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十篇

时间:2023-08-10 17:32:58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1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困难,我省经济冲击较大。对此,政法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工作大局,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找准应对金融危机的着力点,在服务我省经济“弯道超车”中有新作为。

一、提高政法机关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能力

深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迹象表明,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尚不可知。而**经济受冲击较早、影响较大。在金融危机考验面前,要顺势应对,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加强对政法干警的形势政策教育,坚决克服思想滞后和行动慢拍的问题,增强其应对金融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注意学习应对金融危机知识。要像经济管理部门一样,抓紧学习经济社会管理和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知识,找准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知识储备和工作准备。

建立联系群体、帮扶企业机制。要深入基层、深入发展一线、深入各种困难群体,切实了解困难情形、发展状况、金融风险情况。建立领导联系困难群体、机关帮扶企业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金融风险的意识,切实提高政法干警应对金融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把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作为政法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树立必胜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应对金融危机,首要的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要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增强发展、渡过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去应对新情况,破解金融风险新难题。

对政法干警特别是新进人员、新任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教育培训。要利用各种培训和举办专家学者讲座等形式,加强金融风险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座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着力培养理论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推动政法干警深入基层和企业调查研究,注重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

注意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发现和选拔政法领导干部。对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要配备熟悉经济、金融工作的政法干警。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对应对金融危机中政法干警的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检验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有作为、能够应对发展和稳定考验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予以重用。

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作用

切实肩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政法机关能否切实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各类矛盾碰头叠加的严峻形势下,政法机关尤其要真正担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全面加强政法工作,确保国家政治稳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政法机关要善于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要强化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管理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四、切实做好金融危机下的政法工作

着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及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确保政府投资安全。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利益和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出发,进一步规范执法、文明办案,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案件。

着力维护司法公正。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重点加强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量刑畸轻畸重和违法立案、刑讯逼供等问题的监督,切实防止放纵犯罪和冤枉无辜。重点解决只保护大企业、服务大项目,对中小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权益重视、保护不够等不平等保护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重视做好息诉服判等工作,依法纠正裁判不公、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加强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依法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促进司法廉洁。

着力保 障和改善民生。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查处力度,促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查办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犯罪活动,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依法处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及时执行已复查纠正的案件和刑事赔偿决定,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着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司法素质,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处理力度,努力建设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政法队伍。

五、以应对金融危机考验作为促进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大契机

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政法机关应对金融危机,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倒逼政法机关解决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推进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科学跨越。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2

时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主任施罗伊斯教授认为:金融危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将削弱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财力和政治意愿。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让全球投资者关注那些有长期增长前景的投资领域,如新能源领域。金融危机让人们更加关注能源效率的提高,因为提高能效意味着降低成本。

同时,她还认为,金融危机为中国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提供了机会。“近年来,中国已在提高能效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要想在未来更具竞争力,能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需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而投资新能源以及提高能效的行业既有利于当下经济发展,同时也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非常有利。”

多向解读一

危机与机遇共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面对危机,我们不能因它的的危害而裹足不前,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它的危害下面所蕴藏着的发展机遇。抓住了这一机遇,就可能在未来的世界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

适用话题

勇气危机与机遇辩证看待危机

多向解读二

对于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次金融风暴是怎样产生的?危机它的危害有多严重?它将持继多久?它除了对金融业产生危害外,还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就能从它的表面现象中,挖掘出它的特性,从而采用应对的措施!

适用话题

问联系表象与本质

多向解读三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的人谈“金”色变,以为世界经济将由此而倒退不知多少年。影响是肯定有的,但我们更要有面对危机的心态。有的人悲观失望、只看到消极影响,于是惊慌失措;有的人乐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因而镇静自若。不同心态必将决定不同的命运,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适用话题

积极面对悲观与乐观态度决定命运

多向解读四

面对危机,我们只能一筹莫展,毫无办法?肯定不能,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潜能,运用慧眼,找到克服它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把危机降到最小的程度,也才能在这场危机中安然无恙。

适用话题

智慧潜能给我一双慧眼

多向解读五

这是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要渡过危机,只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置若罔闻,受害的不仅仅只是自己。因此,大家精诚团结,才能达到共赢。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3

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将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利弊进行比较。但有一类政策是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容易忽视的――真正影响长期经济结构的结构性政策。西方最好的大学和商学院实践并讲授的宏观经济理论往往过于关注短期,似乎频繁变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能解决许多国家面临的经济结构问题。

尽管“计划经济”已经和经济学教科书一起过时了,但亚洲国家仍然制定五年计划并通过年度预算对计划进行微调。加强长期结构的计划性使亚洲能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更快恢复。

过去30年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一直占主导地位,这意味着比起财政政策和结构政策,公众注意力更多关注货币政策和央行。弗里德曼反对“大政府”以及凯恩斯主义者对财政工具的使用,他认为这些只能导致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因此,经济理论最大的发展是在货币和金融领域。一些像格林斯潘一样的中央银行家被自由市场当做超人一样膜拜,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家可以使用货币政策将他们从投资错误中解救出来。

长期的货币稳定让每个人都以为,财政稳定是货币稳定的一个自然结果,而当前的危机证实了凯恩斯的门生海曼・明斯基教授所言――(货币)稳定产生(金融)不稳定。由于银行“大而不能倒”,他们的损失由财政来承担。

换而言之,你无法将货币稳定与财政稳定分开,不稳定的根源本质上是结构性、整体性或系统性的。因此,新古典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学家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提醒每个人要系统地看问题。

系统地看问题意味着你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国家,而且要考虑到你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效用。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品,增长到比实体部门规模大5倍,所以金融部门的失败会影响实体部门。这就是喧宾夺主,西方谚语用“尾巴摇狗(The tail is wagging the dog)”来比喻这一层含义。但狗尾巴上的癌症非常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造成的。

解决金融危机有两个可行办法――用很快的西医手术截掉尾巴(到目前为止还没人建议使用这种办法),或用比较慢的提高免疫系统的办法(中医的方法)增强体力,抵抗癌症。

当前危机是由于实体部门的过度消费,这是由高杠杆的影子银行提供了错误的融资。西方认为过度消费是东方的过度储蓄造成的。但是寒冬、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正告诉我们,自然已向人类发出警告:过度消费自然资源造成的全球变暖最终会危及全人类。

因此它不只是一场金融危机那么简单,不是提高银行资本和建立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一个国家深陷财政债务中,它要解决危机就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而这有可能会使危机蔓延全球。

