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十篇

时间:2023-07-19 17:37:2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1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一)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二)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以色列,1991年农产品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三)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四)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二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3-0022-03

总书记在2010年年初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主题,现阶段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科技因素、资本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体制因素等,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其主要路径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到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管理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来。也就是说,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核心内容是强化科技创新,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到科技进步上来;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管理要求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1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强化科技创新,把农业的增长方式转移到科技进步上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在需求压力不断加大,而土地、水等资源要素约束不可更改的情况下,决定了必须实现粮食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外延扩张型向依靠资本科技投入的内涵挖潜型的现代农业转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凸显。如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种养业优良品种的培育推广,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稳步提升,极大增强了农业生物灾害有效应对能力;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快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农业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交流,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农村资源环境技术应用日益增强,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产业区域化的要求,从立足当地资源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2.1 要大力发展“两高一优”产业

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据当地水土气候条件和农民意愿,借助国家加大惠农政策机遇,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打造地方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把名特优新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提升区域品牌经济档次,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和市场占有率。

2.2 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名优产品。如我县围绕“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设施蔬菜、食用菌、板栗、苹果、热河黄芩和生猪养殖、网箱养鱼、水产品深加工等特色规模产业,努力把宽城打造成区域布局合理、专业化分工明确、品牌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华北领先的优质生猪养殖产业基地。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巩固发展“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促进特色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2.3 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有利于拓宽生产、销售领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和“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规范标准生产,选育优良品种,跟踪技术服务。要着力抓好典型示范乡村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抓好高效节水日光温室钢架拱梁大棚、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使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要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3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管理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管理要求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传统农业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改革,仍要围绕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基本制度,在稳定完善它的基础上,由过去分散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 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转变,着力提 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3.1 要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要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统一经营、规模经营中的主体作用、载体作用、平台作用和牵动作用。

3.2 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近年来,许多企业家开始关注农业,工商资本正在注入农村,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政府要为其营造发展环境,积极加以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3.3 要抓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服务素质,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依托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大力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发挥好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统一经营、规模经营中的带动作用,不断提

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3.4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走现代农业道路,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引进推广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要不断探索以“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订单生产、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长期的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3.5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3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路径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涵

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已由"转变发展方式"替代了"转变增长发展方式"。虽只一词变化,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不同。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考虑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增长机理的研究,突出产出的效率问题。而发展方式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即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做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增长方式对比不仅是农业概念上的扩展、功能的多元化和效益的均衡化[1],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一)制度因素 

1.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极大释放了农民积极性,是符合当时整个经济环境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该制度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度安排。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第四次变迁[2]。但目前我国还没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各个地方都在探索中。

2.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可以使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等得到优化配置,还可以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但现阶段我国在劳动力转移上面还有很多的制度和现实制约,城乡结构的二元化,使得农民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和城镇居民有很大差异,而依附这些制度的利益分配也不公平。并且随着劳动力转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科技因素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因素。2005年我国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美、法的1.6、3.6和6倍,不仅成本高,产品标准也低。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3]。尤其农村信息化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信息沟通渠道简单。

(三)资本因素

1.物力资本。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1998年对我国农业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为10.69%,而后逐年下降一直到2004年达到低点7.12%,虽然近几年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都在8%左右。另一方面,农业对资金的不断扩张的需求也没有得到金融制度上的安排。首先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会更多的规避对农投资;还有现在民间融资渠道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目前已引发局部风险,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力资本。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报告显示,20%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3.4%的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0.13%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76.4%的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2009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1.45亿外出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5%[4]。而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学历,53%的农民接受过2~3年的职业技术培训,而日本5.9%有大学文凭,74.8%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毕业只占19.4[5]。所以我们在人力资本上和国外差距非常明显。

三、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加大对农业投入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虽然按照《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现实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因此构建"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3]。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的稳定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支农投入渠道,稳定增加农业生产环节补贴幅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变革提供资金支持。

(二)实施科教兴农

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农村发展的未来;其次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并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有限,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养农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关键。

