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5:52:15

转变经济

转变经济范文篇1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增长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早期经典理论经济学中,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移动生产函数或者生产可能性曲线促进经济增长;其传导机制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以及把创新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新帕尔格雷夫经学大词典,1996)。[9]理论界通过经济增长核算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根源,由此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研究的兴趣高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因素,通过总量生产函数将其纳入经济系统,阐述了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原因,使经济增长模型对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变得更加有解释力。但是,这些经济模型在以下几方面受到学术界广泛的争论。一是技术进步的简单概念是被塞进总量生产函数作为一项来分析的,包含一切导致生产函数移动的要素。这种说法过于笼统,无法准确描述技术进步的原因,易忽略现实技术进步的某些重要方面。二是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丝毫不依赖资本积累和经济体系内的其他变量,使技术进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技术进步无需成本,与现实经济中技术进步需要大量研发投入、高额技术转化成本的事实不符。四是为使稳定增长成为可能,技术进步采取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假定,但却不能解释是什么理由以及依靠什么机制使得技术进步正好是哈罗德中性的。基于上述列举的诸多原因,以一个不变比率进行的非物化技术进步概念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需要提出更为成熟的经济增长模型。理论界一条重要的研究思路是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由外生因素到内生因素转变。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主要试图解释发明和创新的速率与偏向内在地由经济系统决定,基本沿三条路径展开研究。一条路径是进一步拓展生产要素的内涵,将技术进步物化到生产要素中,通过“有效生产要素”的概念改变先前生产函数关于生产要素性质的某些假定,使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可能,如时期性经济增长模型(Solow,R.M.1960)。[10]该模型认为,新的投资是新思想的传导机制,提高新投资的比率会影响技术进步的速率;其逻辑传导路径是资本形成→工业设备的现代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这种新投资的比率影响技术进步速率的内生化思路重新肯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并为测度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贡献提供了新依据。人力资本模型是将技术进步物化到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另一尝试,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改进人口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Schultz,TheodoreW.,1961)。[11]第二条路径是将知识和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变量纳入生产函数,通过建立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的外溢效应与传统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有效地统一起来,仍然在完全竞争均衡的基本分析框架下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这种内生化技术变化的思路最早由宇泽弘文尝试(Uzawa,H.,1962,1963),[12]后由以罗默、卢卡斯和格罗斯曼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家继承和发展。第三条路径是提出一些新的生产函数来代替总量生产函数对技术进步的刻画。如技术进步函数(Kaldor,N.1955,1962)与创新可能性边界(Kennedy,C.1962,1964,1966)两种经济模型一改先前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分开描述的不足,阐述了要素积累率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要素积累率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但是,技术进步的原因与速度在这些模型中仍然没有得到清楚的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理论界沿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内生化的机制将研究继续深化。罗默从知识积累产生于资本积累的角度(Romer,PaulM.1986)、[13]卢卡斯(Lucas,RobertE,Jr.1988)[14]从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效应角度进一步深化了技术进步内生化机制。以罗默的第二代模型为起点,新增长理论家开始引入成本的概念直面研究知识积累和创新的来源及传导机制,指出只要创新的收益大于研发成本、创新的溢出效应足够大,经济增长就能自我维持。另一方面,理论界进一步拓展了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打破了完全竞争均衡的传统分析框架,将产品品种增加和质量升级纳入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尝试在垄断竞争的新经济环境下,注意非均衡动态路径,引入研发投入、“创造性破坏”、行业领先者等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根源和传导机制,得到了许多对中国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的绩效评价

早期西方经典理论以经济增长为主题,按全要素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标准,认为如果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在50%以下,基本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15]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书籍和专著,试图或简或繁地计量技术进步对形形色色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索洛余值法确立了早期经济增长核算的基本分析框架,该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技术进步,对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测度,得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主要源泉的结论(Solow,R.M.1957)。[16]这种测度结论的准确性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在两方面受到经济学家的质疑:一是将余值部分全部归为技术进步因素,排除了其他因素影响,夸大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二是将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视为同质的假定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忽视了要素投入结构和质量的改善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衡量。对此,学术界持续地改进了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技术进步的精准度。如丹尼森将知识的进展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单列出来,并从总量层面上考虑了劳动投入的多样性,从而极大地缩小了经济增长中不能直接由实证测度因素所解释部分的大小,并细化了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认识(Denison,E.F,1962)。[17]乔根森在丹尼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增长因素中资本投入因素的多样性,并落脚在各产业部门而不是总量生产函数的层次上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余值”的范围(Jorgenson,D.W.,1967)。[18]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投入的增长都依赖于构造投入度量的方法。于是,一部分学者在进行经济增长核算分析时,尝试对不同国家生产率与投资(Grossman,GeneM.andElhananHelpman.,1994)[19]以及生产率与人均收入之间(Islam,Nazrul.,1995;Klenow,peterJ.andAndresRodriguez-Clare.,1997)[20][21]的关系进行实证测度,以期对影响全要素增长率的因素进行更深入地研究。27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反对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对技术变化的度量(K.I.CarlawandLipsey,R.G,2002,2003),[22]认为因为大量技术变化涉及资源有成本地向研究和发现活动配置,这些资源仅得到正常回报,当技术被发现且实施时,技术变化的价值转化为投入成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应该为零。还有一些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如全球创新指标(Stella.Liu,2011)和衡量地区(TimothyF.Slaper,2010)、一个城市(MichaelR.Bloomberg,2010)或一个行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DavidJ.Spielman,2011)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增长的力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开阔了研究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视野。总的来说,尽管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近似度量还存在一些质疑甚至争议,但将之作为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仍是一个有较高认可度的指标;不过,理论界还需要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绩效评价。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因

