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8:33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公共行政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6(c)-0005-01

自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们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换言之,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就是回应各种危机挑战的过程。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上半年,危机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新春伊始,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策动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紧接着,北京奥运火炬在西方几国传递过程中遭遇暴力冲击和破坏;4月28日,山东列车出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数万生灵罹难……在这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面前,我国政府和社会经受住了各种危机和灾难的考验,赢得了人民的赞誉。但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与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尚不尽完善,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如何正确恰当的处理这些突发性的危机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一、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它是公共产品的产物。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现代化国家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以此作为标准,不少国家本着“核心小、法律全、信息灵、意识强”的原则构建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它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实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反应者做出一个富有弹性但有极具力度的决定。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在一个分散无际、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做出及时适宜的决策。”作为我国行政的执行者,政府理应大力建设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二、政府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深入理解公共危机的内在要求。从汉语字面看,“危”是危势、危难、危情,“机”是生机、转机、契机;同样,根据韦氏辞典的解释,危机通常指“事件的转机与恶化之间的转折点”。从中体现着价值的中立性,这就是说,面对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大大减少损失,以至化险为夷,反之则亦然,而政府是促成这种转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二)是应对“风险社会”的有力保障。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描述了当今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在贝克看来,风险社会是一个灾难性的社会,在其中,异常的情况有成为屡见不鲜的情况的危险。进入21世纪后,频发的“天灾人祸”都在昭示人们:由突发事件演变而来的公共危机,在新的世纪里开始表现出常态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于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与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形成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各类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管理机制,以及时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并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同时成为衡量政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我们应对“风险社会”的有力保障。(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低要求。为什么说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底线呢?这主要是由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特点决定的。简要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三个特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的和谐。一是保障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崇尚自然规律;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的方针,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各种环境问题,如何防止或及时处理破坏生态平衡、造成资源匮乏的问题呢?就是要实行危机管理,及时消除危机,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进行。二是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因此,人与社会要想和谐,关键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矛盾。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引发危机事件。因此,实行危机管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或出现了矛盾及时予以解决。三是保障社会结构的和谐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社会结构包括多方面,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社会结构是构成社会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从不同的角度可将社会结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从构成社会结构的实体来划分,可划分为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群体结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使这些结构内部和谐发展,就要建立健全保障这些结构内部和谐的机制。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出现矛盾冲突无法化解,必然出现社会危机,这就是政府危机管理所要解决的。(四)是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基本要求。毋庸置疑,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严重的腐败及其最大的经济损失;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破坏。中国还有世界上最复杂和严峻的国际地位。因此,增强忧患意识,加大公共危机管理建设,才能使政府时刻做好准备应对公共危机的挑战。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301-315

[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511-518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2

 

我们当然不需要去考虑如何解决外星人的归属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便是公共管理学的应用——运用公共管理的各种知识,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日益增多且日渐复杂的各种社会问题。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今天,我们要隆重为大家介绍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三大极具发展前景的冷门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航运管理专业。

 

城市管理专业

 

电影《第九区》中,体现最多的其实就是城市管理问题。突如其来的外星人不适合近距离与人类共同生活,所以政府才决定规划第九区作为外星人专区,把地球人与外星人分隔而治。城市管理专业是为顺应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满足国内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一个新型专业,它融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学于一体,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城市管理要求管理者通过分析、运用和控制影响城市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实现城市复合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它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管理者所进行是包括经济、行政、社会、法律等在内的系统管理行为。

 

作为一门应我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兴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城市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城市社区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城市科学概论、城市管理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概论、现代城市景观、城市管理法规、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地理学、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园林和绿化管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人口和社会治安管理、物业管理等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管理人员。

 

物以稀为贵,城市管理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开办院校较少,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几所学校开办该专业,所以其就业形势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毕业生择业面较宽,适应面较广,可以从事行政管理、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事业管理、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志趣,报考管理学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

 

开办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等。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听起来似乎是个与军事挂钩的专业。事实上,该专业的学生确实需要系统地进行国防教育理论和国防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以达到政治合格、专业基础扎实、身体素质良好的要求。

 

虽然同为管理专业,毕业后取得的学位也是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与普通的管理学专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提高军民的国防意识,强化国防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捍卫国家安全的能力。

 