2.提升科技对农业的作用。首先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农业科技转化的力度,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基地,解决育种、储运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其次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搭建技术供需平台,逐步形成"专家+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户"的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畅通渠道;最后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和技术传播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便利,引导农民学技术、用技术、在实践中创新技术积极性。

(三)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首先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力度,逐步推进农业"企业化"建设,强化分级管理及支持力度;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互补、生态发展"的要求,集中打造基础先进、配套完善、交通发达、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6];最后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联系市场、政府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业产业提升和适度规模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人力等支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四)加快制度创新

一方面要变革农村土地制度。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需要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进行 修改,需要出台《土地流转法》,来规范和引导土地的合理流转。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教育和就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人口的正常流动扫清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快速的向城镇转移[5]。

【参考文献】

[1]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

[2]闵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3).

[3]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

[4]闻学良.试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与思路[J].江西农业学报,2010(8).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4

当今的社会要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后现代农业经济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低碳农业是指农业的生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道路。也有称为脱石油农业、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等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在低碳经济到来的时代,农业也进入到了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时期即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的时代。正如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2低碳经济时代必须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农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的产出率迅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种有显著提高。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广服务能力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环境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表现在:2.1人均资源量减少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资源流失严重,草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退化、酸化、沙化越来越严重;同时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多年的掠夺式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天然林面积减少,森林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下降,草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资源退化、沙化、碱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3环境污染严重。土地和水资源等受工业“三废”污染,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使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大幅增长,并导致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污染;化肥、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水的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的质量下降,因此我国农产品贸易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3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途径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其选择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人口并保持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3.2发展后现代农业经济。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投入增加的依赖即要发展后现代农业。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好选择。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加快发展后现代农业,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农业问题,确定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3.3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多功能。都市农业地处都市与农村之间,它除具备了生产功能外,更多是在发挥多功能方面。都市休闲农业可以解决现代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松散,精神压力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亲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的需要同时重视人的参与性,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综合产业。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并可以增加就业。

作者:袁淑敏 单位:吉林省畜牧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修宏.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41.

[2]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14(21):223-224.

[3]钱纯海,李安成,刘允.低碳经济时代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以太和县为例[J].投资与创业,2016(9):67.

[4]秦永平.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山西农经,2015(3):39.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5

现如今,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为了能够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得到控制,政府部门开始将部分视线转移到农村地区。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及历史等条件限制,农村问题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部分。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应出台一系列农业政策,还应积极探寻农业发展方式,并使生产结构得到转变,进而使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农业发展;三农问题

1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1.1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目前所处的经济新常态,集中表现在“新”字上面,经济新常态需要摆脱以往只重视速度,不重视质量、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对于农业发展方式来说,应在背景下,做好转变与调整工作,对经济新常态做到有所适应,从而可以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受农业生产成本加大的影响,目前,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效益与质量并不是很好。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促使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通过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来使成本得到节约,从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

1.2促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6年粮食产量统计结果来看,已经实现了13连增。虽然这一成果十分可喜,但这背后却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换来的。现如今,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十分严峻,还有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等问题。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水质与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影响人们的健康、影响农产品的品质。由此可见,农业发展必需从原先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方式转变过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3有利于农业技术得到创新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业问题非常重视,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涉及到三农问题。现如今,农业科技也在整个农村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但是与欧美等国相比较,我国农业科技化水平还是较为落后,尚未完成规模化产品链的构建,使得农业市场竞争力缺失。所以,需要通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农业技术得到创新发展,促使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行程,最终使得我国农业竞争力与综合能力有所上升。

2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难题

2.1农业产业链不完整

根据2015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了3.9%,占据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0%。不管是增长速度还是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据的比重,都较2014年有所降低。出现这样的现象由3大问题造成:在农业生产与销售时,对生产所用到的种植方法较为重视,却忽略了营销与深加工环节;在农业产品结构当中,特色与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从而使所获取的效益不佳;农业龙头企业缺失,从而造成农产品加工规模提升不上去,阻碍了农业产业链化发展。

