后将通过筛选的贷款需求统一组团,向集群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集群财务公司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各自对自身的债务负责,组团成员间不承担连带责任。

建立健全集群财务公司投融资平台与体制。一是创新直接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允许符合条件的集群财务公司投融资平台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发行股票等多种融资渠道,形成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在内的多元化融资结构,改变集群财务公司投融资平台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结构。二是推进项目融资创新。大力开展建设—转让(BT)、建设—运营—转让(BOT)、转让—运营—转让(TOT)和政府项目与民间合作(PPP)等多种融资方式,吸引各种社会闲散资金直接投资建设和经营。这样可以消化融资平台风险,促进项目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建立健全集群财务公司投融资平台债务管理和偿债机制。一是把集群财务公司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偿还纳入预算进行安排,按期足额偿还。二是建立与集群财务公司投融资平台中公司债务规模相适应的偿债风险准备金,除了将集群财务公司平台的投资收益纳入其中,加强对风险准备金的监督和管理。三是细分集群财务公司平台的性质,实行差别管理政策。如对融资平台的借贷、用资、偿债等环节实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的压力和降低潜在的债务风险。集群财务公司应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目前集群财务公司大多数采用贷款融资方式,直接融资较少,其原因一方面是直接融资的条件较高,另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融资平台,因此,集群财务公司应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一是吸引风险投资资本,将发展前景较好的部分优质中小企业资产进行组合,向PE和VC(私募基金和风险资本)推销,以引入较好的投资者,带来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二是集群财务公司推进技术入股和员工持股计划,中小企业可以采用技术入股和员工持股解决资金问题,以增长企业凝聚力,留住优秀人才。三是集群财务公司搭建股权债券交易平台,使中小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股权和债券的转让,优化中小企业的资金机构四是加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商业银行应建立更为审慎的融资平台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规范贷款担保方式。要求集群财务公司提供合格足额的抵押物,所有抵押资产的价值应在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的基础上,参照当地同类资产市场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落实合法有效的土地房产抵押或接受有代偿能力的第三方担保,杜绝地方政府纯行政性或政治性担保行为。二是督促集群财务公司融资平台建立切实可行的偿债机制,明确偿债资金的来源、用途及具体还贷安排。三是建立足够的风险拨备基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呆坏账。四是严格界定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对于融资平台支持的纯政策性项目融资业务,应审慎经营。

本文作者:胡年芬工作单位: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

集群范文篇5

[关键词]分工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制度变迁

一、分工促进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效应

分工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是人力投入的特定组织形式,是一种生产性制度安排。分析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不能忽视分工的制度效应。这种效应主要在于:分工制度规定各投入要素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新古典经济学派通常关注于既定的稀缺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稳定增长和静态特征,由于各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经济增长的路径是越来越“绷紧的”(tightening)。而产业集群中的分工制度为改造投入要素的质和量提供了内在积累机制,为不断扩大各投入要素的作用提供了内在组织与刺激机制,由此产生收益递增以抵抗收益递减趋势,产业集群使经济增长的路径可以越来越“拓宽”(widening)。因此,分工制度如果是完善的,则产业集群能达到较高水平;反过来,如果产业集群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和速度,则其分工制度一定是相当完善的;分工制度决定着产业集群演化所处的状态。大量历史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演化并不是平滑和谐的过程,而是具有高涨、平稳、停滞、衰退等各种状态的波动过程。产业集群发展究竟处于何种状态,这取决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对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所规定的限度,而这个限度又是具体地集中到分工制度上来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

例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在土地、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没有显著变化,而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却出现很大差距。一方面,在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由于较早提供了对外开放政策,在税收制度、贸易开放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建设上起步最早,表现在分工制度上,是制造业内部分工大为深化,较深地融入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链条,使得企业间的社会分工、行业间的产业分工和地区间的区域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业集群发展呈现高涨状态;另一方面,辽宁、河北等北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的进度相对于南方较慢,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制度建设、贸易开放制度等方面相对落后,致使分工制度的局限性比较明显,分工制度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也受到局限,在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产业集群的数量、规模和发展态势,比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要落后许多。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效应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分工制度是否完善,决定了交易费用的大小。完善的分工制度存在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指有利于分工深化的各种组织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比较健全。社会分工自身会增加交易费用,但完善的分工制度则会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就是以完善分工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

二、产业集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的机理分析

产业集群是一种以降低交易费用、带来递增收益为目的的制度安排与组织创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中间性组织的论述,可以把产业集群概括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资产专用性适中,信用程度中等偏高,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主要靠关系、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的一种中间性经济组织(吴德进,2004年)。产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组织形式不仅存在运费和信息交流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节约了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通过把交易费用的“内化”来减少交易费用的,这种“内化”是相对于产业集群外部而言,而不是在产业群的企业内,这有别于科斯和威廉姆森所指的交易费用“内化”。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内化”的推论是建立纵向一体化的大企业,在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

但在一体化企业内部,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问题。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条件下,一体化企业内部会产生成本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一体化企业的科层制度在处理常规性的、被分割的非常具体的工作时是有效率的,但在处理非常规的工作、委托方和方对工作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时,即人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时,就会产生成本。一体化企业的科层制度同时也降低了下级成员的风险和责任,部分地减弱了他们的努力程度,尤其是在团队工作体系中,由于个人的绩效无法测量,导致了“大锅饭”问题的出现。纵向一体化企业的另一个问题是科层体制下的每一个层级即缺少进行创新所需的信息,也缺少进行创新的动力,因而企业内的组织成本也会增加。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关系,彼此之间因为长期是正式合作以及非正式交流而形成信任,部分抵消了纯粹市场关系中的机会主义和未来不确定性,减少了市场风险。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在产业群内形成开放式的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网或企业链,以作为对大型企业的封闭式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的替代。因而产业集群既降低了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又克服了纵向一体化大企业成本和组织成本过高的问题。

因此,产业集群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的原因是:由地理位置的接近而导致的信息溢出减少了搜寻成本,减少了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特别是建立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机构之间彼此信任基础上的声誉机制,使产业集群拥有市场和企业所没有的优势。因分工内生演进所造成的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问题,由产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经济组织形式得到较好的解决,产业集群既促进了分工,又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与产业集群演化