关于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原因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一些学者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研究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因,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亚当•斯密,1776)。[23]还有学者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研究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因,认为生产要素稀缺性及其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要素间替代本身就是刺激发明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JohnRichardHicks,1960);[24]这种分析思路被后来一些学者发展为诱致性技术变迁模式,用来分析某一特定行业技术变迁的原因和发展路径(速水佑次郎,1998)。[25]也有研究注意到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和企业家精神对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JosephA.Schumpeter,1934),认为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精明、理智和敏捷、事业心等创新精神和对利润的追求不仅是经济体系不断改组的运转工具,而且也是包含社会上层在内的各种要素发生连续变化的传递手段。[2]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原因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层面进行的。阿罗(Arrow,K.J,1962)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模型”(Schultz,TheodoreW.,1961)开创性地将无意识的生产经验积累和有意识的教育投资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内生化来源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促进了知识经济化与经济知识化的一体化研究。随着技术进步原因的内生化,特别是当理论界将技术进步物化到生产要素中,那些促进生产要素积累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分析经济增长原因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模型被艾林•杨继承和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微观层面系统地形成了博兰德—杨、基母—莫塔迪、贝克尔—墨菲三种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增长模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微观机制。[26](P546-576)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发明与创新、人力资本以及交易费用等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使理论界开始进一步关注技术进步的成本、依托载体、经济背景等,并以更规范的研究范式讨论知识的进步及其与市场的联系。当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代替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成为分析技术创新的经济背景后,技术创新的成本、研发投入、专利、市场结构、企业内部特征和产权组织等会影响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效率的观点逐渐形成理论界的新共识。[27]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使学术界对知识和技术内生化的认识进一步向前推进,认为资源投入量、企业的作用、隐含知识存量,外部性、获利能力与不确定性、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将影响或制约一国获取知识和积累技术的能力。

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扩散与转移

转变经济范文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具体到农业经济而言,更是如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才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农业发展难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及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1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农业,必须加强资源利用、绿色产品开发和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减少碳排放等,发展农业经济不应当仅仅围绕经济利益,更应当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效益。虽然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发展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渐开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使用化肥或杀虫剂能促进及拨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但这会给土壤和河流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此外,农业先进生产设施的应用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生产条件比较薄弱……这些现状都阻碍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转型的发展。因此,基于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形式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需要相关部门大力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

2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究

2.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首先应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比如,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还未大范围实现机械智能化,同时部分地区水利化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当地农业抗灾能力弱等。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碳经济的基础,所以需要借助相关政策加大对设施的投入,鼓励与引导农民以股份制的形式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并对农业水利设计进行低碳节能改造、推进新能源开发以及智能化生产,多手段共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相关科技含量,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确保发挥最大且持续化的经济效益。2.2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即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在生产方式选择上注重以低碳环保的农业模式代替高碳农业,逐步优化农产品结构,平衡农产品总量,注重向农业循环经济方向发力,借力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能源损耗以及降低废弃物排放,提升物质能量的利用率。而为了更快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当根据市场化的需求,借助低碳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低碳农业信息化以及产品质量优异化。其中关键所在应当注重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要大力发展低碳的农业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政府及部门负责人应当发展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利用低碳技术使得农业生产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并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及废物利用,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极大推进农业低碳经济发展。2.3培养低碳型农村服务人才。为进一步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还应当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大对低碳农业经济所需人才的投入力度。首先,应当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综合素养培育,强化低碳环保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具体发展策略;其次,建立人才引进工作机制,重点围绕特色农业,针对性的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进一步促进农业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注重培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后备人才,重点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素质较高的农村区域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升人才上的支撑。

总而言之,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唯有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低碳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够进一步促使农业经济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基于此,相关部门应探寻当下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加快农村农业机构调整、大力培养新型农村发展的新型人才,逐步实现农业的产业经营化,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丰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2):27.[

转变经济范文篇3

市政协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常委们认真听取了市发改委关于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的通报,8个调研组作了大会发言,大家就如何进一步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协商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专题常委会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夏望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飞飞出席了今天上午的会议。夏望平书记在听完8个调研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张传才主席在主持会议的讲话中,对做好政协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两位负责同志的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本次专题常委会作简要的小结。

一、认真做好专题常委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是今年市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把调研工作做好做实,取得成效,更好地体现政协特色,我们着重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精心选择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是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总书记今年年初考察安徽工作时的一个重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的好势头,“三年中变化”业已实现,“五年大变化”指日可待。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依然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摸清我市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三个主要转变”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初,市政协主席会议经认真研究决定,在第二季度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协商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市政协二届四次全会上,委员们在讨论中对这项工作表示认同。委员们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可以说是抓住了参政议政的关键。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调研。调研课题确定后,市政协成立了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筹备工作小组,在主席会议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选好调研子课题,找准调研的切入点,使调研内容更贴近市情,我们专门召开了有市发改委、农委、经委、招商局、科技局、环保局、商务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调研内容的范围。调研内容涉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基本涵盖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的主要方面。市政协各专委会及政协办公室、县区政协、市各派、工商联共组成22个课题组承担了调研任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调研组去粗存精,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力争调研报告切合*实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了24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调研共形成24篇调研报告,其中8篇作大会发言,16篇作书面发言。24篇调研报告和常委座谈讨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转变。针对我市产业的总体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一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水平现状,调研报告建议,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树立二产当先理念,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编制一个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总体规划,突出大项目及大企业带动和名牌发展两个战略,建好行业生产要素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和企业科技创新三个平台,营造争先创业的文化环境、诚信为本的经营环境、成本洼地的产业环境、自然和谐的投资环境等四个环境,在招引重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园区建设、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五个方面求突破。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研究与开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法律、会计、信息咨询、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发展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区服务、旅游、商贸流通、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

二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转变。*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还要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借助外力增强*发展动力。调研报告建议,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构建省会经济圈,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分工,做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一是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招引外地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把电缆、化工、造船、采掘、建材、旅游6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把6个省级开发区和6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培育成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二是突出区域合作的环境建设。要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好的硬环境。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区域合作提供好的软环境。

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的实际,调研报告建议,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并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各产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与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协作,争取高新技术成果,攻克技术难题,引进高层次人才。要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报告建议,要强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设立研发机构,将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灵活的引进使用人才机制,采取聘用、暂聘、借用、试用、招标等多形式多渠道利用人才,发挥他们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转变。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调研报告在分析我市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后,建议要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逐步把城市的商贸服务业态、流通方式、经营模式推广到农村,优化农村流通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要通过招商引资,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方式,发展农村城镇店、超市、便民店,形成合理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体系。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龙头市场,建设一批档次高、批量大、辐射广、功能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和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的同时,把农家店的经营范围扩大到科技图书、药品、电信服务、代购、代销、代储等领域,提升服务功能。