2.2农业科技创新不力

对于农业来说,需要依靠科技水平来驱动发展,因此科技水平对农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3大问题:人才缺失,不仅是农业技术产品研发人员缺失,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也缺乏对应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多科技成果仅仅留存在纸上,并没有得到转化与应用,从而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所谓的农业创新,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2.3农业投入资金量不足

为了保障民生,每年国家都会在农业发展上,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但是从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显然中央政府较为全面,而地方政府政策较为缺失,特别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很多地区都达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虽然中央会给予财政支持,但很多地方政府缺乏在农业发展上的资金投入。对于农民来说,在农业生产中存在资金需求,然而,受到农村金融体系、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2.4农业生产者素质不高

要想使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就需要从原先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模式,转变到节约、节能的生产模式中去。并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农业生产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专业技术与能力。受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使得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养偏低,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限制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3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措施

3.1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特色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为广阔,因此在农业发展上,拥有很多先天优势;但是因为历史等相关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还较为传统,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缺乏深加工,从而使得经济效益提升不上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使特色农业得到发展,例如可根据当地自然情况与历史资源,发展旅游农业,增加休闲旅游,从而使得农业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将农业与畜牧业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畜牧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还可以使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粪便,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使农业与畜牧业相互发展、循环利用。

3.2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农业朝自动化发展

受到当前科技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信息化与智能化局面,从而促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还应当加大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借助新型技术,借助互联网+,来推动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可以及时根据市场所对应的需求,来转变农业生产的结构,从而使农业生产更具有针对性还可以在农村地区引入电子商务模式,从而借助网络营销手段,来促使农产品销售,形成农产品品牌,从而为农产品销售扩大途径。

3.3转变农村的金融制度,增加农业整体投资资本

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我国农村经济在开展过程中,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农业发展还需要外界资本力量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当中,需要做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工作。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等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从而使得农业发展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完成农村区域保险的建设工作,从而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促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农业金融制度改革时,还应当做到因地制宜,需要使出台的政策与制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从而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落实。

3.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虽然农业科技水平较以往来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农民本身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影响,在观念上,他们对农业新技术也存在排斥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不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为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比例。要做好培训工作,地方政府可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引进,来完成培训计划;加强培训的资金投入,从而加强农民参与进来的积极性;结合地方农业特色与产品优势,来对培育对象进行筛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来完成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有实践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4总结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了减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需要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得到快速转变,并使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与升级,从而使农业得到规模化发展,使农村经济能够更加符合市场与经济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韩俊.新常态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2).

[2]韩长赋.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地球,2015(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6

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大提高,但基础仍然不牢。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着力搞好水利设施建设。抓好以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渠系改造、山塘清淤扩容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全省农田抗旱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着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52个产粮大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质量。三是着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把造林绿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四是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队和农机大户发展,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城镇承载吸纳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小城镇是重要的平台与载体。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可以实现人口集聚和产业集约。据统计,我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几百分点。因此,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和就业环境,吸引周边农民到城镇安居乐业,以此来带动农村经营的规模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更加注重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农业规模经营,既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又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对农业规模经营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土地规模,还要大力促进服务规模、组织规模的扩张。推动土地规模扩张,就是要推进土地流转。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加快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和保障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采取配套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推动服务规模扩张,就是要大力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推动组织规模扩张,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和开展资金互助合作,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紧、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到2015年,直接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比重提高到30%。

更加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要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根据现有基础,先从肉食、茶叶、柑橘加工突破,率先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旗舰型加工龙头企业。二是着力抓好对现有品牌的整合提升工作。下决心改变我省农产品品牌多、散、弱的局面,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资源整合,依托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主导产业,分别集中打造一个主导品牌,不同企业可以在主导品牌下再打自主品牌。三是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主要是严格农业投入品与产地环境管理,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突出解决生猪瘦肉精、重金属与农残超标等问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7

低碳农业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制定各地区发展规划、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继续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和有机农业以及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低碳关联产业等措施以保证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方式转变

低碳环保型社会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农业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受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加之农业生产条件脆弱、技术水平和推广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一、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在农业生产中倡导节地、节水、节肥、接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粮等,用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农业。

