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形势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7:41:42

国内外形势论文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1

[摘要]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国外几个国家重塑政府的“政府改造运动”的比较,分析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提出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我们发展的改革方针、策略体系。

[关键词]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针对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及政府的“失效”症状,掀起了引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绩效的运动。紧接着,日本、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合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纷纷效仿,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国家纷纷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号,以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重新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一、国外一些国家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1.英国政府的改革

面对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国内经济的滞胀,执政的保守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节约政府开支、政府机构改革、服务承诺和竞争求质量,力图改变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经过20多年的实践,英国政府的管理新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其影响遍及全世界。英国政府改革包括四个步骤:

(1)雷纳评审雷。雷纳评审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特定方面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活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政府开支过大问题,二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合理的政府开支中,业务开支与行政之间应有一定比例,一般说来,前者应大于后者。

(2)“下一步”行动方案。“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方案建议把整体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机构,这些机构在主管的部委指导下,履行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的职责;以管理主义的技术和程序培训职员,并且所有活动都是在一位高级主管的领导下进行。

(3)公民运动。公民,就是用的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目的。各公共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内容,但是要以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合法要求为宗旨,主要包括对公民的承诺和实践承诺两个方面,有四个具体内容:①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承诺;②服务标准承诺。服务标准做到明确化、具体化和公开化;③服务程序和时限承诺。实行合理的办事程序,达到公众满意。对公众公开服务时限,接受公众监督;④违诺责任。表明了承诺者没有达到既定服务标准时对顾客作出的补偿,是承诺部门对公众做出的单方面的承诺,这种补偿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道歉,也可以是物质上的。

(4)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出质量,竞争出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扩大竞争的实质就是引入私营部门的经营原则。为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私营化引入竞争;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政府干预,维护竞争;市场检验,激励竞争。竞争求质量运动可以说是竞争观念的进一步确立和竞争机制制度化的尝试。

2.美国政府的改革

20世纪的美国政府改革和英国政府改革明显不同。美国的政府改革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是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

政府收缩的第一项主要职能就是政府的社会职能,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包括以下内容:(1)提高接受福利者的资格,以减少福利支出。(2)福利项目市场化,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来克服公共部门的浪费和低效;逐步采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转移联邦财政负担。(3)明确财政收支,划分管理权限,分权管理社会福利项目,使管理者接近受益者。(4)将社会福利改为“工作福利”。(5)适当加重个人负担份额。(6)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制度。(7)将福利项目的直接供给者(职业性利益群体)与福利的接受者分开。

政府收缩的第二项主要职能就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了第12291号行政命令,其中有一条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应当对企业的开设和经营方式、产量及物价等经济行为施加管制。

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一是决策要和执行分开,二是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要多元化、竞争发展。这样使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组合,提高政府功能输出的能力。

3.新西兰政府改革

新西兰的行政改革在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行政改革的典范。开始于80年代初期的新西兰行政改革,先设定了总体框架,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多、更明确地采用了管理主义的模式。

新西兰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明确政府、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避免责任和职权的冲突、交叉,政府不介入市场和社会能够有效运行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减少成本。改革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组织、过程、角色和文化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结构变革、分权化、商业化、公司化、私有化等,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从事原本生产“私人物品”的政府部门的活动,在市场机制下将国营企业民营化,重组政府部门结构,设置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架构,缩减政府预算。

由此看来,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都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的一点,但是要管得好一些;第二,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甚至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们看到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目前,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分析、学习国外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慎重、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的范围和内容。我国和美国所处的现代化阶段不同。美国已经处于信息社会,我国虽然处于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或工业文明过渡时代,只有少部分地区处于信息社会前沿。众所周知,美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相当成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市场到政府干预,再从政府干预回归自由市场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美国通过压缩福利项目的福利政策和放松对工商业项目的福利政策来收缩政府的社会职能。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个全能的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虽然也亟需收缩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和“有限政府”,但是以压缩福利项目为主体的福利政策改革,恰恰与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方向相反。这是现代化不同阶段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因此,不同的时代背景,要求不同,涉及的改革措施和模式当然也不同。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根据实际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训,避免改革走弯路。

第二,引入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雷纳评审是来自政府内部的改革,旨在促进、鼓励、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在现存的文化及传统中开展改进工作,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由上或者由外强加的成份。当前,公众对于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当务之急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绩效评估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以为,不妨引进雷纳评审的严格和科学程序,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解剖,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找到更好的办法。

第三,注重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公民”运动改革力度较大,效果比较明显,在政府和社会关系上,体现了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等理念;在政府内部管理上,体现了公民为中心、服务导向、结果为本、市场机制为基础等理念。“公民”运动中,英国政府把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上,主要手段是新的管理原则、新技术、新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据1996年的官方报告,英国的“公民”运动在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共有5个国家推行了与英国“公民”运动相类似的服务承诺制度,很多国家的代表团到英国考察“公民”制度的执行状况和效果。英国政府内部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管理层次,这与我国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机构改革是不同的。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特色;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10504

才。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1]。我国目前共有2 800多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高校。如安徽省的105所高等学校中有103所是地方高校(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外)。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安徽省地方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培养大学生为地方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按照“顶天”、“立地”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接地气”,既要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要培养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既要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更要培养敢于创业的人才;既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又要培养脚踏本省实际的人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探索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色化教学改革,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地方特色的功能衔接。