根据院校培养方向的不同,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分为四类:①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主要为大中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国防教育与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②国防教育与管理人民武装管理方向:主要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身心健康、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民武装工作需要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③国防教育与管理国防经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④国防教育与管理社会公共安全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国家党政机关、社区、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校期间,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国防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国防教育与管理的手段;同时还需接受国防教育与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从事国防教育与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国防教育与管理的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大量国防教育与管理人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入伍到现役部队任军队干部,也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亦可到各大中专院校和国防教育研究领域从事人民武装和国防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还可到中等学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专业对报考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部分院校要求报考学生体检按照军校体检标准进行,并且还要特别注意所报院校是否招收女生。

 

开办院校:

 

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等。

 

航运管理专业

 

近几年来,不时听到货轮在海上被劫的消息,海盗们横行海上已经成了航海运输的一大安全隐患。航运管理专业其研究内容虽然不能缓解海盗劫持的问题,却有效地为航运、港口、外贸运输、外轮、运输保险、综合物流等行业和部门输送了众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顾名思义,航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航运相关管理工作。航运管理专业实际为原交通运输专业国际航运管理方向,因教育部规范专业名称更名而来,该专业主要为航运部门提供对口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水上运输大多为跨国运输,需要穿越很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除了基本的交通、管理学知识,该专业的学生还应该掌握国际航运政策、国际航运经济、航运业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港口装卸组织与工艺、班轮运输与法规、租船运输实务、海商法、海上保险与法规、国际货运、航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也许有人要问晕船是不是不适合报考这个专业,或者近视眼是不是也不适合,这些都勿需担心,因为航运专业是陆上专业,不需要出海航行,所以也就更不需要担心海盗的问题了。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性 社会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81-01

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下,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一代领导人“中国梦”的引导下,自由、民主、文明、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样也为我国政府的执政和长期发展带来了挑战。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其价值在于着重强调全民参与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社会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公共性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行政实践的主要推动力,公共行政在民主制度发展状况下也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价值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进步,在社会发展的大范围内真正实现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以及公民权益等方面的实现,极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后,在公共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公民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公共性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进步,极具现实性意义。虽然我国在公共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性的缺失是主要存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公共行政价值观取向偏颇

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最终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但过于强调公共行政,就会导致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丧失,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最终导致低效率行政结果的出现。政府忽略了对改革行政活动价值追求,导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降低了行政效率,而片面追求行政绩效往往会造成虚假现象的出现。

2.政府机制还需调节

宏观调控功能是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我国政府在实施调节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漏洞,在市场不均衡的情况下,政府失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政府失灵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一是,信息不完备,信息量过大且掌握不及时;二是,成本、收益相分离,政府活动在不受产权和利益影响下,政府对市场价格缺乏引导,资本及生产过剩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三是,自然垄断环境下,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也是公共服务的维护者,政府的供给地位有利于降低风险程度,由于有效竞争机制的缺乏以及政府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概念的缺失,在没有较好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政府经营效率低下。

二、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未来发展

公共管理是民主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民主政治目标和治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性是衡量政府基本价值和活动性质的工具,在政府长远发展和目标的制定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缺失,笔者对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政府自身。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来说,其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国公共部门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遵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社会管理原则;其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要求必须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使全体人民共同受益。因此,政府要树立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保障人民的前提下,将公共管理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树立让公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并完善政府化系统运作模式。

二是,加强公民公共意识教育。公共意识要想取得应有成效,就必须将公共意识根植于公民的内心之中,培养我国公民自觉形成公共意识,自觉维护公共性,为我国真正实现民主理论提供基础。公民教育的重点,要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前提下有效生活。政府要着重处理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有效关系,以培养公民健全人格为主要标准,将公共性教育贯穿于社会化教育的始终,增加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化程序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民参与的技能和要求,真正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特性,它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其概念标示的是最为基本的行政理念,是整个行政体系和行政行为模式建构的出发点和原则。公共性的价值促进了现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进步,极具现实性意义。因此,对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救治进行探究,也是当前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闫慧青. 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D].山西大学,2007.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区域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科技化服务体系

一、区域性公共安全以及应急管理科技性的价值和内涵剖析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具有公共性、人为性、社会性等特征,具有针对性,用于满足公民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属于名声科技范畴。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由三层面组成,即制度、精神、器物层面。制度:即政府部门是公共服务的主导军,应制定完善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案及管理制度,保障公民的公共安全。精神:即在公共安全的服务过程中的科技性要渗透到公民群众之中,加强公民的科技思想、社会科技意识、科技精神以及服务性的价值德行与公益性。器物:即区域应急管理科技和安全的器物层面,是为了满足公民安全需求、提高公民安全、实现公民群众科技权益直接提供公共可邮寄服务于产品,是三个层面中最具有外显性的特征。