分工深化是促使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根本经济动因;制度变迁与技术创新是推动集群演进的内在驱动力;在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是指由分工引起的、并对分工和集群产生反作用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分工演进的交易费用,使分工演进的收益大于分工演进的成本,从而使分工演进得以实现。如果一种分工结构的存在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效率,那么就存在变革这种分工结构的内在需求,一种新的分工结构就会产生,来替代旧的分工结构。分工结构决定了于之相适应的分工制度,分工制度也会发生变迁。分工制度变迁又会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制度变迁清除了分工演进过程中的人为障碍,降低了分工演进的交易成本,使分工演进产生的专业化经济能直接转化为规模经济;而分工演进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制度变迁。分工演进、分工制度变迁与产业集群演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

林毅夫把制度变迁划分为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类型也是如此(见表)。

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在国家提供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宏观制度环境中,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加工贸易开始兴起,但分工结构比较简单,企业内纵向技术分工外化为企业间横向分工,分工链条短,国内区域分工和国际分工并不充分,企业的建立与衍生主要靠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来推动,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主要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私营企业是制度变迁的第一主体,民营企业家是要求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中央政府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提供者,但地方政府对改革初期开放出现的新事物还存在认识误区,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温州等地出现的众多市场和产品加工区,当地政府曾采取过取缔、消灭的措施。

随着集群的发展,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集群的态度由抑制到默许,再到扶持和鼓励。这时,集群内分工链条不断延伸,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企业间的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都比较充分,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形成,区域分工较为明显,并不断融入国际分工链条。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逐渐加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比如,一方面,建立各种工业园区,提供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土地、用工、基础设施等优惠条件来吸引资金,以期能够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使产业集群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扶持产业分工链条的延伸,提供资金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建立各种专业化市场,支持企业创立品牌,加大营销力度等。产业集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区域内分工链条的延伸,区域内的分工合作转向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并更为全面地融入国际分工链条,构建国际分工网络,分工结构进一步多样化,政府在经济一体化、技术创新、进出口贸易政策等方面积极提供集群升级所需要的制度环境,企业和企业家团体对产权明晰、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优化也有进一步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例如,珠三角制造业的分工演进是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呈现出明显的“被动适应性”,其最重要的诱因是外生的“制度辐射”和“技术溢出”,而非内生的变量所致。OEM的分工方式,决定了政府和企业的制度创新方向和范围,进而影响着产业集群升级模式。区域分工的格局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便更有效地配置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避免不同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恶性竞争,在不同区域间实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总之,分工水平制约制度变迁进而影响产业集群演化,技术分工深化改变着企业组织的演进,社会分工深化影响着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分工状况影响着地方政府之间协作机制的建立,国际分工格局决定着国际贸易制度的变化,分工结构演进制约着分工制度变迁。但制度创新又会改进分工水平,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尽管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仍受到制度性障碍的限制,但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却具有后发优势。即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分工组织的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从而改进交易效率,跳过一些分工的中间水平,直接实现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集群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需要将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过程中的外部制度性知识内化为企业的非正规的内部知识,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一般而言,外部的制度性知识通过企业的协调机制和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再通过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分工表现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我国发展产业集群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分工和协调机制的设计和安排,加强学习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加快集群从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到真正在我国健康发展的进程。

