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概念十篇

时间:2023-07-19 17:39:18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1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公共危机 作用

一 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概念

社会资本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直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用英语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后,此概念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布尔迪厄认为,个人或团体通过占有资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作为资本的三种形式(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之一,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质化关系网络”占有而获得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个人占有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行动者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联系的网络规模,而是网络中每个成员所占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本数量。不同的学者从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互惠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各个不同的侧面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而关于社会资本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学者们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网络资源、相互信任与合作行为。社会资本就是基于网络过程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人们之间的信任,它们能促成产生好的社会和经济结果。

2.社会资本的构成

第一,紧密联系型社会资本 将家庭成员、邻居、密友联系在一起的很强纽带。

第二,连接型社会资本 将不同民族、职业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的较强纽带。

第三,联系型社会资本 正式组织中的穷人和处于有影响位置的垂直关系。

3.社会资本的属性

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比共性在于:第一,通过积累而成;第二,具有规模效应;第三,需要不断更新;第四,具有生产性。特殊的属性在于:第一,社会资本存在或是内嵌于社会网络关系中;第二,社会资本的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第三,与公共物品一样,社会资本具有非竞争性;第四,与物质资本不同,社会资本会随人们对它的使用而增加,不适用而枯萎,从而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

二 公共危机管理

1.公共危机的概念

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公共性危机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性,即其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公共性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

公共性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 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难免就会遭遇公共性危机。处理好公共性危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幸福指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公共危机的管理

第一,缩减:就是减少危机情景的攻击力和影响力,在这个环节强调进行风险评估,注意破坏性因素的整合,力图排除危机发生。

第二,预备:就是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具体工作包括建立预警机制和培训计划,开展救生圈操作演习、潜水与急救训练。

第三,反应:就是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涉及的工作主要有进行影响分析(包括潜在影响的分析和机会性影响的分析)、制定处理计划、开展技能培训(即通过必要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技能、媒体协调技能、与具有进攻性的人打交道的技能)和审计,其中制定处理计划包括撤离计划、反应管理计划、处理心理创伤与压力计划三个方面。

第四,恢复:就是重建家园,具体工作包括影响分析、制定恢复计划、培训形象管理技能和审计。

三 社会资本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社会资本能降低修复资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社会资本的基本特征是信任和合作,因此合适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修复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巨大交易成本,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特殊的人际关系使用交易更容易产生在具有相同背景、经历以及目标的组织内部,并且容易产生全面而强烈的信任关系,这将减少群体内成员之间的讨价还价和修复的成本。

2.社会资本能够培养公民的参与和宽容的精神

作为社会资本表现形式之一的社会网络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社会资本网络关系从横向和纵向将整个社会镶嵌其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社会网络关系促进公民参与,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位成员的切实利益。而整个网络关系的存在又培养了公民的宽容精神,因为每一位成员允许与自己不同的信仰和意见的存在.这对于公共危机处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体的力量大于一切,而这点滴之力来自我们共同的包容和努力。

3.社会资本有助于信息沟通管道的顺畅

信任、规范、社会网络及公民参与等社会资本综合作用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具有“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最终实现危机管理的协同作用。一般而言,社会资本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促进了公民参与,履行义务,同时它又提高了社会信任与规范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危机事件管理。

四 结语

总体来看,社会资本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它通过提供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和互惠,创造了合作关系的基础,这对于危机事件的救援和修复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充足了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是强化了政府对公民的影响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与合作的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危机处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薛澜.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周红云.社会资本与社会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2

国内现状

2005年我国科技部了一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其中指出安全研究在大西洋两岸极受重视,我国政府将安全研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提出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科学协调和处置,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需要从科技角度提供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持续支持,这一点也是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黄明解提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主要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应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应急技术与管理标准化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建设、应急技术与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等四部分构成。刘彦伟提出构建高危行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宏观构架包括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技术平台、安全生产监管科技服务平台、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平台、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等四大平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技术和应用,以及科技服务,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中涉及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事实上,危机管理中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与技术应用、科技服务问题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要素实践分析

1公共危机典型案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是产生公共危机事件的一个诱因,如科学技术的滥用和缺失,但是科学技术更是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因此,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选取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公共危机事件在预防预测阶段、应急阶段以及恢复学习阶段中对科技的实践需求以及科技发挥的支撑作用。本文共搜集了16起公共危机事件,提炼出其中的科技因素,如表1所示。从中看出,科技管理方法、危机意识、经济发展方式、公共安全投入、科技研发、科技人才、科技装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训、科技知识培训、检验检测技术体系、检测网络、监测信息传播、地方预案、安全标准、应急信息通报以及制度体系等是这些案例反映出的现实的科技需求。

2公共危机事件的科技因素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界定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第二类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第三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第四类是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根据四大分类和相关理论,结合16起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现代社会上公共危机状况的有关分析评论,寻找每一类公共危机事件中具有的共性的科技因素,如图1所示。引发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不同,其中引发自然灾害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技思想,表现在管理者要有科技应对自然环境的意识,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学技术培训体系,不仅针对管理者、灾害救援者,还应针对一般公众特别是农民工和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知识管理,表现在加强安全技术研发服务以及安全制度、标准、数据库建设;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学技术应用和管理,表现在要加强科技管理和公众培训。与此同时,四类危机事件的案例都体现出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安全技术研发的需求,体现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科技需求。因此,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归纳为科技水平、知识管理、科技思想、科技培训和监测体系。

