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十篇

时间:2023-08-01 17:40:03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工学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已经全面扩大,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解决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用人需求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开设,2012年开始面向全省正式招生。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该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按照“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了精心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就如何进行专业定位、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创新等问题,与企业专家进行了共同研讨,以制定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工学结合”特色应在教学模式上充分体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上,重视教学的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机地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计划,这是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能够培养企业所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2 “工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1 以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地结合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来进行专业定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长春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其体现方式是科学地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与此同时,合理地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的专业定位的前提条件,必须要进行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和行业市场调研。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条轻轨线路,自2002年10月30日开通以来,长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仍然急需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非常之大。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地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并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我院完全针对长春市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专业以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培养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人才入手,主动的寻求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合作途径,共同商讨专业的科学定位。同时,实时关注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合理地调整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具有长春市特色的专业特点。

2.2 注重岗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我院始终坚持着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基准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建设始终以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来进行,这样可以达到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岗位的定位相结合的目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首先,邀请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运营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其一线的技术人员与在校教师,领导共同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其次,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进行合理化的规范。在开发的流程上,大概可以分为4个流程。(1)专业的定位及分析。小组人员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关的岗位进行定位,所谓定位,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具体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确认。一般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基本包括行车岗位和客运岗位两大岗位体系。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客运岗位主要包括车站值班员,售票员等。(2)职业能力分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就业的岗位都是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岗位,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工程领域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知识;具备安全有效运营管理能力;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践综合分析能。(3)具体课程的设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增加,所以课程的设置并非是固定的,一定要切合实际地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来设置.一方面,要以市场的调研作为基础,加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设.要实时观察企业的动态,并聘请企业核心员工作为外聘教师,参加专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综合分析,依据该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将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属到相应的课程,形成以学生工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2.3 校与企深度合作,推动“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2

1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与理念

面向国家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指引下,构筑并实施了“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1.1一个方案:“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适时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不足,针对扩招引起的生源差异较大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及对未来的职业取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

1.2两条主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紧密围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主线,以国家质量工程为航标,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整体建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建立以国家教学名师和骨干教授为核心的优秀教师团队,提出了“融入、转化、结合”一体化教学理念,建立先进的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课程体系精品化,教材体系现代化”的课程建设思路,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提出了“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张扬个性,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构筑和实践了“横向四平台,纵向五层次”的多层次、模块化、个性化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1.3三个支撑:质量工程建设支撑、国家重点学科支撑和轨道交通行业支撑

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建设”的建设思路,以质量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轨道交通行业为支撑。教师全力投入、学生积极参与,成果丰硕。获得了一大批部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部级教学团队、部级精品课程、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特色专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对构筑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有力的支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部级的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对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强大的学科支撑。面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高新技术含量的大幅度提升,发挥原行业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立足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适应轨道交通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种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对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1.4一个机制:人才培养的社会广泛参与机制

与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发放就业质量调查表、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学生、企业反馈信息。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质量及企业用人满意度。从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学、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发展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理论教学。全方位、多层面地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形成对专业结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优化的社会广泛参与机制。

2具体建设措施和内容

2.1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多年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凝聚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形成了以国家教学名师带头,中青年为骨干,老中青搭配,学历、职称、专业方向和年龄结构合理,深受学生欢迎的“部级教学团队”,全面开展改革研究与实践,指导专业建设,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对构筑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始终将其作为师资队伍整体建设的关键。为了保证师资队伍不断健康发展,学院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本着“精心培养、严格要求、合理安排、大胆使用、全面考核、鼓励先进”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进行。教学团队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专注科学研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本学科科研发展的优势,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研究型教学的开展。近年来团队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5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其他省部级学术奖12次。一方面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内容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部分成果和系列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相关,通过团队教师的积极总结,将成熟的内容及时引入教材、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进一步促进了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改善。因此源源不断的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开展,确保了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2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作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在进行大量现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行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及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在大类培养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了特色专业方向的建设;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下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磁浮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四个专业方向。在“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开设了以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茅以升班”,倡导在科学研究上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自由探索思想。以“茅以升班”为代表的学生创新意识强,在各类全国性创新竞赛中屡获大奖。易卓霖等同学以一等奖第一名夺得“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荣誉奖;“茅以升电气03班”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电气03级3班”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的作用,针对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适时开设了“高速铁路动车组班”、“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班”和“地铁班”。满足国家急需人才培养的需求,集中体现了“多目标、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该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求是创新、尊崇真理的科学素养,还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学校在第一时间组织了30名国防生奔赴地震重灾区抗震救灾,其中的27名来自电气学院,他们以其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其中郭晨阳同学入围“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参加了由教育部和组织的“励志青春———当代大学生在2008”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

2.3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促进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持续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建成了“电力牵引控制系统”和“高电压技术”2门部级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远动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分析”和“电工学”等6门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材,前后编写出版的教材总计40余部。涵盖了本专业的主要课程,针对教学内容编写了电子讲稿,制作了试题库、多媒体教案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这些教材特色鲜明,有多本教材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奖,为铁路高校提供了优秀的专业教材。目前,有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5部教材入选“十一五”部级重点图书。通过上述12部部级教材建设,更新并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凸显了专业特色、体现了近年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培养高质量的电气工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基地建设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培养高质量电气工程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按照“以软带硬、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原有基础实验室群,以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为重点,实现了“实验项目菜单化、实验内容层次化、学生培养个性化、实验管理信息化”,建成了部级电气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构筑和实践了“横向四平台,纵向五层次”的多层次、模块化、个性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和贯通式培养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依托,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建成了以个性化实验和科研项目实践为主的个性化、创新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贝加莱自动化公司”等国外著名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等国外高校签署学生交流访问协议,建立国际工程实践基地,定期选派本科生参加国际工程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工程视野和国际视野,取得显著成绩。与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12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确保了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通过构建“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轨道交通电气工程一流人才,满足了国家轨道交通重大需求,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1)“多目标、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建立,克服了传统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不足,针对扩招引起的生源差异较大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及对未来的职业取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解决了传统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现代化,切实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3

