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营销方案十篇

时间:2023-04-05 15:03:05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1

关键词:互联网; 国际市场营销; 变革; 创新

国际市场营销重点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针对国际市场的历史、地理、文化、商业惯例、政治和法律环境,制定与实施国际化的营销战略。基于此,高校开设了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学的延伸和应用,重点研究国际化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手段及全球化的营销战略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的变革

国际市场的形成得益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市场营销重点进行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营销活动,其中通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的商用给营销活动带来契机,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模式、生活习惯等多个领域,对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更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互联网跨越了传统国际市场“地域”的界限

传统的国际市场是以地域划分的区域市场,一般是地缘和文化接近的相关区域,由政府强力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政治性、地域性、条块性明显,真正的意义是对内的开放性和对外的保护主义。“信息传播无国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市场格局的地域界限,基于网络空间形成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在这个类似于“虚拟空间”构建的市场里,供需可以更好地对接,基于经济而非政治可以在营销领域进行更好地合作和交流。在这个市场里,供给和需求可以无限可能地对接,可以无视地域而进行交流,对国际市场空间进行了无限的放大。

(二)互联网使跨地域、跨文化的国际市场更加具有“沟通性”

国际市场营销的难点之一是跨地域、跨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习惯、政治和法律等环境,使得彼此的理解和共识很难达成,归根结底,这是学习、沟通的不方便、不充分产生的结果。互联网为跨地域、跨文化的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充分的学习和沟通平台。一方面,互联网的工具性、平台性应用为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如百度、谷歌、facebook、微信、微博等工具和平台的运用,可以为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便利。这种平台型软件的运用,融合了传统的信息和语音功能,也具有现代即时性、互动性特点,还能帮助进行及时的查阅和学习,为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这种学习和沟通的基础上,在更深层次方面会形成基于业务领域、专业特色和兴趣主题的各种群体,在这个基于互联网空间的群体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交流和学习,甚至一些商业沟通也在这样的基于网络的沟通中进行。

(三)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手段使国际市场营销更加丰富多彩

互联网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工具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运用。如企业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论坛等社交工具软件等,通过这些工具和软件,营销人员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基本信息查询、市场调研、商务沟通、广告促销等多项市场营销活动,把这些具体的工具与传统的4C、4P、4R等营销策略结合,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工具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的结合,在发展传统市场营销工具和策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如微信、搜索引擎、网络病毒、网络广告等新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工具,企业创造了新的商务模式。市场营销是企业基于国际和国内市场进行的企业战略和策略性活动,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互联网在促进传统营销创新的同时,形成了很多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模式,从而在战略方面形成了营销引领创新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一种变革和适应。如有的企业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和营销模式,实行了全方位的互联网渠道模式,如韩都衣舍、我的百家、梦芭莎等企业,摒弃了传统的专营店、百货等渠道,深入挖掘互联网渠道,所有的产品和渠道都是基于网络开发;也有的传统企业实行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即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开发网络渠道;有的基于互联网工具的营销手段,形成了新的商务模式和群体,如微商等。

(四)互联网使得国际市场营销的内部管理更有效率

互联网不仅在外部市场开拓中发挥作用,在国际市场营销内部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借助互联网优化工作计划、生产工艺和采购流程等,尤其是在企业营销工作和内部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人员和销售管理等方面,互联网使得管理更有效率。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相关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本科和研究生相关专业中均有开设。课程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的特征。课程用以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经验,使学生具备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国际市场研究能力、制定国际经营战略、选择国际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能力、进行国际市场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决策等方面能力,提高分析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互联网环境给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了变革和契机,在教学工作中要把这种思想和背景贯穿进去,从内容方面完善国际市场营销的体系。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课程特色,采用案例教学比较好。

(一)案例选择

按照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建议选取3—5个案例,案例要分别覆盖国际市场的环境分析、国际市场机会评估、全球的营销战略等方面的知识点,案例的选择注意经典性和创新的结合,尤其在营销战略策略部分,要更加注重互联网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方面的引导和分析。

(二)案例教学方式

1.角色转换。案例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练、培训师的角色,负责引导和启发,学生负责讨论和分析。

2.以归纳式为主。知识点蕴含在案例中,每个案例中蕴含的知识点的覆盖性要强,在阅读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对知识点形成基本的认识,让学生从案例中体会、归纳、总结和升华知识点。

3.分析能力的提升是重点。与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式教学以探讨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前沿性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知识点不是案例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4.问题导向。好的问题比结论更重要,案例教学中,问题导向是一种应用性学习,一边用一边学,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先学习后应用。在学习中遇到新的知识点,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

总之,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过程重于结论,重点在过程中的自学和启发式教学,案例结论本身并不重要。

(三)过程设计

选择案例—确定知识点—设计教学方案—布置阅读—课堂讨论—过程控制—归纳总结。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案例,尽量选择有实践调研的一手案例资料,并进行精心设计。

2.确定案例中需要学生掌握、分析和归纳的知识点,每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容纳不同的知识点,但是要明确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3.方案设计。设计好问题和顺序,以及提问的时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

4.提前阅读。学生需要进行提前的阅读和准备工作,有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课堂进行。

5.课堂讨论、过程控制。学生在围绕知识点讨论时,一个案例可以引发多种模式的思考,在发散的案例中,需要进行过程控制。

6.归纳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回归于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习,另一方面,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2

一、当前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手段单一且陈旧。教师课堂上板书加上口述,很少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未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时间用在了写板书和口述案例上的时间过长,能够给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偏少。如果整个营销课程都采用板书加口述的形式,学生对授课形式缺乏新鲜感,长期以来会挫伤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且这种形式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收新知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二)课堂案例可参考性不强且陈旧

因为市场营销学起源于美国,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我国对市场营销的研究基本上是引进和解释西方的营销理论,缺乏充分的吸收和消化,所以市场营销的教材中大多是国外的营销案例,这些案例与我国的市场经济情况不完全相同,也不能适用于中国的市场,对于学生可参考性不强。

