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辅导课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9:43

高中历史辅导课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1

关键词:辅助;栏目设计;重要性

在教学历史过程里,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师主要的教学资源。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蕴含着两大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正文,另外一部分是正文的辅助系统,所谓辅助系统即每课课题中的各项栏目,包括史料、目录、练习题、历史插图、注释、附录等。正文是主体,是高中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简练严密,是围绕着课程标准而变成,有学者就表示“课程的编排则体现的是历史的体系、范围等”。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仅仅重视内容的编写与教导是不够的,课文的辅助系统也很重要。因为课文的辅助系统对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教科书的辅助系统有着其特定的功能:一是配合课程学习功能。例如在前言部分中交代背景或者设置悬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丰富课文的知识内容。新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正文简明扼要,辅助系统可以丰富课本的知识。三是巩固课程学习的成果。学习新课就必须巩固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探究总结或者课后习题的设置,都会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固对新知识的掌握与记忆。

教师在教导历史基本内容的时候,需要一些辅助栏目去重组历史知识的结构。自从我国2004年新一轮教科书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方面变核心理念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另外一方面即为变以往讲述式教学方式为与学生合作进行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建构学生知识的过程里,教师的协助和支持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何支持,如何去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除了依靠教师本身的教学功底,还要依靠教科书编写的理念设置。辅助系统尤其是教科书关于解释课文与设置思考题的栏目设计方面,都是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因为课堂教学的新知识,并不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就要靠教师借助教学栏目进行设计。例如学生如果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之时,过去的历史对于学生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可以将现代知识代入古代史中,讲述清朝的制度时融入时下很流行的电影电视剧作品,这样的讲述方式可以带领学生找寻到新旧知识的相似性,进而产生知识迁移。但是如何创设学习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代的信息,还需要历史史料的提供,这样才能带领学生领略历史的情境。史料的设计和提供离不开栏目设计。

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记忆知识,从学生建构知识的角度出发,学生都是要对新信息通过同化或者顺应,将新知识与自己的已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在课文正文中,基本的知识内容并不能直接促进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须有一定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疑惑,进而提出假设与质疑。这种引导就要依靠教科书栏目的设计。例如在学生学习历史事件的时候,用小字叙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再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问题,就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假设。

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科书的改革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为例,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转变为学本化写作,即为学生辅助学生的课本。在新版教科书中的栏目设计共计约有三大种:第一种为教师导入新课服务,帮助学生进入新课的导入栏目;第二种是为丰富课本内容,提示学生思考,帮助教师创建学生探究式学习环境的栏目,这种一般是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的栏目;第三种即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的巩固提升栏目。三者栏目循序渐进,在辅助教师新课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全面把握。在学习过程中,也突出了课文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层次分明,利于学生把握。

导入栏目的设计,便于教师在拿到课程之后,利用导入栏目辅助学生进入新课。导入栏目一般放在单元前或者文章前,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导入设计的内容大致上都是关于课程的主要内容、历史背景、重点难点或者历史线索的概括,一般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导入栏目的设计就是认知学习理论中所说的“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目的就是为了新的学习提供旧知识中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迁移。

建构栏目设计可以补充正文内容,如人教版的“资料回放”栏目,人民版的“想一想”、“读一读”栏目都是为了丰富正文知识,补充历史事件的背景,或者拓展课文外延而设计的栏目。其中思考题的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主要是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提出疑问,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提出假设,并且进行验证。新课程改革下,课文构建栏目作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丰富课文的知识,使教科书生动、形象、丰满,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种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重新加工与整理,最终抽象出历史现象本质、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所谓建构知识,指的是学生知识的“接受”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刺激,而是通过对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上,重新建构起来的。

在教科书中巩固栏目主要指的是正文结束之后的小结与课后习题部分,这个部分一方面是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进行深度挖掘。在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利用头脑同化知识,使其得到理解,并在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固定下来以后,之后就是保持与贮存知识的问题了。知识的记忆分为短时间记忆与长时间记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20分钟就会开始遗忘,有效的复习尤其是当天的复习能即使巩固知识,减缓遗忘的进程。所以巩固栏目的设计能及时有效的防止学生遗忘知识。

学习历史或者教学历史都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辅助栏目。这些栏目都是建立在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之上,有利于学生史学方法的习得,知识的把握。(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 多媒体辅助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61-01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因为在日常的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下文中,笔者分析了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提出了一些对策。