以推进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培养安全工程特色人才为目标,依托我国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状况,对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历程、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布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安全工程;特色建设;培养方案;发展方向

1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安全工程专业是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其应用涉及到机电、建筑、土木、矿业、交通、运输、化工、食品、生物、医药、能源、航空、管理等各个领域[1]。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理论、安全科学理论知识和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工程结构与设备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在机械、材料、土木、交通等工程领域中从事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工程安全设计、事故预防与评价等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我国目前有30所本科院校、22所专科院校设有安全工程类专业,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院校数变化情况各院校开办安全工程专业都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所以各个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侧重面不同,彼此之间有很大差异[3]。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依托于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专业特色是工程结构与设备安全,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组成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该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经调查,高校现有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课程设置体系模糊、结构不健全等问题[4]。例如,开设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经济学、安全心理学、保险概论及风险评估等课程的院校很少。至今从各校课程设置的整体上来说,健全合理的课程体系尚未得到确立。因此,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完善[5]。

2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

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学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专业设置单一、涉及面窄、培养目标雷同、课程离散型大、人本位课程缺失等问题。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大体从两方面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建立以培养行业型安全科技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侧重于矿业安全,北京理工大学主要偏向于兵工及爆炸安全[6],而大学则致力于工程结构和设备安全,该类培养模式可分为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将行业特色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从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一直到专业选修课均强调行业性;另一种是将行业特色仅体现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上[7]。另一方面是建立淡化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通用型安全科技人才为主,着重体现“大安全”即通用安全,建立在适应性更强的横向、通用、宽口径的安全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之上[8]。通用型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上均强调安全基础学科,而在专业选修课上开设了大量的行业安全方面的应用理论与技术课程。为满足以上要求,大学成立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专业负责人、教授、实习基地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实践中心负责人等组成。从2009年到2015年,先后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多次完善和调整,最后确定出2015版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表2)。调整后,安全工程总学分由184学分减为178学分,新方案更能反应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新方案特别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3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特色

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凭借悠久的历史、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根据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所提出的需求,结合大学在力学学科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河南省示范性力学实验中心的支撑作用,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强化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校企结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服务[6],形成了国内特有的以工程结构与设备安全为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

3.1具有完备的教学课程体系

新方案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构建了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必修课的质量,加大选修课比例。为了凸显结构和设备安全建设特色,学校重点安排了安全设备工程学、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等课程,通过工程设备系统理论的学习,辅以特种设备的参观实习,让学生对结构设备安全的管理与监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3.2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新方案减少了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上机、实验等实践环节,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结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除了校外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外,学校还安排了校内实习,邀请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以讲座、讨论、座谈等形式为学生讲述安全工程专业知识、技能在各自行业、领域的应用,从实践、工程角度向学生说明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同时邀请本专业毕业学生回到母校向在校学生现身说法,以更为贴近学生的身份讲述毕业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合创新、创业等方面内容为在校生鼓干劲、增信心。同时由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并负责,向学生宣讲本专业的最新发展等无法在课程中完整呈现的内容,采取课堂授课、讲座、收看视频、小组学习讨论、完成指定大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建设。

4结论

大学始终本着稳定招生规模,优化师资结构,加强理论基础,注重工程应用,强化专业特色,注重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的专业建设思路,会进一步增强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扩大师资队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争取到2018年,把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以工程结构与设备安全为核心,办学定位准确,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和培养方案合理,办学教学设施完善,科技创新活跃,具有一定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

参考文献:

[1]傅贵,余妍妍.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01):39~42.

[2]傅贵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学方案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08):64~67.

[3]王秋衡,刘如民.安全系统学科建设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1(01):66~68.

[4]王国安,张西正.现代生物力学在煤矿安全科技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15~17.

[5]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69~72.

[6]王明贤.关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05):48~52.

[7]王福生,郭立稳.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23~125.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29-04

一、研究背景

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012年起江苏启动了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12号文件)公布了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简称“3+2”项目)12个,其中,参与的本科高校共有7所,与其对接的高职院校共有11所[1]。“3+2”试点项目,是江苏省探索高职与本科衔接的全新项目,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很好的实践性,对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2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南通大学所开设“3+2”试点专业为“港口工程技术(港口航道工程)”,即3年高职阶段专业为港口工程技术(港口航道工程),2年本科阶段专业为交通工程专业。该专业招收80人,开设2个教学班。就招生情况来看,在实际录取结果来看,该专业录取分数较高,有不少考生的成绩甚至超过了本二分数线,录取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这也证明了“3+2”培养模式确实是一个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学院又增开了“物流管理”、“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与南通大学衔接的专业为“交通运输”专业。与2012年考生试探性报考的情况不同,2013年的针对“3+2”专业的考生咨询量明显增加、报考人数多,录取考生的分数较高。通过这两年的实践发现,“3+2”试点项目符合国家、社会、院校、考生等多方面需求,具有很好发展前景,将会成为一个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