一、精选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融合地方特色。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基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教育部社科司审定并组织专家编写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它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可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把握形势的主流和本质,认清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二是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的各项政策、重要会议文件等,了解国情和国策,这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提高政策水平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三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这对学生颇具吸引力,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们就在学生身边,离学生最近,是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得到的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环节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2]。而正是这部分内容即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是以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所缺乏的。安徽省属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东部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皖北是老庄哲学、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皖南有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皖东有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皖西则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对这些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充实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爱上这里的土地、爱上这里的人民、爱上这里的文化,立志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学校特色。安徽省地方高校在立足专业特色,融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找寻到各自的价值追求,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及缤纷多彩的特色。如,安徽农业大学自1984年以来,学校从最初单纯的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面向安徽、面向未来的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别山道路”;安徽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等等。安徽厚重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使每一所大学都积淀、建构出各具独特形态的文化品格。将形势与政策课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高校为地方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特色,联系学生实际。 地方高校学生90%来自本省,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对本省各地区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学生的年级、专业等不同需求也不同。要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之中,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总之,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中,既可以保证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又能照顾到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将国家的要求、地方的关注、学生的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视野宏大,同时又富有特色,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必须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和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教学,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地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则必须将地域历史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融入教学中。但地方特色必须掌握一个“度”,选择的案例等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要利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二、凝练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和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种基本方式,前者主要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来设计和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如学生分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演练、专题报告等等方式,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演讲、辩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人境互动[3]。

第二个部分是课外实践教学。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无法接触每个学生,也无法逐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存在的疑惑。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依托学校网络宣传教学平台,组织学生通过发飞信、QQ、微信,通过电子邮件或微博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讨论,将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并指导学生参加人文社科方面的各种活动,如“人文周”活动,“思政杯”辩论赛,“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新农村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讲座、征文比赛等,形成跨越时间空间的师生、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

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x学院与校团委、学生处配合,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学校校外的实践基地,辅助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成效,学生只有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才能感受深刻。每年暑假,各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和各个学院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从选题论证、调查问卷设计、项目遴选答辩,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再到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修改,每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特别是形势政策课老师)都参与其中,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说、脚行、脑思、手写,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坚定了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的理想与信念。

这三部分中,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延伸。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研究多种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政治理论和政治信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切身的感受,真实的体验,从而真心地相信、真正地喜爱这门课程。

三、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内容每半年更新一次,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充足课时 2004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 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学习,计1个学分。”,给备课、教学、工作量计算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这门课的管理由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各学院(系)等多部门齐抓共管,造成这门课很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意代,多数学校主要由各学院(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辅导员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学生离得最近,对学生了解最全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省情教育方面。所以,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首先需要建立一支省情调查研究宣讲队伍:将省内省情研究最新资料和成果补充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资料库供教师查阅;请校内外具有广博省情知识并有宣传鼓舞能力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专题报告,扩宽师生视野;积极参与省市政府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联课题及相关部门的省情研究项目,抓住不同时期省情研究教育的侧重点,推进省情资料收集和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培养省情校情宣传宣讲骨干,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激发师生建设本省本市的热情。

其次,打造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师队伍,需要打破地方高校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各自为战的格局,使教师之间差异互补、优势互取,形成一种合力。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多开展协作性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与学习等,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应经常组织地方高校各课程之间的老师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听课说课等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如“同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长三角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各课程的老师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合作、互为评委和互提建议,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该课程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使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4]。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小结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同时,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也提供了鲜活的教育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案例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使得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生动起来、真实可信而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不仅会增加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第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特色内容的精选和特色方法的凝练提供了人才保障。拥有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正确指导思想、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形成一批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精品讲座,推进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总之,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特点,地方高校需要着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色化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地域特色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与特色教学方式方法紧密结合,坚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建设,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进大教学、实现大教育的基本思路[5],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维教学形式积极做好形势与政策教育“三进”工作。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高实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新思维、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化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以上所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队伍这几个方面,还必须推动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加强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必须把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作为根本抓手。除了在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地方资源、教学方法上增强师生互动、队伍建设上注重专兼结合之外,在考核方式上注意机动灵活;申报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精品课程;以科研教研促教学,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创新教育理念。地方高校之间也要积极配合:除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之间的网上网下交流如听课说课、介绍好的经验外,还要在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料、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社会实践、教研科研课题的申报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与联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地方所属高等学校[EB/OL].http:///link?url=VFlAJzz5meR4LZZX7rd

n5Fqfo4vMsDwBAD3O4.

[2]刘武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9(1):93-96.

[3]言意文.高职思想政治课大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45-46.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3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中国外交的认识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其中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对国际形势的总体看法,并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外交理念、战略及政策,“合作共赢”构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和主题。结合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合作共赢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紧密联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传播中积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合作共赢理念。

关键词 :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37

作者简介:黎海波(1975-),男,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外交与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03-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题,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我国所奉行的外交理念、战略和政策。“合作共赢”构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和主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特征,它并不是以传授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要在教学中宣传党的宗旨、方针和政策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要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就是要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也进一步强调,要把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中国外交的认识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都会涉及这内容。

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所倡导的合作共赢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紧密联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传播中积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合作共赢理念。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1.1 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依存也愈发纵深拓展。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全球体系而独自存在。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一再倡导,我们要珍惜与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上合组织首脑峰会等具体外交实践中,还是在关于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关系的相关理念阐述中,“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一再被提及与强调。

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断地融入席卷而来的全球化巨浪之中。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快速飞越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界限,全球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中国。党的十六大报告当中就已提出,我们要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公民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以及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当今大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新理念。

“命运”涉及人类的历史经历、现实关联与未来追求;“共同体”则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信与共建。当前的国际社会既具有丰富的多元性,又具有密切的共生性,是一个多元共生的“共同体”。基于国际社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建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开放共生的、包容共进的心态和意识。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涉及培育“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一课程变为选修课后,这就更为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任务以马列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和国内发展的形势,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相应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教育等。但这一课程实际上所占课时量较少,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仍是以国内形势与政策为主。针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全球问题、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与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全球问题的教学与探讨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第二章涉及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问题,但其侧重点仍是基于历史传统与爱国主义关系的探讨。针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在该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际社会的现实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然,能加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则更好。

