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十篇

时间:2023-07-19 17:37:22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1

关键词:经济运行 内在增长率 发展环境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外部发展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与力度。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看,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2009年四季度以后我国经济运行将进入相对稳定增长状态。目前,美欧日经济已经企稳回升,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冲击最大时期已经过去,虽然美欧日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还存在很大问题,但再度出现深度衰退的可能性较小,2010年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要明显好于2009年。从调控政策取向看,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趋于紧缩,财政支出扩张力度大幅度收缩,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大幅度下降。

一、我国经济的内在增长率趋于上升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看,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2010年GDP增速仍面临较大的中长期回调压力,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均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2010年一季度~2012年四季度期间我国GDP的内在增长率基本稳定在9%左右。

(一)未来两年我国GDP增速仍面临较大的中长期回调压力

我国GDP增长率在经过2001年一季度到2007年三季度连续27个季度的不断提升之后,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我国GDP增长率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出现深度下滑,此后在国内强力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迅速回升,到2009年四季度当季增长率已回升到10,7%,2009年全年GDP增速回升到8.7%。从GDP增长率的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己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GDP增速的中长期趋势值从2006年四季度的11.4%所持续回调到2009年四季度的9.23%。比较GDP的实际增长率和中长期趋势值可以看到,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的大幅度下跌,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影响下GDP实际增速严重偏离GDP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超跌”现象,而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的回升,是在国内扩张性政策刺激下,GDP实际增速从2009年一季度的“超跌”状态,向正常回调状态或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回归。从GDP增速中长期趋势值的自身发展规律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到2011年三季度才会达到中长期回调的底部,此后再次进入周期性上升状态。据此判断,2009年二季度以后GDP增速的回升,是在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经济增速从超跌状态向正常回调状态的回归,未来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自身回调压力。

(二)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将进入回升阶段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情况看,我国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从2006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2009年三季度已达到中长期波动的波谷,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中长期波动的复苏阶段,按其自身发展趋势外推,预计到2013年一季度达到中长期波动的波峰。2010年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值仍为负,但将逐步回升,对GDP实际增速的负面影响逐步弱化。

我国GDP增速的中期波动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2009年一季度已达到中期波动的波谷,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复苏阶段,预计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从复苏阶段转为扩张阶段,中期波动的波动值将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由负转正且不断提高,对GDP实际增速时拉动作用不断提高。从自身发展趋势看,预计GDP增速的中期波动在2010年四季度达到中期波动的波峰。

GDP增速的短期波动受政策因素和其他外部冲击的影响很大,波动本身的规律性较差。但短期波动的振幅较大,是实际增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从GDP增速短期波动的发展趋势看,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的短期波动值有较大幅度提高,预计2010年一季度仍将保持回升态势,但一季度以后仍会随调控政策力度的改变而出现较大波动。总体看,在不考虑政策及共他外部冲击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10年一季度以后GDP增速的短期波动振幅将逐步收缩,最终将收敛于O。

(三)未来两年GDP的内在增长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GDP增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周期性波动,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结构变化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趋势外推结果显示,2009年四季度以后我国GDP增速将回归相对稳定增长状态,2010年-季度~2012年四季度期间GDP增速基本稳定在9%左右,2013年-季度以后再次进入加速增长状态。

二、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

目前,美欧日经济己经企稳。美欧日GDP环比增速已在2009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连续正增长,美国季度GDP同比增速在2009年四季度恢复增长,日本和欧元区13国GDP增速的降幅在2009年四季度也大幅度收缩,降幅分别从三季度的5.21%和4.21%收缩到四季度的0.38%和2.06%。随着美欧日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2009年9月份以后美国、欧盟和日本进出口贸易降幅迅速收缩,其中美国进口降幅从2009年9月份的20.3%降为11月份的5.5%,12月份增长4.6%;日本和欧元区13国进口降幅分别从2009年9月份的37%和20.3%降为12月份的5.5%和8.1%。美国进口恢复增长、日本和欧盟进口降幅大幅度收缩,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2009年8月份以后我国出口降幅因此迅速收缩,从8月份的23.4%降为11月份的1.5%,并于12月恢复较快增长态势。外部环境改善、出口恢复较快增长,是2009年四季度我国GDP增速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尚未完全消除,消化金融危机带未的巨额损失尚需时日,目前美欧日各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贸易状况的改善,可持续性不强,未来美欧日经济能否恢复稳定增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2010年美欧日经济再度出现深度下滑局面的可能性较小,2010年我国经济

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比2009年有明显改善,只是受美欧日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影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状况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考虑到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累计进口增速基本稳定在10%-20%之间,2009年进口增速的深度下滑,主要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我们假定美欧日经济企稳回升之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元区13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进口增速仍将回归正常增长区间。据此,我们利用1990年1月-2009年12月份数据,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状况进行趋势外推,得到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增速的三种不同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增长,但增速较低。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分别增长7.1%和8.2%,即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仅恢复到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平均进口增速(14.3%)的一半,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企稳状态。

趋势之二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较快增长。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分别增长8.5%和10.6%,即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逐步恢复到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的较低水平,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复苏状态。

趋势之三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快速增长,但2011年迅速回调至低速增长状态。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18.5%,接近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的高水平;但2011年再度下降到7.7%左右的软低水平,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软快增长状态。

三、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扩张力度将比2009年大幅度收缩

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支出力度一直保持较强的扩张性,GDP增速因此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从财政支出看,2005~2008年期间我国财政支出名义增速平均为21.8%,扣除GDP缩减指数因素之后的实际支出平均增速为14.4%。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为21.2%,低于2009年年初提出的财政支出增长25%的预算目标,但扣除GDP缩减指数因素之后的实际财政支出增速为23.1%,比2005~2008年期间的平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速提高了61%,即2009年财政支出的扩张力度比前四年大幅度提高。从货币政策看,2004年4月~2008年6月期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8次,从2004年4月的7%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17.5%;2004年10月~2007年12月期间10次上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从2004年10月的1.98%和5.31%提高到2007年12月的4.14%和7.47%。但货币政策的紧缩、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主要作用是冲抵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来的超额货币供给,金融机构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状态,2005~2008年期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分别为13.88%和22.88%。2009年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大幅度提高到31.7%和43.5%。

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将大幅度紧缩:(1)货币政策趋于紧缩。鉴于2009年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致新增信贷规模超常扩张,从2009年7月份开始,我国货币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已收紧,新增信贷规模从上半年的月均12,341.91亿元收缩到下半年的月均3,706.45亿元。2010年1月份新增贷款14,015.18亿元,但2月份已下降到7000亿元。同时,为控制信贷规模的过快扩张,央行从2010年1月18日开始将大型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提高到16%。(2)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度下降。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规模为84,530亿元,仅比2009年财政支出增长11.4%,这一预算支出增速比2005-2008年期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均值(21.8%)和2009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21.2%)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2010年财政支出的实际增速可能不足7%,财政支出的实际增速可能仅相当于2009年实际财政支出增速(24.1%)的30%,相当于2005~2008年期间财政支出实际增速均值(14.4%)的50%。货币政策紧缩和财政支出扩张力度大幅度收缩,将对2010年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重大紧缩效应,部分抵消贸易环境改善、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财政支出乘数为1.3估算,2010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比2009年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或支出少增加7,600亿元,相当于2010年名义GDP少增加9,800亿元,2010年GDP名义增速下降2.94个百分点。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2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从1978年到1990年的13年中,只有4年超过10%,2年超过12%,超过13%的只有1年,低于8%的年份竟然超过8年,中国经济出现的四个经济周期,都是在一片“过热”声中宏观调控的产物,在调控中出现过负增长,谷底速度在81、86、90、99年依次为4.5%、8.5%、3.9%、7%以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出现个别年份的高速度是正常现象,但在过去几个五年计划中,没有一年达到15%.从历史数据的角度看,两相比较,差距可谓大矣。