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理论分析

1科技支撑体系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在危机管理中能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保证危机管理顺利进行,将能起此作用的科技要素或条件组成的系统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2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

本文提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源于科技对公共危机的影响作用而建立的,是由科技管理思想、科技培训体系、科技研发服务体系、检验监测体系以及知识管理体系五大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与危机管理的不同核心要素耦合,通过管理组织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支撑作用,即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保证危机管理事件顺利实行。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概念模型

本文构建公共危机科技支撑体系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1构建原因

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科技是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科技更是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基于此,我们就能够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2构建基础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概念的界定基础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实践基础,即从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典型案例中分析科技的影响要素,进而提炼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概念框架;另一个方面是理论分析,建立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在科技与科技支撑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概念构成。

3功能

关于危机管理的任务,格林认为减少损失是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事态失控之后争取重新控制住;芬克等学者提出有效危机管理应做到转移和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能迅速有效减少危机损害,重视危机事后的总结与学习。本文在对公共危机发生的人—危机互制规律的论述中,又提出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危机或减轻危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应用、制度设计、非工程措施等控制危机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可以确定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任务完成的关键力量,它具有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作用。

4作用对象

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生命周期三阶段、危机事件四类型以及中国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一案三制”为作用对象,由此界定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共危机事件提供支撑力量,同时体现“一案三制”内包含的科技元素。

5主体

公共危机管理是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同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防灾减灾又成为高度社会化的自主行动,要求政府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实施有效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引导。在面临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通过采取特殊措施,监测、预防、缓解和处置,从而避免或减轻公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对于具体的科技支撑体系而言,则由科技部及其在各区域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加以负责,以科技管理部门为主导,整合各类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主体系统。

6构成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3

Abstract: In the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take can as reduce the public crisis's destructiveness is own duty, provides the policy prevention and the safeguard security value turns over to for the aim, is the government must policy value loc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government displays many insufficiencies in reality,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must move toward the flow government from the control government, remoulds the idea, the consolid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 foresight,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the standardization, can fundamentally earnestly realize the policy value.

关键词:危机管理;公共政策;流程型政府;价值实现

key word:Crisis managementCommunity policyFlow government The value realizes

作者简介:罗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09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近几年来,SARS、甲型H1N1、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一系列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政策诉求与传统管制型政府政策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政府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流程型政府,转变公共政策价值实现的运作机制是解决该组矛盾的必然要求。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政策价值定位与传统管制型政府的不足

公共政策是一个与功能、目的紧密联系,并最终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旨归的活动过程,并且其价值定位起点和最终都应当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其定位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一,以满足人民群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政策诉求的安全价值为己任;二,确实能够为降低公共危机的破坏性,提供政策预防和保障的安全价值为旨归;三,维护政府的合法性。

传统管制型政府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为:政府本位为指导理念,科层制为管理模式,并以完成任务、追求效率为根本目标。杨宏山指出,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由政府部门拟定或主导,社会公众缺少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和途径,相对于政府部门利益而言,公众利益尤其缺少话语权的底层民众的利益处于弱势地位。1

二、现代流程型政府在公共危机政策价值实现中的转变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传统管制型政府在理念追求、信息技术掌握、管理模式、社会参与四个方面都呈现出缺陷,这些影响着政策价值的实现。笔者认为,政府走向现代流程型政府即是时代的需要。应当发生如下转变:

1.政策价值实现方向上发生转向

树立现代流程型政府理念。流程型政府是“社会本位”的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这才是重中之重。

2.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

有学者指出,“如果公共政策制定的行政体系是人的身体的话,那么信息就是神经。信息的充分与否,决定着政府危机管理预案制定的水平和决策者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指挥者是否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2必须运用好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数据库的系统开发和建设,具备精准的专业性、便利的操作性,高度的共享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实现信息的公开与透明。人们能够基本同步了解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现状,采取科学措施,辟除谣言、维护社会稳定。

3.政策价值实现模式的转变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特别指出要提高政府预见性3,传统管制型政府的政策价值实现模式是以政府面对危机事件的反映速度和能力为核心特征的。显然这种缺乏预警机制是被动性和滞后性。因而提高政府预见性,就是要转变,首先,完善预警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化;同时能够赋予危机管理主体各种法定权力,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其次,设立全面、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最后,建设危机评估系统。

4.政策价值实现的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化

危机管理不应只是政府自身的事务,在组织模式上还需强调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补充。首先,流程型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当由传统的唯一力量转变为主导力量,制定宏观战略、具体计划,统一调度社会各种资源,主导整个危机事件的规范、科学的进行,提升政府可信度。其次,很多非政府组织所具备的危机管理的专业能力也正是政府所需要的。最后,将更多的个人纳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来,增强公民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救常识学习,进而提高社会整体救援体系的成熟度,并逐渐在实践中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好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3]。

参考文献:

[1]董克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52页

[2]李明强,刘洪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基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思考》,《长江论坛》2008年第6期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4

[关键词] 应急管理;应急能力;文献综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116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236- 04

2003年在我国大面积爆发的SARS事件,其影响之深远、后果之严重使得应急管理这一领域开始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截至目前,在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已经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其进行梳理、综述,并进行一定分析。

1 应急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并未有统一,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和定义,对其进行梳理如下。在这其中,从政府角度来定义应急管理是研究的热点。

1.1 应急管理概念

多数学者将应急管理定义为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童书元对应急管理的界定是,应急管理就是围绕突发事件展开的预防、处置、恢复重建的管理行为,有效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陈静和周峰认为应急管理就是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1.2 政府应急管理概念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政府应急管理和公共应急管理是两个经常被提起的概念。刘霞和严晓认为,应急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讲,指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事件的减缓、准备、响应及恢复四个时序阶段中,国家和政府针对各个阶段特征,协调各种物资、资金、人力、信息和制度等资源,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管理活动。狭义上主要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阶段,对所需的物资、资金、人力、信息和制度等资源,实施以追求效益、效果、效率、公平为目标的动态管理活动。

吴进认为公共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方面进行的公共系统管理。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认为城市应急管理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反应和救治、恢复,其中核心是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救治各种城市灾害和突发事件。

巫广永认为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危机,最大程度消除社会影响,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是指县(区)以下的镇(乡)级基层政府,所组织进行的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赵菊认为应急管理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机构为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有时甚至是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重大冲击和巨大损害,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实施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的过程。

综上,政府应急管理主要指的是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管理过程。

2 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实践研究

政府应急管理中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着重从基层应急管理方面进行梳理。

2.1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重要性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社区方面,社区是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承载体,是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沿阵地。已有学者从信息搜集与传递及时、救灾行动迅速灵活、应急供应渠道灵活、全面关注弱势群体、灾后群众心理辅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社区参与应急管理的优势。社区应急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社区和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刘万振和陈兴立认为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对于“平安重庆”建设、“和谐重庆”构建、确保重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2.2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

现在政府对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不是很重视,问题主要集中在培育公众应急能力上。我国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应急过程中不能及时自救互救,损失严重,后期救治成本高昂。

目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职能定位不明、应急管理工作缺位和应急管理执行力乏力等三大问题。在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实践中,存在着民众忧患意识薄弱、政府人员时间理念缺乏、责任意识不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和应急动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社区应急管理存在自身管理体制不顺、自治建设薄弱和外部支持不够等问题。

2.3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建设途径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危机

公共关系,主要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自身良好形象的树立,而利用科学化、系统化的途径,与公共之间所树立的交互性关系,在此积极关系下所形成的公共活动,则被称为公共关系。而公共关系危机,则是在建立此类关系的过程中,由于组织发生了一系列的不良事件,或由于受到部分因素影响,导致社会公众对与组织之间的积极关系产生了质疑,而引发的关系危机,则被称为公共关系危机。公共关系危机不仅将阻碍企业组织的日后发展,甚至将对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了我国相关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一、移动互联网与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概述

1.移动互联网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促进世界一体化趋势到来的主要力量。移动通信作为二十一世纪以来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其是在二者的有效结合下,所形成的新型技术模式。目前,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PC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经日益饱和,而移动互联网在结合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化。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手机网民已超过85%以上,这充分体现出了当前移动通信技术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市场,并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进一步带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2.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及其管理概念。公共关系管理,作为企业树立社会公众形象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手段之一,而公共关系危机,作为公共关系学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阻碍企业正常经营发展,并对其日后的生存等产生严重威胁的不良事件,其甚至将对企业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最终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危机。导致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情况具有复杂性,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以及防范等问题,同时也包括外部自然条件、经济环境、重大不良事件等因素而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是决定企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管理,作为当前实现且公共关系水平有效提高的主要途径,将为企业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的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改革,而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却由于部分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相对薄弱等问题,为企业的公共关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阻碍。

