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1:46:57

转变

转变范文篇1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旨在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追赶发达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适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速农业转变,提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世界农业发展规律表明,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如日本在60年代,韩国在70年代),基础工作是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变。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初步认识农业转变理论,依靠创新机制,加速传统农业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农业转变理论

1.1农业转变理论内涵

农业转变理论源于经济学理论中从总量经济到经济结构变化的理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蒙•库兹涅茨开创性地发表了《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著作,人们开始重视三次产业比例变化(产值和就业结构)以及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结构变化)。H.钱纳里将经济结构理论提升为结构转变理论。他于1979年的研究成果《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和1986年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吸收了库兹涅茨关于经济结构理论的内涵,重点研究了低收入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问题,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变理论。

库兹涅茨认为,经济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动,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根据变化了的技术水平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理论体现了由市场决定的消费需求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对结构变动和总量增长的巨大作用,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变奠定了基础。

而H.钱纳里则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不仅表现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经济结构状况不同,也表现为经济结构转变可以加速经济增长,特别是在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经济结构转变有显著作用。这些作用包括: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发展水平而变动,结构转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各阶段不同部门、不同要素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不同是由于结构关系不同所致,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远比发达国家更大,发展中国家更需要注意非均衡条件下结构转变要依靠技术创新。H.钱纳里的研究成果基本确立了产业转变(经济结构转变)理论

农业转变,就其一般含义而言,是指欠发达国家在追赶中等发达国家或向发达国家演进过程中,根据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的变化,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制度),动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达到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适应非农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整个过程。农业转变具有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如加速传统农业技术改造,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水平,不仅突出结构动态优化,更在于强调农业整体水平。因此,农业转变是一个世界通用的经济学概念。

发展经济学理论都十分强调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农业转变,如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著作中和约翰•梅尔在《农业经济发展学》一书中都强调了农业转变及其重要性。当然,不同的国家,农业转变有先有后,各有侧重和特色,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转变理论具有普遍性,如日本、法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成功地实现了农业转变。

1.2农业转变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农业结构性问题很突出,必须充分意识到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确实存在着与建设现代农业极不适应的问题,加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必要的。然而,中国农业发展不仅仅是结构调整问题,整个农业发展也不仅仅是通过结构调整就可以解决的,如农业总体实力、农业体制、技术进步、政府职能、农民知识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等关系到现代农业的重大因素,都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中国农业主要面临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需要从农业转变角度去认识和关注中国农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初期的中国农业发展,远不是“农业结构调整”这条“口袋”完全可以包含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是针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而言的,毫无疑问这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农产品品种结构看,中国南方地区市场需求弹性低的早籼谷,北方地区的常规品种如梨、苹果等,产量低且品质不高的南方玉米和小麦,常规水产品和耗粮系数较高的生猪生产等农产品将会逐步调减。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看,在种植业中要调减常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扩大园艺作物生产;林业要扩大公益性林业面积,增加具有速生性、高附加值的名优新特种经济林木果品生产;大力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水产养殖增殖业。然而,农业转变并不仅是上述以“农业生产经济”为主体的变化,而是广泛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变化;也不仅是以农业经济产出为唯一内容,它要求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过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分布中更为合理;也不仅仅是农业产品的生产,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建立与农业转变相适应的农业经营和组织体制,建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市场机制,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持续高效地推进农业转变。

之所以强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基础的农业转变,就在于从过去主要以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将农业产中环节与产前和产后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农业生产内在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在于将总量发展与结构变化关联起来,促使农业自身发展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将国内农业供求与全球农业一体化要求一致起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把中国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中国农业转变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处时期,根据中国农业发展所处阶段,不断调整农业转变的重点,由此确定不同时期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组织体制和发展机制,不断调整有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宏观控制性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机制。

2中国农业产业进化与农业转变

新中国经过51年发展,农业产业形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顺利实现了解决温饱和小康二大目标。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央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做出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期农业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2.1中国农业产业进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完全产业形态(即三次产业齐全)、由传统农业向工业化推进进而实现现代化伟大宏愿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或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农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成长作出过重大贡献,对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起过重大推动作用,农业内部产业形态成功地经历了二次大的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以粮食经济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性农业经济特色,基本完成了传统产业的进化。

第一次是建国以后到80年代中期前后的农业发展阶段,可以称之为粮食经济时期。特别是在80年代初期,粮食等基本农作物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中国长期难于解决的温饱问题。这一时期,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性能量释放,中国长期形成的精耕细作的粮食生产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和体现,到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46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到390公斤。同期,棉花、油料、糖料、大宗蔬菜等基本农产品都获得巨大增长。

第二次是90年代形成的以多种经营、畜牧业和水产业快速成长为特色的传统农业经济,可以称之为传统畜渔经济。这一时期,在继续重视粮棉等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素逐步发挥作用,商品农业快速发展,生产重心开始由粮食向非粮食物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在传统农业框架下得到较大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提前实现了中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在80年代中期出现基本农产品阶段性过剩后,中国农民并没有满足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辉煌,而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始将农业生产要素资源逐步向高效益的农业领域转移,沿海地区水产业迅猛发展,中原大地农区畜牧业生产规模成倍扩大,丘陵地区利用丰富的园地资源发展水果业,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商品性林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全国农业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非粮农业全面增长,长期形成的以粮食经济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格局有了根本改善。

用粮棉产量和畜渔业产出的边际变化对中国农业内部产业变动过程作实证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农业产业形态的演进过程。按照农业生产大致3-4年为一个周期,计算粮棉实物产量和畜渔业产出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三年期移动平均,然后求出农业边际变动率(以百分比计算),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粮棉和畜渔边际率变化曲线。由此可见,中国粮棉边际增长率由改革开放以前低于2%增长到1984年前后最高约8%形成单峰后于1990年前后结束了4%的较高增长率(图1中的“粮棉边际增长率”),我把这一时期简要地称之为粮棉经济时期,或农业转变准备时期(或第一时期)。用畜牧业和渔业产值代表商品农业发展,根据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指数作算术平均后求出的商品农业边际增长率(图1中的“畜渔边际率”)曲线表明,三年移动平均的商品农业产出在粮棉等基本农产品增长乏力后于1990年前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其边际增长速度开始远远大于粮棉边际率,虽然畜牧和渔业产品的商品率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商品率,但生产方式仍是传统型的,因此我称之为传统畜渔经济时期,或农业转变的启动时期(或第二时期)。大致从目前(2000年前后)开始将进入以优质粮食、园艺业、现代畜牧和现代渔业为特征的农业新时期(或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显然有别于前两个时期,这是一个现代农业将会得到全面发展和快速成长的新的时期,可以称这一时期为现代农业进入时期或农业转变时期。

根据农业转变理论和上述实证分

Y边际增长率析,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产业演进路径

十分明晰,有着典型的农业转变轨迹,通过图形抽象,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农业转变模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时间T为横轴,以纵轴Y表示农业产业边际增长率(%),用A曲线表示以粮棉等基本农产品为特色的典型传统农业经济成长过程,B曲线表示传统畜渔经济为特色的非粮类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C曲线表示现代农业进步过程,每一个时期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单峰变动曲线。第二时期的B曲线与第一时期的A曲线及第三时期的C曲线的时间序列交点分别为a点和b点,大致在1990年和2000年。如果将A线、B线和C线分别作切线,将切点相连并作出农业产业变动长期曲线,这一变动过程正好可以用F曲线近似地表示,这便是中国农业转变或农业产业进化的长期变动曲线。