二、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方法

(一)更新市场营销理论知识

市场营销学教育的基础是营销理论。如果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扎实的理论教育,市场营销学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更谈不上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剔除一些落后的市场营销理论,时刻跟踪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关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前沿。时常翻阅国外最新的营销著作,了解国外近期成功的营销案例,关注国外市场营销的最新动态,与我国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归纳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营销理路体系,作为教学的重要理论材料。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或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1.角色表演情境

表演情境是由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比如在讲完人员推销的技巧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柜台推销”或者模拟“上门推销”活动,让学生扮演“营业员”或“推销员”,利用所学的推销技巧向由其他学生或教师扮演的“顾客”推销商品。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营销实践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人员推销这一章中,就有很多环节适合采用这样的方法。如商品介绍,排除异议等。

2.模拟现场情境

这一方法和以往的营销模拟实践比较相似,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理和知识要点,掌握市场营销实际操作的程序、要领和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义卖活动,利用此机会,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营销小组,进行营销策划及现场销售活动,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3.演示直观情境

学习市场营销仅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学生在市场上的亲自体会、感悟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市场营销,如何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可是由于学校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很难有大量的真正的实践活动。因而在市场营销课上,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学了营销策略,了解消费者需求究竟有什么用。采用视频、图片演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将课本里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非常直观地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是交换,为什么需要交换。此外,图片的运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曾经有人说过,100句话不如一幅图。在营销课上,图片可谓是用得最多,也最方便使用的情境引入法。笔者在介绍品牌时,选用耐克这一学生喜爱的运动品牌,展示耐克的鞋、包、服饰等多种产品图片,让学生归纳出这些产品的共同之处。无需多费口舌,学生就找出了其中蕴含的品牌名称和标志。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的市场营销问题,使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营销者的地位,认真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综合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认真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惟一正确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依据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消化和运用市场营销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解决日常营销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因此,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合理有效地进行。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选择好教学案例,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创造出适合我国实情的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应有的实效。

(四)增加营销实践教学环节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式;市场营销;MBA;优化研究

市场营销是MBA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较为突出。众所周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是从市场营销实践中获取的,经过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理论,反过来又具有服务指导实践的功能。因此,案例教学普遍应用于MBA市场营销课程中。案例教学模式是MBA市场营销教学中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将相关的市场营销案例展示给学生,进而启发引导学生对案例课程展开研究、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案例做出主观判断与决策,这对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市场营销分析判断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是MBA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之一。由于我国开设MBA市场营销课程的时间较晚,导致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仍处在探索和借鉴学习的阶段,这就难免会造成案例教学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只有认清和正视这些教学问题,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实效。

一、目前国内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案例选取问题

教学案例选取缺乏实效性、针对性,质量很难保证。部分市场营销案例选取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及个性需求。一些教学案例十分老套,与时展脱节严重,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现实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缺失。

2.教师启发引导作用不明显

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然而在目前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不明显,致使学生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与我国MBA市场营销授课形式有直接关系。并且教师的启发形式较为局限,引导方式无法做到灵活多样化。

3.合作学习参与性不够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和研究,并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而国内MBA学生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合作学习较为不适应,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性并不够,这就影响和降低了学生从案例合作学习中对市场营销思维与视野的形成。

二、MBA市场营销教学中优化案例教学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首先,案例教学要与MBA市场营销教学目标相适应,并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案例,万不可偏离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合理穿插使用案例教学模式,使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充分贴合并适应教学内容。

2.参与性原则

只有保证学生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拥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才会达成案例教学的实际目标效果。所以提高学生对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十分必要,而且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课堂的参与性。

3.启迪性原则

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并把握对学生启发的分寸,使学生思维连贯、活跃,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有效的启迪和引导,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会自觉地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三、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施模式的优化措施

1.选择高质量的案例

案例的选取要保证质量,以达到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首先,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并与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对应,使学生理解起来不费力且易于吸收。其次,案例的选取要与实际接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于实际市场营销技能的感知与领悟。此外,案例选取要短小精练,这样能保证重点知识的渗透,学生又便于记忆、吸收和整理。高质量案例的选取,是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有利保证,这就需要MBA教师加大对市场营销案例教材的收集、整理工作,丰富案例教学的建设成果,最终形成案例教学的特色培养模式。

2.精心策划和有效组织案例教学

教师是MBA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以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案例教学模块,在课堂中做好对案例教学的引导与控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灵活应变的教学组织及传授能力,能针对课堂气氛及学生讨论情况,适时做好案例教学的方向引导工作。此外,通过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使课堂讨论氛围愉快而浓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并能形成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探讨学习,针对缺点和不足时能够及时大胆指出,从而促进最佳思路的形成,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3.激发学生案例教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适当选取开放式案例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式案例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面对现实营销中不确定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完善案例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学生明确案例教学的目标,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案例教学的学习之中。最后,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在案例课堂发言,并尊重学生的言论,逐渐使学生形成正确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4

1、 市场竞争的激烈,各种营销竞争手段逐渐被大众所熟悉,消费者的“免疫力”也随之增强,常规的营销手段已无法形成“注意力”经济。

2、 流通渠道的变革,媒体进一步细分,消费者注意力进一步分散,市场进入风险增大,大部分企业在投入上更加理智,并采用“滚动发展,滚动投入”的策略,市场资源相对紧张,要求每次营销行为均有回报;

3、 在经历了“点子”营销、“噱头”营销、“概念”阶段后,中国营销已黔騾技穷,缺乏创新,为赚更多的眼球,为制造更大的噱头不择手段,如家电业自暴家丑,娱乐业自露隐私;

4、 中国人急功尽利,“一夜成名”的投机、暴富心理的劣根体现,在此背景下,极限营销便自然而生。

纵观国内近年出现极限营销的案例,所有的极限营销都体现以下的特点:

1、 营销创意出位、大胆、超前。

2、 营销手手段激进,颠覆传统。

3、 投入少,回报大,快速拉升品牌和销售。

4、 整个营销策划周密、系统,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5、 易于快速传播,具有时效性,一旦成功,在业内有深远影响并广泛传播。

6、 挑战品牌安全极限,有相当的风险。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极限营销非一般人士,企业可操作,这便犹如高空走钢丝,需表演者艺高胆大。作为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品牌一般不会而采取极限营销的做法,因为极限营销存在较大风险,稍有不慎,便造成负面影响,伤害品牌。如格力开膛剖胸论斤卖空调的作法则被业内所笑,张朝阳的“卖春”秀则比王石的个人秀要相形见拙。而其它一些具备实力的品牌(个人),由于市场现状与其并不对等或未达到其所期望,急于改变市场格局、社会地位,这时,极限营销便成为最好的利器。 如空调行业的奥克斯,文艺界的张珏、木子美均通过持续、系统的极限营销快速成为知名品牌(人)。 对企业或个人而言,极限营销就是把双刃剑,善舞者扬名制敌,不善舞者自伤人笑,操作者务必自我评估。其中燃气具行业的创××更是将极限营销演绎的淋漓尽致。

创××隶属于广东长青集团,其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国内大型燃气具生产企业,誉为业内的“出口冠军”。由于其专注于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处于“酒香巷深”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厂家与消费者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该公司计划从2003年起开始发力主攻国内市场,力争三年内将创××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通过对消费者影响的最大因素(品牌、服务、产品、价格)分析,其品牌最弱。尽管经过多年国际市场的浸淫,其产品技术、管理服务、经营理念均已超出国内企业一大截,但是其品牌在国内仍鲜为人知。对消费者而言,了解一个品牌主要的是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传播。第一是知道、了解;第二要有好感,愿接受;第三才是认可,购买或指定购买。基于这一分析,创××市场瓶颈爆破的关键在于让消费者了解知道认识这个品牌。按照常规的做法,是通过高密度的、常规的广告强行拉动市场。然对于一个刚处于启动阶段的品牌,终端渠道建设费用是其优先。显然巨大的传播费用是其不能再承受之重。第二、常规的传播方式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不符合该公司三年规划。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迅度、将创××品牌最大提升,常规的手段根本不可能成功。剑出偏锋,将“不能”变“能”,这是对营销人最大的挑战与荣誉。创××借鉴业内外的相关经验,提出极限营销的概念并在实际中运用操作。第一 以“出口世界36个国家”为传播主题,一切营销形为均不能偏离此主题而行。该定位鲜明,在业界软绵绵的宣传口号中独树一帜。第二、整合所有资源,采用极限营销的方式,通过持续、系统的策划,在三年将创××打成市场主流品牌。第三、在一线终端市场采用“孤岛”与“城堡”的策略。集中资源,以单个终端或单个城市为单元,以点带面,区域突破。打破弱势品牌不可做成、做进强势终端的传统思想。

近两年,创××通过持续、系统的极限营销运作,成为燃具行业中最具活力的品牌,受到市场的追捧。现摘其两案简析:

第一案:创××大视窗热水器解密加密事件。

该案例借用相声中“抖包袱”的策略,以“‘出口冠军’创××痛失200万欧元?”为开头,充分利用传媒、大众猎奇心理,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营销需要抖出不同包袱。如“加密销售?——创××误入合同陷井?”,“创××损失200万欧元,国内解密上市得不偿失?”, “商1200万加密包销大视窗,是否为失策之举?”,“创××加密解密,纯属子虚乌有?”,最后以本年底“全球销售大视窗100万台”的完美业绩为系列包袱答案。其实这是一个配合新品上市的一个极限营销方案,该案从新品上市,招商,推广,至产品成熟一直贯穿其中。最为值得推荐的是其与市场的高度重合,充分体现了极限营销中投入少,回报大,快速拉升品牌和销售的特点。

第二案:QQ轿车遭叫停,创××体验营销一波三折事件。

该案是一起以终端促销为核心目的的极限营销案例。当时,整个燃气具行业的促销均陷入了为促销而促销的误区,流行于形式不外于降价、打折、赠品几种三板斧的低层次促销方式中,而无法从增值或情感上与消费者沟通和交流。创××以大视窗解密回归本土一周年为主线,促销组合的设计上,不将赠品作为与顾客沟通的唯一途径,将着重点放在如何让体验购买过程享用产品的乐趣上,并给予增值、荣誉、悬念等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在增值品牌的基础上,拉动创××产品销售,避开低价促销的沼泽地。并在反馈体验心得的消费者中评聘出创××品牌大使,给品牌大使一些权益,如为便于行使品牌大使权益给予其QQ轿车(仅限使用权)一辆。因创××在先提出体验营销的概念,开营销先河,此活动一经开展,迅速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后来一些竞争对手迫于市场的压力,对活动中给予创××品牌大使QQ轿车公开提出异议,引发一场业内人士、媒体、消费者及法学专家等社会各界的口水乱战,最后QQ轿车由国家有关部门喊停。创××迅速启动备选方案,将原本用于若干品牌大使的资源分解,馈赠于所有品牌大使。该举一出,充分体现创××的诚信与大度,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和社会各界的褒奖,市场、品牌双丰收。从笔者看来,这起貌似一波三折,如履薄冰,最后由“国家叫停,创××叫冤,消费者叫好”的活动,就是经过创××精心策划,尽在掌握中的经典极限营销案例。当然这种存在相当的风险,挑战品牌安全极限的做法,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而是企业或个人综合的实力。

