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十篇

时间:2023-07-28 17:50:42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1

将沉浸式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研究还是首创。研究者把沉浸式理论的“高峰体验”原理运用于语文教学研究,以他们对沉浸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语文教学的深刻体悟,提出了“沉浸式语文教学”的主张,积极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并力求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操作模型,这是颇具新意的。

“沉浸”,是个人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投入到某种情境之中,获得特殊体验的心理过程。语文学习需要“沉浸”的状态,因此可以说,“沉浸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回归。

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的习得均讲究体验和感悟。阅读教学必须植根文本。在文本中,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个自然的或生活的图景,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个有情有境、能引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典型生活空间。我们阅读这些作品,应通过对语言的感悟和情景的想象,进入其境界,“把文字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从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也与作者一起思考,一起发现,一起抒情。写作则更需要关于生活与情感的“沉浸”体验。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一种感悟、一次对话、一回阅读……都能引起情感的波澜、思想的火花.倘若“沉浸”于此,就会有不断的发现。

沉浸式语文教学从语文学习规律入手,追求“浸润”的氛围,努力创设全身心投入的情境,使师生共同享受静静的读书和静静的思索。通过经典语言的输入、含英咀华的品味、高峰对话的感悟,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当前,在纷繁杂乱的语文教学模式、种种偏激的口号和理念的冲击下,语文教学,似乎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语文学习需要摆脱急功近利的解读方式,需要高度重视学习“内化”,需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本身产生浓厚兴趣并使之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达到学习的最优化效果。因此,沉浸式语文教学的研究对凸显语文学科特色,回归真实的语文学习状态,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重点推介沉浸式语文教学的两大特色:

一、注重“语文的”浸濡式环境氛围的营造,以促进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生

一般来说,态度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心理倾向,它决定着人们行动的动机和效度。一个人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态度的制约。我们注意到,沉浸式教学特别讲究语文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浸润。

沉浸理论认为,只有极少数人具有“内在自我体验”的个性,能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沉浸的体验,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他们的活动和自身技能都有利于进入沉浸状态的时候才能够进入这种状态。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沉浸体验的获得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合适的“场”。沉浸式教学尤其注重对沉浸式环境氛围的营造,努力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良好氛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研究者所创设的环境氛围是“语文的”,即“用语文去激发兴趣,又用兴趣去学习语文”。比如,加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量,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让文学作品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再如,教师与学生一起品味文学经典的个性,体会文学作品独步古今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受到艺术之美的震撼和熏陶。还比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提高阅读兴趣和读书质量。这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途径”的理念是吻合的,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力求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规律的沉浸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型

研究者试图用“诵读吟咏入文入情体悟品味研习解疑自由表达”这样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首先以诵读吟咏的方法“沉浸”于文本,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体悟品味”获得“高峰体验”。这样,因“诵读”而“体验”,因“体验”而“感悟”,因“感悟”而“融情”“启智”和“明理”,在润泽心灵、提升境界的过程中,“实现其从不成熟的‘读者’到‘理想的读者’的跨越或蜕变”。

古代语文教学讲究熟读精思,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的过程是语言、情感和理趣内化的过程。反复诵读,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从而内化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并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自动地转化为语文能力。当然,“沉浸式”教学与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也有不同之处。首先,沉浸式教学十分重视拓展学生的视域、丰富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智慧。结合了更广阔视域的朗读,就加快了学生阅读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顺利地沉入文本。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沉浸式教学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接近经典的语言环境,积极创造“诗意的生活”,在课堂内外都能沉浸在祖国纯正的语言氛围与高雅的文学艺术殿堂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他们的种种探索,如以读书活动课推动名著阅读的探索,视听阅读有效方法的探索,网络主题阅读活动探索等等,都是很有创意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研究根植于传统语文的肥沃土壤,突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征;同时,对传统语文教学又有所创新,适应了时展的需要。课题研究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2

沈坚,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星海实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以“人人成功、人人成星”为教育理想,以“关注主体、科学创新”为价值观念,全面实施精品化管理,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后主持或参与11个课题,包括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发表文章或文章获奖70多篇次,指导学生获奖或发表作品80多人次;主持编撰出版《星海E时代》《活动教育思想实践研究精彩案例集粹》《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科技与生活》等多本专集。先后获苏州市教案评比一等奖,苏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奖项,2007年12月参加省级优质课展示活动。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届全国优秀校长、江苏省二级星星火炬奖、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市第七届名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我与沈坚相识有好几年了,当时他在苏州星海中学当校长。印象中星海中学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学校管理得颇有条理,教学质量更是有口皆碑。沈坚文静而谦和,没有才气自负的年轻人的那种孤傲。今年5月份,在苏州的一次会议上,听了他的学术报告,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他那种温润、典雅、灵动的个性风格。他及他的团队所进行的“沉浸式”语文教学的研究,体现了一种对诗意和德性境界的教学追求。

“沉浸式”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境界,体现的是审美的诗意。教育的根本首在立人,语文教育的宗旨,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殷殷守护;就教育过程而言,是青少年一代完美人格与崇高精神的培育。语言是思想的家,不过海德格尔说:“思必须在存在之谜上去诗化,诗化才能把早被思过的东西带到思者的近旁。”沈坚及其团队主张语文教学应“沉浸在纯粹、经典的语文环境中”,他们所关注的是“身心”的“洗礼”,“品位”的“提升”,“素质”的“优化”。他们不仅仅着眼于“知识”与“训练”,也不执著于“有效”与“有用”,不止步于“工具理性”。他们追求一种诗意的境界。这种理想境界的践行,需要足够的理论勇气与坚毅的实干精神。沈坚的“沉浸式”教学所彰显的是灵性而不仅仅是理性,他“把文字化为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语文的教学使师生完全沉浸在情感的体验之中,这是马尔库塞所竭力提倡的教学生活的艺术化。“沉浸式”语文教学是我们所非常盼望看到的具有古典诗意传统的人文教学,这正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它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倘不从知识点切入而是由情感导入,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精神修养。

“沉浸式”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创设的是教化的情景,体现的是德性的提升。何为教化?《礼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教化,其实是借助“六经”实施语文的情景教育,陶冶性情,转识成智。这次新课程改革引进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建构的个体差异性,较之标准化测试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结构性是认识论上的一场革新,但二者都忽视了知识的教育性。知识只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凭借,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让人很好地应顺自然或参与社会竞争,而是让人有现实的关照,更有终极的关怀。语文教学要让人富有柔情,有优雅的风度,让生活有一种韵味,从而让世界充满虔诚、爱心与责任。沈坚所主张的“使身心世界融入语文世界”,“用情感和意象去读语文”,“生成理性,提升智慧”,这就是一种语文的教化,这是内在的涵泳体悟而不是外在的灌输和强化训练。即如哲学家冯契所言:由无知到知,再由知到慧,而后由智慧化为德性。