1.缺少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在对公共关系危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先拥有对其的管理意识以及防范意识,才能确保对公共关系危机的突破,并将其内部的潜在因素进行有效预防,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而在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内部,却存在缺少公共关系危机的管理意识,从而导致对其的重视程度较低,并未能实现对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预防。一方面,企业内缺乏危机意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任何人都将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而这就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与挑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危机的有效防范与管理,才能避免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内缺乏公共关系意识。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于与社会大众之间良好关系的有效建立,从而导致其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最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2.缺少对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同时也使其处于在公开、透明化的社会当中,而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于新媒体产业的应用,也决定了其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缺少对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利用,并低估了网络公共关系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更为广泛和迅速,这将导致企业内的公共关系危机波及范围更广泛,影响力度更大,从而导致与其相关的企业也将受到牵连。在此过程中,网络虽然促进了企业知名度以及认可度的提升,但也使其接受着更多社会大众的检验,同时也将导致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呈现出不断蔓延的扩大化趋势。而在此过程中,一旦企业缺少对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利用,则会出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良效应,从而加重企业内的公共关系危机,不利于对其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不仅将影响我国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1.提升企业管理者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发展方向的制定者,是决定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只有提升企业管理者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意识,才能确保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理念的学习,通过对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学习,树立危机防范意识,并建立相应的危机防范管理模式,通过对公共关系危机的积极预防,为企业日后的发展提供基础的环境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当提升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利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对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并以此来加强管理者对公共关系的了解,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公共关系管理体系,从而减少企业内的公共关系危机,为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2.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积极利用。由于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出现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就使企业只能通过对其的防范,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对危机出现的积极解决,才能确保公共关系危机的出现为企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积极利用,以此来确保对公共关系危机的科学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对传统公共关系管理模式的完善,与现有的现有的新型媒体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管理工作的辅助。由于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企业公共关系危机蔓延的主要平台,所以其也应当作为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点,利用媒体平台的积极应对与澄清,实现对危机的有效化解。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实现对不良危机实现的化解,减少其对企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通过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实现对公共关系危机的正面应对。3.强化对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沟通管理。沟通作为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内的重要组成环节,将为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解决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强化对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沟通管理,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在开展公共关系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并掌握着企业良好形象树立的命脉。一方面,企业应当注重速度的保证,即在公共关系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确保对当前真实信息的有效掌握,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利于企业对社会大众的积极澄清。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对所调查信息的公开,并积极主动的联系媒体、网络等新媒体平台,表明自身的立场,并对自身的声誉进行担保,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大众负责,并实现与社会大众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对公共关系危机的积极化解,促进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使人们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并以此为社会背景,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时代内的核心产物,主要是利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作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内容,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发展地位的主要标准,并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将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首先对移动互联网与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进行分析,其次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于最后提出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司杨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伟华.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2(08):92-93.

[2]宋君,范炳良.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公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11,02(12):1-3.

[3]熊露.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天津危化品爆炸事件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6,04(11):150-151.

[4]孙兰婷.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政府处理社会公共道德问题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5,10(08):19.

[5]张斌,刘宇霞.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07(08):14-17.

[6]曹敏.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探析[J].才智,2014,09(24):230-231.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6

论文关键词 城市公共危机 管理体制 政府责任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城市公共危机是属于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对公共存在的危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通俗点说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对城市所面对的危机事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所以说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二)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

国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经历了种种危机事件之时,为了使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稳定,从而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公共危机时能够自然有条不紊地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根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且在这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模式是以总统直接领导、由专门政府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并且美国形成了联邦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建设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并实行单位一体化指挥,一旦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2.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

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之时,需要最迅速的获得事故发生的确切信息,从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采取应急措施,争取救济的宝贵时间,为此建立一套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至关重要。日本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之时还建立了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危机认识、处理体制,并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传播最新事故状况,从而使中央到危机发生地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相关信息。

3.完备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法律

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很多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来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在德国宪法中,就直接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做出了规定,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此外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如何应对城市公共危机。例如美国就制定了新的《国家应急反应计划》,并依据此计划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4.重视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都特别重视防灾工作,并开展了对预防公共危机发生的各种培训和演练项目,并且施行相关政策和举行各种活动来调动社会对防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除了在国内重视社会参与,很多国家还积极与国际合作,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活动之时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破坏,绝大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危机发生国在面对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二、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对不足部分的建议

(一)我国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模式

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各政府部门井然有序地利用自身职能应对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一般的危机事故管理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是,在面临大的危机事故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部门间联系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相互之间的职能分配,所以我国可以对每种危机管理分门别类的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政府再将社会团体、媒体、民众的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在总体上不缺乏秩序但是在事故发生之时又能很好地形成活动机制,增强灵活性。

(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指导思想之解剖

我国各个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指导思想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只着重于直接救灾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发现公共危机时,还是较多以采用行政应急手段为主,依法行政的危机管理理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国际上一些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高新技术还没有具体应用到城市的危机管理之中。对此,我国应当在注重应急救灾的同时,积极创新,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以及公众所能接受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三)对公民的危机意识的教育问题

我国政府在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管理过程中,虽然也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有所涉及,或者说也给予了重视,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并没有付诸多少力道,因此政府在加强本身防范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同时,也应该多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到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艰难以及个人对整个社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

(四)城市公共危机处理过程政府责任

首先,政府在公共灾难、危机发生后,现今处理模式是升级发放救灾物资,下级去执行,这其中的监管问题有待加强。很明显,经过一层层的剥削消耗,到了人民手中救助物资可想而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宏观方面,制定相关监督处理办法,实际执行方面,可以与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强强联合,以便灾民能得到最好的救助。

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有一层,重补救,轻防范,这倒是跟我国违宪审查模式有的一拼,虽然这种事后补救模式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为何不预防着呢?很多公共危机都是可以从国家体制到下面执法人员执行的过程中予以避免的,当真只能任其发生吗?对于如何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首先靠国家政策的辅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政府肩负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了,要想执行强监督有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或者规章来约束,现今纪律检查委员会倒是不错的选择,但一般为了能不混淆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职能,最好能建立单独的监督委员会或者机关。另外可以参照日本的危机管理和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灾情,即能通过媒体报道或者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向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出预警。另外还缺乏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我国政府有必要予以加强。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7