然而,由于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均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灵活出口,就学校现开设“3+2”试点专业以及其他院校试点专业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考核化是遵循常规专科专业框架等问题。

二、主要问题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3+2”分段培养模式下,学校的“3+2”分段培养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与南通大学衔接的“交通运输”专业之间课程体系合理衔接的问题,即如何让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专业协同发展,如何制定分阶段专业培养目标,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如何组织高效的教学工作,如何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专科的毕业机制、本科的准入机制、本科的毕业机制如何衔接等。

作为一个新兴的试点项目,高职、本科两个不同教育主体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对灵活的出口,因此两者衔接必然要涉及到四大环节,即培养目标的对接、专业设置的对接、人才素质结构的对接、课程体系的对接。其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任何教学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课程体系衔接上,由于教育主体的不同,必然会出现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专业理论课程存在重复,文化基础课程存在脱节,专业技能课程衔接错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等。

《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12号)指出:“分段培养试点,既要分段培养,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灵活出口,学生学完中职或高职的课程可以毕业、就业,但是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要有机衔接,合作院校要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序衔接,便于学生继续高一阶段教育的学习。”据此,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应以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层次性以及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结构设置、学分制管理、职业资格体系和双师素质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走访调研、考察学习、案例分析、实践论证等方法,深入研究,探索出一个适合于“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衔接体系。

三、研究现状

在20世纪中叶,英、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高职本科教育早已兴起。在德国,建立有完善的职业向导学术学位制度;在瑞士,作为一个少数认可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推行“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获取高职教育文凭后,可以继续享受普通高等教育;在澳大利亚推行的是TAFE职业技术教育形式[2]。这些国家在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都有着很好的衔接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我国关于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对三年制高职高专学校进行调整,部分专科办成四年制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利用普通本科高校举办四年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借鉴台湾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经验,实行“3+2”发展模式,即依托本科院校举办招生对象为现有3年制大专层次高职毕业生,实行学制为2年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

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高职、本科院校有着不同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是实现高职、本科对口专业的有效衔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共同培养人才。

四、研究重点

一是研究政策、理论。从国家政策入手,通过对江苏省教育厅对“3+2”培养模式所提出的各种指导性文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深刻领会江苏省教育厅对于通过高职本科衔接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确定研究的大方向和宏观目标。结合相关政策,学习研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研究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衔接体系。着重研究目前较为成熟的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德国的职业导向学士学位制度、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台湾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经验等。

三是研究和分析现有不同层次分阶段培养模式的衔接体系。现阶段,实施较久的分阶段培养模式有中高职对口单招的中高职衔接和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等,以及五年制大专、高职本科连贯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通过对这些模式中的课程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计、实验实训实施、技能考核、学业考核、师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和分析,总结这些体系的优缺点,为高职本科“3+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寻找可以借鉴的方案。

四是分别研究“3+2”试点专业在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实施的课程体系。对高职阶段,以“3+2”试点专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验实训实施、技能考核、学业考核、师资等一系列内容。对本科阶段,研究南通大学“3+2”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验实训实施、技能考核、学业考核、师资等一系列内容[3]。通过对相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比较,探索出两个不同教育层次在施教过程中的交集与差集,为构建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是研究高职专科阶段“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在“3+2”试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专科层面,研究高职专科层次如何进行基础性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应用)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开发研究出符合要求的课程体系,以达到“3+2”试点专业在高职阶段应该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应该有别于传统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技能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技能培养目标要求更高一些,以适应本科阶段的理论和更高级别的技能学习。

六是研究本科阶段“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教育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本科教育是以“研究、工程(设计)”为主,主要培养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在“3+2”试点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层次层面,研究本科层次如何进行深层次专业知识教学、研究型教学、工程(设计)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等,研究合适课程体系,以达到“3+2”试点专业本科阶段应该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应该有别于传统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以培养具有系统的、深层次专业知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七是研究高职与本科衔接时本科的“准入”机制。在“3+2”试点专业本科层次准入层面,要研究如何通过考核实现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向本科“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选拔,筛选出适合于继续进行本科层面学习的学生。对于准入考核,应该有别于一般的专业理论知识测试,而应该趋向于技能测试,通过技能测试并结合适当的专业理论测试,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进行高层次的培养。

八是研究高职与本科衔接专业在就业层面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就业层面,研究“3+2”试点专业现阶段用人单位对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和研究“3+2”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衔接体系。

九是研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专业连贯的课程衔接体系并进行实践论证。通过对不同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对高职、本科“3+2”试点专业进行个例分析,对不同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验实训的实施、技能考核、学业考核、就业、师资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分解、融合,构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实践论证、修改,为今后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目标,有目的地细化分解研究任务,收集、汇编相关研究文献,编制问卷,撰写文献综述,做好研究前期的准备工作。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部分高考考生、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用人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咨询等方式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此分析试点专业的行业标准、社会认知度、就业期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就业形式等信息,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方案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搜集资料、案例的分类比较,总结现有较为成熟的高职本科衔接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并结合“3+2”试点专业的具体情况,通过比较,探索适合学校试点专业的高职本科衔接体系与方案。