“沉浸式”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策略,体现的是一种情知的共生与内外的融合。教育的过程使潜在的人成为现实的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造就杰出的人才。教育策略的选择,中国古典教化强调情感与实践智慧,西方古典教化则强调意志与理论智慧。整个古典教化都将经验的完整性作为根本目的,而现代教育则更看重经验的新异性和独特性。但无论古典或现代,教学过程总是两条线索互相渗透,一是认知线索,一是情感线索。认知线索所遵循的是“可接受性”原则,体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必须考虑知识教学的适宜性,教学行为的准确度。但单一维度的认知教学,是一种学习者缺乏兴趣与热情的分离式教学,这是一切应试教学的共同特征。情感线索所遵循的是“乐学接受性”原则,注重情感需求,强调愉快教学、幸福体验,体现的是“情感度”。但如果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则使教学缺乏了教育的导向性。智与情的结合,才能突破唯智主义的框框,改革情感放任的缺陷,让学生既有感官的愉悦感,又有理解的成功感。沈坚的目标是“学生进入角色”,这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并且“读懂了课文,读懂了生活,读懂了历史”,这里的“懂”不仅仅是认知,更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他认为:“语文,是一种文字化的生活。语文是用感性来承担理性的。语文教学不能完全理性化,更不能概念化。沉浸式语文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时的浸润状态,这是一种身心世界融入语文世界的状态。”说得多好!

“沉浸式”教学作为一种体验性教育,表现为内省和外显的一致性,达到含英咀华的品味和高峰对话的表达之辩证统一。沈坚认为“有了审美的体验,学习就有了兴趣,就能达到‘好之’‘乐之’的效果,达到忘我的境界”,他“特别注重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品味和学会有效的语言表达”。语文教学一般来说有两种思路,一种关注知识的累积,以期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性的飞跃,他们强调双基,注重训练,比较赞同语文的工具性。一种关注品味与涵泳,致力于语境中语感的培养,以期达到一种认识的顿悟,比较倾向于语文的人文性。当前关于“书香校园”“心灵成长”的说法颇为流行,这虽然丰富了学生的读书活动,但也可能导致阅读教学的泛化;同时也有人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死记硬背。这种阅读教学泛化和历史文化倒退的现象很值得警惕,它模糊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化学习的界限,否定了教学的教育性。况且,如果阅读教学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美的感受,不能在阅读中提高素养与品位,这种读书活动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也势必不能持久。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书是永远读不完的,泛泛地谈“书香”,有可能会从浅表化走向庸俗化。沉浸式教学所极力主张的“投入”“沉浸”“品味”“表达”“评价”所构成的逻辑体系完全合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心理规律。读书历来有偏于文本(作者)与偏于鉴赏(读者)的两种不同路线。读书即是品味,是再创造,或动于情,或见于理,或为文体所打动,或跳出文本有主见,“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于学校教学而言,课堂情景中的学习与自然情境下的阅读有很大不同,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的相机诱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循路以识真,情境同生,情智共融,见仁见智,殊途同归。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 日语 会计学

一、双语教学先行研究

双语教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目前在许多高校中进行着尝试性实践,并力图使其成为新时期提高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有效载体。关于“双语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双语教学的王旭东教授在《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一文中给关于双语教学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这一名词源自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中国,所谓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外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真实的汉语和外语语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外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

但双语教学究竟在怎样的信念与条件支撑下,才能实现其发展学生的双语能力。这就涉及到双语教学有效性问题。事实上,教学行为要有效,就必须把握好“适合”两个字,它必须适合环境、学科、建筑、设施中的众多条件,适合教学方针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种种考虑,适合学生能力、需要、学习风格的极大差异,还要适合教师自身个性,态度和技能,否则就失去了有效教学的基础。

双语教学是一种以外语作为手段,通过双语授课,采用原版教材,加深学生对国外的专业知识体系、思想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态的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教学。

二、会计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会计学在广义上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就理论而言,日本的《会计学原理》、《会计法规集》、《财务会计论》,均以日文起草并颁布,直接研读日文的准则条例、教材,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把握相关的理论背景与历史渊源;就实践而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日企业间的交往逐步增加,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而是跨越国界,就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进行反映和监督,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信息;就人才需要而言,随着日本直接投资企业对既熟悉国际贸易和实务,又熟练掌握国内会计知识,且能将日语作为工作语言的特殊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正因为会计学是通用性可比性较强,且与国际接轨和交流密切的专业课程,最适合用于双语教学。因此,我校日语专业经贸方向专业的必修课程《会计学》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

日语专业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原则和国内文献中对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的阐述基本相同,即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使用中外语言进行相关信息交流的技能,把握本专业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向,培养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从而成为熟悉国内会计原理、会计报表又懂得相对应的日本会计处理、会计报表的经贸人才。本双语教学课程遵循语言的认知重于专业的认知。

三、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及实践分析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基本上分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特点,前者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者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其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双语教学既是专业教学,也是外语教学,所以将这两种最基本的模式结合起来。

双语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模式包括沉浸型教学模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双重语言教学模式和翻译式教学模式等。

1.沉浸型教学模式

沉浸型教学模式指教师完全适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师在教学中不使用学生母语,能够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一种外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的氛围中。

2.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指教学过程中开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适用外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使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3.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

保持型双语教师模式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适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外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学科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4.双重语言教学模式

双重语言教学模式是指同时适用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教师。学生在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母语的前提下,掌握另一种语言。教师通常是采取团队教学的形式,但每位教师只负责其中的一种语言。

5.翻译式教学模式

翻译式教师模式是用外语和母语对照来学习,通常采用外语的原版教材,但教师在授课中采用防疫加讲解的形式。这种方式适合于学生外语水平较弱的情况。

这几种双语教学模式中,教学效果最好的首推沉浸型教学模式,它能够使学生完全融入外语和专业相结合的氛围中,既能够很好的接收到国外在某些学科方面的一些先进的思想,历年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借鉴会计学专业日语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分析认为,在日语专业会计学双语教学应坚持如下原则:

1.日语专业会计学双语教学应以会计原理知识的传授为根本,因日语专业经贸方向的学生在此之前对会计原理知识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向他们开设会计学课程,不是旨在让他们成为会计人才,而是让他们成为能用所学的财会知识武装自己的经贸人才。日语只是传授工具之一。

2.在学生掌握了国内会计原理、账务处理基础上,再向学生传授日本会计学基础知识,并在对比的基础上一一对应记忆。对于日语经贸专业的学生,仅仅掌握一些日文的会计术语显然是不够的,不管是从就业的角度,还是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了解中日会计理论和实务及其差异,熟识中日会计报表的内涵更为现实。

3.日语专业会计学双语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日语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中日交流中运用会计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能力,能分析会计报表上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分析判断经营情况,给经营者提供作出经营决策的准确数据及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中国科研和教育计算机网.