1 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多媒体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却将多媒体技术视为“公开课”作为好评的一个标准之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都有各自的优势,不可能相互替代,大多数教师还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但是教师却不愿意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它的运用没有热情。换言之,当前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认识与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与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1.2 多媒体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将多媒体作为装饰课堂教学的工具,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可以避免的表现出功利性、盲目性以及

随意性,致使往往会出现课堂内容贫乏,流于形式化,这样不仅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且对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毫无帮助。另外,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多媒体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但是教师自身掌握的多媒体技术知识有限,大多数教师对于多媒体辅助工具的操作流于表面,这也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运用比较少的原因之一。

1.3 多媒体课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合理的处理这两方面的内容。对于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来讲,课件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服务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教师制作的课件,往往比较注重课件自身的外观设置,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盲目的将课件运用到课堂上,整堂课上教师就是面对电脑和鼠标,将预先制定的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致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毫无交流,学生成为新上教师作品的观众,不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思。

2 解决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教师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认识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要认清楚多媒体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不利于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集中培训、校本研修以及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教师补充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相关知识,从而加强教师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认识。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换言之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优势,必须要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它的优势,才能够确保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价值。

2.2 优化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件制作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思考、探究等活动,逐步完成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课件的制作要注重演示与交互共存,既方便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让学生既可以了解清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将学生给予历史事件的情境中,不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做历史”的平台,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既便于教师的“教”,又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还要准确的找到历史知识与多媒体整合的切入点,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切入点体现在通过多媒体强化知识的起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解决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困境;通过多媒体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展现知识的交汇点,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多媒体构建教学内容的开放点,建造利于学生获得“过程性知识”的环境。

2.3 以生为本,建立相关的培训和学习社团

(1)变换角色,从“学生”做起培训中,要让教师改变视角,给教师一次再“做回学生”的机会,让教师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待和使用多媒体。培训应该给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时间体验和使用多媒体,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可以像学生一样,花费必要的时间了解多媒体的用途,还可以按照实际需求提高使用多媒体的技能,在实践中体验多媒体的价值。相关部门要保证在此期间给教师在软、硬件方面提供足够的支持,并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消除教师心理上的障碍和畏难情绪。

(3)组建区域学习社团有效的多媒体培训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教师建立学习社团,以便于教师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彼此帮助、相互支持。研究表明,同事间的帮助和支持对教师提高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至关重要。同时,相关部门应对社团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教师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人员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彼此了解各自的目标、需求、专长,促进交流与合作。有意识地培养教师中的“技术专家”,使其成为提供帮助的中心或带头人。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必定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优势,使多媒体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更深入,从而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高巍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3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建校于1918年,校名取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仁”是辅仁文化的精髓。近百年的文化积淀,“明道进德”的校训、“仁爱谨严”的校风成为辅仁人的文化标识。我们的课堂文化也紧紧围绕“仁”字,彰显出辅仁课堂的独特魅力。

一、以“仁”树人:确立自主精神

古代汉语中“仁”与“人”是通假字,辅“仁”的课堂是辅“人”的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更是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看做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地。辅仁的课堂要彰显辅“人”的本义,突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自主精神。下面就以高二英语《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授课者:辅仁高中周伟老师)为例,谈谈辅仁课堂中的“人”。这节课上,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中幸福的深度思考,设计ABC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分角色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对“happiness”的感悟。

1.“幸福比成功更重要”,体现对生命个体的人性关怀

“无论你走到哪里,老师都祝愿你们能成功,但请记住你们更要幸福”这样的理念充满了辅仁的课堂。如果只是把学生看作“学生”,我们希望他们成功,但如果把学生看作是生命意义上的个体,那么幸福要比成功重要得多。这节课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幸福,如何感受幸福,更是要告诉他们寻求幸福的过程尤为重要,幸福不仅是一种结果,更多的是在路上行走的一种态度与感悟。

2.“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体现对学生主体的人本情怀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我们往往会将教学步骤简单化和程序化,从而使学生在英语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无法得到较好地训练和提升。在这节公开课上,教师利用一个问题的三个层次设计,既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又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从交友、理想、财富、智慧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学生自立、自为、自律的过程,是对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与强化。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实施中这句话不应该是口号,而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课堂践行的准则。辅仁的课堂是“仁”的课堂,是“人”的课堂,这应该成为辅仁课堂的第一要义。