中国农业转变和内部产业进化已经开始由B曲线转移到C曲线,并将沿着C曲线移动,经过目前已经开始的第三次农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移动,会抬升表示农业总体发展态势的长期曲线F,加速完成这次农业转变。然而,由于宏观局面的巨大变化而使中国农业转变更具紧迫性。分析表明,中国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突出的不适应性,如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不适应,与增加农民收入要求不适应,与市场需求不适应,这是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转变需要高度重视的三个主要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应该看到,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资源禀赋、财政支农、现代要素投入和市场建设等硬指标上,还反映在诸如人员素质、经营机制、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等方面,中国农业发展差距还很大,农业转变任务还十分艰巨。

2.2新时期农业转变的政策信号

应该看到,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及国际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加速农业转变和建设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中国农业政策逐步开始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系列政策,逐步拉开农业转变的序幕。

一是1998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使全国粮食生产与收购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使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制约因素所形成的调整传统农业结构难于奏效的格局开始有了改变,全国各地逐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并拉开了农业转变的序幕。

二是1998年10月初,总书记在江浙沪三地农村考察时指出,“沿海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发达农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随后召开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并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确定了到201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相应政策,使中国农业转变开始成为跨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内容。

三是2000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农业形势作出明确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意见》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指出,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合理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从而使各地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实质性地迈出农业转变步伐。

四是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农业要加强,要巩固,要在发展中面向市场调整。在农产品结构方面,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提出要加快发展畜牧和水产业并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以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更多农户。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五”期间中国农业转变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调整农业结构,而是从多方面加速农业发展。

中国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对粮食供给这一制约农业转变的根本因素进行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大讨论,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世界浪潮的强烈推动下,逐步形成的这些政策,为全国整体性农业大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中国融入农业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战略性机遇和从未有过的重大挑战。在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要加速传统农业改造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配置农业资源原则和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推进农业转变势在必行。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农业转变,是继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中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二次农业革命。我们理应大胆进取,抓住机遇,利用全国统一的农业大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和全球农业一体化条件较为成熟等有利时机,加速这次农业转变。全面推进中国农业转变的时机已逐步成熟,一个全面推进农业转变的新的发展时期开始到来。

3农业转变没有固定模式

加速中国农业转变,需要抓住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产品农业提升为质量农业,推进一国范围的自给性农业向全球范围的商品性农业等基本特征,其目的在于促进包括农业资源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技术和农业体制(包括制度和组织)的全面升级,提高生产者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档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农业市场,使中国农业尽早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农业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这次农业转变,实际上也是21世纪初期农业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抓手。然而,实现农业转变并没有各地共同可以通用的农业转变模式。

中国由东到西、由南而北,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需求等差异较大,甚至中国许多省的面积和人口都达到或超过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规模,多数省市区都有着完整的产业形态,农业对于中国和一些地区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部门,农业转变是一个从全国到地方的共同任务,但如何促进农业转变却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在农业比较优势原则下根据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地推进。

沿海地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除农耕业外,还有独特的海洋资源,根据资源禀赋决定农业结构的原则,水产业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部地区由于仅靠淡水资源发展水产业就远不如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地势较高且起伏大,河流水域利用率低,只能利用库、塘、渠等水体资源发展淡水养殖,水产业比例就很低。最主要的是,东部地区在热量、淡水和土壤资源条件方面配合较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中国农耕业、农区畜牧业和渔业的集中产区;而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旱,热量、水利、土质等资源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加上交通不便,人口稀少,耕地小而分散,农业发展相对粗放,没有东部那样精耕细作,但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潜力超过了东部地区。

除东西部地区这些差异是农业转变所要考虑的因素外,南北方之间的差别也是需要重视的,然而却很少引起重视,中国南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也是中国农业转变所必须看到的。从下表数据可见,以秦岭和淮河为地理标志的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表1中国南北方地区经济社会条件比较

土地面积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农民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

(万平方公里)(%)(万人)(%)(亿元)(%)(元/人)(倍数)(亿元)(%)(亿美元)(%)

南方地区260.5627.497111157.6848685.358.823701.102941.559.022372.173.23

北方地区687.3872.515217142.3234095.041.221050.972042.540.98867.126.7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有关数据计算。其中,“土地面积”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表中土地面积的比例、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按分省合计数计算。农民纯收入倍数以全国平均数为1计算。

中国南北方地区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异,如降水、温度、土壤、日照等,淮河以北的东部北方地区,旱地为耕地的基本形态,发展了一整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中国旱粮作物和棉花、花生、大豆、甜菜和温带水果的主产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耕地的基本形态,发展了一整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油菜和甘蔗、桑、茶、柑桔等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在北方地区西部,又以祁连山为界,在祁连山以北的甘新地区,是广大的干旱气候区,荒漠化严重,种植业完全依赖于灌溉,畜牧业以山地放牧业为主且相对发达;在祁连山以南的青藏高寒地区,是以放牧业为主的地区,除少数河谷地带外,牲畜、农作物都带有高寒地区的特点。二是经济社会条件,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人口较多、城市和农村工业较为发达、农业技术扩散速度较快、农民敢冒风险勇于闯市场等,这就决定了南方地区应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农业产业。

当然,中国地域的广阔性远不是东西部的经济划分和南北方的地理划分可以囊括的,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更有其不同的特点,如农业综合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农业区(一级农业区),这种区域划分显然更有利于指导各地的农业转变。陆地部分的九个农业区在农业发展上各有侧重,东北区垦植较晚,人均耕地较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等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农牧兼营,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黄淮海区平原广阔,耕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棉主产区;黄土高原区大部分为黄土高原,以旱杂粮生产为主;长江中下游区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农林牧渔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有利于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西南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系国家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华南区地处南亚热带及热带,是唯一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现代园艺业有着广阔前景;甘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以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和荒漠放牧业为主,将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区;青藏区是国家重要的牧区和林区之一。

即使在省域内部,也因具体条件不同而使农业发展有所不同,如各县之间,甚至乡镇之间亦是如此。因此,各地农业转变没有固定模型,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与策略,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4依靠创新机制促进农业转变

a

资源禀赋技术

A

CE

fF

Bb

ec

D

文化禀赋制度

d

图3诱致性创新模型及要素关系

如何促进中国农业转变,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提出的“诱致性创新模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超常规的一般均衡模型,勾画了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及相互间的重大关系,下面是模型图示。

“诱致性创新模型”表明,资源和技术对制度的影响表现为C线和B线的正向关系,要求根据资源比较优势,采取相应的制度,如我们可以利用突出的人力资源优势,作出采取劳动密集型制度安排,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制度;D线表示诸如农民生产偏好行为等文化因素对农业制度的影响;而A线和F线则表明资源禀赋对农业技术的要求以及文化禀赋对资源利用因素的影响;E线表示技术因素对文化禀赋巨大影响作用。相反,它们之间也存在反向影响关系,模型中的小写字母a表示技术对资源禀赋的作用,b线表示制度对技术的影响,c线表示制度因素影响资源利用的影响,d线表示制度因素对文化因素的影响,e线表示文化因素对技术的作用,而f线则为资源状况影响文化禀赋的变化。从这一模型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国开始处在农业转变的初期,需要重点抓好创新机制,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机制调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充分文化禀赋的作用。