[2]王春兰.会计学专业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3]林丹丹.国际会计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7). [4]中央经济社编.会计法规集(第9版)[M].中央经济社出版,1996.

[5]菊谷正人.会计学原理[M].同文书院出版,1993.

[6]饭野利夫.财务会计论(三订版)[M].同文馆,1993.

[7]狄颖琦.双语教学在会计学中应用初探[J].华商,2007,(11).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4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沉浸式设计;心流;沉浸式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1 沉浸式体验与沉浸式设计

1.1 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是一种全神贯注的体验与感觉,使体验者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要达到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需要充分调动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设计的法则》书中将沉浸式体验解释为心流(flow),心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心理状态和交互体验的心理学理论,[1]他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从二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心流理论与沉浸式体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

1.2 沉浸式设计

沉浸式设计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达到心流状态。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总结出了技能与挑战相互之间的八种状态:心流、控制、放松、无聊、焦虑、激励、忧虑、冷漠,心流对应着沉浸式设计。沉浸式设计概念最早出现于互联网领域,2012年12月,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正式推出全新沉浸式用户界面(Immersive),它将内容平铺在应用中,被桌面隐藏的默认操作需要右键才能够被唤起展开,这样的沉浸式设计正是为了让用户集中精力去关注当前所进行的操作,避免被其他操作所影响。沉浸式的手段还经常被艺术家运用在现在艺术的领域,比如中国艺术家邱黯雄2007年创作的《为了忘却的记忆》,通过火车车厢展现历史回忆,将车窗做幕布,投射历史影像,观众从车厢走过,沉浸般的回忆感油然而生。

2 沉浸式设计原则

2.1 多感官调动原则

通过充分调动人类身体感知系统来发生沉浸式状态的方式,人类身体感知系统除了我们熟知的,通常认为我们可以控制五感系统外,目前有相关理论研究推测出还有第六感和第七感的存在,第六感一般被认为是灵感和直觉,第七感是时间感。研究表明,当视力不能提供足够信息的时候,其他感觉就会增加,人类的感官系统的此消彼长的整体性给了我们营造沉浸式景观以启示。

2.2 叙事性沉浸原则

将设计作品看作一个故事,利用情境,沉浸,角色,气氛,情节,节奏的设计来让体验者融入故事本身当中来。认知科学家罗杰・尚克(Roger C. Schank)指出“人类生来就理解故事,而不是逻辑”。[2]叙事性的方法传达信息更容易被人所理解、更具感性的力量。叙事性沉浸原则具有相关联性、多样性、深刻性的特点,本着人、物、环境相互关联的背景,根据不同人的生活经历,激发出内在的情感共鸣。

2.3 体验者优先原则

沉浸式设计往往是为大众或者特定人群打造,由于体验者的经验对沉浸式设计的体验会产生严重影响,要求把使用者放到沉浸式设计的优先位置。沉浸式喜剧《House world》创作者Andrew Hoepnfer多次强调:“慷慨地给予观众代入感,给观众身份感,让观众自己来做决定。”

2.4 心流原则

合理运用心流理论,互相平衡“挑战”与“技巧”之间的关系,使用户达到心流状态(当挑战大于心流时,技巧不足以完成挑战,体验者会感到焦虑和挫败;当挑战小于技巧时,技巧远远大于所面对的挑战,体验者会感到无聊甚至厌倦;有当两者相互匹配平衡时,才会产生心流)。简单来说,心流原则要求设计者减少体验者在完成沉浸状态时的认知与运动负担,使“低挑战”与“低技巧”相互匹配。

3 沉浸式景观设计涉及影响因素思考与初探

3.1 “七感”沉浸

“七感”包括视、听、嗅、味、触觉和直觉、时间感。据统计人类对外界感知信息的比重视觉占83%、听觉占15%,可以看出视觉、听觉是形成人的沉浸感的最重要因素,其中视觉对颜色、亮度、运动、空间感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形成沉浸体验的主要媒介,听觉可弥补视觉信息不足,向体验者提供辅助信息。触觉是指通过皮肤与物体接触所感受到的各种信息,嗅觉是外界味道的收集, 在景观设计中体验者通过感知场地材质与植物的形状、气味、纹理、软硬、粗糙度来获取良好沉浸式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直觉与时间感常常被人们忽略,在景观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中我们通过细节引导直觉,通过控制体验者的时间感来获取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景观设计场地的生理、心理层面感受是“七感”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3.2 暗示引导沉浸

暗示是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景观场地感的重要手段,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暗示因素包括:光效、体量感、空间感、文字、图像等,从类型上看常见于纪念性景观,从风格上看多出现于后现代风格景观。林璎的著名作品越战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好似大地上黑色的伤疤,而黑色大理石上用文字记录着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同样的手法运用于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中,高体量的纪念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遇难者的名字,不远处纪念水池的钢铁、水泥残块与水中的大数形成对比,暗示着灾难与新生。

3.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简称“VR”)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关注研究的高新热点技术,虚拟现实是依附于互联网,通过特殊的设备提供体验者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身临其境,可以实时、无限制地观察、操作甚至修改三度空间内的事物。[3]增强现实(简称AR)是将虚拟对象通过穿透型显示设备叠加在真实世界中某个或某些对象上,用于增强、注释或者提供参考信息给用户,AR与VR的区别是AR并非把用户与真实世界隔离,而是将虚拟世界建立在真实世界之上,体验者可以同时与两个世界接触,产生一种虚实结合的感觉。上海世博会网上展览作为景观设计与虚拟现实结合的成功尝试,打破了传统的景观场地的概念,运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构筑了兼具实时互动与各种附加信息导视的网络平台。

4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成为了高效、沟通、用户为先的代名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寻求突破,景观设计当然也不例外,沉浸式景观设计的思考试图顺应这股潮流,借助沉浸式体验来实现人与场地的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基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法则,沉浸式景观展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更宽广的开放性,特别是体验者的愉悦、领悟、发现、探索本身促成了景观设计场地表达的完整性,随着相关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探索,沉浸式景观设计将以更加新颖、和谐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场地精神内涵呈现在大众眼前。

参考文献:

[1] 彭琼.心流理论指导下的互动网络广告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2):122.

[2] 丹尼尔・平克(美).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9.