货币政策不能作为处理当前危机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自身也有限制,因为发达国家已经在福利和救助银行上花了大量的钱,以致于公共债务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倍,历史上除了战争时期,这已是最高点。

处理过度金融、过度消费和全球变暖等长期问题将需要长期的结构性政策,以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从而在环境和经济上更可持续发展。

我对货币政策的建议是“无害”――不要过度印钞同时防止影子银行系统制造过多信贷。财政政策应分为税收和支出两方面。在税收方面,应对过度消费征税,改变人们浪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行为。取消能源补贴,对碳和石化能源征税是正确的道路。我个人认为税收工具能使激励发生重大变化。

真正的长期变化将发生在政府开支上:要么短期浪费掉了,要么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公共物品以建设绿色经济,从而影响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些人认为创造就业的办法就是政府花更多的钱。但政府开支的质量才是关键。20世纪30年代,密歇根地区由于过度砍伐造成对环境长期的伤害。罗斯福政府采取的办法是花钱召失业的人来种树。现在,密歇根地区又成为了一个在能提供多项长期就业的林区。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养老:对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端而引发的美国金融风暴,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中国自然也在其中。正在深度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对养老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处于未富先老的状况下,更是雪上加霜,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其解决刻不容缓。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推进养老工作,构建敬老养老工程,具有尤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构建敬老养老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危机,积极应对

世界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总有一些国家会衰败,但同时又总会有一些国家能抓住历史机遇而走向崛起和发展。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收入增长带来消费增长潜力较大,可以弥补出口减缓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拉动国内需求是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迅速,老年群体的需求不断增长,“银色”市场潜力巨大,蕴藏无限商机,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中国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敬老养老工程,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减弱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民生、保稳定”,如何解决好围绕养老诸多方面的问题,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回暖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顺应世界经济大势变化,适时将宏观调控政策重点转向“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就有可能把外部冲击和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幅度内,继续保持中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民生,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在目前形势下中国亟待解决的大事。因此,必须尽快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养老事业的新路,构建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敬老养老工程,减弱金融危机对老龄社会带来的深层次冲击。

(三)解决养老资金来源不足的疑难问题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地背景下。国家养老资金不足,来源渠道狭窄等情况更加严峻。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而物力、财力有限,尤其在如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养老事业举步维艰。因此,养老事业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政策体制,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支撑,优化法制和政策环境、信用和市场环境。多渠道启动社会投资,全民参与,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共同构建敬老养老工程。减少社会隐患和减轻国家负担,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号召全社会共同关爱老人、关注养老事业

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是年青人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养老保障是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大事,关系全社会的大事,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完成。因此,要以政府为后盾。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养老事业融会并扎根于全社会之中,变成全社会的行动,使之人人有责,树立一种中国人的精神,形成以敬老养老为荣、百善孝为先的社会风尚。把敬老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进行,规范人们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社会新时尚,将敬老养老观念代代传承,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

二、积极发展敬老养老工程的对策措施

中国应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发展养老事业,逐步构建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敬老养老工程。

(一)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养老保障的投入力度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对老年人需求的精辟概括,围绕“五个老有”,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障的计划拨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叫’一五”规划,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除年度计划拨款外,还要在每年新增财政收入中,再次按比例拨款。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把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使老年人的福利待遇、生活质量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有显著提高。通过养老保障的政策投入,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和高度重视,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受益,让老年人对生活、对社会更加充满希望和热爱,享受更加丰富的老年幸福生活。

(二)政府为养老事业作表率,形成蝴蝶效应

各级政府、领导要有危机观念,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把敬老养老的理念融入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带头倡导敬老养老,并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落实。通过上而下行的方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号召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做好养老事业。

1、对领导干部增加敬老养老的考评指标。政府组织部门在晋升、晋级、选拔、培养干部,评选先进的过程中增加一项敬老养老内容的考核指标,并对在此指标中没有突出业绩、事迹、贡献者,实行一票否决权。对于这项指标考核中有劣行、劣迹者给予不同级别的警告或处分,以示惩戒。

2、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把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到老年人群中进行走访作为一项制度。组织各级领导定期前往养老院、敬老院、社区、公园等老年人群密集处,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怀他们的疾苦,尽其所能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几件对老年人有益的事情。英国女王每年为百岁老人赠送贺卡,这种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

3、落实几件敬老养老的实事。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向市民承诺办几件有益于老年人的实事。以让老年人受益为主导,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社区。政府办实事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心系人民,对人民生活的关怀,是充分体现各级政府部门立足岗位,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力行动。

4、积极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发展老

龄产业是实现“五个老有”的市场化、社会化手段,是满足老年人“五个老有”需求。是解决老年消费市场的供需矛盾、带动劳动就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应继续制定和完善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老龄产业蓬勃发展,鼓励扶持有竞争力的相关企业,加快体制改革,推动市场深化。这样既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又有益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加大宣传。推进敬老养老工程的发展

以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传媒为平台,联合老龄委、工会、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共同发展敬老养老事业,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积极的新理念,由此产生辐射效应积极发展敬老养老事业。

1、广泛宣传,树立全民敬老养老观念。开辟专题。专栏、访谈节目、健康讲座等普及敬老养老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宣传报道优秀人物、团队和事迹。每年举行一次“敬老养老、爱心孝行”的文艺晚会,和敬老养老评选活动,表达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表彰敬老爱老助老行动的优秀团体、优秀人物,同时展示老年人“夕阳无限好”的风采和魅力。通过巨大的感召力,进一步推动敬老养老事业良性循环发展。

2、通过学校教育,推进敬老养老事业的发展。从中小学到高等院校,开展敬老养老教育,开设相关专业、编撰教材、设置选修课及知识讲座,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志愿者敬老养老爱心服务等。在青少年心中形成孝敬父母、敬老爱老的理念,是他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从社会供需角度出发。适度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健康保健专业、养老服务、老年护理和老年产品开发等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毕业的学生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的护理老人,而是成为一类技术管理型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社区、敬老院、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龄产业公司、老龄机构等单位从事咨询服务、管理等工作。高校养老专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在国外,养老机构发达,其工作人员的收入十分可观。而在中国目前还刚刚起步。尚需完善,因此养老专业的大学生前景看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养老事业的发展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养老资金来源愈加不足,许多事情都是在资金问题上碰壁不前,无法落实。笔者针对如何筹集和积累社会化养老基金,提出以下措施:

1、设立“社会养老基金”。由政府老龄委组建“敬老养老基金会”。设立“社会养老基金”,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用于促进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由大众推选著名企业家、成功人士、明星、社会活动家出任名誉会长及形象大使,不定期举办义演、义卖、捐赠等活动,并向社会公开资金运筹情况。基金会以政府名义组织在公共场所的广告牌、公示板、电子屏等设置敬老养老宣传内容和公益广告。

2、开发设立“社会养老”。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申报国务院,请批“社会养老”的发行权,或隶属福利设立专项“社会养老”,其发行与分成办法与国家体育和福利的相应制度一致。所筹集资金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减轻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压力和负担。

3、提高个别高档商品的税率。通过国家税务总局提高个别高档商品的税费,如高档烟酒、化妆品、大排量轿车等高档商品。所增加的税金用于社会化养老基金,由中央财政与生产企业所在地各级政府财政按比例分配,专款专用,科学合理使用。与此同时,随着香烟、高档轿车税率的提高,其售价提高,随之销量减少,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有利于环保。产生连锁效应。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号召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积极推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敬老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使中国早日步入幸福养老时代。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5

【论文内容摘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我国民办高校筹资为研究对象,剖析民办高校一直以来在筹资方面的困境,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办高校筹资变革提出若干合理性对策和建议。

目前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民办教育作为理性的“生活世界”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个更坚实合理的经济支撑。依据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制约,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必然也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筹资即面临挑战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筹资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

一、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现状及困境

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民办高校278所,比上一年增长了10.3%;在校生133.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27.2%。还有独立院校318所,比上一年增长7.8%;在校生146.7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6.1%,[1]这两部分加起来,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280万。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民办高校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生存性,发展性短缺的困境。

(一)相关法规制度欠缺

民办高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健全,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缺乏规范,民办高校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立法的滞后与空缺增加了高校投资者的担心与顾虑,影响社会各界举办民办高校的积极性,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资金的再投入。

(二)筹资渠道单一以学费为主

从总体来看,经费来源渠道很单一,主要依赖收取学费和向银行贷款。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对我国排名的前10所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收入的调查,它充分说明了学费占学校每年收入的绝对比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仍依赖银行或个人贷款。“高学费”是目前导致我国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和社会声誉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银行贷款审批非常严格,贷款额度小

银行贷款要注重信贷风险,它往往需要贷款者提供担保等条件。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很难提供相应的担保。当《物权法》规定学校、医院等公益性机构的资产不能用于抵押的时候,因此在银行贷款方面,大多只能靠信用贷款,但信用贷款额度通常都比较低,无法满足民办高校对资金的需求。

(四)所获捐赠微乎其微

总体上看,现阶段民办高校接受的捐赠就数量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形式上也以实物为主,所获捐赠根本无法与国内公办名校相提并论。其外部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捐赠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缺少适合社会捐赠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内部原因在于民办高校利用捐赠的意识薄弱,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管理捐款的机构,现阶段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高不容易吸取长期优质捐赠。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挑战

1.更难以获得国家的财政性支助。金融危机的来袭,国家经济下滑,教育经费必然受到影响。虽然按照DB.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摊的原理,国家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但由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局势,国家很难通过财政性拨款来资助民办教育的发展。

2.生源不稳连带影响民办高校的财政收入。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许多人就业发生困难,企业大量裁员,中国家庭的预期收入减少,对于孩子就读民办高校,特别是就读收费较高的独立学院的家庭,家长也许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北京某民办高校为例,根据学校相关部门调查统计,60%左右的在校生家庭收入在3万-5万元人民币,10%左右的学生家庭收入低于3万元人民币,而每位学生每年的开支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家庭收入下降20%左右,该校将有20%的学生面临失学的危险。[2]就现在民办高校筹资的情况而言,依然有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高额的学费,金融危机导致家庭收入的降低直接影响父母对子女学费的支付水平。生源不稳,在校生学费征收受到影响,将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财政收入。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机遇

1.利于海外资金注入民办高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社会投资总量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将投资转向消费相对刚性,属于社会和民众必需品的教育、健康、能源、环保等行业。中国具有巨大的民办教育市场,由于民办教育发展不完善,起点较低,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但高端教育愈来愈市场化,这都为国外资金注入我国民办教育市场带来了机遇。中国教育行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进入资本市场的为数不多,上市的更少。所以,风险投资公司对教育培训的预期很大。

2.利于获取银行贷款。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之际,经济政策倾向刺激投资,央行下调利率,刺激消费,这为民办高校提供了绝佳的筹资机会。目前作为多数民办高校首要办学经费来源的学费增长的空间已不大,投资环境变暖,贷款放行,使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也较之以前有了更多的保障。这一放宽贷款的政策,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受益最直接的一项措施。

三、关于民办高校筹资的几点建议

金融危机冲击下,各级财政收入不足,支出增加,必将导致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为紧张。因此,严格控制公办高校的招生计划,适度扩大民办高校办学规模,是减轻财政压力的有效办法。扩大民办高等教育的消费功能,不需政府任何投入,就能拉动内需。在此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政府应加大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力度,例如出台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明确税收、合理回报及教育产权等久悬未决的核心问题。

(一)完善筹资制度,优化筹资环境

为畅通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确保民办高校财政权益,国家应完善筹资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进行鼓励,而不是充当“拾漏补缺”的角色,使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完善法律法规,使民办教育有法可依。修改《教育法》中关于“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条款,从法律上承认我国存在的“少数是捐资办学、多数是投资办学”的现状,给投资办学一个合理的法律地位。[3]适时的对《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合理回报”条款进一步修改,对“合理回报”作出更为具体的解释;政府应重新确定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突破民办学校不能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传统观念和政策障碍。[4]从而促使“合理回报”的政策可以切实落实。修订和完善信贷担保法等法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民办高校提供多种方式贷款。 转贴于

2.完善管理制度,分类区别管理。把民办高校区分成非营利性高校即从事偏重于研究和通识教育的学校和营利性高校即主要提供诸如职业教育、语言培训和资格认证培训等项目的学校。对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施行分类管理,并承认营利性教育的合法性。明确界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产权关系。制定针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不同税收政策和捐赠政策。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和获得捐赠,而营利性私立学校应像企业一样按照税收规定依法纳税并不可以获得捐赠。

3.完善监管制度,净化办学环境。建立对民办高校的监督、评估制度,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市场,避免一些民办高通过乱收费牟取暴利,影响民办高校声誉,捣乱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影响民办高校生源等等。对非法办学要坚决取缔,绝不手软。

4.完善税收制度,扩大高校的筹资渠道。加大对受教育者的优惠力度;消除教育相关法律中关于税收方面的冲突,鼓励个人捐赠;增设新税种扩大高校的筹资渠道用于高等教育;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民办教育,给予更加优惠的教育税收政策。