一、风险刑法中法益理论的嬗变

肇始于德国学者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本是社会学上的理论命题,主要用来描述后现代社会工业科技的过度发展给人类生存环境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风险与传统危险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由一系列偶然因素组合起来的,风险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危险则沾染上了主体的价值评论,具有消极的价值属性。风险“潜藏于早已具体存在的混乱无序状态13益显现的过程之中,正是因为这种混乱无序状态使得社会生产管理机制及针对危及人类生存巨大威胁和灾难而设立的预防预警机制等,早已变得乱糟糟一团而一发不可收拾”。④由于其与当代刑法积极一般预防的刑法思潮相契合,推进了现时法益理论的多元流变,并进而体现在法益内涵的扩展与危险源头对象的扩充方面,因而使得刑法能够及时随风险社会犯罪情势的复杂演变,适时检讨与修正相应的刑法规范,以防控风险。作为德国刑法学者罗克辛提出的客观归责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危险创设与被允许的危险的理论和风险升高理论,保护目的理论的归责基础与前提就是风险刑法中的危险行为。其认为:只要行为人引起或加大了不被允许的危险且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规范保护目的及构成要件效力的因果关联范围之内,就能肯定对行为人的客观归责。该理论将创设或升高风险的行为视为规范的内容(禁止),且大量援引行政取缔规则作为判定风险行为的标准,因而可以说是风险刑法理念的典型反映,其旨趣在于强化风险行为的刑法规制,扩张法益保护法网。在风险社会中,通过国家公权力管理与控制风险的立法尝试及对一般预防中事前预防功能的强调,使法益保护范围、保护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导致了法益保护的前置化与法益概念的精神化趋向,不仅将造成法益实害与具体危险的风险行为作为刑罚规制的范畴,而且把为数众多的抽象危险列入可罚性的范围,从社会安全性方面寻求刑罚正当化的根据,有将结果犯或实害犯作为危险犯处罚的危险。法益的违法性评价机能与解释论机能使法益保护的前置化(保护时间序列的提前化)13渐成为防控社会风险的刑事立法政策。另外,免除控方证明责任的抽象危险犯的刑法规范的设立(主要是在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及经济犯罪中)更意味着风险社会刑法机能的深度转变。但在这种以功利为导向的风险规制语境中,同时也潜藏着打破刑法功能平衡的危机。对于侵害法益危险的抽象化突出地表现在此次《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上,例如关于危险驾驶罪的增设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的变化方面。特别是前者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就构成犯罪,对其性质的判定就有行为犯与危险犯的区别。2011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各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正确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依法追究醉酒驾车犯罪案件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予以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没有规定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前提条件,但根据刑法第l3条的规定,危害社会行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然而2011年9月14日公安部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则强调指出:从严掌握立案标准。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对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定罪和处罚标准在具体操作标准方面具有不同理解,联系到本文对于风险社会刑法法益的理论命题,公安部秉持风险社会侵害法益行为的风险防控理念,着重考量行政管理的便利性及效率,强调刑法的功利性机能,此实质上是法益侵害实害化向抽象危险精神化演变的独特进程。而最高人民法院则坚守刑法的最终裁决者及社会公正的终极守护者角色,避免社会舆论和政治目的挤压下的政策性刑法严重冲击刑法的法律理性及安定性,谨慎遏制风险预防原则推动的刑法能动化倾向所导致的重刑威慑的冲动。

二、社会危害性、刑法法益、损害原则

在中国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是从作为犯罪本质、犯罪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抑或是刑事违法性的根据、阻却违法性事由,还是从作为刑事立法的理论基础及刑事司法的指导原则角度探讨之,一直颇有争议。笔者认为,大多数论述混淆了彼此之间的层次构筑而陷于自我论述的封闭系统以求批驳他人论点,因而欠缺精当。本文选择以刑法规范合法化基础为视角对中国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大陆法系的法益论、英美刑法中的损害原则进行辨析。