众所周知,日本从战后的废墟上崛起仅用了三十年时间。中国在世界进入后现代化和信息化、国内进入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以96年为基数计算(中国人均产值是572美元,日本是40737美元),结果如下:如果假设中国以12%的速度增长,日本则以8%的速度增长,中国赶上日本需要117年。如果中国以6%的速度增长,日本以4%的速度增长,中国赶上日本需要224年。如果日本以6%的速度增长,中国以朱总理讲的8%的速度增长,中国赶上日本需要228年。假设日本永远以4%的速度增长,中国要在50、40、30、20年内赶上日本,则中国人均产值的年增长速度必须分别达到8.91%、11.3%、15.3%、23.8%.显然,要使中国在100到200年的时间每年以人家1.5倍的速度或在50~20年的时间每年都以人家2~6倍的速度稳步增长,可能性极小。从赶超先进国家的年份来看,两相比较,差距可谓大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更加重要的差距还不是速度、赶超年限,而是对速度的看法与心态。日本即便是在17.5%的高速度下,政府与学界还是感觉到自己的落后,竭尽全力改善经济条件,促进经济增长。而中国则总是撇开经济转型的大前提不谈,不是用自己的经济转型与人家的经济转型相比较,而是用自己的经济转型与人家的经济成熟期相比较。每次超过10%以后就来一次大调控,调控的目的不是促进经济增长,而是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日本政府在经济转型时期也象我们一样,每次超过10%以后就来一次大调控,大和民族是否还能有今日的崛起与辉煌?但我们却可以借用世界银行总裁对不发达国家所说的一段话警醒国人:你可以用经济增长掩盖问题,但你也在下一轮增长中埋下危机的种子。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3

一些乐观的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这样的速度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过多负面效应,相反为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腾出了空间。如何看待“破8”的经济意义?中国下一个季度是否“保八”?从经济学界人士的争论往返中,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数字背后经济反常

发电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应该是1:1的关系。即便是在节能减排效果理想的情况下,经济与发电量增长也应在1:1左右,由于3.7%发电量与7.8%的GDP之间相差甚远。上述发电量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增速,不但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需不足息息相关,更反映出当前经济形势实际情况可能比数据反映出的更加严峻。

事实上,近20年以来,电量落后于经济增长数据的情况只有过两次,分别是1998年GDP增长率由上年的9.3%回落到7.8%,发电量增长率则由上年的5%回落到2.8%;2008年的变化趋势也是如此,GDP增长率由上年的13%回落到9%,而发电量增长率则由上年的15.8%回落到5.6%。

当时是受经济危机影响,现在再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经济形势比想象中的还要差一些,已经接近2008年的水平。

上半年发电量回落速度远超GDP,说明短期内的经济环境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单纯的误差恐难以导致这样的情况。政府需要重视这个问题。

国务院特邀监查员、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持续增长乏力

其实许多地方GDP增长下降,背后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靠低工资、低环保支撑的低价格出口,并没有可持续性。即使全球经济不低迷,国内增长不放缓,靠这种方式增长也有尽头。此外,谁都知道可持续的增长要靠技术进步,这也是中央一再强调的,但技术创新还要靠大企业。不少地方的经济是靠一大群小微企业支撑的。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把小企业改造为大企业,GDP增长了,又有什么意义?增长率放慢,财政收入减少,职能部门不在调结构上下工夫,只想增加财政收入,增加GDP,岂不是留下隐患,给将来带来更多困难吗?

中国经济GDP增速的下降,实际是这些年来以政府投资为主拉动经济已显乏力的征兆。在经济开始增长时,以投资为主要动力,以政府投资为主要方式,是许多国家共同的特征,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调整到以消费为主要动力,以民间投资为主要方式的增长路径上来。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

盛来运:7.6%很不错

“如果不过多纠结于8%,而是客观理性看待经济形势的话,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盛来运强调,上半年7.8%、二季度7.6%的增速都在年初7.5%的预期目标之上,我国经济主要指标仍运行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

首先从二季度的数据,特别是5、6这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了缓中见稳的迹象。6月份的工业增加值是9.5%,5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9.6%,4月份实际上是9.3%,数据显示波动幅度很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月份增长20.4%,比1-5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月份名义增长13.7%,比上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之后比上个月还要高。所以从这些主要指标情况来看,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月度之间趋于平稳。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赵晓:不必纠结“保8”

事实上,不是7.6%的增速太低,而是我们总是纠结于“保8”。经济从世界范围来看,7.6%的经济增速对于绝大部分国家来说,仍然属于“羡慕嫉妒恨”,可望而不可及。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8.05%,美国为4%,日本刚刚由去年四季度的-2.6%转为1.4%,欧洲国家中表现最好的德国也才只有3%。金砖五国中,二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在5%左右,巴西的经济增长率在1.2%左右,南非的经济增长率也比较低。再者,,我们要认识到,7.6%的经济增速既有世界经济整体下滑拖累的原因,也是我们主动调整的结果。

除长期性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双高”增长习惯性思维使我们一时难以接受“破8”的现实外,“保8”的目的无非就是保就业、保收入和保财政增长,这也是温总理一直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根本原因。就业增长并非只与经济增长成正比,还取决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根据有关研究数据,我国经济总量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就业增长才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8%下降到7.6%,对就业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这次经济下行并没有出现08年那样的大量农民工回乡应该就是佐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范剑平:不要轻言底部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看,在投资方面,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507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

进出口方面,受内、外部需求疲软,出口产品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但距离10%的全年目标仍存一定差距。

在消费方面,虽然自今年以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的增速,但在经济增长整体回落的背景下,二季度的城乡可支配收入环比也有所下降。

根据经济预测部的预测数据,中国现在的潜在增长率在8%至9%之间,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都是可以承受的。中国当前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缺乏投资需求导致的经济下滑,并非简单的产能过剩,而是生产过剩。

二季度为年内低点,下半年回升非复苏。中国旧有投资出口国际大循环被国际金融危机逼停,但反危机重点放在投资的同时,扩消费力度不够,没建立投资消费国内大循环之前,自主增长支撑的复苏和繁荣不会出现。明年增速再度下降的概率很大,低于今年的8%实绩。因此,不要轻言底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经济筑底企稳

数据在预期之内,并且从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出,经济趋稳的迹象已经出现。

尽管经济增长呈现回落态势,但筑底企稳的迹象已开始显现。综合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与出口三大需求止跌企稳,环比小幅回升。从需求数据看,我认为经济增速下行过程已基本结束,3-4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在2季度水平上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下半年经济将会走稳,全年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

经济增长筑底企稳迹象的出现,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潜力密切相关。

中国有巨大的人力和劳动力资源,劳动年龄人口超过9亿人,而且还在增加之中。尽管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心,但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活动远未结束,现代经济的规模相对于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要求明显偏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蕴含的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潜力还非常巨大。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4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12月7日的《经济蓝皮书》中由“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编写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报告》在模型模拟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预测、分析了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从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预计全年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的较高增长水平。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与2010年增长速度基本持平,GDP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

2010年以来,长时间、大范围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保证粮食和农业生产能够稳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总体上看,2010年粮食生产形势整体向好。据预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达到4%。如果2011年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4.1%左右的增长速度。2010年,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回升势头,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受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各部门、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的影响,2010年工业生产呈“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将达到10.7%,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从工业发展的基本面看,我国中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增长的立足点依然稳定。2011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仍将在10%以上。2010年和2011年,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对推动经济的作用逐步加强,预计分别增长10.1%和10.2%。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明显低于2009年,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77500亿元左右,名义增长率为23.4%,比上年低6.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率为19.5%,比上年低13.8个百分点。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受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二是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10年4月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了很大压力。据测算,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6个百分点左右。此外,政府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审查等调控政策,使得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三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逐步减弱也减缓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据预测,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20%左右。

2010年和2011年CPI的季度变化将呈现斜“N”形走势。据预测,2010年CPI上涨3.2%,2011年CPI涨幅与2010年大致持平,达到3.3%。2010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由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引起的。据测算,CPI上涨的85%是由这两者引起的。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两大类价格的走势。