集群范文篇6

【摘要】企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文章重点围绕晋江制鞋业,分析了其发展企业集群的背景条件及优势所在;并指出了该集群所存在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关键词】晋江制鞋业;企业集群;集群效应企业集群理论是当今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现实表明,企业集群正在或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带动着国家经济发展。一句话,企业集群发展的水平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企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形态,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它具有特定的“产业内涵”。集群内的企业呈现出区域化分布、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等基本特征,其中专业化经营是最本质的特征。通常集群的成员既包括上游的原材料、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也包括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还包括侧面延伸的互补产品制造商、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技术和中介服务等。企业集群正是通过集群内大量的企业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的专业化协作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福建省的不少地区形成了以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础,在一定地区、一定行业中逐步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泉州、厦门、福州和漳州,以泉州最为突出。以泉州晋江为例,在这个县级市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出现了3000多家纺织服装制造企业,3000多家制鞋企业,300多家制伞企业,其伞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38%,糖果产量占全国18%,晋江产业集群的特征明显。同时,该市已形成了三大竞争优势:一是涌现了一批以安踏、七匹狼、寰球、恒安、雅客为代表的集群龙头企业,围绕每一家龙头企业都有200~300家企业为之配套,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形式;二是形成了诸多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化生产乡镇,如陈埭镇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安海镇配套的皮革加工业基地、深沪镇的内衣生产基地等,每个镇同类企业数量众多,呈集群态势,制造工业特征明显;三是曾先后被授于“中国鞋都”、“中国仪器工业强县”等称号,至2005年10月,该市已拥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18项中国名牌产品、2项中国出口名牌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品牌之都”,这为当地走“扶强扶大,扶专扶特”的企业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当地市委市政府还邀请深圳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组织专家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把脉,策划在未来4年将集中力量重点扶持50家核心企业,培育40家年产值达10亿~30亿元、10家年产值达30亿~50亿元的“企业航母”,形成“纺织服装业、食品业、建材、陶瓷业、制鞋业、玩具(文具)业”5大产业集群,进而提升当地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晋江制鞋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综合来讲,影响并最终促成晋江制鞋企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几个:第一,市场始终是晋江制鞋企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任何企业的生存都离不开市场的需求,没有市场需求或者市场需求不足都不能使晋江制鞋企业集群得以生存及扩大;特别是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如果缺乏市场需求,新企业的创办就缺乏动力,大量的中小企业也不会集聚在一起来形成产业集群。在晋江运动鞋产业发展初期,正是由于来自国际的需求使得生产出来的鞋可以大量出口,才使得晋江的企业得以大规模地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的市场需求开始旺盛,这又给予晋江鞋业摆脱“加工贴牌”地位强大的市场动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拥有自己的品牌。第二,产业资本的迅速集中,劳动力及产业技术的充分自由流动是晋江制鞋企业集群形成的必备条件。上世纪80~90年代,海外华侨乘着改革开放深入的有利时机纷纷到国内投资发展,而作为著名侨乡的泉州无疑成为侨资涌入的重点。当地政府对企业创办和产业发展的限制较少,福建闽南地区相对较少国企的情况使得该地的自由劳动力丰富。这样,晋江就轻松拥有产业资本的集中,劳动力和产业技术的充分自由流动,使其具备了发展大量中小企业的重要条件。民营企业是引领产业集群的生力军。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当最终所有权与委托权合一时,企业的产权安排是最有效的。晋江的民营企业大多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个人业主制企业,他们具有理性而有效地选择经济行为的产权条件。再一方面,从中外的实践看,成功的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大多是中小企业,晋江的民营经济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正好使产业集群在这里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三,文化和传统是集群经济的重要依托。晋江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是其能够走在集群经济前列的重要因素。晋江人被称为“睡不着觉的人”,敢拼、爱拼、比拼与不懈追求的精神是晋江活力永恒的发动机。晋江的地方意识特别强烈,非常重视地缘、血缘关系,因此他们坚信“诚信为本方有大成就”“面对真实自我抱团打天下”。在这样的地方文化氛围下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基础上的“信任与承诺”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种传统的强韧性将各个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协调发展。先天条件的优厚使晋江在起跑线上领先了一步,但如何保持这一领先地位才是晋江企业现在所应该重视的。企业集群正是晋江企业前进的方向。晋江政府也提出了诸如“产业集群兴市”这样的口号。硕大的广告标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晋江人前进的方向。那么,晋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二、晋江制鞋业走企业集群所带来的优势第一,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各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和协作,从而使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了内部管理关系,产品的交易成本就大大降低。在年产各类运动鞋、旅游鞋7亿双的“中国鞋都”晋江,其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近一半,占世界同类产品产量的五分之一,是全国三大制鞋基地之一。在这里,皮革、炬胶、吹塑、EVA、电脑制绣、识标等各种与鞋有关的产业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由于存在着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销售的松散交错型价值链网络,集群中的企业基本上可以无需库存原材料、半成品等等,其所需要一般都直接从供应商处获得,这样,企业不仅可以省去从外地采购的各种费用,还可以减少库存费用,同时加速资金的周转。据粗略统计,晋江地区运动鞋厂商在采购时相比处于独立地区的中小企业能节约15%以上的采购成本,采购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大量企业的集群分摊了公共设备、基础设施等固定成本,并使通用技术迅速普及,这些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第二,有利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专业化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在集聚了3000多家制鞋企业的晋江,竞争无疑是相当激烈的。而这些企业正是在不断的较量中分出胜负,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告诉他们“什么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什么才是他们应该做的[1][2][3]”;同时,这些企业也是在交易过程中不断的博弈,逐渐形成了普遍接受的基本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游戏规则”及相应的“奖惩制度”。集群中的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竞争和协作中扬长避短,共生共荣;更为重要的是,大量企业横向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增加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的利用程度。第三,有利于技术推广和运用。在晋江制鞋集群中,大多为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受到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但当它们集聚在一起时就会产生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促进企业之间互相模仿、学习,使这些企业暂时克服技术创新方面的薄弱,在较短的时间内挤进该行业,并求得生存。不可否认,缺乏技术创新、光靠模仿与学习对于企业发展是致命的;但对于这些只求先立足的小企业而言,模仿却是救命的。这似乎太过于着眼于眼前利益,但并不妨碍这些企业“先立足,再发展”的目标。第四,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当中小企业进行集群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合作后,由于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开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互相学习和模仿,特别是开发目标的细化和开发投入的降低,必然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当各个企业都只专注于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方面时,投资所需的资金就会较少;而专注某一方面就会使新投资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经过深入研究分析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较低;由此,我们可知集群将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第五,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晋江运动鞋、旅游鞋已经是全国家喻户晓的品牌。正是由于大量制鞋企业在晋江的集聚才有了“晋江鞋世界世界晋江鞋”的响亮口号。当晋江走出了诸如安踏、别克、鸿星尔克等等大家熟悉的品牌时,晋江鞋世界自然就慢慢的走进人们的心里,晋江的区域品牌逐渐形成。区域品牌的形成有利于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作为鞋都的晋江,由于它的区域品牌优势,每年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客户来这里考察、洽谈生意。在此基础上,晋江市政府因势利导,从199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国际鞋业博览会,由此来进一步加强晋江鞋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并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优势,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晋江鞋博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晋江鞋业集群的知名度,有效地推动了鞋业集群的发展。仅今年的第七届鞋博会就吸引了来自美国、韩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菲律宾等33个国家的企业来参加,会间的合同成交额也达44.7亿元。三、晋江鞋业集群的不足及发展方向晋江的企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是企业集群发展的典范,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总体而言,福建省的企业集群只是处在初级阶段,即使是最有名的晋江制鞋业企业集群也是如此。下面就谈谈晋江鞋业集群的不足及发展方向,其最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链不完整,相关配套还不足,难于获取最佳的外部规模经济。应该说,从整体上看,晋江鞋业集群已形成皮革、化工原料、鞋机、数字制模等社会分工、配套一条龙生产协作群落;但其相关配套不足,相关社会化服务系统极不完善。在晋江鞋业集群中,生产类型的企业多,而金融、风险投资、人才培训、市场咨询、中介服务等支持性服务机构发展滞后。比如从融资渠道来讲,晋江制鞋企业资金更多的是来自于自我积累、民间资本,没有相对健全的金融机构及相关制度可以解决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这已经严重的阻碍了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是无法保证晋江中小企业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集群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如何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加快支持性服务机构的发展已经成为晋江鞋业集群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显然,光靠市场调节来解决此问题的速度太慢,不利于集群的发展,此时,就需要政府来起关键性的作用了。正如著名经济策略大师迈克尔·波忑所认为的:政府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建立某些集群的工作会不可避免的落在政府的肩上。在此,晋江政府除了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要做好市场导向,积极提供服务,引导投资者在公共服务机构方面的投资,甚至提供资金去促进相关服务机构的完善。只有在晋江政府的因势利导下,晋江鞋业集群才能加强集群链条中的薄弱环节,逐步获取最佳外部经济。第二,大多数企业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集群升级较难。在这个拥有3000多家制鞋企业的土地上竟然没有几家上规模的技术研发中心。集群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仍然摆脱不了模仿的痕迹。产品之间存在高度的同质性。正因为缺乏核心技术,晋江鞋的价值难于提升,一直处于低端产品的地位。看这样一组数据,在欧洲,意大利的布伦塔河皮鞋集群带是世界级的鞋都,集群内有866家企业,14000名从业人员,年产2000万双皮鞋,年销售16亿欧元。晋江有3000多家制鞋企业,年产鞋7亿双,年销售额15亿欧元。意大利布伦塔河皮鞋的单价为80欧元,晋江鞋是2到3欧元之间,只是人家的1/40。如此低的附加值正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所导致的。晋江确实拥有“品牌之都”的美誉,至2005年10月已经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18项中国名牌产品;但同样是品牌、名牌,为何会与人家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关键就在于晋江企业品牌没有达到品牌的真正高度,不具备品牌的真正内涵。品牌是经济与文化的结晶,每一个真正的品牌都应该是技术含量的凝结,企业文化的积淀。企业文化需要历史的沉淀,时间的积累。这对于只有十几年历史的晋江制鞋企业似乎很不公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晋江企业在培养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认识上存在偏失。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晋江企业并不是不重视人才,而是称得上“求贤若渴”。高技术人才、知名职业经理人在晋江都能受到“高薪抢购”的待遇。然而,这些高薪聘请来的人才们是归属于企业的人才吗?他们又会在企业呆多久?事实上,这些人才中的许多人要么是因为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被老板“请走”,要么就是被更高的薪水挖走。于是,跳槽的现象在晋江早已司空见惯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晋江企业留不住人才,没有真正归属于企业自己的人才呢?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晋江老板强烈的实用主义观念是最主要的原因。强烈的实用主义观念使企业的重心都放在“用人才”,而忽视了“培养人才”。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他们给经验缺乏的大学生开出的薪水是较低的。据粗略的了解,这个薪金大致在1000元左右。这样的薪水往往将能力高的学生拒之门外,而这些人才恰恰是企业培养企业文化、培养技术骨干的根本来源。经验缺乏的大学生往往对培养自己的企业更有忠诚感。换句话说,只有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才会对企业有真正的归属感,才会是企业最终的核心力量。有了属于企业自己的人才,才有了培养企业文化、提高技术研发力量的坚实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扎扎实实地做企业,赋予产品更高的技术含量,独有的品牌文化,使企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做大做强。由此,才能从根本上去推动整个企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因此,晋江制鞋企业集群的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更要靠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加强。综上所述,晋江制鞋业前进的方向就是继续走“企业集群”的道路,并不断的加强企业自身的发展,以此推进集群的升级与发展。这不仅仅因为晋江具有发展企业集群的有利条件,也因为企业集群能够推动晋江制鞋业的再一次腾飞,同时[1][2][3]也是促进晋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晋江企业集群的路必须也一定会继续走下去,当然这其中还要克服诸多的困难。套用一句话来形容晋江企业集群—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参考文献]林民书.中小企业的生存及其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2).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胡渡南.以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群发展[J].开放潮,2004,(11).周裕惠.发展产业集群需谨防“误区”[J].开放潮,2004,(11).林民书.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内在制度的建立[J].开放潮,2004,(11).林其屏.产业集群发展应跨越体制性障碍[J].开放潮,2004,(11).郭铁民,蔡勇志.福建发展产业集群要理清思路[J].开放潮,2004,(3).[9]郭铁民.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开放潮,2004,(11).[10]胡渡南,陈菲,刘平,袁忠贤.福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建设战略研究[J].福建论坛,2004,(3).[11]吕品,郑亚莉,张树义.小企业集群下的产业生态化分析[J].浙江金融2004,(4).[12]郑文智.中小企业集群与晋江经济增长分析[N].华侨大学学报,2004,(1).[13]骆文达,曾路.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集聚若干问题研究——以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证[J].当代财经,2003,(8).[14]郑凤田.四大条件影响产业集群形成[J].中国城市报道,2003,(2).[15]朱华晟.关于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几点思考[J].博士论坛,2000,(5).[16]阚肖虹.建设企业集群工业区,2002-08-22.[17]鲁慧君.企业集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ttp://,2003-12-03.论文网[1][2][3]