价值理性与科技工具理性的统一是区域行公共安火热应急管理科技的重要体现。公民群众对于科技知识的血腥理解是掌握运用科技知识的重要内容。当今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中,公民群众不应该被排除在科技发展之外,科技知识只有在满足了公众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在政治上面具有合法性。近年来陆续爆出例如奶粉三聚氰胺、SARS、圆明园防渗膜等事件。一是公民群主以利益相关的关键人物的角色通过各方面的科学决策及方式方法的过程中。一是各个相关政府机构对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事件进行合理处置。从这些实践证明: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学与技术越来越多地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公共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联系和谐紧密,充分体现出价值理性和科技工具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水平、社会的不断整合,使普通,社会科学和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和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服务有着非凡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公共安全的特殊情况,怎么样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技术服务凸显的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区域公共安全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第一次把区域公共安全科技纳为我国现阶段科技者的重点项目,而公共安全的核心则是应急管理问题。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到及时地优化调度救援力量、优化配置应急救援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使得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处置;(2)有助于提高和加强统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警预测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和科学预测,由此创建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做到科学决策;(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舒缓公民情绪、维护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保证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和谐稳定。面对突然状况比如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的时候基于实情实地,加快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发展,建立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系统化是目前我过科技应用于发张的重要一环。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各项研究成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在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具体表现在:(1)在整体层面上我国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研究,没有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分割状态;(2)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缺乏专门人才、公众安全教育不到位;(5)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撑。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完善公共服务

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政府机关对于公共科技服务上面的责任意识,加强对于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建设;政府部门要明确的提供和实施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对公共服务的事权进行合理的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二)处理好责任主体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关系

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社区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和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供应,形成政府和人民团体和单位密切配合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新系统的合作。必须加强制度确立,使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协调关系、理顺指导、,实现有效的合作,作为一个整体部署,整合资源,需要有效地推动事业的发展科普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5

[论文摘要]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公民社会具有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并以其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政治民主的捍卫者、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公共服务的提升者、公共价值的维护者、社会稳定的支持者的多种重要角色。这种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极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其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这种基于伙伴关系多元管理主体参与的公共管理是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在这种公共管理网络中政府扮演着“元治理”的角色。

一、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尽管这三种称谓有着大致相同的指涉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彼此理念的不同。如果我们从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们依次铺就了管理模式由统治、到治理的演进之路。在公私没有区分、国家体系内部缺乏合理分工的专制社会时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实,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强制负责国家政务的推行,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现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分离、行政与政治相分离的现代社会,其功能是按照代议制民主体制、非人格的法律体系、官僚制组织原则以及职业化的文官制度统揽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统治者的统治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则出现在公民社会自治能力与要求不断扩展、市场机制不断成熟与市场力量不断壮大、政府独揽公共事务的“不可治理性”危机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适应了当今时代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无论在合法性还是在社会资源方面,都为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开辟了新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壮大等原因,治理理论出现并发展起来。公共治理逐渐成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渐成为了公共管理的新内涵,同时,它也使公共管理进入了区别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时代。

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双重身份与多重角色

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它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是公共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有赖于公民社会的自愿合作和其对权威的自觉认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公民社会与政府一道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社会以它那种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性正好弥补了政府的种种不足和有限性,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公民社会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政府的权力运行,从而可以起到对政府更有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有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好的认可,这些组织以共同目标和信念把人们聚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公民社会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从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对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渐至最优。其次,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公民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又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为政府增强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社会完善的过程,公民社会的完善又可以促进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终是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会以其特有的双重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着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价值诉求与功能表达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会是政治民主的捍卫者。公民社会的自主发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国家的权力,从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权力的专断倾向;公民社会可以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和途径,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通畅,从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与生命力;此外,公民社会对培育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强化民主的社会基础从而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