五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转变。我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调研报告在指出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经营粗放、追求短期利益、管理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等问题后,建议要严格执行规划,促进科学开发。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鼓励开发企业采用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控制污染,走科学开发、高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资源开发之路。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深度开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开发。资源开发项目要坚持环境准入条件,对新上项目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要纳入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已上项目没有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调研报告还就淘汰高物耗、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能力,节能减排,控制点面源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旧物品回收再生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提出了建议。

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转变。调研报告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建设生态城市,一要认真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切实将规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的道路、建筑、景观、住宅等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二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要依法严管。三要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共建生态城市。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夯实硬件基础。要创新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加强科技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支撑新农村建设。

三、继续发挥政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并召开这次专题常委会,只是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言献策迈出了第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宣传者。我们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针政策,利用政协联系广泛、代表性强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际,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去,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2、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支持者。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政协委员,要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己任,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多思考、多探索,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转变经济范文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尽管早在九五0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比较粗放的特征。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人们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将经济增长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如何科学、有效的实现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四种分类:1按照经济增长的要素进行分类按经济增长的要素可以分为集约性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集约性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适当投入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加大科研投入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为内涵型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既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的投入量来增加产量,这种增长方式又称为外延型增长方式。2按照经济增长的结构进行分类按经济增长的结构可以分为投资拉动型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投资趋动型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则是指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理论表明,只有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在未来的长效、健康发展。3按照经济增长的体制进行分类按经济增长体制可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政府主导型增长是指一国经济的增长与该国政府的行政干预密切相关。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是指主要由市场力量推动和调节的经济增长,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变化并没有太大的联系。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争取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4按照经济增长的本质进行分类按经济增长本质可分为发展性经济增长和欠发展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型经济增长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既能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未来需求能力的发展。它是经济增长理性、和谐、安全的有利保证。而欠发展型经济增长则仅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不包括质量的提高。即虽然经济增量有所增加但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改善,生态结构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治理和改善,因此,在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强调发展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却是令人堪忧,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使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难以持久,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干预过多,人们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识淡薄。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经济增长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误区首先,在观念上存在误区[1]。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效益、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不够。其次,考核体系上存在误区。目前我国基本上实行以GDP为标准的考核体系,对生产效率、环境评价的指标注重不够,导致了重投人、轻资源现象的出现。再次,政府改革不到位,只能没有很好的转换。在九五0计划中,我国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是的根本转变的任务。但是,到现在已过去了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经济增长方是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管理错位、越位现象严重,充当许多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角色,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导致人们节约和危机意识不强,粗放使用和盲目消耗的现象比较突出。2资源短缺我国是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一是缺水比较严重,是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二是能源贫乏。石油、天然气、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55.4%,且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情况日趋显著。三是矿产资源贫乏。特别是铁矿石的储量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所需铁矿石需要进口。3资源的过度消耗受技术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存在过度消耗现象。一是投入大、产出率低。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投入却增长了几十倍。二是废弃物排放量大、循环利用率低。矿产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足60%,许多有用资源白白废弃。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导致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一是水污染严重。许多企业不重视污水的治理和循环再利用,致使我国大部分水系、湖泊及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二是大气污染严重。由于受技术条件所限,工业企业将部分有害气体、粉尘直接排入大气。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超过环境承载极限。三是废弃物污染严重。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率低,堆放量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已相当突出。若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只有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解决现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无论是资金、原材料还是能源都将出现较大的供需矛盾。由于我国耕地、水和各种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所以,靠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有效缓解资金、资源供给制约的矛盾,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率,形成了以高消耗、高投人、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尽管早已察觉到这个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矛盾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传统的经济增长要靠大量的能源消耗来维持,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若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0的方针,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资源消耗将会减少,环境污染状况将会得以改善。依靠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推进能源资源节约,从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快速接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全面掀起,高科技产业、产品发展迅猛。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这两大趋势导致世界市场上在人才、技术、产品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形式下,我们要把更多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不行的。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注重改进工艺、采用先进设备,势必使产品水平低、质量差,且消耗多、成本高。而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这必将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转变经济范文篇5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理解经济增长的内涵应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从增长机制的层面看,经济增长有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之分。从增长路径的层面看,经济增长有外延型和内涵型增长的区别。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针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但也涉及经济增长的路径,两者是有机结合的。

从经济增长机制看,相对于资源的使用,存在着“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或“集约”概念,起初应用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后来才扩大到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级差地租时,就阐述了“粗放耕作”和“集约化耕作”两种农业生产方式,以此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区别开来。历史地看,可耕地扩展的有限性,是促成农业部门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重要经济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容,从来就是与资源有限性直接相关的。

当代意义上的“粗放型”和“集约型”概念,是扩展了整个国民经济意义上的不同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由于具有低质低效的增长特性,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扩张,而生产要素的扩张主要是在规模、数量、产值、速度和投入等方面,较少重视质量、效益和效率。集约型增长由于具有高质高效的增长特性,依赖于现有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提高生产要素效率主要是依托于科技进步、节约能源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并在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

从经济增长的路径看,经济增长总是表现为生产成果数量上的增长,生产成果的数量增长取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又是不同的,因而经济增长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之分。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时,针对固定资本折旧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使用问题指出,折旧费既可以用来扩大企业规模,也可以用来改良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可见,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产能力提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一是更多地利用资源以扩大生产能力;二是提高生产效率以提高生产能力。

除了通过将固定资本折旧基金用于“外延式”或“内涵式”扩大生产这一路径外,还可以通过新增投资用于建立新企业或扩大与改造旧企业,前者为“外延式”,后者为“内涵式”,这是另一条路径,两条路径不应混同。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含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在第二条路径下,“外延式”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内含(涵)式”增长也可能是生产效率不变下的生产规模扩大。就是说,可以有“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或“集约型”增长,也可以有“内涵式”的“粗放型”或“集约型”增长,例如建设宝钢就是“外延式”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路径,不仅取决于社会的物质资源状况、经济技术水平,也与生产的社会组织和合理安排相关。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或源泉看,马克思将生产力归结为促进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而生产力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包括劳动力及其实际劳动、科学技术、生产对象即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以及生产的社会组织等。经济增长不仅依赖于投入的增加,也依赖于要素投入的效率提高,提高要素效率必须靠技术进步,而且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进步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产形式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也要重视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形式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当前倡导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应增添新的涵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要素投入方式由资本投入为主,向资本、劳动、科技投人为主转变;需求拉动方式由投资与净出口为主,向投资-消费-净出口拉动为主转变;投入产出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