(一)发展立体种养与生态农业

目前,很多地区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粮、果)”生态农业,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同时,以家肥代替农药和化肥,进一步促进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秸秆还田、秸秆氨化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等措施,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具有相对较完整的认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给农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虽然有机食品认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有机食品企业正在努力借助政府支持,利用相关资金扶持政策,提高自身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创建中国有机食品品牌,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系统建设现代有机食品工业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制定统一的有机食品法规,完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大力开展绿色外贸。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规模小而分散的经营特点与现代农业生产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同时,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农民习惯于依赖农药、化肥等辅助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另外,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88位;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污染严重。据统计,86%城市河段水质超标,近2800km河段里的鱼类灭绝,其中淮河水系,80%的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农田污染严重,农药毒效大、残留高,化肥污染、无水灌溉等,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三)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相对较低,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较低。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除此之外,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大大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低碳技术成本较高,这也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绿色、美味、保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产品成了消费者新的期望,而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对科学生产并不重视,观念落后,在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方面较之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低碳农业发展目标,制定各地区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各个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规划,既要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也要实现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特别是要明确针对农业的各种扶持倾斜政策,如,农机具补贴政策、粮食补贴、农业金融贷款政策等,加强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加强农业低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和扶持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推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

鉴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状况,应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通过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可防止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深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营养能力等。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三)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经济

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需利用现代科技来装备农业、改造农业,并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采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培育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四)继续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和有机农业

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获得生物质能。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我国各种土地资源,减少裸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发展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为基础,利用天然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制菌剂等防治病虫害,建立作物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肥等措施进行土壤培肥、保持养分循环等,保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

(五)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低碳关联产业

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农业生产是初级生产,想要提高其附加值,需要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而在农产品加工中,应该采用低碳的生产技术,杜绝过度包装,同时采用低碳的运输方式,着力发展低碳农业关联产业,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作者:张彪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8

关键词:创新思维;农业发展方式;工业化思维;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46-02

绥化市是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的大型商品粮基地、部级草食畜牧业养殖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过去,绥化曾陷入经济发展的窘境:两个部级贫困县,四个全省贫弱县,财政困难、老百姓收入低。绥化市新一任领导班子敢于创新思维,立足市情,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创新领导思维,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地领导谋划农业的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绥化市委领导敢于打破传统的从农业出发思考农业的思维定势,提出了“从农业起跳,把农业和工业统筹发展,用工业化理念规范农业、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农村,用城镇化手段转移农民,用外向化模式打造新的工业格局”的发展方略。

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是绥化市的主导产业。绥化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寒地黑土”这个大品牌。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2008年全市高产高效水稻、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294万亩,优质粮、特色经济作物分别发展到2 100万亩、252万亩,畜牧标准化生产小区、专业养殖大户各发展到197个、70 394户,奶牛、肉牛、羊、生猪和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9.6万头、103万头、172.7万只、3 756.7万只、300万头。同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健康安全养殖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和67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突破1 000万亩。无公害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完成引导性培训7万人,技能性培训2.6万人。增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使绥化市农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二、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绥化市各级领导以工业化思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及增长方式,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农民组织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使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绥化市委各级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略。在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下,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龙头――青冈龙凤、肇东中粮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业、安达龙鹅加工、兰西亚麻城……仅3年时间,全市就引进新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8户;带动全市800万亩耕地、38.4万户农民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改扩新建龙头企业,到2008年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了378家。其中,部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工业带动下,种植和养殖业则成了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通过龙头企业对粮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绥化市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利税12.7亿元。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49.7%。2007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6亿元,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进驻绥化,重新构筑了以食品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机械为支撑的“1+4”现代工业体系。加工业的振兴不仅破解了农业难题,也使一直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解决。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 181元,是2000年的1.6倍。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绥化市把农业基地建设视为工业化链条上的“节点”,视为工业生产的一个车间,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粮食和畜禽产品,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

绥化市处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区,拥有“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等称号。2007年,绥化市按工业加工需求规划整合了水稻、大豆、玉米等等10大优质原料基地,提高了基地专业化经营水平。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与基地签订的订单面积达到836万亩,带动畜牧业生产基地生产奶牛、肉牛、生猪、禽类等6 788万头(只),全市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了65.5万户。