[3] 李国松.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科技大学,2007.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5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提出“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各高校响应号召,积极开展法学双语教学。2007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从这个文件中,我们看到,文件对双语教学的目标设置似乎混淆了双语教学与专业外语之间的区别。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传授专业知识;而专业外语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种语言。 具体到法学双语教学,其科学定位应以双语教学为载体和手段,既教授学生法学专业知识,又教授他们有关的法律语言,对学生法学思维能力、法律实践能力、法律英语能力和解决法律问题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锻造,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

二、法学专业的双语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双语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哪些法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每个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到法学双语教学来说,更有其特殊性。课程体系构建既要适应双语教学模式的需要,又要贴合法学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教育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除了三门国(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字头的课程之外,都不适宜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培养优秀的涉外法律人才提上日程,相应地,在法学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开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三门国字头的课程,突破国内法不宜采用双语教学的陈规,尤其是政法类院校表现比较突出,如西南政法大学以培养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竞争所急需的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为总目标,面向该校金融法本科实验班学生和已通过英语六级的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全外语授课的《金融法》。

三、法学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选择问题

公认的两种双语教学模式为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m)和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沉浸式双语教学,即将学生学习知识的环境完全沉浸、渗透于第二语言/外语之中;过渡式双语教学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后,则使用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 从上述两种基本的双语教学模式出发,有学者总结了我国目前法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的四种类型,即渗透型、穿插型、示范型和选修课型。

上述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鉴于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法学双语教学的成败,我们在实践中既不能简单照搬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又不能放弃培养优秀涉外法律人才的目标,因而各高校在法学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选择方面更要秉持贴合实际、明晰方向、科学定位的原则。如西南政法大学的王煜宇教授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所展示的《什么是票据》一课,就是以纯外语进行授课,其课件也是使用纯外语制作,属于典型的沉浸式双语教学,教学效果突出。又如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吴松涛教师在《保险利益原则》一课中,采取的是典型的渗透型方式,将专业名词术语、关键词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口述传授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释义和解说。

四、法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有效举措

笔者认为,各高校在开展法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在法学双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问题上不能简单一刀切,更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而应从实际出发,打破法学双语课程设置以专业课、必修课划分的传统界限,按照学校师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安排工作。

1、涉外的如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WTO 规则、国际技术转让法、英美侵权法、国际买卖法、国际税法等因含有大量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专业术语,因此,比较适合以英文为主,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的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

2、主要介绍学习国内规定且实践性较强的民法、刑法、公司法、票据法、税法等, 宜采用以中文为主,适当用英文补充的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容易形成系统的以中文为媒介的知识体系,同时掌握英文专业词汇,当然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沉浸式双语教学的形式。

3、诸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诉讼法则比较适用示范型双语教学模式。

4、法学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罗马法等以西方史料为基础的学科,以及法律社会学、法律逻辑学、法律经济学、法律哲学等西方比较发达而国内比较欠缺而且政治性不明显的学科,可采用示范型双语教学模式。

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多种配套举措鼓励师生积极开展和研习双语课程。如改革传统的单一考核办法,定期举办诸如双语课程教学评比活动、研讨会或者观摩教学等活动,加强对双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交流,不断推动双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使法学双语教学距离初衷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张丽娜,王崇敏:“法学双语教学中的四大瓶颈问题”,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6

    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已形成一整套基本适应本国理论体系和实践攻略,我国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的学科教学方式,双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多区别,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规律,学习教材的专业性和多样化。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将汉语与其他语言叠加;也不是我们平时上的外语课,用外语上课;更不同与一般学科教学。基于双语教学目的的差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受教方式,实践策略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双语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学前教育等方面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在大学管理学也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普及双语教学在大学管理学课上是必然趋势。管理学在我国发展最广的是在政治方面,在经济领域与国外一些发展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在进入WTO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外语的学习,双语教学应该完成三个目标:学科知识的学习;思维习惯的养成;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这三个层次的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双语教学目标和手段的外语,与母语之间的整合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教学目标达成的问题。而工商管理课程以培养管理人才为主对语言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双语教学整合,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目的与语言渗透功能的融合。由于语言的介入,使得原本单一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牵制,双语教学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将二者适度整合在一起,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双语教育模式

    双语教育模式是一个国家双语教育的标准形式,它直接关系到双语教育人才的培养的规格,它还体现了人们对待语言的态度或看法。一般都会根据本国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双语教育的对象、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双语教育的内容、双语教育的政策法规或语言政策、语言价值观等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

    (一)国外双语教育模式的分类前期分类、后期分类两种。

    (二)国外双语教育模式依据双语教育模式的作用及其主旨,柯林?贝克把双语教育模式分为两种:1)弱式双语教育模式实施既不利于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不利于多元化文化与多种语言的发展。包含:淹没式双语教育、种族隔离主义双语教育、过度式双语教育、外语教学主流式双语教育、分离主义少数民族语言教育。2)强式双语教育模式中学校一般都强调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始终坚持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包含:沉浸式双语教学、传统语言式双语教育、双语式双语教育、主流语言式双语教育。

    (三)国外双语教育模式建构的依据语言学家瑞兹的观点,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与语言群体中,因此对语言持不同的看法(即把语言看作问题、权利、资源)。有关双语者认知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两种语言能力够促进人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启示与构想国外双语教育模式颇具个性特色,对工商管理双语教育实施模式建构、创新与实施也有一定的启迪。国外双语教育模式建构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长效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值得我们参考。双语教育模式是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双语教育目的、语言观及语言价值取向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恰当的、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双语教育模式构建对工商管理双语教育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把我国现行的双语教育模式概括为以下两类。

    1)全英语式双语教育,指双语教师在进行双语课堂上几乎自始至终把英语作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语言。这种方式目的是将学生尽可能多的“浸泡”在英语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多接触英语,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英语水平。缺点:a.我国当下缺少实施这种双语教育的基本条件。b.目前还缺乏全面实施全英语式双语教育模式的经济基础。c.我国现在还比较缺乏实施全英语式工商管理双语教育的实践经验。

    2)半汉语双语教育,指双语教师同时使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双语课堂教学的双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现在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通过对国外双语教育模式分类研究成果的梳理,对管理学双语教育模式及其特征的分析,可分为三点。第一,大一进行初级层面的沉浸式,此层面的双语教育最好采取半沉浸式或少部分沉浸式。要求双语教师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坚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教学,授课教师只需利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管理专业英语词汇等组织教学。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刚入学,环境还没适应,学习状态还没调整好,专业英语水平不高,一下强行灌注太深奥的知识怕适得其反,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应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在学生打好英语基础与专业素养的前提下,逐步渗透专业英语用语,最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外,英语水平得以提高。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和方向。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7

“第二课时原来可以这样上”

我参加工作已有20年,上过的公开课也不少,但从来没有上过第二课时。我一直以为,第二课时没什么内容可讲。然而,我的这一想法在“沉浸式”教研活动中完全被颠覆了。按照预先准备,我上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该课得到了大连教育学院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夏德刚老师的肯定。夏老师极其负责,为了让我有更多收获,又临时提议指导我备了本课的第二课时。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不知所措,有些手忙脚乱,好在有夏老师的耐心指导,总算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原来第二课时可以这样上”:①承接第一课时布置的作业先来听写本课词语,夯实学生对词语的掌握;②回顾主要内容,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加以提升;③再读重点词、句、段落,提炼出写作方法;④把提炼出的写作方法结合到小练笔中,读写结合。