第二,公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公民社会是一个以契约、法制、自由、平等、竞争为价值准则的社会,这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公民社会中的工会、行业协会等团体组织可以起到规范行业行为、稳定经济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会是公共服务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样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为社会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务。而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其具有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为公”的“非营利”特性以及其服务社会、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委托承包、志愿服务、自助服务等方式和途径,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却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从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会是公共价值的维护者。与其他领域一样,公共生活领域同样存在着对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领域的善就是公共价值,它包括公民对公共生活的态度、责任与义务,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与修养。公共管理的核心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公共利益和福祉,这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公共价值的追求:公民社会是公共管理的对象,它同时又是公共管理的主体构成之一,公民社会的精神与价值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公民社会所倡导的诸如参与、友爱、信任、互惠、宽容、合作、平等、公正、开放、多元等价值理念,对于维拼良好的公共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支持者。公民社会能够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提供一种有益的中介结构。通过这一中介结构,它可以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诉求提供表达途径,同时又可以对他们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通过这一结构,它还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宽松的活动空间,满足他们多样性的愿望要求,同时这一中介结构还起到了排解社会怨气、释放社会压力的作用。可以说公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调节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社会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应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具体来讲,这种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认识。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除此之外,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介于市场经济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社会经济”领域内积极活动并依靠自身资源参与管理共同关切的社会事务,在某些领域,公民社会组织甚至比政府拥有更大的优势。公共管理主体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营部门,可以是第三部门,还可以是三者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论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样;“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责任边界的模糊性表现为许多民营部门向传统公共领域的进军,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区分已不像以前那样明显。在市场和公共部门之间被称之为“社会经济”的领域中,涌现了所谓非营利组织、志愿团体、社区企业、合作社、社区互助组织等大量公民社会组织,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这些公民社会组织能够满足多方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无需运用政府资源和权威的优势日益显现以及传统上由政府执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权向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转移,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便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承担的趋势。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依赖关系,因为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电们必须相互依赖,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这种权力依赖的关系,所以公共管理的过程便呈现为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各个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6-0021-04

一、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内涵及其演变

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继公共行政之后的一种新范式,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关于公共管理的概念仍然缺乏共识。卡尔森和克莱姆认为:“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科际整合的研究……它将人力、财政、物资、信息和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融合。”中国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一般意义上,公共管理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一个分析现代化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重要工具。“公共性显然是与私人性、个人性和私密性等概念相对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某种事物与公众、共同体(集体)相关联的一些性质。”有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公共性内涵:首先,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和正义;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其三,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其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人部门利益的缺陷;其五,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因为“公共权力就是基于特定的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同意或授权,为管理、支配、影响、控制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公共事务,而集中起来掌握在法定公共组织手中的一种公共权威力量”。公共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权力,其主体归根结底是社会公众。这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公共权力的运作,提供了法理上的根据。公共性内涵是把“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合法合理运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以实现公众利益为最终归宿,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

公共性是人类本性的重要方面,在古希腊和罗马共和国时期显示了自身的意义。从历史起源上看,“公共”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它更多的是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而这里的善意指公众利益或者说是共同利益。哈贝马斯认为:“在高度发达的希腊城邦里,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领域(koine)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idia)之间泾渭分明”(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因此,“公共性”一词,既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他认为这里的“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封建君主的宫廷成了代表性公共领域的核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公共性概念才比较成熟地进入主流历史话题。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的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随着再生产过程的私有化,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而这样一种狭义的“公共”和国家是同义词,和用合法的垄断统治武装起来的国家机器的运转潜能有着联系。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使公共领域(公共性)只限于公共权力机关,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而当代的“公共”概念与早期的“公共”意义相差甚远,公共涵义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已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随着国家和社会相互渗透,公共性原则的功能也发生了转换,公共性的功能已经从一种(源自公众的)批判原则转变成一种(源自展示机制,如权力机关、组织,特别是政党的)纵的整合原则。公共权力本来是应实现公共利益的需要产生的,但是,公共权力一经产生就有可能被异化,成为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一种异己的力量。因此,哈贝马斯强调:“公共性始终都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一个组织原则”。所以,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及发展、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

公共性是一种最新的管理理念,强调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出发点是为公众服务。从合法性来看,公共性意味着行政权力是由公众委托的权力,因而是受制约的权力、一种超然于各利益团体的公共权力。按照西方契约论理论家的政府是来自于人民的同意的观点,公共管理所依据的权力是公民所授予的,管理的范围是公共事务,因而行使权力的管理人员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公共管理过程中必须有公民参与,听取公民的意见,接受公民的监督。它行使的是公共权力、管理的是公共事物,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展示自身的本质。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公共管理的结果必须取得公民的认可。因此,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可以归结为一种公共精神。这种公共精神应包括四个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法的精神,它意味着政府的一切活动应受到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制约;公正的精神,即承认社会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并不受公共权力所侵害;公共服务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过程应平等、公正和透明。政府价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公共管理行为系统的公正性,因为政府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