集群范文篇7

一、德州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业集群战略的适用性

在工业化过程中,受历史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德州工业从总体上讲,经济总量小、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外向度低,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具体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专业化、特色化较差

德州工业在纺织、机械、玻璃钢、食品、太阳能等产业上虽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但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产业虽有区域性聚集现象,但总体上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造成区域功能杂乱无序,不同产业犬牙交错,使得产业特色难以凸现出来。

(二)产业链短,关联度低

很多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众多企业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绕一个产品进行生产,不重视在产业链条的延伸上下功夫,相互之间的“断线”产品多,大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开发。例如具有传统优势的食品加工业基本上仍停留在初级加工生产的简短链条上,没有把链条向高档消费品延伸。

(三)企业之间内在联系少

由于人们对产业发展的认识还普遍停留在主导产业层面,再加上“同行是冤家”的观念的影响,企业只注重动员内部资源,而不是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很多企业,即使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由于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失去协同效应,每一企业都作为单独个体面对市场竞争,而不是结成有效集群机体共赴市场大潮,从而使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受到削弱。

(四)外资带动力较弱

近年来,德州市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但由于“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仍然处于“断链”状态,不仅影响到以专业化协作、零部件配套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进入,而且影响到区域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品配套率相比,德州的产品配套率仅为他们的5%,这不仅影响产业集群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也影响了引进外资的质量以及高端产业的转移。

(五)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

德州的“工业园区化”早已起步,但距“园区产业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大型“标志性”项目和龙头项目少,有些园区只是一些不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的简单堆积,忽视了内生因素所形成的产业链的培植,园区不专,缺乏特色,项目引进不设“门槛”等现象还很普遍。

面对德州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新的工业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产业集群的效应,特别是在提高综合生产服务能力、促进整体竞争力等各方面的明显效应,彰显了产业集群战略在德州工业化中的适用性,为德州产业集群战略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1.外部经济性。产业在地区上的集中导致社会分工细化、企业联系加强、区域资源利用率提高,使经营成本得到节约。这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交流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双重好处,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2.联合行动。指产业集群中的厂商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有意识的合作。产业集群中的联合行动能够提高合作厂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竞争力的提高。零部件和总装厂之间也减少了由于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