5.完善会计制度,适应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介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民间对教育的投入多为投资性质,希望从中获得一定的回报,因此应该在时机成熟,对民办高校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区别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行业的特点,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理,适时推出民办教育营利性教育组织的会计制度。

(二)多元化筹资,拓宽筹资渠道

1.鼓励银行介入民办高校的发展。教育信贷的对象是教育行业,发展前景仍旧看好,收入也比较稳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民办高校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稳定的存款来源,因此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是风险系数更小的投资行为。

2.积极组织社会捐助。民办高校应培养捐赠意识积极拓宽社会捐资这条渠道,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和个人捐赠。一是成立校友会,建立稳健忠实的捐赠主体。二是成立专门的筹资机构,负责社会捐资话动。三是提高自身社会声誉增加获得捐赠的资本。[5]同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行将“获得捐赠能力”纳入民办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办法,促使捐赠工作规范化,捐赠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捐赠者和受益者双方的积极性,推动民办教育捐赠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拓宽资金渠道。教育是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的投资领域,海外融资渠道是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高校的理想选择。河南郑州的升达大学,由河南籍台胞王光亚创办,现已发展成为培养本科大学生为主,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办学体系。[6]金融危机时期,更多的海外投资者把目光定位到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人民需求刚性的教育领域。据了解,近两年新东方等6家海外教育上市公司已融得5亿美元,巨人等10家教育机构已从国外机构融得3亿多美元。民办教育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充份利用海外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民办高校加强自身管理建设,积累筹资资本

金融危机来袭,经济萧条,各种资产价格有所回落,建设成本降低,正是民办高校大力补足教学资源、充实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大好机会。拓宽筹资渠道,完善筹资制度是民办高校抓住机遇,抵御金融风暴的必要举措。同时,要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生和在校学生保持的政策。为未来民办高校发展夯实基础,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7]周孟奎.金融危机带来民办教育发展契机[N].中国教育报,2009,1.

[3]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27.

[4]长剑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长沙[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家审计;绩效审计;建设性作用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企业发展影响很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国家经济运行和政策也随即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期间,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开展审计呢?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面对金融危机,推进国家绩效审计,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可以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

1、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其中尤以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最大,通过第二产业的拉动带动GDP的增长。看我国近几年产业结构,我国第二产业中工业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是当前全世界的加工厂,因其廉价劳动力,政府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来华投资的外商,我们赚取的仅仅是整个出口产品的加工费,一直处于贸易的最低端,而高附加值被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缺乏产品竞争力意识没有品牌竞争力,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我国第二产业发展单一。

2、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表,如表1所示:

第三产业中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长最快,2007年分别以每年1.1和0.4个百分点增长,金融危机必然会对第三产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3、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以上数据可以看到2005年至2007年进出口差额由1020亿美元逐年加大到2618.30亿美元,2005年至2007年第二产业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由93.5%增长到95%。这也充分说明我国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家,金融危机下外贸订单减少对我国的外贸出口行业,尤其是第二产业造成的冲击也就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构成、外贸出口等系列统计数据表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对外出口依赖的加剧、廉价的粗放式加工业等问题的存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必然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2008年增长8.7%。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2008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经济增长减缓,财政收入增长相应减缓,财政收入增幅分别减少12.9和7.9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最大,2009年进出口总额、差额及进口、出口额均出现负增长,出口降幅最大达16%,进出口差额比2008年的2955亿美元下降了994亿美元。

二、金融危机下,正确认识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责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们已经意识到国家经济社会运行需要一个系统、一个机构来及时识别、揭示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主动采取措施将一切不利因素控制、消灭在萌芽中,才能减轻危机的破坏力,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从国家的法律规定,从机构的独立性,从业务的专业性,国家审计责无旁贷要承担起这项预防监督职责。面对金融危机、经济下滑,国家审计应担当什么角色呢?

我国国家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是围绕国家政府部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等内容进行审计,是以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为着眼点,通过审计活动发挥警示、防御、监视、建设等作用,增强国家的免疫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可持续发展。

审计的宗旨和目标不是揭露和查处问题,而是通过审计促使政府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的经济责任感;通过审计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问题的出现,防患于未然;通过审计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取信于民。所以审计机关首要的任务是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民生安全和资源环境的安全等。国家审计通过绩效审计可以全方面、多方位了解现行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国家政策变化,分析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现行政策的解读、实行现状及对审计的要求,可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可以明确国家审计发展的内在动力,把握国家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积极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

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指审计监督活动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促进、改善和优化的影响及效果。因此,国家审计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同时,有效地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改善宏观调控等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审计免疫功能。

积极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对政府利用公共资金的效率和效用程度进行监管和评价,通过国家审计的作为,以促进政府加强公共服务意识,防止公共资金的浪费和无效利用,就可以有效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绩效审计不限于实施监督与发现问题,提出处理处罚意见,而且要针对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深层问题,提出建议,发挥改善、加强、提高和促进的作用。促进财经规范,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相关制度和法律、政策建设,促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效地发展。

四、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政府积极采纳审计建议

作为地方审计机关,既要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还要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衔接。为全面了解两级政府“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真实反映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地方经济发展变化,笔者于2009年对所在城市的企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状况从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和绩效等方面进行了绩效审计调查,分析影响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因素,提出完善管理的建设性意见和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建议。绩效审计报告引起政府关注,并积极采纳审计建议,按照审计建议责成相关部门抓好落实,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助推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地方经济明显下滑

通过审计发现受金融危机影响,地方城市经济明显下滑,市场需求明显减少。据调查,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原材料、动力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需求减少、资金短缺、销售额下降、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下,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市工业增速明显回落,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突出矛盾。全市部分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市场上已经出现部分企业歇业、生产线停工的现象,主要表现是:

1、企业效益下滑。工业、外贸等相关产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产品出口美洲、欧洲的企业,出口销售急剧下降,企业经济下滑,效益出现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钢材、煤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走低,但是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都是有库存的,原材料价格猛降以后,新接的订单都是以最新的原材料价格核算成本,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使用库存原材料的企业“高进低出”。

2、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部分企业销售额下降、流动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困难,并且许多中小企业房产证、土地证未及时办理,贷款无抵押物,造成企业融资难,影响企业发展。由于金融危机、经济不可控因素增加,银行新增贷款趋于谨慎,这更加大了企业融资难度。