个案研究分析法:通过对搜集资料、案例的研究分析,对现有不同教学层次衔接的理论、操作案例进行总结,并利用考察学习、问卷调查、组织研究对象访谈、与专家学者进行求教交流等方式,对国内外不同教学层次衔接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实践论证法:对之前的研究和分析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并构建出适合于本院试点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型,通过专家、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论证,对课程体系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综合分析法:对之前的研究、调研、实践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完善“3+2”试点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型。

六、研究方案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详见图1。

参考文献:

[1]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10-13.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5

自从中国人民大学1982招收首届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截止于2010年底,在全国开设有档案学专业的32所高校中,共有24所高校招收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占70.5%。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非档案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成为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众多跨专业学生的涌入在给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充足生源及多学科知识的交汇对档案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其档案学知识背景的缺失也使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尚未引起充分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本文不揣浅薄,旨在抛砖引玉。

2我国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概况

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是指非档案学专业考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为档案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了解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客观情况,笔者选择四川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等10所高校作为样本,通过阅览网站的信息、电子邮箱联系等方式,获取了10所高校2009-2011年的招生总人数、跨专业人数等情况。

2.1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人数状况10所高校2009级、2010级、2011级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人数与总人数的具体情况见表1。

在表1的基础上,笔者分别统计了10所高校2009级、2010级、2011级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所占总人数的比例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从总体上看,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占总人数的比例较高,三年均超过了50%。2009年、2010年、2011年10所高校的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分别是80人、73人、74人,总人数分别为137人、143人、126人,所占比例则分别是 58.39%、51.05%、58.73%。

二是从个体上看,各个高校之间存表3

在较大差异。三年平均比例最高的达75.38%(安黴大学),最低的则为30%

(武汉大学),相差45.38%。其中,南京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的比例分别为42.11%、32.08%、31.03%、30%,均低于50%;安黴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的比例分别是75.38%、72.97%、71.79%、71.67%、64.52%、56.52%,均高于50%。究其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所办专业水平、所在高校的社会声誉、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招生规模等。如南京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的比例均低于50%,可能与它们地处我国最发达经济区域,就业前景看好,能较好留住自身本科生的同时,还较能吸引外校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报考有很大关系;武汉大学为享有很好社会声誉的著名高校,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多年在全国排名第一,档案学专业水平也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而位居第二,虽然位居中部地区,但仍能吸引大量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报考,故比例较低。与此相对照的是,安黴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大学均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档案学专业又具较高水准和较大影响,故比例较高。

2.2专业背景来源状况

经不全面了解,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十分广泛,横跨多个学科门类,如以安黴大学为例(见表3),其学科背景涉及管理学、法学、经济

学、工学、文学等5大门类,不过管理学背景的学生人数占跨专业总人数的58.82%,属大多数,与档案学属同一学科门类。

2.3跨专业报考动机分析

经调查分析发现,跨专业考生报考档案学的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来源于考生自身,主要有:一是档案学专业属冷门学科,学科内涵不高;报考人数较少,竞争程度较低,考取难度较小;就业不差,“性价比”较高。二是为了改变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这源自于一些考生高中阶段对大学专业不甚了解,所学本科专业或者没有报好,或者不感兴趣,希望通过考研找到自己认为更适合的专业。[3]三是部分考生结合档案学专业的特性,想通过档案学专业考取公务员。四是少部分考生喜欢档案学专业。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一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学历是提高竞争力的渠道之一,考生将档案专业作为跳板获得硕士学历;二是就业压力,为逃避就业而选择读档案专业研究生。档案学考研的难度相对较小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3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析

3.1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

从培养现状来看,多数跨专业硕士生应当体现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应有的潜力也没有被真正的激发出来,个别研究生在三年的专业训练中甚至一直处于困惑、迷茫状态。[4]各高校对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在导师的选择上没有考虑跨专业因素,由于大部分导师只有单一学科背景,这就导致导师不能很好地帮助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挥其原有知识结构的优势,更不能做好其他专业知识与档案知识的连接以及重组。不具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当前的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令人担忧。

3.2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档案学科队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亦对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挑战。针对跨专业生源这一特殊群体的培养问题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是几乎为零。下面从跨专业学生自身、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导师制度等方面讨论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3.2.1跨专业学生自身

从报考动机方面看,多数跨专业考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少数属跨专业调剂生,他们对档案学专业并不了解,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存在诸多障碍。档案学专业基础知识、思维能力以及档案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这些跨学科背景的学生容易陷入迷茫状态。他们在课程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节奏,在学术交流讨论上无法与老师沟通,这些使得部分跨专业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并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对研究有畏难情绪,甚至个别学生从心里抵触档案学科。

3.2.2培养目标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目前各高校将培养档案学学术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如武汉大学就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档案学基础知识薄弱,要想建立完整而又科学的档案知识体系尚需多年的学习积累,他们较少有机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就算参与,也只是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要想成为档案学学术型人才困难相当大,脱离实际的培养目标使得他们陷入尴尬境地。

3.2.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档案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各高校课程基本模块大致包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个别高校(如辽宁大学)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立专业补修课,总体上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缺乏实践教学课程或者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导致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欠缺档案工作的基本技能,不利于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各高校档案学专业课不尽相同,均带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总的来说,档案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并不多'而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开放性要求程度更高,没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无法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及发挥跨学科优势。3.2.4导师制度