3.制度效应。产业集群总是处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中。一方面,集群中社会资本逐步形成与积累,集群中盛行着诚心与合作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中各厂商之间的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较小。

4.带动效应。产业集群不仅是中小企业的活跃之地,也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使集群内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带动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是德州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必要选择

产业集群的形成能有效克服困扰德州工业化进程的不利因素,使工业带动战略落到实处,客观上适应了德州经济的发展。从德州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集群在德州的发展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一)产业集群是德州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产业集群通过凸显区域最强、最突出的能力,突出企业整体形象,形成市场聚集效应,能够较好地发挥区域经济的核心优势作用,畅旺供求市场,增强内外投资的吸引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企业和品牌效应可形成共有竞争能力,促进良性循环,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是德州招商引资的最大吸盘

在当今国际国内范围内,招商引资最有分量的筹码,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硬环境发展到90年代的软环境,再到21世纪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积聚效应,产业积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因此,世界经济发展和投资趋向的新特点决定了培育产业集群应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德州开辟招商引资新天地的最重砝码和最大吸盘。

(三)产业集群是德州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德州市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水平较低、技术开发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市场应变能力差等自身发展问题,此外还面临由于市场歧视而融资困难、由于市场竞争不规范而生存困难等不良外部环境问题。产业集群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是克服中小企业某些经营劣势的有效手段。首先,在集群地,由于外部服务容易得到,交易成本低,中小企业可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从而减少资金或其他资源的需求。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可有效解决情报系统不完善,信息来源少的缺陷,企业内部规模小的弱点能得到弥补,为增强竞争力创造条件。

(四)产业集群是德州经济园区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德州有省级开发区3个,市级开发区10个,规模虽然不小,但园区内鱼龙混杂,往往只是一些企业的累积,缺乏特色,发展缓慢。产业集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多地构建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工业园区需要借助于产业集群战略予以调整,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三、德州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具备了微观基础

产业集群的良性效应及其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德州经过多年的发展,把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战略的重要选择已具备了微观基础。

1.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州工业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型向投资驱动型转换的阶段,2003年人均GDP达1232.8美元,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础。特别是在棉纺、食品、玻璃钢制造等产业,已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比较优势,有的甚至已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

2.市场基础。据统计,德州现有各类批发市场100多处,其中,夏津的棉花交易市场,武城的辣椒交易市场,杨安镇的调料交易市场,庆云县的小商品市场等,都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这些快速成长的、多层次的、多领域的众多专业化市场,为各产业、各层次的集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3.载体基础。截至2003年,德州已建成各类经济园区77处,其中省级开发区3处,市级开发区9处。众多的经济园区,通过专业化产业调整,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准备了一定的基础。

4.集群潜力。根据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者、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按此标准,目前德州虽未有成型的产业集群,但在太阳能生产、食品加工、棉纺服装、玻璃钢加工制作等几个方面已颇具竞争力,具备了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潜力。

四、德州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具体措施

德州在全面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强势推动和引导服务功能,通过市场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途径,着力培育和发展太阳能、玻璃钢、食品加工、棉纺服装等四大产业集群。

(一)培育和发展太阳能产业集群

德州拥有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厂家———皇明集团,拥有全国该行业惟一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拥有亿家能、华乐等一系列太阳能知名品牌,而且围绕着他们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网络已相当成熟。总之,太阳能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及品牌拉动效应已十分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在江北地区乃至全国市场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措施得力,有望形成德州最早的产业集群。

(二)培育和发展玻璃钢产业集群

德州市的武城县是全国闻名的玻璃钢生产基地,玻璃钢产品的制作加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大量的业主和业务人员对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有较深的专业研究,从事玻璃钢生产加工的中小业户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玻璃钢业已成为武城县的支柱产业。同时与玻璃钢业相关的服务业、运输业、信息技术咨询业等也有了较大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内在潜力。

(三)培育和发展德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德州农业基础较好,生物资源丰富,发展食品加工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传统的产业优势,况且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等产品早已驰名中外。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光明乳业、双汇食品、金锣食品、台湾旺旺集团等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德州,其龙头带动作用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推动力,德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四)培育和发展德州棉纺服装产业集群

德州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2003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300万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德州的年棉花交易量已占全国棉花交易总量的1/10。而且,在入住德州的台湾元济集团、江苏华芳集团及原有的德棉集团的带动下,德州的棉纺服装业大有可为。

集群范文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第三意大利”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

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标准,并进行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正确引导产业链投资重点和中小企业配套,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生产决策的依据,在资源配置、产品配套上有的放矢。此外,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污染控制,从而促使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恶化。

(3)向“第三意大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看齐,浙江产业区必须逐渐摆脱以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地方生产系统经济效率的主要力量。加强文化素养,培育企业环境,塑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区集中精力经营少数强势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向产业链前

端跨越。

参考文献

[1]刘乃全,李勇辉,王琴.2003:中小企业:意大利通往繁荣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盛世豪,郑艳伟.2004:“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缉慈.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大出版社.

[4]董丽云,王少华.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中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论坛,2007,(17):9-11.

[5]管福全,吴伟光,伍士林.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85-87.

集群范文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SWOT分析;政府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新疆棉花生产量占全国的1/3,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量、国内销售量、出口量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新疆拥有如此好的棉花资源,但新疆的纺织业却很落后,棉纺生产规模仅占全国的5.4%。落后的纺织工业使新疆成为一个单纯的原料供给地,不但容易使产业链条割裂,而且利益流失相当严重。因此,必须要把新疆从全国性的棉花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纺织工业基地,延长棉花产业链。借鉴我国其它纺织工业发达地区的成功道路,在新疆建立纺织业产业集群是一条既快又好的出路。