夏德刚老师点评:在“沉浸式”教研中,听课对象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研训教师指导下,开展“看――评――备――上――评”。也就是:初次看课、评课;然后,研训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块分析再备课;由教师在第一次上课的基础上,在平行班第二次再上课;之后,由研训教师再评课的跟踪式听评课。这种方式有利于上课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董福霞老师是普兰店区皮口小学学科带头人,事先精心备课,按照常规应该在指导过后再上一节同样的课。但考虑到她是全镇7所村小的学科带头人,第一次上课问题并不多,于是我就建议她下节课上第二课时,并针对性地进行了指导。

“小练笔原来可以这样指导”

作文课,通常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大。通过此次活动,我顿悟了――教师指导一定要有层次;要想让学生会写,教师首先得做好指导。以本次小练笔为例:我指导学生“猜猜医生说了什么”,学生都能说出一些理由,不过他们的回答基本一样;为了突破瓶颈,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说的话要具体”,果然,学生的回答提升了一个层次,甚至能引用输血常识,说服效果好多了。随后,我又想到要把本课的描写方法结合进来,让学生加上医生和小男孩阮恒的表情描写与动作描写。有几个心思通透的学生,居然能够一边说,一边把同桌当成小阮恒,面带笑容,手拍肩膀,耐心安慰。这样一来,学生们说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而我也被他们的情绪带动和感染,课堂上每一张脸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课堂上的这一生成,着实让我意外和惊喜。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学生们不会把内容落实到写上,成了我在本课的一大疑惑和遗憾。评课时,夏德刚老师的指导,令我豁然开朗。他建议,老师可以给学生搭一架梯子,比如给学生出示这样一组句子:①医生对阮恒说;②医生亲切的对阮恒说;③医生亲切并面带微笑的对阮恒说;④医生拍着阮恒的肩膀,亲切并面带微笑的对阮恒说;⑤医生看着阮恒哭泣的小脸,拍着阮恒的肩膀,亲切并面带微笑的对阮恒说。让学生把这5个句子对比着读一读,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相信课上我如果这样去做,难题必定可以迎刃而解,减少遗憾,收获惊喜。

夏德刚老师点评:一线教师在指导学生“小练笔”时,往往不够重视在“具体”上下功夫,常常蜻蜓点水似的指导,很难将抽象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写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如何将抽象的写法要求转换成孩子们可感的语言,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层次性指导无疑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同样意思的句子中,不断添加情态、形容词、动词、语气词等,既能丰富基本的表达,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习作原来可以这样评价”

习作中“指导”和“评价”如同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小练笔中也是如此。那么,该如何评价呢?新课标中提出:“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回忆本课,我要求一定要有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己评价、教师评价。然而,由于农村学生平时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实际评价起来难度很大,多数学生只会简单地评价“好”或“不好”,或者内容完全不在关键点上,以致整堂课又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评课时,夏德刚老师提出,评语一定要少而精。即:①语言要有说服力;②有表情和动作的描写;③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并且内容要具体。这样简明扼要的要求,让学生评价时容易抓住要点,有话可说。另外,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先在小组里读、评价、推荐,然后被推荐者在全班展示读、全班评价。反复的评价、多角度的评价,一定会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8

在远程教育中,老师给学生的作业评分并给出评价意见,他们可能也对学生要学习的课程给出建议并且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给予帮助。在许多国家进行了几十年的传统函授教育中,学生把他们的作业邮寄给老师然后等待成绩。在最糟的情况下,学生甚至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作业评分,这相当没有人情味。最好的情况是,学生也能在面对面的会议上与他们的老师见面,尽管并不频繁。

在总结开放大学对远程教育影响的研究中,霍克里奇(1978)指出开放大学学生对他们的老师提出迥然不同的要求。学生说相对面对面的辅导,他们更重视通过作业的函授辅导,同时注意到在开放大学通过作业的函授辅导是绝对必要的,而面对面的辅导是可选择的。洛西奇和德布里奇(1978)指出个别辅导是开放大学学生迅速地亲临学术界的唯一的方式。个别指导可以通过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讲座、实验堂、咖啡馆的谈话、图书馆的偶然碰面等进行。尽管如此,开放大学的几乎所有的个别辅导都是远距离的,而不是面对面的。这曾经是并且现在仍然是许多函授教育机构的形式。

在中国,函授教育由最初主要的函件寄送为主,演变到后来的主要以设立函授站点面授为主,这一形式延续到今天,几乎就再也没有什么变化。而我们的外部世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人际交往和通讯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信函以外,电话、手机、计算机等,已不同程度的发展起来。而我们的函授教育模式,除了传统的方式以外,对现代通讯方式的利用却是少之又少。

二、网络教育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在拥有25000学生的商学院实施网络教育,开放大学需要培训数百位国内国外的辅导老师。

他们都得成为计算机会议的网络主持人。通过实践研究,萨蒙(2000)开发了一种五阶段网络主持模型,该模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际经验为基础。因为最好的面授老师经常与他们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发掘他们的潜能;于是,她在第一阶段强调动机,第二阶段强调网络社会化。明智的面授老师在资源如何选择上给学生指导;类似地,萨蒙的第三阶段要求在线交流和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来增强批判性选择的能力。面授老师通过与小组学生会面探究概念和问题;第四阶段强调知识构建。面授老师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总体的理论以及怎样挑战权威并且建构自己的知识;萨蒙的第五阶段提供类似的网络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达到第四和第五阶段。这个在面授中同样存在。不论是面授还是网络教育,一些学生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督促。一些老师比其他老师更胜任自己的工作(一些老师也比其他的老师接受了更好的培训)。萨蒙(2002)认为网络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她提出的网络活动,即学生在各个阶段参加的学习活动。

她对怎样设计这些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指导。

萨蒙的模型并不是用于网络教育的唯一模型,其他的如麦克雷(1990),伯奇和柯林斯(1995),梅森(1998)。但是考克斯等(2000)认为这些模型缺少灵活性和想象力。评估一门700名学生参加的完全通过网络授课的课程,他们发现大多数老师不能成功地激励或促进在线讨论。普莱斯等(2007)比较开放大学学生分别以有限的面对面会议、电话、邮件进行的辅导和通过使用计算机会议和电子邮件等形式辅导U213国际发展课程的经历,他们这样总结三种研究。