2011年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继续上升,将达到18.1%,比上年高出2.6个百分点,但实际增速有所放缓,为15.2%,低于上年16.9%的实际增长速度。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将分别达到18.0%和14.9%。消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刺激效应开始递减,二是近期汽车和住房销售增速明显下降,而消费方面的其他亮点还没有形成规模。2010年和2011年居民收入水平与2009年基本持平。在收入与消费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的是结构问题。目前,在收入结构方面,在多个层面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即在行业收入之间、城乡收入之间及城镇居民收入之间都表现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的趋势。要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受此影响,从4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5月和6月更分别高达48.5%和43.9%。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开始呈现下滑迹象,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有所放大,加之受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反向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回升的势头将有所放缓,第四季度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出口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全年出口增长速度达到27.3%。2010年,我国进口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这主要是与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企稳、国内投资需求放缓有关。预计全年进口增长速度达到35.7%。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将达到1650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仍旧是负贡献。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逐步上升,贸易顺差将达到174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

从2009年“最困难的一年”到2010年“最关键的一年”,我国经济运行基本恢复到平稳较快的增长轨道。总的来看,2010-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内增长的基本动力、世界经济环境以及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

1.金融危机后,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明显

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较大波动,既有经济内在周期、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更为严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外需与内需之间的失衡,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过高。危机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左右。金融危机后,内外需不平衡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有所强化。

我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2008年以来的扩张性政策使我国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显著。2009年投资率达到50.4%,这是197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投资率很可能再创新高,将达到5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上升到71.7%。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投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民间投资渐趋活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投资占比逐季增加,2009年末,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份额攀升到92.2%,比2008年提高2.3个百分点。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民间资金选择了“蛰伏观望”,扩大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民间投资占内资份额为63.09%,比2008年降低2.05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形势转好,很多民间投资又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活跃度增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第一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高9.3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以来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第一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第二,中央带动地方的拉动效应显现。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积极利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通过中央投资带动地方投资。过去几年,地方投资项目占比逐步上升,中央项目构成逐步下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这一趋势出现了反转,2009年中央项目占比比2008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通过中央投资拉动地方项目进而撬动经济的效应日益明显。2010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地方项目投资的增速达到26.7%,比中央项目投资高出近14个百分点,金额高出近8.3万亿元。第三,东部地区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区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固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2009年延续这种态势,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35%和36%,远高于东部23.9%的增长速度,凸显中央政府对于中、西部的投资倾斜。2010年以来,中、西部投资增速开始放缓,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东部投资份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达到54.1%,比2009年高出6.6个百分点,因此不难看出,在国内外经济日趋稳定发展的形势下,东部仍然是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区域。投资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和抑制投资规模超常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性、曲折性进一步显现,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

年初大多数国际预测机构对2010年、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信心,基本认同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高于2010年。例如,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2%、4.3%,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7%、3.2%。而最近这两家国际机构纷纷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4.8%和3.3%,但对2011年全球经济信心不足,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高于2010年增长速度。

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转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世界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进入2010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之后,财政重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国家开始紧缩财政支出,这将会进一步抑制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同时,欧债危机使欧洲国家流动性趋紧,导致贸易融资成本上升。第二,鉴于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汇率波动,以及2010年是美日英等主要国家进入选举高峰年,各国候选人纷纷打出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以期赢得选民支持。美欧国家保护主义情绪高涨,各国政府可能再度加大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或是推行更多贸易保护性财政刺激措施和延长这些措施的实施时间。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重要影响。

3.宏观调控政策力度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房价过快上涨问题也成为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房价不仅威胁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及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在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运行的条件下,中央政府主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左右,加之对相关制造业投资的广泛影响,此轮房地产调控将会对经济产生下行压力。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融资难题,对于拉动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银监会2009年底统计,全国有13个省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是当地财政总收入的1倍以上,更有甚者达到3.2倍,而其中90%的项目融资依赖银行贷款。根据央行2010年3月的统计数据推算,2009年末银行业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5.84万亿元,与国债余额规模相当。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3088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平均负债率高达60%以上。实际上,200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总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使地方政府偿债风险日益加大的问题凸显。鉴于此,国务院发文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随着清理地方融资平台措施逐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节奏将会有所放缓。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最后一年。当前节能减排特别是节能的形势非常严峻。据估算,2006-2009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5.6%,但要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2010年还需完成4.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10年的单位GDP能耗需要相对2009年的水平下降5.2%。这一幅度高于这4年的平均降幅。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将会对我国重工业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内生驱动增长的模式正逐步形成,短期内仍将维持投资主导、消费支撑的动力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以及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政府稳定价格的目标

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物价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治理通胀,到警惕通缩,再到通胀预期加剧,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在短期内出现了频繁变动。这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更显著。2007年CPI走高始于年初食品涨价,2009年CPI大幅回落的主因也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跳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国际产业的转移和调整,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再是经济孤岛,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已是跨越国界的经济问题。二是粮食属性“金融化”,对物价形成了扰动性冲击。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不仅和能源市场相关联,而且与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一些发达经济体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资本投机炒作粮食期货甚至囤积现货。国际粮价已经不单是商品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有迹象表明,一些金融资本正从房地产和复杂衍生品投机中转向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

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最终归结为经济要素中供需力量的对比,当前我国需求相对不足的供求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储蓄率就显示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居民最终消费增长乏力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变,这将进一步加剧行业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将对我国价格水平形成向下的压力。

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正确认识推动物价上升的长短期、国内外因素,管理好通胀预期。推动物价继续上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范围内货币供应的超量发行;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三是国内劳动力工资和能源资源产品价格的调整形成的成本推动;四是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政府价格控制的目标不宜定得太低,可考虑上调至4%左右,这样一方面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消化过剩流动性,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两难”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原则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某些地方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问题。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稳定,使广大居民在住房需求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能够逐步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同时又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主力军,继续发挥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就需要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又例如,由富士康公司事件引发关注的劳动者工资急需提高问题。如何落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在保证广大劳动群众进一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继续有效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也需要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再例如,临近“十一五”结束,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艰巨的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加有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加强增长的可持续性,仍需要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调整和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是否趋于合理,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例如,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付出了过高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等。目前,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发挥好应有作用尤为重要。首先,政府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要制定和落实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得以提高等具体措施,监督社会各方面认真执行相关的政策措施。再次,政府要通过实施相应的财政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在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注重实现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最后,政府要在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提供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质量越来越高的公共服务,保证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策建议――宏观调控以稳为主,以结构调整为重

目前我们仍然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走出危机、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国际经济环境还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全面复苏仍然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如何继续拉动经济,避免二次探底,仍然是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在国内,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向好势头需要进一步发展,宏观调控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既不要过度紧缩,也不要盲目出台“二次刺激”政策,要着力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另外,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时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能为了增长而增长,而是要把抓经济增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改善需求结构,推进投资由高位恢复到正常,促进消费由低位提升至高位,降低经济发展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2)综合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产能过剩,加快结构调整,以新兴战略性产业为核心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3)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打破垄断,放松行业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部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7)改革宏观管理机制,减少宏观调控的行政色彩,更多使用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今后3~5年出现下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10月30日举办的“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坛――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选择”指出,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今后3~5年出现一定幅度下调,进入次高速或中速发展阶段。面对经济增速从10%向7%左右转变带来的需求规模相对收缩,中国的速度效益型经济面临转型。

国家信息中心:“十二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9%~10%

国家信息中心2010年11月18日举行的“解读十二五规划的投资机会暨嘉实主题投资论坛”指出,我国经济经过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0年全年GDP总量将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将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即将开始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2011-2015年我国年均增长处于9%~10%,低于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11%。

普华永道: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9.3%

普华永道2010年11月12日的研究报告《亚洲引擎促进全球增长》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强劲发展势头是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预计中国2011年的增长率将达到9.3%,而六个最大的东盟国家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3%~7.1%。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5

2008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要做到“两个避免”