二、以“仁”互动:培养合作意识

我校建校初期的训导主任、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在辅仁三周年校庆之时曾经解读“辅仁”之“仁”为“从人从二,有二人相互之要素”。辅仁的传统文化强调合作团结。如何在新的课程背景中继承辅仁“从人从二”的文化传统,在辅仁的课堂教学中强化互动,培养合作意识,这是摆在辅仁教师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下面以此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的高一政治活动课:《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授课者:辅仁高中朱培蕾老师)为例,探访辅仁合作课堂的实践印记。

这节课以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职业理想调查结果为导入,呈现学生中的职业理想分布、理想职业的原因以及是否愿意创业的比例,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学生职业理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应聘》到热播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的剧情联动,在大家的合作活动中完成对“为了实现职业理想,我现在应该做什么?”问题的回答,最后由学生进行“促进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知识构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完成积极实现就业的价值观提升——我的未来不是梦。在学生问答环节,有个学习小组一改从成功案例出发的做法,另辟蹊径从史玉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的创业历程总结出创业者应具备的素养。于是引来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纷纷发难,“从史玉柱的身上看创业之路是否是一帆风顺的?”“创业之路除了鲜花和掌声还会遇到什么?”“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些问题在学习小组成员相互补充信息、不断拓展观点的合作活动中得到了圆满的解答。

高中政治教材在新课程实施后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增加了活动课程的设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苦于政治课课时的捉襟见肘、苦于政治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活动课程形同虚设。我校政治学科教师认识到活动课兼顾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合作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与学科理性认知相关的情感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因而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严谨地组织适量的活动课。

1.在合作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建构主义主张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我们很多高中教师都有一个教学的感性认识,很多知识教师都讲了,且讲过多遍,学生当时好像也已经掌握了,为什么一到考试学生就不会、就失分呢?那是因为这样的教学只是教师教给学生了,没有在学生中间经过去旧出新的知识重构过程。在“就业与自主创业”的活动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整合对原有知识领域各个矛盾的分解,实现知识的去旧,在此基础上整合出新的体系,完成知识的出新,从而将学生自己原有的显性知识重新建构,完成一张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图。

2.在合作学习中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政治学科最忌讳陷入说教,一旦如此,即便阐述的是真理也会让学生不能接受。活动课则很好地在学生合作的活动中将教学的触角伸向学生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经验世界,防止站在教师层面的说教,如此既能促进学生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内隐的观念活动与外显的感性活动,也让道德知识与个人经验、认识与实践、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学生在经历了职业理想调查、就业形势分析、面试屡遭失败的体验探究后,既从宏观上认同了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也从微观上更为积极地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实现就业,在高中阶段既进行了国情教育,又奏响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

三、以“仁”立德:探究价值本位

儒家学说宣扬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荀子·天论》中说“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王制》中则说“无德不贵,无能不官”。古代汉语中“道”是指规律、道理;“德”是指道德,品行。辅仁建校之初就以对“仁”字的深刻解读提出了明道进德的校训。在百年文化的传承中,我们更是将“道”“德”强化成为辅仁教育的源头活水。课堂教学上也逐渐形成了“明知识建构之道,进为人处世之德”的课堂文化特色。

以高二历史《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授课者:辅仁高中龚湘老师)为例。这节课以艾诗立博士前后二十年研究克伦威尔的专著《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和《克伦威尔的伟大》两书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同一位作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同一位历史人物为何会出现由专横独断、见识陈旧的篡权者变成民族英雄如此天壤之别的结论”,继而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背景中梳理克伦威尔的一生,血雨腥风的革命历史与跌宕起伏的历史人物相结合,为学生呈现一个真实饱满的克伦威尔。但这节课的重点并不是上述这些历史事实或者说历史知识本身,而是在于引发学生思考回答“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下面是一个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认为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了解人物的出身及早期的情况,俗话说从小看看到老一半(课堂上发出哈哈声),你看克伦威尔出生的家庭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他从小就有暴力倾向,爱冒险,身体强壮,在当地有一定声望和地位。这些和后来克伦威尔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组建‘新模范军’获得战争胜利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离开了这些来看克伦威尔,无疑人物就像失去了血肉一样。当然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应该结合起来看。”