如今高校教师资源紧张使得一个档案学的硕士生导师一届带4?6个学生是较正常的事,精力所限,无法给跨专业研究生“开小灶”,以致面对跨专业研究生,许多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每一个导师不可能涉猎所有学科,只能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较深学术造诣,这样就无法帮助跨专业学生做好知识的连接与融合,甚至由于跨专业学生缺乏档案学基础知识,和导师之间的交流都存在障碍。

4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4.1正确自我定位、注重自主学习由于缺乏基本的档案学专业基础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能力,跨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吃不下”的情况常常发生,对此,跨专业研究生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学习心态,认清差距,科学地分析自我优势与劣势,克服消极、悲观的情绪,做好自我定位工作;另_方面就是注重自主学习,激发对档案学专业的学习热情,确定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比如在研究生刚入学阶段就自觉补习档案学专业基础知识。总之,在正确自我定位、注重自主学习的帮助下,跨专业研究生可以通过对专业基础知识的不断学习,结合跨专业优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研究能力,成为档案学专业优秀人才。

4.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针对跨专业研究生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在毕业后实际从事的不是教学科研型工作,而是应用性工作,因此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上。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是指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就业或者读博),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方案,最终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或者学术型人才。既然是不同的培养目标,那他们的课程设置、导师培养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对于应用型学生,应设置较多的实践性课程,以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走学术之路的学生就侧重培养其研究能力。如此的分流方案才有助于提高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4.3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是培养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重中之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金波认为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呈金字塔形状,[8]这种金字塔式的课程体系更适合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金字塔课程体系中“塔底”是工具类、方法论课程,这类课程目前开设的很少[9]。档案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可以由以下课程组成:(1)管理研究方法,(2)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3)文献计量分析,(4)社会调查方法,(5)应用统计学;[1°]第二层开设一级学科相关的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开设有关课程如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信息咨询等;第三层是档案学的专业课程,可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档案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的丰富化非常重要,这有利于学科研究多方向性;“塔顶”就是前沿性和跨学科性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可以了解各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热点、专业研究新动向,帮助跨专业研究生拓展非档案专业领域的知识,帮助他们延伸自己本科专业领域知识。

在金字塔课程体系中还要补充的是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档案技能培训,才能更好地培养档案应用型人才。考虑到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在金字塔的第三层专门可以为跨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补修课,如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文书学等课程。

4.4建立导师组

单凭一个导师的力量不足以帮助跨专业学生发挥他们的优势,不足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在档案学科中的定位,建立导师组是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导师组可由2名高校老师和1~2名档案实践部门的专家组成,高校老师由一名档案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加上一名其他专业老师组成,其他专业老师是根据跨专业研究生自身特点而安排的,比如本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配备一名研究信息管理的老师。小组内指导老师分工负责,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互相配合,对研究生的学习进行集体指导。

4.5搭建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平台

要想培养高质量的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必须有好的学术氛围、足够的实习平台。参加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生学习的生活不能仅仅是课程学习、课程论文,加上几场学术报告会。学校应积极搭建供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便广泛展开各种学术交流,鼓励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多多参与档案领域及其他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平台可以是不同学科的专题讲座或者师生学术交流沙龙,也可以是供各专业研究生交流的网络论坛等。对于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不能仅限于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应多参与跨学科学术论坛,寻找本专业与其他专业切合点。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使用学科,社会实践平台主要是为培养跨专业档案学研究生的档案工作技能服务的。高校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创新基地的作用,让研究生带着研究课题到档案工作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MPAcc;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

一、文献综述学者高度关注

MPAcc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汤健(2021)认为当前MPAcc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未落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与“落实”脱轨、教学质量评价与认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商维度探索MPAcc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李立成(2021)提出“一体两翼”MPAcc人才培养模式,即“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专业知识”,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向传毅(2021)紧扣新时代背景,提出MPAcc人才培养要着眼比较优势,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以国际化视野构建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体系,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实现从局部改进到整体优化,最终推动新时代MPAcc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眼课程改革,宋京津(2021)聚焦“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分析课程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PBL法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中。程平(2019)聚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借助Python文本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以“金课”思想为指导推进实施课程改革。李彩霞(2020)以“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介绍“一纸开卷”考试改革模式。这些研究依托MPAcc培养院校的有益经验,从理念塑造、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成果,为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但对于新建MPAcc院校而言,基础状况的不同导致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如何响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并探索形成自身特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新文科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性文科人才为抓手,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创新是新文科的关键词。MPAcc以会计专业知识为核心,在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下,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也面临新理念、新知识、新能力的机遇与挑战。作为MPAcc人才,不仅需要有会计专业知识、具备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职能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有人文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追求。与此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审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也面临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客观上要求会计专业知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因此,新文科建设对MPAcc创新人才提出迫切要求。(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强化应用性的要求。MPAcc与会计学硕士有所差异,会计学术以理论教学为主,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侧重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一般仅由校内导师担任指导工作;MPAcc作为专业硕士,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为主,注重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培养,强调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其培养过程更偏重实务,更强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对研究生提供指导。相比会计学硕士而言,强应用性成为MPAcc的突出特征。以应用性为导向,MPAcc人才培养需要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在以问题识别、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为主线的能力构建过程中充分体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知识创新。MPAcc教学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为主要方式,案例研发、案例分析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以应用性为指引,MPAcc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必须。