一是要避免政策性紧缩、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经济发展自身规律形成的自然减速的叠加,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过快;二是要避免连续5年两位数高速经济增长对价格的滞后影响、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际石油价格及粮食价格上涨影响的叠加,造成价格上涨过快。同时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机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分析不利的国际因素的影响,把握有利因素的时机

根据主要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的预测结果,2008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将会放缓,这必然会影响我国的出口。事实上,因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内需减弱,2007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已经比2006年回落了10.5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出口增速逐步放缓,1至4季度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7.8%、27.5%、26.2%和22.3%;与此同时,进口增速逐季走高,分别为18.2%、18.3%、20.6%和25.4%。受此影响,贸易顺差增速逐季回落。有理由判断,2008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有可能导致我国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也有可能降低我国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

在看到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要看到它的有利方面。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有利于缓解我国贸易顺差过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针对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有可能导致我国出口增速进一步减缓的情况,当前要做到“两个防止”和“两个充分利用”。

“两个防止”:防止出口出现大幅滑坡,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防止出口增速下降的同时,受国际市场需求的诱导,粮食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增速不减或者降幅较小,导致其占出口的比重上升,出口商品结构恶化,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两个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出口增速减缓的机会,减少贸易顺差,利用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机会多进口国内市场稀缺的产品、高技术产品;充分利用出口增速减缓的机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减少粮食产品、资源性产品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使国内产业结构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需求强劲,驱动国内经济稳步发展

虽然国内经济发展深受外部影响,但是,国内因素仍左右着经济发展趋势,使其继续呈现好的发展势头。当前,消费需求强劲,继续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从消费的角度看,有若干因素促进需求的增长

一是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是1984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会拉动2008年消费需求的增长。

二是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做出了部署,包括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都将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6

这一则寓言所揭示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患上的蜗牛恐惧症。尽管这只是一个估算方法的问题。不同的估算方法常常产生出让人难以置信的结果,下面引用一则材料: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易钢教授在他的一本书里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难解的谜,按照我们自己国家的统计,我们在1992年的增长速度是5.5%,而按世界银行的估算,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5.5%,那么我们的国家在1992年的GDP应该是28700亿美元,人均应该是2460美元。如果按我们统计的人均370美元计算,那么中国的增长速度就变成了负值,中国的经济在负增长。易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直没有人解开。

其实这个谜并不难解,从蜗牛与兔子赛跑寓言中就可以看出,蜗牛的估算方法虽然有道理,但却是片面的。蜗牛所考虑的经济过热充其量只是“蜗牛式的经济过热”,如果蜗牛达到兔子的增长速度,在相同的时间内走6厘米,那他的增长速度就是600%,而现在的20%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他应该达到的、与他人同样增长6厘米的速度来说,显然是一个负增长。上述材料中,我们自己的数据是百分之五点五的增长,而且今天确实比昨天要好,这是我们和我们的政府赖以存活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到世界银行那里却是负增长,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们虽然也在发展,但我们跟他们相比,差距不是不是近了,而是远了。如果我们的发展力度和他们一样,那我们的国家在1992年的GDP应该是28700亿美元,人均应该是2460美元,而不是370美元。我们应该在92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前一段时期,中国出现一个怪现象:理论界关于经济过热的理论喧嚣尘上,而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却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觉得,对经济增长进行估算的目的不是要蒙蔽自己,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要认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潜力有多少还没有发挥出来。故对经济增长进行估算要与发达国家现在的发展量相比,与发达国家过去在经济转型时的发展速度相比;如果要与自己相比,要比发展潜力和应该达到的速度,而不是同过去的低速度相比。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7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GDP 2012年经济回顾 2013年经济预测

一、国民经济核算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

一个企业要算账,一个国家同样也要算账。企业算账是会计的职责,针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算大账,即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即是按照一套既定的概念方法对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系统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有:一是提供主要经济流量指标,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二是显示经济过程中的因果机制,支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三是有效的协调经济统计,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数据。四是支持微观和宏观层面经济政策的制度和检验。四是提高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维护政府声誉。五是为国际比较提供工具。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围绕着国民经济核算所形成一套理论和方法,简称 SNA。

2、SNA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和斯通在凯恩斯指导下,对英国1938年到1940年的国民收入资料进行了估算。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1941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文章,文章中首先使用了“国民核算”一词。1944年和1945年,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北爱尔兰的代表讨论了经济统计的国际比较问题其结果是有关国民经济估计的方法和表达形式的最早国际协议。 1947年,联合国由理查德・斯通主持撰写的研究报告《国民收入估算与社会账户编制》 。1950年和1952年,OECD先后了《一个简化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标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两份报告,提出了以账户形式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构想。1953年,联合国正式颁布了由斯通主持完成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辅助表》(旧 SNA),提供给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采用,并把它作为向联合国提供GDP等统计资料的依据,这标志着SNA基本核算框架的初步形成。1968年联合国公布了新修订的《SNA》(新《SNA》),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格核算的有关内容纳入到了体系内,基本形成了 一套内容比较完备、方法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1993年5个国际组织联合修订的《SNA》公布。容丰富,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及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2008年又对1993年SNA进行了修订,是第三次修订,我国还未采用。

3、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概况:80年代以前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需要,采用MPS。1985―1992年,为了体制转换的需要,依照1968年SNA,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既采纳了SNA的一些内容,又保留了MPS的部分内容,于1992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993年,联合国新修订的SNA正式出版,针对这套标准,我国也对《试行方案》进行了的修改,修订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该方案取消了MPS内容,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相衔接。

二、主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所生产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分配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二)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的核心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所创立的投入产出表,此表现在已经成为联系经济理论与实际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应用极为广泛。其主要工作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三)资金流量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核算,而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是实物循环和资金循环的统一。资金流量的核算就是以资金循环为对象,对资金循环过程予以系统的记录,并编制资金流量表。

(四)国际收支核算

在当代世界经济环境下,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往来,并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国际经济往来中获益。为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对外经济核算,以此显示一国在对外经济往来的得失,并为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国际收支核算的对象时一国当期对外经济交易活动,其主要工作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2012年国民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7.8%,创2000年以来的新低;但明显快于世界经济的3.2%平均增速和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俄罗斯(3.6%)、印度(4.5%)、巴西(1.0%)、南非(2.3%)等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我国CPI上涨2.6%,低于同年世界CPI的平均涨幅0.6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属于温和上涨。因此,我国经济增速和CPI涨幅都在回落中企稳回升。

(一)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析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亿元,增长7.8%。一到四季度分别增长8.1%、 7.6%、 7.4%、 7.9%。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走势,第四季度略有回升。(见图1)

1、生产走势

(1)工业增加值于前三个季度逐季回落,第四季度有所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增加值的增速。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2011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一到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1.6%、9.5%、9.1%和10%,前三个季度增速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走势,第四季度有所回升。

(2)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回升

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速。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8%,增速较上年回落2.6的百分点,导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较2011年回落。

综上所述,从整个国民经济看,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较2011年明显回落;2012年全年呈如下走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四季度有所回升。

2、需求走势

(1)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逐季回落。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名义增长13.2%,比2011年回落6个百分点并呈现逐季回落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名义增长10.0%比2011年回落2.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2012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逐季回落。

(2)政府消费支出增速先回落后走稳

2012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个季度和全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名义增速分别为33.6%、21.3%、21.1%和15.1%。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增速与上半年大体持平,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

(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较上年回落幅度较大,实际增速反而回升3.2个百分点。因此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4)进出口增速回落

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

综上所述,2012年前三季度,从需求角度测算的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四季度增速有所回升,与从生产角度测算的表现为相同的趋势。

(二)通货膨胀形势分析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涨幅较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当年新涨价因素约1.5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57.7%;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占42.3%。

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变动分析:2012年1-12月份,CPI同比分别上涨4.5%、3.2%、3.6%、3.4%、3.0%、2.2%、1.8%、2.0%、1.9%、1.7%、2.0%、和2.5%。上半年CPI涨幅呈回落的走势,7-11月份比较平稳,12月份有所回升。(见图2)