1.明道:探究知识的本原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使人终身受益。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只能以教材中的价值判断为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以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现象为全部的历史现象,学生不可能有任何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条件,这样的课堂也就无法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辅仁的课堂要“明道”,要从知识的本原上去把握规律,再从规律入手去阐释现象。如果学生对《克伦威尔》这个章节的学习是从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入手的,那么就能让学生通过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更深刻和更准确地解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过来也能用对历史人物评价这个客观规律性的方法去学习和认识任何国家、任何年代的历史人物。

2.进德:探究做人之本

孔子的“仁”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我们说“进德”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为人处世,在辅仁学生中形成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爱情怀。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放在历史长河中去思量与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从各类历史人物中总结和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在虚怀若谷的“大爱”情怀中审视人类、评价历史。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点

信息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和表现的技术。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传播者,学生是信息技术的接受者,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一、当前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缺乏正确认识,片面认为历史教学只要学好教材上的知识点,无需多涉猎课外资料,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做课件,收集资料,还不如多做几套练习题和总结若干答题方法来巩固知识点。这种看法依然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能。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历史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很少使用课件教学,认为制作一节课课件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无法独立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宁可闲置电脑也不去利用和开拓资源。如果有听课活动,历史教师也只限于上网搜集课件,简单改版,便拿来使用。这种“拿来主义”实质就是形式主义,教师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特点备课,因此教学效果令人不满意。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缺乏个性化设计。当前,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缺乏个性,找不到亮点和有特色的整合点。一方面,由于历史教师自身缺乏创新精神,知识和文化底蕴不够;另一方面,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阅读面窄,学习能力有限。这就导致师生在课堂合作探究教学中,只有课前预设部分的教学内容能够完成,缺乏新生成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这种只重课前忽视课中的教学行为不适合学生终身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智慧,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与评价。这种教学单方行为,导致历史课堂缺乏活力,缺乏灵动。

二、做好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建议

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点,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一)设计需要还原知识,改变知识形态的教学步骤。对基础概念类知识,应重点关注抽象知识还原到客观世界的途径。按此标准,找到教材知识的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教学任务。例如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时,此处确定整合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处理方法是,利用信息技术编制表格,插入孙中山、图片,配备文字信息。这种整合尤其是配备人物图像,更加突出学生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的理解。

(二)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针对方法类知识及相应能力,应重点关注营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恰当找到知识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效果更佳。例如总结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绩,此处培养学生能力的整合点确定为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交往原则相整合。如何将这一外交理念转化成学生生存交往的能力,可设置这样一道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沟通与交往。可见,找准教学内容的整合点,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达到高效课堂。

(三)设计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针对控制型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如何建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思考问题的体系,恰当找到整合点,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效率。如讲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能力整合点确定为归纳盛世局面的共同点。如何教会学生思考这类问题,首先让学生谈感受,今天中国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学生从切身感受总结出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和平等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逆推回唐朝,总结概括这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点是基本相同的。具体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出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重视人才、重视外交、重视科技等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通过给出的资料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四)设计教师学生之间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采取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如何利用这种学习方式找到评价学生的整合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观察、多学习,把握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目的,以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语言,不要定性评价,要用发展性语言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例如在讲解对比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点时,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学习知识点的准确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点等方面给予鼓励性语言评价,避免定性评价及反面语言。指导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从学生个体知识掌握的准确度、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间评价时,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我思想突破、自我解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使用这些评价手段的目的,最终使学生达到自律。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更简单地说,就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多媒体技术;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87-02

面对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以往粉笔、黑板、教材三维一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进、更加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下面就多媒体辅助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谈几点的看法。

1 当前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多媒体教材设计上有偏差

多媒体教材有其自身的优势,即借助计算机的交互性及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信息,使抽象的概念、理论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给学生提供综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个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但在实际制作、使用多媒体教材时,很多教师喜欢片面地追求课件的设计效果,一味地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认为“计算机即高科技”,运用计算机教学就是实现了“现代化教学”,舍简取繁,把计算机多媒体只作为投影、幻灯使用,埋没了其存在价值与使用意义。在教学中只注重历史资料的堆积,过多使用影音资料与图片,而忽视了对问题本身的设计与挖掘。过于重视课件的技术性与趣味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课堂看上去热闹,实际上非常肤浅,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1.2 教师的知识体系有些落后