2 合作共赢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2.1 社会信息化与合作共赢精神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结合二战之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基于当时世界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这一战略判断为我国实现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提供了重要依据。合作共赢则构成了当今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等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提升,世界经济的纽带把国家之间的合作利益紧密而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相应地推动了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的纵深发展。

当今的世界,既是一个差异化与多样性纷呈的世界,又是一个一体化和依赖化的世界。因此,倡导一种和平、合作、共赢与和谐的理念,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又反映了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

从社会信息化来看,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已在逐步发生变化。合作远比零和竞争、末位淘汰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文化和全球文化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网络的高速发展既推动了全球文化的相互交流,促成文化的同质性,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文化差异。尽管如此,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其本质仍要求我们共享合作,通过网络效应推动创新,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他们之间的激烈竞争与对立关系,特别是减少那种零和博弈和冲突关系。

因此,当今的世界既是互联一体的,又是异彩多样的。世界上的不同文明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都应相互尊重,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针对目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一些表现,长期以来,我们拘泥于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划线,在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往往倾向于建构这种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理念。合作共赢的基本内涵,就是要通过善意的合作,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从而共同参与、互相促进,达到共赢。只有承认世界差异化与多样性的现实,承认世界各种国家、民族与文明长期共存的现实,我们才能在竞争的比较中取长补短,在存异的求同中合作发展。

随着中国日益崛起,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赢得外部世界善意的注目,赢得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党的十八大亟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我国不断崛起的现实与局势,我们的国际思维和外交战略也应相应地调适重构。对于国际与国内形势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科学判断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与部署的重要依据。倡导合作共赢,推进伙伴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是当今我国在外交上所做出的符合时代潮流与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意强调,对于发达国家,我们将切实改善和推进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妥善处理分歧与矛盾,不断拓宽与巩固合作领域,“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周边邻国,将扎实推动互惠式发展,更好地守望相助;对于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扩展其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对于国际社会,将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夯实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这些战略理念体现出鲜明而浓厚合作共赢的精神特征。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基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日益崛起,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关于“两个必然”的问题,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问题。同时这也涉及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以及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又与如何面对和认识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中,这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的长期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也无法创造美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探索过程中,中国逐步学会了用世界眼光来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发展。我们必须明白,也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理念建构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改革开放,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以及全球的和谐而进行的改革开放。因此,更应强调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调整自我,主动适应世界竞争重点和方式的变化,通过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和谐的道路,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形成一种先进的、获得更为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

3 结语

总之,为了使得教学理念与内容更加合理,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党的十八精神,密切联系国内外形势,认真了解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反映与建议等来更好地优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及相应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遵白.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创新规律与政策设计思想的转变[J].前沿,2009(6)

2 黎海波.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新理念——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例[J].石油教育,2010(1)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4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课程特点;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63-0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对大学生了解、分析、掌握时事与政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不完善之处,尤其是“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资源过于分散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惟有准确把握课程的教学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方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应对挑战。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知》不仅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予以明确规定,由此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既有着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一致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1.稳定性与变动性兼具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可归纳为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中,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方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基本内容相对稳定,而有关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等时事问题则动态性较强,这使得课程表现出稳定性与变动性兼具,尤以变动性更明显。

2.丰富性与广泛性并存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体系庞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领域。仅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2011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例,国内部分的教育教学内容包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教育等六个方面。国际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调整复苏的情况;世界格局调整中的国际关系;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进展状况;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下的国际安全威胁问题;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策略与主张等五个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广泛性并存的特点由此可见。

3.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建立于知识讲授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能体现在通过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党的政策等的宣讲与分析,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由于国内外各种事件和问题的形成与发展都涉及大量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中立地就事论事地讲述时事、转述新闻,而要全面分析时事的发生历史、发展趋势及其与相关事件的联系,阐明党和政府的立场、观点、态度,使得教学具有思想性与知识性相融的特点。

4.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以时事和政策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为教学目的,课程教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分析,都离不开对相关理论问题全面而充分地阐述,只有采取“以理服人”的方式,讲活、讲透和讲深相关的理论,才能使学生真心接受教育,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的基础上,才能指导他们清晰地了解、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现象、问题。

上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所固有的特点对教学效果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们既是课程教学的亮点,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命力、吸引力,有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成为课程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它们也是课程教学的难点,教学内容变动性和广泛性强而连贯性、系统性相对不足,使任课教师因知识结构局限而难以驾驭所有讲授内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有广度而无深度,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扬优避劣、扬长避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应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策略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和当代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征,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尊重教学双方的主体性,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采取以讲授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法;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形成以综合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的成绩评定机制。

1.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合乎人的本质属性的教学模式,在承认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主体、激发双方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它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举措之一。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程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保障,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则是课程教学能够获得实效的重要途径。首先,从课堂教学的特点看。在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了解形势手段的便捷多样,令教师与学生在获取时事讯息方面处于同步状态,更何况学生人数众多、信息面广,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信息储量相对具有局限性。对此,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既能促使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补充新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的知识含量,又能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收集与讲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准备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到困惑的问题等,从而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在知识上的互补、过程中的互动,避免出现教与学相互分离的现象。其次,从大学生认知特点看。当代大学生个人生活经历相对简单、生活体验肤浅,来自外界尤其是网络的多元化、复杂性信息,容易造成他们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偏差。他们往往“在国家稳定和个人义愤,在理智和情感,在长远利益和短期目标等方面失去判断力。有些大学生的求异思维明显,对非正常渠道传播的消息信任度极高,易偏激和冲动,且有较强的行动力和号召性,往往在关键时候,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行动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他们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真实认知情况,也能够使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加以剖析、澄清和引导,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采取以讲授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理论上所具有的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国情、社情、民情,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增强他们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大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方面的作用,是通过精心设计、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得以讲授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显得既十分必要也充分可行。