一、纺织业现状

目前新疆的纺织产业尚未形成集群。2006年新疆的纺织企业只有80家,且分布比较分散。新疆的纺织企业多建在棉花产区附近,而新疆的棉花遍布全区,因此新疆的纺织企业分布也比较分散,其中一些大中型企业多集中在产棉大区附近,如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阿克苏等城市。其次,新疆的各纺织企业间、纺织企业与棉花供应企业间、以及纺织企业与下游企业间关联性不强,企业的各自为政导致了棉花产业链的割裂,不利于新疆棉花产业的长远发展。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上升,导致纺织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再加上企业本身流动资本短缺,企业融资困难,又导致开工不足,重点项目放缓建设等,从这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要加快新疆纺织业发展,实现从棉花基地向纺织工业基地转变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二、新疆发展纺织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现用SWOT(自我诊断法)分析新疆纺织业的现状。

1、优势

(1)原料基地

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1/3,占世界棉花产量的8%左右,占全国商品棉交易量的60%和出口贸易量的100%,新疆每年度80%的棉花生产量均需通过国内外市场销售,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除此之外,新疆还是世界和中国最大的手摘细绒棉和中国惟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近几年,由于棉花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一些大型棉纺织企业将投资转向了棉花资源丰富的新疆地区。

(2)区位优势

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有16个对外开放口岸,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内地纺织企业很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如果从新疆进入周边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例如从新疆的阿克苏地区进入欧洲市场比从欧亚大陆桥缩短1200公里,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四分之三,运费降低二分之一。落户新疆的山东如意集团也是看中了新疆的区位优势,因为从新疆到欧洲的陆运通道,比从山东到欧洲的海运通道可节约一半的运费。

2、劣势

(1)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

目前中国纺织企业是高度竞争行业。国内改制的纺织企业占到90%,国营的不到10%,而新疆国营纺织企业还占到70%~80%。新疆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的负债率、就业人数、都高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的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只有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平均水平的53.4%,且亏损总额占到新疆90%以上。

由于新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始终跟不上内地国有企业改革的节奏,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问题不能很快得到解决,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造成新疆纺织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逐渐减弱,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1]

(2)纺织人才短缺

新疆纺织企业非常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和操作熟练工。新疆高等院校的纺织工程和纺织机械专业均已停止招生多年。据新疆纺织业协会统计,目前新疆各类棉纺织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超过5%,其中,棉纺织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更低,尚不到2%,精通棉纺织业经营管理的人才更为稀缺。

目前新疆部分棉纺织企业甚至没有专业的产品开发技术人员,因此多年来生产的产品毫无改变,很难应对市场需求,另有一些企业虽然购置了高档、高效的新设备,但产品依然是中低档的老品种,使好的设备无法发挥出应有效益。[2]

3、机会

①国内纺织业梯度转移

《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纺织产业梯度转移”,要把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新疆就是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十一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快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总投资15.21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7.5亿元,地方投资5亿元。新疆巨资投入棉花基地的建设,将为承接纺织产业向西部转移奠定基础,也为纺织产业集群化落户新疆创造条件。[3]

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沿海纺织企业开始向西部转移。内地棉纺企业如江苏的华芳、浙江华孚、山东如意等纺织集团公司纷纷到新疆棉花产地投资,棉纺锭数达到28万锭,投资总金额达8亿-10亿元人民币。

②自治区政策支持

新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经过5-10年的发展,实现从棉花基地向纺织工业基地的转变,形成若干具备当地特色,体现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在自治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另外,从投资环境来看,为了促进新疆纺织业的集群式发展,新疆各地、州政府建立了纺织工业园,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例如,阿克苏新规划的轻纺工业园区,市政府对前来合作和投资的企业实行电费、税收、土地使用、提供贷款等优惠政策。

③纺织品贸易自由化

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自从2005年纺织品贸易实现自由化以来,我国的纺织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品第一大出口国。2006年我国纺织品出口14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2%,约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4,排名第一。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不仅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纺织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业带来了机遇。

4、威胁

①国内纺织业集群的竞争

由于目前在国内浙江、广东一带已经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纺织产业集群,且自2002年我国确立了第一批纺织业集群试点名单以后,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建立纺织产业集群的热潮,各国各地已建立了众多的纺织产业集群,而新疆纺织产业集群还处于孕育阶段,必然会受到国内众多纺织业集群的竞争。

②周边国家纺织业的竞争

新疆与周边几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且经济结构相似,如巴基斯坦等国也拥有丰富的棉花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因此,在新疆建立的纺织产业集群,也会被周边国家所模仿、竞争。

三、新疆建立纺织产业集群的建议

由于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单靠政府造出来的。但也有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可能通过政府有意识地规划发展生成。当然这其中政府的作用就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加大政府干预

政府要加强对集群经济的引导,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和重点城镇,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引导纺织产业及相关产业向工业园区和重点城镇聚集。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纺织产业集群。

建立产业集群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工业园区。据有关专家测算,一个企业在园区内发展,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资10%,节约土地15%,治理污染费用可降低5%。工业园区所产生的区域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也使许多地方政府将公共政策的重点放在工业园区,形成一定区域内的科技、知识、资金、信息等优质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因此,工业园区在创办之初一般采用“政策区”的运行模式,即园区规划选址、生产要素配置、产业布局方式等都较多地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和优惠政策加以引导。[4]

另外,政府还应适当地控制企业的投资规模,避免大型企业垄断市场,鼓励建立中型企业,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秩序。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加快自治区纺织企业建立规范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选择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逐户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改革重组方案,通过采取向国内外招标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民营资本、社会法人资本对国有企业进行参股、控股和整体收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争取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尽早完成股份制改造,[5]进入市场同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3、注视纺织人才的培养

针对目前新疆纺织业人才短缺的状况,应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是一个产业集群能不断发展壮大的源动力,而人才则是创新的载体,因此,要在新疆建立纺织产业集群,就一定要加强对纺织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恢复各大高校的纺织专业,以及相关课程,培养纺织专业人员。其次,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为各纺织企业和纺织学校、纺织研究所建立联系,鼓励大学和相关的科研院所直接参与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再次,新疆各纺织企业也应该多从内地引进纺织人才、技术工人,对企业现有工人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新招聘的工人也应该制定就业前培训课程,提高企业工人的整体素质。最后,纺织行业协会要组织各企业定期交流,以及与内地先进纺织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组织人员观摩学习等。

4、积极招商引资

在如今国内纺织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的大环境下,新疆自治区政府要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宣传,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新疆投资建厂,并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上大项目,带动本地纺织企业,从而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完善区内服务体系

产业集群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做支撑。首先,政府应该鼓励并引导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各种咨询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进驻产业集群内部,参与集群的发展。第二,加快建立大型的客运总站和物流中心,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第三,举行各种博览会,洽谈会等扩大本地产品知名度,在大中城市建立纺织品集中市场,为企业打开国内外市场。最后,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快捷、准确、便利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制约新疆纺织工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加快新疆纺织工业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决策咨询通讯,2005.6.(70).