目前,创××已挤身于国内燃气热水器主流品牌,近期更是频频进入中怡康调查数据前

对于以上所列的种种极限营销案例,笔者把它分为两种,一种为大创意的极至营销,如创××的体验营销;一种为品位低下的“木子美”式的极端营销。笔者称之为“极端营销”。极端营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区域、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采取非常的、不惜伤害他人或自我品牌的极端营销行为。尽管极端营销中不乏精彩的案例,但其方法、方式与“木子美”们如出一辙,不是揭家丑、暴隐私便是对品牌“自虐”。但让人总觉得有点庸俗,不够阳光。本人认为不宜提倡,因为这有损中国营销界的形象,我们需要的是“阳谋”营销,而非“阴谋” 营销,再说极端营销容易带来以下危害:

1、 打击整个行业,丑化行业形象,破坏与同行的合作关系,引发公愤,危及、影响自身生存环境、基础;

2、 通过诋毁、攻击竞争对手(他人)或自我揭短,甚至伤害自我品牌,为品牌导致负传播,给企业转型,品牌提升设置障碍和埋下隐患;

3、 误导营销方向,无论个人、还是营销团队不以正确的营销观作指导,把达成营销目标的希望寄予侥幸、冒险的事件营销事件上,而不是扎扎实实的做市场,做企业;

4、 为追求短期效应,不重企业基础建设、品牌基本投入,品牌徒有短期的知名度,一旦企业抗击打力差,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倾刻崩溃。

5、 个别成功案例助长“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投机、侥幸心理,误导价值观取向,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极限营销最为忌为炒作而炒作,为传播面传播,更不可无中生有,而应师出有名,事出有因,启承转结,通盘考虑,以免一招不着,全盘皆输。一般极限营销的操作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天时

极限营销不可人为,不可“霸王硬上弓”,应伺机顺势而为。与社会环境、行业动态等大背景紧密相关,不可游离其外。当然操作的个人或企业应有卓越的远见和锐利的观察力,否则机会稍纵即逝。如“木子美”们的成功在于社会对“性情”的宽容态度;奥克斯的成功在于消费者对空调价格空间的猜疑。

2、 地利

采用极限营销个人或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比较实力,以及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和良好的公关能力。不可不经事先调查、周密布署,盲目的迷信点子或创意,坐井观天或夜郎自大作出超出自身能力或掌控的举动。再好的方案也是建成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当事态的走向超出可控范围,企业或个人方能以良好的素质,为大谋而可小忍,并通过其它方式将其向正面转化,达到目的;如创××的体验营销活动,当其提供给其品牌大使用办公之用的QQ轿车遭政府有关部门“喝停”时,其马上启动备选方案,引发业内、媒体更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一石多鸟,达到更大的传播目的。

3、 人和

企业营销领军人必需有着非凡的营销激情与智慧和千军万马的胸杯。只有这样的卓越人士方可策划出石破天惊的极限营销的精彩案例,才可能对极限营销的过程和结果有着明淅的判断和掌控。如奥克斯的吴方亮,格兰仕的俞尧昌。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世界各国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观念。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加大了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要同时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世界经济竞争发展的态势,才能培养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营销作为企业经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自然也得随着形势变化不断革新。民族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一方面面临着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国际化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民族院校的生源的特殊性,使得市场营销教学的问题更为凸显,具体表现在:

第一,民族高校生源的差异使得学生对营销教学反应差异较大。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自祖国不同地区,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生高中时代学习基础和家庭经济基础存在差异,使得学生的营销理论和实践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如何针对民族高校特殊性,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营销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偏重理论教学与企业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偏差。市场营销学从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开始就拥有非常鲜明的应用性特征。但目前市场营销教学过于偏重理论与基础知识的讲授,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比较缺乏,特别是课堂案例的选取,有些实效性较差,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第三,民族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的国际化探索存在先天的不足。由于部分民族高校地处西部,不具备地缘优势,而且在师资和学生素质方面劣势十分明显,因此,相对于东部院校,市场营销教学国际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鉴于此,我们根据民族高校的特殊性,提出一个提升市场营销学国际化教育的应用导向的教学方法框架模型(如图所示),以期为广大营销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阿勒姆(Arum)和瓦特(Water)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三种主要因素:课程的国际内容、与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计划。对于民族高校而言,国际化应用导向的市场营销教学体系,应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因为部分民族高校地处西部,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来提高师生接收国际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具体而言,市场营销的国际化应用教学建设包括师资培养、教学和对外合作三个部分。其中,教学环节又分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培养。良好的师资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素质提高,教学的国际化才有可能性。这主要通过引进教师时,考虑教师国际化背景和鼓励现有教师出国培训两方面进行加强。

第二,案例教学环节。该环节作为市场营销国际化应用教育培养的核心环节,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精心的案例筛选。对于市场营销这类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无疑是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民族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筛选需要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并结合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设计案例。比如,“XX家乡特产进入XXX国家(地区)营销策划或研究”,既能够训练学生国际化素质,又能够引起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应设置严密的课堂训练环节。单纯地讲述案例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思维训练,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可以开展分组研讨、团队展示和互动游戏等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最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战模拟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实践教学。企业对高校的市场营销毕业生热情不高,来源于高校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在实践中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和企业展开紧密的合作,比如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从一入校就了解企业实战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满足企业的需求。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6

角色体验是一种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即以营销实战为背景,以营销职场为舞台,以营销事件为道具,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的系列教学活动。体验式实践教学根植于体验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的战略地平线顾问公司(StrategicHorizonsLLP)的共同创办人约瑟夫派因二世(B.JosephPineⅡ)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欢迎体验经济”中提出“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他们认为:体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当一个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达到某一特定的水平之时,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或者说,是个体对某些刺激产生回应的个别化感受。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体验模式,即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做出整体安排,通过具体的操作程序协调、配置实践教学要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想象力、联想力,以实战人员的角色理解并运用营销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挥实践教学功能,优化教学成果。