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适应生产的目的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成效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验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在集约型增长条件下,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不断缓解和克服经济增长的瓶颈。据萨缪尔森分析:“美国产量增长的大约1/3可以归之于劳动和资本的增长。其余2/3可以归之于教育、创新、规模效益、科学进步以及其他要素所导致的余留额”。他看到了经济增长的内涵所在。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迫切任务。应当看到,经历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已难以为继。国际经验表明,用大量投资支撑的增长,很容易造成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从微观角度看,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会造成相关产品的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又会加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就业压力;从宏观角度看,粗放型的高增长方式由于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往往产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不可再生资源耗费过度的现象。一方面,粗放型增长造成资金要素投入大,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下降,积累了大量风险。另一方面,粗放型增长能源消耗高,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增长态势,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国内人均资源少,人均耕地、人均淡水资源和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占有量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国际上许多重要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资源产品的进口要受到运输能力等多方面制约,粗放型增长面临极大的资源压力和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目前已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甚至集中出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一些地方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必须立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实际效益较差,国有企业亏损面大,不改变这种状态,经济发展就很难良性和持久。二是可以改善工业化道路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业发展上过度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忽视现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内部管理,造成不少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生产能力闲置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彩电生产能力闲置比例为二分之一,家用冰箱为三分之二,汽车为四分之三。这种现状迫切要求转变工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可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国家对农业基建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已下降到3%~4%,远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10%以上的水平。这说明工业的粗放增长实质上已挤压了农业,成为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农业未受应有重视、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的做法,而且工业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反哺和支持农业,从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此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将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传统的经济增长要靠大量的能源消耗来维持。据统计,每增加一美元的生产总值,我国的能耗是日本的5倍~6倍,是美国的2倍~3倍。资源的过量消耗,也会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以集约型方式增长,资源消耗将会减少,环境污染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看,我国长期以来生产技术进步缓慢,产品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靠低价竞争。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更重要的是,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约型增长方式有利于人们实现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物质条件,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生态环境整体上比较脆弱。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循环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更加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轨道。

三、客观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中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进步缓慢、产品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客观地看到我国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不足与差距。

一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入的增加,仍具有较强的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很多产业仍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煤炭占31%,发电量占13%,钢材占27%,铜占19.7%,水泥占45%,棉花占32.7%。而我国GDP只占世界总量的4%,2001年我国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总数为8083万人,分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的5.48倍、9.45倍和13.4倍,但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是上述三国的31.6%,50.6%和98.1%;我国钢铁工业的吨钢能耗比世界平均先进水平高出30%,除上海宝钢外,钢铁工业生产每吨钢的平均耗水量为15吨,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7倍。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投入产出比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由于人口规模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相互之间存在不可比的因素,但从很多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数字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摆脱粗放运行的局面。

二是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劳动者素质结构改善缓慢,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如在技术进步上,我国在1952—1990年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仅为0.0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内生增长理论,要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就要利用财政政策追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以及研究与开发等三个领域的公共投资。从公共教育支出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比较看,东亚国家和地区1960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比平均为2.5%,1989年上升到3.7%,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比在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和1995年分别为2.53%,2.52%,2.48%,2.18%和2.08%,呈下降趋势。我国目前的公共教育支出比率还不及东亚国家和地区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我国研究与开发支出比率也呈下降趋势。如1990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是0.71%,而到1994年和1995年该比例下降到0.50%。尽管我国经济近年来增长迅速,但这种增长的背后是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不利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我国经济比例关系没有理顺,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尽管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不顺。一方面,我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合理,2000—2003年我国的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和42.3%,逐年上升;消费率却分别为61.1%,59.8%,58.2%和55.5%,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产业如房地产、钢铁、加工等行业发展过快,拉动了上游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使能源、交通和原料等瓶颈部门更加紧张,而下游的消费类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显著过剩。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往往注重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适当降低积累率,提高消费率,把两者的比例调整到35;65的水平上,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投资主体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大量投资失误和投资项目的失败,造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投资审查不严,担保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又助长盲目和恶意向银行贷款的行为,这些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的隐患。从产业结构看,基础产业特别是农业长期低迷不振,制造业等行业效益下滑,失业、待业人口大量增加。有些行业的发展受到区域性因素的激励,如短期内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其新建项目的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有的甚至低于现有先进企业的情况,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并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性。同时,这还会促使企业之间进行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效率。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增长内在规律告诉我们,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价值补偿,更要重视实物补偿。在价值补偿上不仅要重视不变资本的补偿,还要重视可变资本的补偿。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劳动者收人被极度压低,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说明了“可变资本”的补偿已难以完全实现,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实物补偿上,要重视对自然环境、土地矿产、重要原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利用。目前农田等重要自然资源的大量占用和被低价转让,已直接影响到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因此,在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用系统论、整体论的观点看待经济增长,正确地处理好生产与消费、储蓄与投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关系,强化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率,以内涵式增长扩大规模。在政策和措施上,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增加对“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以及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真正实现和保持我国经济的长期、全面、稳定、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在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

实现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基础在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增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的转化,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障增长目标的实现。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从体制人手,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人,逐步提高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进科技创新还必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加大科研投人。在经济运行中,科研投人应向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倾斜,集中优势生产要素,启动一批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项目,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体制上,要建设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在科技创新的主体上,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既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也具有重视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外在压力。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和竞争,能够更敏锐地觉察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可以解决科学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从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国科技人员的分布仍然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目前我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拥有的科技研究开发人员分别为52%,28%和15%。只有改变科技研发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能力及经营能力相分离的状况,充实企业科技人员和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企业才能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科技要素、经营管理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国家对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提取应给予税收等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工作。

科技创新必须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没有有效的管理,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甚至企业管理层搞腐败经营,科技创新的成果就难以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会最终落空。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又是提高职工劳动素质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产业工人中的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技术工人的比例,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要有能够激励职工学技术、提高自己科技和文化水平的晋级晋升制度。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从产业结构来看,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路径一般都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到资本和资源密集,再到技术与知识密集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如果没有政府的约束机制,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通常并不考虑外部的经济性问题。政府应通过必要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产业结构进行宏观的调控和规划,不能一哄而上。为了减少和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经常现有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主要产品产销率、企业景气或破产的比例、同类企业主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以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时的依据或参考,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转变经济范文篇6