[2]新疆纺织工业工作会议部署行业工作重点“十一五”发展规划助力新疆纺织升级进一步发挥纺织工业的支柱产业作用.记者徐峰马杰.中国纺织报,2006.3.1,001.

集群范文篇10

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性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实。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终究与其“细胞”成员——单体企业的竞争力紧密相关。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是从乡镇、街道兴起,由中小民营企业结网成群而成。这些企业基础差、底子薄,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遇到资金短缺问题,并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王组强(2005)、李源新和许慧莹(2006)、杨汉波(2005)及王碧秀等人(2004)对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产业集群融资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集群企业普遍感到资金不足,外部融资难。

外部融资难导致集群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即通过增加留存盈余、追加业主投资等方式筹措资金。这种融资“偏好”的必然结果是集群企业资本结构中自有资金比重偏大。李源新和许慧莹(2006)、陈秀莉(2006)、魏守华和邵东涛(2002)等人的研究表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集群企业的白有资金比重都超过60%。这种现实的资本结构强化了不少学者关于自主融资是集群民营企业主要融资方式的认识。但实际逻辑并非如此。正是由于集群企业难以从外部市场获得资金,因此只能靠内部积累来满足发展需求,但这种融资对策牺牲了企业应有的成长速度。因此,克服集群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难是我国发展集群的现实命题。本文拟在剖析影响集群企业资金状况的外在因素基础上,探索缓解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有效路径。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个全球性问题,理论界也给予了大量研究。但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融资研究刚刚起步。综观已有的集群企业融资文献,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许多学者剖析了产业集群给集群企业带来的融资优势,如魏守华、邵东涛(2002),张炳申、马建会(2003),赵秀芳、周利军(2003),郭席四(2006)等,这些研究主要认为相比较于单体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降低了集群企业融资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减少了融资交易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研究视角偏重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与利益。其次,部分学者运用调查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的融资现状展开实证研究,如王组强(2005)、李源新和许慧莹(2006)、杨汉波(2005)及王碧秀(2004)、郭斌和刘曼路(2002)等,研究结论主要是集群企业获取外部融资难,内源融资是集群企业筹集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手段。最后,已有研究大多对如何解决集群企业融资难问题做了对策分析,如郭斌和刘曼路(2002)认为只有引导民间金融组织规范化运作,建立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杨汉波(2005)则从银行角度探讨如何与集群企业开展融资交易并合理控制交易风险等。显然,金融机构改革和信贷行为调整对改善集群企业债务融资具有重大意义,但不是唯一解。

西方的集群融资表现出了和国内不同的特征,研究方法上以案例研究为主。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Ja-runeeWonglimpiyarat(2006)在分析硅谷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过程中,发现风险资本和政府的融资创新项目是硅谷成功的催化剂。这主要是因为硅谷产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能吸引全球各地的风险资本。而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传统加工、制造产业,因此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难以应用硅谷的融资模式。英国学者AnnaSpadavecchia(2005)通过对意大利南、北两个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支助(statesubsidies)是集群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支助形式包括软贷款(softloans)、补贴(grants)、财政补助(fiscalsubsidies)等,并反驳了学术界关于集群企业融资完全依靠自主融资(reliedentirely0nself—financing)的主流观点。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制鞋、纺织及服装,技术要求和进入门槛较低,这和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产业集群相似。但我国集群企业融资中几乎看不到政府支助,因此对于起步更低的我国集群企业而言,实际上更渴望政府支助,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瑞典学者JoakimWinborg和HansLand—strom(2000)从管理学角度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小企业在融资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步步为营融资法(fi—nancinebootstrapping),他们通过对瑞典900家中小企业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总结了包括延迟法(dela—ylngbootstrappers)、关系导向法(relaionship—onen—tedbootstrappers)等六类的步步为营融资法。与集中于外部市场融资的已有财务经济学研究成果相比,JoakimWinborg和HansLandstrom则着重从财务管理学角度分析此问题,这对我国集群企业融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可以说,相比较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支助薄弱是集群民营企业资金短缺及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并主要在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两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因此,本文一方面将沿着税收、信贷两条路线研究集群企业融资的政府支助机制;另一方面从集群企业加强协作角度探索如何建设步步为营融资机制。

三、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分析

融资是资金需求的行为反应。除企业的运营质量、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之外,集群企业所处的中观和宏观环境也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如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及区域内的产业协作状况等。

(一)税负制约集群企业内部融资能力

税内及税外规费直接增加集群企业的财务负担,削弱企业现金流。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税收待遇不同,税负不均和税负过重大量分流了广大中小集群企业的资金。王组强(2005)对浙江省内500家集群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及福建省社科联王碧秀组织的对福建省106家集群内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两省五成以上的民企觉得税收及税外规费负担重。相比较而言,福建省民企的税内外负担又比浙江省重,这也是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更快更好的原因之一。

税收政策是个利益分配工具,直接反映民企所享受到的重视及支持程度。然而与国企、外企相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民企税负偏重问题。王碧秀等人(2004)的调查研究发现,民企除了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国家对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的政策优惠,往往将民企排除在外;所得税减免的起算时间,外企是从获利年度起算,民企则是从开办日期起算;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民企在增资时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外企不仅不需交个人所得税,还返还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此外,各种达标费、赞助费、培训费、报刊费等税外规费很多。有的民企每年向政府各部门缴纳的费用多达几十种,有的上缴的税外规费甚至超过税收。在税收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使家底原本就薄弱的民营企业更加不堪重负,内部资金积累能力受挫。