首先,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出台,都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相关,是特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产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无论是时事分析还是政策解读,都必需建立在学生对相关知识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这奠定了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地位。讲授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教学主题,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的教育目的。但单一的讲授教学不仅会令课堂难以避免地陷入枯燥、沉闷的气氛之中,并且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了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以讲授法为主的同时,通过将提问法、讨论法、案例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中,作为讲授法的辅助,不仅能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学习融入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从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其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以及授课对象的特点,使得以讲授为主、辅以其他多种形式教学法的运用,在实践操作上也是可行的。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生活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从小练就了利用网络获取资讯的本领,见多识广、头脑敏捷、思维活跃。相对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也更自信,个性张扬且叛逆,喜欢并敢于表现个人见解,喜欢尝试新事物。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安于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信息,更愿意相信自己从网络上所获取的知识,尤其是有异于教师所讲授的观点。90后的这些特点提醒教师,在讲课中应努力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根据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讲授与其他教学法相融合,尤其要注意多给学生提问、发言等表达他们观点的机会。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所表达的各种见解,教师不要急于以是非论定,而要以平等、尊重、友好的态度,鼓励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设问、反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论证,最终得出教师所需要的结论。

3.形成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评分机制

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多种教学法的运用,这些都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吸引力的策略,但作为一门课程,学生更为关心的是课业成绩。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单一的考核评分机制,没有建立较为全面、公正的评分机制,没有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成果加以综合考量,无疑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弱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的效度。丰富完善考核方式,形成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评分机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营造严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氛围,是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给予他们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让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在真假难辨的资讯大潮冲击下,学会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全面、系统的思维,正确认识和分析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始终将维护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置于第一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的评价,都通过学生对处理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来衡量。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形成有关形势与政策方面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话,那么,这种初步形成的形势观、政策观的正确性,以及学生在这些观念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通过他们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的表现来评定。其次,建立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评分机制,需将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态度与成效结合考虑,在成绩评定中坚持“强化平时、弱化考试;奖励参与、看重态度;既重学习、更重应用;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原则与做法。具体而言,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互动、讨论发言、课堂作业等情况的评分;二是在课外参与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考察调研等社会实践后,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学习体会等书面报告的成绩;三是期末的专题论文考核成绩,根据学期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相关内容给定选题范围,由学生据此选择论题、撰写论文,最后由教师综合学生这三部分成绩给出课程学习的总评成绩。

从教育学角度论,虽然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之说,《形势与政策》有效教学策略的设计取决于教师自身对课程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没有普适之道。但《形势与政策》课有效教学策略的设计也可谓有一定之法,这个法就是教师对课程特点的把握,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作用的认知以及教师自身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不懈努力,这些都是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必不可少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曲 涛,马永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50.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3] 姜相志,王国学.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73.

[4]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1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Z].教社科司函[2011]22号.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5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政治课;理论课;宜粗不宜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63-02

“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自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意义及做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后,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如何讲授好“形策”课,使之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认真学习和钻研授课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形策”课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的讲授原则。

一、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

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这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因为课程的性质统领着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是直接决定教学能否达到课程设置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顾名思义,从“形势与政策”的名称来看,这门课程是讲解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从内容来看,“形策”课的教学内容极为宽泛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策”课教学内容变动性很大,其时效性表现更为直观和强烈,教学过程中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风云变幻的形势跟踪十分紧密。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形策”课从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教学体系,那就大错特错。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最基本的依据并不是课程的名称或教学内容,而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事实上,“形策”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决定了该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即课程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科学认识党与政府在特定时期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觉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换言之,政治性为“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

准确把握“形策”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对于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助于明确实现课程设置的育人目的。众所周知,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理论武装的不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社会格局,面对国家建设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挑战和难题,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大学生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迷茫和问题,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认知上的科学,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将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和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面对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授课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形策”课程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课程设置预期目的。

其次,准确把握“形策”的课程性质有利于正确处理这一课程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关系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性,但该课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了知识性。尽管“形策”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围,但“形策”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性教学,不能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因为该课程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科等密切相关,既涉及有现实问题,也有历史问题;既有国际风云,又有国内形势,其所涉及的知识之广泛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教育。当然,“形策”课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说理,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形策”课在加强现实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历史教育。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必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重视现实教育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注重历史教育,理论才能讲清楚,不会止于肤浅和片面。

二、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政治性突出了“形策”课的课程性质,那么,理论性则强调了该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把握住“形策”课的政治性,还必须把握住“形策”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形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等个性特征,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这决定了“形策”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必须突出理论课的特点。

首先,对于涉及的基础理论必须系统全面地讲清楚、讲透彻。“形策”课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是相对于重大热点问题的专题形式和其他如小组讨论、实践参观等形式而言的。之所以强调基础理论部分应系统讲授,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理论的一般概念、原理、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脉络,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规律特征。如果缺少对基础理论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只是大而化之地对热点问题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根本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问题本质探寻的认知需求[1]。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形式也要服从于大学生关于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培养和应用这个大前提,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

其次,对于重大问题应突出重点专题讲授。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大多以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专题形式对于热点问题的讲授效果更为显著,因为每学期的“形策”课内容变动比较大,不同热点问题之间虽有一定关联性,但其各自独立性更强。所讲很多内容要超出教师平时研究积累的范围之外,在紧张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授课教师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形成对讲授问题完整深入的认识,内容更能够充实丰富。比如在讲解“全面理解与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应以专题讲授的形式,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全面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主题鲜明地讲解,这样就会突出该专题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此次会议精神及相关内容,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三、准确把握“形策”课“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在明了“形策”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和理论课的特点之后,不难得出该课程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结论。“宜粗不宜细”是“”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经验及教训时提出的一个关于总结历史的原则。他指出:“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2]这一原则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此作为讲授“形策”课的基本原则也是合适和恰当的。“宜粗不宜细”是对“粗”和“细”的辩证统一认识。所谓“粗”,是教师在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认知和了解中建构起来的宏观视角。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下三点讲授技巧。第一,对教材的内容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感。即以教育引导大学生为目的,而不是就时政新闻论形势而简单地成为“传声筒”。第二,对讲授内容要有清晰的线索感。尽管各个专题看似独立,但都有其内在的关联,讲授时应遵循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走向。第三,在授课中必须要有强烈的现实感。特别是针对比较晦涩的理论问题的讲解,不能“空对空”,必须立足现实,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引起思想共鸣。