二、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缺失及觉醒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渐进式改革格局中缓慢前进,我国的公共管理从机构设置、职能调整和人员配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公共管理范围、方式等也有所变化。但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实际上仍然主要是以党和国家为核心来运

作的,即由政府向公民单向性运行,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实施者,公民是公共权力指向的对象,是公共管理的接受者。这样就导致我国掌握公共管理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公共性意识淡薄,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行情况,如权力寻租,时有发生,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亦较为严重,加上缺乏健全的权力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公共权力的真正主人――公民在公共管理中严重缺位,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缺乏话语权,对政府管理只有服从的义务,公众难以有效地约束公共权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片面追求行政效率的现象,致使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缺失。公共性意味着公平,当本该具有公共性的领域公共性不足时,人们就会强烈地感觉到公平的缺失,进而提出维护社会公平的问题。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能够以最大效率来实现公共利益当然是最为理想的。但是,把公共管理仅仅等同于政府管理,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的管理,忽视了其他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正当性与必要性,过分强调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丧失,即公共行政会偏离以公民和社会为归依的价值取向,其最终结果反而导致低效。在进入21世值取向要求公共部门凸现公共性。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权威性,体现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公共管理也必须注重效率,要实现公共管理在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作为社会利益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必须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党的“十七大”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因此,为了实现公平与正义,公共管理应该保证公共物品的共享性,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尽可能地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及社会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共同需求。

一个国家公共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成败。当前,在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研究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在我国的进展状况,探索公共性价值取向偏差及其引起的政府失灵、权利寻租等一系列公共性缺失现象,有利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实施公共管理活动,实现公共利益,提高公共部门公共管理的绩效;同时,对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研究对提高政府职能、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纪后,随着公平、正义理念深入人心,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问题再次得到突出和彰显。

为促使公共部门更好地满足公众利益、服务社会,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入国际上通行的“公共管理”概念,强调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由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公共管理转变的重大突破。传统的公共管理范式中管理主义取向过分集中,而公共性被忽视。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如一些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日趋成长壮大,社群主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了强大的参与力量,体现出某种程度上“公共性”的觉醒,这就要求公共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公共性”,“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重视起来。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当前我国加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非常必要。首先,公共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公共部门凸现公共性。公共管理“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与发展需要为本,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这就要求公共部门通过公共管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社会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公共管理强化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公共部门凸现公共性。公共管理是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服务性社会的要求,体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社会管理原则,公共管理必须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公共管理中,管理者既是管理主体也是服务主体,管理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所以政府要强化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需要制度设计,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将公共服务理念转化为具体服务内容与服务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公共管理部门,通过对服务内容与服务指标的考核并形成具体的责任机制,将公共服务理念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具体行为。再次,公共管理坚持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价

三、公共管理中“公共性”回归的有效措施

首先,政府应树立公众至上的理念,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就是要弥补市场不足,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就要有高度的公共性,要以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平为出发点,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要有公众的高度参与,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因为“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最本质的特征,它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来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充分考虑满足公民的利益,考虑政策实施最终要维持社会的长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公共性。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灵活、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因此,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应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加快政府体制创新的步伐,彻底打破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促使政府的角色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成为掌舵者而非划桨者;同时,要求公共部门在实施公共管理活动、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实现最大的公共利益,凸现公共性,注重发挥战略管理及战略规划的作用。

其次,政府等公共部门要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让公众满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党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思想,因此,我国公共管理必须本着让公众满意的理念来实现其公共性价值。公众满意是一个以公众为主体,以公众感受为评价标准的概念。只有将管理理念定位于公众满意,才有利于使公共管理与时俱进地不断贴近公众需求,促使管理者不断地调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因此,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将公众满意的理念定位于促使管理者在履行岗位职责中自觉地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注重管理创新,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不断改革和调整中研究探讨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满足公众需求,使公共管理谋求公共利益的目标顺利实现。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8