如何通过创新加速农业转变,近期需要重点抓好以信息为中心、以政策和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为基础,沟通政府宏观决策与农民微观生产行为,紧密连结国内外两个市场,抓创新系统建设。这就是,从供求关系角度上,让农业生产主体明确市场需要什么产品(Product),政府部门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需要在对那只“看不见的手”作出充分识别后制定指导性政策(Policy),始终不断地向农民提供农业知识(Technology,包括技术和技能),这里将之概称为“PPT”系统建设。只有将产品市场、政府决策和知识农民相结合并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支持系统,才能较好地完成这次农业战略性转变,才能推进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4.1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梅勒认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由于商品化加速发展、收入增长对非粮类鲜活农产品需求大幅度增加以及改善市场管理效率等三种变化引起市场重要性的迅速增加,非赢利性的政府组织向农民以各种形式提供农民急需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则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最近在江浙沪三地农村调查发现,目前农民仍主要依靠政府销售大宗农产品(粮食和生猪等),而水果、水产品、蔬菜及花木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主要靠零散的“运销户+提篮小卖”传统方式,农民往往由于农产品信息不灵导致巨大损失。浙江省长兴县长桥乡东埠村是长江三角洲有名的“草莓村”,种植历史已有10年,一直靠外地客商在当地设点低价收购(2000年4月中旬,较小的草莓每公斤仅2元)和外出提篮零卖,由于对外地售价不清楚,不仅导致收入大打折扣,而且每年都有一些草莓烂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建设中最基本的是建立部级的农产品信息系统,起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农民,二是政府部门。对农民而言,尚需提高农民搏击市场的综合能力,建立农产品产、销、加各环节相互沟通的合作组织,培育专业性贩销大户等;而政府部门的作用却是最重要的,这不仅是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政府农业部门要加速服务职能转变和改变工作方式,增强直接面向分散农民的产品购销服务功能。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需要国家和地方多级联动,利用政府占有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研究、筛选、分析基础上,以国家农业部门为基础,构建全国范围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借助现代通讯设施和手段,以政府网络形式,联通地方各级农产品供求网络,指导地方农产品调剂。通过向农民农产品供求信息,使农民能在生产之前自行调节生产计划,在产后可以选择适合的市场投放其农产品,无疑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4.2构建国家、省、县、乡(镇)四级双向反馈决策系统

农民家庭生产计划信息越是充分,微观生产计划(农户生产计划)就越能适应市场需求,其产品也就越有销路。农民所需要的信息除上面提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外,还有农业技术信息、劳务信息等,但政策信息尤为重要,特别是正确的政策信息是农户微观生产计划前农户决策的基础。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特丽•西库勒考察中国80年代以来的农业发展后认为,中国未来“有效的农业政策要求考虑全面和注意政策协调,并要把农业放在与其他产业真正平等的地位上”。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及时为农户提供农业发展的政策信息。需要建立国家、省、县、乡(镇)四级互通的决策信息系统,定期向下国家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税收、农民减负等政府政策信息,由下而上传递农户决策、农户调查、生产动态等信息。通过政府农业专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四级双向反馈传递网络的完善,不仅可以使农民能及时了解国家农业政策、各级地方农业政策,而且使各级政府能及时了解农户计划、农业生产行情,从而减少农户和政府的错误决策的概率,提高农业转变的有效性。

4.3逐步建立现代“知识农民”培训教育系统

转变范文篇2

〔中图分类号〕K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26(1999)06—0035—05

一、问题的提出与大转变观 国内外理论界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思想转变的研究基本限于同一分析框架,即世界观转变的研究,通常着重考察他们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这一分析框架源于梅林、普列汉诺夫,特别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研究。列宁在1914年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所附的参考书目中就指出: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P59)。目前,虽然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完成思想转变的具体时间界标还存在分歧,但对于这一分析框架思路都普遍接受,并将其模式化,推广开来,作为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各国无产阶级领袖思想转变的一般框架模式。

固然,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时,这一分析框架是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但将其推广开来,用于分析马、恩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转变就不完全合适。原因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与其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转变是两种不同质型的思想转变,前者属于原发内生型,后者属于继发外生型。所谓原发内生型思想转变,是指由于对一种新世界观的首创性发现所带来的个人思想的根本转变。它的突出特点:一是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探索;二是新世界观的首创性发现;三是以这种世界观作为自己人生理想和追求,并用它来唤醒更多的人。在这里,是否首创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世界观是关键性因素。以此衡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属于这种类型的思想转变只有马克思、恩格斯二人。所谓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是指在直接继承接受他人发现的新世界观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思想的根本转变。它的突出特点:一是经历了多元的理论(世界观)选择过程;二是全面彻底接受前人发现的新世界观作为个人的终生信仰、理想和追求;三是以这种新世界观为指导,来开拓自己国家或民族的伟大事业。在这里,选择、继承、实践、发展四部曲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以此衡量马、恩之后的各国无产阶级领袖的思想转变,都属于这种类型。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质型的思想转变过程。前者是独到的理论发现和创造过程,后者是多元理论的选择过程;前者是新世界观的首创性发现过程,后者是已知世界观的认同和继承过程;前者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世界观的划时代创造性,后者的根本意义在于其所选择的世界观在各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具体运用以及在与该民族、国家革命实践结合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总之,我们完全可以将后者理解为个人伟大理想的确立及其在自己民族、国家范围内化为现实的过程。对此,国内已有学者从其它角度道出其中的机理,指出:“理想把现实活动与未来结果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个体迈出的每一步都向着这个既定的目标接近……。”[2](P71—75)由此可见,如果说原发内生型思想转变是否完成的标志是看其首创的世界观的彻底程度,那么,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是否完成的标志则不这么单一,它不仅要看对既定世界观接受和继承的全面程度,认识和理解的深刻程度,而且要看对这种世界观具体运用、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程度及成功程度。这就出现了双重标准,且二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缺一不可的。而这后一个标志已超出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理论界研究思想转变问题的分析框架,即超出了单纯的世界观转变研究。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建立大转变观作为研究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新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的主要特点是将对领袖人物思想转变的考察视野放得更宽,不仅考察其继承接受新世界观的复杂选择过程和最终全面程度,而且考察其对新世界观认识、理解的深刻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将新世界观与本国、本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实际相结合的成功程度。基于这种认识,大转变观借鉴了现代系统科学的分析理路,即“输入→输出→反馈→输入”分析,将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系统,它是由选择、继承、实践和发展等前后相继、谐调互动的诸要素组成。因此,对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分析,也就随之转化为对“选择

附图{图}

发展”过程的双向动态分析。这相对于时下理论界那种单向静态分析框架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改进,更具客观性、科学性。

具体看,大转变观对于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充分注意到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两重性特点,即,一方面,是对本国、本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人信仰和理想的选择和确立过程。这两个方面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前者,后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将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意义或价值,坠入个人奋斗或宗派主义的狭小天地;离开后者,前者又将丧失科学理论的指导,陷入盲目性,很难获得成功。这两个方面谐调互动,共同构成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完整的内在逻辑基础,必须将它们统一起来,作为研究该类型思想转变过程的两个基本评价维度。否则,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做文章,人为地割裂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必然造成此项研究内在逻辑上的缺陷,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其二,还充分注意到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实践环节和其反馈过程对于最终完成转变以及我们认识这一转变过程的价值,自觉确立实践标准。它不仅重视思想转变本身内在逻辑轨迹的分析,重视对时代大环境的分析,也重视对新世界观在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状况的反馈分析,使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相结合,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应该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上确立实践标准与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中确立实践标准意义同样重大。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投身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从长远观点来看,在实践中屡屡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挫折乃至失败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性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二、青年思想转变的两重性

青年的思想转变内含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一是对中国人民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正确道路的探索和认识过程;二是个人理想和信仰的选择和确立过程。二者谐调互动,共同构成青年思想转变的动态过程。