”这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因而已成为国内外理论家们共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理论家们对该问题的探索已有了可喜的成绩,而在广西区内的理论成果还不多见,尤其是钦州市理论界几乎还是空白。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这是中央给新一轮改革选定的路径。因此,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目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根据钦州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态势,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钦州市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钦州市当前和今后中长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从国际现状来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境况不容乐观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逐步放缓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断衰退。例如美国,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降为-3.8%,创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同时,美国消费持续大幅受损。

另外,英国、德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衰退加深,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下滑1.5%,是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坏纪录。在欧元区成员国中,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下滑了2.1%,而法国和意大利也分别下滑了1.2%和1.8%。与2007年同期相比,欧元区经济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下滑了1.3%。

2、从国内现状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GDP增长约为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1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约为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为20%,出口增长约为13.0%,进口增长约为15.5%,进出口总额增长约为1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约上涨2.5%。

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恢复性上升期,全年走势平稳,GDP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众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结合保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政府在2010年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是对的。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注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继续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转变,则首先要打破投资领域内的体制制约,政府投资目标应立足于科技文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领域。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要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高全社会资本投资效率。消除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等不切实际的企图,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通过投资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此外,还应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的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

3、从钦州现状来看,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钦州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然是实现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任务。钦州港保税区和钦州市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效益下滑,部分企业亏损甚至倒闭,拖累了全市经济的增长。全市33个大类行业有13个行业利润同比减少,占行业面的??39.5%。蔗糖、矿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浦北的铅锌矿从高峰时的二万元一吨下降为四千元一吨,导致制糖行业和炼矿行业经营困难。销售不景气,导致企业开工率不足,全市共有176户企业处于停业状态。规模以上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少数骨干企业的支撑。如果剔除东油沥青公司生产的拉动,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0年一季度仅增长44.67%。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仍不够景气,下半年随着个别大型骨干企业基数增大,钦州市工业增幅度可能会有所回落。

(2)施工项目个数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减缓。钦州市2010年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个数339个,同比下降10.08%,实现房地产投资??2.19亿元,同比下降19.54%。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未能如期开工,部分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入不到位,制约着地方经济税收的增长。2008年全市监控的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工程,有82个项目今年内不能按计划开工。其中列入市级监控的94个新项目,到10月底仅开工42个,开率为44.6%,原计划投资172亿元,实现投资96亿元,仅完成投资计划的55.8%。

(3)县、区之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不够平衡。钦州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钦州港开发区的拉动,县区经济指标增长普遍还达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各县区GDP均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县区之间差距较大,钦州港区增长106.3%,其他县区增长最快的为16.6%,增长最慢的仅为10.9%。

二、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普遍表现疲软,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各种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因素所带来的困难,使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在此背景下,也严重冲击了钦州经济的发展,影响钦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少、小型企业相对较多,缺乏具有强劲竞争力的集团企业。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导致工业生产增幅放缓。主要因素有:一是钦州市支柱产业如重化、粮油、制药、电子、服装、能源等,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盈利空间减少,生产下降;二是个别骨干企业停产检修。

2、产业结构不合理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大,工业与服务业比重小。2009年,钦州市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为32.0∶37.4∶30.6。其中一产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广西高出11.0个百分点,二产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广西低2.3个百分点,三产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广西、低8.2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钦州农业经济占比重大,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平衡。2009年1-9月,钦州市财政支出、税收持续快速增长,但财政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83%,地税中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营业税同比下降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税下降1.9%,文化体育娱乐业仅增0.9%,影响以上行业增加值增幅的持续走低。

(2)三次产业内部比例水平低。农业以种植业和海产养殖业为主,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过低,“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产业主要行业有:制糖、制药、水泥、造纸等,以高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电子、制药等知识密集型与高新技术工业基本处于零的状态。第三产业以商业、餐饮业为主,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所占比重低。

(3)“产业链”始端产业所占比重大,末端产业比重小。钦州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钦州湾海水几乎无污染,盛产鱼贝500多种,其中青蟹、大耗、对虾、石斑鱼被誉为“四大名产”,所产珍珠亦称南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钦州农产品深加工有众多的品牌资源,但因为工业落后,使农业处于低端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缺乏深度加工,既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础工业薄弱,目前在钦州港工业园落户的企业,以生产沥青、木薯加工、选矿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3、生产力布局不科学

钦州市工业园区重点分布在钦州港一带,属于全市的经济龙头,重大项目的“洼地”。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钦州港得益于国家的北部湾开发开放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的发展战略。但预留空间少,制约发展潜力。以石化、造纸、电子、粮油、能源、冶金、现代物流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群,下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少,产业链不长。各县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有的工业园区仍处于“圈地运动”,有的甚至还是处于“有地无园、有园无区、有区无业、有业无产”的状况。

4、缺少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

由于钦州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薄弱,又缺少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因此,对钦州经济建设投资有限,从而影响了钦州市基础性建设,尤其是钦州港口航道建设,尚未形成港口经营规模。公路、铁路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建设的不完善制约着钦州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正逐步完成或已经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他们强调科技创新,维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追求低资源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低炭经济,追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这对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钦州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为北部湾钦州而言,就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1、以高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升级

实现产业升级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料消耗向依靠科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转变,努力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历史经验表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新兴产业要注重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密切结合,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力度,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突出抓好园区建设,规划布局的重点产业园区为“两区八园”结构。

(2)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整合资源,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中力量突破若干新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引领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钦州,扩大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范畴,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石化、能源、造纸、粮油、冶金、物流等产业值,到2015年,争取初步建成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

2、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及其科学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结构比重。钦州应积极促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要发展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以及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支撑作用大、带动性强的产业,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市场,拉动消费,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以保税物流体系为重点,构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努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商业、商住、金融、保险、船舶注册、修造船等相关服务业,也要进行科学论证,对重化工、机械制造、冶金、能源及农业产业基地等建设更要进行科学布局,不要搞重复建设。

3、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居民消费模式,经济发展不要以大量耗能源来实现。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由政府进行干预,如对排污者征收环境污染税等。钦州在科学调整城市建设的同时,以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百项工程和城市建设的“三大会战”形式提升钦州建设水平,是钦州市创新思路打造硬环境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应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扩大开放、实行项目支撑、强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突破口,采取政策措施,强制关掉高污染、高排放、高成本、低效率的“三高一低”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硬环境建得更硬,让软环境变得更软。