一、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解析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最 直接 、最重要的渊源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rationality)理论,指的是借助实践确认工具的用途,并借助工具为谋取利益。 同时,工具理性以工具崇拜或者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要通过精确计算达到最有效的目的[2-4]。 因此,工具理性更加重视效率和效益,对工具本身的价值、道德或者审美则较少关注。 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场域中,工具理性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水平,对各种公共事业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经验与能力。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将公共事业视为“工具”进行“组装”和“调配”,其目的在于寻求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最佳手段和最高效率,因此,其功利性的色彩十分浓厚;而在形式上,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又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工具理性与精神形态的工具理性,两种形态的有机结合与合作,最终达到了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推进其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 而作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另一个重要属性的“价值理性”则是人们对自身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的主动把握,其中将工具理性所“忽视”的人类社会的伦理政治、道德理想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进行了集中全面的体现。 价值理性主张通过美好的、精神层面的方法完成对真理的探求,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与进步。 其主要功效便是能够回答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初衷和使命,并号召地方政府尊重人民的利益、符合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要,以美、善的价值观对其事业进行引导[5]。 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也表现出了“非自我利益”的理性(即价值理性)。 在这一理性框架中, 地方政府将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看做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为社会公众谋取福利。

从本质上讲,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属性是复合的和多元的,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是人类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后者是前者的精神支撑,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类实践工具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进步。

二、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协作机制与缺位的表现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具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这两种属性对于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属性,在实践的过程中都不但孤立的,需要在彼此的辩证之中或者协调和统一。 在当前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正在不断的优化,协作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是,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还在某些层面存在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协作机制

在当前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还要对自身的权力进行平衡,不偏不倚。 既要与中央部门进行协作,协调中央和地方利益,还要对行政干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权衡,不断的通过有效的手段规范市场和社会秩序,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6]。 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规范社会秩序,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是国家公权力的执行者,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具有强势地位。 因此,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地方政府就承担起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并通过对自身权力的运用, 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对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方政府也适时的转变了“身份特征”,变之前的“微观调控”为现在的“宏观指导”。 这种对于自身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协作机制的缺位

地方政府在实施其公共管理职能时,其目的在于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并在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协作之中,实现社会资源非配的合理化、社会发展公平正义化、政府行为高效和规范化[7]。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有待改进,其协作机制往往处于缺位的状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主要表现在:(1)在国家实行了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不但要全面的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多种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却出现了主观上的偏颇,在执行中央政策与捍卫地方利益的过程中,并未协调好中央政策与地方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扩大地方利益的同时,将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2)在部分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官本位、政府本位的思想还依然严重,而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甚至在不同部门需要进行政策协调、信息沟通时,也是难以将团队协作的观念深入其中,不同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孤立,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设置了无形的压力;(3)部分地方政府具有自利化的倾向,这些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偏离了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居中地位和公益位置,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公众重大关切的问题上, 一些地方政府不当使用自身权利,为自身谋求私利,与民争利,这与党和政府要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取切身利益的初衷截然相悖。

三、 协作管理语境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解析

为了竞争的需要和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当前社会组织在优化其行为时, 大多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协作管理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 可以说,地方政府在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借鉴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甚至会对其产生排斥和抵触,致使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将协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注入到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之中,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优化治理效果。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形成对协作公共管理的正确理解

在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内,协作和协作管理是具有广泛含义的词汇,无论是人际关系管理还是跨组织的协作管理以及以互联网络为背景的管理,都能够将“协作”引入其中,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和组织运行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协作管理语境下,地方政府的协作公共管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形式存在的,它与市场自发性的协作不同,使一种有意识的管理,其基本特征为纵向与横向活动的综合(融合)。 比如,在斯蒂芬·戈德史密斯与威廉·D·埃格斯等学者看来, 地方政府的协作公共管理为网络化的治理结构[8]。 因此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协作性应该形成正确的认识,即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公共管理的地方政府应为公私联合的“第三方政府”,这一政府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整体服务,并能够借助先进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诉求。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机制的构建

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而言,其协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做出大量的适当的规则、规定以及标准体系。 和传统的官僚体制中等级制度不同的是,协作公共管理并不需要严格的命令管理,也不需要将其建立在一个中心权威之上,更不能为此设定一个单一的组织目标并为之“奋斗”。 在这种新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的过程中,要以参与者的相互依存、集体决策和整体行动为前提和重要内容,其首要要对其中的参与者、资源等进行确定,对所必须的运行环境进行创设[9]。 然后 ,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得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树立和维护其权威,并在和他人分享资源的同时,共同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当然,在这一模式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协作机制的构建要辅以建立协同工作的协议与规则,这种协议往往能够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协作行动的制度化和公共管理的区域化,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与实践