(二)股票市场和风险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基本被堵塞,制约集群企业从外部市场融通权益性资金的能力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发展时间短及其他历史原因,证券市场种类少、进入门槛高,广大集群企业基本被堵在门外,难以从主板市场融通权益性资金。2004年5月深圳中小企业板开市,但除了对申请上市企业规模的要求有所降低外,其他与主板市场的要求几乎一致,绝大多数的中小集群企业仍被拒之门外。同时,设立风险资本市场的宏观条件、运行机制也不成熟,风险资本难以进入产业集群。可以预见的是,集群企业难以从权益市场上融通资金状况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难有太大改变。

(三)信贷政策不合理,支助性信贷缺失,制约集群企业从外部市场融通债务资金的能力

信贷政策是集群企业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机制之一,然而现行的信贷融资机制基本上是适应国有企业外源性融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信贷市场的垄断者,主要服务对象并非广大民企,因此集群企业贷款难就是一个合乎实际的顽疾。这种情况况下,本应有各种专门用于扶持中小集群企业创立、发展的支助性贷款,如软贷款、优惠贷款、财政补助等,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更严峻的是,中小集群企业从银行贷款往往面临更苛刻的要求,以至于有的企业觉得银行歧视民企。如,有的银行向中小集群企业收取贷款差额补偿金或贷款滞付金以规避利率管制;中小集群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技改贷款,而且抵押贷款过程中费用高、期限短,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从贷款主体上看,我国货币市场缺乏面向民企的私营银行或中小银行,也缺乏面向中小集群企业的政策性银行,更未见为促进集群企业成长的各种扶持基金或基金会。因此,我国当前间接融资渠道对于广大集群企业而言,也是极其狭窄的。

现有融资中介服务不完善,加大了中小集群企业融资难度。各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往往要求中小集群企业提供贷款抵押或信用担保,由于集群民企普遍存在可供抵押的资产少,所以对第三方担保的需求和依赖性大。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中小集群企业担保机制。

民间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群企业积累资金,中小集群企业难以从外部权益资金市场和债务资金市场融通资金。为了解决企业设立、发展所需资金,许多中小企业往往被迫进行地下融资或民间高利贷融资。陈小红、刘剑(2003)、王碧秀(2004)等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亲友借款”、“民间融资”是民企重要的融资方式,导致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地下金融也越“繁荣”。然而,地下融资往往利率高、缺乏法律保护,有的企业因此背负承重财务压力,一旦遭遇产品价格下跌或材料价格上涨等经营风险,往往就会致企业于死地。

(四)集群企业间协作程度不高,限制了集群内部交易性融资能力

集群企业共处一条产业链上,生产具有要么上下游相互承接,要么是相互竞争,彼此间的采购、销售、设备租借及资金结算等业务频繁发生。如果企业间协作关系良好,那么可以使用延期付款或提前收款、共享设备或技术等方式缓解资金短缺而带来的资源不足问题。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协作关系普遍较差,削价竞争、信息或技术封锁、互相挖墙脚等现象毫不鲜见。更严峻的是,产业链不配套而使集群内企业无法进行交易性融资,进而限制了集群企业的融资弹性。集群企业是同一产业链上的各个结点,一家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往往会波及链条上的其他结点企业,最终可能导致产业链断裂,引起集群经济的萎缩、崩溃。因此,建立健全适合集群企业实际情况的融资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企业融资的政策需求分析

(一)建立扶持集群企业成长的税收政策,减轻税内、税外负担,增强集群企业现金流

税收政策调整应包括税负公平和减轻税负两方面内容。税负公平是指民营集群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应享有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同的税收待遇。目前我国民营集群企业还是“二等公民”,由于身份不同,使其在所得税减免、税率优惠等方面遭受不公平待遇。如,所得税率及所得税减免政策内外资企业差异大,是导致沿海许多民企业主通过投资移民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主要原因。因此统一税负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减轻税负则是在税负公平的基础上优先支持集群企业,如在税基、税率、减免待遇等方面向集群企业倾斜,尤其是清理、整顿各种摊派、规费等税外负担。美国政府在推动硅谷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就有针对性地免除了风险资本退出的资本利得税,这极大地增强了硅谷吸引风险资本的能力。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特征,减轻集群企业税负就能象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一样直接增强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长期改善企业的资金状况。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支助信贷项目,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完善集群企业外部信贷融资机制

集群企业的信贷优势及如何改善国有银行面向集群企业信贷机制的研究已较丰富,不再赘述。但在我国当前扭曲的金融格局下,要让广大中小集群企业都能轻松通过正常的信贷融资通道获取资金绝非易事。首先应当借鉴意大利融资模式,大力发展支助信贷项目,设立各种全国性、区域性的信贷基金,有针对性地解决集群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如,设立扶持集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信贷基金,或设立扶持集群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改信贷基金,或专门用于支助集群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的信贷基金。美国政府在扶持硅谷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先后设立了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小企业技术转移项目(STTR)、高端技术项目(ATP)、高端防御研究机构(DAR—PA),DuaIUSe,合作研究与发展协定(CRADAs)、小企业管理(SBA)、制造和扩张项目(MEP)及人类技术(mantech)等八项创新融资项目,这些项目在不同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硅谷信息产业的升级发展。

其次,在集群所在地设立区域性银行,直接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如1983年,美国政府在硅谷设立了硅谷银行,为硅谷信息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提供信贷和与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了产业集群信贷融资优势。我国政府也可以在发展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所在地,设立专门服务于产业集群企业的区域性银行。这一方面可以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局面,另一方面,促进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秩序。

第三,条件成熟的区域,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门为集群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使那些发展潜力大的集群不至于夭折在初始阶段。

最后,针对集群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地下金融发达地区现象,政府可以考虑采取相关措施将地下资金阳光化,逐渐引入民营银行或民营金融机构机制,这样减少集群企业地下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三)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运行机制,促进担保业务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还处于起步期,其运作机制、法律规范都不成熟,需要各相关部门积极引导。近年来,尽管有的地方政府针对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但由于担保公司数量少、注册资本偏低、申请门槛过高等原因也未取得预期效果。如,晋江是福建省产业集群最发达的地区,2000年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但直到2004年的四年里,累计为企业担保贷款只有22笔,2003年只为一家企业担保。因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四)推动步步为营融资法的广泛实施

步步为营融资法(financinebootstrapping)是指不以在外部长期市场上举债或增加新股东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实际上,大多数的小企业经营者都在用各种各样步步为营法,而不是外部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