首先,从这两个过程的逻辑关系看,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前者是青年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后者是其外显直观内容;前者是实践和发展的过程,后者是选择和继续的过程;前者是方法论的形成过程,后者是世界观的确立过程。如果没有对马列主义信仰的确立,青年很难率先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仅仅确立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至此而止,青年也未必就一定能找到这条正确道路,陈独秀等人的主张的失败——不论基于何种主客观原因——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有把马列主义中国化,只有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才适合于中国,才能指导中国革命走上正确道路,才能保证马列主义在中国不至于沦为空想和教条,也才赋予青年思想转变以真实意义。因此,只有这两个过程都基本完成或转入正轨,青年思想转变的整体逻辑结构才算完满。

其次,从青年思想发展的实际过程来看,他曾经像“住旅馆”似地接受过许多思想和理论,这些中外文化理论遗产当时都曾被青年视为自己追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目标的理论武器,当作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精神工具”。在早期革命生涯中,“理论武器”和“精神工具”经常更换,他所说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3](P87),即应是指称这一状态,但他“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却矢志不渝,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努力从未止息。即是说,青年始终立足于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高度来选择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式道路”,也没有脱离这样一个总前提。实际上,从最初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7日《湖南大公报》)和马克思主义(1918年8月—1919年3月第一次赴北京期间),到接受“唯物史观”和“俄国式道路”,历经了两年多的矛盾和徘徊,绝非一见钟情。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也是在他找到了“俄国式道路”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时,才最后确立并巩固下来的。否则,我们无法理解青年极富功利性,历经多次变换的信仰选择过程为何至马列主义而止。

再次,青年思想转变过程中的继承和发展两个环节,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不平衡性。所谓同一性,是指它们共同构成青年思想转变的全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个环节和两个层次;所谓不平衡性,是指这两个方面和环节的发展进程是不同步的,相对而言,继承的过程比较迅速而短暂,发展的过程比较艰难而漫长。这种不平衡性直接源于这两个过程的复杂程度的差异。不仅如此,从青年思想转变的过程来看,实现前一个过程时,有众多的革命同志的启迪、帮助和支持,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效应,这一点新民学会活动的有关资料记录得一清二楚;实现后一个过程时,却遭到党内主要领导人的反对和排挤,显得比较孤立而艰难。这就使本已不平衡的两个过程的差距又被人为因素进一步拉长,使这两个过程的分离更加清晰,强化了青年思想转变的两重性。而这后一个过程不能被党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者所接受的事实,也从反面证明实现后一个过程对于最终完成思想转变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最后,时下理论界对青年思想转变的讨论都是围绕第一个转变过程展开的。值得研究的是,对于第一个转变过程,当时曾谈过这样的观点:“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4](P148)可见,他当时还把俄国式的革命看作是“恐怖的方法”,认为走俄国式道路来解决中国问题是无计可施之际的一个变计,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下策。至于在中国,俄国式道路的前途如何?俄国式的革命怎么搞法?对诸如此类的关键性问题,青年并无深思熟虑在先,也没有清晰明确的思想在胸。1920年3月14日,他在致周世钊的信中还说,“现在我于种种主义,种种学说,还都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4](P64)因此,这次转变在当时说来,无非是处于探索和选择之中的青年的又一次新尝试和新选择罢了,就如同他当初曾崇拜康、梁,曾接受过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观念一样,是对“昨日之我”的又一次“挑战”。这种新选择在中国能否走得通,能否解决中国问题,是否一直坚持下去,具体又该怎么走等等,均待实践的检验和裁定。这正是决定第二个转变过程不可逾越的实践依据。由此看来,第一个转变过程带有明显的初步尝试性再选择的痕迹,如不完成第二个转变过程或是使第二个转变过程转入正轨,很难说第一个转变过程就是最终选择。

三、青年思想转变的两个过程

青年思想转变的两重性决定了其思想转变是分为两个过程来完成的。第一个过程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即世界观的确立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从一般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即方法论的形成过程。它们代表了青年在思想理论上成长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时间界限上看,青年的思想转变过程与他此间的两次著作高峰期是同步的。第一次著作高峰期是在1919年7月至1921年初,这正是他实现第一个转变过程的关键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著述和思想发展问题,理论界论著颇丰,此不赘述。

第二次著作高峰期是在1925年至1927年底,这也是他实现第二个转变过程的关键时期。能反映他这一时期思想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这些著作对他完成思想转变的第二个过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首先,这是青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的中国社会,在总结以往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成的阐述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第一批成熟的著作,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源头。

其次,在这些著作中,青年明确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早就注意农民问题。与以往不同,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他着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与动力之间关系以及工农商学联合战线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还分析了农民革命性的源泉,强调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这个最重要的同盟军,从而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即农民同盟军问题。

第三,在这些著作中,青年还阐述了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建立农民武装,建立民主政权的思想。他认为,农民必须推翻地主武装,建立自己的武装,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同时,还必须推翻地主阶级的都团,建立乡村自治民主政权。在“马日事变”后,由主持制定的《中共湖南省委目前工作计划》中,甚至初步提出“上山”的主张,准备开展长期的武装斗争。

这些思想标志着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式道路的认识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由认同和接受提升到实践和发展,即由世界观层次具体化到方法论层次,实现了二者的真正统一,马克思主义开始化为在中华大地上具有直接可操作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俄国式道路开始化为中国式道路,青年思想转变的两个过程在这里汇合,其两重性在这里融贯,其内在逻辑也已圆满,其思想转变最终完成。

四、确立大转变观的意义

立足大转变观研究青年(及各国无产阶级领袖)思想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证明,要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没有第一个转变过程不行,但仅有第一个转变过程也不行,只有同时实现这两个过程的人,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最初也有资产阶级学者的一份功劳。先有梁启超、朱执信、刘师培、江亢虎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后来,聚集在孙中山周围的一些国民党理论家一度甚至用唯物史观来分析考察中国社会实际,研究中国历史,如胡汉民、戴季陶等。但这些人最终都没能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终于被人民革命的浪潮所淹没。而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虽然曾经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由于他们没有实现第二个转变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犯了错误,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只有实现了两个转变过程的革命者,如蔡和森、、等人,才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也正是在实现了第二次转变后,这些人才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担当主角。第二,有助于我们理解晚年所犯错误产生的思想渊源。思想转变的第一个过程虽经较长的推求比较,但真正转变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且主要是外界突发事件促成的,即苏俄对华的两次宣言的感召和影响。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两个宣言与中国人民见面已分别是1920年3月和年底;苏俄特使伏林来华宣传苏俄友好是1920年8月,青年发起创办俄罗斯研究会也是在1920年8月。这些事实说明,青年从转向较系统、转专注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到最终完成第一个转变过程,前后历时不足一年;而且真正打动的与其说是其理论的系统性,不如说是其理论的实际可操作性。这种缺欠本应在第二个转变过程中弥补,但第二次转变的核心和重点却是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的过程。延安时期,全党的理论和宣传基本服务于抗战和反蒋,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国革命问题,对经济问题思考较少。昔日的缺欠终于留给了新中国。

第三,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袖人物思想转变的研究。大转变观客观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不同类型思想转变在运作过程中的特殊规律,是我们比较研究他们思想转变的一条新思路。根据这一研究思路,我们还可以对他们的思想转变作更细的划分。譬如,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又可分为“继承型”的和“继承+发展型”的,前者只完成第一个转变过程,后者先后完成两个转变过程。同时,这一研究思路还借鉴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新方法,即系统论,并自觉确立实践标准,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也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它充分注意到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思想发展史中的选择性和功利性原则,更有利于自觉恢复他们完成思想转变过程的客观历史语境,增强思想史研究的历史真实性。

【责任编辑】李素贤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于昌元.世界观的形成是以认识为基础的评价过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转变范文篇3

说到观念,曾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农民进城,这天天气非常热,口渴难耐,于是他们来到一个饮料部,一打听,一杯水两块钱,其中一农民就想,水在我们哪里是不要钱的,而这里边水都要钱,可见这里不好过,我得回去;另一个农民在想,水在我们哪里是不值钱的,而这里水都可以卖钱,可见这里很好挣钱,我得留下。一个观念的转变,令两人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回家的,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留下的,却丰衣足食。由此可见转变观念的重要性。

我行现在正在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股份制改造,新的体制即将建立,必然引发新的观念产生,为此,我们必须及进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环境。但我们应如何转变观念?转变什么观念?