角色体验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场景体验。学生入学伊始,与营销导论课程同步,设置营销场景体验环节。倡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营销,要求学生依托(挂靠)于某一行业的某个企业,以此熟悉营销工作环境、观察营销活动状态,找到营销职业的感觉。

2.营销视野体验。学生稍有营销感觉,需要扩大营销视野,开辟校外营销体验通道。聘请行业、企业营销管理者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把握实践教学方向,定期举办营销实战讲座,为学生提供与营销职场精英对话的机会;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涉足营销实践活动。以此贴近社会经济生活,观察市场环境,了解市场竞争动向,明确市场需求发展态势。

3.营销情绪体验。学生感知到营销氛围、具有一定的营销眼界之后,与专业基础课程同步,设置营销情绪体验环节。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营销情景,结合营销理论,针对授课内容所涉及的实际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巩固课堂营销知识点,拓展课外营销实战信息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营销思维体验。学生储备一定的营销理论之后,与专业课程同步,设置营销思维体验环节。要求学生深入企业勘查实际营销问题,自愿结合,组成项目小组,依据营销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返回企业验证对策的可操作性,再携带企业意见回到课堂,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结论。以此缩短课堂教学与营销现状的距离,对营销实际问题反复推敲,训练学生营销思维习惯。

5.营销行为体验。学生具备一定的营销素质、拥有一定的营销思维能力之后,设置营销行为体验环节。要求学生挂职企业营销的管理岗位,在外聘“岗位教师”的引领下,能够站在企业的角度,观察营销环境竞争态势,把握微观营销的运作过程,从企业营销管理者的视角提出建设性观点与意见。以此来积累营销职业经验。

二、实现角色体验课堂教学主要途径

实现角色体验教学主要途径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或工作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课,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以营销实战人员的身份参与营销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模拟营销实战,培养实际能力。

“案例分析法”教学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种,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由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并极大地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同时“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能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它,对职校学生来说很有针对性,因而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目前“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已逐渐取代传统教学中“视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而成为职校多数教师钟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领域。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尽管起步比较晚,但在广大营销学者的努力下,正日渐成熟和完善。在国内的市场营销学教材中,内容的编排基本上包括两大部分:抽象的市场营销原理部分和具体的营销方法部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常见教学方法是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教授和营销方法的介绍为主,辅以案例的简单介绍和说明。我们常常听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抱怨说这门课太抽象、太枯燥,不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教学中有些老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方式,只注意课堂上的灌输,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使学生渐渐失去对市场营销学的兴趣。“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开辟专门的案例分析课,以学生为主导,由教师来引导,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图书馆等,通过相关信息获取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启发学生运用营销学原理和营销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商业营销问题。

在教育界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今天,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营销学教育的需求,如今市场营销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营销人才。因此,在营销学的教学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授外,更要注重学生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也应向这一目标看齐。

三、角色体验模式实施的三个阶段

1.理论知识的准备

通过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的概念、原理、规律,培养营销思维。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以一个营销实战工作人员的身份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虽然案例分析法不同举例说明,但是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举例说明是不可或缺的,即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使学生能迅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使其进行初步的角色体验,为后续的案例分析课中的以营销人员的角色进行实战演练打下基础。

2.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案例分析法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讲授理论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1)用于教学的案例首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紧扣主题,案例中应当蕴含着相应的营销理论和策略或让学生提出决策的依据。(2)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难以适度。案例过易,一眼便知答案,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过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能力,使学生无法分析,同样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既不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也有碍于营销案例作用的发挥。(3)案例要新。所选案例要基本反映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分析案例就失去了意义。(4)要具有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反映企业营销活动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都应当考虑。最后,反映国内企业的案例要占较大比例。一方面学生相对较熟悉本国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角色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分析,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学以致用的作用。

3.总结成果,形成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在案例中以营销实战人员的角色进行演练,运用所掌握的营销理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每一次案例分析的结束,对过程予以总结,对角色的体验予以总结,由此使学生从案例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理论的升华。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得学生毕业后有能力很快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程秀芳.浅谈案例分析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1,9.

[2]蔡燕农.市场营销案例分析[M].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2(3).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常英.体验式学习.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5]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7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 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最初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与教学经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旅游企业需求变化及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情况有所变通。对于旅游市场营销这门集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 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又能学而不死、学而能用,其教学体系应该有所创新。

1 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 理论知识就学什么, 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 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 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 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 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 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 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 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 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 控制课堂节奏, 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 竖起你的大拇指, 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 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 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4 旅游市场营销考核方式的创新

学科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客观上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能手,素质教育下必然涌现一批高素质的奇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试卷上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忽视实践锻炼和平时表现, 而只重视考前一周理论知识的突击复习,这种考核方式下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因此要创新旅游市场营销学考核评定方法。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由教师提供多个命题,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时间,让他们递交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成绩的高低就由方案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来决定。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完不成一个好的方案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能力的培养。[论-文-网]

参考文献

[1] 关颖婧.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2] 李日欣.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商业经济,2007(1):1.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8

关键词:营销课程 分析性案例 教学模式 有效性

这里所说的市场营销课程是指市场营销专业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教材中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基础、市场营销原理等等。虽然教材的名称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内容体系大致相同。

一、中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

1.中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这种教育的性质及定位决定了它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以及面向工作的第一线。在这个层次的教育中,市场营销专业注重于培养既懂营销技能技巧、又能适应营销管理工作的实战性人才。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是与客户打交道的实际工作,需要掌握各种营销方法,同时要学会判断在何种环境下采用何种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充分体现实用性是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

2.中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知识(主要)+实习实践(少量)。而且基本都是把全部的理论知识讲完之后才安排少量的实习。一些学校提出的2+1或2.5+0.5学制,即在学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实习一年或半年,是一种很好的学制,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把全部的理论学完之后再到企业中去实习的时候,已经把学过的理论忘记的差不多了。另外,实习工作往往与专业不相近,学生根本无法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模式不够先进。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来说,分析性案例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模式。