此外,如上文所述,每个学期“形策”课的课时安排比较短暂,一般为六到八讲,即二十个课时以内。在如此有限地时间内要事无巨细地详细讲清楚半年内国际国内形势及开展政策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笔者认为在“形策”课中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现实考虑。

参考文献: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6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93-03

形势与政策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对于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大局观及知识结构的改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谐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深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探究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及对策,2014年5月,我们在两所相关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18份,有效问卷496份,问卷有效率为95.71%。通过调查,对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现状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规律,提出教学对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甄选教学内容: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合理设计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满足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拓宽口径,增添内容,不断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一是时效性。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的,内容的动态性反映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二是灵活性。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形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变动性。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在不断地推出和调整,形势与政策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三是针对性。形势与政策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紧紧抓住学生集中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力求达到消除疑虑,统一思想;四是知识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跨度大、领域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性和连贯性;五是实践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认知只有经由实践的检验,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广泛,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课程,这就决定了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通过对学生调查的结果分析,我们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时事热点关注较多,对国家政策关注较少。比如,在对国内外事件的关注度上,大学生关注最多的是“问题”,达到94.2%,其次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事件”,分别占86.9%和81.9%,而对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关注相对较少;二是对基本理论知识把握不够准确。在两岸关系方面,知道“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只有56.5%,知道实现和平统一需要确保的重点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只有50.6%;三是对党的方针政策认识模糊。在对我国文化建设基本方针的考察上,选择正确选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只有49.8%。对于大学生反映出来的形势与政策认知结构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以及观念内容选择的主观随意性特点,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重视将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及大学生的思想需求结合起来,推动大学生精神世界和观念体系的自主建构和自我发展。首先,应尽量按照教育部印发的近期教学要点组织教学内容,同时紧跟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力求做到稳定性和灵动性相结合,重点选取近期发生的、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和国情观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其次,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思想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往往又有着内在必然联系,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党和政府的理论政策也在不断出台和更新。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再次,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形势与政策”课关键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寻找到学生个性需求与教学内容的“情感共振点”,以尽可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开放性和广延性的需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内化知识,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意义构建,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二、改进教学方式:采取专题讲授式与互动式、实践式相结合

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对象的主观接受为前提。“接受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必然以一定的需要和选择相联系,没有需要,没有悦纳,就没有主动的接受。”[1]需要意愿越强烈,爱憎好恶越正面,主体的接受行为就越积极、越主动。反之,就会出现敷衍或表面接受。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基本上处于单向传输,没有现场反馈,讲授过程总体上侧重于事实讲解和政策宣读,相对忽视了情感的触动与共鸣,学生感到教学过于沉闷,缺少变化。很多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滞后、知识含量不高、吸引力不大,认为这门课“离自己太远”,是“被要求来听的”,而不是“自己想要听的”。因此,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高效性,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十分必要。

在问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有什么建议时,选择最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389人,占78.4%;其次是358人选择“增加实践环节”,占72.2%;排在第三的是354人选择“改进教学方式”,占71.4%。这表明大学生十分看重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高校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是否满意、是否欢迎作为灵活选择教学方式的重要尺度,“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使他们真懂、真信、真用。”[2]要改革教学方式,首先应采取专题讲授的教学方式。专题讲授信息量大,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容易将知识讲活、讲透,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理解新形势大政策,认清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趋势和根源及采取的应对策略。其次,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将传统的“满堂灌”说理教学变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找准理论教学活动与学生成长进步的联结点,把教师想说的与学生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2],多用参与的方式、疏导的方式、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而且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不仅能培养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主动思考和表达观点的机会;不仅能反映他们正确分析、理解事物能力的水平,还从侧面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思想状况,为教师更为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学,培养他们形成历史发展的、普遍联系的、正确处理各层面利益关系的大局观和认知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指导。最后,要增强教学实践环节。“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与社会发展实际息息相关,形势与政策教学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有生命力和原动力。要将形势与政策教学与社会调查、专业实训等实践环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感受,不断探寻、思索,实现提高和升华。而形势与政策教学课时少、开展教学的经费又有限,这决定了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进课表、计学分、有指导、见成效,逐渐走向规范化。

三、变革教学手段: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传统与现代教学的融合

在调查学生喜欢哪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手段时,排在首位的是“讲授与视频相结合”,有427人,占86.1%。这说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交往带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手机和计算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的传媒技术。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信息时代全新的媒体环境。高校应冷静思考和深刻分析新媒体环境给形势与政策教学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切实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传统与现代教学的有机整合和优势对接。

在如今尖端的新媒体技术支撑之下,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理论阐述、实践素材和权威时政视频都可以迅速地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学习和探讨中遇到任何问题,也能在网上讯捷地查找到丰厚的资料。这种信息技术优势为形势与政策教学手段不断变革提供了动力,创设了条件。新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情交汇、传播快速、交流便捷等特点,教师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图文、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鲜活生动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建构起主体间性双向自觉自愿的交流互动平台,在“柔性化”的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使学生接受、理解、认同教师传递的知识,并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习惯。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较之以往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手段有很多特有的优势,但也伴随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缺乏学习的系统性。由于缺少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学生仅从网络上获得零散信息,不利于形成对问题客观、深刻的价值认识。二是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作用不大。互联网信息良莠难辨,如何去伪存真、探查本质、形成知识的累积储备,这些都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困惑。三是文化熏陶不足。单凭互联网学习,缺少师生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与相互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要坚守传统课堂的阵地,是因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能有计划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学习从而有效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提高思考问题、鉴别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和富于情趣的讲解来实现师生间的共情,创设出学生广泛参与教学、积极交流合作,师生间相互感染、教学相长的互动机制。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新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而,高校改革形势与政策教学手段,应谋求传统课堂教师主导与现代媒体环境下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功能对接,使两种教学手段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中发挥系统合力,实现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拓展教学空间:构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多维课堂体系