3、财税增长减缓,涉外税收下降明显。经济增长减缓,全市的财税增长相应减缓,其中尤以涉外税收下降明显。

4、企业对外出口萎缩,优势行业出口下降。企业出口额下降。许多企业无“品牌”产品,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近几年汇率的连续上调,使加工出口企业获利空间减少,金融危机国外订单锐减,金融危机带来的系列问题,使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业状态。

(二)绩效审计工作成效显著

我们针对地方企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绩效审计调查中发现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随即提出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也要加大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帮促力度;既要出台近期的应对之计,也要谋划帮助企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被政府予以采纳,并积极落实。

1、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政府,一是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和贷款需求企业召开了银企洽谈会,截至2009年底已为全市12家重点企业签订贷款意向近10亿元,为企业解决融资担保难题。二是设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扶持企业建设创业基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和争创名牌产品。三是房产局加大了对房屋发证工作流程的再改造,缩短办事时限,及时为500多家手续齐全的企业办理了房产、土地证明,解决了企业贷款无抵押物的问题,有效为企业提供了融资保障。

2、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创新配套机制,全面梳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施“前补后延”和工伤浮动费率等措施,实行免费职业介绍,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加快推进行政服务、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实行的行政审批快捷模式,着力完善便民服务网络。

国家审计应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国家审计逐步融入了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全过程,其受托责任大大扩展,从维护财政资金、资产安全到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国家审计提升到了全方位、高水平的监督层次。国家审计要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关注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关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防范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流失、损失、浪费;关注民生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关注生态环境安全,防范资源破坏、毁损和环境污染;关注国家信息安全,防范信息风险。因此,应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同时,关注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益,有效地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改善宏观调控等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审计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7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高了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但人才培育存在经费不足、缺乏系统性的人才培育系统、缺乏人力、管理者身兼多职以及各界缺乏合作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包括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培养、全面的职业能力建设、应用型会计人才培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本世纪以来,盛行于世的金融危机发源于金融领域会计信息的计量与披露方式,会计计量与披露问题一度被指责为引爆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世间谴责声不断。因此金融危机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而且已经延伸至会计教育领域,对我国现行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提出严峻拷问。我们必须躬身反思此次金融危机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拷问,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认真且深刻重新构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以往单一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为能够应对复杂经济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金融危机对人才培育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下,大环境的快速变迁与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碰到许多困境。目前,在国内企业所面临的几项经营困难包括缺乏财务方面的人才。而在培育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培育经费不足、缺乏系统性的人才培育系统、缺乏人力、管理者身兼多职以及各界缺乏合作机制等问题,除此之外,高校在进行财会人才培育时无法符合各式各样的社会企业所需。因此,若希望健全国内培育财会人才的机制,需要政府单位、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共同培养,即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在政府方面,应在金融危机时改善现有政策,增加高校培养财会人才的经费补助,以及求职者对于社会企业适应不良的问题;社会企业方面也需要稳固组织本身的根基,求稳定的经营运作,透过扩大组织规模增聘足够之人力,接着提升获利解决经费依赖与培育资金的不足;高校方面,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两者合作彼此协助增加彼此组织之发展。这样,透过社会企业本身组织内部的营运以及人才培育的提升加上外部各界的协助与支持,相信对于培育人才有相当大的帮助。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培养

目前高校与国内其他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只适应于单一经济背景的需要,对日趋全球化的经济背景重视不够,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规划与能力素质培养单一,会计人员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会计问题的敏感程度与处理技巧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导致我国虽会计人员数量众多,但高素质的优秀会计人才紧缺的现状。当金额危机不可阻挡地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必须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以全新视角研究和制定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对会计人才要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加强人文知识修养,以胜任新课程培养“个性化新人”的需要;其次,适应综合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但目前教师很难适应多元化的教学要求。

(二)全面的职业能力建设

会计是通用的商业语言,是协调各国经济利益的主要工具。会计人员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事项。会计人员这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前推到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总体来说,会计人才能力应从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两个维度构建,由此我们认为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应包括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敏感性、会计参与决策的能力、会计人员的持续学习能力和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以及各种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他们的业务范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体现全球化背景下对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全面的职业能力具体包括,宏观形势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国际会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具体而言,宏观形势的理解能力是作为高级会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把握经济发展脉搏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通过财务报告对企业进行全面、透彻、综合的分析,是高级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国际会计能力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等经济交往越来越多,会计人员除应当熟悉掌握国内的会计法规外,还应熟悉国际会计标准;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育

高等教育在现在及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应主动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求决定供给,这一经济学的理论同样适应于会计人才培养。因此,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跟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应当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培养模式应突出会计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即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德在才前,通才专才兼顾,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通与专的程度应有所区别。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计划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宽口径为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以凸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贯通为前提,教学运行以机制灵活为特色,教学途径以院所、院企联合为保障。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可以使高校的成人教育走上开放办学的路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校社会形象。高校还可以通过面向企业来探索教育的其他途径和模式,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也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和实习实验基地缺乏等问题。

(四)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所培养会计人才的基本特征,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如何保证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建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并且这个质量保障体系应当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跟踪,具备较强的纠偏功能和预警功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质量方针、质量控制、质量保障、质量评估等问题。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创新精神、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

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浙江工商大学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Xgy14071)。

参考文献:

[1]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会计研究,2013.4.

[2]孔令辉.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金融危机视角.财会通讯,2010.24.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8

[ 关键词 ] 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 银行职能 维护 配合

在近些年来持续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发达国家和世界组织都对如何完善现有的金融稳定框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尽管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影响很有限,但是这也让我们认识到稳定整体框架的演进是极其必要的,中央银行做好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球金融危机

2007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其实是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引起的。这场危机之所以会这样大规模的爆发,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当时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美联储忽略了信用扩张和资产价格的发展过快。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此时长期处于低利率时期,而由于信用的增长速度过快,最终导致了资产价格的飞速上涨,与此同时还造成消费和投资的虚假繁荣,使整个金融体系处于泡沫经济之中。于是,当加息力度加大,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困难的时候,于是就造成了金融机构破产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实体经济下降,最终影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一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金融职能不明确,也由于中央银行行使的“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没有相关的法律支持。于是在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央银行的救助缺乏法律保护。这样就使得在此次金融危机初期,有很多的大型的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后,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而不得不强制进入破产程序,这就给社会和公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中央银行维护公众利益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从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

(1)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5)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6)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7)经理国库。