4、加快钦州市城区发展,建设宜商宜居的绿城

抓好钦州市的城区规划、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2020年钦州城区要发展到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就必须加大城市的基础建设,美化绿化城区,建设一个宜商宜居的绿城。

5、落实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

要积极引进区外优秀人才,同时要加强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营造能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重点引进电子、制药、建材、船舶修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物流、现代服务业和高级管理等九大专业人才,为钦州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提升临港产业人才整体素质;二是畅通引才绿色通道,积极吸纳临港产业人才;三是完善各项人才机制,激发临港产业人才活力;四是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推进临港产业人才聚集机制;五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钦州市有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应发展好钦州的科技园,为钦州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合格的人才和劳动力。

6、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的特色商品展示与交易中心

依托钦州保税港区,立足北部湾,辐射大西北和东盟国家市场,重点发展特色商品展示与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中心。大力培育大宗原料及化工品交易市场、轻工产品展示与交易市场及汽车展示与交易市场,使这些专业交易市场成为北部湾经济区规模较大、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构建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提升区域国际贸易水平和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7、大力发展临港配套服务业

构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利用钦南的区域优势,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中心、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一是注意抓好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临港产业集群的结合,形成组合优势,实现产业互动。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以临港大项目、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的分工有序的产业体系,培育出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深化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清理和规范收费、年检手续等,为临港园区企业大发展创造条件,营造高效的政策环境;三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通关协调机制,加强财税、银行、海关、检验、信贷、工商、农贸、科技等部门协作,形成促进外经贸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机制;四是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信息化建设,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和监管手段,形成高效完善的口岸联检和运作机制;五是保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政府制定的政策、规划要有连续性,不能因领导更换而更改,各种关系要顺畅,保持投资环境的优化;六是培育文化服务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和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如山海文化、刘冯文化、古陶文化和各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戏曲、工艺等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变经济范文篇7

可以说,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转变充分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为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和成本。大家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明显的“三高一低”特征,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即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些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消耗而实现的,正是由于“三高”才导致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低效率。所以,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一定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该说,这些要求为探索途径的转变提供了可操作性理论指导。

第一,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善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必须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推动,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要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要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城镇化结合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在经济增长和推进就业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包括: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通过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成为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独立经济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是当今经济结构诸多变化中最具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变化,它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二元经济的发展方式。具体表现在:一是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并不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训,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农民转向新经济部门都需要经过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来,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都需要给予重新认识,这正是需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所在。二是资本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资本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待工业部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流向农业,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工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这就需要资本在两个部门间实施合理配置,即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互动。三是市场实现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扩张,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经济部门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它的应用将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知识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之间构建起共生共荣的相互关系。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中心环节。自主创新主要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转变经济范文篇8

盘锦市滨海新区的资源发展方式与信贷模式的适时转变盘锦市交通便利,拥有湿地、红海滩、大海、温泉等优势资源,开展现代服务业是必然趋势,发展盘锦市滨海新区,集购物、旅游度假、居住、教育为一体,紧紧围绕向海发展、全面转型这一主线,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责任目标落实,狠抓各项要素保障,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开高走”的强劲态势。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都围绕区域规划全面展开,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实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已超过上年同期。一批上百亿、数十亿的具有“发动机”效应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截至今年3月底,盘锦全市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484项。4月12日,辽宁盘锦市现代服务业“5+1”重大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总投资410亿元的6个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同时开工建设,重大项目均为品牌企业倾力打造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盘锦的城市功能,带动盘锦城市建设档次提升。同时疏港铁路、沈盘铁路,加快建设启动了中华路至辽滨等快速干道建设。

加快盘锦大学、省实验学校辽滨分校、盛京医院辽滨分院、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强供暖、供气、供电等功能配套,实现了公共服务环境的提升。为实现盘锦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多元化利用外资及企业对外合资合作的基础上,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融资模式势在必行。但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投资回报时间较长。信贷风险加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管理力度,提高信贷质量,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打造盘锦市金融比较优势,实现金融健康发展,使信贷结构调整与城市建设共同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新形势下信贷对象的调整

1.形势要求: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累积效应已经显现,大型银行一季度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在银行流动性趋紧,加息调控通胀以及存贷比考核日益严厉的局面下,不少银行选择了压缩信贷投放规模,一些贷款项目的准入门槛提高,有时还需要接受上浮利率,导致信贷额度的紧张。盘锦市经济区明确提出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即总产值实现52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亿元,税收实现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入600亿元以上,其中项目建设投入43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70亿元以上。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流。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新的历史形势,盘锦市商业银行应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客户至上为宗旨,树立卓越的品牌形象。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可持续发展。信贷决策者应以理性的方式判断、筛选贷款客户,进行贷款决策,稳健经营,适时调整。

2.信贷对象调整:在当前形势下,盘锦市银行应立足向生态、环保、教育、产业链、医疗等关系民生和重大产业资金需求者投入贷款。向信誉好、效率高的承贷人和财务机制健全的企业倾斜。对那些为完善城市功能(如道路、管网、绿化、水系等)的工程建设、树立水城形象(如医院建设、大学建设、奥体中心等)的公共设施项目、基础设施(如水、电、路、气、通讯等)“七通一平”建设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如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政策倾斜。力争解决他们融资难问题。推进围绕主导产业集聚,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生态型滨海水城,实现由经济区向行政区的转变,只有做到信贷合理,调整到位,才能把辽滨新区建成盘锦市的产业集聚区、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新形势下信贷方法的调整

1.高效审批标准:为使贷款决策人能够根据实际审查情况迅速准确判断贷款与否,防止出现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应建立统一科学的贷款审查决策标准,设计简捷标准化审批格式文本。尽量实现贷款运作流程的标准化和效率化,达到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继续提升。2.抵押担保手续:金融机构应委托信用评级机构对承贷人的承贷能力、担保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贷款人根据评级结果与承贷人签订联保贷款协议,约定还款连带责任,并可根据需要由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或用抵押品抵押,为承贷人提供方便简捷的融资渠道。