普莱斯等(2007)承认U213为老师和学生带来特殊的困难,因为它是一门多学科课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使用相同的手段,理查森(2009)在两门人文学科课程中发现接受网络教育的和接受面授辅导的学生并没多大区别。被普莱斯(2007)等察觉的不同并未在多学科课程有地出现。在老师和学生都受到合适的训练和教学支持的前提下,理查森推断课程设计者能成功地把网络教育引进到远程教育中去。

理论上,技术能使网络辅导老师在会议谈话、网页和电子邮件之间游刃有余。他们通过贡献认可、综合、总结,绘制线程,观看并纠正会话“漂移”,发现好的观点,开辟新的发展途径,找出讨论的漏洞(并修补它们),把观点从事实中分离出来,澄清意见的异同,鼓励进一步的探索,提供宝贵的资料来源,促进选择和建立模型等,做到在网络教学中游刃有余。

三、虚拟游戏世界(SecondLife)的教育

社交网、Web2.0技术下产生的Facebook、YouTube和Flickr,给老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相互接触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通过互联网访问的虚拟游戏世界(SecondLife,以下简称SL)是2003年以来在三维多用户虚拟环境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基根(2008)说,SL是Facebookhe、YouTube之后在英国最流行的社会性软件。全世界有超过1000万人已登记为SL的居民。在任何时刻,3万到5万他们的化身(虚拟代表)很可能活跃在全世界。虽然SL并未进行教学设计,SL的化身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包括学习,但是不能访问那些虚拟土地所有者限制访问的地方。

SL开始受到高等教育的关注(萨蒙和霍克里奇,2009)。之所以受到关注可能因为SL给沉浸式学习提供机会。西利·布朗(2008)认为沉浸是使学习方式有可能发生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每个人通过沉浸学习母语,并且渴望学习它。在许多领域,三维虚拟世界能使人们与其他学习者通过沉浸学习,并且他们可以在虚拟空间向彼此学习。

萨蒙(2000,2002)的在线辅导模式和电子活动能很好地适应SL。学生的化身以及他们老师的化身能在这五大阶段中前进,在向前的同时参加SL的活动。基于初步研究,Edirisingha、奈伊、Pluciennik和杨(2009)讨论社会化学习如何在SL中得到改善。由老师的化身设计的SL活动以及相关的人工品被放在岛上以备使用。他们或进行独立的试点活动或融入更正式的教学实践中去。SL的活动既可展示在世人面前又可同更多的主流活动一起融入到虚拟学习世界中去。

目前,SL逐渐地被用在教育上,比如虚拟试验,实地考察,基于问题的学习,小组讨论和设计团队等。利用沉浸,这些新方案尝试考虑学生的喜好和习惯,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

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SL是远程教育的理想环境吗?答案可能在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中能找到。在这里,跨距离研究联盟为他们的媒体动物园在SL中建了一座岛屿(惠勒,2009)。这个动物园是使机构内外的工作人员体验、交流,了解学习技术潜在应用的“前沿研究实验室”。目前这个动物园有三种形式:校内实验室,基于互联网以及在SL中的虚拟版本。第四种形式正在开发作为新的校园图书馆的一部分,并且将使学生理解技术是怎样被用在学习上的。然而是虚拟版本被用来研究远程教育的各个方面。#p#分页标题#e#

媒体动物园为社区调查提供一种环境,如加里森和安德森(2003)定义那样,他们提出存在在这个社区的三种形式:社会、认知和教学。利用SL中不同学科的世界会议的研究数据,以使用文本、视觉特效和化身的行为为依据,阿尔梅利尼和聂(2009)绘制了结合这三种存在的标准,他们的研究表明,基于文本聊天的老师和学生的化身,为这三种存在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化身通过动作、手势以及与环境以及其他化身的交互告知社会存在。SL中的人工制品给模拟、创造、探索以及加强认知与教学存在的合作提供机会。

不必说,化身可能代表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学习者。像有7000远程学习者的莱斯特大学这样的学校,可以限制那些没有注册课程的人进入其岛。这样如果完全陌生的人突然出现,能简化因身份和信任出现的问题。然而,当老师去了解他们学生的化身时,他们可能会发现他们自己的身份和权威遇到挑战,这是因为化身在SL比在现实生活(RL)中平等。尝试把在现实生活(RL)中的教学形式应用到SL中的老师可能会发现他们处在一个相当不利的境地。因为这在SL中需要花费RL中四倍的时间,学生化身可能会因此走神。如果老师的化身在全球同步进行辅导,时差对其他时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成为问题,但是异步会议的与会者需要等其他大洲的学生发表意见。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SL给老师和学生提供相当大的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在SL中创造在RL中根本不存在或无法存在的人工制品,被用作实例或作为化身们讨论的火花。莱斯特大学的例子包括虚拟萨米帐篷村的发展和以巴基斯坦北部的Kalasha为原型的虚拟村庄环境。

四、在萨米帐篷村和Kalasha村的教学SL使迅速、廉价、高效地实行沉浸式学习变为可能,这是其他技术无法做到。在MOOSE(第二人生环境的建模)项目中,两个人工制品在SL中被创设,用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Edirisinghaetal.,2009)。

第一个人工制品以萨米帐篷村为原型,模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萨米人的生活。在过去的2500年里,帐篷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游牧人的临时住所。萨蒙人的帐篷根据性别和地位分成不同的社会空间,创设萨蒙帐篷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化身熟悉社会空间的概念。比如,帐篷有两个入口,前门是供妇女、儿童以及仆人进入,后门供男人进入。为了给学生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体验,依据这些标准,“权限”被添加到SL帐篷,然后分配给化身,复制和更换不同的社会地位。当一些化身发现他们可以但是其他人不能进入帐篷中某个特定的地方,这就是真实性的学习体验。

SL的第二个沉浸式新产品是对Kalasha村庄的复制,另一个社会空间的例子。Kalasha是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的一个部落。与萨蒙类似,根据性别和社会地位,Kalasha分成不同的社会空间。在SL中,化身们在溪谷上游观光,使自己沉浸在Kalasha的文化中,就像他们在RL中的一次实地考察。在这两种情况下,老师的化身通过与他们一块游览并加入他们的讨论(在SL中通常使用文本信息进行讨论)来真切体验学生们的经历。对远程教育来说,SL的教育能达到真实课堂的效果,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好。

SecondLife被引入教学系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首先,借助SL所提供的虚拟人物、虚拟场所、虚拟事件等功能,可以精心设计接近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情境学习的环境,促使学习者顺利地完成意义建构。其次,SL所提供的全新虚拟环境和交互方式,可以模拟教师和学生的多种行为,从而大大增进师生交互。此外,SL具有很强的仿真能力,可以模拟大量的技能训练环境,学习者在这样的虚拟环境进行技能培训可以获得接近于真实环境的体会与感受。SL强大的3D建模能力,以及与RL几乎相同的文化氛围,经过精心设计与创作,可以构建逼真的学习情境。而这些是传统的面授教育无法比拟的然而,中国的教育还未能大规模地利用SL。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SL是在线3D游戏,在中国使用存在大量的不便,网速就是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在SL中进行教学对教学方法、方式都有特定的要求,中国教育不一定能适应SL。