(三)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基本特点

1、经济增长形势的基本特点(1)年度经济增速为21世纪以来新低,季度经济增速在持续7个季度回落后首现回升(见图1)。(2)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净出口需求呈负增长,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高于经济增速(5)年度企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落,月度企业利润增速有负转正

2、通货膨胀形势的基本特点(1)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三季度回落后有所回升(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主要取决于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取决于食品价格涨幅回落

四、2013年国民经济形势展望

初步判断,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和CPI涨幅可能会较2012年都有所回升。

(一)经济增长形势展望

1、生产走势

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一是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升的影响,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二是受出口需求有所回升的影响,部分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三是受存货变动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2012年出现的去库存化现象对工业增加值增速产生了向下影响,2013年可能会出现库存回补现象会对工业增加值增速产生向上影响。

2、需求走势

(1)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可能会有所减缓。2012年一至四季度末农民工月工资水平分别增长16.6%、14.9%、13.0%和11.8%,增速回落,说明农民工用工成本上升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较2012可能会回落,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可能会有所减缓。

(2)政府消费可能会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各地区各部门都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财政支出中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将会受到抑制,但用于医疗、教育、科研事业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将会有所增加。因此,2013年我国政府消费支出可能会与2012年大体持平。

(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

(4)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根据国际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略有加快。因此,全球需求将略有回升。所以,2013年我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速较2012年可能会有所回升。

(二)通货膨胀形势展望

2013年我国既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也存在其抑制因素。

1、通货膨胀压力。一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可能会有所抬头。2013年,由于一些主要国家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带动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可能会导致我国进口产品价格上涨。二是成本推动型压力依然存在。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的不断上涨推动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

2、抑制通货膨胀因素。一是翘尾因素影响略有减弱。二是2012年粮食再获丰收,构成稳定价格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

因此可预测2013年,推动CPI上涨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大于其抑制因素的作用,CPI涨幅会较2012年有所回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赵彦云.《国民经济核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5

[3]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德发.《国民经济核算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7

[5]国家统计局核算司:《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

[6]许宪春.《经济分析与统计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8

当前较大的需求拉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偏快。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导致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本成本和高投资回报率,刺激投资和出口增长,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由于我国“人口红利”还会持续较长时期,由此决定了我国较为持久的通胀压力。

解读当前的通胀压力

产出缺口表明当前我国存在着需求拉升的通胀压力

估算产出缺口可以评估通货膨胀压力。产出缺口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利用HP滤波方法得到的1978~2006年产出缺口曲线如图1所示(参数选择25)。1999年到2002年,我国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并不断扩大;2003~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逐渐摆脱了持续五年之久的通货紧缩,产出缺口逐渐缩小并在2005年转为正值,2006年扩大为3093亿元。

经济增长率缺口表明我国存在着需求拉升的通胀压力

对实际GDP增长率进行HP滤波后得到的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GDP增长率的缺口表明(见图2),1997~2002年我国实际GDP增长率低于潜在GDP增长率,增长率缺口为负;2003年我国实际GDP增长率高于潜在GDP增长率,2004年和2005年缺口逐渐缩小,2005年仅高0.02个百分点,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分别为0.62和0.71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表明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来源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

超额货币缺口表明我国当前存在着通胀压力

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从而总需求过度会引发通货膨胀,但如果这种总需求过度是由某些实际因素引起的,则不会持续,只有当需求过度是由于货币过量发行引起时才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过度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二是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总产量增长率的程度(超额货币缺口)是度量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指标。

2001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年M1流通速度一直稳定在5左右,年M2流通速度保持在2左右,略微有所下降,年M0流通速度2001年以来缓慢提高,从2000年的21.73提高2006年的25.2。以M和M2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季节性波动明显,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相当稳定,除2005年前三季度稍高外,其余季度均保持在1左右。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稳定说明,我国总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引起总需求过度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超额货币缺口(货币供给增长率减经济增长率),M1与GDP增长率之差都在8.7个百分点以上,M2与GDP增长率之差都在8.3个百分点以上,是2004年物价上涨较快的重要原因。2006年我国超额货币缺口,M2与GDP曾长率之差都在7.4个百分点以上,2007年M1与GDP增长率之差在8.7个百分点以上,是2007年物价上涨较快的重要原因。

综合考察产出缺口和超额货币缺口,可以认为,2003~2005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经过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2005年产出缺口和经济增长率缺口均很小,经济总体上供求平衡,物价回落至1.8%的较低水平;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出缺口扩大为3093亿元,占实际产出的1.47%。2007年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而且超额货币缺口较大,虽然以M2计算的超额货币缺口有所减小,但以M1计算的超额货币缺口居高不下,居民通胀预期明显加强。因此,当前我国存在着较大的通胀压力。由于贸易顺差和货币供给都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且货币供给作用于经济增长通常有一年以上的滞后期,只要经济增长速度居高不下,我国就仍将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存在着典型的需求拉升的通货膨胀,它是由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经济资源决定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的,经济增长速度偏快是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不可忽视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泛指人口转变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口转变(见图2)指从前工业化时期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后工业化时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变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滞后于人口死亡率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继而引起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额外源泉。根据估算,在1970~1995年期间,东亚经济实现了年平均6.1%的人均GDP增长率,人口转变的因素贡献了1.5~2个百分点。在整个东亚的高速增长中,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为1/4~1/3,在东亚奇迹中,人口转变因素的贡献更高达1/3~1/2。

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通过劳动力供给、储蓄和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从劳动供给角度看,在不同的人口转变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与总人口增长速度存在着一定差异(见图3)。在人口经济负担上升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一般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在人口经济负担处于下降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一般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人口转变带来了总人口中劳动力数量的相对改变。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将提高分工效应,总产出和人均收入水平也随之增加。

人口结构变化可以改变国民收入中消费和储蓄的分配比例,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人口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它既包含个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也反映代际更替关系。从个人生命周期来看,进入劳动年龄之后,个人储蓄变化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如果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大,那么这部分人口的个人储蓄之和将有助于提高储蓄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比相对较低,他们所承担的抚育和赡养等经济负担较轻,从而会减少家庭支出,提高家庭储蓄的比例。储蓄比重的提高,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储蓄率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因素。二战以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战后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其中,高储蓄率是解释它们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经济处于起飞阶段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储蓄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经济起飞时储蓄率达到35%以上,香港、韩国、

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时储蓄率在30%、甚至在40%以上。随着经济走向成熟,日本的储蓄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是造成日本经济增长减速的一个原因。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推动经济增长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及时转化为实际劳动力供给。二是储蓄率提高而增加的储蓄及时转化为投资。储蓄增加、投资增长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才能实现“人口红利”。

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导致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充裕的资金供给、较低的资本成本,这样便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刺激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我国劳动力成本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且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消费率较低而储蓄率较高,从而资金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巨大,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均是充分就业目标的内生变量,低工资、低资金成本成为充分就业目标的政策变量。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金成本使得投资回报率较高,从而刺激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

根据解放以来历次人口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比重在1964年之后持续提高(见表1),同时从主要人口大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看,200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仅低于俄罗斯和泰国,处于较高水平(见表2)。1964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较快,一直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见表3)。

表2是1953~2005年各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中可见,1964~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2%,其中1964~1982年为7.1%,1982~2005年 为3.6%,1982~1990年为10.1%。

1990年后,1990~1995年的“人口红利率”为-0.3%,1995~2000年为8.5%,2000~2005年为4.6%,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直接来源,“人口红利”构成经济增长的一部分。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还会通过影响储蓄率和消费率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随着人口转变,少儿抚养比大幅度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不断减轻。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相对减少,用于储蓄的部分相应增加。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转变对储蓄的贡献率将不断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口转变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逐步提高,我国储蓄率逐渐上升,2005年达到48.1%。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消费率低而储蓄率高的结果必然是投资率和净出口率高。这就意味着,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逐年走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减弱。