三、当前MPAcc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一)MPAcc授权点数量与基本要求。根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2004—2021年,MPAcc培养单位数量累计已经达到289家,其中2010年、2014年获批数量最多。2021年,新增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24家。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即应具备学术道德、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包括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研讨、案例研究与开发、第二课堂、配备实践导师,以及参与实习实践,从而提升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包括政治、外语、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9门课程,方向课包括国际会计准则专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国际审计准则专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企业税收筹划、中国税制、数量分析方法、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企业并购、风险管理、投资学、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战略管理、商法概论17门课程。从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要求来看,培养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都对创新提出要求,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较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与专业知识融合实施职业判断。从课程设置来看,创新类课程(如创新与创业、技术创新等)没有单独设立课程,这就要求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等更多与专业知识融合进行,尤其是在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与开发、第二课堂等实践训练中需要融入有关创新的内容。通过多年的积累探索,MPAcc深化改革推向纵深,以教育质量认证为保障,以推广案例教学和强化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学生案例大赛、教育发展论坛和会计名家公益大讲堂为三大平台,同时以行动学习、“互联网+会计”“国际化+会计”等创新实践为MPAcc教育改革探索经验。(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借鉴。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评选的特色教育改革实践,中央财经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院校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值得借鉴。1.中央财经大学MPAcc“行动学习法”。中央财经大学将行动学习法作为MPAcc教育改革的核心。行动学习法广泛应用于MBA、EMBA教育。在行动学习课程中,学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建立学习团队、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行动学习法的主旨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相比课堂学习更有效果。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通过小组群策群力,最终在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提升领导力、职业判断能力、系统分析能力。中央财经大学在MPAcc教育中推行行动学习法,一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问题解决作为学员课堂收获的重要内容;二是对教师进行行动学习法培训,编写《教学指导操作手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由于MPAcc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是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而行动学习法强调实践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未知领域知识得到快速获取、融合,沟通能力、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资源组织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学员对于未知领域的学习、对于实践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对于解决问题方案的提出,都与创新能力提升息息相关。2.重庆理工大学“互联网+会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PAcc人才培养对计算机能力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重庆理工大学建设“互联网+会计”课程体系,开设“RPA财务机器人开发”等课程,打造“互联网+会计”实践基地,建设“互联网+会计”师资团队与相关教材,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互联网+会计”MPAcc人才培养模式。重庆理工大学在MPAcc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性的重要体现,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开发“互联网+会计”的相关课程,使学员掌握程序开发等相关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获取、分析、利用财务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强调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并且将信息技术作为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工具手段。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化+会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依托学校小语种专业优势以及毗邻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响应“一带一路”号召,顺应企业开设MPAcc“外语+会计”创新班,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MPAcc课程体系,设立境外实习基地,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培养国际化MPAcc人才,在学科交叉中体现创新能力提升。4.经验总结。通过分析现有MPAcc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可以看到典型的途径包括:(1)充分依托学校现有优势,实现“优势+会计”突破。在MPAcc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部分学校依托自身的计算机学科优势、语言类学科优势、行业背景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等,将现有优势与会计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会计”创新突破。在“优势+会计”整合过程中将原有的会计专业知识与交叉学科、实践需求等充分融合,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创新,强调创新变革与创新能力提升。(2)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校友资源、产学研合作单位资源、地方优势产业资源等是MPAcc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资源。部分高校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立足社会经济现实需求,将行业、企业作为MPAcc实践基地、实践问题的重要来源,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力量、案例研发等过程中充分融入社会资源力量,搭建产学研协同培养MPAcc人才的平台,为创新能力提升充分汇聚资源。(3)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无论是行动学习法还是翻转课堂、案例研发,MPAcc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力图通过现实问题解决提升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行业、企业现实需求为牵引,以知识融合、沟通交互、创新解决方案为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四、对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国内MPAcc人才培养近二十年的经验,为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经验。顺应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与要求,需要新建MPAcc院校从以下方面着力:(一)在学习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自身特色。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部分院校已经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是在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这些院校将会计专业与理工科、语言学科等自身学科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校外导师资源、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学科交叉、实践融合、课堂教学形式变革,为MPAcc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新建MPAcc院校而言,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例如学科交叉,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会计”或者“国际化+会计”,需要首先剖析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学科优势融入的可能性。只有在师资团队建设、课程内容变革等方面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才可能形成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需要深入剖析自身学科优势、行业背景特征、地域特征、生源特征、师资力量优势、就业需求等,寻求最适合自身的创新之路。(二)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围绕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构建来自校内、校外的师资团队,着力开发建立案例库,编写教学案例。指定课程案例库建设负责人,由师资团队梳理教学大纲核心知识点,通过购买、自建等多种方式,编写案例内容,提出需要借助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形成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思路。将案例研讨、案例分析以及学生适度参与案例开发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建MPAcc院校,必须紧紧抓住案例教学这个重心,一是深化本科财经类课程已经开发的案例,对内容复杂性、问题综合性进行改造,以适应研究生教学;二是选择较为成熟的MPAcc案例,以购买的方式作为案例教学的资源;三是借助校外导师资源、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开发案例用于课程教学。充分建立案例库,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三)重视外部资源建设。新建MPAcc院校需要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培养高端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需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局限于院校自身的资源,还需要充分利用地方区域特色、地方优势行业特色、校外导师资源、校友资源等外部资源,将MPAcc创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外实践基地、案例研究对象等充分结合,利用丰富的外部资源,为MPAcc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五、结束语

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层面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文科建设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从2004年至今,MPAcc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积累,各典型院校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凝练出自身特色并形成一定影响力。对于新建MPAcc院校,需要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地域特征、行业特征等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将案例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开放的视野汇聚外部资源,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中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汤健,周璘睿.基于职商维度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21,(19):1-4.