作为现代职业工作人员应转变道德观念:一名合格的中行员工,思想上必须要忠于中行事业,牢固树立在中行一天,我们就应忠于中行事业一天;在中行获取报酬一天,我们就应为中行奉献智慧一天的思想。也许有人会说,忠君是封建社会思想的残余,现代人讲究识时务者为俊杰。不错,但我们翻开历史,唐代名臣魏征,其最初是皇太子李建民之谋士,在争夺皇位时,为李建民出谋划策,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射杀太子。当李世民登上皇位时,传召魏征,劈头责问:“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魏征面不改色,从容答道:“臣下各为其主尽忠,春秋时,管仲辅作齐桓公创立霸业前,做齐桓公哥哥公子纠的师傅时,还箭射齐桓公呢,难道你想我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席话,不仅让李世民哑口无言、怨恨尽消,并对其的耿直和忠心产生赏识、器重,魏征也从此开始成就自己成为中国的千古名臣。可见忠诚并不与识时务者为俊杰相矛盾。

作为市场经济工作人员应变工作观念:有道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如我们能积极、主动、负责、开拓性地工作,丰硕的奶酪必然会属于你。也许有人又会说,现在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且收入照常。是的,由于我国正处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时期,而我们银行内部市场经济成分体现不多,特别是分配制度还完全处在计划经济体系当中。但中行改革的整体规划告诉我们:今后的工作将会是定员、定岗、定薪,严格按每个人贡献的大小分配收入,员工间的收入将逐渐拉大。但随着我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毕,今后将不是我要怎么做,而是别人要不要你做、市场要求你怎么做,过去那种坐享其成的事,如高山流水,一直向前最终融入江河湖海,不见踪影。

转变范文篇4

(一)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失灵”稀缺有限的资源为极少数的经营者独占形成的行业为自然垄断行业,如电力、交通、通讯、管道运输等。这些行业不仅投资需求大,回收期长,沉淀成本大,还具有克拉克森等经济学家所指的规模经济显著的特点。此外,由于该行业含有公共事业领域,还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因而,传统理论认为,由独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会带来更高的效率,政府需要进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在自然垄断行业中还存在一个定价问题。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自然垄断行业会出现亏损现象,若由企业自由定价,则企业会选择以平均成本定价,从而把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获得垄断利润,大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这就是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PublicInterestTheoryOfRegulation)作为对市场失灵的回应,把政府视为公共利益的化身,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充当严格管制的角色。(二)自然垄断行业中的“政府失灵”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实践证明,政府的严格管制非但没有带来更高的效率,反而还得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主要在于“政府失灵”现象严重:(1)“A-J”效应。在研究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时,经济学家采用了A-J模型,模型中的约束条件为:〔R(K,L)-WL〕/≤S。其中S为政府规定的投资回报率,R为收入,K为资本量,L为劳动力的数量,W为劳动力价格。可见,投资回报率以资本为基数。阿费契和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在投资回报率管制下,企业会产生一种尽可能扩大资本基数的刺激,从而效率低下。(2)政府规制的部门利益理论(SectionalInterestTheoryOfRegulation)施芝格勒认为,政府规制是产业自己争取而来,并为特定产业的利益服务而设计和实施的。由此的产物便是,“政府被俘”,寻租现象相伴而生,甚至引发政企同盟现象。(3)政府规制成本巨大。在政府的严格规制下,企业与政府之间进行着博弈。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往往处于被动境地,企业拥有许多“私人信息”,从而产生“道德祸因”,使政府规制政策失效(规制成本加大),社会利益缩小(规制效益减少)。从我国来看,电力、铁路、民航等自然垄断行业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长期以来,自然垄断行业采取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经营状态。长期垄断带来的结果是:价格高,服务质量低,政府集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业务的经营者为一身,使垄断的性质摇身变为行政性垄断。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自然垄断行业与政府

(一)现代经济学中的自然垄断行业1982年,鲍莫尔,威利格等经济学家从部分可加性(Subadditivity)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他们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就仍然最小,该行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对自然垄断的管制,源于《现代经济学前言专题》)将此理论运用到多产品生产行业,则自然垄断行业可用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来解释。即单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用公式简单表示为:TC(Qx,Qy)<C(Qx)+C(Qy)。鲍莫尔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可竞争性市场理论,即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市场上供给者行为构成很强约束的市场。他们认为,市场属于垄断结构,如果实际的或潜在的市场约束足够强,使市场近似于完全可竞争性市场,自然垄断是有效的垄断,经济规制不再必要。该理论为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纷纷在银行、电信、民航、电力等领域采取了放松管制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缩小政府涉足范围,通过规制改革重新构建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以英国电力行业的改革为例市场层面:英国电力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垂直一体化格局,旨在建立竞争性市场。电力产业链是由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大环节构成,英国将发电和售电环节分离出去。发电系统由全国电力公司(NP)、电力生产公司(PG)、国营核电公司、苏格兰南、北电力公司、中小型发电公司(IPP)、外国电力公司等组成,形成竞争格局。在输、变电领域,由全国电网公司独家经营电力市场。在供电领域,成立了12家地区供电公司,直接面向电力用户供电,大于等于100KW的用户可自由选择供电公司。英国政府将市场进行分割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袄特森认为,产业性质的变化可以随技术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市场的发展,电力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独家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行业自身的特点看,发电和售电业务不具有固定性网络的特点,自然垄断性不强,为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Primeaux等专家对电力行业作过实证研究,他们收集了同时存在两个电力供应企业的城市和只存在一个电力供应企业的城市的可比较成本数据,发现一个企业提供电力并不比两个企业提供电力具有较高的效率。可见,并不是自然垄断行业所有产品(业务)都具备自然垄断特性,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是不科学的。政府层面:1989年英国修定了“电力法”,并由此设立了能源工业规制办公室(OFFER),它是一个独立于企业的专门的行业管制机构,主任任期五年,该机构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有足够电力供应,发放电力经营许可证。英国还设立了两个监督机构,其一为垄断和兼并委员会(MMC),负责对竞争领域中,OFFER认为没有实现有效竞争的任何领域调查;其二为公平交易委员会,旨在维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在英国社会中还有专门的电力消费者委员会,共同防止消费者利益受损。市场与政府结合层面:政府在竞争领域立足于建立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交易制度。英国在此领域,建立了两个“中心”一个“市场”。两个中心是面向所有发电和配电公司开放的电力交易中心;英格兰和威尔士电力交易中心,在这里,10万千瓦容量以上的发电机组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调度,通过运营该交易中心,以竞价方式完成供求之间的平衡。在合同市场上,发电厂和用户就电价达成协议,通过谈判签定双边合同,确定上网电价。在必要时,OFFER也会作出必要的规制。在垄断领域,政府主要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规制制度。在电价上,英国政府就采取了激励规制制度。为防止垄断低效率,政府运用了最高限价(RPI-X)作为规制工具,政府经过一段时间(如3-5年)对规制模型中的变量值重新评估,重新定价格上限,上限以下,价格可以自由浮动。这样,相对于投资回报率规制来看,提供了一种能让企业在短期内降低成本,以获得较大利润的制度设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该方法仅运用于电力行业自然垄断业务领域,在非自然垄断业务领域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通过上述改革,明确也解决了谁是规制者,规制谁,谁来监督规制者的三“W”问题,提高了政府管制的科学性和