中国刑法社会危害性论中的“社会”在当今风险社会中具有特定的蕴涵。后现代社会中风险规制的失灵带来的恐慌在最后的保障法(刑法)中沉淀,刑罚功利化目的的落空使得公民让渡自由以换取自由保障的初衷无法实现,自由与秩序的紧张平衡引致刑法基点由人本机能向非人本机能的转变。有学者认为:社会危害性论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及四要件犯罪构成的本质特征、犯罪构成确立的实质基础,同时也是认定犯罪行为的根本标准。②其将社会危害性看作统领犯罪论体系、犯罪认定的前置性概念,以致社会危害性论承载了太多其无法负重的刑法功能及使命。在社会危害性的内在涵义中,“社会”已不是传统的前工业社会而是科技智能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国际化所引发的高风险社会,其中的“危害”更多地表现为环境公害、金融风险、食品安全犯罪等宽领域、多层次、跨地域的公共安全事件,其内在机理求之于刑法的实质公正及社会防卫,是实质正义先于程序正义的呈现,与此同时也弱化了刑法自由保障机能的张力,且从社会危害性的语义论述及司法适用实际操作层面上分析,易致其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脱节及超法规入罪事由的泛滥。大陆法系特别是德国刑法中的法益论,在承继社会危害性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增添了“法律承认的限定”,羁束了实害及其危险过于扩张刑法射程的冲动,将实质违法性的理念融入法益的概念中,强调刑法的安定性与人权保障价值。但与社会危害性论所固有的局限性一样,法律利益实质内容的空洞化与文本描述过于宽泛,不利于发挥法益的界限及个别化机能。另外,探求刑事违法性依据的初衷本在于建构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及理论前提,现在又说法益在于法律承认的利益,这种循环解释无助于对违法性实质的提炼与发掘。有学者建议将社会相当性概念注入法益之中以充实其空旷的内壳,以此解决法益内涵过于抽象概括化的弊端。但是社会相当性本身所指并不明确,且其认为,社会的相当行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历史上形成的社会伦理性的秩序范围内,由这种秩序允许的行为(威尔泽尔语)④。此种论断有使法益论陷入行为无价值论泥沼的危险。对于法益在犯罪论体系中的位置而言,其是先行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理论还是作为构成要件要素之一而存在,也是一个令人颇费踌躇的问题。如果是前者,那么法益论会重蹈社会危害性论统领整个犯罪论(想解决诸多问题却又力不从心)而其蕴含却又虚实不明的覆辙,削弱其本来具有的违法性评价及解释论机能。若为后者,由于具体个罪法益指称的个别化,易致宽泛地认为都是法律所承认的利益而使法益概念变得无足轻重。英美法系中作为刑法规范合法化的基础起重要作用的是“损害原则”。

美国法哲学家范伯格认为,“损害原则”首要应该保护的是维系人类生存的共有基础,并藉此保护个体的重要利益免受第三者的损害,其实现的方式即最大限度及可能地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空间施以无保留的基于应然状态下的充分保障。如果根据“损害原则”对公民彼此依存的自由发展空间作出明确限定,那就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在不损及和创设或升高对第三者合法权益风险的原则方针指引下获取追求自己愿望和目标的充分的自由空间(这涉及法益的均衡问题)。④且其认为:刑罚作为一种非难评价,不仅关注损害,还必须是有过错的,只有当行为人具有能够避免危害后果的现实可能性时,才可因其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关联及对法益的侵害给予刑罚责难。值得注意的是,范伯格特别指出:风险社会中刑罚非难内涵前提下的直接损害可与造成损害后果的风险相提并论,由此其承认诸多抽象危险行为的犯罪化。依据“损害原则”所蕴涵的当然法理,如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引致以后或逐渐出现损害后果,当此损害产生及出现的可能性具备相当的盖然性且对损害后果及其可能的严重性具有决定性作用时,则即便是还没有造成直接可见的紧迫损害的行为方式,也是应该予以禁止的(同时应满足过错要求)。⑨应该指出的是,损害原则并不是结果归责的重现,而是具有内在紧缩性的内核,在动用刑法对某种损害行为进行禁止以前还应考虑“界分原则”。“界分原则”不仅考量并显示损害的范围、规模及可能性、危险性、要保护利益的重要性、行为人个人自由的限制程度及行为的社会价值,而且还应考察能否藉由更为便利、效益比更高的非正式的社会制裁或民事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对此种危害行为进行规范。基于社会危害性理论、法益理论与损害原则三者的内含法理,法益概念与损害原则联系是通过损失概念的理论中介加以连接的,在这里损失被定义为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这种利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资源”(通常指对于生活质量有着特殊价值的实在),对其完整性当事人具有消极防御的请求权,此时从损害原则中可以构想出与法益类似的东西,此时若把对第三者合法权益的损害框定在具有适法权源的权益主体时,或许法益概念的扩张倾向就能得到合理限缩且法益的界限及保障机能也能得以充分展现。但在不存在“损害他人”的场合,法益论并不能给出犯罪化的合法性根据。而社会危害性理论与损害原则(对于法益论来说)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定位。由上可知,三者在解释实质的违法性时具有伦理上的共通性,尽管法益论更重视确定合法的(应予刑法保护的)法益。

三、风险社会法益理念的新样态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8

关键词:善治 政府 危机管理 路径选择

引 言

目前,有关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既有的这些理论基本上都过多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对危机管理理念、NGO(协会、社团、企业等非政府组织)及公民参与等在其中的价值有所忽视,因而导致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较其它理论而言,善治更加注重国家与社会或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恰好契合了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之所需。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视角,来探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问题。

1.善治与政府危机管理内涵界定

1.1善治的内涵

要想明白善治的涵义,首先须弄清楚治理的概念。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随后“治理”一词便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关于“治理”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机构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但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①而善治则是对治理进行了提升和完善,是治理的终极目标。我国学者俞可平在综罗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阐释,即“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②接着,他又指出,善治的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善治又包含六个基本要素:(1)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透明性,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3)责任性,指的是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法治,指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回应,指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6)有效,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③因此说,善治应当是人类政治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不懈追求的目标。

1.2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

《辞海》中对“危机”一词的解释是潜伏的祸机,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但一般而言,“危机指的是险境、灾难和时机、转机。”④可见,“危机”一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一面,既含有危险、灾难等不良因素,同时也充斥着希望、生机和转机。而危机管理原本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企业对危机性事件的管理。但随着各种社会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政府危机管理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