3.服务项目质量:商业银行应始终把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加强金融产品开发和风险定价能力建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认真倾听消费者诉求,提升文明规范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最受依赖的友好型银行”,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4.技术平台建设:盘锦市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开放的平台,主要是为银行客户提供日常的方便服务。如在平台上自助查询贷款余额、利率的变动、支付交易应用程序、电子商务等,并给银行现有客户带去很多专享优惠政策和更多便捷的金融服务,如手机服务平台。随着金融服务的推出,还要加大技术应用提供与风险控制的力度。可在辽滨新区成立金融科技运营中心,为各贷款银行提供技术支持,避免客户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良贷款和违约的频繁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微型金融服务的能力,培育金融监管人员、提升他们的经验和技能。增加金融服务网点数量,建立金融聚集区,做好城区金融服务的对接和创新。还可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打造具有海洋气息的如“蓝色金融”、“绿色信贷”等金融品牌,为临海企业未来“上市”铺平道路。

5.金融产品创新:准备金缴款直接影响银行间的流动性,信贷额度控制和更严格的贷存比考核将制约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流动性受考验的环境下,结合盘锦市新的融资需求,为促进盘锦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实效。盘锦市应以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着力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并努力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抓好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审慎稳健开展金融创新,合理分散金融风险。面对存款准备金上缴对资金面的冲击,央行近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00亿元3月期央行票据。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具,也给盘锦市金融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思考。为了弥补因资金贷款而减少的流动性充裕度,在可控风险状态下,银行可以尝试把贷出款项的应收利息以短期票据的形式和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率水平向机构投资者和资金状况良好的群体发行。银行可以利用票据或回购及其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滚动操作,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这样可转嫁一部分贷款的时间价值风险,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丰富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货币市场短期工具少的现状,避免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而带来的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险。

新形势下的道德约束

1.银行方面:美国金融风暴的阵痛至今仍在延续。2009年2月2日,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指出:“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一语道破金融危机的根源。我们要吸取导致次贷危机的教训,特别在金融新业务、金融新产品及衍生产品逐渐增多的趋势下,一定要把握好度,应对新产品的可行性、安全性、效益性及风险状况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估,以安全、稳健、有序地推进金融的创新和良性发展。对资本的扩张要有限度,不能贪婪,风险不能连续转嫁。那样会导致操作风险加大、银行业不良资产和市场风险非正常积累,银行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转变经济范文篇9

一、有关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研究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支撑和战略选择。甘肃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鲜静林教授、陈治华副教授对自主创新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自主创新不完全等于技术创新,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市场性和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性等特征。鉴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要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社会中介等五个层面结合起来,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政府层面,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在企业层面,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中坚作用;把引进技术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等。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孔宪香副教授的研究则强调了研发型人力资本作为创新执行主体的重要作用,认为从政府层面构建研发型人力资本创新的激励制度尤其重要。具体来说,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奖励制度;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教育培训激励政策;完善科技评价体制,建立鼓励研发型人力资本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重视对其金融支持力度,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最佳结合。针对此类企业特殊性所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王雪梅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案例,提出了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性的具体融资方式。她指出,滨海新区作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改革实验基地,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推动了科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一般都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大多数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导入和成长阶段,还没有显性的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存在难以克服的瓶颈制约。因此,新兴产业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锡市委党校蒋佳林教授认为,在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扶持作用。针对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会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需要着力降低新兴产业的准入门槛,除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要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金进入,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竞争。同时,加快培育稀缺资源的中介服务,实现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完善有利于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针对新兴产业的特殊生命周期阶段,还应大力鼓励其实际应用,构建新兴产业市场成长的补贴机制,对新技术应用的消费者、生产者实施补贴政策,特别要发挥政府支持项目的引导示范效应。此外,在“十二五”开启之际,新兴产业培育要与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相结合,进行合理规划,努力克服新兴产业的区域性产业重构,防止新兴产业短期内的产能过剩。

(三)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金融

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的、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作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更高形态,绿色经济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崔如波指出,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浪潮的态势,西部大开发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西部绿色经济,培育西部生态化、知识化和可持续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崔如波进一步指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西部实际,西部绿色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培育绿色农业、生态工业、环保产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增强社会低碳意识,促使参与碳减排行动,改善能耗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等。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炯教授剖析了中国现行碳排放权市场制度的不足与困境,并提出了转型的具体路径。他指出,一步到位、实施总量限制的双强制模式既不利于发展,从国际人均能源消耗维度看也不公平;通过完善相对约束条件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实现总量节能减排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选择。但国内现行的相对约束自愿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实现碳排放权市场从自愿型市场向强制性市场转型。从具体的转型路径看,可以考虑以下层面: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完善自愿减排交易模式;开发创新衍生品交易和服务;主动启动区域内市场,积极接轨全国性市场和国际市场等。

二、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河北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张宏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朱丽燕副教授在回顾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对策。朱丽燕强调,应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流通等连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张宏升则指出,应当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多种形式的流通中介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二)林权改革贵州省委党校郭蓓副教授深入分析了贵州省清水江流域林业契约文书对林权改革的启示。她指出,清水江林业契约适应了当地林业生产特点和要求,是该流域林业生产经营的财产权利制度保障,表现出制度对林业经济运行的高效维护。清水江林业契约对深化林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一,要保持林业制度和林业产权的政策稳定性,为林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第二,确立和明晰林业产权应尊重地方民间林权制度,加强集体自决权;第三,在实施机制方面需要优化林业的执法服务,创新林业财产安全保护机制;第四,应引导和建设林业规模经营模式;第五,应建设完善林权金融支持配套制度、创新林业金融产品等。

(三)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体制的建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梁謇教授在对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演进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主张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从而破除二元体制。具体来说,他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方面:推进城乡资源配置均衡化,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就业制度一体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云南省委党校肖雁教授以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探讨了西部省份不同类型的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她指出,西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有很大差异,因此,“分三个层次,差异化统筹,分类指导,梯次发展”是其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重庆市委党校李沛君教授,基于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将城乡统筹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归类为五个方面,即“人往哪里流”、“地往哪里转”、“钱从哪里来”、“业该怎样就”、“制应如何改”;其中“,制应如何改”是问题的核心。