管制效率。从实践来看,改革后英国取得了较大成效,老电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如NP1994年与1990年比成本下降了21%,同时电价下降了,如1996年比1990年家用电价下降了11%。

三、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角色问题

(一)仍以电力行业为例,看重塑政府角色的前提从英国电力改革的经验可以得到启示,重塑政府角色首先要从根本上打破政企和一的局面。转型时期,两种体制并存,由于路径依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政府与企业之间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出现“垄断依靠市场和行政的双重力量形成,既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垄断的特点,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手段来推动垄断的形成和运作,又融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垄断的某些成分,依托目前尚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来操纵垄断,是当前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权力和市场力量形成的特殊垄断即行政性市场垄断。”在我国电力领域,1987年国务院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1997年撤消了电力部,原行政职能交给国家经贸委决定。2000年,国家经贸委决定调整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各省(区、市)将分散在各专业管理部门,行政性公司等单位的政府管电职能划入经贸委,表明我国旨在政企分开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要改变政府集政策制定者、监督者、经营者为一身的局面,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的行业规制机构,反垄断受理机构,专门的监督机构,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协会的作用。其次,明确细分自然垄断行业中政府规制领域。这就要求政府依据行业特点,打破原垂直一体化格局,重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我国电力行业来看,通过改革电力工业投资和办电机制,形成了外资、地方、中央和地方等多元化的建厂格局。1985年成立了华能集团,新力能源公司。1996年,政府制定了利用外资的具体政策。初步打破了发电行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在发电环节确立了竞争的基础。但非垂直一体化格局远没有形成,输电和配电环节仍然处于国家电力公司垄断经营状态。国家电力公司独占了500KV、300KV的输电、变电业务,垄断了220KV、110KV的输电和变电业务。总的来讲,我国的电力行业仍然是高度垄断业务,可竞争性市场没有建立起来,在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没有退出。另外,还需要有法律保障。法律是政府进行管制的手段之一。法制的作用用钱颖一的话来说,“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约束的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第二个作用是约束经济人行为”。核心是“确定政府与经济人之间的保持距离型关系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竞争性领域里,法律主要用来约束市场,维持市场秩序,防范“市场失灵”,在垄断领域里,法律主要用来约束政府,防范行政性垄断。我国在自然垄断行业的法制建设需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为宏观层面,需要规定严格,可操作性强的《反垄断法》,虽然我国1993年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有关禁止垄断价格的规定非常简单,缺乏相应责任条款,且对政府滥用权力的约束力不够。二为微观层面,加强产业行业法的建设。1996年的《电力法》,该法已经规定的主要政府管制机构已经撤消,其指导思想也出于国家基础建设安全考虑,欠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特征。(二)重塑政府角色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的需求水平还不高,因而,政府干预的广度,深度要相对大一些。政府规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混合体,需要政府分领域放松规制和强化规制。在自然垄断业务领域,仍然采取垄断经营,政府在其中充当科学规制体系设计者的角色。政府可引入竞争性激励规制方式避免垄断经营带来的负效应。如在经营领域实行垄断经营市场化,政府成为特许经营许可权的发放者,采取竞争投标经营;在垄断价格领域,我国主要采用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法,企业在稳获利润的前提下,根本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这需要政府构建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价格激励机制。在非自然垄断业务领域,政府应该成为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建立市场竞争规则和交易制度,让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从我国来看,自然垄断市场中的市场竞争规则和交易制芳还没有系统建立起来。在交易制度上,有学者建议采用以中长期双边合同为主,现货市场交易为辅的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都要适合我国国情;在竞争规则上,政府要定的规则很多、很细,如澳大利亚的国家电力市场规则就有十条,细到对报价、安全要求等都有明确规定。在这块领域中,政府也进行必要监督防止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主要成为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

参考文献:

〔1〕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2〕王俊豪.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J〕.经济研究,1998,(8).

〔3〕王俊豪.A-J效应与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模型〔J〕.产业经济,2001,(10).

〔4〕王俊豪.中英自然垄断性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比较〔J〕.世界经济,2001,(4).

〔5〕王俊豪.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

转变范文篇5

一、转变领导方式要着眼于唯物论

合领导方式的转变,毛同志的文章。重点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角度,论述了转变领导方式的着力点。该文对县来讲,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转变领导方式,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思维方式,必须以唯物论来统领。具体到县,就是要用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前,要树立三个观念。

一)跳出看

也属于欠发达地区。怎么来看待的发展?要用两分法。一方面,与一样。不能盲目乐观。近年来,特别是10年以来,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变化。从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来看,运行良好,已经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成绩值得自豪,但不值得骄傲。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省、全市的发展中,仍然处于中等偏上的位次,距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差距还比较大。对于我来讲,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如果我沉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当中,那么就会在新一轮发展中悄然落后。另一方面,也不要妄自菲薄。尽管的发展从目前看跟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但我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拥有极具潜力的产业优势。最为难得的有好的思路、好的干部、好的士气。这些后发优势,必将助推崛起。因此,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加快崛起、争进经济强县”目标。总之,要转变领导方式,就要客观的辩证的分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悲观失望,一定要认识优势、发挥优势,赶超当中实现崛起。

二)居危思危求突围

属于欠发达地区,处于落后地位。上一轮发展中被边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怎样实现在困境中突出重围?要剖析六个问题,弘扬六种过硬作风。

既想好又想巧;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怕落闲话。二是工作不到位。满足于一般性的号召和一般化的工作水平,一要剖析六个问题:一是思想不解放。前怕狼后怕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办法不够多。存在着思想保守、畏难情绪、消极厌战等问题,不能有效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四是效率不够高。办事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缺乏一种废寝忘食、夙兴夜寐的精神和干劲。五是作风不够硬。庸、懒、散、软“四大顽症”表现突出。六是机制不够活。工作方法落后,不能有效进行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

转变范文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职能;企业管理

会计职能是会计工作本身所具备的职能,包括对会计信息进行反映、记录,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会计职能也是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转变会计职能,以便使企业在新时期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会计管理能力。

一、传统会计职能的局限

在之前市场经济刚刚确立之初所成立的企业,大部分是按照行政命令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各部门,从上到下是垂直化的管理体系。其中,会计部门是具备授权审批、职责分工的会计职能体系,在一般企业当中主要需要完成核算、明细账、报表等工作,并且按照月度、季度和年度向上级提交相关的报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中的传统会计部门重点工作还是在日常业务处理、会计核算、日常控制和财务报表等这类对历史数据的处理上,对于未来公司资金的流动、管理等预测力度都比较弱,缺少进行比较的过程,这对于公司管理的价值是不大的。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市场中的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能提前把控市场的变化动态,掌握全新的信息和拥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那么就无法及时对市场中的需求变化做出反应,甚至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传统会计职能的重心是为了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面对新时期的技术操作平台及管理模式,其局限性正在日益凸显。首先,在会计的日常业务流程上,“会计账”与“实物账”往往是两张皮,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都是相互割裂,因而经常导致相关的会计信息在各职能部门问的传递产生滞后性。传统的会计工作重点是在过去的信息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实时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会计部门所能提供的都是过时信息,使用价值较低。其次是,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分割的,这样会直接影响企业内会计信息的传递,影响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是传统的会计部门对于资金流方面的信息比较敏感,而对于企业中的其他业务活动则比较不敏感,甚至没有去收集相关业务活动数据,导致在进行会计管理时一套完整的会计数据被割裂到其他的部门当中,从而影响了整个部门的数据完整性。由此可见,在传统的会计职能中,其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是相互脱离独立存在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要想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达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将非常困难。因而在现代信息化共享的时代当中,传统会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变化,也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职能转变。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本身价值观念的变化都对会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推动了会计职能的转变发展。