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主渠道,旨在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主课堂”。高校应在加强主课堂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扩宽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其他有效载体,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一是要开发和搞活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校园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拓展个人素质才能的生动平台,也是弥补课堂教学课时不足、形式单一,实现多维立体教学的“第二课堂”。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一方面,社团可以直接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内容丰富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党员活动确定与重大时事和理论政策密切关联的活动主题,把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渗透到这些活动之中;要积极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畅通校报、广播电台、校园网及时宣传报道国内外新闻热点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国内外局势和政府的原则立场。

二是要倡导和推行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社会课堂”。要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求,紧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结合学生关注的时事要闻来确定实践课题,举办大型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参加实习实训、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活动,使学生在深入农村、工厂、企业的调研中,真切地感知国情民意,了解形势与政策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状况,深切体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上来,不断增强爱国情感、报国信念和世界眼光,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要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现代化课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就要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努力实现课堂讲授电教化、课程建设网络化。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利用电子课件、影音影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建立形势与政策教学主题网站,根据形势发展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块,开设由高水平教授主持的网上专家论坛,引导学生在线互动,开展网上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关注的焦点要闻开展知识竞赛和网上征文活动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校应以面授课堂为主的前提下,加强网络课堂教学建设,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形式占领现代化思想阵地。

参考文献:

[1]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5(6):20.

[2]郭爱英.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48.

[3]陈潮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51.

[4]刘贵芹.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39―43.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004-02

党的十以来,顺应时展要求和国家利益需要,坚持把国家安全问题放在当今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以思考,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运筹,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2014年4月15日上午,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安全观中提到“从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来看,主要存在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

而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也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安全现状的分析,有利于认清楚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从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从国内人民意识形态淡化和国外分裂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状况两方面来阐述。

一、国内人民意识形态淡化

1.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的背后带来了很多问题。社会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明显,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够。人民面对教育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压力,部分人并不是利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财富,而是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获得大量财富。但同时社会还有一些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人需要帮助。这些问题使部分群众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使党的形象和威信受到严重破坏,一些群众开始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2.部分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低,功利主义倾向突出

一直以来,党都是先进理论的引入者和教育者。而作为教育者的党员干部,现在的意识形态素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严重不足。一些干部中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突出。而意识形态则成了抽象的政治概念和标语化的口号,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今社会的问题结合起来,并没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员内部的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追求短期的效用,而没有从培养党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素质这一远大目标作为指导,使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不成体系,并不能化为内在的动力和行为准则。所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针对性地聘请专业老师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使其增加同当今社会思潮对话的能力。例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等。党员干部要有能力从理论上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以拆穿它分裂社会主义的真实面目。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理念,形成稳定、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

3.部分高校师生存在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脊梁,把握着未来发展的趋势,担负着中国社会进步的责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但是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容乐观。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记者走遍大半个中国,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重点高校教育城市的20所高校,用了半个月时间,听了将近百堂专业课。在对多地区高校文科课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文,文中概括出三种问题:“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解密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同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二是缺乏政治认同。将中国社会中出现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等问题归结为理论错误。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教学生利用“厚黑学”明哲保身。”[1]此文客观反映了我国高校中存在的师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够,信仰缺失。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教师是关键。如果教师都教给学生如此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信仰、处事原则,那么怎么确保我们可爱的学生们能有崇高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呢?高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危机责任在老师。所以应严把教师政治素质关,把政治立场作为聘用教师的主要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应该是信仰教育。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以文化软实力为重点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对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定位,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二、国外分裂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1.文化产品输出

目前,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文化输出大国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以图书刊物、音像制品、网络产品为代表的大量文化产品冲击着我国文化市场。国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着未曾筛选的文化产品汹涌而来。青少年群体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然而青少年大多比较感性,思想上具有开放性和宽容性,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产品所包含的价值观。这些文化商品一边收获巨大的经济利润,一边传播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好奇和模仿。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被侵蚀、我国文化独立性被破坏、甚至我国文化有被同化的倾向。大量外国文化产品的输入,冲击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我党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我国也应不断加强文化产品的发展,增加文化产品输出。通过文化产品向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从而粉碎西方利用文化分裂我国的目的。

2.宗教渗透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学术工作的逐步恢复,基督教的研究也随之复苏。由于教内人才的奇缺和教外人士的兴趣,所以研究者以教外学者为主,研究的立场和方法也具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特色。在90年代,基督宗教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继续发展。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经超过1949年起30年间那些毫无学术性科研的书文好几百倍,还有哲学、伦理、教育、文学、艺术、美学、甚至教义神学等方面的研究。除了研究内容大大扩展之外,研究人员也已从少数社会科学院内的研究者,向高等院校的教师扩展。”[2]

在西方分裂势力主导的意识形态高校渗透计划中,利用文化宣传宗教已经成为一种隐性形式。一些宗教组织和民间组织以“学术交流”的旗号,资助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翻译出版以宣传宗教为目的的图书,并且组织开设带有宣传教义性质的研讨课和讲座,这一类的利用文化宣传宗教,是境外敌对势力争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举措。