多媒体的引入改变了教师与课本是学生获得信息唯一途径的现象。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自主涉猎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一些教师自身不进步,固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一些新知识也是一无所知。而且很多高中历史教师还是一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知识体系老化,导致不能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当前信息化的教育形势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教学技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应用、课件的编制、信息的获取等能力。

1.3 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互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教学目标。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教师从新课导入到教授,从练习巩固到布置作业,从讲解到评价等都交给计算机多媒体。课前设计好思路、步骤,上课时只讲解计算机多媒体涉及的内容,未涉及的内容一律不讲,根本注重不到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只是一名操作员、解说员,一节课也似流水作业。多媒体俨然成了课堂的主导者,不以学生为主体,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殊途同归,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2 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地位

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的就是其辅助的功能,它就是一种教学媒体和辅助工具,与传统的黑板、挂图、投影仪等教学媒体的地位是相同的,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这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工具,多媒体可以帮助历史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但它只是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的传承永远都是由人来完成。多媒体教学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延伸了教师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发挥了教师的作用。所以说,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是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2.2 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的广泛应用,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成为高中历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要掌握好新的教学手段,首先,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牢牢把握教材,与时俱进,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如网络、软件等。其次,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深入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再次,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以及寻求呈现信息的最佳方式。因为课件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工具,是课堂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在课件设计前,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总结重点难点,把握知识的整体脉络,构建知识体系。课件内容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保证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教材知识,完善知识框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掌握重点难点。最后,教师要研究、运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充实历史教学内容准备资料。做好了以上几点,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成为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帮手。据此,学校要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定期组织培训、竞赛活动,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3 加强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交互性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互、人机之间的交互这两个方面。师生之间的交互是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中,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在计算机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发挥主导性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交流中、相互促进的状态下达到最佳,真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多媒体辅助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说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再精彩的课件也是空谈。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之间的交互是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因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图形于一体的特点,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历史教师要在设计中强化这种交互性,并能充分利用这种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声音、图像、文字等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4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多媒体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选择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而学生由于年龄阶段、生活环境、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也大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心理学,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掌握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真实需求等,以便投其所好,促进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林则徐》《鸦片战争》等影视作品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制作图画与问题相结合的幻灯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思考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个单元的总结复习时,利用多媒体制作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这样使所学知识更加清晰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定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只有坚持相互交流与积极探索,持续改革与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促进历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教学过程情景化等有利条件,可以寓教于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中国有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世界历史浩瀚无比。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薄薄的一本教师教学用书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的聚集起尽可能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快速检索功能,使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拥有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并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料为教学服务。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文声像等多样化信息,而且能够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超文本链接,这就为再现部分历史提供了可能。

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弊端

尽管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倾向。如果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必须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大量充分的准备,应该说这种准备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我们是为了一堂公开课而进行这样的准备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进行这样的准备,那就有些困难了。这样就使教师的备课不够充分,减少了挖掘教材知识点的时间,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另外,有些教师将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视为一堂课的核心,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时候往往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把利用多媒体放在首要地位或是核心地位,这就颠倒了教师与辅助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多媒体设备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发展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三、扬长需要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7

一、初中历史学案编写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因为我校学生间的历史知识水平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师编写历史学案,可以采取个人编写与集体教研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步骤如下:第一,提前由担任本年级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根据教研室编写或修改计划与具体分工,执笔编写学案草稿或修改上学年学案。第二,把学案草稿分别发给历史教研组成员,要求写出修改意见。第三,全体成员共同对学案草案进行集体探讨,并形成学案草案的修改意见。第四,负责执笔编写学案的教师,按照形成的集体修改意见,对学案进行重新修改和整合,形成定稿。这样集中各骨干教师的智慧,既加强了集体备课,又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案更具实用性。

二、初中历史学案的基本结构宜精简,不宜过细过全

一般学案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达标反馈”五部分。如果其结构包括九部分,还有“知识结构”“学法指导”“自学质疑”“知识链接”等。使用时,留给学生、教师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三、初中历史学案导学从教师角度突出一个“导”字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它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所以教师在编写和使用学案时,要能体现对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拓展等各环节的学法指导,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创新的空间,不能因为有了学案就把整个教学、学习过程都丢给学生,放任自流。