(三)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绥化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突出发展“寒地黑土”特色农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06年底,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参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以及欧盟的标准,制定了42种主要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标准。2007年,在全市培养1.6万户农业标准化示范户,制修订“寒地黑土”农业地方标准40项,新建2个市级和10个县级“寒地黑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绥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08年肇东市根据《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结合绥化市实际,制定了50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共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0个、小区100个。其中,年存栏150头的奶牛场170个,年存栏500头的规模化奶牛场20个,年存栏8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10个。到2012年,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80%,基本实现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养殖的转变。

绥化市种植业不断趋于规模化。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种植。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业生产互助协会共连片种植高油大豆1 500亩,从春种到秋收,可节省成本5.9万元,每户可多增收1 100多元,同时可节约50个劳动力,仅此每户可增收近7 000元。

三、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机械化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与其他各业的发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统筹协调。农业生产经营要素要在更大范围内更优化组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绥化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组成的现代农业合作制。这种新的经济制度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机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绥化市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规模还需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拉长,使每一种农作物都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减少废弃物,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也要求农业的功能多样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者必须具有商人的经营之道,把农业作为一个商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经营,以品牌、包装、宣传等商业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核心和导向,以农业合作组织的形式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通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与协作,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又便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农户及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绥化市对农业实施的市场化经营策略,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三)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绿色、环保、有机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成为农业产业的第一“车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农作物的高质、丰产,取决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投入和科学管理。绥化市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积覆盖。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绥化市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比较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自主创新成果很少,这也成为限制绥化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03-2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9

近年来,在粮食连年增产或高产、农民连年增收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日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作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广延性、复杂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开放式、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形成对问题的综合把握。经过多年的积累,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视野迅速拓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从全球视角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逐步加强。但就总体而言,基于这些视角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少见。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多视角、全方位地探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并在研究中突出全球视角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视角,努力形成基于实践而又具有前瞻性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和回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形成、发展的过程。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要在“六五”计划期间,“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

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2008年4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5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还要求由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仅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仅注重经济增长,还要注重社会发展,因此在发展理念、目的、战略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求“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10个“更加”,都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f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4个“更加”,则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性概括。

随着对世情、国情、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央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日益深刻。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政策思想的演变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近年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2012年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要求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我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到新的政策高度,相关文件密集出台。如2015年专门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要求“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有些文件虽然不是以农业发展方式冠名,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其重要内容,有的文件甚至全部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前者如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后者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r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其全部20篇内容的第4篇,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年来,中央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更加明确,内涵也更加丰富。如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同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及其研究维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要解决经济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同此理。那么,笔者认为,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可从以下4个维度来展开,根据需要交叉采用以下维度和分析视角,有利于深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1.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

从需求结构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解决农业发展如何更好地面向需求、适应需求、引导需求的问题。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引导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鼓励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等。农业功能由生产功能拓展到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也与农业需求结构转变相关。

从产业结构(即供给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考察不同农业产业部门之间、不同农产品种类之间甚至不同农业功能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数量和比例关系等。

从要素投入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考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科技、土地、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随着对农产品安全需求、营养需求和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强化,环境作为农业投入要素的重要性也迅速凸显。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及创新能力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金融资源、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均与此有关。

从产业组织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中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相对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主要涉及农业生产中的农户分化问题,不同类型农户之间、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二是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之间联结方式的调整,主要涉及农业发展中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同环节产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如农业发展中的集群化和产业链一体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农业竞争力。但是,农业产业组织如果没有竞争力,农业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是农业竞争力的基本依托。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结方式。

从区域结构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考察农业发展区域格局的变化和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如农产品主产区的变化及其和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关系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由南向北转移,推进“镰刀湾”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均与农业区域结构转变密切相关。

?男枨蠼峁埂?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注意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转变的联动效应,增进其协调性。一般而言,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农业需求结构转变是引擎,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是表象,农业要素结构转变是根基,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是载体,农业区域结构是空间表现。通过这5个方面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只是角度不同,但不可割裂。如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动这5方面的结构转变都是不可或缺的。