3.利用各种名目基金、智库、网站掌控我国社会思潮

西方国家和其私人资本大财团出巨资,打造自己的学者、智库和网站,培育自己的政治理论人才,以“学者”和“思想家”的身份对外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掌控社会思潮的话语权。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指出:“部级有组织网络攻击频发,我国部分重要网络信息系统遭受渗透入侵,2013年CNCERT监测发现境内1.5万台主机被APT木马控制。2013年,境内6.1万个网站被境外通过植入后门实施控制,较2012年大幅增长62.1%;针对境内网站的钓鱼站点有90.2%位于境外;境内1 090万余台主机被境外控制服务器控制,主要分布在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其中美国占30.2%,控制主机数量占被境外控制主机总数的41.1%。”这些由境外控制的网站目的就是通过国内网站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实现对我国“不战而胜”的政治解构的战略意图。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夸耀资本主义的思潮迭起,与马克思主义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权和支配地位。

尤其2014年发生的非法“占中”活动,就是香港少数激进团体在外部势力的怂恿下,围绕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精心策动的一场香港版的“”。策动“”是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民主化”的旗号、颠覆他国政权的惯用伎俩。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其对我国的渗透破坏指向越加明显,活动越加猖獗,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较量更加激烈,成为我国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面临的重大现实危险。

参考文献:

[1]辽宁日报编辑部.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N].2014-11-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8

1977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Dunning)教授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由跨国公司的发展所引起的国际生产格局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企业持有优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国(包括母国和东道国)区位优势有关。因此,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就在市场不完全性假设的基础上,将企业所有权优势同区位优势相结合,并将其纳入企业内部化过程的分析中,从而完成了对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活动的一般性解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对当今中国开启全球化的伟大征程而言,该理论是一个基石。而对中国的开放战略而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综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掌握和拥有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一个国家的企业在供应国外市场时,面临着出口或去当地生产两种选择。不仅如此,对于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来说,它供应国内市场也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二是到国外生产再进口。做出这种选择的能力和愿望取决于一切可以增加企业收益的资产上,这种优势被称为所有权优势。它与企业的所有权相联系,并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内部化优势是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所有权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企业进行国际生产取决于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所有权优势必须比通过外部市场转移这种优势更有利可图,它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效率。内部化优势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而企业本身具有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

(三)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

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力的各种因素。一种以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形式存在的优势,往往与特定的区位有关,被在这一区位中的所有企业所共享。区位优势不仅包括要素禀赋,而且还包括文化、法律、政治及制度环境等诸多方面。区位优势的存在既是市场不完全的原因,也可以看作市场不完全的表现形式。因为存在区位优势的差异,所以企业才有必要比较和选择特定的生产地点。

二、国际投资理论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2013年,主席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1],这一构想引起了我国和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深远意义,为我国和周边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企业所有权优势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量引入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外资企业和境外资本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2]。中国企业具有了他国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和金融与货币优势。这些所有权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在这次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中体现出卓越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和增加企业资产的净现值,改变现有的生产经营格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今我们已经从“引进来”逐步转向“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上海自贸区推进的负面清单制度和跨境投资贸易规则制定,都会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而这些是战略下的具体实操层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预防“走出去”可能出现的风险,也需要企业的进一步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体现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中国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在产能输出方面我们已经走出了一大步。在此时提出“一带一路”,有助于输出过剩产能,在东南亚等地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地”,将中国企业的内部化优势有效地转移出去。中国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所有权优势比通过外部市场转移这种优势更有利可图。在这种转移中,反映了中国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效率。

(三)“一带一路”战略是区位优势的体现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成为其成员。这对我国经济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突破了世界对中国的封锁和限制。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了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而言,不仅能“对冲掉美国主导的试图绕开孤立中国而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还能有机会在“一带一路”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掌控国际贸易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 [3]

“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区位优势,这一战略与自贸区战略相辅相成。目前,我国在建的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位于“一带一路”上。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自贸区的发展。而东西部不平衡的发展,也将通过“一带一路”得以缓和。从这些角度,都可以看出,国家在这个契机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并深入地发掘了企业的区位优势。邓宁的理论认为,只有当国外的区位优势同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这两类优势的生产力。从这个角度,“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中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中国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无论是对企业国际生产的水平,还是企业生产的结构,都有切实的提升。

此外,历史上几乎所有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无论是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还是中国的大秦帝国、汉唐盛世,都有全球化的行动和文化的输出。但在今天看来,这些帝国的全球化,都只能算是一种帝国扩张的区域化过程。真正的近现代史的全球化是从大英帝国开始的,英国实现了贸易的全球化。美国继承英国的衣钵,实现了美国特色的全球化,即美元的全球化。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的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资本市场国际化方兴未艾,人民币国际化举步维艰,而“一带一路”正是在此时机下提出的“太极式”的战略。美国在亚洲地区有东移战略,中国则向西发展,避开海上的短板,而走陆上,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时展自己的国际化,实现和平发展战略。这一创举不仅历史未有,今后也未必能有国家复制。而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把握时代机遇,更要有所建树,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解放思想。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形势与政策 课程 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党中央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教材编写、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效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仍存在问题。结合三年来对该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和学生实际,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并建立健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保障运行机制。

1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1教学思维立体化

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思维模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确立适应立体化教学要求的教学思维模式。首先,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立体化”的教学观,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实践、网络教学活动,以验证和巩固理论学习的内容和观点,加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外化过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绝不能局限于传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是要在理论、实验、实践、网络教学活动中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分析、自主地选择吸收, 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其次,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这要求教师必须形成适应立体化教学要求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思维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地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1.2教学目标立体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立体化是指应确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而且要有素质方面的目标, 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确定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因此,要帮助大学生理解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识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以及当前国内外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培养大学生系统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对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感知国情民意,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对稳定的立体教学目标。

1.3教学内容立体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其基本的理论、观点、政策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具有变化性与发展性,并且还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例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立体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不仅要精炼,还要突出时效性、动态性和针对性,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内容,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体系形成合理的立体结构;二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仅要提高“形势与政治”课程理论教学的质量,而且要积极开展实践和网络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立体化,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4教学方式立体化