四、历史学案导学从学生角度强调一个“学”字

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设计,最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和完成的。教师要注意进行换位思考,即首先想一想假设自己是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是怎样认识这些学习内容的,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教师哪些指点。然后思考去怎样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思考怎样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发现,去创造;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结果设计成相应的学案,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即“以学生为本”。总之,历史教师的所有工作是围绕学生的“学”展开的。

五、初中历史学案导学要注意遵循学案的辅原则

学生上课有了学案,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以学案为中心,以学案代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案的辅,从辅助教师“教”的方面讲,教师对一节课的思考和理解,通过这样一个预设方案的形式,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图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指导意图,让学案成为教师“导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学案的辅,从辅助学生“学”的方面讲,学案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探索和巩固知识,形成个性;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料,教师、教材、学案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只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案,才能体现历史学案的辅原则。

六、初中历史学案以问题为引领

问题探究是历史学案的关键所在,历史学案要以问题为引领,设计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学案的问题引领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指导学生解决难点,突破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初中历史学案应当是灵活机动、具有开放性的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8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06

中学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学本”,是教师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的历史教材,制订历史教学目标,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于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从有效教学论的角度出发,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才能对教材做合乎实际的评解呢?

一、 拨开云层见月明:系统论视野下的教材结构

要想对教材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分析,首先要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教材的结构系统分为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主要是基于各自所体现的功能的不同。我们知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一本教材其实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体。教材不仅要承载教学的内容,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提供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课文系统正好体现了教学内容,而课文辅助系统正好体现了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教材的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以体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文系统部分;二是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课文系统部分由不同类型的课文组成,包括基本课文、补充性课文、绪论性课文、史料性课文等。课文辅助系统部分的主要成分有:目录、编撰说明、课文图表、课前提要、原始资料、课文注解、习题等。

好的教材的课文系统部分和课文辅助系统部分两者之间应该配合默契。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教材的结构设置有较大的变化。以高中历史教材为例,从1978年年底到1992年上半年,历史课文只有基本文和补充文,没有设计一些基本栏目,教材与其他读物没多大区别,很少能体现出服务于教学的宗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体现出“教本”和“学本”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1979, 1995, 2003, 2007年

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构成了教材结构的两大系统,要使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用书”的原生价值,就必须要共同发挥两大系统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因此,我们首先要对教材结构系统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对教材的各个结构的功能和整体功能做合乎实际的评解。

二、 读图时代的新风尚:对教材评解的一个微观视角

在“一纲多本”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材的课文系统部分由于受课程标准的制约性较强,不同版本的课文系统部分鲜有差别,而由于课文辅助系统受课程标准的制约性较小,不同版本教材的特色往往表现在课文辅助系统的设计上。通常我们说某种版本的历史教材编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往往就是指该教材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编得具有突出的特色。而对历史教材进行批评时,说教材编得枯燥无味、面孔死板,实际上常常是指教材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编得不尽如人意。课文辅助系统设计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毋庸置疑,课文系统是中学历史教材的主体,它的结构是否安排合理,功能是否发挥充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行为能否取得成效,从而决定了学生能否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历史教材的发展看,由于课文系统是按照历史学科体系组织的,所以往往是相对稳定的部分;而课文辅助系统则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的,所以有不断的变化。

比如可以对新课标下的各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历史图片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各版的高中历史教材都在努力使插图与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历史插图“绝不是装饰或点缀”,也包含和传递着历史的信息。而历史插图所附加的标题及文字说明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了解和解读插图,引导他把注意力放在相关的要素上,并且避免疏漏重要的信息。比如,心理学Bernard研究发现:插图附有文字说明,比较能引起注意、记忆及保存。这些研究表明不仅把插图视为锦上添花,而且视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我们通过它来研究历史、传授历史知识。新版实验教材中的这些插图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历史的真实。插图中载负的图形信息,比文字叙述更形象、简洁、鲜明、生动、真实,因此,历史插图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字的延续、补充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注意引导学生认知历史插图,可使他们将形象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促使其积极思考,去探求知识的真谛。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还加强了对历史插图进行问题设计。因为提升插图的学习效果最简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学习材料上添加特定的教学指导及活动设计。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贵有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这可贵的“疑”是学生兴趣的思维源泉。以前的统编历史教材一般只是注明图表的名称,很少有对其做出解释说明的,更没有利用其内容提出问题。而新课标下的各版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例如人民版的必修1在讲到时,先出示资料卡片《上海学联告同胞书》,然后又展示《北京高师欢迎被捕学生返校》,再让学生学习思考“工人阶级在中起了什么作用?”岳麓版利用楷体字的优势,对有关图表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进一步丰富了图表的信息,并利用页边问题对有关图表的认识提出了要求。如在甲午战争的有关内容中,课文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中国开放口岸的三张形势图旁,提出了学习的要求:“通过比较这三幅形势图,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人教版、人民版选用的图表,其中多数做了较长文字的解说。