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人口基数固定的情况下,会使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增加,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使低劳动力成本得以维持。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4%(见表4),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的5%~13%,巴西、墨西哥的20%~30%。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带来高储蓄率、低消费率,导致资金丰裕,资本成本低。另外,由于就业压力巨大,充分就业目标使低资本成本得以长期维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金非常丰裕,存贷款差持续扩大,实际存款利率和实际贷款利率长期维持较低水平。

低劳动成本和低资本成本导致高投资回报率。世界银行2006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季报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收益率从1998年的2%上升至2005年12.7%,非国有企业的股权收益率从7.4%上升至16%,所有工业企业的平均股权收益率超过了15%,目前中国企业的利润留存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据白重恩、谢长台、钱颖一的研究,1978~1993年中国平均资本回报率为25%,1993~1998年间趋于下降,1998年至今稳定在20%左右。高投资回报率刺激外商投资增长,1979~2005年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52942个,累计吸收外商实际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

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贸易顺差及货币发行的影响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尽管存款收益和贷款利率都很低,但我国银行存贷差从1994年1月的-3779元增长到2007年8月的12.13亿元,这意味着由高储蓄率导致的贸易顺差也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低资本成本和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导致外商投资加工贸易项目激增。1979~2005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中约有70%是投向制造业,在我国造就庞大的加工工业和规模巨大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以境外市场为主要目标,以加工或代工为主要手段,在我国进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是导致高额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计算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顺差平均有89%来自于加工贸易,而在加工贸易顺差中平均又有74.8%来自于外资企业。由此可知,67%的进出口总顺差是由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顺差形成,即使在2005年一般贸易顺差相当大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的比重也达到了63.3%。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当前流动性过剩和货币发行过快的直接原因。为说明这一点,将因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扣除,发现调整后的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均大幅下降。与调整前相比,2001~2006年调整后的M2增速平均下降4.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平均下降0.3。这表明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是形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调整后的M2增速下降了8.5个百分点,M2与GDP的比值下降了0.47点。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引发的总需求超过经济资源决定的总供给。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导致的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本成本,刺激了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导致出口的增长,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偏快的直接原因。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当前流动性过剩和货币发行过快的直接原因。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又是持续提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导致的高储蓄率、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必然结果。因此,本轮通货膨胀可以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持续提高、人口红利的积累得到解释。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优势还相当明显,投资回报率水平仍比较高,这就决定了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贸易顺差仍会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会维持高位;在人民币缓慢升值和国际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货币发行速度和货币流通量仍会较快增长,这就决定了较为持久的通胀压力,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是通胀压力的一种表现。在居民消费倾向稳定和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时期,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是消费需求直接拉动的,而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产生了非食品生产对生产食品的经济资源过度需求,生产食品的经济资源供给不足、产量和供给下降引起的。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超过了有限经济资源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的。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经济资源有限供给与过度需求矛盾冲突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食品价格上的集中体现。

可以预见,短期内即便食品价格随供给的改善而出现了暂时的下降,持续的通胀压力还会通过其他产品价格上涨表现出来。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之前,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根本之策。可以预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是同步发生的一个长期过程。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适度区间;宏观经济指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77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1 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率概述

维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是实行所有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基本目标。经济周期就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个区间范围内进行的变动,超过区间上限则会发生通货膨胀,低于这个区间的下限则会发生通货紧缩;经济合理发展的速度和速度的维持时间是经济增长重要指数,而经济增长又是宏观经济指数和参数。经济实现增长进步的基础,包括经济增长进步的环境准可性、现实条件性和历史阶段性。环境准可性是指当前环境所能容许的发展可能性;现实条件性是指现实中所能容许经济发展的条件;历史阶段性是指以四小龙工业化时期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工业化初始加速增长阶段所具备的自身特性。随着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经济也逐渐步入飞速增长阶段,我国持续上升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成为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促使我国在近10多年来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保持在9.6%左右,经济的增长进步加速了工业化发展的进程,而环境因素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的速率。有限的资源和价格的控制等各方面的因素将我国今后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限制在一定范围,若超过该范围,我国的经济很难保持持续稳步的增长。综上所述,目前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合适区间的探讨正逐步成为热点。

2 中国经济增速适度区间相关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与增长适度区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笔者查阅了较多的国内外文献,发现有的学者从适度经济增长率的定量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因素方面入手分析,有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入手,来估计增长率或预测某一阶段的适度增长区间。

关于经济增长率适度区间的研究,有的学者对经济增长率的适度区间进行了测算,找到了一个稳定发展经济的适度区g;有的学者对经济波动周期进行了论证,分析经济波动的周期以及维持增长率的一个稳定区间;有的学者分析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适度区间。下面就以具体的文献对各个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概述。

张连城在经济增长适度区间时间界定的研究中,认为从我国经济运行周期的特点来看,一方面从低潮期到高潮期的时间都相对短,通常只会有两到三年时间;另一方面,从高潮期到低潮期的时间则相对较长,通常经历五到六年的时间长度。政府要将经济发展的速度把握在合适的增长范围内,应时刻依据我国经济发展周期不同时间段的特征,相应的实施更有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吴庆军 等对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率的健康运行区间进行了测算,选择34年的经济增长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在2020年前,在一般通货膨胀、就业率较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的最合适增长速度为8.91%,经济健康增长区间的上下线为7.83%~9.99%。高铁梅对我国多年的经济适度增长周期与区间进行了研究,运用生产函数等经济方法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论证,认为我国27年的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都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状态。并运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估算出了我国经济的平均适度增长区间为7.5%~8.5%。

王彩玲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别较大的条件基础上,针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合理范围进行确定,她以区域经济统计理论为基础背景,采用相关的数理统计模型确定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她得出的结论是,将我国人均GDP的变异系数的合理范围定为[0.7,0.8],将我国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的合理范围定为[0.2,0.6],才能在稳定经济发展适度区间的基础上,也将区域差异维持在一定区间内。

由此可见,当我国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大于合理范围最大值时,政府可以采取力度不尽相同紧的经济政策;当国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合理范围最小值时,政府可以采取力度有所区别的松的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要想将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速一直把握在适度范围内,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减少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政府就应该依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主动地采取更具弹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把经济增长始终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

3 结 语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速度会依据很多因素的改变而产生一定变化,所以,将适度经济增长率看作是一个区间范围,而非一个数值点,是比较合理可行的,而且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性。但是,在确定经济增长率的适度区间范围时,尤其是确定区间上限时,不能以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潜在经济产出增长率为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的上限,因为其范围太过于宽泛。所以,经济增长率适度的区间上限要比潜在经济产出增长率小。两者之间具体相差多少,是由当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政策、经济技术知识和经济供给能力来决定的。

通过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率的意义,本文认为适度经济增长率和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经济增长率应当是在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条件下的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然而现实经济中受到经济政策、技术含量和供给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经济产出的增长率呈现的是一种围绕适度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状态,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越小,说明社会总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是趋于平衡的,如果波动周期与幅度较大,那么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增长问题。换句话说,经济适度增长率也是一个以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某一个适中的经济增长率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围绕这个适中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区间。该区间对于潜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指示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晶.通货膨胀形势、潜在增长率与宏观调控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8(1).

[2]蔡P.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3]栾大鹏,欧阳日辉.生产要素内部投入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2(6).

[4]解三明.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J].管理世界,2000(5).

[5]张连城,韩蓓.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

[6]M Baxter,RG King.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Approximate Band-Pass Filters for Economic Time Series[J].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1995(4).

[7]Helmut Hofer, Gerhard Runstler, Thomas Url. The Dynamic Effects of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 Disturbances : Further Evidence[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0(1).

[8]RD Banker,A Charnes, WW Cooper.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4(9).

[9]连城.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适度区间的界定和控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10]吴庆军,邢伟.中国经济增长率健康运行区间的测算[J].华东经济管理,2013(1).

[11]崔巍.中国适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区间、时间持续与模型对策――“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经济增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5).