2.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维度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基于技术经济联系,与其前向关联部门、后向关联部门之间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和资源―市场利用关系的链状关联形态。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之间的关系,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文献较多,在此不必赘言。

供应链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从企业内部供应链到企业间的供应链,再到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等3个阶段。近年来,供应链理论日益重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等一切前向关系及与客户、客户的客户等一切后向关系。现代供应链管理强调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织流、工作流的整合集成和一体化精细管理,促进供应链的动态优化管理,增进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实现伙伴间的合作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李波、洪涛,2006)。供应链管理强调通过集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带给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不仅是成本,还有时间,即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徐琪,2008)。

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经营、销售、后勤、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人力资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原材料采购、财务等辅助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这些环节中,只有一些特定节点的活动创造价值,可称为价值节点。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由许多“联系点”居间联结的相互依赖系统或活动网络。这些联系点的作用通常影响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成本高低或效益大小。为发展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将价值链看作一个系统而非个别活动的总和;价值链的联系点要发挥功能,也需要各种活动相互配合。将企业价值链的分析视角拓展到行业或产业层面,可观察行业价值链或产业价值链,或称“价值体系”,其包含满足企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提供价值链所需原料、零件、设备和采购等服务)、完成价值链活动的营销渠道和最后的客户。迈克尔?波特认为,价值链能否有效运转,关系到企业能否建立竞争优势;价值链是企业了解成本优势的工具,会提高企业在客户心中的特色(迈克尔?波特,1997)。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虽然是基于制造业研究提出的,但将其拓展到关于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也是富有价值的。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思维强调的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如供应链和价值链思维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都强调对产业上中下游之间价值增值活动的有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思维都重视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在考虑产业形态和组织方式时,都突破了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界限,体现了跨越产业边界的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3.微观―中观―宏观维度

从微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迅速推进,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崛起,都是从微观层面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结果。

从中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产业层面农业分工分业的迅速深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如许多地方农户将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农资配送或农产品流通服务外包,许多农民合作社也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供应商。第二是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导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乃至农业产业组织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农业区域专业化,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姜长云,2011)。

从宏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结合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农业服务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化,也是宏观层面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所谓农业服务化,即生产性服务业在农业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在农业产业链增加值构成中,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即按照产业化方向,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4.结构―效率―竞争力―可持续性维度

从结构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主要围绕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从品质结构或同种产品的数量、质量关系来看,农业发展是以追求产量增长为主还是以追求质量提高为主,抑或数量质量并重?当然,此处的农产品质量也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营养化、安全化、功能化和美食化、方便化、个性化等体验化内容。农产品品牌作为其生产者或经销商赋予其的名称和标志,往往基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规则化认知,是能给农产品供给者带来溢价和价值增值的无形资产。对农产品品牌的追求,是追求农产品质量的高级形式。二是从产品结构或不同品种、品类关系来看,有口粮―谷物―粮食―非粮食物―非食物农产品的关系。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进,特别是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两个方面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都会经历内涵日益丰富、深度和广度迅速加大、难度明显增加的过程,甚至社会对农业功能的需求日益由生产功能拓展到生活、生态、文化功能,衡量社会的农业需求不仅要重视农产品需求,还要日益重视对农业提供生活、生态、文化价值的需求。

从效率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求农业发展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求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得到利用。单要素生产率(如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比较容易理解,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多,在此不需赘述。全要素生产率系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蔡?P,201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大致有3个,一是通过推进创新技术产业化等,提高技术效率;二是加快技术进步;三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新?M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沈坤荣,2016)。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对于单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更为综合、准确地反映生产活动的效率。但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困难和复杂性,单要素生产率也是农业效率的重要测量指标。而且,将单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起来,能够更为及时、动态地观察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在一国或地区内部,农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资源竞争能力。在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农业效率的提高,赶不上工业、服务业效率提高的步伐,往往是农业陷入萧条、衰败的重要原因。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篇10