(8)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9)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10)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11)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13)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14)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央行职能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中央银行对每个金融机构都会设定监测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央行可以对每个金融机构是否能够稳健的运行进行观测,最终实现国家的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测一般都可以借鉴金融监管当局所建立的“CAMELS”指标体系进行,这个指标体系一共包括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对市场的灵敏程度、流动性、管理水平及内控等等六个方面,并且分别设置每一个指标在这个体系之中所占的不同的权重,以定量为主通过打分的方式观测每个金融机构的营运状况是否有序进行。而如果某个金融机构是量化得分在60分以下时,中央银行就会建议金融监管当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金融机构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确保其保持稳健的运营。我国银行业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道德风险、稳定整个金融体系、防止由于个别有问题银行倒闭而对健康的银行带来的挤兑冲击,进而维护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由此可见,央行的职能与我国的金融稳定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刘丽巍: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M].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北京:人民出版,2007

[2] 谢利 郝巧亮: 财政与金融[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 解川波: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M].北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9

内容摘要: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该危机对全球的经济恐慌及对经济的破坏性仍旧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从经济危机的发展中不难看出,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有其必然性。金融危机的次贷成为经济危机出现的主要诱因,与货币的虚拟性是分不开的。虚拟货币的无限制造能力被国际组织和利益集团无限制的利用,从而为经济的良性运行服务,是笔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经济调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标志事件是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这是一场灾难性的比地震更严重的经济海啸。中国民众最直接的就是物价的上涨触目惊心,经济危机前各行繁荣昌盛,各业都在挣钱,却看不到赔钱的行业。几乎一夜之间,不但谁存货谁雪崩,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动荡的形势越来越严重,没有人敢存货,南方省市房价神话被破灭。贷款买房者断供者数以万计,房产剧烈缩水使跳楼者剧增。比照美国政府的降息等救济市场的政策,中国照葫芦化瓢的救治经济政策收效甚微,无异于盐水解渴。美国雷曼公司宣布破产全面爆发大幅度、大范围的金融灾害,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史上屈指可数的金融危机危害如此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中国也不可避免地随着全球的经济泥牛入海陷入困境,干啥都陪钱,各行业由极度繁荣走向惨不忍睹的一月凋零的经济大崩溃的局面。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金融衍生

次贷是相对于优质抵押贷款的一种以房地产为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私有资本追求利益和美国人对资本投机的双重结果。金融是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充分利用了为民谋利的表象和人的“经济晴天”的理想心理,制造了房市乃至各行业虚假繁荣的表象。

据美国官方称,2003年次级放贷占到美国整体房贷市场的7%-8%。为次级贷款市场提供贷款的放贷机构有的是独立的公司,有的是以提供优惠贷款的金融公司的附属公司。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也为次级市场的放贷公司提供贷款支持。受利益的驱动,新进入的金融公司抓住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这一时机,为了多放贷款,纷纷降低了贷款的标准。对美国经济的持续看好和对美国房价不断上涨的信心掩盖了次贷市场的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是与其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分不开的,没有这些创新的金融产品,或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会如此巨大。对资本未来利润的提前兑现是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产生的基础,同时让投资公司规避了美国对信贷杠杆的限制。美国的金融杠杆在20倍-30倍,但在次贷市场上的杠杆作用却达到了300倍,最后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混乱。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及金融危机在世界的传递的突出经济现象有:资本升值的欲望、美国的经济刺激与金融创新、美元的国际储备、国际支付与调控。美元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经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世界经济的恐慌。

金融危机在经济环境中的引爆点

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危机边缘的金融现状是目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比如江浙一带和内地的落差就很大。中国在许多经济领域中积累了一些可能带来金融危机的因素,在这些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首先成为危机引爆点的可能。

下文就分析其中八个比较敏感的引爆点:

(一)国企产权改革及衍生问题

国企改革看似与金融危机相距较远,但实际上政府颁布的每项政策都会在金融系统内传递政策效应。由于国企产权改革产生诸多问题和系列衍生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而又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有迹象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国企管理部门颁布的政策将出现数量增多力度加大的趋势,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错误的政策,再通过系统内的链条传导,引发金融系统的债务危机。这是金融危机诱发的一个高风险领域。

(二)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问题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状是,银行系统与证券市场的关系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理顺,银行坏账明降实增。因此,在坏账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搞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一旦外资银行分流我国的储蓄存款,这些国有银行不再拥有稀释不良资产的手段,坏账危机将会全面爆发,就会出现金融危机。

(三)股市、券商坏账问题

中国股市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分置”结构性缺陷问题,是由此引发的“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产权关系不清”、“流通股极度缺乏投资价值”和“大股东利用股权分置结构性圈钱”的问题。所以在外部环境变数加大的情况下,股市中的金融坏帐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则可能由股市系统传导出金融危机来。

(四)保险业系统风险问题

保险行业自身存在的风险问题,可能会在金融危机中诱发更坏的危机链条传导现象。外界学者认为,分红险等产品中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的比重失调、趸缴与期缴保费比重失调以及产品期限超短期化倾向等现象,值得警惕。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业务结构将可能导致在未来若干年后保险给付大幅增加,但其难以持续的增长却产生未来的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甚至会严重危及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在现有体制中,地方政府一般向上一级政府负责,所以潜意识也会认为欠债也是为了国家欠债,但中央政府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财政预算。目前这种矛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仍然在积累中,而且正处于逐级向上汇集的状态,一旦中央政府在政治体制中做出一定的行政改革,则肯定会触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很可能会演变出一波债务危机。

(六)房地产波动增大银行坏账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看,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波动市场高风险阶段,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政府政策的激烈碰撞,房地产风险问题都会向银行蔓延,向上游产业蔓延。如果未来的政策出现失误,那么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将很可能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风险策源地。

(七)出资、出品型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增长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由投资促成连带推动世界范围内各种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长。当世界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的时候,中国产品仍然以超低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形成“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反常模式,这等于是在大幅度补贴其它国家的经济。显然,这些“劫贫济富”的形式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模式,也不可能长久。

另外,中国经济很大一部分由外贸出品的支撑。每年引进500多亿美元,支撑中国投资领域的半壁河山;高度依赖外贸,外贸依存度高达60%(而同一时期、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4%至20%);高度倚赖外债,中国外债猛增;如今,又高度依赖能源资源进口,这一切,使中国经济日益受制于人,危及中国经济独立自主。

(八)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汇率如果进行幅度较大的调整,则极可能造成国内经济领域诸多危机因素的平衡被打破,许多经济领域的缺陷环节要作出必要性调整,从而极可能触发一系列的危机,造成在整个系统内的金融动荡。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诱导因素。