在实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化之时,除了要确定参与主体、使不同主体间进行通力合作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和实践,而无论是治理的效果认定还是实践的对象选择,都与公民参与直接相关,甚至可以说, 公民参与是公共管理协作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要在实践中注重公民参与的重要作用,不断的赋予公民参与以新的意义和内涵。 这是因为,对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机制的构建,将公民置于对抗性的境地是无法增加公民参与的协作性能量的, 而采取参与和协作的办法就正好相反,能够使治理的功效得到逐步的增强。 当然,这一途径的最终实现还要依赖于对公民参与的深刻把握,它们是:确定公民社会中的真正参与者; 明确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和参与目的;通过何种方式在何时、何地进行参与等。 从这个角度讲,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要敞开途径,使公民能够真正的、自由的参与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的协作治理。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170-01

引 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管理是越来越关注。如2008年四川的汶川地震、2013年禽流感事件、2014年3月昆明火车站案、2015年6月刚刚过去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等等,让人历历在目。由于安全隐患不断上升,公共安全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大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也进一步验证了公共安全管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例如在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案事件,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影响和心里的恐惧。所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 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公共安全管理,传统上认为的公共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各种灾难的处理,以及部分准备和预防工作,例如为以防灾害和战争而储备的各种资源、修建排洪工事等。而发展到现在,公共安全管理的主要指:国家有全方位及完善的立法,政府组织中成立专门处理机构,并且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作业流程,及成型的指导性理论体系,其主要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相对安全的社会.[1]

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具有广泛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破坏性。

1.广泛不确定性

一切危机国家、利益、人民财产或生命安全的行为均属于公共安全管理的范畴。例如,自然灾难、人为事故等事件。

2.突发性

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事件发生紧急,突然发生、根本无法预料其时间、地点、造成的后果等,根本没有任何征兆的。

3.复杂性

事件的发生非常混乱,不同危害安全的行为同时或者变换产生,受自然因素、社会原因、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4.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不同程度的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却,而且爆发后由于时间以及信息有限,从而导致无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安全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共安全管理中主要问题点

一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立国之本,只有具备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虽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规,但也无法全面的规范复杂的公共安全管理状态,就无法根除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意识淡薄,教育不能及时弥补,是公共安全管理建设的绊脚石。如,2014年10月湖南湘潭校车翻车造成11名幼儿及司机遇难事件,事故校车为核载7人的面包车改装而成,事发前,事故车在前一个站点卸载了4名幼儿,事发时车上仍载客11人,实际共载客15人,超载近一倍。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严厉禁止校车不能超员等行为,为何还是会发生惨案发生。由此,说明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做造成,也反反映出了我国目前安全意识的教育和事故中安全逃生的的培训和处理存在着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全民安全意识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提高国家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三是处理机制不健全、职能分散。我们风险管理工作发展较晚,没有一套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缺乏专门的公共安全管理的权威机构。现已建立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被所属行业、所属部门分割的严重影响,具有很大的分散特点,没有一个专门的、统一的只能部门进行管理,造成我国公共安全管理行使的权力被分散。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后,中央政府会临时组成工作组来进行应对,各种救援队伍去执行被安排的任务,没有隶属关系,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比如,食品安全的工作,依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药监局、卫生局、质监局等各职能部门分别担任着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所以,在发生事故时,各职责就很难划分,从而会延误救援时间,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四是安全管理趋于形式化。由于公共安全管理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造成在公共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难以解决、方案难以实施,更甚者为了交差,只做了表面文章,而真正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的公共安全管理只趋于形式,甚至会麻痹一些人的做事态度,酿成更大的危险或安全隐患。

三、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集中统一管理公共安全工作,明确划分制定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担任的职责,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救援组织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平台,以便更好的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是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的机制,同时加大管理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的力度。公共安全信息的时效性和综合性是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信息共享。在面对公共安全危机时,各个部门联合行动,统一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有限的资料来处置危机,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三是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我国当前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综合性公共安全管理人才的短缺,人即是社会活动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所以,人的知识水平会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和状态,尤其是在公共安全管理的工作中,一个是否正确的决策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而能够执行正确指令和行动的因素就是知识。因此,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强综合性公共安全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总之,公共安全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政府工作顺利展看的重要目标。

公共安全管理是一项关系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必须提前谋划、尽早实施、重点发展的减灾工程。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谁重视了公共安全管理,谁就会在同灾害的生死搏斗中赢得主动权。只要政府重视,群众参与,相信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事业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红昌,颜辉.中美公共安全管理比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0):81-85.