一是教学形式的立体化,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形式来说,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其他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不定期组织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和宣讲报告;辅导员专题班会中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党团组织和学生理论社团开展形势与政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各类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教育活动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协调统一,目标一致,共同作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构成课程行之有效的立体化教学形式。二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立体化,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规律和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时空、学生人数等灵活运用包括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单元授课、小组讨论、网络教学、报告讲座、观看影视资料、社会实践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学手段,把原本平面的、单向输入的教学方式拓展为立体的、多层面的、多向的、互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营造立体化、交互式的教学情境。

1.5考评方式立体化

教学考评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指挥棒。“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模式强调打破追求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倡导动态的多层次考评模式,主张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动态考核,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与表现。同时,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等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并列入考核项目。

国内外形势论文篇10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体系化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与目的,即“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但由于各高校对每学期初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下发的教学蓝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下简称《教学要点》)的理解有偏差,实施教学的主观性较大,导致该课程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笔者认为,要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必须加强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建设研究。

一、形势与政策课目前面临的困境

1.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即包含的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又包含了经济方面的概况,同时还有文化现象等。这对任课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要求有强烈的政治敏锐度,从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中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笔者通过调研获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独立学院通常采用的讲课方式是“专题式”,即从《教学要点》选择几个主题进行授课,每次课一个主题。“专题式”教学的益处是针对性强,新近发生的突发事件可以立马作为教学内容,学生的新鲜程度高;不利之处是系统性差,理论性差,一次课下来只能把众多的现象集中起来串讲,同时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因为缺乏了基本的政策及其理论知识,“专题式”教学达不到“指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理论来分析当前的形势,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举一反三”。对于教师而言,“专题式”的教学意味着天天上新课,天天备新课。

其他的教学模式,如“栏目品牌化”教学方式等基本是“专题式”教学的衍生与拓展,内涵是一致的。同样都无法改变“系统性差”的指明缺点。

2.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

笔者在学生中做过广泛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根本不像课,倒像是讲座。听的内容也是走马观花,不像别的课是一环一环套牢的――今天没听懂,明天肯定不懂。”当被问及“课后是否找相关的资料进一步考虑”时,85%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只有极个别学生谈到“在与家人或者朋友聊天时,偶尔会运用到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任课教师认为,在上课过程中,很难进行课堂互动,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反映不强烈,远远达不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从调研情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

3.课程的考核方式很难确定

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先后尝试学生撰写论文、统一试卷等做法,但很难从中选择最适合的考核方式。如果是撰写论文,因为在课堂上缺乏理论知识教授,学生不能分析新现象,只能重复老师课上的内容或者在网络上抄袭;如果是试卷,因受上课内容的限制,基本以主观题为主,题目形式较为单一;对于主观题的作答,学生也是就事论事。

上述困境的出现,不少人认为是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内容不吸引人、任课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引起的。固然,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必须得到改进。但是,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课来建设,缺乏相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没有形成一个体系”。由此可见,该课程内容体系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分析

1.从课程性质维度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主要由基本理论、基本形势与热点、焦点三大部分组成。基本理论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本形势是指当前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世情、国情、党情等;热点、焦点问题是指当前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人们关注度高,影响深远的事件。三者的共同点是具有实践性,即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得到升华和增强;三者具有不同点:前两者相对稳定,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引导学生认识形势,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后者具有较强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即要求教师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中捕捉关注度高的事件,并及时能在课堂中阐述,具有短、评、快的特点。

2.从《教学要点》维度分析

笔者对2010~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7次《教学要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教学要点》的编写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是《教学要点》分“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每部分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来编写。二是《教学要点》充分体现“稳中有变”的特色。比如:“全国经济形势”“三农问题”“两岸关系”和“世界经济形势”是常规内容,每年都被编入;同时,结合不同形势,适时编入国内外发生的事件,比如党内重大会议的召开,重要的纪念日等。

综上分析,形势与政策课不是简单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内容涉及到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形成注入“世情、国情、省情、校史、使命”等知识链条的多维教育模块,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全局整体的、正确处理各个层面关系的价值观。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体系化建设途径分析

1.坚持“系统性与时效性”相结合

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为中心,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设计教学内容。笔者所在学校通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课程教学与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相结合的形式。对于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部分,由任课教师讲授,力争把理论知识讲全讲深讲透,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网。热点问题其实只是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因为是新近发生的,关注度高,在教学中有所涉及。热点问题,可以请校外专家以举行讲座、形势报告会等形势举行。比如2012年,我国神九飞船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这个事件是我国科技兴国的典型事例,本来可以作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专题中的一个链接。但是在这次发射中,首次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因此影响深远。我们就请专家对此做了专题报告会,学生反映强烈。

2.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相结合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构建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把整个过程讲清、讲透。比如在讲授“中美关系”时,既要展现中美关系现有的状态和面貌,又要凸显中美关系变化的轨迹,引导学生思考操控这种关系发生变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同时,要在课程中设置“省情、市情、校情”的专题,抓住本省、本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历程,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当今事件,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国家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增强学生学习和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发生的大事、要事。如果仅仅在课堂上简单展现这些大事、要事,而不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或者不能将学生引导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显然达不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形势观、政策观及科学方法论教育。比如,在讲授“2012年当前经济形势”的时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初步掌握,教师就可以围绕经济规律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经济现象,如金融危机等就串起来,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同时,要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深化课堂内容。如在课堂讨论“XXX喊温州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的热门话题时,笔者要求学生暑期观察或取样分析母亲河的水质,了解母亲河的今世;走访周边群众,了解母亲河的前生。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母亲河水质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反思自身的行为,树立“环保事业人人有责”的观念。笔者认为该课一定要因势论理、因事论理、事理结合,将理论阐述与分析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

笔者通过对以上几个原则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体系,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地推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今后要不断推动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才能真正把中央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精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冯勇,冯霞.论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效性的基本路径[A].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2]陈新,赖中平.论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效性的原则及方式[A].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