金融危机的诊断及事后补救措施

经济危害的补救措施,最重要的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效果要差一些。物质极大丰富的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和维持经济的良性循环。若利用好货币的无限生产能力,是完全可以使经济平稳运行的。但是要看到要使货币不贬值,那要有雄厚的物质来支持。

国家对经济的垄断需要更新换代。国家的垄断要改变过去类似于私有资本的垄断那样的全面控制,改变方向为国家垄断不是完全为了追求财富,而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国家用货币及行政手段对经济的调控。国家参与市场的手段是国家不直接参与市场的生产、经营、销售,这些交给企业来做,而面临经济发展困难如泡沫式的剧烈的经济危机时,国家才运用垄断经济和调控经济的非常手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要理性,金融市场因其特殊性,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只作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对金融产品的操作,形成供求变化来引导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只要是商品得到消耗,经济危机将难以出现。国家是最大的消费者,特殊政策要起特殊作用。

理智分析与客观理解“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内涵延展是摆脱危机困境的必由之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对中国短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但无法改变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模式。决定有效需求的因素有三个:现在有多少钱;预期以后能挣多少钱;钱的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说人倾向于以什么样的形式持有资产,是流动性强的现金、存款,还是流动性差的固定资产。

扩大内需的四种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一是全民覆盖,二是改革社会保险支付制度,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险补贴。政府负责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扩大保障型住房的覆盖范围。降低房价,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可以通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降低房价包括但不限于开发商降价,改革土地财政、降息和税费减免也是降低房价的办法。降低教育费用。

提高人民收入可以从三方面实施:第一就是提高人民的劳动收入;第二是扩大人民收入来源渠道,比如财产性收入;第三是减少个人所得税。

十条扩大内需的政策。第一条,“加快建设保障型安居工程”,据说要花9000亿,根本上刺激内需的作用有限。第二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对内需主要是短期刺激,主要作用还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第三条,“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对内需明显是短期刺激。第四条,“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它其中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能会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但看病贵的问题可能还是需要医疗和药品定价体制的彻底改革;第五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内需方面来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和防护林,还是短期刺激,当然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是有必要的。第六条,“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这个跟刺激内需好像关系更不直接了。第七条,“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这个对内需的刺激还是短期的。第八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对农民,提高粮食收购价;对城市居民,提高低保和养老金标准。第九条,“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让企业在技术改造上投资更多,对内需的刺激也比较长效。第十条,“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就是鼓励银行贷款出去,这和上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贷款形成鲜明对比。

结论

总之,虚拟货币的推出与流通只是认识经济危机的次贷诱因的一种好的建议,它的目的是良性引导中国金融走上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而具体问题具体安排,深刻挖掘行业潜力,对症下药,因行施策才是根本。经济危机的复杂性不一言以蔽之,而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只是目前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至于能否减轻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使中国经济走上良性循环道路,那只能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对美国次按危机的再反思,网文

2.自曾晖.养虎为患的美国次级债.省略/

3.策略研究报告:金融危机牵动商品市场.新浪财经/期货

4.刘国宏.加息对本年度股市的影响. blog.省略/blog.php?do=showone&uid=2423&type=blog&itemid=9794

金融危机的解决办法篇10

2009年12月以来,欧元汇率持续下跌,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大量国际游资纷纷投入美元和黄金的怀抱。美国针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似乎也从急风暴雨转为多云转晴。

欧洲的债务危机近来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一次次为这些国家降级,搞得人心惶惶。

按理说,美国政府制定的五年内出口翻一番的目标,应该让美元持续贬值才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到底又为哪般?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什么突然间缓和了?欧洲的债务危机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新财经》邀请了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可金、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中心副主任何帆、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欧元为什么贬值

《新财经》:近半年来,欧元兑美元大幅贬值,国际游资也纷纷投向美元和黄金。欧元的持续贬值,是不是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单方面原因造成的?

赵可金:欧洲债务危机是主要原因,但我觉得还有美国的原因。现在黄金价格急剧上升,我感觉是美国在收购黄金,如果没有大量的投资客大规模地收购黄金,黄金的价格不会上涨这么快。收购黄金的结果就是转变危机,如果真的是美国在收购黄金的话,很可能是美元贬值前的一个行为。欧洲的口实让美国抓住了,债务危机影响了欧洲投资,但欧洲问题我觉得应该不是光债务危机这么简单。

谭雅玲:欧元贬值主要是欧洲问题的暴露,欧洲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过去就有,问题的不断暴露增加了很多负面因素。那么,欧元为什么会贬值这么长时间,这要看是谁决定的,是美国人决定的还是欧洲人决定的,这很重要。去年年底,欧元贬值是美国决定的,因为欧洲的问题太多了,这个时候如果让欧元升值的话,会更加明显地暴露出美国要打死欧元的用心。

另一方面,美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不可能把欧元一棍子打死,因为欧洲是发达国家,跟美国是平分秋色、平起平坐的。如果欧元被打死了,全世界就乱了,毕竟欧元占了全世界交易储备和投资的20%。目前在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金融风险还没有完全化解的情况下,欧元再出问题,经济就会出现二次探底、二次衰退。

特别重要的是,美国自己也没准备好,美国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如果让欧洲出问题,也会影响到美国。但是,并不意味着欧元就一直贬值,美元一直升值,市场永远是有涨有跌,不可持续。美国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找时点,什么时候让欧元升值,什么时候让美元贬值。

何 帆:很简单,欧洲债务危机到现在还没有见底,还在恶化,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使国际资本又重回到美元上,因为美国的经济形势相对欧洲要好一些。美国的国债和外债也比较多,盘子很大,但在总的债务盘子里,外债所占的比例不是特别高。而且,美国又有美元的霸权优势,有印钞的特权。美元债券的流动性对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都比较大。在这个时候,美元升值等于让美国收回来一些资金,回避了部分风险。

以前,遇到国际汇率变化,大量资金往往会进入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但这次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大家对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不太看好。所以,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也流出一些,转而进入了美元市场。同时,黄金的价格也涨得非常高,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

宋 泓:欧元贬值与欧洲区债务危机有密切的关系。欧元区国家出了问题以后,没有办法还外债,比如希腊的外债现在就没有办法还了,造成了希腊债券的贬值,这就相当于以欧元计价的资产都贬值了。如果其他国家不干预的话,对欧元汇率就有向下的强大压力。除了希腊以外,其他欧元区国家也有类似的问题,这对于欧元的信心就打了折扣。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到现在相对来说不像欧洲这些国家这么严重,所以,美元就升值了。

美元升值的目的是什么

《新财经》:之前,美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直很强烈,但现在似乎平息下来了,转而打击欧元。这其中会不会有美国的阴谋?暂时让美元升值是不是为了填补美国债券的窟窿?