二、中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教材现状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课程选用的教材都是以理论为主,达不到一体化有效教学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结构是营销理论+少量描述性案例,与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的教材有很多实训内容可以到实验室和操作车间完成相比,市场营销课程的教材明显缺少可操作性,这给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很多教师只能就理论讲理论,适当举例证明一下这些理论知识。教师讲起来很抽象,学生听起来很模糊。学生无法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中参与讨论,缺乏感性体会和理性思考。

三、分析性案例教学的内涵与有效性

1.分析性案例教学的内涵

分析性案例是一种启发性案例。分析性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形式详细地介绍实际工作中发生过的营销事件,然后针对案例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环境之中,把自己当作案例中的角色,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所体现的营销知识,并用适当的营销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达到身临其境,活学活用的目的。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根据案例中所用到的营销理论并结合案例开始讲课。

2.分析性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是单向传递。具体的授课过程主要是:理论知识讲解举例证明理论知识。该模式的缺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度低,无法真正领会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分析性案例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反的教学模式,授课方法是:学生分析案例扮演情景角色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师生共同反馈并修正解决方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充分讨论,通过认真分析案例,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师生热烈互动。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就这个案例分析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开始讲课。讲完理论知识后再对刚才的案例分析进行小结。当然,为上好每一次课,同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当加强交流,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

(2)有助于训练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都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其中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证明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有的地方还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与市场营销专业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营销师证书,该职业资格分为五个级别,学生可选择相应级别报考。在职业资格考试中要考查学生的营销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要考查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因此分析性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是非常有效的。

四、分析性案例教学的要求与实施过程

1.分析性案例教学的要求

(1)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营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弄懂教材,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要学会选用教学案例,剪切案例,编写案例。其次教师要有很强的案例分析能力,能准确和全面地提炼出案例中所需的营销原理、方法和技巧。第三,教师应该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要经常与企业界接触,适时到企业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学生的学习态度。案例分析课要讲得好,光靠教师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任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分析性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析性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把全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10人,每个组员都要参与组内案例讨论,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分工和管理。每次上课前教师先把案例发给学生,每个案例后设置一个或几个问题供学生分析。这些问题要用到的营销原理就是上课要讲的教材内容,据此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应的教材内容。

(2)每次课90分钟,用45分钟时间供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代表(代表轮流当)用PPT课件展示本小组的分析结论,每小组的时间10分钟以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分析结论进行简要点评。每次案例分析的评分都作为学生平时成绩。

(3)教师结合案例和教材内容,开始45分钟新课的讲授,并且在讲授营销理论的过程中详细剖析案例,进行本次案例分析的总结。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9

关键词: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客户关系;现代营销意识;客户服务理念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逐年改善,行业规模稳定增长。物流作为商品流通运输、保管、配送的核心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网络不断完善,物流企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人们消费方式也向着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积极适应这种趋势,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深化客户服务管理,推动传统物流方式向现代物流方式转变。2013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接近10%,2020年尽管受到肺炎疫情影响增幅较小,但仍然实现逆势增长。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模式逐步改进,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仓储、配送、运输等物流设施网点布局更加优化,现代化、一体化、全球化的物流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随着电商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加快融合,带动物流企业整体服务品质和能力实现跃升,物流市场营销和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传统物流企业紧跟电商发展步伐,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网络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线上营销等市场推广模式不断涌现,第三方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等专业化、集约化物流模式不断发展,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方案的能力稳步增强。我国物流总收入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10.3万亿元,2020年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业务量稳居世界前列,正在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竞争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的内涵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是指物流企业利用多种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加强市场调查分析,深化客户关系管理,突出企业的特点,宣传推广企业的物流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空间和服务领域。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和演进,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企业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日益普及,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自身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全力加以改进和完善。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和客户服务理念。很多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部分企业管理层对物流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仓储、运输等最基本环节,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没有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流程来统筹考虑市场推广、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一些企业不重视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拓展还停留在关系营销层面,往往依靠老关系、老客户来维系市场份额。部分管理层缺乏客户服务导向思维,缺乏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意识,仅仅考虑自己企业的成本、营利问题,缺乏标准化的物流服务流程。传统营销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对物流产业信息化现代化变革不敏感,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对客户需求全过程的关注不够,市场反应速度慢,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协同联动和一体化运作,企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部分物流企业对营销战略不够重视,很多企业没有清晰的市场营销战略。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各类资源配置的指引,一些物流企业对市场营销战略重视不够,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营销战略,导致市场推广和营销的定位目标不清晰,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协调,对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要素支撑不足,企业资源效应得不到有效释放。一些企业对物流市场的调研分析不够,对市场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的物流需求缺乏透彻了解,忽视客户关系管理,难以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动态,不能及时提供周到细致的产品和服务。由于营销战略定位不清晰,一些物流企业市场推广的力度、路径、机制都不够完善,企业内部营销和客户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选拔、配置、考核的标准和层级不统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高层次营销人才,加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缺项,组织运行效率不高,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等方案都难以有效落地实施。物流企业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运用信息化能力不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基本特征,一些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够,企业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能力不强,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与企业其他各类信息的共享不够,影响整体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宣传力度不够,市场推广信息化手段不足,线上营销、网络营销、视频营销、自媒体宣传等方法和途径应用还不广泛。一些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融合不够,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步伐与电商快速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物流服务方案和效率难以满足电商服务平台的要求。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不足,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客户关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或者客户数据库,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机制不健全,互动交流滞后,难以及时全面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和有关意见建议,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善、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客户关系的维护都受到一定影响。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存在短板。目前,物流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因此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物流企业对这种趋势分析不够,没有充分关注物流服务全过程,没有及时关注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物流需求,难以提供最优的服务方案。一些物流企业自身能力存在短板,专业化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不具备从本企业各个环节和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出发设计最优物流服务方案的能力,难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有些物流企业对客户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缺乏足够了解,对客户的产品特点、业务特征、个性需求等研究不深,物流的质量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有些物流企业不善于从客户思维出发考虑问题,缺乏供应链思维和系统思维,缺乏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如何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缺乏系统的策划和统筹,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能力有欠缺。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主要策略