[12]高铁梅,梁云芳.论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及适度增长区间[J].经济学动态,2005(8).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篇10

由于美国经济将放缓,预计06、07年中国GDP增速分别为10.5%和10%。投资增速将有所下降,尤其在重工业和房地产行业。但是,在有利的融资条件、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政府引导瓶颈行业投资的支持下,近期内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降。消费增长将保持在较快水平,尤其是居民消费将在服务业和高档消费品的驱动下快速增长。出口虽将有所放缓,但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高位。

全球经济盘点透析

全球增长很可能已在2006年见顶

200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全面扩张,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达到或超过预期。1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尤为强劲,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和燃料价格的上涨,2季度美国经济有所放缓。尽管年初德国经济增速较慢,但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逐步加快,日本经济也继续扩张。

尽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超过5%,但人们已开始关注2007年经济前景及其可能放缓的程度。就美国经济来看,九月份新开工房地产项目下降,工业订单和就业率增速均呈疲软态势,显示美国经济在三季度陷入“疲软地带”。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也将放缓。

但是,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增速的下降表明利率已见顶,而房地产销售已出现暂时企稳迹象,油价下跌也增强了消费者信心。油价从8月初的每桶78美元下跌到目前的不到60美元,这相当于为消费者减税。9月份连锁店和汽车销售均重现活力。长期利率的下降亦有助于消费。按揭贷款利率已降至6个月前水平,对房地产形成一定支持。此外,长期利率的下降还将对商业投资以及商业企业目前较强的盈利与现金流起到支撑作用。尽管住房建设的下降将使美国经济增速从2006年的3.4%下降到2007年的2.9%,2007年底前美国经济增速还是应该能够保持在其潜在增长率附近。

今年1~8月以核心个人消费平均指数衡量的通胀水平上升至2.5%,为11年来最高水平,远超过美联储认为适宜的区间。但是,联储在8月和9月均未加息。近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副主席科恩均在讲话中表示,通胀进一步上升给经济带来的风险大于房地产下滑。虽然加息的可能性犹在,但9月份就业机会增长乏力的事实似乎足以支持美联储在年底之前维持现有政策不变。我们预计2007年核心通胀率将开始下降,从而消除进一步升息的必要。另一方面,到明年下半年之前,降息的可能性也不大。

2006年欧元区GDP增速预计将达2.4%,而德国和意大利的财政紧缩政策将使2007年增速下滑至2%。但是,经济增速可能超过预期。由于企业遭遇产能瓶颈且油价下跌,2007、2008年经济增速可能达到或超过2%的水平。正如普遍预期的那样,欧洲中央银行十月初加息25个基点至3.25%。尽管欧洲中央银行无疑将维持其紧缩倾向,但近期经济趋势增加了进一步升息的难度。我们预计欧洲中央银行12月份还将加息25个基点,2007年大部分时间再融资利率将维持在3.5%。

预计日本经济增速将从2006年的2.7%下降到2007年的2.1%。日本央行短观调查显示九月份企业信心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日本国内经济保持强劲,国内增速也有超过预期的可能。但是,日本经济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美国和亚洲的出口。美国占日本总出口的20%以上,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8月份日本对美国出口大幅增长,贸易顺差几乎翻番,其中汽车占新增出口的20%。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达49%,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虽然美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但日本企业信心仍有所增强。美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内日本产出放缓,存货意外上升。亚洲新兴市场国家2007年增速预计将仅略有放缓,从而使全球经济增速保持在4.9%左右的健康水平。

油价下跌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全球经济失衡日益严重。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断上升,与之相对应的是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盈余也持续增长。2001年到2005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3900亿美元攀升至8050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盈余从720亿美元增至3480亿美元,增长了几乎四倍。同时,亚洲国家经常账户盈余从1200亿美元上升至3200亿美元,即使考虑到日本,尤其是中国,盈余的快速上升超过了其他亚洲国家盈余的减少,这个增长也难于被完全解释。东欧新兴市场国家经常账户平衡急剧恶化,而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则有所好转,主要反映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盈余在高基数上不断上升,即便这只是替代了某些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盈余,但当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下跌时,这仍将对新兴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经常账户盈余从某些亚洲国家和其他非石油输出新兴市场国家转至石油输出国的结构变动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流向也发生变动。亚洲和其他地区的非石油输出经常账户盈余国家一直购买美国证券,有助于美国弥补其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但在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石油输出国是否也将这样做仍不明朗。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石油输出国在BIS报告银行体系存款的快速增长大致与油价的飙升同步(图1)。这与历史油价飙升阶段(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当时石油输出国将很大一部分外汇储备存入银行,而银行将其大部分贷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这拉开了80年代债务危机的序幕。

目前的形势与历史相比是否有不同之处?BIS报告银行体系对石油输出国的净负债近年来迅速增长(图2)。数据显示,2001~2005年石油输出国在BIS报告银行体系的新增存款占其总外汇储备增长的50%以上。其余部分可能流向了美国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包括通过英国经纪商投资部分),以及其他一些投资(包括在地区性股票市场的投资)。尽管BIS报告银行体系对新兴市场国家整体的净债权大致维持稳定,但对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的贷款同期大幅上升。此外,BIS报告银行体系对英国净债权也迅速增长,说明石油输出国可能通过英国机构向新兴市场国家投资。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若持续下去,将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向产生重大影响。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资本与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呈顺周期关系,即当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时证券投资也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时证券投资也下降。图1:油价与BIs报告银行体系外部贷款与存款总额这给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管理带来一个难题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说明经济活

动放缓)时,资本流入也趋于下降,而这可能加剧经济下滑。资本流动和大宗商品价格的相关性在东亚、欧洲、中亚和拉美尤为明显。比如,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时流向东亚的私人资本是下降时的3.1倍。

近年来,宽松的国内货币条件和全球流动性导致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房地产价格从2002年4季度以来已上涨28%,H股价格从2002年底以来已上升257%。同时,随着股改的深入和人民币升值,A股价格已从2005年年中的低谷上升62%。

中国资产价格的上涨虽然反映了较强的经济基本面与金融改革的进展,但也受益于有利的国内货币条件(快速的货币扩张、低利率)和全球流动性(低利率、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盈余高位上升带来的资本流入)。但是,随着近期国内货币条件的改变、主要工业化国家利率的上升和油价的下跌,未来资金面状况可能将朝不利方向转变。

国内来看,今年央行已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提高两次,M2增速从5月的19%以上大幅放缓至9月的16.8%。信贷扩张也有放缓迹象。同时,央行还通过窗口指导和加强监管控制银行贷款。年初票据贴现的快速扩张可能带动了国内股价上涨,但近几个月来票据贴现已大幅下降。

美国、欧元区、日本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均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压力。美国利率持续上升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放缓,同时中国宏观调控导致投资增速下降,这两个因素导致了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近期油价的下跌将减少石油输出国经常账户盈余,迫使其压缩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

油价下降难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过去几年以来,尽管油价不断上涨,中国经济仍维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部分原因在于国内对燃油价格的控制。近期国际油价下跌之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已基本一致。中国政府已更为重视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国际油价的下跌不会引起国内燃油价格同比例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流动性条件对H股和A股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展望未来,高企的经常账户盈余使得国内货币条件仍将较为有利,同时目前QFII投资规模有限,潜在QFII规模有可能增加,这些都将继续在资金面上有力地支持A股市场。相反,H股指数中大宗商品股票比例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资本流入中,H股指数上升的幅度超过A股。

中国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在今年第3季度开始放缓,这部分反映了2季度为控制投资增速而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效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GDP增速从上半年的10.9%放缓到1~3季度的10.7%,但出口增长加速导致贸易顺差继续上升。因此,1~3季度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下降3.2个百分点至43%,而净出口的贡献上升1.5个百分点至18%(下表)。尽管投资有所放缓,但资本形成占GDP的比例与国内历史水平,以及与其他亚洲主要经济体相比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高位(图)。

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开始放缓,源于旨在控制年初投资增速过快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上半年的31.3%(剔除价格因素后为30.3%)下降到1~9月的28.2%(剔除价格因素后为26.9%)。