学术界对政府危机管理的涵义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基于善治的视角,将政府危机管理定义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通过采取监测、预警、准备、回应、恢复、评估、总结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使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得到保护,使社会的秩序得以维持。这里的政府是指广义上的政府,即包括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一是作为社会一般组织,同其它社会组织一样,如政府财政危机、政府信誉危机等;二是作为社会管理者和服务者,时常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自然、人为等危机事件,如国内、亚洲金融风暴、特大洪水灾害等。

2.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如2003年的SARS事件、2005年的哈尔滨市“水污染”事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西南地区持续旱灾、2012年的事件等,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2.1危机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既是全能型政府,亦是管制型政府,简言之,就是政府主导一切、政府管理一切。迄今为止,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依旧停留在“以政府为中心”的层面上,因而造成了政府机构臃肿、尾大难掉的不良后果,在应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以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2危机管理信息透明度不够

由于历史原因及长久以来养成的官僚作风,致使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一些政府官员处于官本位的考虑,常常对危机事件进行少报瞒报、报喜不报忧,以致于当一些危机事件发生后,很快就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这不仅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2.3NGO和公民参与不足

危机事件不仅是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对NGO及公民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政府危机管理的效率。由此可见,没有NGO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配合,仅依靠政府来圆满解决危机问题是不可能的。

2.4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还尚未建立起一个综合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虽然在某些领域设立了专门的危机监测、危机预警机构,但这些机构之间既不能协作运行,又缺乏有效的整合,因而造成危机管理效率低下、反应迟缓,各部门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各自为政、职权交叉等不良现象。

除此之外,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还存在危机处理滞后、危机善后不力监督机制不到位等不足,也应当引起重视。

3.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

关于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问题,不同学者、研究人员也从各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基于善治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对策:

3.1更新危机管理理念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⑤就政府危机管理理念而言,应当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政府不再是危机管理中的单一主体,其管理方法也不同于以往仅靠单纯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而是应当借助多方的力量,运用多种先进的危机管理方法,从而达到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和管理的目的。

3.2健全危机管理信息机制

透明性、回应和有效是善治的重要要素,在这里则集中体现为政府应借助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介建立良好的信息机制,及时将一些正确的危机信息公示于众,并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将处理结果予以公布。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可以使公民的知情权得以保障,使危机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3.3寻求多方合作,建立“多元共治”模式

如前所述,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这在政府危机管理方面也同样适用。因为危机事件不仅是政府自身的事情,也关系到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仅靠政府这一单一主体来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也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因而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还需在平等的地位上同社区、企业、媒体、公众等展开广泛的合作,建立起“多元共治”的模式。

3.4完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

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善治的重要内涵。在这里体现为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出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除政府外,通常需要各地区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因此,我国当前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常设的、独立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以实现对危机事件的全面统筹、联动协调、防治兼顾,从而可以降低危机管理的成本,提高危机管理的资源利用率。

此外,还应加强与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寻求国际援助,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以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4.结语

危机事件本身并无好坏,如果处理得当,便会转危为安,而一旦失控,有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危机发生前,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危机发生后,也不必恐慌,应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政府危机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随着时代的演变作与时俱进的探究。

参考文献:

[1]Ali Farazmanded.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M]. New York: Marcel Dekker,Inc.,2001.

[2]Coombs WT.Teach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Course.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1,(27):89-101.

[3]张凤文.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水平的对策选择[J].经济导刊,2012(1),第24-25页.

[4]蔡延东.从政府危机管理到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11(5),第28-30页.

[5]吴樟桃.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J].法制与社会,2010(5),第135-136页.

注 释: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第5页。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第8-9页。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第9-10页。

④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6),第2-3页。

⑤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R].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9

政府与网络舆情的理想关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论述。从主体和目的层面来说,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首先要把网络舆情背后所代表的公民社会的力量当作社会管理和危机事件的主体,国家公权力需要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其次,政府需认清所有公民和整个社会的自由幸福是其终极目的,政府既要管理社会,更要服务社会,维护公民和社会在危机事件中的应有地位和正当权力。从手段和对象层面来说,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民众的要求和意见是政府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的宝贵精神财富;民意的监督促使政府朝民主化、服务化、法治化发展,利于建设高效透明的政府。同时,网络舆情也存在主体的冲动性、非理性、法律意识淡薄等缺陷,由此导致的网络谣言或其他非理性言论极易成为危机事件产生的导火索、危机事件恶化的助力,导致社会不稳定,政府要重视网络舆情的消极方面。

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以7.23动车事故为例

1.事件概述。11年7月23日,D301次动车组与前行的D3115次动车组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近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此次事故引发了境内外亿万民众关于事故原因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的热烈讨论。