[2] 赵秀雯.公共安全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J].安全与环境学。,2006年7月,第6卷增刊:66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篇10

摘要: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要注意我国公共管理与西方公共管理的本质不同。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我国公共管理要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要立足中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仍然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比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仅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对被统治阶级有益。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在阶级社会,国家承担着管理两类公共事务的职责,对政治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则称为社会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其活动方向、总作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把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片面理解为以社会职能代替政治职能,强化社会职能必然要以弱化政治职能为前提。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国家职能的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强化社会职能只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国家政治职能,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职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门)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门)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当然也不会产生单独的公共管理学科。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开始了行政管理改革。其根本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国家与企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观念。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开启了公共管理的进程,这一进程与国际上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样需要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和方法等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接受党的领导并不是因为党拥有权力,而是因为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所以,党要依靠正确的纲领和政策来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一切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都要把党的领导原则贯穿始终。当然,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全社会实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

其次是关于政治团体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互益性质的,主要是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代表和维护这个人群的利益。在这一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或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这些社团承担。参与和影响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我国的政治团体,也称人民团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社会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群众团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团体在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既体现党的政治性的要求,又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发挥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因而,人民团体在公共管理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即寻找党和政府需求与其所代表的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这与西方国家社团只谋求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有着严格区别。

最后,自治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但在西方,自治组织一般在法律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活动。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中的职代会,这些自治组织在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些基层自治组织自身的发展,行为的规范,以及效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能否接受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指导。尤其是目前基层自治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大力培育。健全和发展,只有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提高,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才能协助、补充和延伸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四、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这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另一方面,作为~种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这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特殊性。管理方法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依据管理与管理方法的两重性原理,我们可以把公共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概括为两个层次,即实质方法与技术方法。实质方法是由于社会属性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的适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必然体现该社会的特定生产关系。它包括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思想政治手段等。技术方法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但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相关性不大,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人们共同采用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技术方法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既采用了资源与支出控制的技术,也使用了用于保证个人和团体绩效的技术。其中,收支预测。财政趋向监控。战略计划。零基预算。目标基础预算和方案预算被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是最有效的几种方法。另外,纯粹的管理技术手段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普遍应用方面。我国同样处于公共管理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些技术方法,应该积极借鉴。吸收,使之为我所用。

在实质方法方面,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性质。政治体制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模式和方法。

在我国,最具特色的公共管理方法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2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木可偏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治理国家的大局出发,指明了我们党治国方略转变的根本方向。法治是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必须依照法律,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德治是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包括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也包括提高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意识,尤其以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官德”建设为核心。只有把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和“官德”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贯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公共事务除了要应用法治和德治手段外,还要运用政策手段。尤其是在制定法律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对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就要由政策来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政策,是党和国家把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方法细化、具体化的结果。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国内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决策就成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就必须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化是对决策的共性要求,在中西方没有本质区别。民主化则必然反映一个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决策必然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公共决策在名义上反映的是全民的公共利益,事实上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五、立足国情,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主要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管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看,公共管理学不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公共行政学的积极发展。我们主张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乃至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先进成果,但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决不能脱离政治学和行政学这个学科基础。由于目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里开展起来的,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积累,所以极容易出现纯技术化的“管理主义”倾向,即仅仅把公共管理看作是管理学,而切断它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内在联系。这种倾向是十分有害的。公共管理学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不仅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要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不仅要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管理”问题,同时更要回答“为何做”和“为谁做”的“公共”问题。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传统公共行政学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因此,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更广阔的学科发展平台。就我国而言,既要从西方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更要容许国内多种意见和看法的争鸣,从而把整个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建立在全面而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基础上,使其理论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服务。

明白了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按照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方法等三个基本范畴,建构起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概略地说,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应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一是主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党政关系理论;政社关系理论;政事关系理论;政企关系理论;社会中介组织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

二是客体篇,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事务的基础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维护;新兴公共胜社会问题;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外部关系协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