纵观年初投资高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1)宽松的融资条件,2)明年初将进行政府换届,地方政府有刺激经济增长的冲动。尽管大部分调控措施属于行政手段,但对经济似乎已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调控中发生的某些地方官员去职的事件,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反映出中央对经济过热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收入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消费增速提高。剔除价格因素后,零售额增速从1~6月的12.4%上升到1~9月的12.6%。而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分别为10%和11.4%。不过尽管目前消费增长保持强劲,但仍落后于投资。

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未来5到10年内中国人口抚养率将继续下降,进一步提高储蓄率。为平衡经济结构,政府将通过城市化和增加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支出等途径促进国内消费。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未来5年内中国的消费/收入比仍将低于国际水平且难以提升,因为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动将抵消政策效果。

旺盛的外部需求和投资增速放缓导致贸易顺差不断上升,在新增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不断扩大。出口增速从上半年的25.2%上升到3季度的28.7%,而进口增速基本保持稳定。1~9月贸易顺差达1099亿美元,同比上升61%。年初至今贸易顺差占新增外汇储备比例达65%,高于2005年的45%和2004年的16%。

2季度实施的紧缩政策使3季度货币条件有所收紧。这些紧缩政策包括窗口指导、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外汇对冲操作。9月底广义货币M2增长16.8%,低于6月底的18.4%,但仍高于年初制定的16%的全年目标。高于预期的货币供应增速反映了货币乘数的上升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8月末,货币乘数的上升对广义货币供给量增速的贡献约为46.6%。9月底信贷增速为15.2%,远高于12.8%的年度目标。今年1~9月新增贷款达2.76万亿元,已经超过2.5万亿元的年度目标10%。银行信贷的快速上升说明存款上升增加了银行的成本压力和放贷意愿。成本压力的上升还导致超额准备金率从6月底的3.1%下降到9月底的2.5%。过去几个月的窗口指导和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之后,近期货币乘数略有下降。但是,9月底外汇储备同比上升28.5%至9879亿美元,而同期基础货币同比增长仅为9.2%。

另外尽管官方公布的总体CPI增幅不高,但通胀预期却有所上升:人民银行近期调查显示,过去两个季度以来认为通胀压力上升的存款人数量有所增长,而官方公布的1~9月CPI增幅仍稳定在1.3%的低位。此外,9月份PPI增长3.5%,与8月的3.4%和7月的3.6%相差不大。近期的价格数据显示年底之前进一步升息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

近期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依然维持高位。预计2006年GDP增长10.5%,2007年增长10%(见下表)。经济增长将继续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贸易顺差将随投资的放缓而扩大,而政府刺激内需的努力将在更长时间内方能获得显著成效。

预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27%,下半年增速将从上半年的31.3%放缓至2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先行指标,已从上半年累计的22%降至前1到8月累计的11,4%,未来投资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考虑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窗口指导的加强以及更多紧缩政策可能出台,我们预计贷款增速将放缓。重工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将最为明显,因为

过去几个月出台的紧缩政策均针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和房地产业。然而,近期内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降。自然资源行业和某些制造业将凭借有利的融资条件和较好的盈利能力继续吸引民营投资。此外,政府主导的在基础设施等瓶颈行业的投资可能加快,尤其是在运输、能源方面。例如中国计划2010年前投资1.5万亿(相当于2005年GDP的8.2%)建设铁路。

而在收入稳步增长的支撑下,消费增速将保持强劲。预计名义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增长13.8%,年度实际零售总额增速将达12.7%。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更快(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预计增长11%,农村居民收入(包括现金和非现金)增长7%),城镇消费将继续快于农村消费。由于大部分省份2005年已经免征农业税,农业生产成本增幅超过食品价格增幅,我们对近期农民收入增长前景并不乐观。预计居民在服务业和高档消费品方面的消费增长将更为显著,例如保险、旅游、医疗卫生、教育、名牌产品和汽车。

不过尽管出口将有所放缓,但贸易顺差仍将维持高位。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06年的3.4%放缓至2007年的2.9%。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国,美国经济的放缓将影响中国的出口和GDP。敏感性分析表明,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美国GDP增速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速可能也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近期OECD领先指数走弱,亦显示中国出口可能放缓。此外,八、九月中国出口的加速可能是由于出口企业预期政府在九月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政策调整后,某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在12月中旬有所下调。尽管如此,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九月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06、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分别提高0.2个百分点至5.1%和4.9%。油价的回调进一步降低了近期经济急剧衰退的可能性。中国正在改善出口结构以争夺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且竞争对手的范围日益涵盖收入水平更高的国家。最后,由于进口替代和投资的放缓,进口亦将减速。预计出口2006年增长25%,2007年增长20%,2006~2007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将维持在5.5%。

考虑到已有的紧缩政策和全球经济可能放缓,政府在采取新紧缩政策时将更为谨慎以避免政策过激,因此中国政府出台新的行政性调控措施的可能性不大。而现有政策将被更有效地、更积极地执行,相对于新政策,地方政府在执行现有政策时态度将更为合作。

货币条件将有所紧缩,但总体仍较为宽松。持续扩大的外汇储备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经常账户的巨额盈余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将对基础货币产生持续的增长压力。政府正面临两难处境,既要努力回收流动性,但又担心随后利率提升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认为,人民银行将继续以发行央票和外汇掉期的形式对冲外汇流入。我们不能排除在年底之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根据近期的价格数据表明,升息的可能性正在下降。M2预计2006年将增长16%~17%。

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且灵活度更大,表明各方可能对外汇政策已取得一致性意见。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加快提升出口结构,鼓励生产厂家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从而缩小地区差异。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速升值,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亦有所提升,但实际有效汇率――衡量竞争力的更好指标――仅有小幅提高,原因在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低于贸易伙伴国家。

我们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在2006年、2007年底分别达到7.7和7.4的水平。未来3~5年内年升值幅度将控制在3%~5%的水平。而升值可能对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将通过完善财政政策加以吸收,包括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和预算的优化,以及对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公共支出的增长,而其资金来源将是国有企业的股利。近期政府要求国有企业向其支付股利的政策正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

资本账户开放提速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中国的经常账户将维持巨额盈余。正如前文所述,未来五到十年的人口变化将支持储蓄比率维持高位。此外,随着向价值链上游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将日益增强。近几年大量的产能扩张有望加速进口替代。例如,中国已经从钢铁净进口国转变成了净出口国。因此展望未来,中国经常账户将多年保持巨额失衡。

人民币急速升值既不恰当也不可行

首先,仅靠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国和中国的失衡问题,因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应的是高油价下石油出口国的贸易盈余。其次,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表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并不成立。这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截然不同。当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给紧张,日本的单位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人民币急速升值缺乏基本面的支撑。

另外目前中国利率水平过低。由于中国尚未放开资本账户,高储蓄率和巨额经常账户盈余使国内利率过低,刺激投资快速增长。根据经济增长理论,长期来看,真实利率水平应该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之和保持一致。我们发现这一关系对许多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适用但在中国却不成立。这两个变量在这些国家中是正相关,但在中国却是负相关(如下表),这表明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无法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真实利率过低会使得一国经济容易出现大起大落。

加快开放资本账户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利率水平过低的问题无法简单地通过提高基准存贷利率来解决,因为债券收益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等市场利率也过低,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资金来源于自身留存收益和其他非银行途径。防止投资过热和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关键是利率合理化,而这有赖于资本账户的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平衡国际收支,降低外汇储备积累和货币扩张的速度。同时,开放资本账户还能改善资源配置,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渠道。但要做到资本账户开放,必须进一步改革银行体系。

另外中国应加速发展QDII。目前,具有QDII资格的银行仅可投资海外固定收益产品。而海外固定收益产品吸引力不大,因为国内外债券收益率之差很可能小于汇率预期升值幅度。近期批准的5亿美元股票投资型QDII额度预示着QDII将进一步扩张。鉴于国内与国外上市公司的异质性,股票型QDII的吸引力高于固定收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