物流企业要积极转变市场推广和营销思维,牢固树立现代物流营销理念。物流营销理念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物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思维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桎梏。物流企业要积极顺应物流产业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科技革命、电子商务发展潮流,牢固树立现代物流营销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服务标准流程,努力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要按照市场营销需要,面向物流企业服务客户全过程、全流程的策划和实施,强化过程控制,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仓储、运输、配送和相关信息服务等,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高效协同,努力为客户降低运营成本。要运用现代物流营销理念,积极推动生产、营销、物流一体化运作,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财务管理等全过程的协同联动,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要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高度,拓宽市场营销思路,创新市场推广模式,深化客户服务管理,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战略引领,制定实施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明确市场推广与客户的服务目标和路径。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决定企业各类营销资源的配置方向,对其他资源的配置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物流企业必须把营销战略放在优先地位,精心编制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明确企业服务客户的理念目标,明确企业市场推广的路径和方法。要结合企业业务定位和自身条件,深入分析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结构、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分析研判评估市场风险、市场机会和市场趋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目标要求的市场营销战略。在市场营销战略引领下,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充分运用企业各类营销资源,优化设计客户服务方案,实施产品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物流需求。要强化营销战略管控,所有相关的物流营销资源的配置必须围绕营销战略展开,加强营销战略与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投资管理等环节的有效衔接。要强化市场营销战略的执行和落实,配置资源,建立机制,防范风险,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要建设高效率高标准的营销组织机构,选好配强市场营销人员,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整套包括员工选拔、培训、考核、评价、晋升一系列措施的内控体系,确保营销组织运行高效有序。充分利用信息化现代化营销方式,加大市场推广和营销力度。物流企业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变革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营销、网络营销、视频营销等多种方式,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突出物流专业服务特色,努力提升企业知名度。要大力推动线上营销,综合运用公众号、自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服务体验功能,能够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组合,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和现场感。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及时更新完善企业相关信息,方便客户了解企业产品服务信息。积极推动企业与电商平台有机融合,以电商经营理念促进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持续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类要素资源组合,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与客户建立经常性深度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加强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水平、时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维护好客户关系,防止客户流失。物流企业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以营销信息化带动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共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从产、供、销、运等全流程入手,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构建物流客户关系数据信息平台,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物流企业加强市场推广、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基础。物流企业必须把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致力构建物流客户关系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客户数据库,通过市场调查、市场推广等信息渠道,及时汇集、存储、更新与本企业业务相关的客户信息资料,及时收集反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相关意见,及时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巩固和深化客户关系,全面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努力开辟市场空间。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和利用,采取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客户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系,稳定客户关系,深入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分析研究客户的需求偏好信息,以便更好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强对客户的分类管理,及时跟踪研究客户的营销业务信息,对客户的购买行为、成本、价格、满意度等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加强数据统计分析,为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营销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客户关系信息平台,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客户服务策略,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集中销售、服务等优势,巩固和维系老客户,不断开发新客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累积的客户关系和业务信息,及时调整完善物流业务结构和方向,加强市场推广营销,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瞄准客户服务需求,努力提供个性化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向专业、精准、特色方向发展。要立足客户服务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关注物流全过程,从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各个环节出发,设计最优的物流运输线路、仓储方案,提供最佳的服务方案,以便客户能够聚焦主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要积极创造物流需求,努力从客户的痛点、难点和重点中寻找商机,提供解决问题的物流方案,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问题,从而不断拓展市场。要立足为客户创造价值,充分考虑和研究客户的业务特点、产品特征、市场等情况,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制定不同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推动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品质化和品牌化,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关注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设计供应链物流方案,努力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同时提升客户的供应链产业链掌控能力。树立创新思维,深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物流企业服务保障体系,根据市场需要,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不同物流服务需求。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增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信任和依赖,逐步养成对相应物流服务的习惯,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7(25)

2.商务部.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2-8

3.王天宇,申学清,范大路.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4.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6年度中国商贸物流发展运行报告[R].2017

国内市场营销方案篇10

关键词:能力导向;课程定位;实践教学

一、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也刺激和带动了中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目前中国已经稳步成长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仅仅是一个贸易大国,而不是一个贸易强国。要想早日实现贸易强国的转变梦想,除了加快中国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一批既懂外贸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同时又懂国际市场营销的高层次的人才。然而,在与外商接洽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一大批外语熟练、外贸业务流程精通、单证制作熟练的各层次的外贸人才,但是他们拥有的只是销售能力,严重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的各种技能。他们往往迁就甚至屈从外商提出的各项交易条件,只为签署合同拿下订单。中国急需大量的具有国际营销能力的专门人才。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当前国际营销的特点,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实务的环节和流程,会撰写市场策划、调研报告并具有独立完成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开拓等职业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应该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训练和塑造他们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总体上还处在理论知识的传授的阶段,普遍性缺乏实践性教学。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新的营销方式如网络营销、体验营销和饥饿营销不断出现,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略显陈旧和落后。此外,2011年4月,由国际营销和市场执行委员会(SMEI)负责实施的“国际营销和市场”知识体系及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开始在中国运行。该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非常注重对国际市场调研、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商务礼仪等国际营销实战技能的考察,这是国际商务领域通行的一个认证,意味着我国的际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将趋向国际化和市场化。综上所述,在当的经济形势之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国际市场营销教学展开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二、国际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清晰