[2]李立成,岳峰,肖吉军等.会计硕士(MPAcc)“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7(24):206-209.

[3]向传殿.新时代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探究[J].财会通讯,2021,(3):167-171.

[4]宋京津.数字经济时代MPAcc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PBL法在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商业会计,2021,(9):113-116.

[5]程平,彭兰雅.“金课”背景下基于文本挖掘的MPAcc课程满意度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19,(25):29-33.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 通信工程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一、引 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通信产品的应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通信业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与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并已参与了国际竞争的产业。作为也是当今和未来最吸引人的高技术行业之一,信息通信业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领域,迫切需要大量专门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通信及相关行业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规范相关专业,新办通信专业,提升办学水平等各种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以满足通信产业高速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于2006年获得通信工程专业的招生资格,同年成立通信工程教研室,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 对专业定位与规划、培养目标与模式等,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确定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体系,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二、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我校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在对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深入考察调研,并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专业办学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统筹规划[1]-[3],将通信工程专业定位为: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于一体,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工程教育,面向全国特别是沿海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通信工程应用与开发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方向,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 、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符合专业定位的理论知识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4],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和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在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速度快,学科交叉多,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具体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教育部普通本科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要求,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考虑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并根据目前具备的硬件平台和办学能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包含 “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通信”两个发展方向,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进行选择,增加其对今后专业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权,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3.1 学科基础知识体系

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四个知识领域,即电路与电子学、信号系统与控制、计算机和电磁场理论,每一知识领域又涵括若干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学科基础课程分布在第3、4、5学期,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分布在第5学期。

3.2 专业学科知识体系

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个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包括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信息论与编码、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根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必修课程分布在第6学期,专业选修课程分布在第7学期。

四、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体系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而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本,突出以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在硬件平台建设、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探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完善和有益的探索。

4.1以硬件平台为支撑,完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通信工程专业先后完成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微波通信与天线等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通过高效的实验管理体制,结合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信息管理平台,使得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够满足专业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图1)

4.2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多层次实践训练体系

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训练体系。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的发展和实际水平的循序渐进,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即入门层、基础层、提高层和创新层,通过分阶段修订培养方案,整合相关实验项目,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图2)

五、依托行业背景,突显专业特色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认真落实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 注重基础理论与系统知识相结合,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密切关注通信行业的发展动态,使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

作为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两所林业类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东北林业大学),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特色项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依托我校鲜明的行业特色,为林业信息化工程输送合格的通信工程技术人才,为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二是面向森林资源监控及灾害应急处理等重大林业需求,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通信新技术与我校3S技术、遥感图像处理等优势方向相结合,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促进我校通信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其三是发扬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传统,进一步加强工程应用素养,强调通信技术与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有所长、适应能力更强、市场认可度更高。

参 考 文 献

[1] 齐兆群,王文博,桑林.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98

[2] 刘颖,张宏科,陈后金,张有根,刘云.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103-106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必要性1何谓“现代学徒制”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的职业教育制度”。学校与企业在政策引导下通力合作,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化的原则上实施“师父带徒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形式。

2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及《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职字〔2015〕22号)有关要求,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国职业教育中应用较为成功,这是由于国外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早,国外学者围绕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依据科学的实践方式开展了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纷纷效仿德国的“双元制”,并以此为蓝本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研究与改革。1993年英国率先推行了“现代学徒制”,1996年澳大利亚在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基础上推行了“新学徒制”。同时,美国及加拿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上述各国实行的现代学徒制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就业压力,解决了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的问题。自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

纵观国内学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尽管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开始重视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学校仍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导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现代学徒制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和潜力,学校和企业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给予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的内涵。目前许多学校和企业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就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少,尤其是值得推广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是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根据“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面向国家及山东省经济支柱产业――车辆制造业,培养掌握车辆制造基本知识,具有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的制造与技术管理能力,从事汽车零部件加工、车辆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相关设备制造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完成了以汽车整车制造与装配为主体,以自动化生产线维护调试和汽车主要零部件加工为两翼的专业群体系构建。现已建成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车身车架焊接、汽车装配等实训室。此外,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性能完善的校内宝马、德国BOSCH、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东风标致、德国巴斯夫等培训中心。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实验实训设备先进,教学资源丰富,校企合作紧密,具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条件。

2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思路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企共育,技岗对接,素能并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文件(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等)和具体实施方案,共同开发基于现代汽车制造过程的专业课程和基于汽车生产典型工作内容和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

3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文件(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等)和具体实施方案。

(2)校企共同建设基于现代汽车制造过程的专业课程和基于汽车生产典型工作内容和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典型岗位工作内容和任务,融入企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3)按照能力递进规律和厚基础、强技能原则,落实五阶段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任务。

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完成基本素养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养要求,掌握与汽车制造与装配培养目标所对应的基本知识,为学生转入学徒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第三学期):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完成整车装配核心专业技能培养。整车装配基本技能学习与训练在学校完成,装配质量控制与管理校企共同组织,在合作企业完成。

第三阶段(第四学期):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完成车身焊合核心专业技能培养。车身焊合基本技能学习与训练在学校完成,焊合质量控制与管理校企共同组织,在合作企业完成。

第四阶段(第五学期):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完成整车性能测试核心专业技能培养。自动化生产线维护调试专业知识在学校学习,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维护调试及整车性能测试专业技能,在合作企业完成。