中国一般都是教师主导教学,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如果把学生放任到游戏中去学习,学习效果堪忧。此外,SL的教育资金投入太大。把SL作为一个辅助的教育工具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常规教学偏重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很少涉及体验与亲历,SL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但进行情景模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SL是全球性的游戏,学生在这里可以遇到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所以,在这里特别适合进行人文教育和语言教育。

尽管在中国,SL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教育交付能力的提升,在确保SL能带来学习、信息的成本快速下降外,通过3D虚拟游戏形式和教育的相结合来提高教育的成果,或许意味着一种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

五、虚拟故事立方体(StoryCubes)与教学

StoryCubes曾在课堂上作为触觉思考和探索关系的讲故事的工具。在立方体的每个面,学生书写或绘制图像,说明或描述一个与特定主体相关的想法、对象或动作。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立方体,因此他们能讲述自己的故事。当把这些StoryCubes放到一起,就可能建立多种叙述故事或探索它们在三维世界的关系。StoryCubes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折叠起来,给每个立方体12个面,因此,一个讲故事的另外两种方式,就像书被从内向外翻或倒着翻,它们被旋转和扭曲,通过纵向和横向相结合来构建它们。当建立一个多立方体结构,一些面从视图中隐藏,在叙述者之间引发一场关于谁是关键问题的讨论,主题和故事都由立方体来代替。在媒体动物园岛,虚拟StoryCubes有虚拟触觉思考的潜能。学生发现StoryCubes更易构建,它们的规模和灵活性在SL中几乎没有限制,更复杂互动的故事可以在这里讲解。

StoryCubes不受重力影响,因为这些纸质立方体是在教室里。在立方体上加入高质量的图像很简单,这些惊人的StoryCubes在课结束后还能供其他人观赏和长期使用。虚拟StoryCubes是在三维中探索思想的有趣的工具,让学生展示不同的观点,做出新的思想上的联系。它们有利于群体分享故事,让他们产生新的观念。在SL中老师可以用它们来集思广益,促进学生分享和讨论;作为一种评价工具;使学生在团队中互助协作,提高它们协商和辩论的技巧,发展他们的触觉和空间建构技巧;让学生了解彼此的想法;为写作,动画和电影组织编写故事情节。

六、结论

在跨距离研究联盟,我们对虚拟游戏世界作进一步的试验与研究。两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是SWIFT。这两个项目的结果可能使远程学习的学生和老师受益,同样受益于校园教育。#p#分页标题#e#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9

关键词:关键期假说;越早越好;幼儿英语教学

一、关键期假说的概念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其概念源于生物学,最初是从动物实验中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假说首先是针对母语习得提出的,后来语言学家把它引入二语习得研究之中。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一般被认为是从2岁持续到青春期。由于小孩发育是一个过程,在2岁之前语言习得是不可能的;而青春期之后语言习得也会由于大脑失去弹性(大脑分化、语言功能发生偏侧)而受到阻碍。

二、 关键期假说的理论依据

从生理学角度来讨论语言习得,Wilder Penfield指出有许多证据证明小孩在9岁之前能轻而易举地习得语言。而9岁之后语言习得就变得更加困难,似乎这些个体开始变呆板或者开始抵制语言学习。Penfield说,以上证据都是有心理学基础做支撑的――小孩的大脑富有弹性,而成年人却失去了这种弹性。

他引用了小孩在掌控语言功能的左半脑区域受损后还能重新习得语言技巧的例子。小孩左半脑受损后,它所掌控的功能可以转移至右半脑进行全脑学习。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儿童学习语言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他们左脑的语言神经中枢受损的话会在右脑得到补偿,因为在这一时期是全脑学习。青春期到来之后,大脑发育趋近成熟,失去弹性,并发生了侧化,语言功能由左脑掌控,语言学习的效率因而急速下降。

刘振前(2001) 在总结国外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的主要结果后指出:(1) 第二语言习得开始得早,最终语言水平会高一些;(2) 在语言习得的速度方面,年龄大比年龄小的快,但一般只是在初始阶段如此(3) 在语音方面,学习者年龄小,越容易习得第二语言的正确发音。

三、 由关键期假说引发的讨论

1.儿童习得语言越早越好

自关键期假说提出以来,许多学者、教育者一致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越早越好。事实上,Hakuta(1999)认为,若要证明关键期的存在,起码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Basser的大脑单侧损伤实验表明,右半脑受损对小孩语言的影响远大于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大脑已经完成分化,语言功能由左脑掌控,右脑受损对其语言功能毫无影响。且Basser的实验指出关键期的持续时间为2岁至13岁。而Krashen在重新分析了Basser的实验数据后指出在他的试验中右脑受损且引发语言障碍的小孩年龄大都小于5岁。因而Krashen认为关键期的结束时间或者说大脑分化的时间应该是在5岁之前);第二,关键期结束时的第二语言习得应该有明显的断层;第三, 应该有证据表明关键期内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之后有质的差异;第四,在关键期内,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不应有很大影响。由于这四个条件并未全部满足,所以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关键期假说的决定性。

2.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其它因素

(1)环境因素

Lee认为与成年人习得第二语言相比,小孩在习得第一语言时有更强烈和更持续的语言环境。假设说儿童沉浸在目标语环境中的时间是每天5小时,那么保守估计他们从1岁到6岁为止沉浸于目标语的总时长将为9000小时。相反,加利福尼亚州的军队语言学校认为成年人要达到类似或接近本族语言水平只需要1300小时就足够了。此论证同样适用于移民小孩,他们普遍都比父母有更长的目标语沉浸时间,更丰富的二语环境。

(2)动机因素

除了目标语环境因素,研究者也认为儿童有更强烈的二语习得动机。对于小孩而言,学会和同伴交流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通常情况下,父母只学习勉强能应付新环境的语言就觉得足够了――尽管他们极力否认,他们确实没有想要学得更多的动机。因为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母语和自己一样的新朋友,找到后就会将自己的交际和社会活动限制在这个圈子内。甚至他们会主动避免与目标语国家的成年人交流。而小孩却不这样,他们必须不断地与二语国家的同伴交流。此外,儿童学语对他们语言能力的要求与成人相比不是那么高――语言输入的结构相对简单,词汇量要求也少。而大人则需要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及更大的词汇量才能完成同伴间的交流。从这方面来看,小孩的动机也比成年人高。