二、新时期转变和强化会计职能的措施

(一)强化会计的管理职能

管理会计也是新时期将企业管理和企业会计融合到一起的新学科,在新时期为了能够顺应经济的发展,企业也是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内部的管理会计职能,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会计工作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一是加强对资源分配的管理,协调企业经营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各个环节的利益交换和关系协调,为了能够使企业管理层颁布的各项管理措施能够得到顺利执行,管理会计需要通过相应预算的制定对现有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包括企业当前所拥有的和有把握在短期内获得的资源。对区域内企业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销售、供应等进行评估,平衡生产、销售、供应等环节之间的关系,合理给各个环节分配相应的资源,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能够顺利有效的执行管理策略,维持企业的经营发展。二是进一步发挥评价职能。评价职能是管理会计中的基本职能,直接是与企业员工的表现和薪酬挂钩的,也属于激励约束机制当中的一部分,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发展动力和内在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企业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员工评价方面的职能发挥,在新时期进一步将评价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评价职能与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和薪酬之间的关系加深,通过管理会计的评价职能来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获得相应的工作激励同时促进企业发展,使得员工工作目标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高度一致,从而不断推动企业向着经营目标迈进。

(二)完善企业会计的监督体系建设

现代会计工作所负有的企业管理职能更加复杂,会计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因而更需要完善监督体系的监控,以有效保证会计工作职能的正常发挥。在监督体系建设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上入手,一是从建立内部监管制度入手。有了内部监管才能保证会计部门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真实完整记录和分析,并且在外部的准则和规章制度约束之下能够对财务报表进行规范编制,从而有效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为管理层提供数据参考。二是从借助外部监督方面入手。在企业会计工作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内部监督,而且还需要外部监督力量,对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职责进行明确,从体制上加强对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品质约束,让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能够接受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共同监督。并且可以在企业内开展信息公开制度,将会计信息在企业网站上进行共享,接受全体企业员工的监督,对于不实或虚假会计信息任何员工都可以进行不记名举报,将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自律文化。三是发挥国家在会计监督当中的作用。国家应该加强对财务会计方面工作的重视,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测工作,使会计工作涉及的相关监督体系能够尽快法制化和规范化,从而增强监督体系的权威性,增强监督体系的监督效果。

(三)发挥会计工作的“参谋”管理职能

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赖于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上的正确性,如果决策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而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主要需要依靠会计数据,因而会计在决策参谋当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通过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作为决策参考,同时也是最为了解企业资金运行的人员,在企业资金运营商,会计部门是最有发言权的。特别通过会计数据的分析能够对资金运营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预测分析比较,对于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降低资金运营风险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企业管理层应该充分重视会计工作,积极将当前企业中的会计工作职能向上述方面进行转变,同时为会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会计部门的重视,在企业经营政策上进行支持,为财务会计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做会计工作的坚实后盾,让会计部门能够大胆开展各项会计管理工作。同时,管理层还要认真听取会计部门的会计报告,认真分析会计部门提出的关于资金经营方面的意见,让会计工作能够在企业经营当中发挥出其参谋管理的作用来。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毕竟会计工作水平的高低和会计职能的转变最终是由会计工作人员来实现的,因而不论是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还是会计业务上都应该加强培养,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内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为会计职能的转变和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工作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会计职能的转变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对新时期市场经济特征的分析,不断解放思想,建立起将管理和核算包含在内的会计新体系,不断强化新时期中的会计职能,有效结合全程会计管理,形成一个信息提供和利用完整的会计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服务。

作者:姚青春 单位:邹平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1]徐美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与职能转变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5):57-57

转变范文篇7

对口低效型向为民实效型转变

长期以来,乡镇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上下对应,部门对口。财政所、经管站、农机站……再加上延伸派驻乡镇的公安派出所、法庭、税务所、工商所……“七站八所”林立乡镇,其中不少站、所只有两三名甚至一名工作人员。机构臃肿,人员分散,几乎成了乡镇机构的通病。

天水市根据基层实际需要,重新确立乡镇机构设置,采取政事分开、整合站所、综合设置的方法,按照行政、事业两大块设立了“一办两所三中心”。行政方面设立了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乡镇日常行政事务;事业方面设立财政农经管理服务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以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要承担专业技术服务。其中,财政农经管理服务所承担了原来的财政所、农经站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综合了计生办、计生站的管理职能和计生技术服务所的服务职能。

为了降低改革的成本,天水市将面向“三农”的社会服务性事业交由“三中心”承担。比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不仅整合了原来的农技站、水利水保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而且通过新设的服务组、项目组、产业组和扶贫开发组,更集中地体现了为农业服务的职能。通过优化机构,全市乡镇的内设机构实行了整合精简,提高了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在全市的113个乡镇中,内设机构由调整前的1400余个减少到677个,减幅达51.6%。

优化干部

万能平庸型向专业能人型转变

在乡镇职能转变中,为扭转乡镇干部中存在的“万能”平庸现象,天水市引进了竞争机制,采取了新的干部选用办法——中层干部竞选上任,一般干部竞聘上岗,富余人员待岗培训;上岗人员末尾下岗,培训人员竞争替补。在副科级领导干部中开展竞选,在一般干部中开展全员竞聘上岗。

通过竞选、竞聘,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把一些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初步实现了干部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转变。目前,全市乡镇任实职的领导干部平均年龄由40.8岁下降到37.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由原来的71.5%上升到89.6%。

对已经上岗的乡镇干部,天水市采取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方式,分类型、分层次集中轮训。市里培训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主要领导干部,县区培训乡镇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培训村组干部。通过择优上任、上岗和培训教育,提高了乡镇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综合服务“三农”的意识和技能,激发了学习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热情和自觉性。

天水市还坚持因事设岗的原则,精简岗位和干部,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乡镇类别,严格控制乡镇领导的职数和行政、事业干部的人数。其中二、三类乡镇党委书记兼乡镇长,副书记兼人大主席;一类乡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副书记兼乡镇长;乡镇副职领导兼任办、所、中心负责人。目前,全市113个乡镇的领导职数从调整前的11**名减少到903名,减幅18.3%,其中正职减少了113名,减幅33.3%。

一些县区鼓励乡镇工作人员下到村委会任职,任职期间,干部身份、职务、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

优化职能

管理索取型向服务给予型转变

过去,乡镇的管理服务方式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转变过来,乡镇工作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推进,“抓事务、抓收费”,“坐等群众上门”,“三农”需要的一些公共服务又不能及时提供,职能“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比较严重。

在改革中,乡镇职能以市场经济为中心重新定位,工作重点转到以乡镇职能部门为指导、以各种协会为依托,围绕“三农”,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资金。

乡镇职能的初步转变,激活了乡镇人力资源,推动了乡镇干部作风的转变,使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革后的乡镇呈现出“三多三少”的新气象——下村入户的多了,蹲机关的少了;讲方法、讲策略、耐心说服引导的多了,对群众搞行政命令的少了;解决基层问题的多了,被动应付的少了。

甘谷县鼓励干部到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中任职,让有特长的干部在农业一线实践,带动农民实现产业致富。磐安镇为了发展韭菜产业,下派一名镇干部到燕家村担任韭菜产销协会理事。这名干部主动去外地帮助农民推销韭菜,打开销售渠道,韭菜销售价格连年上涨;旺季时节,每月为农民外销韭菜3700多吨,创收300多万元。