通过第二、第三、第四阶段的工学交替,完成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学徒任务。

第五阶段(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完成综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拓展训练。通过顶岗实习,进行核心岗位生产性专项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岗位见习等,培养学生解决生产一线疑难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生产与技术管理能力,实现准员工向员工的身份转变。

参考文献: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校友问卷调查;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常雨芳(1980-),女,山西阳城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黄文聪(1977-),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卓越计划’的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校20120008)”、“SSL-PBL教学法在《工业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编号:校20120009)、“外向型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校2012011)、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电气信息类本科学生发展目标定位的研究”(编号:省2012270)、“电气信息大类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省20102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43-03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对于地方高等院校,有别于“985”、“211”等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知识面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更好地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湖北工业大学提出了“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针对70%左右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20%左右的学生,通过双专业、“1+X”的拓展学习,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针对10%左右的学生,通过产业人才计划、英才培育计划等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后备人才。

在学校“721”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经毕业了5~8年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70%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教学环节、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了改革的举措。

一、湖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湖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已有35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5年来,每年招收4个班,约140人,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这说明人才培养总体上合格的。目前,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184.5,其中理论教学137.5学分,实践教学41学分,创新素质教学6学分。在理论教学中,必修课107.5学分,选修课30学分。必修课包括三个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

实践类课程主要有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部分组成。基础实践主要是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课程设计、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有创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链式”结构特征。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验实践为补充,注重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毕业生调查结果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为了充分了解社会需求,2013年7月湖北工业大学制订了毕业生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和调查问卷,组织团队分赴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湖北省内等地进行调研。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校友基本情况、大学期间教学环节调查、实践环节调查和社会需求调查四部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47份,实际回收130份。

1.基本情况调查

基本情况调查中,工作单位性质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23%在科研院所,15%在国有企业,38%在民营企业,继续深造、三资企业和其他各占8%。

从事的工作性质如图2所示,44%的人从事技术工作,从事管理、销售、科研工作的各占14%,创业办公司和研究生在读各占7%。

2.大学期间教学环节情况调查

对工作帮助最大的教学环节排名图如图3所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分别占29.2%、25%、20.8%、125.%、12.5%。

大学考试成绩对事业的影响,46.2%认为影响一般,23.1%认为影响很小,15.4%认为影响较大,认为影响很大和较小影响的各占7.7%。

3.大学期间实践环节情况调查

大学期间最遗憾的事情排在前三位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够、没学好专业课、没谈过恋爱,分别占69%、23%、9%,详见图4。

认为学科竞赛对职业成长的帮助情况如图5所示。69%的认为学科竞赛对职业成长有较大帮助,15%认为很大帮助,帮助一般和较小帮助的各占8%。

4.社会需求情况调查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按能力的重要性排名,排在前七位的依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相关技能、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个人道德素养、心理抗压能力、业务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分别占13.85%、12.31%、10.77%、9.23%、9.23%、7.69%、6.15%,详细数据如图6所示。

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在大学教学环节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工作的帮助很大,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前提。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至关重要。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提升。除此之外,人际交往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人文素质也是促进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教育两手抓、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两手硬、课程改革与实践环节改革共存。

三、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从校友问卷调查来看,湖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可以满足社会需求,总体上是成功的,但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需要同行们在人才培养改革的过程中引起重视。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学生在基础、能力、发展定位上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分类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自身成长实际出发,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引导学生自由发展。自动化专业在“721”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下,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制定机电创新班培养方案;针对复合型人才制定了自动化专业辅修培养方案;针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体现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是不同专业间区分的重要依据。自动化专业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深厚的渊源,以至于两个专业在课程体系上相差不多。事实上,两个专业所属的两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方向就能很好地将两个专业区分开来。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体现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开设了控制理论及应用、检测技术及装置、机器人与模式识别、系统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将本科生人才培养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衔接起来,让人才培养既体现专业特色又具有延续性。

3.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建立以理论的应用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内容,打破纯理论教学为主的旧课程内容体系。[1-2]课堂教学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贯穿工程意识,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思想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控制系统工程案例分析等应用性强的课程。在课程考核中,引入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综合设计、口试答辩等考核方式。通过口试答辩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同时经常性的口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面试的成功率。

4.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

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是学生形成专业概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3]专业知识是学生自身增值的一个重要条件,可以通过邀请知名用人单位到学校开展培训课程,鼓励并指导学生多参与学科竞赛,以及推荐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等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4],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除了专业实践外,从大学入学开始就增设社会实践环节[5],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如社工、志愿者、就业市场调查等工作,了解社会需求、体会人情冷暖,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逐步过渡。

5.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虽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专业,但很多学生在工作中从技术岗位走上了管理岗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设了人文方面的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心理学、社交礼仪等选修课程,也增设了系统工程专业方向,增加了运筹学、博弈论、生产计划与调度等管理类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束语

自动化专业属于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需要的人才数量多、知识面广,是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这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分类培养出技术应用型、多能复合型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分类培养,引导学生自由成长,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自动化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凝练专业特色、调整培养方案,并坚持落实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相信自动化专业必将焕发昂然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吴俊清,朱红,朱敬.工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与就业率的关联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6):11-13.

[2]曲娜.从毕业生调查反馈看一般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160-163.

[3]付金沐,陈啸吟,马艳平,等.对地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0):118-120.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