2.案例中政府应对行为对舆情的影响评价。实事求是的说,7.23动车事件发生后,政府还是非常重视的。总书记、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处置工作。铁道部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向中央领导作了汇报,没有隐瞒事故真相,使中央领导在最短时间里就作出妥善安排;采取了有力措施,紧急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救援和救治;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员和手段与受害者、家属和民众进行了沟通,如召开新闻会、电视直播凸显了当地政府的责任感和公信力,给网民和家属带来了慰藉。不足之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全民微博时代,所有人都是舆情河流上的船,铁道部没有动态地、及时地提供事故的真相,没有持续地直面公众的质疑。让谣言漫天飞舞。整个事件的处理我们看到铁道部有些做法失当。不断制造新热点刺激网民:雷击论、安路生上任、发言人言论,这些都引起了与铁路事故本身无关热点,但是确是制造谣言的基础;行为失当引起的热点:埋车头、停止救援、通车,造成了网民的不信任;对新媒体特性研究不够:既然网民可以用微博报道,铁道部如果开通官方微博,用集体力量、专业智慧、无限的信息空间,对于事故的正面报道一定会更有看点,更容易获取网民的信任。

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建议———7.23动车事故带来的启示

1.提高对互联网宣传与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网络对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互联网教育人,引导人的积极作用。首先要转变对互联网的既有观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其次,政府部门应立足网络传播的规律,结合地方实际工作需要,有效运用重点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大型社区网站等制定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和实施方案,并随时通过互联网传播效果的反馈,适时调整网络宣传的信息提供方式和舆论引导方法,以实现舆情管理的预期目标。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篇10

自从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从国外引入我国以来,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相关研究在国内传播学界逐渐盛行,然而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国内传播学界在实际研究中存在把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两者等同或完全割裂的误区。本文主要从定义、范畴、时态、研究的学科视角来深入分析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一、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

1、从定义上看,风险传播的本质是对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危机传播的本质则是对危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中学术界关于风险传播(RiskCo-mmunication)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风险信息传播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侧面的风险性质及其相关信息,它不仅直接传递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也包括表达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意见以及相应的反应,或者国家或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措施等。还有CovelloVT,Pe-tersRG,WojteckiJG,HydeRC.环境或健康角度的定义,“关于健康或环境的信息,在利益团体间任何有目的的交换。更明确地说,风险传播是在利益团体之间,传播(convey)或传送健康或环境风险的程度、风险的重要性或意义,或管理、控制风险的决定、行为、政策的行动。”①最后还有被Katz与Miller评价为有强调风险信息沟通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培养“参与式民主”的②Waddell民主参与互动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传播中,价值、信仰和情感不只来自公众,技术信息也不只来自专家。相反地,这是一个信息的互动交换,在此所有的参与者均沟通、诉求、参与价值信仰和情感。通过这个过程,公众政策决定被社会建构出来”。③从以上三种定义中可以看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界定,风险传播的指向性都非常明确,就是围绕风险信息而展开的,所以其本质就是有关利益的各方之间的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关于危机传播(Crisisdissemination或者CrisisCommunication)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学者费姆•邦茨(KathleenFeambanks)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④台湾学者吴宜蓁通过对危机传播与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概念的比较,认为,危机传播偏向于“对人”,并接受Heath,R.L.、Ray,S.J.与Sturges,D.L.的观点,认为是指为影响大众对组织的形象与认知所作的努力,目的在于传播与形象维护。⑤国内学者廖为建等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在传播学者看来,危机传播(或危机管理)仅是人类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其研究重点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⑥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无论怎样界定,危机传播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就是围绕危机信息而展开的,所以其本质就是有关利益的各方之间的危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2、从时态上看,风险传播属于将来时,危机传播则属于现在时除了从概念上来区别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之外,还可以从事物发展的时态来区分。一般认为,风险是危机的前兆,是潜在的和可能的危机。如有学者认为风险是未来的,风险的传播,尤其是风险中危险的传播,则是人们基于对现实之虚拟的传播;而危机是现实的,危机的传播就是基于现实危险的传播。⑦所以,习惯上看,风险传播的使命主要是“趋势预防”或事前管理,而危机传播的使命主要是“事后控制”或事后处理。

3、从研究的学科视角来看,风险传播主要源于社会学,危机传播主要源于管理学风险传播主要源于社会学,尤其受到德国德社会学者乌里希尔•贝克(UlrichBeck)“风险社会”的影响,而危机传播主要源于管理学,尤其是组织、企业管理。根据贝克对风险的解释,认为风险的概念直接与反思现代化的概念有关。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⑧所以,风险传播更关注社会的宏观、重大、潜在的问题,从议题选择上看,风险传播研究更多关注公众健康、环境和安全等涉及社会公共的议题,尤其偏重于科技引发的危机,如传染病、核能泄漏、水污染等。⑨美国危机管理学家罗伯特•希斯(R-obertHeath)认为“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或传播,笔者注)是最重要的工具”。⑩而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⑾所以危机传播更关注企业、组织的危机处理或危机管理,从议题上看,危机传播更关注企业、组织危机(or-ganizationcrisis)方面,如企业、政党、政府机构、医院、学校、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⑿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传播模式有很大差异,如IsabelleStevens认为“互动性”是风险传播和危机传播的最大差异所在。⒀也就是说风险传播的传播模式是双向的互动的,而危机传播的传播模式还是单向的线性的。

二、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