变群众“上门”办理为干部“下户”服务,甘谷县各乡镇对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事务,如开具外出务工证明,发放生育指标、粮食直补资金、计生奖励扶助资金、退耕还林补助金等,都由乡镇干部直接到农户家中办理。实行这一做法以来,乡镇干部为群众代办各类证件826件,发放各类补助资金42.3万元。

优化机制

感性人治型向科学法治型转变

针对乡镇职能转变前的干部考核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大,考核中凭印象、靠人情评分等问题,天水市制定了《乡镇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乡镇干部岗位工作奖罚制度》、《乡镇干部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发放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干部教育机制、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

各县区都采取了末尾淘汰制,规定半年或一年考核时排在末尾的一名或后二、三名要淘汰待岗,同时从富余待岗人员中选拔合格人员竞聘替补,形成干部有进有退、有上有下的局面。各县区还普遍采用了“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付酬方式,按照定期考核的出勤、岗位工作和学习培训、工作实绩得分情况,分等次发放,进行二次分配。

一些乡镇还突出了为农业产业服务的考核项目,把干部包产业、包项目、包技术、包效益等管理责任纳入考核,推动了任务目标和工作效能管理、考核的量化、细化、责任化。

转变范文篇8

在指导思想上,由以反腐为主向反腐败、提倡廉政并举、标本兼治转变。要注重从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创新上来巩固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目前,我公司正在开展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以及“公开”工作,以此来遏制不正之风。如各施工处、各部室正积极开展厂务公开工作,让职工参与监督,有效地解决了一些“热点”问题。

在工作方法上,由一般抓向办好试点、以点带面转变。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人少、事多;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怎么打主动战?我们提出一要发挥部门主抓的作用;二要搞好指导协调;三要通过自己办点,解剖麻雀,取得经验,以指导面上的工作,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动权。

在加大工作力度上,由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向专项治理与学习贯彻案件相结合转变。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通过执法监察、巡视、纠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发现案件线索。过去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往往注重一般的整改,没有注重查处典型案件,特别是将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曝光。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可以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威力和透明度,提高职工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同时对搞不正之风的人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转变范文篇9

一、现行乡镇政权体制存在的问题

应该肯定,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现行乡镇运行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毋庸讳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行的乡镇政权体制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其表现在:

1、乡镇条块分割严重,关系难以理顺。在现行乡镇运行机制中,名义上实行条块结合,实际上是权力在"条",责任在"块"。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都下达给乡镇政府,但乡镇政府又缺乏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权力。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统一,削弱了乡镇行政职能,出现了条块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如工商、税务、公安、畜牧、土地、农机、卫生、教育等行政执法单位上划后,乡镇政府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与这些部门的协调配合上,工作十分被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权力只收不放,而服务却跟不上,致使乡镇政府无权而有责,造成事权不分。乡镇服务职能的加大,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职权和手段,使服务成为一句空话,也就是说乡镇政府的服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泛泛而谈,即使办了几件实事,也是由上面资金支持才能办成,同时也不可避免有向企业和农民进行摊派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在现行体制下,表现的由为突出。如县政府下达任务,必然压至乡镇一级,而乡镇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只能是千方百计,各显神通,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上述问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应当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重新反思政府角色,解决好乡镇政府应该干什么的问题。

2、领导职数过多,官兵比例失调。乡镇领导职数一般都有11人左右。这样庞大的乡镇领导班子,使工作难以高效运行。会议难召集,工作难协调,意见难统一。就以我县为例,11个乡镇行政编制大多一般在25―28人之间,官多兵少,比例失调,真正做实际工作的人寥寥无几。由于行政职能的弱化,乡镇领导班子主要工作就放在应付上级检查上,加之乡镇事业单位经费严重不足,服务功能很不完善,因此,乡镇政府只能被动的应付上级检查。这样,出现混岗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3、乡镇政权运作随意性太大,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严重。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沿用过去惯用的那套行政命令的做法,直接插手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企业或农民做这做那。有的领导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加重了乡镇、村的财政和农民的负担,搞得干部群众怨声载道。一些乡镇,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本该实体自己跑办的项目,而由于领导的出面,使招来的项目成了"政绩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乡镇事业站所行政化,人员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是乡镇政府对自己的职能把握不准,职能转变不到位;二是一些事业站所的领导观念陈旧,没有认识到事业站所在乡镇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习惯于行政管理那一套,体现不出服务性质,因此造成多数事业站所行政化倾向。三是经费不足,稳定不住专业技术人员,很多工作无法开展。四是受编制限制,真正懂专业技术的人员很难分进乡镇事业单位,而原在乡镇事业单位的较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

二、乡镇政府在转变职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战略任务。乡镇一级政府如何建立创新、亲民、务实的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建立创新、亲民、务实的政府,就必须深化改革,执政为民,面向基层,实现四个转变。

1、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全能政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指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揽,政府主导经济,包揽一切,表现为无限责任。市场经济和WTO规则要求构建有限责任政府,由"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从"缺位"的地方补位。逐步形成一个高能、高效、亲民、务实的"有限政府"。

2、实现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乡镇政府应逐渐成为服务主体,立足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企业,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的统治者,而应成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积极推进软环境建设,实现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化解矛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为农村、农民、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三是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开创了一个全民招商引资,全民干事创业的新天地。

3、是实现从"庞大政府"向"精干政府"的转变。"细职能,大政府"的行政体制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导致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从庞大政府向精干政府的转变,就必须变"细职能,大政府",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新型管理体制。为适应这一需要,政府的机构设置要"精",编制数量要"少",机关工作人员素质要"高",人员结构要合理,形成一个宽职能、高效率、小政府、大服务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

转变范文篇10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角色经常被窄化为“管理者”。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从“管理者”转变为真正的“指导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指导职能呢。第一要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实施主体教育的核心观念。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班级规模过大、管理头绪过多、工作任务过重、论分排队的压力不减诸种因素,依然是困扰大多数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是难以对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实质性调整的客观原因,但这并未阻滞班主任教师在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上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更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教师由管理者转向指导者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第二要养成关爱、公正诸种品质,建立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无论是教育经典的阐释,还是莘莘学子的褒扬,都无不以关爱、公正诸种品质来说明教师的良好素质,称道教师的人格魅力。第三要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则有赖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即双方通过真实的交往(与角色扮演式的交往相对应)过程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四要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指导工作的艺术性。真正的指导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基础之上,班级指导自然也不例外。在班级指导中,班主任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在某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二、班主任要从“主角”转变为“配角”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要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班主任为了管好班中的事务工作,要先培养好班干部,再让班干部带领全班同学扮好他们的“主角”,让他们去做该做的事情:例如,轮值打扫校园时,就让班干部分工组织,同学们很有效率地完成了打扫校园的工作;每次的班级墙报工作,放手让他们出版;班际球赛、拔河活动、学雷锋活动……都由他们去组织,去开展,坚持让他们去唱好“主角”,班主任只是在一旁适当给他们一些帮助、建议,做好“配角”。所以,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该扮的角色——“配角”,不要争当“主角”,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三、班主任要从“训斥者”转变为“鼓励者”

学生是教师的上帝。当学生有了过失或者是成绩考得不理想,班主任不能急躁甚至暴跳,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鼓励他们努力找出差距,加倍努力学习。其实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出类拔萃,可是有些同学总是事与愿违。比如说某同学性格比较孤僻,平时沉默寡言,不想与别人交流,而且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班主任就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其谈话,找到他不想学习的原因,逐步帮助他找出学得好的原因,学得差的原因,最终才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等等。因此,“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也不错,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俗话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发展只能是他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