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改革研究

(一)收入分配体制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重庆市委党校甘强、王骏明确提出了重庆缩小三大差距的理论支撑体系,即“民生公平和谐理论”。这一理论支撑体系涵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四大主要环节,囊括“发展协同论、分配优化论、交换公平论、消费调控论”等四大支柱。其中,发展协同论是指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分配优化论是指初次分配注重体制和结构、再次分配强调社会公平和均等;交换公平论是指确保等价交换、保护弱者利益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费调控论是指扩大公共消费和调控分层次消费等。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彭红利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等三个层面进行改革与完善:第一,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注重公平实现;第二,完善再分配机制,合理有效调节收入;第三,推进“第三次分配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其收入分配调节的补充功能。江西省委党校涂颖清提出了调节收入差距过大更为具体的对策,如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的调控,建立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防止“权钱交易”的非法收入等。贵州省委党校田爱民副教授强调,初次分配不公是导致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关键,而微观基础———产权关系的异化是造成初次分配不公的根源,因此,改革和完善产权关系迫在眉睫。

(二)财税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但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党校韩晓琴教授指出,一个良好的税制结构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税制结构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优化。借鉴OECD国家税制,必须对我国现行税制进行改革,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制结构:在流转税方面,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为辅的流转税结构;逐步提高所得税占GDP的比重,强化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扩大资源税范围;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制定有利于节能环保、拉动内需、鼓励出口、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体系。河北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徐慈贤指出,必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他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基于四个层面提出了河北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第一,继续推进省内财政体制改革,如实施新一轮激励性财政体制、调整部分财政收入归属、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二,完善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包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第三,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第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是经济主体中最活跃和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民资进入垄断行业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天津市委党校程明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在国家大力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垄断行业的同时,垄断行业依然坚挺,持有重资的民营企业家仍然站在垄断行业门外。其原因主要在于:政企合一的管理机制;审批条件模糊、相关执行文件明显落后、程序繁琐、缺乏透明度;缺乏有效的优惠扶持政策,民间投资激励不足;民间投资存在监管多而服务少的问题。程明指出,要想真正让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不仅要破除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各种无形障碍和阻力,为民间资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融入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一次成为研究热点。吉林省委党校蔡跃教授通过对一汽集团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强调了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发挥的作用。他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是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的首选对象,是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载体。

四、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转变经济范文篇10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指通过何种方式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即怎样合理安排社会生产中的各种要素,使国家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良性发展。虽然我国一再申明要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便使我国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存在一些较为调和的矛盾,使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难以摆脱粗放型增长的阴影。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1、我国经济增长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的冲突在我国,只要谈及经济增长,必定是月增长率、上、下半年增长率、年增长率、GDP等具体数据的陈述,由此可见我国对经济增长总量,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意识的欠缺。从实际来看,我国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而疏于对环保、节能与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同时,政府出于对政绩的考虑,期望借助不断上涨的经济增长率来彰显领导者作出的努力,而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短视行为。我国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虽然也认识到环境、资源等问题,但受利益驱使,很难自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规划企业的经营管理。我国普通民众则认为自身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难以产生有效影响,很少从自身利益出发,抵制政府或企业一些破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从而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受我国现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忽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低利用率,对我国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地方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在地下形成空层,一旦出现较大的震荡,都有可能导致“人造地震”发生。另一方面,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污水不经严格处理直接排放,对水资源和大气质量产生较大危害,在大部分农村已经没有能够直接饮用的地下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首位等,诸多的环境问题,使得我国已经丧失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3、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下,我国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一旦出现部分农产品价格过高,政府慌忙采取措施抑制,而部分农产品无人问津,农户做垃圾处理,造成农业产出极低。第二产业的工业发展,多集中在能耗高、污染重的重工业,节能型的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尚未形成一定影响,造成我国较大的环保压力。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不仅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基本上属于低污染或无污染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

二、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困难

(一)我国必须尽快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的高投入尚能获得回报,取决于我国人力成本的低廉。据专业人士估计,我国到2025年将丧失人口红利优势。如果继续保持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经济更高投入可能换来负收入,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停顿。基于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旨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推行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应对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的资源、能源等的现实条件来看,我国资源能源日益枯竭,如果继续以高能耗、低产出,高投入、低收入的方式进行发展经济,我国的资源、能源供应将会产生更大的缺口,如果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可能导致我国丧失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因此,面对我国资源现状,我国不得不考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防经济发展陷入困境。3、世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压力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他们深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危害。因此,很多国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为了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致被孤立,我国积极响应低碳排放的要求,采取措施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面临的困难1、环保治污推行不力我国环保部门的基础较为薄弱,在环保治污方面不具权威性,导致环保部门在排污治理中难以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呈现出治污排放的推行弱效。一方面,环保部门出于底气不足,不敢对企业处罚较重,很多企业对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为了降低违规成本,通过托关系或贿赂的行为,使环保部门难以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条例执法,造成环保治污难以得到真正的推行。2、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电力等支柱产业的产品单位能耗高出约40%,企业工业用水的再利用率低15%-25%,矿产品的总回收率低20%等。企业对资源的“自杀式”利用,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的节能意识较差,认识不到浪费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工成本低,使得企业在高能耗条件下,依然可以赢得可观的利润,使企业很难从主观上采取节能措施。3、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企业受利益驱使,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很少考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也是如此,在经济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政府也会被经济增长的现象所迷惑,而很难真正下大力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方式的难以转变埋下了隐患。从美国次贷危机的诸多名企的倒下来看,稳健发展之下的隐患,造成的危害可能是致命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以此为戒。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推行循环经济,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应该严格对企业行为规范,促使企业在建设或生产时,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环保措施,对“三废”进行合理的再利用;促使企业在资源开发时,提高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详尽的生态恢复方案等,确保形成循环的经济发展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加大工业环节对节能降耗产品的投入,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变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发展节能产业,促使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对新型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通过新能源的经济效益示范效应,使企业从中感受到节能带来的可观效益,自觉投资新能源产品,或者在生产中加强对节能产品的应用。并使企业从经济效益考虑,加大技术投入,开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或能源的循环利用方法,有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也使企业在节能实践中,节能观念得到不断强化,从而形成企业至上而下的全员节能意识,构建节约型企业,实现企业由高能耗、低产出向高产出、低能耗转变。

(三)建立环保治污的监督体系加强环保治污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环保治污理念,促使公众自觉对企业的三废排放进行监督。环保部门应该建立治污信息系统,对企业三废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政府责任人负责机制,由专人负责对环保部门进行监督,一旦环保部门对企业监管不力,责任人应及时上报政府领导,给出处理意见。如果企业的三废不达标排放,造成严重的污染,负责人将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