据了解,目前在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名称主要有两种:一是国际市场营销学,二是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这也代表了当前国际市场营销的两种培养方向。其中,前者侧重于理论性教学,主要是讲授与国际市场营销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国际市场营销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者则强调适用性,主要是讲授国际市场营销的具体操作流程,展开国际市场营销的模拟和拓展性训练。然而,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理论也离不开实践的深化,两者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在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取舍。然而,国际市场营销涉及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包括了国际经济、政治、法律、人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甚至要借助一门或多门其他课程来深入学习。此外,国际市场营销的情况比较复杂,操作环节较多,流程也非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给学生理清和捋顺整个国际市场营销的脉络。由于课程内容飞丰富性,造成了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从而出现课程定位非常的不清晰。毕竟国际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市场的营销调研、国际市场竞争战略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等若干内容都是国际市场营销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授课内容缺乏时代性

一般而言,学校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来进行授课的。但是,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都需要时间,一般都至少需要一两年左右。虽然很多作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都有考虑将当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或者社会热点问题吸纳进去,但是当我们等到教材出版以后特别是学生拿到教材以后,这些曾经很热很新的事件早已经不再是热点,甚至都已经过时了,整个社会都已经在关注新的营销问题和事件了。另外,市场也是瞬息万变的。在这段期间,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营销环境可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也早已采用新的营销手段。各种新的营销理论、营销概念或营销方式也可能随之出现并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报纸、杂志之中不断出现他们的身影,但是我们的教材对此的记载和更新却是一片空白,缺乏时代性。另外,还有许多高校偏爱使用国外经典教材。一方面,这些教材由世界上一流的大学教授精心编写而成,不仅对理论的阐述非常清晰有层次,而且附带了众多的真实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教材质量确实比较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他们对中国市场缺乏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营销理论的本土化程度较为欠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学内容在时代性也较为欠缺。我们的学生是对现代资讯非常灵敏的一代,他们喜欢接受新奇和新鲜事物。如果我们自己在备课环节中不额外查找资料进行补充和更新,那么授课内容将会显得陈旧和过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教师自身营销经验不足

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需要大量既拥有深厚的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营销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我们的教师几乎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他们虽然都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但是基本上没有从事国际营销相关工作的经历,缺乏充分的国际营销实践。常言道,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由于他们自身都没有开展过国际市场营销,心中缺乏深刻的体验,在授课时自然不能够生动而深刻的讲述相关教学内容。更有甚者,直接忽略这些原本非常重要的内容,使学生错失了培养自身专业技能的重要机会。当然,现在也已经有许多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加强教师自身营销经历和经验培养的重要性,创造各种条件鼓励教师与社会和企业进行积极的对接。但是,由于学校政策、教师角色定位、物质激励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的国际营销实践往往停留在参观认知、培训交流等形式上,层次教浅,很难真是深入性的展开营销实践。

(四)教学方法单一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对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授课水平要求都非常高,要求老师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但是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没有注意在此方面花费较大的精力。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过度依赖PPT,每次授课都是播放、展示和讲述PPT,日复一日的展开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单调。有些老师虽然开展了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或者情景教学,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也就仅仅介绍了案例而已,并没有同相应的知识点有机其合起来,也没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这样,学生往往没有认真阅读和理解案例,也没有运用自身所学的国际营销知识展开分析。这些都无助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另外,有些案例选择不够典型,甚至与所学知识关联性不强,或者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或者虽然展开了案例讨论,但老师缺乏对课堂的引导和控制能力,师生间缺乏积极有效的双向互动,导致学生讨论不积极,课堂气氛依然沉闷,达不到预期效果。

(五)实践性教学比较薄弱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虽然许多老师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一般也只是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我们缺乏专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例如对国际市场调研、国际业务合作伙伴选择、国际分销渠道管理等环节进行实训模拟或者专门的业务实习。这样,学生自然也就缺少亲身体验国际营销业务的机会,往往不能正确感知和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业务流程和主要操作技能。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后果就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往往职业素养较低,而且缺乏国际市场营销的各项专业技能,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例如,许多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或者走上工作岗位之初就被要求根据企业实际撰写一份国际营销计划书。许多学生信心满满,因为他们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自认为写得非常好。但是最后却遭到了企业的否定,因为这些计划书过于空泛,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实践当中去。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课程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开发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在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中就应该相应的淡化理论教学、侧重实践。在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裁剪和取舍,做到教学内容精炼化。对一些课程的交叉内容,可以不讲或者少讲。多将一些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国际市场营销的流程上,特别是掌握国际市场营销技巧和提高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相关内容上。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现代科技变化日新月异,企业的国际营销环境和营销理念变化得非常迅速。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推进教材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吸纳最新的国际营销方法。此外,广大教师一定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通过网络、报纸、培训、企业交流等多种途径广泛了解和汲取国际市场营销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案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特别的,要紧贴国际市场营销前沿的实践动态,并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鲜活的展示,这样必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授课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首先,应建立长效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鼓励相关教师到营销实践第一线挂职锻炼,全面掌握和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真正提升教师的实战能力。其次,改变“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积极走出去,通过走访企业、研修培训等形式,了解和熟悉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增加实践经验。第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等级鉴定。最后,精心挑选企业中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各种丰富的教研活动,不仅可让学生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还可让教师接受业务培训交流,提升实践能力。

(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要彻底摒弃单向式教学思维,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泛泛而谈的情况,而且能够通过各种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切切实实的最掌握基本的国际营销知识、方法和技巧,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

一方面,更新实践教学观念。鼓励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以及考核比重。另一方面,多方位、多层次的展开实践性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加强课堂实训,依靠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和体验;加强实验室建设,依托各类模拟软件构建国际营销思维,提升国际营销实操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接触和认知真实的职业场景,系统的将课堂上所学的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加以应用。最后,加强和重视专业实习。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不断学习改进,最终掌握各种国际营销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魏守道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工学结合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06-109.

[2]原惠群.互动合作学习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5):100-102.