(3)认知因素

Politzer和Weiss的实验表明,在对法语元音辨认的测试中,年龄大的英语国家小孩比年龄小的分数高。他们总结道:小孩识别音标、调动词汇相对较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二语习得的优势。那就是,没有来自母语的干扰。所以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习得二语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来自于他们认知发展的局限。

四、 关键期假说对中国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

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年龄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决定因素,幼儿学习英语并非越早越好,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而幼儿英语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营造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如果学校资金及其它多媒体设备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聘请第一语言为英语且会说汉语的外教,这样儿童可以学到更加地道的发音,拥有更多的“沉浸式”学习时间。

培养儿童兴趣:对于儿童学习英语不能强迫式地灌输,而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幼儿学习外语主要是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外语的兴趣,发展外语的听说能力。教育者不宜急于让孩子接触外语的拼写和阅读,而是要让孩子在反复多听、模仿多说中,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使用外语以激发学习动机。

结语

综上所述, 年龄无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环境、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恐怕也是因人而异。“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年龄大了就学不好了”之类的说法尚无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教育者应该在抓好关键期的前提之下,从实际出发,注意发挥幼儿自身的积极因素。(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常滔 徐建国 康青 池娟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启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2).

[2]关薇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理论观察,2001(1).

[3]黄晓苑 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琼州学院学报,2001(2).

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篇10

【关键词】在线教育;幼儿;英语学习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世界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我国几乎所有学生都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而且呈现出学习者越来越低龄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者、教育者、家庭和学习者都在探索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问题。研究和实践表明,儿童,尤其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有其特点。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幼儿对语言刺激的敏感程度相比其他阶段强得多,并能积极做出反应;幼儿习得外语的方式接近母语,略去了两种语言在头脑中的转换程序;幼儿好奇心和模仿力强,有利于用外语思维和表达。研究二语习得的专家认为,幼儿在习得外语时,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语言沉默期。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1],幼儿在学习母语时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沉默期,在这个阶段,幼儿专注于“听”。父母以及周围其他人不断地进行语言输入,等输入积累一年左右,幼儿即开始语言输出,即开始学习说话。幼儿在习得外语时,也经历一个类似的阶段,即“语言沉默期”。二是语法干扰期。度过“语言沉默期”,幼儿进入语言输出阶段,即开始主动运用语言,用简单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在表达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和错误。如中国幼儿在初学说话时,“你”“我”不分,幼儿在二语习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语法干扰期是每个人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是儿童掌握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三是提高期。提高期是语言学习者在能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自如表达的基础上的提升。儿童需要继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英语思维、他国文化、专业英语等,这些对孩子成年后以英语为工具,从事相关工作或参与职场竞争至关重要。所以这一阶段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式学习,将英语学习纵深化。四是上升期。语言习得有个特点,初学阶段进步明显,然后上升趋势变得缓慢,进步不明显。语言学习者、家长和老师都要了解这一阶段的特点,放下焦虑和担心,共同制定并坚持学习计划,并向前推进。另外,在坚持的同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英文水平会继续提高。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瓶颈期后会出现一个大的跨越,实现无障碍表达。这个过程是大量的语言输入、大量的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二、在线英语学习平台特点

目前我国针对少年儿童教育的在线机构和平台呈百花齐放态势,成为面对面教学的有益补充。如51Talk,VIPKID,Da…Da英语,兰迪少儿英语等在线机构拥有大量英语为母语的外教,弥补了少儿英语学习中接触纯正英语机会少的不足。这类在线平台主要提供一对一纯外教教学,主要采用沉浸式教学,让儿童完全处于英语环境,教师利用教材、教学辅助设施和材料,以及教师的肢体语言等多种语言学习支持,让儿童完全沉浸于英语环境,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英语思维和英语学习能力。这类机构根据中国儿童的学习特点,自己编制教材,设置教学流程。另外,还有综合类在线学习平台,这类平台的特点是提供的资源更丰富,有免费共享的资源,也有付费较为系统的课程供选择。一些针对少儿群体的在线平台如斑马英语,专门为非英语母语的中国幼儿设计制定,学习内容为绘本为载体,配以国外的阅读分级体系,结合“绘本+智能APP+群服务+真人辅导”的学习模式,视听说多感官结合,帮助家长进行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这些APP根据儿童特征设计,自动识别发音,即便孩子发音有停顿、口吃不停、音量不均,也能准确识别;系统会给予鼓励性评分,鼓励孩子大胆开口。这对性格较内向,不愿面对真人读英语的孩子尤其有益,能帮助孩子增强语言自信;又如,被学校教师和家长广泛认可的少儿趣配音,纳入了国内30多个版本、万余本教材的视频资源和口语配套练习,被很多学校用作指定课后训练英语口语的资源。此外,它还提供海量国外电影、英文动漫、绘本儿歌等,让幼儿对英语产生兴趣,作为入门用;儿童可以模仿音频,并配音,系统用AI打分,纠音,评分。

三、在线二语习得的优势

第一,线上学习利用新兴技术平台,可以为幼儿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语音线索和语音输入,例如,学生可以点击单词或图标获取单词或某一实物的英语发音,解决学习者的拼读困难,降低学习者对教师或其他帮助者的依赖。教师在一对一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无汉语注解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将更多认知资源和能力用于语言的解码和识别。第二,在线一对一教学相比班课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密度更大的语音信息交互和输入。教师在课堂上全程只关注一个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获得及时反馈,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是否能正确发音,是否需要重复或纠正。对于学生正确的响应也可以给出及时的鼓励,时刻帮助学生维持注意力和自信心。教师能给学生足够的支持,也可以帮助降低课堂上学生对汉语的依赖。第三,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有利于实施沉浸式教学[2],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百分百地进行英语摄入和输出,能帮助儿童快速熟悉和适应英语,建立对英语学习的自信。第四,在线平台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材料。如适合学习者年龄和接受能力的影片、动画、音乐,乃至闯关游戏等,同时可以以配音、模仿等方式进行互动,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习得。

四、幼儿在线英语习得建议

在线教育为幼儿英语学习提供了新选择和新机会,但幼儿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同时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惑,所以,在平台、资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教师和家长责任重大。

(一)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平台和资料在线平台提供的课程年龄针对性明显,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学习者个性化特点,选择符合幼儿接受水平和兴趣点的在线课程。好的课程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参与和互动机会,能发挥智力优势,获得自信。另外,优秀的在线课程能提供科学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课时安排。幼儿要学好一门外语,仅靠有限的在线课是远远不够的,家庭需要和课堂进行科学有效的衔接,因此,选择能承接课上学习和课下巩固,难度适中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针对初学英语,处于“沉默期”的儿童,老师和家长等教育者要精心选择“磨耳朵”的英语资料,要给孩子提供全英文环境,让孩子沉浸于英语世界,感受英语语音语调。其他资料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轻松活泼,趣味性强,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