赵可金:美国政府提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改革,要灵活。此前,美国130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美国政府,要求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但美国财政部宣布推迟提交汇率政策报告,这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只是美国的假问题,美国主要是想扩大对中国的出口,让我们多买些美国产品。

发行债券是美元的软贬值,美元汇率下跌是美元的硬贬值。我预计,美元到今年第三季度肯定会贬值,到时候美国可能会让中国帮它埋单,让人民币升值,或者想办法自己去贬值,多发一些债券,变相地让美元贬值。所以,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估计美国要放开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另一个情况是,如果在美国的压力下,人民币肯定不升值了。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自己要升值,我判断会升值10%左右。

何 帆:基本不太可能,因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是没有办法操纵的。从当前情况看,美国从自身利益考虑,它是希望美元贬值的。短期内,美国希望美元不要贬值得太厉害,因为这样会损害美国金融机构的利益。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保了那么多大银行,现在,金融机构出问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美国会更多地看重制造业的利益,因为眼下解决就业更重要,这时候,相对弱势的美元对美国是有好处的。

从美国来说,发债后有三个办法还债,第一,减少财政支出或增税,但这个办法基本是不可能用,这对美国来说太痛苦了。第二,通货膨胀,这个办法对美国来说代价太大,美国对通胀早有预期,所以,美国的国债中至少有20%是直接与通胀挂钩的,这就意味着美国要通过通胀赖账的话,效果不会那么好。第三,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美元贬值赖账,从这个角度,长期来看,美元还是贬值的趋势。

宋 泓:有这种可能,美国打击了欧元以后,对美国整个经济的恢复、对美元地位的稳固、对维护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都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无法找到强有力的论证,来说明美国的图谋。

从美国的角度,会有一个整体的对外政策,奥巴马计划增加出口,还有其他改革金融体系等一系列措施。针对中国,美国有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比如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对美国扩大出口有好处。另外,中国的产品与美国的产品有一些是竞争关系,人民币升值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对中国经济会有一个减缓或打压的作用。同时,美国对欧洲也有类似的政策,因为欧元是对美元构成挑战比较强的替代货币。

对中国出口影响几何

《新财经》:欧元兑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兑欧元升值。现在,欧洲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对中国在欧洲的出口影响有多大?

宋 泓:人民币与美元和欧元的汇率相对比较稳定,欧元兑美元贬值以后,相当于人民币就升值了。欧洲、美国、日本包括东盟,都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欧盟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现在的汇率变化,对于中国在欧洲的出口会有一些影响。因为欧元的贬值,使欧元区国家的消费行为受到影响。像希腊,整个国家要还债,还要削减赤字,要进行一些结构方面的改革,比如在养老金上也要削减。有了这些变化后,可能对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费行为有一些影响,这种情况下,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许会下降。

但是,从中国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产品来看,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必需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多,即便有影响,也不会太大,不会像对奢侈品和高档商品的影响那么大。

何 帆: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很大。中国不愿意让人民币升值,因为有各种考虑。现在,我们看到美元在升值,人民币也在升值,这时候来自美国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相对会小。几个月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一直很大,现在反而小了。所以,欧元贬值对中国是有利有弊。我觉得,欧洲的债务危机可能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说不定不久欧洲问题解决了,美元又会回到贬值的长期趋势上。

赵可金:对中国出口肯定是有影响的。不过,欧洲和中国已经形成了结构性分工,像法国生产的都是高档产品,这些高档产品根本不需要从中国进口。欧洲需要的是中国的中低档生活用品,所以,不见得一下子就降低进口中国商品。只是汇率变化让国内出口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出口额应该不会减少。

欧洲危机要持续多久

《新财经》:欧洲的债务危机还要持续多久?长期看,对欧洲的影响有多大?

何 帆:短期内,欧洲的危机应该会很快平息,因为欧洲主要是流动性问题,现在,流动性问题已经解决了。重要的是,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的信用评级被调低后,让大家感觉比较恐慌。从欧洲问题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借的外债太多就会出现问题,内债毕竟是自己人的钱,调整的空间相对比较大。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救援办法都是救流动性危机,这使得希腊问题短期内得到缓解,但长期问题并没有解决。希腊的外债肯定是还不了,现在的很多办法都是错误的,希望希腊能减少财政支出,但减少财政支出之后经济增长就会下降,导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后税收就会减少。所以,过不了几年,希腊又会出现资不抵债的危机。到时候,处理债务可能要换另外的办法了,比如像处理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一样,用债务重组,甚至不排除会有违约。

目前看,欧洲的金融风险基本被控制住了。欧洲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没有往下走,比如德国,它是一个出口国,现在欧元贬值对德国来说是好消息,法国也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但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很多,欧洲的冰岛火山灰对欧洲的影响也很大,影响了欧洲的航运业,因为欧洲的很多出口加工都是靠航空运输配件的,它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而且是零库存管理。欧洲的这些问题如果再持续半年以上,欧洲的经济就会呈负增长,或者以后的问题和风险会更多。

赵可金:欧洲危机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有可能会造成金融危机第二波,而第二波爆炸的核心可能就在欧洲。现在欧洲是整个体系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借钱还不上,是整个资金链条出了问题,有很多钱被压到了一个环节上出不来,坐吃山空,也让别人对欧洲失去了信心。要想恢复还要一段时间,至少两年,长的话可能五年。

世界格局会变成啥样

《新财经》:欧元的持续贬值,会不会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动?

宋 泓:欧元的相对贬值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还要观察。实际上,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在过去十年升值很快,即便欧元现在贬值了,与欧元刚出来时相比还是升值了。所以,欧元目前的暂时弱势,对未来格局是否有变化,现在看还早。

最重要的是,欧元区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很多欧洲国家的债务都不少,这种赤字性的财政和政府行为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对于欧元本身的稳定也是不利的。欧元当初出台的时候,按照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协议要求,欧元区国家都要保持每年的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3%。但是,真正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欧元区国家没几个。自从有了欧元后,大家都希望自己国家的赤字更多一些,赤字多了以后,其他国家肯定要承担维护欧元稳定的任务,很多欧元区国家都想搭便车,这样的结果,对欧元本身的稳定是很大的挑战。

赵可金:世界格局的改变肯定是中国和美国率先走出危机,影响力向中国和美国方向发展。我判断,如果快的话,美国经济到今年年底就会恢复,慢的话到明年一、二季度就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