例如人民版的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丽江木氏土司府照片的上面进行知识链接“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政府收缴土司的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官员进行地方管理,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

在新编各版实验教材中,有关插图尽量与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和课后习题等栏目相结合,体现出课文图表的综合。

同时也指出在新版历史教材中还是存在着有的历史插图是单纯为了插图而插图的问题。根据日本学者新井郁男的研究,对于历史教材中的大量历史插图等“视觉表现形式是否都能有效达到‘学材’的功能,是否图像化的东西一定能有助于理解文字,一定比文字更容易理解表示了否定”。因为“视觉图像也有使信息接收者产生疑惑的时候”。例如学生面对一些历史插图,经常会不知道究竟应该看哪个地方或怎样看。其中就有因为有些教材的“人物图片的选取都是不成功的,因为所用的都是近似于身份证的标准半身照。这类图片信息含量低,教师可挖掘讲授的内容少,很难与文字互动起来”。

三、 从蓝本到文本: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也在发生变化。“文本”教材观主张:(1)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应祛除其神秘感。(2)教材只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教学材料”,不具有作为教学权威及裁决教学的能力。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达此标准所用的材料可以多样化。(3)教师不必绝对服从教材,有能力的教师可依自己的研究对教材做自主改造,教师应以怀疑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对待教材。作为一线教师,完全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对教材做出符合实际的调整和改造,使教材最大限度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让教材的编制过程延伸到课堂具体的情境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教材才会有意义,才会具有生机与活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了教师进行教材处理的原则: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试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从“材料”到“成品”,创生教学文本,必须有一个“选材”、“加工”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教材处理”,即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再生的过程。以上海名师周飞的思考和实践为例:

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所著的《地中海与腓力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运用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历史方法来研究人类历史,使得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变得清晰可辨。这也为我们在历史教材的整合处理上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和切入口。历史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并演绎的。历史的节奏是跳跃起伏的,而文明的发展是在人的参与下而产生的永恒波动。所以,我们可以从人物、地域、时间三个向度寻找交汇点。

人物的交汇点

【示例】康有为与孙中山

材料1:1925年3月12日,北京。数十万人自发举行悼念活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因肝癌逝世。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可谓声势浩大。1927年3月31日,青岛。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年后,曾被誉为“康圣人”的康有为逝世。社会反响平淡甚至有些凄凉。

材料2: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速嬗变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后浪推前浪,显示为两代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问题:①康、孙同是广东人,康年长孙8岁。为什么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②为什么说“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③为什么年龄“近于同一辈人”却显示为两代人?④为什么“他们的脚步却是后浪推前浪”?

本示例从两位同样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引导近代中国进步潮流的领军人物入手,引导学生从散乱的历史中,剥离出用于理解历史人物背后所呈现的历史现象的真正意义,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在一个非常的交汇点上,在不经意间历史规律就乍现了,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寻找这些历史的交汇点,就像拾起一粒粒珍珠,伴随着探究的乐趣和感悟,使思维的火花绽放。

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或前因后果的纵向联系,或相互影响的横向联系。零散的历史知识是难以记住的,即使记住了,也是一些不能活用的“死知识”。只有在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创造性地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活知识。“创新就是将提炼的信息经过重组和改造内化组成新的认知结构”。

如:可以把中国史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世界史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两个知识点整合为“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新中国的外交”专题;把中国史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世界史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两个知识点整合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发展与近代中国经济变动”的专题。这种整合,是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舞台的大背景中叙述,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引导,无疑有独到的意义。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已经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主张历史学习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重视和推广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置情景、问题“衔接”、探究“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索、调查、合作等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