关键词:山西“三农” 现状 农业发展方式 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22-02

一、山西“三农”现状

1.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速度较慢,城乡差距明显。近几年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每年的增长都在300元以上,每年的增长速度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增加都在6%以上。但是与城市居民比,农民收入增长还是较慢。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经济遭到重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到7.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达到10.9%,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达到3.33∶1。

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近年来增速较快,与全国相比,除2001年和200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

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97。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下降。到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905.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24.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8,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66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56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上升到3.1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8元,同比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同比增长11.6%,城乡收入比上升到3.3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

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统筹城乡居民收入任务艰巨。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仍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农业生产由于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很少,加上农业基础条件差,抗灾害能力弱,很难保证有好的收成,即使有好收成,由于农产品不能与市场有效衔接,往往增产不增收,因此,靠农业增产来增加收入很难、很有限;农民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即打工,由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务工收入增长还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外出花费较大,要有大幅度提高也不现实;第三来源为财产性收入,由于“三农”多年来的贡献多,积蓄有限,靠财产来增加收入也很有限;第四方面为国家的转移支付,近几年来全国、全省力度加大,但面对广大农村农民,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也不算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高素质人才往往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转移到城区。

2.农业发展有所改善,但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经过多年对农业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山西的农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农业机械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整体偏小,且呈现土地狭小、分散特征。市场经济要求农户要有生产效益,首先要有规模上的保证,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特征是机械化,同样有规模上的要求。就目前山西农户的生产规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在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下,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农业的投入不足,耕地可持续利用差,机械化生产方式范围小,经营效益低。要解决规模生产经营问题,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好耕地流转问题。客观上,各地都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相应配套条件没有跟上,在流转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没有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来进行流转;有的地方违反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前提;有的地方由于耕地流转不畅,出现抛荒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耕地依法有序有效流转,进一步影响了全省农业的规模经营。

3.农村发展有改善,但是城乡建设差距依然很大。经过连续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典型村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但是,大多数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况。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形成的机制、体制的障碍,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仍然集中在城区,农民的孩子若要接受好点的教育,往往需不远千里跑到城里。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加快,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仍未根本解决。有些村连卫生室都没有,更谈不上其他医疗条件。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尽管这几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与城市投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通讯、生态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不进反退。

4.县域经济有提高,但是实力小,不平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依然弱小。2008年山西县域生产总值(GDP)为4050.9亿元,占全省的57.41%。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包括县域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与自身相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山西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落后,县域经济表现得更加突出。

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看,山西县域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底,全国2002个县(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县域平均人口45.85万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51.15亿元。2008年山西省96个县(包括县级市,包括区),平均人口25.88万人,平均生产总值42.2亿元,占全国县域经济各县市平均水平的82.5%。

从全省来看,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孝义和河津,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00.1亿元和193.6亿元,其人均GDP分别达到45718元和49855元。永和县GDP只有2.53亿元,相差近80倍,即使是人均GDP,相差也达到15倍。

二、转变山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只有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解决好人口转移为切入点,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1.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扶持、工业反哺等方式使农业、农村能够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对于农村的社会事业要放在同城市同等位置上去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下一代劳动力的素质。在城镇化进程重中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2.以人口转移为切入点。发展是和人口流动、转移相伴随的。在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人口都是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动到非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城镇的设施、产业能否消化大量流入的人口。因此,要遵循人口流动转移的规律,调整城乡布局、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顺应人口转移和流动的规律,疏通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新途径。

3.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土地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而且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相对稀缺的约束下,只有通过调整、整合土地资源才能获得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土地的扩张性投入。但是发展到今天,土地的稀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也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整体解决经济发展、三农问题是现实和迫切的选择。

首先,建议在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长期收益的积极性。第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入市场化轨道。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第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逐步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稳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第四,将村民居住生活、劳动生产的空间合理安排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4.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必须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其次,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工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迅速积聚,使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得以集中投入,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三是以县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背景形成特色,进而推进县域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应当以县域实际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衍生新的产业集群,实现滚动发展。一方面要选择本县最具优势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品牌,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