比如盖文斌老师在观察嘉兴戴加平老师上课时发现:戴老师借班上课,但是整堂课并不沉闷,课堂中学生的回答绝大多数都是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的,这得益于戴老师问题设计的逻辑渐进性。戴老师用6个难度由浅入深的问题贯穿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先是用3个学生直接感觉的问题让学生去体会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然后层层深入地探究三民主义的背景,新三民主义的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特点。问题设计由浅入深,逻辑渐进,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层层登上高度。另外,戴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的亮点及时鼓励,使得学生被调动起来。

在这里,历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感知与体验历史学习过程、掌握正确探究方法的伙伴。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视教材为“神明”,自己当宣读圣旨的“钦差”,学生只能是俯首听命的“臣民”的教育教学格局。

四、 建议和思考

1. 从蓝本到文本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弹性课程政策,历史教材既不是唯一的历史课程资源,更不是唯一的历史教学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既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凭历史教材来组织教学内容,更不能受制于教材设计顺序、按教材内容顺序来安排教学顺序。我国现行多种版本的历史教材是有很大不同的,各种教材的编制内容和设计风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可以说,历史教材只是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的素材,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学习和自主处理的素材。指导和评鉴历史教学的是历史课程标准而不是历史教材。

师生双方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现代教师应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教材视教材为“神明”,被动地围着教材转,不敢越教材半步。而用教材“教”,“教材”则走下神坛成为“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不再局限于教材。

2. 从教本到学本

历史教材要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材提出的要求。历史教材既要提供历史知识,也要提供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更要提供有利于开展历史学习活动的教学平台。教材的编写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是由教材的性质决定的。过去,我们简单地把教材看做是学生的学习资源,编写教材时把工作重心放在确保知识的科学性上。现在我们的认识提高了,认为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更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材的工具性决定了教材必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9

前言: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有益于在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求学生被动学习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在当前很多高中的历史课程中,也开发出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有很大的提高。在历史教学改革上使教师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了课程理念,对构建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取得宝贵经验,因此,在当今的历史教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中应努力构建新课改下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的是对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则是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将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方向上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从历史课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在更新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光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从内心激发出崇敬感,让他们从优秀的历史人物中得到感染和熏陶。高中的历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不仅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重视传授为主,将发展学生能力作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 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

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走,学生被老师教课的指挥棒引领着学习,这是被动的学习,让学生被动学习的后果就是自主学习能力会彻底丧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学为主,教为辅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让学生做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比如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和影响上,教师可以经过引入,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新课改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师上课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改变全程讲课的策略,在课程学习上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并设置分组讨论时间,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成果向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看重教学成果,忽略教学过程。这就是传统的让学生死背历史知识点,将学生逼向死角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会有两个过程式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4.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都是以素质教育基准点出发的,因此若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5.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历史教师在讲课时多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历史重现,或播放历史影片片段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仅靠语言难以表述。例如在历史中的战争画面,如果不采用辅助效果进行片段还原重现,很难达到吸引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远胜于单纯的讲述。当然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它的价值也只能是作为一种为人所用的教育手段而存在。并非历史教材中每一章节均适合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演示。

高中历史辅导课篇10

纵观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多媒体教学容易受到课件质量和多媒体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时课堂的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有效地消化吸收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无法达到预期作用和效果。还有些教师上课时过分依赖课件,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课程资源匮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共享的有效课程资源较少,普遍需要自己制作上课所用的课件。有的教师在进行课件的制作时,一味地追求“高科技”,却忽视了初中历史课堂中本该呈现的历史内容,把课件变成多媒体制作的技术成果展览。还有的教师怕课堂上操作出现失误,为了方便,把课件制作成顺序式,讲课时只按一个键,顺序播放课件即可。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次较浅、应用方式单一。

大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使用的工具是PPT软件,很少应用其他软件辅助制作,导致制作出来的课件是单一的文字式,没有动画、图像与声音等元素,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效果。

二、完善并提高多媒体的应用

针对以上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完善并提高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提几点建议。

1.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各有优势,相互互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创造情境、传递教学内容和信息,引导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建立新的认知框架。

2.加强教师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理论水平。

除了PPT软件以外,教师还应掌握Flash等多种软件辅助制作课件,使课件效果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富有生命力。

3.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